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公园小学作文

2024-06-13

汾河公园小学作文(共15篇)

1.汾河公园小学作文 篇一

今天下午,阳光明媚,我和妈妈约上一位最要好的同学一起到清凉山公园放风。

走进公园,一路上我和同学像两只刚逃脱牢笼的小兔子活蹦乱跳的。刚进公园的门,我们选择走左边的一条石板路,这条路一直通往湖边,湖边有几只鸭子的铜雕像,我的同学爬在大鸭子的翅膀上,我晚了一步,只能像骑马一样坐在小鸭子的的背上。我们又看见前面还有一个大鱼和小蝌蚪的铜雕像,我找到了一条近道,跑到大鱼跟前,坐到大鱼的身上,我用手一摸大鱼身上好热,这条鱼好像在说:救命呀!救命呀!我快被烤成鱼干了。

就这样,我们看见什么都新奇,像山村里没见过世面的小野猫,一个小时后,我俩都累了,决定休息一会儿,我拿出我的水枪准备到湖边玩水。我们还找到了一根长木棍,我们玩划船,我站在船头把木棍放进水里,一只手握住上面,另一只手握住中间偏上的位置,船桨在水面上划出漂亮的波纹。我觉得我就像一个船夫,划着自己的船,在湖面飘荡。

当我们来到一片干枯的河床上时,我们小心翼翼的走着,慢慢地熟练了,就快速的在河床上行走,同学给河床还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石头跑酷。我们还找到石头滑梯,因为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像个滑滑梯。

吃草莓啦!妈妈招呼我们,樱花树边吃着又香又甜的草莓,看着一片片粉红色的雪花飘落下来,感觉春天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雪景。我在旁边的小路上看见一只小狗在跑来跑去,它的主人是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小姑娘唱起了好听的歌,小狗摇着尾巴,叫着,好像在说看看,我的主人唱歌多么好听。

来到了一片树木林,里面有棵山楂树,山楂是绿色的,像一个个绿色的玻璃球,挂满了枝头,还用花托包着。

我们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公园的入口,结束了我们今天的欢畅地游玩,这一切要感谢春天的清凉山公园!

2.桂尔公园 非公园式“公园” 篇二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厄尔卡梅尔山上,作为西班牙国宝的桂尔公园,现如今正接待着无数慕名前往的游客。这个公园的前身是一个商业上不成功的住宅区,开发者欧塞比·桂尔伯爵受英国花园城市运动的影响于1900年购买了一座荒山,并委任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为富人设计一个微型城市住宅群。然而因为曲高和寡,只有两栋建筑最终建成,高迪携家眷在1906-1926年居住在其中一间。1923年,巴塞罗那市政府收回该公园作为城市公共财产。虽然工程从未完工,它仍然是高迪一生之中最色彩斑斓、最奇异的作品之一。

高迪十分擅长利用地势的变化和地表形态来达到他的设计目的。正因如此,公园里那些原本作为城市规划之用的雕塑,高架桥,台阶通道,凉亭和广场等,反而得以完全融入到巴塞罗那的自然景观之中。公园包含了数量惊人的石头建筑,表面镶嵌着五彩斑斓的琉璃陶瓷。

进公园游览不需要门票,如果想要进入高迪的寓所则需要支付门票,寓所中还摆设着高迪设计的家居。公园还有一处特色景点,由扭曲的岩石柱支撑着的走廊,从入口望去,各自不同却又整齐划一的石柱延伸到远处,倾斜的墙面和顶部以弧形相连给人一种快要倒塌的压抑感,第一次来这里的人会犹豫不敢轻易通过。

3.海洋公园小学作文 篇三

早晨,太阳公公早早地唤醒了我,我想到了今天要去海洋公园春游,所以很开心。

吃过早饭,我跟着徐老师很快到了海洋公园,我看见千千万万的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真漂亮!让我最欣赏的是那条身穿红袍的小丑鱼,是多么可爱呀!还有一条就是小丑鱼的朋友,它一身都是蓝蓝的,而且它的身体都是灰蒙蒙的。我还在那里知道了一种非常要小心的鱼,它就是食人鱼。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的手指头伸到它所在的地方,它就会把你的手指头咬掉。

今天,我认识了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鱼,还增加了很多知识,我真开心!

4.游公园小学作文 篇四

终于,在一个五颜六色的早晨,太阳就发出了五彩斑斓的光彩,笼罩大地。在这个清新的早晨,我从睡梦中醒了过来,我被着美丽的景色吸引了。我猜想:老天爷肯定知道我们要去湿地公园,于是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快速的换好衣服,吃完早餐就出发了!

在这么一个美丽的上午去湿地公园真是再好不过了。我和爸爸过完关,就搭车去公园了!我们先去贝贝之家,看完可爱的海底生物就去溪畔漫游记了!我竟然发现溪畔漫游记里面竟然还有上游,真奇特呀!

看完上游和下游我们又前往演替之路,在演替之路的桥上,我看见了一只小水蛇,它有白色的身子,游来游去。我是第一次见到蛇,也是第一次见到小水蛇。

走完演替之路我去了河畔观鸟屋,我看见几只鸭子和在树上的一只鸟,在鱼塘观鸟屋又看见了鄂这只奇特的鸟在天空上展翅高飞呢!看到最多鸟的就数泥潭观鸟屋了。不用望远镜看就能看到一大堆一大堆的鸟和鸭子了,它们真可爱

我最后又去了红树林浮桥,我们去的时候,浮桥是在书面上的。我继续望前走,浮桥摇摇晃晃的,真好玩!

5.游公园小学作文 篇五

马鞍池公园是个美丽的地方,公园里树木葱茏,绿草成茵,景色迷人。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到马鞍池公园游玩。

一到公园门口,我就我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一进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假山,假山是由许多石头组成的,那些石头千奇百怪:有的像老虎,凶猛地向人扑来;有的像绵羊,在草地上走着;还有的像老鹰,它张开翅膀,正想展翅高飞。绕过假山,前面会出现一个大湖,各种鱼儿在湖里快活地玩耍,湖边有许多柳树,它们都弯着腰,把柳枝挂入水中。湖的旁边是小树林,沁人心脾的香味渐渐飘到了我的小鼻子前面。我看了看,原来美丽的.花儿都开了。可爱的小花在阳光下尽情地开放:有的抬着头,挺着胸,像一位贵夫人;有的在风中跳起优美的舞蹈,像美丽的少女;有的躲躲藏藏,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五颜六色的小花,夹杂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好像铺了一条美丽的地毯。我闭上眼,舒服地躺在了草地上。我仿佛也成了一朵美丽的小花,在风婆婆的抚摸下悠闲地舞动,好像一个舞蹈家。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正在陶醉的我“醒”了。走过小树林,就是我们最喜欢的游乐场,那里有刺激的“激流勇进”、恐怖的“摩天旋转”和一高一低的“青蛙跳跳跳”,最好玩的是“船模”,我选了一只蓝色的船,迅速地上了船,刚开始控制器不听我的使唤,渐渐地就得心应手了。我玩得正起劲时,时间到了。我下了船,依依不舍地离开马鞍池公园。

马鞍池公园不仅景色优美,而且非常好玩,真是我们周末游玩的好地方啊!

6.汾河公园小学作文 篇六

从一段惊险的驾驶开始

当把车在盐湖城(Salt Lake City)的酒店门前停好,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紧张的大脑终于得到了片刻的放松,因为这一天的驾驶充满了各种刺激。早上,我们开着车从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出来,经过了大提顿国家公园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终于在太阳落山前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位于犹他州的盐湖城。这一路我们经过了各种各样的自然与人文的交通路况。试想一下,当你在阳光明媚的国家公路上以65英里的时速行驶,就这样哼着歌开着车,忽然下起了雨,接下来的叙述都是10秒钟内发生的:身边好多车打起双闪停在路边,然后不计其数的小手指甲盖大小的冰雹从天而降,迅速在路面上覆盖了一层,我尝试减速,但每一脚刹车都觉得车身在横向偏转,好在前方没有车辆,我牢牢地抓紧方向盘,经过几脚点刹,车速降至时速35英里。同行的小伙伴们当时也惊呆了,事后夸我很淡定,但当时我已经顾不上慌张,只是手心里全是汗,直到现在每次想起那一段驾驶,心里还是有些后怕。除了不寻常的天气状况以外,我还遇到了校车、消防车,这一天的车开得真是太丰富多彩了。

TIPS

公路驾车技巧

不要频繁更换车道,更不要长时间占用超车道。美国的公路都有明显限速标志,一般路上的车都会以最高限速行驶,所以哪怕跟在大车后边,也不用担心开不快,当然保持好车距是必须的。

当发现路上有车突然减速,或者行驶速度较慢,那肯定是有特殊情况。比如路面的交通管制,或者前方有事故,有特殊车辆在路面行驶等情况。遇到堵车时也不要频繁变换车道,因为换车道也走不快,还会影响其他车辆。特别强调一下,如果在美国走了最左侧的应急车道,呵呵,美国大片里的场景也许就快上演了。

遇到特殊车辆怎么办?

在美国校车最大,任何情况下都要让校车先行。当校车停车上下人的时候,车辆会支出写有“STOP”的牌子,有的还会全车亮灯闪烁,发出音乐声。这时候,不管道路哪个方面的车都要停下来,等校车启动后再正常行驶。遇到拉响警报的消防车、救护车,要立刻靠边停车,腾出一条车道。我在盐湖城一个路口等红灯的时候,身后的消防車的警报响起,这时候无法挪动车辆。路口4个方向的车都会停车,消防车跨过20厘米高的隔离带,到了逆行车道,快速通过路口,然后所有车辆再按信号灯行驶。

温柔的大提顿

前面提到过大提顿,这是一个风景与黄石完全不同的地方,虽然二者紧紧挨着。在之前的《数码精品世界》杂志里,我写过一篇关于黄石的游记,这里不再赘述。大提顿给我的感觉是温柔的,那里没有随时爆发的火山,也没有冒着滚滚热气的温泉,空气里没有硫磺味,有的只是山、水、树这样的自然美景。这里并没有太多的景点或标志景观,更像是一个让你停下来歇歇脚的地方。我觉得大提顿是温柔的,值得去看一看。从地理位置上讲,只要你去了黄石,就可以顺路去大提顿。

TIPS

大提顿国家公园

公园位于美国怀俄明州西北部壮观的冰川山区,于1929年建立,占地1256 平方公里。公园内最高的山峰是大提顿峰,海拔4198米,有存留至今的冰川。分布在该地的冰湖以珍尼湖为最著名。斯内克河上用水坝拦堵形成的杰克森湖为当地最大的水域。公园内有成群的美洲野牛、麋鹿和羚羊,还有其他许多种哺乳动物。

大铜矿是一座博物馆

在盐湖城的西南方向,有一座巨大的铜矿,开车大概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这里名叫Kennecott Utah Copper,即肯尼科特犹他铜矿公司。这里是一个已经开采了超过100年的铜矿,更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坑。

谈到矿场,我们经常会想到尘土飞扬的场景,而到了这座大铜矿,我们没有看到一点与脏、乱、差相关的场景。与其说是一座矿场,更像是一处观光景点。走进铜矿的博物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家公司的介绍,更是对美国矿场以及开发历史的时间长廊。在近100多年的历史中,从美元硬币、子弹、自由女神像、家里的水龙头、门把手等,无处不在地与铜打着交道,铜矿的发展印证了美国甚至全球科技的发展。

让我们值得反思的是,在美国很多大型公司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和游客中心,一方面可以对企业进行宣传,别一方面也是对民众科普的窗口,像波音、通用、英特尔等都有自己的博物馆。而在中国,这种有历史有文化的企业并不缺乏,但却没有注意这方面的发展。像北京首钢、上海浦东船厂、东风汽车厂,以及联想这样的IT企业,都可以有自己的博物馆。

鬼斧神工的大拱门

夕阳下的精致拱门(Delicate Arch)曾是Windows内置的桌面壁纸,为了临摹拍摄这张照片,我们开始了与落日赛跑的行程。因为前一天从盐湖城出来的时间稍晚了一些,经过400公里的驾驶,到达拱门国家公园(Arches National Park)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的4点多钟了,距离太阳下山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匆忙把车开到距离精致拱门最近的停车场,从这里开始上山,经过一个小时的攀登,才得以看到这座标志性拱门的全景。

从精致拱门的朝向来看,在夕阳时拍摄效果最好,而最美的夕阳也只有不到30分钟。每到下午时分,可以看到众多游客挎着相机,扛着脚架,排队上山。在上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脚下,看上去红红的好像泥土,但实际上却是硬梆梆的石头。路线只要往上走就好了,虽然没有明显的路牌,但应该不会走错。拍摄时要注意礼貌,大家尽量不要走到拱门近处与其合影,一方面会走进别人的画面中,影响他人拍照,另一方面走得太近也无法把人与拱门都收到镜头里面。现场能够听到大家齐声对没礼貌的合影者大喊:“Get out of the picture!”如果想下到拱门后边拍照的话,最好从拱门的左侧下去,那边相对好走一些,向下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岩石表面有细沙,將相机收好后,手脚并用攀爬下去比较安全。

一般来说,如果不在这里拍夜空的话,拍完了落日就要立刻下山,因为天色会很快暗下来,有可能的话,上山时带一个手电筒。我们是最后几个从山上下来的游客。当我们离开时,一个捷克的摄影爱好者才刚刚上来,他说他是来拍夜空的,我说你怎么穿着短裤背个小包就来了,没有带衣物和帐篷?即使在白天有30度的9月底,这里夜晚也可能只有几度。我只能祝他好运,他给了我一张名片,说有空去看看他的Twitter。据说在天黑前,会有工作人员到这里巡逻,帮助有困难下山的游客。

整个拱门国家公园里,据称共有2000多个天然形成的拱门,像平衡石(Balanced Rock)、景观拱门(Landscape Arch)、双零拱门(Double O Arch)都是非常著名的地质景观。其中平衡石并不是拱门,而是一个石柱上顶着一块体积相当于三辆巴士的巨石。景观拱门是全世界最长的天然拱门,长度达到了88.4米。在1991年,这个拱门发生了几处小范围的坍塌,从此禁止游客攀登到上面去了。想起来真是有些可惜,要是能站到这样的“天桥”上面去,肯定特别刺激。

光怪陆离的羚羊峡谷

有一部电影叫《127小时》,这部电影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游客在蓝约翰峡谷(Bluejohn Canyon)独自游玩时胳膊被卡在岩石缝里,不能挣脱。他在努力了5天之后,决定断臂保命,并最终成功。这个地方位于峡谷地国家公园(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与我们接下来要去的羚羊峡谷(Antelope Canyon)距离并不远,而且从地貌上看,也非常像。

羚羊峡谷并不属于国家公园,而是属于纳瓦荷原住民保护区,由印第安人管理,这里也是著名的摄影地点,现在一些安卓手机的自带桌面里有羚羊峡谷的照片。据纳瓦荷族的历史传述,这里过去是叉角羚羊的栖息处,峡谷里经常有羚羊漫步,这也是羚羊峡谷名称的由来。老一辈的纳瓦荷族曾将此地视为静思与大灵沟通的栖息地。这个峡谷由一系列连贯的岩石峭壁组成,宽的地方有三五米,而窄的地方则需要侧向才能通过。地表面为沙地,岩石有十至数十米高。岩石为红色,上面有横向纹路。阳光会从狭窄的顶部空间照射进来,映衬出美丽的红色条纹。

游览羚羊峡谷,必须乘坐指定的汽车进入景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以10人左右的小组为单位进行游览。向导会很好地控制游览速度,他会让组与组之间的距离刚刚好,保证你的镜头里不会出现人影。当然,对于摄影发烧友来说,可以选择票价更贵的摄影团,同行的人数更少,走的线路也和普通团不一样,据说会有更好的景色和更充裕的拍照时间。而像我们参加的普通团,一个摄影点的拍摄时间也就两三分钟。向导会选择顶部有光线射进来的地方,扬一把沙土,这样就能够拍出丁达尔现象明显的光影效果了。

在这里拍照片,建议使用一颗镜头从头拍到尾,焦段选择广角到中焦段即可。在进入景区之前,先把相机收好,能收多好收多好。因为你要坐在小专用的小卡车上在土路上颠簸至少20分钟,下车后进入峡谷之前把相机检查好,卡存储容量还够不够,电池电量还足不足等等。因为峡谷内光线比较暗,拍摄时需要倚靠在岩壁上,携带一根独脚架是很有必要的,而三脚架在狭小的空间里不方便移动。因为向导经常会扬沙土制造视觉效果,所以不建议在峡谷里更换镜头,以防杂尘进入机身。不要小看向导,他们都是隐藏的摄影高手,把相机交给他们拍留影小照尽可以放心。有些热情的向导还会介绍一些拍摄的技巧,并告诉你在哪里哪个角度能拍到更好的照片,当然当结束游览的时候,别忘了根据向导的表现给小费,这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热情为游客服务的动力。

久闻一见的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这个名字在中学时的地理上就已经见过了,而真正站在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里的时候,则是20年后了。如果问起大峡谷哪一处的景色让人印象最深,那么我认为应该是科罗拉多河大拐弯的地方了。登上河拐弯部对面的山顶,可以看到雄伟的画面。唯一的遗憾是我当时使用的相机不是全画幅,不然17-40mm镜头就可以把画面收得更广一些了。

大峡谷地貌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因多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在侵蚀期间,高原中比较坚硬的岩层构成河谷之间地区的保护帽,而河谷里侵蚀作用活跃。这种结果就造成了平台型大山或堡垒状小山。

说到大峡谷的地貌,忽然让我想起了前面忘了提到的一个地方,就是刚刚从拱门出来不久经过的死马点州立公园(Dead Horse Point State Park),那里的地貌与大峡谷非常像,它的标志是几个怪兽般的“大脚印”。“大脚印”是由多个峡谷组成的。大峡谷中,断壁残垣到处都是,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是天然形成的,没有进行一点的人工修饰。

当一路把美国西部的几个主要的国家公园走下来,我可以体会到Grand一词的意义,它不仅仅是要向世人说明这里面积很大,更是在透出一种宏伟。这是一种感觉,让游客感觉到这里宏伟的不只是风景,更有一种文化。经常听到人们说,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还有什么文化可言?而当去了美国才发现,这次走过的所有地方,都有功能十分齐全的游客中心,这不单单是销售纪念品的商店,更有景区博物馆。在每一处景观,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在每一个你想要了解信息的时候,总能找到答案。历史不在于长短,更重要的是要让人记住,在景区的建设方面,看得出美国的国家公园有统一的标准,而且非常用心。我觉得这是真正Grand的地方。

TIPS

大峡谷国家公园

7.公园写景小学作文 篇七

练剑的人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爷爷。他拿起剑,在空中舞了一直,就听见唰的一声。然后他左手拿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放在剑旁,好威武啊!我看着老爷爷的表演,心里很佩服他,我也要当一位武林高手。

还有一位老爷爷在练气功。你看,他先扎好马步,然后手张开,由上而下压了下去,这就是武林功夫中的气功。

有两位大人在打羽毛球,一个人发了一球,另一个人接住了,反打过来一个好高的球。他们打球收来了一大批人观看,人们都说:“真是太精彩了。”

还有一位大姐姐在练声,她唱的歌优美甜润,我猜她一定是一位歌坛新秀。

8.公园小学作文 篇八

9月18日星期五雨

今天下午,爷爷带我去八仙山公园玩。那里到处都是美景,有一朵朵向我们微笑的花儿,一条条绿油油的柳枝,一道道灿烂的阳光,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一座座美丽的房子。我和爷爷走到小河边,捡起一片片金黄金黄的落叶,我把这些落叶弄成一团团大火球,往水里一扔,落叶飘到了水面上,突然一阵风吹了过来,把水面上的落叶给吹到了河岸。

我和爷爷继续走,走到了一个游乐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项目。我先跑到了玩滑滑梯的.地方,公园的滑滑梯聚满了小朋友和家长。小朋友们排着队轮流去玩滑滑梯,排成的队伍一条彩色的小长龙。后来,我玩了一会,爷爷说:“我们回家吧。”我依依不舍地看着这个有趣的滑滑梯说:“好吧。”爷爷说:“不然你再多玩一会吧?”我一下欢呼的跳了起来,心想爷爷对我真好。

9.诱人的海底公园 篇九

有人这样描述我国南海海底的景色:红色的珊瑚骨枝桠好像那秋日枫林;绿色的珊瑚犹如映日荷叶;枝杈稀疏的珊瑚与穿游其间的蓝黄相间的花斑鱼,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诱人画面……

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岸的大堡礁景致更加令人惊叹,被称为世界上最壮观的海底公园。这个由珊瑚岛、礁等组成的海底公园,绵延2000多千米。晚上,你若带着潜水聚光灯潜入海底,珊瑚树色彩鲜艳的枝桠在灯光的照射下,就像一丛丛盛开的小花。那些身子轻快、金光闪闪的蝴蝶鱼、天使鱼、雀鲷、燕鱼游过,像鸟儿疾飞一样。那彩霞般披挂的软体动物蠕动着肥胖的身体,煞是好看。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一种稀有的鱼类——蝠鲼,鱼体宽大扁平,性情十分温顺,你若突然出现在它面前,它会给你来个漂亮的翻身,为你让出通道。要是你大胆地爬到它背上,它还会慢慢地带着你往下沉,随后翻个身,一溜烟游开。这里还有一种鹦鹉鱼,它能从口中吐出黏液,“织成”一顶透明的帐子,让自己躲在里面睡觉。

在这座海底公园里,各种生物仿佛都有自己的领地,即使是一条小小的热带鱼,它的领地小得只是一块礁石上的海葵,但若有非法者入侵,它也会不顾一切地冲过去,直到赶走入侵者。

海底的珊瑚就像一座大旅馆,能为各种鱼提供住宿。鱼则以体内排出的废物作为代价交纳“房租”,因为这些废物正是珊瑚极好的养料。每当夜晚来临,白天不露面的生物都出来了。海蟹、海星等,尤其是蠕虫,只要见到光,它们会成千上万地扑将上来,真有大兵压境之感。澳大利亚政府把这拥有多种珊瑚与1500多种鱼的大堡礁建成海底公园,采用许多先进设备,让旅游者一饱眼福。

10.小学作文游公园 篇十

公园离我家有点远,还好我们都骑着自行车,加上天气还算凉爽,我们都十分的开心。估计是在学校被压抑的太久了吧,好不容易到了放假,却突然感觉十分的无聊,开始有点怀念在学校上课的日子了。但是假期的时光我们还是比较放松的,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基本上都在玩耍。

记得上次去公园还是几个月前,我跟几个好朋友一起,因为时间的原因,所以过了这么久我们都没有在一起玩耍过。今天机会难得,我要开开心心的在公园里玩耍。不然回家后我担心又没人陪我一起玩耍了,到那时我又是特别的无聊和孤单了。

公园的大门就在不远处,我们将车停在了指定的位置,然后步行走到了里面。这个公园都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我记得小的时候爸爸便带我来过,过了这么久,里面的样子跟以前大不相同,很多地方不是被拆了重建,就是一直维修,所以还是有点怀念过去的风景的。毕竟我小时候也非常喜欢到这个公园里来游玩,而且一玩就是一整天,等到天黑了我还是哭着不走,然后爸爸只好把我背着回家了。想一想那时天真淘气的我,真的很怀念。

公园的路还是鹅卵石铺的,只不过走的人多了,有些地方的路都变的光滑了,如果遇到下雨天,一不小心就会摔跤。同学也来过几次,所以我们很快便到了公园的中部,看见不远处有一个池塘,于是我们便到了池塘的边上,旁边还有卖小吃的,于是馋嘴的我们就买了点零食饱饱口福。我说我们到那边的那个亭子里坐着吧,同学答应了,我们便找了一个位子坐下,在这里刚好能够看到池塘,隐约还能够看见池塘里的鱼在摇摆。

亭子上面凉风习习,我们又穿着短袖,感觉真的是妙哉。这比待在家里面不知好多少倍。我们将垃圾扔进了附近的垃圾桶,然后继续往里面走,我们一路谈笑,欢声笑语。虽然我们好久都没有来过了,但是对这里的热情并没有减少,相反时间隔得越长,我们想到这里来玩耍的心情会更加的迫切。

公园里面有很多地方,我们基本都逛了一遍,我们打开手机留了几张照片,然后又一起到公园的假山旁边玩耍,这里的小孩子特别多,都在围着假山打闹,我们拍了几张照片后就到了后面。公园里面还有个小树林,还有几张木制的椅子,我本来想到那上面休息的,但是同学说肚子饿了,于是我们便围绕着公园往回走。

我记得以前公园里面有卖东西的,同学也说公园里面的肠旺粉比外面的好吃,我点头赞同。于是我们开始回忆那家店的位置,但是转了一圈都没有找到。我说算了,不如我们还是到公园外面吃吧。同学说好吧。于是我们便离开了公园,随便找了一家饭店,我们点了各自喜欢的,吃完后就骑上单车,在大街上逛了一圈,我们都有点累了。我说有时间再来找我一起耍。同学说好的,我们都笑了,互相道别过后,我们便各自回家了。

11.公园一角小学作文 篇十一

一进门,我的视野一下子转到了那个宽大汉白玉上那里刻着森林公园这几个字,还用红色涂了一遍,显的各外耀眼。公园里的花基本是红色的,有一串红,海棠花,海椒花,有的都已经成海椒的………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蜜蜂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忙着采蜜。这些美丽花儿,把那块汉白玉做的石碑给衬托了出来,把整个公园变成了花的海洋。

石碑的后面是一个石洞,那个洞名叫水帘洞。水珠顺着洞沿缓缓滑落下去,发出丁冬丁冬的声音,宛然一个巨大的珠帘,下面的水池便充满了水,清澈见底的泉水里,鱼儿在欢快的游来游去。夏天,坐在这乘凉是再好不过的了,坐在洞里微风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

最有趣的要数森林公园里的香樟数了,那些茂密的香樟树,长年绿树成阴,景色怡人。在树上的麻雀欢快的在树上跳来跳去,不仔细看,你还看不到呢!透过林缝直射到地面上,那些星星点点的光斑,在地上洒下班驳的影子。

公园里的石板路也很有特点,它是用各色的石头拼成的,走在上面,吹着微风,感到各外幽静。

12.重建“更新世公园” 篇十二

在北方大草原上

冰河期,北方的大草原上生活着许多大型动物,比如猛犸象。

在今天的北美大草原上,大型动物异常稀少,只有很少的熊、骆驼、野猪、驼鹿、狼、驯鹿、绵羊、山羊、麝牛、貘等。当你穿越空旷的大草原时,往往看到的是一片死寂的景象。但是,化石证据显示,在上一个冰河期,距今大约160万年到1万年前,北美大草原同今天非洲的塞伦盖蒂大草原十分相似,到处游荡着各种大型哺乳动物,而且形象更加奇特,特别是那些长毛巨兽如猛犸象,也包括一些大型猫科动物如剑齿虎。从法国穿越白令海峡直至加拿大,从北极诸岛直至中国,在占到地球陆地总面积近一半的广大地区,拥有当时世界最大的生态系统,科学家称之为“猛犸大草原”生态系统。

冰河期持续了100多万年,到冰河期后期,也就是更新世末期,冰川时进时退,循环往复,北欧和北美的大片土地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西伯利亚北部草原却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尽管气候已经变得十分寒冷,但草原上随处可见猛犸象、长毛犀牛、野牛、野马、驯鹿、麝牛、麋鹿、驼鹿、赛加羚羊、犁牛等大型草食动物,它们悠闲地吃着草,而狮子和狼等肉食动物则躲在一旁窥视着它们。

草食动物们在大草原上竞相觅食草类,它们维系着草原的生态。冬天,它们啃食夏天滋长的草;它们的粪便使土地肥沃,提高了草类的生产力;它们四处游荡,践踏草地,使苔藓和灌木等贴地植物找不到立足之地,保护了草原生态。就像今天的非洲热带稀树草原,如果不是数目惊人的大型草食动物的存在,草原也会消失。

像今天一样,一到冬天,大草原的地面就会结冰、收缩、开裂,而当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渗入土地,在地下深而窄的裂缝中冻结。经年累月,尘土、河流淤泥和冰雪慢慢沉积,最终在地表上形成厚厚的一层冻土。在这层沉积土里满是各种各样的植物残根、微生物和动物残骸,这为科学家研究更新世生态系统的兴衰提供了大量线索。

消失的大型动物

到更新世末期,大型动物突然消失了,随之消失的还有大草原。

大约1 万年前,即全新世初期,“猛犸大草原”竟彻底消失了,苔原和冻原逐渐取代了大草原。最终,在全新世的气候变暖过程中,历经了冰河期最恶劣环境的很多大型动物包括猛犸象都消失了,幸存的只有啃食地衣的驯鹿和以柳树为生的驼鹿。

大型动物是怎样消失的呢?过去,大多数科学家都将西伯利亚北部草原上各种动物的消失简单地归因于气候原因:气候变暖,原本干燥的气候变得潮湿,导致干草原消失,草原动物也随之消失。然而,根据近年来对全新世动物残骸进行的年代测定结果来看,一小群猛犸象在北冰洋的弗兰格尔岛上一直坚持到大约4000年前,而这时非洲的古埃及人正忙着修建金字塔。这个事实说明,猛犸象其实是挺过了从更新世到全新世的变迁,其他许多大型动物也是如此。因此,猛犸象等动物的消失应该另有原因。

现在,有科学家猜测,导致大型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气候变化,而是人类的捕杀。很多研究结果都显示,大型动物消失的时间恰好与人类发明或引进新的狩猎技术同时。比如,在澳大利亚,当人类在4.6万年前踏上这片土地时,这里的23种动物很快就消失了,体重超过45千克的大型动物只留下了一种;在美洲,人类在1.2万年前开始使用锐利的长矛和箭头,而此后70%的巨型动物都消失了;当人类开始记录历史时,西伯利亚大草原和北美大草原上的野牛、野驴、野马、赛加羚羊以及其他草食动物都消失了。

重建“更新世公园”

科学家打算在西伯利亚重建一个“更新世公园”,旨在恢复1万年前的大草原环境。

自1989年起,俄罗斯科学家就着手重建“猛犸大草原”生态系统,这一工程被称为“更新世公园”。科学家建造“更新世公园”的目的至少有两个:第一,希望准确界定更新世动物在其生态系统中起到什么样的维持作用;第二,希望通过弄清怎样保护和拓展北纬地区与更新世时期类似的草原,探索阻止全球变暖的办法。

“更新世公园”选址在西伯利亚北部,俄罗斯雅库特共和国境内,这里地处西伯利亚最北端,人迹罕至,目前主要生活着成群的野生驯鹿和野马。为什么要选在这里?首先,这里从更新世起就是大草原,如今草原已经扩展到100万平方千米;其次,这里的气候对于重建更新世大草原生态系统极为理想;第三,这里现在仍遗存着许多更新世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草类。综合这些因素,科学家认为更新世生态系统能够在这里得以重建。“更新世公园”计划占地160平方千米,其中1/3是牧草地,1/3是森林,1/3是柳树灌木地。

重建更新世生态系统的第一步,是在草原上放养各种更新世草原动物(但先不收集肉食动物)。科学家目前正在加紧进行这一阶段的工作。第二步是使草食动物的密度增加到能影响植被和土壤的程度,并随着动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园区面积。第三步,也是该方案最重要的阶段,是从加拿大引进野牛,并在草食动物足够多时引进包括狼、熊、山猫等在内的肉食动物,甚至包括西伯利亚虎,让它们充当猎食者。

重建“更新世公园”的意义不只是一次科学探险。众所周知,如果导致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继续排放,极地的永冻层就会融化,全球气候将发生巨大变化。而在西伯利亚北部地区,草原的变化也会影响全球气候,因为冻土锁住了大量的有机碳,碳含量大约为5000亿吨,是全球热带雨林含碳总量的2.5倍。不仅如此,这些碳是在更新世通过植物的根从高产的干草原植被那里吸收的,其性质相对不稳定,一旦冰层融化、土地解冻,各种微生物就可能开始转化被土壤隔绝起来的碳,在有氧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在缺氧条件下生成甲烷,而两者的释放都会加剧温室效应。

科学家认为,在西伯利亚地区重建一个类似更新世的环境,以草类维持土壤的稳定性,这样也许能阻止温室效应的加剧。一方面,这样的生态系统的反照率(反射太阳光的能力)高,能减少太阳照射引起的气候变暖;另一方面,由于有大量草食动物存在,践踏积雪,将地面暴露在更为寒冷的环境中,冻土就不会解冻,从而缓和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

重新野化北美

科学家准备实施“重新野化北美”计划,目的是拯救那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大约1.3万年前,北美大陆失去了它的大部分大型动物。2006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更新世公园”的带动下,美国科学家开始实施“重新野化北美”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在北美地区重建一个与更新世相似的自然生态系统,从而延缓甚至阻止物种的灭绝进程。科学家认为,如果生态系统持续恶化下去,北美大陆最终会成为“老鼠和蒲公英的天下”。

但是,要想恢复更新世的生态系统,必须引入那个时期的大型动物,这至少在目前是绝无可能的,因为那些动物早已灭绝,而克隆它们的技术尚不成熟。因此,“重新野化北美”事实上是引入与已灭绝动物相关的物种。

该计划的第一阶段是引入一些濒危物种。首先引入的将是博森龟。博森龟是北美洲最大的陆地龟,直到更新世末期,这种重达50千克的龟类还广泛分布于奇瓦瓦沙漠中,如今却只见于墨西哥北部的一小部分地区。接下来,将引入野马和野驴作为它们的已灭绝同类物种的代理物种。考虑到欧亚和非洲的一些同类物种也濒临灭绝,在“重新野化”系统中也将引入亚洲野驴和普氏野马等。大夏驼也将被作为更新世末期骆驼的替代物种引入。目前,野生大夏驼严重濒危,只生活在戈壁沙漠中,如果被引入北美,不仅有助于保护这种动物,而且还可能使贫瘠的北美生态系统受益匪浅,因为杂草常常肆虐美国西南部,而杂草却是大夏驼的美食。

第二阶段是引入非洲猎豹、亚洲及非洲的大象和狮子,作为曾经遍布北美草原的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代理物种。非洲猎豹是已经灭绝的美洲猎豹的近亲,在未来100年中灭绝的可能性极大。大象的情况也差不多。在更新世末期,北美洲曾经生活着5类长鼻动物,其中包括猛犸象、乳齿象和嵌齿象。现在,不仅这些动物早已绝迹,亚洲象和非洲象也危机重重。

该计划的终极目标,是将非洲狮和亚洲狮作为古代美洲狮的替代物种引入“重新野化”系统。现在,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在非洲,狮子都受到日益严重的生存威胁。

“重新野化”计划也遭到了质疑。反对者认为,在基因上,那些代理物种跟它们古代生活在北美洲的近亲并不完全一样,比如现在的狮子和猎豹比已经消失的更新世的同类体型小,大夏驼也与更新世的北美驼有明显的区别,因此“重新野化”有点文不对题,而且难保成功。支持者则针锋相对地指出,“重新野化”计划可行的一个最好例证,是游隼被成功地引入了北美洲。上世纪70年代,人们将分别生活在四个大洲的7个游隼亚种引入北美洲,结果它们在北美洲的繁殖能力丝毫没有减退,和在原来的栖息地没有什么两样,现在它们成为已经灭绝的北美洲游隼的良好代理物种。既然游隼可以,那么狮子、猎豹、大象和骆驼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反对者还认为,引入异域物种的做法违背自然规律,可能带来疾病传播或其他无法预料的生态危机。这的确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因此,对“重新野化北美”计划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这也是该计划至今尚未实质性推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克隆猛犸象

如果建成“更新世公园”,里面会有猛犸象吗?

假如能够找到至今保存完好的猛犸象精子,日本和俄罗斯科学家就准备克隆这种至少在几千年前就已灭绝的巨兽,从而让它重返人间。这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但在科学上确有一定的可行性。要知道,科学家早已将大象的卵巢组织植入老鼠体内,从而让老鼠产生了大象卵子。那么,制造猛犸象胚胎又能难到哪里去呢?事实上,克隆猛犸象在技术上并不存在障碍,困难的是至今未能找到一头保存完美的猛犸象遗骸,甚至连一个保存完整的猛犸象精子或卵母细胞(最终会变成卵子的细胞)都没找到。科学家认为,只要最终能找到完整无缺的猛犸象精子或者仍具活性的猛犸细胞DNA,他们就有可能克隆出猛犸象。

克隆一头猛犸象肯定会引起很大的轰动,但技术难题也多。如果找到的是猛犸象精子,首先,要确认其染色体是否完整,方法是将染色体注入老鼠卵子里,看它们能否以适当的方式游动。然后,让一头雌象当代孕“妈妈”,用猛犸象精子使之受孕,注意要选用只含X染色体的精子以保证杂交后代是雌性。再后,用猛犸象精子使这头雌象的雌性杂交后代受孕,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第二代杂交后代更具猛犸象特征。如此反复,那么最终的杂交后代将无限逼近猛犸象“原版”。不过,这样得到的杂交动物是否拥有生育能力还无法预测。比如,驴和马杂交的后代——骡子是没有生育能力的,但沼泽水牛和河流水牛尽管染色体数量不同,它们的杂交后代却能成功繁殖。

如果找到了染色体完好的猛犸象细胞,科学家就会把细胞核注入大象的卵子里,电击卵子使之进入受精状态。这种方法对细胞核活性的要求很高,能否找到这样的细胞谁也不知道。当然,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先进的技术,从而降低对细胞核活性的要求。

按照科学家的设想,不管用哪种方法,一旦制造出猛犸象胚胎,在经过五次细胞分裂之后,就把它运往泰国的一家实验室,那里曾经使用试管授精技术培育出亚洲象。届时,胚胎将被置入一头代孕母象体内。假如一切顺利,600天后,一头纯种或杂交猛犸象就诞生了。

过去十几年中,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冻土中找到了猛犸象的皮肤和肌肉,虽然这些组织中的多数细胞已经败坏,但科学家还是设法拯救了一些蛋白质和基因碎片,并将之与大象做比较,结果发现猛犸象同大象尤其是亚洲象的血缘很接近。

1986年,一位日本科学家透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当精子游向卵子时,一旦与卵细胞膜结合,它就停止移动。两个细胞膜融合之后,精子被卵子吞掉,精子的尾巴也折断了。这个事实证明精子在被卵子吞掉、其携带的基因进入卵子之前实际上已经死亡。这位科学家不断冻结、解冻老鼠的精子,直到精子的细胞膜破裂,精子死亡。他发现,哪怕反复冻结和解冻20次,精子死了,但其DNA仍然完整。这位科学家把已经死亡的精子注入老鼠卵子里,可是经过了上万次实验也没能让卵子成功受精。他并没有放弃,又改用公牛的精子和母牛的卵子做实验,结果被注入死亡精子的卵子开始分裂并形成胚胎。这一实验结果的含义不言而喻:和牛一样,哪怕猛犸象的精子已经死亡,照样也可能使母象受孕。这就奠定了用死亡但DNA仍然完整的猛犸象精子进行繁殖的理论基础。

科学家经过探测发现,在西伯利亚,在更新世9万年的冻土层中,每平方千米冰冻沉积物中大约有100头猛犸象骨架。由此估算,在更新世时期,每10平方千米就可能有一头活的猛犸象。科学家已经做好准备:一旦找到完好的猛犸象精子,就用液氮容器冷冻保存;一旦克隆出猛犸象,就让它栖息在西伯利亚正在建造的“更新世公园”里。不过,要想让猛犸象“复活”之后常驻人间,就必须克隆出大批的猛犸象,并想方设法使它们繁殖后代,以避免近亲繁殖。令人遗憾的是,科学家前往西伯利亚进行了多次极为艰苦的搜寻,但迄今仍未能找到哪怕一个完好的猛犸象精子。

相关链接>>

更新世

更新世,也称洪积世,地质年代名称,第四纪的第一个世,距今大约160万年至1万年。更新世是冰川作用活跃的时期,在整个冰期,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大陆生活着猛犸象、骆驼、马、巨型河狸、狼和短面熊等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到更新世晚期,距今大约1万年前,现代人类经白令海峡进入美洲。最新理论认为,人类带到美洲大陆的疾病导致猛犸象等大型哺乳动物灭亡,而人类的狩猎可能加速了这一进程。

长毛猛犸象

长毛猛犸象是北美洲5种大象中最有名的一种。长毛猛犸象比今天的大象重得多,但比其他美洲古象要小一点,身高很少超过2.7米,体重不超过8吨。长毛猛犸象长着深褐色到接近黑色的浓密长毛。厚厚的长毛可以帮助它们抵御严寒。长毛猛犸象是草食动物,长着特别适合嚼碎茅草和苔草的磨齿。它们每天大约要吃180千克食物,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大约是12小时。由于它们生活的地方每年都有一部分时间被积雪覆盖,因此它们每年都要进行长途迁徙。

长毛猛犸象可能起源于非洲,而后走出非洲遍及全球,特别是在北美洲广泛分布。

更新世晚期,长毛猛犸象突然灭绝了,只在位于俄罗斯极地区域的弗兰格尔岛上有一小群幸存下来,直到大约4000年前才灭绝。那时,非洲的古埃及人正忙着修建金字塔。长毛猛犸象灭绝的原因迄今仍不完全清楚。

现在,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长毛猛犸象的遗骸,其中包括从英国到西伯利亚,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地区。

关于克隆

◎2006年初,科学家宣布已经解读了猛犸象基因组的一半内容,并有望在3年内破译猛犸象的整个基因组。这使猛犸象重返人间的计划可行性又增加了一成。

◎克隆已灭绝动物的理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当时,美国作家迈克尔•克里奇顿的小说《侏罗纪公园》风靡一时,后来被好莱坞著名导演斯匹尔博格改编成同名科幻大片。这部影片讲述,科学家运用远古琥珀中隐藏的蚊子DNA克隆出了恐龙,并建立了恐龙园,谁料恐龙却加害人类,引发了一场惊险逃亡。

◎1799年,一个名叫苏马可夫的寻象牙者偶然间发现冰中埋着一具骨架。此后几年中,他每年返回这里。到1803年,冰终于融化,露出一个几乎完美无缺的猛犸象。这也是首次得到的供科学研究的猛犸象样本。

◎因为留存的遗骸最多,也相对最完整,猛犸象是所有已灭绝的大型动物中被研究最多的史前动物。这也是科学家计划首先克隆猛犸象的原因之一。但是,许多科学家不相信猛犸象可以被克隆出来,同时也质疑克隆已灭绝动物会不会带来古代瘟疫或其他灾难大暴发。

◎用冷冻保存的精子实施克隆,也是拯救濒危动物的最佳途径之一。

猛犸象复活之梦

——美国《科学》杂志编辑理查德•斯通访谈录

理查德·斯通是美国《科学》杂志的编辑,他在自己的新书《猛犸:冰河时代巨人的复活》中讲述了他和一些研究者以及做梦都想复活猛犸象的人在西伯利亚寻找猛犸象的经历。他在书中讲述:西伯利亚人从寒冷的冻土里成功挖出一具冻僵的猛犸象遗体后,将其放到火上烧烤,然后兴高采烈地撕咬猛犸象肉。斯通还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尽快使已经消失许久的物种复活的方法。以下是他给出的对一些令你我都感兴趣的问题的解答。

猛犸象真的能死而复生吗?

对。在20年内,我们就将看到一头克隆出来的猛犸象。但在未来5年内,人类克隆将先于猛犸象克隆,也就是说,先有克隆人,接着才会有克隆的猛犸象。(注:从技术上说,克隆人类要比克隆猛犸象容易得多。)

人们为什么对复活猛犸象如此感兴趣?

猛犸象在地球上已经消失3700年了。它不同于那些近期灭绝的物种,人们对这些物种耳熟能详,也许已经将它们的DNA、甚至一些新鲜的组织冰冻保存起来,希望将来能用于克隆。一家以试图克隆人类胚胎而闻名的公司最近宣布,他们正在努力使一种在西班牙刚刚灭绝的山羊复活。但这只是山羊,而猛犸象更有资格代表像长毛犀牛、剑齿虎这样更权威、消失更久的灭绝物种。

复活猛犸象有什么技术障碍?为什么迄今为止仍然没有看到一头克隆的猛犸象?

研究者还未找到妥善保存的猛犸象尸体样本。著名的雅可夫猛犸象(注:从西伯利亚冻土中出土、曾经引起极大轰动的猛犸象尸骸)其实令人失望,因为它留下的东西实际上并不多。研究者在2001年春发现了另外一个猛犸象样本,这个样本留下的肉要多一些,但尚不清楚经过几千年冰封之后其中有多少肌肉保存完好。直到现在,研究者仍然需要寻找到保存良好的样本。

科学家希望如何复活猛犸象?

或者通过克隆,或者通过繁殖。技术因素目前是克隆猛犸象的最大障碍,因为许多发现的猛犸象DNA已遭到破坏,必须发展技术,直到能修复DNA片段,并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能用于克隆的猛犸象基因组。

一些猛犸象专家反对复活猛犸象。他们竭力阻挠创造只能在动物园里生活的动物。你认为伦理问题会阻止猛犸象的复活吗?

我认为谁也阻挡不了科学的发展。想想DNA革命是如何发生的吧,那时许多人反对将一个物种的基因移到另一个物种上来制造转基因动植物,可是谁能料到如今转基因植物比比皆是?

有没有人运用这种技术使早期的人类复活?

在你可能感兴趣的早期人类中,例如克鲁马努人和尼安德特人,我们还没有发现冰冻保存下来的人体。但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脉,人们发现了保存5000年的冰人。可以想象,只要他的身体组织冰冻保存完好,我们就能进行克隆。但是,就算是能够找到足够的DNA,有5000年历史的冰人就真能复活吗?克隆出来的冰人和真正的冰人就真的会一模一样吗?要知道,克隆并非是指彻底复制,也不是马上就能复制出一个动物,而是利用DNA从受精卵阶段开始培育携带这一DNA遗传信息的动物。也就是说,一个人被克隆出来之后,首先会是一个婴儿,他要长大、学习。可想而知,这样克隆出来的冰人和当初的冰人肯定会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前者所处的环境和5000年前迥然不同。最终,你将见到一个跟我们的思维一样的冰人,他只会在外表上形似5000年前的那个人。

如果科学家成功复活猛犸象,它们将在哪里居住?

将它们放在一个跟1万年以前类似的栖息地。在西伯利亚北部,有些地方看起来跟1万年前非常相似,所以已经有人正尝试在那里再造一个被称为“更新世公园”的更新世生态系统。

今天的西伯利亚北部气候非常潮湿,沼泽众多,不能承载数量庞大的畜牧群,也不能维持猛犸象的生存。可以设想,如果猛犸象像大象,那么它们每天要消耗近140千克草料。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将猛犸象放在西伯利亚北部它们就能存活。而在上一个冰河期,干草地十分广阔,食草丰美,能为许多如猛犸象、长毛犀牛、草原野牛这样的食草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有一种理论认为,这些大型动物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俄罗斯生态学家谢尔盖•兹莫夫在西伯利亚用篱笆圈了一块土地,将其称为“更新世公园”。现在他正将野牛带到这个公园。西伯利亚目前那些冰河时期残留下来的草地稀疏薄弱,他希望通过这些野牛的活动让干草地再度焕发生机。如果能将一块冻土、苔原转化成草地,在那里就有了一块猛犸象的栖息地。

你认为各国——比如说美国——会像对待克隆人一样来设法阻止复活濒危物种的尝试吗?

我认为任何国家都不会喝斥:“你敢!不许克隆猛犸象!”毕竟,克隆动物已经诞生,关键是要制定动物保护规章,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以相同的标准对待其他动物克隆的研究。我认为,那些规章也将应用于猛犸象克隆。

有科学家认为,一种神秘的超级致命病菌导致了猛犸象种群的最终灭亡,因此他们担心复活猛犸象将导致这种致命病原体的再度暴发。这值得担心吗?

暴发瘟疫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可能性极小。在西伯利亚,死于天花的人被埋在冻土里,他们身上的天花仍然活着,那么早就应该有天花病毒解冻复活了吧?但我们并没有见到前往当地从事研究的科学家或者当地居民被天花病毒击倒。因此,复活猛犸象或许没有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可怕。但是,另一方面,复活猛犸象的确有可能创造出一个自这个物种灭绝后就已不复存在的病毒或病菌寄宿的仓库,因为猛犸象原本就是某种特殊疾病的宿主。人类或许不会受到影响,但这种通过猛犸象而激活的疾病可能会传播到大象身上,这对于已经濒危的大象来说,无疑将是灭顶之灾。当然,复活猛犸象导致超级瘟疫大暴发的可能性应该说很小。

除了这种“极小的”可能性之外,克隆猛犸象还可能带来什么危险?

克隆动物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它们往往体型庞大,要么有循环系统障碍,要么在出生时就存在缺陷。动物克隆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医学风险,毕竟只有等到新生儿出生后我们才会看到他们有无问题,更不用说人类克隆还面临着巨大的伦理争议。这就是多数研究者为什么会对那些尚不了解所面临的风险就试图克隆人类的人感到愤怒的原因。

风险的存在会不会使人们放弃克隆猛犸象的努力?

13.游公园小学作文 篇十三

国庆假日里,爸爸说:“我带你去人民公园转转,我小时候经常去的。”我心里也想去看看。

我们一进去,就看见一只大白猫和三只小白猫。我刚想去摸小猫,旁边的管理员说:“别摸,那只老猫可凶了。你去碰小猫,它会来咬你的。”我听了,怕了。这几只猫也跑进草丛中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往前走,来到一棵大树旁。“扑啦啦-”,两片黑影从头顶上飞过。“看,两只鸽子。”爸爸说。我向上一看,果然树枝上有一黑一白,两只鸽子。这时,一个人走过来说,树上还有只小松鼠。我们顺着他的手指望去,一只老鼠模样拖着条长长的尾巴的东西,伏在树枝上。颜色灰灰的,和树杆差不多,很难分辨出来。别以为松鼠很大,其实它小着呢。它可机灵了,真可爱。爸爸还拿着照相机给它拍了照片呢。

……

14.游公园小学作文 篇十四

我找哇找,找哇找。“找到了”我兴奋地说。春天在桃树上,公园后门的几株桃树上,长出了红色的嫩芽,中间还有几颗火红的花蕾。爸爸告诉我,不久,桃花就要开了。

春天也在柳枝上。我发现一排排柳树上,都挂着鹅黄色的枝条,风一吹,就悠悠地飘荡起来了,像是披上了一层半透明的薄纱。

春天又在花圃里,长着刺的玫瑰也出现了红色的花蕾,有些都快开放了,还有太阳花,开得更茂盛,有的粉红,有的朱红,有的金黄色,花瓣周围长满了柔软的,毛毯般的草,中间种着许许多多的花苗,有的我连名字也叫不出来。忽然我瞧见四周的草坪下,停着无数只蝴蝶,我很奇怪,现在怎么已经有蝴蝶了呢?走近一看,原来是五颜六色的蝴蝶花。有紫色的.,有黄色,有红色的,也有黄里带青的,春风一吹,它们就摇晃着,像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15.维格兰雕塑公园 篇十五

1869 年,古斯塔夫·维格兰出生在挪威南部沿海小镇芒达尔,是一个木匠的儿子。维格兰被称为天才艺术家,因为他从来没有在大学里学过艺术,完全是自学成才。维格兰小时候喜欢读书和绘画,尤其喜欢画人的裸体,为父母所不喜。他经常买糖果哄弟弟当哨兵,自己躲在屋子里画自己的裸体。父母回来时,弟弟发出警报,他赶紧穿上衣服,把画藏起来。15 岁时,维格兰的艺术才华首次在他的木雕技艺中展现出来。父亲终于认识到做一个木匠也许会埋没了他的艺术天才,于是把他带到首都奥斯陆,期望他能从此由学徒成长为大师。然而,两年后由于父亲去世,维格兰被迫返回故乡,暂时放弃了成为一个雕塑家的梦想。1888 年,维格兰再次回到奥斯陆。这一次,他带去了由自己创作的大量群雕和浮雕的素描作品,其主题大多源于古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雕塑家布林儒尔夫·伯格斯里安在看了维格兰的雕塑作品后,印象十分深刻,于是把他带回自己的工作室,并给他上了第一堂真正的艺术课。1893 年,维格兰拜访了艺术大师奥古斯特·罗丹,并在罗丹位于巴黎的工作室里看到了大师的杰作,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他特别着迷于罗丹所创作的“地狱之门”和“春宫群雕”。罗丹对艺术的理解深深地影响了维格兰以后的创作。罗丹在其作品中对男女之间亲密无间而又妙不可言的关系的处理尤其深深地打动了维格兰,他终其一生探究这一主题并取得巨大的成就。

1910 年,维格兰41 岁,他向挪威政府提出:“给我一片绿地,我要让它闻名世界。”政府同意了他的请求,将首都奥斯陆的弗罗古纳尔公园交给了他。维格兰大展其艺术才能,把自己后半生的心血全部注入到雕塑艺术对生命的诠释之中。30 年后,这里果然震惊了世界。维格兰的骨灰也留在这里。为了致谢和纪念这位杰出的雕塑大师对挪威乃至世界的无私奉献和不朽功绩,奥斯陆市政府把这座公园命名为“维格兰雕塑公园”。

公园内所有的作品都与人性有关,而且所有人物都以裸体出现。除了受罗丹的影响,维格兰还认为,唯有以最自然的方式呈现作品,才能让世人看到人性的真谛。公园内的雕塑逼真写实,将人物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凝固在

花岗岩和青铜里,表现了人类从出生至死亡各个时期的不同形态与心境,给游人许多有关人生的启示。维格兰以人体艺术这一特殊的表现形式反映“生与死”这一永恒的主题,这是他对人类历史特别是人类艺术史的杰出贡献。维格兰这样评价自己:“也许我的前世就是一个雕塑家。不管外界对我如何强烈地嘲弄和无情地鞭挞,也不管我如何努力地去尝试寻找另一条生活道路,最终我都会重新回归艺术之路。”

让我们跟随参观者进入这座闻名世界的雕塑公园。

生命之桥

走进公园大门,仿佛进入一座开放式的艺术殿堂。首先展现在游人面前的是“生命之桥”—— 一座表现人生成长经历的很特别的桥,横跨在维格兰公园宽阔的池塘上。在大桥两边的花岗岩护栏上,每隔数米就有一座青铜雕塑,依次是婴儿、儿童、少年、成年、老年等人生各个阶段的真实写照,共58 座。儿童的纯真无邪、少年的踌躇满志、少女的绰约多姿、与恋人相拥时的幸福、初为人父母的喜悦、老人的郁郁寡欢……每个形象都栩栩如生,令人啧啧称奇。其中,有一个青铜圆环绕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进行着轮回运动。圆是永恒的象征,男女则是东方“阴阳”的象征,所以这一作品很可能是维格兰对两性之间的永恒吸引和不朽爱情的东方式的诠释。

虽然这组雕塑中的人物年龄各异,但其中老年形象明显比公园其他地方的要少些,所以这组雕塑旨在传递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信息以及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许多个性鲜明的儿童形象在这里表现得栩栩如生,其中最著名的是“生气的小男孩”。小男孩架着胳膊,紧握双拳,圆瞪双眼,紧锁眉头,那付生气的样子被维格兰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据说,旁边那对恩爱拥抱的男女是他的父母,他是因为嫉妒而愤怒。这尊雕塑曾被人盗走,并以此向政府勒索,但遭到拒绝,后来被发现遗弃在一个废弃的小仓库里。失而复得的“生气的小男孩”更加出名。

生命之泉

走过“生命之桥”,就到了“生命之泉”。“生命之泉”是公园里最早的青铜作品,占地1800 平方米,地面均由马赛克和黑白花岗岩铺垫。在泉池中央,六位巨人托举起一只硕大的碟状容器,从容器中溢出的水幕将巨人们包围其中。这件作品由六位巨人扛着,代表着人生不同时期的重负。年龄各不相同的巨型男子,既可以解释为在生活重负下的辛勤劳作者,也可以理解成为生命的成就付出心血者。生命是从水中而来,水是生命的源泉,所以喷泉组雕寓意深远,而喷泉四周护栏上的20 座人树合一的组雕显然就是维格兰心中的“生命之树” 。

将人类和树木熔铸在两米高的青铜雕塑之中是维格兰的原创理念之一。喷泉四壁的浮雕从婴儿出世开始,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过程。而四角的雕塑,一角是天真活泼的儿童,一角是热情奔放的青年,一角是劳累辛苦的壮年,一角是垂暮临终的老年,组成人生的四幅画面。这一组作品浪漫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演绎了人生的各个阶段,从童年、青春期发展到成年,然后渐渐步入老年并由死亡来结束一轮循环。但是,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只是一个循环的结束,新一轮的生命又将从那永不枯竭的泉水中源源不断地喷薄而出。

生命之柱

在“生命之泉”的后面,是整个公园内最具代表性且蜚声世界的“生命之柱”。石柱高17.12 米,直径 3.5 米,重270 吨,是在一块花岗岩巨石上整体雕凿,由121 个人体雕像所组成的雕像柱。“生命之柱”类似中国古代的华表,是公园雕塑作品的艺术高峰,由维格兰花费近20 年心血雕刻而成,完成后不久维格兰就去世了。

这根“生命之柱”完全由独立的或组合的人体以浮雕的形式构成。底部以逝去的生命体为基础,在此之上的人体呈螺旋状向上攀升,运动至中途时稍作停顿,然后以更快的节奏继续向上升,顶端则由一群弱小的儿童组成。整个柱体刻满了由下往上、首尾相接、充满动感、体态各异的人,似乎是挣扎着向上爬,表达了人成长的艰难曲折,展现了人间生老病死的众生相,刻画了人类与困难搏斗的情景,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生命之柱”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是人类复活的象征,有人认为是人类在奋斗中求生存,有人认为是人类向往精神世界的写照,还有人认为是人类对平凡生活的超越以及生命周而复始的轮回。

生之世界

这是由36 组情态不同、年龄身份各异的人物组成的花岗岩群雕,讲述着人类生命周期的故事。

每一组雕塑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以展现各种典型的人类生活情形以及人际关系。有男女对坐并凝视着其间的小孩,有孩子们在嬉戏,有青年男女的梦想与喜悦,也有老人对生活的回眸与满足以及对生命的眷恋。这些群雕在结构和形式上表现出千变万化的风格。刚开始时,维格兰或许想保留花岗岩石块的原始风貌,所以对早期的人物塑造风格更趋于大刀阔斧,浑然天成而较少着眼于细节,之后,他则对结构及人物精雕细琢,并在人物之间赋予了更多的空间。

生命之轮

1930 年初,在“生命之桥”完成后,维格兰又创作了一个小型儿童玩乐系列组雕,安置在桥下池塘边的儿童游乐场。在游乐场中央,有一根花岗岩柱,上面托举着一个胎儿。池塘中常有野鸭和天鹅游弋,俨然一个童话世界。

1934 年,维格兰又精心设计并完成了大型青铜雕塑“生命之轮”。

沿“生命之柱”后的公园纵轴线走下去的850 米处,是一个铸造于1930 年的日晷。绕过日晷再上行,在公园的尽头,屹立着一座“生命之轮”铜雕,由头脚相连的4 名成人和3 名儿童组成,似乎是由人形成的圆圈在动态地舞蹈。整个雕塑象征着人生生老病死圆满循环的过程。人不可能永生,但似乎可以死而复生,这就是“生命之轮”。

上一篇:公司元旦联欢会上的领导讲话下一篇:寒假趣事 - 四年级写事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