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高压输电线路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精选8篇)
1.发电厂高压输电线路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 篇一
农村低压台区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探讨
一、影响农村低压台区线损过高的主要原因
(一)设备原因
1、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大,导线截面小。
2、低压线路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或台区无功补偿电容器投运率较低,线路无功缺额较大,造成功率因数较低。
3、台区三相负荷分配不均,造成损耗较大。
4、负荷方式变化、配变容量与负荷不匹配,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造成变损过高。
5、用户电能表计计量误差过大。
(二)人员因素
1、台区营抄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
2、缺乏台区经济运行意识。
3、农电工大部分属当地人,“人情电”、“关系电”和“权力电”现象不能完全杜绝。
4、安装人员业务技术不高,工艺质量意识不强,对电气设备各连接部位安装接触不紧密,造成发热损耗电能。
(三)管理不到位
1、台区线损管理考核办法和制度落实不到位,考核缺乏激励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
2、个别营抄人员为了图省事,没有加大稽查和处罚力度,导致偷、漏电形成恶性循环,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违约用电现象。
3、对台区抄表人员的监管力度不够,不能对营抄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
4、低压线路通道树障等因素造成电量流失。
二、降损措施
在线损管理过程中,实施过程控制、狠抓精细化管理降损节能,针对台区线损过高的主要原因,采取以下相对应的措施。
(一)技术降损措施
1、不定期地开展负荷测试,合理调配三相负荷,测试项目:(1)测量线路的首末端电压;
(2)测量负荷分配是否均匀,三相负荷平衡状况,根据负荷状况对低压线路的负荷进行调整。
2、对台区加装低压补偿电容器,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减少因电压不高造成的不必要的损耗。
3、对供电半径过大,线路线径较细的低压配电台区,进行调整改造。城区选择加大电缆截面,还可缓解供电卡口问题。
4、配变安装在负荷集中地段,并选择节能型配变。在安装配变前,对负荷的增长做中长期的预测,避免日后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
5、对季节性用电的电力设施(如农排配变和线路),可采取临时停用的办法实现降损或考虑架设子母变的方式优化负荷分配降低变损
等问题。
6、加大对低电压、高损耗台区和线路的降损改造投入,(二)管理降损措施
1、在遵守国家电价政策和有关电力营销规章制度下,将台区经营管理权以竞标形式转让给竞标者(在职正式工、农电工),中标者与供电所签定《台区责任制管理合同》,台区在合同期内(一年)由台区经营者经营管理,供电所进行监督、协作但不得参与管理,在合同期满后,供电所对台区各项经济指标进行考核。
2、每月定期召开经营分析会,对高损台区进行专项分析。
3、供电所依照《台区责任制管理合同》对台区经营者进行考核,并做好以下工作:
(1)开展用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对客户违章用电、违约用电,现场取证后交公司用电稽查队处理。
(3)加强台区用电客户用电情况反馈,根据反馈情况对经营者进行奖惩。
4、每月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对线损高的台区具体分析线损高的原因,拿出降损的整改方案,限期整改,不将已发现的问题遗留到下月。
5、加强对高损台区的用电稽查力度,逐箱逐表开封检查;并开展不定期夜巡。加大投入对计量箱进行防窃改造,坚决打击违法窃
电行为。
6、加强对低压线路通道的巡视管理,发现线下树障房障,及时进行清理,避免电量“跑、滴、漏”的损失。
7、定期开展电能表计校验,对运行异常的电能表计作为不定期校验的重点。
2.发电厂高压输电线路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 篇二
随着电力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直流输电技术在输送能力和送电距离上可以和特高压交流竞争[1], 因此, 相比于交流输电, 直流输电的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
下面重点对比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在输电线路上的损耗, 提出降低线损的措施, 定性评估这些措施产生的效果。
1 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损耗
交流输电损耗主要来自于线路上的趋肤效应、电晕放电和无功损耗。
架空交流线路三相有功、无功损耗分别为ΔPL、ΔQL。
undefined
式中, r0为相导线的电阻, Ω;x0为相导线的电抗;WH为月用有功电量, kW·h;UH为额定线电压, kV;cosφL为线路的力率值;t 为线路运行时间, h。
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 导线和大地的电流会出现表面集中的现象, 也就是趋肤效应, 而且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 趋肤效应越明显, 电流就越集中在靠近导线外侧的一个薄层内[2]。趋肤效应使导体通过电流时的有效截面积减小, 有效电阻变大。导线电阻的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增加。
电力系统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路导线上发生电晕, 会引起电晕功率损失。输电线路电晕放电影响因素分为两类:一类为输电线路本身特性的影响, 输电线路电压越高, 电晕放电越强;导线直径越大, 表面光洁度越高, 电晕放电越弱。另一类为输电线路外部环境的影响, 空气污染越严重, 空气密度越小、湿度越大, 电晕放电越强[3]。
由于线路内自感和外自感作用, 随着交流电流的充放电, 具有一定电压的输电线路会因为交流空间电磁波传输和大地影响, 交流线路与大地将形成空间电容, 引起线路的电压相位变化;同时, 电感与电容会有一定的滤波效果, 造成交流电流的高频损失, 影响输电质量。
2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损耗
直流输电损耗主要包括换流站损耗、直流线路损耗和接地极系统损耗, 正常情况下, 前两项损耗占绝大部分比重[4], 这里主要讨论直流线路损耗。
直流线路损耗包括电阻损耗、电晕损耗和绝缘介质损耗。
直流输电线路损耗主要都是电阻损耗, 不包括电晕损耗时的线损率[5]:
undefined
由于τ≈t, I=D×S, 式 (3) 可简化成
undefined
式中, e为输电线路的线损率, %;U为单极额定电压, kV;I为额定电流, A;P为额定功率, kW;r为输电线路电阻, Ω/km;L为输电线长度, km;τ为损耗小时数, h;t为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h;D为导线电流密度, A/mm2, S为导线截面积, mm2。
由式 (3) 可知, 直流输电线的线损率 (不包括电晕损失) 与送电距离和导线电流密度成正比, 与电压 (单极电压) 成反比。如果电压一定, 输电线的线损率与送电距离和导线电流密度的关系就是线性关系, 直流输电线路的线损率与输送功率有直接关系, 输送功率越大, 其线损功率也越大。
直流输电线路各极是独立的, 有极性效应, 因而有正负极性、单极电晕、同极电晕和双极电晕的分类[5]。中国国家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曾对500 kV直流线路进行实测, 测得线路电晕损耗正极为3.1 W/m, 负极为3.6 W/m。
绝缘介质损耗所占线损总量的比重较小, 一般忽略不计。另外, 在不同运行方式下, 直流输电系统有不同的电阻值和电压值, 线路损耗也不同, 按损耗大小从小到大排序为双极线并联运行、大地回线运行、金属回线运行。
3 高压交流、直流输电线路损耗对比
交流、直流输电线路损耗均包括输电线电阻热损耗和电晕损耗。直流输电线路的“空间电荷效应”使其电晕损耗比交流输电线路小, 直流输电线路有极性效应,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比交流输电线路的电晕损耗小;直流输电线路只用2根导线, 相应线路电阻较小, 没有趋肤效应, 导线的截面利用充分, 输电线上的电阻损耗比交流输电小;直流输电线路没有感抗和容抗的无功损耗, 直流线路稳态时无电容电流, 沿线电压分布平稳;直流输电线路具有经济性, 一回直流线路 (2根导线) 输电功率可以达到3 000 MW, 而一回交流线路 (3根导线) 的输电能力只能达到l 000 MW左右。
4 降低输电损耗措施及经济性分析
4.1 交流输电线路
对于交流输电线路, 损耗主要来自趋肤效应和电晕放电, 无功损耗也是重要的部分, 为了降低输电线路损耗,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减弱趋肤效应。可以使用多股相互绝缘的细导线编织成束, 代替同样截面积的粗导线, 交变磁场会在导体内部引起涡流, 电流在导体横截面上的分布不再是均匀的, 此时电流主要集中到导体表面, 使等效的电阻减小, 减少输电线路损耗。
b.减少电晕放电。导线起晕电压随着导线分裂数和子导线半径增大而增大, 应尽量选择足够的导线截面积或采用分裂导线降低导线表面电场, 避免发生电晕, 降低线路损耗。同时, 采用分裂导线还可以减少线路电感, 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
c.改善无功功率分布。尽可能在提高功率因素和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做到无功功率合理分布。可以增设无功补偿装置, 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 改善无功潮流的分布, 降低有功损耗和电压损耗, 同时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通过线路, 使线损大大降低。
黑龙江省电网10 kV交流输电线路线损率变化幅度在全部电压等级线损率中最大, 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是其它电压等级所不可比拟的。因此, 黑龙江电网可采取以下降损措施:
a. 低压线路导线直径小, 老化严重, 每年区域负荷按15%增长, 原线路长期过载及蜘蛛网式的接线, 无法满足负荷、电压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长期过载和漏电增加了线损电量。增大导线截面积, 实际是改变线路阻抗, 实现降低阻抗、减小损失。增大10 kV线路导线截面面积, 对降损有很大作用。
b.提高功率因数, 合理进行无功补偿。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 从供电质量、经济效益等多方面考虑, 进行分析论证, 确定电网的经济功率因数水平。按经济功率因数配补偿设备, 优先采用分散补偿, 即就地补偿, 以期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c.改善电网结构, 减少迂回供电, 降低损耗。电网结构不合理会产生迂回供电, 尤其是配电线路多且较复杂, 如果规划不好, 迂回供电现象就很难避免。
d.调整三相负荷, 使不平衡度降低。
4.2 直流输电线路
对于直流输电线路, 损耗主要来自电阻损耗, 可采取的措施如下:
a.提高直流输电电压, 控制线损[5]。当导线电流密度为定值 ( 1 A/mm2 ) 时, 直流输电电压越高, 线损率越小, 而且送电距离越长, 差别越大, 可以通过提高电压等级来降低输电线路损耗。
b.降低导线电流密度减少线损[5]。当送电距离一定时, 电流密度越小, 架空线的线损就越小, 线损率与电流密度成正比;当架空线的线损率一定时, 电流密度越小, 送电距离就越长, 送电距离与电流密度成反比。因而, 适当降低导线电流密度可以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c.改变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由以上分析可知, 双极线并联运行方式的线路损耗是最小的, 故可以尽可能的采用这种运行方式。
4.3 经济性分析
采取上述措施必然对减少输电线路损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带来的代价是不容忽视的。例如, 采用分裂导线, 其材料和加工方面的投资会相应增加;当导线分裂数增大至一定程度时, 减少线路电阻、提高电晕起始电压能力的增加已不太明显;提高电压等级时, 必须考虑的还有相应设备的绝缘性能以及运行性能, 在这批设施上的投资是相当巨大的;增加线路的无功补偿, 也要付出增加相应设备投资的代价。
5 结论
综上所述, 应通过线损理论计算判断电网结构和运行的合理性、供电管理的科学性, 找出计量装置、设备性能、用电管理、运行方式、计算方法、统计资料、营业抄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平衡投资, 以获得最大的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
摘要:分析了高压交流输电和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损耗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对高压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线路损耗进行了对比, 讨论了降低输电线路损耗的可能措施, 评估了实施这些措施的经济性。
关键词:特高压交流,特高压直流,输电损耗,措施
参考文献
[1]邱有强, 刘洪涛, 邹江, 等.南方电网直流输电损耗分析及基于降损的交直流潮流优化探讨[J].南方电网技术, 2008.2 (4) .
[2]龚有军, 林婉欣.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高频参数计算方法[J].南方电网技术, 2009, 3 (3) .
[3]隋晓杰, 宋守信.高压输电线路电晕放电分析[J].电力建设, 2006.27 (3) .
[4]詹奕, 尹项根.高压直流输电与特高压交流输电的比较研究[J].高电压工程, 2001.27 (4) .
[5]罗振平.对直流输电线路线损的分析和建议[J].电力建设, 2005.26 (11) .
3.影响线损的因素及降损方法研究 篇三
摘 要:在建设节约型社会过程中,供电企业的重点工作就是降低线损率。作为一项管理水平的重点综合性指标,供电企业全力研究降损方法,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影响线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从加强电网建设和设备管理、加强电网经济运行、加强营销管理三个方面提出降损的措施,在供电企业的降损工作中具有较大的使用参考价值。
关键词:线损;电网规划;经济运行;降损节能;检修质量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5-0101-02
线损是指电能在输、变、配等环节中,变压器、线路、电容器、电抗器等设备产生的损耗,是衡量供电企业经济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主要可以分为技术损耗和管理损耗两类。技术损耗即为你理论损耗,是电力系统中设备自身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损耗,可以通过设备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得到损耗的数值。管理损耗是指供电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由于抄表、偷电、漏电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而统计损耗为供电企业供售电量差值,即理论线损与管理线损之和。影响线损的技术因素
1.1 电网规划与建设
电网是一个逐渐建设的过程,电网的布局以及设备在不断完善,以满足生活和经济对电力的需求。目前,建造坚强电网成为共识,即建设经济、高效的电网,在电网规划过程中,要践行节能降损的理念,优化电网结构,升级电力设备。根基电力市场的变化,跟踪计算电网结构阐述,进行经济技术评估,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电能损耗。
1.2 电网经济运行状态
电网经济运行是在满足电力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行动计算,合理灵活调度电网功率潮流,使线路以及变压器处于经济运行状态,降低电网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而电网结构非常复杂,运行方式不断变化,对电网潮流实时计算和分析,确保运行方式变化后电网仍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就地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素,降低电压损失,改善电能质量,使各变电站处于最合理经济运行状态。
1.3 降损节能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节能型设备可以选择。例如使用节能型变压器,能有效降低铁损;使用节能型电容器或绝缘导线,在配电网中能够有效降低泄漏电流。通过对节能设备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电能损耗。影响线损的管理因素
2.1 设备检修质量
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与线损密切相关,做好设备的检修工作。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能够降低事故跳闸;及时清洁绝缘子,减少爬电造成的损耗;合理安全检修计划,缩短检修时间,以降低在一台设备停运时,其余变压器重载造成的损耗。
2.2 高精度计量装置的安装和维护
使用高精度计量装置,能够提高线损统计数据的准确度。在计量管理工作中,根据规范按周期轮校轮换电能表,替换老式计量装置,使用误差小、表损低的电子式电能表。利用自动化抄表系统,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抄表数据误差。及时排查计量装置故障,降低计量错误导致的管理损耗。
2.3 电量核抄质量
由于存在供、售电量抄记时间不同步,在统计线路损耗过程中会造成数据失真,甚至可能出现负线损,对线损分析造成干扰,提高电量核抄质量,尽量减少不同步率,保证电能损耗统计的及时率和准确度,降低核抄过程对线损统计的影响。
2.4 偷电漏电
偷电漏电行为直接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线损,对电力设备、线路以及人员安全都造成严重危害。查处偷电漏电行为是供电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降损方法研究
3.1 加强电网建设和设备管理
在电网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将电网结构优化,提高电力设备健康水平,提高线路参数,合理将理论线损控制在合理。经济区间。对于我局,部分低压电网还十分薄弱,亟需对其进行改造,以降低线路损耗。做好电力负荷短期。中期、长期预测工作,用于合理电网规划。特别是短期预测直接关系到近期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因此务必精确。加大低压电网改造力度,提高低压电网线路健康水平。优化电网结构,根据负荷密度合理设置供电半径,一般情况下,110 kV线路供电半径为 150 km,35 kV线路供电半径为40 km。而10 kV线路的供电半径,见表1。对配变按照容量小、布点密、半径小的原则进行建设和改造。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使线路通过经济电流密度。采用新型长寿命计量表,提高计量精确度。
3.2 加强电网经济运行
对于配电变压器,按计划对负荷进行监测,掌握配变负荷情况,改接负荷以及调整配变分接头,使三相负荷趋于平衡,提高配变工作效率。对容量、负载不匹配的配电变压器,进行互相调换,改善三相不平衡情况。对于长期轻载运行的变压器降低其容量,对于长期过载运行的配变增大其容量。
对于无功补偿装置,要加强无功补偿的计算和分析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在线路进行集中补偿,在变压器随器补偿,在大用户处就地补偿。补偿过程根据无功功率大小自动投切为主,同时要避免频繁投切。
对电力需求侧进行管理,让大用户在高峰让电,实现削峰填谷,降低负荷峰谷差,优化负荷曲线。
3.3 加强营销管理
对电能计量装置入库质量、检验质量、安装质量、运行维护质量进行控制,加强抄表数据的准确率和及时率。加强反窃电的宣传和用电检查力度,及时发现窃电行为,规范计量装置的安装,采用防窃电的计量箱,增加群众反窃电的积极性。结 语
线损率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综合体现了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线损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供电企业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不断优化线损管理。本文对影响线损的技术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加强电网建设和设备管理、加强电网经济运行、加强营销管理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对改进线损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芳,张利,韩学山,等.配电网线损概率评估及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 控制,2014,(13).[2] 付学谦,陈皓勇.平均电流损耗时间法在配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J].电 工技术学报,2015,(12).[3] 董楠,杨柳,吴鸿亮,等.地区电网理论线损计算需求数据合成方法研究 [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9).[4] 刘健,段?Z靓.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优化[J].电力系统保护 与控制,2013,(12).[5] 李健,林声宏,肖勇,等.分布式电源对低压配电网线损影响的研究[J].电 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5,(5).[6] 张巧霞,畅刚.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 水电,2015,(5).[7] 张恺凯,杨秀媛,卜从容,等.基于负荷实测的配电网理论线损分析及降 损对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Z1).[8] 谢柏林.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0).[9] 程燕,韩美歧.浅谈如何降低线损异常率[J].科学导报,2015,(20).[10] 陈振华.浅谈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
4.输电网损公正分析的论文 篇四
摘要:电网用户各自在电力元件上引起的损耗究竟有多大,这是电力市场中输电成本合理分摊的重要内容,是传统的电路理论未曾论及、实际上也无法回答的问题,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和争议。基于电路的基本理论,作者给出了支路损耗的基本性质,提出了合理分摊支路损耗的基本要求。针对国内外几种典型的支路损耗分摊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剖析了这些算法中的某些模糊认识,理论上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性。
关键词:电力市场损耗分摊成本分摊
1引言
当前,世界电力工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电力工业自上而下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垄断模式)正在向发电公司、输电公司和配电司的生产与经营模式转化。引入零售转运、建立电力商品市场、引入竞争机制、降低电力商品的消费价格,使用户得到真正的实惠。电力市场条件下,发电公司和用户都会提出诸如一台发电机的电究竟送达了哪些负荷,在某个用户中发电公司提供的潮流究竟有多大,发电公司在某个电力设备上引起的损耗究竟有多大等问题,这些问题是输电费用公正分配的基础,是输电定价的重要依据,是提高输电系统运行的透明度、保障电力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这些问题是传统的电路理论无法解决、电力市场环境下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12]。
本文针对国内外几种典型的支路损耗分摊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基于电路的基本理论给出了支路损耗的基本性质和支路损耗合理分摊的基本要求,理论上指出了各种方法的合理性、优劣和适用范围。对某些观点和争议给出了相应的结论,为输电成本的合理分摊和提高电力市场的公正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2支路模型与支路损耗的基本性质
图1为任一电网支路l(或i-j),等值阻抗为rl+jxl,节点电压为(幅值为Vi和Vj),有功和无功功率从节点i流向节点j。各电源通过其它支路或直接经节点i向支路l供给复功率。设电源m贡献给支路l首端的电流分量为jbml,则流入支路l的总复电流为
式中n为电网中电源的总个数。
支路l上的总有功损耗分别为
从式(2)~(3)不难看出,支路损耗具有下述基本性质:
性质1:电源的有功(或无功)电流对支路无功(或有功)损耗有交叉影响。
性质2:电源的有功电流之间、无功电流之间有交叉作用影响支路损耗,而电源的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之间没有交叉作用。
性质3:支路有功(或无功)损耗与支路电阻(或电抗)有关,而与支路电抗(或电阻)无关。
性质4:支路总有功(无功)损耗与支路总复电流的模(电流有效值)的平方成正比。
这些性质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上述性质中,只有性质4是定量的,其余性质都是定性的,因此,合理的支路损耗分摊算法应符合性质1~3的基本要求。
3方法1:基于叠加定理的支路损耗分摊方法
文献[1]基于电路的叠加定理求出各电源在支路上的电流分量后,分析并给出了各电源在同一支路中引起的功率分量的定义,推导并给出了各电源在支路中引起的功率损耗分量表达式。
按叠加定理求得的电源m在支路l上的电流分量设为,按文献[1]中的式(3)有电源m在支路l中引起的复功率分量为,损耗分量为(见文献[1]第四节末)。考虑得电源m在支路l中引起的复功率损耗分量为
可见,损耗分量表达式中,电源的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之间有交叉作用、支路有功(或无功)损耗与支路电抗(或电阻)有关,这与支路损耗的基本性质2、3相矛盾,即损耗分量中出现了2个不合理的冗余项。实际上,在极端情况下,例如支路的电阻等于零时,支路l上的总有功损耗等于零,但电源m分摊的有功损耗为,并不等于零(虽然式对所有电源求和为零)。支路上的总有功损耗等于零,而各电源分摊的支路有功损耗分量不等于零,这在物理上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此外,这种方法基于叠加定理求取各电源在支路上的电流分量,往往会出现不同电源在支路上的电流分量方向相反,即反向潮流(counterflows)现象,导致某些电源在支路上的损耗分量小于零,尽管它使用了电网资源、却还要得到补偿的不合理现象。而且,从式(5)可以看出,即使电网中无反向潮流,支路电抗大时也会有<0,仍会出现这种不合理现象。
4方法2:与同类电流分量成比例的支路损耗分摊方法
这是一种以虚构的无损网络潮流追踪为基础的损耗分摊算法[2-6]。它以有功和无功潮流解耦为基础,有功损耗只分摊给相应的有功发电,无功损耗只分摊给相应的无功发电。认为电源引起的支路损耗分量与该电源贡献给该支路的同类电流分量成比例。
考虑式(2),取损耗按与同类电流分量的k(k≥1)次方成正比分摊,则电源m承担的支路l上的有功损耗分量(2)和无功损耗分量为
式中(2)表示方法2。考虑到支路总功率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有人主张支路损耗按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分配[2-3],即取指数k=2;又考虑到(2)和(3)式中电流之和的平方项展开后,有同种电流的乘积交叉项,各电源按其供给的支路电流一次方参与对乘积交叉项的影响,因此,又有人主张支路损耗按与电流分量成正比分配[4-6],即取指数k=1。方法2的特点可归纳如下:
(1)不符合支路损耗的基本性质2。式(7)中,比例系数由有功电流决定,而乘号后面的表达式中有无功电流,出现了电源的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间的交叉作用;式(8)中也有相同的情况。
(2)分摊系数未计及潮流的交叉作用。式(7)或(8)中有功(或无功)损耗的分摊系数未考虑无功(或有功)潮流的交叉影响。有功潮流引起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潮流引起的有功损耗具有相同的分摊系数,忽略了潮流功率因数的不同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只有当所有电源在支路上的潮流分量具有相同的功率因数时才能消除这种影响。因此,该法不适用于各电源提供的潮流分量的功率因数相差较大的情况。
(3)要虚构理想的无损网络。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先虚构理想的无损有功(或无功)潮流网络,采用潮流追踪法求解后,再进行损耗分摊,即存在“消除损耗虚构无损网络—潮流追踪—基于潮流追踪结果分摊损耗”的损耗处理过程中的逻辑矛盾。
(4)要虚构纯串联网络。即需要将电网中的并联支路进行等值或移植处理,不能将电力元件(如线路的p型等值电路、计及并联励磁支路的二卷、三卷变压器等值电路等)直接视为一个自然整体进行处理。
(5)适用性较好。这种方法由于采用了潮流追踪法,避免了“counterflows”现象,保证了使用电网资源的所有用户必须承担电网服务费的合理性;输电网的功率因数通常较高,使潮流的交叉作用对分摊系数的影响小;该方法思想简单、易于实现。因此,目前在国际上使用得最为普遍(通常取k=1)。
5方法3:直接分解同类交叉项的支路损耗分摊方法
这是一种以虚构的无损有功潮流追踪为基础的损耗分摊算法。它以忽略无功潮流为基础,细致考虑了电源有功潮流之间的交叉作用对支路有功损耗的影响[7]。
设支路潮流由e和f二个电源供给,支路首端的有功电流分量分别为ael和afl。对有功潮流网络,支路l上的总有功损耗近似为
式中(3)表示方法3。显然,上式中的分别为电源e和f的有功潮流分量引起的有功损耗,而为电源e和f的有功交叉作用引起的损耗。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交叉损耗合理地分解并分摊到e和f两个电源。
设交叉损耗分摊到e和f两个电源的.分摊系数分别为βe和βf,则有
为求取上述两个分摊系数,还应加上一个由交叉损耗分摊到两个电源的分摊方法决定的关于βe和βf的方法方程。表1给出了4种不同的交叉项分摊方法及其具体的分摊系数表达式。
表1中,不同方法的分摊方程与式(10)联立求解,即得相应方法的交叉项损耗分摊系数。值得注意的是,对交叉项几何平均分摊法,式(10)决定了βe和βf均属于区间[0,1],由βe和βf的表达式易知,这种分摊方法只有当aelafl两者的比值属于区间[0.01,10]时才适用。
两个电源应分摊的有功损耗分别为
上面的结果对应有两个电源向支路l提供潮流的情况,这不难推广到有多个电源的情况。
不难看出,这类分摊方法除了具有方法2中的特点(3)和(4)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不符合支路损耗的基本性质1。式(11)~(12)中缺少无功电流对支路有功损耗的影响。
(2)存在固有误差。这种方法忽略了无功潮流,使得各电源分担的支路有功损耗分量之和与支路实际有功损耗之间存在固有误差,且其大小随支路潮流功率因数的减小而增大。因此,该法不适用于低功率因数网络和功率因数多变的情况。
(3)适用性差。算法本身存在固有误差。
(4)细致考虑并区分了不同电源有功潮流之间的交叉作用对支路有功损耗的影响。
6方法4:与复电流分量的模成比例的支路损耗分摊方法
这是一种以虚构的有功和无功无损网络潮流追踪为基础的损耗分摊算法。它直接以复电流的模为基础来确定损耗分摊系数[6,8]。
考虑式(2)和式(3),展开电流之和的平方项有
式中(4)表示方法4。可见,支路总损耗可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各电源单独作用时引起的支路损耗之和,此处称之为独立损耗分量;另一部分是不同电源之间的交叉作用引起的支路损耗,此处称之为交叉损耗分量。显然,独立损耗分量中各电源对支路损耗的贡献与该电源向支路供给的复电流模的平方成正比,而交叉损耗分量与不同电源电流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这也正是损耗分摊的难点和关键所在。
设电源m在支路l中引起的损耗分量在独立损耗分量中所占的比例为αml、在交叉损耗分量中所占的比例为βml,电源m在支路l中引起的有功和无功损耗分量分别为,则与复电流分量的模成比例的损耗分摊方法可统一描述为
比例系数αml和βml由基于复电流分量模的具体比例算法确定。表2归纳了常见的三种典型算法中αml和βml的计算公式,表中
显然,这类分摊方法除了具有方法2中的特点(3)和(4)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不符合支路损耗的基本性质2。式(14)中,比例系数αml和βml由复电流的模决定,也即由有功和无功电流共同决定,而该两个系数后面的因式中都含有功和无功电流,这出现了电源的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间的交叉作用;式(15)中也有相同的情况。
(2)交叉项分摊系数未计及潮流分量功率因数的影响。式(14)或(15)中交叉项损耗分摊系数由复电流的模确定,这在复平面上意味着考虑了模的大小、但未计及相位不同(功率因数不同)的影响;另外,有功和无功损耗分量表达式中,有功交叉项和无功交叉项损耗都按相同的比例系数分配,未计有功间的交叉作用、无功间的交叉作用两者对支路损耗影响的不同。实际上,只有当所有电源在支路上的潮流分量的功率因数都相同时才能消除这种影响。因此,该法不适用于各电源提供的潮流分量的功率因数相差较大的情况。
(3)这种方法的实现要以潮流追踪为基础,避免了“counterflows”现象,保证了使用电网资源的所有用户必须承担电网服务费的合理性;电网的功率因数越高,潮流的交叉作用对分摊系数的影响越小;此外,该方法思想简单、易于实现。
(4)适用性与比例系数αml和βml的求取方法有关。实际上,支路损耗按与复电流的模成正比分配的方法适用性最好,其次是与复电流模的平方成正比的方法,而与复电流的模及其平方成正比分配的方法适用最差,详细分析见本文的第二部分。
7结论
方法1~4是支路损耗分摊的几类主要方法,其中方法2在国际上使用得最为广泛;这些方法都不符合支路损耗的基本性质2,它们的损耗分量表达式中都存在着电源的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间的交叉作用;对任意的电网潮流,方法1、方法2(取k=1)、方法3(交叉项平均分摊法)和方法4(与复电流的模成正比分配)所得结果的差异很大(本文的第二部分将详细分析),随着电网潮流功率因数的提高,这些差异将越来越小,在直流电路中,这些方法完全等同;和以叠加定理为基础的方法(方法1)相比,以潮流追踪为基础的方法(方法2~4)不会引起反向潮流、不会出现使用了电网资源还要得到电网补偿的不合理现象,因而更加直观和具有工程意义;方法2~4都要虚构理想的无损串联网络,不能直接处理线路的对地电容和变压器的并联励磁支路等上的损耗分摊问题。
参考文献
[1]乔振宇,陈学允,张粒子,等(QiaoZhenyu,ChenXueyun,ZhangLizietal).功率分解潮流计算方法(Anewconceptoftheseparationofelectricalpowerflow)[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ProceedingsoftheCSEE),,21(1):77-79.
[2]BialekJ.Tracingtheflowofelectricity[J].IeeProc–GenerTransDistrib,,143(4):313-320.
[3]MacqueenCN,IrvingMR.Analgorithmfortheallocationofdistributionsystemdemandandenergylosses[J].IEEETransPowerSystems,1996,11(1):338-343.
[4]BialekJ.Topologicalgenerationandloaddistributionfactorsforsupplementchargeallocationintransmissionopenaccess[J].IEEETransPowerSystems,,12(3):1185-1193.
[5]KirschenD,AllanR,StrbacG.Contributionsofindividualgenera-tionstoloadsandflows[J].IEEETransPowerSystems,1997,12(1):52-60.
[6]王锡凡,王秀丽,郏斌(WangXifan,WangXiuli,XiaBin).电力市场过网费的潮流分析基础―网损分摊问题(Fundamentalofloadflowanalysisinwheelingcosting–lossallocationproblem)[J].中国电力(ChinaElectricity),,31(6):6-9.
[7]ExpósitoAG,RiquelmeSantosJM,GarcíaTGetal.Fairallocationoftransmissionpowerlosses[J].IEEETransPS,,15(1):184-188.
[8]李卫东,孙辉,武亚光(LiWeidong,SunHui,WuYaguang).输电成本计算中损耗分摊原则的研究(Researchonruleforlossesallocationintransmissioncostcalculation)[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ProceedingsoftheCSEE),,22(1):85-90.
[9]PengJianchun,JiangHui.Contributionsofindividualgeneratorstocomplexpowerlossesandflows-part1fundamentaltheory[J].IEEProc.-GenerTransDistrib,2002,149(2):182-185.
[10]彭建春,江辉,成连生(PengJianchun,JiangHui,ChengLiansheng).复功率电源的支路功率分量理论(Theoryofbranchcomplexpowercomponentsinducedbyindividualgenerator)[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ProceedingsoftheCSEE),2001,21(1):1-5.
[11]彭建春,江辉,张建(PengJianchun,JiangHui,ZhangJian).复功率电源的元件功率分量理论与仿真(Theoryofelementcomplexpowercomponentsinducedbyindividualgeneratorsandsimulations)[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ProceedingsoftheCSEE),2001,21(2):11-15.
5.配电线路重损原因分析及降损措施 篇五
1 旧城供电分局2011年线损率统计情况
旧城供电分局2011年统计全年供电量完成76850.75万千瓦时, 售电量完成68524.45万千瓦时, 公线累计完成线损率10.84%。分局所辖65条公用配电线路, 线损率在15%以上的线路共有7条, 具体线损统计如表1。
2 配电线路高损原因分析
2.1 技术原因。
2.1.1配电线路长, 供电半径大, 线路充电功率较大, 电压跌落严重, 造成线路自身网损大。2011年线损率15%以上的7条线路中, 有5条供电半径在10公里以上, 线路最长的幸幸板线全长达21.03公里。2.1.2配电线路所带配变设备多, 使线路自身的耗能元件增多。7条重损线路中, 6条线路所带配变在60台以上, 其中配变最多的塞东线共有98台配变在运行。2.1.3配电变压器没有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且大部分配电变压器所带负荷为居民生活用电负荷, 感性元件多, 无功损耗大, 功率因数低, 末端电压低。2.1.4配变电源点排布不合理, 三相不平衡情况严重, 一些配变负荷率低空载运行, 一些则超载运行, 很多高耗能配变设备没有进行更换, 这些因素增加了电能损耗。2.1.5大部分10KV线路线径细, 线路建设过程中监督力度不够, 节点多, 线路存在材质不同, 不等径, “猪尾巴”现象。2.1.6在2001年城网改造时, 只改造了10千伏线路, 低压配网基本没有进行改造, 低压线路陈旧老化、线径细、接线凌乱、接头多、线路过长等情况严重, 增加了低压配网线损。2.1.7目前分局所辖客户为21.7万余户, 由于是老城区, 大部分线路所带基本为居民生活和小商业用电负荷, 负荷单位密度低, 下户线多, 电能表计多, 增加了配电线路运行自身的网损。2.2管理方面。2.2.1配网工作只为了安全, 营销工作只为了经济指标的管理模式, 使生产工作脱离负荷发展变化实际, 既没有很好的为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也没有为营销工作很好地服务。2.2.2线损指标的统计、分析、考核管理粗放, 没有进行分压、分线、分台区细化管理, 技术降损意识淡薄, 开展技术降损工作较少。2.2.3理论线损的计算缺乏科学依据, 低压配网资料、数据、信息不全。线损考核指标参考值不准。2.2.4抄表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 存在估抄、漏抄现象, 线损指标没有层层分解到人。2.2.5故障表、老旧计量表未及时得到处理和更换, 导致部分电量丢失。2.2.6用电检查力度不够, 部分用户存在窃电现象。尤其是7条重损线路都经过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造地区, 私拉乱接、跑冒滴漏严重。2.2.7配电线路、用户在抢修急修过程中互带或倒闸操作后, 运行人员与线损统计人员缺乏及时的沟通, 导致电量统计出现差错, 出现统计造成的高损。
3 降损措施
3.1 技术手段。
3.1.1加强电网经济运行改造力度, 缩短供电半径, 对线径细、老化线路导线进行更换改造, 根据负荷发展情况, 科学合理的增大导线横截面积。3.1.2对线路配电设备定期进行测流、测负荷, 对空载、轻载、超载运行的变压器进行拆除、调换和更换。减少供电设备自身的损耗。3.1.3对配电变压器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提高功率因数, 满足无功就地平衡的要求, 防止电压跌落, 影响配电线路经济运行。3.1.4定期开展台区负荷测试和三相平衡情况的检查, 及时调整三相不平衡台区的负荷, 使变压器三相电流接近平衡。3.1.5根据负荷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新增、调整电源点及容量, 杜绝实际负荷与变压器容量不匹配的大容量变压器投入运行, 有计划地调整配电变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确保电源点摆布合理, 减少低压配网的运行损耗。3.1.6对低压线路陈旧老化、线径细、接线凌乱、线路过长等问题进行专项改造整治, 确保低压配网安全运行的同时, 减少低压配网运行损耗。3.1.7严格把关好新装、增容用电, 科学测算用电实际负荷, 并考虑近期负荷发展情况, 选用低能耗设备。对在运行的高耗能设备, 进行更换处理。3.1.8表计轮换、新装、故障表处理选用新型高科技防窃电、具有远程抄表、加电功能的费控表, 用技术手段减少表计运行过程中人为造成的电量跑冒滴漏。3.2管理措施。3.2.1配网安全运行和营销经济指标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都为了提升供电服务形象同一个目标, 配网安全的同时不能忽略配网经济运行。因此, 配网安全与经济指标实施一体化管控管理, 配网营销工作统一规划, 统一监管, 集中指挥, 强化营配联动, 生产为营销服务, 营销引导生产方向, 有利于分局的科学发展。3.2.2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完善分局现有线损管理控制体系, 线损管理实施分线、分压、分台区管理, 高压损考核生产班组、用电检查班, 低压线损考核营业班站, 台损考核抄表人员。使线损指标层层分解, 人人头上有指标考核。3.2.3目前分局1657个变台已全部安装了采控终端, 7.5万余户户表实现了远程集抄和加电。大力推广应用好远程电能采控技术和户表集抄技术, 做好每日对用户用电情况的远程监控管理, 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防窃电管理。3.2.4做好线损的统计分析工作, 采取月分析、月考核、月兑现的线损奖惩管理制度, 每月定期组织分局各班组、技术人员召开线损分析会, 及时分析、查找、处理造成高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尤其对线损较高的线路, 从线路运维、计量管理、抄表质量、用电营业、无功补偿、负荷分析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 查找原因, 寻找措施, 及时整改落实。3.2.5加强配网运维管理, 加强设备的选型、材料招标、安装工艺、用电容量计算、三相负荷平衡等日常管理工作, 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 使电网经济运行。3.2.6严格抄表例日, 加大对抄表质量的抽查监管考核力度。杜绝不按例日抄表、估抄、漏抄、不抄等情况的发生, 严肃工作纪律, 加重工作行为评价考核力度。3.2.7加强对电能计量表的管理, 对超周期运行的表计及时轮换, 故障表处理要迅速, 对老旧表计进行改造。定期开展用电检查, 确保电能表计接线准确, 无窃电、有铅封。对窃电用户进行严厉打击, 加装防盗计量箱, 表计进行外移, 加锁加封, 并在表箱门张贴封条。
结束语
降损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需要坚持用科学手段持久艰苦的加强线损管理。旧城供电分局通过健全完善线损管理体系, 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 2012年15%以上的重损线路减少为3条, 分局综合线损同比2011年下降1.26%, 线损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如虎.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能损耗[J].广西电力技术, 1999 (2) :57-58.
6.发电厂高压输电线路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 篇六
一、光纤线路连续损耗的成因分析
光通信系统中的连续损耗主要集中在线路上, 光纤对连续信号的损耗可归纳为两大类:本身固有损耗和连接损耗。
1.1本身固有损耗
本身固有损耗是由光纤自身材料对光波的吸收及在弯曲、扭转处对光波的散射构成的, 不能期望通过改善接续工艺和熔接设备来减少连接损耗。本身固有损耗的原因主要包括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
1.1.1吸收损耗
吸收损耗是光波通过光纤材料时, 一部分的光转化成热能, 造成在光纤中传输的光的功率的损失。造成吸收损耗的主要原因是光纤材料的本征吸收和制作光纤时光纤材料不纯净所产生的杂质吸收。 (1) 本征吸收。本征吸收, 它是光纤的基础材料二氧化硅 (Si O2) 固有的吸收, 不是杂质或者材料缺陷所引起的。木征材料基本上确定了某一种材料吸收损耗的下限。 (2) 杂质吸收。杂质吸收, 它是由于光纤材料的不钝净和晶体缺陷所产生的附加的吸收损耗。主要是材料中的金属过渡离子和生产过程中的OH离子使光的传输产生损耗。
1.1.2散射损耗
散射是指光通过密度或折射率不均匀的透明物质时, 除了在光的传播方向以外, 在其它方向也能看到光, 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在光纤中光的传输由于散射的作用而产生散射损耗。散射损耗主要由瑞利散射和结构缺陷散射两部分组成。
1.2接续损耗
接续损耗是由接续方式、接续工艺、接续环境和接续设备的不完善引起的, 可以通过人为努力来减小损耗。
1.2.1光纤模场直径不同引起的连接损耗
如果单模光纤模场直径偏差的离散性大, 就会使光纤接头的连接损耗增大。
1.2.2光纤轴向错位引起的连接损耗
由于单模光纤的纤芯很细, 显然轴向错位对连接损耗的影响更为严重。但是, 单模光纤的轴向错位引起的连接损耗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如光纤熔接机精度不高, 光纤放置在熔接机V型槽中产生错位。因此, 光纤熔接机的精度与连接损耗有很大的关系。
1.2.3待熔接光纤的间隙不当引起的损耗
如果光纤端面间隙过大, 熔接后会引起熔接点凹陷变细。如果光纤端面间隙过小, 会使熔接点变形而产生连接损耗。
1.2.4光纤端面不完整引起的损耗
光纤端面不完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切割端面产生倾角, 二是制作光纤端面粗糙。根据经验, 当光纤端面稍有倾斜时, 就会产生较大的连接损耗。因此当连接损耗要求小于0.1d B时, 单模光纤的轴向倾斜角应小于0.3。要达到该要求, 需选用高质量的光纤切割刀。光纤端面是否平整、有无损伤对连接损耗也有较大的影响。光纤端面粗糙严重时, 熔接机会拒绝工作。
二、降低光纤线路连续损耗的措施
2.1选用一致的优质光纤
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工作中应选用特性一致的优质光纤, 一条线路上尽量采用同一批次的优质名牌裸纤, 以求光纤的特性尽量匹配, 使模场直径对光纤熔接损耗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2.2光缆施工时应严格按规程和要求进行
配盘时尽量做到整盘配置 (单盘≥3000米) , 以尽量减少接头数量。敷设时严格按缆盘编号和端别顺序布放, 使损耗值达到最小。
2.3加强接续人员的测试
接续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接续损耗的大小, 接续人员应严格按照光纤熔接工艺流程进行接续, 严格控制接头损耗, 接头损耗值会在熔接机上显示接点损耗的估计值, 只能用来参考, 不能做为接点损耗的依据。熔接过程中时刻使用光域反射仪 (OTDR) 进行监测 (接续损耗≤0.08d B/个) , 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熔接。使用光时域反射仪 (OT-DR) 时, 应从两个方向测量接头的损耗, 并求出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 消除单向OTDR测量的人为因素误差。
2.4保证接续环境符合要求
严禁在多尘及潮湿的环境中露天操作, 光缆接续部位及工具、材料应保持清洁, 不得让光纤接头受潮, 准备切割的光纤必须清洁, 不得有污物。切割后光纤不得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尤其是在多尘潮湿的环境中。接续环境温度过低时, 应采取必要的升温措施。
2.5制备完善的光纤端面
光纤端面的制备是光纤接续最为关键的工序。光纤端面的完善与否是决定光纤接续损耗的重要原因之一。优质的端面应平整, 无毛刺、无缺损, 且与轴线垂直, 光纤端面的轴线倾角应小于0.3度, 呈现一个光滑平整的镜面, 且保持清洁, 避免灰尘污染。应选用优质的切割刀, 并正确使用切割刀切割光纤。裸纤的清洁、切割和熔接应紧密衔接, 不可间隔过长。移动光纤时要轻拿轻放, 防止与其他物件擦碰而损伤光纤端面。
2.6正确使用熔接机
正确使用熔接机是降低光纤接续损耗的重要保证和关键环节。 (1) 应严格按照熔接机的操作说明和操作流程, 正确操作熔接机。 (2) 合理放置光纤, 将光纤放置到熔接机的V型槽中时, 动作要轻巧。这是因为对纤芯直径为10 nm的单模光纤而言, 若要熔接损耗小于0.1d B, 则光纤轴线的径向偏移要小于0.8nm。 (3) 根据光纤类型正确合理地设置熔接参数 (预放电电流、时间及主放电电流、主放电时间等) 。 (4) 尽量选用优质合格的活动连接器, 保证连接器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规定活动接头的插入损耗应控制在0.3 d B/个以下 (甚至更低) , 附加损耗不大于0.2 d B/个。 (5) 活动接头应接插良好、耦合紧密, 防止漏光现象。 (6) 调整光纤接续的配纤。在两条光缆的端点进行接续时, 纤芯折射率有偏差的两根光纤接续到一起, 在接续部位就由于光纤数值孔径NA的不同, 使得光传输损耗增加, 这就是纤芯折射率的相对偏差产生的接续损耗。为了使的相邻的光纤的数值孔径系数尽量接近, 可采用将光纤配纤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配纤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纤芯直接配纤, 即根据单盘测试数据直接将折射率近似的光纤配对熔接, 这种方法适用纤芯数量较少的光缆。另一种是同色配纤, 即对同一色标的光纤根据单盘测试数据直接将折射率近似的光纤配对熔接, 这种方法适用于纤芯数量较多的光缆。采用配纤后熔接的方法可使相邻端的光纤衰减值相差较小, 使得光纤的接点衰减较小。
三、结束语
总之, 光纤通信作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 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光波在光纤中传输将会产生一时损耗。光纤的传输线路损耗直接关系到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长度, 必须使用有效的损耗措施, 以确保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和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引发.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J].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51
7.发电厂高压输电线路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 篇七
关键词:电力损耗,配电网,线损成因,技术措施
线损的多少, 反映出电力生产企业经济技术水平, 同时也展现了供电单位技术优劣, 从而体现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所以, 线损管理对整个电网系统管理举足轻重。
在10千伏配电网中的电耗集中反映在高、低压网线及进户线损长上, 按性质区分成管理线损与技术线损, 怎么从这两条线实现降耗, 是电力企业持续探讨的管理课题之一。作者通过探索线损形成的重要原因, 寻找改进方法, 为今后配电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1 导致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的几个原因
1.1 导致技术线损的原因
电器设备类别与电网结构决定着技术线损大小, 表现在: (1) 变 (调) 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消弧线圈等电器设备的材料损耗, 包括铁损与铜损; (2) 变配线路、入户线的线损; (3) 电缆线、电容器、绝缘子的介质损耗和电量耗损; (4) 带电的设备自身绝缘差导致漏电产生的损耗; (5) 为变配电站供电的直流充电装置和其他如保护、控制、信号指示和通风等辅助设备产生的电损。
1.2 导致管理线损的原因
日常工作中人员操作失误和计量仪器失准等, 都体现出了企业管理工作不到位, 会引起管理线损的出现, 该损耗无法提前预防, 唯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辅以其他技术措施, 即可实现减损的目的。当前10千伏电网电力耗损主要在以下几阶段: (1) 用电阶段管理, 要尽量降低电网系统漏电及终端用电客户偷电造成的电力耗损。 (2) 销售环节管理, 电力企业员工对客户计量表值进行记录、结算时错误造成损耗, 用电过程中因抄表时间差异造成计算结果不统一引起损耗。 (3) 计量阶段管理, 不规范的计量设备安装方法和计量设备自身精度缺陷导致电力计量损耗。
2 可以降低线损的主要方法
通过分析线损存在的两种形式, 要提升减少损耗的能力, 就要清楚管理和技术间关系:管理为主, 技术为辅, 管理是核心, 技术是手段。
2.1 减少技术线损的措施
2.1.1 合理确定计量点, 为了便于实际管理, 合理分担线损计
算, 计量点应当尽可能确定在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的产权分界点上, 同时还要考虑用电大户的峰谷轻载计量精准度影响。
2.1.2 采用适宜的计量方法, 低压与高压用户要分别计量, 为降
低计量误差, 低压电能表适宜直接连接电路, 避过互感器材高压计量就应当参考电流互感器变比配置, 也可参考变配负载率, 如互感器一、二次电流达到计量需要, 适合计量高压端。
2.1.3 选择有效的计量仪器, 特别是互感器与电表的选择。互感
器又包括电压和电流互感器, 选择的电压互感器的裁定电压要适宜计量需要, 电流互感器除此外还得参照负荷电流作出选取适当变比, 满足工作负荷变动幅度控制电流互感器载定电流的30-100% (±20%) 。客户电表的选择一般是依照客户实际需要负荷或者预估负荷确定, 但需要注意负荷波动幅度应当在电表正常误差范围以里, 提倡使用宽负荷电表。
2.1.4 用合适的方法安装计量设施, 一般按户头集中装表或分
散装表。提倡集中的方式安装表箱, 这样可以有效管理, 并预防偷电现象;分散安装要遵循安全、便捷的原则, 兼顾预防偷电行为。
2.1.5 计量设施的故障预防, 规范对计量装置的安装和维修行
为, 减少人为差错, 特别当三相电表过互感器连接, 要关注极性、变比和相别连接正确。
2.1.6 定期检测并巡检计量设施, 严格遵守法定规范要求定时检测。
2.1.7 配电网络的规则管理要求, 通过整体性规划, 在电网设计
之初充分考虑节能降耗需求, 合理采取多点分布电源点的方法, 使节电降耗的效果最大化, 而且这样还可以显著优化电压的质量。
2.2 减少管理线损的有效措施
2.2.1 加强理论线损计算, 减少管理线损的显著方法就包括理
论线损计算, 其计算出来的结果即线损管理的工作目标。电网科技进步快速, 电网线路出现频繁的切改, 有关电网措施和仪器参数都在变化, 所以要及时编制配套的理论计算管理方法, 运用技术领先的运算软件, 汇总并随时对线路及设施数据进行更新, 使理论得出的线损值计算的更加精准。
2.2.2 施行岗位考核的管理模式, 为了能够实现节电减损的目
标责任要求, 管理模式需要创新, 对10千伏配电线路与配套变压器进行分区分台区管理, 对重要的线路与配电设施进行包干至人, 并努力实现公正、公平。为提高管理岗位的积极主动性, 保障目标任务完成, 就要严格奖惩, 做好岗位责任定期考核。
2.2.3 做好电力销售的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下面四个方面: (1) 加
强抄表、核算和收费工作, 严禁估计表值、漏抄及错抄等行为。 (2) 加强对电量、价格、电费征收的核算管理, 大力提倡计算机系统应用, 降低核算误差, 提高核算准确性。 (3) 加强计量管理, 对电力用户的电表统一管理, 并安排专人负责计量统计。 (4) 加强用电监督, 严格杜绝偷电漏电行为, 确保准确计费, 对用电情况进行广泛调查、监督。
2.2.4 制定合理的线损分析管理制度, 科学进行线损分析。线损
分析包括理论线损和实际线损的对比分析、电能的平衡性分析、本单位线损实现结果和周边单位比当月和同期比较分析等, 并应及时总结以上三类分析经过, 找到最合理的分析方法。电量平衡性分析主要是对变电站母线电量的平衡分析, 即对输入和输出端电量时行分析比较。对比计量总表和分表的电量值, 能够对变电站自身与电量计量设施运行状况进行监督, 可以尽早获知线损情况, 从而选择有效减损手段。理论线损和实际线损的对比值, 能够看出企业在管理中的不足, 从而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融合其他分析手段, 制定有效方法解决管理中的问题。假如理论线损值太高, 就表示电网的结构与布局不合适, 整体运营中就不经济, 反之, 实际线损值太高的话, 则表示企业管理工作问题较多, 也可能电网中漏电现象严重, 当然也可能两种问题同时存在。而对当月和同期值的分析比较则多应用在农业用电上, 原因在于季节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局用电的负荷, 通过和往年同期情况, 也能从中分析出线损管理中的质量问题。把本企业线损完成状况和其他企业比较, 可以看到别人的优势, 得知本身有哪些差距和不足, 借鉴先进经验, 改进工作方法, 寻求最佳的途径, 实现减少线损的最终目标。
3 结束语
经营管理10千伏的配电网络, 通过有效的减少线损, 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使电力生产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从而让供电企业在行业竞争中获得优势。所以, 为了实现企业效益, 必须通过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的共同作用, 不断增强企业节电降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妹, 龚佳怡, 莫颖涛.10kV及以下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供用电, 2009, 26 (3) :65~77.[1]李妹, 龚佳怡, 莫颖涛.10kV及以下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供用电, 2009, 26 (3) :65~77.
[2]谢光辉, 明颖.10kV配电网降损措施[J]云南电业, 2002 (4) :37~39.[2]谢光辉, 明颖.10kV配电网降损措施[J]云南电业, 2002 (4) :37~39.
8.浅谈农村电网线损及降损措施 篇八
1 农村电网线损过高的原因
线损组成包括固定损失、可变损失和其它损失。固定损失一般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可变损失是随负荷电流的变动而变动的, 电流越大, 损失越大;其它损失又称不明损失, 是供用电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造成的损失。造成线损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 一是设备及技术因素, 二是管理因素, 具体如下:
1.1 设备及技术因素
1.1.1 配电网络布局不尽合理。
近年来, 由于农村线路初建时都是地方就近电源架设, 加之农村电网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 造成很多配设施不合理, 迂回供电, 供电半径长等问题, 未能实现合理的供电方式。
1.1.2 主干线截面偏小, 运行时间长, 老化严重。
由于乡镇企业发展较快, 负荷增长迅速, 特别整改资金不足, 部分线路运行时间长达十几年, 老化严重, 接头较多。
1.1.3 高能耗配变所占比例较大。由于资金困难, 老旧型号S7系列以下的变压器较多, 又不可能更快的全部更换。
1.1.4 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
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 固定损耗大。白天用电负荷小, 经常轻载或空载运行, 晚间则负荷较大;夏天和春节期间负荷大, 其他时间经常轻载。另外, 还存在着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 “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均有存在。
1.2 管理因素
农村的低压线路点多面广, 管理不善是造成农网线损过大的主要因素。原因主要于线损考核与实际管理机构脱节, 相应的管理制度或办法尚未完善。具体反映在:偷窃电现象屡禁不止;装表不到位, 关系电、人情电现象严重, 由于基层管理的不足, 造成损耗;计量技术管理损失:例如, 计量装置的误差或误接线 (表计和互感器不按规定的周期校验、轮换、竣工验收时对用电计量装置检查不细) 。
1.3 其他问题。
例如线损管理指标下达一刀切, 不尽合理, 线损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供电单位体制不利于加强线损管理以及网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树障问题突出;农村树木覆盖面大, 对邻近导线及穿线树木如不能及时修剪, 特别是树木生长旺季降雨量大, 会导致雨季因树木大量漏电而线损居高的现象等等。
2 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技术措施
2.1 合理规划电网布局, 更新改造计量装置。
合理规划应坚持和体现“小容量、密布点、线路半径宜短不宜长”的原则, 规划时要尽量减少变压层次, 因为每经过一次变压, 大约要消耗电网1%-2%的有功功率和8%-10%的无功功率, 变压层次越多, 损耗就越大。对农村综合用电的变压器, 一般应能满足实际用电负荷的最大值, 最多不超过10%, 对季节性较强的农业排灌变压器, 则宜按平均负荷的2倍左右选择。用电负荷峰谷差较大的场所可采用“子母变”供电方式, 根据能耗最低的原则投入不同容量的变压器。由于农田排灌专用配变季节性较强, 当它们进入不用电季节时, 应把闲置的变压器从高压侧断开, 以减少无谓的电能损耗。
2.2 正确选用剩余电流保护器。
选用符合国家GB 6829标准并经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认证合格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三级保护器包括一级保护器 (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二级保护器 (动力用户保护器、计量表箱内保护器) 、三级保护器 (家用保护器) , 保护器质量的好坏、剩余电流的大小、灵敏度的高低对线损的升降也有着直接关系。如果低压地埋线路、架空敷设的裸导线支持绝缘子漏电或者树木、攀藤植物碰触、缠绕导线, 以及低压避雷器击穿或质量不合格, 造成线路漏电电流达不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动作电流, 保护器不跳闸, 必然使线路损耗增加。变压器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 100k VA以下的变压器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100 k VA及以上的变压器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接地电阻过大, 当路有漏电点时, 增加了漏电线路路径中的电阻, 造成漏电保护器检测到的漏电电流过小, 达不到总保护器的动作值。
2.3 电网的无功补偿降损。
电网中大部分电气设备属于电感型设备, 在运行时需要从系统吸收无功能量建立交变的磁场, 进行能量的传递。为满足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网在输送有功能量的同时, 还需要输送一定的无功能量, 这使电网输送的有功能量减少, 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因此, 加强对系统和用户无功电压的管理, 增加电网末端的无功设备容量, 减少电网输送的无功容量, 可提高电网的运行电压, 降低线损。
2.4 调整电网的运行电压。
在电力系统中, 电能损耗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即电压越高, 损耗越小。适当提高运行电压可以降低网损。通过调整变压器高压侧的分接开关, 可使变压器出线电压提高以降低配电网的损失。
3 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企业的线损管理及奖惩制度。
线损管理机制、线损管理网、岗位责任制。企业分管领导及相关专职分级管理、层层落实、明确分工, 并做好相关的资料建档和管理工作。线损领导小组与专职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
3.1.1 编制、审定降损规划和措施计划。
3.1.2 根据主管单位下达的配电网线损率计划指标分解成小指标, 下达给有关单位, 并进行分析考核。
3.1.3 制定线损承包方案与奖惩办法。
3.1.4 检查、监督供电企业的线损工作。
3.2 加强抄表规范性。
确保抄表到位, 减少错抄、估超、漏抄等问题。在抄表时了解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核对用户抄表卡的相关数据, 如表号、电表指数、电表容量、生产厂家等, 努力提高抄表准确率为100%, 减少电量损耗, 提高线损的稳定性;按照规定日期抄表, 避免提前或者滞后, 实现同步抄表;实行对电能表的统一管理, 建立台帐。按照统一周期实现检修、校验、轮换等工作, 提高电表计量的准确性。
3.3 加强计量管理。
计量管理是线损管理的关键环节, 必须严格把关。加强对计量表计的管理, 抄表员抄表时应对计量表运行状态进行检查, 落实电表轮换制度, 对老化、陈旧、超过使用期限仍在使用的计量表按规定程序分批进行更换, 及时更换故障表计, 对临时接电、用电用户及时安装表计计量。
3.4 收集线损理论计算资料, 审查整理资料, 组织线损理论计算培
训, 开展群众性的理论计算, 分析线损组成, 抓住主要矛盾, 制订降损方案。不断积累线损资料和经验数据, 编制线损工作手册, 提高工作效率。
3.5 建立健全科学的、统一的、有可比性的线损考核统计方法, 防止弄虚作假。
如在考核输电线路线损时, 要同时考虑配电线路线损和全部线损;在考核配电线路线损时方法一样。
4 结语
农网降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有技术因素, 又有管理因素, 因此, 农网降损节能既要抓硬件投入 (电网建设、线路改造、增加无功补偿等) , 又要抓软件 (管理) 投入, 通过挖掘潜力, 加大农网改造力度, 优化网络结构, 规范线损管理等措施, 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把线损降下来, 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安宫, 倪保珊.电力系统线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6.9.[1]吴安宫, 倪保珊.电力系统线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6.9.
[2]田鑫淼.城市供电线损构成和降损措施[J].农村电气化, 2004, 8.[2]田鑫淼.城市供电线损构成和降损措施[J].农村电气化, 2004, 8.
[3]廖学琦.农网线损计算分析与降损措施[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8.[3]廖学琦.农网线损计算分析与降损措施[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8.
【发电厂高压输电线路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推荐阅读:
船舶发电机故障分析10-02
垃圾焚烧发电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0-04
风力发电的发展及优势分析08-19
发电厂辞职报告08-08
发电厂电气部分题08-28
发电厂顶岗实习周记09-01
发电厂污染调查方案10-18
发电厂毕业实习总结10-20
发电厂电气保护概括10-21
发电厂安全事故案例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