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教学

2024-06-26

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教学(精选12篇)

1.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教学 篇一

如何在课堂中——关注语言,体验情感

李中华

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这实质上是“言”与“情”的关系——古人说“情动而辞发”,写作心理也证明这一点:“情感”是“语言”的灵魂,不存在没有“情感”的“语言”;古人又说“披文以入情”:“语言”是“情感”的载体,乘着“语言”这艘船就一定能到达“情感”的彼岸。

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的,更是“语言”的。

如何在课堂中——关注语言,体验情感,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发掘:练就一双慧眼

发现语言表达的特色

要想使语文课堂教学变“模模糊糊”为“清清楚楚”,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在言语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毫无疑问要关注的是“言语的现象”——即作者表达上的特色以及这样表达的效果,而情感则在“言语”的品味中水到渠成。故此,教师首先要进行文本细读,以作者、读者、教师、学生等多重身份去解读文本,尤其要以学生的视角去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现象,筛选适合学生就近发展区的有价值的言语教学点,再以此展开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有一双语言的慧眼,善于在千百字中发掘出言语实践点——同时它也应该是“情感”的切入点。

那么,如何去发掘呢?文章是由字词句段篇标点组成的,我们在写作表达情感时也往往考虑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遣词造句,甚至在一个字和一个标点上推敲斟酌。因此,我们也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语言点的发掘。1.标点——无字之处最情浓

标点符号是一种虽微小却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它的价值并不亚于一个文字。有了标点符号,文字才能眉目清爽,易于理解。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延伸出文本的未尽之意。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超常使用的标点,它们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很值得细细品味。比如《桥》一文中开头一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句中前两个句号用得不合常理,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逗号,这样使得“像泼”和“像倒”有了主语“雨”。可作者为什么非用句号呢?细细品读,我们发现运用句号形成短句,造成急促紧张的气氛,突出了雨势的大与猛,为全文奠定一种基调。再联系全文,作者多处有意运用短句来营造氛围,突出人物。这不正是作者的表达一大特色吗?又如文中这句“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句中逗号的停顿,让读者的目光聚焦在“水”上,有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由水慢慢摇到老汉的腰——让我们感受到局势的危急。一个逗号,多么巧妙!

如果说以上两例的标点着重在语气的停顿上营造气氛,那么以下列举的标点则在情感、内容上加以造势。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穷人》)多么精彩的一段心理描写。句中五个省略号在充分体现桑娜的矛盾心理,其实何尝不是在省略桑娜的一系列动作,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想象桑娜的行为,加深对其“忐忑不安”的体会。另外四个问号真实写出桑娜作为普通妇女的矛盾内心,内心的矛盾又恰恰凸显桑娜的高尚品德。三个感叹号:第一个是丈夫没来的如释重负,第二个是对挨揍的确信不疑,第三个是对抱回孩子这一选择的不悔,是坚决。这些标点是多有教学价值呀,揣摩它们,何愁抵达不到桑娜那美好的心灵?又如《唯一的听众》中当“我”从妹妹的口中得知“聋老人”竟然是“最有声望的教授,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时,下文是独立成段的——省略号。这六个黑点里头真是千般滋味。2.字词——一枝一叶总关情

字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成言语大厦的基石。叶圣陶先生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讲的正是对文本中关键字词的品味,体会个中精妙,求得心领“手”会。仍以《桥》一文中开头一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为例,句中“泼、倒”即从“形”上写出雨的大,又从“声”的角度烘托——开口音的洪亮有效的突出雨势的猛。教师引领孩子们既感受这样表达的效果,又要指导孩子们弄清怎样表达,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何尝不是提升?文中还有“折、拥”等许多动词都值得让学生去感受用词的准确、生动与传神,通过字词的品析,学生也就更加体会的洪水的凶猛,人们的惊慌。

又比如《草船借箭》,课题中的“借”字可谓题眼,全文围绕“借”字展开:为什么“借”?怎么“借”?“借”到了吗?很好的理清文路,了解内容。在此之后,让学生讨论“明明是骗,为什么说借?”学生就能较好的体会到语体色彩以及“借”字透出的智慧。

笔者在市小学语文中心组的研讨活动中执教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曾引导学生抓住三个“褪色”,联系补充资料,较好的体会了“反复之妙”,在领悟写法的同时学生们也深深被老人给予海鸥的无私之爱所打动。3.语句——语到妙绝情到真

如果说,字词是构建言语大厦的基石,那么,句子就是这座大厦的一面面墙。文本中一些精美典范的语句同样是我们言语教学的重要抓手。

句子的所运用的修辞是较为明显的“怎么写”,我们要联系语境,让学生感受修辞所带来的效果,从而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修辞,什么情况用修辞,如何运用修辞更好的表情达意。《桥》一文中的“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以“野马”喻“山洪”,从“声势”、“形势”、“气势”上写出洪水之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而“受惊的野马”之喻又是如此妥帖,令人叫绝。又如:“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和“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等拟人句,尽写洪水之猛,情势之危。细细品读,虽是拟人之法,却是恶魔之像;句中“跳舞”和“舔”以美好写丑恶,也可一品。

此外一些特殊句式在表达上也起到了极佳的效果: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这句话先写“桥”,再写“水”,然后是“老汉”,既承接上文,又为老汉的出场作了局势上的铺垫,有力地烘托老汉的形象。

又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慈母情深》)很独特的语言形式,恍如电影中的慢镜头,一个一个的特写,“我的母亲”的反复吟唱,将母亲的形象雕刻般刻入读者的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语言与情感的交融。4.段篇——匠心裁剪蓄深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我市教研员黄永敏老师在指导我们阅读教学时也多次强调语文教学要加强“文路”的教学,这将有助于整体把握课文,也将提高学生在习作上的谋篇布局的能力。因此,段落和篇章也应该是我们教学的发掘点。

《桥》一文在结构上也是别具匠心的,作者直到文章结尾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父子关系,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老汉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顿时又巍然许多。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这样的布局的好处,学习积累这样的写作方法。

笔者在上优质课前曾借四年级的学生进行试教,教学的内容是“水猛人慌”这一部分。在引领学生体会“水猛”和“人慌”,进行整体感受后,我让学生想象“在这狂奔而来,势不可当的洪水前,在这摇摇欲坠,窄窄的木桥前,这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的人们”会出现怎样的可能?当学生将种种可能作了设想后,及时出示“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让学生齐读,进而追问:现在你明白了“水猛人慌”这段描写的作用了吗?尽管四年级的学生还未涉及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但孩子们还是以他们自己的语言道出了这一段落的描写意图。我感受到那种水到渠成的喜悦,我更喜悦于孩子们今后或许会有意的将这一段落的铺垫写法运用于他们的习作之中。当然,我所列举的只是万千言语现象的一点一滴,意在抛砖引玉,更多的在于解读者的慧眼中。

二、策略:养成语文意识

品味言语表达的效果

语言训练点的确定,明确了我们课堂教学的落脚点。这也意味我们的教学预设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思考的是:如何引导,怎样对话才能使学生深入语言的形式,真切感受语言的内容,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呢?我们的课堂中常见老师带领着学生走马观花,划出为止,眼前的风景似乎尽收眼底,但之后却总有种过眼云烟的怅惘;我们也常常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或许有些稚嫩的思维轨迹中,这些都足以让我们的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都足以让我们离经典远去。如何对语言进行深入细致的品味,关键还在要慢慢地走,不要轻易放过动一动,读一读的机会,要亲密接触生活联系生活;还要学会欣赏,真正地从隽永的语言中读出其中的深意,发现其中的奥妙来,让语文课真正地散发出语文“味”来!

下面是我在具体操作中的一些认识,姑且妄称“策略”吧。1.想想动动,切己体验

联系生活经验对语言进行感悟,这是语言品味的根本之法。一切语言的感悟总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而到生活经验中寻得“支持”,从而生成新的体验。比如教学“像泼。像倒。”时,对于“泼、倒”的体会,我先让学生联系生活——你泼过水倒过水吗?感知“泼、倒”的意思,接着让学生动一动——你来做做“泼”和“倒”的动作,再请学生说说感受。学生很好的感受到“泼”和“倒”的有力,水是连成一大片一大片的,也就感受到以“泼”和“倒”为喻写出了雨的猛。

又如:在学生交流谈及“势不可当”时,我追问学生“势不可当”的意思,紧接着又追问:“透过这个词,你仿佛看到洪水怎样?当山石挡住它,它就„„”目的就是为孩子在生活与词语之间架起一座桥,当学生有了生活的体验后,再让他读这个词语,他就能读得颇有一些“势不可当”的气势。当然,角色扮演也是重要的切己体验方法。在引读“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后,我问学生:“你跑了吗?为什么跑?你都遭遇了什么?”在孩子语塞时,我问:“你的鞋哪去了?”让孩子成为故事中的人物,乐其所乐,悲其所悲,深入其中,才能悟出言语之妙。2.换换比比,咬文嚼字

汉语言特有的表意特征,赋予了文字多姿多彩的生命。学习语文,品味语言,犹如品茗。于文本的关键处,情感激荡处我们要“慢慢的读呀,细细的品”,进行咬文嚼字,才能品出味来。比较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语言运用的精妙。

在《桥》一文的“泼、倒”教学中,在联系生活切己体验之后,我用“注、泻”两字代替原句,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注”字写得是雨大滴大滴的下,没有“泼、倒”的气势。我有意强调“泻”——“飞流直下三千尺”写得就是瀑布飞泻,气势可大了,将学生推入了两难之境。在学生“愤悱”之时加以提示:注意比较嘴型及声响,学生在又一次的对比中发现声音对于内容的烘托作用。通过上述的学法指导,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交流中较好的运用“换一换,比一比”的方法品析了“折、拥”二字:

生1:我用“转”来比,我觉得折字用得更好,速度更快,说明人们很惊慌。生2:我也用“转”来比,我觉得“转”比较慢,“折”字很干脆。生3:我用“跑”跟“拥”比,拥字写出了人很多很挤。

生4:我也用“跑”比,但是人们跌跌撞撞,又很多,跑不快,所以还是拥好。生5:我补充。水都没膝了,人们几乎没法跑了,不能用“跑”。……

又如:教学“受惊的野马”一句时,在感受“野马”的桀骜不驯,“受惊的野马”更是疯狂迅猛之后,我说:“多么精彩的比喻呀,我们也试着写一写,我们还可以„„”当学生写出“愤怒的野牛、饥饿的猛虎、饥饿的野狼„„”时,我建议学生用所造的比喻代替原文的“受惊的野马”,追问“作者同意吗?同学们同意吗?”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野牛体型大不善于山谷奔跑,猛虎喜独处,形不成磅礴气势,野狼瘦小,写不出洪水之猛„„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无可移易”。

比较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可换,可增,可删,可调„„ 比的内容也一样五花八门,可以标点,可以字词,可以句段„„ 3.读读比比,融情入境

“读一读,比一比”讲的也是比较。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最为重要的方法。读是一种理解体会的过程,也是积累内化的手段,同时也是检测学习效果的工具。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对比读也是品味语言,感受效果的好方法。

还以《桥》的这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为例,为了体会短句的作用,我让学生先读改为逗号的句子,然后提示学生句号表示结束,在学生读原句时,利用手势指挥他们读出“句号”。一遍读罢,学生若有所悟,又未能言表。于是,我让他们再次对比读,再一次去感受“逗号”和“句号”的差别。学习需要过程,教学需要等待,第二次学生的读明显有了区别,一只只小手也接二连三的举起。

课中自学后交流时,“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的逗号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关注。他们悟到“逗号”的妙用,可又苦于表达不出,或者无法和盘托出自己的感受。我告诉他们一些东西只可意会,无法言表,让一切尽在朗读中——学生读得真好!那种水越涨越高,局势越来越严重的气氛让人透不过气来。

得“言”,会“意”,又何愁“情”不至?

以上言语的发掘和品读的策略仅仅是冰山一角,文本的语言精妙之处需要有语文意识的教师去发现,去解密。也只有拥有语文意识的老师才能找到更多更适合特定言语现象的教学策略。也只有拥有语文意识的语文老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语文意识的学生。

2.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教学 篇二

教师积极的情感表现在教师的语言、行为和穿着上, 特别是在教师的语言上。宋代教育家朱熹曾引用程颐的话说:“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的确, 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至关重要, 如能充满激情, 寓理于情, 寓知识于生动, 昂扬着奋发进取的精神, 学生往往乐于学习。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示范朗读、诱导移情等手段, 培养学生情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就特别注意用自己的积极情感, 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培植情感

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生由于自身的遗传素质、所生活的社会和家庭环境, 以及生活阅历的不同, 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情感世界”, 有着不同于别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新课程改革认为, 学生主体的“童心”“童趣”也是课程资源, 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保持。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时, 当我问到:“通过学习, 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说出你的理由。”大多数同学都说喜欢蔺相如, 也有部分同学喜欢廉颇, 并且理由都非常充分, 蔺相如勇敢机智, 爱国, 以大局为重;廉颇爱国, 知错就改, 作战勇敢。正当我刚想宣布下课时, 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 我喜欢韩勃。”我和同学们都感到惊讶, 教室里顿时传来阵阵嘘声, 我问道:“你的观点很独特, 能说一说为什么吗?”“韩勃是蔺相如的门客, 他忠心耿耿, 设身处地为蔺相如考虑。”学生的回答让我惊讶, 但又让人信服, 我肯定了他, 同学们都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一小小的教学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得到了自我肯定, 发言时多了几分自信, 消除了顾虑, 使自己的思维在阅读训练中得到了拓展。

三、注重课堂阅读教学, 体验情感

教师应该善于用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 创设情境, 以情生情, 让学生感受、体验形象的鲜明性, 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唤起学生学习的爱好, 进而加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 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 陶冶情操, 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最终目的。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1.借助媒体———激发情感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儿童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各种信息。课堂上, 借助媒体———音乐、录像、课件等电教手段, 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活生生的事物, 引导学生欣赏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彩, 体验感人场面的扣人心弦, 感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如《安塞腰鼓》一课, 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描写了安塞腰鼓的气势磅礴, 赞美了黄土高原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如何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走进这篇激情四溢的散文所叙写的动人场景中, 感受安塞腰鼓别具一格、充溢活力的精湛艺术, 与作者感同身受呢?教学时, 我先播放一段录像, 安塞腰鼓那热烈的舞蹈场面、遒劲变幻的舞姿、惊天动地的响声, 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他们屏息凝神地欣赏着、赞叹着。直观形象的安塞腰鼓表演不仅给学生强烈的感受刺激, 更给他们的心灵带来震撼, 很快就把学生带进了课文, 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 把作者描述的气势读出来。由于此刻学生已有了仿佛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内心的情感已被深深地激发起来, 再现这种磅礴的气势已是水到渠成。

2.品读语言———感悟情感

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 它的物质外壳与思想内容应当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 而思想总带有一定的情感。众所周知, 语言的习得, 要经过感悟、积累、运用的过程。因此要发展学生的语言, 必须借助语言文字, 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去联想、去想象, 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 为积累和运用语言打基础。品味文本出色美丽的语言文字, 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作者内心, 触摸作者的脉搏, 聆听作者的心跳, 获得与作者、文本的感情共鸣, 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还可以在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推敲、咀嚼、鉴赏中获得美感、培养语感。同时, 品味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 也是规范学生语言表达、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可见“品”的动态过程, 是细腻入微的, 对学生来讲是刻骨铭心的, 学生感悟到难以用语言叙述的愉悦感, 这就是文本解读有效性的最好见证。

3.创设情境———角色体验

在角色互换中唤起学生情感的体验。《半截蜡烛》是一篇故事性较强的文章, 文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面前与德军周旋时的细节描写是引领学生感悟他们一家机智勇敢的重点。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入地走进文本, 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如果你是伯偌德夫人, 当德军点燃蜡烛时, 你心里会怎么想?”“如果你是杰克, 当德军将蜡烛夺回时, 你会怎样想, 怎样做呢?”……通过角色的互换,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融入文章角色, 体验主人公的所思所想, 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文章的内涵, 人物的形象也更加鲜明。

4.感情朗读———语感体验

虽然我们阅读的语言文字是静止的、沉默的、黑白的, 但进入我们心灵世界的却是灵动的、火热的、缤纷的, 当我们的目光走过一行行的文字, 其实我们步入的是一个七彩的时空, 就像一个个音符跃入眼帘。此时, 往往通过个性化的朗读, 能够培养学生语感, 让学生感悟到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 受到美的熏陶。因为, 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就是他们对语言文字敏锐感觉的表现。

5.观察插图———生本体验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教材的编排也有了新的变化, 插图课文越来越多, 已成了新教材的一大亮点。插图往往紧扣课文内容, 大多色彩鲜艳, 虚实相生, 能扣人心弦。课本中的古诗以及写事或写景的课文如《台湾的蝴蝶谷》《燕子》《九寨沟》《庐山的云雾》《爱之链》《最后的姿势》《珍珠鸟》等课文, 大都绘制了插图, 它们有的展示了文章的某一中心场景, 有的再现了人间美景, 有的抒发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感情。教学时,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 组织学生观察、交流、理解、发现。

6.营造氛围———探索体验

阅读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体验性的活动,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创设思维自由驰骋的空间, 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 引导学生潜心会文、真诚领悟, 鼓励学生自由言说、大胆创新。只有这样, 才会在课堂中让学生荡起情感的涟漪, 激起智慧的火花, 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相和谐, 唤醒他们的情愫, 开启他们的心智, 使他们在体验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四、放飞想象和联想, 释放情感

阅读主体的“悟”是对文章“言外之意”“味外之味”的整体感知, 而这种“悟”的关键就在于阅读主体的想象。教育心理学认为:想象和联想是主体感悟、体验课文的重要手段。它具有现实性, 同时也具有极大的跨越性、跳跃性、自由性。它能使阅读主体在短时间内去搜寻记忆与阅读对象的契合点, 从而达到领悟境界。它是学生主体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和手段。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 我采取了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 一边静思、想象的方法。“同学们,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阿炳?”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小组交流空前激烈,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老师, 我看到了炎热的夏天, 戴着墨镜、独自一人坐在街头操着胡琴, 卖艺度日的阿炳。”“老师, 我看到了寒冷的冬天, 不顾风雪, 戴着墨镜、独自一人坐在街头, 操着胡琴, 卖艺度日的阿炳。”学生的发言精彩极了, 他们像是置身于阿炳的眼前, 亲身感受到了他艰辛的一生。这些丰富的内涵, 若不展开想象与联想是无法领悟到的。

3.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教学 篇三

一、激发兴趣

每讲授一篇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去搜集语言材料。可以是名言警句,可以是广告语,可以是歌词,总之,凡与所授课文有一定联系的都行。而且数量不限,少则一两句,多则七八句。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预习课文,二是积累了语言材料,三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等思维能力。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如何从浩渺的生活中选出与课文相关的精炼句子,就需要他们的观察分析、综合概括、想象、联想等能力。而分析和综合正是思维的基本活动。这些积累的语言材料还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拿了《召公谏厉王弭谤》来对比阅读,提问:周厉王被流放于彘,齐威王战胜于朝廷,说明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者,水也;君者,舟也。水则载舟,亦可覆舟。”在讲《石钟山记》中“因笑谓迈曰”的“笑”的含义时,学生便能引用于生活“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来回答。显然这些回答不仅一语中的,而且用语简洁。

二、激励创新

语言综合运用题被称为高考命题的试验田,体现了对学生想象、创新思维等能力的考查。注重体现语文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写“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这句话,如果仅从形式上考虑要求写一句“比喻+疑问”的句子就会沦为文字游戏,也违背了命题者的初衷。

这句话的“神”之重点不是“遗忘”而是“心”,仿句时,必须从“心”入手。“神”会之后,再细酌句之形,运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去推断提炼归纳。我们可以由“心”推到“眼”,由“眼”想到屏障,由“屏障”想到金钱,再想到高远的瞩望。找开了思维的闸门之后,一句句美丽的语言喷涌而出:

金钱是眼的屏障,挡住了多少高远的瞩望。

记忆是脑的武器,攻克了多少遗忘的堡垒。

家乡是脚的羁绊,束缚了多少男儿的壮志。

机械是手的儿子,延续了多少创造的梦想。

这样的仿写训练绝不能只从语法分析入手,而应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既是语言训练,更是思维训练。课堂上的语言训练毕竟有限,为了培养学生语言的创新能力,还可在教室里开辟“凡人凡语”专栏,要求学生把自己平时一些心得体会、思想火花用简练的语言记下来,贴在专栏内,每周一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一起评析、欣赏。由于内容和形式不受限制,学生们创新的热情也比较高。比如,“请珍惜你所拥有的,也许你所拥有的正是别人所期待的”,“幸福是一种感受,年轻是一种心态”,“世上没有绝境,只有对境遇失望的人”等等。这样的语言对撰写者来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对其他同学来说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而形成了“创新——积累——创新”的良好循环。一个学期下来,“凡人”们积累到不少“不凡”的语言,写作文就顺畅多了。

三、综合运用

4.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教学 篇四

李某某

【训练内容】

1、感官知觉(视觉、味觉)的训练;

2、语言沟通――说词。

【学情分析】

李某某,14岁,于广州中山医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诊断为自闭症。当时,孩子无任何功能性语言,只有无意识的发音,无交往欲望,大小肌肉、身体协调能力均发展不好。同年在广州专业康复机构,开始了为时7年艰难的康复治疗之路;进入普小,家长陪学;进入特校。现在,孩子会认几百个生字了,能做简单的交流,生活能基本自理,但缺乏逻辑思维,好多东西不能学以致用,缺乏与人沟通的欲望。以后,将进一步加强词汇量的积累及理解与运用,并通过一些小游戏诱发孩子的学习沟通欲望。

【训练思路】

ABA与RDI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一个是提高学生的智商,一个是提高学生的情商,两者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孩子往正常方面发展,重回社会。

ABA的训练主要是通过强化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巩固与泛华将学到的技能变成孩子自己的东西,泛华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而巩固需要泛华的过程来完成,为了让孩子能学以致用,必须不停的泛华,如:改变教学环境、改变教学材料、更换教学人员,建立与扩展功能性语言,建立自理性性行为,学习基本玩的技能,到自己能够在观察中学习。

RDI强调的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动机与技巧,通过用简单的活动诱发孩子的`主动性和沟通的动机,拓展孩子的互动能力,强调非语言沟通和在生活化的环境中干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内心世界。

根据自闭症语言训练的理念和要求,本节课的教学是通过对新知识的分解细化,逐步让孩子掌握;应用结构化训练中的视觉安排,使孩子通过清晰的视觉组织,明确本节课要做什么、现在要做什么、接下来会做什么,使自闭症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循序渐进地掌握教学内容。

【训练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感官知觉――使自闭症学生熟识酸、甜、苦、辣四个基本味道;

(2)语言沟通――通过情景训练使自闭症孩子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

2.过程与方法:

(1)感官知觉――体验味道,通过游戏形成经验;

(2)语言沟通――通过语言训练能和家长做一问一答的对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官知觉――明确自己喜欢的和拒绝的;

(2)语言沟通――培养孩子自主性、主动性的语言能力;

4.补偿缺陷与能力开发:

(1)感官知觉――根据味道配合相应的表情;

(2)语言沟通――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训练重、难点】

教学重点:听从指令完成训练内容,情景对话、语言沟通。

教学难点:使孩子具有主动交往的意识、有自主性语言的交流;

解决措施:直观教学,提出问题,让孩子探索学习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训练准备】

强化物、词卡、训练辅助用具《程序时间表》、音乐《七色光》《让我们荡起双江》。

【训练过程】

一.训练准备。

确定强化物、播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江》、出示《程序时间表》。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音乐”使孩子稳定情绪、大脑清醒,能专心地投入到训练中;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物品作为强化物;根据结构化教学《程序时间表》的视觉提示预知上课的内容,使孩子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以提高孩子学习训练的主动性。

二.开始训练。

5.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教学 篇五

——《背影》教学反思

成果类别:语文教学论文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lgx7691@163.com

发表或获奖情况:无

阅读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背影》教学反思

韶关市曲江初级中学林贵秀

[内容提要] 笔者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展示了一节研讨课《背影》。觉得留下太多遗憾。笔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一方面过分强调教师的“讲”,强调教师的情感投入,忽略了学生生活积累少,情感世界单一的实际;另一方面是因教师重知识、轻体验的功利思想,忽略了将学生的情感唤醒、激发、深化并升华。所以笔者从阅读教学应当重视学生对教材情感的体验方面进行反思:首先,情感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不能给予,只能唤醒;不能强迫接受,只能主动感染。其次,情感可以借助一定的情境来唤醒、激发。第三,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言语、文字等手段使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得以外化和迁移。

[关键词] 背影

反思

阅读教学

情感体验

唤醒

迁移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阅读训练的教学活动。①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执教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如解读教材、内容把握、情感定位、选择切入点等等。我们在上研讨课的时候往往注重教材内容的把握,教学设计的新颖。一堂课就在互动、合作、讨论、质疑、体验中结束,而较少考虑教师、学生对教材体现出来的情感如何把握。

前段时间,笔者在广东省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展示了一节研讨课《背影》。评课互动时有位老师说:“今天上《背影》的一位老师情感处理太重,有太多表演的成分,给人感觉有点假。”其实,当我从讲台上走下来的一刹那,我就发觉自己在教学时过分强调“讲”的艺术,强调教师的感情投入,而忽略了将学生的情感唤醒、激发、深化并升华。

朱自清的《背影》篇幅不过一千五百字,写的是每位学生的家长都做过或能做的微小事件,即父亲送儿子去坐火车,给儿子买橘子这样极其普通的事,用的是极其普通的字眼。但是,读起它,你不能不被它所表现的那种父亲对儿子的至亲至爱的诚挚感情所深深地打动。它为什么这样感人?它那催人泪下的力量从何而来?我们不难看出,这来源于感情的诚挚真切。因为父亲当时正处在赋闲、典卖、借钱、丧母这种祸不单行的境遇,但父亲并不怨天尤人,还是一如既往地爱护自己的儿子。送别时,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地 2

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费神费劲,父亲在这种环境下给儿子留下特定的形象烙印——“背影”,凝聚着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爱,正因为如此,作者感动得淆然泪下。

与其说朱自清是用笔在写《背影》,倒不如说他是用灵魂,用眼泪凝就《背影》。作为一名执教者,如果对这些用心血凝成的滚烫文字无动于衷,那么就无法引导学生神游于文章的意境中,无法体味文章的命题立意。为上好这次研讨课,我试教了6次,采用了3个方案,每一次试教都觉得自己走进了教材,也被文章深深感动了,所以教学时就以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把自己体验的情感塞给学生,所以难以达到学生、教师、教材三方面的情感共鸣。因此显得上课时老师像是在表演,学生在观看演出,而不是积极地参与、互动。

为了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我设计了第一个教学方案: 直接导入新课以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三个问题:

1、课题是《背影》,课文共几次写到“背影”?

2、哪一次写到的“背影”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3、作者写自己见到父亲去给自己买橘子的背影时流泪了,这可信吗? 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采用的是“中间开花”②的思路,重点欣赏描写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这个重点学生都能找出来,但为什么感人?学生就认识不到位。一般情况下,父亲给孩子买东西,孩子会觉得很正常,不会感动得流泪。为什么朱自清就流泪了呢?这第三个问题就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特定情境下的特定感情。这就把学生引向对前三段文字的学习。当时朱自清的祖母去世了,父亲失业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时候,作者回家奔丧,看到满院狼藉,已经情不自禁簌簌流泪了。在这种情况下,父亲送自己上火车,还拖着肥胖的身体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作者能不感动吗?

从理论上来说,这个设计方案很能吸引学生,能够理解文中表现的浓烈、深沉、厚重的父爱。但是,我用这个设计方案试教了两次,都出现了相同的现象:在教学过程当中,由于老师过分强调强了讲课时的声情并茂,以情动人,学生的思维“走”进了老师语言艺术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几乎成了老师语言艺术感染的“俘虏”,而削弱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③结果就是课堂上学生勇跃发言,可是难以见到他们凝重的表情。对父亲受到失业、贫困、丧母的几重生活压力学生视而不见,见而不解,他们的目光只投向文中那些最显眼的细节,他们能看到的只是看似正确的表面,难以深度思考,难以把握那特定情境中父亲的背 3

影留给作者的深切感动。毕竟他们只有十几年的人生阅历呀!

基于以上考虑,我想让学生关注他们容易忽略的细节,看能否更深一层地体验这父亲的背影所凝聚的父爱,于是我换用“突破一点,带动全篇”的思路设计了第二个教学方案:

1、引用了评价朱自清散文成就的一段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2、让学生听配乐朗读,整体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3、用“课文描写了一个 的背影”这个句式概括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要求用文中的词语填空,并说明你用这个词的理由。这个方案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对学生的引导更不利,尤其是用一句话概括这个环节,学生用的词更是五花八门。毕竟学生对课文的初始理解是狭隘的、片面的,他们更容易看到表面的东西,如父亲的背影、肥胖的背影。如果从情感方面引导的话,学生又会找到很抽象的笼统的概念,如感人的背影、难忘的背影。因为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把握,所以他们对父亲买橘子时的衣着,走路姿态,爬月台的动作等视而不见,他们对作者在特定情境中的感动、感伤无从体验。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呢?

我和几个老师反复商讨,共同研究。因为这是赛课,还因为这是一篇传诵不衰,常读常新的佳作,所以我们商定:这一节课首先要亮出老师的素质和水平,通过讲读写的训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是要精心选择角度,敢于取舍,毕竟只有45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必须一开始就抓住父亲的背影,抓住背影的艰难,去体会父亲备受丧母、失业、贫困几重重压的生活艰辛进而理解那份深沉、厚重的爱子之情。

但是怎么一下子巧妙地进入第六段这个全文的中心呢,显得很艰难。我们设计过好几种方案,反复斟酌,反复研究,最后我们决定从学生学过的朱自清先生的另一名篇《春》入手,设计了我赛课时的方案:

1、学生背诵《春》引入朱自清的另一名篇《背影》

2、听录音读前三段,把《春》的语言轻快、活泼,《背影》的语言深沉、伤感进行对比,理解特定的家庭背景:祸不单行,祖母死了,父亲失业了,还要变卖典质。

3、带着特定的情感默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动的段落,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动。

4、研读第六段,采用换词法品读这一段对父亲背影的描绘,体会父子情深。

5、仿照第六段,找一个感情聚焦点,把你记忆中感人的一幕写下来。上完这节课以后,觉得还是留下太多遗憾。当时的感觉就是我在台上“秀”了一节激情课,学生对文中所表现的父子深情还是体会不深,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篇很简单的文章,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作者看着父亲艰难地爬月台的背影就会激动得流泪。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生活积累少,情感世界单一,以及教师重知识、轻体验的功利思想。

所以我想从阅读教学应当重视学生对教材情感的体验方面进行反思。首先,情感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不能给予,只能唤醒;不能强迫接受,只能主动感染。④基于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投入到文本世界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而我在阅读教学中仅仅是自己“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对当时惨淡家境的描写便想将自己的体验硬塞给学生,希望用相对夸张的语气语调强迫学生理解“我”的悲伤,父亲的痛苦。对背影描写的段落还停留在通过对词句段的剖析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上。结果表明,这种通过分析获得的情感是理性的,学生只是对这种情感的类型、性质等方面的认知,而并非情感过程本身。即学生只知道这是一种深厚的父子感情,而不知道这种父子深情体现在特定的家庭背景下,父亲含悲忍痛地细心筹划20岁儿子的旅途,他们也不知道正是父亲的这种拳拳爱子之心深深地感动了“我”。因此,让学生参与其中的体验,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朗读。因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朗读的质量、效果及产生的感染力来判断、分析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对作者情感的感受、体验程度。这就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并善于运用情感的语音载体,如语调、语速、节奏、重音等。

其次,情感可以借助一定的情境来唤醒、激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再选择适合于学生接受的情境方式,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学生,学生就会被文中的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课文的感情。那些情感饱满而投入的教师,每每讲到精彩处,总喜形于色,说到激动时,总是情动于衷,更易于唤起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我上这节课时就忽略了选择适合于学生接受的情境方式,如可通过媒体再现情景,配乐朗诵的音乐选择、音量大小等处理也不当。由此看来,教师作为勾通学生与教材的桥梁,作为将学生体验的教材情感内化为个人生活情感的催化剂,在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他们现有的生活阅历和能接受的方式。

第三,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言语、文字等手段使学生内在 5 的情感体验得以外化和迁移。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能止于阅读过程中情感的由外而内的吸收,还必须有情感由内而外的抒发。《背影》这篇散文从头到尾就是在写父爱,如果说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是一幅让人难忘的画,那么文中表现的父爱就是一首诗。我可以在“聚焦背影”以后,顺势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能体现父爱的典型语句,如父亲的语言行动等,并且用“父爱”开头说一句话。如:父爱,是簌簌落泪时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劝慰。父爱,是再三嘱咐后最终不放心的送行。父爱,是怕我夜间着凉时一件紫毛大衣。父爱,是蹒跚地行走,努力地攀爬月台的背影。父爱,是抱回的一个个朱红的橘子。父爱是一封让人泪光晶莹的书信。父爱,是那终生难忘的背影。引领学生在说话当中感受这强烈、深沉、厚重的父爱,这样便可达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移情与共鸣。学生与作品有了共鸣也会“情动而辞发”,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加以抒发。那么学生写起记忆中感人的一幕时就不会显得空洞,不会只唱高调了。反而更有真情实感,语言更富有个性。

有一位教育名家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能成为教学行家。”⑤是的,课后的反思,可以让我更客观地审视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也可以让我不断地追求一种更贴切的教学方法。

[注释] ①语出程翔著《课堂阅读教学论》,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5页。

②意思是抓住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赏析。

③语出张正君著《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43页。

④语出钱威主编《语文教学艺术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第65页。

6.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教学 篇六

一、情感的激发

语文教学是一门激发情感的艺术, 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调动。

1. 动情于师, 以情传情, 营造融洽的情感氛围。

在课堂上,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教师绝不能没有表情, 教师和学生交流时, 首先要做到和蔼、亲切、热情、面带微笑, 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 教师在课堂上的喜怒哀乐要与文中作者的情感协调、同步, 使学生随教学情境而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进入课文所表达的境界。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教师课堂上充满真诚的赞赏、热情的鼓励和精当的点拨, 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 得到美的享受, 表现自我, 获得成功, 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真正从感情上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 挖掘课本的情感因素, 恰当移情。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 既是教育之“材”, 又为教学之“本”, 虽然还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但大部分课文无论是思想内容, 还是语言形式, 都是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经典范文。这些范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课文, 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因素, 上课时努力抓住课文中的动情点。什么是动情点呢?动情点即作者感情爆发点、情与景的“焊接”点。如, 《白杨》这篇文章, 其动情点是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在那大戈壁风沙雨雪压迫下, 仍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白杨“这么笔直, 这么高大”, 使作者看到了“正直、朴实、伟岸”的品格;“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 又使作者看到了建设者们的积极乐观精神。课上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地方, 让学生着重体会感悟。

3. 创设特定的情境氛围, 入境生情。

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与课文内容协调一致,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利用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实物摆设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并激发想象与联想, 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 进而发展认识, 陶冶心灵。如, 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感情浓郁的抒情散文时, 教师在教室里营造了这样一种气氛:周总理的遗像佩上黑纱, 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一角, 片片白花点缀其间。教室里气氛庄严肃穆, 教师在哀乐声中用深沉的语调讲述周总理生平事迹。这一切把人民对周总理沉痛哀悼的感情、悲哀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学生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升华。

4. 以情带声, 以声传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 就会苍白无力, 索然寡味, 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教师面对活泼好动的学生, 使他们愿意听、能听懂是一个起码的要求, 除此之外, 还要运用情感的独特作用。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 直接关系着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它具有一种吸引力, 既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讲解、课文的内容形成共鸣, 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 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更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二、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是一门情感体验的艺术, 教师要善于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1. 注重朗读, 体味真情。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过:“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做到书声琅琅, 议论纷纷, 情意浓浓”。新课标也强调指出:要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也是发展语言和思维的有效途径。以读促思、以读促悟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途径, 在教学中注重朗读, 锲入情感, 激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语文教学本身就是语言教学, 我们应重视朗读, 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声响美、方言美、色彩美、语符美、诗意美来教育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情感, 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真正走进课文, 走进作者的内心, 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心灵呼唤的同声, 才能体味到文章的丰富情感。

2. 品词赏句, 领悟深情。

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的。在品赏词句教学时, 我们要抓住文中关键句, 讲清深层内涵, 让学生“披文入情”, 体会文章的“味”,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如抒情散文《海滨仲夏夜》中作者对大海的描写实意是什么?是在表现人的生活, 是潮声, 更是心声、时代声。“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 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 又红又亮, 简直成了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 闪烁着、滚动着, 消失了, 而后面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 涌了过来。”在这里, 作者站得高, 看得远, 反复使用“涌”“闪烁”“滚动”等动词, 生动地展现了大海波翻涛涌的壮阔景观。学生顿感大海的雄伟, 饱含激情的笔触, 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志。从词句剖析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家乡、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 培养他们开阔的胸襟和坚强的意志。

3. 形象感知, 丰富情思。

没有形象地感受, 就没有情感地激发;没有形象的阅读教学, 必然成了抽象的、单纯的符号活动。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能看到或仿佛看到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和场景。新课标中也特别提到:“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而“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感受是揉合在一起的, 感受到作品中的生动形象, 语言的优美也就感悟到了, 语言的优美领略到了, 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也就不难感受了。

课文《丰碑》, 写一位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死在雪地里, 他发怒了, 想责怪军需处长。当他得知被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 军需处长为了让战士们穿上棉衣而自己没有棉衣, 最后冻死在雪地里。课文中这样描述:“将军怔住了, 久久地站立,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缓缓地举起右手, 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有经验的教师决不会放弃其中的词语:久久地、深深地、缓缓地……通过朗读、增和删的比较, 让学生通过语感感受到人物形象, 再加上教师本身情感的传递, 把作者的情感传到学生的心里, 引起共鸣。

4. 角色体验, 抒发感情。

角色表演一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活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 也就是情感积蓄的过程。根据课文的特点, 让学生扮演角色入情入境地去演一演, 通过角色表演把积蓄的情感尽情地抒发出来。角色体验伴随着思维的过程, 既体现着语言的内化、锤炼、发展, 也是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如教学《将相和》结尾部分时, 教师提出问题:廉颇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相见后, 两人会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呢?学生分组讨论后, 再分角色进行表演。学生不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也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7.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教学 篇七

摘要:“人人学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完整的数学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生动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数学学科“激发学习热情、砺练学习品质、锤炼意志能力、健全学生人格”的育人功能。

一、感悟数学价值激发学习热情

二、倡导探究学习砺炼学习品质

三、借助开放性问题培养意志能力

四、注意情感激励健全学生人格

总之,数学学科的情感体验教育应站在“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制高点上,突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唯有如此,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教学目标才能得以落实

关键词:情感体验 学习热情 学习品质 意志能力 学生人格

“人人学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完整的数学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生动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数学学科“激发学习热情、砺练学习品质、锤炼意志能力、健全学生人格”的育人功能。

一、感悟数学价值激发学习热情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为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情感,教师必须以敏锐的数学视角,引领学生寻找现实世界中能够撩拨学习情怀的生活素材,把一些“空中云雾、水中月亮”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中,促使他们以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悟数学知识的规律内涵和应用价值,进而激发学习数学的持久热情。例如在教学完“工程类应用题”后,学生普遍对“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的变式应用感到乏味,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教师便从学生较为常见的购物活动入手,编制了如下题目:①学校采购员张老师带了一笔钱到商店购置桌椅。如果只买桌子,可买20张;如果只买椅子,可买30把。那么张老师带的这笔钱可购置多少套桌椅?②星期天小明到商店买铅笔和练习本。妈妈给他的钱,如果只买练习本可以买10本,又知铅笔的单价是练习本单价的1/3。小明先买了4本练习本,那么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支铅笔?„„再如教学完“分数应用题”后,为使学生感悟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将学校添置电视机的现实事件,改编为“我为学校巧理财”的献计献策活动:学校打算购置一批单价3000元的电视机,三家商场分别给出了以下优惠方案。甲:购一台电视机赠价值160元的图书。乙:购一台电视机让利1/20。丙:买十赠一。请同学们先调查学校欲购电视机的台数,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预算一下,学校到哪家商场购买电视机较划算?

诚然,对待小学生而言,引领他们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绝非一朝一夕之举。这就要求教师牢固树立“大数学”教育观,在教学中从生活的角度入手,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作为教学场景,向学生渗透数学的工具价值、“语言”价值、现实价值、思维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促使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身和数学学科的学习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培植他们热爱数学、酷爱数学的情感。

二、倡导探究学习砺炼学习品质

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特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促进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活动”。小学数学教材的法则、性质、公式等很少是以当初发现者、创始人所使用的形式呈现,他们已经被浓缩、光饰、按逻辑重新安排了。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思维特点、生活经验,设计、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将动手、动脑“做数学”的权利还给学生,尽其所能地发挥数学学科“变革学习方式、砺炼学习品质”的育人功能。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应围绕“乘号的产生的过程”和“应用乘法(算式)简捷解决实际问题”这两个探究点,让学生开展以下探究活动:①现实生活中由简到繁的加法(算式)书写和计算,让学生经历“重复相加”所带来的“烦恼”。②以自主探究、自创乘号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对多个相 2 同加数连加的加法算式进行创造性“简化”。③以汇报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展示含有自创的乘号的乘法算式,并进行本意讲解。④以师生共同筛选兼故事引入(向学生讲解乘号来历的故事)的方式,规范乘号的意义和写法。⑤练习环节可开展说意义、改算式、巧列式等一系列活动。(必要时,也可让学生列举利用乘法算式简捷解决实际问题的举例活动:每人吃3块蛋糕,4个人共吃多少块蛋糕?小李每天读3篇文章,4天可读多少篇文章?每行有3棵树,4行共几棵树?面包每袋3元钱,买4袋共花多少元?小明1秒钟走5步,8秒钟走了多少步?大纸箱中有红、黄球各一个,小纸箱中有蓝、黑、白球各一个,小熊每次分别从大小纸箱中各拿一个球,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拿法?„„)

上述教学案例就是将“已完成”的数学“还原”为“未完成”的数学来教学,旨在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正如布鲁纳所说:“现有的知识是早前智慧活动的结果,使人获得这方面的训练,不是叫他(她)铭记结果,而是要他尽可能参与建设这些知识的活动之中”。鉴于此,全程的探究活动,教师始终和学生站在同一认识与思维的层面上,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需,和学生一道去探索未知的境界,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观察、猜想、交流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向学生进行了勤于观察、独立思考、勇于猜想、交流合作等良好学习习惯的渗透教育。

三、借助开放性问题培养意志能力

数学是一种思维工具。数学思维具有逻辑的严谨性、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丰富的直觉与想象等特征。这种思维特征能较好地发挥其锤炼学生意志能力、凸显学习个性的育人功能。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务必加强学生科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使学生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为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基。数学开放题,不仅能实现以上显性目标,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探索和追求卓越的心理态势,对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意志能力,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学中,我们既要不失时机地处理好教材开放题的教学,而且还要善于将学生熟悉的封闭题改编为开放题,加大开放题的训练力度,切实提升其特有的情感教育价值。

例如在毕业总复习,可将“一个长方形的长为9厘米,宽为4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封闭题题改编为:(长宽都为整厘米数)①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6厘米,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②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③一个长方形纸片的面积为36平方厘米,在它上面分别能剪出几种面积最大的正方形?④一个长方形纸片的面积为36平方厘米,在它上面分别能剪出几种面积最大的圆?⑤一个长方形纸片的面积为36平方厘米,在它上面分别能剪出几种面积最大的半圆?⑥一个长方形纸片的面积为36平方厘米,在它上面分别能同时剪出几种情况下的两个最大的等切圆?„„

将封闭题改编为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无疑对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挑战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奇、求胜的心理需求,学生也往往为寻求完整的结论而乐此不疲、百思不厌,从而使充满探索与思考的解题过程,演绎为意志能力的培养过程。

四、注意情感激励健全学生人格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自始至终肩负着启迪学生思维、健全学生人格的双重任务。为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信、顽强、严谨、善学、勤奋、上进、创新的个性品质,教师必须运用的情感激励策略,将信任与鼓励、赏识与宽容、关爱与要求、教育与期待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数学教学赋于更多的人文关怀,进而实现知识理性传授与人性启迪完善达到完美的结合,理智、经验与体验的美妙和谐,知识、价值与情感的高度统一。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是教师注重情感激励的首选策略。当学生取得成绩时给予充分的表扬,能使他们从成功走向成功,而当学生出现不足而需要教师帮助、关爱时,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宽容、理解、接纳他们,帮助他们搭建起由低谷迈向成功的桥梁,使他们追求上进、刻意创新的童心得到及时安抚。我想这也就是数学教学注重情感激励、健全学生人格的基本价值取向。

8.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教学 篇八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张玉荣 010051

摘要: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其感情体验的间接投入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领会音乐作品的意境和情缘。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感受每一部音乐作品的情感意蕴,从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开始,逐步深入到创作者对作品付诸情感实践体验的全部过程。这不仅是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投入的基本要求,也是情感体验投入在音乐教学中实现艺术超越的重要价值体现。

关键词:音乐教学; 情感体验;价值分析

一、强化情感体验是点燃音乐欣赏火把的开端。

音乐是一种很善于抒发内心情感和激发郁结情绪的综合艺术,可以这样理解,音乐欣赏的循序渐进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逐步回归过程,它首先是学习者对音乐的情感本源进行模拟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感情相互融合沟通、产生共鸣的过程。我认为高校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和形象理解,其次要从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去研究和分析乐曲内在感情的基本蕴义。从另一层面理解,高校学生要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出发,从内心深处细致地感悟和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内涵,这也是学习者在音乐鉴赏学习中感情体验投入的最基本要求。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学生、还是对于音乐教学工作者来说,调动内心情感积沉进行新的感情体验都是在鉴赏学习音乐时很必要的心理需求。对于音乐教学工作者和大学生来说,假如在教学音乐课时只注意强调学术方面的探讨,仅限于技巧方面的模仿和研究,而在感情体验上却没有任何反响,这样对音乐作品的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的理解,很难做到深层次全方位的把握音乐作品的真正内涵,更无法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作品的艺术美。音乐是一种有利于表达内心情感呼唤的综合艺术,音乐中有着激情澎湃而意蕴深远的思想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学习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接近的时候,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实施。因此,正确理解和细致感悟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内涵,是音乐教学中感情体验的最基本要求。

二、重视作品内涵的分析是促进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动力。

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准确把握,不仅表现为感性上的初步体验,更主要的是对音乐作品从情感角度作深层次的理解和进一步剖析。当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首先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各种思想感情作出最直接的、表象的理解,然后才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感性经验,理性地产生出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碰撞和深刻感悟。这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情感体验,是来自于感性方面的直接体验。当我们对一部欢快的音乐作品仔细品味时,学习者自然会从音乐主题和旋律中,获得一种喜悦和快乐的情感体验。而当我们接触到一个缓慢的音乐旋律或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凉、凄苦的情感会在内心深处由然而生。有时音乐作品中所抒发的壮烈、激昂的感情浪潮会深深打动并激励着人们奋发前进。学习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种情感体验,并非由音乐本身的标题或文字补充引发的肤浅而直观的认识,而是通过认真分析细心感悟,来自于内心情感积累的一种感性的深刻体验。当然,学习者若能够在自己的潜意识中,把从表象上感受到的音乐节奏转化为理性的情感体验,这也是长期学习、感受和积累的结果,这种境界必然有正确的音乐感知本能作为前提条件。而当学习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理解,还没有达到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直接获得准确而深刻的感情体验,必须进行深刻的分析并且要调动和投入自己的情感积累和生活体验才能达到目的。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从情感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加强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内涵分析,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领悟乐曲表现的深层次情感内涵是音乐教学的关键。

我们上面所讲的学习者对音乐的感性的表象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的最原始的潜意识接受方式。但是,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学习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思想情感,但却往往只会停留在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表象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思想感情的深层次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学习者要从各个方面去感悟和剖析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或者感悟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精准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情感本源。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学习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任何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空中楼阁般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思想内涵是对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深层次理解和多元化情感积累所引起的,并且是和创作者特定的思想情感密切联系的情感抒发过程。但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同时要有意识地调动理性思维,深入体验乐曲表现的思想内涵。

四、启发学生把对音乐的本质认识融入到感情体验中。

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我们在对音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给予充分注意是非常需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思想感情内涵,尤其是它的思想价值。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激情的饱含着深厚情感的艺术,在其抒发感情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乐器和音响材料的客观限制和局限配合,有时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建构方式早在音乐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尝试并实现。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在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学习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感悟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探究,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层次把握。当然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贯穿于感性化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推进音乐教学工作的理想化进程。

结束语: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力求培养学生全方位、深层次的音乐鉴赏能力,就需要从情感体验入手,使每个学习者都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体验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学习是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极其重要的艺术传播主体活动,其存在于学习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色彩,这种意念刚开始不可能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感情体验完全一致,而音乐教学对于师生而言恰恰是为了追寻并试图缩小这种差距,最终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实现音乐欣赏能力与教学效果同步发展的理想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9.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教学 篇九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向学生的学习搭建情感体验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体验感悟,拉近学生与文本、作者、作品主人公、环境与社会的距离,使学生在与作者、作品、环境与社会的多边对话中,丰富文化积淀,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情感,修炼人格。

一.深入课文求感染

新编的语文课本,无一篇不凝聚着作者浓郁的情感和殷殷心血,无一形象不闪烁着熠熠生辉的思想光芒。如: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披肝沥胆的文天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拥有崇高境界的孟子;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罢官而去的李白;有“树老易空,人老易松,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奋力拼搏的华罗庚;有“受苦、奋斗、为善”用坚毅讴歌欢乐的贝多芬。这些撼人心魂,动人心怀的人物形象,大多是大师、泰斗们的心血之作,文中流淌着他们的思想,灌注着他们对人文的关爱,蕴含着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走入作品、亲近作者、进入主人公的心灵,跟大师们对话,跟作品共鸣,跟主人公交流,理解什么是忠贞,什么是气节,什么是潇洒,什么是旷达,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刚毅——什么是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心灵尘垢得以涤荡,学生的灵魂得以升华,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高。

二.整合经验求体味

学生学了课文获得了间接经验后,教师要想方设法挖掘学生生活中与作品内容相似的题材,使学生通过自身和生活体验——直接经验,达到对作品内容的再认识,从而与作者一起对人物产生感情,对作品展示的生活重新品味。这种通过实现学生——生活——文本——学生——文本的循环整合而来的体验,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领悟不无裨益。如,我上《我与地坛》,先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一段独生子强烈思念母亲的文字: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时候,我真的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可是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

然后让一个失去母亲多年,心底里却强烈呼唤着母亲的学生谈感受。这位学生回忆起母亲在世时的点点滴滴,谈到伤心处,声泪俱下。此时,课堂显得出奇的静:学生或悄然动容,或黯然神伤,或默默地擦拭眼泪……学生沉浸在一种人生况味的体验之中。他们沉思,感悟,回忆,联想,想象,情感的潜流在内心激荡、奔涌。“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的心灵之弦发出了特有的音响,学生的情感体验到了极致。

三.安排表演求体验

有些文章,尤其是戏剧,完全可以借助表演让学生体验和品味课文的内容和内涵,使学生通过表演传课文中人物之情,达课文中人物之意,把人物的性格凸显出来,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获得更为清晰的认识,对课文产生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如一个老师上独幕剧《三元钱硬币》,让学生分角色演这出戏,演完后让同学评论:

甲:我认为主人翁吴太太的角色演得很好。吴太太尖酸刻薄,胡搅蛮缠,得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她听到杨长雄说自己“泼妇”,便不依不挠,争吵、谩骂,直到杨长雄忍无可忍,打碎花瓶,掏出国币,才一时语塞,只好“抢了纸币,握在手内,捏成纸团,鼓着眼,目视着对方”。吴太太这个蛮横刁钻的泼妇演得非常逼真、传神。

乙:成众这个角色演得惟妙惟肖。他冷漠、无情,面对二嫂被欺凌,他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并叫杨长雄别理会这件事,专心致志地下棋,这充分体现出他自私、冷血、无同情心、无正义感、明哲保身的处事哲学,折射出当今社会人性的弱点。

10.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教学 篇十

三井子镇职业中学

王凤玲

刘青权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它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这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的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是培养音乐家的教育。”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要明确这一点。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应为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服务,通过课堂音乐教学的艺术熏陶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有效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深入挖掘情感因素,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挖掘情感要素,加强情感体验,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理念,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目标方向正确。

二、以情感要素为突破口,进行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是音乐课程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音乐本身就是情感的体现。无论是声乐作品或器乐作品,都是通过音响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可见,音乐在本质上是需要体验的,只有对音乐作品有了真切的感受,才能对其有正确的理解,进而达到创新性的学习。

三、挖掘情感因素,加强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符合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音乐教育是人的情感的教育,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牢记这个原则。

1、以导激趣,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伊始,教师要选用恰当有效的方法,真实诚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为他们所设定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产生初步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为以下环节的进行奠定基础。如在教授七年级音乐教材中《摇篮曲》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听了他们曾在小学学过的舒伯特的《摇篮曲》,同学们一下感受到了它的特点:安静、详和、幸福,头脑中形成一幅母亲抚慰婴儿入睡的图画。然后我又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进行播放,请他们谈听后的体会。这种教学设计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将学作品的情绪特点,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2、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达。

初步的情感体验,只是对作品的肤浅认识和理解,要想让学生完全理解、正确表达作品,则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还以教学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为例,第一遍录音使学生产生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我找学生在播放第二遍录音时,声情并茂地朗诵歌词(有的班级我亲自朗诵),并请同学们参与思考:(1)配以朗诵词的旋律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在你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音乐画面?(3)能谈谈你听完范唱后的感受吗?(4)请用你体会到的情绪哼唱歌曲。通过这环环相扣的教学,引发学生的思考,足以使他们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温情脉脉的关注和无微不至的呵护。带着对歌词的理解和对音乐旋律的深刻体会,我让同学们投入地学唱这首歌曲,顺理成章地,同学们知道了它的演唱要求:温柔地、徐缓地、深情地,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3、提升情感体验,实现音乐教学的育人功能。

如果说激发兴趣,点燃了学生的情感之火;深入体会,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窗;那么升华情感体验,则会引导学生步入创新学习的殿堂。

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表达相应的情感的能力,因而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所以我将《摇篮曲》最后一环节设计如下:

(1)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歌曲吗?

(2)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母亲给予了我们细心的呵护和爱抚,面对这份厚爱,请倾诉一下你的内心感受。

这个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唱一首歌、写一段话、画一幅画、自编手语动作或一支舞蹈来完成,无论是什么方式,都表达了同学们的感恩情愫,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实现了音乐教学的育人功能。

11.体验式拓展训练与传统培训的区别 篇十一

欣悦动力体验式培训是一种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双向学习方式,即“在体验中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看到的信息可以被记住10%;听到的信息可以被记住20%; 亲身体验的信息则可以被记住80%。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体验:

第一种,我们经常会在考试结束之后将所复习的内容慢慢忘记,如果不再复习或许再次考试成绩有天壤之别;

第二种,当我们学会游泳、驾驶之后,即使很长时间不接触,仍然不会忘记。显然后一种学习方式是我们所讲的体验式学习,她拥有完整的循环式学习流程,通过第一种方式学习到的经验和技能,由于缺少了体验和联系实际等环节所以效果是不稳定的而且容易忘记的,所以体验式培训,就是在一种情景模拟的环境中经过反复体验与总结,并且联系实际,最终由参训者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实用的工作方法,这样的培训效果是传统讲课式教学所达不到的。

传统教育 拓展培训

目标 知识 智慧

途径 读书、学习启发、反省

来源 书本 头脑(本身具有的东西)

特点 填充式 挖掘式

性质 操作性 态度性

对人的影响 50%(不足以成大事)50%(足以成大事)

12.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教学 篇十二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通过对千姿百太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以及神奇无比、日新月异的科学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能够体验成功的愉悦,能够改变自己的行为倾向,激发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的情感,并能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在以往的科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味向学生灌输科学知识,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有的教师在枯燥“说教”中硬要学生“树立某种情感”,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学生确少科学学习的情感,因而造成学习的兴趣不高、效果不佳。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不能让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要创造机会,通过探究学习、参与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情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学习包括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实验、制作、表达与交流,等等。它要求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去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体验探究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如,我在教学《植物的营养繁殖》一课时,我让学生按照书上的说明和老师的指导,自己去进行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学生的兴趣很高,有的学生用扦插法去繁殖葡萄、菊花、柳树;有的学生用压条法去繁殖月季、银杏、槐树。当同学们看到自己培育的植物成功时,愉快的心情溢与言表。平时,我还通过看谁提出问题多、看谁的假设正确多、看谁收集的科技信息多、看谁的小制作品有创意、每人至少种植一种植物、每人至少养殖一种动物、举行手抄报评比、科技小论文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及动植物和谐相处等的情感。

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体验合作的快乐情感

现代科技成果、工业产品等往往是由许多人协作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善于合作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非常重要的素质。正因为如此,合作学习被列为新课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方面。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给学生营造合作交流的机会,以便他们在合作中体验快乐情感,激发合作兴趣,培养合作能力。要善于打破传统的“秧田式”的授课方法,采取自由组合、“马蹄型”、“品字型”、“椭圆型”、“舞台型”、“对抗型”等分组学习形式,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如,在学习反冲运动知识中,我设计了“飞船飞向月球”游戏活动:就是在教室中间竖一根木棒,木棒的最上端包上黑色塑料袋当作“月球”,在教室内的六个位置分别放上课桌当作“发射台”,用铁丝把“月球”和“发射台”连接起来作为“轨道”;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各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好当作“飞船”的各种气球,以及细铁丝、钳子、棉线等用具和材料;

然后,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人发射一个“飞船”。最后,看哪一组飞到“月球”的“飞船”最多?看哪一组“飞船”到“月球”的总轨迹最长?游戏开始后,每个小组马上行动起来。有的讨论哪一种气球做“飞船”好,有的讨论“飞船”怎样沿“轨道”去飞行,有的讨论如何给“飞船”吹气,才能使它产生的反冲力大,等等。“发射”时,同学们的合作声、鼓掌声、欢快的笑声不断。他们为设计精妙而高兴,为本组的胜利而高兴,为“登月”成功而高兴,更为彼此愉快的合作而高兴„„这种快乐的情感,只有在学生亲身参与下才能产生,它在学生的心灵中将是久远的。这种情感的产生必然会提高与他人和谐相处、善于交流、善于协作的能力。

让学生在走向自然中体验热爱家乡的情感

“有所知,才在所感”。生活实际是学生认识事物与体验情感的源泉,客观事物只有当它人认识了,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情感,认识是情感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就要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五彩缤纷,认识到家乡的秀丽风光,认识到祖国的复幅辽阔、光辉历史,等等。这样,我们必须实行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走向田野,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如,在教学《走向大自然》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走向校园,带领同学们去领略百花盛开、草长莺飞、麦浪滚滚、蹈花飘香、银装素裹的景色„„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如果把学生关在教室里面,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再如,在教学《保护水资源》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流经镇内的黄码河边,让学生观看变黑的河水和布满垃

圾的河岸。我向同学们介绍:“1978年,我在新袁中学读高中时,那时河上水清澈见底,学生们大都用河水淘米、洗菜、做饭、刷饭盒”。听到这里,学生们的脸沉了起来,为今天的河水和河岸被污染而痛心。第二天,班级学生自民组成“环保小队”,自己印刷资料,向河岸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这种关注环境、关注社会的情感,只有在学生亲身体验的情况下,才能那么深刻、那么强烈。

让学生在创设情境中体验热爱科学的情感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由于小学生的情感容易受事物支配,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音乐、电影、VCD等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感,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继而产生浓烈的情绪感染和熏陶,就非常容易地投入情境,在潜移默化中感知科学的神奇奥妙,从而产生对科学的极大兴趣。在教学《太阳系》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了科教片《探索宇宙》,学生在逼真的图象、声音、色彩中领略了宇宙的神妙与浩瀚,产生了对宇宙的遐想和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学《飞向太空》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我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的录像,学生不仅对航天飞船的动行的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更为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航天事业处于世界前列而引以为豪。学生自然会产生热爱科学的强烈感情,并为学生科学而不懈努力。

除此以外,教师教学时的情感熏陶,文学作品的感染,参观科技产品,等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情感。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就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条自感

上一篇:知识竞赛主持词开场白下一篇:福建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