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路径思考(精选3篇)
1.“微时代”下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路径思考 篇一
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时又有它存在的特有问题,只有理清实践教学的内涵,明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解决的方法,才能切实提升实践教学的实
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课程设置的新方案,明确提出落实课程新方案要加强实践环节,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教社科[2008]5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也强调:“要从本科思想政治
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探索
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确保不流于
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执政党思想宣传的主渠道,承担着重要的宣传、引导任务,在该课程中,实践环节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它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配套进行,具有直观性、可见性、有效性的特点,对于提升理论教学的实感体验具有较高的作用,能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是与“思政”课理论教学相区别的,在校内或校外,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分析的能力,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现实问题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为选择,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道德
体系。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它是与理论教学配套进行的,内容上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重在传授理论,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但因为理论性强,光是理论授课显得很空洞,没有实体体验,效果不佳,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政治敏感度不高,兴趣不大,接受理论还停留在背诵和记忆程度,根本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实践环节的辅助和加强。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讲授理论,而在于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听、看、走、谈、讲、写等方式,成为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升华感情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思政”课的实践有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校内实践又分为课堂上组织的实践活动以及课外进行的校内实践活动。校内的实践活动组织的形式一般有课堂讨论、观看教育片或纪录片、主题演讲、社会调查、主题报告会、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各种校园活动等,校外实践主要以参观考察为主,以及学校其他部门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活动等。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境与原因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各所高校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做出了多项改革,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思政”课实践教学安排随意性大,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
根据要求,专科院校需设1个学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怎么安排,安排什么内容,部分学校却是由老师自己说了算,随意性很大,出现了“有时间就搞,没有时间就算”的情况。除此以外,高职院校“思政”课普遍实行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多,少则百人,多则几百人,很难做到全覆盖,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的实践都不易开展,尤其是课堂上的实践环节,即使开展也因为人数和课时的限制草草了事,只有部分学生能参与其中,其余学生因无法参与就抱着“看戏”的心态,缺少认知的提升。课后布置的社会调查、撰写心得体会,更是应付了事,到网络上搜索后直接下载修改,没有进行实践活动就提交了实践报告,教师也往往因为工作量大以及文章千篇一律简单批改,根本达不到实践的效果。校外实践也要受到时间、空间、经费、安全等条件的限制,这些限制因素再加上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以及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放弃或减弱实践活动的开展。
2.教师各自为战,缺少统筹安排,合力缺失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不仅涉及该课程的授课教师,还涉及学校其他部门的一些行政人员,而这两类人员隶属于两个系列,不能很好地结合,将实践教学割裂开。比如,学校的团委、学工处、宣传处等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如慈善募捐、志愿者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都是属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但是这些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思政”课的教师却不清楚、不了解,具体开展情况和结果反馈也搞不清,导致出现重复劳动,花了钱耗费了时间,因为缺少统筹安排,却没有收到实践教学的效果。
其次,教师在实践教学的开展中担任组织协调、理论指导的角色,且都是单兵作战,要使实践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就需要这位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课堂掌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灵活的方式方法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教师本身可能存在知识结构不全面,能力不足的情况,这就会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实践教学组织过程中,老师也会因为顾虑而选择放弃或简化操作。
3.高职院校注重专业课实践,忽视“思政”课实践
高职院校“思政”课属于公共基础课,不是专业课,也没有专业培养的学生,在高职院校形成了一种观点,公共基础课不重要,可有可无,包括学生、家长在内很多人都认为“思政”课没有开设的必要,讲的都是大而空的道理,有些道理从幼儿园就开始教育,没有必要在大学再教。有些专业教师也认为,“思政”课谁都可以来讲,不具有技术性。在课程建设、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教师培训等等方面都会有倾斜,对于专业课程的实践安排、管理和考核都更加规范更加有保障,相比较“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就比较逊色。
2.“微时代”下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路径思考 篇二
一、微时代条件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机遇和挑战
(一)微时代条件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机遇
1. 微媒体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微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开放性,学生可以在这一平台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这一平台上的资源丰富、覆盖面较广,也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说在信息的传播上和以往的媒体形式有很大的区别。目前各种微媒体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微媒体这一平台,实现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实践。
2. 微媒体丰富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
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人与人交往时的地域限制,而微时代的来临,让人们之间的交往达到了质的飞跃,成为了新的社交形式,微媒体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在过去的思想政治课教育上,学校只能通过课堂学习和课下的座谈、讨论等进行,在地点、时间和形式上的限制更高,而微媒体可以让高职院校突破这一限制,通过生动的文字、丰富的图像等多种方式将思想政治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极大地丰富了这一过程。学生利用手机随时可以阅读教师微博、微信等内容,也丰富了学生和教师互动讨论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微媒体实现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时性
借助微媒体,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思想变化的过程,了解学生的真实心态,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变化特点,采取差异化教育方法,也能让学生消除心理隔阂,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微时代各种社交软件的实时性及时实现和学生的交流,可以在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有针对性地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及时纠正,帮其避免错误思想的影响。
(二)微时代条件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挑战
1. 微媒体信息含量较为复杂
微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学生获取信息时不仅仅有正面信息,也可能接触到一些错误的信息、腐朽的信息,甚至还有一些反社会的论调,这些言论借助微媒体也可以实现大范围的传播。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判断能力还较弱,不能完全正确分析自己所看到的信息,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信息误导,形成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由于微媒体信息内容的良莠不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让教师们感到甚为棘手,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思想理论的灌输对这些复杂的信息带来的负面效应束手无策,这种情况对高职院校的思想素质教育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2. 微媒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微时代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移动设备,微信、微博是学生社交的主要方式,微视频、微电影是学生日常消遣方式,很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不由自主地翻看手机,影响课堂学习质量,甚至还有的学生在考试时用移动设备作弊,思想政治课教育遇到了新的问题,课堂效率不高。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自律意识较差,这种现象更为普遍,甚至个别学生会因手机问题跟教师发生冲突,严重影响课堂秩序。
3. 微媒体让学生的现实社交产生障碍
微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借助移动设备,可以在微信、微博上和人沟通交流,无论是附近的人还是同城的人,甚至是其他国家的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沟通交流,学生也更为习惯这种不见面的交流方式。而在现实社交生活中,一些学生却很难适应,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基本社交能力逐渐减退,甚至有时一个宿舍的舍友也要通过微信来沟通,在现实中却不说话。这对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社会,走入工作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微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方案
在微时代条件下,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微媒体给教育工作带来的便利,正确认识微媒体的影响,不能将微媒体视若毒瘤。其实微媒体平台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看学生对这一平台如何分析利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在微时代下,不能仅仅依靠课程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将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利用好微时代的优势,充分借助微媒体这一平台,做好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工作,做好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工作。
1.以微媒体为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时代下微媒体的出现让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在信息的传播上,微媒体能为信息传播提供一个平台,学校就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工作,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非主流思想和主流思想并存,先进的思想和落后的思想交织,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很容易受到微媒体信息传播的冲击,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面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要做好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上,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能包容多种文化和思想并存,也要抵制一些腐朽的思想文化,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保证高职院校学生能向着正确的方向成长。微时代下微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不可忽视,借助微媒体提供的这一平台,多角度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束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其次利用微媒体的平台宣传榜样事迹,引导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学生的心灵。
2.以微媒体为平台,展开思想政治实践教育
高职院校要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力作为宣传的重点,利用微媒体展开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让高职院校学生正确认识真善美,在学习生活中能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在信息的宣传和传播上,需要找出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和大学生思想上的契合点,借助微媒体,用微视频或者微电影的形式,弘扬生活中的美,用学生身边的小事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务必做到深入浅出。利用微媒体做好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将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理想相结合,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弘扬思想道德。针对学生的思想现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也可以展开实践活动,包括勤俭节约、诚信对人、遵纪守法、百善孝为先等,并用微媒体做好记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成果。
3.以微媒体为平台,展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
微媒体给学生的诉求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微信、微博中匿名或实名表达自身对学习、生活、社会等外界的一些看法和思考。这也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我们可以学校的名义开设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公众号,与学生进行及时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将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和“中国梦”联系起来,展开不同的讨论话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发表不同的见解。同时也可以召开网络班会、网络全体会议等,让学生提出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学生一个公开的、平等交流的平台,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形成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新思考。
三、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技术高速发展,高职学生们接触到了更多的微媒体,这也预示着微时代的来临。在微时代条件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有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应该充分意识到微时代条件下微媒体对学生的影响,正确利用这一平台,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结合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特点,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课程的改革,打开在微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新局面。
摘要:在微时代条件下,微媒体改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也应该进一步改革。本文从微时代条件下探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希望对高校的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改革
参考文献
[1]胡红霞.微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21-22.
[2]陈华,何林智,安德志.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维路径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1:49-50.
3.“微时代”下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路径思考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41-02
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普遍不佳,这大大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但目前,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技能、知识的传授占据重要的地位,而思想政治教育却相对被忽视。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高职学生的综合要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正在成为阻碍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其在心理层面表现出更多的叛逆色彩,素质相对较差,心理层面表现出较多缺点,这在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改革。
(二)教学效果提升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很多人认为学生学好技术才是硬道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能压就压。一些学生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视,据《2012年度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在同年的高职毕业生中,88.1%的毕业生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其中有12.7%来自贫困山区,22.2%来自西部地区,寒门学子上高职的比例高于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已成为他们的上升通道。这些学生及其家庭都认为,学好技术才是第一要务,毕业后找工作依靠的是技术,而不是思想政治理论。高职学生观念上的不重视导致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
(三)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需要。当前,社会道德有所滑坡,诚信缺失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被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其所担负的职责极为重要。高职院校的学生超过了大学生数量的一半,其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水平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现实需要。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教学理念引导着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开展,理念的滞后将会导致教学活动失去正确的方向。高职院校主抓的重点是“技术性”和“职业性”,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围绕这些重点来开展教学。而在现实中,教学理念往往显得跟不上节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重视不够,这既包括学校层面的导向,也包括教师自身的意识。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在技能传授这一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开展教学科目的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这类与技能学习关系不大的科目有意无意被忽视。二是对社会快速的发展变化反映不足。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相对模糊,特别是对社会快速发展变化与学科关系研究不足,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往往跟学生的实际需要不相符。例如,很多高职院校教学基本上局限在理论宣讲层面,没有结合本校学生及学科特点进行教学。三是教学理念的动态性不足,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仅仅关注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却没有注意对教学理念的研究,由此导致教学理念的更新不及时。
(二)教学内容趣味性不强。目前,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用的教材是相同的。教材内容抽象、脱离生活、理论性太强、说教意味较浓。对高职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差,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不强,这些教材内容显然不太适合他们的实际需要。由于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目的不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该有所不同,应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灵活性不足。教学方法的合适与否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目前,高职院校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课堂集中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特点,不管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兴趣所在,单通道的知识灌输必然会导致学生兴趣的丧失。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个性特点与普通高校的学生有着较大的不同,这部分学生对于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更具逆反心理,如果没有照顾到高职学生的这一群体性特点,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因此,传统的僵化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应尽快加以改变。
(四)教学评价不够全面。教学评价引领着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学生努力学习的方向,教学评价的缺陷将会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歧途。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模式、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没有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是不全面的。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而言,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应退居次要地位,而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重点应着重加以考核。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教学理念与时俱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在良好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针对目前教学理念滞后的问题,高校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对课程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摆正课程的位置,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开展有利于高职教育办学目标的达成,提升该学科的教学效果。其次,应树立实践教学的理念。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仅仅局限于理论教学显然是不够的,他们更喜欢自主动手实践。最后,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尊重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都应该以高职学生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老师应结合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地调整,这样更容易让高职学生这一群体在学习中体会到被尊重以及被认可,进而更加主动地学习。
(二)教学内容实事求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太过抽象化、理论化,导致高职生难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学内容应突出高职院校的 “技术性”和“职业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应注意收集与本校相关的或是本校毕业生的案例,特别是思想、政治、道德对他们事业发展的影响的案例。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一个人都是有倾向性地接受外部的信息,对于与自己相关的信息会引起人的高度关注,同样道理,可以选择那些与高职学生职业关系很强的教学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案例的组织。其次,教学内容应生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本身理论性强、比较抽象,而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功底比本科生差,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教学内容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口号式的原则要求层面,更应该考虑到人性的复杂特点,注重将高职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困惑作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确定一定要来源于生活,接地气,这样才能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因为有身边的经验与案例,从情理方面来讲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老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选择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感而发,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最后,教学任务的制定应具有开放性,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封闭的、强制性的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诉求,既有的教学内容是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而不是让学生主动选择“去成为什么样”。与一般理工科要有精确结论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制定应结合该学科的特点,制定任务时应考虑到开放性这样一个特点。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是教学组织开展的有效载体,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要做到灵活多样,与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相匹配,可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首先,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案例来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地形成自身良好的道德观念。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学生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互动效果好。其次,任务驱动教学法。高职学生对理论学习较为抵触,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抵触心理,事先通过制定教学任务,让教学任务来引导整个教学内容的制定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用这种方法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得到极大改善。最后,情景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营造真实的情境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借此实现左右脑的并用与协调,并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教学评价多元全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模式单一,不符合高职院校和学生特点,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已刻不容缓。多元化评价模式构建的关键在于评价指标的构建,教学评价指标构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全面性,即指标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学习成绩这一指标,同时还应注重行为层面的考核,不仅仅注重学期结束时的成绩考核,还应注重平时的考核,通过构建一个立体化的、全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完成多元评价模式的建构。二是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考虑到评价活动的可操作性,指标对于高职学生既不可以过于拔高,同时也不能太低,太高学生不能达到,太低评价也就失去了基本意义,因此应秉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指标的制定。三是动态性,评价指标不能固定不变,而是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一个灵活的调整,从而实现评价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宏葱.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0(7)
[2]王丽新.建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J].辽宁高职学报,2010(9)
[3]曹青.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9(22)
[4]杨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及策略研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1(2)
[5]姚春林.论“两课”教学在高职学生德育过程中的作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6]黎海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
【作者简介】黄春梅(1977- ),女,广西柳城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微时代”下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路径思考】推荐阅读: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院校实验室建设探讨06-22
论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提升探究论文11-13
关于新时代新理论新视野的思想宣传09-13
新形势下提升县级党校工作水平的思考07-0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11-21
论提升行政效能的主要路径10-03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07-16
微电影:微时代的创意表达07-22
提升教学质量的学习心得体会10-07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