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同步练习题

2024-12-29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题(精选10篇)

1.初二物理同步练习题 篇一

第四单元 课题1《光的色散》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夏季,雨后天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常会出现如图的彩色光带,这就是该情景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只对光起反射作用 B.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C.彩虹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2.下列生活现象与实际描述相符合的是()

A.

雨过天晴出现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B.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因为水蒸发要吸收热量

C.气凝固形成的

将冰箱内的冻肉拿出来时,很快就能在表面上看到白霜,这是水蒸D.

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晷针的影子相对的盘面某刻度线是静止的

3.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C.白光是单色光 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这是月亮的实像

B.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工作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D.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

5.2014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并因此带来新型的节能光源.要通过混合色光获得白光,除蓝光外,还需要的两种色光是()

A.黄光和绿光 B.绿光和橙光 C.红光和绿光 D.橙光和红光

6.冬天坐在火炉旁取暖,主要利用的是()A.可见光 B.紫外线 C.红外线 D.超声波

7.图中不属于紫外线应用与防护的是()

A.

夜视仪

B.

验钞机 C.

灭菌灯

D.

遮阳帽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下面是对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通过狭缝照到三棱镜上,如图所示。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得到的彩色光带.把白纸放在棱镜前,让学生看到照到棱镜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实验二:在狭缝前放置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用白纸显示出照在三棱镜上的光是红光(或蓝光);通过三棱镜后,光改变了传播方向,但不分解,仍然是红光(或蓝光)。

问题:(1)你认为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A、太阳光中含有七色光,由于光的折射,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 B.棱镜中含有七色光,有太阳光通过时各色光分散出来(2)你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什么?

(3)由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哪种光的偏折最大?哪种光的偏折最小?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什么?

(4)实验中,为什么要让太阳光先通过一个狭缝再射到棱镜上?

9.小明同学在家看电视时发现,当人站在电视机和遥控器之间时,遥控器就会失去作用。他想:不同物体对电视机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是否一样呢?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小明同学找了一个作业本,先将一张纸放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手指按遥控器控制键,如果遥控器能对电视机起控制作用,则增加纸片的层数;如此重复实验,逐渐增加纸片的层数,直到遥控器刚好不能控制电视机为止,记下纸片的层数。然后,他又换用了塑料纸和棉布,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请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的探究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帮他指出应当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的色散》练习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D 【解析】A、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对光起反射和折射作用,故A错误;B、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并不是只有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B错误;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故C错误;D、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

2.【答案】B 【解析】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A错误;B、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身上会有液态水,水蒸发要吸收热量所以会感觉很冷,故B说法正确;C、将冰箱内的冻肉拿出来时,在表面上看到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D、阳光下晷针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从早晨到中午,会随太阳的高度变化,不同时刻会对应不同的刻度线,影子与盘面刻度线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B。

3.【答案】C 【解析】A、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太阳光经三棱镜之后发生色散,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白光是可见光,白光是复色光,故C错误,符合题意;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BD 【解析】A、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这是月亮的虚像,故A错误;B、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正确;C、通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D、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故D正确。故选BD。

5.【答案】C 【解析】要使LED灯发出白光,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选C。6.【答案】C 【解析】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强的特点,所以冬天坐在火炉旁取暖,主要利用的是红外线来取暖。故选C。

7.【答案】A 【解析】A、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制成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军事上.故A符合题意;B、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故B不符合题意;C、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以杀死微生物,用紫外线等可以杀菌.故C不符合题意;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可以用遮阳帽防护.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1)白光并不是单色光,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由于这七种颜色的光频率不同,所以当它们发生折射时,它们的偏折程度不同,从而分散开了。故选A。

(2)因为实验中,将太阳光用红色滤光片过滤后,只有红光通过棱镜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而是发现红光发生了偏折.这说明实验一中彩带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棱镜时发生了色散。

(3)由实验图可看出紫光通过棱镜时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由此可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

(4)先让大阳光通过狭缝再经过棱镜色散,能在光屏上得到依次序列排列的各色光.如果让太阳光直接射到三棱镜上,会有许多光束发生色散,在光屏上有许多色光会发生重合,色光混合能形成另一种色光,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依序列排列的各种色光。

9.【答案】(1)在所研究的三种材料中,棉布对电视机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最强,纸片次之,塑料布最弱.

(2)①要选择同一台电视机和同一遥控器进行实验; ②每次实验遥控器与电视机的距离要保持一致.

【解析】(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所研究的三种材料中,棉布对电视机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最强,纸片次之,塑料布最弱;

(2)小明的探究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有以下可能: 没有选择同一台电视机(同一遥控器)进行实验;

遮挡材料所放的位置不一致,遥控器与电视机的距离不一致;遮挡材料的厚度不一致… 因此①要选择同一台电视机和同一遥控器进行实验; ②每次实验遥控器与电视机的距离要保持一致; ③选用的同种遮挡材料的厚度(或规格)要一样

④每次实验遮挡材料所放位置都应在遥控器前的同一位置.

2.初二生物第二章同步练习测试题 篇二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猴子表演骑自行车B、公鸡在黎明时鸣叫

C、家兔听到饲养员的声音就跑过来D、大山雀偷饮牛奶

2、与人体运动没有直接关系的系统是()

A.运动系统B.泌尿系统C.呼吸系统D.循环系统

3、某人左上肢出现瘫痪,经检查肌肉并无损伤,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肩关节不够灵活B.肘关节不够灵活

C.支配左上肢的神经受损D.肌肉中的血管受损

4、人的手上有许多关节,以这些关节为枢纽可以做各种比较精细的动作,你认为这些关节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

A.支点作用B.动力作用C.调节作用D.杠杆作用

5、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野鸭的迁徙B.蜘蛛结网C.蜜蜂采蜜D.山雀偷吃牛奶

6、下列动物具有“学习能力”的意义的描述,你认为哪项更好些()

A.有利于找到食物B.有利于逃避敌害

C.有利于找到食物D.更有利于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7、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有()

A.在同一片森林筑巢的喜鹊B.个体户在河边养的一群鸭

C.一群南飞的大雁D.一块稻田里的所有青蛙

8、狒狒群体中的首领是()

A.强健的雄狒狒B.强健的雌狒狒

C.年长的老狒狒D.生育能力强的雌狒狒

9、狗无论走多远都顺利返回家,是因为()的存在。

A.路上的风光B.路旁的花香C.沿路狗的气味D.主人的呼唤

10、下列几种动物的群体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A.蜜蜂B.蚂蚁C.黑猩猩D.绵羊

11、蚁群中数量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

A.雄蚁和工蚁B.蚁后和工蚁C.工蚁和兵蚁D.蚁后和兵蚁

12、动物具有学习行为,这有利于()

A.逃避敌害B.找到配偶C.找到食物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14.人曲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A.关节 B.骨 C.骨骼肌 D.骨骼

15.人体运动系统组成不包括()

A.骨B.关节C.神经D.肌肉

二、非选择题

16.右图是关节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关节内的滑液存在于[]中,对关节起润滑作用。

(2)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可以减轻摩擦和震动。

(3)图中[]的外面有一些坚韧的韧带,对关节起加固作用。

(4)体育锻炼,能使关节的[]和增厚,并提高伸展性,从而增加关节的牢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

(5)患关节炎时,关节的[]内可能有脓液进入,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从而使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

17.根据图A和图B回答问题。

(1)图B示动作,图A示动作。

(2)[1]和[2]分别表示两种肌肉,[1]是[2]是。

(3)在图A和图B的动作中,[1]的状态分别是和。

(4)[1]和[2]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作是在的支配下。

(5)当双手自然下垂时,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所处的状态是()

A、都收缩B.都舒张C.前者收缩,后者舒张D.前者舒张,后者收缩

18.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2)美国红雀喂鱼得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__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头和牛奶的行为是在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分析资料一,并说出其中动物通过运动完成自己行为的两个实例.① ②

19.春天里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是什么因素吸引蜜蜂飞向花朵呢?某校的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1)猜想促使蜜蜂飞向花朵的因素。

猜想意:蜜蜂飞向花朵,跟花朵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

(2)试验步骤:

猜想试验原理试验步骤及操作需要记录的数据

猜想一比较单位时间内飞向不同条件的纸花上的蜜蜂只数,来判断影响蜜蜂飞向花朵的原因用相同颜色,大小相同的两组纸花,分别沾上蜂蜜,挂在树枝上在单位时间内飞向大.小不同的纸花的蜜蜂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31415

答案DDCCCBDBCBCCABA

二.非选择题

16.(1)关节腔(2)2关节软骨(3)一关节囊(4)一关节囊韧带(5)二关节腔

17.(1)伸肘屈肘(2)肱二头肌肱三头肌(3)收缩舒张(4)神经系统(5)B

18.5.⑴先天性学习⑵遗传物质遗传环境适应变化的环境

⑶美国红雀通过飞行捕虫喂食金鱼金鱼通过游泳到水面求食

3.初二物理同步练习题 篇三

高考网 加速度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

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

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

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3.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4.图1表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C.乙比甲早出发t1 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5.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 5

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

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末的速度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是 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初速度是 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 2m/s2

C.任何 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m/s

D.第 1s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

7.如图2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

]

8.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v1>v2>v

3B.v1<v2=v3

C.v1=v2<v3

D.v1>v2=v3

9.物体沿一条直线作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的位移是4m,由此可知 [

]

A.此物体一定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物体的初速度是零

C.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m/s

2D.此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10.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经A点时速度是vA,经B点时速度是v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D.通过AB段的中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 AB段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11.几个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 [

]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12.图3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t2=2t1,则 [

]

A.在t1 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

B.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C.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D.在t2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二、填空题

13.质点从坐标原点O沿y轴方向运动到y=4m后,又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坐标为(-3,4)的B点,则质点从O运动以B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位移大小是_________m。

14.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的位移是6m,则其加速度是______m/s2,5s内的位移是________m,它运动最初18m的时间是______s,速度从6m/s增大到10m/s所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m.1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以速度v1=25m/s匀速通过前1/3路程,以速度v2=50m/s通过其余2/3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16.子弹恰能穿过3块叠放在一起的同样厚的木板(即穿过第3块木板后子弹速度减小为零).设子弹在木板里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则子弹依次穿过3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_.17.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根据图象回答:

(1)物体在OA段作________运动,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在AB段作________运动,加速度是_________m/s2.(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________m/s.(3)物体的最大位移是__________m.18.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以下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空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在平板上作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G)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两三次.19.某学生的实验纸带如图5,取O为起始计数点,每隔相同时间T的计数点分别为A、B、C、D、E、F,每相邻两点间距离依次为S1、S2、S3、S4、S5、S6,若取每隔3T的时间计算加速度,则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20.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6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三、计算题

21.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第1s内以加速度a=1m/s2运动,第2s内加速度a'=-1m/s2,第3s又以a=1m/s2运动,第4s内加速度a'=-1m/s2,如此反复,经100s此质点的总位移多大?

22.甲车以加速度3m/s2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s钟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4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

(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

(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开出发点多远?

单元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B 3.D 4.BD 5.CD 6.BC 7.B 8.C 9.D

10.AB 11.D 12.AD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二、填空题

13.7,5 4,50,3,8

15.37.5

17.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1,初速度为4m/s的匀减速直线,-2,2,12

18.E B F C A D G

20.2.48,6.18

三、计算题

21.50m,22.24m,12.9s,332.8m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4.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 篇四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3.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 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

]

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m/s是瞬时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

D.54km/h是瞬时速度

4.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

5.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

A.7m/s

B.5m/s

C.6m/s

D.5.5m/s

6.质点作单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

B.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

C.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D.瞬时速度的大小改变,但方向不变

7.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图1)中,表示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

8.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 50m处的瞬时速度为 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6m/s

B.6.25m/s

C.6.75m/s

D.7.0m/s

二、填空题

9.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s内通过5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20m,第4s内通过 5m.则此汽车在最初 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中间 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10.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中的______可表示质点运动的快慢,______越大,质点运动的速度也越大.11.如图2(a)中的图象A表示质点作______运动,图象B表示质点作______,图象C表示质点______;在图(b)中的图象A表示质点作_______,图象 B表示质点作_______,图象C表示质点作_______.三、计算题

12.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3.图3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图象.试根据图象说明从A→B→C→D的各段时间内,甲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多少?你能求出乙物体在5s内的位移吗?

速度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CD 2.A 3.BC 4.B 5.C 6.CD 7.BC 8.B

二、填空题

9.12.5,20,12.5 10.斜率,斜率

11.匀速直线,方向相反匀速直线运动,处于静止状态,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方向相同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方向相同的匀速直线运动.三、计算题

5.初二物理同步练习题 篇五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毛泽东B、周恩来

C、邓小平D、江泽民

3、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决定实行的方针政策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实行对内改革

③实行对外开放④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4、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二B、三C、四D、五

5、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

6、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的战略决策是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④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以下有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A、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到1982年初基本结束

B、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到1982年底基本结束

C、平反后的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D、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开始

A、农村B、城市

C、沿海地区D、内地

9、“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对政策衷心拥护的生动写照。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

C、联产承包D、减轻农民负担

10、在一座城市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

A、上海B、深圳

C、珠海D、厦门

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集体经济②个体经济③私营经济④外资经济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12、1980年我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上海 ②深圳 ③汕头 ④厦门 ⑤天津 ⑥海南 ⑦珠海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⑤⑥⑦D、②③④⑦13、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重点是:()

A、户籍改革B、加强城市建设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国有企业的改革

14、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哪三个方面进行?()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A、1949年B、1956年

C、1966年D、1978年

16、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7、被誉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

C、邓小平D、刘少奇

18、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19、据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记者孙耒报道:2004年8月6日晚8时,《又是一个春天》文艺晚会将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金色歌剧院隆重举行,这场晚会是为了纪念一位老人百年诞辰而举行的。你知道人们纪念的那位老人是

A、邓小平B、毛泽东

C、叶剑英D、周恩来

20、四项基本原则是

①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③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④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有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时期流传于凤阳民间的花鼓词

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凤阳民间的花鼓词

材料三:70年代农村的经济改革最早发生在安徽凤阳县。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徽凤阳县犁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20户社员,除两户无人在家外,18户的代表聚集在村里一间屋里秘密写下了一张契约。在契约中,每户农民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粮食任务,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功,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如发生意外,社员保证把干部的小孩养活到18岁。18个农民在保证书上按了指印或图章,之后他们把牲畜、土地分到每户手中。年底小岗生产队的全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3万多斤一下提高到12万多斤,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小岗生产队农民的实践得到了党中央的支持,其做法迅速在全国农村得到推广。

(1)你认为材料一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材料二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小岗生产队农民的实践”,后来逐渐形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这项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4)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材料二有无联系?谈谈你的看法

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董文华在演唱的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道: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回答下列问题:

(1)歌词中的一九九二年“又” 是一个春天,请问,另一个春天指是哪一年的什么事情?

(2)歌中的“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哪一件事情?

(3)一个又一个春天,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学习,请你从衣食住行四方面各举一例来说明这种改变。

四、认真阅读下列表格,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材料一:“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简表

年份 国家财政总收入 与上年相比

1967年 419.4亿元 -25%

1968年 361.3亿元 -13.9%

材料二: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简表

项目 全国总产量 居世界位次 比1949年增加

钢铁 8000万吨 3505倍

粮食 4.42亿吨 13.3倍

材料三:国家统计局《人民生活水平步步高》2001-07-04

项目1952年1978年2000年

全国人均储蓄余额 1.5元 21.9元5082.2元

全国人均消费金额 76元 184元3415元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如果让你来论证“文革”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这一论点,你觉得那个材料最有说服力?

(3)如果以材料三为论据,主要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4)请你分析出现材料二、三中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今年(2004年)8月22日是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为此,人民日报文艺部与人民网联合举办、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春天的故事”文艺征文,纪念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表现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和业绩,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描绘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请你也以《春天的故事》为题,写一写邓小平为中国改革开放所作的贡献吧!(至少写出两件事)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C3C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④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都属于对内改革的范畴,在选择时不能重复或替代。4C5C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会会,都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6A一五计划的制定是在1953年。

7A8A9C10B抓住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标志性雕像拓荒牛,二是“一夜崛起之城”11B注意看清题目中的重要的信息是非公有制经济12D13D14A15D这副楹联所反映的应是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重新回

到工作岗位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人民走进了新时代,所以这副楹联应不早于1978年了16D17C18B

19A从时间2004年8月22日还有“春天的故事”等重要信息上可作出判断20A

二、(1)农村改革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也上不去。(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提示:有联系,因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世界看到了一个变化了的中国,一个发展了的中国,所以才有了世界更多国家的支持和认可。

三、(1)1979年的春天,邓小平在深圳勾画出了一幅改革开放的蓝图。(2)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及重要讲话,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3)以自己身边的变化为例,真实地写出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1)材料一说明“文革”十年,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2)材料二(3)人民的收入在逐年上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变化万千。人民生活水平步步高,逐步走上了小康之路。(4)提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走上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给中国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还有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的结果等。

五、可随意写出几件事例来描述,如:(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春天在深圳勾画出了一幅改革开放的蓝图;(2)实行改革开放后,他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十二大上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4)十三大上他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等。(6)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及重要讲话,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 适用版本:

人教版,苏教版, 鲁教版,北京版,语文A版,语文S版,冀教版,沪教版,北大师大版,人教版新

版,外研版,新起点,牛津译林,华师大版,湘教版,新目标,苏科版,粤沪版,北京版,岳麓版 适用学科: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适用年级: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中考,高考,小升初

适用领域及关键字:

100ceping,51ceping,52ceping,ceping,xuexi,zxxx,zxjy,zk,gk,xiti,教学,教学研究,在线教学,在线学习,学习,测评,测评网,学业测评, 学业测评网,在线测评, 在线测评网,测试,在线测试,教育,在线教育,中考,高考,中小学,中小学学习,中小学在线学习,试题,在线试题,练习,在线练习,在线练习,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小升初复习,中考复习,高考复习,教案,学习资料,辅导资料,课外辅导资料,在线辅导资料,作文,作文辅导,文档,教学文档,真题,试卷,在线试卷,答案,解析,课题,复习资料,复习专题,专项练习,学习网,在线学习网,学科网,在线学科网,在线题库,试题库,测评卷,小学学习资料,中考学习资料,单元测试,单元复习,单元试卷,考点,模拟试题,模拟试卷,期末考试,期末试卷,期中考试,期中试卷

6.初二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篇六

知识与技能(共72分)

(1~14题每题2分,15~20题每空1分,共42分)

1.骑自行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自行车 C.树木 D.房屋 2.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B.参照物必须是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

C.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D.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国子弹,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弹的原因是()

A.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 B.子弹飞行的速度不大 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的速度不大 D.以上都有可能 5.一辆汽车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B.通过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大

C.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 D.速度与通过路程的长短和运动时间无关 6.甲、乙、丙三个人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甲=10.8km/h、v乙=0.2km/min、v丙=2.8m/s,这三个人运动速度数值之间的关系是()

A.v甲>v乙>v丙 B.v乙>v甲>v丙 C.v丙>v甲>v乙 D.v甲>v丙>v乙

7.子弹从枪口射出后,还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A.子弹受到火药燃气的推力 B.子弹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受到的阻力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没有力的作用 D.发生力的相互作用时可以没有施力物体,只有受力物体

10.图11-16所列情形中,二力平衡的有()

11.水平飞行的飞机在目标的正上方空投一个木箱(如图11-17),则木箱落地时的位置()

A.在目标处 B.在目标的前方 C.在目标的后方 D.无法确定

1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在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13.分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 B.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C.汽车受到的重力与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它受到的阻力

1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在桌面上的杯子,不受力的作用

B.用力将气球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手推门,手距离门轴近时比距离门轴远时省力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5.小红坐在行驶的客车中,看见前面有一辆卡车同她的距离不变,看见后面有一辆小轿车离她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小轿车与路旁的交通标志牌间的距离不变.如果以交通标志牌为参照物,客车是________的,小轿车是________的.如果以卡车为参照物,客车是________的,小轿车是________的.

16.甲物体的速度是乙物体速度的2倍,若甲、乙两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若甲、乙两物体运动相同的时间,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_.

17如图11-18所示,用铁锤拔钉子,手握在铁锤柄的末端比握在柄的中部所需的力要小,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有关.

18.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或安全气囊),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在________时,乘车者由于________而撞伤,使用安全带(或安全气囊)可以起到保护安全的作用.

19.在行驶的火车车厢中,挂在行李架上的小包突然向前摆动,说明火车正在________行驶;若小包突然向右摆动,说明火车正在________.

20.列车从静止变为运动,并且速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受到________的作用.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还能继续行驶是由于________,但汽车速度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________的作用.

21.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

(1)画出下面各图中力的示意图.

(2)如图11-21所示的跳伞运动员正在匀速下降,如果他受到的重力为800N,请画出他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23.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暑假就要到了,北京育才小学的王强同学准备乘火车到住在济南的奶奶家去.他希望路上尽量快一些,还想在车上多看看沿途的风光.这里有一张列车时刻表,请你帮他选择一个合适的车次,并计算一下这次列车从北京到济南的速度.

车次 自北京起(千米)0 376 497 653 1463 始发 终到 北京 德州 济南 兖州 上海 2539 北京 17∶11 青岛 6∶53 17∶11 23∶02 07 00∶57 01∶20 青岛 07∶56 K51 北京 22∶20 日照 11∶52 22∶00 02∶32 38 04∶05 16 06∶18 30 日照 12∶30 T13 北京 18∶08 上海 08∶08 18∶08 ↓ 22∶39 47 ↓ 08∶08 T35 北京 13∶30 济南 18∶00 13∶30 ↓ 18∶00(2)请根据如图11-22所示的情景编写一道计算题.

过程与方法(共18分)24.(2分)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各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不能肯定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25.(4分)你能否用一把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测出一层教学楼的高度?与同学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更巧妙,然后动手测一测.(要注意安全!)

26.(4分)要测量你跑步时的速度.(1)需要哪些器材?

(2)写出实验步骤,说明要测量的物理量并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运动和力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

1.B 2.C 3.C 4.C 5.D 6.B 7.C 8.A 9.A 10.BD 11.B 12.D 13.BD 14.D 15.运动 静止 静止 运动 16.1∶2 2∶1 17.作用点

18.急刹车 惯性继续向前 19.减速 向左拐弯 20.牵引力 惯性 阻力 21.略 22.(1)“沦”是描述“白日”的运动,以“西河”为参照物;“出”是描述“素月”的运动,以“东岭”为参照物.

(2)走路被绊倒,脚由于受到阻碍先停止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继续运动,所以向前倒;下雨天摔跟斗,是因为路滑,脚由于受到的摩擦力小,所以会向前滑,而上身不能及时跟上,所以向后倒.

(3)略

(4)撤去球拍后,球就不受球拍的支持力了,球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状态的.

23.(1)选T35次,速度为110.4km/h(2)略. 过程与方法 24.C 25.可以量一磴楼梯的高度,然后数数一层楼有多少磴楼梯,即可算出一层楼的高度.(当然,你完全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测量,只要有道理就可以)

26.(1)秒表,皮尺.(2)略. 27.(1)单摆的周期跟摆球的质量是否有关 单摆的周期跟摆球的质量无关(2)单摆的周期跟开始摆动时的高度是否有关单摆的周期跟开始摆动时的高度无关

(3)单摆的周期跟摆线的长度是否有关 单摆的周期跟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越长,周期越大 调节钟摆下端的螺母,就改变了摆线的长度,从而改变摆动的周期,起到调节摆动快慢的作用.如果钟表慢了,也就是摆动的周期偏大了,应将螺母向上调节.

科学探究

28.提示:记录表格可设计“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受到的力”等栏目.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如果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则物体会加速;如果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物体会减速;如果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就会改变运动方向(当然,你还可能发现其他的规律,只要有道理就行).

7.初二物理同步练习题 篇七

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高三必修物理同步训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0.(12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弹力F(N)0.501.001.502.002.503.003.50 伸长量x

(10-2 m)0.741.802.803.724.605.586.42

用作图法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

(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 N,请在下列虚线框中上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

(3)由图得到F合=________N.11.(14分)(原创题)如图所示,两个共点力F1、F2的方向夹角为75,大小分别为F1=10 N、F2=102 N.现过O点在F1、F2所在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求当Ox轴沿何方向时,F1、F2在x轴上的分力的合力最大?最大为多少?

12.(2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为F的水平向右的恒力,物体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斜面倾角增大并超过某一临界角0时,不论水平恒力F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试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8.初二物理同步练习题 篇八

●.展示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并要求学生简要分析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出什么结论。对于实验数据出入较大的组别,鼓励其思考出错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引导回答实验结论: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共同分析展示的学生的实验数据,比较自己实验数据的优缺点,归纳出实验的初步结论,并用图象法表示。

●.提出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能力,学会用图象分析数据。

5、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单位:U-电压-伏特(V),

I- 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简述欧姆个人生平和他的一些趣事。

●.公式变换:U=IR 或 R=U/I,展示教材相应例题,提醒注意解题格式以及计算过程要统一国际单位。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阅读教材19页欧姆生平内容。

●.阅读教材,留意解题思路和格式,积极回答。

●.帮助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为其应用做好准备。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奋发向上的斗志。

●.学以致用,巩固反馈。

三、额定电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什么是额定电压?

引导回答:额定电压就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阅读教材,积极思考作答。

额定电压不是本章重点,只作常识性了解即可。

四、短路

问: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什么?什么是短路?演示短路实验。

从欧姆定律出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短路。

引导回答:短路就是电路中电阻很小,电流很大。

积极思考并回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复习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短路是故障的一种,它的危害,为下来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五、评价小结

1.学生小结学到的知识。

2. 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3.设计实验探究“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 课堂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积极回答,思考并完成相关练习。

检测学习效果,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9.初二物理同步练习题 篇九

1. 2017天津全运会上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瞬间。下列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可视为质点的是

A.跳水

B.鞍马

C.马拉松

D.吊环 2.下列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极小物体,以质点为参考系运动描述更精确 B.很长的火车也可以看作质点,但火车只能在停止不动时才可选作参考系 C.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运动员打分时,裁判们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2018·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

B.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将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自行车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自行车都不能看成质点

D.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4.(2018·山东省济南市模拟)国庆期间,学生小张和小李一起坐汽车去济南游玩,小张发现和他坐在一起的小李是静止的,而路边的电线杆在往后退,则小张所选的参考系可能是 A.路面 B.路边的建筑物 C.他所乘坐的汽车 D.他看到的电线杆

5.下列关于运动基本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着的物体,不能被选来当作参照物

B.行驶的船上乘客以船为参照物,感觉两岸在“后退” C.原子核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D.比赛时,运动员分析乒乓球的运动,可以将乒乓球视为质点 6.(2018·云南省宣威市二中)下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 A.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 B.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0米

C.分析卡车的运动时,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卡车总是静止的 D.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 7.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 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须选定参考系 C.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

8.一只猴子抓在细棒上,细棒由绳子悬挂于天花板上,现使悬挂细棒的绳子断开,猴子和细棒一起向下运动,甲说此棒是静止的,乙说猴子是向下运动的,甲、乙两人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也是地球 B.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是猴子 C.甲选的参考系是猴子,乙选的参考系是地球 D.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是自身

9.(2018·湖北宜昌市示范高中协作体期末)在下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 A.确定奥运会冠军在万米长跑中的比赛成绩 B.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打出的弧圈球的转动

C.研究冬奥会运动员在花样滑冰比赛中的动作、姿势是否优美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

10. “抬头望明月,明月云中行”,关于月亮的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A.月亮

B.云

C.地面

D.观察者自己

11.大庆市高中教育资源整合,三所高中撤并,石油高中将搬迁至新址。如果新址操场上国旗平台离地面的高度是0.5 m,将坐标系的原点定在平台上,取旗杆所在直线向上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旗杆上固定国旗的A、B两点离地面的距离分别为10.9 m和9.4 m,那么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A.10.9 m,9.4 m

B.11.4 m,9.9 m C.10.4 m,8.9 m

D.10.9 m,–9.4 m 12.下列情况下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在空中做翻转运动的体操运动员

C.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 D.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 学-+科网

13.(2018·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年11月,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如期举行,博览会还迎来了英国皇家空军“红箭”特技飞行表演队的中国航展首秀。如图所示,9架表演机保持队形不变飞过观礼台。下列关于“红箭”特技飞行表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 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C.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D.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

14.(2018·河北省邯郸市期末)甲、乙两人分别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他们运动的状态是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甲在下降,乙在上升 C.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 D.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

15.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v甲>v乙,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上升,v甲>v乙,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v甲v丙 D.甲、乙匀速下降,v甲

16.为了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我们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以O点为坐标原点,沿东西方向为x轴,向东为正;沿南北方向为y轴,向北为正。图中A点的坐标如何表示?其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2.D【解析】质点属于理想模型,不存在,A错误;当火车在较长的路段行驶时也可以看作质点,运动的火车可以选作参考系,B错误;为吊环比赛运动员打分时,要参考运动员的姿势打分,故不能看作质点,C错误;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D正确。

3.B【解析】A、质点不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在研究地球公转的时候可以将地球看成质点,故A错误,B正确;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如研究其运动的速度时可以看作质点,故C错误;D、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火车的长度对时间有影响,不可以看作质点,故D错误。

【点睛】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4.C【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路边的电线杆是被研究的物体,路边的电线杆向后退去,而实际电线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所以电线杆向后退是以汽车为参照系的,C正确。

5.B【解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任意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A错误;行驶的船上乘客以船为参照物,认为B正确;船是静止的,感觉两岸在“后退”,不是物体小,就能看成质点,关键看在研究的问题中形状能不能忽略.原子核虽小,但在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时,原子核的形状不能忽略,C错误;运动员分析旋转球技术时,乒乓球不可以看成质点,否则无法研究其旋转,D错误。

6.AD【解析】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选项A正确;测量井的深度,应该以地面为参考系,选项B错误;分析卡车的运动时,一般是以地面为参考系,选项C错误;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选项D正确;故选AD。7.A 8.C 9.A 10.B【解析】描述月亮的运动不能选取月亮本身作为参考系;若以地面或观察者自己作为参考系,由于月亮绕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月亮可以认为是相对静止的;“明月云中行”是月亮相对云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是云,故选B。

11.C【解析】A点的坐标xA=10.9 m–0.5 m=10.4 m;B点的坐标xB=9.4 m–0.5 m=8.9 m,选C。

12.AD【解析】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时,飞机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看作质点,选项A正确;在空中做翻转运动的体操运动员,运动员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时,螺旋桨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工件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看作质点,选项D正确;故选AD。

10.初二物理密度精选练习题 篇十

初二物理上册密度计算专项练习题

※※直接公式:

一金属块的质量是386g,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少kg/m3?

2.有一枚金戒指,用量筒测的它的体积为0.24 cm3,天平测的质量为4.2g,通过计算判断这枚金戒指是否为纯金制成?

3.有一种食用油的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4.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4:5,求密度之比为多少?

※※比值问题:

1.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与实心的铝球的体积之比为 ______;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的铝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ρ铜=8.9g/cm3,ρ铝=2.7g/cm3)

2.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5,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A.0.2倍 B.0.8倍 C.1.25倍 D.5倍

3.如图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是()

※※※样品问题:

1.地质队员测的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3,现从巨石上取得20 cm3的样品,测的样品的质量为52g,求这块巨石的质量?

2.一个油车,装了30 m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车厢的石油质量,从中取样30 cm3的石油,称得质量为24.6g,求这节车厢石油的总质量为多少?

※※※等量问题:

1.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化成水后,体积为多大?

2.一个瓶子能装1kg的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kg的酒精?

3.某工程师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将一钢制零件改成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56kg,则所需铝的质量为多少?(钢的密度为7.9×103Kg/cm3,铝的密度为2.7×103Kg/cm3)

※※空心实心问题:

1.一个铜球,质量为3.2kg,而体积为420cm,那么这个铜球是否为空心的?若为空心的,其空心部分注满铅,则此球的质量又是多大?(铜、铅的密度分别是8.9×10kg/m,11.4×10kg/m)

33333王牌家教中心

2.有一体积为30 cm3的空心铜球,它的质量为178g,铜的=8.9g/ cm3,求(1)空心部分体积(2)若在空心部分装满水,求该球的总质量。

333.一个钢球,体积10cm,质量62.3g,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ρ铜=8.9×10kg3/m)

※※※瓶子容积问题

1.某容器的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若用该瓶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850g,求瓶的容积和液体的密度?

2.一个容器盛满水总质量为450g,若将150g小石子投入容器中,溢出水后再称量,其总质量为550g,求:(1)小石子的体积为多大?(2)小石子的密度为多少?

3.一个质量为300克的瓶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300克,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500克,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运输容器问题:

331.现有10千克水银,用容积为200毫升的瓶子装,需要______个瓶子(ρ水银=13.6×10千克/米)? 32.已知砖的密度为1.5×10千克/米3,用长25厘米、宽12厘米、厚6厘米的砖块砌房子的墙,若房子内外墙的总面积为720米2,墙的厚度为25厘米,则修建此房约需砖_________块,如果汽车一次能装4吨,则最少_________次才能将这些砖拉完。

3.如果砖的密度是2×103千克/米3,一块砖的体积是1.4×103厘米3,那么一辆能装载4吨的汽车最多能运多少块砖?

※※合金问题:

1.某烧杯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50克,放入一合金块后溢出部分水,这时总质量为500克,取出合金块后,烧杯和水的质量为300克,求合金的密度。

2.一质量为232克的铜铝合金块,其中含铝54克,求合金的密度?(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3..某种合金由两种密度为金属构成,求下列情况下合金的密度:(1)两种金属的体积相等(2)两种金属质量相等

上一篇:出纳员岗位职责(酒店)下一篇:新生军训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