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庄小学校本课程计划(精选3篇)
1.李真庄小学校本课程计划 篇一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课程实施总结
新军屯镇岳实庄小学
本学期,在新军屯镇中心学校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我校把“知礼仪、懂孝道、创和谐”设定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本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结合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全校上下,共同行动,思想重视,扎实推进,师生互动,重在体验,创设氛围,评价激励,将礼仪教育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尊重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德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工作实效,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实施办法:
1、完善文本教材的修订与编写工作。
首先要抓紧一切时间尽快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为任课教师提供坚实可靠的教学文本保障。在戴金玲校长的带领下,我校自己编写了教材《知礼仪,懂孝道,创和谐》。
2.对全校教师进行教师形象、教师礼仪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礼仪意识和礼仪水平。
3.让每一位学生亲身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开礼仪的活动中,亲历转变过程,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将礼仪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4.全校创设“人人讲文明,班班重礼仪”的浓厚氛围,在全校大力宣讲礼仪,学习礼仪,通过值周小组、值周教师巡查等方式,在校园提醒检查,教育不文明行为,让不文明行为在校园无处藏身,举全校之力争创“文明礼仪示范校”。
5.充分利用思品课、周会课学习“文明礼仪知识”,让“文明礼仪知识”进入课堂,以保证“学习礼仪”的时间和质量。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新军屯镇岳实庄小学
2011-1-13
2.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二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表现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4、个性化原则。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
2、谭坊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学习效果。
3.皇亲庄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篇三
为进一步改变教师观念,扎实而有效地推动校本教研的实施,创建学习型组织,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观,树立校本意识,立足于本校实际,挖掘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实施小课题研究战略,开展教学研究,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改进教学实践,改进和完善教学的研究制度、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把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新课程的实践能力,创建学校特色,释放学校的生命活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实施。
二、目标
总目标: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教研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价值实现。力求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实现“创建特色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的奋斗目标,创建人民满意的学校。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
具体目标:
1、通过校本教研,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组织教师自主研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努力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通过校本教研,改变多年来已经形成的教师被动教研的习惯,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努力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批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骨干教师。
3、通过校本教研,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教研制度,把我校建设成为有浓郁学习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习化组织,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品位,树立学校新形象。
三、研究形式、研究方法
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课题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能体现实践与研究的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促进实验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理性地回答教学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因此,我们提倡教师树立问题意识,以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全面实施小课题研究战略,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构建新型的教研文化。
1、案例反思研究
构建以案例反思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机制,帮助教师开展实践反思,调整并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以案例反思为载体的校本教研其基本途径包括:案例的选择与实践、案例分析、案例跟踪对比、案例归纳四种方式。在案例研究中教师与自己的对话、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教师与理论的对话这三种对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力量。案例研究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首先,教师要能观察、分析、提炼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其次,教师在撰写案例或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自觉地、持续性地回视教学、理性反思,研究解决所关注的问题;参与研讨的教师要对案例进行深度的评析,这样使每一位教师切切实实的从中受益。
2、专题研讨
学校要以教师在参与校本教研中所面临的问题为主,引导教师通过对自身现状的分析,制订自我发展目标。同时,学校或教研组要确定校本教研的主课题,教师分头探索、实践、研究,然后集中讨论形成共识。按照“发现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践--修改方案--再次实践--总结反思”这样的基本形式,全员参与,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形成校内教师间自主研究的新氛围。
3、集体备课
以教材、教学为主要内容,重视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以集体备课加个性备课,复备课为基本形式,关注每一节课,帮助教师解决课堂的出现的问题。
4、网络教研
搭建一个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的区域性互动教研平台,为教师共享教学资源、自我学习,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生命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5、专题讲座活动
6、教学观摩活动
四、组织形式
1、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教研组织。这是最基本的教研组织,以学校确定的每周教研日为“校本教研日”,开展个人反思、交流研讨、专题讲座、教学咨询、教改沙龙、案例分析、问题会诊等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的摸索与总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构建区域性教研网络。与协作区兄弟学校定期就课改中的共同问题开展讨论与研究,力求改变教师个体封闭的教学研究状况。
3、跨学科的综合式教研。尝试打破学科封闭状态,不同学科之间联合攻关,针对各学科教学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研究。
4、开展课题联动式教研。为了有效地避免课题研究中的低层次重复,提高教科研的效益,提倡在学校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课题组教研,学校业务领导进行跟踪指导。
五、措施与制度
(一)加强领导,组织到位。
学校将切实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形成一个校长亲自抓、教学副校长负责抓、全体教师具体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网络。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皇亲庄小学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余润泉
副组长:牛爱民
组员:全体教师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建立教师学习制度,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为校本教研奠定基础。引导教师通过对自身现状的分析,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和学习计划;帮助教师建立个人成长记录册。
1、读书自悟
学校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相应学习材料,推荐书目,教师根据自己实际制定研修内容和目标计划,采取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体验、自主完善的办法来提高自己。要求教师自学教育理论和教学研究的文章,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促进教师自主发挥和提高的主要方式。
2、集中学习
学校每月组织一至两次教师集中学习,采取观看课程改革音像资料、骨干教师讲座等方式,使教师树立幸福从教意识,改变教研观。定期对教师进行分科培训,如专题讲座、教学
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等,培训的内容侧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这是指导教师行为方式的有效途径。
3、请进走出
学校每学期结合当前的课改热点和我校的实际,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参观兄弟学校、听课研讨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把外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方法引进来。通过座谈交流、写感受体会、上示范课等形式进行推广,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学习的成效。
(三)充分发挥教师间的互助作用
校本教研强调学科间的整合以及教师间的合作、互助。我们将继续开展“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活动,骨干教师要在校本教研中发挥引领作用,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与研究,重视个人的教学反思,使自己成为其他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者;另一方面要积极与新教师结对子,对新上岗的教师进行跟踪指导;每学期至少要承担一次专题讲座或观摩教学、研讨课,并在教研组教师集体备课、上课、制定研究课题、研讨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由教学经验丰富、师德好的教师有针对性地对部分教师进行跟踪指导。
六、预期成果与表达方式
(一)预期成果:
1、改变教研模式,教师教学科研风气浓厚,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2、教研组小组课题取得成绩,能获市级甚至省奖。
3、丰富教师的个性和精神生活。
4、学校教学质量不断上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较好,学校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提高,社会誉好。
(二)1、2、成果表达形式: 各项研究制度健全。优秀校本教研个案、案例、课例研究、教学故事等。
3、教研活动积累的各种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4、学生常规学习的突破或进展,一些相关的有价值的资料。
2010.9
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李真庄小学校本课程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范文07-10
小学校本课程教案跳绳07-15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案07-30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07-31
小学六年级校本课程08-18
小学核心素养校本课程12-18
三年级小学校本课程12-21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10-08
小学英语校本课程表演10-14
小学《校本课程》的培训心得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