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

2024-09-24

行业现状(8篇)

1.行业现状 篇一

中国纺织行业现状

1)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约4.1万户总共实现工业总产值5976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纺织行业的主要产品在产量的增幅回落情况呈现出不同的程度数据比,规模以上人化纤增长了11.9%,布增长了12.9%,印染布增长了10.5%,纱产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这些准确的数据比较说明了纺织行业的整体局面呈现复苏之态,对服装行业的发展有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2)调研发现纺织行业由于近5年出口受阻,在国内推行产品的内销政策。2012年纺织产业的内销增速也出现了相对的回落之态,增幅则表现出持续的稳定。我们获得国际市场研究公司零点调查近期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国内服装鞋帽针纺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

2.3%,比2011年一季度提高了3.2%,比2012年二季度提升了0.9%,比2012年三季度提升了1.1%。比2012年四季度提升了1.3%。纺织产业规模以上的内销产值为42107.2亿元余下为出口额。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不佳,外部环境较差,内需不振,不确定因素众多,纺织品行业都面临寒冬。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行业平均利润率达到6%,这在历史上是比较高的数字。具体来说除了化学纤维以外,其他各大行业利润率都有很显著的上升。但在产品出口方面的形势不太乐观,2012年纺织品行业出口总值下降了约1500亿美元,拉了我国出口的后腿,这在近10年不曾出现过。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杨世滨

分析,出现该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外部经济环境不振,另一方面是我国传统服装产业产能过剩。服装行业如何创立品牌扩大市场需求是发展关键。

二、中国服装行业现状:

1)我们针对中国服装行业做了调查,在经历了十年高速发展后,我国服装行业步入了调整期,出口下降。2012年服装行业工业总产值约18253亿,占纺织行业工业总值30.6%。服装企业必须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转变发展思路,调整经营结构,扩大品牌内销。调查显示2013年前两个季度我国服装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56.41亿元,同比增长0.48%。产值前十省份中广东份额最大,浙江居次,福建、江苏、四川下降。行业利润总额860.16亿元,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这些有代表性的城市市场同比下滑5.67%-6.25%。预计2013年中国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将达19000亿元左右,总额比去年增长2%左右,利润下滑4%-7%左右。

2)深圳是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最高的区域,2012年实现产值1700多亿元,出口近百亿美元,深圳主要以时装为主,在国内大城市一类商场占有率达50%以上,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线品牌稳步发展,自主创新和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与我们交流表示,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深圳时尚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已形成了良好的整体形象和明显的市场回报。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上,深圳没有简单

地将之看成传统产业转走,而是以打造“时装”产业聚集区为基础,鼓励企业走时装设计、品牌输出之路,才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3)通分析服装行业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服装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2年中国服装出口额为6087亿元,2012年中国服装进口额为8122亿元。这组数字说明中国服装消费的能力再不断上升。出口与进口的差额说明服装消费市场对品牌的需求在不断升温。展望服装企业2013年的发展,出口方面,尽管我们遭到了东南亚国家的阻击(帖牌生产成本更低),所以尽管压力比往年大,但有品牌、有渠道的企业前景还是乐观的。

4)我们对国内服装经销商做了部分调研,10%-20%的范围被认为是安全库存,如果超过了这个库存,对服装商来说,就不是可控制的范围了。10%-20%的库存,也就是说生产10000件衣服,其中上线销售的是8000-9000,剩余的全部会放进仓库,这也是服装业这些年来的规律。不过随着这几年经济环境的变化,同时出口受到国际上的影响,遭遇到了不少国外采购商毁单的情况,导致2012年服装企业出现了大量的库存,甚至有些企业“服装库存够卖三年了”。也引发了市场对服装企业运营模式的质疑和对行业未来的担心。

5)很多中国的服饰企业近年来被卖不出去的衣服和鞋子逼上了绝路。调研数据显示,90%的服装企业被库存搞的很头痛。2012年线上服装零售却出现了井喷趋势,一举占据了服装销售15%。对服装企业来说,2012年是个“调整之年”,一方面他们得应对遭遇订单下滑带来的影响,同时想法设法去库存,而线上销售的高速增长是一个好的机遇,去库存不能只靠在线下打折促销,更应该把产品搬到线上去。当然只是放到线上,并不代表就能够得到好的销售,还得做好营

销等的工作,但放到线上销售,抢占线上销售市场,却是企业必须做出的调整。

6)2012年,零售业有三个数字震撼人心:一个是双十一淘宝和天猫交易额达到191亿;一个是11月30日,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额突破10000亿;另一个是经济人物马云和王健林就十年后线上零售能否占整体零售额50%的亿元赌约。服装企业还应该记住一个数字:15%。2012年国内整个社会零售额约23万亿,整体鞋服零售消费额约占社会零售额的10%,即2.3万亿;当前网络零售占整个社会零售额约5%左右,即1.15万亿元,鞋服零售约占整体网络零售份额的三分之一,照此测算,线上鞋服零售额约3450亿左右,约占到整体鞋服零售额的15%左右。2012年,线上服装城扎堆的开,京东商城推出服装城,当当网推出线上自有服装品牌和服装城,优购网推出服装频道,苏宁、国美由专业电器电商平台转向综合电商平台,还有天猫的淘品牌和传统服装品牌的众多旗舰店,服装销售成为线上零售的重要组成单元。

7)受到高库存的影响,2012年服装企业利润陡降,以下是我们调研的一些现状:森马服饰利润减少了38%成为首负,数据显示,34家服装类上市公司中,已经有25家企业披露2012年业绩公告,其中20家业绩大幅下滑,亏损比为6成。而这些上市企业预计2013有60%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0%-30%;40%则预计公司2013年业绩同比下降2%至8%。2013年7月20证监会发布中国服装上市企业通告显示,2013年中国服装上市企业公司净利润下滑1.5亿元,亏损4800万元-5900万元。在此情况下,服装部分企业另寻出路,预计,传统服装市场眼下终端零售仍无明显好转,短期难以复苏。进入到2013年后,全球经济依然是复杂多变的,各国

都在为了经济复苏寻找路径,并会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其他方面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策略,作为中国经济支柱之一的服装产业,深受着中国经济走向的影响,展望2013年服装企业发展的方向,服装企业必须挺住“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库存大是中国服装业不争的事实。但是,服装是一个细分的市场,粗略可细分为中老年装、西服、便装、童装、运动装、休闲服装、内衣、男装、婚纱、新娘装、唐装、旗袍等类别,库存大是一个群体,并不代表这每个细分类别都存在着高库存问题。一些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服装类别库存确实比较大,多数企业的库存都在10:1以内,但婚纱、新娘装、唐装、旗袍等类别企业库存产品为传统服装企业库存的10%。由此发展新类别服装品牌是当务之急。

8)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中国是13.4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服装产业一直为中国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目前整个产业由于生产要素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等因素,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这种改变可能是由于原来所依托的条件、基础和环境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面对新的发展时期,要从内生的动力上看待未来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一再提高,是一个必然趋势,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成本提高之后我们所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服装的同质化严重,导致价格战。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要求趋向于个性化、专业化、特色化、方便化。服装产品除了面料与设计以外,主要是品牌、做工、质量等附加值。高品牌高附加值的企业利润空间其实较大。服装企业想要发展必须建立品牌高度、抓住市场机遇,完善品质。服装企业要想获得高速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的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三、服饰消费市场现状:

1)2013年前半年在经济不甚景气、人民实际财富缩水、居民消费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服装自然不能独善其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2年1~7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53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0122亿元,同比增长14.7%;服装类商品零售额8181亿元,同比增长1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不足14%),较上年同期下降7.7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10.34%。由于春节前后气候异常,春季南方雨水多等不利天气伴随上半年服装销售。商务部重点监测的3000家零售企业销售额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服装服饰消费增幅持续走低。行业总额降低11%。但预计下半年能增长16%左右。

2.行业现状 篇二

酿酒行业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产业, 又是目前轻工各行业中相对低端的产业, 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目前, 国内酿酒企业数量高达数万家, 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 万元的规模企业不足2700 家, 其中大型企业不足百家, 仅占3.6%, 中型企业占19.1%, 而小型企业比重高达77.3%。也就是说, 几乎无处不在的酿酒行业中, 大型企业实属凤毛麟角。然而仅占规模企业数量3.6% 的大型企业, 却占有57.2% 的行业资产, 而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占酿酒行业资产总额比重分别只有22.1% 和20.7%, 中小型企业普遍处于资产薄弱、资金短缺、实力滞后的现状。

近两年, 由于中央持续加大整治团体消费、公款送礼的力度, 以高档品牌做依托的酿酒行业大型企业、高端企业的增长空间首当其冲地受到打压, 但并没有给行业中低端企业、中小型企业带来太多乘虚而入的机会。中小型酿酒企业多年来一直缺乏成熟的终端市场, 更缺少能够在主流市场上站得住脚的品牌, 始终混迹于行业的低端市场、边缘市场, 同时这些企业大多陷入产能过剩、技术低下、资金匮乏的困境, 普遍不具备培育并且开拓市场的能力、实力及素质, 因而不可能释放出起码的作为, 许多企业甚至沦为停产、半停产的僵尸企业。

2015 年前10 个月, 酿酒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8%, 其中大型企业同比增长6.3%, 中型企业同比增长7%, 小型企业同比增长7.3% ;前10 个月酿酒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 其中大型企业仅同比增长4.2%, 而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分别同比增长9.5% 和9.8%。表面上看, 越是规模小的企业群体, 增长势头越是略显强势。

然而即便如此, 前10 个月大型企业占酿酒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仍保持在43.2%, 占利润总额比重更是达到65.2%。反观占19.1% 规模企业比重的中型企业, 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占酿酒行业比重分别为24.6% 和15.6%, 利润份额落后销售份额9 个百分点;而占77.3% 规模企业比重的小型企业, 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占酿酒行业比重分别为32.2% 和19.2%, 利润份额落后销售份额达13 个百分点。前10 个月, 酿酒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达到10.7%, 其中大型企业高达16.2%, 中型企业骤降到6.8%, 小型企业更是低至6.4%。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 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相比并无优劣之分, 真正的差距体现在占行业极少数的大型企业群体利润空间依旧过于庞大。

这个对比表明, 酿酒行业利润空间呈现由高端到低端阶梯式萎缩的态势, 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利润空间更为狭窄, 大型企业在新形势下的酿酒行业中, 继续发挥着引领行业增长的中流砥柱作用。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目前中小型企业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呢?首先, 近两年酿酒行业整体走势的滑坡, 基本上由于业内高端企业以往暴发式增长势头得到明显遏制, 中小型企业以往普遍不具备暴发式增长的资本, 增长空间非常有限, 一旦整个行业的高速增长空间遭遇打压, 中小型企业受打压的力度相对较小, 因此, 目前中小型企业的整体增长应该一直处于相对正常的增长节奏中。此外, 中小型企业增长基数偏低, 但凡其中某些局部有所作为, 都有可能带动较低起点之上的较高增长。不过透过增长的表象看本质, 酿酒行业中小型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内涵, 都不可能对酿酒行业的整体格局及市场发展大局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在全新的发展环境下, 酿酒行业已经不可能回归到以往暴发式提升的发展模式, 其市场定位将会进一步“接地气”地向大众消费为主体的中低端市场倾斜。然而市场向中低端倾斜决不等于向中低端企业倾斜,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高端企业的中低端产品无疑继续成为酿酒行业中低端市场的绝对主角。对于占行业绝大多数比重的中小型企业而言, 如何在处于显著劣势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自保, 才是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

目前, 低谷过后的大型企业、高端企业基本上稳住了阵脚, 整体处在有限的回升走势中, 这类企业以往暴发式增长所打下根深蒂固的市场基础和利益优势, 目前照例难以撼动。同时, 酿酒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已经凸显, 这对于靠低端产品产量优势生存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以白酒行业为例, 一方面众多中小型企业开工不足、市场滞销局面持续加剧, 另一方面全国白酒产量目前仍保持着持续正增长态势, 究其原因, 前些年白酒行业发展过热时期, 行业内部集中出现投资过热、扩建过热、产能增长过热的现象, 近两年, 虽然白酒行业总体遭遇增长颓势, 但这些新增产能目前已经进入集中释放阶段, 释放惯性已经难以遏制。然而这些新增产能的释放, 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加剧全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的罪魁祸首, 因为上述过热行为基本上都是行业大型企业、高端企业的作为, 这些企业主导的新增产能提升, 跟全行业产能无序泛滥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在相关高端企业可控范围内, 这些新增产能具备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通过相关高端企业的竞争优势, 逐渐替代正在行业低端挣扎之中的原有产能、落后产能, 从而使全行业产能的总体水平与档次不断得到提升。而这部分新增产能的替代对象, 最大程度上被定格在行业内部中小企业这一边。因此, 随着白酒行业整体产能的继续扩张, 业内中小型企业的日子无疑将会更加举步维艰。

截止到2015 年前10 个月, 酿酒行业企业亏损率为11.6%, 其中大型企业为7.1%, 小型企业为9.9%, 而中型企业则高达19.7%。也就是说, 中型企业目前的处境更为尴尬, 这类企业是酿酒行业竞争最白热化的层面, 相对于小型企业而言负担更重, 但也总体缺乏大型企业普遍拥有的化解负担的能力, 同时由于这类企业毕竟拥有一定的资本底蕴, 虽然难以向大型企业发起挑战, 对于自身发展终归还有一定的追求, 对于“江湖规矩”普遍也比较在意。再看小型企业, 基本处于小富则安的自保式生存状态, 这类企业没有太高的追求, 也普遍缺乏行业自律准则, 船小好调头的发展模式, 加上一些局部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也往往能为自己赢得有限的增长空间。

从发展的角度看, 酿酒行业必将形成大型企业、高端企业稳中做强, 中端企业优胜劣汰, 低端企业自生自灭的格局。至于酿酒行业中的中型企业、二三线企业, 无论是产品价值还是利润空间, 目前仍处在提升力度不大的徘徊中, 这个阶层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竞争也将进一步惨烈。而规模庞大的小型企业、低端企业群体, 由于不具备稳定的市场以及起码的提升资本, 只能一直处在走一步说一步的发展轨道上。

然而正如“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所诠释的那样, 中小型企业也有其自身优势, 船小好调头、市场短平快是这类企业最大的优势。只要拥有不甘沉沦的上进心, 把握好自身的市场定位, 利用好灵活机动战略战术, 在酿酒行业夹缝中生存的中小型企业应该能够得到再宽松一些的提升空间。“牛栏山”原本是业内一家二线企业, 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脱颖而出, 在近两年白酒行业整体遭遇寒冬的不利局面下, 反而取得逆袭式增长, 目前已经跻身业内一线企业行业。在全新的市场形势下, 一些中小酒厂以“小批量多品种”的经营模式搞活了市场, 通过“小酒”、定制酒、主题纪念酒等灵活多变的特色产品, 弥补了一线企业、高端企业的市场缝隙, 也为自己赢得了一定的市场空间。这些教科书式的发展模式, 给正处于发展瓶颈期的酿酒行业中小型企业群体, 无疑提供了最好的教材。

3.标识和图像行业现状 篇三

标识和图像这一类型的公司主要服务于“企业对企业”(B2B)的客户。其中有3/4的公司服务于该类客户,为“企业对消费者”(B2C)类型客户提供服务的公司仅占23%。此外,图像生产商为非本地客户提供服务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其中,有52%的生产商为全美客户提供服务;62%服务于区域范围内的客户;服务于当地客户的生产商比例占到近2/3。提供国际业务的公司仅占20%,其年均收益为1234636美元。

技术应用

“全数字(印刷企业)”的出现促使该领域发生最明显分化,而该分化在于企业如何定义其技术组合。就这一点,最值得指出的是:超过56%的企业把自己划分到多元技术服务行业,提供一系列模拟和数字印刷服务。这就是说,数字技术仍是该行业的主导技术,而在该行业中,仅有2%的企业将自己划分为“全模拟(印刷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自定义为“全模拟”、“全数字”的印刷企业,还是“无主导技术的多元技术”企业,其数量在过去的5年里都相对稳定。其中较大的转变是:随着“以数字技术为主导的多元技术”企业比重的迅猛增长,“以模拟技术为主导的多元技术”企业比重随之下降。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该现象表明:在图像领域中,当多元技术占主导位置时,其便逐渐向数字技术转化。

该行业的企业通常都会采用多种方法,用于其产品成像,其中数字印刷的应用目前最为广泛(根据调查,该比重已超过97%)。丝网印刷曾是许多专业图形应用程序的首要工艺,现在退居第二,为43%的企业所应用。而在接受调查的企业当中,有略少于1/4的企业采用胶版印刷。根据报告,有90%的企业为其客户提供整饰和印后服务。在该类服务当中,最常见的有印刷预处理、扣眼和安装。

设备的使用和购买

就2014年购置的设备类型来说,最常见的为生产软件和生产工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购买各种预印刷/生产前解决方案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而购买(或者说是有意购买)丝网印刷机的现象却很少,约占1%。2014年最畅销的印刷机机型是latex inkjet印刷机(宽度不到96英寸),而本年度最具有购买意向的数字印刷机则是UV固化喷墨平板打印系统。在其他类型印刷机当中,最畅销的是干墨印刷机和直接喷墨印刷设备。最畅销的精整工艺为切割/修边/钻版/模切设备。2014年最具有购买意向的产品是数字印刷生产软件。

2014年对于在美国销售的印刷机制造商来说是设备最为畅销的一年,据报告显示,有71%的企业在该年度的生产设备采购额度不低于5000美元。其中,有55%的企业表示其生产投资性消费额突破5万美元。2015年,72%的企业计划投资至少5000美元用于采购生产设备。其中,将近55%的企业计划用于该类的投资至少为5万美元。

产品与市场

在图像和标志生产商的纵向市场领域,最受青睐的依次是食品服务、企业品牌推广和非营利组织/协会/组织。而先前占据首位的零售店排名滑落至第四位,这或许是激烈竞争的结果。提供服务最少的是原始设备制造商。市场上增长幅度最大的是食品服务、室内装饰和设计。政府和政府承包商市场下降幅度最大。在该领域的产品方面,最常见的是贸易展览品、横幅和贴标。数据显示,自去年开始,一些产品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不受青睐的领域是奖章/奖品/奖杯,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墙壁图案广告、环境标识设计和建筑覆盖物——全部与室内设计或建筑装饰相关。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广告牌。

市场领域前五强

1.食品服务

2.企业品牌推广

3.非营利组织、协会和组织

4.零售店

5.教育机构

产品领域前五强

1.贸易展览品

2.横幅

3.贴标/标签/贴纸

4.室内墙壁图案广告

5.橱窗陈设

业务前景和发展战略

2014年对于图像和标识领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报告显示,企业在该年度的平均销售额增长了16%。而该数字在2013年为17.7%,2012年为19.2%,2011年为16%。从年度销售分类中不难看出,年销售额最低的企业,其年销售额增长率往往最高。

报告表明,2014年,近3/4的企业在销售和生产水平方面都有所提高。同年,45%的企业在报告中称已扩招雇员,该数据与2014年数据持平。行业信心较高(至少62%),而美国经济信心尽管在去年稍有改善,还是相对较低。

4.国内农药行业现状 篇四

国内农药行业现状

一、农药的定义与分类

农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杂草和病菌的药剂。作为重要的支农产业之一,其投入产出比高达6至10倍。总体来说,农药行业由农药中间体、农药原药合成和制剂加工三大版块构成。行业上游为黄磷、液氯等无机原料和甲醇、三苯等基本有机原料,下游为农林牧业生产和卫生领域。因此,农药行业处于化工产业链的末端,属于精细化工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性大,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成功率低,一旦研制成功则利润丰厚。

现有农药品种,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三类。其中,化学农药又可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两大类。

二、国内农药产业概况

我国地域辽阔,经纬度跨度较大,作物品种及病、虫、草害种类繁多。每年使用的化学农药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均很可观。据不完全的统计,每年我国农药需求量在400亿元(产值)人民币左右。其中,杀虫剂约占50%,除草剂约占30%,杀菌剂约占15%,其它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约占5%。

目前,我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600多家,是能够生产600多种农药原药的农药生产大国,在世界农药发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农药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农药生产国,也是农药出口大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农药总体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研发能力薄弱、侵犯知识产权现象普遍存在、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农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着农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构成了威胁。建议把《农药管理条例》升格为《农药管理法》,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农业、发改、商务、环保、工商等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协调机制;制定先进的生产和质量标准,提高农药行业准入门槛;整顿农药经营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招商引资和农药出口管理。

建国以来,我国已研制投产200多个农药产品,但基本是仿制国外产品,只有少数是自己创制或部分创制的。近年我国加强了科研开发的投入,2004年投资50多亿元,用于高毒农药的转产和替代。建立了南北农药创制中心,北方以沈阳化工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大等为中心,南方以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为中心,依托现有国内农药科研力量,加大农药研发力度。现已创制出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效品种,如除草剂丙酯草醚、异丙草醚、单嘧黄隆,杀菌剂氟吗啉,杀虫剂硝虫硫磷等。

4、行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随着农药行业的发展,行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批工科贸、产学研结合的大型农药集团,如湖北沙隆达、南通江山、山东华阳科技等,上市公司有30多家。国际著名农化企业基本都已在我国投资设厂,如先正达、杜邦、拜耳等。外商投资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生产工艺和产品,带动了我国农药生产水平的提高。如先正达(原捷利康)与中方共同投资8500万美元建立的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农化项目,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是荣获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百佳”环保工程的惟一一家农药生产企业。

1有限元分析

1. 国内农药行业的产业规模

农药国家定点生产企业约2600多家,其中原药企业600多家,可生产原药350多种,行业总产能维持在85-90万吨/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比例定位在50%、15%和25%。2009年是我国农药行业比较困难的一年,但产量仍居世界第一,增长13%,产值1320亿元,其中生物农药占总产值的11%-12%,居世界前列

产能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以生产仿制品种为主,绝大部分无自主知识产权。生产能力远大于实际生产量,竞争激烈,国产农药仍稳稳控制着中国农药市场的主动权。我国农药行业具有很强的外向性,出口产品占总产量比例在40%以上。

2. 国内农药企业的发展现状

国内农药企业大致分为六种类型:

1)农药创制型:此类企业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如:拜耳、先正达、巴斯

夫、陶氏益农、孟山都、富美实、杜邦、住友、曹达、日本农药、仙农

等企业为主,此类企业因比较早介入中国农药市场,且农药化合物多为

其创制,此类企业占国际农药市场80%以上市场份额,在中国农药市场

占2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产品多为一些大产品,但因产品单价高、渠

道保护不好、终端推广在中国终显力量不足,加上中国独特的文化,经

济状况、农化企业构成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此类企业在国际上很强,但

在中国农化市场上却表现一般。

2)科技先导型:如沈阳化工院试验厂等,这些企业实验室设备先进,与国

内主要农药研发机构都有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产品线品种较新,有一

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在中国国内此类企业里,沈阳化工因技术、营销和人员的因素比不上外企,走高端路线(产品仿制跟随外企)不如

外企,走中低端路线又不如国内以复配制剂为主的南方的瑞德丰系、北

方海利尔系等,走产业模式又打不过田园、正邦,所以沈阳化工前途未

卜。

3)市场导向型:如深圳瑞德丰集团、青岛海利尔集团、青岛瀚生药业等,这些企业产品策划贴近市场,注重市场细分,市场反应敏感,属国内制

剂企业中的标杆企业。此类企业主要是在复配制剂领域比较到位,基本

上摸清了中国农药市场的脉络,比较准确的用中国的技术方式适合了中

国农药市场

4)4:政府主导型:如南京红太阳、安徽华星、湖北沙隆达、山东华阳等,这些企业前身均为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能得到较强的政策

支持,销售额均居国内企业前列。这类企业主要以原药为主,红太阳被

公认为中国农药企业里利润最高的企业,这类企业目前是最有实力走创

制路线进军国外市场的企业,估计以后也会重组或兼并形成联盟。

5)原药出口型:这类企业大都集中在江浙一带,如浙江新安、捷马、乐斯

化学、苏化等,均为较大型的化工企业,具有较强的原药生产能力,出

口渠道较为完善,产品以出口为主,兼顾国内市场。此类企业如新安化

工的草甘磷比较成功,以后通过类似合并联盟很有希望操作几个成分在国内做大,从制剂、中间体到原药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后,复配制剂企业

无法跟其抗衡。

6)产业模式型:这类企业以某一类产品突破市场,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和行业知名度,如广西田园、安泰等,均以水稻杀虫剂产品立足市场,再如西安美邦,以中低档杀菌剂为主,在市场上打开了一定的知名度。

3. 国内农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 仿生农药将成为农药开发、应用的热点。

自从化学农药被大规模利用以来,其最重要的作用便是“虫口夺粮”。然而化学农药带来的破坏也逐渐显现,而且,长期使用某些化学农药也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药的研发至关重要。利用我国自然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研制开发新的植物农药很有必要。

由于化学合成农药开发难度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新农药研发效率,从天然物质中寻找新农药的先导物,并进行“仿生”合成,已成为当前新农药开发的热点。大部分仿生农药与其他化学农药近10年来,在环境友好农药新剂型方面取得了迅速发展。仿生农药的制剂其中一部分已纳入生物农药制剂开发。

由于仿生农药出自安全的天然物,具有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性好、广谱、高效等特点,仿生农药的市场将不断扩大,成为未来农药市场的主体产品。仿生农药将对我国乃至世界农药创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 并购重组将成为我国农药企业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农药行业的特点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而且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低,缺乏真正的龙头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农药行业的竞争力严重不足。因此,农药企业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将是提高整个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农药行业前10大企业占全国农药总产量的比重只有19.5%,前20大企业占总产量比重只有30.8%。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只占整个市场份额的不到4%,15家最大农药企业的市场份额仅占25%左右。我国整个农药行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5%,而世界上前8家农化集团销售额已占到全球农药市场的80%以上。

广州工程仿真科技有限公司 有限元分析1

5.足浴行业真实现状 篇五

1、竞争白热化,足疗/推拿为首的休闲保健场馆,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已达100多万家,看看您的身边,是不是新开的店越来越多?为什么会这么多人投资足疗店呢?

1)朝阳行业,健康已成为21世纪最受人们关注的话题,随着人们收入的日益提高,“保健养生”是人们的消费首选,感觉自己也搭上了“投资健康产业”这班车;

2)效益挺好,觉得别人的店生意挺好,挺赚钱,也想玩玩赚点钱;

3)投资不大,1-2百万就可以开一家1千平方左右规模的店,对于很多之前做传统生意的老板来说,投资不大;

2、难难难,投资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么难:

1)消防手续难办,营业执照也处处受卡;

2)加盟店,不但支付巨额的加盟费,每月还有管理费,这些不说,最主要加盟后,总部的支持跟不上,不管你死活(赚了加盟费就不管了);

3)非加盟店,招技师成了最大的难题,想尽了很多很多办法,比如:出钱买技师(骗子太多),挖技师,管理人员带技师(形成小团体)等等,还是招不到几个技师,有生意没人上钟,真是愁;

4)好不容易招到技师了,因为不懂行、不会管理,被技师/管理层“绑架”(因为技师保底不会保,引来连串的问题,导致管理混乱,生意越来越差),下文有专题分析“如何设技师保底工资?”;

5)技师流失率太大,想尽了各种办法还是留不住技师;

6)管理人员素质差、没道德,动不动就辞职、带技师走; 7)房租贵、人工高、水电、应酬、杂七杂八费用一些,月底一算等于白做,给房东、员工打工了,有些哪要亏本;

总之一切根源出在技师身上、出在管理问题上,本《鼎天足道足疗行业管理经验分享集》的推出,是汇集了江涛老师近十年的行业管理、培训、咨询、顾问经验,有很多内容是咨询行业“混饭吃”的不传经验,江涛老师为什么下决心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大家?

1、接到的“求救”电话太多,很多老板开业几个月就经营不下去(技师少、难管、管理层素质差、管理不善);

2、行业危机已现,50%以上的店艰难渡日,效益好的只占30%左右,希望大家不要再盲目的投资足疗行业;

3、行业管理人员大部分素质差、职业道德低、根本不懂真正的管理(请行业管理人员不要骂我);

4、不管效益好、坏,每个店都存在大量的管理难题,老板整天提心吊胆;

5、如何管好技师、留住技师?已成为足以难倒国内任何“管理大师”的难题;

6、我们做为国内较早从事足疗行业管理顾问的机构,经历的行业的兴衰、与老板们感同身受(江涛老师同时是三家店的老板),不想行业衰落,希望这么有前景的行业良性发展,让每一个参与此行业的人都能有所收获;

《鼎天足道足疗/沐足/浴足行业管理经验集》的推出,能给您带来……

1、为解决足疗/沐足/足浴/浴足行业三大难题:技师如何招?技师如何管?怎么才能留住技师?指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当然不是万能的,需要各位同仁批评、共勉、升华),对于老板解决这三个问题,就可以生意兴隆;对于管理人员解决这三个问题,哪就是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从此迈向高薪;

2、经验集是根据行业从业人员特点,帮助大家建立适合足疗/沐足本行业的“情感化/人性化”管理体系;

3、很多内容是口语化的书写方式,没有大道理、通俗易懂,管理人员们可以熟记、熟背,然后变成自己的、再升华,应用到技师、员工的管理、沟通中;

4、也为初步为足疗/沐足/浴足/足道行业老板们设立了一个“如何做足疗行业老板”的行为准则;

5、有部分内容是江涛老师在华南足疗/沐足行业精英高峰会(近500位老板、经理人)演讲手稿;

6、当然经验集所推崇“情感化/人性化”管理体系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如果您将其应用到人际关系、建立自己的人脉方面,哪您的事业将一帆风顺、前途似锦;

目录

第一章

破解行业三大难题之一:技师难招

一、技师难招的原因„„„„„„„„„„„„„„„„„„„„„„„1页

(一)外部原因„„„„„„„„„„„„„„„„„„„„„„„„1页 1.僧多粥少„„„„„„„„„„„„„„„„„„„„„„„„„1页 2.昂贵商品„„„„„„„„„„„„„„„„„„„„„„„„„1页 3.压工资„„„„„„„„„„„„„„„„„„„„„„„„„„1页 4.怕不正规„„„„„„„„„„„„„„„„„„„„„„„„„1页

(二)内部原因„„„„„„„„„„„„„„„„„„„„„„„„„1页 1.低人一等„„„„„„„„„„„„„„„„„„„„„„„„„1页 2.胆小、不愿换环境„„„„„„„„„„„„„„„„„„„„„1页 3.身体原因„„„„„„„„„„„„„„„„„„„„„„„„„1页 4.自然流失„„„„„„„„„„„„„„„„„„„„„„„„„1页

二、如何招技师?快速招到技师十种形式及分析„„„„„„„„„„„„1页(一)如何挖掘潜力招聘渠道?为什么说只招技师是错的?„„„„„„1页(二)如何给保底工资?应该保多少?„„„„„„„„„„„„„„„2页(三)给谁介绍费能帮我们招到技师?应该给多少?„„„„„„„„„3页(四)如何要求管理人员带技师?带多了反而有风险?„„„„„„„„3页(五)为什么周边的店挖脚容易?„„„„„„„„„„„„„„„„„3页(六)为什么尽早试业容易招技师?„„„„„„„„„„„„„„„„4页(七)如何向人才输出机构买技师?价格多少?„„„„„„„„„„„4页(八)为什么说为了招技师加盟很危险?„„„„„„„„„„„„„„5页(九)国内托管市情况,为什么寻求托管要小心?„„„„„„„„„„5页(十)如何到院校招聘技师?„„„„„„„„„„„„„„„„„„„5页

第二章

破解行业三大难题之二:技师难管

——部分内容是江涛老师在华南足疗行业精英高峰会演讲手稿

一、技师难管的现状分析

(一)哪个店都缺技师,技师是足疗店的“生命线”: „„„„„„„„6页(二)店与店之间时刻上演着“技师争夺大战”: „„„„„„„„„„7页

1.提成方面:„„„„„„„„„„„„„„„„„„„„„„„„7页 2.生活方面:„„„„„„„„„„„„„„„„„„„„„„„„7页 3.福利方面:„„„„„„„„„„„„„„„„„„„„„„„„7页 4.管理方面:„„„„„„„„„„„„„„„„„„„„„„„„7页 5.挖人奖励:„„„„„„„„„„„„„„„„„„„„„„„„8页 6.红牌特殊照顾:„„„„„„„„„„„„„„„„„„„„„„8页(三)技师自身素质,心理特征:„„„„„„„„„„„„„„„„„8页

(四)管理团队素质不高,不敢管的心态„„„„„„„„„„„„„„9页

(五)老板一切为了技师的心态„„„„„„„„„„„„„„„„„„9页

(六)客人扣女的心态„„„„„„„„„„„„„„„„„„„„„„9页

二、技师需求是什么?„„„„„„„„„„„„„„„„„„„„11页(一)生存的需求„„„„„„„„„„„„„„„„„„„„„„„„„11页(二)赚钱的需求„„„„„„„„„„„„„„„„„„„„„„„„„11页(三)被人尊重的需求„„„„„„„„„„„„„„„„„„„„„„„11页(四)舒适的工作环境需求„„„„„„„„„„„„„„„„„„„„„11页(五)快乐的工作需求„„„„„„„„„„„„„„„„„„„„„„„12页(六)情感需求/精神需求„„„„„„„„„„„„„„„„„„„„„12页

三、何谓“情感化/人性化”管理?„„„„„„13页

四、建立“情感化/人性化”管理模型

第一步、满足基本需求„„„„„„„„„„„„„„„„„„„„„„14页 第二步、舒适的工作环境„„„„„„„„„„„„„„„„„„„„„14页 第三步、入职欢迎会„„„„„„„„„„„„„„„„„„„„„„„14页 第四步、签订劳动合同„„„„„„„„„„„„„„„„„„„„„„14页 第五步、专业的培训老师„„„„„„„„„„„„„„„„„„„„„14页 第六步、完善的管理制度„„„„„„„„„„„„„„„„„„„„„15页 第七步、建立个人情感沟通档案„„„„„„„„„„„„„„„„„„15页 第八步、定期的情感沟通机制„„„„„„„„„„„„„„„„„„„15页 第九步、个性化的情感关怀„„„„„„„„„„„„„„„„„„„„15页 第十步、红萝卜+大棒的管理手腕„„„„„„„„„„„„„„„„„„16页 第十一步、学习型组织的建立„„„„„„„„„„„„„„„„„„„16页 第十二步、优势的福利制度„„„„„„„„„„„„„„„„„„„„16页 第十三步、正确的经营思路和营销战略„„„„„„„„„„„„„„„17页 第十四步、定期业余活动„„„„„„„„„„„„„„„„„„„„„18页 第十五步、离职欢送会„„„„„„„„„„„„„„„„„„„„„„18页

五、如何管好技师?

技师管理=就是要走一条“技师收心”之路

(一)公司建立完善的制度、标准„„„„„„„„„„„„„„„„19页

1、要有完善的、专门针对技师的规章制度„„„„„„„„„„„„„19页

2、统一规范的足疗、中医推拿、泰式按摩等技术标准„„„„„„„„19页

3、每一种服务项目都有标准化的工作流程„„„„„„„„„„„„„19页

4、针对技师的奖励制度;„„„„„„„„„„„„„„„„„„„„19页

5、特殊福利,例:„„„„„„„„„„„„„„„„„„„„„„„19页

(二)老板如何收获技师的心?„„„„„„„„„„„„„„„„„20页

1、报有感恩、平易近人的心态„„„„„„„„„„„„„„„„„„20页

2、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20页

3、保障稳定的收入„„„„„„„„„„„„„„„„„„„„„„„21页

4、老板收获技师心的小举动„„„„„„„„„„„„„„„„„„„21页

(三)经理/管理层怎样管才能收获技师的心?„„„„„„„„„„„22页

1、有同是一家人,兄弟姐妹的心态„„„„„„„„„„„„„„„„22页

2、帮助技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2页

3、正人先正己、一事同人„„„„„„„„„„„„„„„„„„„„22页

4、经理如何收获技师的心?„„„„„„„„„„„„„„„„„„„23页

1)嘘寒问暖,以心换心;„„„„„„„„„„„„„„„„„23页 2)语气婉转,运用手腕;„„„„„„„„„„„„„„„„„23页 3)当面表现,背后批评;„„„„„„„„„„„„„„„„„24页 4)员工生日,正是收心时;„„„„„„„„„„„„„„„„24页 5)员工出事,挺身而出„„„„„„„„„„„„„„„„„„24页

六、常见的技师重大管理问题解决案例

(一)针对技师中的“刺头”怎么办?„„„„„„„„„„„„„„25页

(二)如何对付“成帮结派”的技师?„„„„„„„„„„„„„„25页

(三)推行条例制度遇到阻力怎么办?„„„„„„„„„„„„„„25页

(四)技师集体罢工怎么办?„„„„„„„„„„„„„„„„„„26页

(五)技师拒钟、偷钟怎么办?„„„„„„„„„„„„„„„„„26页(六)技师把公司告到劳动局怎么办?„„„„„„„„„„„„„„27页

第三章

破解行业三大难题之二:技师难留

一、新进技师流失的心态分析及对策

(一)要求管理层、培训老师、老技师对新技师多些鼓励与关心;„„28页

(二)对新进技师心态分析给予对策,降低流失率(见附表)„„„„28页 新进技师流失心态分析及对策 序号

问题点

1.新技师入职时未妥善安排,造成流失,怎么办?„„„„„„„„„28页 2.如何让新技师安然1-7天容易流失的危险期?„„„„„„„„„„29页 3.新技师培训期间无工资想流失怎么办?„„„„„„„„„„„„„29页 4.新技师反应培训期间好辛苦、好累,不想做怎么办?„„„„„„„29页 5.反射区、穴位真难记怎么?„„„„„„„„„„„„„„„„„„29页 6.公司环境不适应,想走的心态如何调?„„„„„„„„„„„„„29页 7.没有朋友、好孤单,想走的心态如何调?„„„„„„„„„„„„30页 8.第一次上钟既期待又紧张、害怕,心态如何调?如何处理?„„„„30页 9.新技师每天钟数太少,不想坚持的心态如何调?„„„„„„„„„30页 10.因有些客人素质好差,把新技师吓到,怎么办?„„„„„„„„„30页 11.给人洗脚,侍候人,面子有点放不开的心态如何调?„„„„„„„31页 12.家里人不接受做技师怎么办?„„„„„„„„„„„„„„„„„31页

二、在职技师(老技师)流失原因(一)技师因个人原因,自然流失(分析表);„„„„„„„„„32页(二)比较调皮、“窜”的,但工作能力强、钟数高的技师,管理层末给予适当的沟通及调教造成流失;„„„„„„„„„„„„„„„„32页(三)因管理层处理问题不公正、且沟通不够及时导致技师流失;„32页(四)管理层忽略老员工心理状况造成技师工作态度涣散且人员流失。„„„„„„„„„„„„„„„„„„„„„„„„„„„32页

三、在职技师流失心态分析及对策 序号 问题点

1.技师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一段算了的心态怎么办?„„„„„„32页 2.技师有觉得工作太无聊、太辛苦,想换个新工作的心态怎么调?„„„33页 3.技师反应伙食的不好、吃不饱没力气干活怎么办?„„„„„„„„„33页 4.技师反应宿舍条件不好,住的不舒服、睡不好,怎么办?„„„„„„34页 5.我是老技师,管理层不给我三分面子,我就走,这种心态如何调?„„34页 6.旁边新开了家店,技师想跳槽怎么办?„„„„„„„„„„„„„„35页 7.其它店的老板来挖我,技师有这种情况,如何调整其心态?„„„„„36页 8.技师遇到以前的同事/领导来挖她的情况怎么办?心态如何调整?„„37页 9.因为管理人员处事不公,技师要走怎么办?„„„„„„„„„„„„37页 10.技师因为店里形成小团体,被排斥要走怎么办?„„„„„„„„„37页 11.技师反应经理不会做人,要走怎么办?„„„„„„„„„„„„„38页 12.技师觉得老板不会做人,不想再跟这样的老板干怎么办?„„„„„38页

四、公司对于去意已决的技师的两种处理方式(对比表):

(一)消极表现者如何处理?„„„„„„„„„„„„„„„„„„„39页

(二)积极表现者如何处理?„„„„„„„„„„„„„„„„„„„39页

第四章

如何留住中层管理运团队?

一、本行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的生存状况:„„„„„„„„„„„„„40页

二、中层管理人员流失心态分析及对策 序号

问题点

1.部长们觉得待遇低、福利不好,想不干怎么办?„„„„„„„„„„40页 2.觉得工作压力大,不想做的心态怎么办?„„„„„„„„„„„„„40页 3.工作处处受气,真想一走了之,怎么办?„„„„„„„„„„„„„40页 4.太辛苦了,不想干啦,怎么办?„„„„„„„„„„„„„„„„„41页 5.部长自身能力不够,无法胜任,怎么处理?„„„„„„„„„„„„41页 6.管理层反应学不到东西,要走经理怎么办?„„„„„„„„„„„„41页 7.管理层反应不受重用,要离职怎么办?„„„„„„„„„„„„„„41页 8.管理层觉得晋升无望,要走怎么办?„„„„„„„„„„„„„„„42页 9.管理层形成帮派,怎么办?„„„„„„„„„„„„„„„„„„„42页 10.经理/老板未兑现承诺,要走怎么办?„„„„„„„„„„„„„„42页 11.经理只做“老好人”,失去管理层的拥护怎么办?„„„„„„„„„42页

12.老板不懂管理,跨级指挥,导致流失怎么办?„„„„„„„„„„43页 13.老板/经理与员工关系复杂,导致管理层难做怎么办?„„„„„„„43页 14.管理人员被别的店老板挖脚,怎么办?„„„„„„„„„„„„„43页

三、留住中层管理人员,经理如何做?„„„„„„„„„„„„„„43页

第五章

如何降低楼面人员流失率?

一、新进楼面员工流失的心态分析及对策

(一)要求管理层及服务员对新员工多些鼓励与关心„„„„„„„„45页

(二)对新进员工心态分析给予对策,降低流失率(见附表)„„„„45页 新进楼面员工流失心态分析及对策 序号

问题点

1.试用期间无工资,想走的心态如何调?„„„„„„„„„„„„„45页 2.因试用期间无住宿要走怎么办?„„„„„„„„„„„„„„„45页 3.环境和人不适应的心态如何调整?„„„„„„„„„„„„„„45页 4.有做事无头绪,害怕不敢去做的心态怎么办?„„„„„„„„„„45页 5.老服务员太凶,有种欺生感,怎么办?„„„„„„„„„„„„„46页 6.有怕接近管理层的心态怎么办?„„„„„„„„„„„„„„„46页 7.有怕表现不好被辞退的心态怎么办?„„„„„„„„„„„„„46页 8.家里人不接受服务行业怎么办?„„„„„„„„„„„„„„„46页 9.脚痛、很累不想做的心态怎么办?„„„„„„„„„„„„„„„46页 10.价目牌价格记不熟怎么办?„„„„„„„„„„„„„„„„„46页 11.侍候人的事,工作起来有点放不开的心态怎么调?„„„„„„„46页

二、在职楼面员工流失

在职楼面员工流失心态分析及对策 序 问题点

1.算了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算再努力也得不到提升的机会„„„„47页 2.工作太无聊了,想换个新环境„„„„„„„„„„„„„„„„„„47页 3.没关系,我没做好,但年资老,到时在人员竞升时一定是我„„„„„47页 4.我管那么多,反正我不做还有其他人做,„„„„„„„„„„„„„47页 5.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早在以前试过了„„„„„„„„„„„„„„48页 6.我都做这么久了,管理层也要给我三分面子„„„„„„„„„„„„48页 7.我做得也不差,为什么后来的都已经实习部长了„„„„„„„„„„48页 8.太辛苦了,不如转做技师„„„„„„„„„„„„„„„„„„„„48页

第六章

如何做足疗店的老板?

一、我是老板,我做主,谁都要听我的心态;„„„„„„„„„„„49页

二、老板被管理层/技师“绑架”,怕技师,怕管理层的心态;„„„49页

三、老板为什么不要直接参于管理?„„„„„„„„„„„„„„50页

四、“只做好人,不做坏人,坏人让经理/管理人员来做”; „„„„50页

五、如何用好管理人员?„„„„„„„„„„„„„„„„„„„51页

六、对员工不要轻易做承诺,但说话必须算数;„„„„„„„„„„52页

七、如何安排自己人?„„„„„„„„„„„„„„„„„„„„52页

八、老板在自己店里应注意哪些行为规范?„„„„„„„„„„„52页

第七章

如何设技师的保底工资?

1、技师没条件保底和有条件保底(点加钟要求),产生的结果对比表:

1)技师心态„„„„„„„„„„„„„„„„„„„„„„„54页 2)技师的表现„„„„„„„„„„„„„„„„„„„„„„55页 3)服务质量„„„„„„„„„„„„„„„„„„„„„„„55页 4)管理人员表现„„„„„„„„„„„„„„„„„„„„„55页 5)客人反应„„„„„„„„„„„„„„„„„„„„„„„55页 6)生意状况„„„„„„„„„„„„„„„„„„„„„„„56页

2、新开业的店如何保底、怎么保、保多久?„„„„„„„„„56页

第八章

如何做好沐足店的管理层?

一、管理层所扮演的角色„„„„„„„„„„„„„„„„„„„„57页

二、部长管理方法的对比„„„„„„„„„„„„„„„„„„„„57页

三、自身能力提高„„„„„„„„„„„„„„„„„„„„„„„57页

四、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58页

(一)生活素养„„„„„„„„„„„„„„„„„„„„„„„58页(二)品德素质„„„„„„„„„„„„„„„„„„„„„„„59页(三)良好的自身形象„„„„„„„„„„„„„„„„„„„„59页(四)专业技能„„„„„„„„„„„„„„„„„„„„„„„59页(五)学习心态„„„„„„„„„„„„„„„„„„„„„„60页(六)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60页(七)观察能力„„„„„„„„„„„„„„„„„„„„„„„60页(八)组织能力„„„„„„„„„„„„„„„„„„„„„„„61页(九)团队建设能力„„„„„„„„„„„„„„„„„„„„„61页(十)领导力„„„„„„„„„„„„„„„„„„„„„„„„61页(十一)与经理相处的能力„„„„„„„„„„„„„„„„„„„62页(十二)公关能力„„„„„„„„„„„„„„„„„„„„„„„62页(十三)沟通协调能力„„„„„„„„„„„„„„„„„„„„„62页(十四)信息反馈能力„„„„„„„„„„„„„„„„„„„„„62页(十五)策划组织能力„„„„„„„„„„„„„„„„„„„„„63页(十六)成本控制能力„„„„„„„„„„„„„„„„„„„„„63页(十七)应变能力„„„„„„„„„„„„„„„„„„„„„„„63页(十八)自控能力„„„„„„„„„„„„„„„„„„„„„„„63页(十九)对员工的正确态度和情感管理的理念„„„„„„„„„„„64页

第九章 《员工情感沟通档案》及技巧

一、基本资料„„„„„„„„„„„„„„„„„„„„„„„„„67页

二、个人爱好篇„„„„„„„„„„„„„„„„„„„„„„„„68页

三、个性、生活、愿景„„„„„„„„„„„„„„„„„„„„„70页

四、亲友资料„„„„„„„„„„„„„„„„„„„„„„„„„71页

五、员工沟通记录表„„„„„„„„„„„„„„„„„„„„„„73页

六、员工日常情感沟通表

七、员工情感沟通管理技巧„„„„„„„„75页

(一)入职篇„„„„„„„„„„„„„„„„„„„„„„„„„„75页

(二)员工父母篇„„„„„„„„„„„„„„„„„„„„„„„„75页

(三)员工爱人生日篇„„„„„„„„„„„„„„„„„„„„„„76页

(四)员工孩子生日篇„„„„„„„„„„„„„„„„„„„„„„76页

(五)员工生日篇„„„„„„„„„„„„„„„„„„„„„„„„77页

(六)员工及亲人生日赠送礼物技巧„„„„„„„„„„„„„„„„77页 附1:女性员工的心理与特征分析„„„„„„„„„„„„„„„„„78页 附2:《技师劳动合同》范本„„„„„„„„„„„„„„„„„„„„80页

以下是部分摘录内容

6.汽车4S店行业现状 篇六

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作为汽车营销手段重要一环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4S店模式”在汽车营销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4S店在企业信誉度方面、专业方面、售后服务保障方面、人性化方面四个方面对汽车企业有巨大帮助和提高,但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1,汽车4s店完全是汽车厂家的附庸,基本没有言语权。

汽车4S店唯厂家马首是瞻。一切经营活动都在为生产厂家服务,在当前的市场形式下,汽车经销商没有实力像电器经销商一样与厂家平等对话。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

2、没有自身的品牌形象。

作为厂家的4s店.其建筑形式以及专卖店内外所有的CI形象均严格按厂家的要求进行装饰和布置。经销商自身的品牌形象则无处体现.厂家也不允许体现。

3、完全靠汽车品牌吃饭。

汽车4S店的经营状况的好坏。90%依赖于所经营的品牌,品牌好就赚钱,品牌不好就不赚钱。同时同一品牌不同的4S店的经销商还得依赖本店经营者与厂家的关系。关系好厂家给予的相关资源就多,利润的空间也越大。

4、专业的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团队不稳定。

因为前两年汽车市场的异常火爆,大量的资本进驻汽车行业,导致汽车专卖店、汽车大卖场大大饱和。互相之间过度竞争,专业人才缺泛,互相挖角,导致人才流动较频繁,团队不稳定。

5、专卖店的经营重销量。轻售后和美容加装

一方面由于2003年车市需求“井喷”引起的价格“失真”误导了很多企业以销售为中心来开展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厂家注重销量而且有相关的与完成销量直接相关的返利激励政策。

6、汽车4S店自身可控制的经营因素有限,难以体现差异化经营 汽车厂家出于自身品牌利益的原因,对汽车4S店的经营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岗位的设置等都有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产品价格、促销政策、销售区域、零配件和工时的价格均硬性确定,强硬控制。

二、针对以上情况,汽车4s店应制定如下营销策略:

l、从经营战略定位上考虑,汽车用品经销商要调整产品结构,随着4S店进入不断的汽车用品行业.经销商的产品组合逐步做到“轻改装,重4s店”。

2、打造专业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汽车用品行业里(特别是汽车电子),服务显得特别的重要,如果经销商有一批优秀的团队为汽车4S店服务,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即可以让汽车4S店放心,也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与厂家进行谈判,为取得产品的代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从专业和定位上考虑,要把产品和渠道分离,4S店和零售改装店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共存的。但因为档次和定位不一样,需求的产品也不一样,4S点需要中高端产品,有形象,有品牌,服务好的产品。而零售改装店需求价格便宜的产品。有效的把产品和渠道分离。可以使资源更集中、形象更宣明、人员更专业。

4、车用品经销商经营的产品要做到“全而精”。“全”是指经销商不但要为4S点提供汽车影音、防盗、GPS、胎压检测仪、倒车雷达等汽车电子,而且还要提供美容护理、装饰改装、防爆膜等产品,总之买车之后要用的所的东西,“精”是指4S点因为场地的原因,每一个品类一般只选择少量的品牌,会选择有比较优势、性价比高的产品。为了满足4S店的需求,汽车用品经销商要做到“全而精”的产品结构。

7.地勘行业人才现状与思考 篇七

归纳起来, 人才是指在企业中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 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和货币资本快速增值, 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人才的范围从职业上界定, 有企业管理人员、研发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职业技能人员等。

1地勘行业人才资源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矿业逐渐走出了“泥沼”, 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近2年, 铜、金、铁矿石、电解铝、镁、稀土以及煤炭、石油等产品的价格涨势较好, 自然带动了上游产业—勘查业的升温, 从而引发地勘企业对人才的更大需求。但当前出现一种怪现象:地勘行业变热了, 地勘队伍承担的项目增多了, 地勘队伍需要做的工作也多了, 但从事地勘行业工作的人却减少了。

(1) 地质人才供应严重不足首先是源头不足。

对于这个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赵克让认为:“这几年, 地质人才缺乏与前几年原地质院校专业设置减少、合并院校、招生规模缩小有关。目前, 在全国高等院校中仍保留‘地质’二字的只有我们一家, 像原来的长春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西安地质学院等, 合并的合并, 改名的改名, 为什么呢, 还不是因为挂着‘地质’二字就缺少生源, 挂着‘地质’二字的毕业生难找到工作!这些学校也是迫于无奈, 不然招不来学生, 完不成招生计划!虽然这2年地质人才开始走俏, 但还仅仅是有工作可干, 还不算是稀缺资源, 学生经常拿自己与金融类、IT类人才相比较, 仍然觉得干地质工作不划算, 不仅待遇低, 工作环境也差。由于这样的观念依然盛行, 所以, 每年我们的地质类专业生源都不足。前2年, 纯粹地质类专业每年只能招2个班, 现在随着需求增长, 我们也不敢大胆扩招, 仅招4个班, 就算毕业之后都到地矿系统去, 200人左右显然不够!然而在这些院校中, 新设的经济类、金融类、外语类、计算机通信类、管理类等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大多超过地质类专业。”赵校长的这一看法应引起大专院校和主管部门的思考。

(2) 地矿行业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前几年我国矿业体制开始发生变革, 再加上整个世界矿业经济不景气, 对我国矿业造成了不小冲击。一方面, 矿业体制改革, 打破了国家大包大揽地质工作的状况, 开始实行公益性地质与商业性地质分开运营的机制。各行业地勘单位要改制转企, 走向市场。各类大中型国有矿山也要市场化寻求资源。另一方面, 旧体制下带来的各种隐性问题开始显露:各地勘单位人员包袱沉重, 设备陈旧, 经费短缺, 市场意识薄弱;各类矿山后备资源匮乏, 人才断档, 资金短缺。20世纪90年代后期, 对于地勘企业来说, 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当时, 煤炭企业和地勘企业职工大多数月领不到工资, 有些连最基本的生计问题都无法保证, 许多专业技术人员迫于无奈只好改行或者跳槽。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对55家煤炭企业的调查, 这些企业每年调出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约3 000人, 技术工人调出多达2万人。有色、钢铁、勘探等行业也频频传出人才流走的消息。

工作环境差、待遇低, 只是导致地勘单位招不到人才的表面因素,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国家政策的导向问题以及地质工作本身的职业声望偏低。过去, 国家提倡“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的精神, 赋予了地质工作者很高的社会声望, 民众认同度高。而现在不同,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 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创造财富上。

2人才问题的影响

人才紧缺、断档等问题若不能彻底改变, 必将会严重地制约地勘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来说, 不仅导致关键岗位的空缺, 给企业增加经营成本, 而且还会给竞争对手提供一定机会, 从而削弱自身市场竞争力。对员工个人来说, 频繁改行或跳槽, 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3对策

地质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 是着眼于长远、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行业, 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目前, 地勘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 正面临着新的机遇期, 正处在上规模、上水平、大发展的“门槛”阶段。在行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如何, 是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关键, 也决定着地勘单位在市场竞争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创新依靠的是高素质的人才, 谁拥有了一支更优秀的人才队伍, 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视地勘人才, 调整、充实人才队伍, 不断提高人才整体素质, 使之发挥最大效用, 方能推动地勘企业快速发展。要使人才与企业共同成长, 实现共赢, 就必须有一套制胜的人才战略。根据地勘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对地勘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开发等人才在地勘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是地勘企业的当务之急。

(1) 引进人才。

人才的引进关键是选择性与前瞻性。“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首先要保证源头。要时刻注意人才市场动向和大学毕业生双向交流会, 对本企业确认需要和将来的发展战略中需要的人才类型要密切关注, 做好需求预测和规划, 做到心中有数, 适时引进。尤其在新市场开发之前和新项目上马之前要未雨绸缪, 有针对性地选拔并引进核心技术人才, 甚至学科带头人。这样就把握了人才先机, 从而把握市场先机, 一旦市场成熟, 资金到位, 则水到渠成, 事半功倍。

(2) 辨识人才。

“名骥未驰与驽马相杂, 必须要驰而试之, 方知马性。不赛何知其能千里也?”哪匹马跑得快不是谁认为的, 更不是谁指定的, 而是在实际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在实际工作中, 能出成绩、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的, 就是人才。看重能力与业绩, 先识而后用, 才能避免误用和滥用。在辨识的过程中, 既要充分认识人之所长, 也要识人之所短。

(3) 使用人才。

充分用人之所长, 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人适其职, 职得其人。坚持以素质论人才, 要防止能力差却擅长钻营的人受到重用。速度快的马用其速, 速度慢的用其负重, 不快不慢的用其耐力, 尽其所能, 方为上策。根据环境的变化, 出台充分激发人才创业创新积极性的分配和激励政策。以贡献论功过, 在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的基础上, 注意长效和短效相结合, 个人和团队相平衡, 优先体现效率, 其次兼顾公平。

(4) 宽容人才。

不能忌才避贤, 要心存公正, 胸襟宽大。要有“厚德载物”之德和“海纳百川”之大。“美玉有瑕, 瑕不掩瑜。”著名数学家纳什在患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期间, 普林斯顿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直至他病情好转, 1994年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要允许人才的个性和异议, 甚至允许犯错误, 为人才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

(5) 培养人才。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 组织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 最终目标是实现组织与人才的双赢。企业要舍得投入, 营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地勘企业由于前几年的经济低谷, 在这方面欠账比较多。对可塑性强的人才进行培训, 进一步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拓宽知识面, 逐步建立一支适合本企业的高效适用的人才队伍, 防止队伍出现创造力枯竭等现象的发生。

4结语

国家因人才而兴盛, 企业因人才而繁荣。地勘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只有以人才为龙头, 为人才展示才华创造环境、构筑平台、提供发展空间, 努力鼓励和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干好事业, 真正以事业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感情温暖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 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摘要: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和作用, 分析了地勘行业人才资源现状及人才紧缺对地勘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结合地勘企业人力资源实际, 提出从引进人才、辨识人才、使用人才、宽容人才、培养人才五方面着手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和相应措施。

8.通过“库存”看服装行业生存现状 篇八

市场低迷,消费不旺并不是服装行业整体沉沦的唯一解释。近年来,在严重滞后的产销机制的基础上,品牌商那种无节制扩张欲和对暴利的无限向往,不断地拉大理想和现实的距离,现在,终于,他们掉进了自己挖下的陷阱。

这是他们最好的年景

夏华相对一批2010年前生产的美邦正品很有兴趣,但价格没谈拢,美邦仓管人员的出价是吊牌价的0.7折,而他的心理价位是0.5折

在上海东南郊康桥路一带的工业区里,美特斯邦威(下称美邦)是知名度最高的公司。与其他公司门前冷冷清清的境况不同,美邦总部的大门外总是车水马龙,尤其是在周末。对很多上海市民来说,美邦的康桥南路800号是购物的好地方。

那里的环境很好。一个横跨马路的偌大园区,干净整洁,听不见机器的声音—事实上,这里是一个拥有庞大仓库群的物流园区;对实行轻资产模式的美邦来说,这个仓库区是300多家代工厂和4000多家门店之间的中转站。园区的绿化可能是国内最有特色的,美邦在库门前的十多亩空地里种下的不是被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常绿灌木,而是郁郁葱葱的萝卜、白菜和花菜。在濛濛冬雨中,它们伴着地广播里的古琴声生长。

美邦总部北侧大门里络绎不绝的人流,并不是冲着长势喜人的蔬菜去的,而是涌向菜地旁的特卖仓库。园区内的指示牌上显示,在靠北墙的仓库内,有10多个品类上千个款式的服装正在以2-3折的价格特卖,从5元的腰带、帽袜到150元的大衣、皮衣,低价是美邦仓库的魅力之源。即便是一些今年的新款,也在以3-5折出售。

“美邦的仓库好大,每个仓库里有半径两米的大风扇,有十几台可以升降的大叉车。”湖南人夏华相向记者这样描述他所看到的壮观景象,“他们有750万件库存,我的天!”对进入美邦特卖的仓库的淘衣客来说,这样的景象在他们的视线之外。美邦的仓库群并不是哪个角落都可以让外人自由出入,特卖区限定在20多个大型展厅里,从这些标示某某品类订货厅的门牌上可以看出,这些展厅原本是供美邦代理商、经销商订货之用的。

夏华相不是普通的顾客,他是专门收库存的人,雅称“库存专家”。就在记者造访美邦仓库的几天前,夏华相经人介绍,和美邦做了一单生意,以平均每件7元的价格买走了7万件衣服,“从T恤衫到棉衣都有”。之所以能够以如此不可思议的低价买走,夏华相解释说,这些服装多少有些瑕疵,“但在我们那里都还能卖。”夏华相原本对一批美邦正品的存货也很有兴趣,那批东西是2010年以前生产的。但在当天,双方在价格上谈不拢,美邦仓管人员的出价是吊牌价的0.7折,而夏的心理价位是0.5折。

对在广州做了十多年库存生意的夏华相来说,2012年差不多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年景。

单单是上市公司这些行业排头兵就提供了极其充足的库存货源。按上市公司年中报,2012年上半年,国内42家公司的存货总量高达数百亿元,其中美邦服饰、森马服饰以及李宁位列三甲,存货量分别为17.53亿元、14.73亿元以及11.38亿元。42家公司中,存货量低于1亿元的只有4家。

随便哪一家的库存货全部拿出来,夏华相都消化不了。“我们收库存,几百万一单的占多数。他们会一批批放出来,我们也会一批批收。”另外,关键的问题是“价钱要合适。”

“我们一般都是和管仓库的人打交道。”夏华相不认识美邦的老板周成建,也不知道周成建因为库存问题曾经何其震怒。坊间传说,周成建在今年初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大骂高管下属们“三蛋一不”(混蛋、王八蛋、瞎扯淡、不作为)。按美邦报表,公司上市后第一年(2009年)底的库存为9亿,而到2011年暴涨至25亿。按申银万国的报告,25亿存货中,2011年春夏款及更早的库存占了15亿,占美邦净资产(32亿)的近一半。对夏华相来说,美邦五六亿的2010年秋冬款及更早的款是他出手的对象。

对品牌公司来说,“吊牌价”在某种意义上是品牌尊严与荣誉所在,在美邦的仓库店里可以看到,哪些以几十上百元出售的风衣、大衣吊牌价往往在千元以上,这个价位虽然在服装行业中不算高,但其中起码也包含了美邦研发能力、管理以及专卖店里的服务。随便流失一项内涵,都意味着品牌的贬值。比如,在美邦的工厂店里,已经看不到专卖店里店员们那种热情的繁文缛节,《创业家》记者走进工厂店的当口,一个工作人员对一个正在试穿大衣的顾客生气地说:“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里的衣服不能试穿!”

夏华相也并非不认同品牌的价值,“现在我们收库存,基本上都要收名牌的。”只不过,品牌永恒,品牌货却不是,“他们不能拖太久,服装这个东西,两年以上的旧货是没人要的。”

一家档口抵一个集团公司

这里是中国的服装尾货天堂。这是一个隐秘的生意。整个石井100多亿的年营业额,对应的是正常渠道几千亿的销售额。

《创业家》记者第一次见到夏华相是在广州白云区石井镇的庆丰服装城。在服装城的一个显要位置,他经营着相连的五个档口。在那里可以看到许多英雄末路、被打回纺织物原形的国内外名牌:成包堆放的似新似旧的名牌充斥着档口的一二楼,沙发上、茶几和办公桌之间的空隙也堆满了名牌,进店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它们。

那天下午,夏华相把几个货架的报喜鸟西装样品摆到档口外的通道里。这批吊牌价上千或几千元、产于2009年的西装是他两三个月前的战利品,总量有几万件之多,单价仅几十元钱。为了维护形象,报喜鸟公司在卖出时把领子上的标签剪掉了。

夏华相站在门外,极力向一拨女性客户推荐一批新款的女款羽绒服。从客户们的反应来看,这些服装的牌子似乎颇为知名,夏华相开价是均价60元一件。此外,他还推荐了他刚从海澜之家总部拉回来的毛衣,以及吊牌价在4000-5000元的“公牛”牛仔裤。如果你知道花100多元就可以在这里买一条“公牛”牛仔,美邦仓管员0.7折的出价显然有点太自负了—美邦只是夏华相考察过的成百上千家货源公司之一。

nlc202309032131

“这里是中国的服装尾货天堂,在全世界也是最大的。”夏华相的朋友、福建人陈付阳对《创业家》记者说。石井镇的确有那么一点国际化的气息,在镇上广大、庆丰、锦东等几个服装城里,不时会看到扛着大包衣服或者正在档口看货的黑人或者中东人。有个沙特大户是石井的常客,“他每年来四五趟,带着翻译,一个档口一个档口目不转睛地看,一般一个礼拜就会搞定一单。”陈付阳说,这个沙特人一年从石井进货三四个亿,曾经一次拿了8000多万元的货。

并不是每个沙特人都是靠石油致富的,沙特人收走的恰恰是均价10元钱以内的超级便宜货,“整个中东地区都没什么服装企业,他应该是卖到中东的其他国家去了。”

“不管什么牌子,是T恤还是羽绒服,库存拖到不得不出的时候,收购均价也就几块钱一件。在我们这里,不管是我们收进还是卖出,都是远低于生产成本价。”陈付阳说,“服装又不是金子,能保值。那些服装厂商总以为,100块钱成本的衣服,为什么要三五十块卖给我们呢?他们舍不得。于是就一直压着,可这东西越压越不值钱。比如2008、2009年的货,已经不是价钱的问题了,就是几块钱给我们也卖不出去。现在即使在偏远地区,大众的需求也是要漂亮,要款式好。”对那些库存积压如山的上市公司来说,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按服装行业的成本结构,大中型服装企业的生产成本约到吊牌价的1.8至2.3折。在库存市场上,需要的不是对价值的尊重,而是对爱便宜心理的尊重。

不管服装厂商多么看不起这上不了台面的库存生意,他们也不得不正视自己的处境。库存生意始终与中国服装行业扩张过程如影随形。1998年,当17岁的陈付阳揣着2000元钱,离开福建龙岩永福镇那个花农家庭,跑来投奔哥哥陈付峰的时候,石井聚集着一个庞大的库存商帮。从最早的广大服装城开始,如今的石井已经有四五家大型服装城,上万个商铺。全镇的尾货生意,按陈付阳的估计每年有100多亿的交易规模。尽管商户聚集度极高,石井的店租仍然是十分便宜,一间20多平米的铺子,月租只要3000元,按夏华相的说法,石井的尾货商铺不用交税,不用交管理费,“在广东这种地方,这么小的生意他们(政府)看不上。”

没有广告,绝大多数的石井商户时至今日也不在网上发布信息。为数几万人的尾货群体中,即便是陈氏兄弟这样的大户,也是服装业内毫无知名度的老板—他们差不多是一个隐秘的群体,只有圈子里的人才会彼此认识。“有时候住进一个宾馆,里面的住客我可能有几十个都认识。我最近在青岛机场等飞机时也碰到好多个熟人。你想,几万人在一些特定的地方出出入入,肯定都会碰到的啦。”

似乎在国内的任何地方,来自福建的行商者都很容易聚集成群。按陈付阳的估算,在石井的尾货市场,福建人占了1/4。只不过,尾货并不是某个地域商帮垄断的生意,“潮汕人、四川人也都有几千。”

福建商人强烈的扩张欲成就了年仅33岁的陈付阳。在石井,他不单经营着一二十个档口,还和石井的福建商会会长投资合建了“盟佳童装大世界”的物业。在这个童装世界里,每年销售童装5个亿,占到石井童装类市场的一半。“那些起步更早的人,现在基本上都不再亲自跑尾货,而是把档口交给带出来的人去经营,自己搞房地产或者其他项目去了。”

陈付阳说,在石井的库存市场,投入一个多亿现金去做的人算是大鳄。这个数字,乍看起来和那些大型服装上市公司相比不算什么,但在库存市场,资金的周转效率高得多。在服装产销企业里,一年最多做四季服装,投资周转四次,而在石井周转是不限次数的。“一个亿是什么概念?按服装产销企业的正价至少相当于5亿。而且,我们今天收几百万,明天收几百万,资金一直在滚动,5亿这个数字还得翻好多番。”

坐在盟佳童装大世界“海绮隆服饰”的店堂里,陈付阳指着密密麻麻的货架对《创业家》记者说:“这些样品今天还挂在这里,至于整个石井这100多亿的年营业额,则是一个更惊人的数字,按尾货的价格杠杆,对应它的是正常渠道里几千亿的销售额。

国内的孩子十年也穿不完

服装企业的高库存是问题多年累积的总爆发。一个服装企业的倒闭,往往是库存帮大有作为之时。

在石井,我们能看到一种最讲江湖规则的生意。“你如果能找到一单货,让我去收,能赚10万块钱的话,我分你5万。资金利息、仓库租金和其他费用都不用管。”很多年以来,石井的店主们都是和找货人如此分账,双方没有合同,依据的是行当里自发形成的惯例。陈付阳说,在石井的童装圈子里,这种靠四处看货,和档口老板们共赢的人有几百个。

他很依赖这个群体,“我每天要接五六十个他们打来的电话,在五六十单生意里,我会选择性地看上几单,然后挑两三单货拉回来。”

他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17岁的时候口袋里揣着的那2000元钱,“在外面坐公交车、买瓶水,吃顿午饭,一天的生活成本10块钱。手里的钱是根本不够打货的。”但就是靠今天收一匹布,明天收一包衣服地攒钱,七八年后他当上了老板。跑出去拉单并不容易,“人要熟,货要看得准,要会砍价;现在尽管货源充裕,但竞争也很激烈。你要知道,哪个行当里都是老虎比猪多。”早些年,陈付阳出门看货,往往一去就是一两个月。

在杭州开过童装厂的胡海东和陈付阳打过几年交道,很欣赏陈的行事风格,“他过来收货的时候,我们并不让他进到仓库里去,只是把样品拿出来,然后告诉他有多少件。他看上了,就把定金放下,我们去装箱,他第二天就过来把货拉走了。”有一些谨慎的尾货老板,往往临时雇几个人去清点件,陈付阳比他们要痛快得多。2010年,胡海东几万件库存被陈付旺一次性清得干干净净。“如果碰到大仓库,库存数量太大,他就会联合圈子里的几个人一起来收。”胡海东说,这个群体的存在很有必要,库存堆在那里已经是废品,多少能回收一些资金,总比借民间高利贷来补充流动资金要好,尤其是近年,各地高利贷的行情都到三分以上了。

“一单几万件的货,少个几百件,或者掺了一些次品,对我们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只是按各个品类的比例来给一个均价。”陈付阳说现在的库存货源实在太多了,“现在全中国生产的童装包括库存货,国内的孩子十年也穿不完。”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也接近事实。

nlc202309032132

正如胡海东所指出的,如今服装企业的高库存是问题多年累积的总爆发。“你想,很多企业的仓库里还堆着三四年前的东西呢。年景好的时候,有一些库存可能没什么,可现在很多企业都哗哗地关店,库存能把企业累死。”除了童装,2008年前后上市的那批体育用品企业如今都是库存大户,这些上市公司的年中报显示,包括李宁、匹克、鸿星尔克等在内的几家公司已经关掉了1000多家店铺。渠道收窄,对于库存清理更是雪上加霜。

胡海东曾经在福建和东莞的成人装和童装企业担任高管,对服装产销的弊端颇有发言权,“国内企业的产销周期太长。企业做生产计划,往往是一年前就开始打版,下单,可现在的服装时尚感越来越强,谁能知道一年后市场到底流行什么?”而对几年前那些急于上市的公司来说,往往是在上市前冲量,贷着款去扩充渠道,“这些都造成了一种需求的假象。”

内销公司如此,外贸的萎靡对今日中国的库存规模也贡献甚大。“现在沿海的海关,都堆着相当多的垃圾货;公司倒了,东西都滞留在海关。一单就是几十万件,这样的生意现在多得很。”陈付旺说。

尽管一些知名公司对库存帮往往表现倨傲,但到了一定时候,他们也会有求于这些江湖上的及时雨。几年前的一个晚上,陈付旺就接到一个东莞打来的电话,说是一个老板急需2000万元现金。陈付旺连夜联系人把钱凑齐了去拉货,就在最近,陈付旺的朋友还做了一个1700万元的大单。

不要低估库存帮的能力,伴随着服装业的多年扩张,库存帮也在扩张,“以前我们凑2000万,要很多个档口,一家几十万地凑,现在只要两家就能拿出来。”陈付旺说,这个行当全是现金交易,不赊不欠,再没有比这简单直接的生意了。

一个服装企业的倒闭,往往是库存帮大有作为之时。对那些工人排在厂门外等着要工资的工厂而言,库存帮的现身意义重大,“工厂倒闭往往是工资拖着,厂房租金拖着,债主的钱欠着。工厂的人也好,政府的人也好,只要有人和我们谈价格,我们就去拉,一手钱一手货。”

谁的暴利

“暴利心态导致了整个产业链的畸形。比如,这件衣服100块钱成本卖1200,于是很多人跟着这么做。其实服装本身是个低平台的产业。”

“只要人类还穿衣服,还在生产服装,就不可能没有库存。”百川一代服饰的业务员周吉祥,差不多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向记者解释库存产生的原因。这位87年生的年轻人来自长沙,和他那位湖南同乡夏华相一样,在几百上千家企业看过尾货。

“企业处理库存,首先是在自己的店里打折卖,卖不完就甩给我们或者捐赠给边远地区,再处理不完就销毁。”周吉祥说,欧洲的奢侈品品牌也是这么干的。

我们在中学的教科书上,读到了资本家在经济危机中把以百万加仑计的牛奶倒进阴沟的内容。这是否代表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值得商榷—因为牛奶可能过期了。至于服装,其实是会过期的,“在仓库放了超过两年的服装,多少会发霉,穿上去线都可能崩掉。”周吉祥说。

我们至今没有获得哪家企业公开在销毁服装的消息,勤俭起家的中国服装商人的道德水准也大概高于那种过剩资本主义时代的美国商人。不管怎样,对中国服装业来说,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在石井锦东国际服装城,记者见到了周吉祥的老板、百川一代服饰的总经理廖亮中。据陈付阳介绍,在成人装领域,廖亮中是石井的大户。在等待廖亮中的那天下午,记者看到了服装城里穿梭的“百川一代客户服务车”,以及很多家“百川系”服装店,愈加相信陈付旺关于“廖是服装城的大股东”的说法。当天,百川的一个档口正在以一折到一点五折的价格卖“国际品牌”DEVIDERO和BULL。按廖亮中的规划,锦东服装城要做成一家奥特莱斯,而不仅仅是卖邋邋遢遢尾货的地方。

42岁的廖亮中来自广东梅州,服装打版师出身,1992年在广州开过服装厂,随后在广州的黄埔、东山口开过很多家专门卖库存货的零售店。2000年以后,他也加入了石井的库存帮。

对于服装的高库存,他另有一番见解:“中国的服装企业在历史上有暴利,吸引了很多人去追逐。暴利心态导致了整个产业链的畸形。比如,这件衣服100元成本他卖1200元,还卖成了。于是很多人就跟着这么做,其实服装本身是个低平台的产业。”

为了卖高价,服装企业都纷纷往高端商场挤,但高端商场见谁都要砍一刀,“商场扣点28%。就算是一线品牌,都要走很多关系。比如,你在广东要进一线商场,就必须找对几个人,给个50万元、100万元才能进去。这些花销都摊到成本上去了,价格自然就扭曲了。”

即使是街店,前几年租金也是异乎寻常的高,“东山口、黄浦一带的商业街,铺面租金都是天价。一个月下来,几间店铺就赚万把块钱,可如果我不干了,把店转租给别人,可以收到八九万元租金。”尤其在2002年以后,运动品牌迅速崛起时,全国各地商业街的店租更是扶摇直上。运动品牌对这笔成本早就难堪重负,没上市的公司支撑不住,即使上市了的公司,现在也不行了。因为经济低迷,消费规模也小了很多。

高昂的渠道成本加上消费的低迷,直接导致了服装行业的快速下滑,“据我所知,一二线品牌的动销率不到50%,甚至有些人的动销率不到30%。这样一来,市场就完蛋了。所以,我们想做一个奥特莱斯,走量的同时追求合理的利润。”这个设想正在变成现实,现在廖亮中的一处楼上楼下400平米的店铺,一天能卖两三万块钱,好的时候四五万块钱,而店租一个月只有万把块钱。“这好过花5万块钱在繁华地段去租一个店。我的主业是批发,但现在零售都可以支撑我的开销。”此外,百川一代和其他服装企业不同的是,流程简单,没有那么多附加环节的开支。

廖亮中认为,服装行业的暴利时代应该终结。“那些上市公司曾经是高利润啊。我们的利润率只有30%,而他们曾经有300%的利润。”今天的巨量库存不过是为当年的暴利付出的代价。

要消化服装业的巨量库存,靠专卖店里慢悠悠地打折销售,或者工厂店里的特卖显然是不够的,而寄希望于电商则更不现实,“库存货往往款式多而单款量少,而且,我们要求很高的周转率,把一件件不值多少钱的东西,分类整理、拍照,然后雇很多人挂到网上去卖,是不划算的。”

在很大程度上,石井镇是服装库存最后的去向。然而,即使到了石井,库存也还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像廖亮中、陈付阳、夏华相他们,是库存市场的第一个层级,接下还有找他们几千几万、几十万地打货的全国各地库存分销商。谁也没法保证石井库存能完全被消化,“我们现在非常谨慎,因为我们也有库存。今年上半年,我收了一百多万件衣服,到现在还有15%没卖掉,这对我们来说是很不正常的。”廖亮中说。

上一篇:烈士陵园的作文下一篇:大学生社区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