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雨了作文

2024-07-23

小学一年级下雨了作文(精选11篇)

1.小学一年级下雨了作文 篇一

教学本课, 我注意三点: (1) 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雨前动物活动的变化与天气状况的联系, 理解内容并培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 (2) 抓重点词句的理解, 体会语言表达。 (3) 抓朗读和背诵, 加深学生感悟。

先引导学生听童话故事进入情境, 在自主识字之后, 图文对照, 以读促悟。把小白兔和小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作为读的重点, 让学生读好对话, 在读中理解, 读中品味, 读中感悟。通过分析重点词句, 学习语言表达。如对“闷”字的理解, 让学生联系生活, 明白平时所说的“闷”, 多是指一个人在家, 无聊、没事儿干;而透不过气、喘不过气的闷才是与小白兔、小鱼的“闷”意思相同。随后让学生进行一次情境体验:假想自己是一条小鱼, 潜游在水下, 有什么感觉?游到水面上, 又有什么感觉?学生纷纷说出了先是闷、难受, 后来舒服多了。随即请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 从而对“天气很闷, 小白兔直起身子, 伸了伸腰”、“水里闷得很, 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等语言表达形式有了进一步的体验。

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一是理解为什么快要下雨的时候燕子飞得低。因为燕子说的一段话中有好几层因果关系, 这就要让学生弄清其中的联系。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往往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体验, 程式化地说一说“因为……所以……”或把这段话分成几个因果关系填填表, 学生虽然会跟着说、跟着填, 但不一定真正理解。本着“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一基本理念, 我让学生合作探究, 联系各自的生活和已有的认识, 弄清事物的因果关系, 突破了学习难点。

2.小学一年级下雨了作文 篇二

《要下雨了》是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内容。《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篇童话故事通过描写蚂蚁、蜻蜓、鱼在下雨之前的表现,告诉幼儿通过观察大自然也能预测天气变化。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不仅便与幼儿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引导幼儿在欣赏、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语言,发展想象力,丰富其生活经验。

《纲要》指出:目标要注重全面性,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依据总目标和大班幼儿的特点制定如下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故事情节、内容,初步了解蚂蚁、蜻蜓、鱼在下雨之前的表现;

2.能力目标:通过表演活动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我将活动的重点设定为了解故事情节,难点是理解蚂蚁搬家,蜻蜓低飞、鱼儿游出水面与下雨的关系。

二、说学情

虽然教材的分析是活动设计的基础,但对幼儿具体情况的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大班幼儿好奇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刚刚萌芽,还不能完全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因此,表演活动有助于幼儿认识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三、说活动方法

为了体现“充分发挥幼儿主体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的观念,我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探究活动,提高认识,积累经验,升华情感。为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游戏法、情景法、视听讲结合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而更好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说活动准备

在本次活动中,我遵循幼儿的认知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的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我做了如下两方面的准备:

1.物质准备:视频《要下雨了》;小鸡、蚂蚁、蜻蜓、小鱼、小燕子头饰各一个。

2.经验准备:幼儿有过观看下雨的体验。

五、说活动过程

充足的物质准备和经验准备为整个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活动设计又是活动能够顺利、有效开展的保障。以下便是我的活动设计:

(一)情景导入,引入主题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将会为幼儿创设以下情景: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可是老师忘记看天气预报了,你们能不能帮帮老师看看今天会下雨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出观察自然现象也能观测天气的主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发挥想象,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欣赏故事,初步感知

《纲要》中指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此过程中,我会采用绘声绘色讲述故事的方式向为幼儿讲述《要下雨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能力。

(三)播放视频,加深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借助视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引导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的轻松氛围中掌握自然规律。在播放完视频《要下雨了》之后,鼓励幼儿自己说说小动物在下雨之前都会做什么,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

(四)表演游戏,迁移内化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我将邀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小鸡、蚂蚁、蜻蜓、鱼、小燕子。其中前四个角色是故事中出现的,当幼儿能够依据故事顺利表演后,再请小燕子表演,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联系小蜻蜓和小燕子在下雨之前的表现是一样的,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表演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活动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对幼儿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必不可少。因此,我采用家园共育的方式进行延伸,请幼儿与家长一起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其他动物下雨前的表现,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增进亲子关系。

3.下雨了一年级作文 篇三

我小心地抱起小狗,看了看,原来是王阿姨的狗,它的名字叫阿旺呢!我抱着旺旺,来到了王阿姨家,把旺旺送还给了王阿姨。王阿姨表扬了我,对我说:“真是谢谢你了。”我听了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阿旺还向我叫着,好像在和我道谢。我摸了摸旺旺,开开心心地回到温暖的家了!

福建省周宁县实验小学一年级:汤洛琦

一天,小青蛙、小乌龟、小鸭子、小蜜蜂一起在池塘边玩。

忽然,一阵雨从天上落下来,小青蛙找到一片荷叶,顶在头上躲雨。

小乌龟说:“我不怕雨。”

小鸭子说:“我也不怕雨。”

小蜜蜂说:“我很怕雨,小青蛙让我一起躲雨,好吗?”

小青蛙同意了,它们俩一起在荷叶下躲雨。

4.小学一年级下雨了作文 篇四

《一年级的小婷婷》全书选编了小作者所写的原汁原味的日记100篇,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所学所想所感和看图日记等五大部分。为方便同龄小伙伴们阅读,为其提供优美的阅读体验,本书还标注了拼音,配上了精美的彩色插图。可以说,这本书是初学写日记的小学生的一个优秀范本,也给家长、教师在如何弓I导孩子、教育孩子方面以启迪、借鉴。

《一年级的小婷婷》作者是北京昌平二小的张巍方同学。她从6岁起就开始写日记,身边熟悉的人熟悉的事,都成为她记录的对象。选入本书的日记,就是从她所写的几百篇日记中精选出来的。全书充满了烂漫的童真童趣,没有任何成人雕塚的痕迹。从一句话、两句话、三句话,到一篇一篇内容逐渐丰富的日记,为同龄的孩子各方面素质特别是语言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可以复制的模本。

当下,重视母语学习,培养语文能力,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的共识。多年来,如何有效地提高低年级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写话能力,一直是一线语文教师与广大学生家长的困惑与难题。

小婷婷的爸爸张在军,是全国著名中小学生阅读教育研究专家、语文特级教师。他熟练掌握与孩子交流的技巧,注重引导孩子进行选材、梳理并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按照孩子的认知规律对小学生课本上的作文训练内容细化分解,把孩子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的训练分解为日记形式的微训练。这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孩子的毅力,为孩子的成长留下了宝贵的童年记忆。

《一年级的小婷婷》的出版,对当下作文教学的启示也有很多。注重温习汉字,积累作文材料,夯实语文基础,与作文训练相得益彰,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与成才、对家庭教育的启发都是大有裨益的。

5.下雨了关于小学五年级作文 篇五

准确一点来说,是,“终于”下雨了……

雨,在孤独时陪我流泪……

雨,帮我冲洗掉所有的伤悲……

我想去接雨,可是那么多人看着呢,我没这胆量。

犹豫了一下,慢慢伸出手,突然又缩了回来。

每次都这样,胆小误事。

但我还是……

嘻嘻哈哈笑着去接雨,可是……怎么也触摸不到……

看似近在眼前,其实远在天边。

又一次证实了我的泪真的完完全全流光了……

我想哭,配合一下雨,可是我哭不出来。真难受!

每一次都这样,流不出来就往肚子里吞,弄得我打了别人一顿觉得心情特舒畅。

雨劈进来了!无数滴雨打在我手腕上,我却没有任何感觉,丝毫不觉得冰凉……

可也接到了雨啊。

对面一个女孩望着我,怎么每个人都这样啊,我走在街上,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小的,统统都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望着我。怎么拉,我又不是怪物……

虽然很喜欢雨,可是雨一大了,电闪雷鸣,我又有些害怕了……

绝不能退缩!凭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坚强,挺身面对!!!

孤独、绝望、悲伤、一切的一切,全给我来场雨的洗礼!

6.小学二年级看图写话:下雨了作文 篇六

星期天下午,小明坐在房间的窗户边做作业,突然他听见外面传来雨点落下来的声音,往窗外一望,只见楼下晒着的衣服白洗了白晒了,便撑起雨伞跑下了楼。

到了衣架前,小明连忙伸出胳膊,可他太矮了,又踮起脚尖,这回总算收到了。他撑着伞,收一件衣服就往手臂上搭,每一件湿淋淋的衣服都被小明收了回来,不会再湿下去了。小明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一部分已经湿了,但他不在乎。

小明上了楼,把衣服给了二楼的老奶奶。老奶奶说:“谢谢你,小明。”说着,给了小明一颗糖果。小明回到了家,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跟妈妈说,妈妈笑着说:“小明,你真是一个会为别人着想的人。小明,你长大了。

7.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 篇七

一、创设情境识字

如果教师一味地出示生字, 让学生跟着拼音去识字, 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太过于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对识字感兴趣, 在教学新课时, 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进入这个情境, 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要认的字。如教学《在家里》一课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朋友, 你们瞧, 小芳家漂亮吗?可是小芳碰到了一个难题, 爸爸要小芳把手中的词语卡片贴到相对应的家具或电器上去, 可小芳不认识上面的字, 你能帮帮她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并且能说出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识字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二、利用新旧知识联系识字

我们知道知识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因此, 在教学生字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 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又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了新知识。如在教学《口耳鼻》一课时, 我问学生:“你是怎样记住‘日’这个字的?”学生有的说“口”加一笔, 有的说“白”去掉一笔。我说:“你们能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记字, 真不错。”又如在教学“本”这个字时, 我问学生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学生有的说是“木”加一横, 有的说是把“禾”字的撇改成了横, 有的说是把“术”的点改成了横。我说:“你们不仅能用加一加的方法, 还能用换一换的方法, 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学生在欣然接受老师表扬的同时, 又会明白原来以前学过的知识都可以再拿过来用, 初步感受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结合阅读文本识字

一年级上册共编排了20篇课文, 每篇课文安排识字9~13个。针对识字量过大这一问题, 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都注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首先, 在每次新课开始之前, 我都会让学生预习课文, 自主认识每课生字条上的生字。教学时,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 我都会问学生:“看看生字条上的生字宝宝, 你们认识它们吗?跟它们打个招呼吧。”再问学生有没有不认识的生字, 让学生借助拼音来读一读。这样, 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 去找课文中的生字, 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 在学习生字时, 我会让学生当小老师来教同学认读生字。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热情, 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如让学生跟小老师读三遍, 若小老师读错了, 其他学生可以指出或代替他当小老师。再次, 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字义。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 其中有个“画”字。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 体会“小鸡画竹叶……”的“画”和一幅画的“画”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 知道“小鸡画竹叶……”的“画”指的是画这个动作, 一幅画的“画”指的是图画。我又让学生说说谁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语……这样的教学, 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 让学生明白了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是不同的。又如《阳光》一课中有这么一句:“河面闪着阳光, 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学到这里时, 我让学生打开书本第17页, 读读儿歌《猜一猜》中的句子“两棵小树十个杈, 不长叶子不开花”。通过比较读, 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语音不同, 字义也不同。

8.小学一年级下雨了作文 篇八

叮铃铃,放学了。同学们就像刚飞出鸟笼的小鸟一样跑出教室。小刚走在放学的路上,边唱边跳可开心了。突然,一阵“轰隆隆”的雷声,接着就下起了豆大似的雨点。小刚没带伞,只好拿出一张废纸顶在头上往家跑。

这时,小明也打着雨伞回家,远远就看见了小刚在雨中奔跑。小明大声喊起来:“小刚,等一等,我和你一起打伞回家。”小明像箭一样跑过来,把雨伞遮在小刚的头上。小刚说:“谢谢你,小明。”小明说:“不用谢,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说完,两个好朋友都开心地笑了。他们高高兴兴地打着雨伞回家了。

9.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五步走 篇九

一、自读生字卡, 为识字做准备

经验告诉我们, 学生的学习储备是不一样的, 他们的识字量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 在识字教学中不能对全体学生使用同一标准, 要考虑到他们之间的差别。因此, 在读课文之前, 我让学生自由读生字卡, 会读哪个就把哪个举起来给老师看看, 然后放到一边。这样一来, 既帮教师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识字水平, 又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教师范读, 听读识字

学生读完生字卡, 教师范读课文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 特别要注意那些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因为有了上面的铺垫, 学生在听读时, 就有了比较明确的目的。

三、多种方法, 自主识字

读了生字卡, 听读了课文, 学生会有一种自己想读书的愿望, 这时就放开手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当然, 学生是不会读通顺的, 因为很多人还没有完全认识生字, 这样他们为了能自己把课文读好, 会有一种主动识字的愿望。此时, 教师应发动学生想办法去认识那些自己还不认识的“字娃娃”。学生想到的方法有:读生字条中的拼音;到生字表中去查;向同学、老师请教;根据句子或字形猜测。学生自学完毕后, 还要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用什么方法认识了哪些字。这样, 既反馈了信息, 其他同学又认识了一遍生字。

四、重复再现, 利用多种形式识字

1. 与字娃娃捉迷藏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稍微创设一下情境激发学生去课文中找出生字。比如, 调皮的字娃娃们很喜欢捉迷藏, 看它们藏到了儿歌里, 你们能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找到它们吗?

2. 把字娃娃送回家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看看学生脱离拼音和句子, 是否还能认识生字。学生读出字音后再把相应的句子读出来。在这里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情境, 如:字娃娃们和同学们一样非常喜欢户外活动, 玩的时候很开心, 可是想回家时却迷路了, 让我们帮忙把它们送回家吧。

3. 给字娃娃找朋友

给字娃娃找朋友就是生字组词。组词能帮助学生识记字音、字形, 理解字义。教师可以说:字娃娃悄悄地告诉我, 没人和它们玩儿, 它们很孤单, 若是能给它们找个朋友, 它们就高兴了。哪列小火车愿意带它们去找朋友?

五、课外扩展, 巩固识字

这一步是在讲解完课文以后, 把生字放到陌生的环境中, 看看学生是否还能认识生字, 既巩固识字又加大课外阅读量。所选择的阅读内容可以是相关的小短文或是教师自己根据生字编写的短文、儿歌等。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小鱼的梦》一课时, 我仿照课文写了这样一首儿歌, 帮助学生巩固生字:

小猴的梦

小猴爬了一天树,

大树妈妈怀里睡。

树上叶子落下来,

为它盖床绿叶被。

池塘唱起摇篮曲,

风儿又把摇篮推。

小猴做了个甜甜的梦,

甩甩尾巴咂咂嘴。

10.小学四年级作文:下雨了 篇十

那时的我虽然已经四年级了,但大人们还是会每天去接送我上下学,那天也不例外。

因为没做完作业而被老师留下的我,坐在教学楼门口的台阶上。一场大雨让我停住了前进的脚步。虽然雨下的很大,时间也很晚,但此时的校门口热闹依旧。一些孩子打着伞,三三两两的走出了校门。那些没带伞的孩子,或用外套,或用书本,遮住了头,拼命冲进雨里,冲进父母温暖的怀抱里。

“爸爸还是没有来。”我这样对自己说。我又冷又饿,但对我这样又没有伞,又没有勇气冲进雨里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办法呢?

学校里倒是冷清了不少,学校外依旧是那样的热闹。我听见汽车的轰鸣,听见孩子们与父母分享学校里的事,甚至听见了家家户户筷子与碗筷的碰撞声。

“爸爸还是没有来啊!”我一边往小水洼里丢着碎石片,一边对自己说道。

雨小了很多,学校门口的人也渐渐稀疏了。灰蒙蒙的天空,看上去比它实际还要阴沉呢。我淋着小雨在操场上踱来踱去,在衣服湿透后又坐回了原来的位置。

“爸爸还是没有来吗?!爸爸还是没有来吗……”我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回应我的,一直都是那连绵不断的小雨,令人烦躁的小雨,它若有若无,若有若无,会在不经意间把人淋得湿透。

一场雨停了,不一会又下起了另一场“雨”,我模糊着双眼望着水洼中被“雨”打得凌乱的自己,这场雨,比这世间所有的雨都要来得厉害。

远处忽然间出现了一个正在张望的身影,他试探性地喊了几声“珠珠!”我抬起头,哭着向他奔去,狠狠地撞进他的怀里。饥饿,寒冷在这一刻不复存在。

我走在他身后,被没有像往常一样和他并排走,一路上也没有说一句话。我的目光不可避免的的停留在他的后背,他那被雨水打的全湿的后背。他那高高卷起的裤腿,依旧沾上了不少的泥点子,他的那双皮鞋,不知是因为心情还是因为雨水,沉重无比。他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对不起啊,来晚了,路上……”我望着他,脸上不知是雨,是汗,还是泪。他抱歉的笑着,笑着,我也笑着扑进他的怀抱。

11.浅谈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 篇十一

一、教学要求

新《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 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要求相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一年级学生的好奇较好地延续到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去, 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拼音,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 在拼音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重点让学生在学习拼音时享受到快乐, 促进学拼音的兴趣。围绕这点, 我在课前积极研究教材, 精心设计课程, 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得轻松, 学得扎实, 学得灵活。

二、激发兴趣

刚刚走入校园的小学生, 看到这些形体相似的汉语拼音符号会感到很抽象, 很枯燥。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的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在开始学习汉语拼音时, 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 知道汉语拼音的作用很大。学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学儿歌、背儿歌。根据这一特点, 在上拼音准备课时, 我给学生讲故事,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 我告诉他们:“学会了汉语拼音, 我们就可以阅读有趣的拼音读物, 能了解许多没有看到过, 也没有听到过的事情, 甚至可以去编故事, 写故事。”这样一来, 学生的劲头很大, 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拼音的兴趣。

三、快乐识记

(一) 充分利用课文图文, 直观识记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他们的注意力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只有注重学生的直观感知, 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 充分利用课文插图 (卡片) , 抓住插图所具有的“图表音”“图表形”的特点, 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在情境中掌握所学拼音字母。

1.图示法。一年级拼音教材的每一页都配有很美的插图, 这是编者用心设计的。我在拼音教学时, 结合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 帮助学生掌握拼音。例如, 教“ɑ, o, e”时,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地记住拼音, 我首先出示插图:一位小女孩在河边唱歌, 张大嘴巴唱ɑɑɑ, 公鸡圆圆嘴巴唱o o o, 鹅扁扁嘴巴唱e e e。这样, 对学生来说, 学习拼音的第一课难度就不大, 并对拼音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如, 教拼读“bɑ”, 插图上画的小女孩推着箱子声母b碰撞箱子韵母ɑ, 相碰拼成bɑ, 把“前音轻短后音重, 两音相连猛一碰”的拼读规律直观地表现出来。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快速记住拼音的音和形, 这样就能省出很多时间用在音节的拼读上, 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

2.实物演示法。这种方法能直观、准确地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如区分b和p, 一个发音不送气, 一个发音送气, 我放一张薄纸在嘴边, 发出两个音, 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这样更能让学生具体地、透彻地掌握所要教授的内容。

(二) 编故事, 快乐识记

我们都知道, 拼音教学本身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如果每天都是看看教学图片, 读读儿歌, 记记方法, 那肯定是枯燥无味的, 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会大大降低。因此, 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形象生动的故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后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给学生上好课, 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一年级的学生最喜欢听故事, 于是, 我在拼音教学中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 经常编故事让他们容易记忆。如, 在加声调的时候, 尤其是给“i”上加声调, 标调时要省写一点, 这是教学难点也是教学重点。于是, 我编了个故事:ɑ、o、e、i、u、ü是六姐妹, 妈妈给每人发了4个蝴蝶结。其他姐妹很快就把蝴蝶结扎上了, 但是i因为头上戴着顶帽子, 蝴蝶结怎么都扎不上去。她着急地跟妈妈说:“我怎么才能把蝴蝶结扎上呢?”妈妈说:“傻孩子, 你要先把帽子脱掉, 才能把蝴蝶结扎上呀!”从这节课后, 学生从形象生动的故事中记住了给i标调的时候要脱掉帽子再标调。编故事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让他们学得轻松, 记得牢固, 逐渐喜欢上拼音。

(三) 巧设游戏, 快乐识记

低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差, 注意力时间短, 但好奇心强, 喜欢新鲜事物。单一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需求的。所以, 我们教师一定也要积极开动脑筋, 不断探寻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多样的教学方式, 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 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轻松地掌握知识要点。在教学汉语拼音时, 教师可巧妙地将汉语拼音寓于游戏之中, 让学生在“玩中学, 趣中练”, 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 变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习。

如游戏“我说你猜”, 首先教师做口型, 然后让学生猜猜自己读的是哪个拼音。又如游戏“找朋友”, 教师手拿字母卡片u、ü, 问学生:“谁愿意和我交朋友?”这时, 手拿字母卡片j、q、x、l、n的学生走到前面, 站成两队。教师再问学生:“你们说, 我手中的u和ü, 跟哪一队相拼呢?”学生回答:“u和两队都能相拼。”“u和j、q、x一队相拼, 要去掉上面的两点儿。”“只能和n、l一队相拼。”然后, 全班同学拼读ju、qu、xu、nu、lu、nü、lü。这种练习是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拼音的规则, 不需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了。再如游戏“开火车”, 我教完声母和韵母以后, 就可以让几组排成“火车”的学生来比赛拼读拼音, 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不断节。

课堂还有很多游戏, 如拍手记忆法、问答法、分苹果、传悄悄话等。寓学习于游戏之中, 学生都兴趣盎然, 这样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 还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通过一系列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 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还能让学生对字母的音、形及音节的拼读掌握得更牢固, 让他们学得轻松, 练得扎实。

(四) 复习巩固拼音

拼音容易忘记, 那么我们怎样帮助学生巩固汉语拼音呢?我会鼓励学生多读注音的课外书籍。我向学生和家长推荐了很多注音的儿童读物, 如《小学拼音报》《安徒生童话》《小熊过桥》等。课外阅读不但能巩固学生的汉语拼音基础, 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 扩展他们的眼界, 并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拼音教学中, 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汉语拼音,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是我两年拼音教学的心得。在今后, 我将不断地深入研究拼音教学的特点, 并应用到教学之中, 从而提高自己的拼音教学水平。我相信, 只要用心、用情, 一定会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汉语拼音的。

参考文献

[1]汉语拼音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油库岗位风险清单下一篇:冬季亲子运动会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