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室管理条例

2024-08-08

动物实验室管理条例(共12篇)

1.动物实验室管理条例 篇一

云南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条例

(2007 年7 月27 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实验动物的生产、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州(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协助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验动物工作。

卫生、教育、农业、林业、环保、公安、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实验动物管理工作。

第五条

实验动物按照国家标准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实验动物质量标准分为四级:一级为普通级,二级为清洁级,三级为无特定病原体级,四级为无菌级(包括悉生动物)。

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控执行国家标准;国家尚未制定标准的,执行行业标准;国家、行业尚未制定标准的,执行地方标准。

第二章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和人员

第六条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应当设立实验动物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实验动物项目的管理和对动物实验伦理审查。

第七条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并经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应当遵守实验动物管理的各项规定。

第八条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应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参加实验动物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特点和专业水平评定、晋升其专业技术职务;组织技术工人参加技术等级考核。

第九条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应当对从事实验动物的工作人员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每年组织身体健康检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三章

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

第十条

从事实验动物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省科学

技术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 《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并在许可范围内进行相关活动。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保种、引种、繁育、供应、运输和经营。

第十一条

申请 《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实验动物种子来源于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或者国家认可的保种单位、种源单位;

(二)实验动物的生产环境设施符合国家对不同等级实验动物的标准要求,具有保证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质量的基本检测手段;

(三)实验动物饲料、笼具、垫料、饮水等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

(四)具有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正常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

从事实验动物保种、繁育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用国际、国家认可的品种、品系和标准的繁育方法,其生产的产品应当取得质量合格证或者品质鉴定证书。

鼓励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单位申请建立保种或者种源基地,培育实验动物新品种、品系。

第十三条

动物实验需要使用野生动物的,应当经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实验动物的建设项目和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动物实验,应当依法进行环境评价。

第十四条

不同来源、品种、品系,不同实验目的及其他可能相互影响的实验动物,应当分开饲养。

实验动物饲育室和实验室应当分开设立。第十五条

从事实验动物保种、繁育、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营养学的要求和饲育环境的国家标准,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操作过程和监测数据应当具有完整、准确的记录。

第十六条

从事实验动物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在供应、出售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时,应当出示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提供质量合格证或者品质鉴定证书。

质量合格证应当标明实验动物或者相关产品的名称、等级、数量、质量检测情况、购买单位名称、出售日期等内容,由出售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第十七条

运输实验动物的工具和笼器具,应当符合所运输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环境控制标准。

不同品种、品系、性别和等级的实验动物,不得在同一笼器具内混合装运。第十八条

使用实验动物从事科学研究、检定、检验以及利用实验动物生产的药品和相关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并在许可范围内从事相关活动。

第十九条

申请《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实验动物的饲育、实验、观察及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生产的环境及设施、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

(二)实验动物饲料、笼具、垫料、饮用水等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

(三)有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实验动物饲养人员和动物实验人员;

(四)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

(五)从事感染性、化学染毒、放射性实验及基因修饰研究、饲育、使用的,应当经有关主管部门认可。

第二十条

动物实验应当选用相应等级要求的实验动物,使用的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应当来自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并且质量合格。

同一间实验室不得同时进行不同品种、不同等级或者互有干扰的动物实验。第二十一条

与实验动物有关的科研立项,科技成果的验收、鉴定、评奖,进行检定检验和以实验动物为原料或者载体生产产品的,应当把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和具备相应等级的动物实验环境设施作为基本条件。

第四章

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与防疫

第二十二条

从事实验动物质量及相关环境设施条件检测工作的质量检测机构,应当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计量认证合格。

检验机构应当执行国家检测标准、方法和操作规程,依法出具检验结果。第二十三条

实验动物的预防免疫,应当结合实验动物的不同使用要求进行。

使用野生动物的,应当采取隔离检疫措施。

第二十四条

实验动物发生传染性疾病或者人畜共患疾病时,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立即报告当地动物防疫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并报当地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

从事实验动物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实验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五章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与实验动物福利

第二十六条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防止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分共卫生安全的实验动物及病原体流出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发生流出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开展病原体感染、化学染毒和放射性动物实验等工作,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报批手续。

第二十七条

涉及动物实验伦理问题和物种安全的工作,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善待实验动物,维护动物福利,不得虐待实验动物;逐步开展动物实验替代、优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尽量减少动物使用量。对不再使用的实验动物活体,应当采取尽量减轻痛苦的方式妥善处置。

第六章

实验动物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

申请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向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材料。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在3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书面决定。不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答复申请人;受理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45日内进行现场检查核验和组织专家评审;经专家评审合格的,应当在15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并予以公示,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

第三十条

省、州(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对从事实验动物生产与使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检查;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公示监督检查结果。

第三十一条

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为实验动物管理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

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聘请实验动物质量义务监督员,协助对实验动物的生产与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举报违法从事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的行为。第三十二条

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从事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建立信用档案,并依法向社会公示实验动物单位和个人的信用信息。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不按照许可证的许可范围生产或者使用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使用,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未取得许可证,擅自从事实验动物生产、使用等活动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 2000 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暂扣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

(一)安排未经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

(二)从事实验动物工作未采取防护措施的;

(三)对不同来源、品种、品系和不同实验目的实验动物不分开饲养或者实验动物饲育室和动物实验室不分开设立的;

(四)操作过程和监测数据的记录和统计报告不完整、不准确的;

(五)供应、出售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时,不出示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提供质量合格证的;

(六)将不同品种、品系、性别和等级的实验动物,在同一笼器具内混合装运的;

(七)实验动物的环境设施、饲料、笼具、垫料、饮水不符合国家标准的;

(八)在同一间实验室同时进行不同品种、不同等级或者互有干扰的动物实验的;

(九)虐待实验动物的。

第三十五条

检验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或者伪造检验报告的,按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实验动物发生传染性疾病或者人畜共患疾病时,未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或者未立即报告有关部门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动物防疫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暂扣其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吊销其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实验动物尸体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的,由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暂扣其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吊销其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发生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实验动物及病原体流出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未向有关部门报告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暂扣其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吊销其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九条

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不在办公场所公示依法应当公示材料的;

(三)在受理、审查、决定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过程中,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

(四)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一次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全部内容的;

(五)未依法说明不受理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申请或者不予许可理由的;

(六)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实施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七)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实施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八)在办理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实施监督检查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考核与培训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管理,提高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依据《云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指从事实验动物生产、供应、经营和动物实验的科技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以及从事实验动物相关产品生产的质量技术负责人。

第三条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管理工作,云南省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第四条

省科技厅委托相关单位开展全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培训、继续教育等工作。从事实验动物相关工作的单位负责本单位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省科技厅制定和发布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南,并组织考试。

对考核合格人员,省科技厅在15个工作日内发放《云南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考核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方可从事实验动物相关工作。第六条

组织考试的管理人员应恪尽职守,严格执行考场纪律。

第七条

从事实验动物相关工作的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岗位管理,不得安排未取得合格证的人员从事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工作。

第八条

《合格证》有效期5年。持证人员应接受继续教育,期满前经考核合格的,换发新的《合格证》。

第九条

本办法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第十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2.动物实验室管理条例 篇二

低值易耗品相对实验室动辄几千万上亿的仪器设备来说是一个小经费,项目无节制的使用依然是个不小的数目,由此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对实验习惯的不良影响还是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很多中小高等院校、地方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是重硬件建设而轻项目支持,实验室运转经费的不充足使得更要重视对低值易耗品的综合管理、节约使用。

低值易耗品在实验室的运行中必不可少,也是实验室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对于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严格上分类,实验室所有不属于固定资产的物资都属于低值易耗品。细分下来又可大致的分为四类:第一类指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设备配合使用的用具设备,一般称为低值耐用品,如卷尺,酸度计电极等工具量具类。第二类是指使用寿命较短,但可以重复使用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离心管、实验小动物等,这部分物品一般称为低值易耗品。第三类是实验时一次性消耗的物品,包括金属、非金属的各种原材料、燃料、试剂、蒸馏水等,通常称为实验材料。

一、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在近几年来的经济大环境下,高校的实验消耗品也和其他物品一样,价格普遍上涨,有些甚至成倍增长。这对于经常大量使用实验消耗品的高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从而使实验经费缺口更大。特别是在那些实验管理工作较为薄弱的高校,情况就更为严重。管理上的不重视和不科学加重了这种浪费,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中,各实验室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以下几点问题较为突出:

(一)管理思想比较落后:

没有严格依照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开设必要的实验是依照经费的试用状况开设实验。有的甚至干脆取消部分实验。

(二)管理制度比较落后:

实验室没有设置专人管理实验材料、耐用品及易耗品。相关制度欠缺、缺乏计划管理机制,浪费严重。

(三)缺乏必要的物资定额管理制度:

由于实验用品、材料及低值品具有数量大、品种多、规格杂、用途广、消耗快等特点,由于管理松散,使一些低值品乱堆乱放,损坏、丢失严重。而设有计划盲目购置则造成一些物品积压多年而变质失效,低值仪器非正常的损坏和丢失。

(四)数量众多,管理无序:

材料及低值品具有数量大、品种多、规格杂、用途广、消耗快等特点,由于管理松散,使一些低值品乱堆乱放,损坏、丢失严重。往往出现“不知道有没有”、“不知道还有多少”、“不知道在哪”、“不知道还能不能用”的问题

(五)缺乏专业维修技术人员:

此类仪器数量多、种类也多、损耗率大。而学校实验室设置上缺乏维修人员、缺乏适当的技术支撑,长此以往也会放松必要的日常检查与维修,致使仪器长期“带病”工作,这样不仅影响仪器寿命,更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六)缺乏约束机制和奖惩措施:

消耗品往往随意领用,结果造成较大浪费,助长了不正之风,如私人占有和无偿送人等等。而缺少奖惩措施使得管理的好坏,浪费不浪费都一个样。这明显不利于管理和提高使用效率。

(七)采购程序不透明,购置途径多,不易控:

除了仅批准的正常的实验运营经费外,科研、学生团体、实验技能大赛等等活动常常会从别的渠道采购一些低值易耗品,但不入实验室账目,同时使用随意性很大,会给实验室的正常管理造成一定的混乱。

二、解决思路

(一)低值品管理制度的完善建设

在低值品的管理中制度的建设非常重要,制度建设体现了管理的章程方式和管理者认真重视的态度,低值消耗品数量大、种类杂,使用人员和用途也众多,很难一一追踪,更不可能简单地随意管理,因此更需要完善的制度。整套的完善制度应该能够解决低值消耗品从计划、定量到购买、入账、入库、出库、规范使用、维修以及配套的监督奖惩条例等。相对应的条目有《低值品管理制度》、《低值品采购制度》、《低值品丢失损坏赔偿制度》、《低值品领用制度》、《低值品维修报废制度》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二)完善计划性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依照以往的实践经验制定大致的消耗品需求,完成此项任务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全系各个实验室的实验项目,熟悉并记录各个实验项目对设备器材,低值耐用品,低值消耗品,实验材料的种类和用量,熟悉市场行情,依照材料的用量和平均价格计算出每个实验项目及各实验课程的理论上的每组消耗成本,建立实验室物资的消耗账目,积累经验。此举的好处除了能够建立合理的消耗成本账目,更有助于详细地积累掌握管理经验,最重要的时候能够以书面形式记录下实验室的常规运行状态,有助于以后任意续任者迅速掌握实验室管理模式,有助于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化和一贯性。完善计划性管理的所需的前期工作量相当大,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数据库建成后,几乎可以起到一劳永逸的效果,此制度可以长期沿用,每学期开学初只需要适当调整下有变更的实验项目即可。

(三)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由于肩负着实验室的管理和安全,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具有比专业课教师更强的专业性和更广的知识面,而目前各院校并未重视实验员队伍的建设工作,只作为一般的教辅对待往往由专业课教师兼任甚至有时由临时合同工和学生担任。实际上一个合格的动物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仅仅要有深厚的动物学理论知识,还肩负着指导操作实验仪器的工作。不仅仅要维护实验室的稳定进展,更需要发挥建立实验技术平台的作用。因此长期培养专业实验室管理人员、保持实验室管理人员构成的稳定、给予实验室管理岗位足够的认识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实验室的功效,并且更加经济稳定,避免重复浪费。

(四)规范实验室低值消耗品使用方式建立约束机制和奖惩措施

使用实验室的人员往往对看得见的实验药品、实验材料等较为重视,而对经常使用的可大量获得的低值消耗品例如蒸馏水、滤纸、离心管等等不够重视,而随意使用,造成消耗品的浪费。此类消耗品也应该明确使用方式和用量,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和奖惩措施,进而从根本上避免由实验使用人员不重视造成的浪费。例如明确对蒸馏水的润洗使用规范、确定离心管的回收清洗制度、玻璃器皿的定点摆放以避免损耗等等,培养严格的实验素养,建立节约的理念。做到以上几点需要建立在制定完善的计划性管理之上,需要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实验室所开实验的基本使用情况,进而对实验消耗品限量供应,对超出限量的部分要等级并询问实验室操作人员的使用细节,对明显远超标准并未给予合理说明的使用者要施以通报批评或禁止使用实验室等惩罚性措施。

摘要:本文就高校动物学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不科学的现状进行总结, 并结合本实验室长期工作经验提出了制度化建设、计划性管理、规范使用方式、建立奖惩措施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关键词: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

参考文献

[1]刘丽丽, 付胜, 朱宪宪.低值耐耗品管理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03.

3.动物实验室管理条例 篇三

关键词:基层动物疫病实验室; 常见问题;改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2.085

基层动物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解决这些困难和挑战不仅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是实验室每个技术人员的奋斗目标。本文将对当前基层动物疫病实验室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1 基层动物疫病实验室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1 采样困难

基层动物疫病实验室中的技术人员要不断进行动物采样工作,只有检验最新的样本才能对动物疫病进行及时的预防,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养殖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但是一些养殖户没有认识到动物采样工作的重要性,常常阻碍技术人员的日常采样工作,甚至错误地认为对动物进行采样不仅不会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还会影响畜禽的健康。除此之外,由于相关政策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得技术人员工作职能缺乏说服依据,导致采样工作开展困难。

1.2 技术储备薄弱

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员,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也不例外。目前,基层动物疫病防治工中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达到标准,部分技术人员在采样过程中的技术不够熟练,由此降低了养殖户对采样人员的信任度,甚至是反感情绪。除此之外,技术不达标也常常导致虽然成功采样但是仍不能作为监测样品。例如:在动物采血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缺少血样保存以及血清提取经验,导致采集的样品不合格,这种现象在基层技术人员中普遍存在。实验室检测人员也存在对新设备、新标准操作不熟练现象,往往致使其实验数据出现偏差。

1.3 工作压力大

采样工作是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采样人员在日常采样工作中常常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压力主要来自于养殖户,技术人员在面对愿意配合采样工作的养殖户就多进行采样,而面对拒绝采样的养殖户就少采样,这就导致了采样样本不能全面覆盖,偏离了客观实际,从而使得样本检验监测工作失去意义。另外检测任务多,任务重,易产生厌战心理。

2 基层动物疫病实验室工作的改善策略

2.1 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实验室硬件设备是对动物采样进行分析的基础,所以必须要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增大对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对陈旧落后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实验数据误差值降至最低。

2.2 提高群众采样意识

采样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养殖户的配合,所以基层动物疫病实验室要组织人员定期对养殖户进行宣传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性,引起养殖户在思想上对采样工作的重视,保证采样工作顺利开展。

2.3 建立目标责任机制

由于制度的缺失,目前的采样工作不能有条理地开展,从而使得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不能发挥实际作用,因此必须要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各乡(镇)与村、畜牧兽医局和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每项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采样检测工作受到重视,切实提高数据采样检测的准确性。

2.4 严格遵循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和生物安全手册规定

基层动物疫病实验室工作应该制订并严格遵循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和生物安全手册规定,建立一套健全的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包括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对药品、样品的保存和使用等,都必须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除此之外,上级实验室应不定期的对基层动物疫病实验室的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保证技术人员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之中,并使技术人员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的采样检测工作。

2.5 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工作情况对基层动物疫病实验室的工作开展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只有充分了解当前基层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如果缺少资金支持,那么就应向政府争取财政倾斜;如果在技术上遇到困难,就可以申请业务部门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基层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保证基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基层疫病防治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上至政府,下至养殖户,都需要在思想上给予疫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希望通过笔者对基层疫病实验室工作中问题的探讨,能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同时为动物疾病检疫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峰,李宇峰,顾丽.我省基层动物疫病控制工作中的问题探讨及解决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4,(24):238.

[2]王丽.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养殖技术顾问,2013,(01):226.

[3]徐品格.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畜禽种业,2011,(10):14-15.

4.动物实验室管理条例 篇四

广东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国家《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的要求和广东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实验动物有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实验动物许可证包括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同一许可证分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实验动物许可证由科技部制定,全国通用,采用全国统一的格式和编码方法。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保种、繁育、生产、供应及有关商业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适用于使用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进行科学研究、教学以及使用实验动物和相关产品进行药品、生物制品和化工产品等生产和检验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负责实验动物许可证印制、发放和管理工作。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的实验动物监测机构负责检测实验动物及设施条件等质量,为实验动物许可证的管理提供技术保证。

第二章 申请条件

第五条 申请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⒈实验动物种子来源于国家实验动物保种中心或国家认可的种源单位;特殊来源实验动物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广东省地方标准,并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批准;

⒉有能够保证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质量的饲育环境设施及基本的检测能力,具备处理废弃实验动物的设施;

⒊使用的实验动物饲料、垫料、饮水和其它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或广东省地方标准或相关要求;

⒋具有保证正常生产和保证实验动物质量所必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持有“广东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⒌具有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 ⒍生产的实验动物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广东省地方标准; ⒎具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申请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⒈使用的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必须来自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质量合格;

⒉具有进行动物实验所需的相应等级的环境或设施。高等级的环境或设施可整体降低等级使用,需要恢复为原等级使用的,恢复前必须重新彻底消毒并申报检测;低等级的环境或设施不可

作为高等级使用;

⒊使用的实验动物饲料、垫料、饮水和其它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或广东省地方标准或相关要求,具有处理废弃实验动物的设施;

⒋具有实验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持有“广东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⒌具有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 ⒍具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 审批和发放

第七条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受理申请后,3个月内完成形式审查,按照专家评审要求,组织专家组对通过形式审查的申请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考查,由专家组出具审核考查报告;由认定的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对申请单位和个人进行环境设施或(和)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第八条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根据专家组审核考查报告和实验动物监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进行审定。15个工作日内,发放批准文件和许可证,不合格者发出审定意见,整改后重新申请。

第九条 广东省科技厅将有关材料报送科技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四章 管理和监督

5.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 篇五

NY/T 541—2002

前言

动物病料样品的采集是动物疾病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或免疫监测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在各国的兽医学标准中都把这一部分纳入第一重要内容,广泛应用于动物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动物检疫和科研教学。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英),Office Intentional des Epizootic(法),OIE]推荐的诊断方法中,也将该部分内容列为第一部分内容。

本标准是依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2000版)(Manual of Standards for Diagnostic Tests and Vaccines,2000)第1·1.1章“Sampling Methods”的技术要求编写的。本标准与该章的非原则性差异在于: ——本标准结合本国实践经验对操作程序和条件作了更具体的陈述和规定;

——本标准根据GB/T1.1-2000的规定和汉语习惯将该章的陈述性文本改为规范性标准文件。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动物检疫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延功、杜元钊、朱万光、刘佩兰、仰惠芬。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的样品采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病因(原)学、病理组织学、血清学、免疫学等实验室检验所需样品的采集。

2样品采集的一般原则和采集前的准备 2.1样品采集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2.1.1凡发现患畜(包括马、牛、羊及猪等)有急性死亡时,如怀疑是炭疽,则不可随意解剖,应采取患畜的血液,万不得已时局部解剖作脾脏触片的显微镜检查。只有在确定不是炭疽后,方可进行剖检。

2.1.2采取病料的种类,根据不同的疾病或检验目的,采其相应的脏器、内容物、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材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抗体检测、动物群体健康评估或环境卫生检测时,样品的数量应满足统计学的要求。采样时应小心谨慎,以免对动物产生不必要的剌激或损害和对采样者构成威胁。在无法估计病因时,可进行全面的采集。检查病变与采集病料应统筹考虑。

2.1.3内脏病料的采取,如患畜已死亡,应尽快采集,最迟不超过6h。2.1.4血液样品在采集前一般禁食8h。

2.1.5应做好人身防护,严防人畜共患病感染。

2.1.6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疫病传播,做好环境消毒和病害肉尸的处理。2.2使用器械的消毒

刀、剪、镊子等用具煮沸消毒30min,使用前用酒精擦拭,用时进行火焰消毒。器皿(玻制、陶制等)经103kPa高压30min,或经160℃干烤2h灭菌;或放于0.5%~1%的碳酸氢钠(NaHCO3)水中煮沸10min~15min,水洗后,再用清洁纱布擦干,保存于酒精、乙醚等溶液中备用。注射器和针头放于清洁水中煮沸30min。一般要求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采取一种病料,使用一套器械与容器,不可用其再采其他病料或容纳其他脏器材料。采过病料的用具应先消毒后清洗。检查过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器械要放在2mol/L的氢氧化纳(NaOH)溶液中浸泡2h以上,才可再使用。

3样品的采集 3.1血液

3.1.1采血部位

大的哺乳动物可选用颈静脉或尾静脉采血,也可采胫外静脉和乳房静脉血。毛皮动物小量采血可穿刺耳尖或耳壳外侧静脉,多量采血可在隐静脉采集,也可用尖刀划破趾垫 0.5cm深或剪断尾尖部采血。啮齿类动物可从尾尖采血,也可由眼窝内的血管丛采血;兔可从耳背静脉、颈静脉或心脏采血。禽类通常选择翅静脉采血,也可通过心脏采血。

3.1.2采血方法

对动物采血部位的皮肤先剃毛(拔毛),75%的酒精消毒,待干燥后采血,采血可用针管、针头、真空管或用三棱针穿刺,将血液滴到开口的试管内。禽类等的少量血清样品的采集,可用塑料管采集。用针头刺破消毒过的翅静脉,将血液滴到直径为3mm~4mm的塑料管内,将一端封口。

3.1.3采血种类 3.1.3.1全血样品

进行血液学分析,细菌、病毒或原虫培养,通常用全血样品,样品中加抗凝剂。抗凝剂可用0.1%肝素、阿氏液(见第A.l章)(阿氏液为红细胞保存液,使用时,以1份血液加2份阿氏液),或枸橼酸钠(3.8%~4%的枸橼酸钠0.1mL,可抗1mL血液)。采血时应直接将血液滴入抗凝剂中,并立即连续摇动,充分混合。也可将血液放入装有玻璃珠的灭菌瓶内,震荡脱纤维蛋白。

3.1.3.2血清样品

进行血清学试验通常用血清样品。用作血清样品的血液中不加抗凝剂,血液在室温下静置2h~4h(防止曝晒),待血液凝固,有血清析出时,用无菌剥离针剥离血凝块,然后置4℃冰箱过夜,待大部分血清析出后取出血清,必要时经低速离心分离出血清。在不影响检验要求原则下可因需要加入适宜的防腐剂。做病毒中和试验的血清避免使用化学防腐剂(如硼酸、硫柳汞等)。若需长时间保存,则将血清置20℃以下保存,但要尽量防止或减少反复冻融。样品容器上贴详细标签。3.1.3.3血浆的采集

采血试管内先加上抗凝剂(每10mL血加柠檬酸钠0.04g~0.05g),血液采完后,将试管颠倒几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然后静止,待细胞下沉后,上层即为血浆。

3.2一般组织 3.2.1采样方法

用常规解剖器械剥离死亡动物的皮肤,体腔用消毒的器械剥开,所需病料按无菌操作方法从新鲜尸体中采集。剖开腹腔后,注意不要损坏肠道。

作病原分离用:进行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分离所用组织块的采集,可用一套新消毒的器械切取所需器官的组织块,每个组织块应单独放在已消毒的容器内,容器壁上注明日期、组织或动物名称。注意防止组织间相互污染。

3.2.2采样种类

3.2.2.1病原分离样品的采集

用于微生物学检验的病料应新鲜,尽可能的减少污染。用于细菌分离的样品的采集,首先以烧红的刀片烫烙脏器表面,在烧烙部位刺一孔,用灭菌后的铂耳伸入孔内,取少量组织或液体,作涂片镜检或划线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

3.2.2.2组织病理学检查样品的采集

采集包括病灶及临近正常组织的组织块,立即放入10倍于组织块的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组织块厚度不超过0.5cm,切成1cm2~2cm2(检查狂犬病则需要较大的组织块)。组织块切忌挤压、刮摸和用水洗。如作冷冻切片用,则将组织块放在0℃~4℃容器中,尽快送实验室检验。

3.3肠内容物或粪便

肠道只需选择病变最明显的部分,将其中的内容物弃去,用灭菌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也可烧烙肠壁表面,用吸管扎穿肠壁,从肠腔内吸取内容物,将肠内容物放入盛有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见第A.2章)中送检。或者,将带有粪便的肠管两端结扎,从两端剪断送检。

从体外采集粪便,应力求新鲜。或者,用拭子小心地插到直肠粘膜表面采集粪便,然后将拭子放入盛有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

3.4胃液及瘤胃内容物 3.4.1胃液采集

胃液可用多孔的胃管抽取。将胃管送入胃内,其外露端接在吸引器的负压瓶上,加负压后,胃液即可自动流出。

3.4.2瘤胃内容物采集 反刍动物在反刍时,与食团从食道逆入口腔时,立即开口拉住舌头,另一只手深入口腔即可取出少量的瘤胃内容物。

3.5呼吸道

应用灭菌的棉拭子采集鼻腔、咽喉或气管内的分泌物,蘸取分泌物后立即将拭子浸入保存液中,密封低温保存。常用的保存液有pH7.2~7.4的灭菌肉汤(见第A.3章)或磷酸盐缓冲盐水,如准备将待检标本接种组织培养,则保存于含0.5%乳蛋白水解物的汉克氏(Hanks)液中。一般每支拭子需保存液5mL。

3.6生殖道

可采集阴道或包皮冲洗液,或者采用合适的拭子,有时也可用尿道拭子采集。3.7眼睛

眼结膜表面用拭子轻轻擦拭后,放在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有时,也采取病变组织碎屑,置载玻片上,供显微镜检查。

3.8皮肤

病料直接采自病变部位,如病变皮肤的碎屑、未破裂水泡的水泡液、水泡皮等。3.9胎儿

将流产后的整个胎儿,用塑料薄膜、油布或数层不透水的油纸包紧,装入木箱内,立即送往实验室。

3.10小家畜及家禽

将整个尸体包入不透水塑料薄膜、油纸或油布中,装入木箱内,送往实验室。3.11骨

需要完整的骨标本时,应将附着的肌肉和韧带等全部除去,表面撒上食盐,然后包入浸过5%石炭酸溶液的纱布中,装入不漏水的容器内送往实验室。

3.12脑、脊髓

3.12.1全脑、脊髓的采集

如采取脑、脊髓做病毒检查,可将脑、脊髓浸入30%甘油盐水液中或将整个头部割下,包入浸过消毒液的纱布中,置于不漏水的容器内送往实验室。

3.12.2脑、脊髓液的采集 3.12.2.1采样前的准备

采样使用特制的专用穿刺针,或用长的封闭针头(将针头稍磨钝,并配以合适的针芯);采样前,术部及用具均按常规消毒。3.12.2.2采样方法

3.12.2.2.1颈椎穿刺法:穿刺点为环枢孔。将动物实施站立或横卧保定,使其头部向前下方屈曲,术部经剪毛消毒,穿刺针与皮肤面呈垂直缓慢刺入。将针体刺入蛛网膜下腔,立即拔出针芯,脑脊髓液自动流出或点滴状流出,盛入消毒容器内。

3.12.2.2.2腰椎穿刺法:穿刺部位为腰荐孔。实施站立保定,术部剪毛消毒后,用专用的穿刺针刺入,当刺入蛛网膜下腔时,即有脑脊髓液滴状滴出或用消毒注射器抽取,盛入消毒容器内。

3.12.2.3采样数量

大型动物颈部穿刺一次采集量35mL~70mL,腰椎穿刺一次采集量15mL~30mL。3.13液体病料

采集胆汁、脓、粘液或关节液等样品时,用烫烙法消毒采样部位,用灭菌吸管、毛细吸管或注射器经烫烙部位插入,吸取内部液体材料,然后将材料注入灭菌的试管中,塞好棉塞送检。也可用接种环经消毒的部位插入,提取病料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

供显微镜检查的脓、血液及粘液抹片的制备方法:先将材料置玻片上,再用一灭菌玻棒均匀涂抹或另用一玻片推抹。组织块、致密结节及脓汁等亦可在两张玻片中间,然后沿水平面向两端推移。用组织块作触片时,持小镊将组织块的游离面在玻片上轻轻涂抹即可。

3.14乳汁

乳房先用消毒药水洗净(取乳者的手亦应事先消毒),并把乳房附近的毛刷湿,最初所挤的3~4把乳汁弃去,然后再采集10mL左右乳汁于灭菌试管中。进行血清学检验的乳汁不应冻结、加热或强烈震动。

3.15精液

精液样品用人工方法采集,所采样品应包括“富精”部分,并避免加入防腐剂。3.16尿液的采集 在动物排尿时,用洁净的容器直接接取。也可使用塑料袋,固定在雌畜外阴部或雄畜的阴茎下接取尿液。采取尿液,宜早晨进行。

3.17环境

为监测环境卫生或调查疾病,可从遗弃物、通风管、下水道、孵化厂或屠宰场采集有代表性样品。

4送检样品的记录

送往实验室的样品应有一式三份的送检报告,一份随样品送实验室,一份随后寄去,另一份备案。样品记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畜主的姓名和畜禽场的地址;

b)畜(农)场里饲养的动物品种及其数量; c)被感染的动物种类;

d)首发病例和继发病例的日期及造成的损失; e)感染动物在畜群中的分布情况;

f)死亡动物数、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数量及其年龄;

g)临床症状及其持续时间,包括口腔、眼睛和腿部的情况,产奶或产蛋的记录,死亡情况和时间,免疫和用药情况等;

h)饲养类型和标准,包括饲料种类;

i)送检样品清单和说明,包括病料的种类、保存方法等; j)动物治疗史; k)要求做何种试验;

l)送检者的姓名、地址、邮编和电话; m)送检日期。5样品的运送

所采集的样品以最快最直接的途径送往实验室。如果样品能在采集后24h内送抵实验室,则可放在4℃左右的容器中运送。只有在24h内不能将样品送往实验室并不致影响检验结果的情况下,才可把样品冷冻,并以此状态运送。根据试验需要决定送往实验室的样品是否放在保存液中运送。

要避免样品泄漏。装在试管或广口瓶中的病料密封后装在冰瓶中运送,防止试管和容器倾倒。如需寄送,则用带螺口的瓶子装样品,并用胶带或石蜡封口。将装样品的并有识别标志的瓶子放到更大的具有坚实外壳的容器内,并垫上足够的缓冲材料。空运时,将其放到飞机的加压舱内。

制成的涂片、触片、玻片上注名号码,并另附说明。玻片两端用细木条分隔开,层层叠加,底层和最上一片,涂面向内,用细线包扎,再用纸包好,在保证不被压碎的条件下运送。

所有样品都要贴上详细标签。附录A(规范性附录)待检样品保存液的配制 A.1阿(Alserer)氏液

葡萄糖

2.05g 柠檬酸钠(Na3C6H5O7·2H2 O)

0.80g 氯化钠(NaCl)

0.42g 蒸镏水(或无离子水)

加至100mL 溶解后,以10%柠檬酸调至pH为6.1分装后,70kPa 10 min灭菌,冷却后4℃保存备用。

A.2 30%甘油盐水缓冲液

甘油

30mL 氯化钠

4.2g 磷酸二氢钾

1.0g 磷酸氢二钾

3.lg 0.02%酚红

1.5mL 蒸馏水

加至100mL 加热溶化,校正pH值为7.6,100 kPa 15min灭菌,冰箱保存备用。A.3肉汤(broth)牛肉膏

3.5g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5g 充分混合后,加热溶解,校正pH为7.2~7.4,再用流通蒸气加热30min,用滤纸过滤,获苗黄色透

6.动物生理学实验 篇六

1、麻醉前应正确选用麻醉药品、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

2、密切观察动物麻醉状态及反应,以便准确判断麻醉深度。

3、如麻醉较浅,动物出现挣扎或呼吸急促等,需补充麻醉药以维持适当的麻醉。一次补充药量不宜超过原总用药量的五分之一。

4、麻醉过程中,应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温。

5、在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实验时间较长或麻醉深度不理想等情况下,可配合局部浸润麻醉或基础麻醉。

6、实验中注意液体的输入量及排出量,维持体液平衡,防止酸中毒及肺水肿的发生。

实验一

血液的组成

[实验原理] 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悬浮于血浆中的血细胞组 成。血细胞占全血的体积比称为红细胞 压积,又叫红细胞比容。要求与思考题

1.血浆与血清有哪些区别?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不含纤维蛋白原,某些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释放因子

实验二

血红蛋白的测定 [实验原理]

由于血红蛋白的颜色,常随结合的氧量多少而改变,因而不利于比 色,但血红蛋白与稀盐酸作用后,能使亚铁血红素变成不易变色的棕色 的高铁血红蛋白,用水稀释后可与标准比色板比色,从而测得血红蛋白 含量。[注意事项]

1.血液和盐酸作用的时间不可少于10分钟,否则,血红蛋白 不能充分转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结果偏低。

2.加蒸馏水时,开始可以稍多加几滴,随后则不能过快,以 防稀释过头。

3.比色时最好在自然光下,而不应在黄色光下进行,以免影 响结果。

4.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应注意避免起泡

实验三

红细胞的脆性试验 [实验原理]

如环境渗透压继续下降,红细胞会因继续膨胀而破裂,释放血红蛋白,称之为溶血。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 定的抵抗力,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红细胞在 低渗溶液中越不容易发生溶血,即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小。

凡上层溶液开始微呈淡红色,而极大部分红细胞下沉,称开始溶血或最小 抗力(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

凡液体呈均匀红色,管底无红细胞下沉,则称完全溶血或最大抗力(红细 胞的最大抵抗力)[注意事项] 1.小试管要干燥,加血的量要一致,只加一滴。

2.混匀时,轻轻倾倒1~2次,减少机械震动,避免人为溶血。

3.配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时应力求准确、无误。

实验四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的测定 [实验原理]

经重力作用,红细胞下降的距离,作为沉降率的指标,简称为血沉。沉降的红细胞上面的血浆柱的高度,即表示红细胞的沉降率。[注意事项]

1.采血后实验应在2小时内完毕,否则血液放置过久,会影 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沉降管应垂直竖立,不能稍有倾斜,不得有气泡和漏血。3.沉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故应在室温18—27℃时测定 为宜。

4.血沉管必须清洁,如内壁不清洁可使血沉显著变慢

实验

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原理]

存在A凝集原的称为A血型,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血型 [注意事项]

1.指端、采血针和尖头滴管务必做好消毒准备。做到一人一针,不能混用。使用过的物品(包括竹签)均应放入污物桶,不得再到采血部位采血。2.消毒部位自然风干后再采血,血液容易聚集成滴,便于取血。取血不宜过少,以免影响观察。

3.采血后要迅速与标准血清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4.在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时,一定要防止将主侧配血和次侧配血搞混了。

实验五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

实验步骤:先结扎静脉窦与心房之间,然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结扎 [注意事项]

1.结扎前要认真识别心脏各部分的界线。

2.结扎的部位要准确地落在相邻部位的交界处,结扎时用力逐渐增加,直至心房、心室搏动停止。

3.蛙心正常起搏点在静脉窦,潜在起搏点在心房。回答问题:

1.正常蛙心起搏点是什么?传导顺序如何?

静脉窦,由静脉窦发出,沿心房传至房室结,再由房室结经房室束传至心室肌 肉。

2.结扎后静脉窦、心房、心室的搏动次数是多少?

实验六

离体蛙心灌流 【注意事项】

1.成功插管:注意勿剪破心脏血管、勿结扎静脉窦。

2.及 时 抢 救 : 如 加 入KCl 和Ach

后,要 及 时 冲 洗 避免过度抑制而死亡。3.前后对照:每步加药前均应设有药前“对照”。

4.液面相同 :末次冲洗时应调整液面相同,才具有可比性。5.避免污染 :吸干净液与脏液的两吸管不要混用避免残液影响。6.量效关系:先加1~2滴,观察效应,不明显可再 补加。

7.冲洗湿润 :冲洗3次以上,常滴液于心脏表面使 之湿润。

8.指标标记:观察指标为心率和心收缩力;每步骤均 应标记。[讨论]

上述各种因素对心脏活动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钠离子。氯化钙、氯化钾、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抑制,加强,抑制,加强,抑制

实验七胸内负压测定

[实验原理] 胸内压系指胸膜腔内的压力,通常低于大气压,故也称为 胸内负压。吸气时负压增大,呼气时负压减小。胸腔内负压的存在是保持持呼 吸运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穿刺胸腔,破坏胸膜腔的密闭性,则胸内 负压消失,肺组织萎缩。回答问题:

1.胸内压是正压还是负压? 负压 2.家兔吸气和呼气胸内负压如何变化? 吸气负压增大,呼气负压减小 3.捏住家兔鼻孔,胸内负压怎样变化 4.刺穿胸腔家兔出现什么变化? 胸内负压消失,肺组织萎缩

实验八 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

[实验原理] 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的运动,主要有:紧张性收缩、蠕动、分节运动及摆动。[注意事项]

1.胃肠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时,会导致腹腔温度下降。为了避免胃肠 表面干燥,应随时用温生理盐水湿润胃肠,防止降温和干燥。2.实验前2~3 h将兔喂饱,实验结果较好。[思考题]

1.胃肠上滴加乙酰胆碱或肾上腺素,胃肠 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 增强,抑制

2.正常情况下胃、小肠有哪些运动形式? 紧张性收缩、蠕动、分节运动及摆动

实验九

小肠吸收和渗透压的关系

[实验原理] 肠内容物的渗透压为制约肠吸收的重要因素。同种溶液在 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愈大,吸收愈慢;浓度过高时,反而会出现反渗 透现象,使内容物的渗透压降低至一定程度后,再被吸收。

实验十

小白鼠能量代谢的测定

[实验原理] 动物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总伴有能量的转换。它的代谢强 度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或耗氧量以及呼吸商来间 接推算

小白鼠能量代谢的量为:

(1升氧的热价×1小时耗氧量)÷(小白鼠的体表面积)

=产热量(千卡)/平方米/小时 附

假定小白鼠年食为混合食物,其呼吸商为0.82,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为4.825千卡,计算小白鼠能量代谢

小白鼠的体表面积(平方米)=0.09133

(Rubner公式)或:体表面积=体重0.425×(公斤)×体长0.725(厘米)×0.007184 Log面积=0.425Log(公斤)+0.725Iog(厘米)+Log0.007184 小白鼠体长:从鼻尖至尾根的长度。

实验十一

去大脑僵直

[实验原理] 动物表现出四肢伸直,头部后仰,尾巴竖立等现 象,这种症状称去大脑僵直。

实验十二

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的影响

[实验原理]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它通过促进易化扩散作用从 而增强多种组织摄取糖的机能;同时它不但激活肝细胞内葡萄糖激酶和 使糖原合成酶的浓度增高,而且还使肝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减 少;肾上腺素能使cAMP增加,从而增加磷酸化酶的活性,促进糖原分 解,增加血糖的浓度。

实验十三 反射弧的分析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过程称为反射。反射弧是反射发生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弧完整是引发反射的必要条件 【思考题】

1.反射弧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具有什么作用?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实验14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注意事项] 1.避免蟾蜍体表毒液和血液污染标本,压挤、损伤和用力牵拉标本,不可用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2.在操作过程中,应给神经和肌肉滴加任氏液,防止表面干燥,以免影响标本的兴奋性。3.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再开始实验效果会较好。实验 15 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实验原理] 对于单根神经纤维或肌纤维来说,对刺激的反应具有“全或无”的特性。神经-肌肉标本是由许多兴奋性不同的神经纤维(细胞)-肌纤维(细胞)组成,在保持足够的刺激时间(脉冲波宽)不变时,刺激强度过小,不能引起任何反应;随着刺激强度增加到某一定值,可引起少数兴奋性较高的运动单位兴奋,引起少数肌纤维收缩,表现出较小的张力变化。该刺激强度为阈强度,具有阈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此后随着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加,会有较多的运动单位兴奋,肌肉收缩幅度、产生的张力也不断增加,此时的刺激均称为阈上刺激。但当刺激强度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所有的运动单位都被兴奋,引起肌肉最大幅度的收缩,产生的张力也最大,此后再增加刺激强度,不会再引起反应的继续增加。可引起神经、肌肉最大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该刺激叫最大刺激或最适刺激。[思考题] • 1.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 2.何为阈下刺激、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适刺激?在阈刺激和最适刺激之间为什么肌肉的收缩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

• 3.实验过程中标本的阈值是否会改变?为什么?

7.动物实验室管理条例 篇七

该《指南》描述了几种具体的照明要求。另外, 一些水生和半水生物种需要人工改变季节性光周期诱导育种行为。为促进这些人工改变计划, 光周期控制应该设计为容易调整、监控, 并应该每日记录黎明和黄昏的时间。

2 水生住房 (微环境)

该《指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帮助列表, 用以定义对水生或半水生动物养殖适当的微环境即水生住房。例如, 该指南表明“在研究设置可接受的主要附件都应该是没有尖锐的边缘以避免对实验者和动物可能造成伤害。此外, 应该指出的是, 室内的水生住房微环境, 应该保证动物的绝对安全, 但外部的笼或水池可能因为功能不同, 尽管可以允许有简单的叠加和存储或突出, 也应该避免对研究人员可能造成伤害。同样, 这个系统应该避免采用的有毒材料制造, 因为有毒有害的材料可能渗入水生系统并影响的研究。例如有毒物可以浸出并输入水生系统, 导致动物死亡, 或硅胶、密封胶等含有抗菌物质或杀菌剂应在大规模采用之前进行毒性测试。在一些情况下, 生命维持系统可以安装过滤器, 减轻一些毒物的危害 (例如, 活性炭过滤器) 。也有些物种可以通过增加或降低密度, 以保证其对空间的要求。

水生或半水生物种中有一些夜间动物应该特别注意。实验或喂养行为必须遵循其生态学要求, 保证环境照明。照明和空间的变化可能影响其活动水平变慢或者减弱或增强。例如, 有研究发现雀鳝在晚上更加活跃。在研究和使用斑点雀鳝时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而进行更好的环境设计和研究行为的程序。因为技术进步和生产方法的改良, 富氧, 无菌, 无污染物的水都比较容易达到。重要的是, 当考虑到空间的问题时, 在实际应用时, 空间之间的比例可能影响例如动物的侵略和隐藏行为。指南中指出, IACUC机构的调查人员应该对在研究中保障物种需求的程序和设施进行评估和检查。

3 水生管理

水生管理分为行为和社会管理。例如可能进入动物环境的橡胶手套其毒性影响水生或半水生危险物种的生存。在畜牧业中, 吸取到的经验, 例如经常容易被忽视的洗涤器、手乳液、肥皂残留物和实验室的手套, 均潜在有害物体, 在这些列表中找到影响水生生物的研究是漫长的。用于水与水生或半水生动物的每项计划都应该考虑到它潜在的有害影响, 这些物品在发现了有潜在的有害性时就应更换替代为安全的产品。有些情况下更换是不可能的, 例如洗手肥皂的残留物等, 这些风险应该通过培训和教育以减轻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

4 饲养

有关陆地动物喂养指南中展现的原则, 即根据动物特定的要求每天或其它时间饲喂动物可口的, 未被污染的饮食以满足其营养和行为的需要。水生和半水生动物饲养也应如此。应该考虑食品的任何影响, 包括食品的营养性、未吃的食品对水质的影响, 食品的营养素可能通过自然发生的变化等 (浮游生物) 。除非保持物种的营养成分是特定的, 一般在研究中鼓励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相关数据来设计水生或半水生动物的食物。虽然可以购买加工饲料, 但提倡用列表和分析数据检查配料, 以确保动物的基本饮食需求, 包括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配比。制定饲料包括增加或控制营养含量, 减少病原体, 但完整的复制营养成分的食品是难以实现制作的。当制作饲料时, 管理者应该首先经过培训, 观察营养不足的迹象 (例如有关维生素C摄入不足引起的骨骼畸形) 。与加工饲料相比, 新鲜的、活的食物可以为水生或半水生动物提供更完整的营养, 但其可能携带的病原体和污染必须首先得到解决。饲料、管理文档和现场的各种数据, 及法律顾问的指导都应适当的存储和处理。

5 基底

病原体的控制应由于系统设计和物种需要持续评估。水池与基底包括各种类型的砂或砾石。在使用前基质应进行消毒处理, 以消除病原体的风险, 例如采取热压处理手段。

6 紧急、假日保健

尽管许多水生和半水生物种不需要每日喂食, 而且许多呼吸参数可以实现自动化管理和调节, 研究者和管理者都应该记住强制进行日常的观察研究动物的记录, 比如疾病的迹象, 受伤, 或其他异常行为, 并在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必须突出在紧急情况时, 通知程序和联系信息应为最近的兽医和管理者。

7 结论

水生和半水生的动物是指南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新增的项目。在动物保健项目中, 水生和半水生动物也越来越被重视。IACUC成员、研究人员和管理者组成了指南的专家团。《指南》的其他章节还包括适用于水产、半水生物种的其他一些建议, 《指南》的每一章结尾处均提供更详细的推荐阅读。我们希望《指南》中这些注意事项和建议能为水生和半水生动物的研究人员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管理和计划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8.结肠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篇八

【关键词】结肠损伤;肠管吻合术;造口术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10-01

近年来结肠损伤Ⅰ期切除吻合术的文献报道较多[1,2],但多为病例回顾性分析,少见对临床病例随机分组用2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比研究文献资料或2种术式对照的大样本动物实验报告。本研究旨在探讨人类左半结肠损伤的手术方式及其生存状况的实验研究,以指导临床创伤抢救工作。

1 材料及方法

1.1 结肠损伤腹腔感染动物模型制作

健康新西兰白兔50只,体重2.0~2.5kg。用氯氨酮(20mg/kg)肌肉注射麻醉,无菌操作下由中下腹正中线剖腹,切口长约4~6cm,进腹后轻缓找出盲肠,在盲肠中部用14号套管针头贯穿三处挤出肠内容物后放回腹腔,关腹。盲肠穿孔后动物予以统一摄食和飲水。于术后24小时随机分为实验、对照两组,每组25只。

1.2 结肠切除吻合术模型制作

对照组:入腹后探查到穿孔处肠段,将损伤肠段切除,注意保护肠管良好的血供,吻合术采用“0”线双层间断缝合,后壁10~12针,前壁12~14针,两侧端行半荷包缝合,术毕检查吻合口通畅无出血、无漏针,关闭肠系膜裂孔以防内疝。腹腔用0.4%替硝唑液约10ml保留腹腔,关闭腹腔。

1.3 结肠切除吻合加近端结肠造口术模型制作

实验组:损伤段肠管切除方法同对照组,完成肠吻合术后,距吻合口近端6~8cm处,选结肠系膜无血管区肠段提出腹壁外,将腹壁肌层用“4”线水平褥式缝合1针,结肠近、远端与腹膜腹壁肌层用“1”线各间断缝合3针,将结肠固定在腹壁上,防止肠管滑脱入腹腔,造成狭窄、梗阻或出血。术后用4号圆刀片切开结肠前壁,使粪便流出,碘伏纱布保护造瘘口防止感染。腹腔用0.4%替硝唑液约10ml保留腹腔内,关闭腹腔。

1.4 手术后治疗方案

实验、对照两组术后所有动物禁食3天,均给予5%GNS 500ml+VitC 2.0g+VitB6 0.2g+10%KCl 5ml/ivdrip,0.4%替硝20ml/ivdrip连续3天,头孢噻肟钠50mg/kg/im Bid连续7天。术后观察指标:(1)一般情况:动物精神状态,活动状况,有无觅食行为;(2)呼吸:正常白兔呼吸30~60次/min,过快时预示体温升高;(3)腹部:有无肠胀气,有无大便及大便性状,造瘘口是否有大便排出及排出量多少;(4)切口:有无出血、感染或造瘘口梗阻;(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监测白兔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酶谱、糖代谢的变化,准确记录动物死亡时间,进行尸体解剖,观察切口或造瘘口有无感染表现,剖腹查看腹腔感染情况、吻合口愈合情况或吻合口瘘;(6)切取死亡动物心、肝、肺、肾及吻合口上下端肠段,按动物编号送病理学检查。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资料作χ2 检验数据用SPSS 14.0统计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实验结果

两组动物手术顺利,术后均能迅速蹲立位。对照组18例存活,7例因肠吻合口瘘于术后72~168小时死亡。实验组24例存活,1例因严重消耗于术后240小时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两组白兔血清中TNFα、IL8、血糖(Glu)、胰岛素(INS)、C肽、AMY、CK、CKMB、AST、ALT检测值与术前对照、组间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2 讨 论

盲肠是兔结肠重要组成部分,长约50~60cm,其病理生理、形态学特点、解剖学特点与人体左半结肠相近,但在功能上要比人类复杂的多,其细菌含量高,一旦损伤极易造成腹腔感染。因此,选择白兔盲肠制作模型更具代表性。

成功制作结肠损伤伴腹腔感染动物模型是本研究课题的关键条件。本组采用改良盲肠结扎针刺穿孔法(CLP)法Flammand[3]的方法制作结肠损伤伴腹腔感染动物模型,并于结肠损伤24小时后手术,开腹探查见腹腔内肠穿孔处肠壁肿胀明显,并可见肠内容物外溢及脓苔附着,证实结肠损伤伴腹腔感染动物模型制作成功。

文献报道TNFα、IL8对人类严重创伤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预警作用[4],本项研究对实验动物按实验标准要求每天抽血监测,连续10天,结果显示两组白兔血清中血糖(Glu)、胰岛素(INS)、TNFα、IL8、C肽、AMY、CK、CKMB、AST、ALT检测值只有3例升高,与术前对照、组间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本项研究表明结肠损伤段肠管切除吻合加结肠造口术安全可靠。由于结肠壁薄,血运较差,肠内容物流动性差,其细菌含量高,易胀气,损伤后周围污染重等原因,结肠破裂缝合后愈合能力差,容易导致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本项研究对照组7例吻合口瘘并腹腔严重感染死亡,尸体解剖切取心、肝、肺、肾病理学检查,病理证实吻合口瘘并脓肿形成,心、肝、肺、肾脏器有一定程度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实验组1例于术后240小时死亡,死于严重消耗。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证明结肠损伤段肠管切除加近端结肠造口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廖金透,牛军民,刘潞庆.左半结肠损伤一期手术25例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7,9(5):625-626.

[2] 王金录.结肠损伤的诊治体会[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13(1):41-43.

[3] Flammand FJ,Sibbald WJ,Girotti MJ,et al.Pentoxifylline does not prevent microvascular injury in normotensive,septic rats[J].Crit Care Med,1995,23(1):119.

9.动物实验心得体会 篇九

裸鼠很贵,练习的空间很小!后来无意中我们动物房的其他实验组要处理实验完成的老鼠,我就求了求让他们,让他们把裸鼠先别处死,我帮他忙养着,然后我可以拿来练习了。后来经过了自己的摸索和联系,现在尾静脉一次注射成功的概率在80%以上呢。现把经验总结如下:

2、把老鼠装到刚才那个装置里,在尾巴静脉注射前先要拿50℃左右的水泡一泡,1分钟,切忌用很热的水,会把尾巴烫脱皮然后感染呢。泡完后会看到尾静脉明显的充盈起来了(此步骤十分的重要)。

10.动物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 篇十

在生理实验中由于手术时的操作不慎、动物生理状态不佳或一些无法预测的因素造成动物窒息,大出血等事故,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不用慌张,首先确定造成意外情况原因,再采取措施,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3.8.1麻醉过量和窒息

麻醉是动物手术中必不可少的过程,由于动物的生理状态不同,有时会产生麻醉过量现象,造成呼吸或循环系统异常情况,此时应根据过量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如动物呼吸极慢而不规则,但血压和心搏仍照常时,可施行人工呼吸,并给苏醒剂。若动物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但仍有心搏时,应迅速施行人工呼吸,同时注射50%的温热葡萄糖溶液、1:10,000肾上腺素及苏醒剂。若动物呼吸停止,而且心搏极弱或刚停止时,应用5%CO2和95%O2的混合气体人工呼吸,进行心脏按摩,注射温热的生理盐水和心脏按摩。心搏恢复后,注射50%葡萄糖及苏醒剂。

常用苏醒剂有咖啡因(1 mg•(kg体重)-1)、可拉明(2~5 mg•(kg体重)-1)和山梗菜(0.1~1 mg•(kg体重)-1)等。

3.8.2大出血

11.初中动物部分的2个模拟实验 篇十一

1 实验一:“认识体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模拟实验

目的要求:认识体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材料用具:水螅,塑料管,塑料板,皮筋,烧杯,水螅模型,清水。

方法步骤:

(1)观察自然环境中的水螅或采集到的水螅或水螅模型,看水螅的体型有何特点。

(2)探究“体型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用塑料管模拟“桶型动物”,用塑料板模拟“左右对称型动物”。

打开自来水的阀门,右手持塑料管,将塑料管伸人流水中,塑料管与水流方向垂直,稍停。接着,右手持塑料板,将塑料板伸人流水中,塑料板的宽面与水流方向垂直,稍停。体会塑料管和塑料板在流水中受到冲击力大小。

(3)探究“体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①模拟“桶型动物的运动”:

在同学的帮助下,将自己的两个小拇指用橡皮筋连在一起,用同样的方法将两个大拇指连在一起,模仿桶型动物。让手指接触实验台,通过手指的活动,带动上肢活动。体会该状态下的运动的速度和灵活性。

②模拟“左右对称型无足类动物的运动”:

用手模拟左右对称型无足类动物。右手自然伸开,平放在试验台上,中指前端紧贴实验台不动,用力将手掌根部前移,至与中指前端接触;然后,手掌根部不动,将手伸开至与桌面平;如此重复几次。体会该状态下运动的速度和灵活性。

③模拟“左右对称型有足类动物的运动”。

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模拟左右对称型有足类动物的分节的足,用上肢代表动物的身体。右手自然伸开,让食指和中指接触实验台,通过食指和中指的活动带动上肢运动。体会该状态下的运动的速度和灵活性。

讨论: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成表1。

2 实验二:“认识不同生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模拟实验

目的要求:认识不同生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材料用具:鲫鱼,布条(代表动物的呼吸器官),烧杯,皮包,木块,木条,水盆,清水。

方法步骤:

实验一:认识干旱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将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布条同时浸湿。将甲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将乙放在向阳通风处;将丙放入皮包内,置于与乙相同的环境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三布条的状态。

讨论:

①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②根据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想一想,生活在干旱陆地上的生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根据你的经验,想一想,陆生脊椎动物是如何解决的?

③布条代表动物的呼吸器官,若动物的呼吸器官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会是什么结果,想一想,陆生脊椎动物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

实验二:认识水陆两种不同环境对生物运动的影响:

(1)认识水陆两种不同环境对生物运动的阻力右手(或左手)自然伸开,让手绕腕关节在空气中前后摆动;接着,将手伸入盛有清水的水盆中,做同样的动作;感受手在两种不同环境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是否相同。

右手(或左手)自然伸开,手掌与水面平行,让手在盛有清水的水盆中上下垂直运动几次。接着,将右手(或左手)五指并拢,呈捏物状,让手在盛有清水的水盆中上下垂直运动几次。感受两种手型的手在水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用手摸一摸鲫鱼,有何感觉?

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有何特点?

讨论:

①手在水陆两种不同的环境中受到的阻力是否相同?

②同样在水中运动,哪种形态的生物在水中受到的阻力较小?

(2)认识浮力对生物的影响:

①取甲、乙两块相同的木块,然后将甲、乙两木块分别放人盛有清水的水盆中和空水盆中。分别轻轻给甲、乙两木块一个前进的力,观察甲、乙的运动状况。

用力猛推甲、乙两木块数次,甲、乙哪个木块易失去平衡(翻转)?

②将甲、乙两木块取出,在甲木块的一面钉上一木条,如图1所示。

12.动物实验室管理条例 篇十二

1 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提高防控水平

在2012年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组织召开全县动物疫病监测采样技术培训会, 提高全县疫病监测技术水平;为保证血清样品质量, 实验室人员亲自下乡采集血清样品, 按时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常规监测、定点监测等各项监测任务, 确保我县重大动物免疫抗体群体水平常年保持在70%以上;做好查缺补漏工作, 将免疫不合格的及时上报到相关政府部门, 要求相关乡镇、养殖场及时进行补免, 以提高免疫合格率, 减少了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机会和风险;及时将监测工作总结、监测分析报告、监测报表上报到上级业务部门。2012年共监测禽流感585份, 鸡新城疫481份、猪瘟470份、口蹄疫937份, 确保我县重大动物疫病常年免疫合格率均达到70%以上;采集207头份猪、牛、羊血清送贵州大学进行布病监测, 其中:禽45份、牛羊45头份、猪135份, 按时完成了贵州省级定点监测采样送检任务;为我县永红公司检测疫病100头次;完成州级定点监测采样送检任务:猪20份、羊20份、禽20份。实验室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年的监测任务, 为我县掌握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消涨规律和流行动态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我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科学的预警预报。

2 强化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 提升检测能力

实验室不仅注重业务知识的更新, 同时还特别注重操作技能的培训和提高, 2012年举办操作技能培训4次, 同时还外派人员到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兽医实验室进行学习培训1个月, 参加了黔南州动物疫控中心组织到长顺县和贵定县的实验室操作技能培训 (每期15天) 。积极参加学习培训, 更了新业务知识, 提高了操作技能, 检测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2012年9月, 实验室参加全省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 认真按照检测操作步骤检测省动物疫控中心兽医实验室提供的5份样品, 正确率达100%。

3 做好流调工作, 提供科学防控依据

为掌握我县2007—2011年动物疫病流行动态和危害程度, 为我县动物疫病提供科学的防控依据, 拟写了《惠水县2007—2011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 确定了采样地点和采样任务。根据工作要求, 及时组织召开《惠水县2007—2011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项目》技术培训会, 提高流调人员流调意识和技术;实验室人员亲自到乡镇、点、场进行调查、采样、定位等;按时采集禽流行病学调查样品120份送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及时收集、整理、汇总流调数据, 按时上报我县《2007—2011年动物流行病调查项目》汇总表和总结报告, 使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能及时掌握我县流调数据和情况。

4 做好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掌握重大动物疫病流行趋势

为随时掌握我县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动态, 了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 提出科学防控建议, 实验室及时拟写惠水县《2012年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要求认真完成我县2012年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在发生疫情时拟写紧急流行调查材料并上报) 、专项流行病学调查 (布病专项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羊血清207份并完成虎红平板试验) , 并根据要求及时完成各项调查采样任务及送检工作, 同时及时将各项工作总结报表上报到省州业务部门。通过调查, 掌握了我县各种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规律, 为有效防控各种重大动物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5 强化人畜共患病调查, 提升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意识

为做好我县布病、炭疽、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 实验室随时进行以上人畜共患病的监测监控工作, 2012年共采集猪血清10份送州动物疫控中心作狂犬病监测, 布病监测不仅常规监测血清207份, 同时在布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中向养殖户宣传讲解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危害性, 得到了养殖户对调查工作的支持, 提升了养殖户对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意识。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监测, 证实我县暂无布病流行。

6 做好山羊寄生虫病调查, 提高山羊寄生虫病防控水平

为做好我县规模养羊场山羊寄生虫调查及防制研究工作, 实验室解剖山羊60只, 收集粪便240份, 采集血清240份, 检测出绦虫、细颈囊尾蚴、虱等体内外寄生虫, 及时完成我县山羊寄生虫病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掌握和了解我县山羊寄生虫病流行情况, 及时拟出防治方案, 为我县山羊寄生虫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7 做好疫病诊断工作, 提升服务质量和形象

上一篇:图书馆“关键在于落实”作风整顿第一阶段小结下一篇:考研的你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