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共8篇)(共8篇)
1.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篇一
电视生态的现实困境与哲学重构论文
摘要由互联网主导的全媒体深度融合强烈冲击着电视的传统发展及运营模式,使其出现了产品定位模糊带来的收视群流失、维系家庭文化功能弱化以及核心媒体地位动摇等诸多困境。电视发展不仅要面对与新兴交互式媒体终端竞争市场份额的外部生态,同时更要解决内生型结构转变的内在要求。作为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层原因,信息垄断为电视研究提供了新的批判思维范式。实现对电视生态的重构,关键在于恢复人的自然性与精神性内在同一之本体性的合法地位,坚持产业行动者与受众的审美自觉,打破信息垄断的桎梏。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生态;信息垄断;审美自觉
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同时也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元年,“多屏看剧”已成为全民收视的新常态。特别是进入Web2.0时代以来,即时交互性极强的新媒体迅速在信息产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且大有囊括半壁江山之势。传统电视媒体为应对产业生存危机纷纷加快媒介融合进度。以智能互联网电视的点播功能为例,电视融媒后最显著的特点是出现两大观看模式分而并立的结构,即传统的滚动直播模式与脱胎于新媒体的平面点播模式。与互联网共生的平面点播模式具有传统直播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有效地解决了信息社会如何实现处理庞杂信息,筛选有价值、个性化内容的成本收益最大化问题。在滚动直播模式下,人们为了收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需要等待其他节目播放完毕,而点播模式则大大缩短甚至消解了由于等待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在这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维度—时间—被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场/缺席的二元逻辑,喜爱的节目可以通过点播永远在场,而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会永远缺席。生产—消费过程越来越倾向于基于个体需求的定制消费思维。
1媒介融合视阈下电视生态的现实困境
1.1产品定位模糊,电视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然而电视在借鉴了新媒体定制消费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其结构性缺陷同样显而易见。考察当前电视融媒发展态势,电视研发的设计者着眼点始终处于抽取新媒体在市场测试中较为成功的运营模式,全盘拿来或将其“肢解”成碎片化的功能元素,急于把未经系统整合和市场测试的外来功能附加在自身产品之上并相对独立于电视的内生型结构。事实上,电视在目前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已经陷入了机械原子主义的误区,过分追求功能的多样化而是整个电视的融合理念显示出平面化和简单化的弊端。偏差的融合理念必然体现在电视结构升级实际操作层面的困难重重。例如,智能电视上的应用平台开放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鸡肋应用”,电视厂商将那些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众口铄金的极其流行的应用不加选择地移入到智能电视,结果导致了十分糟糕的用户体验。智能互联网电视不仅在内生性结构与吸收自新媒体的元素存在兼容问题,而且电视框架与其他媒体同质化的思路,使其在产品功能定位与价值性存在意义等根本性问题上饱受质疑。智能互联网电视搭载的`操作系统大多与手机等移动互联终端基于同一技术架构——AndroidPro,而推送信息的数据源也以互联网资源为主,而不是模拟电视时代的有线电视网络。这造成了电视厂商在电视硬件销售之后很难再获取用户后期应用软件和资源服务的收益,电视不得不直面与强大的互联网生态(如腾讯、百度、奇虎360等)竞争和分利的局面。尽管如此,电视运营仍然在技术支持、结构框架以及节目资源上都在竭尽所能地与新媒体同步。客观看来,不同媒体在融合趋势下界限不断被打破是互联网时代的正常现象,但与此同时,电视区别与其他媒体的特质逐渐淡化。既然电视能做到的,其他媒体也能做到,那么电视缘何还有存在的必然性?电视与新媒体的区别仅仅在于屏幕的尺寸不同所带来的观影体验差异吗?事实显然远非如此。
1.2维系家庭文化的影响式微,特质功能退化不容忽视
电视在其产生之初就是家庭文化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家庭成员社会化、内化社会规范体系、形塑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等诸多任务。社会学家杨善华认为“与现代城市社会相适应的是夫妻平权的家庭制度,家庭的核心功能是感情满足的功能[1]。”上文已经阐述到,电视是维系家庭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电视实际上成为了作为公共领域的社会影响作为生活世界的家庭的通道,电视节目逻辑的准确性恰好弥补了家庭成员互动中索引性表达的随意性。反过来,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变迁也会影响家庭功能(共同在场的电视收看)的执行情况。在当前我国家庭结构趋于核心化的前提下,家庭关系主要是姻缘关系与血缘关系,电视节目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围绕这两大家庭关系进行。基于家庭受众群体的姻缘、血缘两大家庭关系而设计,一方面准确把握了受众主体的心理需求,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收视效果,另一方面也对维系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积极作用。而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晚餐后家庭成员围坐在电视前其乐融融的景象已经越来越少。“多屏看剧”不仅冲击着传统电视“一屏看剧”的格局,同时也在冲击着家庭有机团结(organicsolidarity:埃米尔涂尔干)的整体,点对点的传播模式虽然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但也剥夺了人们共同分享情感、交流观赏体验的欢乐。综上所述,家庭成员共同看电视的预设难以满足的情况下,电视的维系功能显然也不可同日而语了,电视的另一大主要功能面临着日益萎缩的风险。
2哲学重构:实现审美自觉,冲破信息垄断
自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定时播出电视节目的机构,从此电视经历近80年的不断发展,不仅在节目制作水平上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同时各国新闻媒体管控机构对节目内容的审核和筛选也是有增无减。而电视与新媒体的一个难以同化之处在于电视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而其权威发布媒体的合法性地位也使电视能够达到新媒体难以企及的宣传效果。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电视剧制作遵循市场竞争原则,一方面对个人制造虚假需求,这种欺骗行为在消费社会中尤为奏效;一方面竭力迎合低俗化的虚假需求,批量生产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获取丰厚的竞争优势。“西方媒介的虚假性和欺骗性不是以粗暴方式呈现出来的,而是以一种更微妙、更缓和也更为有效的形式表现的[2]。”了解了大众媒介信息垄断的机制,我们可以发现,流行文化是电视媒体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文化工业统治的社会中,一个文化产品是否流行成为了判断其好坏的唯一标准。换句话说,一部最新上映的电视节目被冠以“流行”的标签,一时间万人空巷、趋之若鹜。但是“不管大众文化的形态如何花样翻新,它们都带有大工业‘批量生产’的痕迹,同类产品缺乏明显差异,就像生产流水线上出来的东西,总是同一的、无差别的、缺乏个性的和千篇 一律的[3]。”流行文化既不是大众创造的,也不是大众真正需要的,而是在文化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包装和传播的,它首先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在无休止的重复劳动后人们不免视觉疲劳,审美能力退化,连评判美丑的能力都被流行文化剥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就描述了这样一种景象,人们失去了反思和批判的向度,唯电视媒体竭力推销的流行文化马首是瞻,人于是丧失了本体性特质,成为了卢卡奇称之为“物化”意识的表现。艺术美学的原则是总体性原则,它以形象思维表达了个别的感性现象,在追求个性解放和本能欲望的满足时力求感性与理性、理想与现实、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工具理性由于始终狭隘地专注于自然功利,崇尚控制社会,而虚化了人的本体性解放,将人寻求超越了精神性悬搁起来,与人倚赖现存的自然性产生割裂。审美活动作为人把握客观世界的主观意识,是人在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中,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现实的一种自由的创造性实践。由于人的实践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自然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人对同一客观的美得审美倾向既可能趋同,也可能迥异。因此人的本体性决定每个人都应有独立判断美丑好恶的心理机制而不受制于环境的可能性,也就是达到审美自觉。面对电视发展的诸多困境,实现对电视内在价值的重构,就是要重新实现人的审美自觉。这对电视的产业行动者和受众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作为电视的产业行动者,要有把握正确审美观的操守,从人们真正需要的美的体验出发,感悟人生超越的意义。作为电视的受众,一方面要有所坚持,运用艺术理性抵御流行文化的裹挟;另一方面要勇敢地进行抗拒性认同。所谓抗拒性认同,就是“由那些其地位和环境被支配性逻辑所贬低或诬蔑的行动者所拥有。”[4]观众也许不能选择电视上播放的内容,但可以选择收看或者不收看、收看此节目或不收看彼节目,不做沉默的螺旋底部的悬浮物,表明自己的真实声音。
3结论
电视毕竟是提供观看服务的设备。近年来,曲面电视、量子点技术、4k超清、ULED动态背光、体感操控等概念不一而足,搭载这些先进技术的电视符合了人体工程学设计,观看舒适,能够营造影院式的沉浸感,这些往往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终端难以做到的。人们对于电视的需求并没有消失,而是变得更加多元化了。其实早在70年前,当电视诞生后不久,就有人预言报纸、杂志、广播、电影将随着电视的普及而消亡。事实证明,传统媒体并没有因为新媒体的冲击而退出历史舞台,电视和其他媒体在各自的领域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综其所述,无论是画质表现、观看体验还是智能操控都是其他新媒体之于电视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电视在直面和解决现实困境的前提下仍然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参考文献
[1]杨善华.家庭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1.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1.
[3]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03.
[4]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
2.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篇二
2007年, 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第一次被列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2012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战略层面;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 生态环境建设也首次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这表明,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由于农村占地面积广、人口基数大, 因此,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小约翰·柯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在农业村庄的基础上”[1]。由此可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各种原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实际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随意性。不少农村地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陷入了进退两难的伦理困境, 加深了在农村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阻力。
2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伦理困境
2.1 利己主义价值观盛行:城市污染产业转移至农村
近些年来, 由于城市产业发展过快, 城市土地资源紧张, 不少城市都开始将产业转移到农村。表面上看, 既缓解了城市资源紧张的危机, 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是一副共赢的局面。但在实际操作阶段, 却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 由城市转入农村的, 大多为重污染行业, 如废旧车辆行业、废旧电器行业、化工厂等, 将这些高污染的行业转移到农村, 无疑是利己主义价值观的表现。这些高污染的企业从城市转向农村后, 大多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加上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较低, 企业又不愿意投入太多的成本来治理污染, 造成了许多农村地区“只要金山银山, 不要绿水青山”的局面。
另一方面, 各地乡镇府对城市污染转移农村的现象处于放任的状态。因为搞好了管辖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 可以为自己创造政绩。所以有些官员不惜付出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代价, 对引进项目的门槛越降越低, 为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进驻农村打开了方便之门。官员的这种利己主义价值观也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传统家庭伦理观的异化
我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文明社会, 那时候的中国就是由一个个古老的村落组成的, 而村落又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因此, 在我国传统思想中, 家庭文化根深蒂固, 是中华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伟大的圣贤孔子曾经说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把家和国紧紧联系在一起。事实上, 传统道德的基本内涵就是家族道德, 而家庭伦理又是家族道德的重要方面。但是, 在当今的中国农村, 大量的青壮年劳力选择外出打工, 从而使得农村里滞留了大量留守的女性、老人和儿童, 带来了村域内婚姻价值观念扭曲、传统孝道异变、留守儿童无人看管等伦理问题。
2.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生态主体的生态道德意识薄弱
改革开放后, 我国农村的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但是农村环境污染却逐步加剧, 生态环境破坏的状况却令人忧心忡忡。这主要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生态主体的生态意识薄弱所致。
一方面, 某些地方官员的生态意识薄弱。一些干部甚至把环境保护看作是软指标, 片面地去追求GDP增长, 甚至会错误地认为, 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对立面, 如果致力于环境改善, 会阻碍该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农民的生态意识普遍比较薄弱。面对一些污染型工业企业的利益诱惑, 很多农民往往将环境保护意识抛在脑后。
3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伦理困境的成因
3.1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面临严重的道德信仰危机
改革开放后, 我国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这些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但是在改革的进程中, 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先进的工业化生产, 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市场化经济之间的碰撞, 引发了城乡之间多种思想、价值观的交融。农村里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由于受城市价值观念的冲击开始产生了变化:村子里传统的淳朴乡风正在消失, 邻居之间也不像从前那般和睦, 经济利益的纠葛日渐增多, 农村传统伦理道德体系面临坍塌。与此同时, 新的道德体系又没能及时建立, 因此, 广大农村村民的价值取向缺少合理的规范, 这导致了农民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减弱, 生活价值观趋利性变强, 村民面临严重的道德信仰危机, 原本在农村具有约束力的伦理道德链条产生断裂, 从而引发农村伦理道德困境。
3.2 农村生态环保法律制度不健全
目前, 我国已经出台了有40多部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但是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却很少。并且, 这些法律法规的可造作性方面有待探究, 因而不能有效地保护农村环境。此外, 环保绩效考核制度、项目审批制度以及面向企业的环保税收制度、排污交易制度、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 面向社会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督察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都不健全[2]。严重地阻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只有将道德的自律性和法律的他律性有效结合起来, 才能做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道德推进工作。
3.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利益相关者价值观念的冲突
自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甚嚣尘上, 认为人是世界的主宰, 人以外的世界是没有价值的。正是在这种极端价值观的影响下, 自然界被当成了人类可以征服的对象, 人类可以向自然界恶意索取和掠夺, 长期以往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产生了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这时候, 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有的价值观, 。通过对原有的人类中心主义传统价值观的变革, 一种摆脱人类发展困境的、新的价值观诞生, 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观。
但是, 在文化多元的今天, 除了这种“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观, 还夹杂了许多其他价值观, 如自由主义价值观、实用主义价值观、功利主义价值观、资本主义价值观等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当地农民、开发商、当地官员, 观念主导行为, 这3种不同的利益主体本能的“自利”行为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遭遇的困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4 推进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对策
4.1 贯彻以人为本、遵循自然的原则
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史怀泽曾经提出了“敬畏生命”的观点。此后, 这一观点成为近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的基本涵义是: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 使可以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 伤害生命, 压制生命的发展, 这是必然的普遍的, 绝对伦理原则[4]。所谓尊重生命原则, 是指在农村经济开发的过程中不能片面地发展经济, 还要尊重农村开发过程中自然环境的“生命”, 树立生态资源环境也有生命的道德身份。这教育人们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对农村现有的生态资源持有一种尊重的态度, 在开发农村经济的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农村生态环境, 尊重农村生态系统。事实证明对农村现有生态资源的尊重也是对人类自己的尊重。
4.2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培养深层生态意识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培养“生态自觉”意识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是项目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观念问题[3]。首先, 要充分发挥与大众联系密切的舆论工具, 如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 倡导节能减排、积极推广绿色产业、推行低碳化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养成节约资源的意识。其次, 向广大群众普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知识、加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益处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事件。最后, 鼓励广大农民与当地官员一起积极投身到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 培养民众生态文明道德的观念, 使得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大家共同的价值取向与目标。
摘要: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是一个前沿的理论和现实课题, 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诸多伦理困境。提出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放在外在环境保护和相应的设施建构上面, 更要诉诸内心, 培养村民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加强村民的生态伦理教育等, 以有利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执行, 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从而真正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伦理,对策,农村
参考文献
[1]柯布.论生态文明形式[J].董慧, 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1 (1) .
[2]王梅杰.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其路径[J].黑河学刊, 2013 (10) .
[3]刘海龙.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视野[J].云南社会科学, 2012 (3) .
3.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篇三
关键词: 师德建设 教育生态 研究现状 应对思考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当前我国师德建设缺乏职业特点,存在诸如止于抽象原则规定等缺陷,急需处理道德类型与境界层次关系(刘次林,2008)。“立德”才能更好“树人”,“自树”乃“树人”之前提。生态即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教育生态是指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及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状态。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以生态观观照、思考、解释、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研究教育与其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主要目的在于营造适宜教育健康运转的生态环境。这个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并呈“多维镶嵌性”。生态学的方法论与和谐价值观对教育研究有很强的适切性。生态智慧可以应用于教育研究,生态思维模式本身更贴近教育形态(刘贵华,朱小蔓,2007)。师德建设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和规范共同镶嵌而成的复合生境,而教育环境则是教师发展的主要生境。教育生态智慧主张整体性、关联性、共生性及具体性原则,为实践中的师德研究创设新思路。基于教育生态的视角,从师德建设看教育当代困境,为教育研究领域带来清新视野,借以促进教育生态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师德建设研究现状分析
1.角度与思路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生态教育运动风起云涌。在生态教育运动推动下,随着生态学的崛起和流行,教育学家把生态学理论应用到教育学中,开始关注教育自身的生态发展,生态学与教育学由此联姻,形成了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思想研究以生态教育者包华士(C.A.Bowers)、大卫·奥尔(David W.Orr)和温德尔·拜瑞(Wendell Berry)为代表,他们的研究思路在于对生态教育者深刻拷问与批判及坐落在现代化框架之上的现代教育思想的文化前提和预设,并将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联系起来。
近年来,关于师德问题的研究角度多为伦理学、教育学学科,内容以师德的内涵及规范;师德建设的意义;师德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为主。
2.问题与局限
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师德建设研究领域缺乏理论深度和广阔视野;提出的对策缺乏实践操作性;对教育生态的研究数量呈繁荣之势,但研究质量良莠不齐,仅单纯理念解读而缺少教育各因素之间解构与践履。长期以来,人们对师德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在教育学的范畴中进行的,偶尔跨出教育视野而加入伦理学观点。单一的研究视野往往使得关于教师的研究仅囿于教师专业素养及知识结构方面。要研究和解决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遇见的纷繁复杂的情境和问题,实现立德树人,就必须超越单一学科单一群体思维方式的局限。
二、从师德建设研究教育生态的当代困境与应对的价值
1.摆脱力不从心的师德构建困境
当前师德建设面临的矛盾首先体现为思想统一与价值多元的矛盾,规范化与主体性的矛盾,政治化与生活化的矛盾。其反映出师德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背离,教育生态系统中师德建设的社会道德建构与个体道德建构两个基本要素关联性的缺失,此为问题之根本。师德构建,应置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视野中加以考察,此为解决问题之新视界。
2.挣脱教育现实困境的有力之举
我们对当前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展开思辨与批判,一是机械论的世界观和“人类中心”的价值观之影响,“人定胜天”在PK“天人合一”中胜出。此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人类征服自然提供了方法上的可能性与价值前提,过于强调任何一方均会矫枉过正。二是科技理性至上观,这反映在教育领域即是从理论到实践视效率为生命,教师把学生物化,把价值事实化,把人的思维理性化,尤甚的是把道德知识化,将职业道德视为知识加以物化、加以建构。正如范跑跑之流正是高举这面大旗,为自己可耻行为寻求到合理性辩解。三是视传统为阻碍,视变化为进步的“反传统的传统观”。现代社会认为“变化”和“发展”都是正面的,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思想也坐落在这种价值前提和文化预设的基座上,并再生出师德建设的预设和前提。教育生态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增进师生个体的幸福及本土文化和生态的完善,而非单向度地提高教师经济、职业竞争力。因此,以此为思想基点建构的师德教育方为良策。
3.挖掘教师职业无以替代的生态价值
当今社会人们将教师道德视为实现教育的道德目标的关键性因素,在教师道德建设上遵循“取法乎上”的策略,从而使教师道德研究与道德建设误入歧途,使广大教师长期陷于道德的重负之中。教育生态学思想给师德研究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即将教师这一研究基本对象作为个体的人、作为生态共同体加以研究,将这一共同体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研究根基,并赋予教师应当担当的自然使命和社会使命。让教师重新认识职业内涵、重塑职业形象,挖掘教师职业内在的无法替代的尊严、快乐和价值,实现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良心育人与责任育人的统一,从而把学校建设成为求真的知识世界,向善的人际世界,美好的心灵世界。
4.我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篇四
我县自2003年开始确定把肉牛、蚕桑、中药材、烤烟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四大重点产业培育发展以来。时间已过去四年,四大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总体印象是:宣传轰轰烈烈,发展不尽人意,前景堪忧。
一、四大产业目标和现实发展情况比较
肉牛养殖业以建设湖南省牧业基地县为目标,到2007年建设13个年出栏肉牛5000头以上的基地乡和5个年出栏肉牛1000头以上的养牛小区,全县出栏肉牛8万头,其中杂交肉牛4万头,年存栏能繁母牛6万头。
蚕桑发展以湖南省优质蚕桑生产基地县为目标,抓好4个基地乡镇及20个专业村建设,年均扩园1万亩,到2007年力争发展蚕桑5万亩,年产优质鲜茧10万担。
中药材以建设全国右旋龙脑樟开发基地为目标,2003年在波洲开发右旋龙脑樟3000亩,到2007年全县面积达2万亩,黄姜种植面积到2006年达2万亩。
烤烟以围绕优质烤烟基地县为目标,抓好5个基地乡镇和20个村建设,2003年实现栽培面积1.25万亩,生产烟叶2.5万担,到2007年力争烤烟常年栽培面积恢复到2.5万亩,年产优质烟叶5万担。
现实发展情况是:肉牛产业发展难尽人意。到2006年全县年出栏肉牛6.45万头,与目标相距1.55万头,其中杂交牛3.52万头,与目标相距4800余头,年存栏能繁母牛3.52万头,与目标相距4.62万头。新寨乡是我县建设得较好的基地乡镇,2006年全乡存栏肉牛2800头,其中能繁母牛1100头,出栏1300头,与5000头出栏的目标还差3700头。该乡的龙寨村是全市闻名的黄牛品改村,也是县里养牛小区示范点,全村2006年存栏黄牛504头,出栏140头,与1000头出栏的目标相距860头。养牛的典型示范尚且如此,其它面上就可想而知了。
蚕桑产业发展令人担忧。全县桑园理论面积1.1万亩,实际利用面积不到3000亩,基地乡镇除了中寨镇较稳定外,其它乡镇只有零星的户继续养蚕。最早发展蚕桑的晏家乡桑园由1600亩缩减到65亩,只有河坝、斗溪2个村14户养蚕。大湾罗乡养蚕户由200户减至2户,面积由1600亩减到20亩,蚕桑发展岌岌可危。
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也不容乐观。波洲镇右旋龙脑樟面积800余亩,与目标要求差2200亩,全县面积1000亩左右,与目标要求相差1900亩。巨能集团建成投产后要求6000亩以上方能满足其基本生产原材料供应,目前的面积远远达不到企业要求。种植因市场变化已经停止。玉竹、金银花、青蒿、白术等其它品种的中药材到目前为止只有3000余亩。
烤烟发展徘徊不前。种植面积从2003年到2005年几年时间都在2000亩左右徘徊,今年是恢复性最好的一年,全县也只有4067亩,生产烟叶9700余担,与目标要求差距很大。
二、四大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为什么现实与产业目标的差距如此巨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四大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产业目标与现实基础条件不相符,面临目标实现难的困境。
一是产业目标与土地资源不相符。根据目标要求,全县进行四大产业建设需要耕地总量约13.5万亩(种草养牛2万亩,桑园5万亩,中药材4万亩,烤烟2.5万亩),而我县水田面积14.9万亩,旱土面积6.9万亩,其中旱地已退耕还林5.3万亩,实际可利用耕地总量只有17.5万亩,用于产业化建设后只剩下4万亩耕地维持传统的粮猪型经济,显然不切合实际。二是产业目标与劳动力资源不相符。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占全县农村人口比例达25%,约5万人,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90%以上。目前留守在乡的“613860部队”(儿童、妇女、老人),既要承担抚育留守儿童重任,又要完成责任地的耕种,维持粗放的粮猪型经济的劳力已出现短缺,据测算,发展四大产业需常年劳动力23860个,季节性劳动力的需求更大,四大产业的目标忽视了劳动力的制约。三是产业目标与资金条件不相符。要完成产业目标,据测算需投放建设资金21150万元,全县5万户农户,户均年需4230元,在人均纯收入只有1400元的贫困山区,显然力不从心。我县银信部门虽然有足够资金,但市场化后,对高风险产业的投入心存顾虑,完全靠银行信贷不切实际;而县财政又是吃饭财政,根本没有多余资金投入产业发展。资金成为产业化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确定的产业目标缺乏系统的科学论证和研究,必然陷入目标脱离实际难实现的困境。
第二、政企职责发生错位,工作陷入两难困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产业化生产,我们虽然一再主张走“市场+政府+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市场诱导、政府引导、企业牵动、农户跟进。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为实现政绩目标而急于求成,从而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发生了角色错位,改变了原有模式,变成了“市场+公司+政府+农户”的发展模式,政府按照对企业的判断来预测市场,用行政手段给基层下指标,定任务,强力推进产业化发展,结果好心办不成好事。一旦市场有变,企业考虑是保护自己,躲避风险,结果农民受损,政府夹在企业与农民之间也陷入了尴尬境地。比如中药材黄姜生产项目,怀化盾业公司到我县推广种植,政府成立黄姜办帮助企业大力宣传,农民大面积种植,2003年发动种植1300亩,并签订了种植回收合同,2004年因市场价格下跌,企业抽身脱逃,收购合同无法兑现而使黄姜烂在地里。为此农民不但所付出的劳动力没有任何报酬,反而承受购种款债务700多元/亩。结果还是政府买单补偿姜农才将此事摆平。烤烟生产也不例外,在政府一系列政策刺激和行政手段的强力推动下,烤烟种植面积由去年的2268亩增加到4067亩。结果公司在收购环节标准超严,使今年绝大部分烟农出现亏损,特别是种烟大户,种得越多亏得越惨。天堂乡杜溪村杨玉情种烟31.5亩,收烟80担,毛收入33300元(包括煤炭补贴和肥料补贴),亩均收入1054元,亩均成本支出1636元,亩均亏579元,总亏损18238元。凳寨乡台洞村杨清求种烟45亩,交烟160担,总收入4.7万元,亏损26640元,亩均亏592元。在烟草公司全程技术指导下的烟叶生产,亏损全部由农民承担。蚕桑产业在政府退出后,蚕农纷纷转产,从2003年开始,桑园面积不但没有扩大,已有面积也难保住。政府陷入了直接插手搞不好,不插手也搞不好的两难境地。第三、规模与效益不成正比,规模化发展陷入困境
纵观我县历年来所树立的种植、养殖典型大户,目前仍活跃在市场经济舞台上的可谓凤毛麟角。规模养殖、种植大户很少有坚持三年的,他们失败的惨痛事例比比皆是,成了我们产业化建设的反面教材。规模越大,效益越差,垮得越快,这成了一个跳不出的怪圈。近几年所涌现的养牛大户、蚕桑大户均已改弦更张,今年的烤烟种植大户变成了亏损大户。从理论上讲规模与效益应当成正比,规模越大,效益越好。由于市场风险的因素,规模越大风险也就越大,而种养业又十分脆弱,市场一旦风吹草动就面临危机,只要出现亏损,就难以坚持下去。规模小的风险也就小,虽然效益不高但比较稳定。而我们舆论导向总是鼓励规模,对种养大户情有独钟,偏爱有加,在宣传上极力造势,在政策上大力扶持,结果大户多半风光一阵后就销声匿迹,受冷落的小户却在市场竞争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千千万万个小户累加却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小户形成的整体规模,而受重视的个体规模又不争气,规模化发展难免陷入困境。
三、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出路
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所确定的四大产业除肉牛初具规模以外,其它三大产业还未形成真正的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未能实现,传统的粮猪型经济仍然唱主角,劳务经济是我县农村经济最大的经济板块,是我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增长的最活跃的因素。在思考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出路的问题时,必须要正视这个现实。为了在现实条件下搞活农村经济,实现富民强县目标,我们认为必须要调整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转变政府职
能,产业化建设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第一、农业产业化工作重点和目标要进行战略性调整
要立足于粮食、生猪、林业三大传统产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重点:首先是要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在农村鼓励和引导农户喂养能繁母牛,按照农户的承受能力确定数量每户2头,确保养殖能繁母牛8万头目标;在城市大力扶持肉牛加工业发展,在柏树林建立肉牛食品加工工业园区,搬迁和完善配套牲畜交易市场。其次是要稳步发展蚕桑业。蚕桑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适合千家万户生产,应当稳步发展。调整2万亩稻田栽桑养蚕完全可行。再次是要协调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药材应当以木本药材为主,草本药材为辅。木本以右旋龙脑樟栽培为重点,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和植树造林进行协调发展。巨能集团需要6000亩右旋龙脑樟面积才能保证生产原料需求,目前面积只有1000亩左右,大力发展右旋龙脑樟栽培势在必行。
建议烤烟产业不再列为县级产业重点。理由有四:其一,烤烟是国家限制性产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其生产发展仍然严格按国家计划执行,县级没有自主权;其二,烟叶属于特殊商品,国家实行专卖,企业垄断经营,农户交售烟叶没有选择权,收购价格由国家制定,收购级别由专卖公司认定,收购环节级别认定的主观性可以决定烟农的盈亏,烟农要承担不确定性的政策风险;其三,种烤烟不能富民。种烤烟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每亩成本约1470元,农户种烟最好的每亩只收到1600元左右。种烤烟形势好只可保工钱,形势不好就要亏本,富民的概率很小;其四,种烤烟也难强县。烟叶生产受指标控制,面积难于突破,市里给县里下达的计划在3000亩左右,以3000亩测算,收烟7000担,县里所得烟叶特产税在40万左右,县乡再按3:7进行分成,县里只有12万元,烟税对财政贡献小,如何强县?基于以上原因,县里应尽快放弃烤烟产业,撤销烟叶办,不要再给乡镇定目标管理任务,任由乡镇或烟农与公司订计划、签合同。
第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工作思路要进行调整
首先要做好产业的可行性论证研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区划。其次要建立工作机构,组成工作班子。县里要成立一个产业化建设办公室,赋予其产业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能。第三,制订产业化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户从事产业结构调整。第四,改变以扶持种养大户为主转为扶植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龙头企业,创造宽松环境培植企业做大做强,以一家或多家农业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五,鼓励和引导成立产业协会组织,将政府的部分职能转给协会。建立“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的生产发展模式,政府对产业发展只作宏观指导。
第三、要尽快建立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风险保障机制
政府要将扶贫发展资金、项目专项经费用于发展产业化建设的信贷贴息和自然灾害保险,鼓励具有抗风险能力的户适度规模发展。
5.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篇五
很多企业其实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将企业文化置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只是热衷于作表面文章,追时髦,赶任务,搞花架子。相当多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缺乏失效。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表现有[3]:
一是思想意识滞后,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有的企业把把组织员工唱唱歌、打打球等活动、在媒体上打几则广告、设计几个产品包装,便认为是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
二是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搞形象包装。这是相当一部分企业搞文化建设的初衷。他们认为,定位于形象塑造,既工作具体,又容易见效,便于得到大家的认同,于是轰轰烈烈的形象设计和形象宣传,一度成为企业推进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
三是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出钱买文化。企业文化决不是出钱就能买到的。有不少效益好的企业为了走捷径、赶进度、上水平,往往把企业文化的设计权委托于专门的公司或专家,意图通过大把的投入,提升企业文化的水平,却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是每一位员工的共同责任,要靠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事实。
2.3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制度脱节
很多企业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文化,总结了大量的文词讲究的理念纲领,看上去的确给人一种该企业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之感,但当真正深入了解时,却发现公司的制度、员工的行为等多个方面与这些理念纲领相去甚远。企业的精神理念并没有被企业家和员工所信奉和实践,并没有在制度中实现和保证。
我国许多企业家都容易产生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互不相关的错觉,有些企业家抱着“理想主义”甚至“空想主义”的心态去建设企业文化,完全脱离企业制度的要求,最后的结果是企业文化自我创新能力的丧失和企业的低效率,文化与制度发生了内耗。事实上,企业制度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现代化制度本身是一个空壳,人的执行使其具有了客观和实际的意义。而人在执行过程中的心理、态度、行为方式正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没有文化的制度是僵化的,没有制度的文化也是不切实际的[4]。
3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为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因企制宜的原则,采取妥善措施,提升企业文化执行力,加强企业文化宣传普及,充分发挥员工主体作用。3.1树立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先进文化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一切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先进文化。对企业来讲,创新意味着创造性地破坏,就是要把自己原来成功与平衡破坏掉,创造一个动态平衡,要把自己原来成功的经验否定掉,不断地战胜自我,否定自我,这样,企业将会在所有的竞争中取胜。
6.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篇六
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途径、特点与困境
龙诗春
湖南省衡南县第五中学
2008-10-17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以自创、交换、整理为途径,具有专业性、动态性、服务性、长期性等特点,专业、动态、服务、长期才能使所建设的资源网站具有吸引力,具有生命力。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是一个探讨与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开发与应用的过程,这一建设过程需要建设者打破心理上保守性与功利性的障碍,走向开放,将自己的思想与成果、自己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给网络,奉献给所有人,我们坚持一个信念:只要活着,就不放弃。
关键词:高中数学
信息化
建设
途径
特点
困境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作为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信息化也势在必行,教育部从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从三个层面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决策:第一个层面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推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应用;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第三个层面是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并通过提供大量的经过信息化加工的教育软件和课程资源,通过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及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用较低的成本将课程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实现资源共享,培训教师,扩大学生受教育机会,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其中的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在一些学校基本实现,而第三层面建设适合本校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即课程资源则相对落后,课程资源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硬件使用的程度,在高中各学科中,数学与多媒体是结合得紧密的一对,那么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有哪些途径,呈现哪些特点,建设过程中的困境是什么,下面结合我校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途径通常有三个:自我创建、资源交换、整理改编。自我创建是指本单位成员对数学课程进行自己再创造、再开发的能适合本校学生、教师需要的教学资源,并将它信息化,这应该是本校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教师不只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传授者,学生也不只是教材的被灌输者、接受者,教材若是事先设计好的北京鸟窼的图纸,教学则是按这个图纸实施的具体的建设,建设的质量如何则取决于建设工程师、建设工人、设计意图三者之间的吻合程度。教师主导的教的过程与学生主体的学的过程就是对教材的建设与开发的过程,是对教材执行过程中的持续的创造。教师的教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对于教材应在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上进行必要的开发,使教材内容中“静止”的东西变为可操作的、与前知及学生已有的体验相关联的、运用相关策略、方法与媒体达到最优化的“活化”东西,通过学生的“活动”、“感悟”、“发现”,“内化”为学生的经验系统。教师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要能动地组织教材,使生发了的教材能激发学生“想学”,能使学生“易学”,能让学生得到“发展”。教师开发教材的目标是学生的学习,是学生的发展。但是教师的这种开发只属于他个人及其所教的学生,而且只是限于个人的经验与认识,只有教师将自己认为开发的得意的作品信息化处理,让自己的劳动与智慧不尽是惠及他所教的学生,更惠及到其他教师、惠及到其他学生,第1页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研究课题论文 这样他的经验与智慧就不尽尽是个人的东西,他的经验与智慧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实际上是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所应有的理念。自我创建的资源能符合本校实际、符合学生实际。自我创建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动态性的工程。
资源交换是指以自己所创建的已有资源为商品,他人要使用这些商品性资源,必须以他所创作的自己的资源进行交换。通过这种方式收集资源是资源型网站建设最便捷、最省时省力的,但是所收集到的往往不一定符合本网站的需要,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以试卷的面孔出现,且大多都是粗制滥造的产品。
整理改编是指通过网络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必要的改编,以使其符合本校的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本课题创建的需要。从网络搜集符合要求的资源相当于从汪洋大海中找一颗金子一样困难重重,有时搜集到了,但是一样的需要用资源换取资源,或者购买。网络中无偿资源的提供不是那么随意的,创建资源需要时间、精力,既然有付出,也就希望能从中得到一点收益,谁都不愿意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让别人轻轻松松地获取,这就构成资源不能公开、不能发挥作用的一大障碍。
二、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具有专业性、动态性、服务性、长期性四大特点。
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针对高中数学学习内容围绕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所展开的,没有其他的成分,因而它是一种专业性的网站。数学是对生活、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抽象,因而决定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数学学习的枯燥与困难,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接受数学,发现数学的魅力,寻找学习数学的方法,享受数学学习过程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就是给教师的教当助手,当参谋,努力成为教师的第二支粉笔。给学生和教师排忧解难,排除学和教中的枯燥乏味,解决学和教中困难,让学与教充满活力与激情,洋溢着青春与快乐。
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动态性反映在建设过程中,它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时代的前进而前进。教材变则高中数学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也随之变,教学思想也跟着变,建设方式也同样变。不变就会僵化,不变就会淘汰。不变只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只有应时代而生,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只有超前于时代,才能独领风骚。
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以服务性为目的,建设就是为了服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愿意接受数学及其思想熏陶的一切人。但是它的服务不同于宾馆的服务,不同于餐饮服务,不同于电信服务,它的服务对使用者是免费的、公开的、透明的,对于使用者的满意程度如何则取决于它的信息被多少人使用过,谁想用就用,同一内容资源可以无限制地使用,没有不准重复,也不怕被用烂。作为资源建设者而言只怕所建设的内容不被人们所认同,无人问津,就象一个漂亮的女孩,站在那儿却无人去看她一眼,被人们冷落在一旁,那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
由于上述原因,因而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所处的时代,当代的教学思想的不同而建设,需要经常性的更新换代,不可能建好了就可以坐享其成,永葆青春,这就决定了它的建设过程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过程。
三、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困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碰到的一个显著的困境就是老师们不愿将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让认识的人或者不认识的人一起分享,观念上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地搞出来的东西,拿出来轻易地给人太亏了;其次是有的老师有自己的东西,可能也愿意让大家来共享,但是不想花时间将它信息化,因为花了时间,出了力却没有回报,或者是对信息技术使用还不够熟悉但又不愿去 第2页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研究课题论文 学习。这样使得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成了个别人的事了,给创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作为校方而言,从经济出发,也不愿意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扶持这种做法。总之,这个建设是既费时又费力,并且在短期内甚至长期内看不到它所带来的效益,即使有效益也无法用某种方式来衡量。
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是一个探讨与研究的过程,很多东西需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改造与改进;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开发与应用的过程,既处于开发过程中,开发的同时也在实践中应用,通过应用来发现其不足,并为下一步的开发积累经验与理论;高中数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件长期而艰苦的事情,关于长期性在前面已有叙述,而它的艰苦在于建设者不仅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还要面对各种可能的阻力。尽管如此,我们的课题组还是会努力克服各种可能存在的困难,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只要活着,就不放弃。
7.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篇七
一、生态物流系统运行原则
(一)生态物流与生态物流系统的内涵。
客观地说,现有不少研究倾向于将生态物流与循环物流、环保物流、绿色物流等概念混为一谈,尤其是把生态物流等同于绿色物流的倾向最为严重。我们认为绿色物流与生态物流虽然联系密切、十分相似,但是其内涵和外延互不相同,绿色物流重在强调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生态物流除了追求绿色物流以外,更加强调物流系统共生、开放、自适与演进等生态特征,其内涵的广度与深度均超过绿色物流。生态物流是一种全新的物流管理理念,是对常规物流的一种改进、完善和优化,其外延与内涵仍在继续发展和完善,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本文尝试性地将生态物流定义为:生态物流是生态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以满足客户要求、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遵循生态系统一般规律,对绿色商品、绿色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正向和逆向移动与储存等活动进行的生态设计、计划、执行与控制。而生态物流系统则是根据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基于生态物流理念构建起来的一种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客户)在内的仿生态循环物流网络。它是复杂的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二)生态物流系统运行原则。
一是统一协调原则。物流建设与发展既要同自然地理环境、产业组织环境乃至人文社会环境相适应,又要与本地区物流发展理念、战略定位、运作模式相统一;而且要追求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与技术流的协调与集成,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和统一。二是开放稳定原则。要依据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保证各自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三是公正高效原则。要尽力优化生态物流系统内不同层次组织或成员的“生态位”,避免物流组织或成员恶性竞争,保证系统的公平与正义;要全方位、全过程追求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负面效应,维护生态平衡。
二、我国发展生态物流的困境
(一)宏观层面困境
1、物流战略规划缺乏可持续性与生态改进机制。
生态物流系统的构建是一项产业关联度较大、集成性强、网络化程度高的复杂工程,因此其发展规划必须具备战略性、前瞻性与先进性。然而目前我国生态物流发展规划缺乏充分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许多地区短期物流规划方案较为完备,但中长期物流发展规划缺乏应有的柔性和变通性,与发展生态物流的目标差距甚远。另外,物流发展规划缺乏生态导向的物流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物流主体恶性竞争,无序发展,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服务市场。
2、现有物流系统的集成与协调功能较弱。
发展生态物流必须和城乡布局相互协调,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据点的空间布局既要适应城乡居民生活、产业发展,又要符合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要求,特别要加强物流与商流、信息流的集成。然而地方本位主义和部门本为主义依然存在,多头管理,各行其道,建设前互不磋商,建设中互不交流,建设后互不协调,以致重复建设、破坏性建设大量存在。一些地方有物无流,货物周转速度迟缓,有些地方却无物可流,物流设施与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浪费。社会化、综合性、集成化物流服务比重不高,物流资源不能优化配置,物流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日益加剧。
(二)微观层面困境
1、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物流网络反映能力较弱。
对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现代物流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物流系统成熟化的标志,但是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却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软肋”,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水平不高,技术手段落后,不少企业没有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一些中小物流企业仅仅依靠电话、传真来传递信息,信息处理能力极低,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真正基于供应链管理系统来开展物流信息工作。
2、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准入不完善。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总体发展很不均衡,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有些处于初创期,有些处于发展过渡期,有些处于高速发展期,有些效益显著,有些惨淡经营,举步维艰。由于物流市场准入条件较低,部分物流企业由传统国有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部分物流企业由民营或私营企业新建,有些充其量只属于小型运输公司,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不少物流企业功能单一、供应链反应速度缓慢,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不能真正提供基于客户供应链的一体化、综合性物流服务,客户关系缺乏稳定性、战略合作性。个别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惜违规作业,不但增加了安全隐患,而且,造成巨大环境污染。
3、物流企业自适应性较弱,缺乏供应链柔性
21世纪的国际分工正由以产品为界限转向以要素为界限,从而物流服务边界迅速扩展至全球,物流管理水平日益成为企业有效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这一巨大变革要求物流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供应链柔性,同时还要求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洞察市场机遇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事实上,目前我国许多物流企业自适应性较弱,缺乏供应链柔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业、管理方式粗放,许多企业限于运输、仓储、配送等基础性物流服务,流通加工、信息集成、库存管理、成本控制、方案设计和全程物流服务等知识技术含量高的高端物流服务水平低下;二是物流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比较单一,缺乏柔性,开展系统性、网络化、综合性物流服务的能力十分不足。
三、我国发展生态物流的相关制度改进措施与建议
(一)宏观层面的措施与建议
1、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市场准入标准。
确立科学、合理的物流市场准入标准是发展生态物流的立足点。政府要在物流产业组织、结构、布局、技术等方面全面统筹,强化铁路、公路、航空、港口、邮政、流通、外贸、环保、土地、海关等部门间的合作和协调,尽力规避重复建设,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努力健全市场准入标准,积极引导物流企业有序竞争。另外,必须努力规范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整合自营物流资源,创新物流经营模式,提高物流社会化程度,健全社会化物流体系,从总体上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物流周期、减少物流污染。
2、完善生态物流产业政府规制。
生态物流产业政府规制是生态物流得以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的基础和保证。目前,我国生态物流产业政府规制十分落后,与日本、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法律法规与产业政策体系往往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态物流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几乎是空白,企业往往热衷于常规物流,缺乏有效的宏观激励机制来驱使企业真正实施生态物流。因此,当务之急是着手建立促进生态物流发展的法律法规,创新物流产业政策体系,为生态物流战略的实施和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依据,为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制度环境与政策环境。首先,把实施生态物流的要求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大执法力度,在现有相关物流管理法规、条例中增加控制、治理物流污染的条款,或者建立并不断完善有关生态物流的专门法律法规,对非法排放物流污染物、车辆严重超载、运输工具或物流设备带病运行等予以有效控制和限制。其次,努力创新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健全宏观约束和激励机制,努力设计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富有特色的物流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引导物流企业和组织良性发展,提高物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对实施生态物流的企业予以政策倾斜,以提供奖金、津贴或补贴等手段对生态物流活动中的节约行为、绿色行为予以鼓励和支持,利用税收、收费等杠杆或手段对物流污染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
(二)微观层面的措施与建议
1、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物流战略规划。
生态物流战略要求在整个物流网络的组织规划上不仅充分满足常规物流的需要,还要实现循环物流。生态物流的发展必须基于生态供应链,由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协调管理,向上联系供应商,向下联系销售商,通过供应链上、中、下游的共同协作来减少整个供应链中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经济效益。核心企业选择供应商和销售商时,提出实施生态物流的相关要求,能够满足此要求的才准许进入整个供应链。供应链上游企业实施生态物流的成就在供应链中下游会得到放大,形成“生态牛鞭效应”,结果整条供应链上的企业都会受益。采取这种模式来搞生态物流,让整条供应链上的众多企业参与其中,不仅可以降低管理的难度,还大大分散了企业所担负的风险。物流企业应在其组织结构体系中增加生态物流管理部门,赋予其特殊的权限,负责对生态物流实施的规划设计、协调、管理、监督等任务。
2、加快生态物流技术改造与创新。
(1)强化环保型物流设备与物流器具的开发和研究。譬如在物流作业领域改进物流设备设计、探索新型动力装置,积极推广环境友好型托盘、包装及衬垫物。(2)大力推进洁净高效的新燃料、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可再生的生物燃料将可能成为21世纪能源市场的新宠。在巴西,以甘蔗为原料制作成的酒精燃料已经得到广泛运用,据专家统计,巴西80%以上的车辆使用酒精汽油,新上市的汽车可以100%地使用酒精燃料,清洁而且便宜(林琛,2006)。(3)加强物流作业系统与信息系统的技术改造与创新。一方面,要全面开展物流作业系统技术改造与创新,提高物流企业的营运能力和技术水平,尽力降低物流的能耗和货损,增强环保能力,防止物流污染。另一方面,物流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离不开物流信息技术的支撑,物流企业必须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物流信息收集数据库化、物流信息处理集成化、物流信息传递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数字化,不断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创造较高的物流客户服务附加值,减少物流作业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3、积极开展生态取向的逆向物流,优化、完善逆向物流渠道建设。
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环境承载力的制约,深入开展生态取向的逆向物流势在必行。逆向物流一般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不合格物品、顾客退货、可重复使用的包装容器的逆向物流,二是正向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废旧、遗弃、废弃物品或包装物,因收集、运输、分类、处理、加工、循环使用或转化为新的资源而导致的逆向物流。目前,我国逆向物流从业主体主要包括企业、环卫部门和自由职业者(专业废旧物品收购者和拾荒者)。企业层面的逆向物流渠道有内外之分:企业内部渠道主要表现为生产、加工、仓储、搬运、运输环节的废品、次品、边角料、损货等的回收、处理、利用;外部渠道主要表现为退货、包装物的逆向物流以及消费后废旧品的回收或耐用品的“以旧换新”等,废旧物品与生活垃圾的处理、回收与利用还没有很好纳入企业正常运营体系,主要依靠环卫部门和大量分散的专业、非专业废旧物品收购者和拾荒者来完成。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尝试建立跨企业、跨部门的多层次逆向物流渠道体系,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总体物流成本、挖掘企业潜力。
参考文献
[1]V.Daniel R.Guide,Luk N.Van Wassenhove.The Reverse Supply Chai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2).
[2]Hock.From reversed logistics to green supply chains[J].Supply Chain Management,1999,4(3):129-134.
[3]张成考,聂茂林,王春雨.生态供应链管理:21世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130-131.
[4]张录强.生态学视野中的若干人文社会科学问题[J].生态文明研究,2004,(9).
8.人类中心主义与海洋生态困境 篇八
[关键词]“蓝色批评”;人类中心主义;海洋生态困境
[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0)05-0105-04
[作者简介]钟燕(1975—),女,湖南衡阳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所博士生,中国农业大学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生态批评和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北京100083)
[收稿日期]2010-05-28
On Anthropocentrism and Marine Eco-crises
ZHONG Yan
Abstract: The deteriorating ecological health of oceans and the increasing tension between human and oceans put ecocriticism going forward to the phase of Blue Study. This paper analyzes, from a perspective of Blue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n-thropocentrism, characterized by humanism and a supreme faith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arine eco-crises,featurde by the loss of marine wildness and the extinction of marine species,exploring a way to survive with the living oceans.
Key words: Blue Study; anthropocentrism; marine eco-crises
生态批评的流行色一直是绿色。一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观不能忽视占地球表面70%的蓝色海洋。受问题驱动的生态批评,在海洋陷入生态困境的时代开始了从“阅读大地”到“阅读海洋”的转向,整体关照实为“水球”的地球。生态批评的视野因而拓宽,进入“蓝色批评”阶段。①在“蓝色批评”中,人类中心主义与海洋生态困境的关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我们先来检视一下人类中心主义思维范式的出现及其特点。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大卫•戈伊科奇,1997:21)这个命题后,古希腊“泛神主义”的有机论自然观开始瓦溃,奥德修斯返乡时盛怒的“波塞冬”逐渐祛魅。中世纪神学把人类中心论建立在托勒密地球中心说的基础之上,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上帝造物造人,人受上帝托付统治和征服地球。近代科学的兴盛,工业革命浪潮的连波风涌让人们以打量蒸汽机、发电机的眼光审视自然。自然不再是神秘不可测的有灵机体,而是有待“万物之灵”的人类去识别、解剖、组合的有规则的机器。随着以人为中心的哲学和科学体系的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人类中心论发展成为一种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类的利益出发、人类统治自然的思想和实践。“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了又一种宗教——对人的盲目信仰的宗教”(赵白生,2002),它相信人的理智与智慧,迷信人的“纯粹理智的产物——科学和技术”(Ehrenfeld, 1981:6)。在这种思维范式的影响下,人们肯定“人定胜天”的必然,否认上帝诸神的存在,甚至否认不可控的偶发性自然力的存在,因为,人们认为科技使人无所不能、无所不控。于是,围海造田、筑堤建坝、海岸开发、拖网搜捕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科技手段真实地催现着人类统领大海的神话。如同陆地的荒漠化一样,海洋会不会也变成“荒漠”?这仅仅是少数海洋生态学家的忧虑,多数人们还沉浸在对自我的迷信、对技术的崇拜,以及对海洋宝库千方百计地掘取的喜悦中。
厄伦费尔德(Ehrenfeld)在《人本主义的傲慢》(The Ar-rogance of Humanism)里说:“我们参与的是一场破坏与保护的惊险拔河赛。破坏具毁灭之力,一锤定音不可逆转;保护有新生之能,生命娇弱易逝,然条件适宜必成长滋衍。如今情势不算有利,平衡的重心已在向破坏与毁灭倾斜。”他紧接着清醒地提出了“我们正失去什么”的问题(1981:255)。海洋在走向荒漠化吗?我们正失去的是什么?2004年,在以“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为主题的第33个世界环境日,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提供了几个粗略的数据以作回答与警示:
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地球上90%以上的生物生活在海洋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等原因导致输入海洋中氮浓度的增加,不少近海海域水质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并已在全球形成了150处小至1平方公里大到70万平方公里的无氧“死亡区域”,同时,赤潮大面积泛滥,鱼类即使没有被毒死,也集聚超量的有害物质,最后转嫁给人类。全球70%以上的海洋鱼类已遭到过度捕捞,不少鱼类已经灭绝。每年,多达100万只海鸟、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和数不清的鱼类因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红树林、珊瑚礁等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也不断遭到人类的破坏。目前,全球35亿人口主要依靠海洋获取食物,而这一数字在20年后可能会翻一番。(王敬中,2004)
受厄伦费尔德的启发,我们可以将海洋的生态困境归纳为两点。一是“荒野”的缺失。富营养化②、红树林和珊瑚礁的破坏是造成水中“荒野”消失的主要原因。著名记者科林•伍达德(Colin Woodard)在费时一年半实地考察世界上的各大海洋后写下了《海洋的末日:全球海洋危机亲历记》(Ocean's End:Travels Through Endangered Seas,2000)一书,其中记录了黑海生态系统崩溃,从史诗中阿尔戈英雄寻找金羊毛的富饶之海③变成“死亡之海”的骇人真相。在过度捕捞、油料渗漏、工业废弃物倾倒、养料污染、湿地破坏和外来种群引入等压力下,黑海先是缓慢地恶化,而后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突变崩溃。这一古老海洋的崩溃是一种警告。全球共有74个大型海洋生态系统,如果人类坚持自我中心主义,忽视海洋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黑海之死将是全球海洋系统未来命运的缩影,而海洋的末日也就是我们栖居的这个蔚蓝星球的末日。二是物种和种群的消失。过度捕捞和污染物倾倒导致海洋动植物种群逐渐减少。海底拖网——高效率的工业技术的产物,其实质是谋杀物种的凶器。现代海底拖网船如同巨大的犁耙,所到之处,不仅打捞起所有的“猎物”,还对海洋生物的栖息地造成大规模物理和生态的破坏。绝大多数物种需要几个月或是几年重建本族,还有一些则需要几十年或几个世纪,而贪婪的人类却没留给任何生物那么多时间。海洋生态学家把拖网船捕鱼对海床的影响比作将森林砍光,不同的是,它出现在比森林面积大150倍的海底区域。因此,全球70%以上的海洋鱼类遭到过度捕捞的厄运,不少鱼类已经灭绝。高效大搜捕的典型后症是:海底最大的动物——蓝鲸的数量从1900年的大约20万头减少到现在的最多不超过2000头;纽芬兰大浅滩的鳐消失了,鳕鱼再也没有回来(科林•伍达德,2000:61-103)。珊瑚世界是大海最富诗意的风景。在我们的想象中,美丽仙幻总是与洁净无瑕相连。海洋珊瑚的“适者生存”现状证明了我们想象的真实性:珊瑚礁的形成必须是在温暖、洁净、清浅的海水中,若有沉积和污染,柔弱的珊瑚虫很容易窒息而死。珊瑚礁专家研究发现,全世界约10%的珊瑚礁已经或濒临窒息灭亡,另外有30%在未来15年里将显著衰退。还有许多其他的人为破坏因素。矗立在台湾岛南湾西侧的核能发电厂排出的废水温度太高,使附近的珊瑚先是白化,继而死亡(尹萍,1999:4)。据统计,光是使用炸药和化学药剂捕鱼的技术就毁掉了菲律宾60%以上的珊瑚(Molles,1999:59)。开发、利用和探索可以说是科技时代人类贪婪之心的代名词。在“一个由巨大的技术实力和极度的人类需求所支配着的时代”,“无理性的实力”每年每天都在累计着“对自然的债务”(巴里•康芒纳,1997:237)。
是什么使人类“负债”累累?为什么“自然之死”的阴霾从陆地移袭,笼罩海洋?大海中“荒野”的缺失、物种和种群的消失是海洋的生态困境,从根本上说,更是人类中心主义在自掘坟墓。曾永成认为,“自然生态危机之所以被视为人类危机和人性危机,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人类和人性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出了严重的问题”。④人类和人性在对待自然时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呢?“主要问题……在于人类自私又自负地否认自身的局限性”(Ehrenfeld, 1981:255),清算人本主义的学者厄伦费尔德一语中的。的确,自私又自负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们对海洋的破坏中尤其凸现,它是海洋生态危机的“祸首”。首先,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它把人类的利益摆在首位,把海洋当做一个纯粹的资源供应库,人与海洋成为利用者与被利用者的关系。自我价值至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忽略海洋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导致海洋环境、海洋生物的人为干扰和破坏。人类与海洋的关系逐步演化成索取破坏者与供应牺牲者的关系。第二,在对人与技术的盲目信仰中,人类中心主义的盲点——无视自身破坏之害,无视海洋生态价值之重使海洋生态危机愈演愈烈。地球上最重要的区域是海洋,人类活动已经给海洋造成种种生态灾难与困境,但绝大多数人却察觉反省不到这一点,在盲目自信与大肆破坏的同时依然认为海洋可供人类无限索取,这种基于自私与无知的错误意识是最可怕的。生命始于海洋也依托于海洋,与作为地球上一个物种的人类相比,覆盖地球近3/4表面积的海洋对于地球的重要性更大。海洋不是托起人类的土地,但却是地球与人类的血脉之流。可以说,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这一重要系统的资源在一定时段上是很难恢复的、是有限的,对它的破坏将会危及整个地球与人类的生存,这是人类中心主义者必须立即清醒认识到的一点。
2004年末,人类中心主义接受了印度洋海啸的惨痛教训。据报道,泰国气象官监测到了那场引发海啸的大地震,然而,或许是为了维持正处于旺季的旅游业,或是耽于官僚作风,他们没有向国民发出警报。在泰国的许多沙滩上,许多人追逐着预示着狂暴海啸即将到来的退潮浪涛,欢呼雀跃着拾捡搁浅蹦跳的沙滩鱼(Dickerson, 2005: 34,37-38)。本可挽救的许多生命由于人类对于海啸自然灾害的无知与低估被狂涛吞没。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瑞典小女孩蒂莉在印度洋海啸中观察到退潮现象的怪异,想起地理老师所教的海啸常识,及时发出警告,挽救了她身边几百人的生命。蒂莉被英国《太阳报》赞誉为“海滩天使”。⑤人类在大海面前应该谦卑如求知的孩童,怀一份敬畏,努力对海洋了解得更多。一些专家认为,造成10多万人死亡、几十万人成为生态难民的海啸虽是自然天灾,也是“人祸”!人类对海洋周边环境以旅游之名进行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人祸”原因。“这次受灾打击最严重的两个地区——泰国和斯里兰卡,都有因为过度开发而破坏海岸生态的记录。泰国的普吉岛为了发展旅游业,把海岸的红树林砍伐,开发成度假区;斯里兰卡因为过度开发而导致水灾,修复工作尚未在海啸前完成,结果令当地人面对双重打击。相反,10年前不断受飓风威胁的孟加拉国,由于风灾过后重新种植防风林及恢复海岸生态,使海岸得到珊瑚礁及红树林的保护,在这次大灾之时,其人员伤亡在受灾国家中是最轻的。”(韩乐悟,2005)可见,在与海洋的零距离接触中,自我中心、一味索取如同倾巢取卵。只有了解海洋、保护海洋,才会有大海与人类文明的明天。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不仅对当年6月5日的环保主题作了反讽式的回应,而且对自私自负的人类中心主义敲响了震撼心灵的警钟:狂妄索取必吞灾难苦果,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与海共存”是新世纪生态语境里人与自然的共同呼声。
[参考文献]
韩乐悟.2005.反思地震海啸灾难[EB/OL].上海环境热线环境新闻.http://www.envir.online.sh.cn/info/2005/1/15110.htm.
沈国英.2002.海洋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敬中.2004.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EB/OL].新华网http://news.21cn.com/domestic/yaow en/2004/06/04/1594425.shtml.
尹萍.1999.海洋台湾[M].台北:台北天下杂志.
赵白生.2002.生态主义:人文主义的终结?[J].文艺研究,(5):18.
钟燕.2005.蓝色批评:生态批评的新视野[J].国外文学,(3):19.
(美)巴里•康芒纳.1997.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美)大卫•戈伊科奇等,编.1997.人道主义问题[M].杜丽燕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美)科林•伍达德.2000.海洋的末日:全球海洋危机亲历记[M].戴星翼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Dickerson, J.,2005. Sea of Sorrow. Time. January 10.
Ehrenfeld, D.,1981. The Arrogance of Human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Molles, M.C.Jr.,1999.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Boston.
责任编辑:王俊羑
①长期以来“绿色研究”(green study)、“绿色文化研究”(green cul-tural studies)是生态批评这门显学的别称。20世纪后半叶,海洋生态逐渐陷入危机的现实语境使生态批评走向“阅读海洋”的“蓝色批评”阶段(钟燕,2005)。
②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内湾,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的现象。海区补充大量营养物质是引发赤潮的物质基础,或者说,海区富营养化的直接结果是可能形成赤潮(沈国英,2002)。
③古希腊人称黑海为Euxine sea,即友好海。伊阿宋和他的阿尔戈英雄们到这里寻求金羊毛。在西方文献里,阿尔戈英雄们的旅行是最早的航海史诗。这次旅行被认为发生在公元前13世纪(科林•伍达德,2000:10)。
④见曾永成《生态论文艺学:本体基础、核心内涵和学科性质》,载《精神生态通讯》,苏州大学文学院生态文艺学研究室主办,2004年第 4期。
【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推荐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的报告12-07
关于生态文明的征文07-16
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建设11-13
生态文明对中国的启示09-02
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08-14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08-17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07-30
关于城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11-15
生态文明问题07-24
浙江生态文明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