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四首上课用

2024-09-04

边塞诗四首上课用(精选3篇)

1.边塞诗四首上课用 篇一

一、填空:

1、王昌龄是 时期著名诗人之一,(流派)诗人,世称 或。擅长七言绝句,号称。其边塞诗既多且好,尤其善于多方面表现征戍者的,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相交融的深沉风格。

2、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白草折()狐裘()风掣红旗()锦衾薄()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胡天八月即飞雪(即:)⑵将军角弓不得控(控:)⑶瀚海阑干百丈冰(阑干:)⑷风掣红旗冻不翻(翻:)⑸去时雪满天山路(去时:)

3、吟诵下列诗句,挑选句中的一个字仔细品味,说说它的好处。⑴胡天八月即飞雪。⑵愁云惨淡万里凝。

4、诗歌前十句描写的是边塞风光,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特点。

二、同步解读

欣赏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5、同为写雪,但两诗呈现出来的雪景却有不同的特点。试作说明。

6、“诗言志”,“志”指的是思想感情。摘出甲乙两诗中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说说各自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甲:诗句:情感: 乙:诗句:情感:

7、揣摩品味甲乙两文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万里雪飘(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

B.惟余莽莽(叠音,读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渲染出磅礴的气势。C.北风卷地白草折(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肃杀的气氛。D.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

8、对甲乙两文中画线句赏析不当的一句是()

A、①句赋予雪中的群山高原以动态的美感,显出奔放活动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B、②句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艳丽多姿,充满青春气息。

C、③句“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边塞奇寒既好奇又难忍的心境。

D、④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用“愁”、“惨”修饰形容,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二、填空

1.此诗选自《 》,作者,(朝)诗人。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2.“。”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3.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凉州词

(唐)王之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默写《凉州词》。2.“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________,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________名。3.写出后两行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只填序号)

《凉州词》前两句是___________,突出了戍边士卒___________;后两句是___________,抒发了戍边士卒的___________。

2.边塞诗四首上课用 篇二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了解各诗的作者 相关课程标准:

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的生字、词、作者等基础知识。

2.感悟古代诗歌中的优美意境。

3.感受西部壮美的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评价任务:

1.了解各诗作者(投影作者资料)

2.朗读训练(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停顿和节奏)

3.学生再读诗歌,并在小组内讨论诗歌主旨,教师巡回指导。4.小组讨论,赏析重点诗句 教学过程:

一、了解各诗作者(投影作者资料)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名动一时。《全唐诗》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王昌龄自岭南北归,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亳州郡时,为刺史所杀。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的确抓住了王维的艺术特色,可算是不易之论。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其诗风格雄浑,意想新奇,色彩瑰丽,尤以边塞诗名世,与高适同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有《岑嘉州集》,《全唐诗》存诗四卷。

二、朗读诗歌

1、听读(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停顿和节奏)

2、试读(学生注意“仞、羌、候骑、燕然、衾、掣”等字的正确读音)

3、自由读(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回指导,个别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交流研讨

1、学生再读诗歌,并在小组内讨论诗歌主旨,教师巡回指导。明确:《凉州词》侧重以悲壮苍凉的笔调抒发战士无限的乡愁之情。《从军行》侧重表现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使至塞上》抒发诗人不辞长途奔波,奉命出使边塞的豪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描绘边塞风雪严寒中的奇丽风光衬托深厚的离别之情。

2、小组讨论,赏析重点诗句

教师出示《凉州词》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教师讲解对名句的品味:“怨杨柳”不是怨那些杨柳,应理解为用杨柳曲的调子表怨。在“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凉州,响起苍凉哀怨的笛声,吹的是思乡的杨柳曲。厌烦,生自高度的怨恨。怨到什么程度?怨到要说“何须怨”的程度:根据长期以来的经验,无论怎样怨都无济于事,绝望了!现在作出个判断:玉门关外的凉州没有春风。你吹什么折杨柳?这里连春风都来不到,哪里有杨柳让你去折啊?但更要紧的是:没有春风的关外,一切生命都只好在摧残中挣扎。人,也一样!

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尝试分析以下诗句:(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教师点拨:可以抓住重点词语品析,或者表述自己对整个语句的感悟。学生发言后教师点拨并明确:(1)这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2)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另外,落日本来给人的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3)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四、反馈总结

这四首边塞诗歌写景雄奇壮丽,风格雄壮豪迈,表现了唐边塞诗的特点,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精品。布置作业

背诵四首诗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并随时调整教学重点。对于课文内容而言,比读是一种巩固;对于学生素质而言,比读是鉴赏能力和朗读技能的双重提升;对于课堂容量而言,比读是一种扩张;对思维而言,比读是一种碰撞;对学法而言,比读是一种方法指导;对学生个体而言,比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比读是一种教学底蕴的锻炼。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划出文章中所展示的景象 相关课程标准: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识记文中的生字词。

2、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3、感受作者对大草原深深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评价任务:

1.了解各诗作者(投影作者资料)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3.交流研讨 详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草的特点描写的?详读课文第2部分,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云矮? 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描绘了云?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原野放歌,前面我们学习了《敕勒歌》《静默草原》都是描写草原的文章,由于每个作者生活经历不同写作的风格也不同。今天我们就跟随着楚楚一同走进她眼中的草原。今天我们学习〈〈草原散章〉〉

二、作者简介

楚楚,女,1964年出生,山东荣成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现供职于《福建日报》社。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已出版作品集《行走的风景》《生命转弯的地方》《轻轻踏在我的梦上》《淡墨轻衫》《人间有味是清欢》十余项。作品被收入《中国50年文学名作文库》《新中国50年诗选》《中华百年游记精华》《当代散文经典》《新时期中国散文精选》《当代美文百篇》《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补充教材》《中学生诵读文选•名家精美诗文》等50多种选本,并连续六年入选《最佳散文》。部分作品被《新华文摘》《中华文摘》《中国文学》《读者》等期刊转载。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屏息()俯瞰()缠绕()撒娇()黔贵()踱步()铸成()嚼草()喘气()繁衍()簇拥()羞涩()一瞥()

昙花()蝉蜕()搭讪()叨扰()引吭高歌()捉襟见肘()()恣情率性()肆无忌惮()心旌摇荡()

四、交流研讨

互动1:详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草的特点描写的?

明确:第一,作者抓住了草原上草的绿色,这种绿是城市人很少看到的自然的绿色,真正的绿色。不同于城市园林、内地农村污染过的、灌溉过的、移植过的、人工很强的绿色。第二,作者抓住了草原上绿没有拘束、没有限制这一与人心理相同的特点用带有散文诗意的词语来描绘草原上的绿,如“灵醒”“恣情率性”“肆无忌惮”“心旌摇荡”“生命”“跃跃欲试”等都是用来写人的词语,在这里作者赋予了草人的灵性,二者在作者的描绘下水乳交融。

教师讲解:楚楚写草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是,她是带着想象的去看草的,自然而然流露出心灵深处无拘无束的心态,带着这种心情看草原的天空自然就不一样。写草原的宽广,无边无际说成是草和天空赛跑,带着孩子气的描绘使文章变得生动、有趣。这就是楚楚的特点率性自然。(天空会走开是黑夜)

互动2:详读课文第2部分,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云矮?

明确:因为旷野显得天低,云也因此上变得矮了。这是讨巧的写法,把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化为散文。

教师讲解:化用诗句是散文家常用的手法。下文的把雾形容成猫:“象收了爪子、蹲在膝前的撒娇的猫”化用了美国现代诗人桑德堡的《雾》:“雾来了,踮着猫的细步。他弓起腰蹲着,静静的俯视 海港和城市,又再往前走。”

互动3: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描绘了云?

明确:

1、从心理效果方面。说是看云看得让人要“痴”过去。这个“痴”字,和前面的看草有相近之处,很着迷,很任性。

2、抓云的特点,把自己想象成云:洁白、柔软、温情。

3、云的动态:“半推半就,半掩半露”用了拟人的手法,少了点孩子气,多了点温柔而多情的淑女气。

4、楚楚没花太多的篇幅去直接描写云。而是带着幻想。“有一群肥羊,温驯的从中间小跑过去,好像急着去与天界的神羊会合;有一群瘦马,愣头愣脑的从中间踱过去。马太重云太虚,难免“马失前蹄”,铸成一个个美丽的错误”(化用郑愁予的《错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美丽的错误是爱情的等待,很是淑女气。楚楚笔下的云就象她向往的爱情一样,飘飘渺渺,充满了错觉,变化无常,即使沾着地面,也不化为尘泥。

互动4:作者带着淑女气的感觉一直延伸到下面花的描绘上,思考作者写花抓住了花的那些特点?

明确:多;无名;不论形状;没有香味;耐严寒;好养活;繁盛。草原上的花很美,美的自足,美的自信,美的有些自恋,连“香气”都觉得俗气。草原上的花生在荒野,没人欣赏时也很满足,无须装饰,总是与纯洁、善良、真诚、欢乐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站在一起。

互动5:从这部分关于虹的描绘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楚楚怎样的特点?

明确:全是女性关注的,从外表的装饰(七彩发夹、柳叶眉)到内心(比爱情短)的期盼,淑女气质更加集中了。虽然这一切都没有脱离草原的现实环境,但是仍然以“神的一滴”,把这淑女心态诗化童话化。

互动6:作者在写到草原上的“水”时,仍然用的是女性的拟人格,找一找文章中那些描写体现了这些特征?

明确:见课本

互动7:如何理解‘小水死去了,如秋蝉走后留下一枚惨白的蝉蜕。’? 明确:小水干涸以后,将是土地的盐碱化,那是很严重很可怕的生态悲剧,蝉蜕即使惨白,也不能表现生态的丑陋和草原的命运威胁。再作者看来悲剧应该淡化才够艺术,她将悲剧淡化为哀愁,把哀愁淡化为回忆,而回忆还不能是痛苦的,而是优美的。“草原上的水,最终将变成一段回忆,让爱它的人只能隔着记忆的木窗,拓一副“小池烟雨”。唯美到了极端,显得这个淑女真有点不识人间烟火,他的诗意模式发挥到了极致。

互动8:文章的最后写到了蒙古长歌,作者写长歌是为了表现什么? 明确:草原上的牧人用歌声来抒发对草原的热爱,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互动9:结合前面学过的〈〈静默草原〉〉谈谈这两篇文章在内容写法上的不同?

明确:《草原散章》以柔美为主,柔中含壮;描写细腻,修辞手法多样,抒情意味重;外乡人看草原,写出了别于各地的草原奇美,别人少谈的柔美。《静默草原》以壮美为主,壮中有柔;叙述 议论凝练,富有哲理韵味;草原人看草,表达了新异独特的感受。

互动10:作者采取分节描述的结构形式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茫茫草原上,牛羊成群,繁华似锦,物种丰富,可以描写的内容许许多多。作者选取草原极具代表性的又为人所熟悉的六种景物,采取小标题,用分节的形式加以描绘,既集中笔墨描述了美丽的个景,又从整体上让他们群芳争艳,交相辉映,结构严谨而不拖沓,避免了繁冗杂乱之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布置作业

积累你喜欢的好词好句,最好能背诵下来。教学反思

3.边塞诗鉴赏教学案(学生用) 篇三

边塞诗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边塞诗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情感。2.学习运用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答:

(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想要表现什么?

答:。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首诗以《征人怨》为题,而不着一个“怨”字,“却尽得风流”,诗中之“怨”何来?请作简要的分析。

答: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有何作用?

答: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此诗对边塞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起什么作用?诗的主题又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绝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复杂心情?

答:

巩固练习

夜游宫记梦

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2.“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答: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

铜山中学

上一篇:特岗地理考试说明下一篇:优秀作文 生命的追求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