国际管理论文(共10篇)
1.国际管理论文 篇一
一、出口信贷的特点和形式
特点:(1)出口信贷的利率低于相同条件下资金贷放的市场利率,利差由国家补贴(2)出口信贷的发放与信贷保险相结合
形式:1.买方信贷:在大型机械或成套设备贸易中,由出口国银行通过进口国的银行转贷给进口商或直接贷款给进口商,用以支付货款。
2.卖方信贷:在大型机械或成套设备贸易中,出口商所在国的银行向出口国(卖方)提供的信贷。
二、简述外汇风险管理的程序
1.预测外汇汇率变动情况
2.测算外汇风险的受险额
3.确定是否采取外汇风险管理措施 4.选择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
5.实施选定的管理方案 三简述企业从国外筹集资金应注意的问题
1、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2、注意真实性,审查境外投资者背景和资信情况;
3、注意是否可享受减免税款等优惠政策;
4、注意资金使用是否有限制范围或其它要求。
四、简述欧洲债券的主要优点
1.自由灵活 2.市场容量大 3.投资风险小 4.利息收入免税 5.成本较低 6.货币选择性强
五、简述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
1.为了获得高额利润
2.为了开拓新的需求来源 3.为了绕过国际贸易壁垒,维护和扩大国际市场
4.为了开发和利用国外自然资源 5.为了利用国外原材料
6.为了发扬自身优势
7.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技术和人力 8.为了带动国内技术、设备、零部件、半成品和劳务的出口 9.为了获得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 10为了分散和减少预期收益的风险 六简述管理交易风险的方法
1.经营决策时防范风险的方法:选择货币法、货币保值法、调整价格法、风险分摊法、提前或推迟法
2.外汇交易法:即期外汇交易法、远期外汇交易法、外汇调整交易法、外汇期货交易法、外汇期权交易法
3.国际信贷和投资法:短期信贷和投资法、出口信贷法、4.防范交易风险的其他方法:对销贸易法、货币风险保险法、货币互换法、背对背贷款、平行贷款、前向贷款法、保付代理法 七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
1.如果国际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是有效的话,那么相同商品在国际上的价格应该都一样
2.主要观点: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分别在两国的购买力决定的;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了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即汇率。
3.各国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化,而货币购买力变化又必然使外汇汇率发生变化。
八简述影响国际投资环境的基本因素
1.硬环境因素:社会基础设施、自然地理条件
2.软环境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又包括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市场消费水平、市场的健全程度和开放程度、经济与物价稳定状况、社会文化因素 九简述国际股票筹资的优点
1.可以为企业发展筹集大量外汇资金 2.有利于改善企业财务结构
3.与借外债相比,发行股票筹集外资风险较小4.与从国外银行借款相比,发行股票筹集外资具有广泛性 5.可以弥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弱点 6.可以扩大公司的股票投资者群 7.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十、简述外汇风险管理的策略
1保守策略。企业跨国经营业务少,承受外汇风险的能力弱。管理目标是避免承担任何外汇风险损失
2冒险策略。对涉及外汇的各项经营业务不采取任何外汇风险管理措施,当汇率变动有益时,坐享利益,汇率变动不利时宁可蒙受损失。
3中间策略。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对涉及外汇业务时区别对待,分清主次,对某些涉及外汇业务采取外汇风险管理措施,某些不采取外汇风险管理措施。搞好受险程度大的主要经营业务的外汇风险。
十一、简述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的区别
1外国债券的面值货币限定为发行地国家货币,欧洲债券发行人可根据具体因素,选择用某种第三国货币表明债券面值
2外国债券由债券发行地所在国的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承销,欧洲债券通常由国际性债券公司或投资银行组织不同国家的分销商共同承销
3外国债券的发行必须受发行地国家法律的支配,履行特定的申请和注册程序,而欧洲债券的发行一般不受债券发行地国家法令的管制,通常也无须向发行地国家履行申请和注册程序 4外国债券发行人必须按照市场所在国法律接受预扣证券发行税,欧洲债券采取不记名方式发行,发行人无须交税,投资者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十二、简述国际财务管理与世界财务管理有什么关系
国际财务管理是指对企业与其他国家的企业、银行等单位以及个人之间发生的财务活动及其所形成的财务关系所进行的组织、指挥、协调、计划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而世界财务管理是想要建立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而这是一个未来想要达到的理想状 态,因此可以说,世界财务管理是国际财务管理发展的一种最高形式
十三、简述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投资机会决策是整个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起点,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首先对目标市场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以选择良好的投资场所;
2、要对拟投资的产品项目进行粗选;第三,采用合理的方法对投资机会进行评价,作了抉择.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主体内容,需依次进行市场研究、生产可行性研究、财务和经济研究三个阶段的工作.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着一些特殊问题,需要在项目的评价中予以解决.首先在于项目评价角度的确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目标不同,其评价理论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其次,对外直接投资由于处于的国外环境,面临着额外的政治风险和外汇风险等不稳定性因素,应在决策过程中将风险因素考虑在内,以免决策失误;最后,面对着未来的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决策者应在事前有所了解,以便在未来的投资过程中及时采取措施予以防范,因此需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论述题
一、并购是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战略之一,根据相关知识请你谈谈对并购的看法。
并购方式指投资者通过股票市场购买外国某上市公司相当数量的股票,掌握控股权,或通过协议或产权交易市场购买外国现有某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全部并购一个外国公司,会对该公司有完全的控制权,并在外国市场迅速占有了大的份额。然而,全部并购需要的投资数额较大,其风险也较大。如果全部并购后该公司经营不好,在合理的价位卖掉可能会很困难。有些公司进行部分并购,只购买外国公司一部分产权或股权,这比进行全部并购所需投资额少,因而其风险也较小,但公司对部分并购的公司不能完全控制。
二、企业的国际经营业务越发展,企业资金筹措和运用方式随之趋于国际化,试述企业国际筹资有哪些方式。
1利用国际贷款,主要是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等。2.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举办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等企业,通过协议或企业产权市场出售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外商购买中国公司股票3国际证券投资,向外国投资者发行外币债券和股票4.国际租赁筹资。中国企业从外国租赁公司租入设备,技术,来满足生产经营5.国际补偿贸易筹资。中国企业通过补偿贸易从外国企业进口设备、技术,分次用产品作价偿还引进设备、技术的价款;
6、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筹资,如货币调换,利率调换,利率期权等。
三、企业在国际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往往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假如你是某公司的财务总监,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你将如何管理国外投资项目的风险。
首先对国外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分类:政治风险,外汇风险,国际经营风险,再来对风险进行防范:1.认真进行投资风险的科学论证2.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全面了解各种风险3.充分了解和用好投资优惠政策和有关规定4.参加国外投资保险5.认真履行社会责任6.正确安排各方面的利益7.控制经营风险8.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第三,在对对外投资项目效益分析时,需进行风险调节:调节折现率法,模拟法,敏感性分析法还有一些风险防范措施:风险回避,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自留 计算题
1.我国某公司在美国发行普通股票,共发行100万股,每股市价15美元,发行费用总额45万美元,发行时汇率为1美元=8.3人民币。预计第一年股利为每股20元人民币,今后每年股利按3%递增。要求:计算该股票的成本率。【答案】该股票成本率为:
204515(1100%)8.315100100%3%19.56%%
2、某公司从外国某商业银行借款,借A元,年利率12%,借B元,年利率为9%,借款期1年,借款时汇率为1A元=2B元。预测还款时汇率为1A元=1.8B元。要求(1)计算借何种货币比较合算(2)计算平衡点汇率 【答案】(1)根据借款时汇率,应借100A元或200B元。
如借A元,则一年后本利和为:100×(1+12%)=112万A元 如借B元,则一年后本利和为:200×(1+9%)=218万B元,将其按一年后汇率折合为A元,=218÷1.8=121.11万A元 因此,借A元比较有利。
(2)
即,平衡点汇率为1A元=1.95B 3我国甲公司2014年1月1日卖给B国商品一批,贷款10万元B元,B公司将于12月31日付款,1月1日银行汇率为:即期汇率1B元=5元人民币,短期汇率(一年)1B=4.85元人民币。甲公司预测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B元=4.65元人民币。甲公司为了避免汇率变动的风险损失,有以下三种方法可供选择(1)进行远期外汇交易(2)利用借款和投资法。1月1日从B国借款10万B元,年利率为13%,所得税率25%(3)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要求:计算比较,说明哪一种方法的收入较多。(1)远期外汇交易
收入=10×4.85=48.5万元人民币(2)借款和投资方法
借款数额按人民币汇回国内,10×5=50万元人民币
将借款在国内投资,可获利:50×13%×(1-25%)=4.875万元人币
支付借款利息数额:10×13%×4.65=6.045万元人民币 借款和投资方法收入:50+4.875-6.045=48.83万元人民币 方法三:不采取任何措施10×4.65=46.5万人民币 因此,第二种方法的收入较多
4.我国某公司在美国发行美元债券,票面金额1000美元,票面利率7%,期限5年,每年年末付息。第三年末还本300美元,第四年年末还本300美元,第五年年末还本400美元。市场流行利息率为9%(各年利息均按票面金额计算)。要求:计算这种债券的发行价格
(P/F,9%,5)=0.6499(P/A,9%,4)=3.2397(P/F,9%,4)=0.7084(P/A,9%,3)=2.5313(P/F,9%,3)=0.7722 【答案】每年的利息=1000×7%=70美元 该债券发行价格为:
70×(P/A,9%,5)+300×(P/A,9%,3)+300×(P/A,9%,4)+400×(P/A,9%,5)=70×3.8897+300×0.7722+300×0.7084+400×0.6499=976.42美元
5我国某公司从A国某银行借入1000万A元,期限1年,期满时一次还本付息,借款时汇率为1A元=8.6250元人民币,换款时汇率为1A元=8.7975元人民币,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计算这项借款的资金成本率
【答案】汇率变动率=(8.7975-8.6250)÷8.6250=2% 筹资费率=10÷1 000=1% 该笔银行借款的成本率为:
6、若某一时间,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外汇市场商,美元,英镑,马克三种货币的汇率分别为:纽约市场USDI=DM1.8610/1.8620,伦敦市场:GBPI=USD1.6980/1.6990,法兰克福市场:GBPI=DM3.0625/3.0635。套汇者用10万美元进行套汇。要求:计算套汇者获得的套汇收益。7日本某种债券面额10000日元,年利率8%,期限6年。投资者甲购买此债券,购入价9300日元,持有6年,投资者乙在第三年年初购买此券,购入价9500日元,持有4年。投资者丙在第三年年初买此券,购入价9500日元,持有三年,卖出价9700日元。要求:计算甲的认购者利率,乙的最终利率以及丙的持有期间利率。[(112%)(12%)1](133%)9.64%11%
甲的认购者收益率【答案】
100008%(100009300)6100%9.86%9300
乙的最终利率 100008%(100009500)4100%9.74%9500
100008%(97009500)3100%9.12%9500 丙的持有期间利率
8我国甲公司7月1日从A国进口设备,贷款100万A元,将于12月31日付款。7月1日即期汇率1A=8.10元人民币,6个月远期汇率1A=8.20元人民币。甲公司预测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1A=8.30元人民币,甲公司为了避免汇率变动的风险损失有以下两种考虑:(1)进行远期外汇交易(2)采取借款和投资方法:7月1日投资购买A过半年期国库券,半年期利息率为4%,投资加利息等于100万A元,12月31日用于支付货款,甲公司没有A元,需要在本国加入人民币用于购买A元,在中国借款半年期利息率为4.5%。要求:计算比较,说明采取哪种方法的支出较多。
方法1:远期外汇交易:100×8.2=820万元人民币 方法2:借款:100÷(1+4%)=96.15万A元
将借款换成人民币:96.15×8.1=778.815万元人民币
购买A国国库券,半年后,本利和正好偿还应付款100万A元
12月31日支出借款本利和:778.815×(1+4.5%)=813.863元人民币 选择第二种方法
2.国际管理论文 篇二
1 国际运输
国际运输是国际物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了顾客能否及时、安全、经济地获得所购买的产品。在国际运输中,运输方式的选择对物流成本和顾客满意度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汽车运输、海洋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国内运输通常使用铁路运输和汽车运输等方式,国际运输则更多地使用海洋运输与航空运输的方式。此外,在跨海和跨大陆运输时,往往需要交替使用多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形成了国际多式联运。国际营销者必须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性,以便使用最合适的运输方式将货物安全送达目的地。在国际物流中,常见的国际运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海洋运输
海洋运输是指利用船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根据海洋运输船舶经营方式的不同,海洋运输可分为班轮运输、租船运输两大类。班轮运输是有规律地按规定的航线和时间提供货物运输服务的一种海上运输方式。它具有“四固定”的特点:在既定的港口之间,沿着固定的航线,根据事先规定的船期表进行有规律的航行,并按照相对固定的运费率来收取运费。而租船运输是根据货主对货物运输的要求来制定运输计划,并按照货主的需要提供不定期运输服务的一种运输方式。在租船运输中,没有固定的港口和航线,也没有固定的航行时间,而是根据货主的要求和船东所能提供的服务,由双方就运输条件进行谈判,以双方所签订的租船合同来确定。
海洋运输在国际货物运输中使用最广泛,是国际货物运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国际货物运输总量中80%左右的货物都通过海洋运输来进行,海洋运输在国际货物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与海洋运输具有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等优点是分不开的,当然,海洋运输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运输速度慢,容易受到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海洋运输比较适用于运输大宗商品、体积庞大的商品或笨重的商品,如钢铁、原油和汽车等产品。
1.2 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是指通过飞机运送货物的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是一种新兴的运输方式,自1903年发明飞机以来,早期主要利用飞机运送急需品和邮件,后来飞机成为了运送乘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工具。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世界航空网的建立,航空运输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由于航空运输具有运输速度快、货物在途时间短、运输安全和准确的优点,受到了很多企业的青睐。对于一些国际时装公司来说,采用航空运输甚至成为了实现企业竞争战略的一种方式,因为时装公司需要把产品迅速从亚洲运送到美国市场或欧洲市场,抢占先机。但是,航空运输也存在运输量小、运输费用高等缺点,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空运运输总量的提高。虽然空运总量与海运总量相比很小,但它运送的货物价值却很高。显然,高价值产品更适于航空运输,如钻石、芯片等产品,因为高价值的产品能使货主承担较高的运输费用。此外,易腐产品也往往采用空运,如花卉、蔬菜、水果等易腐产品要求尽快转移,使用空运可以迅速将该产品送到顾客手中,以降低腐烂变质所带来的风险。总之,航空运输比较适合运送一些高价值、易腐的产品,以及对运输时间有特殊要求的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产品更倾向于向小巧、轻薄、价值含量高的方向发展,顾客也希望等待时间更短,能快速得到产品,这为航空运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1.3 国际多式联运
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地理差异,仅靠单一的运输方式难以有效地完成货物在国际间的运输,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了国际多式联运这一新型的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为媒介,将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等方式整合成一体,形成了一种国际间的综合性连贯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随后,国际多式联运在全球许多地区被广泛使用。
在《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中,对国际多式联运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国际多式联运是根据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国际多式联运是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组织货物运输并对全程运输负责,货主只需要与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签订一份多式联运合同,办理一次托运手续,支付一笔运费,就可以完成国际间货物的全程连贯运输。一旦货物运输出现任何问题,找到多式联运经营人即可。因此,对于货主而言,这种方式手续简单、责任明确。同时,国际多式联运综合了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可以提高货运质量与速度,降低运输成本。
2 国际仓储
仓储的实质是储藏和保管产品。企业开展仓储业务的一个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仓库,企业需要对仓库位置和数量,以及是拥有仓库还是使用仓库进行决策,这些都属于基本的仓储决策。企业在决定仓库的位置、数量、储存量时,除了要掌握客户在世界各地分布的情况、客户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模式、客户所需要的服务水平外,还必须要考虑不同方案所产生的物流总成本。这是因为,如果仓库遍布全球许多国家,仓库的数量多,虽然可以很好地满足国外顾客的需要,降低运输成本,但会导致储存成本上升。
除了确定仓库的位置、数量、储存量外,企业还要决定是自建仓库还是使用仓库。在国际仓储中,企业可以在自建仓库仓储、租赁公共仓库仓储或使用第三方仓储中进行选择,三者各有其优劣势。企业利用自有仓库进行仓储时,由于企业拥有仓库的所有权,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货物特点对仓库进行设计,对仓储活动的控制性很强。但自建仓库需要的投资很大,风险也大。只有在需要长期存储大量货物的情况下,企业才会选择自建仓库,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自有仓库仓储的成本低于租赁公共仓库仓储。租赁公共仓库仓储是指企业租用公共仓库进行储存。企业只需要支付租金就可以获得仓储服务,还可以避免管理仓库的困难,方便企业掌握仓储成本。然而,企业对库存的控制力较弱。当企业的商品存储量少、只需要一般的仓储服务时,使用公共仓库是最好的选择。第三方仓储是指企业将仓储业务外包给合同仓储公司,由其向企业提供综合的仓储服务。合同仓储公司不但可以为企业提供一整套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还可以按照企业的特殊要求提供特定的空间、设备和人员,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仓储服务的特定需要。目前,许多国际公司纷纷采用了第三方仓储。
3 国际存货
国际存货主要是为了保持一定数量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存货水平是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存货太少难以满足客户需求,而存货过多又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增加企业的存货费用。例如,某跨国公司的存货过多,每年平均的存货费用占到存货价值的20%~40%,使该公司丧失了将这些资金用于发展其他业务的机会。因此,企业应该维持合理的存货水平。企业在确定存货水平时,要认真考虑订货周期、客户服务水平、存货手段的战略性三个因素。
3.1 订货周期
订货周期是指客户从下订单到收到产品的时间。国际营销的订货周期的长度和稳定性与国内营销的都不相同。在国际营销的订货周期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如订单填写、订单传递、产品包装、装运和运输等,这些活动比国内营销复杂,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对外国市场不了解和对订单各项内容不熟悉,都会使填写订单的时间延长。产品的包装和装运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国际运输距离较长,需要更长的运输时间。因此,国际营销的订货周期比国内营销更长,有时订货周期高达上百天,这就要求企业提高存货量。从订货周期的稳定性来看,由于国际运输路线长,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风险大,以及海运这一主要的国际运输方式行期不准确,因此,国际营销中的订货周期的稳定性相对较差,为了避免延期和及时满足客户需求,企业需要在国内和国外有更多的安全库存。
与国内营销相比,国际营销的订货周期更长、稳定性差,这就要求企业维持更多的存货,但存货量过高,必然会增加存货成本,可能会导致物流成本上升。为了维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企业应尽量在保持物流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协调各种物流活动,尽力缩短订货周期和增强其稳定性。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订货方式、使用不同的运输方式和变更存货地点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企业用电子数据交换代替邮寄订单,从使用单一的海洋运输转变为采用国际多式联运,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订货周期和保持订货周期的稳定性。在现实中,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国际企业采用了几乎是准时交付的存货管理方法,这些企业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和多式联运,降低了存货,逐步解决了准时交付货物的问题。
3.2 客户服务水平
客户服务水平是指在存货政策允许下,企业对客户订单的响应能力。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企业具备满足全部订单的能力,那么该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为100%。许多美国公司把国内的客户服务水平确定在95%左右,并将这种国内标准应用到国际市场上。在国际市场上,国际营销环境差异性很大,不同国家的客户对服务水平有不同的需要,适用于国内客户的服务标准并不一定在国际市场上有效。
企业应按照不同市场客户的服务要求来提供相应的服务水平。不同客户的偏好不同,有些客户关注供货的灵活性,有些客户需要快速得到产品,而有些客户看重低成本。例如,在生产者市场中,有些生产者急需得到某种零部件,一旦延迟交货就会导致生产的停工,即使是只比要求交货时间晚一个小时也难以接受,因而生产者愿意为快速交货服务支付高昂的费用。在客户关注速度和灵活性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提高服务水平。但是,对于看重低成本的客户而言,企业向这些客户提供快速和灵活的服务是没有意义的。值得注意的是,客户服务水平应该确定在客户可以接受的水平上,而非最高客户服务水平上。有些企业为了赢得客户,要求能及时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力图向客户提供最高的服务水平,而要达到最高的服务水平,就要求企业备有更多品种和更大数量的存货,这会增加存货成本,从而会提高产品的价格,削弱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企业可能会得不偿失。
3.3 存货作为战略工具
企业可以把存货作为对冲汇率变动和通货膨胀的一种战略工具使用。在货币贬值前,企业降低现金持有量,增加存货,就可以减少由于货币贬值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存货水平会提高。在通货膨胀时,大量存货也可以避免通胀所造成的损失,这是因为,尽管当地货币的购买力降低,产品和零部件等存货的价值仍维持不变。但是,随着企业存货水平的提高,存货成本也会增加,还有很多国家会对存货征收财产税,企业需要支付税收。因此,国际市场营销管理者对把存货作为规避汇率变动和通货膨胀的战略工具进行决策时,应当综合权衡对冲所带来的收益与维持高水平存货的成本和税收成本。只有当对冲的收益高于存货成本和税收成本时,企业在货币贬值或通货膨胀前提高存货水平才是明智的。
摘要:有效国际物流是企业实现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的关键,加强国际物流管理,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运输、储存、存货是国际物流的三大重要活动,对这些活动进行管理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国际市场营销的视角,对国际运输、国际仓储和国际存货等主要的国际物流管理内容进行探讨,以期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有效的国际物流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国际物流,国际运输,国际仓储,国际存货
参考文献
[1]迈克尔.R.津科特,等.国际市场营销学[M].8版.曾伏娥,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王赫男,等.国际物流[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林正章.国际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张海燕,等.国际物流[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国际标准改变中国管理 篇三
与以往三届评选所不同的是,本次评选的主办方特别邀请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专业咨询公司——美世咨询公司(Mercer 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专门设计了适合国情的评估方案。这一评估方案是美世咨询基于对领导力的大量研究,参照国际经理人与企业家的评估标准,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现状制定出的。
专业咨询公司的介入,一方面使本次评选更为客观、公正和公开;另一方面,评选本身也可以对中国企业管理与领导力方面的状况进行了解和总结,发现规律,为中国的企业发展、经理人和企业家的成长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指导。
评估体系基于咨询经验和素质模型
与目前多如牛毛的评选活动不同的是,美世咨询为此次评选开发的评估体系是基于其大量的国内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经验以及管理和领导力的素质模型。
对于“具价值的经理人”的评选,美世咨询认为,经理人的价值体现在经理人对企业有效的领导和管理上,其中至少应包括“结果”和“能力”两个方面,有效的管理和领导即这两个方面的相乘的结果。这两个方面被细化为九个方面:“结果”即“管理绩效”,包括“组织发展”、“股东收益”、“员工凝聚力”和“顾客满意度”等四个方面;“能力”包括“成就动机”、“战略规划”、“流程规范”、“人才培养”和“正直诚信”等五个方面。上述九个方面具有不同的权重。
由于候选人来自于不同的行业,企业的产权、类型与治理结构不同,其管理企业的时间不同,因而在评价时不能仅依据企业规模、产值、利润等财务数据进行比较,而应根据对候选人提供的有关信息的了解和评价标准进行总体评价。收集信息时,经理人及所在企业被要求提供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管理业绩”和“个人能力”等三大方面的50余项信息,以供评委进行综合评价。
在“聚人气企业家”评选上,美世咨询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所谓“聚人气”,即该企业家是否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号召力、对人才有吸引力、在社会上有影响力。因此,在制定“聚人气企业家”的评选标准时,至少必须包括如下四个大的方面,即该企业家是否为“行业领袖或挑战者”、“社会影响力”、“人才吸引力”和“员工士气”。同样,上述维度也都有明确的定义和行为指标,在评估时也有不同的权重。
在评选过程中,主办方还对一些入选企业家和经理人进行了深度访谈。比如有企业家谈到运作企业需要遵循“管理之道”,特别强调战略沟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要关注人的本性与需要、双向的沟通和激励。这在评估体系中都反映出来。
下面以职业经理人的评选为例,作以说明。
领导变革成为首要素质
10位上榜的具价值经理人中,国内企业的掌门人占据7席,对企业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取得明显效果是他们上榜的主要原因之一。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国有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组织调整速度和频率也就会更快,企业必须不满足现状,快速地检测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地做出决策,并积极寻找新的业务运作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的管理者必须能积极适应和跟上外界的变化,并带领组织的员工去适应变革的要求。在刘德树的带领下,中化集团成功实现从贸易型企业向技工贸相结合的实业公司的转型,第14年进入全球财富500强;中粮集团则连续10年入选《财富》500强,并成功重组了原中国八大外贸集团之一的中土畜。魏家福对中远实施变革后,组织愿景清晰,架构完整,成为中国最大的物流集团,再造“资本中远”;周玉成领导下的华源集团近年来先后将北京医药集团和上海医药集团尽揽旗下,改变了医药行业格局,打造“药业航母”。
上榜的两位外资企业经理人同样因为不断变革带领组织持续发展,IBM在IT领域的关键技术和行业标准方面成为“思想领袖”;惠普在完成四大业务部门重组后,进入合并整合之后的优化阶段,目标是成为全球第一大科技公司。
解决问题重点在选拔和培养上
事实上,就高层经理人而言,选拔比培养更为重要。从“具价值经理人”的评价标准来看,诸如“成就动机”和“正直诚信”等潜力指标是难以改变的。
换句话说,许多领导特质和能力几乎是不能通过教育培训来获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选对人”远比在培训上大量投入要重要和有效得多。但并不是说,培训对于领导力发展是无效的;相反,在领导力养成的某些方面的系统建构对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极为关键的。这一点,外资企业明显比国内企业做得早和做得好。
上榜的经理人中,孙振耀和周伟焜无疑是通过系统化的领导力培养体系(接班人计划),有层次地实现“领导力输送系统”建立的代表。在国内企业中,周明臣领导的中粮集团也在开始系统化地规划和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当然,评选活动有助于了解现状和发现问题,但真正要使其发挥作用,仅有评估是不够的。从影响度来看,这样的评选活动是可以扩展和应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指导企业家和经理人的成长和发展。主办方及中国管理宣传主流媒体联盟共同举办的主题为“转型经济下的变革管理”的2004中国年度管理大会,就是试图宣传管理实践经验的一个尝试。
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咨询长期以来在中国致力于帮助各类型企业规划人力资源战略、构架人力资源系统、改进流程以提高运作效率,从而在变革的商业环境中获得人力资源领域的竞争优势,发挥员工潜能,实现股东、组织、个人和客户的多赢目标。在帮助客户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系统效能的同时,美世咨询发现,领导人才的短缺、领导力与人员管理技能的欠缺,已经日益成为限制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许多企业面临着培养能够卓越执行、发展团队、带领并提升企业进入新阶段的巨大而迫切的压力。
评估体系的各项指标说明
I. “具价值经理人”评选标准
结果-管理绩效
Ÿ组织发展:在该经理人的领导和管理下,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是否得以成长、其成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着重考察“组织成长速度”和“组织学习能力”两个方面。
Ÿ为股东创造价值:在该经理人的领导和管理下,企业在财务方面有无增长、是否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主要考察“业务增长”和“资产净值增长”。
Ÿ员工凝聚力:员工是否满意企业的发展,对该经理人的管理举措是否满意,员工凝聚力如何,对员工培训和发展有无系统的考虑和措施等。主要考察“培养员工核心技能”和“增进员工的承诺”等两方面。
Ÿ顾客满意度: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企业行为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纳税、捐款等)、用户或顾客对该企业的满意程度。主要从“顾客对产品与服务的满意度”和“社会责任感”两方面考察。
潜力-个人能力
Ÿ成就动机:该经理人是否为企业和自己设定目标,不断地达到和超越目标的内在驱动力。包括如下一些要点:设定并努力达到有挑战性的目标、寻求更优或更有效的方式、不断领导企业改进产品和服务、“与自己赛跑”-与自己定义的卓越的标准竞争等。
Ÿ战略规划:该经理人是否为企业制定竞争和发展的战略,其战略规划能力如何。包括:企业有无愿景或使命宣言、制定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规划是否创新,是否能实现和在企业中部门之间是否认同相同的目标,等。
Ÿ流程规范:该经理人是否按照先进、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规范自己企业的流程,是否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包括: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体系、追求结果、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建立行业标准等。
Ÿ人才培养:该经理人是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包括:吸纳人才、助人成长、授权赋能等。
Ÿ正直诚信:被评价人的个人品质,包括:坚持崇高的社会道德标准和职业道德、表现出良好的商业道德、言行一致和忠诚于服务的组织等。
II.“聚人气企业家”评选标准
“聚人气”是现状的反映。作为一个企业家,所谓“聚人气”,即该企业家是否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号召力、对人才有吸引力、在社会上有影响力。因此,“聚人气企业家”的评选标准包括如下四个大的方面:
Ÿ“行业领袖或挑战者”,主要包括所在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地位、是否行业协会领导或会员和企业成长情况等;
Ÿ“社会影响力”,可以从参政程度——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公司良好的社会声誉、在社会活动中的影响力和员工的自豪感等方面考察;
Ÿ“人才吸引力”,主要从高层管理者组成、吸引外地优秀人才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等方面评比;
4.国际航运管理简历 篇四
姓 名:
出生年月:1987年10月
毕业院校:上海电机学院
学 历:大专
联系电话:
性 别:男
政治面貌:团员
专 业: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手 机:
电子邮件:
教育经历
94年9月-6月 于上海明德学校就读
99年9月-6月 于上海宜山中学就读
03年9月-6月 于上海金陵中学就读
06年9月-09年6月 于上海电机学院就读
实践经验
技能水平
拥有有CET4,及英语应用能力证书,能使用办公自动化OFFICE软件和与国际贸易,报关相关软件
自我评价
本人在大学中成绩较为良好,专业知识较强.
在大学之中,进行过相当时间的国际贸易,国际航运,报关的业务实训,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本人比较有吃苦精神,性格温和,人际交往方面能很好适应.
作为应届毕业生,本人希望能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希望贵单位能给在下一个机会.本人也会尽所能的为贵单位贡献自己的能量
求职意向
5.国际商务管理(初) 篇五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不论是跨国投资还是国内投资,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所投资地区的投资环境。因此,招商引资的地区和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必须注重不断改善本国或本地区的投资环境。关键词:投资环境;现状;软环境;建议
一、投资环境概述
“环境”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和关注最多的词汇之一,如城市投资环境、国家经济环境、地球生态环境,等等。要分析投资环境,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包括哪些内容等问题。投资环境是指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影响投资行为的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和政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称。它包含了对投资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市场化程度、竞争状况、人力资源、信息渠道、资金融通、纳税负担、社会服务、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秩序、政治形势等这些有利或不利条件与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律、自然地理、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以及政策等方方面面。
投资环境主要由服务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服务环境是指投资者在某地投资,需要来自政府各个部门的服务和帮助。当前,良好的政府服务环境已经成为改善投资环境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制度环境是作为政府提供给社会公众各类组织的公共产品,良好的政策和科学的制度安排是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投资环境建立和改善的保障和支撑。人文环境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政府的廉政高效与守信、市民的思想习俗和行为、企业的诚信行为等方面。良好的投资环境既有利于本地区居民的创业、企业的发展,又能够广泛吸引外商的投资,加快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重要的是外部投资的进入会带来管理模式的创新、经营理念的转变、结构调整的加快、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才培养等多重效应。
按照投资环境要素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与作用,可以将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所谓硬环境是指自然环境与基础设施。自然界为投资活动提供自然物质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载体,为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条件。
软环境是指对投资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诸方面的外部条件:一是政治条件,表现为政治是否稳定,社会是否安宁,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经济法规是否健全,有无保护投资的规定等;二是经济条件,如经济增长速度及其稳定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市场规模及其完善程度,外汇管制状况,金融信息服务水平,企业自主权限,经济运行机制等;三是管理条件,如经济管理体制水平,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尤其是为投资者简化办事手续的情况等;四是人口素质,特别是劳动者技术素质及其费用水平(工资水平);五是政策优惠条件,如是否给投资者以税收、费用等方面的优惠。
上个世纪后半叶,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决定一国引进投资的数量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它的投资软环境。本文主要是从软环境的角度来分析投资环境的改善。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环境现状
(一)投资环境得到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投资环境也有了极大的改善,这主要反映在几大指标上:
一是中国已经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3年甚至超过了美国成为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流入国,其原因就在于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和高速的经济增长率为外商
投资企业活动提供了越来越有利的投资环境。
二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第三大国。进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25%增长到了2003年的将近60%。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67%,2007、2008年也一直保持在60%以上。这反映了中国加速贸易自由化和大规模地融入世界经济。三是在人力资源方面。中国的劳动力数量丰富、成本低廉。同时人力资源和技能水平与其他亚洲国家比较起来不相上下,并且处于不断改善之中。我国基本普及的基础教育和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存储的人力资本储备,仍然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此外,加入WTO为我国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加入WTO后,我国经贸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性大为提高,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大幅降低进口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放宽服务业和投资的市场准入限制,建立了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并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经济贸易管理体制。根据WTO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定,近年来,我国政府清理法规2300多件,其中废止830件,修订325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19万多件已废止、停止执行或者修改;有关部门修订并颁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大了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程度;与发达国家广泛开展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双边交流合作,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外商在中国服务业的投资出现了许多突破性进展。
(二)投资环境的不足
同时,我国投资环境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且与国际管理不完全相符。在政府职能方面没有很好地保护民营企业投资者的权益,使得民营企业的投资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尽管加入WTO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修订了数千件法规、文件,我国的法律基础、立法程序、运行机制等仍未完全转向市场经济,有关法律法规中存在与市场经济原则和市场经济相悖的条款,执行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运行的外商投资造成了很大阻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外商认为中国投资环境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已经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障碍。政府的行政效率不高,存在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长期以来,我国存在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尽管我国政府已经简化了审批程序,但由于机构臃肿、职能交叉,各部门政策法规不统一、难以协调,造成政府效率较低的问题仍比较严重。另外,向主管官员提供“获得便利”的金钱和好处,已成为到一些地方投资的“例行公事”。这些现象严重妨碍了投资环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国内外企业的正常投资。金融部门运行效率低,金融信息服务水平尚待改进。根据世界银行调查显示,大量的金融资源主要用于国有企业,并且经常得不到偿还,一些生产潜力大的企业、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能及时从银行获得资金,不得不依靠其他非正式融资渠道;利率非市场化也阻碍了信贷资金向私人部门和小企业的流动。目前,我国只有12%的中小企业能够得到银行贷款。劳动力素质分布不均,存在人才瓶颈。从地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了相当数量受过良好培训和教育的熟练劳动力与大学生,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限制难以得到足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人才。从人才构成来看,我国有着
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每年新增超过1000万的需要就业的城市居民,拥有相当数量的技术操作人员和中低层管理人员,但具有企业管理、法律服务、财会等知识的高层次的复合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资源与环境的约束。2004年我国的GDP仅占世界的4%,但分别消耗了世界钢材、煤炭、水泥的30%、31%和42%。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使得我国在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方面受到很大压力。
三、创建优良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投资政策法规,改善投资“软环境”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逐步调整和完善了一些外资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了政策法规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同时加强对民营企业投资的保护力度,保障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这是促进我国投资环境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保障。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依法行政、简化司法程序,加强地方政府官员的法律教育。加大打击各种侵权行为的力度,并切实提高法律和行政法规实际执行的能力,努力创造更加优良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尽一切可能使我国的投资政策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接轨,赢得良好的国际形象。
总体上看,在中国市场准入范围不断扩大和跨国并购投资环境逐渐增加的背景下,由于外商投资独资化、大型化在部分行业的集中度明显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受到跨国公司垄断的风险程度将有所上升。因此,加快《反垄断法》的立法进程,对于防止任何形式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有效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经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协调规范政府职能部门,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要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行政观念,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树立现代政府理念。特别是注重加强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为公众服务意识的培养,提高职业道德水准,杜绝贪污腐败的现象。其次是要缩减政府管制范围,减少政府审批程序,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代替政府部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指导和服务作用。此外,还要建立公平的投资制度,对国内外投资者要一视同仁,学习、借鉴国际标准并且与之相协调。
(三)加强科教投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配套能力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绝大多数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的状况,没有能够成为投资热点的短线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多数产品在品种和技术上是落后的,缺乏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增强国内研究和开发力度是使得我国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政府要引导企业提高员工技能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增加政府和民间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保证贫困地区与发展较快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当;鼓励民营学校或培训中心的建立,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提高企业研发力度,鼓励企业在努力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的同时,培育自己的研发体系,增加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企业的自主权限。
(四)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改善金融信息服务水平
世界银行对中国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出建议,如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金融支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外汇的可兑换性,建立全国性的外汇交易市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提高国有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合理配置资金资源;建立多元化的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新型企业获取贷款或其他融资的成本。
(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6.国际财务管理论文 篇六
一、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
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是指把财务管理的决策权集中在公司总部,以便统一调度和使用资金,来实现公司整体利润的最大化。
1.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的优点
(1)发挥总部财务专家的作用。跨国公司,特别是悠久和规模大的跨国公司,在其总部通常以高薪聘请优秀的财务专家,把财务管理决策权集中于他们手中,就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利用专家的智慧和才干,提高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2)获取资金调度和运用中的规模经济效益。例如:由公司总部根据海内外生产经营单位的需求统一筹措款项,可在条件较好的资金上,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大量的资金,降低资金使用:由公司总部集中管理海内外生产经营单位计划额度外的现金,可增大现金存款的总额和相对延长部分现金存款的期限,得到较多的利息收入。
(3)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满足子公司对资金的不同需求。于公司所面临的资金市场条件不同,其对资金的需求因时、因地而有所变化。由公司总部集中行使财务管理决策权,可以在高层次调整公司内部各单位的资金余缺,优化资金配置、保证资金供给,同时也有利于公司总部加强对全球性生产经营的控制。
(4)提高克服外汇风险的能力。海外子公司的营运资本和销售收人主要是以单一货币计价的,其所在国的外汇市场往往是狭小的,甚至是非规范化的。因此,海外于公司更容易遭遇外汇风险,其克服外汇风险的能力也很有限。集中的财务管理可以使公司总部的财务专家灵活调整公司的外币种类和结构,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外汇的买卖和保值交易,减少或避免外汇风险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
2.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的缺点
(1)易挫伤子公司经理的积极性。财务管理决策权是公司总部向子公司经理授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财务管理决策权的大小与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利益分配都有密切的联系。集中的财务管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子公司经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使他们变得消极,甚至对公司总部抱有不满情绪。
(2)易伤害子公司与当地居民、特别是当地持股人的关系。公司总部的财务管理决策是从全球性生产经营角度出发,以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为根本且的.。因此,集中的财务管理狠可能忽视子公司的具体情况和直接利益,进而引起公司外部的利益主体、当地居民和当地持股人的反对。
(3)易造成母国与东道国间的磨擦。集中的财务管理使公司总部更加方便地采用转移价格等手段抽调子公司的生产要素、产品、利润,逃避子公司所在国的关税和所得税,绕过当地政府政策法规的限制。这一切都会引起东道国政府的不满,导致两国间的摩擦。
(4)易给子公司经营业绩的考核增加困难。由于实行集中的财务管理,一些子公司不得不放弃子公司可捕捉到的机遇和可以得到的利益,以服从公司全局的需要;而另一些子公司却因公司总部的策略安排,得到其它子公司的支持,获得本不属于它的额外好处。这样,总部就难以真实、公平地考核子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他们对公司整体的实际贡献。
二、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
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是指公司授予区域中心和海外子公司较多的财务管理决策权,以便能在世界范围内抓住机遇、避开风险,因地制宜地运用资金;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益。
1.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的优点
(1)信息专门化。下级管理人员通过观察和实践,可得到一些有关市场情况,当地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很难全部及时传递结公司总部,且有的难以数量化,难以描述,而影响公司总部对于公司所提供信息的判断。分权式管理,可将决策制订放在需要信息、储存信息、选取信息及加工信息的地方,获取信息的专门化效益。
(2)反应迅速。分权式管理可以使子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决策权。可以得到分散经营单位在制订和实施决策过程中迅速反应,而不必使所有行动方案均等到公司总部同意方可实施。
(3)减少规模管理引起的复杂性。人们所能解决的复杂问题是有限的、即使采用计算机,也不可能集中合理地解决有限的资源分配问题。当外部具有不确定性时,集中决策所要求的单纯化和直接推断,易导致做出的决策不如分散做出的决策正确。分权式管理可将较大的问题分为较小的、更易管理的部分,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4)有利于子公司人员的培训。由于分权,各级经理都可制订决策。通过对较小问题的实践,子公司的经理们可学会如何做大的决策,母公司可通过考察下级经理所做决策的结果,评估他们潜在的发展能力,以便得以提升为高级决策者。
(5)激励子公司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优秀的管理人员应该雄心勃勃,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自豪感。如果他们的作用仅限于执行上级指令,他们就可能会对分配给他们的工作失去兴趣。分权式管理赋予子公司管理人员更大的自主权,使他们对分配的任务更主动、兴趣更浓,极大的提高丁工作效率。
2.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的缺点
(1)目标一致性问题。采用分权或管理时,各责任中心经理可能将最好地实现本部门的目标为衡量标准,而把其它中心或总公司的目标排除在外,以致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即组织功能失调。避免该情况主要应通过选择适当的控制考核指标和奖惩方法来实现,尤其要注意考核标准的综合性和完整性,另外,总公司要为各责任中心编制预算、并使子公司预算与总公司预算协调一致。通过一系列控制步骤,促使各责任中心在实现各自目标的同时实现总公司目标。
(2)中心外部影响问题。母公司对于公司的考核。应只限于子公司所能控制的因素和范围。外界不可控因素对责任中心的影响,应从控制考核中剔除掉,否则该中心完成指标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例,当商品或劳务从一个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单位时,常常要为它们定价,以便为供应单位确认收入,为购货单位确定投入要素的成本。这种转移价格的制订若不合理,就会影响到考核的公平性,从而使其中一方失去积极性,引起不同中心间的磨擦和竞争,有损整体利益。
三、如何选择适合的国际财务管理策略
分权式和集中式财务管理各有利弊,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其利弊是互为反正的。同时,每个跨国公司在财务管理决策权集中与分散之间所做的选择是不相同和经常变化的。尽管如此,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决策权的配置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认为,小型跨国公司因总部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和财务专家。往往较多地把财务决策权交给子公司经理,实行分散化的财务管理,这样,子公司在财务上是相对独立的,它们要靠自己的财力扩大子公司的规模。中型跨国公司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多的财务专家,大多实行集中的财务管理。它们通过政策、下达命令、信息交流和规定的报告程序,统一管理、协调海外子公司的财务活动。由于集中的财务管理,列入中型跨国公司的全部子公司都在母国获得了低息贷款优惠,而大型和小型跨国公司获得同样的优惠的只有60%。
大型跨国公司资金雄厚,有大批财务专家,它们试图实行集中财务管理、但因其产品种类多、分布广和所处环境复杂,而较多地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或偏向于分散的财务管理。在这些公司,总部财务专家只定期向海外子公司提供指导、咨询和信息。在不违背公司整体利益前提下,日常的财务管理决策大多由于公司经理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来制定。
除跨国公司规模外,跨国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技术水平也对财务管理决策权的配置产生影响。股权的集中与分散会产生不同的利益要求。如果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大多是独资经营的,那么其财务管理就会相对集中;如跨国的海外子公司大多是合资经营的,则其财务管理就会相对分散。另外,在技术要求高的跨国公司、公司总部大多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开发方面而不是财务管理方面。因此倾向于分散的财务管理;在技术要求低的跨国公司,公司总部大多重视财务管理,因此倾向于集中的财务管理。
7.国际管理论文 篇七
二战后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有力地推动着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流, 导致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的提高, 冲破了现有国家的界限限制, 实现超越国家范围的经济协调和合作。经济一体化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逐渐地发展起来。与此同时, 同一地区各国共建紧密的经济集团以求增进联合, 逐步形成一个个经济圈, 如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南亚国家联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 (竺仙如, 2006:33) 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都要求《国际商务管理》的教材在基于现实的前提下在这门课中有所反映。经济全球化, 以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衡量, 已经从1960年的25%上升到2003年的46%。其它的反映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和世界贸易额, 前者从1970年以来增长了90倍, 后者同期内也增长了10倍。 (胡小平等, 2006:1)
因此, 国际商务管理课程的教材就应该反映这两种趋势, 而不应该失于偏颇, 厚此薄彼。在徐的教材第一章的商务环境章节只介绍了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商务环境, 而对经济全球化这一主导现代商业命脉的大前提却缺乏足够的重视;相比之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关富, 张海森任总主编、胡小平主编的《国际经济合作》专业英语则在第一章就花大量笔墨、详细地阐述了全球化和区域化并存的两种趋势。显而易见的是, 国际商务管理的入门犹如高楼大厦的地基应该建立在学习者对这中大环境的认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如果没有别的趋势, 那么一个世贸组织就能解决几乎所有的贸易争端和经济纠纷。联想到进年的中国出口商品一再被欧盟反倾销调查, 以前的打火机, 中间的涉农产品, 到眼下的中国铝合金轮毂而在别的地区的类似纠纷就要少得多, 这样就涉及到欧盟内部的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各国依然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怀疑。考虑到欧盟在将来的相当长时间内将依然是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我们有必要在教材中加入相关的反映贸易区域化或集团化的例子, 以使今天的学子在走出学校后有较深的认识和思想准备。
现代社会中, 商品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商品价格。其实,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早已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在没有垄断的前提下, 市场价格趋向于商品价值;在垄断的前提下, 价格就是扭曲的。
战略决策章的价格形成机制中, 在详细地论述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后, 只重点提到消费者收入 (consumer income) 、消费者偏好 (consumer preferences) 和生产费用 (production expenses) 等三个因素。但是这几个因素无法解释我们生活中的诸如石油、天然气、房地产、自来水等与我们生活休息相关的产品价格问题, 因此, 在价格形成机制章, 宜加入相关的内容, 让人了解中国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真相。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许多国家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命脉被跨国公司所把持。因此, 跨国公司对所在国的影响不能被忽视。从澳大利亚的力拓公司 (Rio Tinto) 对中国众多国有大型钢铁公司的贿赂让中国损失了7000亿美元 (2009年8月18日新华网) 而引发的力拓接谍案引起中国政府高层的高度重视, 甚至引发了外交争端;与此同时, 中石油, 中石化、中海油等知名企业又陷入了美国公司的贿赂间谍案。所以这些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国家商务管理》这门课程理应给出相关的解释。
首先, 从供求关系讲, 从1993年到2004年间, 中国经历了一个钢铁行业的“大跃进”, 年钢材生产能力从1993年的4000万吨猛增到2004年的5亿吨, 而与此同时中国的铁矿石的年生产能力依然是3000万吨左右, 同时也没有前瞻性地收购或兼并海外铁矿。在这种无序的情况下, 钢铁行业的生存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受制于人了。所以近三年每年一度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 中方只能步步退让;其次, 从垄断对价格形成的影响讲, 当下, 中国有上千家钢铁生产企业, 而有权进口铁矿石的钢铁企业只有一百多家, 那些能进口铁矿石的企业在进口铁矿石后无须生产、仅凭倒卖铁矿石就能获取巨额利润。倒卖铁矿石和长协价、市场价使得外商有空可钻。
贸易保护主义自古就有。直到200多年前, 人们一直以为外贸是一方获利, 另一方受损的游戏 (zero-sum game) 。因此, 闭关锁国的作法很有代表性。
当然, 贸易保护主义的后果从来就是两败俱伤的。当下, 由于美国商务部扬言将对中国的汽车轮胎征收特别关税, 美国的轮胎经销商已经悄然提价, 部分汽车车主决定推迟更换轮胎, 从而给交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国内, 在2002年以前, 得益于中国的市场保护, 长春一汽不在自主研发方面下功夫而是热衷于与外来厂商合资联姻, 曾几何时的风光无限的一汽现在已经被完全自主品牌的奇瑞等品牌超过, 可以预料的是习惯于靠保护过日子的一汽由于几乎没有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而将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加步履维艰。
其它叫成功的例子有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 耐克, 阿迪达斯, 麦当劳, 肯德基等品牌由于在市场的打拼中在不依靠保护主义的前提下逐步确立了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而发展得较为成功。
我国现阶段的高职高专学校招生基本上都是在高考录取最后一批次才录取, 这样的现实情况就决定了高职高专学生总体程度上要低于一般本科院校。当然, 这批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定很差, 甚至也有英语水平比较高的学生, 但总体上不能对他们在中学打下的基础有太高的奢望。因此, 高职高专外语专业的教材的编写必须考虑到这一国情。以安徽工贸学院2007级外语专业5个班为例, 共计320人, 大一一年中有60%通过了全国公外英语四级考试, 其中23%学生在这一年中考过了公外英语六级考试。到大二时开始接触系列英文教材《国际商务管理》、《商务现场口译》等课程 (当然还包括其它的难度较低的英文系列教材) 。这套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 学生普遍感觉“难”。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没有几位同学能真正完成, 课堂上, 教师若用英文授课, 常常需要重复3遍左右;课后的讨论更是很少能够开展。
最后, 部分贴近现代日常经济生活的术语及相关的术语也应有所反映:如在讲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时宜引入国内媒体时常使用的同比增长 (up/down x%from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和环比增长 (drop/raise x percentage points month on month) 的概念, 可以有效地反映经济活动的长期和短期变化趋势。在讲到直接对外投资时宜引入实际使用外资 (paid-in FDI) 和协议投资 (contractual FDI) 的概念;在讲到货币和汇率时宜提到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 (moderately easy monetary policy) 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等。
参考文献
[1]竺仙如.国际贸易地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33
[2]胡小平.国际经济合作专业英语[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1.
8.国际管理会计比较分析 篇八
关键词:国际;管理会计;比较;启示
管理会计是一门将现代管理与会计相结合、为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交叉学科。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系统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独立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国际管理会计是适应当代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研究如何在跨国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提供有用信息,它是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跨国投资和经营活动的环境和条件进行具体应用而形成的一个新领域。
一、国际管理会计环境比较
任何事物都要处于一个环境中,并受环境影响。会计作为一门社会学科也不例外。会计的内容及其处理方法受经济结构和经济的发展水平的影响。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企业规模、数量都在扩大,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不再适用,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战略对策,此时管理会计人员的需求开始显露。但是并未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许多企业没有完全建立现代企业经营体制,企业管理方式不够规范,很多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够,影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合理化,中国企业自主性不断提高,因此对预测、决策等活动的内在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些有力的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与进步。
经济环境因素对管理会计的影响是深远的。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当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进一步完善管理会计的体系和结构,以便推进企业管理活动质量的提高,为企业信息使用者准确理解和有效运用财务会计信息提供条件。
西方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平发达,市场经济发展较为健全,经济的高复发展不仅提高了会计的地位与作用,也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财务会计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但是内部使用者想得到更加有效的、与企业相关的信息。管理会计得到的信息不需要对外披露,也满足了经营者的需求,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会计的需求很大,作用和重要性很高。
二、国际管理会计内容与应用比较
中国管理会计内容主要有:本量利分析,即CVP分析、投资决策分析。本量利分析是一种研究企业内部生产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变量关系的数学定量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模型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往往需要综合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等因素。货币时间价值是指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风险性因素的情况下,资金在其周转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价值,其实质是资金周转使用后带来的利润和实现的增值。通过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得出某个项目的NPV,即现金净流量,以及内部收益率IRR、投资回收期PBP等指标,从而判断该项目是否应该上马。
虽然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作用非常大,但是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施行。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水平不够,另一方面是人们尚未认识到管理会计的作用。还是停留在财务会计的阶段,没能认识到会计理论与知识的新发展。
管理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与广泛的应用。为了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帮助企业管理当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經济效益,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会计界一直致力于管理会计的职业化,其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成立管理会计的专业机构,组织管理会计师的资格考试等方面。
英国对管理会计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取得特许管理会计师证书后,就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并为社会所尊重。特许管理会计师比其他专业人员具有较多的机会成为企业的中层和高层管理者。
国外绝大多数制造业公司都已实施作业成本管理(ABCM)。ABCM用于战略、战术与日常运营管理与业务流程改进,是一种更精细化的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与平衡计分卡是当今管理会计的2个主要核心主题。平衡计分卡用于企业战略管理与绩效评价,它在国内已经开始流行,但大多还局限于考核员工的绩效评价。国外许多企业也已应用了平衡计分卡进行战略管理与绩效评价。
三、中国管理会计的启示
目前中国的管理会计体制不完善,水平落后。因此我们要在与发达国家管理会计比较之后,找出自身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使我国的管理会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一)大力发展经济。
经济繁荣是文化发展的前提。会计学是一门社会学科,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只有提高社会经济水平,对会计的需求增多,要求变高才能促进会计研究的深入发展。而如何开展经济发展活动要根据国家发展统筹,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管理会计在社会、企业中的作用。管理会计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促进会计的革新与进步,反过来,管理会计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二)学习西方经验,建立完善管理会计体制框架。
只有在完善的框架结构下,管理会计才能按照预定的方向与道路得到最快、最好的发展。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在会计演进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让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少走弯路。在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大背景下,寻求管理会计在国际协调中的生存发展之路。让中国的管理会计更加国际化,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
(三)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专门人才。
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有专门的管理会计师,相比之下,我国的管理会计专门人才根本不足以带动中国管理会计水平的提高。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行业领军人物,无异于往行业中注射一支兴奋剂,加大会计行业的热度,让行业领头羊带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 编著会计理论(会计大典第一卷)[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汤云为,钱逄胜. 会计理论[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潘飞,《管理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9.国际会议流程管理步骤 篇九
一、国际会议流程管理步骤
1.工作步骤
第一步 向其他国际会议的组织者学习。
会议秘书处通过向其他国际会议组织者学习,了解国际会议的流程管理。
第二步 编制初步会议筹备计划。
通过了解其他会议的流程管理,根据本次国际会议的具体情况,编制出本次会议初步流程管理计划。
第三步 提交会议秘书长审核。
会议秘书长根据多年的组会经验,对会议流程管理管理计划提出修改意见。
第四步 提交给组织委员会。
将会议秘书长修改好的会议流程管理计划提交给会议组织委员会,征求他们的修改意见。
第五步 形成最终的会议流程管理计划。
将最终形成的会议流程管理计划打印后发给所有的会议机构参照执行。
1.前期筹备阶段
会议组织者在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会议机构、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编制会议初步预算和落实筹备经费,根据需要可将国际会议委托给专业会议机构组织。这个工作也这个阶段完成。
2.会议征文阶段
国际会议是否能够举办成功,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代表的数量,特别是国外会议代表的数量。与会代表数量较少可能有各种原因,但是会议营销的失败可能是很重要的原因。国际会议的营销主要围绕征集论文的活动进行,会议学术水平高低和会议规模大小,完全取决于会议论文征集工作是否成功。因此,营销阶段经历的时间最长,许多会议都需要1~2年的时间。
(1)论文征集工作的开始
会议的组织机构建立后,程序委员会就应立即开始策划有关会议的专业内容,一般应在
会议召开前的20个月左右开始启动。
(2)论文征集通知
论文征集通知是国际会议最主要的营销材料。当程序委员会确定了主要专业内容后,会议秘书处就要安排征文通知的编辑和印刷工作。应尽量提早向潜在的参会人员发出征集论文通知,一般不要晚于会前16个月。(3)征集论文通知的发放 征集论文通知要通过各种彤式向外发放,这就像一个企业做宣传广告一样,最好要让全世界各个国家在该领域里工作和学习的人员都能得到会议的信息,以引起他们的关注,从而是交论文。(4)论文提交的截止时间
每个国际会议要规定代表向会议提交论文的最后时间,称为论文提交的截止日期,这是 整个国际会议筹备计划中的第一个重要日期。通常是将这个时间设定在举办会议的前一年。
若会议是在上半年召开,则这个日期可设定在前一年的10月份甚至更早;若是后半年召开的国际会议,可将征集论文的截止时间设定在前一年年底。有个别的会议将截止日期设定在当年,由于离开会的时间太近,所以效果都不甚理想。(5)论文的审查和论文接受通知书的发出
由于许多会议代表都需要凭国际会议的论文接受通知书,向所在机构申请参加会议的经 费,因此会议组织者就应本着越早越好的原则给论文作者发放论文接受通知书。
3.代表注册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围绕编制会议注册通知进行。会议注册通知基本包含会议的所有主要内容。注册通知的主要内容是经过会议程序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联合会议的反复讨论和研究决定的。会议组织者还需要与注册通知中涉及的所有会议服务机构签署协议书,如会议中心、饭店、旅行社和出租汽车公司等,才能将有关的内容公布出去。(1)注册通知的启动
会议的征文阶段和注册阶段之间不存在一个明显的时间和工作界限,两部分工作经常是 相互交叉的。当会议的征文通知发出后,会议组织者就可以考虑编辑注册通知。(2)代表注册、饭店和旅游预订的截止日期
注册通知中有几个重要的截止日期,即注册截止日期、饭店预订截止日期和旅游预订截 止日期。为了方便会议代表,同时也为了简化秘书处的工作,通常将这3个截止日期定为同一天,这个日期也是整个国际会议筹备期间的第二个重要日期。干人以上规模的会议要求截止日期设定在会前的3~ 4个月;几百人的会议,其截止日期只要设定在会议前两个月左右就可以了。(3)注册通知的发放
为了能使潜在的参会人员尽早了解会议的主要内容,促使他们尽早地下决心来参加会议,注册通知的内容只要一经确定,就可提前分期分批地在会议网站上公布。但是最终还要 根据代表提交论文的情况,将论文接受通知和注册通知一起寄给会议代表。
4.会前筹备阶段
会前筹备阶段可以从接收会议代表的注册表开始,到会议召开的前几天为止.时间为4~5个月。这一段时间主要集中处理会议代表注册的有关事宜,统计出各种数据,提供给 各个与会议有关的机构,为会议的现场组织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5.现场组织阶段
会前的准备工作和会议举办期间的组织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很难用一个明确的时间将它们截然分开。一般可以从会议举办的前几天开始算起。现场组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现场注册、开幕式、专业活动、旅游参观活动以及宴会等餐饮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会议的结束应从闭幕式或者闭幕宴会结束后算起。6.会后总结阶段
10.国际企业管理了论文 篇十
国际管理趋势和我国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创新由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相互支撑的方面组成,企业的发展是这三个方面互相促进的结果。
虽然我国企业制度创新有待突破,研究国际企业管理发展趋势,探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际企业管理趋势和启示
九十年代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世界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与融合,使改革创新成为当今时代主旋律。
跨国经营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创造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论。国际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生产方式的变革
制造业采用了新的生产方式。在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建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在开发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基础上,通过人机对话实施计划与控制,从物料资源规划(MRP)发展到制造资源规划(MRP-II)和企业资源规划(ERP)。
还有集开发、生产和实物分销于一体的适时生产(JIT),不断消除浪费的精细生产(Lean Production),供应链管理中的快速响应和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无污染的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Green Manufacturing),以及通过网络协调设计与生产的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等。这些新的生产方式把信息技术革命和管理进步融为一体。
2.通讯网络改变着营销方式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信息技术改变着传统的营销方式。过去的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的行销模式,正在改变为取消零售商环节,由生产商提供元件给分销商,再由分销商组装成产品出售给顾客。
近年来,网上营销和网上银行在美、日、西欧等国家发展很快,可以实现在办公室处理营销业务和国际贸易,尤其日用品的网上营销更为普遍。
3.社会化大生产改变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1)公司组织结构从“橄榄型”向“哑铃型”变化。过去大型企业是多层次的管理结构,容易产生“公司内的官僚主义”和管理低效率。
随着经营和销售方式的改变,企业通过社会化协作和契约关系,外包非核心零部件生产和认证零部件质量的可靠性,使企业的中间管理组织设置变得简单,侧重向两头发展。管理组织的扁平化、信息化消减了中间层次,使决策层贴近执行层。
(2)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gram Reengineering)和信息系统集成基础上的企业经营过程重组(BPR)。
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下,对业务流程和经营过程从基本上重新思考和作出根本性的重新设计,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达到重大改进。
4.市场竞争使企业兼并、联合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展开
“活鱼吃死鱼(或休克鱼)”,效益好的企业兼并效益差的企业;“快鱼吃慢鱼”,市场扩张快的企业兼并市场扩张慢的企业;“鲨鱼吃鲨鱼”,大公司之间通过自主谈判,在反垄断规制条件下经过市场实现合并和业务互补,从而增加竞争优势。[next]
5.创造新的市场满足顾客潜在需求
不仅要实现生产质量的“零缺陷”和服务质量的“零抱怨”,做到质量、服务一体化,还要通过对顾客服务和信息跟踪,深入了解顾客的潜在需求,做到超前开发,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合理引导顾客在更高层次和更新领域的消费。
另外,正在形成使企业的内、外部顾客都满意的新观念,经营者不仅要满足外部顾客的心理需求,还要满足公司内部职工的心理需求,实现职工的自身价值。
6.企业从学习型组织进入知识网络化管理
随着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人才成为九十年代及其后真正紧缺的资源,这种人才不仅要从学校产生,更要从企业中产生。
企业经营过程正成为企业领导和职工互动式教育的过程,从而形成全新的运行机制和企业文化氛围。
最近,有三本书介绍了进入知识时代的管理新趋势:一本是德鲁克的《巨大变迁时代的管理》(又译作《大变革时代的管理》,见本刊“经营宝典”栏目推荐),核心内容阐述了知识是形成竞争力的关键;一本是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从企业文化和经营者心态角度提出了经营者要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树立团队精神和建立学习型组织;一本是查尔斯.M.萨维奇的《第五代管理》,提出了突破工业时代严格的等级制和例行程序,实现“知识网络化”管理。
新的企业管理哲学和基本原则是:1)对等的知识联网,2)集成的过程,3)对话式的工作,4)人类时间与计时,5)建立虚拟企业和动态协作,从而在知识网络的基础上重建更有效率和更高社会化程度的经济。
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时代进入知识时代,国际企业在基于空间关系的复杂组织模式上改变为基于时间关系的网络结构的转变趋势已经比较清晰;而且两个时代的管理内涵并非完全排斥,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兼容性革新。
对于我国绝大多数仍处在工业化进程当中的企业来说,落后的管理基础与国际企业管理发展趋势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既要清醒地认识这一严峻挑战,又要激励我们抓紧改革创新。
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里,西方上百年形成的各种流派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被介绍到中国。从亚当-斯密的分工论,到泰勒的科学管理;
从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到梅奥的霍桑试验;从二战以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而产生的管理理论丛林,到近年来信息革命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上引起的巨大变化;直至当今传咏的虚拟企业和知识管理,令人目不暇接。
如果企业产权结构尚不清晰,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健全,权责不明的企业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改善内部管理和提高市场竞争艺术上;如果不顾背景地单纯模仿某种管理形式,可能因缺乏企业制度基础、市场规则条件、社会化协作程度以及职工教育素质而事倍功半;如果大多数企业从素质上尚未完成工业化管理过程,则很难一步跳跃到知识网络化管理的全新境界。因此,缩短差距的办法是加快企业创新的步伐。
企业管理的实践者,应能在经济体制转轨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体察到企业改革和管理创新的脉搏,既了解国际管理发展趋势,又立足于国情和自身素质;既找到现实差距与当代管理“接口”的途径,又把握管理创新可行和适度的进程。
每前进一步都要掌握好“度”,既不因循守旧,又不急于求成,努力创造推进管理创新的必要条件,使我国企业管理“更上一层楼”。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
计划经济下工厂制的企业管理,基本上是一种服从上级行政干预的执行型管理。其体制本身要求企业领导听从长官指令,价值取向是追求“政绩”,而在经营效果上由国家承担无限责任。
在这种体制下,实行了“科学管理”的部分内涵,例如规定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需要标准化、定额、计量、信息、培训和班组建设,但是不够完整,工作流程未形成系统、合理、规范的机制,而且是静态的,缺乏动态更新;尤其在行为科学发展滞后的情况下,对管理人员和职工都缺乏心理需求分析和责、权、利明确的激励机制。
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素质、经验和风格,并循着长官意志时紧时松地在对那些传统管理方式是否需要“强化”、在形式上是否需要更加“严格”上兜圈子,而对于岗位职责、工作程序、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对于资金、人才、时间、物资等资源使用的效率缺乏实质性控制。
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官商分开的制度环境正在建设过程之中,企业制度的双轨制即行政干预企业决策与制衡机制下的自主经营这两种企业体制并存,且处
于胶着状态;通过市场价格配置资源的力量较弱,且受到行政权力分配资源的侵蚀。
这是许多国有企业由于制度缺陷而时起时伏地出现管理滑坡的主要原因。
市场经济下公司制的企业管理,是以法律规范和政府政策为准绳,以服务于顾客的社会目标和利润目标(当这两个目标对企业来说有冲突时,需要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间接管理手段来调节)为导向,通过对企业内部运行稳定和谐的一致性和对外部市场竞争持续不断的适应性来承担有限责任的创新型管理。
从计划经济下的工厂制向市场经济下的公司制转轨,企业经营范畴从单纯生产(或贸易),扩大到自主投资、融资、制造和服务;改制需要经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组织重组、流程重组等操作过程,需要通过市场和管理来实现。
【国际管理论文】推荐阅读: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09-10
国际企业管理文化论文08-01
国际航运管理毕业论文10-05
国际施工项目环保管理论文10-08
国际物流管理课程论文10-11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论文01-03
中欧国际管理学院11-28
国际金融管理期末考06-28
国际企业管理平时作业07-24
国际商务管理整理资料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