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

2024-08-27

新常态下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14篇)

1.新常态下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 篇一

新常态下高校党校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高校党校是全国党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校。目前高校存在着师资建设不足、学生入党动机复杂、理论研究滞后及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强化领导,加强师资建设与理论研究,规范管理。

关键词:高校党校建设;现状;对策

高校党校是全国党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高校党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党校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一是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建设明显不足。要提高党校培训质量,关键在于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高校党校的办学规模也相应扩大,不少学校能够讲党课的高水平教师比较缺乏,面临着师资短缺的问题。另外相当多的高校党校的绝大多数课程,都是由兼职教师担任,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党校教师的知识水平、理论功底、教学能力不能与时俱进,难以适应当代党校教育的需要,极大地影响党校教学的质量。

二是学生入党动机出现偏差。入党动机就是指激发和维持申请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的心理倾向和内在动力。入党动机是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信仰、政治追求在入党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正确的入党动机指导正确的争取入党的行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对党充满着感情,把加入党组织作为自己的一种政治追求和政治信仰,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因而他们参加党校学习的动机是较为纯正的。但是,由于近年来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趋势,在对待入党的问题上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有的是为毕业后走上仕途奠定基础,有的是为毕业就业找一分称心的工作添加一个砝码,有的是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是处于对荣誉的渴望,有的则仅仅是为了家长的期盼。大学生中入党动机出现的偏差,客观上加大了高校党校教育工作的难度。

三是理论研究相对滞后。高校党校要想得到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有广泛深入的党校建设理论研究作支撑。从总体上看,目前高校党校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党校的发展实践。高校党校工作的主要理论问题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新形势下高校党校的准确定位与特殊职能以及高校党校特殊的教学规律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尚未出现突破性成果。广大理论工作者对高校党校理论工作的关注远远不够,同时,研究方法单一。

四是管理制度仍不够健全。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独立设置党校,采取与组织部、宣传部等合署办公或合并挂靠的方式。由于没有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无法对学员实施有效的管理,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质量。有一些高校成立了二级分党校,但对二级党校定位模糊,运行模式仍处在探索阶段,二级党校的功能定位、职能分工不明确。

二、解决高校党校建设中?F实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是高校党委强化领导、加强党校师资建设。高校党委要加强经费保障,健全机构、制度,确保党校可持续发展。要从党校体系设置上进行规范,职责分工要明确,高校党校必须有常设的领导机构,要成立党校校务委员会,设置办公室,安排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党校日常教学和管理事务。党委要按照素质优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要求建设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完善选聘制度,探索实行师资联聘、动态管理的机制,逐步形成一支素质精良、富有热情的兼职教师队伍。

二是以育人为本,加强学员理论教育。入党动机是不是正确往往与学生对共产主义事业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认识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有直接关系。在党校授课中要深入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过利用各种形式深入讲授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实践发展观,来加强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增强政治鉴赏力和政治敏锐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三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来提供理论支撑。高校进行科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着眼高校党校建设中的难点和疑点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如党校的基本认识、教育教学规律、等,找准切入点,努力实现理论研究上的重点突破。

四是建章立制,实施规范化管理。要不断完善高校党校规章制度,来保证加强高校党校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既要制定各级党校职责的基础性文件,也要制定对学员教学、考试、管理等一系列环节有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规定和管理办法。例如,制定高校党校工作规程、工作条例、培训工作规划等基础性文件,以及党课培训管理办法、学习培训档案制度等制度文件,使得党校的管理与建设有规可依。

参考文献:

[1]万超,党方圆.“新常态”下高校党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青年.2016(20):39.

2.新常态下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 篇二

关键词:新常态,平安高校,建设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4日发布的统计信息,中国在校大学生高达2547.7万人。高校不仅自身是一个人数庞大的独特的社会群体,而且牵连着千家万户。高校的安宁稳定与否,会对众多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平安高校建设历来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当前的新常态下,平安高校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 新常态下平安高校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1.1 来自社会转型中日益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挑战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加速转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项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反腐败正在有序开展,各种利益关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在中国社会的这一深刻变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安定因素,必然会有各种社会矛盾的积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的这些深刻变化及其带来的诸多矛盾不可能不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大量事实证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凡是有重大或敏感事件发生,大学生都是敏感的感应群体,如果引导和处置不当,就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1.2 来自开放状态下不断呈现的各种新型挑战

近年来,外国人留学中国已很普遍,大学校园外事活动也很常见,校园内外的涉外纠纷、涉外警情也时有发生。互联网状态下,各种反华敌对势力通过网络对中国开展的各种渗透和破坏活动更加活跃,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呈多发态势。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扩大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更便捷地了解世界,同时世界各地的人员、物资和资讯更加容易进入中国。这样的形势虽然有利于贸易的扩大和文化的交流,但也给包括大学校园在内的国家安全带来很多挑战,且日益呈现新型化、复杂化、持续化。

1.3 来自高校自身的各种挑战

(1)思想政治工作相对薄弱是平安高校建设的内在隐患。大学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但有的高校存在重才轻德、重专业课轻“两课”、重智能教育轻道德教育等倾向,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从而使一些腐朽文化和错误思潮在高校有了可乘之机,成为腐蚀大学生思想灵魂的罪魁祸首。如果这种不良倾向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和纠正,轻则会毒害青年学生,重则会构成高校安全的严重隐患,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主导地位。

(2)校园安全事件频发拷问着高校的现行管理体制。当代青年大学生,一方面有强烈的维权意识,但容易冲动走极端;另一方面社会阅历浅,安全意识或法律意识淡薄。这两种情况都容易引发或带来校园安全问题,且与高校现行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关联。前一种情况,比如高校食堂伙食与食品卫生、校区搬迁问题、文凭发放问题、甚至夏天降温的空调安装问题等等,往往是学生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由于高校管理不到位,或者对学生的正当诉求不重视,或者和学生的沟通不及时,这些问题往往就成为校园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后一种情况,极少数大学生有的成为各类侵权事件的受害者,让人匪夷所思,有的为情所迷、为利所累,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让人扼腕叹息。这些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很快通过网络传播,成为舆情焦点,引发网络围观和热议,放大效应难以估量。而此时的高校,相对于舆情的反应,通常显得被动和滞后,进退失措,难以在短时间内平息,从而给高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3)校园社会化使高校管理面临全新课题。最近这些年,中国高校的办学层次更加多样化,一校多区较为普遍,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推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校园社会化趋势明显,导致校园里的人员构成、活动方式、活动秩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校园社会化以及开放程度的提高,出入校园的各类非学习非教学的人员增多,成份复杂,流动频繁,不仅加大了高校安全管理的难度,而且容易滋生违法犯罪活动。近些年,针对校园的刑事犯罪案件偶有报道表明,高校内部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新的安全形势的变化。

1.4 来自日益复杂的高校周边环境的挑战

高校的扩招使在校生人数不断膨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这使得高校难以满足学生的全部需求。这就催生了高校周边发达的商业,所以高校周边的商店、网吧、饭店、旅馆、KTV、出租车等生意异常火爆。校园周边密集而成分复杂的人口存在,其中蕴含着大量不安定因素。因为这里已超出高校安全管理范围,而城市的管理能力通常不足,尤其是夜间营业缺乏必要的管理,大学生受到侵害的事件屡屡发生。

2 目前平安高校建设中暴露的突出问题

2.1 对平安高校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相当多的高校,校领导和老师对平安高校建设的重视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重教研、轻安全的倾向还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有的甚至没有把平安高校建设当成一件要事来抓,没有把它上升到全面依法治校和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高度去抓落实。一些高校能够取得国家科技进大奖,但在一些安全问题的处理上显得水准不高,明显的抓大放小。很多高校对抓教学、抓科研、抓就业是全力以赴、不遗余力,而对抓教育、抓管理、抓安全却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没有认识到校园安全是其他目标的根本保障。

2.2 对平安高校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1)对高校安全的概念认识有偏差。有的学校管理者和高校师生简单地认为平安校园就是“没有事故,没有危险,平稳安全”,没有看到校园安全有着丰富的内容,涵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交通、消防、饮食、医疗、学生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需要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2)对高校安全的范围和对象认识有偏差。有的师生就简单地认为高校安全只局限于校内,只限于学生,没有延伸到高校的周边、网络、其他相关场所和其他相关的管理对象;(3)对高校安全的长远认识有偏差。有的高校只满足于眼前的平安和谐,没有意识到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和将来的发展趋势,以为只要眼前不出事就能代表将来永远不出事。

2.3 高校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不能做到管理常态化。长效机制的缺失导致部分高校的管理紧一阵松一阵,出现了治安问题和安全事故,校园管理就抓得很紧,恨不得把学生全圈在教室里,风头一过就放任自流,有的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就像有的同学说的“大学的氛围是自由开放的”,但往往存在内部改革不够深化、管理放任过度的问题;(2)不能做到治理系统化。部分学校对平安建设中的问题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有大学生外出打工受了骗,往往就事论事,发个警示提醒就草草了事,大学生受骗的成因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帮扶救助、大学生的岗前培训、法律支援等后续工作都没有展开;(3)不能做到管理科学化。有的高校精细化程度低,在管理上随意性比较大,没有坚持依法治校,没有按照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办事,对“平安高校”建设没有开展深入的调研分析,有关的管理措施也只是就事论事、治表不治里。

2.4 管理中的认识误区以及责任意识淡薄,大大降低了安全管理的效果

(1)责任推诿,没能形成有效的齐抓共管的合力。谈到校园安全,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那是保卫处的事,与自己部门没有关系。正是在这种意识的支配,在维护校园安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单打独斗、唱独角戏的情况;(2)大学生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被严重忽视。在平安高校建设中,大学生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但在有的高校,把大学生这一主体排除在平安高校建设活动外,认为只要管理层发挥作用就行了,不需要学生的参与。由此造成在平安高校建设活动,大学生参与程度低,也影响了平安高校建设的效果;(2)高校安全管理存在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平安高校建设的信心。如高校一方面自行车失窃案件多发,另一方面校内“僵尸”自行车堆积成山;一些高校危化物品管理不善,导致严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等。

3 推动新常态下平安高校建设的主要举措

3.1 从国家战略高度看待平安高校建设

高校的平安与否,不仅关乎到高校的正常教学与科研秩序,关乎到学生能否安心学业,而且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甚至会影响到国家政局的稳定。任凭错误思潮在高校传播、蔓延,任凭高校内的不安定因素自由发展,在国内或在境外都是有过惨痛教训的。因此,平安高校建设,从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及其各职能部门,乃至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或行动,以维护好高校的平安与稳定。

3.2 重视平安高校建设的舆论宣传

(1)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进法治与纪律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团,将法治与纪律宣传至始至终贯穿于学校教科研的全过程,让法治观念、纪律观念和平安观念深入人心;(2)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体即时性强、互动性好的优势,大力推进新媒体点对点的扁平化宣传;(3)完善丰富宣传内容。学校要突出宣传重点,针对易发高发问题,大力推进防火、防盗、防骗、防刑、防交通事故,将“五防”宣传列为学生的必学内容,不仅教会学生熟知相关安全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必要的安全保护技能。

3.3 构建和完善平安高校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

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人、机构、信息、平台等重点要素进行科学调整、合理组合,夯实平安建设的基础。(1)整合内部机构。比如有高校整合了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了本校的应急处突工作中心,构建“一体化”管理平台提升了管理效率;(2)整合信息资源。比如有的高校联合了当地公安部门自主研发的“校园110指挥平台”,将各种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实行信息共享、提升了应急反应的速度;(3)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和专业力量为我所用。比如有的高校与政府职能部门联合积极平安校园共建活动,经常性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大学生应对各种安全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4 抓严抓实平安高校建设的日常管理

(1)重视制度建设。平安建设的常态化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因此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平安高校建设的各项制度,如党政领导责任制落实制度、平安高校建设评估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应制定完善高校教师课堂不当言论监督管理制度,以净化大学讲堂,确保大学讲堂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正能量,并鼓励教师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或问题;(2)落实各类保障。各高校要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来保证平安建设日常工作的开展,要把平安建设的资金纳入到年度的预算,要充分保障本校平安建设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3)重视早期预防工作。平安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好预防,将问题苗头止于未萌。因此在预防中,要进一步完善高校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深入开展高校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及时发现掌握矛盾纠纷、不安定隐患等预警性、苗头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提出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和高校党组织做好校园维护稳定工作提出依据;(4)做好应急响应准备。各高校要在公安消防、卫生防疫、市场监督、安全生产等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符合高校特点的各类应急预案,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对突出事件的能力。

3.5 重视提升平安高校建设的智能化水平

在当今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早已高度信息化。因此,在平安高校建设中,有条件的高校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和平安校园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平安校园建设的智能化,并积极推动校园技防系统与公安、教育部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工作,确保技防设施作用发挥最大化,进一步提高校园安保工作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郑丽萍.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2]谢振安.浅析高校建设平安校园的长效机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3]王一鸣.新时期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3(24).

[4]赵文曼.深化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措施与对策探讨[J].科技视界,2014(20).

[5]王亮.新时期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0(24).

[6]陈亚峰,周云云.对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

[7]张宏建,彭玉华.浅析影响新时期平安高校建设的因素[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

[8]于家琦.论“平安高校”建设的创新理念、机制和举措[J].社会纵横,2013(3).

3.新常态下的“一带一路”建设分析 篇三

【关键词】新常态;一带一路;建设分析

一、关于“一带一路”

(一)什么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地缘经济、地缘政治以及社会形态学等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主要目的是在通路、通航的基础上通商,即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构建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

(二)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内部需要:目前我国的人均GDP还属于中等收入经济体,国内的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因此中国需要新形式的开放,需要将自己提升为高收入的经济体;2、外部原因:第一个外部原因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失衡,我国的经济需要重新平衡;第二个外部原因就是国际经济战略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几点建议。习近平主席关于新常态下“一带一路”建设的几点建议为:1、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2、以经济走廊为依托;3、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4、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5、以人文交流为纽带。

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一)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特征,其与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有关。潜在增长率是理想状态下的增长率,是指一国(或地区)经济所生产的最大產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率,或者说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主要与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等因素有关。在新常态下,由于我国的劳动投入增加,资本投入减少,全要素生产增长变缓,潜在增长率将呈现下降的趋势,即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结构层面---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结构优化:由于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减少,而资源环境在不断强化,一二产业比重下降,服务业发展加速;2、区域结构优化: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实现了区域的协调发展;3、城乡结构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差距不断减小;4、收入分配结构优化: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工资增加,服务业占主导;5、需求结构优化:收入提高,消费需求增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三)动力层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廉价生产要素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常态下,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得经济由原来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风险层面---挑战增多,不确定性风险显现。新常态下,随着经济的增长速度、结构层面和增长动力源的改变,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多,不确定性的风险也逐渐显性化,例如房地产市场的衰落导致银行相关贷款的风险隐患。

三、新常态下的“一带一路”建设分析

(一)正确认识“一带一路”,适应经济新常态。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要进行“一带一路”的建设,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一带一路”,要认识到“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一个合作发展的倡议和理念。其次要明确“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层含义,“一带一路”建设是各国共同的事业,是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以及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的共同体;最后要牢记“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目的和核心内涵,积极开展、优化建设。此外,还应积极了解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特征,以便根据特征而做出相应的适应措施。

(二)对外明确“一带一路”的内涵,消除误解及曲解。“一带一路”建设是各国共同的建设事业,因此,中国应尽快对外明确“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例如:可以通过发布白皮书的方式进行“一带一路”建设理念和内涵的阐述和相关解释,还可以通过举办论坛、开展合作交流等促进其他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解和认同。对于外界的误解或曲解,我国应积极回应并作出相应的解释,尽量消除误解。

(三)贯彻“四个全面”,发展“一带一路”新理念。国家发改委学术委秘书长张燕生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是新常态下的中国用资本输出的方式进入到亚太和欧洲,构建贯穿欧亚大陆的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四)遵循“一带一路”核心内涵,促进建设良好氛围。新常态下进行“一带一路”建设时应始终遵循“一带一路”的核心内涵---开放、包容、互利、共营。其中,开放是丝绸之路的基本精神,包容是典型特征,互利是现代丝绸之路建设的根本动力,共营是现代丝绸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应以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和互利共赢的古代丝绸之路精神为导向,积极营造良好的“一带一路”建设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建设的顺利开展,还能降低或消除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各方面的风险。

四、结束语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结构层面及增长动力来源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必然趋势。在进行“一带一路”建设时,应正确、全面认识“一带一路”的含义、目的,时刻遵循其核心内涵,深刻贯彻“四个全面”理论,将“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推向世界,实现世界经济的和平、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4.试论新常态下的质量工作 篇四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下的质量工作,必须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有个清晰的理解与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上下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奇迹。然而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们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全球贸易发展进入低迷期,我国出口需求增速放缓,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换档、经济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阶段。综合各方面来看,我国发展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变化。其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也为新常态下的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推动质量发展,提升供给质量

质量工作关系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千家万户,产品质量更是直接影响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党和国家历来重视质量工作,始终将提高质量发展水平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十八大提出,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总书记突出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三个转变”重要论述。李克强总理提出以质量的提升“对冲”速度的放缓,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实现“三个转变”,迈向“质量时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安全需求,是新常态下质量工作面临的新要求和挑战。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大力实施质量发展战略,出台了《xxx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全州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将质量发展目标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质量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普遍建立了质量工作联席会议、质量安全问责、企业主体责任、企业联系点等相关制度,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四大质量稳步提升。但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地区优势之间的差距,全州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的发展方式转变面临巨大压力,传统农牧业转向文化旅游业和现代农牧业的绿色崛起任重而道远,发展动力从依靠资源和初级农畜产品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经济下行压力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产品更新换代和转型升级存在着无形的障碍,市场竞争、资金配置、人才流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有着先天的短板。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引擎,是新常态下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动力。推动质量发展已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我们要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质量发展,建立大质量格局,坚守生态红线,以提升文化旅游业、现代农牧业两大首位产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把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供给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积极推广精益制造、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解决困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关键、共性制度机制问题,形成促进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的内在压力和外在动力,切实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为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强大支撑和动力。

二、夯实质量基础,助力创新发展

质量工作系统性、规范性、技术性比较强,只有抓好基础、打牢根基,质量发展才有坚实保障。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计量、检测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凭数据指导生产,监控工艺,检测成品,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标准是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标准对质量有重要的牵引作用,有好的标准,才会有好的质量和效益;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作为一个完整的技术链条,四者之间互相依存、密不可分。标准为计量、认证可认可和检验检测提供了依据,计量是制定、实施标准的基础和保证,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通过计量手段判断是否符合标准。我国质量监督工作体系正是依托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立完善起来,并通过履行和发挥市场准入、生产许可、监督抽查、风险监控、执法打假、缺陷召回等质量监管职能保障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的发展始终与科技相伴、与创新相随,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对依托生态高地绿色崛起,确保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在坚持和完善现有质量监管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标准、计量、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这4大质量技术基础建设。强化计量基础支撑作用,加快完善计量标准和量传溯源体系建设,结合绿色发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贸易公平、改善民生等计量新需求,大力推进法制计量,强化能源计量监管,规范计量校准行为,合理配置计量检测仪器和设备,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加强标准化工作,加快现代农牧业、文化旅游服务业、节能减排、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与监督机制,以标准化推进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和旅游等服务行业的规范化,提升供给质量水平;推动完善认证认可体系,建立健全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加快实施旅游文化、节能减排、现代服务业等新领域认证认可制度,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增加第三方认证的权威性,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有序发展,完善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制度;加快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工作,优化检验检测资源配置,建设检测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布局合理、公正可信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完善工业产品、食品、农产品质量快速检验检测手段,提高检验检测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社会公信力。

三、构建质量共治,筑牢安全底线

“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形象。在新常态下,市场和人民群众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频频发生的质量安全问题暴露出传统监管方式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实现由传统监管方式向服务型监管方式转型,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科学有效、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质量监管体系,已成为亟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不断改进质量监管方式,切实改变传统“分段式”质量监管模式(切香肠式),深化质量管理体制改革,由“传统型”

向“服务型”转变,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科学有效、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质量监管体系,实现从源头、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监管。重点加强食品、农产品、工业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生活性和服务性产品和服务质量安全监督,强力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安全需求。切实发挥好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坚持以质取胜经营战略,全面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担起“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让诚实守信者通行无阻,违法违规者寸步难行。通过政府、部门、企业的共同努力,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产品和重要领域,综合运用监督抽查、执法打假、投诉处理、集中整治等手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质量问题,切实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维权意识,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着力构建质量社会共治机制,注重从源头上抓质量安全,构筑起安全、环保、健康、优质的“质量大堤”,全面提升质量水平,牢牢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四、推进质量提升,提高质量效益

提高质量水平,已成为广大群众共同的意愿,成为实现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的关键环节之一。事实证明,在新常态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是供给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跟不上去。我们有优质的高原特色农畜产品,无污染、绿色、有机的林下产品和农畜产品,我们有雄伟秀丽的自然景观、广阔的草原景色、风格独特的寺院经堂、色彩缤纷的民族风情和光辉灿烂的红色传承等文化旅游资源,但我们的特色农畜产品并没有太多走向市场,文化旅游业并没能做大做强,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供给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跟不上去。我们要重点围绕文化旅游业和高原畜牧业两大首位产业,依靠质量控制、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标准完善,促进行业质量水平提升。大力提升产品质量,督促企业强化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质量控制能力,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大力提升工程质量,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把工程原材料关,强化过程监督,严格工程验收,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大力提升环境质量,围绕“国家重要的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和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功能定位,牢固树立“金山银山不如青山绿水、千好万好不如生态良好”的发展理念,加快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规划,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重点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大力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转变,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提升,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和测评体系,规范服务质量分级管理,推动建立优质服务承诺标志与管理制度,从基础设施、人员素质和企业文化方面进行改进,促进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品牌创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个人消费市场呈现出个性、多样化、高端化、体验式消费的特点,爆发出巨大潜力。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今后一段时期加强经济方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的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xxxx“十二五”期间名牌培育规划》,健全完善质量品牌发展奖励制度,完善质量品牌激励措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深入推进甘南州特色优势产业和产品的甘肃名牌、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鲁班奖、飞天奖、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认证等品牌的推荐申报和创建活动。从项目、信贷、技改等方面,扶持主导优势产业、特色优势产品和名优产品,支持企业加大品牌创建投入,丰富产品和服务品种,提高产品和生活服务品质。同时,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形成旅游产品、旅游景区、旅游服务等高原特色品牌效应,切实发挥品牌对产业升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加快质量创新与质量提升,助推经

济发展转型升级。

六、开展质量宣传,树立价值导向

加强质量宣传,对提高全民质量意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围绕全州质量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充分利用报纸、宣传栏、电视等传统媒体优势,全面覆盖到网络、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加大对质量先进经验、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曝光一批质量问题和违法案件,发布社会关注的质量信息,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弘扬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5.新常态下的财政政策:思路与方向 篇五

所属: 报告言论

日期:2014-10-10

浏览次数:77次

2014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作为研究者,我们需要理解所谓“新常态”的内涵,就其运行特征进行判断,从而把握好提出政策建议的方向和要领。

一、对新常态的理解

何谓新常态?《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认为,新常态表述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因此,中央以“新常态”一词作为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特征判断,并且以战略高度来提出,表明了中央对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所处阶段的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并且这样的认识也将对我国未来中长期的宏观政策选择产生方向性和决定性的重大影响。《经济日报》钟经文的署名文章则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能简单归纳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几个百分点的表象,而是需要从经济结构的再平衡和增长动力的转变等多方面的表现来共同反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也称,与我国增长速度放缓相适应的是,中国经济结构目前即将和已经发生的重大的转折性变化。

笔者认为,对决策层的“新常态”这一概念表述,关于其基本内涵的判断在于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所面临的经济运行状态的阶段性改变,即从原来的状态向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常态的转变。尽管经济增长速度不是其唯一的表征,但首先需要对应到的,还是这个国内学术界和其它相关方面已经共同讨论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关于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台阶”的问题。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国年均GDP增长率这一龙头指标,处于9.8%左右的高水平,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的二十余年,则在两位数的10%以上,而目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大多认为这一高增长速度不可能再维持下去,很可能要下降到相对较低的区间。但关于这个新的增长速度区间的量值,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譬如目前宏观调控当局所设定的增长速度“7.5%左右”的相关表述,应该反映了相关管理部门所判断的区间中值;而在学术界,以林毅夫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中国能够处理好当前的基本问题,把需要做好的改革等事情做到位,那么还将有望继续实现二十年8%左右的增长速度;而以刘世锦研究员为代表的另外一些学者则强烈反对这一提法,认为中国目前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增长速度很可能很快会降到7%以下;而花旗银行等机构的预测则更是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所谓“新常态”将放缓至5-6%的增长速度。

在当前还没有形成统一共识的情况下,这里笔者并不打算直接对未来“新常态”下的具体增长速度区间进行判断,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常态”概念下我国经济运行的下一阶段的表现,可以认为是要完成一个以增长速度指标为代表的运行态势的探底过程。关于这一探底过程中我国所面临的现实状态,中央已经有了“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样的提法。事实上,这几个期间的客观存在都是无可否定的,但我认为,在“三期叠加”之上,更需要注意到的是“改革攻坚克难的推进期”的又一重叠加。这意味着在正确处理和对待目前的探底过程中,将过去的状态与相对稳定的新常态上衔接时,我们能够选择的最关键变量即为制度供给变量。而在选择制度供给变量,并伴随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系列努力,即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稳增长、惠民生、调结构、促改革”。其中的“促改革”,无疑是尤其值得执政管理者看重、选择和把文章做足的关键事项。如果能够处理好“促改革”的问题,就将有望相对顺利地趋稳,并通过结合调动各种上行因素来对冲下行因素的努力,能够完成一个“蓄势”的阶段,进而迈入能够追求一个长期中的次高经济增长速度区间的阶段。

尽管目前关于这个次高增长速度区间,并没有一个研究主体可以拿出全套的模型处理实证数据进行预测而得到一个较为精确、能够形成共识的判断,但笔者认为,我国应当有望在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于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区间运行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这主要基于以下的分析认识:

首先,现阶段我国在城镇化和老龄化等大的演进趋势面前,所具有的潜力、活力的释放空间依旧是清晰可见的。譬如,在经历此前若干轮的建设与升级换代改造后,我国的基础设施目前依然存在着较为迫切的、进一步换代升级的需求。从我国高铁客运所经常面对的“一票难求”的旺盛需求,或者其它领域不鲜见的“局部短缺”现象,我们不难观察到未来通过进一步激发产能的利用能力、增长空间和需求释放以后,由供给的回应所能够形成的支撑未来继续增长的条件。具体考察可以列举,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在空间包括: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实体经济技改换代空间;基础设施多轮升级空间;服务业成为长期增长新引擎的空间;与科技、信息等因素结合的农业现代化空间;环保产业应运而起的增长和支撑作用空间;地区间的梯度推移空间;消费占比低的调整和人均收入增长空间,以巨额外汇储备支持“走出去”的对外投资空间,等等。但所有这些空间的打开、潜力的释放,莫不需要以改革来“激活”,以制度供给来提供放大“乘数”。

因此,我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常规投资活动边际收益下降的过程中,依然具备了通过改革释放制度供给红利的巨大潜力。通过改革来放松供给约束,以制度供给来激活供给潜力,是目前最值得争取的未来增长前景。通过改革来达到经济增长“趋稳”、“蓄势”,把“新常态”和需要调动的“新动力”,以及在认识上特别需要强调的“新供给”有机结合,应是使未来我国进入长期的次高增长速度区间状态的最重要着眼点。

二、走向新常态中的宏观调控亮点

在新常态下,我国的宏观调控管理政策也需要从思路上调整,结合“促改革、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达到使经济增长完成“趋稳”、“蓄势”和进入“新常态”的次高速增长区间的目的。当前,在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变的同时,我国宏观调控总体贯彻了“相机抉择”原则。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改革元年”,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调控具有为全面改革的展开提供条件配套的特殊意义,而年初经济运行一度表现出的较明显的下行压力,亦使宏观调控当局的动向与举措备受关注。半年过后,已看到颇具亮色的调控成绩:继龙头指标GDP于一季度报出7.4%的增长率之后,二季度的运行又在明显企稳的同时略有回升,GDP增长率达到7.5%,使上半年的经济增速站在7.4%以上。从PMI等先行指标的动态和一系列经济指标综合分析,预计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有望重演前面两年“前低后高”轨迹、至少不出现明显下滑,使全年经济增速达于7.5%左右,应是大概率事件,即年初“两会”上提出的经济增速引导性预期值,应当可以实现。

客观地看,上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特色和亮点,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一以贯之地体现了“让市场充分起作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调控理念。哪怕在年初经济下行压力较明显、市场预期较悲观、甚至有境外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舆论抬头的情况下,宏观决策层坚持明确地给出信息:只要中国经济运行处在可接受的区间之内,政府决不启动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这是在7.5%引导目标量值加上“左右”二字的情况下,清晰宣示了“使市场充分起作用”的空间,而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正是挤压、排解过剩和落后产能、促使企业和产品升级换代的有效压力与动力机制。这一点表明中国宏观调控当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调控哲理,在复杂局面和压力时段中,具有其稳固的逻辑和坚强的定力。

二是在维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框架不变的同时,成功地贯彻宏观调控的“相机抉择”原则,以所谓“微刺激”有效推进了“稳增长”,并提振了市场信心。从宏观运行状态的“区间掌握”出发,宏观调控当局在认为无需对财政、货币两大宏观政策“积极—稳健”搭配这一基本框架和各自定位作出调整的同时,又审时度势、灵活运用了经济调控理论的“相机抉择”原则,在政府投资安排、财政支出重点和支出进度、货币政策力度和定向等方面,作出了一些必要的“稳增长”举措,被舆论界称之为“微刺激”,动作虽“微”,但有理、有利、有节,效果已经有较好显现,市场氛围也随之有所改善和提振。这一点也体现了中国“宏观调控艺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在宏观调控中鲜明地运用“供给管理”方式和手段,注重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强调结构优化,兼顾一般。在所谓“微刺激”的投资事项上,通过适当对高铁工程、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项目、农村水利设施项目等作出重点支持,既能对经济运行产生适当的景气提升作用,又能体现在改善民生、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升级并培育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后劲等方面的综合效应;在财政“结构性减税”事项上,特别注重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减税支持,既有利于鼓励“草根创业”和民间资本释放潜力活力,又有助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雪中送炭”式扶助低端;在货币政策几轮适当掌握的“定向降准”中,颇具中国特色地把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总量调节型政策工具加以结构化运用,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弱势”领域。这些都使中国宏观调控在供给侧的“有效供给”机制得到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较好发挥。

四是把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把短期与中长期目标有效衔接。在调控中,坚定地实施减少行政审批、简化企业工商注册程序、压缩政府“三公经费”等行政成本、扩展“营改增”改革的行业覆盖面、推进反腐廉政建设、进行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等改革举措,并为下半年即将正式展开的财税配套改革、公车制度改革等作了很好铺垫,体现了在宏观调控中把短期状态掌握与中长期“攻坚克难”配套改革过程衔接起来、寓调控于改革的全局协调和长远追求。

在上半年宏观调控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上,今年下半年,8月间又遇下行压力,但当局基本态度是主要看就业率和物价指标而不看重增速,估计下一段我国宏观调控将会继续体现上述亮点和特色,但随各项改革任务展开,全局协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的确可能上升。建议有关部门总结把“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更多注重“在供给端发力”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跟踪国民经济运行动态并前瞻性地考虑政策储备与项目储备,在全面改革深化推进过程中,使我国宏观调控更好地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取向和促改革、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功能与效应。

三、新常态下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优化

新常态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必须立足于服务全局,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与提高质量,并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把短期的、的调控与中长期实现“五位一体”全面改革目标衔接起来。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优化,至少需考虑把握好如下要点:

一是两大政策协调搭配的框架,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使市场充分起作用”的调控哲理。只要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处在可接受的区间之内,决不贸然启动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双松”搭配。目前以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来作“一松一紧”的搭配,总体上适应新常态进入期的调控需要,有利于在景气水平、就业率水平可接受的底线上,让市场更好发挥“优胜劣汰”、调整结构的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只要经济运行不出现可能穿破底线的重大特征变化,对此决不轻易改变。

二是两大政策在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互有侧重、优势互补的同时,总体上需更多考虑强化与优化“供给侧管理”。货币政策的调节通常势必带有总量调节特征,而财政政策在配合、策应货币政策时,理应把现阶段的总量扩张(以赤字规模和举债安排为代表)与明确的“区别对待”结构导向政策相结合,突出重点,兼顾其他,以财税政策手段倾斜支持三农、社保、小微企业、科教创新、教育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另外,2014年货币政策方面“定向降准”等把总量型政策工具结构性运用的操作,也值得及时总结经验,加入“供给管理”的区别对待式政策组合。以财政、金融相互协调机制支持的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发展,亦需放入“供给管理”框架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在供给侧发力,有助于结合中国国情与特定发展阶段,在新常态下把从保障房建设、小微企业创业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等,到重大项目建设等的一系列重要事项做好、做实。

三是两大政策的设计与运作必须积极有效地服务于、配合于推进财税、金融等方面改革的展开和深化。财政改革作为在被称为“全面改革元年”的2014年率先启动的重头戏,将在预算管理、税制和中央地方体制关系三大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也将在财政信息透明度、跨预算编制、资金绩效提升、转移支付、地方债务、具体税种改革和中央地方分配关系等方面产生众多与新制度供给相匹配的新政策供给需求。金融改革的一些重要事项,如存款保险制和中小金融机构兴办、人民币“走出去”与汇率机制的优化、特别是关键性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等,亦都摆上了改革议程,需要政策配合。两大政策还要在深化改革中于国债发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管理等“结合部”方面创新机制。以财政政策为主支持公车改革、司法改革、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等等,亦是无法回避的重要任务。政策的设计和优化,需要服务改革、寓于改革。

以上关于两大政策的松紧适度合理搭配、供需管理结合而更加注重供给管理和服务支持改革,其内在逻辑都是在于要适合新常态的“趋稳”、“蓄势”与“创新”需要而服务全局。

作者: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贾康

6.新常态下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 篇六

作为高耗能的行业,水泥行业一直备受关注。近两年来,水泥行业整体呈现一种“新常态”:即产量低速增长,产能过剩短期内难以改善,大企业兼并重组进程加快,中小企业夹缝中艰难生存;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日益提高;拼规模、拼成本的竞争方式正在改变......为了深入推动建材行业节能降耗,提高水泥企业能效水平,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国发[2014]23号)文件,各省都纷纷响应。其中,山西省政府办公厅颁布《山西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经信委组织编制了《山西省水泥行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方案》,在水泥行业启动了能效对标活动,“对标”进一步深入水泥企业的管理创新工作中。

其实,早在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对于央企业绩考核新规定中就首次引入“行业对标”原则,引导企业以同行业先进企业的指标为标杆,通过持续改进,逐步达到标杆企业先进水平。2013年起国务院国资委正式下文号召广大企业,加强开展对标管理,下属很多单位都已经在开展对标培训、导入标杆管理项目。

水泥企业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技术与装备都得到了大力提升,但是管理模式上却一直没有突破性创新。权威对标管理专家陈泓冰先生指出,对标不只是一种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管理哲学和管理规律。如何在新常态环境中加强管理创新、做好同业及跨行业对标、改变传统发展模式、降本增效、搭建及优化高耗能企业的各项指标,实现企业健康增长尤其是大幅减亏,这是摆在每个水泥企业面前的新问题。

7.新常态下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 篇七

我们从事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要深刻认识到,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创新驱动的新常态、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常态,都给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新要求,也提供了新空间、新机遇。处在石油和化学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这条主线,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创新石油和化工的企业文化,引领行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完成“十三五”行业发展目标、为加快石油和化学工业向强国跨越的步伐,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这里,我就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引领新常态,提几点建议:

第一,引领新常态,必须与时俱进地调整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就石油和化工经济而言,企业文化建设属于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也就是说,经济建设的诉求、企业发展的追求,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理念、方法和步骤。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从精神层、执行层、物质层为企业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形成了“企业识别”式的文化体系,推动了自身的快速成长。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是与发展相结合、与管理相协调、与人本相呼应、与品牌相促进的文化创新体系,它代表的是企业的一种内涵和深度,是企业保持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我们要努力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格局,以与时俱进的勇气和引领发展的智慧,深入研究新常态下石化企业的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努力践行石化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推进企业文化理念的创新,抓好“落地”模式的再造,增强新常态模式下的企业文化力。

第二,引领新常态,必须重新审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大家可能都读过习近平总书记所写的《之江新语》,这本书中发表了10年前他写的两篇关于文化建设的精辟之论。他在《文化是灵魂》一文中写道:“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他在《文化育和谐》一文中指出:“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本质和功能的深彻洞悉告诉我们,企业文化建设要引领新常态,就其本质而言,必须以“弘扬中国精神”为担当;就其功能而言,要以“凝聚中国力量”为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融入经济发展的洪流,回归到“润物无声”、“攻心为上”的功能,激励干部职工为实现中国梦、行业梦、企业梦和员工梦而不懈奋斗,为企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精神动力,这才是企业文化引领新常态的重中之重。

第三,引领新常态,必须推进企业文化理念的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石油和化工行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的根本之策。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必须与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相适应。一是要创新文化建设理念,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的绿色发展。二是要创新科技驱动理念,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三是要创新经营管理理念,改造商业模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四是要创新安全环保理念,塑造绿色化工形象,打造本质安全企业。五是要创新责任关怀理念,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引领新常态,必须抓好“落地”模式的再造。文化理念只有落地践行、文化建设只有落地实施,才能发挥其引领发展、鼓舞士气、协调管理的效能。企业文化建设切忌搞形式主义,要把促进企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作为首要标准,这样才能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要认真总结、大力推广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大会以来取得的丰富经验和成功做法,充分发挥示范企业和先进单位的表率作用,鼓励企业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新路子,通过落地模式的完善和再造,“落”出活力,“落”出实效。

8.新常态下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 篇八

【摘要】当前,我国处于新常态的发展状态下,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大学英语教学,高校大学英语教育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高校英语教育者要深入分析本校英语教学的特点,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新常态下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点及应对对策,供广大高校大学英语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新常态;大学英语;教学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3

1.前言

国家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我国教育部门重新调整了英语能力测评体系,同时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英语教学。高校应该担负起人才培养的责任,不断总结新常态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并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措施。高校英语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2.新常态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点

2.1大学英语教学形式增多

现阶段,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不断增多,“分类指导”、“多元化培养”等教学思想越来越成熟,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在这些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教学形式,使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2.2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不断优化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各高校积极对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语言形式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必修课逐渐转变成以教学内涵为主的选修课,英语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不再是单一的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开始向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转变[1]。此外,互联网的共享性给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新的内容和形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2.3大学英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加丰富

新常态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学英语教育者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断在教学方法种融入新颖的教学元素,比如,微课、翻转课堂等。在新常态下,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要顺应当前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2.4大学英语教育者迎来新的挑战

新常态的发展背景对高校大学英语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其中,教学能力应该包括英语专业理论知识、英语能力、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能力、更新教学观念的意识和能力等,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能力,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凭借英语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3.新常态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对策

3.1准确定位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与初高中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差别,相对于初高中英语教学来说,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对课程时间进行删减,也可以灵活选择上课地点和授课方式[2]。因此,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要在准确定位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英语学习内容以及形式,凸显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更多开口说英语的机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英语的实用性。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成绩考核方式,如答辩、英语辩论赛等,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3.2更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高校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分层次、自主性、信息化、个性化、为指导,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首先,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逐渐实现以网络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实时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时要把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在第一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推动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知识,自主发现、解决英语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3]。最后,高校英语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参加四六级考试,根据学生英语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允许优先通过四六级的学生免修相关英语课程,暂时未通过考试的学生则继续学习,直到通过考试才可以免修相关英语课程。

3.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对英语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首先,高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让英语教师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要丰富自身知识储备,转变教学观念,特别是当前最为提倡的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高校要积极引入高素质的英语教学人才,增加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高素质人才的比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4.结束语

英语教学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新常态下,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家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高校要积极开展英语教学改革。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校英语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新常态下各方面的资源,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高校大学英语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汤冬冬.新常态下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点及应对对策[J].亚太教育,2015,6(25):101.

[2]張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探讨与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8(05):36-37.

9.新常态下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 篇九

上海市闸北成功教育实验小学是2010年9月由上海市成功教育咨询中心托管更名而来。五年来,学校以“和谐孕育发展,成功放飞梦想”作为办学特色目标。

应用为主,学用结合

自2011年12月引进电子白板以来,学校遵循“应用为主,学用结合”的原则,以互动技术为主的课堂应用提高了教师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

首先,学校邀请专业培训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多次培训。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和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学校本着“抓合力,学校、教师、教研组三结合”的原则,关注不同基础教师的自我提高。其次,学校组织初职教师观摩其他教师的电子白板教学课,共同研讨,有效提高了初职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意识和电子白板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在大部分教师已掌握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学校整合课堂实例开展技术应用专题研讨。教师尝试在教研组集体备课和常态课中将成功教育电子平台与电子白板技术整合运用,提升教学效能。

互动生成,教学转型

理论学习与操作实践的结合,使教师对互动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师从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针对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共同探讨如何构建互动、生成、生态的课堂,并达成共识。

在制定新的三年规划时,学校把“互动课堂”建设作为学校创新工作的重点进行规划。通过“三微”(微课程、微视频、微技术)研究,加强成功教育电子平台、电子白板与西沃智能平板三者之间的有机整合,相继成立了“白板小分队”“数字故事小分队”“微视频小分队”等学习共同体。新技术的尝试与实践,挖掘出教师们更多的潜力,为学校信息技术微观研究的多方面、多层次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学校获得的荣誉

10.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 奋力新作为 篇十

奋力新作为

观音井小学

王文举 作风“新常态”,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果。“新常态”与“旧常态”相比,“新”在理想信念的强元固本,“新”在作风建设的返璞归真,“新”在失范行为的拨乱反正,“新”在精神状态的祛邪清淤。对此,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积极适应,争取新的作为。

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要打消顾虑,坚定信心。面对新常态,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发力的恒心,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进一步坚定对中央正风肃纪的信心,打消顾虑,主动调整思维、心态和行为,积极适应这一新常态,迅速在新常态下来谋划和开展自己的工作;要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学习,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拼搏奋斗。对教育工作来说,我们要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成果,持续改进作风,积极作为,为教育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要自我约束,规范用权。面对新常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与其他人相比,做党员干部就必须遵守更多的规矩、接受更严的约束,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行动自觉。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加强自我约束,习惯在严于律己中担当责任,习惯以清风正气干事创业,时时处处严格按章办事,成为普通党员、群众的榜样;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做到规范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为群众谋福祉,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本分和应尽的职责。对教育工作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用制度管人、管事,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要坚守底线,接受监督。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自觉坚守党纪国法、思想道德的底线,心存敬畏,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坚守底线的模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廉洁从教,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改进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评判,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要适应期盼,提高标杆。面对新常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积极顺应人民的期盼,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自己,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思想境界要更高,履职能力要更强,工作标准要更高,服务效果要更好。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牢固确立群众观念,多办人民群众期盼和欢迎的事。

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要提振精神,勇于担当。新常态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能干事、干成事者提供了舞台。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弘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忠于职守、专于事业的精神,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的大局中展现作为,不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克难奋进,迎难而上,积极创新作为,为教育事业做出新贡献。

11.新常态下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 篇十一

张涛,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模型室主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品牌中国战略研究规划院副秘书长。2003—2004 英国剑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7—2008年美国加洲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高级访问学者,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夫·格兰杰教授合作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要代表著作有《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组合预测—理论、方法及应用》、《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ts Impacts on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动态经济计量建模过程的模型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从收入分配角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计量学精要》(译著),《经济预测》(译著)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计量理论与方法,经济政策评价,金融实验经济学。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呈现减速趋势。对比金融危机前后工业国家经济增长数据,仅有美国大致恢复到经济危机前增长水平。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外贸需求下降,全球贸易总量萎缩,世界货物出口额增速远低于金融危机之前两位数增长的水平。反映全球经济景气程度的PMI指数和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也屡创新低、持续低迷。可以预见,全球经济复苏依旧艰巨。国际经济的严峻形势给正处于速度换档、结构调整时期的中国经济带来很大挑战。

在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在需求侧上主要表现为投资乏力。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受产能过剩抑制,房地产投资在去库存压力下放缓增长,而用于对冲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基础设施投资由于受投资回报率和地方融资能力制约,难以持续维持高增长态势。从产业层面看,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主要来自工业增长乏力。工业发展面临的产能过剩、投资效率偏低、出口竞争力下降,以及传统工业基地断崖式衰退等中长期问题将成为工业恢复中高速增长的羁绊。

中国经济在需求侧表现出的下行压力事实上是由于供给侧长期结构性问题所造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大发展方略,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重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推进解决重大的结构性问题。

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应从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解决技术和商业模式协同创新问题,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传统的创新主要集中于技术创新,从技术特点与性能出发,探寻产品的应用前景进而挖掘产品的市场价值,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但是,随着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单纯的技术创新无法给企业乃至产业带来持续的、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而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为产业创新实现提供必要的保障。从消费者的角度设计企业的盈利机制,注重用户体验,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获取自身的价值。技术创新决定具有竞争力产品的出现,商业模式创新决定产品价值转化为企业价值。通过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统筹资源与市场,提升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解决资源、金融、制度错配问题,以降低改革的风险和成本。金融领域的资源错配、制度设计带来的市场分割等问题是造成效率损失和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合理地配置资源,不仅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充分流动,而且对于降低改革成本、激发经济增长潜力意义重大。

三是解决中国品牌升级转型问题,以品牌为核心整合各种经济要素,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全球市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竞争。从“中国制造”的世界影响力来看,我国企业具备了产量优势,我国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在我国出口的商品中,90%以上是贴牌产品,能为众多世界级品牌做代工说明我国产品也具备了一定的品质优势。

然而,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所带来的产量优势并未改变我国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中始终徘徊在“微笑曲线”底部的局面,关键原因就是我们缺失品牌竞争力优势。201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评价结果显示,从品牌数量的国家分布看,美国拥有228席,占比45.6%,我国有31个品牌入选,占比6.2%,相对于13亿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显然我们还属于“产品大国、品牌小国”。

品牌不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通过品牌建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实现由规模扩张向追求质量效益、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转变。依靠品牌经济,增强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成为当下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节点,全球经济也正处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前夜。“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计划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在经济转型升级期,把品牌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对企业品牌建设的推动作用,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品牌战略发展目标,通过政策的杠杆调节作用激励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树立中国品牌的国家形象。

中国品牌走出去的关键在于创新。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何品牌都要经受适者生存的考验,经典品牌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产品品质、管理方式、营销方式、现代企业制度等各个方面不断创新,同时深入挖掘自身的文化底蕴, 将这种文化与品牌观念相结合,并将这种品牌理念有效地融入到企业理念中去, 通过理念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创新程度如何,决定了一个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走多远,也决定了一个品牌的兴衰。因此,品牌转型升级要把创新作为培育品牌的关键要素,把品牌价值作为衡量创新成效的重要标准。

责编/宋文芳

12.新常态下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 篇十二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城市品牌,竞争协调发展

经济新常态是指今社会发展条件下的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新常态”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 (Mohamed El-Erian) 提出。“新常态”一词首次出现在习近平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的表述之中。7月29日, 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增强信心,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适应新常态, 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目前, 新常态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 并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 这会对中央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国有大中型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重大影响。

新常态之所以“新”, 意味着中国经济告别之前粗放式的增长;新常态的“常”, 意味着在一段时期内这种经济状态会持续, 这种形态的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不再求快求大、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更注重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文明进步、更注重经济增长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更注重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

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心, 加速中国城镇化的进程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新常态的发展, 对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城市已经不是以前观念认为的行政区域所在地, 而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城市品牌形象不再只停留在卫生、整洁的城市环境, 更重要的是能够吸引企业和个人进行商业活动、拉动本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所以政府致力于打造城市品牌, 利用品牌的独特魅力吸引拿到国内外吸引人才、投资和旅游。因此, 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 政府如何通过打造优势的城市品牌, 建设便捷的城市管理系统,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 提高城市核心竞争优势, 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使城市持续健康的发展, 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点课题。

打造城市品牌是综合性社会化的工程, 在传播元素上需要有名称、标识、象征物和宣传用语, 核心层面上是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寻求本城市的核心优势来进行品牌定位。这需要着眼于城市品牌的长远发展, 在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后, 就要整合全社会的资源持续不断地经营和推广自己的核心优势, 并通过这个优势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一、塑造强势品牌城市提高城市核心竞争能力。

这里引入营销理念中商品品牌塑造的方式方法, 来为我们塑造城市品牌提供参考。城市品牌的塑造主要在于理念塑造, 把城市所特有的文化或者其它方面元素提炼出来, 渗透进城市建设的中去。城市品牌塑造的是城市的内涵而不是城市的表面, 通过对城市内涵的提升能大大增强城市的魅力, 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在城市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地位, 可以促进城市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个品牌城市的市民本身具有的城市自豪感是保持城市和谐健康绿色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

第二、塑造城市品牌就是要寻找城市的差异化优点。

例如泉水是济南历史带来的最大特色。过去, 济南在宣传中没有把城市商业魅力与泉水相关联, 使泉水这一重要品牌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城市特色不能完美体现。现在, 济南紧紧围绕各个著名的泉水景点发展城市经济, 进行泉水商业区域规划, 依托众多泉水景点资源, , 把城市、泉水、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古迹与经济的发展, 商业区的打造有效地连接在一起, 使泉水在城中, 城在泉水环抱之中, 商业区域和泉水景观融为一体, 交相辉映, 充分显现济南“泉城”、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名城的独特魅力。塑造优势城市品牌使得城市在人们印象中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从而国内或者国际上造成重要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上抢占先机。

第三、塑造城市品牌关键是在品牌整体推广中保持高度一致的形象和印象。

城市品牌的塑造在营销上可以借鉴整合行销的相关理念, 整合行销的观点认为要塑造统一的品牌, 必须集合拥有的所有资源按照统一的口径对外传播。为了确保受众在接受到一致的信息, 传播者需要进行“接触点”管理。在城市品牌塑造的过程中政府、媒体、百姓和公共环境是城市品牌传播的基本因素, 政府需要整合这几个方面的因素传播统一的品牌观念。在受众的印象中, 环境、媒体和百姓是城市传播中最重要的接触点。政府可以用“提高文明素质提倡公共环境互帮互敬”等活动逐步统一城市品牌形象。

第四、塑造城市品牌可以极大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在这个方面, 大连市可以说是城市品牌建设的一个典型。大连身处东北老工业区, 制造业的传统比较固化, 缺乏开放的商业氛围, 经济吸引力先天不足。唯一作为优势的沿海环境,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 冬季漫长, 真正适合海边旅游的时间只有不足两个月。但是大连把城市管理作为城市品牌着眼点, 从规范的城市管理着手推广城市品牌, 在城市管理方面首先从最基本的上车排队开始, 打造文明乘车环境, 在东北整体粗线条的管理背景下让人眼前一亮。随后根据沿海城市环境优美的特点打造文明洁净的城市环境, 欧式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城市广场星罗棋布、花园式绿化等等一系列举措使得大连成为东北城市品牌中最亮丽的一颗明珠。城市品牌的快速发展, 加上在各大媒体中推广“浪漫大连, 魅力之都”的形象, 使得大连的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节节攀升, 吸引国内外商家投资, 游客观光, 从而使大连从东北传统工业基地的重负下快速走出来, 走上了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的路子。

第五、城市品牌的塑造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单一发展经济引起的经济结构的失衡。

例如以“泉水”著称的济南市。在过去, 人们主要依靠单一的财政渠道治理污染, 先发展经济, 再进行治理污染, 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背离, 因而效果不佳。现在, 根据城市“泉水”品牌塑造的统一部署, 政府把污水治理与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统一起来, 统筹规划, 同步实施, 形成了全面发展的新的局面。通过发展“泉水”解决了环境协调发展所需的资金。通过国家支持和企业共同开发建设使得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保证了环境的协调发展, 使得经济、社会、生活三者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第六、创造竞争优势, 有利于招商引资的实现。

城市品牌是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它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品牌的塑造可以打造城市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品牌城市对周边的人口和经济也具有虹吸效果, 能够吸引周边甚至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前来为城市的发展做贡献, 更可以吸引国内外的投资, 发展当地经济从而更好的推广城市的品牌建设与发展。国外的金融类企业在中国进行投资时, 一般首选的公司所在地是上海, 就是因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上海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中心, 在品牌感知上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环境优秀的代表。

通过城市品牌塑造, 逐步培育著名的城市品牌, 为城市经济、商业、旅游产业、本地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平台, 从而带动城市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通过城市品牌塑造为城市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商业经济环境, 对城市的招商引资、吸引人才、旅游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及城市地位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经济新常态下, 城市要想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必须加强城市的品牌建设, 良好的品牌形象是未来城市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团结大众的思想, 增强大众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一起为发展经济努力, 同时优秀的城市品牌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 如创业者、定居者、求学者等;有助于当地政府招商引资, 迅速提高本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有助于吸引外来人口同时带动旅游业发展等等。毋庸置疑, 随着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 塑造城市品牌必将成为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李怀亮, 任锦莺, 刘志强.城市传媒形象与营销策略[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2]范小军.城市品牌塑造机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3]陶维兵, 李立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M].武汉出版社, 2012.

[4]H.Efe Sevin.Understanding cities through city brands:City branding as a social and semantic network[J].Cities, 2014 (3) :8-9.

[5]张燚, 刘进平, 张锐.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研究:以重庆市为例旅游学刊, 2009 (9) :53-54.

13.新常态下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 篇十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师德建设既是一所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它既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量的竞争力之所在,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为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海盐县教育局制定了《海盐县师德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将师德师风建设列为教育局十大重点工作之一,并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为此,学校结合实际,紧紧围绕教育局提出的“厚德为师,抓师德师风建设,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强化师德教育,履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推进学校教育持续、健康、优质发展。

一、当前师德建设的问题和成因

客观地说,现在的师德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师德失范。价值坐标迷失,理想信念滑坡,师德修养欠佳。二是行为失常。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行为屡禁不止。三是自律不严,有失教师身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关系、利益格局发展变化中出现的新问题,也是在开放的环境下,多元文化的交融,在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上的反映,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

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所以,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着力营造教育的新常态,势在必行。

二、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和路径

1.突出制度建设,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既需要外因的作用,也需要内因的推动,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要调动教师内在的需求,必须建立师德教育的管理机制。笔者所在的学校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和《师德师风检查、评估、考核的实施细则》,也编写了相应的“教师工作忌事忌语”,坚持师德考核和业务考核并重,每位教师都要签订“师德承诺书”,我们还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民主评议,通过问卷调查,争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师德建设工作的监督和支持;通过召开监督员会议听取多方意见,全面了解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将教师教书育人的事迹和职业道德水准作为其职务聘任、晋升、评优、奖惩的重要依据。在教师职称评选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我们还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开展反思评议活动,实事求是地分析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教师队伍。

2.重视班子建设,形成师德建设的网络体系

为促进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化,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书记任组长,学校各处室负责人、年段长等组成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学校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要求领导班子团结一致,自觉做好教师的标杆,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廉洁奉公,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教师。坚持“领导就是榜样”“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保持良好的干群关系,发挥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学校还充分利用党团组织和工会的优势,倾听群众的呼声,开展“我为师德师风建设献一计”活动,随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积极为教师排忧解难。同时,学校不断创新学习形式,通过集中学习、辅导讲座、讨论交流与个人自主学习等方式,力求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3.凸显文化建设,营造师德建设的工作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示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教师精神面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我们从“优化校园环境、培育校园精神,塑造学生灵魂、提升教师素质”入手,倡导“真、实、美、勤、严”的五字校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以特色学校和数字化校园创建为契机,重视校园网站建设,办好校刊校报,大力宣传师德建设的法律法规,明确教育局、学校在师德建设上的具体要求,以“十佳师德标兵”“五星级党员”“我最喜爱的教师”等评比活动为突破口,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利用榜样的力量,鼓励教师加强自身修养,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创设学习先进、争当师德楷模的浓郁氛围,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以“生活力培育”为办学特色,将教育图片和教育话语张贴在行政楼、教学楼的走廊上,时时提醒教师,按规范要求自己,依法执教。

4.结合主题活动,推进师德建设的常态化

为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校针对师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主题,促进师德建设的常态化。一是依托党员教师论坛这一教育和研讨的优质平台。既让教师进行交流,主动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也使教师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如,学校开展的“今天怎样当教师”主题论坛;在青年教师中进行的“爱岗位、比奉献、爱学生、献爱心”等,都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师德建设工作。二是以师德讲堂为抓手,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如,学校开展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主题活动,以及“扬我校名、德教双馨”的教育教学竞赛和“爱与责任”全员读书活动,都能够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学校每年都会利用教师节等节日,开展以“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保证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常态化开展。

综上所述,师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师德建设上,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围绕教师职业“爱心与责任心”这一核心,一如既往地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规范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加速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14.新常态下的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 篇十四

新常态下加强运管系统行业作风建设的思考

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促进道路运输队伍建设,提高运政管理水平,强化行业优质服务的关键环节,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运、依法行政,努力实现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商丘市运管局在抓学习、更新干部职工思想观念,抓纪律、转变工作作风,抓队伍、增强干部职工素质,抓制度、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通过实践,就新常态下加强道路运输行业行风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领导率先垂范,狠抓工作落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加强作风建设,首先要强化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才能确保作风建设工作稳妥进行。只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敢抓敢管,才能形成良好的实干作风,从而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干好、干实各项工作。领导干部要始终明确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把抓落实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始终,树立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破除只图虚名、不求实效的不良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破除实喊虚抓、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树立忧患意识,时刻警醒,不断加压,防止动力缺失和精神懈怠。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的精神风貌;保持奋发有为、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的精神状态;保持面对困难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决心,面对挑战有迎接挑战的气概。时时刻刻做到思想上有新进步,作风上有新要求,工作上有新突破,充分发挥班子的带头和主导作用,用自己的能力、品德、才学、水平和人格魅力去影响人、团结人,带领全市运政管理人员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道路运输业新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坚持不懈学习,注重提高素质

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主要是解决队伍的理想、信念、素质及队伍建设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战斗力等整体功能问题,作风建设的状况决定运政事业的兴衰。因此,作风建设最主要、最紧迫的是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作为切入点,聚焦作风建设,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对道路运输工作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推动道路运输事业科学发展。要坚持学中干、干中学、活到老、学到老。要以学立德,提高境界,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努力培养“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工作、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运管新人。一是要学以致用,开阔眼界。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如果不学或少学,势必会出现“知识折旧、能力弱化”等现象。因此,作为运政管理者,不但要做新知识的接受者,更要做新知识的传播者,以活跃思想、启迪思维、激发灵感,要善于借鉴外地的经验,别人的观点,点燃自己头脑中的智慧火花,从而促进知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作风建设。二是在学习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选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跨越,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探索新形势下争先创优工作的新方式,努力营造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人人争先进的工作氛围。三是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职工加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开展以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化管理为重点内容的创建活动,以“三学一创”活动为载体,把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努力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发奋图强的责任意识,敢于打破陈规陋习,冲破条条框框,把本单位的实际同上级的决策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于干前人之未干,谋前人之未谋,干出自己的新举措,创出自己的新经验,开创我市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新局面。

三、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措施

健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办法,严格制定一系列制度措施,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才能有效地遏制不良行为的发生。要建立健全干部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重点包括以规范内容、组织严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制度,以规范程序、强化职责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制度,以规范行为、保障工作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制度,以廉洁从政、加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监督约束制度,在内部形成一套较为全面系统的制度体系,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如在选人用人机制上,建立健全民主推荐制度、干部考核制度、干部任用制度、竞争激励机制、管理监督机制,逐步构建一套围绕道路运输发展和工作实绩来测评和使用干部的工作机制。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上,要建立健全思想教育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廉政责任机制,逐步形成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惩处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管全局、把方向、议大事、抓落实,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大事、指导全局和宏观决策上,努力做到扭住中心不放松,抓住机遇不放手,遇到困难不低头,加快发展不止步,不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四、坚持一岗双责,强化目标责任

加强作风建设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是提高工作效能。因此,在运管行为作风建设中,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从而提升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要有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地把自己所担负的工作与个人的人格、命运联系在一起,与工作共荣辱,真正把担子挑起来,把责任负起来,在其位、谋其政、善谋事,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要从全局的角度考察自己的工作,不让全局工作在我手里受影响,不让工作进程在我手里被拖延,不让行业形象因我而受到损害,坚决“医治”工作中间的“梗阻病症”。二是要有高质量的工作追求。权力和职务是组织和人民为我们提供建功立业、实现抱负的大好平台,也是我们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的大好机会。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有所作为的信念,怀有大有作为的追求,坚决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太平思想,增强“无功就是过,无为就是错”的意识,把心思集中在干事上,教育广大干部无论是想问题、干事情,还是做决策、做工作都要少琢磨上级知道不知道,多考虑群众需要不需要;少琢磨对自己有利还是无利,多考虑对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益无益。目前,我们行业管理上还存在着职责不清、推诿扯皮,工作抓不到位等问题。甚至有的干部平时不学习,工作不努力,上情不掌握,下情不了解,既不出思路、又不出方法,坐下来不会写,站起来不会讲,下基层不会指导等等。为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沿,认清形势,痛下决心,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才能突破难点,开拓创新;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干,才能出实绩,迎得群众称赞:少琢磨一些私事,多琢磨一些公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运政执法水平,增强科技兴运的本领,为推动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持续长久的不竭动力。三是要有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坚持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作风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不断创新、不断探索,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时间锻炼中吸取营养,深受考验和磨练,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推动运管系统工作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五、建立奖励机制,严格考核考评

抓好作风建设,就要建立全面系统的督查考核方法,及时督查,按期考核,以督查促管理,以考核抓落实,通过督查,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归纳梳理,提出整改措施,责令定期整改:通过考核促进运政管理,增强真抓实干的责任,确保工作全面落实。要不断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大力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每个干部职工的工作量化细化,使干部职工都有压力和紧迫感,从机制上强化“法治”,消除执法中存在的随意性,进一步规范运政执法行为。要改进考核方式和手段,把日常考核与月、季考核相结合,按照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考核机制,加大工作业绩同奖金津贴挂钩力度,奖勤罚懒,切实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激励机制,增强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探讨和建立与目标责任制相配套的能级管理制度,按岗位工作的责任、强度,增加岗位津贴和奖励工资,推动中层干部在其位、司其职、尽其责。紧紧围绕依靠群众监督,始终坚持一切为经营者服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作风建设效果的砝码,把经营业户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从根本上做到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树立运政队伍的良好形象,确保工作得到运输经营业户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六、深入调查研究,强化服务意识

上一篇:erp系统项目管理下一篇:苏派语文的教学智慧 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