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实施(共12篇)
1.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实施 篇一
实施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推进方
案
实施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推进方案
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是通过详细分解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任务倒逼责任人等方式,强化督促检查,促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围绕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执行力的提高。为提高我乡行政机关的效能,确保重点工作目标的全面实现,根据《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及区人事局《关于印发〈区行政机关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等文件等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和各自工作职能,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级管理的原则,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提升效能为重点,效能监察为手段,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打造为民、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切实抓好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制度建设。
二、工作任务
按照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围绕全乡发展大局,以科学合理、适度超前为原则,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效能建设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宏观统筹、科学分类、细化量化,形成实施工作成果倒逼法的硬性目标任务,并充分发挥机关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提高执行力。
三、实施范围
根据区人民政府下达的重点工作目标组织开展倒逼管理,实行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任务倒逼责任人管理,我乡每年从重点工作中确定1项工作作为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按照分级管理负责和目标管理的要求,由各责任站所组织落实。,我乡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为烤烟种植工作。
四、阶段目标和责任主体
阶段目标
1.形成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选报表
认真研究分析烤烟种植重点工作的具体要求。明确责任主体、开始时间、总体完成时间、阶段目标及阶段完成时间等内容,形成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选报表。
2.具体实施重点工作倒逼管理程序
在选报表的基础上细化起草推进方案。在确保工作完成质量的前提下,以总体目标的完成时限为起点,倒推完成各阶段目标的时限,并依次倒推开展各项具体任务的起止时间,同时落实具体经办人员,明确责任,以时间倒逼程序,确保重点工作的按时高效完成。
7月20日至10月20日完成烤烟烘烤工作。
4月10日至10月15日进行烤烟中耕管理工作。
4月9日至7月15日完成烤房建设工作。
4月8日至5月18日完成大田移栽工作。
4月1日至4月30日完成烤烟预整地工作。
2月25日至3月25日完成烤烟种植面积到户统计工作。
2月1日至2月25日完烤烟种植宣传发动工作。
责任主体
全乡烤烟种植目标倒逼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杨正安副乡长,责任部门为
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涉及各村在任务分解范围内均为责任部门,具体责任人是村主任。
五、相关要求
各责任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充分认识烤烟种植任务目标倒逼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形成合力,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指定专人,每周星期五负责阶段目标进度的收集上报。各站所要认真落实目标倒逼管理工作,按照序时进度完成目标,对未能按照序时进度完成工作目标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给予行政问责处理。对推诿扯皮、敷衍了事未按时限要求完成阶段目标,致使目标倒逼管理工作无法按期、按质、按量完成的,将给予严肃问责。
2.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实施 篇二
1 明确职责, 加强管控
成立以供电所所长为组长、专业组长及工作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管理考核小组。生产组长对生产情况进行考核, 营销组长对营销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服务组长对优质服务情况进行考核, 供电所所长负责绩效考核工作的全过程监控及结果审核。
2 制定绩效计划, 细化任务分解
供电所所长与员工签订责任书。在安全方面, 将安全责任进行分解, 落实到人。在营销方面, 制定详细的经济指标, 通过对任务的分解, 落实工作责任。根据农电管理中心下发的《月度计划任务书》要求, 制定各专业组月度工作任务, 各专业组长将月度任务落实到每位组员。各专业组长每周四之前向所长书面汇报下周工作计划, 所长对各专业组工作汇总后向农电管理中心上报本所下周工作计划。
3 制定考核指标, 规范考核流程
制定《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绩效评分由4个方面组成, 即KPI指标、履职考评、执规考评和专项 (临时) 工作。KPI指标又由4个方面组成, 即安全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管理。月度绩效评价与月度考核工资挂钩, 每月召开过程考核会议, 所委会进行考核、评分, 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员工如对考核结果有异议, 通过与考核小组沟通不能达成共识的, 可向上级考评小组提出申诉。上级考评小组接到申诉后, 及时进行调查了解并协调解决。
4 完善考核办法, 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一是采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措施, 做到奖惩分明。二是注重绩效沟通, 抓好过程管理, 做好动态考评, 加强绩效评估和反馈。三是当月考核、当月通报、当月兑现, 充分体现“岗位靠竞聘、薪酬靠绩效”的管理宗旨。为充分体现绩效管理效能, 将当月考评结果与当月薪酬挂钩, 并直接作为年度绩效考核依据;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年度个人评先选优、年终奖励分配以及个人薪点工资晋升的重要依据。
5 加大奖励力度, 提高员工积极性
在年终奖励分配时, 适当加大对高空作业人员的奖励力度, 从而使高空作业人员的奖金得到明显提高。各项管理制度能够落到实处, 减少了工作上的推诿、扯皮现象, 工作程序流转通畅,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对服务客户质量及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投诉、举报等实现了量化考核, 有效约束了员工工作行为。在实行绩效考核前, 配电营业工工资1 000元左右。实行绩效管理后, 有的员工月工资拿到了2 700多元, 工作积极性高的员工得到了实惠, 同时也让工作消极的员工切实感到了压力。
3.落实情感目标,实施有效教学 篇三
确立情感目标的认知内容。依据课程标准组就《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专题设计思路作过的界定“其内容关注的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生、发展及其膨胀的过程,探讨其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认为这一专题的学习,主要是要求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中的专制和人治的内容,从而为理解近代民主革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创造条件。
关于是否能用“专制主义”一词来概括,许多历史学家提出了质疑。史学大师钱穆先生很早就进行过论述:“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事人事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吴宗国对于古代政治制度主要是强调专制主义这一个方面,认为“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全貌,特别是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则多有忽略。过去强调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是镇压人民的机器,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国家能否进行统治,一个政权是否能够存在,是以它能否履行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能,能否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作为前提的。”笔者非常认同上述观点,历代的开明君主,如汉武帝、唐太宗等能把国家治理成太平盛世,能把中华文明彰显海外,靠黑暗的专制主义集权。而末代君主,如汉成帝、唐德宗等,在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官僚世族成为盘根错节的势力之下,在很多起义领袖都公然自称“皇帝”“太上皇帝”“阳明皇帝”之势中,谈何专制?更重要的是:依据论丛史出的治史基本原则,课本中的“史”——政府机构的变化或说官制的变化无法得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这一“论”。官制的演变是加强统治的需要,是统治经验不断总结而在制度上引起的变革。如魏晋时期三公制度向三省制度的转变,祝总斌教授在其《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一书中有力地证明尚书台(省)在西晋已成为宰相机构,结合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背景分析了实现这一转变的原因。曹魏时期三公的宰相权力进一步向尚书台转移,其主要原因是“汉末魏初,三国间的战争频繁,客观上迫使曹操、文帝曹丕全都大权独揽,即便稍后的明帝曹睿,也是‘政自己出’。”汉末曹操当政,通过魏国尚书台审理文书,控制朝政,曹魏政权建立后,尚书台权力自然得到加强。三公权力的削弱“表面看是尚书所侵夺,实际上是皇帝大权独揽后带来的结果。”曹魏后期三公、尚书权力的进一步消长则与曹氏、司马氏集团的政争有密切关系。
同理,科举制度也不应凸显其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表现,是君主的工具,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等。科举制度历来被外人称道,还有英国的文官制度取法于中国的说法。钱穆先生认为,在中国政治史上,汉代的察举制度、唐代的考试制度,其政府的用意,都是通过公开察举和考试的方法,选出贤才以担任政府的官职和处理国家的政事。特别是唐朝以后的科举考试制度,影响更为深远。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就是由我国的这项制度发展而来的。
中国古代传统政治制度是历史反思的结晶,是历代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统治,结合现实的需要而创立和完善的,这是一种理性执政,而不是仅仅为了个人的专制。古代政治制度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体看,我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古代是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向理性执政靠拢的,所以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五千年。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情感目标可以确定为:1.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创新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与制度创新有着密切关系。2.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充分认识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社会主义全面改革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保障。其次,确定学生情感目标内化的水平层次。如果说,历史教学的认知目标指的是将知识转化为智能的各种层次的话,那么,情感目标指的是对认知内容的体验所达到的内化等级,即是经过内心体验到形成行为规范的连续变化过程。
二、 以“基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的教学原则,实现情感目标的教学
1.落实基础是实现情感目标的前提
情感和认知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客观规律。认知为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理性基础。认知越丰富,情感也越丰富;认知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厚;认知越肤浅,情感也越肤浅;认知的错误,甚至还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对认知活动又具有推动、强化和调节的功能。积极健康的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能起到积极的、发动的作用;反之,则起到阻碍和抑制作用。积极健康的情感对认知起巩固作用,是正强化;反之,则起改变作用,是负强化(削弱)。历史教师应依据情知互促的原则,辩证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同时培养其情感的稳定性。基于“创新”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本课中是琐碎的知识太多,记忆那么多的官职名称对实现教学目标没有意义,而且在一堂课的时间里也无法完成。因此选取了最有代表的几个知识点:汉朝推恩令、唐朝三省六部制、隋唐的科举制度、元朝行省制度等,让学生夯实基础。
2.创设新情境、深入历史是实现情感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汉朝推恩令中创设情景——《七国之乱》,通过视频把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生动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中,感知历史,感知诸侯国给中央带来的威胁,从而加深其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记忆质量,并能深入当时的历史情景中,体会到汉武帝为维护统治而采取理性举措的必要性。同样,视频《科举制》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科举制与前朝九品中正制相比所带来的全新气象,理解一种制度长期存在的必要和理由,以及其对当今的启示。
4.土地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篇四
工作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坚守耕地红线,规范用地秩序,坚决制止和查处土地违法违规、私自交易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结合“两区”实际,现就加强土地执法监管,严查土地私自交易行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提高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加强土地管理,坚守耕地红线,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解决耕地保护和用地保障矛盾,促进 “两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就“两区”成立以来严格实施土地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切实加大了依法用地、依法管地的宣传教育力度,切实加强了对违法违规用地问题的查处力度,土地执法氛围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违法违规用地现象依然严重,违法违规用地案件高发态势还没有从根本得到有效扭转。“两区”各乡(镇)各部门必须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制止乱占滥用耕地,查处违法违规用地,对保障发展、—1—
保护耕地、保护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切实加强领导,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为保障“两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千方百计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一)积极推进土地执法关口前移,充分发挥乡(镇)和基层国土资源所的作用,建立和加强村级土地协管员队伍,全面落实土地执法监察巡查制度,建立违法用地的信息报告责任制度,切实提高违法用地的发现率。
(二)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违法案件,应当及时制止并依法作出处罚、处分,对制止无效或本部门无权处理的案件及责任人员,应及时报告乡(镇)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并书面抄告或移送相关部门。有关部门接到国土资源部门的抄告单后,要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对未按土地审批程序取得相应合法手续的建设项目,发改部门不得办理项目审批、核准手续;规划部门不得办理建设规划许可;建设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公共资源交易机构不得受理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电力和市政公用企业不得办理通电、通水、通气等业务;房产管理部门不得办理房屋预售许可和所有权登记手续。对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占用农用地设立企业和未经批准非法建设商铺、市场的单位(个人),工商、税务部门不得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对登记后实施违法违规用地的企业,工商部门不得办理证照年审及验证换证等有关手续。对私自接水、接电等行为,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
—2—
规严肃查处。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相关职能,密切配合,确保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制止。
三、建立完善土地执法联合查纠机制
(一)农业、林业部门要重点做好基本农田和林地的保护监管工作,水利、交通部门要重点做好涉及河道、和公路等区域违法建设的监管查处工作。加强协调和沟通,建立健全违法用地查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合力。
(二)各乡(镇)要建立健全违法用地、违章建筑查处领导小组和综合防控队伍,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应当拆除的违法建筑,应责令当事人限期拆除;对拒不拆除的,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人民政府牵头,组织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公安等部门,依法予以强制拆除。进入司法程序的,由法院裁定后依法组织拆除。
四、严查土地私自交易的行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自交易土地的行为日趋突出,严重影响“两区”的土地市场秩序。以下几种形为就是土地的违法转让行为:
(一)未经批准,非法转让、出租、抵押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非法转让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三)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非法出让、转让或者
—3—
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
(四)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擅自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的;
(五)以转让房屋(包括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或者以土地与他人联建房屋分配实物、利润,或者以土地出资入股、联营与他人共同进行经营活动,或者以置换土地等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
(六)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
五、强化考核考评,严格落实问责制
(一)建立土地执法考核制度
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依照《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第15号令)等有关规定,制订违法违规用地情况考核办法,严格实施考核。
(二)建立违法用地预警和领导约谈制度
各乡(镇)违法用地及私自交易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比例达到5%时,由“两区”国土资源部门提出预警;达到10%时,由“两区”领导约谈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确保“两区”当年违法占用耕地面积不超过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的15%。
(三)建立土地监察重点乡(镇)整改制度
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涉土地信访和维权维稳工作,要把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特别是重复信访、越级信访和土地违法案件高发
—4— 的乡(镇)列入土地监察重点地区,督促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要暂停其各类建设用地审批。
(四)建立违法用地问责制度
按照《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对违法用地整改不力和土地违法行为频发、造成严重后果的地区,在实施土地行政处罚同时,必须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要对政府主要负责人实行问责:
1.土地管理秩序混乱,致使一内本行政区域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的;
2.发生土地违法案件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3.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不制止、不查处的;
4.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实行问责:
1.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按规定应报告而不报告的;
2.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不依法制止和查处的;
3.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相关责任人应移送追究责任而不移送的;
4.对接到违法用地行为通报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而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或不予配合的。
各乡(镇)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切实做到对土地违法行为防范在先、发现及时、—5—
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确保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5.防汛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篇五
程SD一标 防汛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铁道部铁运[2005]182号《铁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的规定,结合云桂铁路云南段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在云桂铁路云南段工程建设过程中适用本工作细则。防洪工作以“全员防洪,科学防洪”为指导思想,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力抗洪,最小损失”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第三条 参加云桂铁路云南段工程建设的任何施工队和个人都有防洪的义务。必要时在发生水害地点周围的各施工队,应在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四电”系统集成及相关配套工程SD一标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统一指导和协调下积极参加防洪抢险。
第四条 在“铁道部、沿线省、市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指导下,各参建施工队应配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协调相关的防洪工作,实行同沿线有关单位和地方政府防汛抗旱部门联防,争取地方群众积极支持。
第五条 项目部各相关部门和施工队在汛期加强对各专业工程抗洪能力的检查、检定、监测,严格执行汛期各项安全施工规定,对危及人身和工程安全的隐患,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整治,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第六条 防洪工作要依靠现代化科学技术,在预防、预警、抢险等环节,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统一的信息平台,提高防洪工作和装备水平。
第二章 防洪组织
第七条 项目部设立全线防洪总指挥部,项目经理任总指挥,书记、总工程师任副总指挥,成员为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全线的防洪工作。下设防洪办公室,负责防洪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工程管理部,办公室主任由工程管理部部长担任,调度24小时值班。
第八条 各施工队是负责落实防洪工作的责任主体,施工队第一管理者是防洪工作第一责任人,各个施工队应成立防洪抢险队。
第九条 防洪指挥部主要任务:汛前部署防洪工作,下达防洪命令和有关文件,检查防洪准备工作,组织复查重点区段和审定预抢工程项目;汛期组织领导防洪抢险工作;汛后研究善后处理、总结当年防洪工作。
第十条 防洪指挥部的办事机构设在项目部工程部,其成员的配备应适应管理防洪日常工作的需要。防洪日常工作的内容如下:
(一)掌握云桂铁路云南段工程沿线施工驻地、取弃土场等地区的江河、水库、山谷、季节性河道的水情及运用情况,病险水库和蓄滞洪区及运用情况,河道的天然和人为改变情况,建立管区防洪图表数据资料档案。掌握管区内各项工程、设备、生活区等的抗洪能力,制定安全渡汛措施;掌握重点防洪点的巡检情况。
(二)建立与同级有关防洪组织、地方政府有关单位的联系,互通信息,协调防洪和抢险工作。汛期收集、分析各类气象及水情预报,采取24小时防洪值班,随时掌握灾情,及时上传下达。
(三)参加防洪检查,制定重点项目防洪抢险方案,做好防洪料具、设备车辆及抢险队伍的组织。参加防洪抢险,提供抢险方案。汛后对当年水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探索铁路施工现场和主体工程防洪规律,为增强抗洪能力,减少灾害损失,提供依据。
(四)推动防洪及抢险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与应用,组织培训防洪人员,提高防洪人员的业务素质。
(五)编制、修订和管理防洪应急预案,必要时可请专家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
防洪办事机构应配备较先进的通信、数据、图形和图象处理、气象、水情和灾情信息接收等设备,快速准确传递防洪及灾害信息。
第十二条
防洪办事机构要管好防洪、水害资料,如防洪文件、防洪图、以往历年易出现的滑坡、坍塌、落石、泥石流、陷穴等。
第十三条 单位职责
(一)项目部负责指导全线防洪工作的全面管理。贯彻执行铁道部及上级部门各项指示、指令、文件、通知的要求。负责管段内的防洪、抗洪工作。
(二)各工区负责落实各管段各工点具体的防洪工作,并组织队伍随时做好参加水害的抢修工作。
(三)按照云桂公司防洪总指挥部的要求参加其他标段的防洪工作。
第十四条 项目部防洪指挥部加强与地方政府防洪组织的联系,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并与有关水利、气象、道路交通部门建立联络制度,协调防洪工作。
第三章 防洪准备
第十五条 汛期前,项目部发布防洪命令,除贯彻本细则外,将防洪指挥部组成人员、值班电话号码、重点防洪及预抢工程安排、科学防洪的部署、天气趋势预报及其对策等情况上报下达。并根据已完和未完工程情况,检查路电力、接触网、通讯、信号周围设施和环境的防洪能力;生产区的大型临时设施、设备;职工生活区等等。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第十六条 各工区各工点认真检查汛期施工安全,要认真落实管理部门关于汛期的施工要求,同时确保汛期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
第十七条 工点在选择施工驻地时,一定要将确保汛期安全作为重点内容,施工驻地不得选在滑坡体或坍塌体下,不能选在泄洪通道,一定要确保施工驻地安全。
第十八条 根据当地历年经验及预计可能发生水害的处所,准备抢险料具。
(一)防洪料具均在雨季前备齐,并运至规定地点,未经防洪组织批准,不得挪用。防洪料具本着分散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存放。汛期要有一定的物资储备,各部门应优先保证供给。
(二)汛前项目部对备用的运输车辆、砂石料等设备物资进行状态检查,确保抢险使用。对标段周围路外有关单位的设备、车辆数量、状态、存放点和联系方式作调查以便应急使用。防洪备用物资随使用随补充。
第十九条 项目部各级抢险队伍组成后,应加强防洪教育培训、技术演练,熟练各种业务技能、技术,熟知防洪规章制度,相互交流防洪抢险经验。
第四章 防洪与抢险
第二十条 项目部防洪指挥部根据当地汛情规律,确定防洪值班起止日期。根据汛情变化,必要时适当延长防洪值班期。汛期内防洪办事机构日夜值班,密切同地方防汛、气象及水利部门联系,及时准确地掌握天气预报、水情预报。通讯设施、交通工具必须服从防洪工作需要,优先为防洪抢险服务。
第二十一条 项目部严格执行对重要、关键、易受洪水冲击施工场地、已完和未完工程结构物的检查、监视及看守制度。要定时观测记录水位线、降雨量大小、警戒水位及对结构物的冲刷情况。
第二十二条 遇有灾害天气预报时,防洪指挥部必须有领导值班,及时通知有关工区加强检查、看守,保证工程和人员生命安全。一旦发生水害,领导负责,统一组织指挥,全力抢险。
第二十三条 防洪抢险期间,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防止抢险物资被盗和对铁路设施的破坏活动。
第五章 日常工作
第二十四条 制度健全,措施到位,责任到人,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防汛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执行上级有关命令。
第二十五条 了解当地气候状况、水文地质情况。对汛期天气、水文情况的分析预测。
第二十六条 掌握主要河流的防洪标准,水库、水闸、排涝工程汛期调度运用计划。
第二十七条 熟悉地质资料、加强汛期安全排查,详列沿线危岩落石、滑坡、泥石流、山洪、坍方等安全隐患工点进行现场勘查。
第二十八条 现场排查安全隐患工点,评估该工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及事故对工程造成的损失,按照最不利情况进行安排预防及监控措施,针对(可能的)事故分级进行重点监控。
第二十九条 主动消除相关隐患,对危岩落石、可能的坍方等,进行主动加固或清除,不留安全隐患。无法清除的隐患也要加强对结构物的安全防护,避免造成工程损失。
第三十条
检查防水排水设施是否可靠有效。
第三十一条 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绕避或预防加固,划定危险区域,禁止人员设备进入施工,设置明显监测标志,派人随时观察,发现危险及时通知撤离或采取措施。
第三十二条 对工程现场的施工人员、设备等,进行安全行走(撤离)线路、临时停留场所标示并现场工班交底,避免进入危险及安全隐患区域造成损失。
第三十三条
对施工驻地、加工(维修)场地等进行安全评估,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或设置临时驻地过渡,避免较大损失。
第三十四条 强降雨或强对流天气期间及后续一段时间内,要加强现场及相关区域的安全巡视及重点监控,加强河流上游、边仰坡、路堑、路堤等区域巡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第三十五条 检查安全应急预案,人员、材料、设备到位,指挥分工明确,组织有序,切实可行。
第三十六条 开展防汛宣传教育,负责防汛保密工作,进行防汛工作总结等。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6.管理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篇六
现制订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实施方案,以全面实施。
一、提高人员安全素质,打造严谨的安全管理队伍
(一)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安全部与人力资源部、各部门紧密配合,按规定及岗位需要,每季度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公司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大纲,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司属各部门按照安全教育培训需求计划,编制安全教育培训材料和落实器材准备,分级实施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和特种安全教育,并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评估和改进。
(二)坚持动态的素质提升管理。现场各部门每季度动态开展岗位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应急救护和处置方法,劳动安全部协助人力资源部加强考评各级人员的安全工作能力符合岗位要求。
(三)开展科学的安全目标责任管理。公司每年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分级目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部门按照安全生产职责,制定相应的目标分级控制措施。劳动安全部按季度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纠偏,以及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与考核。
二、提高自主管理水平,筑牢安全生产基础
突出以“双基”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一是根据新的安全生产法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实事求是梳理和整合各类、各级安全记录,既要简单明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又要满足、符合规定要求。二是深化部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以及“三合一”体系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等要求,推动安全本质型创建工作。三是强化各部门在安全工作方面的自主管理,司属各部门要尽快建立本部门的安全自主管理内控制度,公司职能部门加强对各部门自主管理的考核力度。
三、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标准管理考评
(一)正确运用最新法规和标准规范。安全部负责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各部门应跟踪、掌握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同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企业的规章制度,贯彻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
(二)定期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劳动安全部要及时完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每年发布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规程等清单;每3~5年对有关制度、规程进行一次全面修订、重新印刷发布。
(三)严格各项标准的管理考评。各部门必须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和评价,劳动安全部每季度实行奖惩考核。
四、形成特色安全文化,营造良好安全氛围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岗位危险源辨识学习、岗位技术练兵等,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促进员工真正实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认真学习新修改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及《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及时、准确掌握现有法律法规关于安全培训、持证的最新要求,规范建立持证台账,确保持证有效,符合要求;加强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规范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五、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贯彻《广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要求,深入开展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挥和落实好各层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抓好防尘防爆、油气管线、有限空间等安全生产重点领域、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公司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评估、监控和维护管理,制定相关工作措施,确保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到位、有效。
六、进一步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监控
坚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加大生产(作业)现场反“三违”工作力度,持之以恒做好现场作业“
七、加强生产安全应急管理。
认真抓好股份公司、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宣传学习,做好公司应急预案与股份公司应急预案的衔接工作,并根据应急预案管理要求,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进一步做好应急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重点是完善现场处置方案和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物资,并加强相关预案的演练,尤其是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通过演练,确保员工做到应知应会、熟练掌握、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八、重视职业危害管理,保障员工人身健康
按照法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必要的职业健康防护设施、器具,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安排相关岗位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九、规范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加强应急规章体系建设。不断健全行政领导负责制的应急工作体系,完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应急管理和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确保应急管理和应急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二)完善应急预案的登记审核和发布实施。劳动安全部结合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负责制定具体的年度应急演练工作计划,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实战演练(包括程序性和检验性演练)和桌面演练等应急演练,并适时开展联合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公司建立预案备案、评审制度,根据评审结果和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应当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预案修订结果须详细记录。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培训;定期开展各级管理人员应急管理能力培训以及重点岗位员工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四)落实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管理。劳动安全督促检查各部门加强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维护管理,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储备、补充及紧急调拨、配送体系。
十、加强外部相关方安全管理
做好对劳务承包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落实外包工程主管部门、属地管理部门以及安全部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切实加强外包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确保文明施工、安全施工。重点加强外来施工单位安全资历质、签订安全协议以及特殊作业人员持证等的检查监督,落实外来人员入港前安全教育培训。
十一、实施绩效考评,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一)加强对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形成评价报告,公司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有关单位和岗位兑现奖惩。
7.立足学段目标实施有效教学 篇七
一、解读标准,厘清学段目标
课伊始,教师应对本课教学即将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做到了然于胸,在教学中灵活使用教材,紧扣目标,细化目标,以目标定教,用目标检测课堂. 因此,能否理清学段知识点的目标成为每位数学教师的必修课,应注意新教材在知识编排上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 同一个学习内容分几个阶段编排,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前后又都有连贯性,教师要树立整体意识,要有良好的目标预见性,明确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
例如“图形的认识”第一学段的学习内容为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学段目标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是学生需要认识的最基本的图形,教学时可以把这些图形的认识过程设计成帮助学生从实物立体图形逐步过渡到抽象平面图形的过程. 本目标的重点是“辨认”,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对平面图形的感受就可以了.
第二学段的学习内容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学段目标为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由于学生的想象力有限,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应是一个难点. 在学生积累了丰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直观经验,形成了有关立体图形的表象,并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又将为表面积和体积的学习奠定基础. 与传统“几何初步知识”课程注重知识本身逻辑体系相比 ,新课程的“空间与图形”并不是按“点→线→面→体”的顺序呈现的 ,而是“(立体)实物→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注重内容的相互渗透、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建立空间与平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实际教学时我们应谨慎处理两个学段的不同教学目标,特别是第二层次的目标不能认为是简单的重复,又不能拔高要求,人为增加学习难度.
二、研读教材,落实学段目标
学段目标的落实,离不开教材的唯一凭借,而对于教材的解读我一贯主张“信奉而不唯是,遵循而有所立”,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它凝聚了无数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教学的理解,是数学思想的形成、数学素养赖以提高的重要载体. 在研读教材时应有不求甚解的求知精神, 敢于向教材发问,勤于思考. 如:思考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每道例题要达到什么目标,教学时应如何分散目标, 采用哪种教学策略等. 用智慧的眼光审视教材,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化教材“为我所用”从而拓展教学空间,将学段目标于无形之中在教材中寻找它的影子,并在课堂教学中赋予具体有形的含义.
仔细查阅数学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编排时都分解着不同的教学目标,为此在设计练习时,应以此为落实目标的落脚点,基于承载着同一知识点不同层次的要求,备课时应深刻领会教材中的主题图, 例题的文字叙述, 咬文嚼字抓住题“眼”, 从例题的编排顺序体会学段目标的编排意图 , 从小处入手,不放过教材中的每一知识生成的细节和思维拓展的机会;教学组织时应做到张弛有度,仔细揣摩教材深层次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以及数学思维训练的旨意.
如五年级上册教学“三角形面积”,在充分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后,我重点抓住公式中“÷2”让学生回顾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同时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对后续的公式应用学习埋下伏笔,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一石二鸟的教学效果正是我们一贯崇尚和追求的,事实证明它更有利于学段目标的达成.
三、捕捉生成,巧达学段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学段目标只是课堂的框架,不同学段的教学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方便教学时调整紧扣目标. 因此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捕捉预设外的生成因素并理智纳入课堂临场设计中,让学段目标在课堂教学出彩.
例如,计算方面的学段目标规定为: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第一学段的学习后学生已掌握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技能.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相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时,出示例题后问:“有什么办法算出32×12的得数呢? 试试看.”话音刚落 , 就有一名学生说 : “用笔算呗 . ”很多学生也叫着用笔算. 我乍一听,暗叫不妙,这跟我的预设不一样,但马上又一想,殊途同归这不是很好的生成吗? 于是我笑着说:“那就请同学们用笔算,试一试吧! ”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探索数学的方法,来获取新的技能,倘若我放弃了这个生成点,一味追求我的预设,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解题策略,并对这些策略进行优化,从而引出笔算方法,就激不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智慧的火花. 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紧扣目标,超常规地摆脱教材、教学设计的束缚,冲出预设的疆域,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和需求,让有形预设寓于无形的、动态生成的课堂中.
8.正确实施初中物理教学目标 篇八
一、教学目标应渗透于整个备课过程
時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比较突出的现象,很多的教师对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教学目标无关紧要。因此在备课时就漫不经心,很随意地将本节教材的几个知识点抄录上去就算完成了撰写教案的任务,或者千篇一律地处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使教学目标的分解流于形式而没有注重实质。其实,每节教材的内容都有其鲜明的独特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同,教学目标相应也会有所不同。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要特别注重把教学目标渗透到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和教学过程各个部分,各个部分都应该围绕落实教学目标来设计、准备。有了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就不能只考虑知识点,要考虑对过程和方法的体验与理解,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取舍;要考虑相适应的教具准备,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相辅相成的教学活动设计。
二、教学目标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
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明确要求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这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状态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新的教学目标要求每节课要有一个精彩的引入。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情境,吸引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形成探究问题的强烈兴趣和不竭动力。新课程特别提倡构建探究性、体验性的教学活动,引入新课的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2.对教师的课堂表达提出了新的要求。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板书)是教师表达能力表现的两个方面。口头表达一是要求准确无误,口齿清晰;二要生动有趣,深人浅出;三要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四要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以引导性的语言为主,教师讲得越精越好,这一点对教师的语言表达提出了革命性的新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由演员向导演过渡,教师只能帮助学生进入探究情境,引而不发,“只诱导,不告诉”,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发现、获取新知识,并将新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去。教师的板书要求简明扼要、美观大方。板书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知识结构。
3.新的教学目标非常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状态。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听众或观众,教师的精彩在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在课堂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能发现什么问题、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能不能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问题中心、学生主体”的特征。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4.新的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用系统理论来分析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基本要素的运行程序不同而形成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当这三个因素逆时针运行时(即教师——教材——学生)体现为教师将知识深入浅出地告诉学生,这就是传统教学理论模式的特点;而当这三个因素顺时针运行时(即教师——学生——教材)则体现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帮助学生自主地获取新的知识,这是现代教学法理论模式的特点,也是新的教学目标对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
三、考试命题应充分凸显教学目标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考试命题最主要的依据是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试要根据三维教学目标进行命题。以下以南通市近几年有关中考题为例进行分析:
1.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要领和原理的理解,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避免机械记忆试题。
例:请照右图(图略)做一做。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本题给学生创造了考场上开展实验操作的情景,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归纳能力。
2.体现学科特点,加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过程与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例:在上学路上,小华不小心踩在香蕉皮上摔倒了、小华知道这是因为摩擦力的变化引起的,小华决定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请你协助小华完成以下工作:
(1)小华找来了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各表面同样粗糙)、木板和毛巾等器材,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缓慢匀速前进,测得水平拉力大小为O.8N,则此时的滑动摩擦力为 。
(2)小华再在木板上铺上毛巾,用同一块木板来重复上面的实验,测得此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2N。
(3)对上述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本题考查了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数据分析、结论的各个环节,答案不是惟一的。
3.命题要注重创设对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查的情境,强化试题的教育功能。
例:小明家里很贫困,炎热的一天.爷爷给他买了一支棒冰,小明将棒冰小心地放在杯中,舍不得吃。一会儿,小明发现杯的外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坏了,渗水!”聪明的小明赶紧用舌头添了一下外壁的小水珠,感觉却是淡淡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能为小明指点迷津吗?
9.新校区教学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九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我院将在新校区开学,为保证在新的教学运行环境下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学工作质量,根据《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基本规范》、《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课堂行为规范》、《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书育人工作条例》、《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管理办法》等文件的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新学期教学准备
各系部及相关教学服务部门,要时刻关注新校区工程建设进度情况,提前做好开展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在8月29日前,做好2014级、2015级学生上课准备工作,在2016年10月10日前做好2016级学生上课准备工作,严格做到 “四到位”,即:教学环境准备到位、教师及管理人员到位、学生到位、教材到位。
(一)做好教学场所教学设施的准备工作
学生开课前,综合管理处要根据新校区工程进度情况及学校总体安排做好相应教室的桌椅、粉笔、板擦配备和卫生清理工作。
有实习实训室管理任务的系部要根据本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在学生用到相应实习实训室之前,完成实习实训室基本设备的调试、易耗品的配备等工作,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8月29日、10月10日,教务处将联合综合管理处,对学院教学场所教学设施的准备情况进行排查,确保学生开课前教学场地及教学设施的正常使用。
(二)做好机房及多媒体设备的准备工作
2016年8月29日下班前,各系部教师要将新学期在机房授课课程所用到的软件名称、版本、机房名称等信息以书面形式报到所在教学系部。
综合管理处要根据新校区工程建设进度情况及学院总体安排,尽快完成多媒体教室、机房的教学硬件、软件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安排专门人员按新学期课表安排做好教学服务工作,按时开、关多媒体教室及机房门,并及时做好设备及场地维护工作。
(三)落实教师和学生到位情况
1、做好课程表发放工作
各系部要按照教务处要求,完成向本部门教师(专任教师及校内外兼课教师)和学生发放新学期课程表(纸质版)的工作,要明确课程表下发各个环节的责任人,确保课程表发放到每一位教师及自然班。同时,各教学单位要提前组织教师和学生熟悉新校区各教学楼教室分布情况,确保师生上课时能准确找到课表上的教室。全体任课教师在第一周内要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得调课、代课。本学期由于压缩教学周,导致班级周学时安排较满,请各系部严格执行学院《停课、调课和代课规定》,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个人原因引起的调课行为。
2、做好新生名单核对及老生返校注册工作
各教学系要实时了解本部门学生的返校情况,确保开学前学生按时返校。请各教学系于10月10日前完成新生名单核对工作,10月10日下班前将有新生班级导员签字确认的新生核对名单交至教务处,并于老生返校后一周内完成老生新学期注册工作。
(四)落实教材到位情况
各系部应于2016年10月10日前完成教师教学用书的发放工作。同时,及时通知2014级、2015级学生按照教务处指定的时间、地点领取新学期教材,并在学生上课前完成学生新学期教材的发放工作。
二、日常教学运行管理
迁校初期,新校区教学基础设施尚有待完善,较为艰苦的教学条件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我院教学工作质量,全体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必须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学院《教学工作基本规范》、《课堂行为规范》、《教书育人工作条例》、《教学质量管理办法》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重点从教学准备、课堂授课、批改作业及课后辅导、课程考核四个环节着手,进一步加强日常教学运行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一)教学准备
各系部要以教学基本文档规范性建设、教研活动为抓手,督促、引导本部门教师做好本学期教学准备工作。
1、开学前,任课教师需做好新学期教学工作准备,完成本学期备课及教学基本文档的编写工作,即完成新学期所讲授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说案的编写工作,并完成课程总学时三分之二教案的编写,若所授课程为新课,课程教案编写应至少达到课程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以上。
2、充分发挥专业组(教研室)教研活动这一平台的作用,开展集体备课、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手段交流、教学文档建设研讨等活动、引导、督促本部门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提高自身教学基本能力。
(二)课堂授课
1、每位教师都要以学院主人翁的心态,自觉维护新校区的安全和稳定,支持新校区建设,理解新校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接触时不说不负责任的话,并对学生思想做正确、积极、负责的引导,发现不稳定因素要及时向学生所在系部或教务处反映。
2、教师要严格执行课表,不得随意增减学时,改变教学内容或变更上课时间、地点。因新校区施工进度所限,本学期初多媒体教室不能安装完毕,全体任课教师应做好板书授课准备,不得因此更换教室或者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3、教师要严格遵守上课时间,至少提前五分钟到达上课教室做授课准备。授课过程中,不得吸烟、吃东西,要将手机关闭或调成静音模式,不得在课堂上摆弄手机或使用手机通话;不得随意拖堂,严禁提前下课,不得以学生讨论或动手实践等为理由中途随意脱岗。
4、教师要从严执教,严肃学习纪律,严格学生管理,在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课后作业、答疑考核等各环节对学生严格要求,一视同仁。要经常性的将授课班级学风情况,向学生班级辅导员通报,共同探讨改进教学效果的办法和途径。
5、教师要自觉学习并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主动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三)批改作业及课后辅导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布臵适量的课外作业或指定一定的自学章节或参考资料,通过及时的批改作业或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效果。
2、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后辅导,鼓励教师通过实时通讯软件或电子邮件等途径与授课班级学生建立联系,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辅导。
(四)课程考核
教师要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改革,课程考核内容要提倡综合性、技能性,通过考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形式要改变单一的笔试方式,综合运用笔试、答辩考核法、课程大作业、课程论文、课题式考核、课程实训考试、提交实践成果、开设校外实习项目、由实习单位进行考核等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三、教学质量监控
目前,我院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互关联、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迁入新校区的新形势下,要坚持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的三级监控机制,即三级听课制度、三级教学信息反馈制度、三级教学检查制度,重点加强周例行教学检查制度、教学基本文档检查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和教研室活动制度。
1、周例行教学检查制度。进一步巩固系(部)、学院二级周例行教学检查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教学异常情况,严格按照《教学事故认定处理办法》进行处理,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在本学期开展以系部检查为主,学院检查为辅的二级管理模式。
2、系部自查制度。重点加强教学基本文档检查力度,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进行三次检查,学期初检查有无、学期中检查完整性及规范性,学期末检查是否进行了系统的归档建设工作。
3、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直接反应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上学期我们对该项制度进行了改革,改进了学生教学信息员的聘任机制并且引入了微信订阅号等实时通讯软件,本学期将继续加强该项制度在我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
4、教研室活动制度。本学期要重点加强教研室活动制度,要围绕新校区建设及新的教学条件,立足95后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研讨。依托“青蓝工程”,开展“青年教师助教制”和“青年教师助学制”。
5、教师评学制度。以系部位单位,大力开展“教师评学制度”;同时,启动“教学秩序定期通报制”。
教务处
10.试验室工作管理实施细节 篇十
1.试验室主任:龚建军
在项目总工领导下负责试验室、混凝土搅拌站、预制场的全面工作。
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节约原材料,选定各种施工配合比。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定期对试验室内部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执行先进的管理制度。定期将有关资料整理成册,上报一级试验单位,认真总结现场试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数。深入现场,做到内外业结合,全面优质的完成原材料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力保工程质量。积极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做好其他工作。
2.技术员:桑菲、黄涛
负责施工现场检测及标准试验工作 当路基(管底)清表后,要对该段路基进行原地面(管底)地基系数、压实系数及承载力进行检验,合格后报监理见证,按相关规范要求抽检。根据最佳配合比确定级配碎石、级配砾石、水稳等标准试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做好现场施工日志及现场检测台帐。
3.试验员:秦沫、龚建军
负责所有原材抽检、送检工作 在每种原材料首批进场时要进行全面检查、试验报告由材料单位供应。进场后要进行个项的复检,过程中进行批量检验。在接到物资部的试验委托单后(含三证)立即请监理见证,并对原材料进行取样送检。及时做好各种原材料材质书、检测报告、复试报告的收集保管工作。
4.试验员:杨巧巧 负责内业资料的管理归档
11.企业绩效管理工作实施要点探析 篇十一
案例背景
s公司是一家从事植物药品及保健品投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专业公司,现有员工158人。公司成立初期由于规模小所以根本没有实施绩效管理。后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增进员工与公司绩效,2004年公司成立了人力资源部,2005年底对员工进行了第一次绩效考核。绩效考核从上级考评、自我考评与同事考评三个层面进行,考核内容主要涉及员工的态度、表现与业绩。由于年初没有制定统一的绩效目标与绩效标准,对一年中员工行为、态度与表现等方面又缺乏详细记录,因此在上级考评环节,各部门经理或主管只是凭印象对员工进行了评价,而员工自我评价、同事评价部分也都是凭感觉填写了表格。考核结束后公司给每个员工发放了其年工资总额5%的年终奖金。之后公司员工按部就班地工作,工作效率与业绩并没有明显改善,到2006年底,公司业绩仍保持在原有水平。为了加强绩效管理工作,公司召开了由公司高层、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与管理咨询公司专家组成的绩效管理工作专题会议,重新制定了绩效考核方案。根据该方案,公司在绩效考核结果奖惩环节上加大了力度。具体做法是将考核结果按照10%优秀、70%良好、15%合格、5%不合格进行强制分级,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员工奖励额度由原年工资总额的5%提高到10%考核结果为良好的员工按其年工资总额5%的比例进行奖励;考核结果为合格的员工月工资下调5%;对考核结果处于最后5%的不合格员工则实行辞退。方案的公布给员工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并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员工绩效与公司业绩均有明显进步。2007年底,公司按照;360度考评方法,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员工进行了全方位考核并按照上述方案进行了处理,其中有了名员工被辞退。考核结束后员工反响强烈,尤其是按比例淘汰员工的做法使大部分员工不解甚至惴惴不安,还有一部分员工则为个别被淘汰的员工愤愤不平。同时,公司内部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员工之间关系开始紧张,互相攻讦、彼此不合作甚至拆台,刻意经营人际关系、恶性竞争等现象日益严重,随着时问的推移,公司的稳定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案例剖析
近年来国内很多企业纷纷建立起了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希望通过实施绩效管理,及时发现与诊断问题,激励员工、增进企业绩效,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绩效管理的运用无疑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企业绩效管理定位模糊、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缺乏以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支撑以及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不当等问题突出,扭曲了绩效管理的目的,削弱了绩效管理的功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以S公司绩效管理实践为例对企业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点进行剖析。
一、准确定位绩效管理
分析上述案例,首先S公司没有准确定位绩效管理与组织发展之间“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绩效管理的落脚点与归宿是要不断提高员工与组织绩效,增强组织的运行效率与组织竞争力,最终推动组织持续发展。绩效管理并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组织管理与组织发展的手段。S公司虽然认识到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并明确了绩效管理的目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加以落实,第一轮绩效考核之后既没有实现增进员工绩效也没有推动组织发展。第二轮绩效考核中虽然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所调动,但纯粹是迫于不被淘汰的压力,员工绩效与公司业绩虽有改善但员工之间的关系却开始转变,直接影响组织的发展。其次s公司没有准确定位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关系。把绩效管理定位为绩效考核,单纯地为了年终奖金分配而进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制度基本上等同于奖金分配制度,这种定位的不准确不但不能发挥绩效管理的功能,而且还有可能严重影响其它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发挥。事实上,绩效管理是一个由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监控、绩效评估、评估结果运用、绩效改进计划等诸环节构成的完整体系,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企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不能只实施或注重实施绩效考核环节而忽略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等其它环节。S公司的做法恰恰是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其解决办法是在绩效考核实施环节之外,加大绩效计划力度,加强对绩效实施的监控以及根据考核结果着力做好绩效改进工作。
二、健全绩效管理系统
绩效管理系统包括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与绩效管理程序体系。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是企业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以企业规章制度的形式,对绩效管理的目的、性质、意义与特点以及实施绩效管理的程序、方法与原则等所作的统一规定。绩效管理程序体系是对绩效管理过程中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评阶段、总结与应用阶段在内的一系列操作步骤或环节的统一规定。健全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是绩效管理有效性得以发挥的前提和基础,而严密的绩效管理程序既是保证绩效考核结果准确、客观、公正的必要条件,也是绩效管理的管理、开发与战略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实践过程中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太注重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设计与建设,或者虽然制定了一整套绩效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没有对绩效管理行为与程序起到应有的规范与约束作用,严重影响了绩效管理功能的发挥。从S公司绩效管理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其绩效管理系统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应特别引起重视:首先是缺少绩效考核指标与标准体系。公司应在员工品质、行为与业绩等方面科学确定绩效考评项目的基础上,根据绩效考评的对象、目的与性质,合理设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并制定出与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完全对应的考评标准。这样上级评价、同事评价与自我评价才有客观统一的标准。其次是缺乏健全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绩效考核有效性是建立在绩效信息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被考核者能力、技能、表现与绩效基础之上的。绩效管理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绩效记录的缺损、绩效沟通的不到位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绩效考核信息的失真并最终影响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第三是绩效考核申诉制度缺失。一种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绩效管理系统应当由高层管理者对所有的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某种形式的审查,同时应当建立一种允许员工对他们以为不公正的评价结果提出申诉的系统。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绩效管理尚不成熟,一些企业并没有建立一种允许员工对他们以为不公正的评价结果提出申诉的系统。企业或资方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完全处于主导或控制地位,员工只能被动地服从组织的考核结果,即便是考核过程存在方法选择不当、有失公平等问题导致员工对考核结果不满,他们也无法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对结果不满的表达也无法改变考核结果。其后果
是绩效管理系统不但没有发挥其激励员工的作用,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S公司在实施“比例淘汰制”之后,一部分员工为个别被淘汰的员工愤愤不平说明按比例淘汰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公平的,而缺少申诉制度的保障也是产生绩效考核结果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S公司应加强绩效考核申诉系统建设,由公司高层管理者会同人力资源部门、员工代表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审查,给被考核员工一个申诉的机会并听取和仔细核实其反应的情况,以确保考核结果尽量准确无误。
三、建设以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竞争力研究专家金碚在其《竞争力经济学》中这样说道:“企业的绩效更取决于在长期市场竞争中所发展起来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是由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等不可测因素决定的,……”近年来国内企业管理界虽然开始学习并逐步接受文化管理理论并着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但整体上看目前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与绩效管理相匹配的绩效文化。一些企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既缺乏绩效管理理念,又缺少对绩效管理价值的普遍认同,公司中重“资历”轻“贡献”、重“人情关系”轻“制度规范”等现象比较严重。而一种与绩效管理相匹配的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在本组织内树立起牢固的绩效管理理念的基础,也是企业绩效管理价值得到普遍认同的前提。
当然,企业文化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此类文章也较多,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对于S公司而言,绩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公司绩效文化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所以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缺乏员工之间坦率、公开的绩效文化氛围的支撑。“比例淘汰制”实施以后所出现的员工之间关系紧张、互相攻讦、彼此不合作甚至拆台等现象表明绩效管理受到了更多来自传统的狭隘的文化因素与人际关系因素的干扰,而缺少坦率、公开的绩效文化基础。
四、合理运用绩效考核结果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系统的核心环节,而绩效评价结果能否被有效利用关系到整个绩效管理系统的成败。绩效考核结果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和丰富的资料,绩效考核结果的处理与运用就是要在科学分析与归纳分类的基础上,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合理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最终实现绩效管理的战略、管理与开发功能以及提升组织整体绩效。
绩效考核结果主要运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绩效考核结果是绩效改进的客观依据。绩效考核结束后要认真分析绩效考核结果,确认员工工作绩效的不足与差距,查找员工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针对具体员工在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制定改进计划与策略。另一方面绩效考核结果是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的决策依据。绩效考核结果不仅能为员工任用、职务晋升、薪酬调整与员工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还能使管理层及时检查企业管理各项政策实施的成效。
当然,在绩效考核结果的处理与运用环节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的过分弱化或简单化。在实践中表现为绩效考核结果与其它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分离,绩效考核结果既没有运用于薪酬增减、职务升降、人员任用与调配,也没有运用到培训、开发等领域,员工的行为与绩效没有得到改善,组织活力与竞争力没有得到进一步增强。或者绩效考核结果虽然对上述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有影响但影响甚微,不足以引起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的关注与重视。二是过分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扭曲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从S公司的实践来看,在绩效管理工作实施前期,其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处理属于第一种情况即简单化缋效考核结果的处理与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单纯与年终奖金挂钩,没有更多地针对考核不合格员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培训措施,也没有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任用与调配,更重要的是忽略了员工绩效改进等环节,所以考核结束后虽然给员工发了年终奖,但员工绩效和公司业绩都没有得到改善。在S公司绩效管理实施后期所采用的“比例淘汰制”又过分强化了绩效考核结果的处理与运用,把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作为绩效管理的重点甚至是全部。事实上,绩效管理体系既是一个注重结果的体系,也是一个注重过程的管理体系,应避免单纯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做法。
12.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之探索 篇十二
一、开展教学管理材料展评活动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伴随着教学管理和业务活动的开展, 必然会产生具有参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和音像材料, 这些材料既是学校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 又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 做好对这些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工作, 是实施规范化、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这些来源于教师教学过程的、真实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既是学校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归纳成果的宝贵财富, 也是迎接教学督导检查和进行教学评估的重要信息来源。
为进一步规范济宁市市中区各中小学的办学行为, 贯彻执行《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 加大各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的力度, 我们先后两次开展了全区学校教学管理材料展评活动。展评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师教案、学生作业、教学质量分析、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教学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等12个部分。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经验和教研文化建设的学习交流, 也是对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能力的一次检阅, 对我区学校精细化教学管理和教研文化建设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但是, 从展评中也暴露出部分学校对教学管理材料的积累和利用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有的学校认为“只要抓好教学管理, 材料好坏无所谓”, 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 因为教学管理材料的积累和利用是精细化教学管理的重要体现, 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不注重积累、总结、反思和提高, 在面对检查时突击恶补、东拼西凑、敷衍应付, 其结果必然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既无理论支撑, 又无经验借鉴。
二、正确处理规范与创新的关系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证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规范就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创新就是抛开旧的, 创造新的。仅从字面上看, 两者好像有些对立, 而平常工作中, 人们也常常觉得创新就是要抛开旧的规范, 不墨守成规。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 笔者认为规范与创新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首先, 古语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讲规范是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创新则是促进教学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是工作出彩的必备条件。其次, 创新应该是在熟悉规范基础上的创新, 不熟悉规范的创新有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缺乏根基, 没有生命力。第三,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规范。创新必定会对原有的一些规范进行变更, 但这种变更是发展的继承, 是要变更一些与客观情况不相符的、不合事宜的规范。而简约化管理就是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 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 利用科学的方法, 将管理主要目标以外的枝节因素尽可能剔除掉, 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使简单的问题条理化, 使条理的问题更简单, 从而简化管理环境, 优化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创造更高效的管理方法。
教学管理规范就是按省市中小学教学常规抓好教学管理, 这是管理的基础和根本, 而精细化管理是落实常规、提高常规执行力的有效手段。在此基础上, 学校可以根据教学管理的实践, 探索简约实用的落实方式, 创新更好的管理模式。但从教学管理材料展评中却也看到, 有的学校只讲简约创新, 不讲规范, 结果质量下降了, 原因就是丢了“规范”这个本。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 教学管理的理念和常规落实的能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为什么有的学校能摆脱低谷走向鼎盛?为什么有的学校却从高峰走向衰落?这是因为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常规落实的能力发生了改变。一所品牌学校必然有一套被实践检验过、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为此, 教学管理者应当善于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理出工作思路, 调动学校管理系统中的各层面的力量, 通过实施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1. 常规管理要“实”
“实”就是要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要避免表面化、花架子, 要强化教学常规的执行力, 注重内容形式的统一, 避免常规管理中的应付现象, 努力让教学常规管理收到“实效”。从教学实际和材料展评可以看出, 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常规落实的程度成正比。
2. 细节管理要“严”
细节决定成败。抓好细节管理是落实教学常规的重要保证, 因此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如对备课和教案的检查与管理, 不仅要看教师备课的项目内容和教案编写的形式, 而且要看教师能否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 是否有更多的时间总结记录教学中的得失成败 (对教案的修正与教学反思) 。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管理, 要有教师的常态课而非表演课, 既要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做到有序、有趣, 是进展顺利, 更要看教学中能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 并能给足时间, 开放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对作业练习的检查与管理, 不仅要看作业布置的数量和批改的次数, 更应注重教师的作业设计是否多样、开放、创新、有效, 还要注重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反馈是否及时、全面, 能否做到因人而异、方法多样,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等等。像这样从细处做起, 严把教学常规各项内容的落实关, 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就是不简单, 把平凡的事情做细就是不平凡。
3. 管理方法要“新”
过程决定结果。众所周知, 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但是, 学校管理者一旦涉足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就往往会和教师生发一些矛盾。为什么基于一个同样的目标会带来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呢?其根本原因在于, 管理者往往是以一种检查者的身份进行这项工作, 教师对这样的检查第一反应是学校对教师个人的不信任。基于这样的心理认识, 教师在面对这项检查工作时往往采取的是应付的态度, 正所谓“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这是教学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却又深感棘手的问题。
只要转变管理者的理念和角色, 创新思路和方法, 教学常规的落实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如: (1) 让常规检查成为学校管理者及时了解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的常态渠道, 使教师认识到落实常规是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而把落实常规作为一种自觉的习惯性行为。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实现教学常规检查的持久性和常态化。 (2) 让常规检查成为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手段。这需要管理者转变角色, 将自己定位到一个教学研究人员, 和教师同处教学实践现场, 一起研究讨论, 一起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后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探索, 再反馈实践情况, 再讨论, 如此周而复始, 使教学常规的检查、讨论贯穿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3) 让常规检查少些形式, 多些内容。如某些学校的教案检查制度中要求必须写新教案, 每次教案检查时对检查过的部分标注日期并加盖公章, 这明显把教师放在了管理者的对立面, 使得许多老教师花很长时间抄写原来的教案甚至抄写教参, 浪费了教师的精力。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案为什么不能重复使用呢?笔者认为, 教案检查的重点不在于教案的格式、书写等表面的东西, 而在于教案中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反思等实质性的内容。只有这样, 才能通过检查发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症结所在, 才能向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才能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实践证明, 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是这需要学校管理者的高水平决策和高标准要求, 需要学校管理者坚信不疑、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坚持下去, 直至使落实教学常规成为每一位教师内在的自觉习惯。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模式, 它将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推荐阅读:
体育教学管理实施方案10-15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01-04
实验教学工作实施方案09-17
员工绩效管理实施工作08-27
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教法探索-以《中国文化》双语教学为例12-25
教学实训采购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11-23
教育教学工作新突破实施方案09-17
乡镇度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12-03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