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子女及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2024-07-27

随迁子女及留守儿童工作汇报(精选9篇)

1.随迁子女及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篇一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威戎镇中心小学

一、基本情况

静宁县威戎镇中心小学是按照国家、省、市、县关于优化教育资源,调整结构布局的精神,于2004年撤并新建的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2006年2月被县教育局确立为威戎镇乡级资源中心,学校占地1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376.6平方米,有两层教学楼一幢,内含教室14间,有教师宿舍22间,于2004年5月31日建成并交付使用。校园环境幽雅,布局合理,人文气息浓郁,绿化率达20%以上,是一所特色学校。

学校生均图书5册,有计算机6台,打印机2台,29吋彩电12台,34吋彩电2台,DVD机13台,幻灯机2套,课桌椅240双人套。学校现有教学班6个,学生293人.其中男151人,女142人;有教师18人,其中男10人,女8人,本科3人,大专学历的有10人,中专学历的有5人。

我校一直重视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自下发活动方案以来,我们动员全体教职工放弃假日利用暑期对全校范围内的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逐个登记、汇编成册,在原来留守儿童台帐的基础上,再建立留守儿童每人专门档案。现我校在校生中有留守儿童87名,其中女生41名,男生46名。学校还根据县妇联的安排,创造性开展工作,开展志愿者帮扶结对活动,设置“亲情电话”,推行“代理家长”制,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共同构建留守儿童权益维护平台,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真心实意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使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二、我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举措

⑴.真情关爱“三优先”。①学习上优先辅导。我校根据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按照成绩、年级、班级进行分类分组。任课教师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的时间、内容。学校对任课教师的帮扶效果采取不定时抽查,定期检查和考核。②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在教师中开展敬业精神和师德师风培训,增强教师的同情心、关爱心。教师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对留守儿童做到“四多”: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拉一把,多处一会,精心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在教师空闲的时候要求负责的教师做到多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③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为了让这些孩子享受到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校在活动上优先安排,甚至特意安排他们参与各种活动:A田径队B乒乓球队C美术兴趣小组D快乐假日活动(军训)E看影视教育片F图书室定期向留守儿童开放等

⑵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①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学校计划本学期向电信局申请安装一部电话,并免费向留守儿童开通,遇到重大事情或留守儿童身上发生可喜变化,班主任老师及时和家长通气。通过亲情电话的开通为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提供了一个桥梁,更方便学校、班主任与家长的定期沟通。②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学校从三个层面和途径对委托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培训,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家庭教育的能力、水平。A家访。学校制定家访工作制度,教师每月必须家访五到十名学生,每周必须到留守儿童临时住所和委托监护人进行沟通,通过家访,提高委托监护人的责任意识。B家长会。通过每学期二次的家长会,校长、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系统培训,提高委托监护人的家长意识。C家长学校。我校将进行家长学校的建设工作,并把家长学校建设列入学校总体建设规划,把家长学校作为第二个宣教阵地。通过家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地培训了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

③加强与社区、村组配合,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沟通。

学校近年来,注重和施教区干群搞好关系,每年定期与村组进行沟通,建立了鱼水般的融洽关系。我校与村组沟通,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关爱工作。

⑶明确职责,形成制度(三个制度、一个机制)

①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我校每一名教师帮扶一名留守儿童,行使代理家长权力,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思想的困难进行及时解决,并定期(每周至少一次)聊天谈心。

②教师、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的结缘制度。A每星期任课教师、班主任至少一次深入的谈话沟通。B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③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制度。应急预案三步走:A留守儿童在校遇到突发事件,班主任、校长将采取救助措施,及时处理。B第一时间与外出家长联系。C向教育办和地方政府汇报。

④.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留守儿童的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直接影响学校对外的形象,也是地方政府对农村留守群体的关爱具体体现。学校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列入学校的教育发展重要部门,并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具体体现。学校还将其列为对教师、班主任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签订管理责任书,纳入绩效考核。因工作不力造成失职,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被学校测评为不满意的,将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问题严重,情节恶劣并造成不良影响的,提请教育办给予处理。

关爱工作事关全区稳定大局,求真务实的做好关爱工作,关注留守儿童工作,是为民之策、爱民之举、利民之为,我们继续以创新“四个一”工作机制为本:(1)强化人员保障,招募一支“志愿者队伍”。(2)强化组织保障,建设一批“留守学生之家”。(3)强化资金保障,初步形成了一套良好工作机制。我们将让我校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只有高潮,没有低谷。关爱留守学生,还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作,我们将逐步形成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长效机制,让她真正成为全体教职工实践的自觉行动,努力营造促进民生推动民和的一片新天地。

威戎镇中心小学

二○○九年六月

2.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 篇二

今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170人左右,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农村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每班推荐4—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全校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班主任和领导组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授课教师和退休教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主题征文、乒乓球活动、象棋活动、音乐辅导、绘画创作等。

6、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对其结果进行评比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结合实际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考核表》,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7、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取得的成绩

3.西营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篇三

一、基本情况

西营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1012人(包括辖区内蔓营小学、新庄小学、高桥小学),主要来源于本镇及外乡镇转入的。有留守儿童212人,其中在校住宿12人、托管所托管58人、亲戚家及隔代看管142人。

二、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由校长、主任和班主任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档案。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有专人负责管理。

3、加强关爱行动的计划性,使关爱行动扎实有效开展。首先明确关爱对象:父母双方在外连续打工3个月以上的农村儿童。其次明确工作内容:做到“五个清楚”:基本信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父母及监护人联系方式清楚;四个优先:安全上优先教育和监护,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生活上有限关心和照顾,活动上优先参与和指导;三沟通:与留守儿童本人,与在外打工的父母,与在家照看儿童的第二监护人保持沟通;双管理:实行班主任与第二监护人协同管理;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努力营造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优越环境,为在外打工的父母解决后顾之忧。再次明确关爱行动的具

体目标: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班级为关爱载体,以同学、教师、党员为关爱的主体,以弥补留守儿童的感强缺失,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成为主要内容。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帮扶活动。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0915-7911768)及视频通话,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

母进行亲情交流。

5、建立谈心制度。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6、注重心理辅导。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及课任老师要与学生多谈心,着重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存在的问题

1、监护的“盲区”。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尤为严重,差不多占到留守儿童总人数的75%,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 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另一部分为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

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留守儿童。这种类型的主要特点是: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一般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

2、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

3、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四、努力的方向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

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存在亲情关怀缺失、心理问题骤增、学习兴趣减低、道德意识淡漠、安全问题频出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社会、家庭及学校多种因素造成的。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既需要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支持和保障,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关爱,是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根据实际,从以下几方面 做出努力。

1、与当政府、公安及司法机关密切联系,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使留守儿童享有和其他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健康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法律环境。

2、积极建议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促进城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

3、学校要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学习培训班或其他形式的专题讲座,加强对教育者或监护人的培训,努力提高教育者或监护人的水平。

4、落实监管责任,规范托管机构管理。加强校外托管机构管理,规范校外托管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一是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规范整治,对符合条件的,进行登记注册,颁发营业执照,不符合的,坚决予以取缔。二是对注册的托管机构加强日常监管,规范其托管行为,提升其服务水平。

总之,经过本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有礼貌了,自理、自主、自律、自强了……“留守儿童”还是个新的事物,现在我们也仅仅是开了个头,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摸索和总结。但是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关心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留守儿童”建设工作,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随迁子女及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篇四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经济日益扩大,许多家长远离家乡,外出务工、经商等,将子女托付给父母、亲戚代管。留守儿童的第一老师、第一监护人缺位,思想教育放松,家庭监护弱化,出现了思想滑坡,行为失范,学习成绩下降的现象。这是家庭、学校、社会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我校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重视抓好留守儿童的管理,现将我们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留守儿童的概况。

我校共有“留守儿童”30人,占在校儿童45%,且呈上升之势,造成这些儿童留守的主要原因是父母经常外出打工,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看。这些孩子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健康发展。留守儿童分布在各个班级,增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同时每个留守儿童特征又不同,心理、学习、生活各有差异,为了准确把握他们的真实情况,我校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认真摸底调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父母外出走向及孩子托付照顾情况,详实的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

二、学校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弥补儿童失去的关爱,精心筹建留守儿童之家。

针对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关爱之一情况,我校积极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目前学校专门用一间45m的教

2室建设成为留守儿童之家,教室内装修一新,安装了防盗栏和窗帘,并制作橱窗宣传栏1副,制作制度牌2面,购置新双人书桌10套,购买新书柜2个,对教室重新布置,使其趋向于家的感觉,并确立爱心妈妈四名,由伊滨小学四位女教师兼任,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完善了各种资料,购买电视、EVD播放机、图书,体育、娱乐器械等相应设施,为伊滨小学的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场所,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思想消极、心理偏激、学习落后的实际问题,使学校真正成为留守儿童学习、活动的家园。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以活动为载体,抒发留守儿童情怀。

活动锻炼人,活动成就人。为有效弥补亲情缺失,及时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怀和温暖;为有效的让他们树立自信充满阳光;为有效的让他们展示自我。我们学校还开展了一些列的以“情系留守”为主题的活动。本学期开始后,我们先后在留守儿童之家开始兴趣小组活动6次,带领孩子们进行课外体育活动8次,组织

留守儿童阅读课外书10次,观看动画片5次,并分别开展了“国旗下的演讲”、“花样踢毽子”、“经典朗诵”等主题活动,真正让这些孩子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具体落实到我学校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施不够齐全,阻碍活动的开展。如留守儿童之家冬冷夏热,不能为学生的活动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电脑、活动器材、图书等缺乏,给学生活动带来了不便。二是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伊滨小学

2014年11月11日

伊滨小学留守儿童名单

一年级:赵文雅 李嘉路 冯亚杰 王启浩

二年级:李宗裕三年级:李瑞芝四年级:李明杰五年级:刘子铱幼儿班:张 静刘笑妍 魏静怡陈浩天张 妍张裕嘉刘昱阳李怡宁梁馨予赵梓林胡朝宏谢伊瑜李笑怡王佳欣刘果栋 肖奕鑫张锦洪 张 硕

5.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结 篇五

马春喜2012-6-20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而大多数寄宿学生的家长都是在外务工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不慎,一些孩子可能走入歧途,成为未成年案件中的“主力”。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2012年以来,我校以班级为单位,以感恩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我校针对“留守儿童”一系列的关爱举措受到了多方关注,特别是留守学生家长的好评,多名家长打电话到学校表示感谢班级对孩子的关心,有力的推动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使得我校在老百姓中的形象得到提升。

一、认真开展“留守儿童”情况普查

在各个班级对“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举办全校留守学生“联谊会”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除了在学费方面进行减免,还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六一”演出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全校留守学生“联谊会”。通过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表现越来越好。

三、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内、班级内、社会上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学校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六•一”演出也让留守儿童

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

我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

学校教师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学生教育合力。

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总之,我校会将关爱“留守儿童”

6.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结 篇六

南新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支部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了解情况,摸清情况

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班主任先摸清学生情况及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做好班主任工作记载。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黄群忠书记亲自挂帅,总辅导员管江风老师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党员教师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支部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支部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党员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党员党员教师,帮扶党员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党员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党员老师挤时间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支部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九月份,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档案;设置了“亲情电话”,利用学校设置的“亲情电话” 安排孩子和家长定期交流、沟通。征集了留守儿童微心愿,党员教师结对认领,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互助活动; 十月份,结合国庆节,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绘画展示,观看了爱国影片,组织写了《我和我的祖国》书信,举行了留守子女成长论坛和党员教师大走访活动。十一月份,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举行了一次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集体过生日活动,将3月份举行的一次“跳蚤市场乐翻天”义卖活动中的义卖款,资助贫困留守儿童。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报告 篇七

孩童时期是人的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关爱与呵护的留守儿童,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极易在心理、生理、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很多偏差性的问题。虽然国家在近些年加大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也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有效政策与措施,加强文化与心理的教育与引导力度、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等以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持续增长的趋势。因此,在留守儿童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无论是新出现的还是已有的,均亟待解决。

大观镇留守儿童现状

据新华网发布的全国妇联的最新研究报告给出的最新数据指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四川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高达230余万,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最高,达到11.34%,而且在各地分布很不均匀,凸显教育失衡问题。南溪区作为宜宾市全域开放的桥头堡,经济发展和市民素质需要并驾齐驱,而留守儿童过多的问题势必影响未来南溪的全面发展,所以对南溪区留守儿童的关注与关爱必不可少。

(1)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选取南溪区相对发展较好的大观镇进行留守儿童的调查,对包括大观镇中心校、长庆九年制学校在内的十所小学采用统计学中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真实可信,后期数据分析相对可靠。此次调查的小学有大观镇中心校、牟亭小学、菜花小学、胜利小学、飞马小学、民康小学、兴旺小学等八个小学,地理位置均衡,学校规模层次明显。调查分为学生调查问卷(附件一,包含数据统计)、教师调查问卷(附件二,包含数据统计)、学校概况了解等几部分构成,年级横跨4至6年级,共涉及近1500余名学生,近百名教师,回收有效学生调查问卷150份,教师调查问卷17份。

8.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篇八

组 长:赵 振 副组长:李 杰

成 员:付彩华 徐卫东 张 梅 申小妹 赵凤菊 张书兰 赵文娟、谢红菊及各班班主任 具体分工:

赵振(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宏观调控,联系协调各种社会力量,统筹安排工作所需的人员、经费、设施等。

李杰(副校长):负责与上级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沟通,搞好上传下达,具体组织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徐卫东(办公室主任)、张梅(教务主任)、付彩华(总务主任)、申小妹(德育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张书兰、赵凤菊、赵文娟及部分优秀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实施相关工作。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谢红菊同志负责。

主要职责:负责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起草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意见、各种工作制度和有关文件;联络各领导小组成员,做好工作预案;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有关材料的整理;做好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

各班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完成领导组布置的各项工作。

9.随迁子女及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您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沙坝小学553余名师生,欢迎大家来到我校检查指导我校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当前,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数量日趋增多,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问题是学校目前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下面,我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汇报我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作一个简要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2012学年度,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生552人,在校食宿学生342人。有教职工48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32人,中师4人,教师配备合格率100%。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学校占地697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897平方米,学生来自甸阳镇四个行政村(沙坝村、甸头村、五福村、袁家村),辖区范围共有50多个村民小组,覆盖人口11000多人。

为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学校办公室、总务处、教导处、少先队等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切实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组长:杨吉生

副组长:赵红英 刘加刚

成员:杨孝仙、祝艳菊、杨余艳及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总务副主任段自珺任办公室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李冰老师任副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0875-8123793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①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②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对留守儿童患病时,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③活动上优先安排。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

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并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二)、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并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三)、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建立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儿童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要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不得拖延推诿。与教职工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

境中成长。

(四)、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开通亲情专用电话或电子信箱。学校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定期举行文艺、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五)、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工作目标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班级、部门和教师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如因工作不力和失职,造成影响的师德,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

(六)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学校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学校办好家长学校,着力提高委托监护人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加强委托监护人在受托期间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寄宿制学生的管理。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学校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义务教育。

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做到自尊生活,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力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

4、建立研讨、交流制度。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1、2012年12月份,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0875-8123793。

2、2013年1月份,各班教师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

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由班主任具体开展。

3、2013年3月——6月份,启动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心和温暖。

4、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由学校教师赵开艳、杨雪主持,每学期组织2次。

5、每年9月开学,开展为留守儿童特困学生的捐资助学活动。

6、每学期开展勤奋好学,热爱生命为主题的少先队队会活动。

上一篇: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思想概况下一篇:重庆的优秀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