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醒来之爱的呼唤》观后感

2024-10-27

影片《醒来之爱的呼唤》观后感(共1篇)

1.影片《醒来之爱的呼唤》观后感 篇一

慈师之爱 心灵呼唤

吴畅生

一、什么是慈师? 慈师即慈爱之师。而“慈爱”基本解释:慈祥爱护。(1)、指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而爱人,如慈爱的母亲;(2)、温柔仁慈的爱和体恤,如《后汉书.寇荣传》:“臣闻天地之於万物也好生,帝王之于万人也慈爱”。(3)、对某个人或物充满慈祥爱怜,如,《北齐书.封隆之传》:“孝琬七岁而孤,独为隆之所鞠养,慈爱甚笃”。“慈爱”也就是从心底里,欣然升起的具有亲情感的、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祥和之爱。是长者对幼者无时不在的牵挂与心疼,它拥有包容万事万物人的胸怀与谅解,它犹如春日暖阳充满心间的温暖,如同和风细雨温柔滋润干涸的心田,仿佛天籁梵音唤起万物求真向善,更是一种禅定般的静待花开。

那么,什么是“慈师之爱”呢?慈师之爱指教师对受教育者发自肺腑的无功利性的、具有浓厚亲情的“温馨之爱”,是一种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的无痕、无疆、无价的大爱和至爱。

二、为什么要做慈师?

1、做慈师是师德核心内容发展的必然。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大计,师爱为本。从古代孔子的“仁爱”、墨子的“兼爱”到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无不蕴含“教育就是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与灵魂“的道理。教师的工作本应是以爱出发,一路高歌爱的进行曲,将一个又一个的学生送达成功希望的彼岸。可是,在物欲横流,处处充满金钱和权势诱惑的今天,每一位生活清贫的教师能安贫乐道吗?能够将自己的爱心无私的毫不保留的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吗?这恐怕很难吧。由于地位的低下,工作的沉重压力,生活中的琐事烦心等等。教师很容易把情绪带入工作,带到教学过程中,不仅不能对学生施予爱心,甚至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动辄发火、辱骂体罚,在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同时,也对教师自己的身心造成了伤害。有的教师仅把学生当作工作的对象,把授完教材当作完成工作任务,对学生家庭环境不了解,对教育规律不遵循,对学生思想动态、身心健康不关注,对学习、生活困难不关心,导致学生叛逆、不听话、思想消极、阴暗、心理人格扭曲,看待事物盲从、无志向、无亲情感、无服从意识、无敬畏之心等,师生关系对立、抵触,教育付出成本增大,教育成效甚微。上述现象是教师对师德核心师爱的缺失,更重要的是缺少慈爱之心。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位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像父母一样热爱学生,那么他将比那种虽然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我们以前提倡的“三美(学最美的教师,讲最美的课,做最美的自己)”活动中“做最美的自己”,其题中要义就是做一个完美的教师。现在要求大家做“慈师”也是希望老师们做一个肩负教育事业使命,胸怀慈母柔情,与学生建立“闺蜜”般友情的教师。这是师德的核心要求,也是师德内容发展的必然。

2、做慈师是新时期社会的心灵呼换。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疏远了,情感隔阂增加了,人们愈来愈感觉到爱的力量与价值。尤其是现在未成年人赶上了“亲情饥渴的时代”。尽管他们最需要亲情,但为了生计,许多农村家长几乎从孩子断奶的那天起就舍家弃子,奔波他乡苦苦营生,孩子或由老人代养,或交付亲朋邻里照看。没有爱的感受,就没有爱的滋生。他们很少或无法感受到父母的慈爱,缺乏爱的滋润与育导,大多能体会到的是老人的溺爱与无奈,金钱的重要与万能,致使孩子们形成的个性大多内向、封闭、自卑、放纵、无束与无畏,对人生无志向,无追求,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决心,没有社会责任心和民族使命感,这种人格缺失、性格扭曲的孩子如果不用新的思维和新的行动去弥补、去感召、去唤醒,就是教育的失败,教师的失职,师德的沦丧。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指出“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本就是神圣的职业,做慈师就是要教师以爱自己的孩子之心爱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以一种严父慈母心态,一种教师应有的责任,一种智慧的真爱和和蔼可亲的态度接近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悄无声息的融入学生心灵,使学生感受到如母亲般温柔细腻的慈爱,受到应有的尊重与信任,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3、做慈师是“四有教师”的内在要求。

2014年9月9日,总书记在北大看望一线教师,用“四有”标准定义“好教师”,即: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这一重要论断丰富了教师职业发展内涵,为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指明了重要方向。教师的仁爱之心,不简单等同于父母爱子女,这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的爱在教师身上的体现,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以师生相互信赖为基础的,这种信赖是真情的倾注,真诚的尊重、理解和关怀。“仁爱”比之“慈爱”在内涵上更宽泛,而慈爱在情感上更真挚、更细腻、更具体。教师的“慈爱”往往融于仁爱之中,因此,教师要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名学生,促成学生的成长进步;以慈爱之心开启每一名学生的心灵之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博爱之心施展教育的魅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

4、做慈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教育办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群众是最有说服力的裁判员。每一位学生家长自打孩子上幼儿园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一位有责任心、有爱心,和蔼可亲的好老师,因为孩子放在这样一位老师班上,家长放心,教师不会偏心,孩子不会被打骂、被欺辱,不会受到不公正待遇,孩子的冷暖病疼就会得到心疼与细致照料,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就会得到关怀与勉励,孩子就会学好、听话„„至于学校管理怎样,质量如何,教师文凭多高,教学水平怎样,这都不是家长太关心的问题。由此充分说明慈爱之师才是学生和家长迫切需要的,因为他们坚信一个有着慈爱之心的老师,即使其他能力方面差点,带出来的孩子定不会差到哪去。因此人人争当慈师是学校之幸,学校涌现大批的慈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5、做“慈师”是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不二法宝。

教师的“慈爱”具有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学记》中讲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情感是知识传授的桥梁。有了慈祥之爱,师生之间才容易思想相通,情感交融,才有一条心灵的通道。慈爱是教育的推动力。对学生来说,它是一种魔力,具有神奇的作用,具有慈爱之心的教师对后进生都是“一分严格之水,加上九分情感之蜜”。教师唯有心中充满慈爱,才能把学生置于心中。因为慈爱是育人的催化剂,是育人的促进器,是育人的航标灯。

三、如何做慈师?

1、做“慈师”,要热爱教育工作。

教师的工作是从事教育和培养人的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不热爱我们从事的工作,那么爱事业、爱学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如果我们不正确看待教育工作存在的工作繁重、待遇不高、生活清苦等问题,工作就会缺乏动力,就无法发扬奉献精神,就会失去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的使命感;如果不热爱教育工作,就会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自暴自弃,就不会不断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就不会提高爱人和施爱的智慧和能力。

2、做“慈师”,要尊重信任学生。

人都有自觉能动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是实施教育的前提。苏霍姆斯基指出“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尊重信任学生首要的是尊重人格、切忌歧视、讽刺、挖苦、谩骂、体罚学生。教师对学生人格侮辱,会造成学生心理扭曲和对立情绪,导致学生养成粗暴作风,与教师产生隔阂和矛盾,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多引导、多扶持。实行“三不”原则,不向家长告状,家长会上不点名批评学生,学生犯错一般不请家长到校。尊重信任学生要相信学生能够自我改正、自我进步、自我成功,给他们足够的期许与等待,用信任架通心灵的桥梁。同时,还要睿智的对待学生对自己的“冒犯”,变被动为主动,赢得学生心底的信任与爱戴。

3、做“慈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因而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做“慈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中间,走访学生家庭,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自身经历、学习态度、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当前的思想、交往的人群、包括学生的生日、爱憎忌讳的人或事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把爱洒向学生的心田,这样才能找准教育或施爱的切入点,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因此,没有了解的爱是盲目的爱,没有了解的教育只能是主观主义的教育。要了解学生,教师应当有颗慈母般的心,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心理,实施心理换位,进而以情入手、以情亲人、以理服人、以行育人、因人育人,以强烈的感情注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做“慈师”要关心爱护学生。

“慈师”热爱学生,就要视学生如己出,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各方面关怀备至。这种关怀发自内心深处,是无私的、浓厚的持久的挚爱。它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慈师”关心学生成长,尤其注重立德树人,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像呵护幼苗一样,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以及他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在关心思想上,善于发现“闪光点”,让学生看到进步,及时帮助解开思想“疙瘩”,矫正思想偏离的航线。在关心学习上,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发现并纠正缺点与错误,使学生不断树立学习与成功的信心。

5、做“慈师”要公正对待学生。

“慈师”对学生的爱心要讲公正、不偏心,一视同仁。因此,在教育工作中一是要偏爱学困生(或后进生),在现实生活中,后进生受到的更多的是批评、歧视,甚至是嘲讽,他们比一般学生需要更多、更真挚的师爱。挽救或转变一个后进生,往往与培养和造就一个尖子生具有同等的社会价值。因此,对这样的学生常常要倾注更多的师爱,让他们从师爱中获取信心与勇气,增强自尊意识,提高进取心,“知耻而后勇”。二是,要厚爱特殊生,特殊生往往经历过坎坷的生活历程,心灵遭受过程度不等创伤,他们中大部分人比一般学生对生活、对同伴、对师长更敏感,意志消沉、心理行为容易出现偏差,他们失去了应有的家庭温暖与天伦亲情。因此,更具有强烈的“被爱”补偿心理,对这些学生往往要施以更浓厚的师爱,用教师的慈爱温馨熨平他们心灵的创伤,用慈爱的力量唤起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对理想的憧憬。三是,博爱中间生,中间生是随时都有可能向两极化发展的群体,他们的趋向取决于教师“施爱”的程度。同等的师爱将成为他们朝正极化方向发展的推动力。四是,严爱学优生,学优生往往在赞扬声中成长,教师极容易受主观好恶和认知偏见驱使,对他们更多的是“响鼓不用重锤”或“一俊遮百丑”的态度。因此,为了对这些学生负责,合格的“慈师”要对他们“严爱”,从而健全他们的心理品质,提高心里承受和社会耐挫力。当然,“慈师”的公正更体现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上,也体现在学生干部与一般学生,优等生和后进生同等问题的处理上,在教师运用批评与表扬、奖励与惩罚以及某些细枝末节问题上要出于公心,处理公正。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建立威信,才能赢得真情拥戴。

6、做“慈师”要严格要求学生。

爱无原则是溺爱。“慈师”挚爱是明智之爱,是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它包含了对学生未来成长终身发展的高度信赖,真正体现了对学生的态度尊重。“以爱动其心,以严动其情”,是一种对学生充满责任感和理想感的深沉厚爱。

严格要求学生的基本要求是爱中有严,严慈相济,爱为前提,严为手段,严而有格(即明确的标准)严而有度(指适度)严而有恒(即始终如

一、坚持到底)严而有方(指方法灵活多样)。

7、做“慈师”要以“爱”育“爱”。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做“慈师”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论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正值心理个性品质形成期,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教师言行举止会像照镜子一样映刻在他们身上。我们希望教师做“慈师”就是要让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到教师无私、厚重的“慈爱”,我们要求“慈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博爱”;我们严格要求学生成人成才,成为报效祖国的栋梁,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爱党、爱国、爱人民才是“大爱”,我们开展“慈孝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孝老敬亲的“真爱”,用师爱的行为唤醒孩子爱的良知,点燃爱的火把,培育爱的种子,播种爱的麦田,引领爱的社会新风尚。因此,教师只有具备崇高的人格,严格自律,为人师表,才能达到上述以“爱”育“爱”的目的。

上一篇:我爱我的社团演讲稿下一篇:形容学习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