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

2025-01-18

浅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精选13篇)

1.浅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 篇一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心得

在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淡化作文的程式,老师要精心设计,悉心指导,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教会他们表达的方法。从“阅读、范文以及讲评”这几方面做好具体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一、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博发。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语感。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主题课文《五彩池》,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句优美,描写的色彩艳丽,让人充满神奇感。作者抓住五彩池“神奇”的特点,从奶奶讲的神话故事引入,引出了人间的五彩池。课文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颜色,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课文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局生动的描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想象读、比赛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句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从而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选好引路文

课本是范本,课文是范文,每次作文指导,抓住课本上的抓住课本上的范文,给学生引好路。细心的老师要从课文中寻找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文本结合让学生效仿训练。让教材充分发挥范文的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其中对语言表达方法的积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渗透表达方法的积累训练,充分发挥语言表达方法的示范作用,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人教版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以“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总结出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批改作文紧扣重点,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批改学生作文是老师最感困惑的事情,最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要么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教师实在感到力不从心,也难做到;要么只阅不批,只阅不改,写上批阅日期了事,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笔者以为,批改作文必须紧扣指导重点进行。每次作文训练都有一个训练点,翻开学生作文,便可一目了然。对运用得法的学生,老师尽可在“眉批”栏中用简短的语言予以肯定和赞许,在“尾批”处予以总结性褒扬,在评定等级与分数时尽可能往高处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行”、“我能”!至于对运用不得法的作文大可不必求全责怪,因为训练目标比较单一,一般学生稍加提示,便会明白,因而,只须予以巧妙的点拨与鼓励,便可矫正习作的问题。至于综合性的错误,如错别字、典型病句等

可用少量时间集中加以解决。

四、及时反馈评讲,让学生再生写作冲动

a农民种地有“三分种,七分管”之说,指导学生作文也应该是“三分导,七分评”,有效地评讲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评讲必须及时。讲评是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2、3天,最多4、5天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欠拖不评,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2.评讲准备必须充分。评讲的目标必须明确,评讲的方法必须不断创新,评讲的程序必须清楚,评讲的材料必须详实。

3.评讲必须紧扣重点。训练什么,评讲什么,必须有针对性,不能胡子头发一把抓,正反例证也必须来源于学生习作,通过对此评讲,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授的写作方法。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只要我们主动地去探究,不断地去实践,认真地去反思,就不难从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作文教学法则来。

2.浅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 篇二

一、培养兴趣, 让学生爱上写作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满怀信心地学习时, 他可以减轻心理压力, 提高学习效率, 让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弥补智力的不足, 持久的兴趣更能激发人的发明创造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之者不知乐之者。”在作文教学中, 如果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 倘若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 而教师硬逼着去写, 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 所以, 对起步作文的教学当务之急应当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 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 写作能力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 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因此, 激发写作兴趣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不是无所谓的玩意儿, 也不是无中生有的把戏, 而是生活中的一个项目, 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 是生活中缺少不可的事情”。 (2) 由浅入深, 遵循教学规律。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 教师在教学中, 一定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 切忌人拔高, 以致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如具体地可以从写话入手, 从片断作文入手, 从创设情境入手, 等等。 (3) 重视写作评价, 鼓励为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任何人都有被人理解、承认的愿望, 尤其是小学生, 这种愿望更为强烈, 也更易于在成功的尝试中接受他人的教导。因此,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哪怕是一个好句或三五个好词。

二、模仿入手, 让学生有规可循

学书法要临帖, 学绘画要临摹, 学演戏要模拟, 同样, 写作离不开模仿。模仿不等于抄袭, 而是学习与借鉴。许多名家学习写作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如冰心就曾经说过:“我常常抄袭, 就是说, 模仿别人的好句子。”而巴金少年时期就诵读了《古文观止》, 他说, 从中可以学会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对于刚开始作文的小学生来说, 如何作文可谓是一张白纸。这就更需要从模仿入手, 通过实例让学生含英咀华, 深悟道理, 逐步掌握技法, 提高作文质量。

入选教材的作品大多文质兼美, 在思想性与艺术性方面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因此, 作为教师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教材, 指导学生掌握本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提示, 明白本单元听、说、读、写的任务。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的同时, 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名家作品的篇章结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精彩片断和遣词造句等进行适当的模仿。如《珍珠鸟》、《灰雀》两篇课文里都有对鸟儿外形特点的传神描写, 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这种写法仔细观察一种鸟, 学写鸟儿的外形特点;也可以指定某一个同学作模特, 让其他同学来描写他的外貌, 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的外貌, 注意抓住人物特征。当然, 模仿不等于抄袭, 其最终目的在于创新。所谓“熟能生巧”, 就是在“适当模仿”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的练习有所创新, 这样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三、激发想象, 培养学生创造力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重要内容。而对于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来说, 他的作文必定思路开阔、构思精巧和富有创造精神。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使之成为中年级学生表象来源的渠道之一。为此, 要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境条件, 鼓励他们大胆幻想, 激起表达的冲动。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如利用电教媒体、运用语言和运用音乐创设情境, 以唤起学生生动的想象, 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 习作“用玩具编写童话”中, 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 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 编故事, 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 互相补充, 使想象更加充实, 更加生动, 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得到了充分表现的机会, 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四、广博阅读与积累, 厚积薄发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劳于读书, 逸于写作。”小学生年纪小, 接触社会少, 生活阅历浅, 直接来自生活的素材毕竟有限, 这样课外阅读就更显得举足轻重。如果能够有计划地进行一定量的阅读, 定能取人之长, 补已之短。阅读过程中养成积累资料的好习惯, 一旦作文, 就可以应付自如, 下笔如注, 摆脱过去作文“临渴而掘井”的局面。

教材是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应当指导学生掌握积累的方法, 提倡多读多背, 让课文中的经典尽可能地印在学生的脑海。指导学生学会摘录, 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教材单元后均列出许多需要掌握的词语, “语文园地”还有精美的词句, 都要求学生掌握。同时, 加强课外阅读和积累。提倡多读书, 读好书, 通过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知识竞赛和成语接龙等趣味横生的语文活动, 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 加深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力。此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领悟, 去积累, 如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 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

五、引导观察, 做生活的有心人

法国雕像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生活确实如此, 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对灵敏的耳朵, 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指导, 许多人对周围的事物“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以至写文章时, 脑子里空空荡荡, 只能胡编乱造。这就好像一个人走在路上, 跟你打过照面的人成千上万, 可是这匆匆来往的路人你一个也没注意, 走过去了, 也就忘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并且抵制抄袭行为。”其实, 只要稍微梳理一下小学语文教材, 就会发现其“习作”的安排大多与观察能力的培养相关, 如三年级的16次“习作”训练有9次需要学生直接进行观察, 其中第五册5次:玩游戏、观察日记、写景物、自我介绍、走进市场等;第六册4次:写一种花、动物小档案、环保行动、一个发现等, 可见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对于起步作文的小学生来说, 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 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 仔细地观察事物, 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 写作时才有话可写, 写出的文章才真实生动。因此, 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摘要:三年级是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重要阶段, 也是开始“习作”的起步年级。做好起步作文的教学, 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奠定写作基础至关重要。做好起步作文的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爱上写作;从模仿入手, 让学生有规可循;激发想象, 培养学生创造力;广博阅读, 增加阅读量, 并善于积累;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做生活的有心人。

3.浅谈小学作文起步教学 篇三

一、把握标准,降低门槛,减少作文畏惧感

对于起步习作而言,学生乐于表达比表达效果更重要,习作信心比习作结果更重要,言之有物比语言形式更重要。这要求我们降低习作进入的门槛,让学生比较容易地进入作文领域中,并初步品尝习作乐趣,尽早享受成功,及早建立初步的习作信心。在三年级教材的习作设计中,提出了具体的习作要求的有:“间接地提出学习别人优点”,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清楚”地表达的要求,把“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要求。概括起来,习作的主要要求是文通句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三年级习作教学的通常状况是,教师按惯性思维习惯,忘记了学生对象是三年级,往往过于“苛刻”,拔高要求,结果学生怎样努力,都难以获得成功体验。久而久之,他们畏惧习作,谈“写”色变。因此,我们领会编者意图,就要注意恰当地把握标准,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习作,以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学生。只要学生习作有闪光点,都应该给予鼓励肯定,使学生建立起习作的信心和兴趣。

二、读懂教材,先说后写,促成表达条理化

我们的教材采取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编排的新模式。先口语交际再习作的编排方式,使口语交际课既能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为习作找到素材,打开思路;通过先“说”,还可以把学生头脑中模糊的语言具体化、思维条理化。我们习作教学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把握好先说后写的过程,实现学生由说到写的自然过渡和由易到难的顺序发展。其次,三年级教材为了照顾各种学生的具体情况,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说的话、都有写的材料,教材对习作的题材限制少,总是给予学生较多的弹性与自由选择的余地。

三、讲究方法,激发兴趣,帮助表达具体化

要让学生享受成功,我们的教学只是领会编者意图,降低习作进入门槛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写作文不是难事,而是易事、趣事、乐事”的体验,使学生轻松习作,享受习作。

1.活动法:即通过一定的活动唤起儿童的真实体验,它强调学生习作要有亲历活动的体验过程。例如《语文园地二》写开展环保活动的事情,假如学生没有亲自参加环保调查等活动,习作一定会空洞无物;假如学生亲自参加了诸如污水取样的调查活动,学生对于水的污染状况,对“臭”到什么程度,“脏”到什么程度,自己调查要克服哪些困难等便有亲身感受,他们写的作文就会自然、真实、具体。有了实际的体验,学生产生的感想也自然是“真情实感”。

2.情境法:有些题材的习作,教学时创不创设情境对学生表达效果影响很大。如《语文园地五》的写“父母或父母与我之间发生的事情”,如果直接让学生说父母的事情,恐怕语言很干涩;如果我们通过视频、动画,再现父母在儿女生病时、吃饭时、下雨没带伞时的场景,再配适合的音乐,学生情绪就会受到感染,情绪思路就可以迅速展开,就会自然联想起自己父母的点点滴滴的事,体会这些小事中蕴含的浓情厚爱。有了这样的情境铺垫,学生的习作往往会情真意切,内容也会比较具体。

3.趣味法:如“合并法”,学生写 《语文园地一》的“家乡景色”,可以让学生第一天写家乡的山,第二天再写家乡的水,第三天再写家乡的人……等到三五天后,请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连起来读一读,就成为一篇内容丰富篇幅较长的作文了,这样就会产生“我能写这么长篇幅的作文啦,真了不起”的感受,就可以树立起一定的习作信心。

4.虚拟法: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童话作家。写想象作文对于提高学生习作表达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学生愿意写,就可以鼓励他们多写,这对写实作文也是有帮助的。本教材安排了两次想象作文训练,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训练语言,发展语言。虚拟想象作文作为一种习作训练方法,我们可以不受教材次数的限制,不受篇幅的限制,应鼓励学生自由写,还可以多鼓励学生在写实作文去想象适当的场景、人物的内心活动,使表达具体化。

四、善用激励,肯定优点,强化学生成就感

教师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强化优点,是学生作文信心的重要来源。我曾经遇到过一个这样的学生,各科成绩都很好,语文基础也不错,但就是不愿意写作文,经常因作文失分多而得不到高分。每当我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写作文时,他总是说不会写,没有东西写。所以他每次写作文要么是三言两语,要么就是抄作文书,有时干脆不写。有一天放学后,我与他一同回家,边走边聊,聊到班上同学时,他突然冒出一句“我觉得某某同学最怪了”。我问他为什么怪呢?他说这个同学最爱说“我也是”。我便让他举例说一说。他说:“有一次一个男同学说自己有一条白狗非常可爱,这位同学马上说‘我也是;一次女同学在说自己有一条漂亮的裙子,他从教室进来没听清别人说什么也说‘我也是,笑得大家前俯后仰;还有一次,一位同学说这个星期天,他的舅舅结婚了,他从教室进来没听清别人说什么也说‘我也是,弄得大家肚子都笑疼了”……他一连串讲了很多关于那位同学的笑话,我立即表扬,鼓励他写出来就肯定是好作文啊!他回家一写,第二天交来的作文《“我也是”》果然生动,我在课堂上念给全班人听,并当场肯定、表扬了他。我看到了他自信的微笑,体验到了成功的滋味,他的兴趣大增,不再害怕写作文了,有时还会主动拿他写的日记给我看,让我修改,慢慢地他的作文越来越好了,语文成绩也因为作文的大幅度提高而遥遥领先了,真正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了。

4.浅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 篇四

浅谈小学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永康市人民小学吴玲玲邮编:321300

[内容摘要]低年级学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倡作文教学低起点,早起步。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有益处,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对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语文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渗透教学综合优化起点低坡度小兴趣浓著名教授钱理群说:“语文课应是一种精神漫游,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现在的语文却变得很可怕,不怕作文的学生太少了。”可见说起作文,孩子们都很头疼,甚至连才进入作文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都有“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的苦恼。这其中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低段忽视作文的渗透教学,造成写作起步晚,没有做好低中段写作教学的衔接工作,一到中段就手忙脚乱,以致于到高段还是写不好作文。因此,笔者认为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提倡作文教学低起点、早起步。这样,可大大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有益处,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对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语文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实施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计划呢?下面我就肤浅地谈一谈自己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摸索低段作文起步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说好一句话,写通一句话。

(一)口头表达。

低年级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句子结构形式的把握正处在培养、发展、提高的时候,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注重言语的规范。他们对“句”的概念比较模糊,因此,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有“完整句”的印象:“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怎么样”。当然,这要由浅入深地进行,也就是先说后写。

说话,这对学生来说,是件极其容易的事,在上学前,他们已拥有一定的经验,但并不一定规范,为了让学生的头脑中有扎实的句子的概念,可以从下面的两点入手:

1.识别句子的各部分要素。比如:老师说出一句话:“小鸟在树上叫”,让教师群号 46332927(小学)56954784(中学)免费教育文稿网

学生找出“什么”“怎么样”这两部分。

2.判断句子的完整性。如出示以下内容:

“(1)下雪(2)春风吹醒了笋芽儿(3)我的妈妈 ”让学生判断一下,哪些是完整的句子,哪些是不完整的句子,并说说理由,给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这两方面的训练并不是只靠这些题目就够了,平时要加强,可以是有意的集中练习,也可以是在教学中无意的分散指导,贵在持之以恒。这些句式的训练加强了学生说话写话的逻辑性和规范性。

(二)书面练写。

口头表达到位后,更重要的是书面练写。低年级书面语言的练习要从兴趣着手,立足生活与教材,设计一些轻松、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得到发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练写四素句,句式是“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内容不限,自由发挥,心里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变换句式。如“把字句”改写成“被字句”,把表示时间、地点的词提到句子前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等一些简单的句式变换。

3.扩句。如:出示句子“娃娃哭了。”再写“娃娃()地哭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时间和地点。

4.随意写句。如给定一个词语,写一句话日记,我曾让学生用“长大”写一句话日记,有学生写到:“我长大了,一个人睡觉不怕了。”“我家门前的小树长大了。”所写的句子不但完整,而且富有情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后,让他们任意挑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内容的题材可以是学校生活,也可以是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度,这样他们写起来特别来劲。

这样的练习起点低,坡度小,学生的兴趣浓厚。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学生完全有能力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部分优秀的学生并不满足于一二句话,能写一段话。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每天我总喜欢把学生写得较好的句子在班里读给大家听,与大家共享,给学生适时的表扬和鼓励。此时此刻,教室里往往传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二、说好一串话,写通一段话。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训练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这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学生喜于接受、愿于表达、乐于动笔的话题和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写作的束缚,使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产生最优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出示错乱句子,给句子排序。

在作文起步教学阶段,不适宜马上放手,而应先“遵法而入”,然后才能“破法而出”,也就是说要先教给学生写话的一些方法,其中句子间的有序性尤其重要。训练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调整错乱的句子是个好方法。可以写好几段分别按时间顺序的、按方位顺序的、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句子,打乱后让学生重新调整。如:

()上午,我们在草地上捉蝴蝶。

()傍晚,我们在河边欣赏美丽的景色。

()今天是我和妹妹到外婆家的第一天,心里可高兴了。

()下午,舅舅带我们去海边玩耍。

()清晨,我们跑到山上看日出。

()这真是令人难忘的一天啊!

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步发现句子间衔接的规律,这为自己写话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提供一些词语,练习连词成句。

从每课中挑几个词语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由于给熟悉的字词筛选、重组、加工、整合,学生从未感到这是一件苦差使,反而每次坐在那儿苦思冥想,想方设法找到这些词语间的联系,产生出全新的的信息。这不单单是巩固字词,而且是张扬个性、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好方法,更是提高写话能力的好途径。如:选用下面的词语中2-3个词语写几句话——“打扮、地板、能干、干干净净、懂事、尽管、仍然”,学生经过酝酿,站在不同的角度,选用不同的词,写出异彩纷呈的语句:“尽管我不太爱学习,但我很爱劳动,经常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时,妈妈总是竖起大拇指说:‘如果学习上也这么能干,我就非常高兴了。’我想,以后我要向这个方向努力”;“我的妈妈特别爱打扮,老是不做家务。家里的事都是爸爸干的,他总是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我想:能干的爸爸,这辈子有你苦的了”;“我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常常把地板弄得一塌糊涂。尽管这样,奶奶还在别人面前夸我能干。我想:这是为什么?”

3.创设生活情境,学写简单句群。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是的,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话”源泉,只是学生不曾留意而己。因此,我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睁大眼睛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使他们懂得观察越认真、越仔细、越深入,内容就写得越具体、越生动、越感人、越富有生活气息。

(1)看看说说写写。出示一件物品,让学生观察它的形状、颜色,说说它的作用,然后写一写。

(2)画画说说写写。可让学生创作一幅画,再说说画画的过程或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个小故事,然后写下来。

(3)演演说说写写。组织学生表演小品或一个生活场景,让他们用口头语言来回忆,再动笔写。

(4)玩玩说说写写。如:大家一起玩“我为三毛画鼻子”的游戏,然后再说话写话。

4.仿照课文句式,编写儿歌短文。

模仿是创新的开始。仿写也是扶着学生走向成功作文的一条捷径。有课文句式作铺垫,学生写起来就觉得轻而易举。如:教材中有一段话“爸爸是高山,妈妈是河流,我是一条小溪,一条欢乐的小溪。”在弄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我让学生仿编“爸爸是(),妈妈是(),我是(),()。”过了一会儿,一段段精彩有话语便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有的说:“爸爸是太阳,妈妈是月亮,我是一颗小星星,一颗亮晶晶的小星星。”有的说:“爸爸是大树,妈妈是花儿,我是一棵小草,一棵绿油油的小草。”„„对于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则不局限于“爸爸、妈妈和我”之间,可以扩展到社会上、家庭中的各层关系,以扩展学生创造思维。

5.充分发挥想象,填补课文空白。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是作者留给读者揣摩、回味的空白之处,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对此挖掘、延伸。如:学习《春雨的色彩》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群小鸟中的一员,与麻雀、燕子、小黄莺一起争论春雨的色彩。有的学生争着说:“我是一只小杜鹃,我觉得春雨是白色的,瞧,春雨落在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落在李树上,李花白了,还引来许多嗡嗡的小蜜蜂呢„„”在填补空白之时,学生必定要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时倾吐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可谓一举多得。

6.看图写话引路,写作如此容易。

实践证明,看图写话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是提高低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好形式,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好途径。看图写话记录着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瞬间,内容有趣,浅显易懂,既有图,又有写作提示和选用词语,这好比让学生在黑夜里看到光明,大大降低了写作难度,颇受学生的欢迎。他们很乐意展开想象,在大胆的想象过程中能联系生活实际,自觉地调整思路,让静止的人物活动起来,让花草树木充满生命活力。

7.轮流练写日记,相互促进提高。

我把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有五个同学,并给每组配备一本接力日记本——《成长的足迹》,每人每周按顺序轮流,写一篇自主选材、篇幅不限的日记。前面一位学生写好后将日记本传给下一位学生,轮到的学生,先给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写上评语,再自己写上一篇日记,依次轮流进行。一本写完后,我就按星级来评选优秀小组并在全班加以公布表扬。这样的训练方法在实际写作训练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五个同学都写在同一本日记上,大家可以彼此欣赏、监督,相互促进提高;因为是每周才轮到一次,所以对每个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压力,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写出来的日记组内的同学都能看到,既是为了同组内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好,又是为了给小组争光,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就全力以赴写好日记。班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相互合作的学习氛围。这样做,应验了教育家第惠斯多所说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这一系列的方式,都有赖于教师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赞可夫说:“如果班组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氛围,孩子们就能把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我坚持表扬、鼓励为主,尽可能用激励性的评语,把佳作在班上大声朗读,每学期让学生挑一二篇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作品,结集一本以《我们的世界》为书名的习作选,分发到每位学生家长的手中,既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又让学生在家长那里得到一种新的激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也使每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以及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多读课外书,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郭沫若也有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作文就是厚积薄发的创造活动,低年级学生积累的好词佳句不多,生活经验贫乏,在习作中遇到的困难也就越多。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低年级儿童的优势是记忆力强,吸收语言信息快。因此,当他们在学会汉语拼音后,我就引导他们借助拼音这根拐棍走进课外阅读的世界,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优秀的文学园地里倘佯,受到熏陶感染,汲取精华,积累词汇,形成语感,以便在写话时挥洒自如。

为了让学生将积累活动转变为自觉习惯,我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高学

生积累的兴趣。我在黑板一角每天写上一两句成语、谚语、名言格言、或其他好词好句的,让学生读一 读,记一记,还鼓励学生自备一本“采蜜集”,遇到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就认真地抄下来。我还隔时在班上评选“辛勤的小蜜蜂”,比比谁积累的好词佳句最多。我还激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用省下的零花钱买各种课外读物,成立一个班级图书角,同时也从学校图书馆找一些合适的书,让他们轮翻阅读,学生读的内容多了,积累的东西也越来越丰富。

总之,作文起步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采用综合优化的策略,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将理论与实践、体验与领悟都整合起来,让学生的作文从量变到质变,达到一个较好的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21世纪我们怎么教作文》上海教育出版社

【2】《小学作文教学漫话》王有声宁波教育出版社

【3】《小学心理学》冯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林崇德 申雪亮北京教育出版社

【5】《作文循序教学法》包全杰辽宁人民出版社

5.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篇五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如果学生写了作文,被老师评的一无是处,他不讨厌作文也得惧怕作文,所以,我们对学生习作,特别是三年级起步作文,一定要慎重对待,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和放大学生的一段通顺的句子,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一个没有错误的标点符号等,给学生鼓励。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有信心、有热情、有勇气,在没有压力、没有模式的前提下,充分想象,自觉表达,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

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

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第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这样写出的作文,真切生动,充满感情。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6.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案例 篇六

城关第二小学

李学兰

一.案例背景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因此,作文也就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是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由于三年级作文要求学生完成从说到写,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这就决定了三年级作文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个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作文起始阶段的三年级语文教师,更应该深思如何引导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树立正确的主体观,培养学生的主动写作意识,让学生轻松畅游于习作乐园,也成了我们作文教学的追求目标。

小学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但我在近几个月的教学发现,我所任教的班内一部分学生在作文起步时便产生了畏难情绪,结合本班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语言平淡,缺乏说服力的问题,十月上旬我设计一节作文课时以“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为主题进行尝试。

二.案例记实

作文指导中我努力尝试先扶后放,引导激趣。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关键,趣味是先导。我首先细心地“扶”他们写一写,降低写作的坡度,架设“阶梯”,让学生一点一点“攀”上去。我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从听记训练开始的;先请同学们讲述各自课余的生活,并从中选取出比较生动的内容,请学生分析好在哪里。然后我加以引导:“你们如果也能用上这些漂亮的词汇,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有信心吗”学生情绪高涨。于是我小黑板展示写课余生活的两组句子(1)我们的课外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有打篮球的,写作业的,玩游戏的,还有看课外书的。(2)我们的课外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瞧!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打乒乓球,打得汗流浃背;有的同学在写作业,写得认认真真;有的同学在玩游戏,玩得兴高采烈;还有的同学在看课外书,看得津津有味。

比较两个句子,你更喜欢那个句子,为什么?好多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喜欢第二句。这句写得具体生动。”我说:“是呀,同学们,其实写作文并不难,作文的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写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写下来即可。”于是,我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师:(大屏幕展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过的陈述句,学生比较。并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 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爱。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生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而陈述句是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师:很好,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呢?(我想:这样导入直接入题,既节省时间,让学生很快地明白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对一般的陈述句和排比句进行了比较,初步感受了排比句的妙处。)片段2:

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黑板展示句子)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希望是 ;希望是 ;希望是 „„

生1:希望是春天刚展开笑脸的桃花。

生2:希望是春天刚扎好辫子的柳树。生3:希望是春雪覆盖下努力生长的麦苗。

这时,平日最不爱发言的马玉兰同学说:希望是冬日里怒放的梅花。„„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个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用学生熟悉的春天的景物作为此排比句的原材料,再加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想象的翅膀被打开了,相应的精妙的句子应运而生。无不另人为他们质朴的童心拍手叫好,学生把自己所说的排比句写在作文本上,读着这和儿歌一样朗朗上口的句子,特别有兴趣 片段3:出示多个课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学生归纳出:

1、几个句子句式相同;

2、必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

3、可以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片段4:

师:请补充下列句子,并说说这个排比句还有什么独特之处? 句子:难道友谊不是你哭泣时一句轻声地安慰吗?难道友谊 ?难道友谊?难道友谊„„ 生1:难道友谊不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吗? 生2:难道友谊不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吗?

生3:难道友谊不是你摔倒时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吗? 生4:难道友谊不是雨天为你撑起的一把伞吗?„„每个学生描述的语言都不同。我也趁机表扬他们:“你们说得真好。说得形象、逼真。”学生们越来越兴奋。说得也越来越多。我觉得他们的语言居然那么多彩

生:这个排比句他的每个句子都是一个反问句。

师:观察得真仔细啊!我们都知道,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那谁还能说一说,在排比句中除了能用上反问句之外还能用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比喻,拟人,设问等等。

师:那你能上面这个“排比句+反问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设问句”的句子呢?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回答:】 生:友谊是什么?友谊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 片段5:

师: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旅游观光区,一家三口正高高兴兴地坐在缆车上观赏周围群山的风景。突然缆车绳索断裂,三个人随即掉入水潭,说时迟,那时快,爸爸用双手将女儿举过头顶,努力举出水面。女儿才没被水淹没,而她最爱的爸爸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她„„(播放音乐韩红演唱的《天亮了》)学生欣赏: 师(深情地):事后,小女孩时时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这痛苦中有思念,有愧疚,有伤心。如果,此刻你就在小女孩的身边,你会怎样安慰这个小女孩呢?请用上排比句。学生思考并书写。

生1:爸爸离开你了吗?没有。你就是他生命的延续;妈妈离开你了吗?没有。她在天堂看着你要好好活下去;老师离开你了吗?没有。他(她)希望你振作起来,好好学习;同学离开你了吗?没有。他们都在盼着你回家。

生2:别再难过了!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别再难过!噩梦已经消失,世界依然美好;别再难过!爸妈没有离开,他们只是去远行„„

7.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篇七

一、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是要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要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使学生作文时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比如:我们利用班队会组织一次活动,可以是大扫除,也可以是体育比赛或者劳动等,让学生亲身去参与活动并注意观察活动的过程和活动中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结束后让学生去写一写,由于学生提前带着任务去活动,在说话时就有话想说,习作也就有话可写。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能带着观察的目的,可能活动完了什么印象也没有,作文就会无话可写。再比如学习了《画杨桃》这篇课文后,学生对杨桃的色彩、形状等有了感性的认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写作时,学生可以带着自己喜欢的水果,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他们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由于学生观察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掌握的又快又好,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还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写起作文来也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说的就是知识在于积累。作文就是要积累大量的语言,没有知识的积淀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大多数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自身自控能力的关系,缺乏自觉阅读的好习惯,在书籍的阅读方面还很欠缺。老师就要不断地鼓励和督促学生,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常用的方法可以是:布置学生每天阅读一篇好文章,然后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组建互助小组,小组内相互监督,相互督促;平时利用阅读课或者是课外时间在小组内向自己的同学介绍一些名言、故事词、儿童诗歌,要求熟读成诵;也可以通过开展朗读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的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习惯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此之外,还可以指导他们主动从书上、互联网上、从人的言谈中,甚至在旅游或外出时也能留心观察并做好记录获取知识。不断地积累使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三、积极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要想写好作文,除了要有感性思维外,丰富的想象力更是不可或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说的就是要善于借助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感情,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思维,最终将这种想象力转化为创造能力,这也正是作文的目的。例如:可以让学生搜集民间的童话故事,然后把这些故事写成作文;利用多媒体播放场景或者是电影,激发学生的感情;实物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玩具或生活用品,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等。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生动,直到编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些情境创设中,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了作文的方法,也得到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既给了他们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了提升,也使他们学到了作文的方法。

四、指导学生写出有感情的作文

作文来源于生活,当然就有创作的灵感和生活的情感。教师只有指导学生有感情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比如学完了《三袋麦子》,学生觉得写童话并不难,很多人跃跃欲试,就可以让学生去改编课文,或续写课文。这样写出的作文,真切生动,充满感情。

五、注重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具有美好心灵的小学生来说,因为获得成功而得到的表扬远比自己得到的物质奖励要更快乐。抓住了这一点,我们就要在作文评讲的时候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来激励学生,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让他们有更多的成功体验。比如:通过评选小小作文明星,看看谁写得好,优秀作文展览,好词好句收集等活动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同时通过评比展览,老师适时的点评和鼓励,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缺点,学习了别人的经验,学生的作文热情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激发。这就要求老师批改作文时,要细心、留心、找出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要尽量详细的批注,可以眉批,也可以旁批,比如:书写认真,应用的好词好句,恰当的选择修辞,合理的引用等等都可以成为老师表扬学生的素材。同时也要找出他们的写作上的弱点,为学生的写作点评找好素材。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原有写一句话,看一幅图的基础上变为将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写成一段或几段,学生肯定有许多的困难,教师就要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作文教学时所给的命题范围要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发挥的空间。一般来说,三年级的作文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为主,教师出的题目可以是“我想__”“我的妈妈”此类的简单题目。

8.浅谈边远山区小学起步作文教学 篇八

作文的起步阶段一般是指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的阶段。这个阶段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了一个层次,很多学生由此也产生了害怕的情绪,感觉无从下手。《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个阶段的习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让学生克服写作的害怕情绪是起步作文教学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对小学生的起步作文来说是很难的。在生活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去接触周围的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写作时也才有话可写。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写《我的房间》,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房间的大小、房间内的摆设、物品的位置、平时在房间里都干了些什么等等。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就有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学生写起来也就觉得有话可说,作文起来就容易多了。

2.注意激发学生想象力。丰富的想象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如习作《假如……》,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放的一些科幻动画,激起学生的想象和写作兴趣,然后再让学生充分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会使自己的想象更加充实、完善、生动。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也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就会比较生动形象。

3.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就无法写好文章。而低中年级的学生大多自觉性比较缺乏,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其做法有: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并学会运用;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力等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去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作手工、调查访问……留心观察并做记录,这样,既丰富了学生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的素材。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写作的语言就不断丰富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二、克服害怕情绪,提高写作能力

1.小学生刚接触作文,要帮他们树立写作信心。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多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必要附加太多的限制,增加学生的害怕心理。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从而逐步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2.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挖掘写作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还原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只有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比较真实。

3.读写结合。“教材就是例子”,教材中有大量的文章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模子。学习这类课文后让学生根据情况适时仿写。学习写人的课文就仿写人,学习写物的课文就仿写物,学习写景的课文就仿写景……此外,让学生练习写日记、周记、写片段等等。

4.培养学生自主修炼、相互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每次习作初稿完成后,教师都应组织学生自由修改和相互评改作文。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取长补短,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9.浅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 篇九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有效性教学研究

摘要:在一二年级,我们已经有了“写话”的训练,但写话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写自己所说的话,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而三年级的习作却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搜集作文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学会根据作文需要,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写话”到“习作”,不只是概念的改变,而是学生书面表达交流素质的质的飞跃。

三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写作兴趣、习作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在习作起步阶段,指导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教师指导得当有效,才能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习作基础,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写出他们小小心灵中的点滴美好感悟。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使他们不再怕作文,而是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灵感受到的,用自己的笔主动表达出来。关键词——提出问题 有效实施 体会反思

一、提出问题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命题作文,学生有些陌生,由原来的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一小段话,现在要写一篇文章来往往没有头绪,先害怕了。我们应该先入为主,步步深入,引生入门。重视随文小练笔和生活小练笔。

二、有效实施

1、培养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训练中

先要扫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一个人的情绪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对知识的渴求或冷漠,对立。情绪好,知识就容易被接受,被理解。搞一次活动可以试着让他们先说后写,掌握方法后再写。比如三年级作文《我的自画像》,上作文课时,先读读自己写的作文让大家猜猜写得像不像自己,是否写出了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缺点,再进一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先写出自己某一方面的个性特点,然后再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进行表现更能突出作文的主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比如观察一种花,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出花的色、形、味、姿等具体形象,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便于老师点拨引导。也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使观察深化。教材是观察的向导,因此,我们要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把观察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使观察指导经常、持久和系统,促使观察习惯的养成。写一个熟悉的小动物,可以按照“外形—生活习性—用途”的观察顺序写出来 ;写一座高大建筑物,可以按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的顺序来写;观察事物时,还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秋风扫落叶本来是无情的,但如果我们大胆想象为一片片落叶好像一个个黄蝴蝶似的在翩翩起舞,那就给这落叶赋予了生命,生动而形象。还可以对一些落叶的形状进行想象,银杏树的叶子像扇子,枫树的叶子或像手掌或像五角星,丰富了对事物的认识。

3、重视片断训练

片段训练的基本特点是:重视段的教学,密切读写关系,扩大生活积累,运用“原型引路”,注重举一反三,逐步形成能力。片段训练不仅仅是一种局部性的训练手段,更不是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它之所以是作文训练的突破口,因为作文教学的其他形式不过是在片段训练的基础上的延伸和变化而已。其基本指导思想是“立足于段,着眼于篇”,或者说是回头看词句,抬头看篇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有效性教学研究

章,在片段训练中自然地孕育着篇章训练的因素。孩子们在片段训练中,从内容入手,不拘泥于各种框框条条,兴之所至,妙笔生花。

片段训练的步骤是:第一步,观察方法的训练,这是片断训练乃至整个作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步,组段方式训练,这是片断作文的重要手段;第三步,状物片断训练,对于写景,叙事,写人来说,因为可感,容易把握,观察表达容易些;第四步,写景片断训练,“景”由许多物体组成,相对于状物而言,要复杂些;第五步,叙事片断训练,事情有个发展过程,其中还有人物活动,比单个的物或景要困难些;第六步,写人片断训练,不同年龄,性别,相貌,爱好,举止,思想均不相同,教学中,根据情况调整。

4、重视随文小练笔和生活小练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博的阅读,丰富的生活体验,是学生创作的源头活水。针对不同的教材,善于挖掘课文的空白之处,让学生进入仿写、扩写、续写等训练不失为一种妙法,如教学《小摄影师》时,让学生想象那位没给高尔基照成相的小男孩还会来吗?用笔写下来,这样就开拓了学生的创造空间。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叶圣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内容。江西师范大学邱贤彬教授说,生活化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回归现实生活的作文教学理念,体现出与传统应试作文教学全然不同的特点。生活化作文教学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真诚性,弘扬了学生的个性。

一年四季都有节日,有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如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身边的题材,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中发生的事情;学了《弟子规》写写读后感,清明节祭祖感言等等。学生亲历的实践活动,一幅幅鲜活的生活情景,激活了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到的语言形式。大家在生活中,要善于抓住典型的生活情景进行即兴小练笔,情动辞发,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1)小练笔时,不要一味强求文章立意的高低,要敢于、乐于、勇于说真实的话,写真实的事。减少叙述情节相似的机会。大家书包里总会有一本《作文选》,每当老师布置写作文时,大家会习惯地或不知不觉地把《作文选》拿出来,没有《作文选》,就不会下笔。小练笔这一招,虽然开始时有点困难,毕竟依赖《作文选》的次数过多,但你们要相信“天道酬勤”,多花一分力气,多留一点心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踏踏实实地写作,就会一点点进步,一天天成长的。

2)对于小练笔的写作,同学们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可以写亲人、同学、朋友、邻居的故事。在小练笔中可以以他们的外貌、一句话、一个神情、一个动作、一个手势等,利用小练笔的灵活性、及时性,把自己瞬间的感受记下来,既真实又感人。这样的积累多了,大家会渐渐地养成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不再为“作文到底写什么?”而抓耳挠腮了。

5、表达真情实感、挖掘美育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有效性教学研究

无论是随文小练笔还是生活小练笔都应该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手写我口”吐真言,写真情,才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随文小练笔中,应对不同的课文内容进行挖掘,抓准训练点,对课文进行补白、细化、延伸。可以多感悟:如教学《可贵的沉默》,让学生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多想象: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可以找一找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想象一下阮恒当时是怎么想的。写下来可以表演一下。可以多模仿,如学完《荷花》《珍珠泉》,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家乡的一处景。小练笔让学生及时把心中所思所想写下来,积累素材,丰富了习作方式。

抓住“偶发事件”,引导练笔。校园中每天都会有一些偶发事件发生,尽管绝大多数是一些小事情,但是,引导学生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进行评论和描述性的练笔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比如一次体育课上,有一位同学乱扔石子,不慎砸中另一位同学的头部,鲜血直流。我以此事为教育契机,教育大家时时注意安全,处处注意安全。乱扔石子的那位同学后悔不已,随即写下了作文《不该发生的事》,文中叙事完整,真实地记叙了那一天体育课上的情景。另外校园的景色,在校园中新人新事,天气的变化等等都是校园生活的素材。

人教版第五册教科书语文园地作文的主题是“写写父母的爱”,生活中与自己朝夕相处最多的是父母,孩子们仔细回忆了父母关心自己的点点滴滴,先说再写,写出了很多优秀作文,如《妈妈的爱》、《我生病的那一天》、《我进步了》等等。教学中,我通过生活小练笔思考生活,记录生活,写出来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因为作文是综合性的创造性的智力作业,用书面语言描述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的美,表达美好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我们通过作文,就可以发现大自然的美,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凸显了语文的人文性。

三、体会反思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作文训练,有些学生还感到写作文时时力不从心,针对这些问题,还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作文的写法,以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平台,进行有效习作练习

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定的主题编写的,在单元作文中大家不妨模仿或另避蹊径写出不同特色的作文来。有效的对课文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积累好词句,练习使用

教材中有许多好词句都是经过作者仔细推敲,千锤百炼形成的,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学生应该仔细研读,尝试使用,并且能有所创新。,储存了丰富的字词之后,接下来便进行说话训练。能够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为作文打下基础。

3、观察生活,勤写日记

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勤于观察生活,观察生活的细节。如果能用日记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自己的情感在日记中得到展现,天天积累,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写作的兴趣也会与日俱增,学生难道还怕作文吗?

4、广泛阅读,读写结合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有效性教学研究

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生活小练笔中,不管学生写的作文内容怎样,字数多少,在批改作文时,我都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只要有一个词用得生动,或一句话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就给予鼓励,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5、布置周记

全班的作业——周记,每周让学生练笔,写出他们最想说的心里话,练习语言表达。周记相对每单元的习作会更加自由一些,他们会选择自己生活中许多自由的事情去写,不会拘泥于写作中严格的要求。但是我会对他们的周记有要求:1.书写认真;2.语言通顺;3.标点使用要正确;4.每一则周记都要写一件事情,不要写许多件事情,写成流水账,什么都写,什么都记。5.把一件事情写具体,事情开始、过程、结束都要写清楚。6.有能力的同学把自己的事情写生动,让同学和老师喜欢读。

参考文献:邱贤彬——《生活化作文研究》

作者简介:

10.小学起步作文写法 篇十

有些学生非常怕写作文,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何故?生曰:“无话可写。”针对这一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人们常说,生活是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由于条件的限制,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直接体验生活,积累素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经常带学生出去走走。春天到了带学生去春游,去发现春天。秋天,带他们去秋游。冬天,带他们去感受寒冷。学生发现光秃秃的墙壁上长出一颗草,发现大树杆上寄生着一小朵野花,发现一块小石头很奇怪,他们都会很惊喜。无论他们发现了什么,我都会表扬他们。只要他们肯去观察,肯去发现,就会有收获,他们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11.浅谈小学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渗透教学 起点低 坡度小 兴趣浓

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提倡作文教学低起点、早起步。如何实施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计划呢?下面我就肤浅地谈一谈自己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摸索低段作文起步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说好一句话,写通一句话

低年级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句子结构形式的把握正处在培养、发展、提高的时候,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注重言语的规范。他们对“句”的概念比较模糊,因此,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有“完整句”的印象:“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怎么样”。当然,这要由浅入深地进行,也就是先说后写。

说话,这对学生来说,是件极其容易的事,在上学前,他们已拥有一定的经验,但并不一定规范,为了让学生的头脑中有扎实的句子的概念。

二、说好一串话,写通一段话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训练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这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学生喜于接受、愿于表达、乐于动笔的话题和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写作的束缚,使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产生最优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三、多读课外书,丰富语言积累

为了让学生将积累活动转变为自觉习惯,我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积累的兴趣。我在黑板一角每天写上一两句成语、谚语、名言格言、或其他好词好句的,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还鼓励学生自备一本“采蜜集”,遇到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就认真地抄下来。我还隔时在班上评选“辛勤的小蜜蜂”,比比谁积累的好词佳句最多。

12.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篇十二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首要前提,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在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重要时期,对五彩缤纷的图画极为感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住这点,巧妙利用各类课外资料,比如,儿童读物、画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迅速融入写作之前的准备训练阶段,激发学生写作热情,逐渐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特点,把语文教材中的某些课文作为作文典范之作,比如,“秋天的雨”“富饶的西沙群岛”,向学生呈现相关的风景图片,刺激他们的感官,留下直观印象,为接下来的写作做好铺垫,不断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还可以围绕写作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一些他们喜欢的游戏,使他们逐渐意识到写作实际上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

二、训练学生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动力,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展开幻象,自由发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想象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素养。首先,睹物想象。也就是以直观而具体的事物为切入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想象习作训练。比如,让学生直视小小的地球仪、学校规划图、获奖证书等,充分发挥想象,写一篇和该事物相关的作文。还可以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各方面特点,让他们聆听一段和他们自身水平相符的音乐,进行必要的想象习作训练。比如,可以引导他们聆听鸟儿的鸣叫声,幻想茂密的森林;聆听车鸣声、人流声,想象那记忆中宽阔的马路、繁华的街市。其次,可假设想象、续写想象。就假设想象而言,就是让学生以假设的事物、情节为基点,进行必要的想象习作训练。比如,教师可以借助“梦想”这个话题,以“假如我是……”为写作题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谈谈自己长大以后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老师、医生、警察……,并以此为题目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写作。就续写想象来说,就是结合某个前提条件、情节,根据提示发挥想象,进行续写。比如,续写《燕子》《珍珠泉》文章的结尾。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想象并不是出于孤立状态,要多为他们提供一些交流互动的机会,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补充,使其想象更加充实,充分展现个性,发挥自身具有的潜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使其写出的作文更加充实、生动。

三、注重读写结合

在写作起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利用语文教材,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进行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是因为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严格筛选出来的,文质兼美,将此作为读写训练的素材是非常必要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不同题材的素材,去体会文中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怎样合理安排句序的,怎样赋予文字于生命,去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当然,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切入点,准确把握读写结合点,做到“读中学写,以学带写”,也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已有水平,在学习某篇课文之后,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展开段落式训练。以言之有序的训练为例,比如,在学习“风筝”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脉络,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根据这样的写作训练,来一段关于“纸飞机”的话语,做纸飞机—放纸飞机。以此,帮助学生学会构建文章的框架,使所写的文章更具层次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项语言表达项目,作文有着较强的综合性。想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训练,比如,认识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精读、多思、勤练”。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多层次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长期有针对性的训练,注重读练结合,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逐渐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以此,不断提高新时期小学中年级起步阶段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摘要:小学中年级属于作文的起步阶段,也属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换的重要阶段,是小学生刚刚步入写作稳定门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小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多角度采用可行的教学策略,巧妙地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性”的长期训练,使其逐渐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熊春燕.浅淡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策略[J].好家长,2015(16).

[2]刘海荣.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之浅见[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8).

13.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方法探讨 篇十三

作文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奠基工程,也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写作时总是困难重重。必须正视现状,对症下药,有效解决三年级起步作文难题。

一、小学三年级学生存在的写作问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其作文问题的成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有的学生短期内对于作文的基本要求、方法技巧不够清楚,尚未入门,害怕习作;二是有的学生生活范围狭小,见识少,经历少,交际活动也少;三是学生没有学会从观察生活中积累材料,有时候虽然观察了,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写作经验,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从何入手;四是三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弱,加之训练不够,不会用准确的词语将自己的见闻、感受进行描述,写出来的文章缺乏内容,枯燥无味;五是学生识字量有限,阅读积累的篇目少,使文章表达得不够流畅,缺乏新意。

二、解决学生写作问题的措施

1.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经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观察和训练,学生积累了不少优美的词句和写作材料。可是一进入三年级,对习作的要求明显提高,学生就会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发愁、头疼,不知所措。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材料,这对于三年级学生的写作相当重要。教师在教学中,慢慢地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写每个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个性化作文。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自由发挥。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可知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使学生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此外,小学生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三年级学生作文时,切忌求全责备,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2.多方积累写作素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了量的积累才有可能促成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小学三年级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鼓励、引导、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如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素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在教学课文时,不仅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字词句、人物品质、文章所蕴含的道理,还要把写作基本知识的传授也融入阅读之中,并组织学生开展随文仿写、随文续写、随文扩写三类作文训练活动。

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积累、写作素材、写作功底,自然而然得到强化,写作时也就会得心应手,他们就会描绘出多彩的生活和世界。

3.留心观察,写真情实感

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及随文练笔外,还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领悟和积累。例如:在网上查阅资料,节假日跟随父母外出旅游,回老家帮助爷爷奶奶干农活体验生活等。卫生大扫除时,有的小组擦得明明亮亮,有的小组擦成了大花脸,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小窍门,从而丰富彼此的生活体验。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的见闻思辨,而且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写作素材。

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物、事件、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也有效地进行了作文练笔。我相信,这样写出的作文,一定真切生动,充满感情。

4.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俗话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我以前在作文教学方面有一个误区,就是重指导,轻讲评,包办代替,改得满篇朱红,费时低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把重点放在习作的评导上。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只有把重点放在习作的评讲上,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每次批阅作文之后,教者要归纳出习作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习作,打在电子白板上,或印发给学生,师生共同修改,指出优点,找出失误,互相研讨,使其变成一篇佳作。或抽好、中、差几篇文章,抓住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包括字、词、句、段、篇),进行对比、分析,边讲述边修改,如此下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会普遍明显得到提高,从而逐步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总之,小学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我们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反思,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实现成功跨越。作文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愿意用我的智慧带给学生无尽的新鲜与活力,激起他们最大的习作渴望与热情,与学生一路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校元旦领导致辞下一篇:大二第二学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