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程心得

2024-06-20

毕业论文课程心得(共15篇)(共15篇)

1.毕业论文课程心得 篇一

毕业的时间转眼就来到,而每年的毕业活动也是顺利的举办了。在这次举办活动的过程中我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毕竟身为过去学生会的一份子我也是有着很大的话语权。因此在举办之前一些玩的好的同学也是会询问我是怎么样了,但我为了能够给大家都带来一个惊喜并没有告诉他们,而是选择了卖一个关子。而每年的毕业活动也是我们学校极为重视的一个活动。在过去我还是学弟的时候也是参与举办了好几次,但那时的我还比较稚嫩,只能够帮助那些学长打打下手,而通过慢慢的成长我也是成为了这个活动的策划人之一。在策划的过程中也是我提出了最重要的几个建议,同学们在听我说完我的建议之后经过一番思考也是采纳了进去,填充了我们的毕业活动。

主要的一个轮廓也是通过我们几人一起的商讨得出的一个策划案,而在之后活动的举办的准备中我们也是如实的按照策划案执行,也是完成的非常出色。而在我们执行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老师过来查询,看看我们是否遇到了困难,是否需要帮助。而我们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在我们自己的努力下也是得到了解决,并没有麻烦到老师。这让我们都感到了十分的开心,这说明了我们的能力是足够举办这样的一次活动。

而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并没有像其他的学生一样投入进去,而是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不让自己负责的部分出现纰漏,避免意外的事情发生,尽量让其他的同学在活动中能够有着一个好的体验,给他留下一个难忘的毕业活动。在举办的过程中,看着同学们我自己难免情绪也是出现了一些波动,在之后的岁月里我们的人生或许都很难在相见,大家都将过上自己的生活,认识新的人,而我们这些曾经的大学同学也只是彼此生命中的一些过客。给对方留下了或好或坏的印象,在彼此的青春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未来的我们将会遇到很多事情,让人难过或是开心,但这也都是我们彼此成长必经的一步,我能够做的也不多,只能够祝福他们,并且给他们带来一个完美的毕业活动。我个人对这场毕业活动还是十分满意的,不谈论其他的,单单是看到了同学们的发自内心的笑脸,我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值得的。

2.毕业论文课程心得 篇二

为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 从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015年, 湖南省教育厅于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意见 (试行) >的通知》 (湘教通〔2015〕218号) , 要求全省高等职业院校按《通知》规定严格开展学生毕业设计工作, 并且还要求把毕业设计纳入各院校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容, 成为学生必修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每年由省教育厅进行抽查, 抽查结果的好坏将影响各院校的声誉。同时, 毕业设计工作是高职学院的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最终推进各高等职业院校产教更好地进行融合。综上原因,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重视毕业设计这项工作, 把毕业设计当成一门专业必修课来对待。

二、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设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毕业设计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设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是亟需解决的,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 才能真正发挥毕业设计工作的积极作用。

一是毕业设计的选题不符合要求。很多学生甚至还有一些指导老师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 仍然把毕业设计和以往的毕业论文混为一谈, 把诸如“某某问题的探讨”、“某某问题的研究分析”等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 完全违背了毕业设计的初衷, 没有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重点。

二是毕业设计内容空洞。有一些学生把毕业设计写成了纯理论的毕业论文, 没有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完全照搬理论, 这样容易造成了大量的抄袭。还有一些学生缺乏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撰写毕业设计时要么随便从网上摘抄一些数据, 要么获取了真实的数据后, 不能全面地进行分析和理性的思考, 导致毕业设计作品在文字描述上前后不连贯或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凭空遐想, 不切实际。

三是毕业设计时间的分配不合理。毕业设计分配任务的时间往往是在高职学生大三的第一学期临近期末, 有些学生出去实习了, 有些学生正在忙着应聘找实习单位, 无暇顾及毕业设计, 等到离校实习后, 指导老师催促了才想起毕业设计。由此, 指导老师和学生只能通过电子邮件、QQ等方式联系完成毕业设计的一系列工作。但由于毕业设计对象包括三年制和五年制大专, 学生的层次有差异, 加之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本来就不扎实, 文字表达能力、学习自觉性和理解能力较本科生而言较弱, 加上毕业设计的环节又多, 导致许多指导老师通过互联网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时在沟通方面十分困难, 最终可能会影响毕业设计作品的质量。

由此看来, 毕业设计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 笔者以为, 专门开设毕业设计课程是保证毕业设计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之一。

三、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毕业设计课程的设想

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针对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开设专门的毕业设计指导课程来解决。

(一) 合理分配毕业设计课程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在大三的第一学期末至第二学期末, 一共72个课时。导致多数高职院校将毕业设计的课时全部分布在学生离校实习后。基于当前已开展的毕业设计工作经验来看, 笔者建议可以将整个毕业设计的课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分配24个课时, 专门在大三的第一学期最后一个月即学生离校实习前用于开设毕业设计指导课程;第二阶段分配48个课时, 这些课时主要用于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 根据毕业设计的要求在校内外指导老师的共同指下完成整个毕业设计过程, 包括到实习单位搜集资料、撰写毕业设计或制作毕业设计作品、形成总结报告、回校答辩、整理和上传毕业设计到世界大学城空间等。

(二) 科学安排毕业设计课程的内容

毕业设计课程设置哪些内容十分重要, 由于毕业设计课程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教材, 所以各高等职业院校要对各自学校的指导老师、历届毕业生进行调查, 总结出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自编毕业设计课程大纲, 科学安排毕业设计课程的内容。这是科学安排毕业设计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对于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课程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设置:

第一部分内容:如何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不同, 比较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如果选题不符合要求, 将影响整个毕业设计的质量, 所以毕业设计课程的第一个内容应确定为毕业设计选题指导。指导学生先认识毕业设计的本质和形式, 再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实习意向, 初步确定毕业设计选题。

第二部分内容:如何制作毕业设计方案或毕业设计作品。毕业设计方案或毕业设计作品是整个毕业设计的成果, 文科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成果主要以毕业设计方案形式呈现, 而理工科类的毕业设计成果则以毕业设计作品形式展示。毕业设计课程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专业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题目的设计, 初步设计毕业设计的框架和构思, 大致勾勒出提纲。

第三部分内容:如何掌握毕业设计的其他要求。如何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设计作品、规范毕业设计的格式、利用参考文献:、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 怎样上传毕业设计到世界大学生城空间等, 这些都是一些高职学院学生不熟练的内容, 可以作为毕业设计课程的第三部分内容。

摘要:本文结合湖南省教厅关于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要求, 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设计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毕业设计课程的设想。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设计,课程

参考文献

[1]葛雅琨, 张元新.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 2015 (21) .

3.搞好毕业班数学总复习实践心得 篇三

一、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提高复习兴趣

平时授新课,新鲜有趣,搞复习,要重复已学的内容,有的同学会觉得单调、枯燥无味,致使成绩提高缓慢,甚至下降。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同学们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复习的认识,主动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复习的积极性。诸如制订新的复习计划,采用灵活的复习方法,抓住新颖有趣的内容和习题,把知识串联起来,使书由厚变薄。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也是推动人们行动最好的动力。要在数学课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善于激趣。我们的课堂应借助开放、互助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加强双基,全面复习。在复习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复习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规律。在进行概念复习时,应当从实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加以抽象,弄懂概念含义。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数学规律,应当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复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总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四、突出重点复习,加深学生理解

主要是指突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突出不易理解或尚未理解深透的知识,突出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 不同角度出发思索问题,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之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培养学生解题思考的能力时,还要讲究设问艺术,多在思考的转折点上设问,在理解的疑难处设问,在规律概括时设问,从旧知引入新知时设问,在有比较、有联系时设问,在学生练习时,发现带有普遍性错误的问题设问。这样,学生就会提高很快。

五、把握教材内容,梳理分块。

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分量。对教师来说,这时的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六、复习要“听、记、练”,作业要“思、问、集”

把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同时,还应多树立数学解题思想,如: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常用方法;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

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表明了亲身经历的重要性。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学会想象和创造,也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他们创造的灵性。教育要经历过程,要改变过去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方式,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将知识、技能、情感内化为生命中的财富。要采用“以情补拙”的方法,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帮助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一座心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环境的愉悦、宽松、自由和心理安全,从而树立学习自信心,以“我能行”的姿态自主学习,自我实现,到达复习效果。

4.论文心得-毕业论文指导心得体会 篇四

一、从教师本身来看

1、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素养的提升工作

此次论文写作学生选题范围较广,涉猎领域较宽,部分选题已超出教师所能把握的研究范畴,使得指导工作陷入被动和茫然,也影响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由此,教师应不断拓展自身专业理论的学习范畴,在自己研究方向基础上尽可能多的涉猎相关的专业知识,既提高了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也提高了学生论文的指导力。

2、提高科研能力,凝炼科研方向

此次论文指导,部分学生没有合适的课题方向,让指导教师协助,由于教师也没有较明晰的科研方向,只能任由学生凭感性选择,这也是造成了学生论文选题超出教师所能把握的原因之一。由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科研意识水平,保持职业敏感,凝炼科研方向。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展开和细化的课题研究。既提高学生论文水平,又夯实了教师科研基矗

3、提高科研论文写作能力

此次论文指导过程中显现了在论文写作规范、文字精确性上、语言组织上的欠缺。由此,应加强教师科研论文写作训练,不断提高自身写作能力,才能有效指导学生论文的写作过程,提高论文质量。

二、从学生角度看

1、应广泛开展科研训练活动,提升科研能力

此次论文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面对论文选题,感到茫然,无所适从,不知道要写什么,显现了学生对科研活动的陌生和科研积累内容的欠缺。由此,应不断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力度。一方面是结合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论文训练。另一方面是结合学年论文,开展综合科研能力训练。同时,应组织相应单项的科研训练,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2、增强学生的科研积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通过理论研究而得出结论的,真正出于自己实际调研得出结论的少之又少。这与学生平时缺少科研训练、相关专业资料占有较少、科研积累单薄有关。由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科研指引,进行科研积淀。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多看一些高层次的专业期刊、杂志,了解科研动态,熟悉科研过程。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多涉猎一些专业理论书籍,提高理论素养。同时提高学生科研敏感度,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兴趣方向进行探索,积累资料,为系统科研活动奠定基矗

3、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

在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学生写作能力的弱化。有的文不对题,有的条理不清,有的杂乱无章,有的顺序混乱等等。由此,应加强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一是进行论文写作要求的指导活动。二是加强论文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三、从论文指导活动角度来看

纵观整个论文写作过程,可以说学生整体论文水平不高,尤其是创新性不强。究其原因,显现了前期学生科研积淀的薄弱,同时也和学生写作时间过短有关。短短的8周,学生要完成选题、开题报告的撰写,资料检索、论文撰写等一系列活动,是非常匆忙的,想要达到较高的要求是不可能的。部分学生只能应付了事,拼凑、嫁接等,直接导致了论文质量不高。由此,建议能否延长论文的写作时间。一是在大

二、大三就要进行有意识灌输,明晰研究方向。二是在大四上学期进行论文的开题报告的撰写,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研究时间,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有一个比较宽松的时间段,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指导力度,可以按照科研程序进行有序指导,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论文质量,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5.毕业实习心得(范文) 篇五

日后我的工作主要是java开发,所以我主要了解的就是公司使用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模式。如开发工具Jdeveloper、开发模式ADF、以及大型数据库Oracle。

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提高的方面很多,但对我来说最主要的是工作能力的进步。毕业实习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我们应届毕业生社会工作的能力,如何学以至用,给我们一次将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各种书面以及实际的知识,实际操作、演练的机会.自走进罗蒙开始我本着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的参与公司各个项目的研讨、技术研讨、以及对企业的各产品的了解,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公司,发挥自己特长.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成绩良好。实习单位的反馈情况表明,在实习期间反映出我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很好的完成企业在实习期间给我布置的工作任务。

实习收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

2、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3、让我在实习单位尽早受到一定认可并促成就业。并为毕业后的正式工作进行了良好的准备。

通过实习,我对自身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准备在实习结束后,借回校的机会,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正式工作准好准备思想上的转变,本次实习还有的收获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与同事的交谈思想有一个很大的进步,人生的价值观,让我学到的东西太多,使我受益非浅,它让我知道了工作上的辛苦,让我知道工作并不像在学校里学习一样轻松。不过,虽然辛苦了点,但能让我学到不同的东西、很充实,我心里还是高兴的。人非生而知之,要学得知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没有实践,学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6.毕业实习心得总结 篇六

见习期间我能快速的适应公司的环境,融入企业的团体,用心跟同事沟通,更好的完成既定的任务。这些都不是信手拈来的。都是从一个逐步的点到面的认识,我庆幸也感谢有这样一个实习的机会,能够在就业前很好的提高自己、锻炼自己。同时也让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

在工作方面,我认认真真完成任务,我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我抱着踏实的态度来做事,虚心点往往能得到别人的认同,里面员工的朝气、团结和热情,以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

在思想行为方面,我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对待学习,我认真努力,对待工作我同样也能做到爱岗敬业,谨慎负责,一丝不苟。在生活方面我乐观,热情,诚恳,宽容。我自信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本着“迎难而上”的精神,我将凭自己的能力克服各种困难,更好地胜任将来的工作。

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时间总是无情,在临别时,跟经理道别,跟同事道别,茫茫人海,也许以后都不再相见,但我会记住这段时间他们对我热心的照顾和无私的帮助,至此,我的社会实践圆满结束。其间还有太多种种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但我会一直记得这次经历,并会牢记大家的教诲,在将来很好的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努力迈向人生的新台阶。

7.毕业论文课程心得 篇七

一、引导学生方面的策略

1.引导学生织好个人的知识网

具体做法:以手抄报或拼图等形式,把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成知识结构网络图,以课前预习作业或课后家庭作业的方式,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在复习课中进行交流,通过取长补短,对自己的整理方案进行调整补充和充实完善。

2. 引导学生建好个人的错误档案

具体做法:人手一本笔记本专用于记载自己在课内外练习、课堂作业,课堂小测和各种考试等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同时对错误进行分类,标记错误处,旁注错因和纠正方法。

3. 组建传、帮、带的复习互助组

具体做法:组织部分数学学习骨干,进行培训,然后以“责任承包制”的形式,组成若干复习互助组,采用积分制对各复习互助组进行管理,即对复习互助成员的作业情况、错题摘录和订正情况、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等方面按7、5、4、3、2、1、0计分,每个星期评比一次,并进行奖优罚劣。形成在复习互助组内互助学习,相互监督,协助前进;在互助组之间形成互相竞争,互相借监,相互促进。

二、选择复习课型的策略

1.知识梳理型

以再现知识、理清脉络、沟通联系、联结网络、构建体系等为主要目标任务的教学活动,称之为知识梳理型复习课。知识梳理型复习课一般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①再现知识:温习所学知识,明确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②梳理知识:理清知识脉络,做到横成排竖成线,实现深化认识;③形成网络:实现知识系统化、认知结构化。

2.问题解决型

以熟悉解题路径、明晰解题思路、完善解题策略、培养应用能力、提高综合思维能力等为主要目标任务的复习活动,称之为问题解决型复习课。问题解决型复习课分为以下三个步骤进行:①基本训练:所需知识单一,数量关系简单常见,解题路径明显,解题方法相对固定的练习;②综合训练:所需知识面广,数量关系相对复杂,解题路径隐蔽,解题方法多样的练习;③发展训练:数量关系错综复杂,解题方法灵活多变,综合性思维强的练习。

3.主题拓展型

以丰富、补充、拓展知识网络结构,以充实、完善、深化认知结构,以培养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发展学生思维、诱发创造性等为主要目标任务的复习活动,称之为主题拓展型复习课。主题拓展型复习课必须做好以下两项工作:①确定主题:就是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筛选甄别,确定可作为拓展和进一步深化学习的主题;②选好载体:就是选择符合主题要求的对象,提供给学生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此来丰富、补充、拓展知识的网络结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三、选择复习例题的策略

1.设计递进式例题,完善解题策略

小学毕业班的学生在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等方面有明显区别。新课标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因此,设计的复习题一定要有层次性,即由易到难 , 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学生将问题深化,揭示出解题规律,发展思维能力。

2. 设计多解式例题,发散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注重数学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的整体性,是完善解题策略、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一题多解能加强知识纵横联系、深化认识水平、提高思维能力。设计复习题时,应有意识地选择那些可用多种思路来完成的典型题,引导、鼓励学生不拘泥于常规方法,寻求新意,勇于创新。

3. 设计类化式例题,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为例,类化式例题设计一般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重现基本题型结构,掌握基本解法。

第二层次:丰富题型结构,完善解题策略。

第三层次:深化认识,提高解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复习,已把分数应用题相关知识点、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集中体现在复习例题中,便于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

4. 设计变通式例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如:一列快车由甲城开到乙城需要10小时, 一列慢车从乙城开到甲城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120千米,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这道题从形式上看是“相遇问题”,可以根据“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来解,但解决起来很复杂,如果能实现“相遇问题”与“工程问题”“按比例分配”和“分数应用题”的有效沟通,解答起来就容易多了。

解法一:转化成工程问题解。根据题意得:①相遇时间:1÷(1/10+1 /15)=6(小时)。②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的路程:120÷6=20(千米)。③全程:20÷(1/10 - 1/15)或120÷(6/10 - 6/15)=600(千米)。

解法二:转化为按比例分配方法解。根据题意得: ①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是1/10∶1/15=3∶2。②相同时间里快车和慢车所行路程比是3∶2。③全程:120÷(3-2)×(3+2)=600(千米)。

解法三:转化为分数应用题方法解。根据题意得:①由相同时间里快车和慢车所行路程比是3∶2,可知相遇时快车行了全程的3/5,慢车行了全程的2/5。②3/5 - 2/5的分率差即120千米的对应分率。③全程:120÷(3/5-2/5)=600(千米)。

5. 设计引申式例题,锻炼解题的综合能力

在复习课中要尽量避免对一个问题就题论题,应当进行适度引申和变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深刻性,提高解题能力。设计引申题时必须注意如下几点:①引申要在原有习题的基础上进行;②引申要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③引申要循序渐进、有梯度;④引申题目的数量要有“度”。

以复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为例,设计如下引申题:

(1)一个圆柱,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厘米,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2)把一个底面直径6厘米的圆柱,沿直径和高纵剖成两个半圆柱,已知纵剖面是正方形,原来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8.毕业论文课程心得 篇八

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课程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是一个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学生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情况的运用熟练度,从而达到一个总和测评。结合学生水平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由浅而深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社会当前的真正需求,让学生在毕业后不但拥有一个良好的品质和丰富的学识,更加拥有一个更强的社会适应力,这才是毕业课程设计,才是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机械设计;兴趣培养;深入学习

中国分类号:G642.477

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工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机械技术在当前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社会对机械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自然也是不断提高了。对于中职学校,虽然教授的一些专业方面的技术知识都比较初级和基础,但唯有良好的基础培养才能更有助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而毕业课程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实践机会。

一、了解学生当前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1、合理的了解当前学生的实际水平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对于学习内容都能够深刻理解,对于每一个实操都能熟练掌握,了解当前学生的真实水平才更有助于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就以之前的毕业课程设计来说,对于学生的教授,一开始就选用二级减速器直接讲。这些东西对于老师而言肯定是没有任何技术性难题的,但对于学生们当前水平来说还是比较难以接受的。

并且学生虽然在课堂下面听,即使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也不会马上就跟老师提出来,特别是当着大多数人的面。最后只能老师们自己把握好程度,觉得难懂的点就重复讲几遍,容易的就一次带过,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老师没法实时的去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就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

学生一旦有什么不懂的点也很难开口找老师去主动询问,这就导致问题越累积越多,越来越听不懂,最后集中在一起,毕业课程设计也就根本无从动手。其实学生的水平和实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有一个很好的体现,耐心教导,细心指导,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是第一步也是最为基础的。

2、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切合实际教学方案

每一个学习机械专业的学生在未来都极有可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并被市场验证,机械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在社会中占有着主导地位也是评判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

因此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机械专业人才就是为今后的社会发展,技术革新做出贡献。那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性格特点就十分重要了。学习状况的了解其重要性无须赘言,知道了学生的真正知识了解情况才能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教学。还有学生的性格特点也是需要去仔细关注的,因为个人的性格影响着其学习方法和方向的形成,不仅仅是对于专业知识教授需要重视,学生们的精神文明发展也需要得到一个正确的引导。

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和个人的性格特点来制定一个真正适合学生们实际情况的方案才是最合适的,一味的按照老的模式来制定和进行教学有时并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结合实际状况所制定的教学方案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良好的学习。

二、 由浅而深,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学习

1、逐渐深入才能便于理解引起兴趣

一开始就讲一些技术难点比较多比较枯燥的东西学生是肯定没有办法投入足够的精力和兴趣去学习的。毕竟对于一门比较难学的全新的学科任何一个人在本能上首先就会有一种排斥情绪。因此,由浅而深的教学自然是很有必要也能更好的让学生学习的时候不产生排斥感的方式。

可以从简单的徒手画开始,慢慢的引起学生们去了解、学习的兴趣。因为对于理工科的课程内容,大多是有些枯燥和乏味的,简单的徒手画图再穿插一些课外知识能更好的帮助减少学生的排斥和陌生心理。有了这样的一个前提学生就能更好的融入之后的教学计划中。之后慢慢的将一些复杂的模型拿出来给学生画,学生们也会越来越感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了接下去了解的欲望,就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之后的学习任务。

2、实际操作的融入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良好的兴趣能顺利的帮助学生持续的保持一个高昂的学习情绪,但仅仅有这么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毕业课程设计并不是仅仅靠一些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就能达到要求的,它是需要具体实操来完成的。

之前的徒手画和慢慢引入模型给学生画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是希望能够很好的将这些模型以及相关实际应用引入到设计课堂上。只有实际的操作教导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整体能力,达到培养标准,毕业课程设计也才起到真正的效果。

理论知识的学习毕竟只停留在书本上,任何没有经过实践的理论都是空谈,这也就是毕业课程设计所想要达到的真正效果。结合实际操作不仅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还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当前课程教授的内容,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实际效果,最终完美的完成毕业课程设计。

三、 兴趣的提升帮助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

1、兴趣的提升是为了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所讲述的由浅到深的教学方法等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兴趣,学习这件事本身就是要去接触全新的事物,自然会本能的有所排斥。兴趣能引发学生继续了解学习的愿望,但最终兴趣的提升还是为了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机械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学习过程,有很多公式要去背去记,有很多的实验还有具体操作要去熟练掌握,那么面对着这么一个很容易让人感到乏味的学科,老师就更有义务在教授的过程中不只是完成教授知识的目的,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们喜欢上这门学科,真正学懂这门学科。合理的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带着更多的兴趣去学习,不但能很好的学懂当前学科的知识,还能培养出一个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是老师、学校培养学生的真正目的,才会对学生今后整个人生都产生一个良好影响。

2、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才是学校的真正作用

并不是一味的按照教学大纲来施教,合理的了解学生的真正所想结合实际来制定教学方案才是最重要的。毕业课程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能力的考核,更多的是反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校的目的是教书育人,培养出学生的优秀个人品质的同时还要更好的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消费者们对产品的需求。学校教育的学生在未来都会成为发展壮大社会,改革创新技术的人才,只有良好的符合了社会当前对人才的需求,才是学校培养和教育的最终目的。

畢业课程设计就是一个良好的检验环节,所以对此一定要重视。并且结合实际的制定出教学方案,让社会需求更加贴近当前的设计中,让课堂所学很快就能在工作所用,让学生更好的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才是学校所最终起到的真正作用。

结束语:

毕业课程设计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环节,学校在校内对学生进行教授课程的同时,首先是对学生个人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对于毕业课程设计由浅而深的讲解并逐渐培学生兴趣在学习的同时,更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社会的需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只有更好更快速的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更快的加入到社会之中,为生产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景阳,康玉辉.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问题和优化[J].科技信息, 2013,21:251.

[2]董世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改进措施探索[J]. 电子制作,2014,06:98.

[3]方秀荣.校企合作培养机械制造业应用型人才探索[J]. 新西部(理论版), 2015,03:130+124.

9.万能毕业实习心得 篇九

去哈尔滨的实习落下了帷幕。这短暂的实习让我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了阅历,收获了无数快乐。在即将参加工作之前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实战演习,为三个月后的正式工作积累了经验,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在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感触颇多,主要收获如下:

第一、工作心态的调整,迅速实现了角色的转变。很多人在毕业之后一段时间甚至相当长的时间里很难进入状态,把自己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真正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参加实习,或是实习期间没有按照正式员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没有做好积极面对工作的心理准备。在实习期间我严格按照单位的作息时间,从不迟到早退,和正式员工一样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也秉承细心认真的精神,把每一项任务当成自己的分内事,不求做到完美但求竭尽全力。我相信此次的实习以及心态的准备会给我以后的工作扫清好多的障碍,使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更加顺利。

第二、师生情浓,同窗谊深。在这段难忘的日子我收获的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师生情,同窗爱。一起实习的同学有了跟多的机会交流,也更多的共同语言,大家在一起交流着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诉说着每一天的快乐和点滴。友谊之花越开越红。平日里还有带我们的老师们,也对我们关心有加,工作上严格要求我们,但是当我们犯了错误,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们会给我们鼓励,让我们重拾信心。每一天都把自己多年的经验竭尽所能的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积累丰富的经验。师生的情谊在每一句教诲和每一个关心中传递升温。

第三、理论知识的加深理解与应用,实践经验的积累。真正接触到实践的时候才感觉到自己有好多还不懂,还需要去实践,去领会。通过一些实务的践行对原来的理论知识也有深刻的体会,不会再觉得理论的空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学习的不二法宝。只有学习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实务,只有实务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理论。

有收获同时也发现了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经验,避免发生同样 错误。

第一、工作的第一杀手粗枝大叶。在工作中我也发现了自己有时候很粗心,会犯 一些低级可笑的错误。今后的工作中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细心认真。习惯的力量 是很可怕的,当细心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状态的时候,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 生的积极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第二、体力不支,精神状态欠佳。一心想做好工作,却因身心疲惫事与愿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好的身体是有完美的工作状态,太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第三、知识面过窄,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透彻,不够深。学海无涯,我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还远远不够,所以以后的工作中不能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不断加深理论素养,以此来指导实务。

10.毕业设计心得 篇十

专业知识方面:

1、通过此次毕业设计我对本专业的核心知识即施工图预算和清单预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此次设计就主要做了清单预算,给我感觉清单要比施工图预算更加复杂,它需要很强的汇总能力。另外,就是刚开始做设计的时候我容易把施工图预算与清单预算混淆。

2、按照老师的要求,我们运用纵横软件做清单;CAD绘图;EXCEL做工程数量表的输入;WORLD做施工组织设计及写心得体会;做PPT答辩等完成设计任务,使我对各种运用软件运用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团队合作:

11.毕业论文课程心得 篇十一

【关键词】 薪酬管理实践课程继续教学

1. 开设薪酬管理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薪酬管理教学内容包括组织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基本薪酬管理、奖金管理、福利管理和薪酬制度设计等各个方面,由于薪酬管理工作存在于任何一个组织的实际管理中, 因而实践性非常突出,学生除了应掌握相应的理论外,更为重要的是薪酬管理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薪酬管理实践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本课程是使学生能够使学生把所学习的薪酬管理的理论知识同薪酬管理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薪酬管理工作中的训练课程,在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本课程有重要的意义。

2. 以往薪酬管理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薪酬管理的实践教学就是通过让学生能够深入到企业的薪酬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根据企业的实际,设计出企业的一套完整的薪酬管理制度,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但是由于高校教学条件的限制,薪酬管理实践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2.1难于寻找得到接纳学生实践教学的企业

由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数比较少,其中负责薪酬管理的人员更少,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实习的学生的接待能力有限,而且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和经历的局限使得到企业去实习不但难于帮助企业解决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给企业带去很多接待学生的困难,因而企业接待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很难联系得到接纳学生实践教学的企业

2.2学生难于接触到企业的薪酬管理的核心内容

由于到企业实习的学生人数众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复杂,接待学生实习的企业出于保守商业机密的考虑,往往只让学生参与企业的考勤、培训安排等一些简单的工作。凡是涉及到薪酬管理等等的内容,企业一般都不会让实习的学生参与,使学生无法在企业实习中学习到薪酬管理的知识,达不到薪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

2.3模拟实践性教学案例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很多学校为了弥补薪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不足,编写了很多质量不错的实践性教学案例,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模拟案例也有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是由于编写教学案例的内容限制,案例的背景资料是有限的,学生从有限的背景资料来理解案例难免会出现偏差。二是在案例的编写过程中,案例难免隐含了案例编写者的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本科生薪酬管理实践课程的毕业后继续教学的实践及其有利条件

笔者在多年的本科学生的薪酬管理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深感本课程教学的不足,因而笔者总是留言参与本课程学习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如果遇到薪酬管理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可以同笔者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几年来,确有不少学生在毕业后的薪酬管理工作中遇到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他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同笔者进行交流,笔者都及时地给予指导,进行实质性的学生毕业后继续教学的工作,使他们能够弥补在学校里本课程学习的不足,做好薪酬管理的工作。

我们能够在学生毕业后还能够依然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得益于以下两个有利的条件:

3.1互联网交流平台的快速与便捷性

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依然可以通过E-mail,QQ等的通讯手段同老师经常保持联系,学生会把他们参加工作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互联网的交流平台上同老师进行沟通,老师也能从互联网的交流平台上较为详细地了解到毕业的学生的工作的情况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能给予及时的指导,使老师对学生的教学能够延伸到学生毕业以后。

3.2学生毕业后能够有较多的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今天的学生毕业之后依然能够有较多的机会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也为学生就工作之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等等同老师进行沟通请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使老师能够在学生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依然能够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4. 本科生薪酬管理实践课程的毕业后继续教学的优势

本科生薪酬管理实践课程的毕业后继续教学的优点有两个方面:

4.1 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学生毕业后在薪酬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对薪酬管理的感性认识更深,对薪酬管理的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体会也更加深刻,对于老师的指导能够迅速的理解和接受,比较容易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2 有利于老师了解薪酬管理的实践,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

毕业后的学生反映回来信息都是在薪酬管理的实践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这些信息老师能够更加客观地了解企业中薪酬管理的实际情景,使老师能够把薪酬管理的理论同薪酬管理的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

5. 本科生薪酬管理实践课程的毕业后继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本科生薪酬管理实践课程的毕业后继续教学能够弥补以前的教学方法的不足,有其优势,但其实施也有较大的困难,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5.1 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激发毕业学生的积极性

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有的学生参与企业的薪酬管理的工作,迫切的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薪酬管理的技能,迫切地希望能够解决自己在薪酬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其参与毕业后继续教学的积极行使很高的。有的学生,毕业后并未参与企业的薪酬管理的工作,其参加毕业后继续教学的积极性就可能比较低,可以考虑采取由学校对此类课程单独颁发课程学习毕业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2要改善对老师和学生的考核方式

由于这种教学的方式的时间和地点更加不固定,对老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考核难度加大,必须改善其考核方式,才能激发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考虑由毕业生所在单位考核为主的方式对老师和毕业生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 李涌来.薪酬管理课程教改探讨与实践,企业技术开发.2008 年第 9 期.

[2] 杨力等.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高教论坛. 2007 年第1 期.

作者简介:邱健林,男,1968年生,工商管理硕士,讲师,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作,研究方向: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12.毕业论文课程心得 篇十二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持续加剧, 2007年教育部统一下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明确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环节。各高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年对就业指导课程越来越重视, 对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

经过近年的探索和发展, 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基本分成针对大一大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以及针对大四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两大模块。而对于大一大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 大部分高校基本以专业教育为主, 生涯发展方面的教育糅杂在专业教育之中。而针对大四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 基本以讲授就业形势与政策、简历制作和学长的经验分享为主。总而言之, 各高校对此课程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但由于该课程实践性非常强, 目前很多高校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尤其对于毕业生来说, 缺少求职前准备阶段的系统指导, 精细化和实践性的指导更是少之又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教育部对此课程的要求, 也使得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准备仓促, 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课程教学管理不规范, 师资队伍建设总体水平较低

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各高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 由于课程开发时间较晚, 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从事该课程教育教学的教师大多是学生所在专业的专业教师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生党总支书记或辅导员们, 教学队伍不稳定, 学历、职称水平普遍不高, 且绝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立该课程的课程负责人, 开课时间、学时及内容非常随意, 造成该课程教育教学不够专业和不够严肃。大部分授课教师对该课程缺乏实际调研, 以理论指导为主, 以播放网络视频为主, 缺乏实际操作性。

(二)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 体验性环节较少

根据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要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 引入多种教学方法, 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但各高校在开设此课程时, 大多还是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采用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受学生人数众多、课堂学时有限以及师资水平等因素影响,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很少, 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有仿真性的求职过程体验, 课堂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

(三) 教学内容以理论指导为主, 个性化指导较少

受师资力量的影响, 现阶段各高校开设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基本还是以传统的集中课堂授课方式进行, 内容以“照书念经”的理论指导为主, 精细的个性化指导较少。因为从事该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 本身缺乏一线的职场体验和职场感悟, 没有对目前职场相关信息的深度解析, 故只能是照本宣科式的理论指导, 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虽然很多高校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通过就业指导网站和手机APP, 定期为学生推送各类就业指导信息及笔试面试技巧的相关内容, 希望为毕业生们提供更精细化的就业指导。但对个性突出而依赖性较强的“90后”大学毕业生而言,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加之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打破专业限制, 强调突出自我, 千篇一律的集中授课和理论指导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四) 教学考核缺失, 教学效果不明朗

毕业生就业指导是一门讲究实践性与应用性的综合课程, 课程设置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让即将走入职场的学生能有充分的就业准备, 在求职过程中有良好的表现。但该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无法像其他课程一样, 通过试卷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表现各高校在现有条件下也无从跟踪, 故大部分高校对该课程教学效果是没有考核的, 学生本人在上完本课程后, 也很难把握自己在该课程上所达到的水平, 这就导致该课程教学效果不清晰, 无法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也无法激励教师更好地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这成了制约该课程继续优化的最大障碍。

三、校企合作的“全真模拟”课程体系的建立

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对学生而言, 有用性和有效性是他们对此课程的最大需求, 而让该课程所提供的内容具有更多的有用性和有效性, 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最好方式就是情景模拟和仿真实验。而受到大学生求职青睐的热门单位, 如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金融机构的招聘, 从笔试到面试, 基本都参照公务员招考的流程, 更注重各环节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对专业知识的测试逐渐弱化。正因为此, 近年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各类笔试面试培训机构越来越盛行, 很多毕业生为了提升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就业竞争力, 不得不花费几千到几万元的培训费到培训机构去进行培训, 以学习更多的笔试面试技巧。各类这样的培训机构为了提升自己在大学生中的知名度, 招揽生源, 纷纷与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合作, 在高校进行宣讲, 甚至就地开课以方便毕业生们培训上课。鉴于此, 高校可以与一些知名度大的培训机构合作, 建立“全真模拟”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 力求达到学校与培训机构双赢的目的, 为毕业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

(一) 建立简历筛查系统, 优化简历制作

简历制作指导, 历来是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简历制作指导基本采用讲座形式集中授课进行, 一对一的精细化指导缺乏, 自上而下的指导方式, 缺少自下而上的反馈, 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近年, 为了更便捷高效而又客观公正地阅读简历, 很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都采用计算机软件来读取和筛查求职者的简历。此办法虽然较为机械, 但也不失为各用人单位从成千上万份求职简历中更快捷地筛选出自己想要的人才。因此,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参考此方式, 在调研典型用人单位的简历筛查系统后, 开发高校毕业生简历制作系统, 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读取和评阅毕业生的简历, 一方面可以对毕业生的简历一对一给予反馈, 避免简历制作上的常识性失误, 也可以激发毕业生的创作热情, 提升简历制作水平, 同时还能大大节约人力成本, 将教师从枯燥的简历评阅中解放出来。

(二) 建立模拟笔试题库, 强化笔试环节

笔试, 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第一环。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中, 笔试成绩按照3:1的比例进入面试的政策, 更是显示出笔试在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而现在, 很多单位, 比如, 金融系统和世界500强等大型企业招聘的笔试方式, 越来越与公务员考试接近, 注重对求职者的写作能力和形势与政策分析能力进行考查。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组开发模拟笔试题库, 供学生学习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测试, 这将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三) 全覆盖模拟群体面试, 提升面试形象

面试, 一直是求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 在成千上万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很多时候, 靠的就是面试环节的精彩表现。但由于毕业生社会阅历不足, 求职经历有限, 对职场不够了解, 在面试过程中, 尤其是第一轮的群体面试过程中, 容易手足无措, 把握不好分寸。很多培训机构往往就是抓住了这一广大的市场资源, 各类面试培训班遍地开花, 且价格不菲, 如公务员笔试成绩出来后, 面试速成班动辄几千块上万块不等, 虽然价格昂贵, 但绝大多数毕业生还是不得不自掏腰包进行培训以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与优质的培训机构合作, 对毕业生进行全覆盖的全真模拟群体面试。因为各用人单位招聘, 受求职者太多影响, 第一轮面试往往采用群面的形式进行, 俗称“海面”。在“海面”过程中, 筛选出言谈举止得体, 形象礼仪较好的毕业生, 是企业第一轮面试的主要目的。学校与优质的培训机构合作, 对毕业生进行一轮全覆盖的模拟群体面试, 对毕业生和对培训机构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因为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 讲究实践, 更需要模拟和仿真训练, 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才能达到实际效果, 但现阶段各高校受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影响, 很难做到让每一位毕业生都有机会进行模拟实践。与培训机构合作, 学校可以利用培训机构的专业面试团队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毕业生在模拟群面中对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形象礼仪有了初步了解, 更是对“海面”有了切身的感受。而培训机构为了多揽生源, 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也很乐意全力以赴将模拟面试做好, 在毕业生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口碑。

(四) 晋级式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 展现面试才华

近年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法得到越来越多单位的认可。无领导小组讨论给应聘者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个人才能与人格特征的舞台, 其特点是在既定情景下,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论述, 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 从而在千军万马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迈进成功的大门。但是很多毕业生对无领导小组面试缺乏了解, 面对这种开放式面试不知该从何着手, 在面试时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错失展现才华的良机。

高校与培训机构合作, 采用晋级式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形式进行。一般各高校校内有部分教师参与过公务员或企事业单位的招考面试官, 而社会培训机构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结合, 承接企事业单位的面试招聘, 拥有专业的笔面试专家团队, 校企结合的方式, 可达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目的, 更能激发毕业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既避免了因师资力量有限而无法全覆盖每一个学生的缺陷, 让学生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争取实际演练的机会, 也符合在求职过程中层层递减的就业机会。而晋级式的无领导小组讨论虽然不覆盖每一位学生, 却可以让所有毕业生观摩, 让毕业生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 学习更多面试知识和技能, 最大程度地达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的。

(五) 晋级式模拟压力面试, 提升应变水平

压力面试是近年很多单位招聘的终极面试环节, 是指有意制造紧张, 以了解求职者将如何面对工作压力。面试人通过提出生硬的、不礼貌的问题故意使候选人感到不舒服, 针对某一事项或问题做一连串的发问, 打破砂锅问到底, 直至求职者无法回答。其目的是确定求职者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在压力前的应变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国家公务员和不少大型企业多对一的结构化面试, 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压力面试。压力面试是对求职者最大的考验, 也是决定求职者最终是否能应聘成功的关键环节, 给求职者带来很大的压力, 给用人单位挑选合适的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也是求职者展现自我特征、发挥自我能力的关键环节。高校毕业生如何在经过层层筛选进入终极强者角逐的环节把握好时机, 赢得面试官的认可, 最终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 是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高校与培训机构合作, 在毕业生中开展晋级式模拟压力面试仿真训练, 是提升就业指导课程操作性与实践性的全新尝试, 也是课程改革适应新时期毕业生个性化需求的努力方向, 为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而晋级式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压力面试的全真模拟体验, 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的目的, 共同受益于于学生,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求职技能。

四、结语

校企结合“全真模拟”的教育教学方式完善了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简历制作, 笔试, 第一轮群体面试,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和压力面试, 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求职过程全真模拟系统。对于毕业生来说, 在求职前经过了系统的求职过程体验, 从中学习求职过程中的各种技能, 为求职做好充分的准备, 将大大提升毕业生的求职信心,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充分展现自我, 敲开谋求一份理想工作的大门。对于高校来说, 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精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的目标, 又满足了该课程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局。对培训机构来说, 虽然要耗费较多人力物力, 但在毕业生中的品牌推广效应不容小觑, 且很多毕业生如果能从此过程中收益,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 选择培训机构继续提升自己的可能性很大, 间接为培训机构提供了价值。因此, 校企结合的“全真模拟”毕业生就业指导课教育教学方式, 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将推动此课程不断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忠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 2014, (16) .

13.小学毕业心得 篇十三

一、沟通

六年级,对我们来说重点是毕业考,对家长来说则是“小升初”,目标都是想使学生的成绩更上一层楼。虽然终极目标相同,但个中原因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要做好沟通。

第一,要与家长沟通好。

面临小升初,许多家长都会焦虑,于是他们会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教辅资料,特别是诸如名校招生卷等冠以高头衔的小升初的练习,而这些太难的教辅资料并不适合我们的复习教学。因为我们教学的重点――毕业考是过关考,而不是选拔考,这些教辅资料对一般水平的学生作用是低效的,甚至是有负作用的,这会使他们越做越没信心。所以这里需要和家长沟通,要告诉他们“欲造高楼先打桩”的道理,要使他们认识到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才能使孩子有可能举一反三。

第二,要与学生沟通好。

与学生的沟通,首先要让学生有紧迫感。过度紧张会影响正常的发挥,但是松散一定不会发挥正常。所以我们要让学生适度地紧张起来。要告诉他们这一年一定是辛苦的,让他们有苦战的心理准备。同时,我们还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坚信“我的老师有好的方法教我,我有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我有能力考出好成绩”。

二、分块

就毕业复习而言,大家都教过毕业班,一向以来也都是分块复习的。结合新教材,我们一定会按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分成“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量与计量”、“代数初步”、“几何知识”、“统计与概率”、“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几大块去复习。而我这里说的分块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分工。几位任课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长处对这些知识进行分工整理,然后资源共享。这样每位老师要整理的内容少了,但深度一定进一步挖掘了,效果一定也更好了。在整理每一块内容的时候,就像出试卷那样列一列该部分知识的细目表,这样就不会有重复,也不会有遗漏了。同时还应该罗列题型,使每一个内容的每一种题型都能复习到,学生都能再次巩固。

三、分析

分析是毕业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动作,它包括两方面:分析试卷、分析学生。

分析试卷,要从试卷中分析得出学生的一般性错误,找出错误的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从而得以有的放矢、改进教学。

分析试卷,还要分析教研员的模拟试题和以前的毕业卷,从试卷分析中发现教研员的命题习惯,分析得好甚至可以猜准题。

分析学生,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知道,学生在知识掌握或技能形成的中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高原现象”。毕业复习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炒冷饭。天天炒冷饭,学生难免会厌烦,就会很容易出现“高原现象”。我们批评、动怒、增加练习量,但效果并不好。其实从客观上看,数学本身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当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后出现暂时的停顿甚至倒退现象是正常的,我们不应该畏惧或无视这种现象,如何让这种现象在最短时间内过渡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我们应该研读整套教材,备课时多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还要把各知识点串起来,就像把一颗颗地珍珠串成项链一样,既提升了珍珠的美丽,又使观赏者心情愉悦。只有自己更好地把握住了教材,只有关心学生的兴趣点,才能备出学生喜欢的课,才能教得有深度,教得有创意,学生复习的效率才会高。还应该选择有价值的作业,重复的练习要略去不做,使作业更有层次性。这些略去的作业对后20%的学生很有用,如果哪天作业质量不行,某方面的知识问题很大的话,我们可以在分析大众错误和订正以后,让他们再做做这些略去的练习,以考查他们是否已经真正掌握。

分析学生,还应关注他们的错误,将错误集中起来进行分析和指导。如发动学生制订《个性错题本》、定期让学生结合《个性错题本》互相出个性试卷、自己记录学生的“易错题”,适时查漏补缺。

四、过关

出一系列的过关试题,让学生过关。不过关的同学就重做这份卷子,直到过关为止。这一举措对后30%甚至更多的同学都有比较好的复习效果。特别适合在临考前一段时间进行。

14.毕业实习心得 篇十四

第四,英语口语能力仍然有待加强。

在实习期间也有接到一些老外漂洋过海的电话,有些可以听懂但是会由于激动或紧张一时语塞,有些根本不知所云,所以平时仍应加强锻炼,做一个出色的外贸人,讲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当然,除了英语口语的训练,平时用电脑输入英语的能力也需要锻炼,比如用msn和客户交流的时候,老外一激动,讲话会非常快,信息一条条飞蹦出来我根本招架不住。

最后,要始终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从学校自由轻松的环境中转化为朝九晚五的上班一族,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中要有适应能力。另外,这个职业的性质决定必须每天长时间对着电脑,所以要有忍受住单调和枯燥的能力。要把看似单一的工作转化为兴趣,心中有信念,想到单子做成以后的喜悦,变不会觉得很辛苦了。大家都知道,做外贸是一件很考验人意志力的事情,在几个月没有单子的时候压力会非常大。我看到一些业务员,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在“钓到大鱼”前一直默默地守在电脑前,觉得非常佩服,尤其在看到他们的坚定的信念都开花结果的时候。

虽然我的工作是以接业务为主,但平时我也注意了一些外贸流程和单证的制作。了解到业务员接单之后,首先会安排工厂进行生产,备货,之后去商检局报检,联系货代。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操作和理论有所不同,单证的制作也相对简单,因为现实中一般很少用到信用证,而会选择电汇的结算方式。

通过这三个月的实习,我对书中的外贸理论知识有了一个更直接的了解,也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做“做外贸”。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我们就像一张白纸,需要社会上的不断的磨砺和着色才会变得更加多姿。这段实习给我的职业生涯打下了一个好的开端,帮助我在外贸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15.毕业论文课程心得 篇十五

按生产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

按照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主线的原则, 我们对南宁化工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田东锦盛化工有限公司、中油广西田东石油化工总厂有限公司、柳州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钦州石化产业园区的几家石油加工企业进行了认真调研, 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岗位的布置和构成、工艺设备及操作技术技能要求、岗位能力要求等, 对化工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人文素质结构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1。

从表1所列的专业能力来看, 对生产岗位操作工艺和专业知识及设备的规范操作和控制要求作为基本的专业能力占74%, 其他辅助的专业能力占26%。为此, 我们对照现行的教学计划, 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整合。在参考化工行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 听取了化工企业技术专家和职教专家的意见, 制定了《课程实施标准》和《课程实施方案》, 整合了“化工生产基础”和“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等课程, 设计出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化工单元课程学习工作页》 (以下简称工作页) 。

工作页打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训的教学模式, 围绕岗位职业综合能力要求构建了相应的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都开发并编制了若干个与企业工作过程一致的工作任务, 以提高学生“零距离”上岗的能力。将每个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学习活动予以实施, 同时要求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时填写工作页。优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及通用职业能力的组合, 编写形成了“教学做”一体的课程学习工作页。该工作页为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训练操作技能和锻炼岗位职业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下面以“流体输送”课程的学习工作页为例进行说明。

“流体输送”课程学习工作页

一、项目描述

化工生产中所需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 大多数是流体, 通常需要把它们从一个设备输送到另一个设备。如生产产品时, 往往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把原料依次输送到各种设备内, 进行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制成的产品又常需要输送到贮罐内贮存。因此, 流体输送是化工生产中必备的单元操作。

二、学习任务

本项目分成四个子任务进行学习。

学习任务一:流体输送常用设备及其组成的认识和绘制;

学习任务二:流体输送工艺流程图的认识和绘制;

学习任务三:流体输送实训;

学习任务四:流体输送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三、学习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 应达到如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 能叙述离心泵工作原理, 能叙述几种类型物料输送工艺流程。

2.技能目标:能正确操作几种不同类型的物料输送, 能够分析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3.素质目标:工作认真投入, 严谨细致, 有团队精神, 遇到异常现象能够冷静分析、正确处理。

四、学习工具

1.四位一体多功能流体输送培训装置。

2.计算机及配套北京东方仿真化工单元仿真操作系统。

五、学习方法

1.诱导探究法, 师生、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结合。

2.仿真实验、实训操作。

六、学时安排:34课时

学习任务一:流体输送常见设备及其组成的认识和绘制

一、任务介绍

化工厂的各个主要设备之间通常用泵和管路组成流体输送系统, 利用泵为液体提供外加能量, 提高液体的压力, 通过管道将液体物料由一个设备输送到另一个设备。

本任务主要是学习和认识物料输送的常见设备, 并能绘制主要设备 (离心泵、往复泵、漩涡泵、齿轮泵) 的外形图。

二、任务分析

流体输送常见设备的认识可到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对各套单元操作设备所用到的泵进行观察, 并通过上网和查阅相关教科书和资料对各种类型泵的组成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而要绘制物料输送主要设备的外形图, 则需要明确主要设备的组成和基本结构。

三、相关知识

流体输送设备包括液体输送机械和气体输送机械两类。

(一) 液体输送机械 (略)

(二) 气体输送机械 (略)

四、任务实施

本学习任务在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完成, 任务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活动一:认识流体输送机械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的所有单元操作设备, 并将各套装置所用的液体输送机械和气体输送机械分别进行记录。

2.分组通过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的方式将观察各套装置所记录下来的所有液体输送机械和气体输送机械进行分类, 并思考完成下列“想一想”的几个问题。

【提示】:各套装置所用的泵不尽相同, 请同学们注意铭牌上的说明及外形区分。

活动二:叙述各输送机械的主要作用

各小组派出代表展示本组记录并分好类的液体输送和气体输送机械, 并对各输送机械的主要作用进行阐述。

想一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体输送机械分为几种类型?

2.化工单元实训中心有哪几种液体输送机械?

3.化工单元实训中心有哪几种气体输送机械?

4.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活动三:画出关键设备外形图

各小组查找相关资料, 参照主要流体输送机械外形结构示意图, 分别绘制主要流体输送机械的结构图。

五、任务小结

本次学习任务的完成首先在化工单元实训室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 学生通过对实训场地的各种流体输送设备进行观察, 并对观察到的各种泵体进行分类, 对各种类型泵的外形先有了感性的认识。再通过教师讲解及学生分组搜集各种泵体的基本结构图, 对泵的构造有进一步的认识。最后通过绘制各种类型泵的基本构造图, 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泵体的结构, 达到学习目的。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 不同情况下应选用不同类型的流体输送机械。在输送流体时, 用得最多的是离心泵, 它具有很多优点, 主要适用于流量范围较宽, 扬程不高的场合;往复泵适用于中等流量、高扬程的场合;旋转泵一般适用于小流量、高扬程的场合;流体作用泵则适用于小流量、扬程不高及具有腐蚀性的场合。

六、拓展阅读 (略)

学习任务二、三、四 (略)

该工作页具有以下特点: (1) 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由浅入深, 学生容易接受; (2) 理论与实践结合、边学边练、学练结合, 重在锻炼学生技能; (3) 德能兼修, 岗位职业 (核心) 能力的锻炼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构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中职学生入学前的化工生产知识及操作技能几乎为零, 理论学习兴趣不大, 且有厌学情绪。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把他们培养成毕业即能上岗的化工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 难度非常大。因此, 必须打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训实习的教学组织管理方式, 合理设计情境教学, 把理论学习、单元操作、虚拟仿真操作有机结合, 融理论、实践和技能训练于一体, 突出技能培养, 并把职业素养培养融入每个学习过程。

(一) 重视感性实践认识, 循序渐进指导学生学习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

把“化工生产基础”和“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由原来在教室授课搬到实训基地授课, 并按照《化工单元课程学习工作页》课程标准要求组织教学, 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训操作。

授课时, 按照工作任务要求, 第一步, 分别介绍实训设备的名称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 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第二步, 把每个化工单元实训设备分为几个操作岗位, 交叉轮换, 先认识和熟悉各岗位设备、控制点及其控制内容, 要求学生在工作页上做记录, 并画出设备简图。第三步, 了解流程, 告诉学生从实训原料开始到产品的过程就是工艺流程, 要求学生把实训设备工艺流程先用工艺方框图记录下来, 然后按方框图先后顺序把设备简图连接起来, 构成工艺流程简图, 让学生初步学到工艺知识, 认知DCS操作系统的界面图。第四步, 工艺操作, 现场引导学生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 并进行中控DCS系统操作。第五步, 结合实训, 现场实施必要的理论教学, 分析工艺操作要点、技术经济计算、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等。第六步, 综合实训, 在实训过程中可人为设置常见故障 (工厂生产是不允许的) 让学生分析原因和考虑处理方法, 培养学生熟练化工单元操作, 熟练分析和处理常见故障。

(二) 虚实结合, 重在深层次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涉及内容相对独立, 设备结构复杂, 实训设备也不可能拆解让学生了解设备内部结构, 但中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多的是接受来自实践的形象思维, 因此, 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仿真软件、企业生产场景照片和录像等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 与实体设备实训密切结合进行学生技能训练。

我们采用北京东方仿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化工单元仿真DCS控制系统和常减压装置仿真培训系统、大连博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常减压智能模拟工厂,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化工生产中每一个化工单元过程和各个化工单元流程, 组合为一个整体生产工艺流程, 让学生如同在化工生产现场和中控室一样的环境内反复操作, 尽快熟悉生产流程和主要工艺指标、掌握操作规程及各个单元操作的技术要求, 培养学生岗位的独立操作及各岗位之间配合能力、分析和解决生产各个环节操作中常见问题和故障的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上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 注重生产现场管理能力培养

第一, HSE是健康 (Health) 、安全 (Safety) 和环境 (Environment) 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是石油化工行业推崇的管理模式。强调健康首位, 按照企业生产实际, 采用工艺安全分析方法, 抓住工艺过程的本质安全, 营造企业生产过程的危险源识别、控制数据库教学情境。严格要求学生不得酒后和带病上岗操作, 不得带危害安全的物品到实训现场、工艺过程安全管理、行为动作安全管理、保持环境安全, 培养学生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能力, 强化学生的惠生工程理念和素养提升。

第二, “6S管理”是指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iketu) 、素养 (Shitsuke) 、安全 (Security) 六个方面, 由日本企业的“5S管理”扩展而来, 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在每次课后, 指导学生管理好实训现场, 培养学生化工生产现场管理知识和能力。 (1) 通过学生整理实训场地的锻炼, 将场地的任何物品进行分类, 有必要的就留下来, 没有必要的都消除掉, 腾出空间, 用活空间, 防止误用, 创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培养学生现场整理物品的习惯和能力。 (2) 整顿留下来的必要的物品, 依规定位置条理摆放整齐, 并加以标识, 使得工作场所井然有序, 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 创造整齐的工作环境,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培养学生规范摆放物品的习惯和能力。 (3) 清扫实训场所, 保持实训场所整洁干净, 造就亮丽舒适的学习环境, 锻炼学生清扫生产现场的习惯和能力, 以稳定品质, 减少工业伤害。 (4) 清洁是持之以恒地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 制度常态化, 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 创造明朗实训现场, 维持上面3S成果, 造就毕业生良好的生产现场清洁习惯。 (5) 从场地卫生到按规程操作, 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严格按管理规则和操作规程做事, 培养学生遵守规范习惯、积极主动的精神和营造团队精神。 (6) 重视实训现场安全教育, 要求学生时刻保持安全意识, 构建安全生产的情境, 所有的实训工作按企业生产要求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教学中, 通过平时潜移默化循序渐进, 让学生在岗前和实训操作过程中的HSE管理中和岗后搞好实训场地的“6S管理”过程中掌握化工管理知识和技能, 努力提升学生化工管理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岗位管理作铺垫。

(四) 德能并重, 注重职业素养培养,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由于同一台实训设备在教学中分为几个操作点 (岗位) 活动, 学生的岗位合作协作能力、职业素养得到培养, 在实训中就体验到企业的氛围。将学生分若干小组, 通过分工与合作, 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各种现象及最终结果鼓励学生发散性思考, 以此充分展示不同学生的专长。引导学生自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等查阅资料, 分析操作技术要领, 培养学生收集和综合各种信息的能力。例如, 在吸收解吸单元操作实训时, 要求各组分析操作中出现的液泛、雾沫夹带等现象的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组总结后由小组代表阐述结论, 锻炼学生岗位沟通和语言描述表达能力。通过这种分组讨论,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工作页的说明要求, 学生自主学习, 互相讨论, 小组合作, 协同操作, 既可发挥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 又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 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都可得到锻炼。但是, 真正效果如何?如何评价?我们摒弃传统的单一考试方法, 采用过程考核、活动结束的评价、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来检验。

过程考核与考试结合检验教学质量

考试是检查教与学的效果的传统方式方法, 应该说对检验教学质量有一定作用, 但化工单元课程本身就是操作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书面考试并不能全面反映中职学生的学习实情, 也对学生的技能学习起不到引导和督促作用。因此, 必须考虑采取过程考核与考试结合的方式才能很好地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并对原有考试方式作必要改革, 方案如下:

1.总评成绩=平时考核成绩 (50%) +考试成绩 (50%) 。

2.平时成绩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在各工作任务学习结束时进行。

3.考试分为理论题和操作题。 (1) 理论题 (闭卷考试) , 与传统理论考试题形式上类似, 共计100分。内容重在化工单元操作方法、工艺理论及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的考核, 增加工艺流程作图题。 (2) 操作题 (开卷考试) , 内容包括精神状况和仪容仪表;按企业规定的安全措施到位情况;现场解说工艺流程及操作;分岗位操作 (含故障分析和处理等) ;HSE和“6S管理”情况。共计100分。 (3) 考试成绩为理论考试成绩与操作考核成绩总和的50%。

实践证明, 采用过程考核与考试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消除一次考试定成绩引起的评估偏差, 实现全面综合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和最终学习效果, 体现了学生德、智、技的发展状况, 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热情, 对学生的技能学习起到有效的引导和督促作用, 对教学过程起到导向作用, 为工艺类课程考试方式改革提供了具有参考意义的方案。

实施效果

由于《化工单元课程学习工作页》的开发是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 参考了现有部颁教学计划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听取了企业专家、职教专家的意见后进行课程整合和编写的, 适应了企业生产岗位需求, 符合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要求, 有效地把课堂理论与实训教学的视野放大到企业生产岗位, 同时把企业生产岗位技能缩微收放到课堂教学上。该工作页在本校2013级石油炼制5班和2013级化学工艺4班中实验, 校、企、研、学四方对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非试点班级比较, 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和热情大大地提高;学生对实训装置组成、关键设备的认知、工艺流程的掌握、工艺操作的熟练程度、DCS操作熟练程度、识图和作图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均有明显的提高;化工生产管理知识和能力素养、组内成员合作和组际协作等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实践证明:利用工作页指导学生学习和训练, 可促进学生的技能学习和能力培养, 可对专业课程建设起到导向作用, 为工艺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范例。

本项目的实验和研究进行了一年半, 虽然取得较好的成效, 但由于时间短, 编写的工作页还比较粗糙。试点过程中能力的培养有时在组织上也存在不能持续的地方, 非专业能力的锻炼在课堂内未必能全部实现。这里提供的仅是本项目研究的初步成果, 我们仍需做进一步实验, 直至试点班级学生毕业, 看到毕业生在生产岗位上的综合表现才能得到全部验证。

参考文献

[1]陈有双.校企合作提高化工专业教学实习效果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 2010 (6) :116-118.

[2]黎琳, 王友保.北部湾经济发展及技术人才需求探析——北部湾发展战略下广西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之一[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4) :118-14.

[3]杨祥民.对化工单元操作综合性实习基地设计的构思[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3) :145-146.

[4]周国保, 古臻文.利用间歇反应操作实训装置进行一体化课程开发[J].江西化工, 2013 (3) :130-133.

[5]张学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整合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5.

上一篇:高中清明扫墓日记500字优秀下一篇:上海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