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精选13篇)
1.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 篇一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饶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边陲,现有耕地面积135万亩,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近年以来,饶河县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各项部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提高了人才使用效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机制,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管理。我县专门成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进一步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挖掘人才资源,对全县人才状况进行了普查登记。在建立全县人才库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农村人才队伍的管理,形成县委组织部门牵头,人事、农业、科信局等部门各司其职,乡(镇)党委具体抓落实的农村人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牵头抓总的作用,通过调查摸底,群众举荐和组织考核,将农村中大量的“土专家”、“田秀才”、“养殖大王”、“种植大户”、“经纪能人”等登记造册,评选出县乡两级优秀实用
1人才,建立农村人才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人才名,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名。
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一)政府扶持,齐抓共管。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乡镇党委政府、各村组织积极引导和扶植农村培训事业,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协调运作,立足自身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政策指导、督促检查以及各项服务工作。坚持统筹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到了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确保实效。
(二)集中培训,依靠专业辅导提高素质。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农广校、党校、职教中心等及正在实施的“阳光工程”等农村培训基地、农村远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多层次、多形式地组织农村各类人才开展集中培训,加大对农民、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使农民及时、便捷地接受各种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对种植业、养殖业、电汽焊、农用车驾驶、维修等实用技术的应用技能。与此同时,重视和推动农村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技术协会的发展,并成立各类协会,健全各种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培训人员,着力扶植一批智能型的农村实用人才。目前,全县建立养殖协会、各种作物协会、农民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6个,参加入社的农户3000多户,吸引和带动农户8000余户。围绕畜牧业、种植业和新兴农业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开展“三农”服务,重点对农村优秀青年农民进行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农村劳
动力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培训等。全县开展种植、养殖、农机等各类培训班共128个班次,培训人数达到12903人次。
(三)开拓视野,依靠交流合作提高素质。一方面,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农村实用人才走出家门,到附近经济发展有特色地区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促使他们由运用一般简单技术向掌握高新技术过渡,加快知识更新步伐。如2009年夏季农闲时,县农委组织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到友谊农场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友谊农场发展现代化农业、实施标准化作物生产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加强乡镇农村人才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既介绍自己的先进经验,又学习其他人才的成功做法,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
(四)按需培训,注重实效。一方面开展现行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等政策理论培训,增强农村人才的兴业意识。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实用技术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紧密结合,组织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科技等部门,采取理论讲授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并印发简明易懂的实用技术手册,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又帮助提高理论水平。
三、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使用机制,做到人尽其用,才尽其能
(一)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各类农村实用
人才领办、创办民营科技实体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土地征用、资金筹措、证件办理、技术攻关、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县科信局在科技立项上,优先为农村实用人才安排科技推广项目。
(二)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坚持结合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进行巡回辅导,传播新技术、新知识。同时,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组织县乡科技人才与农业人才开展“一对一”活动,即帮助农村实用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在“种、养、加、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对进行特色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协调金融部门给予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农村实用人才倾斜,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扶持基金,帮助他们创业致富。
四、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一)宣传上侧重。为了激励和鼓舞广大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将农村实用人才评选工作纳入到整个农村党员“争先创优”活动中,开展了树立“农村实用人才典型”和开展“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创评等活动。同时,在精神上激励,利用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事迹。各乡镇也组织自己的先进典型深入到各村巡回演讲,通过
宣传,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使他们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更大热情,增强他们的荣誉感。
(二)政治上重视。在政治上,开展“两个培养”活动,为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搭建了更大的舞台。把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参加各种组织活动,对那些政治素质高、技术过硬、带动能力强的农村优秀年轻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把条件成熟的及时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村干部。经过确定对象、学习培训、帮带培养、实践锻炼等步骤,依照程序优先把党员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村干部,促使他们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致富转变。我县今年共培养名农村实用人才为入党积极分子。全县已有名优秀实用人才到村“两委”班子任职。
(三)经济上关心。为创建拴心留人的环境,我们对那些在示范带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突出作为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重奖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四)政策上支持。开辟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优先评定技术职称、优先推荐担任村级干部,打破职称限额和职称评选年限,按照工作能力和实际贡献,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做好“农民技术
员”、“农民技师”等职称的评定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但与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接下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为契机,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相关服务业,整合农民培训项目,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为重点,着力培训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和农业主导产业领军人才,把实用人才培训与绿色蔬菜、高效农业、特色养殖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与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结合起来、与信息平台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培训主阵地、培训分部的功能和配套政策,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建设并稳定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实用人才队伍,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2.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 篇二
一、大邑县农村实用人才现状
大邑县幅员面积1 327km2, 辖20个乡镇, 203个行政村 (社区) 。2008年全县总人口51.52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43.68万人。农村现有劳动力26.65万人, 拥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811人, 占目前农业从业人口9.59万人的0.85%。实用人才的基本状况如下: (1) 性别结构:男性736人, 女性75人, 分别占人才总数的90.75%和9.25%; (2) 学历:高中以上254人, 初中535人, 小学22人, 分别占人才总数的31.32%、65.97%和2.71%; (3) 年龄结构:35岁以下104人, 35~55岁637人, 55岁以上70人, 分别占12.82%、78.55%、8.63%; (4) 行业分布:管理人才125人, 创业人才83人, 种植能手142人, 养殖能手252人, 营销人才68人, 能工巧匠141人, 分别占15.41%、10.23%、17.51%、31.07%、8.38%和17.39%; (5) 职称分布:取得初、中级职称的100人, 未获得职称的711人, 分别占12.33%、87.67%; (6) 培训情况:年培训12天及其以上的169人, 12天以下的85人, 分别占20.84%和10.48%, 未参加培训的比例高达68.68%。
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存在问题
(1) 人才匮乏全县现有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全县农业从业人口的0.85%, 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军人才的数量稀少, 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 文化层次偏低, 受教育程度较差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68.68%, 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少, 限制了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状大。
(3) 年龄结构偏大、女性比例偏少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年龄在35岁以上的占87.18%。从性别结构看, 女性比例明显偏少, 仅占9.25%, 而农业从业人员中女性又占了绝大多数, 这种极不平衡的人才构成关系很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4) 参训人员少、培训力度不够未参加培训的人员比例高达68.68%, 他们大多数是“土专家”、“田秀才”, 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力度不够的原因在于农村人员分散, 实用技术种类繁多, 加上培训机构不全, 师资力量不足, 培训专业设置难以适应实用人才培养的需要, 培训效果不理想。
(5) 人才外流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般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农民都不甘心留在农村, 大多数已到外地发展, 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人才外流情况比较突出。
2. 主要原因
(1) 农村实用人才观念落后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致富观念滞后, 致富思路滞后, 造成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习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 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 受农村科技普及和技术推广环境的制约一是培训机构偏少, 培训网络不全, 培训质量不高;二是培训重点不够突出;三是培养方式和方法偏颇, 往往只注重了理论培训, 而忽视了实践操作;四是培训内容单一, 对农村人才缺乏吸引力;五是培训资金不足。
(3) 传统的管理体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鼓励政策不明确;二是乡镇和部门服务不配套, 忽视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地位和作用, 致使他们的才能无法施展, 创业目标难以实现;三是农村实用人才的待遇和优惠政策落实不够。
(4) 人才分散, 队伍不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分布面很广, 多数是普通农民, 分散作业, 队伍管理不健全。
三、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让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人才素质不断提高。
1.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这项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和大力支持, 加大对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 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二是全社会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激励更多的农村劳动者拓宽思路、钻研业务, 辐射带动更多农民发展成长为优秀实用人才。
2. 强化宣传
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 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意义和成果, 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思想认识, 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地位。
3. 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农村实用人才尚处于自我发展、自我提高阶段, 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因此, 建议各级财政应安排专项经费, 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资金投入。
4. 加强培训, 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综合素质
一是合理划分培训对象, 做到因人施教;二是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合理确定培训内容, 做到因需施教;三是针对生产实际, 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务求实效。
5. 创新机制, 管理和使用好农村实用人才
一是营造良好氛围, 激发农村实用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二是搭建创业平台, 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三是完善管理体系,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
3.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 篇三
关键词:农村实用人才;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2-0094-03
十七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山西作为我国中部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的建设情况,不仅关乎农业产业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关乎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村实用人才,依靠科技进步摆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困绕,已成为推动山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山两省农村改革的关键。
1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1.1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今后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山西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收人与全国平均收入的比较中可以看出,2007年1~3季度山西省农村居民每人来自农业、林业、牧业的收入分别是495.5元、10.7元、252.8元,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0.9%、25.7%、45.4%;2006年粮食产量只占全国的2%,畜产品仅占全国的1.6%;粮食单产只有200多千克,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3;农产品转化率只有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这些差距的形成是山西省农业生产条件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不高所致,农民未能从土地上获得预期的效果,是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表现。因此,山西发展现代农业迫在眉睫。
发展现代农业实际上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顺利推进,与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密切相关。当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中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者,他们优先掌握和运用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在安置农业劳动力就业、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因此,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发展山西省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
1.2提高农民素质。壮大农村人才队伍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统计显示,山西省每万名乡村人口中有农村实用人才84.3人,每万名乡村劳动力资源中有农村实用人才173人。人才密度低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周边兄弟省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托高科技含量、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客观需要一大批文化素质高、技术本领大、适应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然而据调查,山西省目前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有技术特长的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73%,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0.15%,低于国家2.7%的水平。近年来,虽然农村技术人员队伍增长很快,但与我省农村总人口相比,数量极为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据专家们测定。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目前山西省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全省2300万农业人口中的1100万农村劳动力,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1.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3%,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拥有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人才队伍,才能加速农村小康社会的进程;才能加速少数落后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才能加快广大农村走上可持续地发展之路。
1.3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近年来,山西省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但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却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差距仍在持续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0年起,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已连续6年低于城镇居民;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4342.6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972.6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0比1;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8913.9元,农民为2890.6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08比1,城乡差距再一次进入一个持续扩大期。由此可见,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首要目标。
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增加传统农民的收入。只有通过提高农村人才的素质和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农村经济,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为农民收入保持持续、较快速度增长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加快山西省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对策思考
2.1强化认识,加强领导
2.1.1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思想认识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关键需要解决认识问题,增强广大农民的人才意识。首先,各级政府应大力宣传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运用村镇宣传栏、标语、广播、电视和各级农村信息网等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最终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可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可以实现先进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视,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其次,应组织广大基层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使广大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农村实用人力是带领农民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是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最终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力度。
2.1.2完善领导体系。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完善领导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狠抓落实。各县、区要真正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由组织、人事、计划、劳动、农业、财政、科技、畜牧、林业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职责,建立各部门的工作细则和工作标准,强化工作职责,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各部门应加强沟通,从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局出发,群策群力,共同为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提供各项组织制度保障。
2.2优化政策、健全制度
2.2.1健全激励机制,优化政策环境
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关键。首先,应将基层组织建设与人才建设相结合。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培养技术素质较高的中青年农村实用型人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技术含量高、适合本地特色的项目。可通过发放配套贷款,解决他们的资金困忧。最后,要制定政策,给予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一定的荣誉和待遇。要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先进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2.2.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狠抓落实
再好的政策,关键还要看落实。首先,应制定工作计划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各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都要结合山西省“三大优势”、“四大主导产业”和“十大优势农产品”的建设规划,继续围绕省内“十一五”期间农村开展的各项国家、省支农项目,实施“项目带动人才”的创新工程;继续围绕农村科技示范户,实施“科技示范户”人才培训创新工程,给予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和精神奖励;继续实施调动农村妇女积极性的“巾帼实用人才”创新工程。创建妇女技能培训基地。其次,建立定期检查评比制度。对各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要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列入组织人事部门、相关涉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并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为标准,对各地工作成效进行比较。最后,建立严格奖惩制度。对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不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要进行批评。鼓励和吸引相关职能部门、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等投身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中去。
2.3深化改革、加大投入
2.3.1建立专项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支持
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资金是保障。各级政府应设立农村人才开发和农民培训资金,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保证工作经费。省级财政应先注入一定的启动资金,以后县乡政府每年应按一定比例提取农村实用人才建设资金,省财政应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办法,逐年增加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经费。同时,省内重点农业项目工程及地、县安排的农业发展项目,也应分出一部分预算资金,用于实用人才的开发,从而使项目和资金以及农村人才开发实现有机结合。
2.3.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盘活农村实用人才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开发事业。试行财政提供再保险或直接补助的农业保险制度。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加强农业银行对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投融资服务力度。研究并建立适合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特点的借款条件、审批程序、确定贷款的主渠道。通过各项金融措施,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从而盘活各种实用人才。
2.4完善体系。加强培训
2.4.1完善多元化的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是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基础。首先,应针对山西省各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进一步规范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教学内容,扩大招生范围,教学内容要以实用知识、实用技艺为主,增开与本地区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就业技能和致富能力为导向。改革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为普通农民、乡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等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班。其次,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普惠农兴村等项目、星火科技培训,发挥农校、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资源的作用,注重依托各类新经济组织、农业示范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岗位培训、技术指导和成果展示,着力培养一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善于创业、乐于奉献的复合型人才。
2.4.2优化整合各种农业教育培训资源。
农村、农业的教育资源目前比较分散,今后应通过优化和整合现有资源更好地服务“三农”。首先。应明确不同层次培训主题的功能。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大园艺学院等本科院校和山西农业专科学校培养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和农业广播学校培养初级农村实用人才,并成为向农村实用人才传播技术、传播技能的培训基地;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科技园区、国家涉农项目要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基地。其次,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科技平台,继续抓好和整合绿色证书、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最后,重点做好山西省“十一五”期间优势产业带建设及农业发展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等,各类培训。通过整合农业教育资源,提高利用率和产出率。
2.4.3创新培训方式。务求实效
4.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 篇四
(襄阳区畜牧兽医局)
今年4月,区委组织部下发了《襄阳区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09-2020)编制工作方案》,目的是总结我区人才工作的宝贵经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开放宽广的视野,科学规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按照科学发展来检验人才工作成效,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愈来愈受到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畜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村实用人才。切实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育、建设,把畜牧业经济发展转到依靠农村实用人才的轨道上来,畜牧业才会有质的飞跃,全面实现畜牧兽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才会有更牢靠的基础。
围绕如何加强农村畜牧兽医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全区畜牧兽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区畜牧兽医局党组组织专班由领导带队,就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结合当前我区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现状、农村畜牧兽医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等工作实际,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电话、网络)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干部职工、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并专程到我省的监利、石首和宜城、南漳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借鉴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现将专题研究工作情况做以下报告:
一、充分认识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在畜牧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主要包括畜牧业科技示范户、规模养殖
户、村级畜禽防疫员等。区委、区政府在08年以来对全区畜牧业提出“全国保百强、全省保第一”工作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有一支高效精干的行政管理干部和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而且还需要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因此,必需大力开发、培育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进一步加强这支队伍建设,为全区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农村实用人才支撑。
1、搞好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是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迫
切需要。坚持畜牧业标准化、生态、环保、安全、绿色发展,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发展现代畜牧业需要大量农村实用人才作为技术支撑,只有依靠和熟练掌握科学养殖及疫病防治技术,才能进一步提高全区畜牧业标准化养殖、生态环保养殖、安全养殖和绿色养殖的推广应用程度,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搞好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反映了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的要求。畜牧业是我区农业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要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把开发、培育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作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和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重要措施之一,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搞好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要
求。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畜牧业经济的份额愈来愈高,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带动效应不断扩大,辐射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也
愈来愈明显,为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发展现代畜牧业,就是要促进农民增收,只有大力开发、培育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加强这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才能增强广大农民致富的本领,才会更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4、搞好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
保障。畜牧业是我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8年全区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6%,畜牧业经济在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样也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区畜牧业正由“小规模、大群体”的传统养殖粗放型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现代集约型转变,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绿色畜产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实现上述目标,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必然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发、培育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这样发展现代畜牧业经济才会有高素质的农村人才作为支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才会有强有力的农村人才保障。
二、我区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及需求预测
㈠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和推进畜牧大
县建设,我区重点加强了畜牧业科技示范户、规模养殖户、村级畜禽防疫员等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培育和建设,建立了一支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区畜牧业科技示范户、规模养殖户、村级畜禽防疫员等达到了一定规模,具体数据统计如下。
1、畜牧业科技示范户:总人数为1650人,其中男1420人,女230人。⑴年龄结构:21~30岁的有320人,占19%;31~40岁的有810人,占49 %;41~50岁的有440人,占27%;51~59岁的有
80人,占4.8%。⑵学历结构:初中650人,占 39 %;高中(中专)820人,占50%;大专以上学历的180人,占11%。
2、规模养殖户:总人数为6820人,其中男5500 人,女1320
人。⑴年龄结构:21~30岁的有500人,占7.3 %;31~40岁的有3800人,占 55.7%;41~50岁的有 1500人,占22%;51~59岁的有1020人,占15 %。⑵学历结构:初中2800人,占 41 %;高中(中专)3500人,占51 %。
3、村级畜禽防疫员:总人数为162人,其中男154人,女 8 人。⑴年龄结构: 31~40岁的有28人,占17%;41~50岁的有85人,占52 %;51~59岁的有49人,占31 %。⑵学历结构:初中23人,占14 %;高中(中专)139人,占86%。
㈡需求预测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激
励措施,明确提出了建设百万头生猪强县的目标,需要大量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农村实用人才作技术支撑,具体需求数预测如下。
1、村级畜禽防疫员:2015年260人,其中高中(中专)学历40人,大专以上学历220人;2020年280人,其中高中(中专)学历20人,大专以上学历260人。
2、兽医技术员:2015年2000人,其中高中(中专)学历1200人,大专以上学历 800人;2020年4000人,其中高中(中专)学历2000人,大专以上学历2000人。
3、畜牧技术员:2015年4500人,其中初中学历500人,高中
(中专)学历3000人,大专以上学历1000人;2020年6000人,其中高中(中专)学历4000人,大专以上学历2000人。
三、我区畜牧兽医部门在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育上所作的主要
工作
农村人才是农业农村经济和畜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科技
兴牧的主力军。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指导下,区畜牧兽医部门积极开发、培育、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农村人才保障,促进了畜牧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襄阳区生猪出栏自2006年以来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2009年一季度,全区的畜牧业在2008年的基础上呈现出较快发展势头。据区畜牧部门监测统计,全区一季度生猪出栏42万头,同比增长14%,全区标准化“150”、“500”养猪模式快速发展,发酵床生态养猪模式的探索初见成效。
1、加强畜禽规模养殖户和畜牧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服务、管
理,为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养殖技术实用人才。按照区委、区政府加快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促进畜牧大县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了畜禽规模养殖户的发展,培育了一批畜牧业科技示范户,初步建立了一支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畜牧大县建设提供农村实用人才支撑。在培育、服务畜禽规模养殖大户和畜牧业科技示范户中,力争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技术指导到位。组建了区级专家组,设立乡镇技术指导员,制订了畜牧兽医技术指导方案,采用“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方式,对畜禽规模养殖户和畜牧业科技示范户进行养殖、防疫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区级专家组和乡镇技术员全年累计入时间平均150天以上,做到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二是技术培训到位。组织畜牧兽医技术力量,根据示范重点和不同产业的生产规律,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户培训相结合,通过发放技术资料,开展主导品种
和主推技术的培训,每年培训畜牧业科技示范户5500人次以上,农户和规模养殖户6200人次以上。三是信息服务到位。充分利用乡镇畜牧技术服务中心桥梁作用,以及设立科技咨询热线电话、举办墙报专栏等手段,千方百计为示范户、规模养殖户和农户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科技、生产和市场信息。目前,全区畜禽规模养殖户发展到6820户,重点培养了3500名畜牧兽医农村实用人才1650名畜牧业科技示范户实用人才。
2、加强村级畜禽防疫员队伍建设,为畜牧业安全提供防疫技术实用人才。一是择优竞聘录用。每年春秋季集中动物防疫,各乡镇按每1000户农户聘任一名防疫员的要求,在乡镇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干部职工中公开竞聘村级畜禽防疫员,2008年全区共竞聘录用162名,占全区乡镇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干部职工总数的31%,建立健全了村级防疫员队伍。二是保障“以钱养事”经费,确保了动物防疫经费和村级防疫员的劳务报酬。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区畜牧兽医局每年举办乡镇动物防疫员培训班,强化村级畜禽防疫员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加强监督考核。制订了《襄阳区动物防疫实施方案》和《考核评分标准》,对防疫质量和效果进行监督考核,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实施奖惩,促进村级畜禽防疫员队伍建设。
5.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 篇五
第一,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离开了发展,一切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发展的要求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加快农村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其领导发展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和排头兵。
第二,选好配强支部一班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要使广大农民真正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来,就需要有一个团结务实、廉洁奉公、开拓创新的村级领导班子来带领。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农村基层干部是最基础的落实群体。因此,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强化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实践证明,建设一个好班子,特别是选好一个好书记,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因此,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把党性强、作风正、懂经济、会管理、能经营、受拥护的人选为党支部书记。按照“抓好一把手、带好一班人、建好一支队伍”的工作要求,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和培养,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使我们的每一个农村基层党员都能够成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能手,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村级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第三,在党员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农村党员队伍是农村党建的基础,是党支部发挥核心作用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增强农村党员队伍活力,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实践“三个代表”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
一是要不断壮大党员队伍。要把责任心强、有开拓奉献精神、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村青年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使之成为党外积极分子,对符合党员标准的适时吸收进党员队伍。要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把那些年富力强、有一定经济头脑、具备一定科技文化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在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村办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充实到党员队伍及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彻底改变党员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作用偏弱、人数减少的状况,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政权基础。
二是要加强基层党员的学习和教育。在经济成份、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存在一些急需研究和加强的问题。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紧密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基层党员的学习、培训、教育,强化对广大农村党员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广大农村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广大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致富本领,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三是要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随着农村社会的不断转型和农民队伍的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准确把握农民群众阶层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精神需求复杂化的新特点,摸清社会舆论和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站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深入了解农民群众的困难和困惑,认真分析和研究,在解决农村群众实际生产生活困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济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中,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化解矛盾,理解和支持基层党组织的工作。
四是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和管理。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工作热情很高,但是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对政策法规不熟悉,容易出现盲目蛮干,甚至与党的路线方针背道而驰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对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约束和监督力度,规范监督机制,推进民主监督,全面推行村级政务公开,将干部的一言一行置于全体群众监督之下。要探索针对目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层次清晰、责任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和约束力较强的监督运行机制和措施,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要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对党员不履行党章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发挥模范作用的,要经过党员民主评议,该劝退的劝退,该除名的除名。对于违法乱纪的腐败分子,必须坚决清除出党,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和活力。
第四,努力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要求。作为农村各项事业领导核心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站在历史的高度,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新审视自身的方位,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使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领导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能力,切实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性任务,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现实存在的问题,努力在更高层面上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一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责职能。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担负着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党在农村奋斗目标的重要职责,是党做好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内容上看,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且与以往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又拓展了更新的领域、丰富了更多的内涵;从进程上看,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项伟大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针对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把其作为新时期党在农村工作的总抓手,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实践中,当好组织者,做好推动者,成为实践者。二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提高领导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它全面综合地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实施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央和国家的政策、项目、资金来扶持,需要千千万万农民群众去奋斗,更需要农村基层各级党组织的精心组织和有效服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适应农村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变革的要求,适应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的要求,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性、动态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努力改进领导方式,不断增强组织、协调、服务、带动功能,进一步提高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能力,切实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锋队和领路人。
6.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篇六
一、我市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
(一)高度重视,高起点谋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新格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把人才培养开发作为根本大计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是健全领导机构。从XX年开始,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xx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意见》(彭委发[XX]45号)、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XX—XX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的通知》,成立了组织、人事劳动、农业、财政、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提供经费保障。三是健全联系制度。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农村实用人才制度,定期走访慰问。同时要求各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本地实用人才,征求意见建议,为他们排忧解难。四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将农村人才开发培养工作纳入全市组织工作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内容,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为我市农村实用人才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
(二)固本强基,高标准打造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投入,完善培养体系。一是加强培训主阵地建设。先后投入330万元建立了各级培训基地。
(三)创新机制,高水平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如何打破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转变过去“灌输式”、“填鸭式”的培训方式,培养一支扎根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用人才队伍?近年来,我们结合农业项目实施,采用农民田间学校,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人人都来讲一课”等形式,解决了过去学员培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积极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培养一群扎根农村的科技明白人。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包村入户活动,办样板、抓示范,在20个镇建设示范基地19个,示范面积13万亩,培养科技示范户5000户,培育致富带头人2800人,这些示范园成为广大农民操作实践、交流实用技术的理想场所。大力开展“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今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5.3万人次,培训新型农民2890人,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1590人,农民创业培训80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支持农民“立足本土找出路,围绕主业求发展”,积极倡导外出农民返乡创业,走出了一条以转移促创业,以就业带增收的农村发展道路。
(四)搭建平台,高效率发挥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
加快创业载体建设,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扶持龙头企业和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形式,为人才发挥用武之地搭建舞台。一是发挥人才在科技传播、技术推广上的作用。几年来通过各类人才在主导产业发展及农产品经营中发挥作用,带动蔬菜67万多亩,中药材5万亩,水果5万亩,创办农业生产加工企业60多个。二是发挥人才在引领创业、带动致富上的作用。两年来,通过培养的农村经营能手,向省内外输出有一技之长的各类农民XX多人。同时依托产业带头人,发挥实用人才技术优势,带动农民办厂创业。三是发挥人才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上的作用。支持人才带头创办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全市已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43家,培育农村经纪人3000多人,带动农业产业化基地90万亩,规模养殖场23个。
(五)规范管理,高品位保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对培训项目实行合同管理。项目领导小组与培训机构签定培训目标合同,坚持定期检查,及时纠正问题。二是对培训资金进行严格审计。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规范管理,严格审计,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作用。三是对培训人员实行分类登记,建立了实用人才数据库。
二、我市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
(一)通过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加速了我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
一是农业实用技术得到了掌握。二是先进设施开始应用。三是高产优质品种得到广泛利用,高效种养模式得到普及推广。近几年来结合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环境污染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广泛开展课题攻关,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技术性难题。
(二)通过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增强了我市农民依靠科教兴农的责任意识
通过培训,广大农民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了切身感受,增强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心与责任意识。
(三)通过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了我市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通过发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吸引一大批农村能人、专业大户加入,共同规避风险,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如九尺镇高林村党支部书记杨长福通过参加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项目科技培训,带头成立了xx市九尺高林大棚蔬菜产销合作社,建立了xx市第一家农民田间学校,引领大家参加培训、参与市场,走共同富裕之路。
(四)通过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推动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xx市xx镇xx村果业协会会长xx通过参加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项目科技培训,组织大家开展技术培训,发展水果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了农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三、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队伍现状令人堪忧
一是总量不足。我市农村现有实用人才xxxxx人,仅占农业总人口xx万人的x.xx%,占农村劳动力xx.x万人的x.00%,比例极不协调。从总体情况看,农业种养人才、农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人才居多,分别占总数的xx.xx%和xx.xx%。其次为农村能工巧匠占xx.x%。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人才和农村创业人才严重不足,分别只占人才总数的x.xx%和x.x0%。
(二)培养机制尚需优化
现有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政策在科学性、优惠性、务实性、灵活性和配套性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对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缺少相应优惠政策,用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在农民培训中,受人员技术水平、培训资金等因素的影响,组织的面还不够宽,培训的针对性还不强,培训手段还不够先进。
(三)管理服务有待加强
在制定人才保障制度、营造人才生存环境上措施还不到位。现行的农村人才使用制度、人才奖励制度、人才保障制度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和激励性,难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了人力资本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培训档案,追踪了解训后情况,注重人才素质的再提高问题。目前不少农村人才经过初次培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致富技能,但仍然不够精深和熟练,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有些农民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之后,要扩大再生产,扩大经营规模,迫切需要我们在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全面充实他们的市场营销知识,法律知识,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重点
一是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激活存量,扩大总量,完善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完善教育培训网络,着力培养一大批高学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
二是以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结构日趋合理,素质不断增强;实用人才的培养、服务、评价、激励机制更加健全,配套措施更加完善,基本建立与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培养体系。
7.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现状及思考 篇七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高质量劳动力就相当少了。特别是能够带动农民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严重缺乏,问题相当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 579. 1万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0. 6% 。如何盘活农村实用人才存量,加大增量,加大对农村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实用人才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一、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现状
1. 人才总量不足,整体学历层次较低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无论在数量、综合素质还是专业结构等方面都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大多数是靠自学、互相学习或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拥有一技之长乡土人才,队伍中低学历、低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偏大,高职称人员相对匮乏,大多数思想观念、知识比较陈旧。
2. 对农村实用型人才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目前大多数人对农村实用人才存在模糊认识,观念陈旧,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是人才,把主要精力放在高层次人才开发和使用上,忽视了农村实用人才这支队伍建设、开发和使用的力度不大,重视程度不够,各级政府没有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社会整体人才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范围统筹考虑和安排。
3. 扶持政策不配套、投入不足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政策不配套。一是培训观念的偏差。大多数的培训方认为首先要转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才能做好领头人,所以培训对象大多数是针对领导干部,从而忽略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需求。二是受地区财力影响,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缺乏相关的资金保障,对农村实用人才的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缺乏必要的资金扶持。个别部门甚至追求和强调部门利益最大化,不能及时主动地帮助农村实用人才解决资金投入、税费过重、财产安全等问题,致使他们的生产发展陷入困境。三是在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培训、项目扶持、表彰等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运作。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在国家层面上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制定的多个“一号文件”都要强调农村的重要性、农业的基础性、农民致富事关全局性。但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仍是以城市工业为重心,以推进城镇化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基层党委和政府也把转移农村劳动力,到城市打工作为农民致富的主要手段。体现在对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对农民的培训上,主要是农民到城镇就业( 打工) 的技能,而忽视了或弱化了对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实用人才的开发。因此,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重点应放在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上面。
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几点思考
根据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提高其培训的有效性,必须要统一认识、整合培训资源、强化政策指导、加强规范、完善服务等。
1. 政府主导下的规模化发展
无论从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看,还是从国际比较角度分析,农民教育虽然有自身内在需求,但是,在以家庭联产经营为主,每户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农民自身没有条件接受制度化的教育,农民教育不可能成为自觉行为,何况在当前农民合作组织体系尚未发育健全的情况下,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也是我国农民教育是以法律为依据的政府行为的基本判断依据。诸如韩国、印度等国家的农民教育还具有鲜明的政府行为特色,何况韩国还有体系健全的农民合作组织,政府组织开展的农民教育还是主要构成。即使我国的农业人口降到占全国总人口的10% 以下,在土地公有制的制度下,也不可能出现普遍的大规模农场主,而可能出现不同规模和效益的农业经济人和企业家,更多的是兼业农民,因此虽有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变化,但不可能出现像企业职工教育那样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农民教育。因此在各级政府主导下,有计划、分层次、按需求、规模化的农民教育培训,培养一大批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实用人才,将成为我国今后几十年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
2. 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方向
从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看,农民数量的减少是必然趋势,这是每个国家在发展阶段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只不过是在时间上快慢不同而已。现在美国、欧洲、日本的农民大都占本国人口的1 ~2% 左右。农民的急剧减少,虽然体现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但对农业来说是致命打击,即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和农业后继乏人。农业后继乏人就意味着农业萧条和农村荒废。因此,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都在以极大的精力和投入,支撑和挽救日益萧条的农业和农村,用多种有力措施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3.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需要培养一批了解国家政策,熟悉农村情况,有一技之长,留得住、用得上,能自富、敢带富的“土专家”。为此,国家农业部牵头先后成立了许多个覆盖全国范围的农村实用人才、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为大规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搭建了关键的支撑平台。
4. 培训向网络化教育发展
在向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 “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控制、市场流通的信息服务水平。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重点加强面向基层的涉农信息服务站点和信息示范村建设”。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的手段也在发生变化,发展趋势是,在继续保持现场示范、集中授课、发放科普书籍良好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组建农村实用人才网上教室,设置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专题节目,从而降低农民教育投入成本,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学习新的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通过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在各村远教服务点增加播出农村实用技术讲座和农事节目的时间,积极推广互联网技术,使农民通过远程教育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创新培训模式,根据农民实际,灵活采取专题授课、网络教学、电视讲座、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培训的对象、内容、形式等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农户科技致富水平,从而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摘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低,实用人才数量不足。重视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加强农村教育的培训发展趋势,为农村教育培训提供理论参考。
8.江源区积极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篇八
江源区委、区政府积极构建“人才、党员、村干部”三者互相转化、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全面增强农村实用人才引领发展的号召力,截至目前,江源区村“两委”干部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所占比例达85%,全区有三分之一的村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毕业生的安置。
江源区政府把目光锁定在“菜园子”、“菜篮子”、“山坡子”上,建设吉林东部山区蔬菜基地,发展林下经济,做强特色产业。借助农村党员创业工程政策、项目、资金等保障措施,向上争取、同步整合各类创业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在江源区拉开了发展棚膜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大幕。目前,江源区共培育了以棚膜经济能手为主的产业能人921名,引领发展了以“菌、药、菜、牧、蛙”为主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预计到2011年末,農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7382元,较2008年提高近40%。目前,江源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1个,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38个,共培育各类农村职业经纪人170余人,辐射带动了5000多户农户,建设了200余个具有长白山地域特色的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等在全省知名的“品牌村”,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9.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 篇九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政治保障。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同广大人民群众最接近、最密切,是党代表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农村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对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基层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全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在市纪委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高度重视基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始终坚持把反腐倡廉工作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推动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表现一:以加强教育为核心,筑牢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思想基础。全区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始终把思想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一是深入开展廉洁从政教育。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表大会、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村财街管、村民质询和民主评议等涉及乡村政务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一系列具体制度,确保支农惠农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每年由区纪委和组织部派干部参加街党委、村支部召开的民主生活会,监督村干部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真正达到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化解矛盾、形成共识、增进团结的目的。二是坚持财务管理制度。始终把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如建立村民理财小组、在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实施规范农村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对村级财务监督审计制度等。同时,开展“村帐街代理”工作,各村的帐务全部由各街道代管代理,确保农村财务工作按时结算和按规范张榜公布,确保了财务公开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三是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村民小组议事规则,保障村民对村民小组事务的民主管理权。凡涉及招商引资、征地拆迁、重大开支等重要事项要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户代表会议进行民主决策。四是严格落实村级零接待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城关区村级零接待制度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全区行政村一律不得开支公务接待费,不得以任何名义用公款宴请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得赠送礼品和安排其他消费活动。驻村或包村干部需在当地用餐的,一律按实际用餐费用交纳伙食费。五是坚持把村务公开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区委把村务公开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区与街、街与村层层签订目
众不满意、未能通过的事项,予以坚决纠正,从而提高了监督效能。三是切实加强对村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着力抓了对“一把手”的监督,重点加强对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发包承包、土地征用款和公益工程的招标等方面的监督。针对公款支付个人费用的问题,区委明确规定,不准用公款为村干部配备通讯工具;不准用公款支付干部个人的电费、电话费、招待费;不准超标准、超范围办养老保险等。四是加强对执行减轻农民负担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各项涉农收费,每个村都设立了收费公示牌,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使农民明明白白交费,全区未出现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的现象。通过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实施监督和接受监督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讲,全区在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仍然比较薄弱,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其一,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个别村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没有把其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不能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落实,致使“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关键与多数村干部只强调经济成绩、不注重廉政实绩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一些村干部普遍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只是上级领导干部的事,自
微。同时,村级干部待遇不高,付出与回报不相称,致使一些有文化、素质高的年轻人看不上这项工作。
三、加强基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应始终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高度,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以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从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治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首先,加强村级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切实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把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融入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制定实施村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工作方案,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促使广大村党员干部提高对反腐倡廉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思想上牢牢绷紧廉洁自律、拒腐防变这根弦,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其次,改革和完善对村级党员干部培训的办法和制度,切实提高整体素质。要制定详实的针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目标和计划,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每年抽出一到两个月时间,对村干部在经济管理、政策法规、党纪政纪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切实提高其搞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10.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 篇十
按照2010年长沙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要求,为做好长沙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根据市农科教办的统一工作安排,我办就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
(一)基本情况
宁乡地处湘东,全县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万亩,33个乡镇总人口132万,其中农业人口110多万人,农村中有中青年劳动力近70万人,根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农村实用人才7.0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4%,从行业领域分布看,能工巧匠
占50.5%,生产型人才占33.4%,经营型人才占6.4%,社会服务型人才占6.3%,从文化层次上看,高中以上学历占28.6%,初中学历占49.4%,小学及以上下文化程度占22%;从年龄层次分布上看,30岁以下为23%,31岁至50岁为64.3%,51岁以上为12.7%,从男女性别比例上看,男性占80%,女性只占20%。
(二)带动作用
1、产业带动。目前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共创办规模企业160多家,其中国家及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0家,创建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138家,发展各类基地面积近200万亩,形成了高档生态优质稻、生态有机放心蔬菜、烤烟、礼品西瓜、宁乡“土花猪”、“温氏鸡”、楠竹、油菜林、中药材等十大优质高效支柱产业。产业带动农户45000多户,17.6 1
万多人。
2、致富带动。据四个乡镇34户农村实用人才年收入情况调查统计人平纯收4.52万元,高出当地人平纯收3.77万元,是当地人平纯收的6倍(见附件5),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共安排20多万人就业和创业,直接增加农户收入5.3亿元,户平增收9650元(县产业办提供)。
3、市场带动。据统计,全县100多名优秀农村市场服务型人才,带动全县年产200万头生猪产业,1000万羽散养畜禽产业等养殖产业的发展,如沙龙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述初,经多年努力,发展宁乡“土花猪”养殖业,将濒临灭种的宁乡“土花猪”发展成现在达年产30万头养殖支柱产业,并将市场拓展至全国各地,或将宁乡“土花猪”做成全国知名品牌,其次是扩展劳动力就业市场农村实用人才功不可没,据回龙铺镇陶家坪村调查发现,全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主要靠“血缘、地缘”关系,即亲帮亲,邻帮邻等方式介绍就业,占82%,出现了“一人打工,带活一帮”、“一人经商,致富一方”的佳话,如该村谢正,自己在广东打工发展产业后,先后介绍20多位亲朋戚友南下广东就业,发家致富。
(三)主要工作情况
1、领导重视
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政策扶持,连续五年出台政策文件,重奖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科技带头人。今年尤为突出,设立两个500万奖励基金(500万元农
业产业化发展基地,500万水果生产发展奖励基金),不断提高奖励标准扩大奖励范围。二是宣传发动,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类媒体,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不失时机,组织宣传报道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典型带动作用,努力营造农村实用人才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资金扶持,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会对农村实用人才创办企业从事规模生产积极提供低息贷款,相关职能部门简化手续,简免税费。
2、加强培训
一是职业教育,全县现有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院校3所,职业短期培训学校14所,涉及7大类30个专业,09年职业学校毕业人数达6125人次;二是“阳光培训”,从2005年开始了的“阳光工程”培训工作,09年培训学员3850人次;三是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09年全县举办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90期次,4780人次;四是实用技术培训,09年42个新农村示范村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62期次,培训学员3480人次。
3、强化服务
搞好服务,优化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环境,积极为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创业提供资金、技术、项目、政策等保障服务。一是开展“三抓两促”服务活动。全县统一组织由县级领导牵头挂帅,深入各农业龙头企业,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促使其快速建成投产。09年共帮助8个农业龙头企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17个。二是大力进行项目支持、资金扶持。09年全县结合省、市各类农业项目,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企业、从事生产,直接争取上级扶持资金380多万元。三是强化技术服
务。由县农办牵头,组织农口科局和各职能部门深入各农业龙头企业,各乡镇、村、组、户为农村实用人才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和技术讲座,与此同时,大力推广各种新技术、新品种,促使科学技术不断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层次偏低。从双江口镇双江口村调查情况中的文化结构比例可以看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占25%,初中及以上占75%,总体上学历较低,接受新知识能力不强。
2、类别分布不合理。从朱良桥乡莲花山村调查的情况分析,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从事传统种植、养殖业的人多,占48.2%,能工巧匠所占比例较大,占32.5%,这种不合理类别分布情况,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典型带动作用不强。
3、服务扶持力度不够。就全县而言,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但从工作整体和全过程来看,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还缺乏系统的规划,服务扶持力度不够、措施不力、培训效益不明显,创业创新方面的配套政策尚待加紧研究制定。
三、建议及措施
根据十七届三中全县提出的“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切实加强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是近期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工作。
1、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
创新工作方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制定好农村实用人才发
展规划,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切实把农村实用人才纳入全县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之中,采用“人才+基地”、“人才+项目”、“人才+基金”为主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实用人才管理网络,加强制度管理,坚持和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县级领导挂点制度,坚持做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完善培训机制,提高人才素质
完善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整体素质。一是优化配臵,遵循农村实用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创新教育培训措施,有效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提高培养效果,实施全县“十万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将更多的普通农民培养成农村实用人才。建议设立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在县农办设立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日常工作。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培训内容上,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全面梳理培训需求,统筹培训规划,对各个行业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在培训时间上,以方便农村实用人才为原则,尽量安排农闲时期;在培训方式上,积极探索订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采用定期与平时培训,政府与民间培训,课堂与走出去培训,专业与综合培训相结合的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推进培训基地建设,在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科教中心、农民职业学校、农业产业化基地中评选一批师资雄厚、设备完备、成绩突出的培训实践示范基地,依托基地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认真培养和吸纳
适合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3、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增强人才活力,不断完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激励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活力。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做到机构、人员、制度、经费四到位,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工作责任机制,将考核内容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考核计分项目,所占分值比例不得低于总分的百分之
五。二是完善政策扶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服务,促进土地承包权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不断优化农村实用人才投融资环境,推进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农户联保、互保机制,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三是完善农村公共信息网络建设,吸纳各类人才服务三农工作,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专家库。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大力宣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事迹,关心优秀实用人才的快速成长,积极引导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领办或创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典型规模产业基地,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宁乡县农科教协领导小组办公室
11.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 篇十一
一、要营造良好的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环境
首先,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农村实用人才的舆论环境。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 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在农村树立有用即人才、符合需要即人才、有一技之长即人才、能创造性生产即人才的“农村实用人才观”, 使农村实用人才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形成良好的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
其次, 建立和发展农村人才市场。要充分发挥农村人才市场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和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逐步使农村人才走向市场。要以地 (州) 、县 (市) 人才市场为主干和依托, 以乡镇人才服务站与村人才服务信息点为补充,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农村人才市场建设要因地制宜, 讲求实效, 坚持以服务为本, 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各种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农村人才市场要与城市人才市场相连通, 并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商贸企业等的协作, 利用报刊和电视等新闻媒体, 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 开展城乡一体化人才服务。
再次, 制定和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对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的经济实体, 有关部门应在工商登记、税收、收费、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 降低其准入门槛和运行成本。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开展科技开发、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等有偿技术服务, 依法保护其知识产权, 保证经营服务所得。应针对农村实用人才设立专项开发项目并形成制度, 有关部门可以帮助他们做好项目整合与论证, 对可行性强、实用性强的项目予以专门指导和资助。
二、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机制
培训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手段, 是促使农村实用人才更快成长的重要方法。因此, 要形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长效机制, 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的农村实用性人才培训体系, 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科技素质。要依托有关高校、各级农函大、农广校、农科教中心、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学校和有关培训机构, 建立各种培训基地, 多方面培训农村急需的各类实用人才;可以针对性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班或农业知识讲座;可以组织村干部和优秀实用人才外出参观学习, 开阔视野, 学习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可以组织评选农业科技示范户, 让农业科技带头人引路示范;可以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 进行科技推广、农业知识普及, 并重点指导农村实用人才的生产活动;可以选送青年农村实用人才到高校进修深造;可以与“绿色证书工程”相结合, 大量培训农民技术人员, 增大实用人才的基础;可以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研究会) 等组织的作用, 组织农民开展互教互学, 加快科技信息的普及与传播, 等等。根据农村实用人才的实际, 各种培训应以“短、平、快”模式为主:“短”主要指培训学习的时间要短, 不能花费很长周期而耽误了农村的正常生产;“平”是指培训时要把握农村实用人才的接受水平, 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但更突出实际应用、满足农村实用人才的求知需要;“快”是指培训中应注重捕捉、跟踪最新的科技发展信息, 所培训学习的技术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且见效快。
三、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
首先, 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各级政府部门应将农村工作和农村人才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经济结构、产业发展的要求, 定期开展农村人才调研活动, 摸清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总量、结构与分布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选拔、管理等方面做具体明确的规定与规划, 使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 创新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机制。要结合本地实际明确农村实用人才的标准, 将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重心下移, 建立起县 (市) 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农业主管部门统筹负责、乡镇村社具体落实的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管理体系。要建立党政领导干部与农村实用人才结对联系制度, 帮助农村实用人才协调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使其发挥最大示范带头作用。对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要积极培养, 大胆使用, 及时选拔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
再次, 逐步加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 可以在年度财政支出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 用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奖励、项目支持以及管理服务工作, 逐步建立起财政投入、银行信贷、社会投资、农民自筹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人才投资体系。
四、促使城乡人才良性互动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局面, 客观地存在着人才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党中央、国务院发文明确要求“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 各级政府要落实好中央有关文件精神, 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当成人才工作的重点, 采取有力措施, 鼓励社会各类人才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 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尤其是实用人才的需求。可以要按照城市支援农村的总体要求, 重点搞好农村医疗卫生、中小学校、农业科技、小城镇建设等方面人才需要求情况的调查研究, 并有组织、有针对性地搞好支持和服务。要通过相关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 使大量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到基层挂职锻炼、领办创办经济实体, 逐步形成各类人才面向基层、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流动的良好局面。
此外, 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而农村在教育、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巨大。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接受锻炼、建功立业, 对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改善新农村建设中人才资源严重匮乏且层次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非常重视, 提出了一系列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工作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用好政策, 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建功立业, 并采取具体措施予以落实, 为到农村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通过制度和机制创新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是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
五、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因此, 首先, 要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总体上来说,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应与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机结合起来, 大力培养一批懂得优质粮、油、猪、菜和中药材等生产技术的实用人才。其次, 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与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在要求, 这“三化”的进程中需要大量实用人才, 因此,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应与这“三化”要求相适应。再次, 要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农民最关心的是如何增收、增效问题, 所以,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应注重实际生产效益, 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要注意做到培训一批人才, 带动一个产业, 致富一方农户, 促进一方和谐发展。最后, 要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与农、科、教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实施“绿证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等科技教育项目, 使农、科、教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六、积极创建面向农村的社区学院, 培养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缺乏各种实用技能人才, 原因之一是我国缺乏面向农村和农民的专门高等教育机构, 据统计, 到2001年, 全国农民高等学校仅有3所, 毕业生也总共只有400人 (1) 。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匮乏问题, 可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经验在我国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创建社区学院。我国正经历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与美国创办社区学院时有相似的情况, 因此, 创办面向农村的社区学院, 符合我国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我国创办面向农村的社区学院, 以县级为宜, 因为县是所属各乡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承担着领导和服务农村的职能, 社区学院设在县城, 具有得天独厚的统领辐射作用。创办县级农村社区学院, 主要目的是面向农村社区, 服务农村社区, 为当地农村培养实用型骨干人才, 以带动整个农村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 社区学院还可以缓解农村普通教育中的升学压力;它能以自身的知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直接参与新农建设;能通过产学研的结合, 不断开辟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可以统筹农村社区内普教、职教和成教“三教”的发展, 协调“三教”在内容、方法、教师、设备等方面的相互沟通, 从而提高农村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资源利用率, 灵活有效地为农村培养、培训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2.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 篇十二
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
人才问题,是改革和发展的首要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就是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我们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及专题研究工作的通知》要求,与市农业局组成专题调研组,市县区上下联动,就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现状与作用
按照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做好全国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对农村实用人才定义为:在农村生活、劳动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或专业技能,在本人所从事的创业中能起示范带动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劳动者。按照农村产业领域的不同,划分为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和能工巧匠三大类。生产能手又分为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和加工能手三种类型,经营能人又分为企业经营能人、农村经纪人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三种类型,能工巧匠又分为技能带动型人才和文体艺术类人才两种类型,共分为三大类八种类型的人才。通过调查统计,我市有农村实用人才91715名,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3.6%。这些实用人才中,生产能手28111名,占总人口的1.12%。其中,种植能手14128名,占0.57%;养殖能手9242名,占0.37%;加工能手4741名,占0.19%。经营能人17974名,占0.72%。其中,企业经营能人和农村经纪人15729名,占0.63%;农村组织带头人2245名,占0.09%。能工巧匠45630名,占1.83%。其中,技能带动型人才40841名,占1.63%;文体艺术人才4789名,占0.20%。
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主要呈现出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农村复合型人才较多。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实用人才相当多的既是生产型人才,又是经营型人才;有些既是种植、养殖能手,又是技能带动型人才,他们是生产、经营等领域的多面手。二是在生产实践中成才的较多。农村实用人才中专业学校培养和师承的比较少,较多的是在生产实践中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边摸索而成长起来的。三是外出务工成为人才成长的一个新的重要途径。回乡创业者已经占到返乡农民工一定比例,几乎所有回乡创业者都掌握了1—2门专业技能,有的还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营经验,成为新农村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四大效应:一是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引导效应。由于农村实用人才自身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掌握一定科技知识,其本身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先进的思维方式、超前的经营理念在群众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
用。二是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具有乘数效应。农村实用人才将自己所掌握的科技知识传授给农民群众,群众又转给其他群众,以一传十,以十传百,将科技快速度以最低的成本、最便捷方式、最易接受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普及到千家万户,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三是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创业致富“领头雁”,具有带动效应。农村实用人才凭着自己的聪明才能,引领着一方群众或规模种养,或举办企业,或闯荡市场,在市场经济中打拼,不少的人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周围的农民耳濡目染,跟着他学、跟着他干,从而带动了一方农民。四是农村实用人才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具有影响效应。由于农村实用人才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周围有一定影响力,党委、政府依靠他们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经验与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在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激励和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把教育培训作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途径。多年来,市县区及有关部门坚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主要有组织、教育、农业、劳动、扶贫、发改、电大、科协等部门组织实施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人人技能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等。他们依托培训项目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技推广体系、职业培训学校、高等院校等资源,组织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就面向新增农村劳动力开展各类短期技能培训2万余人,面向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转移培训20万人次以上。
2、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最佳方法。我市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一些效果良好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好路径、好办法。一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与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我们按照以人才支撑产业、以产业造就人才的思路,结合本地人才的特点,在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建设中,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旬阳县烟、桑、畜、姜四大主导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0%,农民人均主导产业收入超过1500元。目前,全县已建成10万亩烤烟基地、10万亩蚕桑基地、10万亩黄姜基地。优质富硒烤烟进入“中华”烟配方,挤身全国烟草大县和国际型优质烤烟生产基地行列。黄姜栽培科研成果占居国内领先水平,成为全国黄姜第一大县和国家规范化黄姜种植基地、陕西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县。支撑起四大产业的是5600多个烟草专业大户、3000多个黄姜种植大户、2580多个蚕桑专业大户和3050多个畜牧专业大户。旬阳县四大产业的发展培养出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这些优秀实用人才又成为了专业大户支撑起了四大产业。旬阳县有500多名实用人才被外地聘为农业技术专家。二是农
村实用人才培养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组织部门开展的“把农村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干部,把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的“双培双带”活动,工作成效明显。调查中了解到,我们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和村两委成员,相当多的都成为了农村实用人才和致富带头人。
3、广泛建立了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近年来,市、县区、乡镇及相关部门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了评比表彰活动,选拔表彰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在服务农民、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等方面发挥了带动示范作用的农村优秀实用人才,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成长。旬阳县农村实用人才中受表彰奖励省级5人,市级10人,县级以下660人。
问题与成因
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呈现健康的发展势头,但也普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数量不足。从统计数据看,我市农村实用人才为91715名,占农村人口比重仅为3.6%。作为典型的农业市,这一比例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营管理人才更缺。
2、质量不高。从农民总体受教育程度看,我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总体基础知识素养较低。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后的目标大都是外出打工,就是在家闲着,不愿从事务农,也不愿参与农村实用技能的培训学习,致使当前农村实用人才年龄偏大,且接受过系统的国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实用人才日趋减少。这就大大地限制了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也使得适应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的意识淡漠,能力较差,人才总体素质也就难免较低。
3、结构不好。主要表现在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区域分布的不合理。生产技能型人才相对较多,而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村快速发展和适应市场的经营型、技能型人才较少,大多为传统型人才。年龄普遍偏大,女性人才稀缺。分布上看,人才大都集中在城镇公路干线等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越偏远人才越少。
4、体制不顺。一是管理部门多,政出多门,合力不强。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实用人才服务和管理部门很多,却没有一个部门是真正的责任主体,导致工作无人管。二是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缺乏规范、科学、系统的规划。三是培训资源多主体,招生混乱,资源利用效率低,亟待统筹整合。四是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滞后。
5、后备不足。目前,农村青年,尤其是有专长和才干的大都不愿在农村,想的是外出打工挣钱,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是妇女及老弱病残,导致农村实用人才后备力量不足。
对策与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环境也有巨大的改变。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我们必须在发展中积极探索新的对策和办法。
1、切实明确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主体。要明确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责任主体,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农业部门具体负责,其它各部门协调配合并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2、逐步完善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机制。要制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建设规划,将其纳入本地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并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成效作为县、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以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使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加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建立投入的社会分担机制,逐步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资金落实到位。
3、全面搞好农村实用人才的日常管理。要完善面向农村实用人才的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评审体系,制定以知识、技能、业绩、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实用人才认定标准,规范评选办法,定期开展评审认定认证工作。各级政府可依据认定等级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如补助书报费等。要实行农村实用人才分级管理,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情况、专业特长、主要业绩、培训情况、作用发挥等情况登记造册,分类立档建库,进行微机管理。
4、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奖励体系。定期开展“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创评活动,加大对优秀实用人才的奖励和表彰力度,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激励他们成长。二是搞好农村实用人才的挖掘和使用。对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实用人才,要进行重点培养,及时吸收符合条件的入党,选拔到村级干部队伍之中,使他们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方向发展。三是优化创业环境。要制定农民创业优惠政策,对创业者应在建设用地、工商登记、税务减免、资金借贷、新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5、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资源整合。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各类培训项目和培训资源的整合与衔接,做到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对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人人技能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计划、农村青年领头雁工程、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工程、创业者和企业家培训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技110等项目进行整合。对培训资金、培训基地、院校和培训场所等培训资源也要进行整合,逐步走向市场化,实现效能最大化。创新培训形式,推行农民培训、政府买单的“培训券”制度,由政府给有培训要求的农民发放培训券,让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单位、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果。
13.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 篇十三
建设一支懂专业技术,有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是推动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近年来,XXX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从“现代畜牧业、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劳务输出”中不断培养人才、发现人才,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新路子。
一、我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现状
据调查统计,我县现有农村实用人才XXX人,占全县总人口的X%,从人才类别来看,主要集中在种植、养殖业、企业经营管理、农村经纪人、手工业、外出务工及其他,其中种植业XXX人,养殖业XXX人,加工业XXX人,企业经营XXX人,农村商饮服务、经纪人XXX人,技能带动人才XXX人,文体类人才XXX人,农民技术员XXX人。这些人被当地群众公认的农村实用人才或者被称为“土专家”、“田秀才”。总的来说,当前我县县情决定了人们发展经济选择的空间小,养殖业覆盖全县,从事这一产业的较多,而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营销的紧缺、关键人才极少。农村实用人才文化素质相对较低,高中、中专文化的占XX%,初中文化的占XX%,小学或没有文化的占XX%。
二、当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管理难度大。农村实用人才分布不平衡,现有村级农村实用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普通农牧民多,居住分散,管理力度大。加上目前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进行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内容与农村人才需求的脱节,存在着学非所用的现象。一方面造成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实用人才、实用技术、技能的短缺现象,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二是中高技能人才相对不足。我县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都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经验积累,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绝大多数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甚至部分是文盲,大多数年龄偏大,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
三是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多数农村实用人才小农经济意识、保守思想重,加之没有激励机制,导致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另外,在农村实用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上,也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
四是结构不尽合理。从事养殖业的多,而从事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流通的人才少,尤其是外向型、开拓型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极其短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较多,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特别是创业型人才严重缺乏。
五是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与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数量和素质的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
三、农村实用人才的地位和作用
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农村实用人才长期活跃在市场与生产者之间,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因此他们的经营范围和提供的信息,往往成为生产者无形的订单,成为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指挥棒。
二是搞活了农产品流通。在农产品销售难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农村实用人才对帮助农民及时将农产品推向市场,为农民提供生产和技术信息,解决农民的盲目种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一些农村实用人才在学了一技之长后,主动到城市和外地找市场,带动本地农民外出务工,较好地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做法
(一)坚持引进先进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人才向农村流动。
要想尽快实现全县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就需要一大批人才作支撑。近年来,我县坚持从“三业一出”的角度去统筹考虑人才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扶贫试点县的优势,多层面、多渠道的引导各类农村适用人才流向我县,在“三业一出”中引进一些懂技术、有专业特长的人才。
一是按照“适用技术”的原则。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原则,先后从阿克苏、北疆较发达地区,引进XXX余名急需适用人才招聘到草料基地、温室大棚等,帮助解决种菜、种草技术问题,协调解决各类需迫切解决抗震安居工程、设施农业、牧业等方面的困难和难题,有效地推动了“三业一出”的前进步伐。
二是放宽人才迁入政策。结合扶贫开发试点县工作,对外地迁入我县从事种植、养殖业等方面的人才在各类扶贫政策的予以倾斜,鼓励、引导、帮助他们发展“三业一出”,给他们把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条件。
三是注重引进、培养“乡土人才”。对外来投靠亲友、自谋职业的承包温室大棚、承包果园的等“乡土人才”进行重点管理,纳入全县人才建设工作的重点,为其提供便利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其发展生产,扩大规模。四是公开招聘人才到农村工作。制定XXX县招聘人员管理办法,从全社会范围内招聘人才。为充实基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把一大批懂专业技术、有实践经验的实用人才充实到基层。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招聘了XXX余名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到草料基地、抗震安居工地等工作。
(二)选派科技特派员下乡任职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作,XXX县不断强化对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制定了《XXX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为X乡X镇X场选派XXX名具有农林、畜牧专业的科技特派员下乡任职。
一是严格把关,选聘优秀科技人员到乡镇任职。科技特派员面在县内农林水牧系统,扶贫、抗震安居办,各乡(镇)、场站所具有专业技术特长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人员中选聘。县科技局及有关部门、乡(镇)、场在充分盘活已有科技人才资源,摸清下派供需情况的基础上,发布需求信息,拿出供需方案或计划,提交县委组织部。通过各乡(镇)认定,报县科技局资格认定审查,并经组织部考察报县委常委会研究批准后,才能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聘用。
二是提高待遇,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科技特派员三级组织管理制度,即:以所在乡(镇)党委管理为主,县科技局和派出单位(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农机局、扶贫办、抗震安居办公室等单位)联合辅助管理。同时,科技特派员在乡(镇)享受副科级待遇。享受副科级待遇的特派员进入乡(镇)党委班子,充分发挥其在乡(镇)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是严格要求,激发科技特派员工作动力。科技特派员实行一年一聘制,每年为被聘用的科技特派员发放聘书,同时签订科技目标责任书。在科技特派员下派工作期间,由县科技局会同有关部门,对特派员驻点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不服从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管理、无故经常缺岗的要进行通报,并取消当年参加评先评优的资格,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或在工作中造成重大失误的,报县纪检委、县委组织部视情进行处理。对由于自身条件、业务能力等原因不能继续胜任工作的,县委组织部可根据所在乡(镇)党委及科技局、派出单位的意见提交县委常委会予以调整。
(三)坚持以完善机制为重点,确保人才在农村大有作为。人才要有所作为,不仅需要营造宽松的环境,还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激励措施。XXX县在引导大批人才到农村工作的同时,不断强化制度配套建设,完善人才服务机制,使各类人才农村能干事、干的成事。
一是健全协调机制。由县委基层办牵头,建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相关单位、部门、企业负责人和各类人才发展的协调会,研究确定各阶段的重点和工作措施,协调解决各类人才在农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告知职责,引导下乡人才履行好农业科技特派员、林业科技特派员、农机科技特派员、牧业科技特派员等职责。
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对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进行援助服务,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对自愿或组织选派到农村帮助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服务期间适当给予津贴补助;对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场所、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乡(镇)涉农站所和村干部岗位出现空缺或补充人员时,择优录用回乡创业中表现突出的大学毕业生。三是鼓励农村各类人才流向农村、服务基层政权。在培养党员和村干部工作上,按照“双培双带”的思路、重点考虑把政治理论强、实践能力强、致富能力强的人才吸收进来,并为人才创造好的发挥条件,让人才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带动其他群众共同发展。我县XXX乡别迭里村的XXX同志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在牲畜育肥等方面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并且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通过近几年的培养,现他已成为了一名群众信赖的村支书,发挥出了领导和管理的能力,带动了全村勤劳致富的新风尚,充分体现了人才的作用。
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不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培训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发展,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开展学用活动讨论、评比、竞争。通过评比、讨论、竞争等方式方法,“给予一定待遇,给予一定职务”,形成人才比、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我们利用对口扶贫县市的优势建立了有关单位赴内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的制度,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业务能力和提高素质。
(四)坚持人才工作机制创新。
XXX县按照“用好现在的、培养自己的、留住关键的、引进急需的、贮备未来的”实用人才工作思路,努力建设符合实际、适应XXX县“三业一出”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一是继续调整和优化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建立一支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按照“总量要增长,层次要提高,结构要合理”的要求,在年龄、文化程度、专业、层次、性别、数量和地区、部门和行业分布等结构方面做好工作,在年龄结构上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上继续优化,不断充实畜牧业、林果业专业技术人才;着眼于经济的长远发展需要,破除陈旧观念,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完善选人用人的方法和程序,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拔任用新机制,积极探索专业人才在“三业一出”工作中的流动机制,使党政人才队伍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
二是继续改进和创新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方式,下大力使各行各业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遵循人才供求的客观需要,改革和创新党政人才的培训方法、渠道和机制,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激励制度,努力提高培训质效。使用方式更加灵活多样,组织在“三业一出”中表现优秀、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到XX、XX、XX等周边参观学习,寻找差距。
三是建立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调整人才结构。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利益机制,使其在引导人才流动、鼓励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方面起基础和关键性作用。加快完善人才资源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人才供求信息联网,使信息成为人才交流、求职、就业的主要引导工具。建立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妥善解决人才流动争议,保障和维护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搞好人才市场场所建设,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加强人才市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化程度。
四要建立和完善促进人才流动的有关制度。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打破人才身份等限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探索多种人才流动形式,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制度。
(五)营造环境,留住优秀人才 “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做到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感情上信任,待遇上倾斜,积极地、全方位地营造一种尊重知识、鼓励创新、信任理解、宽容的良好环境,鼓励人才发挥潜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进一步用好和引进人才的实施意见》,大胆吸收借鉴外地经验,以优惠的政策吸引、激励人才。宣传优秀人才,表彰优秀人才,树立人才典型,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舆论环境。建立健全县领导与高级知识分子的联系制度和定期走访制度,让人才真正体会到领导重视、社会关心,充分激发人才的创业热情。为人才提供优质的服务,解决人才工作的后顾之忧,急人才之所急,想人才之所想,努力创造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环境。
(六)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
着力依托人才市场,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臵作用,促进人才的引进。对我县紧缺的建设规划、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人才,除直接调入引进外,还采取兼职、聘请、技术承包、技术或管理入股、项目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也可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等。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1、加强培训,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素质。一是在培训对象上,要实行多层次培养。对象选择上按工种和行业特点,对种养大户进行重点培训,技术人才强化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要打破传统观念,拓展培训对象。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本着“不拘一格,但求实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打破传统的农村实用人才观,充分认识到外出打工返乡优秀青年、农村外来的各类经纪人队伍、优秀的部队转业军人等都是农村新型人才,明确了只要是对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起到积极示范带动作用的一律纳入培养范围。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要实行多样化培养。要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突出重点,把握实际,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制定重点培养内容及规划,同时明确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类别和数量。三是在培训方式上,要实行多渠道培养。利用“活动载体”培训,充分利用“三下乡”、“科普宣传”等形式开展科普知识培训。利用“基地”、“示范点”进行现场感官性培训,利用科技示范点、种养大户现场培训的方式,通过讲解和现场参观,更加直观地对大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要注重“走出去”考察学习的方式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
2、建立市场开发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机制。结合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以优势产业带动或以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要充分发挥现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市场+农户”等的形式,由公司、协会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将技术、人才、市场结合起来开,开发农村实用人才。
3、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结合起来。随着农村城镇化不断加快,农民大量向城镇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是现阶段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工转岗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力和增收能力。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一是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对农村实用人才在开发农业产业上,出台优惠政策,提供信贷、用地、品种、技术、信息等的支持。二是在政治待遇上给予肯定。对年纪轻、文化素质高、技能技术过硬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选拔到村干部队伍中,加强锻炼,带领村民致富。三是荣誉上激励。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创先争优”、“农村十佳优秀实用人才”等创评活动,树立典型,加强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开展每年一次的奖励表彰大会,授予荣誉证书,增强其荣誉感。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推荐阅读:
我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现状与思考10-30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10-20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10-12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10-19
关于加强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思考08-20
加强阿克苏农村宗教管理工作的思考10-07
加强公安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9-16
我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9-26
加强农村党小组建设的实施意见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