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三个观点坚持以德育人论文

2024-06-22

树立三个观点坚持以德育人论文

1.树立三个观点坚持以德育人论文 篇一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德才兼备是我党一直以来都遵循的价值观、人才观,其本质是要求党员干部的一切行为都要做到有德、有才,两者兼备,不可缺一,而且是德在前,才在后。事实上,一个人的才能越高,德与才的关系就越密切、越重要。德不仅由才所体现,而且为才所深化、升华;才不仅由德所率领,而且为德所强化、所激活。因此,要想成为组织重用的人才,就必须做到德才兼备。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的用人哲学都认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栋梁,有德无才的人也可使用,有才无德的人坚决不可使用。关于德与才的关系,历史上绝大多数政治家、思想家都主张德才兼备的原则。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从德和才两方面出发,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种: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他主张用人应以德为重,这样才能用君子而不用小人。司马光分析人们选拔人才时往往重才轻德的原因,是由于有德的人被人所敬畏,而有才的人一般被人所喜爱;对所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所敬畏的人则容易疏远。因而考察和选拔人才时往往只看到了才能方面,而忽略了品德方面。他提醒后人说,这样的历史教训太多了,“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

有才无德之人不能重用,有德无才之人予以培养,等其展示才华之后,再予以使用。德才兼备论首先倾向于德,只要品德高尚,才干尚可之人,就可以重用。持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清朝的曾国藩。曾国藩用人讲究品行,其次才考虑才干。同样,他采用这种用人方式,也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曾国藩曾讲:“有才无德,近于小人;有德无才,近于愚人;与其有才无德近于小人,不如有德无才近于愚人。”这段话也反映了曾国藩既强调德才兼备,又注重以德为先。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就要完善科学的考评体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对干部德才的考核、激励和评价机制。突出把对“德”的指标考评放在首位,着力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四个方面入手,在“五看”上细化指标、明确标准。即:一看干部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不能忠诚党的事业,与党同心;二看干部是否牢记党的宗旨,是不是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心为民;三看干部是否作风扎实,能不能坚持群众路线,真抓实干;四看干部能否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能不能廉洁自律,秉公用权;五看干部能否全身心投入工作,始终把心思放在为群众谋发展、谋利益上。

上一篇:幸福幸福为话题的作文500字下一篇:辩论赛主持人开场白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