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录(17篇)
1.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录 篇一
这是怎样一种思想呢?请看作者的论述:“在课堂里教语文, 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 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学生将来经常要阅读, 老师能经常跟在他们背后吗?因此, 一边教, 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这一思想其实强调了逐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然过程, 这是合乎教学规律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思想, 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就是一条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 是改进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的。
那么,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思想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或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是什么呢?
一、要强调预习, 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
预习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求了解文章的重要步骤, 是养成读书习惯、读书能力的好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首先应该指导好学生的“预习”, 因为预习的若干项目都是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如“通读全文”要逐字逐句从头至尾念一遍;“认识生字生语”, 要翻工具书, 查生字难句, 写笔记;“解答教师所示的问题”要动脑筋, 查参考书。除此之外, 还要“领悟文章之内容体裁作法及其背景”“作分析综合比较之研究”。所有这些, 无不是靠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才能做到的。这样, 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了他们的阅读习惯, 训练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预习, 可使施教有的放矢, 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兴趣浓厚, 教学效果良好。凡指导预习有方的教师, 在这些方面都有很深的体会。如果丢掉了预习这一环节, “临到上课, 才翻开课本或选文中的某一篇来, 待教师开口讲了, 才竖起耳朵来听”, 长此以往, 就会使学生养成上课才翻书、不上课不翻书的坏习惯, 这与训练学生“自求了解”是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教学应采取“讨论”的形式
叶圣陶先生指出:“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 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 不再是一味讲解。”这样的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了师生的积极性。学生经过预习之后, 可以发表预习的内容, 可以提出质疑的问题。每个学生的见解都阐发出来, 能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经过这样的切磋琢磨, 学生会渐渐养成认真读书而不是马虎地读书的习惯, 养成善动脑筋分析问题的习惯, 养成在众人之中口头表达的习惯。总之,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会收到很多实益, 教师的指导作用将得到发挥。课前, 要排列讨论程序;课上, 要提出问题, 订补意见, 纠正错误, 补充缺漏, 阐发要点, 归纳讨论结果等。显然, 这样的课堂, 教师的责任不是减轻了, 而是加重了。可以说, “讨论”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继预习之后的自学的继续和深入。
三、练习
作为一个教学过程, “讨论”完毕, 并未完结, 还有一些工作要做, 如“吟诵”“多读相关文章”“应对教师的考问”等, 这些都是“练习”。
“吟诵”是讨论之后, 学生在对课文已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书, 进行体味、品尝。这是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在吟诵过程中, 学生对课文内容能更进一步理解, 对所学东西默默消化、吸收, 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多读相关文章”, 这是在课堂精读文章的基础上扩大课外阅读的练习, 它与精读构成紧密相关的阅读程序。从精读到略读的过程, 是学生从“学习”到“运用”的过程。精读, 是教给学生如何读书的方法, 做出如何读书的样子, 举出如何读书的例子。从精读课上学到的方法能否掌握与运用, 还要靠练习, 也就是把阅读范围推广开, 博览, 由学生自己去读, 这就是略读。精读是“举一”, 略读就是“反三”。精读一篇带读许多篇, 为的就是“举一反三”的练习。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就是在这个精读到略读的过程中培植起来的。这是一个培养具有广博与精深学问的途径。“多读相关文章”是略读中的一个方面。在学过某一体裁文章后, 用同类文章进行比勘、印证, 以“领会某一些文章的各方面”, 能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应对教师的考问”, 在教师, 是对教学情况的了解;在学生, 是对学过知识、技能的练习与巩固。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如“背诵、默写、简缩、扩大、摘举大意、分段述要”等, 但原则只有一个:“不足以看出学生学习成绩的考问方法最好不要用。“这里也渗透着这样的意思, 即不要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无用的知识, 不要叫学生不动脑筋就对问题做简单回答, 要引导学生动脑筋, 考查他的“能力”。
从课前的“预习”, 到课堂的“讨论”, 直至课后的“练习”, 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这个过程, 突破了课堂的范围, 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它的每一个大的环节或小的步骤都清楚地贯穿着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它的鲜明特点是:第一, 充分体现了师生在教学中所处的正确地位。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人。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贯穿始终, 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自学活动贯穿始终。师生两个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的双边过程得到充分体现。第二, 简单明确地表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思想, 或曰培养语文能力的具体途径。“预习———讨论———练习”的过程, 既是教师由“教”到“不教”的过程, 又是学生由教师“扶”到“不扶”的历练过程, 也就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学生经过这样一个过程, 语文能力就提高一步;这一过程循环往复, 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步步提高。这正如扶着小孩走路, 每“扶”一把都是为了“不扶”, 但为了“不扶”, 就会有若干“扶———不扶”的循环往复。每一次循环都有新的长进, 直到走上路, 不跌跤, 便可不扶了。而关于语文教学, 只要学生入了门, 上了路, 能阅读, 能写作, 教师便可不教了。
2.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篇二
关键词:叶圣陶 语文教育思想 主要内容 现实意义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是中国语文教育史上贡献重大、影响深远的语文教育家。他关注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独具特色的语文教育体系。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主要内容包括语文教育“以学生为本位”的本位论、“教材无非是例子”的教材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任务论和“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目的论。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代语文教学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指导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做好课内、课外的沟通;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追求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叶圣陶生平简介与著作介绍
(一)生平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曾用名叶秉臣,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中国语文教育史上贡献重大、影响深远的语文教育家。1894年10月28日他在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出生,家境清苦,1912年毕业于苏州公立草桥中学,曾先后任教于苏州中区第三初等小学教师、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上海中国公学、杭州第一师范、北京大学、立达学园、重庆巴蜀学校、国立中央戏剧学校、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学校。1921年叶圣陶与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先后从事过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出版和开明书店的编辑工作,主编了《小说月报》。叶圣陶参与编写或主编的重要刊物有《光明》《中学生》《国文八百课》《国文杂志》等。1949年4月,叶圣陶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副部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1984年90岁时任民进中央主席,后来还担任了民进中央名誉主席。
叶圣陶不仅有亲身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编辑实践,还有语文课程设计实践,他一生积累的丰富经验,写出的教育教学的论著,形成的语文教育思想成为我国语文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著作介绍
叶圣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火灾》(1923)、《线下》(1925)、《城中》(1926)、《未厌集》(1928)等。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月刊》《开明少年》《笔阵》《国文杂志》《中国作家》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发现培养和举荐过一批青年作者,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叶圣陶还从事语文教科书的编纂,解放前所参编的教科书有1923年的《新学制初中国语教科书》、1932年(初小)的《开明国语课本》、1934年(高小)的《开明国语课本》、1934年的《开明国文讲义》、1935年的《国文百八课》、1937年的《初中国文教本》、1942年的普益《国语课本》、1946年的《新编国文读本》(甲种,白话文)、1947年的《新编国文读本》(乙种,文言文)、1948年的《新编高级国文读本》以及1948年的《文言读本》等,为解放前的中国语文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叶圣陶著作等身,有许多散文、小说、童话作品,很多著名学者、教育家对叶圣陶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教育界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研究也非常广泛,有1994年开明出版社出版的顾黄初所著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讲话》,有1998年10月开明出版社出版的董菊初所著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还有2004年7月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任苏民所著的《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等。
二、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以学生为本位”的本位论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奉行长者至尊、师道尊严,长者至尊违背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师道尊严则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律。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说到:“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前者做了更前者的牺牲,自己无力生存,却苛责后者又来专做他的牺牲,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呼吁“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1]叶圣陶在《对于小学生作文教授之意见》中明确阐述了他的“以学生为本位”的语文教育本位论:“小学作文之教授,当以顺应自然之趋势而适合学生之地位为主旨。”还提出了“作文命题及读物选择,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也。”叶圣陶的“以学生为本位”的语文教育思想阐述在他的诸多著作当中,如在《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一文中形象地说:“把学生的思想范围在狭小的圈子里,教他们像号子里的囚犯一样,听不见远处的风声唱着什么曲调,看不见四周的花木显着什么颜色。这样寂寞和焦躁是会逼得人发疯的。”在《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一文中,他也提出学生学习语文、阅读书籍“最要紧的还在让他们自己动天君。”
语文教育“以学生为本位”表现在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用学生能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
(二)“教材无非是例子”的教材论
语文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语文教材的奠基人,他亲自主编或编写了近三十本语文教材,形成了“教材无非是例子” 的教材论。上世纪30年代,叶圣陶在《国文科之目的》中就指出:國文科之目的在 “养成阅读能力” 与 “养成写作能力” 两项,为达此目的,“课本只是举出些例子,以便指导说明而已,这里重要在方法” [2]。40年代又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指出:“精读文章,只能把它当作例子与出发点。” [3] 1978年叶圣陶强调: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4]
叶圣陶认为“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例子,是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具有示范性;例子,是能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学到方法的“一”;例子,是课堂学习的凭借。“举一”是精读,“反三”是略读;“举一”是课内学方法,“反三”是课外阅读使用方法。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5]
(三)“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任务论
在语文教育的任务问题上,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授之以渔,教师教给学生的主要不是现成的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叶老有一句众口相传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在后来叶圣陶给民进外地来京参观教师茶话会的讲话上中又做了进一步阐释——“刚才有一位同志说到我说过的‘教师为了不教。后来我加了四个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觉得这样表达比较明白。是不是不教了,学生就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教师教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
叶圣陶强调“勉强注入之徒劳”,提出教育“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1977年,叶圣陶给《中学语文》杂志的题词中写道:“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既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改革的归宿,是语文教学的最高任务。“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从“教”到“不教”,有一个复杂的、艰苦的过程,这是个启发、诱导、扶持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培养能力是核心,在逐步放手“不教”中训练能力,学生只有逐步具备了能力,才可以达到“不教”,才是“教学之成功”。
(四)“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目的论
叶圣陶认为做好学问的前提是要做好“人”,提出了“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语文教育目的论。叶圣陶多次在著作中阐述了这一语文教育思想,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中指出:“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他在《作文论》中也有提及:“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兴”“在人群中表现自我”“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愉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性情的自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同样提出了“立诚最为贵”的观点,这是他数十年来一贯坚持,反复申说的观点。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思想是叶圣陶从人的发展高度,对语文学科价值的阐发。“他把读书、写作、做人三者放在一起,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文来吸收知识,表情达意,从而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健全的公民。这是叶圣陶语文教育观的核心。”[6]叶圣陶对“人”的塑造特别看重,这反映在其诸多实践之中。他针对教育本质曾经发表如下看法:“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在做人,做社会够格的成员,做国家够格的公民。”[7]叶圣陶“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语文教育思想向我们诠释了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既是要让学生道德情操受到熏陶感染,更要帮助学生实现精神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劳动者,也要让学生成为身心发展的新人。
三、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
叶圣陶的学生本位观,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是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以学生为本位”表现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每一位学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参与班级管理,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也在语文教学上提出相似观点“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在班级管理上提出“把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体权威”。现代教育必须要面向生活、面向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在民主、和谐的“以学生为本位”的氛围中,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目标。
(二)做好课内、课外的沟通
叶圣陶的教材“例子”观是对语文教育界“以教材为目的”“只要教好课文就行”的观念当头一棒,既为我们指明了“文选型”教材的最终目标,也为我们指明了教语文、学课文、用教材的方向。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选择文质兼美、适合教育的文选进入教材,以教材中的“例子”为根基,教师与学生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学生的视野更不能仅仅圈限在书本中;另一方面,一切的课外语文资源都可以拿来当作“例子”为学生所用,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放眼社会生活,将语文教育投射到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将社会生活的优质资源带进语文课堂,加强语文的实践性,实现课内、课外的沟通和整合,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三)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任务论是他对语文教育的深刻感悟,是其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为我们处理“教”与“学”这对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要用“授之以渔”取代“授之以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取代现成的知识,能让学生受用一辈子。这一语文教育思想的深刻之处,是它完全符合人的本性和教育的本性,完全符合教育的根本规律。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帮助学生能够学会在未来生活中独立谋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由教师促进学生发展逐渐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四)追求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叶圣陶“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目的论是对现代语文教育者提出的新要求,语文教育不仅是学科教育,更应该是育人教育。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育应该承担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同时也要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身心全面发展出一份力。对学生而言,让学生明白必须用踏实、认真、勤奋的态度学习语文,用语文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积极的熏陶感染,学會做人的道理并外化为行动,学会了做人,也将促进对语文的学习;另一方面,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教师更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言传身教,追求身心的全面发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榜样。
四、结语
叶圣陶70余年的教育活动中见证了中国语文教育的逐步发展,并推动了中国语文教育体系的形成。他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育教学经验,写出大量教育、教学的论著和书简,形成了科学、完整、独具特色的语文教育思想。其语文教育思想包括“以学生为本位”的本位论、“教材无非是例子”的教材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任务论和“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目的论。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代语文教学仍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指导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做好课内、课外的沟通;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追求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语文教育教学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指引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0-132.
[2]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2.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2.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13.
[6]彭露.试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名族特性[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录 篇三
叶圣陶先生的“学生本位论”“生活本源论”“实践本体论”是教育哲学依据。先生的“三论”,一是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二是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三是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观点和重要性。叶圣陶指出:“语文学习得跟整个生活打成一片。”他强调教师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要有机、适时地灌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让语文学习拥抱广阔的生活,在语文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就是生活,生活造就语文。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
教室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把教室布置成不同的风格。如春天,在教室墙壁和窗玻璃上贴一些小草、鲜花、绿树、小鸟……的图片或实物,把教室布置得鸟语花香,让学生在“春色满园”中学习;夏天,教室里贴一些桃子、梅子、西瓜,蝈蝈、知了、青蛙,葵花、茉莉、石榴、荷花……的图片,把教室布置成茂密的树林、热闹的水塘,让学生在“池边林中”学习;秋天,一面墙上贴有雪白的棉花、火红的高粱、饱满的大豆、金黄的稻谷等,像庄稼地;一面墙上贴有柿子、葡萄、梨、枣等,像果园;一面墙上贴有白菜、青椒、冬瓜、萝卜等各种蔬菜,像菜园……让学生在一幅幅丰收图中学习;冬天,贴一些冰花(窗花)、腊梅、翠竹、苍松,滑雪、溜冰、跳绳,各种春联……把教室布置得雪天飞舞,让学生在“银装素裹”的世界中学习。
在教苏教版二上第四单元(8~11课)时,辅导孩子们表演。如第8课《小鹰学飞》,老师演老鹰,学生演小鹰,“老鹰”一次次引导,“小鹰”兴奋、高兴、急促地喘着气以及对“老鹰”说的话――“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人人进入情境,把文本语言内化成了平时的生活语言。《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或师生表演,或生生表演,他们的动作、神情便能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而表现出来,感受到文本讲述的就是自己的生活。
二、给予时间,让学生走进生活
叶圣陶认为:“处理生活的知识,当然应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取得;处理生活的能力,当然应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历练。”这句话指出语文训练就是生活本身。学生的语文能力其实就是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因此学生的语文训练要着眼于生活世界――所用的语文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让学生可亲可近,从而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
如在学习第3课《英英学古诗》时,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自选《古诗文诵读》里一首古诗读背,然后表演,跟邻座互演,跟老师互演,也可以回家和家人演,有的还可以写成日记。又如在教学第4课《乡下孩子》这首诗歌时,诗歌写的是乡下孩子的生活,我们城里孩子的生活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教学中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议论后再动手写一写,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多少就写多少,不会写的字还可以用拼音代替。喜欢表现是儿童的天性,这样设计充分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创造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展示的机会,学生兴趣盎然。一个由继母带大的孩子写道:
曾是阿姨枕头边
怕吓的“受害者”
曾是爸爸手心里
欢乐的“小囚犯”
吃一次肯德基
让我知道了美食
喂一喂家里的小狗
让我知道如何交朋友
荡一会儿秋千
让我身心轻松
看一本好书
让我增加了许多知识
哦
城里孩子
生在高楼里
长在甜梦里
三、留足空间,让学生表现生活
一幅意境幽远的山水画,会有“疏可走马”的空白空间;一首优美动人的乐曲,总有“戛然而止”的空白时间。我们的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追求有效、高效的语文教学,关键是教师要“巧引妙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搜索丰富的资料,进行深邃的思索、深入的探究……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孩子内在的创造潜力。为此,我的学生平时没有语文家庭作业,我总是鼓励孩子们自己“没事找事”做,如教学第19课《小动物过冬》后,我问学生,还有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哪些动物是迁徙的,哪些动物是储存食物过冬的?能不能也说一说,写一写?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文章:
大雁、刺猬和蚂蚁是好朋友。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一天,大雁、刺猬、蚂蚁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大雁说:“冬天快要来了,这里的虫子、鱼虾越来越少了。南方暖和,还有鱼虾和虫子,我要到南方去过冬,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大雁接着问刺猬:“刺猬弟弟,你是怎么过冬的呢?”
刺猬说:“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就钻到泥土里,好好地睡一大觉,到来年春色满园的时候再出来。”
大雁又问蚂蚁,蚂蚁说:“我从夏天就开始搬运粮食了,现在洞里已储藏了许多粮食,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它们商量好了,第二年春意盎然的时候还在这里相见。
这样的议论、交流、书写,比抄词语,默课文要有效、有用、有趣得多。只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畅所欲言、展现自我的互动空间,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自由地绽放,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在生活中尽情地得到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也由此得到提升。
四、展开想象,让学生融入生活
有人说:学生是想象的大师,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想象的空间孩子是最自由的,他们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想象,有时甚至还会异想天开。这种潜能倘若能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效地挖掘,学生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广阔的知识天空。
如在教学《识字1》中的“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这些词语时,因为一年级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我一方面提供图片给他们看,勾起他们的生活回忆,另一方面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到吴中区的东山、西山去看早晨或黄昏的太湖,秋游(秋季综合实践活动)时,带学生到太湖湿地,让他们亲身领略“烟波”浩渺的湖面,赏“夕阳”,看“归舟”,听“渔歌”,见“芦苇、菱藕、荷塘”……到期中复习时再读文,再交流,学生就能说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太湖游玩,先看到烟波浩渺的太湖一望无际,岸边芦苇开花了,雪白的苇絮随风飘散。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菱角、莲藕。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归舟,听到了渔歌。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民居和农家乐的灯火,在太湖大桥上看到明亮的月光。还有的说:金秋十月,家乡一片迷人景象。荷塘里菱藕飘香,塘边的芦苇开花了,芦花迎风飘荡。夕阳西下,水面上烟波浩渺,一只只归舟在动听的渔歌声中向我们驶来……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肥沃土壤;生活,是语文学习不竭的源泉;生活,其本身就是一本精彩的语文教科书。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给予时间,让学生走进生活;留足空间,让学生表现生活;展开想象,让学生融入生活。唯此,才能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位,以生活为本源,以语文实践为本体的“三论”观。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
4.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感想 篇四
我没有读过有关语文教育方面的经典论著,由于自己的懒散,以及工作的关系,对语文教育最初的那点情感也渐渐远去。这学期,我从网上购买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决定好好研读以弥补我这方面的欠缺。
这本厚厚的书里记载了全部是叶圣陶几十年教育工作的点滴收获,他把自己所有的收获用一句句精美的语言来诠释,让我佩服不已。
“好习惯是学好语文的支点”。的确,回想起2010年的第一次接触一年级,让我至今都有些畏惧。大多数孩子且不说读书写字的习惯,就连上课坐姿都会让你哭笑不得。不断的积累经验、总结经验,我惊奇地发现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用“夸一夸”、“奖一奖”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效果甚佳。在日常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行诱导。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学习变得更加兴奋了,模仿坐姿抬头挺胸看黑板,模仿读书双手捧起认真仔细,模仿写字端坐的姿势,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了模仿的行列。久而久之这种模仿就成了习惯,教学任务就在孩子们学习习惯的养成中变轻松了。因为有了切切实实的实践,所以我非常赞同叶圣陶的观点:”即使把养成好习惯放在各类教育中至高无上的位置也不为过,因为好习惯属于“为人”的范畴,而“为人”比“为
学”不知要重要多少倍。“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教习某科为教学工作,熏陶善诱为教育工作,凡为教师,固宜教学与教育兼任也。”这句话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叶圣陶真不愧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专家,他用这么一句简短的话语敲醒了多少个教师的心灵,循循善诱以身示范的作用是我的切身感受。我不喜欢学生把零食带进校园,首先我会带头做到这一点,所以我的课堂也就没有千篇一律的“不许偷吃零食!”我不喜欢学生给老师起外号,首先我自己就不会自命不凡地给学生送名称,我不喜欢学生无故迟到,首先我会身正为范。其实,我们不难想象,当我们不经意间往平静的湖面扔石子,湖面就会泛起层层涟漪。所以,我们能责怪学生吗?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留下师德,多一点赞美,多一点宽容,那么同样学生也就会像一面镜子又把它折射回我们身上,他们就会昂起头看你,让你偶尔也会听到心花怒放的声音。
5.《叶圣陶教育文集》体会 篇五
清池镇中普小学 杨昌军
今年夏天暑假酷热,不知做什么事情好,闲着的时候读了《叶圣陶文集》,读着读着,感觉其中说的很多事情就是我们身边的事情,大多都是以讽刺的手段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坏习惯,尤其对胡适的《差不多生传》深刻,现在谈谈鄙人的肤浅体会,还望不要笑话。
“差不多”先生不是一个人,而是有这类习惯的人的称呼。文中例举了差不多先生写字、赶车、找医生看病几件事,别有讽刺意味地把因差不多带来的麻烦,最终因为这个习惯而死了。这个差不多先生,最终因为差不多而害己,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我们是不是也是一个差不多先生的代言人?
回想念书的时候考试考个九十分还沾沾自喜,反正同学们考满分的也没有几个,九十分已经算不错了。殊不知自己已经逐渐的走向差不多先生的那群了。走出了学校,又进入了学校。先前是角色是学生,而这次是教师。当学生的时候,犯了错误可以被老师原谅,可以弥补;而当了老师犯了错误,就是处分、批评、扣工资,实实在在的利益触犯。然而,经常就是一个“如此而已”安慰自己,竟对自己已经变成“差不多”先生而不知晓。不是不知晓,关键是自制力问题。有句话说的好,男人和男生的区别在于能否自制。我的自制力与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一样,什么事都不求更好,只要差不多就行了。学校9:30上课,就要9:10分才从家里来,经常迟到几分钟,老是被领导批评,我也不好意思,但是就认为何必在乎那几分钟,上好课就得了,差不
多就算了;整资料,是个精细活路,而在我手里出来的资料,总是有那么一点瑕疵,我也常常认为差不多就算了。久而久之,我就成了懒散的代言人,俨然一个不折不扣的“差不多”先生。蓦然间,我觉得自己就是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无地自容,悔恨万分。
日本人是一个可恨又可敬的民族,可恨之处罄竹难书,可敬之处就是他们的处世态度。日本人是个很笨的民族,只会循规蹈矩,创造力不足。但是就是他们的循规蹈矩,对于事情吹毛求疵的态度让人敬佩。正是由于他们的严谨,丰田、索尼这些品牌才在世界上受人青睐。反观我们身边的东西,如山寨手机,公路豆腐渣镶边,碎杂油路,那样不是差不多先生的构造。
6.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录 篇六
一、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根源分析
实际上,人文素养具体指的是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健康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而在叶圣陶老先生的教学理念中,也明确指出,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学习理念和世界观。而当前大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语文学习素养,其具体原因主要有:
首先,这是传统教学体制不合理的结果。在基础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我们对教学结果和教学成绩片面重视,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容易陷入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教学数据的局面。传统教学体制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活动,着重关心的成绩,并非学生的掌握应用情况。不合理的教学体制就使得人才培养工作迷失方向,并不能培养切合实际的人才。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家长、老师三方关注的重点也存在偏差。学生在接受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述课程知识时,家长在考量学生学习状况时,毫无例外都是将学习成绩当做考量依据。只看到教学成绩,重点偏颇的教学考量,就使得三方对教学过程认知不够,片面的教学观,也使得人文素养培养的积极性不够。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也是考核体系和机制不完善。
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创建学习型校园
建设学习型校园、读书型班级, 塑造读书积极个人。打造全体上下一心读书、一心学习的良好氛围。我们要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发展的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可持续理念,通过搭建一系列有利于学习的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爱看书,爱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全体上下热爱看书的风潮, 一心一意谋学习,齐心协力共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引进时代内容进教室
引进生活内容进教材,让生活实践内容进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增加相关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判断能力,增加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等级,充分扩大学生的爱好范围,鼓励培养学生不读死书,读好书,好读书。只有充分认识到知识面的扩大对学习的拉动作用,才能解决长期以来的制约问题。
(三)从做人、做事、做题三个层面规范学生的行为
重视学生素质的进步和提升,将教学内容落在实处,把习惯培养融入点滴,教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我们希望通过在持续的指导和教育下,学生能从规范做题的小事做起,形成严谨的思维,认真的习惯,也就可以在做事、做人方面具有很好的素养,形成人格力量, 让学生受益终生。所以教育既要立足学生实际,又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所适合。在层次化的教育要求之下,也能够促进和保障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有序塑造,提升人文素养的质量。
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要培养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人。目前的教育,普遍存在以知识为核心,以认知为主线,没有把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从而导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偏差, 只知道享受关爱,却很少关心他人, 关心社会,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了这种不良风气。只有从根源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才能遏制这种思潮的持续进行。
目前我们在持续推行新课程教学改革,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砝码。人文素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一个人的成长不仅只是培养他的专业知识,更要培养他的人文素养。
7.驳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 篇七
【关键词】 叶圣陶 口语 书面语 美育 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出版了大量有关教育的著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指路明灯的作用,所留下的大量著作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竞相持有的香馍馍。甚至可以说没有拜读过叶圣陶的书,就无法从事教育工作。但由于一些原因,造成叶圣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忽视了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记得叶老曾说过,语文就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一概念曾广泛的作为语文的标化定义为大家所接受,但叶老后续的观点就有失偏颇,“我手写我口”,错误的认为写作文就是简单的把口头语搬到文章上。但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又确实存在很大的区别。
第一,口语比书面语的词语表达存在不同。比如有些方言里面把胳膊说成是“夹子”,但我们学生在写作时就不能写“夹子”,得写成“胳膊”。口语中有些字词可以表达很多意思,比如“说”,可以表达成“某人说了一些话”、“解释”、“责备”、“介绍”等,但用在书面语中,如果只用“说”这一个字来套用就显得很无味。比如,我去博物馆参观,导游向我说了藏品的历史,由于我乱碰东西,被老师说了一顿,回家后向爸爸说了这件事。短短一句话,用了3个说字,虽然说的含义在不断变化,这样的作文可以说“太生活化”,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加以注意去认真对待。
第二,口语多为“对话”,有语境作为辅助,而书面语则为“独白”。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家里妈妈问孩子为什么没考好,孩子回答:“没看书,考不好。”这样讲,谁都能听懂,但是放到作文中去,就应该补全,得把“因为”,“所以”加到里面去。
此外口语因为依托语境还可以存在大量的省略,一般的说,书面语中主、谓、宾这三个主要成分是不可随便缺失的,否则就会影响到意思的表达了。同样的举个例子来说明,一学生在作文中寫道“公园很多人,我和爸爸等半天”。看起来意思能懂,但是缺少了动词“有”和时态助词“了”,补齐了应该是“公园有很多人,我和爸爸等了半天。”可以看出,学生的确是在“我手写我口”,但这样的错误就是语病,如果不重视,将来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有可能句句都成分残缺,句不成句。
刚才说的是口语中会存在大量的省略,但口语中也会出现很多冗余,这主要是因为,口语是有声语言,因此,它要求讲话的人必须考虑到听话的人的接受程度,语速的快慢都会影响到人的收听和理解,所以自然就会在口语中插入很多的“没有意义的废话”,比如“嗯”、“哎”、“这个”、“那个”……我们在口语的环境下可以接受,但如果放到书面上就会显得啰嗦,应该删去。
汉语是一种依靠语序来表达语意的语言。但是在口语中又存在特殊性,因为有语境的依托,比如手势、表情、对象等等,在口语表达上可以颠三倒四。尽管如此,还是能够听明白,即使一遍听不懂,还可以再重复一遍。但在书面语中就不行。
二、忽视了美育与德育的区别
要不要给德智体三者加上个美育,成为四育呢?叶老曾说过:“我凭常识着想,可以把它包括在德育里头……德育是个大圈圈,美育是个可以包容在里面的小圈圈。”我们现在已经把美育和德育完整的区分开了,可能是由于当时的局限吧,叶老没有能够看出德育与美育的区别。在这还是套用王国维的一句话“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另外朱光潜也提出“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可以看出,智育寻求认知的真,侧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智力开发,作用于人的知,使之能辨真伪;德育寻求伦理的善,侧重道德原则对受教育者的规范,作用于人的意,使之能趋善避恶;美育寻求心灵的美,侧重以审美活动陶冶人的感情,通过培养人的审美素养,达到心灵的完善。
德育在实质上是诉诸于理性的教育,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以受教育者对道德原则的认知为过程,对其进行培养认同意识,使其服从于社会的客观规律或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而美育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培养,其立足于个体的审美发展上,美育实质上是诉诸于情感的教育,注重对感情的渲染和打动。
美育可以弥补智育和德育的不足,从而使得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得到发展,而且美育可以使人的感情得到熏陶和升华,如果说德育侧重于培养人的社会意识,塑造社会人格的话,那么美育就是偏重于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出个性鲜明的健全人格。
三、对于语文目的性的认知模糊
叶老一再强调的是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养成习惯。要养成这样,那样的习惯。但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被肯定为语文目的。语文素养就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相比较叶老之前的提法,可以看出,如今对于语文目的的讨论已经日趋成熟,渐渐地肯定了教育是培养人为目的的,语文教育不仅应该培养具备听说读写的人,还必须以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为己任。
[ 参 考 文 献 ]
[1] 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8.《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篇八
此刻,面前正摆放着这样一本朴实无华的书籍。淡蓝色雅致的封面底色上,呈现着一行庄重的黑色字体《叶圣陶教育名篇》,右下方淡赭的松树水墨画若隐若现,仿佛大师用他的教育精神正向吾辈谆谆教诲着教育的真谛。
可以说,大师是一座山,也是一扇窗,他代表着一个时期教育和教学的制高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中,大师永远是我们敬仰的高度,更是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阅读大师,追寻大师的足迹,用心聆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
“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糕了。如今把植物比做小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只有他负责任。
在诸多的名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叫《瓶子观点》的短文。叶先生提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爱把受教育的人看成是瓶子。瓶子里少些什么,就装些什么。这样做法,直到现在仍然是履禁不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会偶尔犯这样的错误,其原因无非是时间紧或工作上的消极倦怠。把学生当瓶子只顾往里装,却不知当这个“瓶子”与装进“瓶子”的“东西”不起任何作用时,就即便是“装”进去了也是没有作用的。“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把所学的东西融化在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里,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确实受到所学的“东西”的影响,才算真正有了成效。” 不是有一句话叫: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读了这篇短文后,我不由地为自己偶尔的倦怠而汗颜。我想,再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不会再做那个“装”“瓶子”的人了,我要像叶先生说的那样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求知,能够让他们把所学的东西“躬行实践”。
还有一篇名叫《枯坐听讲》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叶先生在文章中说: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己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16年的习惯成自然,往后的年月即便心意上很想努力奋发,可是实践上受习惯的牵制,终于自由活动不来了。这一点我也有同感,无论是从自己的从学经历还是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都感受到学生那颗想活跃但却被教室,被课本束缚的心。可是,该怎样解放学生的心呢?我想,也许并不是不让学生做在教室里学习,而应该是从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甚至师生关系上去做一些改进,不光让学生听教师的讲说,让他们多学习过程不只在教室完成,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的肌体与精神心思一致地参加在里头自由活动,主动而不被动。让我们消除学习与生活的界限,使学习也成为生活,而不仅是生活的准备。大师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深刻与前瞻,如大家所熟知的“教是为了不教”、“知行合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叶圣陶一生写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文章,进行了多场关于教育的演讲。
阅读大师,我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而且在人格魅力上也得以熏陶。在《假如我当教师》的文章中,他说:“我决不‘外慕徙业’可是我也希望精神和物质的环境使我安于其业。”实实在在的话语,彰显出大师率性的人格魅力——教师就是凡夫俗子,教师也要生活。不像现在的一些“名师”,把“爱”与“奉献”唱得老高,仿佛自己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知道他对他的亲人是不是也唱“我拿什么献给你,我的爱人?” 细细品味,每一篇都让我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如在第一辑,叶老主要讲的是教育方面的思考,读来发人深省。叶老在《假如我当老师》有这么一段话“我如果是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道出了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有人说,一个教育者缺什么都可以在实践中慢慢弥补,唯有爱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心中无“爱心”的人,必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第二辑,叶老把目光投向了教学。在《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中,叶老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认,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了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叶老的话给了我们启示,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反观现在的某些公开课,教师“声光电”齐上阵,“说演唱”同登场,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晕头转向,但只见“老师费尽心机地教”,却很少见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尝试学”,不是显得可叹可笑吗?
读完全书,心中油然而生很多感慨。说实话,阅读大师,仰望大师的背影,虽然大师已经远去许多年,但思想仍然熠熠生辉,对现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9.叶圣陶教育为人生阅读答案 篇九
A.草桥中学开设的各种课程,极大地开阔了叶圣陶的眼界;甪直镇的工作经历也为他一生都为之努力的“为人生”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基础。
B.叶圣陶的一生都与教育事业密切相关。他在从事出版行业时,编辑出版了很多国文教材;任职于教育部时,推动了全国的教育改革。
C.叶圣陶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时,对待出版的各种书籍都不允许出现错别字,以免“误人子弟”,他对待工作的严谨认真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D.叶圣陶十分重视教材编写工作。他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时,开始致力于教材编写,并且倾尽全力打造了今天仍被人热捧的《开明国语课本》。
E.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更注重在实践中的运用。他认为,既要教给学生处理生活的一般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2)叶圣陶为什么要编写《开明国语课本》?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因。(6分)
(3)叶圣陶对中国教育有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6分)
10.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录 篇十
一九一九年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这一时期是他创作的旺盛期,到了三四十年代其创作日少。本文的分析侧重他的早期作品。
一、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时代意义
五四运动的狂飙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科学与民主的召唤使中国经历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然而,五四的狂飙还不能使中国从此艳阳高照。五四运动后,中国又呈现出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各派军阀连年混战状态,民生凋敝,社会黑暗的状态。
从五四运动到一九二四年,叶圣陶这时期的教育小说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细节真切细微的描绘,来暴露中国教育的各种腐败黑暗的现象。《饭》中的小学教员吴先生是一个只知赚钱吃饭、丧失了知识分子的社会理想和骨气、可怜可鄙的“小人物”。作品通过吴先生乞饭的艰难,揭露了他的上司学务委员虚报学生名额骗取经费,无理克扣教员薪俸,把学校当作赚钱谋利的学店的无耻行径;通过吴先生所教的六七个学生因遭遇严重水灾而陷入“不可推想的恐怖”中,反映了广大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社会现实。
由于不大注意社会背景和人物活动环境的描绘,因而这一时期的教育小说缺乏浓厚的时代气息,但它却从一个侧面暴露了旧社会整个肌体的腐败,无疑具有着一定的时代意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工农革命运动在全国蓬勃兴起,五卅运动掀起了反帝高潮,北伐胜利进军,军阀统治风雨飘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如火如荼的大革命失败。这一时期生活在革命的急风暴雨中的知识分子经历了痛苦的磨炼,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叶圣陶尽管没有直接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但“五卅”惨案血的事实使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他运用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因而,这时期的教育小说无论短篇还是长篇,都跃动着强烈的时代脉搏。例如《潘先生在难中》就直接取材于江浙军阀混战;《夜》是对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野蛮杀戮革命人民的血腥罪行的及时揭露;《李太太的头发》中女校长剪发前后的复杂心理的变化,则直接受到大革命时期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的影响。
一九二八年完成的《倪焕之》是叶圣陶唯一的一个长篇,因它真实可信地描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艰难历程,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茅盾撰写了著名的论文《读倪焕之》,肯定叶圣陶完成了一项“扛鼎的工作”,并指出:《倪焕之》是他的第一个长篇,也是第一次描写广阔的世间。把一篇小说的时代安放在近十年的历史过程中,不能不说这是第一部;而有意地要表示一个人——一个富有革命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怎样地受十年来时代的壮潮所激荡,怎样地从乡镇到都市,从埋头教育到群众运动,从自由主义到集团主义,《倪焕之》也不能不说是第一部。在这两点上,《倪焕之》是值得赞美的。
叶圣陶在《倪焕之》里为我们展现了广阔而鲜明的历史背景。从作品开始时倪焕之和蒋冰如寒夜初次见面就“谈到袁世凯想做皇帝”,谈到“民国里会串出帝制的丑戏”;可以推算出本书情节开始的时间大致是一九一五年底或一九一六年初,作品结束时倪焕之病逝在一九二七年春。这样,情节所经历的时间大致是十一年。而这十一年也正是国内政治生活剧烈动荡的时期。这期间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例如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五四革命风暴、五卅斗争怒涛、北伐军的胜利进军、蒋介石的血腥屠杀,在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反映。作者把这些事件与作品主人公的命运密切联系成为直接影响人物性格发展的典型环境的一部分。例如,曾目睹辛亥革命失败的倪焕之,在面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丑剧时,“表示他对于政治冷淡极了”,显示了刚刚出场的倪焕之的思想状况;《新青年》提倡文学改良,倪焕之就积极响应,立即试用白话文写信,编课本,这又反映了他对社会改革的积极态度;五四运动点燃了倪焕之心中的爱国热情,使他改变了几年来不问政治的倾向;五卅运动又使倪焕之初步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在大革命高潮中,他又以无比热情去迎接北伐军,并积极参加工作;而革命的失败则又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失望。这一切说明,在倪焕之的性格发展中,深深地刻印着时代的烙痕。
同时,倪焕之性格的发展和道路的选择揭示着深刻的时代的内容和阶级的内容。中学时代的倪焕之就被辛亥革命的浪潮所激荡,但“他的辫子同校长一样剪掉了,此外就不见有什么与以前不同”。使他一度陷入幻灭的痛苦,不再热心政治,被迫当了小学教员,他没有就此幻灭下去,很快从对革命的失望中苏醒过来,满腔热情地献身于“教育救国”的事业。他的改革方案是用理想的教育和理想的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倪焕之由主张革命转为致力改良,是一个退步。但这个“退步”因探索本身的难能可贵又具有进步意义。辛亥革命的失败,宣告了资产阶级已无力领导革命,而无产阶级还未登上历史舞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连孙中山都不知救国之路在何方,所以他的退步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就是这种退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也注定是要失败的。倪焕之教育理想破灭的原因是“有田有店”的开明士绅蒋冰如校长斗不过封建恶霸蒋士镳 。这说明,在封建势力根深蒂固的中国社会,一切离开群众实践的所谓的改革,都是不能实现的。同时又说明资产阶级虽有反封建的要求,但又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从根本上同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这种革命与妥协的两面性注定了他们最终失败的结局。倪焕之和金佩璋从自由恋爱直至文明结婚,组织新式家庭,这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也是一种大胆的挑战。但他精心设计和经营的“甜美的窠”一经社会接触就被击得粉碎。“他现在有了一个妻子,但失去了一个恋人,一个同志!”理想家庭的破灭,从表面上看是由金佩璋的怀孕引起的,事实上根本原因却是封建势力的压力。“她在城里女子师范念书”,接受了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她能做到自由恋爱、文明结婚、支持倪焕之新教育法的试验),但新思想在他的意识中还未扎牢根子(如她仍钟情于文言文),潜在的封建意识一遇温床就会迅速地滋长。她怀孕了,她由热心于教育事业的新女性变为沉浸于繁琐家务的俗气的家庭妇女。金佩璋的转变,深刻地反映了她同时代妇女悲剧命运的历史必然性,说明在整个社会没有改革,妇女经济地位没有根本改变的条件下,所谓理想家庭只不过是心造的幻影。小说又一次揭示了倪焕之改革失败的原因。
“幻灭的悲凉网住他的心。”两个理想的破灭使具有远大抱负的倪焕之第二次陷入痛苦。“五四运动犹如一声信号,把沉睡着的青年都惊醒了;起来擦着眼睛对自己审察一番。”五四运动以后倪焕之的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时代的教育和革命者王乐山的帮助下,认识到过去所走的是一条改良主义的道路,懂得了“要转化社会,要改造社会,非得有组织的干不可。”倪焕之的这个认识反映了五四运动以后,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普遍觉悟。于是他告别工作多年的乡间学校,到上海参加了波澜壮阔的五卅运动,他参加示威游行,上街宣传讲演,到工人区体验生活,制定乡村教育计划。在斗争中初步认识到个人的渺小,工农大众则是“非常地伟大”。但是并没有真正做到同工农相结合,也未能用革命理论武装自己,而且对革命需要付出怎样重大的代价也缺乏思想准备,王乐山关于随时要为革命献出头颅的一番话使他做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梦。这一切表明,倪焕之虽有很大的进步,但还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所以,当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他感到“人是比兽更具兽性的东西”,痛苦极了,终于借酒浇愁悲痛死去。这表现了倪焕之思想的脆弱。倪焕之毕竟经受过革命思想的浸润,他不愿与黑暗势力妥协,在弥留时又渴望着黑暗尽头会有光明降临。相信“将来自有与我们全然两样的人”能够获得成功。很明显:在倪焕之身上存在着理智上向往革命和感情上脆弱的矛盾,他的世界观中的矛盾,典型地概括了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状态,说明小资产阶级改造世界观的必要性。
进入三十年代,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叶圣陶这时期的作品,数量虽少,却都是艺术精品,大多收入《四三集》中。例如《一篇宣言》、《寒假的一天》、《席间》、《英文教授》等。作品都是以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引起的民族危机为背景展开对各种人物的描写,因此,这类作品也同样洋溢着较强的时代气息。
通过以上粗浅的分析,可以看出,叶圣陶的教育小说或者透过教育界的黑暗暴露整个社会的黑暗,或者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反映时代特色,作为彼一时代浪潮的回响,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二、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思想意义
从五四到五卅到四·一二,叶圣陶逐步树立起了坚定的革命人生观,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坚持革命。他本着作家应该“写出全民族的普遍的深潜的黑暗,使酣睡不愿醒的大群也会跳将起来”④的创作目的,在他的教育小说中全面地暴露了旧中国教育界的黑暗,深刻地批判了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这是他的教育小说的鲜明主题。
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叶圣陶说:“我做过将近十年的小学教员,对于小学教育界的情形比较知道得清楚点……不幸得很,用了我的尺度,去看小学教育界,满意的事情实在太少了……于是自然而然走到用文字来讽他一下的路上去。”从这样的创作动机出发,叶圣陶在作品里无情地从学校、办学人、教员、学生等方面来揭露旧教育存在着的种种问题。迈儿要入学,但附近的几个学校不是破烂不堪、设备太差,就是教员不负责任,几易学校都不满意(《乐园》);学款充军饷,教员陷入失业境地(《前途》);教员置教学于不顾,或打牌赌钱,或勾引妇女,把学校闹得乌烟瘴气(《校长》);军阀混战逼得教员疲于奔命(《潘先生在难中》);反动当局对爱国教员的迫害(《一篇宣言》);视学生为“低能力”,崇尚棍棒教育的教员(《小铜匠》)……叶圣陶在作品中所写的这些情形,勾勒出旧中国学校的真实轮廓,从一个侧面对旧中国的现实进行了透辟的分析。这里,作者认为道德败坏的教员和自私无能的校长、封建式的教育,都是使学校教育陷入腐败的重要原因。这些认识虽然未抓住旧教育的要害,但他对封建教育的否定态度以及喊出“非改弦更张不可”的呼声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揭出黑暗的根源,期望光明的“那一面”。叶圣陶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说过:“当时仿佛觉得对于不满意不顺眼的现象总得‘讽它一下。讽了这一面,我期望的是在那一面,就可以不言而喻。”⑤那么,他所期望的“那一面”是什么呢?《校长》叔雅所努力经营的“理想学校”;泽如所设想的《搭班子》;倪焕之试验的“理想教育”;也就是给儿童的自由发展提供具体的条件。这些被作者正面肯定的方法和措施,就是他所期望的“那一面”,其实也就是叶圣陶在他的教育论文里提出过的“替儿童布置个极适当的环境”的教育主张。毫无疑问,它同禁锢儿童个性发展的封建教育思想针锋相对,在当时是具有一定进步性的。
我们又注意到,在《倪焕之》中,倪焕之的“理想教育”的试验失败了,在革命者王乐山的帮助下,倪焕之认识到过去所走的是一条改良主义的道路。作品对主人公倪焕之曾经实行的新教育法的批判,也正是叶圣陶对自己过去曾经有过的某些类似的改良主义教育思想和主张的否定,这是叶圣陶思想的一个很大的进步。
冷峻地解剖现代小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从一个侧面深刻地揭露国民劣根性。叶圣陶是以描写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著称的作家。《饭》中的小学教员吴先生,《校长》中的小学校长叔雅,《潘先生在难中》的潘先生,《搭班子》中的新任校长泽如,《前途》中的小学教员惠之等等,这些人物心灵的污垢:软弱、自私、动摇、空虚,在叶圣陶的笔下都被剔抉而出。
《潘先生在难中》是描写小市民知识分子灰色人生的代表作品。小说以一九二四年军阀混战的动乱年代为背景,以平静冷峻的叙述,展现人物的生活细节,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惟妙惟肖地刻划了一个二十年代不觉悟的小市民知识分子的艺术典型。
“难中”的潘先生首先是惊惶失措,他既没有对战争的性质进行严肃的思考,也没有找到自己在战争中应有的人生立场,只是本能地为保全性命奔逃。他带着妻儿好不容易从让里逃到上海,一旦逃到帝国主义保护下的租界,便又感到“乐哉乐哉”了。以苟全性命为目的的人生态度表露无疑;接着潘先生从报上看到顾局长“学自然照常要开的”话,就为自己的饭碗而忧虑,终于又撇下妻儿仓皇地只身返回让里办理开学的事务。校长的位置保住了,然而形势进一步逆转,既要保全性命又要保饭碗,潘先生表现出了很高的“智慧”。连忙加入红十字会,家中插上红十字旗,胸上别上红十字徽章,还为远在上海避难的妻儿各要了一个“救命的神符”,他又为保全了家财性命而窃喜了。然而风声更紧了,潘先生又为性命担起忧来:“这徽章虽说有用处,可是没有人写过笔据,万没有用,又向谁去说话?——枪子炮弹劫掠放火都是真家伙,不是耍的……”于是他丢下王妈,携带细软,逃到洋人的“红房子”。作者把潘先生自私、卑怯的性格勾勒得淋漓尽致。战乱结束后,潘先生为军阀题写了谄媚的匾牌,尽管他“仿佛看见许多影片,拉夫,开炮,焚烧房屋,奸淫妇女,菜色的男女,腐烂的死尸,在眼前一闪”却无法阻挡他写下“功高越牧”、“威镇东南”等歌颂军阀和军阀战争的标语。作者独具匠心的结尾,进一步揭示了潘先生麻木不仁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在潘先生的形象中,我们已经看不到传统中国文化中受人景仰为人师表的教师人格。潘先生没有民族忧患意识,但也没有卖身投靠,完全丧失人格,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灰色庸俗萎琐却又自以为能。这也正是现代一部分小知识分子身上普遍存在的精神弱点。作者怀着一定的同情描绘了军阀战争给他带来的不幸,但对他那麻木不仁的灰色人生却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批判。
叶圣陶的教育小说正是通过这类灰色人物形象的塑造,揭露了教育领域中一部分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痼疾,为鲁迅致力的“改造国民性”的命题又增添了一个重要的佐证。
批判灰色人生,也期望光明的“那一面”。像《城中》里的丁雨生、《抗争》里的郭先生,《一篇宣言》里的王咏沂,就是告别了灰色人生的代表。他们是有理想、有作为的新型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丁雨生为达到从改造教育入手进而改造社会的目的,在流言与恫吓面前不动摇,执着地前进。郭先生则更进一步,懂得了要“抗争”就必须“团结起来”才有“出路”的真理。于是他发动起广大教师实行同盟罢教。王咏沂,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土地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代表全城职员起草了一篇义正辞严的爱国宣言。反动的教育厅追查下来,解除他的职务,他“头也不回走出校门”。从这些艺术形象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叶圣陶所期望的,热情歌颂的“那一面”。
叶圣陶通过这些作品的艺术描写指出,不改变社会制度,要办好学校,搞好教育事业,是不可能的;要使黑暗的现实改变成为光明的世界,必须向黑暗势力进行斗争。我们也看到,在阶级斗争异常激烈,社会矛盾异常复杂的时代,叶圣陶以自己的作品,有力地表明了他坚决与受难的坚强的人民站在同一立场上,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爱国立场。因此,叶圣陶的教育小说具有鲜明的、深刻的思想意义。
11.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录 篇十一
关键词:教育思想,幼儿园课程,作用
一、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高分数,也不是单纯知识的堆砌,而是重在做人,重在好习惯的养成。把教书育人作为根本,以振兴祖国作为宗旨,部署长远的人才培养战略计划,培养出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习惯的新时代中国少年,实现我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达到“不教”的目的。
二、当前幼儿园课程现状和发展趋势
幼儿园课程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它关系到幼儿的教育质量,关系到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关注幼儿,让幼儿全面提升,并彰显自我,是当今世界各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研究的共同课题。我们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个性,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要用长远、发展的目光,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独立能力、创造性、合作竞争、不断进取等品质;奠定幼儿学习活动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观念。幼儿园的课程要走出课本约束,把日常生活、游戏、社会活动都纳入学习范围。
三、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1. 让幼儿园课程走向“生活化”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就是教育不能离开生活,教育只有根植于生活才有意义。幼儿园课程要求生活化,就是要紧贴幼儿生活实际和经验,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幼儿的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我们要充分融合这些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认知和情感,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比如,幼儿园的一花一草都是学习的资源,观察植物发芽成长,看小蚂蚁找食物、拔河游戏等活动中,自然地融合了语言、社会、科学、数学、艺术等知识,但孩子们从没意识到自己在学习知识,只置身于快乐之中,开心地玩,全神贯注地创造,用一切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通过和外界信息交流,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方式,融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中,终身受益。
2. 让幼儿园课程顺应“儿童化”
叶圣陶先生认为,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育最有效,任何超出儿童认知范围的拔苗助长,都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孩子和大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在幼儿的世界里充满了幻想,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认知事物。所以,幼儿园课程充分体现儿童化,从孩子的认知出发,把各学科恰当地融合,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知识和经验。当学生种植花草时,也许他在和花草说话,在研究蚯蚓生活。当幼儿在胡乱涂鸦时,也许他正在勾勒一个奇妙的世界,正在那个世界中展翅翱翔……教师要认真探究学生的兴趣是什么,需要什么,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研究幼儿心理需求,来构建课程内容。在组织活动时,设计出新奇、好玩、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3. 让幼儿园课程走向“社会化”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校生活其实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园里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收获友谊、价值观等。在叶圣陶先生任教的七十年里,他经常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天文馆、地质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去参观学习,带领学生到工厂参观,农村访问,社会调查,假期旅行等等。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教育面向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的简要而朴素的观念。当今社会已越来越向着社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幼儿园的教育要走出校园这个小环境,融入社会之中,充分利用周围有利环境,整合我们的课程。带孩子到大自然中看草长莺飞,看花丛中的蝴蝶和蜜蜂,鼓励孩子仔细观察它们、研究它们。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动物园、超市、书店等,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岂止是科学知识,收获的是我们教育难以达到的目标。社会化的课程让孩子们身心健康、阳光、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在与外界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得到全方位、多元化、动态协调的发展。
4. 幼儿园课程利于儿童“长远化”
在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中,课程的设计要有长远目标,要适应幼儿的长远发展。孩子从生理到心理都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目标,一个活动、一个阶段都以是否达成目标来评价,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时很难界定一个孩子是否达标。叶圣陶认为,我们要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幼儿教育,为孩子设立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课程,不急功近利扼杀孩子的天性。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幼儿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尊重、关爱、感恩、接纳等品质,心理得到发展。教师也要倾听幼儿的心声,理解孩子的看法,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从而让孩子智力、人格、情感得到健全发展。课程的多元化、生活化、创新化也都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和终身教育。
12.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录 篇十二
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①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②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经常有作文的需要。作文难“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作了文又能自己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③“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改的是写在纸上的稿子,实际上是审核并修订所想的东西,使它尽可能切合当前的需要。正确不正确当然是首先要审核的。此外如有什么不必说的,有什么没有说明白的,有没有换个说法更恰当的,有没有叫人家看了会发生误会的,等等,也是需要审核之点。审核过后在需要修订的处所作修订,通常的说法就叫做“改”。
“改”与“作”关系密切,“改” 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
13.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录 篇十三
张倩2013/06/18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但他的著作我还是第一次读,实在是惭愧。但读了之后收获很多,尤其是有了一个机会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观。一本教育专著我看它的角度是看它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下面我从这三方面来谈谈我读《叶圣陶教育文集》的一点后感或者说是所获。
我很赞同叶先生对学习的理解。叶老先生陶行知先生反对死读书,提倡活的教育、活的知识和活的人。教是这几乎构成了它的教育观点的精髓。可能与他的教育背景有关,他早年读过医学,后才转读教育。再后来去美国留学,深受杜威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主要提出了三点教学观, 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他看来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也就是教育源于生活,又要走向生活,最后服务于生活。他的教育观有着很浓的实践意味。他认为,“学”的过程也必须是“做”的过程。不能说,学生时代只是未来做人的“准备”阶段;否则,就意味着做学生与做人是一前一后的两回事,决无这个道理。叶氏说:“学生在学校里念书做功课,理由是预备将来做人,将来做事,这是成千成万的教师父母们如是想的,也是成千成万的学生们信守着的。换句话说,学生过的并不是生活,只是预备生活。所以一切行为,一切思虑,都遥遥地望着前面的将来,却抹杀了当前的现在。因此,从初级小学以至高等大学校里的所有一个个生物只能算‘学生’,还不能算‘人’,他们只学了些‘科目’,还没有作‘事’。”这种观念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将来固然重要,现在却是通向将来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同样重要。现在学会做一个够格的学生,将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够格的公民。学,就是要做,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行。所以,叶氏十分强调受教育者在求知求能的过程中,必须倾注全部心力去求真知和真能,决不能仅止于头脑里能懂、口头上能说,必须行动上真正能做才行。人总得做点什么实际的事情,在做事情中来体验生活,感受并自我教育。教育不能局限在狭小的学校课堂,应给给学生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去发展,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只有一切联系实际社会,所学才能有所用。教学的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实际做的方法。他认为不可脱离实际方法,脱离实际生活, 行是知之始, 重知必先重行。
叶先生的教师观和教学观也无不透露着智慧。他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叶老提出了作为教师的作用和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先生的观点是,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活动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以举一反三。他早就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观点,他认为学生中的大多数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发展。他更主张平等对待学生。叶先生的教师观是认为教师是引导者,是启发者。教师的职责在于启发思维和培养习惯。学习的主体永远是学生,自己努力才有进步,教师和朋友无论如何高明,都起到切磋的责任。代替学生是不可能的。
叶氏教育理论的形成,丝毫也不能离开他自身长期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叶氏提倡“自得”,并解释说:“自得就是什么知识都经过自己的辨别跟融化,什么技能都经过自己的试练跟熟习,从而占有这些东西,跟这些东西发生血肉的关系。”他自己在吸取中外古今一些思想家、教育家的理论观点或实践成果的时候,总是牢牢地把自己的脚站定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之上。叶氏曾说自己“50岁以前断断续续当教师”,在这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从幼稚班、初小、高小、普中、师范以至大学预科、大学本科、职业学校、广播函授学校等等,各级各类的学校几乎都接触过。他接触到什么新鲜的教育学说,就结合自身的实践进行思考,觉得有道理就拿来试行,所以他的许多理论观点可以说都是经过自身实践的检验的。正如他在《过去随谈》中所说,自从进学校当了教员之后,“职业的兴趣是越到后来越好,这因为后来的几年中听到一些外来的教育理论与方法,自家也零星悟到一点,就拿来施行”。这听、悟、行三个字,也许就是叶氏探索教育革新之路的基本过程,即:广泛吸收,深切领悟,择善而行,从而加以理论上的总结、提高。
读叶先生的名著,我又一次感悟到教育需要艺术,它更需要教师时刻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也许关于素质教育,可以下上几十种定义,但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素质教育就是学做人的教育。对学生光有爱还不够,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使教育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保证。让我们像叶圣陶一样用审美的眼光去看,用宽容的心去引导,对待学生“不要教训,要劝说;不要灌输,要启发;不要以教育者自居”,使沉闷的课堂活起来了,使每朵思维的火花燃起来了,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
14.重温叶圣陶先生的写作思想 篇十四
一、写作要注意书写
书写可以说是作文的“面子”,叶圣陶先生对作文的书写很重视。他认为无论用什么作为书写工具,写字都不能马虎。在写作时一定要把字的笔画交代清楚,横平竖直要端正;一个字中的笔画要匀称,一行字写得要像有一条线穿着,行距要适中;一篇文章书写要一致,这样才能让读者觉得舒服,至少不觉得难看。叶先生从单个字、一行字乃至一篇文章的书写都有极其细致的要求,以求美观,至少不难看。实际上,现在学生的书写已经成了写作的一个大问题。每年高考过后,关于学生书写都要议论一阵子,而教育部近来出台措施,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重新开设书写练习课,以期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也算是对叶圣陶先生思想的历史性回应。
二、写作要重视积累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他比较重视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经验。他强调阅读必须认真,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表达,写作能力也就无法提高,所以他要求教师上好阅读课,最重要的是把课文讲透,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么表达的,然后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另外,叶圣陶先生注重平时积累,他认为仅靠临时观察是不够的,虽然平时积累不完全是为了写作,但到写作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些积累,如一个成语知道其确切意思,就不会用错。语言方面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要重视在阅读中积累经验,注重平时的积累,这无论是对整个的语文学习,还是对写作本身都有积极意义,应加以重视。
三、写作应从记叙文开始
对于中学生写作应从什么文体开始练习,语文教育界似乎没有刚性规定。叶圣陶先生认为练习写作,最好从记叙文始。他认为记叙文的材料都是生活中现成的,写作者在安排取舍方面稍下工夫就可着手。记叙文最主要的就是把记叙对象的要点说清楚。从教学实践和学生写作认知过程来看,叶老的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记叙文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材料都来源于生活,因而从记叙文开始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循序渐进,可为学生进一步写复杂的文章打下基础,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注重写作前的构思
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一定要想清楚,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构思,他认为这是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所谓的想清楚就是,“为什么要写,该怎么写,哪些必要写,哪些用不着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是不是还有什么缺漏,从读者方面是不是够明白了……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解答,这才叫想清楚。”除了“想清楚”,也强调“想好”。叶先生“想好”的意思就是要求写作者有读者意识,即写作时要考虑你写出的东西是哪些人阅读,读者能否理解、看懂。至于写作内容,叶圣陶先生强调学生应该写自己了解的,比较清楚的东西,或写自己感受深刻的事。为了使构思具有实效性,落实构思过程,他强调写作前要列提纲,即使不列在纸上,也要在心里打“腹稿”,做到心中有数。叶先生在谈写作构思时,从写作意图、结构方式、选材取舍、读者意识、列举提纲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而构思意识是现在学生最缺乏的,重新思考、落实叶圣陶的写作前的构思思想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五、写作后要认真修改
叶圣陶先生强调写作完成后,写作者个人要进行认真修改。修改最基本的原则是不能改变语句原意和文章的表达意图。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完成后写作者应把把自己的作文念几遍,对修改有好处。如果念起来顺畅,则证明语言流畅妥帖;如果不顺畅,就要进行字斟句酌,直到意思表达清楚。至于修改到什么程度,那是相对来说的,只要写作者认为无可修改时就可以了。叶先生认为,修改从本质上来说,不仅是字面调整,最主要的是调整思想,即修改的目的是让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思想。
六、教师要写下水作文
叶圣陶先生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但他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与我们现在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的目的有一些差异。他认为教师写下水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投身写作实践,体验写作的甘苦,对于写作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一个实践者的身份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心领神会,获得有益的写作经验。而现在强调教师写“下水”作文,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习、体会教师写作技巧与范式,从而进行模仿。
七、重视写作效果
作文写出来是给人看的,是有潜在的读者的,所以叶圣陶先生对写作的表达效果也非常重视。叶圣陶先生认为,衡量学生作文的表达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从文字方面来讲,可以用“通”和“不通”衡量作文的表达效果。如果词能达意,全篇意思通畅,就是“通”,反之就是“不通”;其次,从内容方面来看,他用“好”和“不好”来形容表达效果。就是文字的表达效果与作者的思想、性情、环境等相一致,也就是他所说的要“诚实”表达,就是“好”文章,反之则“不好”。
15.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录 篇十五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
教室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把教室布置成不同的风格。如春天,在教室墙壁和窗玻璃上贴一些小草、鲜花、绿树、小鸟……的图片或实物,把教室布置得鸟语花香,让学生在“春色满园”中学习;夏天,教室里贴一些桃子、梅子、西瓜,蝈蝈、知了、青蛙,葵花、茉莉、石榴、荷花……的图片,把教室布置成茂密的树林、热闹的水塘,让学生在“池边林中”学习;秋天,一面墙上贴有雪白的棉花、火红的高粱、饱满的大豆、金黄的稻谷等,像庄稼地;一面墙上贴有柿子、葡萄、梨、枣等,像果园;一面墙上贴有白菜、青椒、冬瓜、萝卜等各种蔬菜,像菜园……让学生在一幅幅丰收图中学习;冬天,贴一些冰花(窗花)、腊梅、翠竹、苍松,滑雪、溜冰、跳绳,各种春联……把教室布置得雪天飞舞,让学生在“银装素裹”的世界中学习。
在教苏教版二上第四单元(8~11课)时,辅导孩子们表演。如第8课《小鹰学飞》,老师演老鹰,学生演小鹰,“老鹰”一次次引导,“小鹰”兴奋、高兴、急促地喘着气以及对“老鹰”说的话——“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人人进入情境,把文本语言内化成了平时的生活语言。《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或师生表演,或生生表演,他们的动作、神情便能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而表现出来,感受到文本讲述的就是自己的生活。
二、给予时间,让学生走进生活
叶圣陶认为:“处理生活的知识,当然应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取得;处理生活的能力,当然应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历练。”这句话指出语文训练就是生活本身。学生的语文能力其实就是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因此学生的语文训练要着眼于生活世界——所用的语文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让学生可亲可近,从而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
如在学习第3课《英英学古诗》时,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自选《古诗文诵读》里一首古诗读背,然后表演,跟邻座互演,跟老师互演,也可以回家和家人演,有的还可以写成日记。又如在教学第4课《乡下孩子》这首诗歌时,诗歌写的是乡下孩子的生活,我们城里孩子的生活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教学中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议论后再动手写一写,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多少就写多少,不会写的字还可以用拼音代替。喜欢表现是儿童的天性,这样设计充分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创造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展示的机会,学生兴趣盎然。一个由继母带大的孩子写道:
曾是阿姨枕头边
怕吓的“受害者”
曾是爸爸手心里
欢乐的“小囚犯”
吃一次肯德基
让我知道了美食
喂一喂家里的小狗
让我知道如何交朋友
荡一会儿秋千
让我身心轻松
看一本好书
让我增加了许多知识
哦
城里孩子
生在高楼里
长在甜梦里
三、留足空间,让学生表现生活
一幅意境幽远的山水画,会有“疏可走马”的空白空间;一首优美动人的乐曲,总有“戛然而止”的空白时间。我们的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追求有效、高效的语文教学,关键是教师要“巧引妙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搜索丰富的资料,进行深邃的思索、深入的探究……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孩子内在的创造潜力。为此,我的学生平时没有语文家庭作业,我总是鼓励孩子们自己“没事找事”做,如教学第19课《小动物过冬》后,我问学生,还有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哪些动物是迁徙的,哪些动物是储存食物过冬的?能不能也说一说,写一写?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文章:
大雁、刺猬和蚂蚁是好朋友。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一天,大雁、刺猬、蚂蚁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大雁说:“冬天快要来了,这里的虫子、鱼虾越来越少了。南方暖和,还有鱼虾和虫子,我要到南方去过冬,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大雁接着问刺猬:“刺猬弟弟,你是怎么过冬的呢?”
刺猬说:“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就钻到泥土里,好好地睡一大觉,到来年春色满园的时候再出来。”
大雁又问蚂蚁,蚂蚁说:“我从夏天就开始搬运粮食了,现在洞里已储藏了许多粮食,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它们商量好了,第二年春意盎然的时候还在这里相见。
这样的议论、交流、书写,比抄词语,默课文要有效、有用、有趣得多。只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畅所欲言、展现自我的互动空间,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自由地绽放,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在生活中尽情地得到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也由此得到提升。
四、展开想象,让学生融入生活
有人说:学生是想象的大师,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想象的空间孩子是最自由的,他们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想象,有时甚至还会异想天开。这种潜能倘若能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效地挖掘,学生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广阔的知识天空。
如在教学《识字1》中的“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这些词语时,因为一年级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我一方面提供图片给他们看,勾起他们的生活回忆,另一方面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到吴中区的东山、西山去看早晨或黄昏的太湖,秋游(秋季综合实践活动)时,带学生到太湖湿地,让他们亲身领略“烟波”浩渺的湖面,赏“夕阳”,看“归舟”,听“渔歌”,见“芦苇、菱藕、荷塘”……到期中复习时再读文,再交流,学生就能说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太湖游玩,先看到烟波浩渺的太湖一望无际,岸边芦苇开花了,雪白的苇絮随风飘散。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菱角、莲藕。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归舟,听到了渔歌。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民居和农家乐的灯火,在太湖大桥上看到明亮的月光。还有的说:金秋十月,家乡一片迷人景象。荷塘里菱藕飘香,塘边的芦苇开花了,芦花迎风飘荡。夕阳西下,水面上烟波浩渺,一只只归舟在动听的渔歌声中向我们驶来……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肥沃土壤;生活,是语文学习不竭的源泉;生活,其本身就是一本精彩的语文教科书。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给予时间,让学生走进生活;留足空间,让学生表现生活;展开想象,让学生融入生活。唯此,才能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位,以生活为本源,以语文实践为本体的“三论”观。
16.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录 篇十六
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能够从形、音、义三方面进行辨析。2.略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3.体会文中真挚的情感,了解叶圣陶待人厚,律己严的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1.略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真挚的情感,了解叶圣陶待人厚,律己严的原则及提倡“简洁”的文风。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借助阅读,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能力,能通过阅读拥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本文作者通过平平常常的生活小事展现人物的伟大精神,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文本,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升华情感。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句话说:一种习惯,会决定一个人的性格;一种性格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我们要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展现了一位教育家在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中体现出的伟大。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一、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作者介绍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2.简介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和语文教育家。他的著作有短篇小说《隔膜》、长篇小说《倪焕之》、我国的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等等。
1(三)抽学生起来分段朗读课文,读完后在进行大略讲解,为后面的回答问题做好铺垫。3.自由阅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搀和:chān huo 掺杂混合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冗长:rǒng cháng
(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4.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
明确:
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
⑵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明确:待人厚,律己严。
待人厚:(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2)第四自然段:送客 ;(3)第五自然段:复信 ;(4)第六自然段:会上发言。
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5.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6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7-10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11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二、再读课文,体会先生的高尚品质。
1.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明确:“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2.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明确:(1)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2)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症的。(时症: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
3.本文记叙的都是哇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同桌交流看法。文中评价性的语句比较多。比如
示例一:“《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位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这一句借他人之口,高度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德行之高。
示例二:“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这一句借《论语》中的话高度赞扬叶圣陶先生是人之师表。
示例三: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明确:文章通过一些琐碎的小事,而表现的却是叶老先生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伟大思想,可谓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是本文写作特点的一大亮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到这种方法。
三、略读课文,明确文章的写作特点
1.在感情表达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
2.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3.在文风方面: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
本文的文字转换之处,下笔至简,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又如“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些地方都是文意转换的地方,而张中行先生均以一句话就完成了转折,简洁有力,深显功力。结束语
17.论叶圣陶语文工具观 篇十七
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怎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决非几篇文章及至几本书就能阐述清楚的。但是,有一个基本前提必须首先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因为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和教法等等,均由性质来决定。叶圣陶先生(以下均称叶老)通过语文教学的长期实践和深入研究,反复强调指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吕叔湘先生在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写的序言中说:“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1]
稍有语文教育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与政治、历史、宗教、人伦等混于一体的综合教育,这种教育全部以文章诗赋为本位,只学习书面的文言文,远离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直到上个世纪初年,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语文学科必须顾及其实用性。从此,语文在中小学校单独设科,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叶老从青年时期任语文教员起就积极主张大力提倡白话文、大众语和新文字运动。全国解放初,叶老集中代表了彼时同人之意,及时给语文学科正名定性:“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1]按照叶老的阐述,我们可以明白地了解到,听和说偏重于口头语言,读和写偏重于书面语言。听说读写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所以,学语文就是学语言。只有学好了语言,才算学好了语文。那么,语言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语言的本质曾作过许多精要的揭示。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2];斯大林否认“赤裸裸的思想”[3],认为没有质料也没有形式的空灵玄妙、难以捉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叶老深有领会地说:“思想决不是无所依傍的,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有它的质料,就是语言的材料,就是语汇。思想有它的形式,就是语言的规律,就是语法。无论想得粗浅的,想得精深的,都摆脱不了语言的质料跟形式。无论这个民族的人,那个民族的人,他想的时候都摆脱不了他那个民族的语言的质料跟形式。一个人学会了旁的民族的语言,他也可以依傍旁的民族的语言来思维,可不能一种语言也不依傍。脱离了语言就没法思维。”[4]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叶老总结出了研究语言的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的观点:语文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简言之,语文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叶老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定型。任何人说出来的口头语言和写下来的书面语言都是他心里所想的;想的过程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朦胧的思想是不清不楚的语言,清澈的思想是有条有理的语言。语言与思维是完全一致的。至于有人心里这样想,说出来和写下来的却是另外一套,即所谓心口不一等等,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另外一套”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在彼时彼地的有意安排,如平时语言实践中的反话、反语等,只不过是作者用另一种语言质料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维罢了;其二是作者的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太差所致。这与叶老关于思维、语言二而一的观点并不矛盾。为此,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要想使学生掌握好语言,一定要十分重视从源头上去开发,即化大力气训练学生的思维,千万不能忽略由不出声的内部语言到出声的外部语言的想的过程。分开来讲,阅读教学要紧紧抓住从听、读到想的过程,从而指导学生由感知语言文字的表象到理解、把握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及其相互联系的实质;作文教学要紧紧抓住由想到说、写的过程,从而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成文,修改等等。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就是指导学生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总之,离开了语言,人们就无法思维,所以,语言是工具。既然语言是工具,那末由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的语文当然也是工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
但是,长期以来的语文教育并不重视学生内部语言即思维语言的训练。那种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写教师改的读写教学方法严重地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至于全班学生异口同声的问答式教学和即兴发挥式的作文训练,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缺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往往思想模糊,语言混乱,导致思想训练和语言表达两败俱伤。近些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认识到语文学科是思维的工具,通过各种渠道,化大力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诉诸口头即语言,诉诸书面即文章。掌握了思维这个工
具,也就掌握了语言,学好了语文。
其次,语文又是交际的工具。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绝对离不开相互交往,而相互交往过程当中使用最经常、最广泛的就是语言。列宁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5]斯大林说,语言“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成为可能的了。”[4]所以,从人人每天都会碰到的交际需要考虑,我们也必须认真学好语言,学好语文。叶老1953年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作了一个题为“语言和语言教育”的发言,他结合自己的体会指出,要是我的语言杂乱无章,人家决不会承认我的思想有条有理,因为语言杂乱无章正就是思想杂乱无章。要是我的语言含糊朦胧,人家就决不会承认我的思想清楚明确,因为语言含糊朦胧正就是思想含糊朦胧。要是我的语言干巴巴的,人家决不会承认我的思想好象刚开的花朵,因为语言干巴巴的正就是思想干巴巴的。„„总之,在思想交流上,我跟人家,人家跟我,关系是这样的:只有我拿出来的定型的语言对头,人家才会承认我的思维跟认识对头。反过来,我拿出来的定型的语言不对头,人家就无从承认我的思维跟认识对头。这是一条明白得很的规律。所以,从思想交流的实际看,我们完全可以断言,思想交流不靠旁的,就靠语言。人们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都希望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与自己的思想完全不打折扣,收到思想交流的最大效果,进而提高学习、工具、生活的质量和效益。一个人如果听语言,说语言,读语言,写语言的能力未得到很好的培养和训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所带来的苦恼和麻烦是不言而喻的。
以前的语文教学是忽视交际能力训练的,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毕业之后不少人甚至在人稍多的场合就产生惧怕心理,不敢发言,或者说话语无伦次,自相矛盾,不能准确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培养和训练广大学生从小就善于使用这一交际工具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近些年来,各地学校加强了素质教育,语文教学由只重视作文到读写并重再到听说读写四管齐下,并开展了丰富多采的课外语文活动,如组织社会调查,演课本剧,书报知识竞赛以及影视评论等,尝试着进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语文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语文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的本质特征,顺应了当代社会对语文教育更新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语言是工具,语文是专学语言的学科,所以语文就是工具;语文这个工具具有思维和交际的双重功能。其中思维是手段,交际才是目的,语文的本质特征是交际工具性。交际包括吸收(听和读)、表达(说和写)两方面,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听说读写四者并重。要从内部语言思维的训练入手,达到提高外部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由于叶老的语文工具观是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潜心研究中归纳出来的,所以尽管随着时代的前进,教育的发展,围绕语文学科性质问题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但“工具说”至今仍是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和语文教师所认同的观点。国家教育部1963年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1978年、1986年、1990年、1992年的大纲继承了1963年大纲的语文性质观,确认语文的“基本工具”、“基础工具”特征。1996年的新大纲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2001年制订并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将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主要性质。由此可见,叶老的语文工具观现在和今后仍有其现实的指导意义。
吕叔湘同志非常赞同叶老的语文工具观,他说:“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1]他认为这些传统的看法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第二种弊病是在作文教学上要求模仿一套程式。第三种弊病就是读书作文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而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们认为,吕老在高度评价叶老语文工具观时对我国语文教育历史和现状的批评是击中了要害且十分深刻的。
叶老的语文工具观要求通过阅读教学掌握语文自身的规律。语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
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各种学科都承当着教育的责任。语文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只重视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学生的道德意识,而丢掉语文自身特有的任务。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要达到这样的地步,仅仅读一些书籍与文篇是不够的。必须有关各种学科都注重这方面,学科以外的一切训练也注重这方面,然后有实效可言。国文诚然是这方面的有关学科,却不是独当其任的唯一学科。所以,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的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
封建社会的教育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那时的语文教育就是通过封建道德意识的灌输,把读书人训练成封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培养成不劳而获的“人上人”。这种腐朽的教育思想一直延续下来,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在中学里,专重精神和思想一面,忽略技术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没有得到适量的发展。全国解放后,尤其是在文化革命期间,几乎把语文课上成了肤浅而蹩脚的政治课,舍本文于一旁而抽出其政治道理而讲之,或化作品之内容为抽象之概念与术语而讲之。这种理性化、抽象化、概念化的教学,不但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能背道而驰,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叶老认为语文课的思想教育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来实现的,果能引导学生细读本文,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之影响。语文教学之思想政治教育之效果,宜于此求之。
叶老的语文工具观要求通过写作教学把作文变为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说:“作文不该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本来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情。作文又不该看作一件呆板的事情,犹如泉流,或长或短,或曲或直,自然各异其致。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1]既然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每个人的生活又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根本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模仿一套死板的程式,弄得千人一面,万口同腔。叶老要求学生“养成抒写意思情感的习惯,„„内部有什么样的意思情感,便作什么样的文。”[1]当然,封建社会里的语文教学,是不允许学生随意写自己想写的文章的,内容必须“代圣人立言”,形式必须是“八股文”,即要按照一套固定的间架和腔调去写。叶老曾很形象地以自己小时候的经验为例说:“我八九岁的时候在书房里‘开笔’,教师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他提示道:‘这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我依他吩咐,写了八十多字,末了说:‘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就在‘尔’字‘乎’字旁边博得了两个双圈。登高自卑本没有什么说的,偏要你说;单说登高自卑不行,你一定要说到为学方面去才合式:这就是八股精神。”[1]
其实,类似的情形在现今的作文教学中仍大量存在着。《记一件难忘的事》,本应由学生毫无拘束地抒写真人真事真感情,但不少教师总是不放心,事前反复提示学生,只有蕴含着深刻思想意义的事情才能作为该文的写作材料,致使闹出了一个班级50多位学生中,竟有30多位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跳入冰冷的河水救人的大笑话。毫无疑问,如让学生从小为追求死板的程式而养成专讲假话的不良习惯,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和可悲的事情。
叶老的语文工具观还要求学生读书作文不要为了应付考试,而应该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为了成为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叶老说:“从前读书人学作文,最主要的目标在考试,总要作得能使考官中意,从而取得功名。现在也有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有升学考试。但是,我以为现在的学生不宜存有为考试而学作文的想头。只要平时学得扎实,作得认真,临到考试总不会差到哪里。推广开来说,人生一辈子总在面临考试„„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1]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有为数众多的学生谈考色变。他们把能不能考出好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至于是否真的理解了试卷的内容,掌握了有关的能力,能否应付日常工作所需,生活所遇的问题,则是全然不去考虑的。仍以作文为例,有的学生逢到考试时能够揣摩题目的意旨以及出题目的人的意旨,按着腔拍,咿唔一阵,或遇到无可奈何的题目,也能无中生有,瞎三话四,却又丁丁当当的颇有声调。这样做或许还能得个不低的分数,但倘若平时连写个总结报告和签份简单合同都困难重重(这些通常不考),怎么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呢?
行文至此,我们想起了1997年由《北京文学》发起而展开的那场语文教学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中的不少文章都对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深表忧虑,并各自对语文教改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使我们受到震撼和
启迪。但是,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工具说”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只有把“人文性”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语文教改的步伐才能解除羁绊,突飞猛进。对此,我们实在不敢赞同。
首先,“人文性”是所有人文课程的共同属性。人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精神人格和独特个性,教学内容上要求扩展到一切具有人性陶冶意义的方方面面,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情感的充实和兴趣、习惯的养成。既然人文性是所有人文课程的共同属性,那末,人文教育的任务应当由所有人文学科共同来承担,不应该全部由语文学科单独来承担。诚然,语文课在所有人文课程中具有较强的人文教育优势,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也决定其应负载较多的人文教育任务,但是,人文教育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应体现为传授好汉语言文字所承载的中华民族文化,以发展学生的思想感情,培育他们的健全人格和完美的个性等,所有这些,在叶老的语文工具观中都已论及。叶老的语文工具观从来都不希望把学生制造成只会搬运语言文字的机器,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熟练使用语言文字的有思想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社会的合格成员。叶老历来主张在把工具性当作语文学科基本属性的同时,把人文性、思想性与工具性水乳交融地统一起来。关于这点,我们完全可以从叶老写的《教育与人生》、《作文与作人》等文章中体会得到。叶老说:“我就是最不信服把语言跟内容分开来说的一个人。咱们不能抛开了意思谈语言,也就是不能不管内容专谈语言。”[1]又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1]按照叶老的语文工具观,在语文教育的全过程中,应该十分重视掌握语文自身的规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语文学科是个老大难的学科,一代又一代有志于语文改革的教育界同仁都在不懈地追求语文教学的高效率。我们认为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不能走出少慢差费的低谷,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关键之一还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叶老提出的语文工具观。语文教学的最基本任务应该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实现其他的教学功能。为此,语文教师必须排除一切干扰,毫不动摇地致力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学好与内容密不可分的语言,使学生在获得较强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得到实在的思想教育和深刻的人文熏陶。刘国正先生说得好:工具性发挥出来就有人文性。钱梦龙先生也非常赞赏叶老的语文工具观,认为语文教学主要就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母语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母语,规范地使用母语;若过多地强调人文精神,会让语文教师无所适从。由此可见,那种把人文性和工具观对立起来,或者以人文性来取代工具性的观点,不但在理论上站不住脚,而且在实际操作时也会造成混乱。试想,如果中小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连起码的听说读写要求都未达到,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
最后,我们想援引叶老1978年3月说过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1]
【参考文献】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录】推荐阅读: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11-05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800字08-09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07-07
叶圣陶荷花赏析08-19
叶圣陶文集有感10-15
写景作文:牵牛花叶圣陶09-22
《感受叶圣陶的语言特点》教学反思09-09
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1000字左右08-01
想象作文语文素材评语摘录09-11
初中语文思想工作总结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