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统计》教学反思(精选18篇)
1.《简单的统计》教学反思 篇一
简单的统计图教学设计
杨湾小学 陈灵芝
【教学目标】:
1、知道统计图的优点和常用统计图的名称。
2、了解并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
3、会看懂条形统计图,能够看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在调查活动中了解同学的爱好、兴趣,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会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
【课前准备】:调查表、学生自带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生进行关于彩虹有几种颜色和自己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谈话。
二、调查活动
1.导入:提出“班内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然后引出调查活动。
2.小组内分工,发放调查表,
师强调:为了方便调查,今天选取了其中的五种颜色分别是红、黄、绿、蓝、紫进行调查。
3.统计调查结果。
师生共同完成数据统计。
4.刚才我们把各种颜色的数量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叫什么?(板书课题:统计)
三、探索方法
1.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出每种颜色的数量。如果想形象地看出谁最多谁最少,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画统计图)
2.制作条形统计图。
(1)教具出示。
(2)学生试画统计图,产生矛盾。
(3)小组讨论怎样画统计图。
(4)分小组汇报。
(形成矛盾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矛盾的策略)
(5)学生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
3.展示学生的统计图,进行修正和分析。
(1)评价修正统计图。
(2)看图分析,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3)讨论:如果本班再调来一个学生她(他)最有可能喜欢哪一种颜色?
4.学习小结。
四、巩固拓展
1、P109例1
2、(机动练习)现场调查:对全班同学最爱吃的水果进行人数统计。
出示:香蕉、西瓜、菠萝、苹果四种水果,学生点击选择。
交流学生完成的统计图
五、作业布置
对全班同学出生月份进行人数统计。
2.《简单的统计》教学反思 篇二
一、教材问题情境
“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 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 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 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 每分钟通知1人, 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多长时间就能通知到全体队员呢?”“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以上问题是教材原本所给的问题情境, 问题的关键词都有“尽快”、“通知”、“每一队员”等, 研究的问题即运筹学中所谓“最优化”的问题。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教学过程, 不难得到打电话的方式一般有教师逐个通知、分组通知和人人参与通知等三种形式。进而会获得“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的解决思路:凡获得信息的 (包括教师、学生) 均不闲着, 在第一时间都参与到电话通知的工作中, 有序地通知给未知演出的同学, 即“人人参与”最省时, 能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
二、教学片段分析
在打电话第三种形式“人人参与”具体方案设计的教学环节上, 授课教师的处理大致相同, 均是引导学生按照类似于教材出示的示意图 (图1) 去设计方案, 探究“多长时间就能通知到全体队员”, 或学生自己画如图1的树状图, 或在学生尝试画树状图的基础上, 教师示范性地板演。如此处理教学, 效果不容乐观, 大部分学生画树状示意图时, 在操作上显得杂乱无序, 对电话通知到的学生, 不是多画, 便是少画。
示意图是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探求解题途径的一种工具。学生在画如图1的树状示意图示时, 绝大部分皆存在一定的难度, 很难准确画出每分钟后的树状图。课堂反馈到的实情是:前三分钟还勉强行得通, 在第四分钟及以后就不那么有条理、有头绪了, 能准确画出类似于图2示意图的学生寥寥无几, 出现了思维混乱、难于推断的现象。当然也就很难谈上设计出具体符合要求的方案和求得所具有的规律了, 这样的示意图也就失去了运用的意义。究其原因, 主要是授课教师不能科学处理教材, “照本施教”, 对于教材提供的方式、方法不敢突破框架, 教学过程都是在有意地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上提供的范例进行的。
针对以上教学设计, 我们可做适当的改进, 将方案的设计变成简单、具体的操作过程, 一步一步地往下实施, 用最简单的示意图反映操作过程, 会使问题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事实上, 我们可以将合唱队的15名学生编号, 分别为 (1) 、 (2) 、 (3) 、… (15) , 从第一分钟做起, 考虑第几号学生在第几分钟通知第几号学生, 画出如下示意图 (图3) 。 (注:箭头表示对应通知的人)
图3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 不需要更多的思考, 顺着人们完成任务的一般程式便会顺利设计出打电话所要求的方案,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表现形式简单, 较上面树状图的情形分层更直观, 程序更条理, 使学生思路更清晰。可以说, 图3是真正意义上的具体“打电话”方案, 谁通知谁一目了然, 又能马上统计出在第几分钟通知到的学生数, 不会出现不必要的重复、遗漏现象, 体现了示意图简单明了、突出重点、忽略次要等特点, 同时渗透了数学的“赋值法”、“分类思想”、“对应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如此画图的过程就是对题意进一步理解的过程, 是将“模拟”的操作步骤与分析数量关系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观察图3会很快解决教材中提到的问题:“多长时间就能通知到全体队员呢?”结论显然是4分钟。进而可以接着引导学生, 在分析如图3反映出的数据特征的基础上, 经类比、猜想可得到第几分钟通知到的学生数的规律。观察各分钟通知到的学生数1、3、7、15、…都是奇数, 好像规律不甚明显, 若分别皆加上1后便会成为2、4、8、16、…规律就明显了。故可得到n分钟通知到的学生数便为2n-1的规律, 对教材中后继问题“按上面的方式, 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如果一个合唱团有50人, 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的解决也就很顺利了。
三、课后反思
1. 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处理教材
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科书给了教师更加宽广的自我发挥空间, 提供的文本只是一个涉及教学内容的框架和教学线索, 教学中需要教师的科学处理与重组。科学处理教材是重要的课程理念, 教师应不迷信于权威, 不局限于教材框架, 应据实情对现有的教材实施科学处理。诚然, 树状图是一种常用的示意图, “打电话”教学情境中的树状示意图, 对思维水平较强的学生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思考问题方式, 是一种很好的思路探索和问题分析的工具。但从普遍意义上讲, 对于多数小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师对示意图的适当变式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课前备课应立足于学生实际, 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 大胆创新, 有效设计教学方法。
2. 简单的或许就是最好的
3.《简单的统计》教学反思 篇三
《简单的组合与排列》是义教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一个知识点。
在执教这一内容时,我引导学生总结出“交换法、排头法”组合与排列两位数后,设计一道练习题,意外 地形成了一个课堂高潮,学生们精彩的表现令我回味无穷。
教学过程:
师:下面请同学们参加一次有奖竞猜活动,中奖者奖给一朵带“奖”字的红花。话音未落,同学们已兴奋起来,有的举起拳头喊:“哦赛!”
接着,我宣布中奖规则:
1、本次中奖活动的号码是两位数。
2、中奖号码是由2、3、4、5四个数字中不同的两个数字组成。
3、写出由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所有两位数者方能中奖。
然后提示到:试用刚学到的组合排列的方法,想一想,怎样才不至于遗漏?
(这时,学生各个睁着圆圆的大眼睛,专注地听着,都摆出一副想拿大奖的架势。)
师:动笔写出来吧!惊喜大奖等你拿呢!
话音刚落,学生们拿出笔,伏案写起来,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过后,各个兴奋地举起手,你看他们面露微笑,似乎等着拿奖了。
生1:我写出10个两位数,依次是23、32……我用交换法想的。
生2:我写出8个,依次是……我用交换法想的。。
生3:我写出12个两位数,依次是23、24、25……我用排头法想的。
这时,师问:还有不同答案的吗?与生3的想法一样的请举手!
噢!全班学生的80%都举起了手。
我宣布:举手的同学们!恭喜你们,你们都中奖了!立刻,教室里欢腾起来,掌声欢呼声连成一片!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排列才不至于遗漏?”
生1:排头法。
生2:有规律的排列。
生3:交换法。
生:4:有顺序地排列。
师赞许地点点头:“对,你们的说法都有道理。只要有规律、有顺序的排列,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课上到此,“有规律、有顺序”的排列与组合的思想,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已有体验,渗透在了他们的脑海里,生成了新知和技能。这一小插曲,为本节课增添了光彩。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回味之余,我感悟到:
一、数学教学要富有挑战性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内容应该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本教学片段从内容上,在教材范例中的两个数字和三个数字组合与排列的基础上,扩展到四个数字的组合排列。适当加大了难度,使学习内容富有了挑战性。学生刚刚学会用交换位置和排头方法,组合排列由两、三个数字组合排列两位数,兴犹未尽。此时,老师提出由4个数字组合排列两位数,大家都有再次验证刚学到的方法是否灵验的心理,也想试试自己是否有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加之选用了“比赛”的形式,运用了学生的好胜心理,也具有挑战性。这样,内容和形式达到有机结合与统一。因此,课堂气氛骤然升温。学生参与情绪达到了高潮。
二、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往,我总是先入为主,从结果出发,关注学生是否掌握教材现成的结论。行为上,总是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完成教学过程或一个一个完成课堂练习。而今天,我只是提出问题和方式,交代比赛规则,完全放开了学生的手脚。而采取“猜奖活动”方式,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欲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这一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兴致勃勃地投入了学习之中。
三、建构过程开发――变静态接受为动态生成。
4.简单的周期教学反思 篇四
在解题过程中,先让同学们独立思考,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然后比较这些方法,找到最优的方式——列除法算式。随后的彩旗和彩灯就能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在遇到有余数时,要让同学们说清楚这是第几组的第几个,并根据每组的规律,找到所求问题的答案。
最后,学生探索完这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后,再来做一组练习巩固方法。姓名、儿歌、十二生肖的练习,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年龄和属相探索蕴含其中的规律,在有趣情境中,学生积极运用刚才建立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发展他们的应用意识。
5.《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 篇五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到简单事件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进行了以下设计:
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学中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卡通画和故事吸引学生,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同时,通过问题的引入,学生很自然的明确了所要学习的知识了。
其次,操作探究,学习新知。这也是我本节课在教学中的亮点之处。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1)看一看,说一说。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问题:“你发现了几种搭配方法?你是怎样搭配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在学生积极的参与基础上,进行第二环节。
(2)想一想,摆一摆。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上,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讨论搭配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这其实也是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在学生的汇报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让小组学生合作,到黑板前进行板演,并说出是怎么搭配的,有没有遗漏和重复,经过集体订正,让同学们明确有六种搭配。
(3)试一试,连一连。这一环节的设置,是教给学生用连线的方法,进行组合搭配,是为今后学习简单事件的排列做好了铺垫。通过学生的展示,学生明确了,用连线能做到快速的搭配,而且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教师做适时的小结。借助与学生的板演及课件,让学生真正掌握用连线进行搭配的好处,以及组合搭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6.《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反思 篇六
数学广角里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有趣味性,所以,每次上这部分内容都想把它当做游戏来让孩子们一起参与,这周讲课大比评,我特意选了简单的排列,希望孩子们能轻松愉快的接受本课重难点。
反思
课后,我自我感觉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但是,在练习巩固环节,我出示了密码箱后,直接让孩子们算出密码有多少个,没有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以至于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跟上不老师的思维,一半的同学不彻底。
第二,设计问题没有层次性,一下子给孩子们的台阶太高,新知与巩固环节出现了断层,以至于一部分同学被留在了新知的台阶上,虽然后来经过我提示孩子们似乎也接受了,但还是没有他们自主思考出来让人觉得那么舒服。
第三,觉得二年级已经学了简单的排列,三年级的简单的排列只不过增加了一点难度,孩子们应该会,没有了解学情便设计了只写不摆,下来之后,还是不知道合适不。
困惑
第一,学习新知的部分是否应该让学生动手摆。因为虽然二年级学过了,但因为时间的原因肯定会有忘记的同学,是否应该让学生亲自摆回忆与经历思维的过程。
第二,在学生排列完0、1、3,和0、1、3、5后,是否应该设计同类的题再次巩固与练习。
7.《简单的统计》教学反思 篇七
周丽是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的数学教师,2013年涉足翻转课堂,亲身经历教师从“演员”到“导演”的职业行为角色蜕变,亲眼目睹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勃勃生机,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学习精神面貌的改变,走上了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充满希望的发展之路。
我们从周丽老师设计的任务单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从教学目标到达成目标的转变轨迹。达成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应当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和认知标准。由此出发,教学设计必须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达成目标。
因此,周丽给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单遵循三大模块的逻辑: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但设计步骤则遵循“达成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的法则,紧紧抓住达成目标,一环紧扣一环,最终保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基本达成目标,从而宣告“学生不会自主学习”的破产。
这是周丽老师认准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的大方向——遇到困难找原因,遇到问题勤反思,在课堂教学中越“放”越开,学生越来越活跃,认知水平越来越高的实践成果。一句话:法贵专一,终成正果。
周丽老师从学习“四步法”入手,逐步走向把握“四步法”精神实质、灵活演化诸法的境界。曾经有人问:“四步法”模式会不会成为束缚教师手脚的教条?我们的回答是:“四步法”是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的入门之法,等到能够熟练把握“四步法”变革教学方式之后,可以对四个要素进行重组,也可以加一个、减一个……一切以系统最优化为原则。
周丽与王水丽、俞叶、梁文洁等微课程教学法的实践者一样,深谙“四步法”奥妙,于法贵专一之中演化出多样。
不信?您看:
在检测环节,她嵌入一个“协作评价”,使学生在同伴互助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共同提升认知程度;还减少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数量,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研读教材、发掘其学习意义上。
在进阶作业环节,她设计了小组协作玩转小棒的游戏,让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算式和答案,摆出符合条件的组合。这个环节其实已经具有了协作探究的性质。学生在这个环节学习中“争先恐后”,每个小组都派代表在黑板上摆出他们理解的组合。每个小组摆出的组合都不一样,但是都符合要求,学生热情高涨,思维得到拓展。
我们发现,周丽老师的设计,似乎在有意“模糊”进阶作业与协作探究的界限,在认知发展上熔进阶作业与协作探究为一炉,学生在“进阶”中“探究”,在“探究”中“进阶”,活用了“四步法”,形成了个人风格。
8.“简单的统计”毕业总复习指要 篇八
一、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小学阶段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巩固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方法系统整理,分类归纳。
这些知识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通过复习,要求达到一要了解,二要掌握,三要会用的目的。即进一步了解数据整理、统计图表的意义和用途;比较熟练地掌握数据处理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等基础知识;对统计图表要学会看、学会制、学会用。在复习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复习内容和复习形式,扎扎实实地组织好基本训练,重视技能技巧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改进复习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整理与复习更应如此。复习时,教师要避免直接提供给学生一些材料(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把它们排列、统计,或者在“万能表”(方格纸)上涂色,画线,然后背条文,做练习。而是要创设一些具有生活化、情境化、问题化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收集——统计——整理——分析的全过程,再根据整理复习的要求,分别制成统计表和各种统计图。比如,让学生自己收集和统计全班学生某次语文、数学考试的成绩,再按成绩档次(如80分以上、60分以上、不及格),或按小组,或按语数双科等类别进行整理,进而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让学生在统计全过程中建立统计过程的模型。在这样一个过程里,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和感悟统计图表及各种统计图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在描述和反映事物的不同特征方面的优势,使之相得益彰。这样的复习,既可以克服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弊端,又可以使学生在统计知识的整理、各种图形的制作规则以及制作图表的操作技能等方面,得到训练与加强。由于学生是在一种充分自主的情况下从事整理复习的,因此,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化的学习得以突现和张扬。
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掌握:
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与过程。①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②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③数据处理、分类和计算。④按一定的顺序或方式表示出来。
2.统计表的结构和制作。统计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表外部分,包括表题、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制表人等;二是表内部分,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项。表头是统计表的重点,它反映统计的项目和内容。表头要明确说明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的具体含义。
3.统计图的格式和总体布局。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①三种统计图各自的优越性和应用范围。②三种统计图之间的关系及其格式、布局特点。③三种统计图设计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三、加强习题训练,增强应用意识
在复习过程中,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沟通联系、综合提高。训练包括学会整理数据、制作图表、看图表、分析说明四个方面。以下习题供复习时参考。
1.填空。
①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主要是( )、( )和( )。
②绘制统计图时,要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
③要制出能反映三个或三个以上项目以及关系的统计表,应制成( )统计表。
2.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并制成一个条形统计图。
长城电视机厂第一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
3.下面是某公司2003年下半年收支情况统计图,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某公司2003年下半年收支情况统计图
(1)这个公司收入最多的是()月,是()万元。
(2)这个公司盈余最多的是()月,是()万元。
(3)这个公司亏损是()月,亏损()万元。
(4)这个公司下半年共支出()万元,收入()万元。
(5)这个公司下半年共盈余()万元。
4.下面是某农场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已知粮食作物比经济作物多312公顷,这个农场一共耕种土地多少公顷?三种作物各耕种多少公顷?
作者单位
湖北省当阳市太子桥小学
湖北省当阳市教研室
9.《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篇九
这个内容对学生而言很简单,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可能只需要5分钟,全体学生便能全部掌握。但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最后计算的结果正确率有多高,而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种新运算的算理,能不能理解着去计算。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为今后更复杂的分数计算打好基础,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教材是利用吃西瓜的情景引出分数的简单计算。考虑儿童的生活实际,打算用学生过生日分吃蛋糕的情景引入新课,因为学生过生日的情感体验大都是愉悦的,采用这一情景,更有利于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当我引入例题后,问学生如何列式,学生很快就列出算式,甚至有些学生很快说出答案,但是我要求他们用分数的意义如何理解时,他们却难以回答,因为以往他们学习的都是自然数,都习惯以“一”为计数单位,而现在要转换为以“几分之一”为单位,这个坎就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去理解的。如果当时我能引导学生:“你看,妹妹吃了2块,每块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吃了2块其实就是几个4分之1?也就是几分之几?”让学生将一块与“4分之1”建立起联系,使他们在探索过程中逐渐适应理解分数单位,并能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今天的计算方法,如果这步做好了,我想今天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本节课我十分注重进行实践操作,在探索计算过程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三种思考方法:
1、从分数的意义的角度去理解算理,直接解答;
2、用黑板上教师贴着的学具(一个圆平均分4块)辅助思考,进行计算;
3、用教师提供的圆片(已经被均分4份)进行涂色,辅助思考,进行计算。
要求学生完成操作之后,都要同桌互相交流讨论。孩子都能用先用直观的思维进行思考,再让他们用自己理解分数的意义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加深理解,但实际教学中,我感觉这个环节似乎不大理想。
一个是思考进度不统一,涂色的孩子动作比较慢,有些孩子已经操作完了还要在等,当需要讨论时,有些孩子思维灵活性较差,往往还没想到,另外,我不是很肯定是否达到了我预设的教学要求,他们真的能从各种方法中理解算理了吗?
受整数加减法的影响,学生很可能认为1/4+2/4等于3/8,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在学生的回答当中没有发现这种情况,我也怕会有所防漏,因为出现了判断题,让学生判断这种算法是否正确,让他们通过判断对错,找出这种做法的错误原因,总结正确的计算方法,从而加深理解。”
10.简单机械的教学反思 篇十
首先让学生自学教材,思考
1、动(定)滑轮的区别。
2、通过13.5——3实验,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有关力的三要素有什么特点为。
3、试着画出动(定)滑轮的支点、力臂。
接下来我讲三层:
1、动(定)滑轮的区别。
2、动滑轮可以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两个要素)
3、画出动(定)滑轮的支点、力臂。从由几段绳子吊着重物入题,讲用力情况。接下来再从力臂上讲为何会省力,省多少的力。并要求学生练习画滑轮。(有近1/4的学生开始照着画都是错的)。学生理解得很清楚。还特别强调了力F=1/nG总,如果忽略动滑轮重就是F=1/nG。
再让学生学滑轮组。设计了两个问题:
1、结合动(定)滑轮的特点为,能否设计出又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滑轮组合来。(实际情况是约1/5的学生会画,还有几个学生是让滑轮并列的横着挂)。
2、一个滑轮组由几段绳子吊着物体,那每一段绳子承担物重的几分之一。现在想用物重1/4的力来拉物体,该如何组装滑轮组?
老师再讲:
1、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分成两种绕法,分别让学生画出图来,老师还检查学生画的情况,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照葫芦画出瓢来的。强调绕绳子时一定要从固定端开始画起。
2、示范了由三个定滑轮和三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来提升重物。再次让学生画图。学生这次学得还不错。
11.《简单的统计》教学反思 篇十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同时也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如何才能凸显这一核心,又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就“单式折线统计图”一课,“挖掘式”地深入钻研了教材。
【提出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需要产生折线统计图更重要?
2.如何实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新旧知识经验的对接和比较?
3.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观察分析数据,同时进行简单地预测推断。
【课前思考】
1.摒弃例题1,改用“做一做”为例题更具有代表性,因其实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了他每年每个月的身高数量,由点连成线,是否更能体现产生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2.在讲授过程中,从绘制条形统计图入手,提出质疑,逐步转变成条形统计图,再整理两者异同,是否更好地实现新旧知识的对接和比较?
3.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折线统计图素材,是否使学生更亲近数据,充分感受到数据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价值?
【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
问:你现在的身高是多少厘米?你还记得你从出生到现在每一年的身高吗?
二、探究新知
1.绘制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陈东0~10岁的身高统计表。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还可以把这张统计表绘制成什么?
课件演示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问:这是用什么表示一定的数量?(直条)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讨论怎么绘制条形统计图,自主权让给学生,体现其主体性的地位。)
2.产生折线统计图
问:从图中你能很快地告诉我他5个月时候的身高吗?1岁7个月呢?为什么不能?难道他这个时候停止生长了吗?那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改进这张统计图吗?
学生建议:如果我们把这里的每根直条都浓缩成一个点,画在它的最高处,然后把这些点依次用线连起来。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质疑,让学生改变思路,尝试把条形统计图变成折线统计图,看能否解决问题,体现了知识因需要而产生。)
(1)点
课件演示直条变点。问:现在是用什么表示数量的多少?(点)
(设计意图:通过直条变点的演变过程,以及理解每个点具体表示多少数量,为后面的比较做了初步的铺垫。)
(2)线
问:陈东的身高是怎么变化的?看着这些点,你能用手指在空中比划一下吗?课件演示点连成线。
师:这种新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现在你能大概看出他5个月时候的身高吗?1岁7个月呢?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在空中比划引出折线,学生很容易理解“依次”的意思。同时理解折线上的每个点都可以表示他某个时期的身高。)
3.理解折线统计图
①你从图中是怎么看出来陈东一年一年在长高?(因为折线越来越高,呈上升趋势。)
②你还能看出他几岁到几岁时长得最快吗?几岁到几岁长得最慢呢?
③你能预测他11岁时的身高吗?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折线的起伏、每一节折线的长短和坡度等方面,进一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从而对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和预测。)
4.比较
5.寻找生活中的事例
像这样的折线统计图,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学生举例、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实践应用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生活,去看看一些有关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吧。
第一题(按事选图):给出两组数据,要学生思考分别选择条形统计图还是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总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特点,适合表示不同类型的数据。
第二题(按图选事):给出两幅折线统计图,要学生根据各自的趋势选择其一。
师:如果你是经理,你会选择A品牌还是B品牌?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题一,使学生理解两者各有特点,适合表示不同类型的数据。题二,使学生了解到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全课小结
【实践反思】
1.在质疑中实现创新,凸显产生折线统计图的必然性
知识是因生活实际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不是凭空捏造或想象出来的。我们如何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体验到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实际应用,这节课通过例题中的层层设问和质疑,一步步将学生引入到一个条形统计图解决不了急需寻求突破的瓶颈口,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真正做到了教其然,更教其所以然。
2.在变化中体现连接,为学生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从统计表变为条形统计图,从条形统计图再变为折线统计图,两次变化,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折线统计图的整体感知也因为有了旧知识的支撑而变得更加清晰到位,再加上系统的整理,绘制成表,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3.在经历中实现自主,让学习掌控学习自主权
第一次经历是从统计表变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自己讨论条形统计图该怎么画,而不是老师包办代替。第二次经历是从条形统计图变为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自己拓展思维、改变创新,提出建议,而不是老师直接给出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案。两次亲身经历,学生充分掌控了学习的自主权,体现了学生课堂学习主体性的地位。
4.在情境中落实重点,使学生充分参与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所以,这节统计课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和能力,掌握其特点及画法,学会对数据进行简单地分析和预测。本节课老师非常注重创设情境、提供生活实际事例,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鲜活的事例中体验“认图——画图——读图——选图”逐步升级的全过程。最后通过设计“按事选图”和“按图选事”这两个层次的情境呈现,使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既培养了数据分析观念,又发展了数据分析能力,使之真正体会到数据分析的现实需要和价值所在。
12.统计思想概述及其简单应用 篇十二
关键词:统计思想,概述,简单应用
一、统计思想概述
(一) 统计思想定义
所谓统计思想, 就是在统计实际工作、统计学理论的应用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主要包括均值思想、变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检验思想等思想。即统计工作中应树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指统计不同于别的学科所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也是树立统计权威的基础。统计的总体思想使统计始终要站在研究对象的整体角度来看问题, 形成了大量观察法和大数定律等一系列认识规律。所谓“站得高, 看得远”、“把握大局”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二) 几种常见的统计思想
1、均值思想。
均值, 即对所要研究对象的简明而重要的代表。均值概念几乎涉及所有统计学理论, 是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它告诉我们统计认识问题是从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 要求观察其一般发展趋势避免个别偶然现象的干扰, 体现了总体观;同时侧重点不在总规模或个体, 体现了数量观和推断观。因此均值思想要求从总体上看问题, 观察其一般发展趋势, 避免个别偶然现象的干扰, 体现了总体观、数量观和推断观。
2、变异思想。
变异, 即统计研究同类现象的总体特征, 它的前提条件则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存在着差异。如果各单位之间不存在差异, 也就不需要做统计, 如果各单位之间的差异是按已知条件事先可以推定, 也就不需要用统计方法。可以说, 均值与方差这两个概念分别起到“隐异显同”和“知同察异”的作用。平均与变异都是对同类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观度量。
3、估计思想。
估计, 即以样本推测总体, 是对同类事物的由此及彼式的认识方法。使用估计方法有一个预设:样本与总体具有相同的性质, 样本才能代表总体, 但其代表性受偶然因素影响, 在估计理论对置信程度的测量就是保持逻辑严谨的必要步骤。
4、相关思想。
相关, 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在变化中, 经常出现一些事物相随共变或相随共现的情况, 总体又是由许多个别事务所组成, 这些个别事物是相互关联的, 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总体是在同质性的基础上形成。总体中的个体之间、这一总体与另一总体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相关概念表现的就是事物之间的关系。
5、拟合思想。
拟合, 即对不同类型事物之间关系之表象的抽象。比如任何一个单一的关系必须依赖其他关系而存在, 而所有实际事物的关系都表现得非常复杂, 这种方法就是对规律或趋势的拟合。拟合的成果是模型, 反映一般趋势。趋势表达的是“事物和关系的变化过程在数量上所体现的模式和基于此而预示的可能性”。
6、检验思想。
检验, 即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的假设是否可信。统计思想总是具有归纳性的, 其结论永远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基于局部特征和规律所推广出来的判断不可能完全可信。
(三) 统计思想的特点
(1) 统计思想强调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 统计思想强调方法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3) 统计思想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 (4) 统计思想强调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二、统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简单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统计学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高, 也越来越受重视, 统计思想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在企业当中, 统计思想主要是了解现状、预测未来, 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方法, 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 我们要提高对统计思想的研究, 使统计分析工作更好地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推动力量。其中统计思想在企业发展中应用广泛,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统计思想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加速, 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加深, 这就要求企业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一是对社会环境的思考。主要包括国内、国际的宏观环境对我国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对地方法规、民风民俗对企业的发展的影响。二是对企业竞争力的思考。通过分析本行业其他企业的经营情况, 在对比中认识自身发展的差距和潜力, 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三是对市场需求和供给的思考。主要包括居民的购买力、商品的潜在和实际市场需求量、品牌成熟度、订单满足率、消费偏好等。通过如此思考, 可以判断企业的赢利空间、供需缺口等, 为领导层确定商品销售规模、制定阶段性营销策略等提供依据。
第二, 统计思想在企业预测中的应用。统计预测, 一般强调静态分析预测和动态分析预测相结合, 以静态分析预测为主。首先, 运用统计思想, 根据企业的计划目标和历史销售数据确定各项数据指标, 找出经济运行波动的共性和差异性。其次,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 运用统计思想, 重点进行年度、季度统计预测分析, 确保企业目标管理和考核的有效性。再次, 要根据企业的总体规划和行业的特殊性, 综合运用一定的预测模型来提高分析的科学性, 公司的市场份额取决于该公司的产品、服务、价格、沟通等与竞争者的关系。如其他因素相同, 则公司的市场份额取决于它的市场费用在规模和效益上与竞争者的关系。
第三, 统计思想在企业阶段分析中的应用。在计划方案的落实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状况。需要及时的进行过程分析和阶段分析。企业利用统计数据定期分析计划完成情况、进度情况等, 可以及时的发现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完成阶段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有利于确定指标完成率。便于衡量市场潜力相同的不同市场之间的业绩。也作为销售目标制定的依据。
三、结论
所谓统计思想, 就是在统计实际工作、统计学理论的应用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主要包括均值思想、变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检验思想等思想。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可谓变化万千, 仅凭个人能力和经验已经很难把握瞬息万变的局面, 更难以正确做出科学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 统计思想的优势随之显现。它可以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 既有定量分析, 又有定性分析。比一般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更清楚地反映客观实际, 又便于阅读、理解和利用。
参考文献
[1]邢莉.《九章算术》中的统计学思想探究[J].统计研究, 2008, (03) [1]邢莉.《九章算术》中的统计学思想探究[J].统计研究, 2008, (03)
1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十三
泗渡小学 冯臻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它是在学生学过加、减法笔算和初步认识小数含义和数位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
整节课下来,整体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通过文具店货架上的数据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通过出示的数据,让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生活经验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笔算算理,并总结笔算方法。通过小数的加减计算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14.简单的路线图教学反思 篇十四
《简单的路线图》听课建议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基础上是学生再次辨认东南西北,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方向的认识和感知还是相对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实际的感想支持来感受这一内容。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创造了大量的活动情境,也注意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是很高涨的。在课堂中,学生也十分踊跃的发言,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和同伴交流学习体会。老师也在教学中很好的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一堂课下来觉得一下几点是老师需要注意的:
1、老师的提问语句还需要精确。
2、在情同学设计一条最合适的旅游路线的时候,小组内交流了,但是全班组织交流的还不够,不知道是不是担心时间的原因,老师没有很好的落实。
3、在看公交车路线的时候,没有说明“几站”的头尾是如何确定的。有一小部分学生总是没有把终点站算进来。
认识简单的路线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投影出主题图,把学生带入具体动物园参观情境中,学生目光都投向主题图,认真观察并积极举手发言,表达自己想去的地方,抢当游客向他人介绍人家想去的地方。其间其他同学听得很认真,及时做出评价。可以说课堂气氛很浓,争先恐后当导游、游客。真正体现课堂气氛活而不乱的局面。同时通过同桌换角色。多次练习,老师在此指导学困生。这样使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中。符合新课标要求与理念:“面向全体,全员参与,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符合当前倡导的参与式教学。整堂课设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组织与点拨。学生身临其境进入公园进行参观,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看行走路线和描述行走路线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通过拓展练习,质疑问难,反馈矫正,师生互动中巩固了位置与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让生活数学化,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听认识路线反思
15.《简单的统计》教学反思 篇十五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以下简称“CALL”)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的特性———综合性、交互性、实时性等, 使得它迅速成为最先进的一种教学手段, 它从一开始引进教育领域, 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极大关注与欢迎。然而,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带来益处的同时, 其应用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多方面问题。因此, 本文对我国最近7年以来在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状况进行了数据分析, 并总结出我国现阶段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望可以为外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二、统计文献的范围
为了与娜敏的研究结果更好地进行比较, 本研究与前者选取了相同的文献统计范围, 即研究了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8个主要外语期刊在2007—2013年期间有关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的研究。经重复检索后 (首先以上述期刊名为检索词, 然后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 并通过人工检查, 剔除与本研究不相关的文章) , 这些期刊分别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山东外语教学》、《外语学刊》、《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 这8个期刊从2007—2013年每年发行的与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总量分别为:37篇、24篇、34篇、17篇、14篇、19篇、12篇, 总共157篇, 本研究将以此为研究对象。
三、结果与反思
1.基本趋势统计结果与反思。最近七年, 我国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研究整体上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除了在2008—2009年间的研究数量有稍微回升之外, 从2009—2010年间开始骤然下降, 之后的四年的研究数量相对平稳, 8家期刊每年与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发行量在12~20篇之间, 直到2013年达到了七年以来的最低, 只有12篇。此外, 外语教学与研究同外语研究这两家机构在这7年间未刊登与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相关的文章;其次, 2007—2009年这6家刊物登载了95篇相关文章, 已达到总数的五分之三, 而后四年却只有64篇。这一现象与1995—2006年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说明了人们对于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这一领域的关注趋势, 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入21世纪后, 伴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普遍应用, 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 有关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文章数量急剧上升, 研究在2007年达到了顶峰。之前的一窝蜂似的研究热潮, 没有太多实质性的理论或实践方面的进展, 此后的研究开始突然减少。由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 且理论研究偏多, 实证研究少, 未能够将相关的学科理论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外语教学理论框架和自成一体的教学模式, 致使这一领域的研究陷入了瓶颈期。因此作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主力军, 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师放弃这一方向的研究, 转投热门新兴的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研究骤然减少的现象。
2.研究分类统计结果与反思。根据研究内容, 本文将这些论文分为五大类: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理论探讨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模式、方法、对外语教学的作用, 与相关教学理论的结合) , 共86篇, 占据所有研究的55%;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课堂实践 (与传统教学对比, CALL与听、说、读、写、译等课程的结合) 、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师生研究 (教师学生角色定位) 、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计算机辅助技术与软件 (开发、制作) 数量分别为44、17、2、8篇。同娜敏的统计结果相比, 虽然同样有明显的研究方向分配不均匀的缺陷, 但是两个时间段的研究侧重点却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位于第一的研究内容, 在2006年以前的12年研究中仅占8%, 而近7年关于理论探讨的占55%。论文主要探讨相关教学理论结合下的不同教学模式。这些理论主要包括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二语习得理论等, 其中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介绍性、解释性研究较多。部分研究具有创造性和实践意义, 对这一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 大部分理论研究的质量并不高, 且重复研究较多, 一些研究只是把外语教学理论和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简单叠加, 没有充分考虑到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独特性, 导致了研究的简单化。
其次, 对于在CALL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研究, 时隔七年依然很少有基于师生的研究。其中部分探讨了学生在此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 结果表明学生对CALL持积极肯定态度, 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且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大部分的研究都在讨论新环境下教师的角色转变、调查教师的网络教学能力等。只有一篇文章探讨了在此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CALL的过程中,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存在着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这一课堂模式的主体———学生, 也没有受到该有的重视, 涉及到的研究甚少, 没有深刻的研究和独特且具有实际教学意义的研究结论。
3.研究方法统计与反思。本文将统计论文的研究方法统分为两大类:理论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如果同一篇论文中既采用了理论研究, 又采用实证研究, 本文根据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进行界定。
首先从整体上看, 实证研究的数量从2008年开始处于稳定且与理论研究方法数量持平的状态。这7年间实证研究的数量略多于理论研究数量, 占总量的52%;而反观1995—2006年的数据, 这期间以理论研究为主, 尽管实证研究逐年上升, 但数量仍然不多, 实证研究仅有37篇, 所占比例仅为14.86%。这一数据与本论文统计的数据形成很大反差;其次, 纵观实证研究数量在每一年的比例变化趋势, 只有2007年实证研究数量仅占了不到38%的比例, 从2008年开始, 每年的实证研究数量都在理论研究之上, 且研究趋势尽管过程中有数量略微的浮动, 整体上也是呈上升趋势。
就数据搜集方法, 研究者普遍采用比较、问卷、访谈、案例等研究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 很少使用实验方法和复杂的数理统计法。很多研究设计并不合理、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 从而导致研究结果缺少信度和效度。一些研究在研究设计环节就存在先天性缺陷, 研究无目标, 表面上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 好像也颇具研究价值, 但是研究目的却经不起仔细推敲。更有甚者往往会颠倒研究设计的先后顺序, 研究问题竟在研究方法, 搜集数据之后才提出的。研究方法也不够科学, 比如研究样本小、缺乏普遍性和代表性, 研究变量的确定和控制不够合理, 研究方法机械化、简单化。有些研究虽然报告了统计结果, 但并不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 导致数据搜集变成毫无意义。
四、结语
本文对2007—2013年间8种主要外语期刊刊登的有关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的论文做了数据统计和文献分析, 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了反思。研究表明:近七年, 我国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研究整体上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研究内容来看, 主要围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理论探讨、课堂实践等方面;从整体上看, 实证研究的数量从2008年开始处于稳定且与理论研究方法数量持平的状态。就我国目前的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研究现状, 笔者建议:为了突破目前的瓶颈期, 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应该在进一步加强教学实践的同时, 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 以更加有效地反馈与教学实践, 且理论建设的加强也对增强学科意识、确立学科定位有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 作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最前线工作者教师和主体———学生, 应该受到更多的关于和重视;随着国内学者对于研究方法的不断重视及普及,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只要研究者不断努力改善现状, 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这一领域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定会为我国外语教学带来重大的突破。
摘要:本文继娜敏在2008年在外语界发表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研究——对我国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状况的统计分析 (1995—2006) ”一文之后, 对过去7年 (2007—2013) 中的8种主要外语期刊刊登的有关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的论文做了数据统计和文献分析, 与娜敏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 并根据统计的数据进行了反思, 得出如下结论:1最近七年, 我国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研究整体上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从研究内容来看,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理论探讨, 课堂实践, 多媒体环境下的师生研究, 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 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软件。3从整体上看, 实证研究的数量从2008年开始处于稳定且与理论研究方法数量持平的状态。最后, 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并针对之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简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外语教学,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曹超.中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30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8) :39-42.
[2]郭燕, 周江林.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英语学习[J].山东外语教学, 2007, (1) :46-48.
[3]贾国栋.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马茂祥.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前瞻[J].山东外语教学, 2009, (6) :35-36.
[5]穆惠峰.外语教学的学科研究现状[J].当代外语研究, 2014, (3) :42-45.
[6]娜敏.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研究——对我国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状况的统计分析[J].外语界, 2008, (1) :52-54.
16.《简单的统计》教学反思 篇十六
一、通过教学实践,我感觉整个设计过程的成功之处有:
1、通过视频作品教学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观察、思索中,开启想象力,引出学生主动体验学习的内趋力。
2、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式、合作式学习为主格调,由表及里,揭示形变动画及动作动画规律及制作技巧,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掌握好关键帧、空白帧、补间动画的应用。
3、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拓展,在学生掌握了形变动画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动作动画制作,由此及彼,拓展他们的思维,启发他们更多的创作空间。
4、创造学生合作学习、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相互交流制作过程和作品,相互评价。
5、课前准备充分,提供了视频范例作品素材文件。
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受启示:
1、教师教学要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要懂得激发学生都对Flash的兴趣,这节课我让学生主动来尝试体验制作摸索解决问题,完成形变动画和动作动画教学。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2、本节课内容中知识点线索清晰,目标明确,用兴趣、思维引导教学,激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能力。
3、教师要注重课堂的引导拓展,启发学生探索,营造出思维活跃、操作规范的课堂学习氛围。保证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让学生的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
4、信息技术教学应更多侧重于对学生能力锻炼的培养,锻炼学生的操作速度和思维逻辑性。
17.《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篇十七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1今天我执教《分数的简单计算》一课,有些感受。
这个内容对学生而言很简单,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可能只需要5分钟,全体学生便能全部掌握。但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最后计算的结果正确率有多高,而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种新运算的算理,能不能理解着去计算。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为今后更复杂的分数计算打好基础,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我以生日一家三口吃蛋糕的情境引入,让学生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第一个孩子提问:“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块蛋糕?”。现在想来,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问题,可惜当时我没有及时抓住,而是直接问“可以提出用分数计算的问题吗?”。第一个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是非常符合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她提出了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知识生长点。以往他们学习的都是自然数,都习惯以“一”为计数单位,而现在要转换为以“几分之一”为单位,这个坎就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去理解的。如果当时我能引导学生:“你看,爸爸吃了3块,每块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吃了三块其实就是几个八分之一?也就是几分之几?”让学生将一块与“八分之一”建立起联系,使他们在探索过程中逐渐适应理解分数单位,并能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今天的计算方法,如果这步做好了,我想今天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本节课我十分注重进行实践操作,在探索计算过程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三种思考方法:(1)、从分数的意义的角度去理解算理,直接解答;(2)、用黑板上教师贴着的学具(一个圆平均分8块)辅助思考,进行计算;(3)、用教师提供的圆片(已经被均分8份)进行涂色,辅助思考,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完成操作之后,都要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我的出发点是分层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思考。但实际教学中,我感觉这个环节似乎不大理想。一个是思考进度不统一,涂色的孩子动作比较慢,有些孩子已经讨论结束了,不少孩子还在涂色。另外,我不是很肯定用各种方法思考的孩子,是否达到了我预设的教学要求,他们真的从各种方法中理解算理了吗?
汇报的时候,我感觉孩子们应该是懂得其中的算理的,但表达方面差强人意,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我的引导也出了一点问题。问孩子们计算方法,两个孩子都说了“只要把分子相加,然后写上分母和分数线。”可见他们是懂得计算方法的,但如果不解其中意,我感觉这样的教学还不够。因此出现了一下对话:
师:为什么只要将分子相加呢?
生:因为分子表示取走几份,爸爸取走3份,妈妈取走2份,一共取走5份。
师:为什么分母可以不变呢?
生:因为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几份,而一开始蛋糕就是分成8份,在分的过程中并没有再分。
我想孩子是懂得其中的道理的,从他们说的话中可以感觉得到。如果这时候我再引导一下“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都是八分之一,无论怎么取,取的都是几个八分之一,因此分母总是8。”将这个道理提炼到分数单位的层面上来,而不是总停留在实物操作阶段,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原本我想让孩子接着提减法计算的问题,不想这时有个孩子发言:“老师,我可以用另一个办法求出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小女孩吃了蛋糕的八分之一,蛋糕盒里还剩八分之二,合起来是八分之三,用一个蛋糕减去八分之三,就是八分之五。”这个小男孩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原先加法的问题,值得鼓励。我也借此改变了原先的设计,在这个时候将“1-八分之一”拿出来讲。因为前面的分数的认识教学还比较扎实,学生很容易理解1就是八分之八,在通过黑板上的张贴的蛋糕学具,学生很容易就算出了得数。
应该说,从课堂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应该还不错。最后一个环节,我让他们看课本例题(今天我没有用课本例题,而是用一个情境将两种计算串联起来),并完成其中填空的部分。巡视中,我发现学生有道题完成情况很不理想。就是“六分之五减去六分之二”,学生都知道等于六分之三,但填写“()个()减去()个()就是()”,学生的答案却五花八门,答对得很少。现在想想,这节课学习只能让学生从具体感知的层面上朦朦胧胧理解了算理,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单位这一块做得还很不够。这也说明我备课还不够充分,如果能从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开始就注重引导,相信这个情况就不会出现。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2《分数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9页~100页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计算1减去一个分数的计算题,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现就本课教学有如下反思:
1、充分利用主题图,教师启发得当,学生学得较好。
教师示主题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分别提出:1、猪八戒一共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2、猪八戒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3、这个西瓜还剩几分之几?这就为学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引出了课题和内容,致使后面的教学顺利进行。我也就是利用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活动。
2、把握起点,合理定位在这堂课中,我把目标定位在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上,努力实践着“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这些孩子刚学了两节课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能凭直觉算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但对于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算理,如:在计算2/8+1/8=3/8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2/8是2个1/8,1/8是1个1/8,合起来是3个1/8。当算出2/8+1/8=3/8时,要求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呢?老师又进一步让学生通过看图、实物演示来明白这样计算道理,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学习完分数的加法后,可以直接教学例2,利用学生提出的“猪八戒第一次比第二次多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进行例2的教学,这样处理显得比较自然,也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说算理,总结计算方法,比较容易掌握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形象直观,容易理解,降低认知难度。整堂课从直观到算式,再从算式到用直观来解释。力求把看似简单的课上出数学味。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3这节课讲的是分数的简单计算书本第99页例1、例2和第100页例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我设置了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 重点: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正确计算。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作了以下几点设计:
一、课前热身练习有效理解分数的意义
为了突破算理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前我设计了一些课前填空练习,加强对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的练习,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学生新知的学习作了有效的铺垫。
二、创设激情有趣的问题情境
导入新课时生日分蛋糕的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观察并寻找其中的数学信息 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全体参与,主动积极的进行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引出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的方向。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在探究新知的环节中,我通过让学生自己涂一涂或画一画。解决1/8+2/8等于多少学生在实践中,在学生说出自己计算思路的过程中感知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一步解决2/8-1/8,引导学生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分母,看看发现了什么呢?在合作探究中进一步感知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而归纳概括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从而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个教学目标。
四、练习的有趣性设计
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设计了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奖励星星的活动,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不仅巩固了新知,也有效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教学目标。
五、电子白板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目标达成的关键手段
电子交互白板技术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技术基础。本节课利用了电子白板操作工具中独有的拖放功能、隐藏功能、拉幕功能、涂色功能、即时反馈功能等,更加提高了视觉效果,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多元智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1、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
本节课利用了白板的视觉效果,比如色彩、隐藏、动画等多种教学功能,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便于学生复习以往的知识内容并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
本节课通过白板复习了分数的意义等已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回忆旧知识及概念,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3、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本课中白板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师生、生生的互动,使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随意说话等现象大大减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心,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学生往往知道答案却不能完整有序地说出算理。还有一点是1-()/()=()的计算,这在前面的复习中我就做了铺垫,例题学习的时候有部分同学还是不能及时把1=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所幸在后面的强化训练中进一步理解巩固。因此,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在说算理方面还要下功夫。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4学情分析:前面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并学习了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在比较分数大小的题目上出现错误的学生较多。分析原因,我觉得是学生对分数大小的直观经验不足。如果强迫其用总结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判断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把学生培养成“做题工具”。
本课的教学思路:
挖掘教材潜藏的教学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挖掘教材潜藏的`教学资源,利用学生会提出的3个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达到本节课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积累直观经验为抽象思维打好基础。在活动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多留给学生一些感受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永保学习兴趣,这样就可预设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更完整。
教学中感觉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很自然的提出3个不同类型的问题,这3个问题涉及3个知识点。围绕这3个问题的解决完成了本节课重难点的教学。由于第1个问题的探究铺垫,使学生在解决第2、3个问题时能轻松完成,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品尝到了自主获得成功的快乐。
2、在得出“同分母分数相加的计算方法”时,我有意放慢脚步,让学生观察算式中两个分数的异同。这样做既让学生明白只有“同分母分数相加”才可以这样计算,同时也在有意渗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结论的一般方法,还在为学生将来学习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探究策略打基础。
3、在教学难点“1减几分之几”时,在问题情境中学生很自然而然的用《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X-《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算出剩下的,在此时我点拨《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就是所分的那个整体。我们常常把这个整体表示为“1”。紧接着我又利用教具举例,学生很轻松的说出了了整数“1”和分数的关系,并且明白了在“1减几分之几”时怎样计算。
1、不足之处也有很多。如:语言不够严密。在探究“同分母分数相”时,我是用“猜想-验证-证实结论”的方法来进行的。在应该是猜想的时候,自己却直接得出了结论。尽管后来也用例子进行了验证,但总归掩饰不住得出结论的鲁莽。
2、放手不够。为了让学生很顺利的理解算理,我在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之前已经加深了学生对“每一份都是《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的训练。所以在学生看到两份说成《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时,已是顺利成章。而自己还在追问,后来再复述“每份是这个西瓜的《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2份就是《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这样的后果是既浪费了时间,还容易造成学生的精神松弛,注意力分散。
通过本次教学使我觉得,自己在备课上还不够细致,课堂语言还需锤炼。今后在使用教材上要再大胆一些,备课时吃透课标,结合地域特点、风土人情,学生的学情、兴趣,优化整合教材;在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优质课堂。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5在设计《分数的简单计算》这一课的时候,当我看到例1中的分西瓜的情景图,再看看例题中用圆形来代替西瓜,我就觉得,情景图好像不太好。因为,这是分数的简单计算的超始课,学生从过去的整数运算,转入学习分数的加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觉得抽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圆形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几个几分之一加、减几个几分之一,等于几个几分之一”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之所以觉得情景图不太好的原因,是因为用圆形来代替椭圆形的西瓜,不够直观。而且,例2用了一张长方形纸的5/6,拿走其中的二份,来讲解分数的减法,我觉得也是不太好,“一张长方形纸无故的少了一份”,对于以这作为起始课,我觉得也有必要用更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作为情景。
究竟举什么例子好呢?在思索中,我看到了上一页一家人分蛋糕的一幅图(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我的灵感马上来了,不如就以小红生日,然后一家人分蛋糕来作为情景图,毕竟,用圆形来代替蛋糕,更加的贴切,更加的直观。我又想,既然是一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蛋糕,出现了3/8,1/8,2/8三个分数,不如让学生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如“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我和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比我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这样,既能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能让学生在一个情景中同时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谓一箭双雕。至于书本的例题,则可以作为练习,让学生自主去解决。
在课堂实施中,虽然三年级学习的只是分数的初步知识,学生还不明白分数单位这一概念,但我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较容易的理解“几个几分之一加、减几个几分之一”的算理,学生学习起来,很容易就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并能说出计算的依据。因而,相关的练习题,学生出错较少。
此外,为有效突破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这种特殊的情况,我把书本做一做中的1/4+3/4这一道题目稍往后移一移,让学生熟练掌握了方法之后,再让学生完成这一题,并通过生动的课件显示,让学生看出这两个分数移在一起之后,刚好就是一个完成的整体,即是1。这样,再让学生去完成两个分数的和是1的题目,并插进一些得数是0或一个分数与0相加的题目,学生也顺利的解决了。
当然,上完课之后,自己回想这一节课,其实还有不少的地方自己在课前没有细致的考虑。如: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来提出数学问题时,没有强调学生提出的是与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提出的是“……吃了几块蛋糕”之类的整数计算的题目。另外,在练习中出现了两个分数相减等于0时,没有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是等于0。还有在黑板所贴的用来表示分数的圆形,如果能通过移动其中所表示的份数来突出答案是多少,应该更能帮助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来理解。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6前几天讲了《分数的简单计算》这节课,这节课内容确实很简单,很多学生一听就会,还有很多学生提前学习过了,于是在讲的时候就出了各种问题。学过的学生因为会了,所以在我讲的时候不认真听,尤其是一些习惯不好的学生,便开始找周围的同学说话。还有的一听就会,听完一个题后也开始做小动作。而这些学生影响到了那些不会的。之前自己一直对课堂组织比较在意,因为做的不是很好。之前教其他班级的时候,虽然或多或少有各种课堂纪律问题,可基本上能控住场,可到这两个班的时候,课堂纪律简直崩溃。这节课也是这样。虽然整体纪律较糟糕,但期中还是有一丝亮点。我讲了一个例题,学生大都会,或者说会的学生都马上说出了答案。我于是说要加大难度了,就在这一瞬间,感觉到班里安静了许多,原来很多说废话,低头的学生都抬起头来听我说。当我把题说完之后,有的学生马上说答案,不过不正确,有其他同学尝试说其他答案,于是我讲了正确的方法。
这节课主要就是这个亮点,课堂教学真的需要巧法,适当的课堂设置,巧妙的问题设置都能吸引学生注意。一节课如果有二三十分钟的时间能吸引住学生,也许就能把课程内容讲完,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能听完内容。道路是曲折的,还需不断努力。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7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本节课学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借助直观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目的也是为了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例1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算式,通过用圆形纸片直观表示两个加数,利用分数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例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减法。直接出示同分母分数的减法算式,通过动作直观说明计算的道理,便于学生掌握算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通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多数学生都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也能解释清楚算理,部分学生却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济源市要帮助学生明白算理。
2、本节课需要借助实物的演示才能理解算理,所以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计算方法的机会,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再在组内说一说,然后通过练习题,找找规律,最后看看学生自己有什么发现。由于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经历,所以很快就理解了例题的算理,因为学生对算理理解的比较充分,所以本节课的巩固练习正确率较高,整节课学生学得比较轻松。
3、存在的不足:
(1)学生用学具操作验证结果的过程,处理的有点仓促,应该多预留点时间,让孩子们充分的理解过程,学生汇报的时候,应该多找几个孩子,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2)练习中的题目,增加一些情景题,或许会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习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4、今后努力的方向:
(1)更加深刻的分析教材,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明确教学重点。
(2)设计好教学流程,关注学生,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还有备学生。
(3)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
(4)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8另外一种教法:
在学习完分数的加法后,还可以直接教学例3,这样处理显得比较自然。具体环节如下:
一、教学例3
1减几分之几。
1.师:刚才大家已经算出哥哥、妹妹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八分之三,那么这块蛋糕还剩几分之几,怎样列式?(让学生明确一个蛋糕该用多少来表示)
2.思考并讨论:怎样计算?
3.汇报交流:
(1)让学生说出“1”在这里表示什么,应看作几分之几来计算。
(2)思考:八分之八—八分之三=?学生可能说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块,还剩5块,也就是八分之五。也可能说出,8个八分之一减去3个八分之一是5个八分之一也就是八分之五。
二、教学例2
剩下的八分之五你打算怎样处理?能编出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18.《简单的统计》教学反思 篇十八
一、提出问题
此实验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明火.2.粉尘布满空间.
为了简单易行,本人打算采用颠倒振荡容器的方法使粉尘布满空间,投入明火.
二、尝试
实验用品:圆柱体透明塑料罐(罐盖剪为一平盖)、火柴、淀粉
实验步骤:
1. 容器中加入适量面粉
2. 来回颠倒振荡
3. 容器中投入点燃的火柴
现象:由于罐盖不密封,面粉外溢;点燃的火柴投入容器中,丝毫没有出现预想的爆炸现象.
三、思索
怎样解决明火:要通过颠倒振荡容器的方法使粉尘布满空间,点燃的蜡烛就不能直接放在容器中;容易产生明火的物质有白磷、火棉等,可以利用这些物质产生明火.
本人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有许多同仁已尝试改进了此实验,如,有采用电点火法产生明火,药品选用松香粉的改进实验;还有使用酒瓶作为容器,通过导管在玻璃瓶内吹气达到面粉充满空间的改进实验等.本人还是打算设计一套装置简易、操作方便、现象明显的实验.
四、试验过程
过程一 引燃剂的放置
试验1:容器选用漏斗(用附有铁圈的铁架台固定),固定火棉的铜丝(利用铜丝传热)通过漏斗颈,将火棉留在漏斗内,漏斗颈端用蜡封口固定铜丝(铜丝突出漏斗口),漏斗中加入淀粉,漏斗口用剪去颈部的小气球套住密封,来回颠倒振荡,加热铜丝.
问题:蜡很快融化,火棉被面粉蒙盖未点燃.
试验2:采用去底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改用小试管(插在反应试管的活塞中,底部朝外)作为引燃剂的容器,引燃剂选用白磷,根据经验用酒精灯加热装有白磷的小试管底部,白磷产生明火引燃淀粉.去底的试管底部用气球薄膜密封.
问题:白磷燃烧,试管中产生大量白烟,但看不到火焰,淀粉并没有燃烧,而且,白磷也没有预想的那样很快燃烧.并且产生很多杂质.
试验3:仍改用火棉作为引燃剂,为防止火棉被面粉蒙盖,在小试管口帖一纸片(预想火棉燃烧将纸片烧开,引燃淀粉),按试验1操作步骤试验.
现象:火棉在小试管中产生爆破声,气球薄膜形成突起,淀粉未燃烧.
过程二 反应容器的选择
通过试验,漏斗作为反应容器颈部不易封口,空间小;试管空间狭小,爆炸不易形成.
试验4:用剪去底部的透明塑料瓶作为反应容器,瓶口仍用剪去颈部的小气球套住密封,继续试验现象:气球薄膜被气浪掀开.
结论:实验疑似成功;但小气球被气浪掀开,也有可能是火棉的爆破引起的.
证明实验:将加入淀粉并振荡淀粉步骤取消,重复试验.
现象:密封塑料瓶底部的气球薄膜还是被气浪掀开;而且,塑料瓶经多次试验后,变形变色,不适宜再次使用.
试验5:为克服塑料瓶的弊端,也为了避免火棉的爆破对容器产生直接影响,改用容器空间较大的盛装盐酸的试剂瓶,去底.重复前述操作.
问题:用去颈的小气球作为封试剂瓶底部的材料易被玻璃划破且面积小难以套住.
设计封盖:将一张纸盖住试剂瓶底,瓶底周围的纸裹住试剂瓶,用胶带沿瓶壁贴纸,剪去多余的纸,形成的纸盖可以将试剂瓶密封.
按试验1操作步骤试验.
问题:火棉燃烧,淀粉未燃烧,纸盖并未掀开.渐渐发现:淀粉.
经振荡后,在点燃前很快沉降下来,不易形成粉尘布满空间的效果.
过程三 药品的确定.
试验6:采用通过导管在瓶口吹淀粉(或用打气球充气)的方法,装置中带有小试管的活塞改为带有90°导管的活塞;由此,明火改为点燃的蜡烛,蜡烛可插在铜圈上(铜圈撑在试剂瓶内壁上)固定.
现象:盖在导管口的淀粉经口吹后,充满了试剂瓶空间,但淀粉不仅未燃烧,反而将燃烧的蜡烛盖灭.检测淀粉:在石棉网上放一药匙淀粉,直接用燃烧的火柴点,淀粉不易被点燃.
试验7:实验室的淀粉比较潮湿,用面粉试验,和淀粉是同样的效果.改用松香粉(将松香研磨)按试验6的操作步骤进行试验.
现象:试剂瓶中出现火焰,纸盖被掀开.
五、粉尘爆炸实验改进过程的价值
1. 简单寓于复杂之中
此改进实验过程显示了:欲寻求简单,要付出艰苦的劳动.简单隐藏在纷繁复杂的事物背后,需要一步一步探求其本质.通过艰辛的探寻,最终确定的粉尘爆炸实验选择如此装置(包括确定松香粉作为反应物),却是在不断地克服各种弊端的过程中获得的,它们也才是合适的,也才有成功率达到100%的实验效果.
2. 达到目的的基础是不断学习
牛顿认为,他能看得远,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著名的狭义相对论也是建立在麦克斯韦和洛伦兹的电动力学的基础上的.改进的粉尘爆炸实验中所用的方法在查询的资料中都有,在试验的过程中,本人根据现实需要在选择应用,如,在反应物的确定中,仅靠凭空思索,本人断然不会想到用松香粉.此次改进实验的过程也揭示了,如果进行创造性的探究,没有相应的知识作为基础,是不会寻得突破的.
3. 改进的实验可以作为常规实验使教师演示.
教材中的粉尘爆炸实验由于上述原因,本校教师未演示过,此改进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教师通过演示,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粉尘的燃烧爆炸,积极地促进教学.
摘要:解决困惑已久的问题、进行一项创造性的实验突破或设计一个科学的实验,想通过凭空的思索、举手之劳就可获得,那是不切实际的.这一切的取得,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简单的统计》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反思10-28
数学《简单的单位换算》的教学反思08-08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09-18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教学反思09-26
扇形形统计图教学反思06-13
折线统计图优秀教学反思08-04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与反思07-09
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反思10-08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