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三生教育(13篇)
1.幼儿园三生教育 篇一
幼儿园三生教育经验材料
一、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精神与“三生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师资培训。
学习《刚要》和“三生教育”的教育理念:二者都强调素质教育,二者都关注幼儿终身教育的理念,二者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二者都是面向世界的科学幼儿观,强调幼儿教育的生活性。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三生教育”研究课、说课比赛、论文评批、教案评选,对教师进行培训。
自2008年9月开展“三生教育”活动以来,我园组织了17节“三生教育”研究课,共同探讨“三生教育”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组织了31位教师进行“三生教育”说课比赛,通过写说课稿说课,教师对开展“三生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目的。上交了29篇“三生教育”论文,31篇“三生教育”教学设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教师们参与“三生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了,理念也有了较大的转变。
三、整合多种资源丰富“三生教育”内容
“多元整合幼儿园活动课程”、“交通安全”、“家居安全”“幼儿礼仪品格教育”、“三生教育”教材都是我们开展“三生教育”的资源,我们鼓励教师将预设与生存结合,鼓励教师从身边的人、事、物生成新的教学设计,对幼儿实施“三生教育”。
四、幼儿园开展“三生教育”重在进行习惯的培养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全园设班级工作评比栏,每周对各班幼儿的常规进行评比,分出优良差,进行张榜公布。
五、幼儿园重视“三生教育”专题活动的组织,增长幼儿各方面能力
“三生教育”知识传授重要,而能力培养更重要。能力培养离不开活动,因此幼儿园尽可能为幼儿提供多的实践活动来提升能力。如开设生活劳作室,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带动技能。开辟种植园地,让幼儿亲自种植一些植物,观察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体验劳动的艰辛、乐趣。开辟饲养角,让幼儿亲自饲养小动物,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多一些参观活动,如到工厂、农村、商店了解不同人的生存环境,职业情况、增进了解。近几年抓安全教育,许多如春游、秋游、远足活动都不敢开展,其实都应该开展起来,各种演习活动也应实实在在开展起来,一次幼儿的亲自实践活动胜过无数次游戏活动。
六、家园共育,有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把家长请进“三生教育”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共同探讨“三生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板报、书信等形成,使家庭、社会和幼儿园形成合力共同完成“三生教育”。今年我园美术组11位教师,音乐组7位教师,开展“三生教育”研究课,分别上了交通安全、环保、动物、植物等多个主题,我们把家长也请到了课堂,课前由授课老师说课,副园长培训相关的“三生教育”理念,让家长带着目标,带着问题听课,“孩子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孩子们学到了什么”“家长应做哪些工作”提出各个不同的要求,课后组织家长一起讨论,家长对“三生教育”内容、形式、途径、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大家都表示愿意配合幼儿园把“三生教育”搞得更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环保,做一个健康、快乐、活泼的小朋友。
2.幼儿园三生教育 篇二
一、让教育更有理性
实践“三生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要提升教师本人对生命的认识、对于人生的理解和价值的追求,让教师重新理解教学生涯,体会生命在课堂中流淌的意义,进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生存、生活的光辉。具体讲,教师要正确处理“成人”与“成才”的关系,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学生懂得生命的尊严、生存的价值、生活的真谛。树立“三生教育”的教师观,建立新型的互动与交流的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三生教育”的教学观,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直面人生;树立“三生教育”的课程观,课程的设置、内容的取舍也要遵从“生命、生存、生活”发展的规则;帮助学生树立“三生教育”的学习观,真正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沟通、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二、让教育更富成效
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的品质,开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使人享受良好的教育,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生教育”是一种关注学生生存状态,丰富学生生命历程,激发学生生命潜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的教育。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我认为,在抓好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重点要突出三个方面的教育:
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
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
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心怀祖国,有报国之心,报国之志。
三、让教育更添智慧
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要注意挖掘学科教育中有关“三生教育”的内容,文科教学要强调突出人文性,要注意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感受他人的人生境界,欣赏他人的高尚情操,从而加深学生个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艺术学科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生命之美、世界之美及创造美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教学要注意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和宇宙无穷的奥秘,懂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合理的关系。
教育过程要让学生参与,要触及学生的心灵。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心理活动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含量,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在管理中调节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和谐地对待自然,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3.教育的形式要让学生乐于接受。要做到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喜闻乐见。
四、让教育更有品味
学校要努力营造一种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精神氛围,来促进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风传统,统一的文化认同的形成;应组织个性化、有特色、高品质的文化娱乐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应开展系列化、开创性的知识文化活动,来扩大学习的认知领域,挖掘学生的潜力,锻炼学生的才能, 使学校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一部和谐优美的“协奏曲”,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让教育更有力度
3.“三生教育”与勤工俭学 篇三
实施“三生教育”是云南省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新一代建设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实施“三生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开展勤工俭学与实施“三生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开展勤工俭学是结合农村中小学实际实施“三生教育”的具体体现。
首先,实施“三生教育”与开展勤工俭学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开展勤工俭学是中小学实施“三生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三生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两种组织形式来实施的。课堂教学着重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而勤工俭学则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和生产实践,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产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学习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获得生活体验。通过勤工俭学,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三生教育”知识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得到了深化。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在开展勤工俭学的工作中,以“三生教育”为指导,就能促进勤工俭学的发展,同时,在实施“三生教育”教学时,积极开展“勤工俭学”,就能深化“三生教育”的成果,双管齐下,互利双赢。
二、积极开展勤工俭学,为实施“三生教育”构建参与社会和生产实践的平台
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省勤工俭学成绩显著。据统计,到2007年底,云南省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已建成11064个农林牧渔勤工俭学基地(占地面积1270207亩)、223个工业企业勤工俭学基地、4087个第三产业勤工俭学基地,2007年接纳学生劳动实践已达11204512人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成千上万的勤工俭学基地无疑是实施“三生教育”宝贵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要把勤工俭学基地建设成实施“三生教育”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生产劳动基地,我们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坚持为教育教学服务是开展勤工俭学的根本宗旨,育人和助学是勤工俭学的基本功能。但是,在开展勤工俭学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育人的功能,而只注重去搞创收,对勤工俭学的认识还停留在粗浅的层次。因此,要把勤工俭学基地建设成实施“三生教育”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基地,首先要树立起“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在开展勤工俭学时,坚持以“三生教育”为指导,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主体认知与行为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实现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的。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本质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勤工俭学工作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活能力,作为新时期勤工俭学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3.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加强勤工俭学生产基地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省已建立起一批有一定基础的勤工俭学生产基地,但一部分生产基地基础设施不完善和设备简陋仍是勤工俭学工作的薄弱环节。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还需要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了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引进一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设施,促进勤工俭学工作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勤工俭学工作要主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开展勤工俭学工作中,以“三生教育”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使“三生教育”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及生产实践相结合,显性内容与隐性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收到最佳成效。同时,通过开展勤工俭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使各种教育资源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互为延伸,达到共赢和多赢的目的。
4.幼儿园三生教育 篇四
教育是成长、成人、成材和服务社会的有效载体,其终极目标是育人。而“三生教育”回归了教育的本质,它与德育、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幼儿园是道德启蒙的摇篮,素质教育的基地,在“三生教育”的理念认识与教育实践中,肩负着重要的教育任务。“三生教育”在幼儿园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我园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切实开展“三生教育”的主题活动。现就开展实施情况做一个小结:
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在与成人的互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幼儿初步学习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知识,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因此,我们在实施中从教材主题出发,延伸和拓展主题内容。在主题活动“真爱生命”、“我的爱心小礼物”、“我的一家人”等,让幼儿通过感受父母的爱,学会爱自己的父母,知道感恩,并初步建立乐意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关心。让孩子通过活动懂得父母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从而引导孩子学会感恩,而不是一味地向父母索取爱。
在主题活动“我的家——我的幼儿园”,让幼儿在说说、唱唱、学学、做做中,体验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增强对幼儿园的了解和热爱,感受集体生活,萌发集体意识。在主题中拓展了课程——“我的幼儿园真漂亮”、“我的新朋友”等 1
等。在年级集体活动中还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幼儿通过体验和感受,懂得爱护幼儿园环境,自觉遵守卫生、行为规则,并能礼貌友好地和同伴相处。
在主题“爱惜食物”中,老师根据教育的目标理念,拓展了学习内容,如古诗学习“悯农”、生活活动“营养早餐”等等,在学习体验中,让幼儿认识到食物来之不易,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浪费行为。了解到食物的多样性,以及人体所必须的各种营养,从而懂得珍惜粮食,不挑食。通过主题的学习与幼儿一日生活的渗透,老师们增强了对“三生教育”的实践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的创设对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活的环境中,在幼儿参与互动的氛围中,可以增强主题意识,呈现学习成果。《什么东西不能玩》,《什么地方最危险》,让孩子们去找找幼儿园的什么地方最危险,不能去,或者玩的时候要小心。
在幼儿时期,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家园共育是素质教育的立足点,在“三生教育”中,通过家长会和家园栏将幼儿园“三生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因为孩子的品德行为、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或单纯在幼儿园就可以养成的,而是在家园环境中,在共同的目标要求下、持之以恒地逐步养成的。
这些小小的变化,都是对孩子进行生命、生存、生活最启蒙、最直接的教育效果。这同时增强了我们对开展幼儿的“三生教育”的信心。
5.“三生教育”论文 篇五
范德华郭定祥
时代呼唤三生教育,社会呼唤三生教育,家庭呼唤三生教育,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三生教育意义重大,刻不容缓。作为三生教育的试点单位,云南省旅游学校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开展和推进三生教育工作。根据《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2009年“三生教育”工作要点》的要求,我校积极开展三生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感受,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常规工作打基础
三生教育的常规工作是做好三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是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开展好三生教育的常规工作。开展好三生教育的常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三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三生教育实施办公室、三生教育实施方案、三生教育各项工作职责,三生教育学习计划、培训计划、授课计划、活动计划一应俱全,各科室还必须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的三生教育工作计划,保证三生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相互支持。及时地、认真地组织学校领导班子、任课教师、班主任、相关工作人员,全体教职工,学生干部等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学习三生教育知识,学习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有关三生教育的各项指导意见和文件精神,加深对三生教育工作的认识,使教育者正确理解和认识“三生教育”的内涵和意义,统一思想,相互支持。
3、体现“三有”组织原则、“三进”教学原则、“三讲”工作原则、“三 1
结合”教育原则。三有,即管理有人抓,研究有人搞,具体工作有人做。三进,即三生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讲,即时时讲三生、处处讲三生、人人讲三生。三结合,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统一考虑,各有侧重,各有载体,相互补充,多赢共赢。从各个方面推动学校三生教育工作顺利、丰富、生动、有效。
4、把握时机,积极推进三生教育。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抓住新生入校,家长送孩子到校的机会,开展“家庭教育家长教育会”,提高家长对三生教育的认识。将三生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每学期组织一次“三生教育家长座谈会或报告会”。班主任做好学生和家长双边教育引导工作,班主任和辅导员积极和家长研究制定学生教育方案。利用学生参观、访问、实习、实践等机会或形式,有意识地开展三生教育,让学生在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接受社会的过程中,感悟和接受三生教育。
第二、研究工作促效果
开展三生教育工作,除认真按照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开展好常规工作外,还必须结合本校自身的特点,重视学校三生教育工作研究,力求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为此,学校成立了“三生教育组织实践工作”课题研究组。研究组人员齐备,分工明确,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以研究保方向,以研究促效果。通过总结研究,我们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工作中要积极开创教育形式,丰富教育方法;
2、工作中要积极体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工作意识;
3、工作中要增强三生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三生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家庭
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5、把三生教育同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三生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成为中职学校教育的主线,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
6、重视并积极开展三生教育班会例会和主题班会;
7、以三生教育为主题,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模仿残疾人运动会”。开展“青春、美好、健康伴我行”等各项专题讲座。
三生教育研究组还积极争取和完成了云南省重点招标课题:《云南省旅游学校实践“三生教育”的做法及经验》。
同时,学校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开展三生教育工作研究。由范德华校长撰写并出版了《中等职业学校“三生教育”研究》一书,相关教师撰写了《实施“三生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德育课教学渗透“三生教育”探析》、《“三生教育”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创新》、《紧紧抓住十项工作推进三生教育科学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三生教育”实践的思考》、《以“三生教育”为指导,构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新模式》、《“三生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等数十篇论文。
这些研究探讨工作较好地推动了“三生教育”工作向前发展,大大增强了学校“三生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创新工作显特色
在三生教育工作中,如何找到工作新亮点,展现工作新特色,是消除工作疲惫,提高工作吸引力和教育影响力的根本问题,我校充分认识并大力推进这方面的工作,重视创新,努力创新、大胆创新。除积极创新日常三生教育工作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外,我们的创新工作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三生教育”为依托,积极开展“年级主题教育”。
即:一年级重点进行成人教育、二年级重点进行成才教育、三年级重点进行就业与创业教育。结合中职学校学生自身特点和教育特色,以科学的教育形式、集中教育力量、突出教育主题,强化教育效果。年级主题教育工作组制定实施方案,组织编写年级主题教育教材,现教材编写已基本完成,即将出版实施。
2、以“三生教育”为指导,积极开展“待发展学生”的教育工作。“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的一大难题,我们把问题学生规范称呼为“待发展学生”,以“三生教育”为指导,积极开展“待发展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从“待发展学生”的确定到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三生教育”的内涵,体现了“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科学管理”的教育理念。
3、以云南省职教学会学生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为依托,在中等职业学校范围内积极开展三生教育的宣传和探讨工作。
6.“三生教育”走进课堂 篇六
“三生教育”走进课堂
红河州绿春县平河乡车里小学杨文强
“三生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开展“三生教育”活动的首倡者、罗崇敏厅长曾对“三生教育”作过生动的阐述: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人的生命由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所构成。人生发展是生命发展、生存发展和生活发展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整体运动过程。我们一直都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但是什么是我们真正面对的生存呢?生存很困难!什么是我们真正的生命呢?生命的品格!什么是我们要面对的生活呢?生活中既有机遇、事业有艰难的挑战,我们就是要把生命、生存、生活这„三生‟联在一起,实实在在地为大家做一点事。对于我来说,最好、最恰当的岗位就是站在讲台上,我觉得心里最宁静、最舒服的时候就是面对学生,只有要我看到的学生在,我的心里就觉得很踏实。教育就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本真事业。作为一个老师,使命不就是陪伴成长吗?在成长的每一阶段,去体会并欣赏成长中所有的欢欣和酸楚,去洞察并且包容地陪伴,在陪伴中引导,而不是板起面孔训诫。如果我们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那么我们无法埋怨这道中间的鸿沟。
人的一生生命只有一次,这谁也不能否认的。可有些人却忽而不见,记得读小学五年级时,有一天早上,忽然觉得自己好象忘带了什么,于是飞快的往家跑。然而,在回去的路上,一辆奔驰着的出租车撞倒了我,我倒下了,流了好多好多的血,那车却犹豫了一下便开走了。车里的司机叔叔,难道您没看见我吗?不,您一定看到了,那您为什么又把车开走了?路边的行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我不行了,来救救我吧,用您那饱经风霜的大手拉我一把吧!公路上行车的司机们,我不会忘记有乘客向您们招手时您那高兴的样子,可我,一个躺在大路上流着鲜血的幼小的生命在向您招手,装着没看见,甚至从我身边一擦而过,您没看见吗?不,您一定看见了,那您为什么不救救我呢?我流的血太多了,我想妈妈,想我的家人,我竭尽全力大喊:“妈妈,妈妈,快来救救我吧!”可妈妈在哪呢?她听得见吗?在我身边,一辆辆汽车与我擦边而过,而我只是弥漫在这烟雾之中。我试着举了举手,可我举啊,举啊,怎么也举不起来。“妈妈,你在哪呢?快来救救我吧!”我哭着,喊着,可妈妈她听不见,路上的行人也当没看见,没听见。后来,有个同学来了,把我送到校医务室,如果没有那个同学,我的生命早就没了,现在我也不会站在讲台上教育这么多的人了!尊敬的人们,请记住血的教训,让自己有一颗火热的心,让每个人都有一片蔚蓝的天空,让世间充满温暖!
还在读书时,有一次,我们班的班干部竞选会上。班里没人主张毛遂自荐,教室里很静寂。在大家沉寂的这几分钟里,老师三番五次地鼓励同学们,甚至于用上了激将法,却仍见不到一只颤抖着向上举的手臂或一个毅然走上台去的身影。我坐在桌子上,看着自己如何辜负那一双双充满希望的目光,那一声声饱含期待的呐喊;勇气与胆怯的较量,使我的心潮如翻江倒海,起伏跌荡,受到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力量阻挡,跃跃欲试,却总无法迈出这艰难的第一步。老师一句针对性的“懦夫”让我更加坐立不安,然后形成一股动力,在耳边不停地呼唤着:“上去,快上去!”身子颤抖得厉害,我慢慢地放下手中那支一直在掩饰自己内心慌乱的钢笔,肃然起立,大步流星地朝着一处充满光明的地方走去。这时,在我耳边响起的是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与喝彩,那声音是多么熟悉,直叫我感动不已,顿觉一股暖流淌过心田,一种感动涌上心头,我热泪盈眶。心潮在一次次沸腾,在一次次澎湃,在一次次咆哮。站在讲台上,我几乎是含着泪水在发言的……尽管最后,我还是以几票之差落选了,但这并不代表我是失败者!下台后我躲在教室的某一个角落里悄悄地落泪,可当晶莹的泪珠划过我脸颊的时候,感觉它是前所未有的火热,因为我不是在为失败而沮丧,而是在为胜利而欢呼!我感谢上苍,感谢自己给予了自己无穷的力量,从而战胜了自己,克服了心魔,也跨越了一直阻挡我前进的障碍!我想,“人生的机会,总在犹豫中丧失”的名言不会在我的身上应验。因为我坚信,有了这一次平凡中不平凡的经历后,我会在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去好好把握每一个机会,克服胆怯的心理。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在门外发呆,邻人觉得奇怪,就问他:“你怎么不进去?”那人回答:“找不到钥匙啊!钥匙在哪里呢?”邻人于是告诉他:“门又没上锁,不然你打开看看!”但那人还是不相信,继续发呆„„!
7.实施“三生教育”之我见 篇七
一、需要什么心态
第一,要坚定信心,破除神秘感。此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没有明确提出过“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的整体概念,但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应该从关注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等基本问题入手。通过实现培养人的功能,最终促进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的达成,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实施“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教育规律的反映,是实现教育核心功能的体现。
从实践层面而言,过去在各地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有过零星的或一些不系统的实践和探索。
从这个角度讲,“三生教育”对我们来说是熟悉的,应破除神秘感。
第二,要科学对待,认真学习。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既能找到一些理论的依据,又能找到一些历史的渊源,这一点应当承认。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伟大事业,因为任何创新都有一定的基础。同时,更应看到,我省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事业的大背景下提出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三生教育”的。换句话说,我省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实施“三生教育”作为推进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来的。我省在充分认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的基础上,率先把实施“三生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提出来。特别是我省提出的“三生教育”的定义及其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定义,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国情省情,重新整合、加工、提炼、创新而提出来的,此前没有与其内涵和主要任务完全相同的提法。
此外,实施“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途径、主要方法、组织形式、考核办法、评价体系等,也有一定的创新性。
从这个层面讲,“三生教育”对我们来说又是崭新的,应科学对待,认真学习。
第三,要务实创新,提高执行力和创造力。实施“三生教育”首先要务实、抓实、落实、求实、真实,做到既积极推进,又扎扎实实;既营造良好氛围,又稳健发展。这就需要提高我们的执行力。实施“三生教育”,既是一项新的开创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开放性、包容性很强的事业。这就为我们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可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总之,我们必须把提高执行力和发挥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
二、确立哪些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所指的“人”主要包括五个层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其中,管理者是关键,教师是我们办学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家长是开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各界人士是有效教育的保障、补充、延伸和深化。
二是尊重为先的理念。要尊重我们的教师,尊重我们的家长,尊重社会各界人士,最根本的是要尊重我们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是服务为重的理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服务就没有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的同时,我们必须突出和强化服务为重的理念。
四是全面发展的理念。实施“三生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促进一切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主动、活泼、全面地发展。
五是和谐共进的理念。作为管理者,要确立与教师、学生一起成长的意识;作为教师,要强化与学生一道成才的观念;作为家长,要树立与孩子共同进步的思想;作为学生,从小要逐步培养自我和谐、我与他人及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识、能力及行为。
三、我们怎么去做
概括来说,实施“三生教育”,要围绕育人中心,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体现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要求,统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全员、全程、全方位地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调动理智、情感、行为、环境的力量,抓住教育、管理、服务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结合,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上着力,从生命、生存、生活等基本问题和成长、成人、成才等基本环节及做人、做事、做学问等基本内容入手,以此对学生的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予以真正的、适度的关注和关心、关爱。
8.幼儿园三生教育 篇八
【关 键 词】 小学教育;“三生教育”;生存发展
进入21世纪之后,“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孩子的成绩高低与否,这对家长来讲都不是最重要的,家长看重的是孩子能否获得良好的生活能力,并且能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脉相承。本文对小学教育中的“三生教育”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析,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一、三生教育的内涵
所谓“三生教育”,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具体指的是通过三个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当然,小学教育中施行的“三生教育”并不都是在学校这个学习环境中进行的,需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整体力量,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
(一)生命教育
在“三生教育”中,“生命教育”是最为基础的教育,只有拥有了生命,其他的教育才能在此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接受。在小学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就是通过相应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教育。在生命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对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进行充分的认识,尊重生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发展。
(二)生存教育
当一个人拥有了生命之后,就要生存下去。所谓生存教育,就是让学生对各种生存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对各种生存技能进行充分的掌握,让自己的生存意志不断加强,对生存规律进行把握,最终长久地生活下去。在生存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通过生存教育,让学生明白不能只顾自己的生存,要养成更好的和谐的生存方式。
(三)生活教育
应该说,生活教育是最为长期的一项教育工程,借助于生活教育,让学生对生活常识进行相应的了解,从而掌握具体的生活技能。同时,在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借助于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人活着的意义,遵守社会规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比较和选择生活,从而获得有质量的生活方法。
二、提高小学“三生教育”教学策略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要充分借助于学校课堂的教育作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三生教育”。但是,若想单纯凭借学校教育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加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一股合力,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三生教育”真正贯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一)学校发挥主引导作用
小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因此要借助学校这个平台,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地对学生进行联系实际、针对性强的“三生教育”。学校教育中,课堂教育又是重中之重。学校借助于相应的“三生教育”教材,专门开辟课时进行学习;或者在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等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也广泛引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素材,在教学中有机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学校应该突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感知、反思生活,从而积累起生活经验。同时,学校应加强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主要以精神文化引领为中心,让学生借助于学校生活获得相应的教育。
(二)家庭发挥引领的教育作用
小学生每天的生活场景就是学校、家庭、社会,其中家庭是较为重要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只有家长的通力配合,才能让学生的“三生教育”落到实处。如有部分家长喜欢打牌,甚至让孩子陪伴自己玩牌;有的家长喜欢玩游戏、玩手机,任凭孩子一个人无拘无束地生活,缺少生活引领。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形成符合学生成长的氛围。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
学生最终的生活场所会转向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因此要借助于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社会对实施“三生教育”的正面影响和积极作用。学校要与当地政府密切联系,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争取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如可以借助于科技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馆等场地,让学生借助于社会平台受到良好的社会教育。
总之,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要将“三生教育”放在重中之重,在培养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最终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家荣. 论生存教育是生命价值回归的重要途径[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2] 李玉娟,高义. “三生教育”研究述略[J]. 黑河学刊,2014(8).
9.三生教育讲座 篇九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三生教育
一、“三生”教育观形成的背景 案例1 根据(国内)相关调查报告,我国每年因青少年自杀、他杀、安全事故等原因丧生的近1.6万人,平均每天约失去一个40人的教学班。除各类安全事故外,其中导致青少年学生轻生的前两个原因,分别是学习压力和个人情感问题,意外伤害、自杀自残已成为祸害青少年的第一杀手
案例2 中国每年约5万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每天就有约150人逝去——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执行总监崔民彦指出了这触目惊心的数字。在今年“上海学生对烧烫伤和中毒预防的认识”调研中,她看到63%的家庭未定期规划家庭逃生路线,37%的家庭从不规划或没听说过;近40%的家庭没有把紧急电话放在显眼处,其中27%的家庭从未或者不知道该这么做,“安全第一孩子从小就知道,但是他们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
1、我国传统教育的缺失
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人是以生命形式存在的,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 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最终是为人的生存、生活及发展需要服务的,需把传统教育中缺失的生命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工程。例如: 生命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生活安全)生命健康(近视、肥胖、体质虚弱、疾病)生命内心(自虐自残自杀、他残、伤害异类)生命成长(追星、厌学、早恋、网络成瘾)等
2、世界各国对生命教育的关注
① 1976年起,目前美国(死亡教育的发源地)已有1500多所中小学校实施死亡教育课程
②英国皇家学院于1976年建立了死亡教育机构,开设教育课程。③德国实施了“死的准备教育”,出版了专业教材。
④日本所有学校每年都要有计划地进行4次左右的全国学校灾害模拟教育
⑤台湾开设生命、生存、生态教育课程
3、现代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素质人才: 健康的身体、道德修养、专业知识技能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问题: 如何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
①以人的可持续的生存发展为本
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为先。
逐步凸显生命主题是现代教育本质的回归,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 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
现代教育以人为本,应体现人的生存教育这一核心问题,因为只有人的个体生存满足于安身立命需求后才能顾及他人,及至社会、自然,才能升华至精神发展。
二、“三生”教育的内涵 生命、生存、生活
生命是生存、生活的前提,生存是生命存在的基础,生活是生命存在的方向、目标。
“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是现代教育终极价值的需求
1、生命教育
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敬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认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及发展规律 生命教育包括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形成教育,对应的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生存教育
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
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3、生活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
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
4、以科学发展观理解三生教育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科学体系中,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以人为本、以人的可持续的生存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认识生 命、尊敬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应是学校教育的立足点。普及生命教育知识,引导青少年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成全生命,提高青少年生存技能,促进青少年生命健康成长
三、如何落实“三生”教育
1、整合教育资源
“三生”教育凸显“以人的可持续的生存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实施三生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性工程,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要大力整合学校、社会、家庭教育资源,2、发挥学校主渠道教育作用
学校教育是实施“三生教育”的主渠道。把认识生命、尊敬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作为学校教育的立足点。
3、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所有承担教育职责的人都应
树立生命教育观念
树立服务育人观念
树立平等教育观念
1、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功能作用 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 子不教,父之过 孟母三迁
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 天生我材必有用(用于社会)手术费=一杯牛奶
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攒学费,挨家挨户推销商品,傍晚,当他疲倦万分,饥饿难耐敲开一扇门希望能得到一杯水时,得到的是一位年轻女子的一杯热牛奶,令男孩感激万分。(超值感动)
许多年后,男孩成为一名大夫。一位病情严重的患病妇女被转到男孩所在的医院治疗,手术后妇女正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时,意外发现她的手术费账单上有一行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湖北某地一贫困山村,因父亲外出打工,母亲不堪家庭生活重负轻生而寄养于叔父家的一名男孩,向自己的亲奶奶及其他亲属投毒,并偷窃叔叔家的钱2000多元挥霍。(无感动不感恩)
事发后,因不满14岁免除刑事责任,回家接受教育,专家认为应让其多感受亲情,在关爱中成长„„ 案例3 199个孤残儿童一个爹
王家玉是安徽颍上县的一个农民,苦学木工技艺开办了一家家具厂,几年间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收养了一个孤儿,此后便一发不可收,10年间竟收养了199个孤残儿童,他也因此由一名腰缠万贯的富翁变成了身负22万元巨额债务的“负翁”。但他仍没有停止帮助这些孤残儿童的脚步。案例4 5.12汶川地震牵动亿万人的心,香港一普通市民卖车捐款15万港元
2、发挥学校主渠道教育作用 建设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不是简单的净化、绿化、美化,包含校园内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及显露的精神文明建设因素。
“三生”教育不是靠几节生命教育课堂就能完成的,是贯穿于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人生教育。
完成知识目标是基础,达成能力目标是关键,实现价值目标是核心。
学校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学业成长、升学考试等负责更要为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负责。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应是真正充满活力的人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和完善的教育。①、在专设课堂中突出生命教育主题
生动、情趣的课堂教学是传授生命、生存、生活知识的主阵地 专设生命教育课堂
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教学内容易于借助生命教育课完成,使学生知生理、调心理、懂哲理、明事理,将其引向生命领域、引向生存世界、引向生活未来,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使其真正成长为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帮助人追求幸福生活。②、在各类专业课中进行渗透 学科渗透
学校教育是以发展完善人为目标的,教师不仅有责任完成使 学生升学的学科知识教育,同时有责任使学生成为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的社会人
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落实
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四射,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
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学生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学生去创造。高扬生命的价值,反复吟唱生命的礼赞,(面向全体、关注问题学生)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积极的存在状态----投入、倾注、热力四射、兴味盎然
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
③、加强德育教育、强化管理,开展养成性教育,突出个性发展 建设高素质的教书育人队伍 营造育人的物质环境
建立全程跟进的教育责任管理机制 强化卫生、语言、行为等习惯养成性教育 建立师生个性发展平台,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是检验生命教育的阵地。④建设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特别是人格品质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师生关系,生命教育不仅是针对学生的教育,也是针对教师的教育活动,一个好教师的重要品质是热情和温暖,为学生创造一个真正的学习情境: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带给学生情绪上的安全感、充满鼓励和温暖的课堂让学生总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感受到学习过程的美好、学校生活的充实和思考的乐趣,就能把学生引领到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出高度投入的、专注的、有生命尊严的存在状态。学校教育要肩负的重要职责即为:“学校之事务在于营造一种使学生潜心学习的氛围。那是一种充满诱惑力,以致学生随深陷困难却不愿放弃的氛围;一种有极强挑战性,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特别是一种能使学生享有完成学习任务后的快乐的氛围”。
3、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教育在促进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面有特殊而艰巨的任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方针,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各项教育制度,要通过教师来执行;教育质量,学生素质,要通过教师来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对教师队伍的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教育工作不懈的追求。教师一定要教好书、育好人,肩负起培养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庄严职责。要肩负起这庄严的职责,就得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保罗韦博士概括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的12种素质:
友善的态度。
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
耐心。
兴趣广泛
良好的仪表。
公正。
幽默。
良好的品性。
对个人的关注。
伸缩性。
宽容。
有方法。
案例5 某小学一位教师反复讲授一个应用题的解法,因学生听不懂,而将一位同学的耳朵撕裂;某中学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讽刺挖苦一位女生,导致该女生跳楼身亡„„
教师心理问题是影响教育效率的重要因素
据相关统计,我国教育工作者因精神疾病进入专门机构治疗的占总数的30%以上。
教师因工作压力、家庭生活、子女教育等因素,一半以上有不同程度 的心理问题。
①、优质教育一定源于善好的生活
优质教育一定源于善好的生活:学生学习生活的不断改善,源于教师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
教师要不断促进专业成长(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具有良好的心态(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②、教师的生命观与生命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劳动重在教书育人
教师是有生命的人,教育对象也是有生命的人,教师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带着思想、情感的劳动,其目的是使学生的生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教师劳动应是一种传播人类先进文化、进步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典范性生活实践活动。
只有尊敬生命,关注生命成长的教师,才可能积极而有意识的开展生命教育。
③、三生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三生”教育主题应围绕“人与社会,特别是我们怎样张扬人的主体性,怎样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怎样培养一个积极的生活者”。教师只有成为一个积极的生活者,才能乐观、自信、开朗、待人友善和自觉奉献社会,才能将热爱生活的情感带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美好生活的召唤,从而去亲近生活、感受生活、美化生活。
把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到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悟生命的美丽,珍爱生命,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 和正义感,懂得感恩、回报、奉献社会 ④、教师如何教“真”育“爱’
一是要真心做人。因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将失去最起码的条件。要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和改造,要尽力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塑造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
二是要精心做事。要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不仅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实践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地思考和安排;在实践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三是要诚心育人。进入学校的大门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成长需要的发展中的人,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结合三生教育主题,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尊敬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丰实的专业知识技能传授武装学生,用教师对待生活的热情、语言、行为、思想等展现人格力量,不断完善自我精神生命,谋求师生共同的人生的最大化发展。⑤、教师素质提高策略
不断丰富文化底蕴:广泛的知识学习(阅读)使之知多而深,专业技 能的提高,使之学有所精。
不断丰富内心世界 :思考细腻,表达精当、儒雅
不断规范榜样作用的外在表现(言行):(语言承载思想、情怀,教师语言是思想灵魂的外在表现,反应了教师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教师语言的锤炼等于锤炼思想;思想是行为的指挥棒,一切行动都源于大脑的遥控)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艺术(课堂和课外)
有情感(真诚、深刻、丰富),有方法(手段)。
教师幸福人生的八句指南
快乐是一种美德;
微笑是一种力量; 优秀是一种习惯;
成功是一种心态;
歌唱是心中的阳光;
简单就是享受; 清白是温柔的枕头;
10.三生观教育感想 篇十
一、“三生教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树立正确生活观念,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
“三生教育”属于学校德育的范畴。其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
二、人生观的基本内涵
所谓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它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向,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决定着人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
人生观的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应当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人们对于人生的价值、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等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在阶级社会里,人生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生观。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同历史上剥削阶级的种种人生观根本不同,它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一切进步人生观的合理成份,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无疑,这是极为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以观点、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在人的个性的意识倾向中,而这种作为心理的稳定倾向的人生观,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人的心理功能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
三、“三生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意义
1、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瞬息万变,总会遇到许多大小各异的矛盾、挫折和冲突,给人带来烦恼与困扰。这时就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掌握与各种致病因素作斗争的主动权。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价值、目的、道路等观点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人的行为、活动方向和进行方式。树立正确人生观,就能够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就能够为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实际上,树立正确人生观,也是培养人的一种信念。在大干世界中,许多事情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信念对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对人的潜能的发挥有着奇特的作用,信念在人们无能为力时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无论是来自思想意识或宗教信仰,还是来自丰富的经验,都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取得最好的结果。
2、“三生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充分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
教育就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伟大使命,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教育学中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如果说,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自觉自为,教育则凸现出对这个自觉自为生命体的不断生成与和谐完整发展的动力特性,这一特性要求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似乎知识多就意味着人的水平高、能力强。这一观点的缺陷表面上看是将知识的增长与人的发展相混淆,实质上是人性关怀的缺失。它将知识当作教育的目的,颠倒了知识与人的关系。“三生教育”在本质上充分强调以人为本,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始终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以育人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包括人格、尊严等方面的需求,以培养自主发展的创造性人才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类所有的情结中,最强烈的莫过于被人重视。”在美国,比如哈佛大学50周年校庆时,曾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哈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观念上,“三生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个生命个体,无好坏优劣之分,挖掘每个生命体的特点和优点,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3、对大学生进行“三生教育”的紧迫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在接受高层次的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现在,在许多高校,我们不时听到的消息是:某所大学又有学生跳楼,某所高校又发生一起凶杀案……不可以否认,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生命因各种原因从大学校园里消失,而这些逝去的生命十有八九是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大学生。这些生命的离去,对大学生有没有什么触动?应该说基本没有,当代大学生对同龄人的离去大多是漠不关心的,最多也是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很少去思考这个群体的安全,更没有想过想方设法去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然而,仅仅责怪大学生是不够的,最主要的应从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上找出缺陷和不足。所幸的是,近年来高校中屡屡出现的大学生自杀现象,已引起了各级教学行政部门、各高校、家庭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教育界已经充分认识到这已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
以来,我们的教育没有把学生领入生命领域的探寻和思索,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生命对自身、对家人和朋友、对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教育者和课堂都没有告诉大学生。高等教育尚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关怀。作为肩负重要育人任务的高等学校重视并切实实施生命教育,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充分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为此,高校在“三生教育”活动中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科学;对违规学生的处理要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严而有情,严而有度,等等措施,都可以较好地唤起大学生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重新认知。学校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意识教育并开设“三生教育”课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从学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去关心学生等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认真审视生命的意义、学习生存的技能、确立生活的崇高目标。
四、“三生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生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它对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今社会,许多大学生生命意识淡漠、生存技能低下、生活目标缺失,不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给家庭与社会带也带来极大的压力。“三生教育”的积极开展,有利于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有利于他们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有利于他们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只有通过“三生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才可能是实现现代教育的目的。
11.落实三生教育,完善班主任工作 篇十一
关键词:三生教育 班主任工作 生活
“三生教育”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掌握生存技能,获取生活上的体验。“三生教育”主要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以及生存教育,旨在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习者在生命、生活以及生存上树立正确的主观认识,并采取正确的行为活动,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一、“三生教育”基本内涵
三生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以及生存教育。首先,生命教育。生命教育通过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命的存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生命中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从而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形成正确的关于生命的看法和观点,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做到真爱生命。其次,“生活教育”,通过教育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中的技巧,热爱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活的内涵,培养良好的品德,正确处理生活、学习与工作的正确关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最后,“生存教育”,带领学生学习有关的自我生存常识,并树立其他生命的生存观念,关心和爱护社会及自然,树立保护生态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观念,并通过教育形成一定的基本生存能力、劳动能力,能正确应对困难和挫折。
当前的社会正处于不断发展进步的阶段,人类自身的发展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给“三生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处理学生工作的班主任,我们要切实做好“三生教育”工作,实现班主任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二、落实“三生教育”工作,完善班主任工作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生中的行走方向标,有怎样的观念,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缺失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学习的路上便会缺乏动力,为人处世上便会以“个人主义”为中心。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迈向美好未来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当前,社会发展、时代背景发生极大变化,各种思潮通过网络、媒体等媒介广泛传播,青少年作为极容易受到侵害的对象,更是受到巨大的威胁。作为班主任,在“三生教育”工作中,有必要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首先,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课堂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思想净化的重要场所,班主任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积极的“正能量”,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正确观念认识,并对腐朽的思想、观念进行抵制。
其次,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工作。现阶段,网络技术的超速发展,是一些黄色信息、暴力信息以及腐朽的思想观念在高中生中流传,班主任要做好监督管理者的工作,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端正上网态度,浏览正面信息,另一方面与家长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对学生进行监督,降低学生浏览负面信息的概率。
(二)加强对贫困生和后进生的关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心理
贫困生和后进生由于家庭条件不好、自身成绩不如人,内心会产生极度的自卑心理,可能滋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主动关心他们,尊重他们,让学生从内心里感受到他人的关系和尊重,树立自身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有必要帮助全体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心理,端正有些学生不正确的消费观,对班级中出现的攀比思想进行批评教育,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如优生帮助后进生,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设立“爱心基金”对贫困生进行帮助等。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的抗挫能力建设。先进社会竞争压力大,尤其是贫困生和后进生,极容易滋生焦虑、烦躁、消极、自卑、颓废等心情,严重影响学习和身体。班主任要通过对典型事例的介绍、在学生面临挫败时对学生的细致关照和疏导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抗挫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生态教育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生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发展问题,现今社会的生态状况已大不如从前,生态问题随处可见,高中生作为我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应具备正确是生态教育观念,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持续、健康、长久发展。班主任开展生态教育工作,首先,要让学生明晰现阶段的生态发展状态,对现阶段生态危机的缘由、对策有一定的认识。其次,要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和习惯,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总而言之,“三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任重道远,作为班主任要从多方面努力,多管齐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心后进生和贫困生,加强学生的生态教育工作,树立对生命的崇高认识,最终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发展。
12.深入心灵体验感悟“三生教育” 篇十二
为了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 我校结合自身实际, 以“三生教育”为突破口, 在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的基础上, 积极动员、加强宣传、落实培训、夯实课堂、注重实践、挖掘资源、争取力量、形成合力, 以此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建立网络, 明确教育目标
学校成立了“三生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少先队、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三生教育”骨干队伍;形成了学校———年级——班级, 学校———家庭———社会, 校长室———党支部———少先队三条“三生教育”网络。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学校“三生教育”活动, 全体教师人人都是“三生教育”活动的实施者。还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先锋小学“三生教育”分年段目标》。
二、抓实培训, 落实“三生”课堂
首先是强化培训提升教师能力。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实施“三生教育”的关键是教师, 课堂教学是实施“三生教育”的主渠道。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珍爱生命、懂得生存技能、热爱生活的教师, 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生存的本领, 去感悟生命的意义, 体会生活的价值。因此, 我校分层次对教师进行了“三生”理念和“三生”实践的培训。对教师进行“‘三生教育’主题教学研究”业务培训;对教师进行“三生教育”理念培训;与专家一道引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在对教师的培训过程中, 我们坚持“两要”和“两个不一定”。每个教师都要提高, 但不一定是同步地提高;每个教师都要合格, 但不一定是一样的规格。
其次是利用“三生”教材落实课堂教学。结合教材内容, 采取“选定主题———集体备课———代表上课———集体议课———集体反思———再次上课 (打造成功的课例) ———展示课例———教师论坛”活动。通过开展这样的教学研究形式, “三生教育”课堂扎实有效, 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另外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结合学校“减负增效”的目标, 我们要求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寻找教育切入点, 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如体育课中的“生存训练”、音乐课中的“情感陶冶”、美术课中的“美的欣赏”、英语课中“感恩节”、科学课中的“生命世界”, 每一个学科都可以挖掘出“三生教育”的素材, 渗透“三生教育”。各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 分析1~6年级教材, 结合学校、学生实际, 提炼出“三生教育”素材, 编写教育方案, 然后进行整合。例如六·二班的语文教师游成李在教学六年级下学期教材“习作二”的教学内容时, 结合“三生教育”对学生渗透了“爱的教育”等。
“好好爱自己, 好好爱别人, 好好爱世界!”将双手放在胸前, 面带微笑, 打开双手。这是先锋小学每天课间都要进行的手语操。要让孩子们心中充满爱, 就要让他们能在日常行动中得到爱的熏陶。
三、开展活动, 诠释“三生”内涵
开展三生教育主题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实际, 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三生”教育活动, 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例如, 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改变的短剧“当同伴落水时”, 师生们投入的演出, 入情入境的表演, 让全场为之动容。清澈见底的湖水, 三个孩子在其间畅游嬉戏, 一人越游越远最终在呼救声中沉入水底。两位同伴由于惊恐, 害怕承担责任, 没有救助, 也没有求助他人帮忙, 而是慌忙逃走, 并藏匿落水同伴的衣物。一具裹着白布的“尸体”出现了, 在场的孩子们纷纷发出惊呼。扮演孩子父母的何英周老师和周昆老师在台上悲痛欲绝的呼喊声, 深深揪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惋惜、悲痛, 会场一片寂静。此时主持人游主任适时引导互动活动, 在场的孩子、家长纷纷举手发言, 畅谈心中的感受, 也唤起了大家对生命、生存、生活的又一次思考……
来自社区的鲍主任被现场的氛围所感动, 情不自禁为大家高歌一曲《母亲》, 并声情并茂地告诉孩子们:“珍爱生命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警官叔叔抓住契机为孩子们介绍了交通安全及安全自救知识等。最后, 全体师生在国旗下庄严地宣誓, 响亮而激昂的声音回荡在校园天空。
开展实践演练培训, 提升学生的自护能力。在各班进行“消防知识”、“地震自救知识”、“突发事故自救方法”等安全知识的培训的基础上, 各年级分段又对学生进行培训, 让学生了解“小学生自我保护分年段要求”。内容包括:交通事故自护、自然灾害自护、权利侵犯自护、精神毒害自护、人生伤害自护、心灵伤害自护等。学校集中对学生进行“消防演练”、“地震自救演练”、“突发事故紧急疏散”等实地演练培训, 学校与云南警官学校合作, 未来的警官们深入每个班级对学生进行“禁毒防艾”知识宣传和培训;与翠湖派出所合作, 对六年级学生进行法制及自救方法培训等。通过实地演练培训, 增强了学生的自护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护能力。
让学生在校本节日里享受快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行为, 结合“三生教育”及学校自身的特色, 学校为师生设立了10个“校本节日”。二月亲子节 (构建和谐家庭) ;三月服务节 (增强孩子对学校、家庭的服务意识) ;四月科技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五月英语节 (提高学生的视野和语言交流能力) ;六月艺术节 (接受艺术熏陶) ;七月表扬节 (学会赏识) ;九月爱心节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十月读书节 (赏析经典与经典同行) ;十一月体育节 (强健体魄、健康身心) ;十二月感恩节 (感恩家庭、社会、大自然) 。在富有学校特色的节日里, 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导行, 健康、快乐的成长。
积极参与社区实践。例如, 每天早上上学时间, 游动菜农在学校大门口做买卖阻塞了师生进出校门通道, 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而且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调查研究活动, 写出了调查报告, 并向有关部门建言, 最终事件得到了解决。
13.三生教育 篇十三
2009年02月03日 查看:3799
素质教育基础工程系列教材(试用)<初中> 生命●生存●生活教案
第6课 拥有健康的身体
授课教师: 临沧市临翔区平村中心学校
罗明勇
授课班级: 七年级72、73班
学习目标:
1、了解健康的的真正含义,懂得健康的重要。
2、知道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学会保护自己身体的健康。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学习和锻炼。
3、理解保持心理健康的意义,正确看待心理问题,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学习重点:
知道健康的完整含义,学会保持自己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方法。
学习难点: 正确看待心理问题和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
应用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健康呢?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6课,共同探讨和交流健康问题,通过学习总结得出怎样拥有和保持自己的真正健康。
二、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投影出示)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健康的的真正含义,懂得健康的重要。
2、知道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学会保护自己身体的健康。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学习和锻炼。
3、理解保持心理健康的意义,正确看待心理问题,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自学提示
1、自由读教材P30-32页,边读边画出本课的要点内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注。
2、边自学教材内容边思考和解决以下问题:
(1)教材中七年级(2)班学生的看法对吗?(2)健康对人重要吗?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如何定义?
(3)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4)调节情绪和健康有没有关系?
三、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进行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四、检查学生自学和进行点拨补缺
(一)采取提问形式,解决自学提示的4个问题
(二)出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健康的十条准则
1、精力充沛,对负担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不感到十分紧张疲劳;
2、乐观、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应变能力强;
4、善于休息,睡眠好;
5、能抵抗一般性疾病;
6、体重适当,身体均匀;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8、牙齿清洁,无龉齿,无疼痛,牙假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
(三)出示并让学生了解调节和缓解情绪紧张的方法 ●调节紧张心理的方法:
1、对于轻度紧张症可以采取保护性措施,如用阅读、书法、绘画、养花、钓鱼等进行自我调节,松弛紧张状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工作之后的文娱活动等也可缓解紧张、消除疲劳。还应当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适当增加营养,提高意志力。
2、对于中度以上的紧张症患者,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或进行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
●缓解紧张情绪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1避开紧张源。
2采用自我防御机制。
3培养良好的性格。
4适度的体育锻炼。
5身体放松法。
五、组织学生分组当堂讨论交流以下问题,把讨论意见写在老师分发的稿纸上
从食物金字塔的分析和了解中,你们知道了应怎样做到科学合理的营养。请根据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情况和你们每星期支配的零花钱和伙食费,从我们山区农村中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一份科学合理搭配营养的一周膳食方案。
六、抽取各个小组交流发言
要求:前面组已经交流发言的内容,后发言人不在重复,只作不同意见交流。
七、小结本节学习
本节课我们通过自学和交流探讨,了解了健康的真正含义,知道拥有健康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保持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真正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老师祝大家健康快乐成长。
物理教学中三生教育的典范——《电压》教学设计
2010年03月08日 查看:208
物理教学中“三生教育”的典范——《电压》教学设计
张福梅
昭通市昭阳区北闸中学 657014
课时:第1课时
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教材(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电压》
一、设计理念 开展安全教育的基础和目的——生命教育。因为要以学生了解和认识生命的现象、培养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为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保护身体和生命的安全教育,以致达到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在《电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具体事例,渗透安全教育,不但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识,理解生活中的实例,还加强了对学生的自我防范教育,规范了日常行为,培养了安全意识,从而有效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中学物理的重要概念之一,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知道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的单位和会用电压表测电压。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基础。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认识电压,电压的作用,电压的符号以及单位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电压表的使用的教学。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利用补充的阅读资料,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将预防雷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双重教学方式,突破以往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将实用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新教学理念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更是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雷电防护常识,意识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以及人体的安全电压值。
【过程与方法】
在初步认识电源、电压、电流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推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伏特的故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促进心理健康。
2.通过认识人体的安全电压值和阅读“致人类的一封信”,渗透“以人为本”的雷电防护安全知识教育。
三、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二)难点 1.电压的作用。
四、教学互动设计
(一)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压”这个词听起来也不陌生,用投影仪打出各种用电器的标签的图片,我们经常听说一些电压值,那么,电压是指什么?电压从哪里来?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电压
问题(1):什么是电源?
(向学生展示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模型)讲述:像电池,发电机这样的装置称为电源。问题(2):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教材上6.1-2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电源的作用。
问题(3):什么是电压?
实验中观察到,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使电路中的自由电子产生定向移动,电路中才会有电流。
讲述:看来,电源的两极间存在着某种“力量”,迫使整个电路中的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我们就把电源两极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电压”。
[师生共同得出概念]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就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的形成与水压的形成很相似,下面我们看一下水压的作用(视频)。[学生探究]实验中,在电路中分别接入1节和2节干电池,灯泡能够发光吗?灯泡的亮度相同吗?
[学生讨论]实验中,在电路中分别接入1节和2节干电池,灯泡能够发光,但灯泡的亮度不相同,这说明了什么?
[讨论得出]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不同,使电路中形成的电流大小也不相同。问题(4):电压的代表符号及单位是什么? 根据以上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及资料学习电压的相关知识:电压的符号是“U”,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为“伏”,单位符号是“V”.电压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V=103 V 1mV=10-3 V 1μV=10-6 V
[拓展]:讲述伏特的故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阅读教材小资料]常用的电压值
[学生活动]记住干电池的电压值、人体安全电压值及家庭电路的电压值并做单位换算练习。
问题(5):电池有电压,云层间也会有很高的电压,产生雷电,远远超过了人体的安全电压,如何预防雷电对人身的伤害呢?
[学生阅读] 致人类的一封信
尊敬的人类: 您们好!
虽然我们经常见面,但却从没有推心置腹的交谈过,原因在于我们夫妻俩,我们到人类来,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造成了对你们的伤害,就拿某年海南省来说吧,全年因雷击伤亡人数达40至50人,击伤耕牛,击坏房屋,击毁一批变压器、电视机、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因此你们对我们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心理,连小孩儿听到雷声也害怕。
但是,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我们对人类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略举一二让你们了解一下吧。
首先,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洪荒时期的地球周围,存在着由火山喷发的大量的气体——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这些气体在紫外线,宇宙空间辐射的作用和强烈的雷击下,产生了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本元件”——氨基酸,从而使其有自我复制和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终于慢慢的产生了。
第二,我们给人类带来了火。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由于雷击引起森林起火,启发你们的祖宗先学会用火,因森林起火被烧死的动物躯体,比吞活剥的动物吃起来有滋有味,使远古人类习惯了吃熟食。富有营养的火烧食品的长期食用,促进了人体肌肉和大脑的发育,使人类的进化旅途跨进了一大步。第三,我们能净化环境。雷电发生时,强烈的电化学,光化学作用,会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杀菌作用的臭氧,因此,一场雷电过后,空气中弥漫着少量臭氧,加之雷雨时,空气又得到了“清洗”,使人会感到格外清新舒适。
第四,我们在农业上的隐形功劳则更大。雷电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雨水溶解落地后便成为农田必须的天然氮肥。我们经常到达的地区作用生长茂盛。
从我们对人类的好处来看,功大于过吧,其实,我们并不是那么可怕,只要你们了解我们的特性是喜欢走地面突起物。
下面给你们建议几种防雷的原则吧!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应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上。7.切勿处理用开容器装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应远离高大树木和桅杆。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锄头等扛在肩上。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好了,我们说了这么多,你们心里应该有数了吧,我们愿意跟你们做朋友,我们在地球上每天会出现800万次,一次闪电,云和大地间的电压可达1亿伏,电流可达10万安,闪电长度可达1万米,电火花直径也有十几厘米,闪电功率可达100亿千瓦,是葛洲坝水电站发电功率的几千倍,是一种强大的能源,人类朋友,想办法利用吧,我们愿为人类服务!
祝你们幸福健康快乐!
雷公电母呈上 2010年2月
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雷电时怎样形成的,你知道吗?
2.“春雷滚滚来 预防很重要”请你告诉大家几条防雷小措施。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练习册1-9小题。
2.和同学交流:关于雷电的安全防护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总结反思拓展深化
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学生回顾本节知识,在相互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做好书面总结。
五.结束语
【幼儿园三生教育】推荐阅读:
幼儿教育学幼儿园课程08-02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幼儿兴趣的培养08-10
幼儿园教育叙事《爱美》06-15
幼儿园大班教育心得07-04
幼儿园安全教育记录07-10
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07-12
幼儿园环保教育总结08-12
幼儿园常规教育总结08-13
幼儿园防溺水教育08-16
幼儿园个别教育计划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