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的概念

2024-09-14

环境评价的概念(精选12篇)

1.环境评价的概念 篇一

绿色环境税收的概念与实践

一、绿色环境税收的产生

上世纪60年代,由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许多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累积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使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威胁。加强环境保护,以税收强制手段控制全球环境退化度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与环境问题,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使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准则得以公认。随着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等财富在代内和代际的公平分配”理论的确立,为解决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环境退化问题,经济学家庇古率先提出的.“政府利用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环境税收思想,是绿色环境税收得以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随着全球宏观税收比例的提高及税收宏观调控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和绿色壁垒的宏观税收调控作用的突现,世界各国已逐步开始探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环境税收”问题,促使经济学家庇古的“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绿色环境税收”理论得以实行,于是顺应世界潮流的绿色环境税收应运而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绿色环境税收的发展出现高潮,由于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都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并出现了不少新研究成果,促使绿色环境税收研究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目前针对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欧盟委员会提出开征二氧化碳税的绿色环境税收,可以预见全球绿色环境税收的征收使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全球经济一体化绿色环境税收制度的国际化势在必行。

二、绿色环境税收概念及种类

为了从根本上使环境保护得到长远的保障,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世界经济学界在着手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问题时,提出了“绿色环境税收”新概念。使税收在一定程度上也被赋予了新的职责,即增加了宏观调控自然环境保护职能的新内容。根据一般性概念,绿色环境税收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宏观调控自然环境保护职能,凭借税收法律规定,对单位和个人无偿地、强制地取得财政收入所发生的一种特殊调控手段,充分体现了国家以自然环境保护为主体的宏观

税收调控职能,是一种既重经济效益又兼顾公平的环境经济政策手段。

从广义上说,绿色环境税收是税收体系中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和税目的总称。它不仅包括污染排放税、自然资源税的生态税费,凡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关的税收调节手段都应包括在内。绿色环境税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资源税:是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实现代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或限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根据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的稀缺程度差价征收的生态税种,是绿色环境税主要税种之一。其中主要包括:对开采出的资源征收的开采税;按照资源储量征收的地产税;中国已经试行征收的资源税、资源补偿费和环境破坏补偿费等。

2.污染税:是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环境退化度,实现绿色清洁生产,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污染行为征收的环境污染税种。其主要是排污税,是同所导致环境污染(无论是排放到大气、水或土壤或产生的噪声水平)的实际数值直接相关的税收支付。即根据排放量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来决定税率以计算的污染排放税,如对废气、废水征收排污费,包括新开征的硫税和碳税。排污税一般一次只针对一种类型的排放征收。

3.绿色环境税收优惠减免:是为了鼓励企业节约资源和对资源实行综合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而实行的减免税及补贴政策,均属绿色环境税收范畴。

三、我国绿色环境税收现状

我国绿色环境税收实施与国际相比,虽然起步晚、标准低、相对滞后,但中国作为资源环境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绿色环境税收实施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关注资源环境保护问题,已开始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进行环境保护,特别是1993年以来,经过近的发展完善,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利用环境税费经济手段、调控资源环境保护的中国排污收费制度,使我国绿色环境税收调控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取得了不少的进展,成效显著。仅环境排污收费一项,国家就已规定了污水、

[1] [2]

2.环境评价的概念 篇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全球环境严重恶化、环境问题日趋国际化和复杂化的大背景下, 人们逐渐关心产品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并逐步认识到依靠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消除污染更为有效, 于是清洁生产应运而生, 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施。目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运用清洁生产理念降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钢材、水泥、电力等高碳行业的碳强度, 有助于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 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应有之义。

2 清洁生产的概念沿革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正式提出“清洁生产”这一术语, 认为“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 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最初的清洁生产概念包括两个层次—生产过程层次以及产品层次。对于生产过程层次, 清洁生产侧重节约原材料, 淘汰有毒原材料以及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层次, 清洁生产概念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 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1996年, UNEP进一步修订“清洁生产”定义, 认为清洁生产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 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UNEP于1996年的清洁生产定义拓展了清洁生产的范畴, 增加了“服务”这一层次, 并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修订后的清洁生产内涵更加丰富, 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并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西方的清洁生产概念产生过程如图1所示。

我国清洁生产概念最早于1993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中提出, 认为工业污染防治必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实行清洁生产。1994年在《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又一次提出“为了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采用清洁技术, 实施清洁生产,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历经近十年的探索与总结,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专门性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清洁生产促进法》, 将清洁生产推向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并对清洁生产的概念进行了更加科学的界定。

“清洁生产”的概念一经提出, 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许多国家和组织的积极推进和实践, 虽然国内外推行清洁生产的起步时间不同, 但可以认定的是, 其基本特征和原则是一致的、相似的。综合以上对清洁生产这一概念的界定, 笔者认为, 清洁生产是由一系列清洁生产方案组成的生产、管理、规划系统, 其目标是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能耗, 从源头减少污染, 实现生产全过程综合预防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清洁生产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可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它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3 清洁生产的特征

清洁生产的实质是一种消耗能源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系统, 强调通过生产过程的清洁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清洁生产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 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低碳化:目前,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电力、水泥、钢材等高碳行业的支撑。如果从这些高碳行业的生产源头降低碳排放量, 调整或改进行业中的高能耗设备, 使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强度降低, 就实现了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低碳化。

(2) 能源使用效率高:能源效率是指能源开发、加工、转换、利用等过程的效率, 是一个绝对概念, 强调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节能, 它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指标量化反映出来。在经济意义下, 能源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用较少的能源产生等量的有用产出。

(3) 废物排放量最小化:清洁生产中的“废物排放量最小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在产品设计中建立物质闭路循环体系, 努力实现污染“零排放”。其次, 积极采用资源重组技术, 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作为“放错了的资源”进行资源重组, 作为生产原料重新加以利用。最后, 当产成品完成使用功能时, 仍可以再循环利用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垃圾”。

(4) 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利用效率贯穿于以上三个基本特征, 一方面实现资源综合、高效、合理利用既是清洁生产的目标之一, 另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是清洁生产的最本质要求, 资源利用效率高是区别清洁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的主要特征。

4 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具有标杆功能, 这些指标为评价清洁生产绩效提供了比较标准, 其主要用途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用于寻找减废空间;作为产品设计和工艺开发的基准;展现环境绩效;作为同一工艺前后期清洁程度对比的基准, 也可以用于企业间清洁程度的评比。

4.1 国外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

关于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世界各国没有统一定论。国外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主要包括六种, 分别是生态指标 (Eco-indicator) 、气候变化指标 (Climate Change Indicator) 、环境绩效指标 (EPI) 、环境负荷因子 (ELF) 、废弃物产生率 (WR) 以及减废情况交换所 (PPIC) 等。

生态指标是由荷兰National Reuse of Waste Research Program完成的, 该指标从生态周期评估的角度出发, 将所排放的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估, 并建立量化的Eco-indicator。但生态指标的区域性限定性很强, 对其他区域未必适用。

气候变化指标也是由荷兰开发应用, 在测算污染物排放量时扩大了选择的标准物质的范围, 包括将CO2, CH4, N2O的排放量以及氟氯烃 (CFCS) 、哈龙 (Halon) 的使用量转换为CO2当量, 逐年记录废气排放量以评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一指标适用于政府对全国碳排放量的宏观控制, 但是无法指导个别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环境绩效指标由非营利机构———欧盟绿色圆桌组织 (European Green Table) 设计开发, 该指标涉及行业包括油与气勘探与制造业、石油精炼、石化、铝冶炼业、造纸等, 其中具体开发出能源指标、空气排放指标、废水排放指标、废弃物指标以及意外事故指标。虽然欧盟所提出的环境绩效指标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 但是对于我国建立各行业的指标体系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环境负荷因子由英国ICI公司开发, 这一指标的初衷是为化工工艺开发人员评估新工艺提供参考值, 其定义为ELF=废弃物重量/产品重量。公式分子中的废弃物重量不考虑工序用水和空气的重量, 不参与反应的氮气 (N2) 也不算在内, 该公式适合于有化学反应的工序。

废弃物产生率由美国3M公司开发, 它的定义为WR=废弃物重量/产出量, 废弃物产生率与环境负荷因子相似, 公式分子中废弃物的定义相同, 分母中的产品重量也就是产品销售量。废弃物产率指标以总产出 (包括废弃物、副产品和产品) 为基准, 其值永远小于1。

减废情况交换所由美国环保署开发, 这一指标需要经常调查或评估废弃物产生量以及原料、水和能源的耗用量, 从而对企业生产进行改善, 同时评估改善程度。这类指标适用于评价比较同一工厂工艺改进前后的清洁生产状况。

4.2 国内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

依据生命周期分析的原则, 目前我国较常用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是主要有四类: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其中, 前两者是定性指标, 后两者主要是定量指标。

原材料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材料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以及可回收利用性这五个方面。而产品指标需考虑产品销售、使用过程、报废后的处置以及寿命优化问题四个方面。这两类定性指标比较宏观, 评价指标主要是靠专家打分, 主观估计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值, 以确定相应的等级。

资源指标可以由单位产品的耗水量、能耗和物耗来表示, 适用于比较同一工厂工艺改进前后的清洁生产状况。污染物产生指标分为三类, 即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这类指标同样无法表明真正的环境影响程度。

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 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完善, 达到新的更高、更先进水平, 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及指标的基准值, 也应视行业技术进步趋势进行不定期调整, 其调整周期一般为3年, 最长不应超过5年。

5 我国关于清洁生产研究方面存在的缺陷与展望

自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清洁生产以来, 国家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推动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 学术界也在清洁生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并取得了很多成果, 使我国清洁生产初具规模。但由于我国清洁生产起步较晚, 很多方面仍不成熟, 关于清洁生产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不少缺陷。

从总体上看, 清洁生产研究侧重于技术和政策方面, 有关法律法规的研究非常薄弱, 因此完善清洁生产相关法律的研究, 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另外, 清洁生产的研究层次着重于“点上的多、面上的少”, 尚未形成我国大多数企业通用的生产模式, 实践中一些具体的清洁生产实施仅局限于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 导致清洁生产尚未在我国形成规模化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 在清洁生产研究方面, 我国应对清洁生产法律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法律理论和制度, 促进和保障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战略由污染物末端处理向污染预防、清洁生产转变;在清洁生产实践方面, 我国应该进一步扩大清洁生产规模, 例如将清洁生产运用到建设生态工业园中, 使清洁生产工作上升到工业园乃至城市或区域范围, 构建清洁生产企业群落, 建设清洁低碳城市, 以实现企业间群落互利共生、信息共享、技术资源集成的循环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凯, 崔兆杰.清洁生产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14-109.

[2]廖健等.我国对清洁生产的鼓励政策[J].当代石油石化, 2005, (2) :28-30.

[3]周鹏, B.W.Ang.基于指数分解分析的宏观能源效率评价[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7, (5) :5-8.

[4]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33-816.

[5]贾爱娟, 靳敏, 张新龙.国内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综述[J].陕西环境, 2003, (10) :31-35.

[6]张学毅, 王建敏.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研究[J].学习月刊, 2010, (12) :109-110.

[7]S.Tridech, K.Cheng.Low carbon manufacturing:Characterization, Theoretical Models and Implementation[R].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Research, 2008, (9) :9-11th.

3.浅析环境知情权的概念 篇三

关键词:环境知情权;法定权利;环境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4-0088-02

①权利的三种形态: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实有权利。这一过程中,法定权利是应有权利和实有权利的桥梁,而法的社会学的重心是从社会实现层面来研究法律现象,法定权利的实现必须经得起社会实践层面的考验。载林孝文.自论法定权利的实现——以法社会学为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2008,32(5)。

收稿日期:2011-12-20

作者简介:谢锐(1987-),男,江西赣州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碩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环境法研究。

关于环境知情权的概念,学者的探索和争议一直没有间断。蔡守秋认为环境知情权是环境权的派生权利,认为环境权的内容包括了环境的使用权、知情权、参与权、请求权,将环境知情权涵盖于环境权中[1]。吕忠梅认为环境知情权的实现并不受国域范围的局限,代表国民获取本国或者世界范围内有关环境状况、国家环境管理状况等环境信息的权利。同时也认为环境知情权具备知情权的性质,但是本质上属于环境权[2]。王明远从公共当局和公众的角度,认为环境知情权是指公众适当获取与环境有关的资料的权利,属于环境权的内容,也是实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性权利。这些资料一般是由公共当局所掌握的,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报告以及一定区域内的污染物质排放信息等等资料[3]。朱谦则认为环境知情权是公众享有的获知各种环境信息的权利,属于知情权的范畴。从以上代表性学者关于环境知情权概念定义看,有两点共识:首先,肯定环境知情权有存在的必要,确立环境知情权是国际化趋势。其次,肯定了环境知情权的权利的内容一般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行使的行为,可以概括为对于环境有关的信息获取。而对于环境知情权的争议也很明显,首先,环境知情权的主体具体范围,各学者的定义还存在差异,有国民、公众当局和公众等等几种代表性用语。其次,是环境信息的差别,有表示是关本国或世界的环境状况,也有表示有关公共当局的、或者各种环境信息的等等,再者是环境知情权的属性之争,尤其是环境权与知情权属性之争最为激烈。因此,对于其概念尚没有统一的论断,大多是学者基于自身认识而表达的观点。本文通过分析环境知情权权利属性,结合其历史和发展进程,根据法定权利属性要义,紧扣“环境”和“知情”的含义,进行界定。

一、环境知情权属于法定权利

法定权利以权利能够为权利主体所行使为宗旨,法律条文的诠释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实践。因此具体的法定权利必须关注权利的实现基础。而脱离平常生活或者行使权利过程中存在争议,无法确保公民的需要权益的权利,只能表述为应有权利。①显然,环境知情权的概念应避免简单的法律条文的形式,警惕走入应有权利的误区,其所要体现的是公众的意志与需要是对于环境信息权益的实现。如“环境权”,在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争议不断探索,许多学者认为动物和人类一样也享有环境权。本文不否定这种观点,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对于以动物和人类一样也享有来诠释环境权,在实践中其权利的实现非常困难,充满曲折,无法为一般公民所适用。因此环境权不能实现,以法律条文来规定环境权也就成为空文。引以为鉴,环境知情权的实现,需要转化为保障公众的具体权益,定位为平常现实生活中能够实现的权利,避免权利束之高阁。谨慎将环境知情权的定义脱离了实际,只是成为一个法律的名词,塑造成一种道德标杆,存在但不权威。笔者认为应该将环境知情权需要赋予法定权利属性,集中体现法定权利的属性:一是,获得真实的利益;其次,获得社会的共同认同[4]。集中体现国家的环境信息权益意志,本质上是国家机器对环境信息公开的一种价值判断,需要表达公众于国家、企业中寻求一种利益的平衡[5]。它的实现可以从法定权利上的知情权、道德上的广开言路和得天下先得民心等观念中寻找根据和共识,但最终对于环境知情权法律上的界定应当是落到实处的实然性权利定义,并不能直接概括为道德、习俗、伦理等等应有权利上的概念。

二、对于“环境”与“知”的认识是定义环境知情权的关键

确定环境知情权中“环境”的含义,是确定环境知情权的权利主体和客体的前提,也是理解环境知情权具体含义的基础。众所周知,“环境”的含义具有多样性、宽广性,有学者归纳了其广义和狭义的含义,也有从要素、空间、功能等方面细分“环境”的含义,笔者认为都具有其成立的根据和合理性。但是赋予环境知情权法律的含义是保障环境知情权实现的前提,而从法律的维度去理解“环境”,则更符合对“环境”含义要求的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公认性。我国《环境保护法》中对于“环境”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解释,也得到学者一致肯定:所谓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因此可以将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定义作为环境知情权定义的依据基础。而在研究其定义中,关键的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和“总体”两个定语。首先,对于不会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可以认为是一般性环境信息,如公民家庭、个人生活垃圾并不足以影响自然环境自净能力等等,对于环境问题并无影响的信息并不在环境知情权范围内。其次,对于“总体”的理解,环境知情权并不是简单对于一定数量的环境资源信息进行罗列,而是要求将环境知情权与相关的环境资源的数量、结构、功能等等信息进行联系、整体性理解。因此,环境知情权中的“环境”应该是有关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影响的环境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

对于“知”的理解,角度不同认识也不一样。有的研究者认为“知”代表公民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和自由,不包括传播信息的自由和救济的自由”[6]。有的学者则认为“知”等同于环境信息权利主体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信息的资格[7]。面对争论,需要回归本源。从词面意思看,“知”就是知道的意思,而知道的意思包含“知晓、了解、认识”等含义。根据《辞海》对于这三个词的解释看,都表达行为主体对于事物的理解的手段和过程,一种认识的过程,包含一种层次递进的关系。代表着行为主体的主观认识由浅入深的过程,而“知”的内涵也体现了环境知情权的认识、获取属性。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知”的理解不包括“传播、表达”的意思,也就没有赋予环境知情权传播和表达的权利属性。因此对于环境知情权“知”的认识应该限定在知道的层面,而这个层面包括知晓、认识、获取。

三、发展历史是定义环境知情权的重要参考

对于环境知情权的最早出处,并没有确定的考证。但可以从一些相关的资料大概推断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了环境知情权的相关理念,①而随着环境知情权近几十年受到普遍重视,代表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下产生的对于解决问题和保护环境的一种探索。国际社会对于环境知情权的法律规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②此后一系列国际环境保护规定对环境知情权都作了规定。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环境知情权从提出立法确认到发展,既是“自下而上”的公众力量的驱使,也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作用的结果[8]。对于公众来说,受民主观念和知情权理念的影响,面对环境公害问题的凸显,公众对于获得环境信息以维护环境利益呼吁越来越强烈。由此可见环境知情权的主张,实际上以承认公众个人面对环境恶化状况的无能为力的表现,体现的是一种对于自己利益的救济和预防手段。因此从逻辑结构看,环境知情权的定义需要表达清楚环境知情权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种是以“需要”为前提的环境信息的获得,主要是实现权利主体在特殊情况下获得相关信息;另一种是以权利为前提的环境信息的获取,它体现的是一种不需要权利主体的信息需求为前提,是一种环境信息公开的强制性行为,代表着享有获得环境信息的权利。

综上所述,环境知情权是公众知晓、了解和认识有关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的权利,而环境信息是关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影响的环境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的信息。是一种获得环境信息和实现环境信息了解、知晓的实体性权利。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环境权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1982,(3).

[2]吕忠梅.再论公民环境权[J].法学研究,2000,(6):136.

[3]王明远.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研究[EB/OL].中青在线网.[2003- 11-07].

[4]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邹雄.环境权新论[J].东南学术,2005,(3).

[6]朱谦.论环境知情权的价值基础[D].苏州:苏州大学,2002.

[7]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126.

[8]申进忠.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论析[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①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群众运动蓬勃高涨,人们热切地要求了解政府掌握的有关环境资料,认为政府有义务公开有关环境的资料。载王曦.美国环境法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第25-37页。

②该宣言原则第10条规定:“环境问题组合是在全体有关市民参与下,在有关级别上加以处理。在国家一级,每一个人都应能适当地获得公共当局所持有的有关环境资料。”

4.环境保护投资概念辨析 篇四

目前国内外关于环境保护投资概念主要有两种观点,通过对这两种观点的介绍和比较分析,对环境保护投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作 者:彭峰 李本东 PENG Feng LI Ben-dong 作者单位:彭峰,PENG Feng(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武汉,430072)

李本东,LI Ben-dong(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541001)

5.环境评价的概念 篇五

21世纪环境保护新概念-生态足迹

摘要:生态足迹是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的量度.通过比较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裁力,人们建立起生态帐户.控制生态帐户的`赤字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世界生态足迹状况和我国生态足迹的发展变化,以帮助教师了解21世纪环境保护新概念和策略.作 者:马宏佳 刘宏康 Ma Hongjia Liu Hongkang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期 刊:化学教与学 Journal:CHEMISTRY TEACHING AND LEARNING年,卷(期):,“”(5)分类号:X171.1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物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6.环境评价的概念 篇六

力概念的研究思路对智力概念整合研究的启示

对智力概念的整合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借鉴物理学力概念的研究思路,阐述智力整合研究中的.智力的定义、功能与意义、要素、分类以及合成问题,有助于得出一些有益的启发.

作 者:杨志强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江苏,南京,210097 刊 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B848.5 关键词:力   智力   整合   研究方法  

7.环境评价的概念 篇七

概念设计是指在空间任务设计过程的初始阶段,利用虚拟现实、敏捷设计和人机交互等技术手段,实现快速、直观的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设计结果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空间任务概念设计阶段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理解任务目标、分解任务需求、初步设计与分析等。概念设计阶段是用户权衡与凝练需求和任务目标的阶段,是设计人员提出设计思路的重要时期。很大程度上,概念设计阶段的工作决定了任务的创新性、效能、成本、周期和可靠性。

当前,概念设计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缺少轻量化的设计分析工具,影响概念设计阶段的工作效率;缺少任务需求分析模型、任务需求管理和追踪工具;系统之系统层面的仿真验证支持手段不足;支撑平台技术还不完备,限制了协同交互水平和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需要构建协同工作软硬件环境。国外正在积极运用系统工程(又称能力工程)理论方法支持体系论证,试图通过系统工程建立体系规划与型号采办之间的有机联系,并积极建设相关的系统工程协同环境,以提高论证的水平。波音公司正在开发武器装备体系工程公共操作环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则试图搭建武器装备体系工程支持环境以能力为基础的体系论证框架、以价值为基础的体系决策框架和以效果为基础的体系仿真框架[1];NASA、ESA和DLR等针对航天项目论证需求,建设了多套航天协同设计设施。文献[2-6]论述了国外建立的多套航天协同设计设施:

①ESA/CDF(Concurrent Design Facility)集同设计设施;

②NASA/JPL PDC工程设计中心;

③US/CDC(Concept Development Center)概念设计中心;

④NASA/IMDC GSFC集同任务设计中心;

⑤Astrium/SDO(Satellite Design Office)卫星设计实验室。

其次,开发用于概念设计阶段的轻量化设计分析工具软件,实现即时分析,提升设计、分析和修改的迭代速度。在ESA CDF,使用数字白板来讨论科学目标和飞行器轨道姿态,使用模型积木来讨论有效载荷的结构外形及飞行器总体布局。在DLR,采用虚拟卫星工具(Virtual Satellite)软件作为协同任务设计环境的基础工具,该软件采用模型为基础的构架,支持图形化的飞行器轨道和结构设计,支持与CATIA分析软件的输出接口,支持ESA的ECSS TM-10-25接口[7]。

同时,发展虚拟卫星仿真技术,加强设计与仿真验证之间的衔接。国外相关机构都已经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在美国,NASA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系统综合与评估工具(ASSET)[8],美国空军Phillips实验室的航天仿真工具包(SST)[9,10],马特拉-马可尼空间公司的SYSTEMA系统[11],Langley研究中心的SPASIM[12],HAMMERS公司研制的虚拟卫星仿真测试平台Virtual Sat Pro。在欧洲,德国空间局、Atos Orgin和荷兰国家航天实验室(National Aerospace Laboratory,NLR)为ESA开发了欧洲实时运行仿真器(The European Real-time Operations Simulator,Euro Sim),现已发布第4版[13,14]。

最后,还需要构建支持多岗位交互、领域工具集成的协同平台,建立规范化的空间任务数据模型,规范“流程”、“数据”和“岗位”的对应关系。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构建空间任务概念设计阶段的协同工作环境,提高概念设计阶段的协作水平。

1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MBSE)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是采用模型的表达方法来描述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需求、设计、分析、验证和确认等活动。随着空间任务的创新性、系统规模和复杂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基于文档的论证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各种不同文档,它面临的困难越来越明显:

①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以及信息之间的关系难于评估和确定,因为它们散布于各种不同的数量巨大的文档中。

②难于描述各种活动。活动是动态的,有交互的,仅用文字描述对于复杂活动就很难描述清楚。

③更改的难度很大。由于文档的数量巨大,要确保所有需要更改的内容都得到更改,将是个很难、很大的工程。

而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支持在论证过程中对场景的快速修改、分析和实时响应,并通过数据交换来实时共享和更新数据。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重在考察建模对象的外部特性,重在体现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按照建模内容划分,模型涵盖了任务分析模型、需求表达模型、操作行为模型、功能性能模型、系统架构模型和成本进度模型。按照开发阶段划分,模型分为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用于描述与任务相关的语义信息,它定义用户关注的重要数据、数据的特性以及数据间的关系。逻辑数据模型以概念数据模型为基础,以特殊的数字建模方法对概念数据模型进行表达,例如开发为关联表格和区域或者面向对象类和属性。物理数据模型是以逻辑数据模型为基础,定义为在计算机上执行的数据对象。数据模型及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基于模型的空间任务概念设计和论证方法能够较好地适应动态性要求、反映系统性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复杂性问题,有效提高了科学决策水平。

2 协同工作平台

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提出了概念设计阶段基于模型的空间任务协同工作平台方案。通过建立任务需求模型、论证流程模型、任务多层数字化模型、流程与数据映射模型和设计方案整合模型等,实现论证流程、数据和文档的统一管理,提高协同论证的工作效率。

采用形式化分层描述需求的思想,建立任务需求模型。将核心需求要素层层分解,实现对其进行整体描述的目的,将最初模糊、抽象的总需求分解为明确、具体和便于使用的子需求。通过形式化语言准确描述需求,通过规范化的过程分解需求,通过关系定义准确表达需求的映射关系。卫星姿轨控分系统外部需求分解如图2所示。姿轨控分系统的需求一方面来源于工程目标顶层需求,另一方面来源于磁强计分系统;同时,也对电源分系统、结构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星务分系统提出了分系统需求。

采用图形化建模技术,建立论证流程模型如图3所示。模型中定义流程的流转序列、步骤节点以及各个节点上相关的用户、变量信息等流程元素。

建立任务多层数字化模型,典型的空间科学任务可分为多层,每一层组成要素称为系统元素。顶层为任务层,包含顶层系统元素-任务;之后,可逐层分为任务段层、系统层、子系统层和设备层等。任务段层包含发射段、空间段和地面段等;系统层包括卫星等;子系统层包括数据处理、姿轨控、有效载荷、遥控遥测和能源等;设备层包括蓄电池、测量设备、执行机构和控制器等。不同任务需要可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如图4所示。

在任务需求、论证流程模型和任务多层数字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流程模型与数据模型的映射关系,建立设计岗位与设计方案的映射关系,实现了论证流程、数据和文档的统一管理,提高了协同交互水平和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基于上述思想,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建立了空间科学任务论证支持系统(简称“论证系统”)[15,16],支持空间科学与探测任务在概念设计和立项论证阶段的论证工作。论证系统提供协同设计工作环境和交互手段,把科学家的科学目标转化为工程技术要求和指标;为设计方案的技术验证提供分析工具和仿真手段;在科学产出、技术可行性、风险和成本等方面对项目进行量化评估,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空间科学任务论证支持系统用户界面如图5所示。

系统提供了统一的登录门户,具备论证流程管理、过程数据管理、工具集成、知识工程以及展示等功能。该系统已支持完成论证任务数十项。

论证系统以组件化思想为核心,将工程设计、分析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规则和方法定义为一系列单元化操作,并通过组件将这些单元化操作组织起来,实现对特定工程设计知识与经验的封装,从而实现设计模式由“基于经验和试错驱动”向“基于知识组件驱动”的转变。论证系统集成了设计、分析和仿真评估等支撑工具软件。

3 设计分析与仿真评估工具

3.1 概念设计与分析

在任务需求建模的基础上,针对交互式设计过程,提出了概念设计过程元模型。概念设计过程元模型包括目标模型、内容模型、心理模型和形式模型。

目标模型:用户的需求、使用目标,以及对真实研究对象的假设条件。

内容模型:概念设计交互中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模型,包括数据、算法和资源等。

心理模型:用户产生的对真实认知对象一种抽象。具有简单、准确(基于目标模型)、容易理解、便于联想与思考的特点。可以是用户已经形成的,也可以是软件为用户培养的。

形式模型:形式模型主要指对内容的表达方式、图形设计及其相关技术。

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用于概念设计阶段的轻量化设计分析工具软件,支持卫星交互式轨道设计、卫星结构建模与有效载荷布局,以及卫星轨道外热流分析、过站及通信链路分析、有效载荷覆盖分析等。实现了快速设计、即时分析,提升设计、分析和修改的迭代速度。

交互式概念设计示意图如图6所示。

3.2 仿真与评估

系统之系统层面的仿真验证强调任务层面的仿真验证、重视系统之间的耦合分析,如图7所示。采用多尺度、多粒度仿真建模,所见即所得的快速仿真方法,提供交互式仿真引擎、形式化语言的虚拟运行以及基于SOA的仿真服务。在仿真模型和仿真数据基础上,构建任务评估模型,提供面向概念设计阶段的空间任务评估能力,提供定量化评估支撑。

4 结束语

8.概念地图评价及量规 篇八

关键词:概念地图 评价 量规

Evaluation by Concept Map and its Rubric

Chen Chun-sheng Xie Chang

Teaching affairs Department,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330022, English Department, Jiangxi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330099,

Abstract:A concept map is a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an knowledge structure constructed by an individual on a particular topic, and it's a visual semantic network about the knowledge components in a particular field organized in a pattern based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A concept map can be used to perform placement evaluation, formative evaluation, diagnostic evaluation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Concept maps are indicating the evaluation methods shifting from traditional ones to modern and they are enjoying its popularity nowaday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ays of evaluation by concept map, and elaborates on its rubric.

key words:Concept Map;Evaluation by Concept Map;Rubric

传统的测量与评价主要是通过测量与评价学习者的行为(主要是回忆行为)来评价学习,对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表征与结构的变化并没有去测量与评价。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测量与评价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现代认知心理学主张通过说明学习者头脑内部的知识表征、结构与过程来设计测量与评价学习。

概念地图是个体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的视觉化表征,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概念地图中概念关系的判断可以测量学习者有关知识命题的网络特征,因为知识网络中结点(节点)多少和结点的关系反映了学习者在一定知识背景或学习环境下对知识重点和疑点的把握。概念地图的建构反映了概念关系的功能作用和它们之间联想能力,也是学习者对有关知识综合贯通的表征能力。

概念地图能评定学生对某个领域知识的理解,探查学生的内部认知结构。在教学时可评定学生的预备知识、确认学生知识的裂缝,可以反映出学生头脑中的误解(misconception)、错误观念(incorrect conception),还能帮助教师确定学生经过教学后所建立的概念联系的广度与质量等等。概念地图评价是注重知识结构和成长过程的评价。

概念地图评价包含两个成分:一是任务实施,学生接受、完成任务,用概念地图来展示他们学习到的知识,呈现知识结构;另一个是组织评价,按量规来评价学生的概念地图成果,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其他学生或自己,也可采用共同评价的方式来进行。

一、任务实施

可采用表1的实施方法对学生安排任务,进行知识结构测查。1

表1 概念地图评价任务实施方法

二、组织评价

学生展示概念地图成果后,接下来就是评价主体对概念地图按量规进行评价。

(一)对概念地图命题的评定

概念地图内容准确与否,关键在于学生所描述命题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对命题水平进行评定。命题可在三个维度上进行评分,即准确性、解释的深度和命题结构的复杂性。见表2:2

表2 命题评定分类系统

(二) 对概念地图整体的评定

人们对概念地图整体进行评价,一般有以下四类方法:3

1.主观评价。

评价主体根据自己对学生概念地图的总体印象进行记分。这种评价速度快,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价主体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可能造成较大的评价误差。

2.结构评价。

评价主体根据学生概念地图表达的命题数、概念地图的结构计算得分。结构评价的可操作性较低,同时这些评价算法自身的有效性仍有待验证。

结构评价的评分方法有很多种,但大部分都是从Novak 和 Gowin于1984年制定的准则演变而来。表3是Novak & Gowin 提出的一个较为综合、针对结构的评分系统。4

表3 Novak & Gowin的评分系统

3.相似度评价。

教师通过计算学生概念地图和专家概念地图的相似度来给出得分。相似度评价的可操作性也较低,同时这些评价算法自身的有效性也有待验证。

所谓专家的概念地图可以是由某领域的权威或学生教师所画的单一的一个概念地图,也可以是教师与一组专家共同画的一组概念地图,还可以是一种“专家概念联系矩阵”(expert link matrix),这种“专家概念联系矩阵”就是让一位或多位专家将一群概念中的每两个概念之间的所有可能关系都写出来,然后把這群概念以不同方式进行分类。5

这种方法首先要确定一个反映理想的知识结构的概念地图即专家的概念地图,教学中一般用学科专家、教师或优等生的概念地图作为标准,而后对比学生的概念地图与标准的概念地图。这种比较有两种方法:

(1)对比评分法。按表4的评分系统师生共同将标准概念地图和学生的概念地图进行分别评分,学生概念地图总分与标准概念地图总分的百分比即为学生的分数,公式为:

学生概念地图最后成绩=学生概念地图各项总分÷标准概念地图各项总分×100,取整数。

表4 概念地图对比评分系统

(2)换算评分法:Lomask等提出另外一种二维的方案,即同时计算概念地图中的概念数量和连线强度。概念的计算是看专家的概念地图中的概念有多大比例被学生提到,Lomask等将这个百分比分成5段:完全(100%)、大量(67-99%)、部分(33-66%)、少量(0-32%)、无(没有提到任何相关概念)。同样,连线的强度也是看在专家概念地图中的必要的、准确的连线中,学生提及的有多大比例,这个比例分为:强(100%)、中等(50-99%)、弱(1-49%)、无(0%)。综合以上两个方面,他们提出了以下评分标准,见表5。6

表5 综合概念数量和连线强度的评分标准

4. 层次评分法。

以上的评分方法都是从知识结构和内容方面来考查,而且过分强调了分数,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也忽略了设计原则、美学、创造性等角度的考查。因此,对概念地图的评价应多方位地进行,而不只能对知识结构和内容方面来考查。

层次评分法是一个多方位的评价方法,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考查。它不对概念地图进行具体的评量分值,而是从总体上分层次地评价概念地图。层次评分法将概念地图分成典范、超标、达标、需要提高四个层次,并从目的、组织、内容、链接、文法、版面、合作、效果八个方面对概念地图分别进行评价。

层次评分法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评价标准,它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具有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它的优点是能从总体效果及细节上对概念地图进行评价,从仅强调测验分数向评价方法的立体、综合、多层次、全方位发展。概念地图层次评分法评价量规见表6:7

表6 概念地圖评价量规

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学生评价制度,过分强调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和选拔功能,把学生评价局限于为学校管理服务,成为学校控制教师,教师管理学生的主要手段。这样就很难对学生作出全面的评价,使评价的教育作用降低甚至丧失。“现代学生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发展结果的评价,更重视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在对过程的评价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评价中来,使评价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使评价产生教育意义,把学生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和指导的过程,变成不断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8现代学生评价,努力寻找各种有效评价学生的方法,试图形成立体、综合、多层次的评价方法体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概念地图层次评分法能从多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因此,概念地图是一个顺应评价体系改革的很好的评价工具。

概念地图可以确定学习者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对知识理解的宽度、深度和知识的相互联系多样化程度,它真实地反映了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它注重知识结构和成长过程的评价,概念地图可用作定位性评价(placement evaluation)、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evaluation)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是一个从传统学生评价向现代学生评价转化符合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很好的他评、互评与自评的方法,是被普遍认可的—种“真实可信的评价”工具。概念地图评价正日益受到重视,广大教师们对概念地图评价量规的掌握就显得非常重要。

注释:

1 张建伟,陈琦.认知结构的测查方法[EB/OL]. http://www.hebiat.edu.cn/jjzx/MET/journal/articledigest10/renzhi.htm, 2009-03-13.

2 丁朝蓬著.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5-206.

3 朱亚莉.促进“反思”的概念构图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6.

4 张建伟,陈琦.认知结构的测查方法[EB/OL]. http://www.hebiat.edu.cn/jjzx/MET/journal/articledigest10/renzhi. htm, 2009-03-13.

5 丁朝蓬著.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3.

6 张建伟,陈琦.认知结构的测查方法[EB/OL]. http://www.hebiat.edu.cn/jjzx/MET/journal/articledigest10/renzhi. htm, 2009-03-13.

7 [EB/OL].http://www.uaf.edu/coop-ext/forestry/wif/teacher/conceptcommunity.htm,2009-05-15.

[EB/OL].http://www.west.asu.edu/achristie/546/inspiration_rubric.htm,2009-05-15.

[EB/OL].http://district125.k12.il.us/faculty/smcgrath/eye/evaluation.htm,2009-05-15.

Laura Karl ,Laurie Stevens.[EB/OL]. http://www.esc20.k12.tx.us/etprojects/formats/webquests/ suept Map Rubric, mmer99/northside/great_deserts/rubricinsp.htm, 2009-05-15.

Rubric created by John Petersen, Wilma Graves-Warner and Steve Sparks [EB/OL]. http://www.esc 20.k12.tx.us/etprojects/formats/webquests/summer99/northside/uniforms/rubricinsp.htm,2009-05-15.

Rubric Concept Map [EB/OL].www.ncsec.org/team11/RubricConceptMap.doc,2009-05-15.

8 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9.

9.课件的概念的作用 篇九

课件(courseware)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所谓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

1基本定义编辑

课件(Courseware)是具有共同教学目标的可在计算机上展现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素材的集合。

课件实质是一种软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课件的基本模式有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无论哪种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1]。

课件作用

①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②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③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④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与基本要素

通过对通识培训模块一科学备课的学习我认为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分析教材

认真研读课标,分析教材编写特点,确定本节课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及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点等。

二、分析学生

1.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活动规律、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三、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设计:主要包括

以下步骤:确定知识技能教学目标类型及水平、教学目标编写即陈述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过程设计要注意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二是注意让学生掌握获取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设计: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不同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

1、导入阶段的教学设计

2、新授阶段的教学设计

3、结束阶段的教学设计

五、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包括:

1、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学设计

2、学生的情感发展教学设计

3、学生的行为发展教学设计

六、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包括:

1、学习动机设计

2、学习方法设计

3、学习环境设计

10.集体合同的概念 篇十

作者

正文内容:

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议或集体协议。《劳动合同法》第51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2003年12月3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通过的新的《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合同规定》第57条规定:本规定于2004年5月1日起实施。劳动部1994年12月5日颁布的《集体合同规定》同时废止。第3条规定:“本规定所称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所称专项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集体协商的某项内容签订的专项书面协议。”这就明确指出了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经协商谈判订立的书面协议,包括一般集体合同和专项集体合同。

(由于写作日期的问题,本文中所引用和参照的法律法规,若与现行法律法规出现冲突或有不一致之处,请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

相关文章:(0)

11.21世纪环境保护新概念 篇十一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物承栽力:可持续发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5—0002—04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05.001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是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的量度。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严格控制在大自然可以再生的范围之内。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雷斯教授(William Rees)和魏克内教授(MathisWackemagel)于1992-1996年创造了生态足迹理论,用于衡量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并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目前。生态足迹概念及其研究方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运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1998年起,每两年发布一篇《全球生态报告》(Living Planet Report),用量化的方法评价全球生态状况。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合作于2003年首次发布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全面而量化地描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状况。最新一期《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发布于2008年。

一、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

1生态足迹的概念

生态足迹。也称为生态占有,它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biological productive land)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这里的所需资源包括各种消费和服务。生态足迹的单位是“gha”(global hectare),即“全球公顷”,它并非通常的土地面积公顷(hectare),一个单位的“全球公顷”相当于1公顷具有全球平均产量的生产力空间。

生态足迹概念的创造者雷斯教授曾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一只负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

2生态足迹的计算

生态足迹的计算基于以下两个事实:(1)人类能够估计自身消费的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2)这些资源和废弃物能折算成生产和消纳这些资源和废弃物的生态生产性面积,

在生态足迹计算中,将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全部面积、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折算为农用地、近海水域、能源用地、建筑用地、草地和林地这6种生物生产面积类型。如图2所示。

由于全球有一百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农用地、建筑用地、林地等的生产能力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平均产量和等量因子(equivalence factor)将这些不同的土地面积折算成以gha为单位的全球公顷面积,以方便国际比较。

计算生态足迹的重要步骤如下:(1)划分消费项目,计算各主要消费项目的消费量。(2)利用平均产量数据,将各消费量折算成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3)通过等量因子将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转换为等价生产力的土地面积,再将其汇总。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eF为人均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n为消费项目数;ack为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

3生物承载力

生物承载力指的是某国家或地区可用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是指运用现有管理方案和提取技术,生态系统生产有用生物材料和吸纳人类制造废弃物的能力。其中“有用的”界定也随时间发生变化,如用玉米秸秆生产纤维素乙醇,导致秸秆成了有用的材料,因而提高了玉米地的生物承载力。生物承载力的单位也是全球公顷,其计算方法与生态足迹相似,只是生物承载力计算的是可供的,而不是消耗的自然资源。

通过计算和比较某地区的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可以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生态足迹超过了该国或该地区所能提供的生物承载力,即消耗大于其自身生态系统可以提供的量,就出现生态赤字,赤字只有依靠两种形式来弥补:进口其他地区的生物承载力而消耗全球共有自然资源,或者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而耗竭本地区的生物承载力。如果生态足迹小于该国或该地区的生物承载力,则表现为生态盈余。因此,生态足迹账户可以判断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全世界是否按照生态方式生活。通过生态帐户,政府、国家或个人可以了解他们对生物资本的依赖程度,以及如何在资源日益约束的世界进行战略规划。

人类需要自我控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可衡量的才是可控制的”,控制的前提是衡量。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为人类提供了一把科学的衡量标尺,使人们原先对生态定性的、模糊的认识上升为清晰的、量化的、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可比性的数据。

二、全球生态足迹状况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人类的生态足迹从1961年以来持续增长。1980年代开始人类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量的比值超过了1。产生生态赤字。本世纪初(2001年)。全球的生态足迹为135亿gha,人均2.2gha;而地球所能提供的资源(生物承载力)限度是113gha,人均1.8gha,人均生态赤字达0.4 gha,约21%。2005年,全球生态足迹为175亿gha,人均2.7 gha;生物承载力为136亿gha,人均2.1 gha,人均生态赤字达0.6 gha,约30%。

人口、人均消费和资源效率三个因素决定生态足迹的大小,具有生物生产力的面积和平均生产能力决定生物承载量的高低。从以上数据可知,虽然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全球生物承载力有所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生态足迹增长的需要,人均生态赤字5年间从0.4gha增至0.6 gha。2005年,全球需求的生物承载力超出地球可供能力的约30%。这表明,当今世界的发展依然是以高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人类已经在大大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了。

美国和中国的国家生态足迹最大,它们的生态足迹总额分别达约21%的全球生态承载力,但2005年美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是9.4gha,而中国人均是2.1gha,美国人均生态足迹是中国的4.5倍。生物承载力在全球的分布也不均匀,美国、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加拿大、阿根廷和澳大利亚八国拥有全球超过一半的生物承载力。其中三个国

家的人口和消费模式使其成为生态负债国,生态足迹大于其国家生物承载力,这三个国家是美国(生态足迹是国家生物承载力的1.8倍)、中国(生态足迹是国家生物承载力的2.3倍)和印度(生态足迹是国家生物承载力的2.2倍)。

1国外生态足迹状况

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由于本身经济发达。社会所消耗的自然资源要比发展中国家所消耗的自然资源多许多,排放的废弃物也比发展中国家多,因此,其社会总体生态足迹比发展中国家要高许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生态足迹不断扩大的状况在工业化发达国家尤其严重,西方人正在以难以维持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极端水平消耗资源。据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2001年北美人均资源消费水平是欧洲的2倍,是亚洲或者非洲人均资源消费的7倍:德国人均“生态足迹”达到4.8gha,北美国家甚至达到9.2gha。在所有国家中,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近乎疯狂的石油开采“荣登榜首”——人均生态足迹达9.9gha。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5倍:美国、科威特紧随其后,以人均生态足迹9.5gha位居第二。贫困的阿富汗则以人均0.3gha生态足迹位居最后。2005年各国人均生态足迹数据如下图所示:

人们形象的称呼阿联酋、美国等为大脚黑名单国。这些国家的生活方式过于消耗资源是其重要原因。如阿联酋首都迪拜豪华酒店成堆,酒店为每一位客人平均消耗275-325度电,而同类德国酒店只为约100度电。研究还显示迪拜的一家五星级酒店每年排放6500吨二氧化碳,是欧洲一家同等规模酒店的两倍。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几乎人手一部汽车、大量使用空调、衣物烘干机等。不过美国更多的是通过进口其他国家的生物承载力而不是超前使用本国的生物承载力来弥补其生态赤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在让其他国家为他们的消费和发展付账。

值得一提的是丹麦,该国人均生态足迹从2001年的6.4gha上升到2005年的8.0gha,在全球排名从第九上升为第四。其生态足迹大幅度的上升,表明该国近几年的发展已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但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科威特、中国等国的生态足迹有所下降。可见。各国在对待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上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从而影响本国生态足迹的值。

2我国生态足迹状况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生态足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在逐年地升高,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的人口翻了—倍,中国的生态足迹也翻了一倍,如今,中国是除了美国之外,从自然界索取资源最多的国家。自从生态足迹理论首次提出后不久,中国的生态足迹就开始计算了。根据《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显示,中国2003年生态足迹是人均1.6gha。位居世界第69位,虽然低于全球平均值2.2gha,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太多,我国国土所能提供人均资源限度仅为0.8gha,相当于需要两个中国大小,才能维持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的平衡。我国人均生态赤字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我国部分生态赤字是通过进口自然承载力来弥补的。2003年,我国进口了13亿gha生物承载力,几乎等于德国全国的生物承载力。

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的数据中,2001年我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2gha。2005年为2.1gha。由此可知,我国的生态足迹值这几年变化并不大,相对以前生态足迹大幅度提高而言,这似乎是一个好的开始。如表2所示:

然而,这并不是说目前我国的发展就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根据中国生态足迹研究:1980—2000年,中国生态赤字的省份由最初的19个扩大为26个,说明未来中国生态赤字所受的损害可能进一步增强,跨国生态占用不可避免。逐年扩增的生态赤字主要是由于化石能源消费的迅速增长造成的。与世界平均相应水平相比,中国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变化非常迅速,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决定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情形。

虽然我国人均生态足迹水平较低,居全球69位,但我国人口负担重,生态足迹形势并不乐观。为改善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之间的矛盾,2008年《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提出了CIRCLE综合发展策略,即城市紧缩化策略(compact)、个人坚持生态敏感型消费策略(Individual)、减少潜在资源消费策略(Reduce)、碳减排策略(Carbon)、提高土地生产力策略(Land)、以及资源使用高效化策略(Efficiency)。[16]这些策略的实施,既涉及政府决策,也关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只有每个人都具备了良好的环保意识,并能以行动承担起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才有可能减缓生态过载现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生态足迹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类为了生存。资源消耗已经严重超过了地球的极限,生态形势已经越来越严峻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生态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生态赤字。

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生态赤字甚至可以意味着毁灭,它可能导致资源紧缺、生态系统崩溃、贫穷、饥荒,甚至引起战争,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生态足迹可以让国家了解本国的生态平衡体系。并显示出具体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衡量本国资源及制定未来发展策略所必需的,因此,生态足迹可以说是一种工具,一种衡量某地区生态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标尺。通过这个标尺,人们可以根据它来评价本国的生态资产价值。确定生态是否处于危机状态,并根据生态现状制定最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12.“环境金融”关联概念之辨析 篇十二

关键词:环境金融,利益兼容性,战略治理性

一、引言

金融资本介入环境领域在时间上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兴起的环境治理运动, 最初是从对环境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和项目融资开始的。环境金融与环境治理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末,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1992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为金融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20世纪90年代,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推出了《银行界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在国际范围内, 世界各国的政府、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及非政府组织在环境金融领域都进行过很多尝试, 直到1997年国际上才正式提出了“环境金融”的概念。在我国, 自2005年特别是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2年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美现中国构想”后, 关于金融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可持续发展这一源自环境法的基本理念被逐步吸纳到金融等其他社会领域,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充分权衡的因素。

环境金融是以环境要素或环境产权等基础资产作为金融交易标的, 旨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能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的经济利益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的金融创新机制, 是环境治理经济手段中的一项重要金融工具。环境金融是用环境价值量或经济价值量对自然资源存量或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损失通过评估测算进行计量, 或直接表现为可交易的环境产权, 运用于金融资源配置、金融活动评价等领域来防治环境污染、管理环境风险, 达到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实现环境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是金融业根据环境产业的发展与环境治理的需求而进行的金融创新。环境金融是将环境要素的价值以信用货币、有价证券等方式进行量化并拿到金融市场中进行交易, 将环境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这种转化的实质就是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行为中获利, 它改变了过去的以污染环境、耗损资源来获利的模式, 是一种新的互利型的环境治理工具。

二、环境金融与绿色金融

2007年我国开始有了环境金融的实践, 首次提出了“绿色信贷”、“环境保险”、“环境证券”的环境金融体系。环境金融是金融与环境的结合, 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此存在着各种不一的称呼, 如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生态金融、气候金融和环保金融等。本文取“环境金融”并认为“环境金融”的表述比“绿色金融”等更为准确。“绿色金融”这类概念更多表达的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金融业的影响, 其主要表现是特别针对金融业的绿色信贷业务, 它是从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 透过金融业的相关业务创新及管理方式的改变, 是从金融业发展本身出发研究如何避免因环境问题而造成的对金融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减少和抵消金融行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其落脚点在于对金融行业自身进行“绿化”;在实践层面, 绿色金融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很多情况下, 只是金融业在面对环境保护压力时不得不采取的形式上的“漂绿”, 并且目前国内谈及的“绿色金融”等大多局限于“绿色信贷”, 即通过银行发放贷款的环境审批来限制污染企业的融资, 其内涵与外延都明显小于囊括但不限于投融资、环境信托、环境基金与保险、环境资本证券化与环境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环境金融”、“绿色金融”等概念只能是“环境金融”的组成部分之一。

而环境金融则侧重于对金融产生影响的环境要素, 以及这些要素与金融手段相结合后形成的以环境产权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及市场体系, 其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环境利益会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所有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从简单的提高能效, 到嵌入更高决策层的环境问题、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多个因素。此外, 将环境金融纳入环境治理领域则其赋予了其更多的环境功能与社会价值, 它将成为环境治理的新型工具, 即把金融创新机制引入环境治理, 使之发挥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共进及风险分担的功能。无论何种称谓, 本质上都是将金融手段作用于环境保护, 使金融在环境保护中创造新的盈利模式、业务创新和制度安排, 最终作用于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环境金融不仅是经济学、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也应当被法学、环境法学更多地关注, 从而拓宽经济学与法学在环境金融领域的对话与交流。

三、环境金融与碳金融

碳金融是环境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环境金融领域应用最广、被讨论最多的环境金融类型之一。无论从碳金融内在的发展逻辑还是从其历史演变进程来看, 碳金融都代表了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 是环境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经过实践而延伸出的下位概念。

从二者的内在发展逻辑来看, 工业革命以来环境问题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日益恶化的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负面影响已经尖锐化, 如何将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是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及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与焦点。排放权交易的产生直接促成了20世纪90年代环境金融研究的兴起, 大多数学者都一致认同环境金融是金融业根据环境产业的需求而进行的金融创新, 是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的融资行为或过程。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 环境金融逐渐发展成为环境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20世纪90年代后, 由于气候问题及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国际社会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国际环境第一课题, 从而直接推动了全球碳市场与碳金融的形成与发展。国际社会的碳金融实践始于1999年, 迄今已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 其构建也是以对环境经济学与环境金融的研究为基础的。以索尼亚·拉巴特和罗德尼·怀特为代表的学者开辟了环境金融的研究新方向, 即碳金融。按照两位教授的观点, 碳金融是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 探讨与碳限制有关的社会财务风险和机会, 提供和应用市场机制转移环境风险和促进环境目标的实现方案。碳金融是环境金融在一个二氧化碳与其他温室气体存在可交易的排放许可的世界里的新发展, 已经成为环境金融中首屈一指的发展模式。

因此, 在国外的学术研究中, 碳金融是从环境金融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延伸出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逐步揭示出金融工具及金融市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这就是金融的投融资作用及金融对环境风险的管理作用。

四、环境金融的特征

环境金融作为一项以治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的金融创新, 有着其特定的属性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对目前已经广泛存在的环境金融参与到环境产业中的实践及环境金融的相关理论的研究, 笔者认为环境金融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利益兼容性、战略治理性、高风险性及国际性。

(一) 利益兼容性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环境容量不足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大问题。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产生了对立甚至冲突。基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律, 其核心就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虽然环境法也强调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原则, 也制定了多项环境经济调节手段如环境税费政策等, 但在实践中仍然难以达到经济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的目标。由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 其涉及各种利益类型, 要构建环境利益的协调机制则需要协调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 如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区域间、各行政部门间、地区间、行业间的利益矛盾, 这些矛盾的存在导致要实现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及其他社会利益的兼容与共进有较多阻碍。这种“利益的不兼容”也是我国当前环境资源管理及向环境治理过渡过程中较为突出的矛盾之一。环境金融不仅是一种治理手段的创新, 更是利益的创新。它是现代金融业与环境治理共同发展的新产物, 不仅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延伸和扩展, 也是一种新的环境保护手段和利益增进机制。环境金融是建立在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公益性与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增进的利益兼容性之上的。

所谓利益兼容性是指环境金融不同于与以往的环境保护调节手段中的“放缓经济增长”, 强调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以至要求经济利益让位于环境利益, 长远利益让位于短期GDP增长等诸多环保优先的表现方式。环境金融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同时容纳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的双重甚至是多重要求, 这是由金融市场的规律决定的。融资的目的就是产生经济效益, 使各项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而环境金融不仅包括了对经济利益的期权, 还融入了环境保护这一目的, 使得这两种利益可以兼容并且均衡。这种利益兼容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只有达成利益的兼容才能减少矛盾与冲突, 这既符合环境伦理与经济伦理, 也与市场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这种利益相融性在环境金融的市场体系与机制较为完善的情形下, 特别是企业与政府行为具备充分合理性的条件下, 通过金融手段的调控, 能够促使污染者注重环境成本的测算, 采用最佳污染控制方式, 既有利于污染治理, 又能获得相应经济效益。

(二) 战略治理性

环境金融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环境治理体系中的一环, 是治理理论在环境问题上的运用之一, 是以管理为主导的政府垄断模式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的战略转变在金融机制上的体现。

金融手段本身具有较强的预测性。以投融资信贷为例, 一般来说企业的信贷申请在前, 污染行为在后, 环境金融的优势则在于可以于信贷投资前进行环境可行性评估, 充分运用金融对资本的调控力度, 对那些有可能造成污染的企业或项目不给予贷款, 使其难以投入生产,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避免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这种预测性不仅可以作用于具体金融项目或行为, 还可以在政策制定领域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金融机制引导资金流向, 有利于转变经济和能源结构, 使环境经济政策目标向以预防为主的较高阶段扩展, 因而具有一定的战略性。

环境治理所强调的环境公益本质上是一个多方参与、协调合作的涵盖民众观点多元性和身份复杂性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传统法学研究及社会实践对于环境问题的内部化, 通常采用经济调节杠杆, 如征收环境税、生态税、排污费和补偿费等,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自然资源的复杂性使得某些环境要素难以进入市场, 而这类“市场刺激”使环境要素能够进入市场自由流通, 但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 仅靠一般的经济杠杆调节环境利益其实质还是行政权对环境资源和利益的配置, 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政府干与行为, 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调节, 因而其作用也是相当有限的。

而环境金融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 一方面环境金融强调市场化的参与, 是典型的环境公共物品与私权属性重叠的交易;另一方面, 环境金融交易产生的资产收入, 无论是碳交易还是其他环境金融衍生品, 都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大背景下演变而来, 带有浓厚的国际经济与政治格局变迁与角力的多重色彩。它不仅是一项经济行为、一种以环境为参与要素的特殊交易, 更是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源, 对于全球环境治理而言如是, 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如何把握环境金融的发展使其带动环境治理的完善、如何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实施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而不至于成为这场由西方发达国家发起的“气候游戏”中的被动方而被驱逐出核心利益圈, 都需要全盘考虑以上诸多因素, 这也是环境金融对人类发出的挑战。因此, 高度的战略性与治理性构成了环境金融的主要特征。

(三) 国际性

全球金融一体化和经济金融化已经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并且程度日益加深。跨国的国际金融活动愈加频繁, 国与国的经济交往除了国际贸易这种传统形式以外, 国际间的金融合作也日益成为国际经济交往的主题之一, 其影响更为巨大。

一方面, 金融业本身在走向国际化, 以市场为依托进行的金融活动需要进入更宽广的领域, 即国际金融市场, 越来越多的跨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纷纷涌现;另一方面环境问题本身的国际性与全球性决定了这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并且需要多方合作才能控制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 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这决定了环境金融具有全球跨度的特征;其次, 从经济学上看, 低碳减排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替代关系, 意味着各大国之间在气候治理问题上会展开激烈的政治、经济博弈;最后, 应对气候问题的治理原则是在降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达到平衡, 这一点也正是环境金融的功能所在, 而气候变化对全世界的影响都是广泛而深远的, 其治理过程也是长期性的。在这种背景下, 加之全球化和国际化步伐的加速、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后现代化思潮的不断扩散、市民社会的逐步崛起及现代民主化的进程的推进, 环境这种特殊的公益也不再只属于国家的管辖范畴, 金融业更不可能只局限于一国范围。由此可见, 环境金融的国际性从其产生之日就已形成。

(四) 高风险性

金融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行业, 这种高度货币化的信用体系决定了它的不确定性和投机因素的存在。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资本国际化的大趋势下, 它不仅关系到单个投资者的利益, 还关系到一国甚至全球经济的稳定。金融工具交易盈亏的不稳定性是金融业高风险的重要原因。金融行业的交易方是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 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 无论哪一种金融工具, 都会影响交易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者未来时间点上的现金流, 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 运用金融工具的交易后果取决于交易者对多种因素的预测和判断。在收益可能成倍放大的同时, 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与损失也会成倍放大。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每个国家都面临着金融风险, 发展中国家尤其要高度重视和警惕。

环境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交易形式, 在享有金融系统融资优势和风险转移与分担功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备了高风险的特征。这种风险性表现为受政策、制度、政治、市场投资需求、通胀风险、利率汇率变动、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等。我国的环境金融和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 还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和行业规则对交易主体、交易项目等法律关系进行调整, 对环境金融的监督管理也缺乏约束机制。市场的自律作用越得不到发挥, 环境金融的风险也就越高。

随着排污权交易等环境经济行为的增加, 金融机构可在排放权证交易中充当媒介。环境金融扩大了金融业的产品范围, 如环境基金、环境保险、可持续发展项目投融资和环境信托等, 也就是说环保产业的发展也为金融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除此之外, 金融机构通过提供绿色环保的投资产品, 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还能为自身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环境金融产品的推广与开发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推进社会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理想局面迈进。

参考文献

[1]索尼亚·拉巴特, 罗德尼·怀特.碳金融[M].王震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

[2]谢红宇.构建我国环境资源管理的利益相容机制[J].企业家天地, 2007 (09) .

上一篇: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石下一篇: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