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曲靖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复习题(精选4篇)
1.2023年曲靖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复习题 篇一
航帆培训祝您考试顺利!奠定了资产阶级制度基础的思想信条是()。
A.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B.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动摇的人权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按照现行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负责。
A.上级人民法院
B.本级人民政府
C.本级人民检察院
D.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关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B.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不包括公民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的物质帮助权
D.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在义利关系上,不强调()。
A.重义轻利
B.见利思义
C.先义后利
D.重利轻义跟据宪法和组织法规的规定,下列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是()。
A.xx市×区人民代表大会
B.xx省人民政府
C.xx市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市委法按照适用范围可分为()。
A.实体法和程序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般法和特别法
D.国内法和国际法一位人民代表说得好:每个人都要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人民代表,不能只“张张口,举举手”,这位代表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他认识到人民代表应该()。
A.履行政府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B.履行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C.直接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
D.直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
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C.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基本法律
D.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相关考试信息请留意航帆网!以下各部门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是()。
A.国务院研究室
B.海关总署
C.国土资源部
D.国家档案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
A.行政决策组织
B.咨询组织
C.统一战线组织
D.行政监察组织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南北问题”,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其根本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落后
B.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但南南合作太少
C.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掠夺和剥削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众多的党派中取得革命的领导权,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与众不同。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和其他团体的根本区别是()。
A.具有先进的指导理论
B.能够坚持“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提出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对“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B.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C.本质上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D.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
A.变革生产关系,加快向共产主义过渡
B.回头走资本主义道路,补生产力发展不足的课
C.以阶级斗争为纲,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D.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下列不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的是()。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目标管理首次正式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提法的文献是()。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共同协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1年11月29日上午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提出了到2020年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以下不属于总体目标的是()。
A.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
B.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C.保障扶贫对象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D.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0,)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
B.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了强制性监测指标。
C.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
D.与PMO相比,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关于景德镇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是郭沫若对景德镇的评价
B.景德镇瓷器有四大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C.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合称景德镇四犬传统名瓷
D.景德镇从秦汉时期开始烧制陶器,距今1800多年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的《独立宣言》它们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压迫、剥削,要求平等、民主、自由
C.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
D.建立资本主义法制社会
2.2023年曲靖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复习题 篇二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格律的宽严上看,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律诗,杜甫的《石壕吏》是古体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绝句
B.小说的故事情节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C.通讯又称新闻,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消息和通讯一样,也是用事实说话,消息的内容比通讯更详尽、具体、形象
D.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推荐信、介绍信、决心书等都属于专用书信
2.下列选项中哪个有权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A.国务院B.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C.自治州、设立的市的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
3.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4.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A.参议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多党合作联席会议D.人民代表大会
5.在中国各政党中,各民主党派是()
A.参政党B.执政党C.在野党D.反对党
6.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领域里实行的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古为中用,洋为中用
C.去粗取精,去伪存真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文学文体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说是以表现故事情节为中心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具有这一特点
B.为了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更加鲜明突出,或者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味性,可以在说明中作适当的叙述和描写,如《松鼠》
C.散文诗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兼有诗和散文的特点。《海燕》就是一首散文诗
D.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记叙文的要素
8.下列说法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B.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但常常辅之以描写、议论和抒情
C.一篇小说一般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D.标题、导语和主体是一则消息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
9.下列有关的文体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毛女》是歌剧,《陈毅市长》是话剧,它们都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B.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结论 C.从内容的角度看,《石壕吏》属于叙事诗
D.有的议论文从一个故事引出论点,《从三到万》便是如此
10.从文学体裁分析,下列四组作品只有一组归类恰当,这一组是()
A.《分马》《在烈日和暴雨下》《狼》《苏州园林》
以下考试信息由航帆网为您提供!
B.《小桔灯》《驿路梨花》《七根火柴》《老杨同志》
C.《春》《听潮》《枣核》《小麻雀》
D.《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岳阳楼记》《核舟记》
11.甲乙丙三人合谋在当天夜里去丁家放火烧死丁及其家人,丙因害怕事情败露承担刑事责任而没敢去,当夜甲乙放火烧死了丁及其家人。丙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12.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A.人民政府对某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
B.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对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
C.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
D.某国家机关对其内部某公务员的降职决定
13.某县国税局对甲企业作出5000元罚款,甲企业不服并申请行政复议,其复议机关应是()
A.县人民政府
B.省人民政府
C.县国税局
D.省国税局
14.甲、乙二青年上山游玩,为寻求刺激甲提议将一圆木滚下山,乙表示同意,于是两人共同将此圆木从山上扔下,不料正好砸伤山下的路人丙。此事应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A.甲
B.乙
C.甲、乙
D.甲、乙、丙
15.我国《刑法》规定,犯有故意杀人、抢劫、放火、投毒等罪行的罪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为已满()。
A.13周岁
B.14周岁
C.15周岁
D.16周岁
16.一般来讲,行政复议应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内作出复议决定。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半年
17.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倾向性的事实教育干部和群众,通过表扬、批评、倡导或强调唤起人们的警觉与注意,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指导和推动工作的公文是()。
A.通知
B.通报
C.通告
D.决定
18.下列公文标题中,正确的一项是()。
A.A厂关于请求购买复印机的请示报告
B.B公司关于铺张浪费的请示
C.M省人民政府精简机构的请示
D.民政部关于增加干部编制名额的请示
19.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转变职能、()、精兵简政、提高效率。
A.政企关系
B.理顺关系
C.简化程序
D.宏观调控
20.政府机构改革要克服多头管理、政多出门的弊端必须贯彻()。
A.精简原则
B.权责一致原则
C.依法行政原则
3.2023年曲靖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复习题 篇三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对立统一
B.革命性和批判性
C.实事求是
D.理论联系实际
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3中国古代佛教理论家惠能认为“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法观点
4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
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
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
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6“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7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D.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是间接经验
D.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9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A.上层建筑
B.阶级和国家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
10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A.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11根据宪法和法律,哪一选项不正确?()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规范性文件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B.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C.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D.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12依据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是特别行政区的对外事务权限内的具体事项?()
A.签发护照和其他旅行证件
B.实行出入境管制
C.对国际协议是否适用于特别行政区发表意见并作出初步决定
D.参与和香港有关的外交谈判
13下列哪种尚未制定法律的事项,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做出决定,授权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A.有关犯罪和刑罚的事项
B..外贸的基本制度
C.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D.司法制度
14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
A.国务院副总理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D.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5某林区村民张林为盖房欲去山上伐几棵国有林木。父亲对儿子说,未经许可去伐国有林木属乱砍乱伐,是违反《森林法》的。张林听从了父亲的劝导,该事例说明法的哪个功能?()
A.预测功能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强制功能
16下列哪种行为是属于司法活动?()
A.法官张某对邻居间的口角进行劝解,使其和好如初
B.警察李某劝说其犯罪的弟弟去公安机关自首
C.检察机关根据林某的举报对相关人员进行侦查
D.法官王某怀疑自己妻子有外遇而决定自行访查
17下列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事实属于行为的是哪个?()
A.空难导致保险理赔
B.超过诉讼时效导致丧失胜诉权
C.因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导致丧失继承权
D.因为年满18周岁而开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8法以其自身特有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对人类生活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但法也具有局限性。下列哪一项是其局限性的突出表现?()
A.法主要体现的是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一定程度上会忽视被统治阶级的意志
B.法只是社会调整方法中的一种,其调整范围是有限的C.法具有概括性,主要针对的是一类人和一类事,在个案上相对缺乏针对性
D.法律能否发生作用,光凭法本身不能决定,它需要很多物质支持和配套措施
19刘某为某县级市印刷厂工人,他向该市纪检委举报了该市人大副主任郝某收受钱物的行为,三个月后见市纪检委未采取任何措施,又向检察院报案。经查,郝某没有收受钱物的行为。那么刘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情形?()
A.法的解释
B..违法
C.法的适用
D.法的遵守
20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同时,又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该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体现了解决法的价值冲突的哪种原则?()
A.比例原则
B..秩序优先原则
C.个案平衡原则
4.2023年曲靖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复习题 篇四
一、单选题
1、一个实际身高为180厘米的人,距离观察者分别为3米、5米、15米时,观察者都觉得这个人的大小是不变的。这是由于知觉具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李小明同学今天在参加物理考试时,对于一些简单而熟悉的力学公式,怎么也想不起来。其中涉及的遗忘理论主要是()。
A.衰退理论 B.干扰理论
C.动机性遗忘理论 D.提取失败理论
3、在学习中,既不想读书,又怕考不及格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4、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但是容易感情用事,鲁莽。《水浒传》中的李逵是这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这种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阐述了儿童智慧从外部动作向内部抽象推理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小学生主要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指对刺激进行分类,学会对同一类刺激做出相同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A.信号学习B.系列学习
C.概念学习D.原理学习
7、下大雨的时候,小李被雨淋到,他迅速跑回家,发现自己并没有被淋得很湿。以后,每当下雨小李都跑得很快。这是()。
A.顿悟 B.逃避条件作用
C.条件反射 D.回避条件作用
8、下列不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A.阅读技能 B.书写技能
C.计算技能 D.写作技能
9、周恩来总理青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远景的直接性动机
C.近景的间接性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0、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使用了()。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11、所谓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两种形式。
A.感知 B.表象
C.命题 D.判断
12、人们在蒲公英种子轻轻飘飞的启发下发明出降落伞,这是()。
A.原型启发 B.酝酿效应 C.近因效应 D.宽大效应
13、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方法,对教学进行价值判断。此活动属于()。
A.教学设计 B.教学实施
C.教学策略 D.教学评价
14、临近期末时,不少学生处于焦虑状态,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考试焦虑 B.生活焦虑
C.经济焦虑 D.前途焦虑
15、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观是()。
A.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甄别和选拔学生
B.教学以大量复制训练为主要途径
C.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
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1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终身学习”的具体要求不包括()。
A.拓宽知识视野
B.更新知识结构
C.勇于探索创新
D.乐于廉洁从教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A.2006年 B.2000年
C.1996年 D.1986年
18、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规定,下列不属于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基本要求的是()。
A.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B.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C.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D.了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19、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孟禄
C.沛西·能 D.斯金纳
20、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A.《学记》 B.《大学》
C.《春秋》 D.《离骚》
二、多选题
1、下列关于学生的表述,正确的有()。
A.学生具有独特性
B.学生具有可塑性
C.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D.学生对教育施加的影响是无条件接受的
2、教师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关系,由于教师对这种关系的认识不同以及个人性格、文化素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原因,会形成不同的代际关系模式,主要包括()。
A.长幼尊卑型 B.民主平等型
C.娇惯放纵型 D.严加管束型
3、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A.传统思想因素 B.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C.科学文化因素 D.社会因素
4、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具有的突出特点有()。
A.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本身发展 B.以教师为主,侧重精英式教育
C.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
D.重视学生学习结果,评价方法多元化
5、按照教学中学生学习进行的模式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否以现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为依据,可将教学方法划分为()。
A.探究式教学法 B.感悟式教学法
C.发现式教学法 D.接受式教学法
6、下列教学活动中,属于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有()。
A.进行外国文化学习,拓宽学生视野
B.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倡节俭
C.播放爱国影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D.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7、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的角色有()。
A.法人 B.教育者
C.组织者 D.指导者
8、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有()。
A.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B.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
C.对教育现状的分析和研究
D.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9、下列关于无意注意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正确的有()。
A.教师的语言应生动形象、简洁流畅、抑扬顿挫、快慢适中
B.适时地呈现直观教具,用感性形象吸引学生
C.教室内部布置简朴整洁
D.教师的服饰要适宜
10、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有()。
A.樱桃小嘴
B.白日做梦
C.发明家设计将要发明的工具
D.根据描写,头脑中呈现阿Q形象
三、判断题
1、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降低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4、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
5、儿童在明白“青菜”“萝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的概念,属于下位学习。()
6、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观念性。()
7、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意志的培养。()
8、班级中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相互影响,班主任不仅要重视班级正式组织,还要重视班级非正式组织。()
9、学校心理教育的中心应该是心理矫治教育。
10、探究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不是一种教育思想。()
四、案例分析
1、升国旗仪式后,少先队部下发了为残疾儿童献爱心的倡议。回教室途中,班主任刘老师听到本班有位同学在嘀咕:“献爱心,献爱心,想必又要我们捐款了。”一旁的几位同学也在低声议论着。下午的班会课上,刘老师组织同学们观看有关残疾儿童的纪录片,并围绕“有何感想”和“我们能做什么?”进行分组讨论。集体交流时,A.同学说:“我们小区有一个这样的孩子,真的很可怜我去帮过他,但是我要上学做作业,只能偶尔帮帮他。”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言:“我们可以省下自己的零花钱,更多地帮助他们。”“众人拾柴火焰高!”“捐物捐款只是献爱心的一种表现,帮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才是关键!”“我们可以给他们写信送贺卡”……刘老师总结时分享了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刘老师的行为遵循了哪些德育规律?
2、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你对我的尊重”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问题:(1)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2)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一个人离我们距离远近时的大小保持不变,属于知觉的恒常性。
2、【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提取失败理论强调遗忘是由于缺少一种可供提取的线索。在考试中产生遗忘往往就是由于缺少线索而引起的。
3、【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双避冲突指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躲避两个具有威胁性的事件或情境时,因不能同时避开而产生的动机冲突。题干所述为双避冲突。
4、【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胆汁质的气质类型的表现: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
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
5、【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被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性质的不同阶段。他把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其中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6、【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例如,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就是概念学习。题干所述为概念学习。
7、【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回避条件作用指当预示及恶刺激即将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根据题干表述,“下雨”的情形已经出现,而非即将“下雨”。该反应属 于逃避条件作用。
8、【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智慧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计算技能、解题技能、记忆技能等都属于智慧技能,书写技能属于操作技能。
9、【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构的兴趣。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
10、【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1、【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所谓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12、【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原型启发是一种创新思维方法、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个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在头脑中可形成“原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问题解决者一在“原型”中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关知识,形成解决方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3、【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全过程。
14、【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15、【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观上提倡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16、【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终身学习的具体要求是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D项属于“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
17、【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6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
18、【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专业能力维度主要步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以及反思与发展等方面。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属于教学设计领域;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属于教学实施领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属于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领域;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属于专业知识维度中的教育知识领域。
19、【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心理起源说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20、【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教育专著,最早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二、多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A.B.C。解析:学生具有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学生具有可塑性,他们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各方而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潜力。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而非无条件接受教育施加的影响。
2、【育萃专家解析】A.B.C.D。解析:对于未成年学生来说,教师是成年人。教师负有一种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由于教师对于代际关系的认识不同,以及个人性格、文化素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原因,会形成不同的代际关系模式,如长幼尊卑型、严加管束型、娇惯放纵型和民主平等型。
3、【育萃专家解析】B.C.D。解析: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有许多,但总体来看,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社会发展水平,二是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三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就是说,社会、科学及学生是制约学校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课程的内部因素也制约着课程的发展。
4、【育萃专家解析】A.C。解析: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①基础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②教学重心从知识本位向促进学生发展转变;③教学目标从关注认知向关注学生整体素质转变;④由指导教师工作向指导教师进行课程实施与开发转变;⑤由统一、刚性的管理向灵活、弹性的管理转变。
5、【育萃专家解析】C.D。解析:按照教学中学生学习进行的模式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否以现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为依据,可把教学方法划分为接受式与发现式两大类。
6、【育萃专家解析】B.C.D。解析: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进行外国文化学习,拓宽学生视野不属于德育教育。
7、【育萃专家解析】B.C.D。解析:班主任是班级和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者;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8、【育萃专家解析】A.B.C.D。解析: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十分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9、【育萃专家解析】A.B.C.D。解析: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的方法:①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在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学生的注意。②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教室的布置要相对稳定;在直观教具的运用中,背景材料必须淡化;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这可以有效地减弱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分散。
10、【育萃专家解析】A.D。解析:再造想象指的是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
三、判断题
1、【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增加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意义学习是奥苏伯尔提出的与机械学习相对的概念。他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他们努力学习以求得到好成绩,主要是为了得到父母、老师的肯定和表扬。
4、【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5、【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当新知识的抽象、概括和包摄性高于旧知识,新旧知识建立上位联系时,这种学习称为上位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是在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儿童在明白“青菜’‘萝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的概念,属于上位学习。
6、【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操作技能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观念性。
7、【育萃专家解析】√。解析:道德意志是为了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表现为能够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的把品德的行为坚持到底。题中学生管不住自己恰恰就是道德意志不坚定的表现。
8、【育萃专家解析】√。
9、【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学校心理教育的中心应该是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课程。
10、【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但不是一种教育思想。
四、案例分析
1、【育萃专家解析】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也是促进受教育者品德矛盾的积极转化与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的统一。刘老师的行为,遵循了以下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知,即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品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意,即品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品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刘老师给同学们观看纪录片,有利于学生形成道德认识;让学生讨论“有何感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讨论“我们能做什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高。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刘老师没有灌输给学生相应的德育思想,而是通过呈现情境,由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结论。这完成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斗争,能够促进学生对外部道德要求的内化,是个体的心理活动的积极结果。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活动和交往的过程表现出来的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一开始,有同学把献爱心等同于捐款,并产生不满情绪。后来,刘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集体的影响下,大家纷纷能够转变观念,把献爱心的形式多样化,并且道德认识呈现积极倾向。这体现了刘老师能够合理运用学生之间的活动和交往,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思想的积极转变。(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学生品德过程中的反复是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也就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刘老师没有对学生不正确的道德认识立马纠正,而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促进学生品德认识的逐步提高。
2、【育萃专家解析】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疏导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案例中陶行知回到校长办公室时,学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将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学生自觉认识问题,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②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当陶行知看到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时,他制止了学生并要求学生放学后到校长室去,从这一点看出陶行知是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从陶行知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可以看出,陶行知又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
③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整个教育过程,陶行知先斥责了学生,后来又给了学生四块糖,这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①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2023年曲靖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复习题】推荐阅读:
2023年楚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计算机专业知识复习题七11-22
2023年大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文史哲学类知识要点十七07-02
2023年5月最新国际部分时事政治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点总结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