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2024-10-02

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精选16篇)

1.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篇一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体育社团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主要目的是减肥;学校场地、器材比较少;经费不足,主要来源于学生所交会费;规模相对较小;学生对社团的认识、态度及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学校主管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以正确的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学生体育社团应加强自身的组织管理,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团的知名度,多渠道筹集资金,为进一步提高体育社团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吸引更多学生参加,扩大体育社团的规模。

2.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篇二

(一) 本次调查的背景

近年来, 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从2005年到2008年, 大学毕业生人数一路攀升:从338万到408万, 再到498万, 直至2008的599万。2009年, 大学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610万。再加上目前社会对人才的有效需求不足、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人才供需结构失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滞后、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失偏颇等多方面原因, 致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迫切需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然而, 这项工作在我国高等学校却起步较晚, 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要求。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关注, 为帮助周口师范学院在校学生对自己进行科学的自我分析和职业评估, 明确职业定位, 从而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 提升职业素质, 为将来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特进行此次“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 并据此对该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供有关方面参考。

(二) 本次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网上调查的方法。

1. 调查对象的选择。

调查对象为周口师范学院在校学生。所有问卷全部采用不记名的形式, 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480份, 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为480份, 有效回收率为96%。在回收的问卷中, 男生220份, 占46%;女生260份, 占54%。这基本上符合在校大学生中的男女生比例。学生专业涉及面广, 代表性较强, 结果较为可靠。此外, 为了解学生对专业、职业及职业生涯规划认识的现状, 我们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和网上调查。

2. 问卷构成。

本次调查使用的问卷为参考相关资料而设计的《周口师范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问卷》。

3. 数据管理与分析。

用Excel办公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结合面谈和网上调查的结果, 我们了解的情况如下:

(一)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 在对自己的个性了解方面, 52%的大学生表示对自己的个性有清楚的了解, 了解自己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职业;32%的学生则表示“不太了解自己”, 不太了解自己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职业。在对自己的能力特长的了解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 大多数学生自信心不足, 他们对于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对个人能力特长的了解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上图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长缺乏了解。究其原因:

1. 部分大学生没有自我认知的意识。

由于缺乏相关知识, 加之社会经历较浅, 他们不懂得了解自我对人生成功的重要性, 因此也就不会有意识地去认识自我。

2. 缺乏了解自我认知的方法。

部分学生不善于通过心理测评来了解自己;不善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成果和表现来认识自己, 评价自己;不善于通过自我反省来了解自己。

3. 自我分析不科学。

有一部分学生只总结自己的优点, 忽略了缺点;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总结自己的缺点, 忽略了自己的优点。

(二) 大学生对择业问题的考虑

1. 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 大学生择业时最关心薪资问题。在择业过程中, “单位的薪酬福利待遇”往往成为毕业生选择单位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排在“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能够发挥特长”“专业对口”之前。具体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 在该校学生中, 家庭经济困难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他们毕业后面临着来自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据统计, 每年全国有26.4%的大学生支付不起学费, 13.5%的大学生甚至连生活费用都支付不起。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来自边远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更是如此, 他们毕业时更加关注薪资问题。

2. 困扰求职的因素。

调查显示, 在求职的困扰因素方面, 75%的学生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73%的人觉得在求职中信息量太少且不对称, 53%的人反映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结合访谈的结果, 我们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的原因有:一是学校关于这方面的讲座开展得少。二是学生自己平时不注重积累这方面的知识。求职中信息量太少且不对称的原因有:周口的地理位置偏僻, 加之该校层次不高, 主动前来招聘毕业生的单位少;学校正处于发展阶段, 这方面的经验少, 在指导学生应对求职方面还处于摸索期;学生自己网上检索招聘信息的能力不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主要有就业指导师资方面和学校意识方面的原因。

3. 影响就业的因素。

应对求职, 68%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最应该培养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22%的人认为最应该先有社会实践经验, 9%的人认为专业技术在求职时最重要。这方面大学生的认知与实际比较相符。

4. 择业观。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有47%的学生认为应该先就业后择业;22%的认为应一步到位, 找个稳定工作;选择自主创业和先不就业继续深造的分别占16%和15%。

此次调查资料显示, 随着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大学生的想法在变, 就业观也在变。许多学生都感到了就业的压力, 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尽快就业是目前多数大学毕业生最现实的想法。

(三) 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

调查发现, 该校73%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3年~5年的发展有过粗略的规划, 但并没有做长期规划;22%的大学生没有仔细规划过或从没有想过;只有5%的大学生有过非常清晰的目标, 做过远期 (人生奋斗方向) 、中期 (人生职业规划) 、短期 (3年~5年的阶段性目标) 的详细规划。由此可见, 在校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象比较普遍。

调查显示, 在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的求职服务中, 职业生涯规划占63%, 求职方法技巧占58%, 职业推荐占46%, 人才测评占25%。大学生正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 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 但是现在并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构和职业顾问。因而, 学校有必要指导大学生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

调查中还发现, 虽然超过1/3的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 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规划以及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却表现出犹豫。在大学期间, 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 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

(四) 大学生对高校制度改革的期望

被调查的大学生对高校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以下期望:一是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二是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确保毕业生至少有半年的实习期, 要把实习落实到实际中去, 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打下基础。三是学校应尽可能多地征集人才需求信息。大力加强就业市场开拓和调研, 加强就业渠道的系统管理, 完善用人单位信息库。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举措, 与用人单位共同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 使之成为毕业生实习、就业的坚强后盾。四是随着社会形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主体等方面的多样化, 高校要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 并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 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从多方面对大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

三、讨论与建议

(一)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据调查, 该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我缺乏了解。了解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 只有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价值观, 才能做出明确的职业选择, 促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成功。因此, 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应是今后该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大学生对自身都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相信自己的实力。要学会运用SWOT分析法 (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 对自己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 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订相应的职业发展计划。

(二) 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 61%的大学生认为明确的职业目标特别有助于在校的学习和发展, 32%的大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 仅有1%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帮助。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试验。在一群智力与年龄都相近的优秀青年中进行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如下:3%的人有自己清晰的长远目标;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60%的人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标;27%的人没有目标。25年后, 哈佛大学再次对他们做了跟踪调查, 结果令人吃惊:那3%的人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行业领袖;那10%的人也都成为各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 生活在社会中上层, 事业有成;那60%的人基本上属于社会大众群体, 生活在社会中下层, 事业平平;那27%的人工作不安定, 过得很不如意。

这个试验说明, 一个没有规划的人生, 显然是很容易失败的, 明确的规划是赢得成功、有所作为的基本前提。只有我们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设定了目标, 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更好地迎接人生路上的各种挑战。

近年来, 就业一直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专家研究发现, 择业盲从、缺乏职业规划是造成就业难的关键因素。很多大学生找工作不知道该干什么、能干什么, 更不知道哪些职位适合自己长远的发展, 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长远的打算。所以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很有必要的。

作为高等院校, 应该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高校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目前就业难的形势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不能改变环境, 那就只能改变自己。只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就业和未来人生成功的重要性, 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 为将来的就业和成功增加砝码。

(三) 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促进正确择业观的形成

调查发现, 很多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方向十分模糊, 不知道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学校和社会也缺少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 大学毕业生存在严重的盲目择业现象。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更是加重了这种趋向。

作为高校, 应该从大学生进校开始就给他们灌输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在大一或大二就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同时请外面的专家, 举办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总之, 高校要采取各种措施使学生在校期间全面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 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 不虚度光阴。

由政府和高校合作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也是一个可行的措施。通过比赛,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督促和引导学校就业工作思路的转变。社会应大力培养具有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知识的人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 师资基础薄弱, 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具有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知识的人才。

此外, 高校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在就业指导中, 加强大学生求职技巧方面的锻炼, 教育大学生立足现实, 降低就业期望值, 使自己在择业时做到自身条件与社会现实、个人要求与社会需要相统一。

(四)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3.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篇三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一、引言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要想在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发展能够满足并适应社会需要的持久就业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全面认识自我和社会,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因此,大学生要想成功就业,就要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教育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对象。对菏泽家政职业学院21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男生65人,女生153人;大专生为110人,五年一贯制学生108人;来自农村学生149人,来自城镇学生69人;新生(一年级学生)102人,老生(二、三年级学生)116人。

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本问卷共设计了68道问题,包括环境觉知、自我认知、职业认识、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等六个方面,采用Likert 5点量表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完全不符合”记1分,“比较不符合”记2分,“不确定”记3分,“比较符合”记4分,“完全符合”记5分。被试得分越高,说明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越好。本问卷有很高的信度,总量表Alpha =.8153,环境觉知、自我认知、职业认识、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六个分量表的Alpha分别.7912、.6814、.7690、.6258、.8681、.6086。

施测时间为2012年10月,地点为山东菏泽家政职业学院,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由心理教师担任主试,针对测试注意事项,测试前集中对主试进行了专业辅导。

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 20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情况,详见表1。

由表1看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水平为166.18±31.38,说明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自我认知程度(M=46.14)最高,环境觉知程度(M=33.44)次之,就业信心程度(M=18.22)最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平均分分布见表2,总体得分小于117.62的低职业生涯规划水平者为39人,占总数的17.9%;高于195.57的高职业生涯规划水平者为41人,占总数的18.8%;处于117.62和195.57之间的学生138人,占总数的63.3%。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程度较低的比例是很高的。

2.不同性别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个因子的平均数T检验

由表3可见,男女学生在环境觉知、自我认知、职业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这说明男生女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知识基础都不是很高。但是,在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上的差异很显著(p<0.05),男生(M=43.81)的规划认识得分显著大于女生(M=42.15),而男生(M=18.94)的生涯定向得分显著小于女生(M=19.91),男生(M=19.94)的就业信心得分显著小于女生(M=20.91)。

3.新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个因子的平均数T检验

由表4可见,新老学生在环境觉知、职业认识、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生涯规划总分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在自我认知上的差异很显著(p<0.05),老生(M=27.89)的自我认知得分显著大于新生(M=25.14)。

5.不同生源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个因子的平均数T检验

由表5可见,不同生源地学生在环境觉知、职业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在自我认知、规划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上的差异很显著(p<0.05)。农村学生(M=24.42)的自我认知显著小于城镇学生(M=27.84),农村学生(M=42.89)的规划认识同样显著小于城镇学生(M=44.20),在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上农村学生(M=252.04)也显著小于城镇学生(M=261.68)。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低职业生涯规划水平者占总数的17.9%,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究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的综合素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而言,绝大部分高职生在高中时学习成绩较差,整体的知识基础较差,看待问题不全面,生涯规划意识也比较薄弱。二是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展不足,一项针对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表明,有40.7%的学生认为学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但仍有56.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更有7.9%的学生认为学校“不提供任何指导”,可见高校并没有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三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专业化不足,据统计,在高校心理咨询开展的较好的北京市,心理教育师与学生的比例为万分之六,其中包括大部分兼职人员,实际比例为万分之二,而在香港和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5000,目前,全国已经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的只有1万人,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400人。四是社会环境问题,我国正处在体制改革、机制转换、观念更替的变革时期,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

受其影响,一些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工作条件,片面追求舒适安逸,不愿吃苦,而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性格爱好与职业的匹配性,不仅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而且不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

本研究还表明,一是男女学生在在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上的差异很显著,男生的规划认识得分显著大于女生,而在生涯定向上的得分显著小于女生,就业信心也显著小于女生,这说明性别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因素。二是新老学生在自我认知上的差异很显著,老生的自我认知得分显著大于新生。究其原因,老生比新生接触了更多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多的磨练,自我认识水平相对较高。三是不同生源地学生在自我认知、规划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上的差异很显著,农村学生的自我认知、规划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总分显著小于城镇学生,这说明生源地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显著差异原因可能为,城镇学生所在环境信息量比较丰富,接触的新异事物也比较多,从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相对较强一些。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多途径全方位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使其出色完成学业,成功就业,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孙庆玲.如何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J].时代经贸,2008,(6):68-69.

[2]赵立卫.职业生涯理论及其在大学生就业辅导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2005,(3):54.

[3]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39.

本文系山东省职业与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1zcjg316。

4.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报告1 篇四

现在的次贷危机让我们当代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在未来就业的严峻形势,因此,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严谨而认真的规划对于每一个同学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此为出发点,我对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职业规划的调查。

一、调查研究背景

1.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语文课,我了解到大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由此我意识到我们更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想在人生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事先规划好自己的生涯。先做好人生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之后再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科学。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做好自我人生规划是十分必要的。而刚刚成为大学生的我却时常感到迷茫,对自己的未来模糊,对前途茫然,不知道该怎样安排自己的人生。于是利用假期实践的机会,我对身边的大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以此来了解其他同学的想法与状态,从而找出问题的所在。

2.调查主要内容

对专业是否满意、未来发展规划。

二、对象与方式

调查对象:大学生方式:问卷调查人数:20人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在回答“是否满意现在所学的专业”时,回答“非常满意”的大学生不多,基本上是“比较满意”,还有“不太满意”的而我认为,对自己专业产生兴趣,热爱关系到我们的职业发展,也更关系到我们的未来。

2.大多数学生对自己职业规划比较清晰。

3.毕业的是的目标一般都是直接工作。

4.都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心态先就业再看发展,5.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企业招聘侧重于专业知识、学历、社会实践和工作交际能力。

6.如何增加就业优势,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要提高自己的交际、实践能力。

7.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持忧虑。

8.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的合理工资普遍在2000-2500之间。

四、总结

人生规划则是实现成功的需要。它不是客观的逼迫而是主观的要求,只要自己认识到了这一点,你的人生规划才有存在的意义。规划是一种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再好的规划也是纸上谈兵。

5.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篇五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测评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700名学生,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被试中至少有一个SCL-90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学生占5.1%,男、女生及不同年级学生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民族学生间的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但这一比例来自中专的学生高于来自大专的学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消极应对与SCL-90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SCL-90各因子分呈负相关.总体上,700名被试的心理卫生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女生、中专生、一年级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相对较为突出.结论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 者:赵凤 蔡守权 Zhao Feng Cai Shou-quan 作者单位: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西宁,810000刊 名:中国健康教育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年,卷(期):22(3)分类号:B844.2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 心理卫生 应对方式

6.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篇六

近期,一则针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调查引起了广泛关注,调查对象主要是已经实施新高考的上海市高中和高中学生,现在将这组数据一起发给大家看看,看看大家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第一、在高中实施生涯规划教育课的具体部门是哪里。69.4%的高中是放在政教处,28.8%的高中是放在心理中心,21.9%的高中是放在学生发展中心,21.5%的是放在教导处,2.3%的是放在科研室,1.4%的高中没有开展。

第二、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人员组成是哪些。77%的高中是由班主任进行生涯规划教育,75.2%的高中是由心理老师开展生涯规划教育,69%的高中是由学校领导或中层干部进行生涯规划教育,30.1%的高中是由专职生涯规划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教育,14.6%的高中是由学科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教育,15.5%的高中是由外聘人员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第三、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哪些。82.2%的高中开展的形式为社会实践体验,64%的为生涯辅导专题,43.6%的为研究与探究,31.6%的为班队会活动,30.7%为专业选择辅导,16.9%的为学科渗透,15.1%为导师个别辅导。生涯规划 自主招生 志愿填报 升学规划

第四、学生希望学校提供的生涯辅导服务有哪些。有49.6%希望提供职业信息,有43.1%的希望提供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有35.1%的希望提供职业面试技巧,有20.5%的希望提供专业老师或学者的讲座,有13.8%的希望毕业前专题培训,有17.3%的希望提供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的服务,有19.4%的希望有专门的职业指导老师,有10.2%的希望有相关的主题班会,有7.2%的希望有专门的职业辅导周,有9.1%的希望有校友交流会。

第五、学生在生涯规划方面的困惑有哪些。有31.6%的学生认为老师和家长无法提供帮助,有49.7%的学生在做决策的时候赶到为难,有11.3%的学生认为父母在强行干预自己的生涯规划,有38.7%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比较重没有时间思考生涯规划,有15.3%的学生认为不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33.1%学生认为自己不能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16.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生涯规划的相关信息,有5.9%的学生认为身边的人都觉得生涯规划没有意义。

7.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篇七

近年来, 高职学生兼职已经成为校园中普遍的现象。从总体上看, 从事兼职活动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同时高职学生在从事兼职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现象。因此, 如何有效地对高职学生兼职活动进行指导, 成为了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亟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我们曾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兼职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共发放问卷950份, 回收有效问卷为910份, 有效回收率为95.8%。在此基础上, 我们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兼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对策与建议。

二、高职学生兼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兼职参与度较高, 但态度并不积极

调查数据显示, 在回答“到目前为止你是否做过兼职”这一问题时, 有78.2%的学生表示做过兼职。但只有44.8%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从事兼职非常有必要, 40.8%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由此可见, 高职学生兼职活动的参与度比较高, 但是由于在兼职活动中缺乏指导, 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因此兼职活动未获得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认可。

(二) 兼职工作种类多但层次低

高职学生兼职主要从事的工作类型, 排在前三位的是“促销”、“发放传单”和“餐饮服务”。这与高校 (大学城) 周围商业的快速发展有密切关系。一方面, 高校周围商家的增多对于兼职的需求量也增加, 另一方面, 商家多利用周末等假期开展商品宣传活动, 刚好与学生的课余时间不冲突。其他兼职工作如“调研”、“家教”、“代理”等也有学生选择。虽然高职学生从事兼职工作的种类多样, 但工作层次较低, 大部分都是简单的重复性体力劳动, “含金量”不高, 对于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并无多大帮助。

(三) 赚取金钱成为高职学生选择兼职的首要原因

有89.6%的高职学生在回答兼职目的一题时, 选择“赚取金钱”, 远远高于“增加社会经验”、“开拓人际网”等其他选项;而在“你或你的同学在兼职时曾经遇到以下哪些情况”的问题选择统计中, 有46.5%的学生选择“报酬太低”。因此, 赚取金钱成为高职学生选择兼职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而过分重视金钱也成为高职学生影响兼职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 获取兼职信息的渠道单一且有风险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通过“中介机构”获得兼职信息的问卷有362份, 占总数的39.8%;有12.6%的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曾经受过骗, 而更有31.1%的学生对自己在兼职过程中是否受骗“说不清”;有28.1%的学生表示, 假如被骗, 会选择“自认倒霉”。在“你在兼职前是否认真阅读并签订过劳动合同”一项中, 有44.2%的学生选择“从没有签订过”, 有19.8%的学生选择“不阅读直接签订”。因此, 高职学生在兼职过程中, 获取信息的渠道集中在中介机构, 而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存在一定风险。

(五) 正确处理兼职与学习的关系能力欠缺

有41.3%的学生选择在周末从事兼职活动, 19.3%的学生选择在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从事兼职活动。但由于高职学习的特点, 通常学生在校期间课程都安排得相对紧凑, 因此, 难免会出现兼职与学习相冲突的情况, 有11.5%的学生选择如果兼职与学习相冲突会逃课。30.8%的学生认为兼职一定会影响学习, 37.4%的学生认为兼职可能会影响学习。如何处理学业与兼职的冲突, 33.1%的学生选择最合理的解决办法是“课余时间多多学习”, 更有22.2%的学生选择“无所谓, 任其发展”。但是, 在选择“平均每天做兼职的时间”时, 有55.04%的学生选择3小时以上, 本来就很紧张的在校学习时间, 被兼职占用了大部分, 又怎能利用“课余时间多多学习”呢?再加上高职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自觉性等相对弱一些, 所以, 高职学生在正确处理兼职与学习的关系方面亟需指导。

(六) 盲目选择兼职, 与专业相关性不大

80.7%的学生选择的兼职都是与自身所学专业不相关的。我们通过对部分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访谈也显示, 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在选择兼职时很少考虑兼职是否与自己的专业相关, 而七成左右的用人单位则表示, 兼职工作与专业相关很重要。因此, 高职学生在选择兼职时, 并未从自身实际出发, 缺乏理性的、全面的思考。

二、加强对高职学生兼职指导的对策

(一) 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将对高职学生的兼职指导纳入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职学生要更新兼职观念, 树立正确的兼职观, 不能一味地看重经济效益, 更要注重锻炼自己的能力, 实践所学的知识。高职学生兼职要量力而行, 要以学业为重, 学会正确处理好兼职与学业的关系, 找好兼职与学业的平衡点。

(二) 鼓励“兼职指导”进校园、进课堂

高职学生从刚进入大学起, 就开始接触兼职。因此, 可以在“学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新生入学教育等显性、隐性课程中加入“兼职指导”的内容, 让高职学生能够接受全面的、科学的兼职指导。另外, 也可以围绕“兼职指导”内容, 开展各类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

(三) 搭建良性的兼职平台

调查显示, 37%的在校生希望学校能够设立专门机构, 建立一个规范的兼职市场;16.8%的在校生希望学校能加强对高职学生在兼职方面的引导教育;15.3%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兼职信息;19.8%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帮助自己维权。由此可见, 高职学生希望自己的兼职活动能够得到学校的鼓励与支持, 因此, 学校需要统筹规划, 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对学生兼职的引导、规范和管理, 搭建让学生放心的良性兼职平台。例如设立专门机构对兼职活动进行管理、搭建网络平台提供可靠兼职信息等。

(四) 依托校企合作提供兼职岗位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学校可以拓宽校企合作途径, 将企业引进校园, 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专业对口的兼职岗位。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兼职的需求,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又可以拓展校企合作的空间, 为专业建设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学生兼职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非常普遍的现象。高职学生在从事兼职活动中引发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通过社会调查与深度访谈的方式, 分析了高职学生在兼职活动中存在的一系列值得重视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与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兼职,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玮.大学生兼职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1) .

[2]褚宝良, 杨磊, 马倩影.当代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及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0 (6) .

[3]章林.高校“大学生兼职”教育管理工作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 (3) .

[4]高长富, 姚茗川, 唐唯嘉.在校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法制与社会, 2011 (8) .

8.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篇八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1-0006-04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从自身优势和特点出发,根据时代、社会的要求和所在学校的共同愿景而作出的能够促进教师有计划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性、系统性的自我设计和安排。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帮助教师实现职业目标,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教师真正了解自己,从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详细而周密的个人计划,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学前教育日益得到重视。与此同时,提高学前教师队伍的素质也势在必行。因此,有必要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作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以便了解当前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真实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工具。研究采用自编的“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共四个维度18个题项。第一维度有7个题项,是对幼儿园教师基本情况的了解,如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职务和任教的学科等;第二个维度共8个题项,是有关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动机和行为,以及行政部门与幼儿园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培训和评价;第三个维度主要是了解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忧虑、幼儿园开展职业规划的有利条件、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帮助的需求等方面的信息;第四个维度是开放题“您对教师职业发展与规划,还有什么要说的”,了解教师对此问题的认识,为本研究提供更多深层次的信息。

2研究样本。随机抽取台州市某区20所幼儿园的教师为调查和访谈的对象,其中公立幼儿园10所(含集体办幼儿园8所),其他10所为民办(或个体)办幼儿园。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9份,回收率97.8%。参与调查的男教师仅占0.6%;本科学历占7.8%,大专学历占49.7%,中专学历占10.9%,职高毕业的占15.8%;30岁以下的占74.6%,40岁以上的仅占4.2%;教龄以5年以内的新教师居多,占51.5%,6年~15年的教师占40%;绝大部分教师都没有相应的职称(占81.2%),一半以上的教师都没有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回收问卷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有效统计,并对访谈内容进行了汇总分析。

三、研究结论与分析

1幼儿园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水平偏低。调查发现,只有4.8%的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表示“很了解”,80%的教师表示“了解一些”,还有15.2%的教师表示“不了解”。这表明大部分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并不十分清楚。在访谈中有教师也表示,职业生涯规划很少在从教的生涯中想起,“不是很清楚、很明确这一概念”,“只是按部就班地教书,没想过规划自己的将来,也不了解这项活动的意义”。当调查者询问可否现在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时,绝大部分教师面露难色,不知从何入手。

2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行动滞后。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只有26.1%的教师表示“一直在认真规划并努力实行”,30%的教师表示“一直在考虑,但从未实施”,29.1%的教师表示“偶尔考虑过”,还有14.8%的教师表示“从未考虑过”规划自己的职业。调查中发现,高达73.9%的教师没有真正规划和落实过职业生涯行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和行动力。

3大部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动机源自职业的不稳定。通过对已经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和访谈发现,有72.1%的教师表示是源自“自身兴趣或发展需要”,22.4%的教师表示是迫于“幼儿园或社会的要求”,5.5%的教师表示是“为获得上级或同行的认可”,没有教师考虑为了“晋升职称的需要”而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访谈中,大部分教师表示,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幼儿园做准备;或者,为考入正式的编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与当前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岗不在编”的不稳定心态有关。同时也表明,幼儿园教师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真正源自“自身发展需要”,而是内隐的外在诱因使然。

4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严重不足。在调查和访谈中,有65.5%的教师表示从未参与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同时有82.4%的教师表达了需要得到培训和指导的愿望,15.8%的教师认为“如果幼儿园有要求就参加培训”,1.8%的教师表示无所谓。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严重不足是造成幼儿园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模糊、缺乏专业自我发展动力的重要原因。同时,已经参加过这方面培训的教师则表示,相关的培训缺少实用性,只有27.3%的教师认为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幼儿园教师首选“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和反思的指导”(81.2%),其次是“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的指导”(78.8%),再次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61.2%),表明幼儿园教师迫切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掌握具体的规划方式和操作方法,提高教师对自我的分析和评估能力。不少民办幼儿园教师在访谈中表示,“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更加缺乏,我们更需要有清楚的职业规划和指引”。希望能关注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体现教师培训的公平性。

5幼儿园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和引导不够。关于“幼儿园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认为幼儿园重视并有相应制度和措施的教师占21.5%;认为幼儿园比较重视,并有意识地对教师进行引导和培训的教师占32.1%;有46.4%的教师表示幼儿园不重视或不太重视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特别在一些民办幼儿园,把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当成了教师个人的事情,大部分幼儿园从未组织过这方面的培训。

对于“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帮助需求”,幼儿园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和谐的团队和宽松的环境”,渴望“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希望幼儿园“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其次才是“相关政策、管理和评价机制的建设”或“减少工作量,给教师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四、对策与建议

(一)对幼儿园教师的建议

1增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意识。所谓“主体意识”,指教师在职业生涯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自我意识,即教师对自己作为职业

生涯发展全过程的主体的一种自觉认识。从调查和访谈中可以发现,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幼儿园教师的主观认识问题,如个人的性格、兴趣、价值观和经历等;二是幼儿园及社会的客观环境因素,如幼儿园的等级、人文环境、人际交往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三是机遇、挑战等一些偶然的或不可预知的因素。幼儿园教师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社会行为,它既是有目的的行为,又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进行的行为,从而克服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利因素,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性。

2准确把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特点,突出科学规划。研究表明,我国的教师职业生涯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是适应性阶段,即刚走上工作岗位的1年~3年,在他人或组织的带领下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阶段;二是经验积累阶段,即经过3年~10年的实践积累,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阶段;三是科研型阶段,即不满足于经验,尝试将实践上升为理论并概括、提升的阶段;四是专家型阶段,即经过不断总结、提炼、研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操作体系,形成了一定的个性教学特色;五是教育家型阶段,即不管是教学理论还是实践活动,都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教育上拥有“话语权”。幼儿园教师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清楚了解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准确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有利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的规划。

3全面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操作步骤。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和步骤包括:一是客观评价自我,即理性看待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清醒了解自我需求和期待,如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技能、修养、学识、思维方式,也就是考虑“我是谁”的问题;二是合理制定目标,即“我想干什么”,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个心理趋向,选择成为管理者还是优秀教师,或者是教育科研专家等目标;三是思考“我的环境允许我做什么”的问题,即正确评估环境。幼儿园教师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幼儿园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或不利的因素等,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的发展资源对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四是细化行动计划,即考虑“我怎么做”,制定出合理、详尽、具体的操作措施,并把目标和行动有效地整合起来;五是不断反思调整,是指幼儿园教师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不断地回顾、反思和修整,并适当参考专家、同行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目标。

(二)对幼儿园的建议

1加强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知识的学习,明确管理职责。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帮助员工制定其生涯计划和帮助其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是组织为实现每位员工自主开发精神资源的有效管理方式。它能有效抑制组织与员工个体在目标整合上的偏差,并避免由此造成的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因素的欠缺。当前,很多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园长为教师普遍产生的职业倦怠而苦恼,为师资队伍流动性过大而焦虑。通过对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能达到幼儿园人力资源需求与教师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使教师能体验到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工作氛围。

2完善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体系,加强指导引领。幼儿园教师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围绕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展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为此,一方面幼儿园要完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纳入教师培训体系之中;另一方面,幼儿园要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基础设施的投入、教师人文环境的创设、教师培训实效的监测等方面提供足够的帮助,确保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发挥调控作用。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包括跟踪、指导、评价、激励和反馈机制。好的职业规划必须随着实践不断调整,及时更新职业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为此,幼儿园要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进行跟踪,引导教师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同时,要针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规划的态度、实践和成效进行阶段性考核,并把幼儿园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先评优与职业生涯规划挂钩,确保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畅通无阻。幼儿园可以通过“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等工具,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展示提供可供教师间互相学习的机会。

(三)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1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本次调查和访谈中,采访过一些幼儿园园长和教育部门主管幼儿教育的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他们中不少人都表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个人的事。其实要做好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行政部门、进修学校等教师培训机构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对教育的重要影响作用和意义。要把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的一个重要“抓手”来开展,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教师教育、教师培训、教师发展等工作,也是解决当前幼儿园教师队伍急速流动及职业倦态等难题的重要策略。

2出台相应的导向性政策和措施。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和指导,并在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名师培养等工作中关注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条款的介入,把教师的个人发展与政策融合在一起,从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监测性的导向作用。而教师进修学校等培训机构,应尽快把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列入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计划之中,并组织相关的研究人员进行实践调查和理论探讨,努力把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度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金连平,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概念、问题及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0,(9)

[2]董静,中小学教师职业规划的现状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0,(8)

[3]张文,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探析[J],职业时空,2008,(11)

[4]刘筠,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探究[J],河南教育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5]王建虹,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6]金连平,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A],江苏省教科院编,2006年重点课题研究报告集[C]113

[7]刘敏,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4)

9.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 篇九

姓 名

性 别

民族

(照片)

籍贯

江西上饶

出生年月

2002.1.26

政治面貌

群众

学院专业

信息工程系

身份证号

兴趣爱好

打游戏

邮 箱

宗教信仰

家庭住址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石狮乡丁家仓村东坞8号

联系方式

***

个人

一、总体目标:

1、加强学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动、内在需求。在学习中提升师德修养,丰富自身知识,增强理论底蕴。

2、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新思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3、把教书育人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体验“教书育人”的真谛,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争做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教师。

二、具体措施: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时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丰富知识储备,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2、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及小学生质量评价标准,能围绕“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其他教师共同提高,互相听课、评课、做好诊断记录。

3、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写好反思。

4、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研修活动,及时撰写学习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另一方面,利用教师网络平台,参与互动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

5、多向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师学习,取长补短。认真做好记录及时进行诊断。在教研活动中,积极参与,提高自己的评课水平。

6、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能够独立制作电子教案及比较复杂的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7、弘扬“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高尚精神,自觉践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职业精神,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10.关于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调查 篇十

系别:化学系 专业:化学教育 班级:111班 组名:非常6+1 组长:宋婷婷

组员:张颖 王旭平杨茜茜

何宽 蔚晓慧 常瑞兰

日期:二O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关于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调查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立足于大学生的现状,探究大学生处于现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有助于更好的引导,积极的提高个人综合竞争力,实现今后顺利进入职场的目标。希望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更加明确地为今后职场人生的发展作全面、的长远打算。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与分析;建议

引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和环境因素分析,结合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的预期,在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帮助下,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和工作,提高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了各高校的普遍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高校自身还是学生个人,在实践中都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因此,立足现实,如何引导大学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能理性地认清自己,获得相对准确的定位,合理的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全面地提升自己,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此,本小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部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进行了调查,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为了使的问卷调查有广泛性,结果尽可能客观真实,所以在分发问卷时,对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展开调查,分外重视其专业分布、所在年级、性别、个人情况等因素。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描述及分析。1调查结果与分析 1.1大学生的在校生活方面

在校大学生中38%,37%的学生拥有较多或一般多支配时间,仅有1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自由时间比较少,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大学的生活中自由时间普遍较多;将近51%学生在自己的自由时间更愿意去玩,剩下的26%去做兼职,28%去学习,复习功课,由此看出大学生的普遍用游玩来支配自己的空闲时间;77%对做兼职不排斥,与上题中的兼职率相比,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并不排斥做兼职,但真正去实践的学生并不是很多;4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很空虚,是在混日子,有一部分人也希望去改变自己颓废的现状,但也有30%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有详细的规划,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生活总体而言是没有什么计划的,大多数人都只是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没有明确的规划。1.2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方面

学生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比较喜欢交朋友,有着活泼开朗的性格,这与七八十年代那会儿的内向拘谨相比性格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这应该与当今开放社会形态,多元的文化交汇,通讯交通工具的先进有莫大的关系。大学生愿意从事的职业很多样化,此次调查中从事娱乐方面的人较少,可能是由于没有向艺术生发放调查单的原故,因此大学生并没有出现特别排斥某一职业的现象。1.3大学生在未来职业规划方面

52%乐意从事与自己大学所学专业有关的职业,37%的人对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一少部分人不愿意从事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还是比较喜欢的,也愿意自己在大学中所学的知识能够在将来的生活有所用处,不愿意自己所学的东西在大学毕业后便毫无用处;73%的人认为职业规划是很重要的,仅少数的人认为职业规划无所谓,不重要,说明很多大学生还是明白方向的重要性;57%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正在规划自己的未来,32%的学生有清晰的规划,但有10%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完全没有一个规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还是有或者一定的规划,并非一直处于不懂事,依靠父母的阶段,已经有很多人懂得自己应该但当起自己的责任。2大学生没有职业规划的原因

2.1同学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不充分

大部分同学是听说过但是不太了解。对于该理念的认识来源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是通过父母、朋友等的帮助以及学校或学院组织的职业规划教育获得的,仅有一少部分是凭自己查询书籍、网络等了解。这说明,我们应立足当前就业形势,积极评估自我,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获得期许的帮助。2.2我校大学生自我分析上存在不足

调查发现,部分同学不能很好的较全面的认识自己的优势、特点、性格等。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过多的关注自己的学习和成绩,没有理性的评估自己,无法根据自身兴趣、特长等来制定符合个人的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2.3专业选择自由性造成对职业认知和选择的迷茫

进入大学,同学们拥有更大的专业选择自由度。但由于自身的个人阅历不足等原因,对各门课程及所学专业的认知不是太清楚。相当数量的同学对自己所选专业陷入喜欢与否的矛盾中,没有一个清晰的较全面的规划。2.4学校相关指导工作的安排不足

在问到“进行规划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是缺乏专业指导以及规划偏离实际情况,缺乏实际效果,也有一部分同学缺乏相关理论指导,没有专业的职业测评工具,来指导其规划。很多同学期待学校能在学校网站上开通职业规划测评系统或是邀请知名人士举办职业规划课程和讲座。综上可见,学校在相关指导工作上仍需加大投入力度。3.改进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论是从学生个体还是学校,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正确的去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下面我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3.1在个人方面

3.1.1 同学们要注重自我评价,全面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正确的了解自己,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正确评价自己的前提。进入大学,同学需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评估,全面的分析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能力等,了解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清楚个人的缺点和不足。同时,要加强自我修养和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此外,需要根据自身的性格、兴趣、特点来确定较为明确的奋斗目标,综合环境评价,做好自我职业定位,并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

3.1.2 个人应积极参与大学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增加自己的阅历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首先得掌握好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积极参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专业特点,积极地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全面的提升自己的阅历水平。提高交际能力和实践积极性,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有助于为以后的职场就业积累宝贵的经验。3.1.3个人应加强自己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增强个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竞争力。同学们应当认真的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综合分析自身的优劣因素,根据个人特长、兴趣以及专业特点,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以及方向,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相应举措,不断增强个人职业竞争意识和能力。3.2学校方面

3.2.1首要地,应加大投入力度,针对性的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教育

为引导同学有目的的进行个人规划,学校组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从新生开始,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学习纳入课堂正规教育。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引导我校大学生客观实际的掌握规划技能。

3.2.2邀请企业知名人士举办有关职场的开放性的讲座或论坛

学校或学院通过邀请组织一些关于职场的开放性的论坛或讲座,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在互动中学习提高。更加清楚的认识职场方面的情况,为以后就业增加信心。

3.2.3学校应鼓励各学院单独或联合开展大型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通过举办一些诸如此类的比赛,有助于促使大家产生竞争动力,在学习生活中更加拥有目标。这样的比赛,也有助于帮助参赛的同学体验到职场竞争的苦与乐,为以后进入职场积淀宝贵的经历。4.总结展望

11.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对策思考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爱情规划和生活规划。主要目的是在于为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作好准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及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乃至将来职业升级的关键一环。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对于这门课的课程设置、内容设计以及可操作性很多学校都还在摸索和探究中。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

高校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源于在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时,才发现学生职业定位不准确;已经上岗学生工作不稳定,变动工作频繁,让用人单位不满意;就业率低,专业不对口。随着问题的逐步显现,学校开始重视该门课程。

1、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困境

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但是我国很多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或职业生涯规划部门以就业率为导向,而不是以职业生涯规划成功为导向,导致规划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职业规划首先是自我认知的学习,自我认知不足,人生定位不准确是高校学生的基本现状。很多学生包括家长,在专业的选择上都盲从随大流,完全没有考量自己孩子的兴趣所在,一味的追求流行专业、吃香专业、好就业专业等,导致孩子没有兴趣,失去兴趣必然没有方向,没有规划。笔者的一名学生,大一进校就对所学会计专业没有任何兴趣,我与他聊天了解到学生对会计专业不喜欢,但是父母希望孩子学这个专业毕业以后接管家庭事业。这类学生就是没有从小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导致现在的状况,学生入校后自己学业失去了兴趣,陷入对课程的主体困境。由此引发了我们第二个面临的困境。

2、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实施困境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近几年才纳入高校的课程,但是并没有定位是必须课还是选修课。由此每个学校的实施必然由院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来调控,学校领导重视,那么这么课程就可以作为主体必修课程。反之,可能就是找些班导师、辅导员来简单授课。没有完善的教研组织,没有系统的备课环节,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规划等,这样课程的实施走入了困境。

3、职业生涯规划的施教人员专业性困境

通常各学校设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包括:自我认知、环境认知、职业目标路径设计、规划与实施计划、评估与反馈等内容。粗看这些内容,不难发现,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专业性的人才。职业规划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学,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包括:职业发展、礼仪规范、心理咨询、人才测评等的专业性板块。职业指导师、职业规范师都处于新兴的职业,目前还没有相对完善的培养体系,指导教师的不专业性势必造成学科发展局限。所以,对于施教人员来说,专业性处于困境。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思考

1、推广和普及职业生涯规划

很多学校为了学生就业需要,在学生即将毕业的学期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结合就业指导课程一并给学生开设。

在美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从小开设的,作为基础教育学科。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明确自己的目标,设立方向,接受系统的,成体系的培训。到了学生们真正面临就业和择业的时候,就不会盲从,而是会根据自我认知、家庭背景、学校生活、环境认知、职业分析、多年形成的职业规划与实施路径等信息,来进行自我的择业选择。

2、规范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

世界在改变、社会在改变、群体中的我们也在改变,这样的改变势必会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变革。教学中应该结合现今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将规范化和个性化有机结合,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例如,我们在组织教学中,不能把每个学生都打造成一个模板,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要求去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而是应该首先请学生分析自我的性格特征,然后对照学生的个性特征做特定的指导。用标准化的流程,创造个性化的产品。

3、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都还仅限于理论教学,课堂的教学演练不足以让学生更加理解和体会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这样不利于学生定位自己。如果可以和校外的专门培训机构联合施教,让学生们在学校接受了理论教学后,输送学生去培训机构接受实践环节。学生就可以结合课堂知识,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很多培训机构都引进了职业测评体系,职业测评是心理测量技术在职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它以心理测量为基础,对人的素质进行科学、客观、标准的系统评价,从而为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的职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职业测评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调整择业观。

4、组建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小贯穿在学生的课堂中,那就需要打造一支专业知识过硬的团队。现在高校的现状此课没有成立专门的教研组组织集体备课,完全都是靠辅导员、班导师来授课,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一个误区,认为这门课程无关紧要。应把这门课程纳入学生的必修课范围。

正如我前文所说,职业生涯规划包含职业发展、礼仪规范、心理咨询、人才测评等很多个专业性板块。那么这样的队伍,肯定是需要严格筛选、系統培训、精心打造的,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咨询需要。

12.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篇十二

1 研究方案设计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实证分析和文献法等方法, 查阅了大量文献, 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走访了部分企业及一些独立学院学生和老师, 收集到了大量的资料与数据, 并将收集到的资料做了统计与分类整理, 为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数据基础。

1.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在研究方案的设计问题上, 本课题研究的是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适应与自我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以会计专业为例) , 为了符合课题要求, 得出具有研究价值与意义的结论, 从而确定了将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学生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经过组员的商议, 并与导师深入讨论, 一致决定以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课题的调查研究, 并设计出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其中, 问卷的设计符合目的性、可接受性、顺序性、简明性、匹配性等原则。

1.2 问卷的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220份问卷, 剔除10份无效问卷后, 共有208份有效问卷, 问卷回收率达到了99%。由于会计专业偏向于文科, 女生占绝大多数, 因此, 此次调查结果当中, 男性占31.25%, 女性占68.75%;其中, 各年级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由于调查对象适合, 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问卷发放方式合理, 问卷结果真实有效, 为结论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实证依据, 为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 问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

2.1 独立学院与其他高校的学生存在差异

在学校的师资力量方面, 50%的学生认为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与普通本科学校存在差异。近些年来独立学院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人数急剧增加, 导致许多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在实验室、艺术场馆、图书馆、实训实习基地等硬件设施和教师力量不足, 造成教学资源统筹安排困难, 加重了母体学校的负担、导致教学管理工作量不断加大, 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关于社会认可度问题, 62.98%的学生认为相对于独立学院而言, 其他高校的认可度更高。独立学院招收的学生与普通本科在层次上有差距, 其入学成绩相对较低, 文化基础较差。45.67%的学生认为自身在学习能力、科研创新、学术研究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51.44%的学生认为独立学院的文凭含金量比不上重点大学。很多企业设置门槛较高, 独立学院学生难以进入, 处于尴尬的位置。

2.2 现今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与现实的需要存在着差异

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职业时, 在首先考虑的因素中, 关注自我提升空间占51.92%;个人兴趣与专业对口占31.25%;薪酬占9.13%;就业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仅占6.25%;其他原因占1.44% (见图2) 。

由此可知, 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择业的时更多地倾向于自身发展。但在实际求职过程中, 往往难以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初入职场时一般由基层做起, 短时间内提升空间较小。

2.3 独立学院与社会、用人单位接轨不够, 校企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基地少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独立学院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机会的来源:62.02%的机会通过自行寻找方式获得, 26.44%的机会是利用家庭关系取得, 而由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仅占5.29%, 剩余则以其他方式获得 (见图3) 。

由此可知, 独立学院确实存在与社会、用人单位接轨不够以及校企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基地少的问题。

2.4 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不明确, 职业适应能力不足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情况的调查, 52.88%的学生有想过但未具体制订计划, 33.17%的学生有做出清晰的规划, 11.54%的学生有做出非常清晰的规划, 2.4%的学生从未想过进行职业规划 (见图4) 。

说明绝大部分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设想了职业规划, 对自己的未来都有一定的想法, 但只有近一成的学生能非常清晰地做出规划。而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是模糊的, 不能做出具体的职业规划。

调查中有23.08%的学生通过相关技能竞赛达到自我培养的目的, 71.15%的学生以考证方式, 71.15%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21.63%的学生通过考研或出国的方式进行自我培养。这说明为了让自己有足够的职业适应能力, 大部分学生都从加强学习, 扩展知识等方面做出努力,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我, 并通过考取相关证件提升自身素质来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3 建议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 联系客观实际, 在此对独立学院学生在职业适应与自我培养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3.1 学生自身

(1) 冲破就业心理误区,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大学生要放弃狭隘的择业观念和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 择业不要仅限于大城市、大单位、大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 片面追求优越的工作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 要客观分析就业环境, 明确择业发展方向。

(2)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注重自身修养, 还要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趣。

(3) 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 及时调整自我, 化被动为主动,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与环境。

(4) 做出合适的职业规划。大学生应充分考虑国家的需要和个人未来的发展, 针对自身需要做出合适的职业规划。参加相关职业规划的培训课程, 寻找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使职业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

3.2 学校方面

(1) 加强专业素质教育, 打造专业化强、有特色的师资队伍。聘请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 并定期对其进行在职培训、提供进修机会, 同时加强师生、高校、校企之间的交流。

(2) 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市场需求, 制订与市场接轨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 打造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平台;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投资;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对接, 为人才输送打造绿色通道。

(3)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独立学院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就业、自主创业, 为社会注入充满活力的新力量;建立“创业基金”,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经济支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打造“孵化基地”, 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机会与毕业生规模不协调问题。

3.3 社会方面

(1) 平等对待独立学院大学生。部分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 而不注重个人能力是否满足职位需求, 社会应抛开陈旧的观念, 公平对待每个大学生, 避免歧视。

(2) 加大对独立学院宣传力度。以多样化方式宣传独立学院, 让社会深入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特性, 使企业根据切实需要满足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需求,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4 结语

本文在全面了解独立学院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差异的基础上, 提出并分析了独立学院与社会、用人单位接轨不够, 校企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基地少, 学生职业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从学生、学校、社会3个方面分别给出了相关建议, 以达到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与自我培养的目的, 改变大学生在毕业后就业竞争力不强的现状, 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 .

[2]陈应侠.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会计学专业人才培方案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8) .

[3]张春梅.高校独立学院的发展、规范与创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4.

[4]伍自强, 吴海云, 魏先林.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6 (2) .

13.广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报告 篇十三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一是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二是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三是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

本次调查包括广州市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对自我的认识程度、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职业期望状况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

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择己所爱,该专业能否在将来帮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欢的工作。调查发现,有21.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较满意,有66.6%的大学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学生比较不满意,有2.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非常不满意,各专业的满意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对专业不满意的直接表现是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不足或毕业后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与自身了解的缺乏,可能是导致只有21.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持满意态度的原因之一。因为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五花八门的专业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从而选了一个自己以后不喜欢的专业。另外,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个同学对考古学很有兴趣,但社会需求相对比较少,此时可能会产生心理冲突,也许选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但赚钱的专业,梦想与现实出现落差,从而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专业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取向,如果对本专业不满意或态度模糊,势必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开发,以及今后的择业。

二、对自我认识程度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七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调查中发现,只有6.7%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52.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各面能力,兴趣等持含糊态度,41.0%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自我认识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较多的大学生未能很好地关注自身特点,发现自身问题,促进自身发展。那么,这里便牵涉到了大学生就业生涯目标的问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

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4.5%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没显著性差异,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就有显著性差异,冷门专业的学生比热门专业的学生更加关注就业前景。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校园里,舒适、闲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绝对经济支持,使很多大学生忘却或暂时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很少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有些学生的确是每天都只是读书,缺乏对就业的准确和认识。另一方面,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调查中,发现有73.5%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需要更详细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四、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城市位置与社会地位),内在价值因素(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外在价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调查中,被调查者将薪水高低、发展空间、城市位置、兴趣爱好、社会地位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见下图),发展空间、兴趣爱好成了大多数被调查者的首选,接下来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会地位,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调查中还发现被调查者中有83.3%的被试认为“前途”比“钱途”更为重要,60.3%的被试愿意充当“鸡头”也不愿意当“凤尾”。以上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更注重工作的内在价值。

从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表明广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呈现一下特点:

(一)多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较低;

(二)广州市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还比较模糊,自我认识不够,绝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目标;

(三)广州市大学生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另外,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不足,学生了解就业相关信息的渠道较少;

14.职业规划学生问卷调查 篇十四

为了给您提供更优质的在校职业胜任力指导,望回复此问卷调查

1.现在,你对毕业后的职业目标清晰吗?

目标职业名称:软件(若不明确可填“不清楚”),目标企业名称:不清楚(若不明确可填“不清楚”)。

2.你认为想要找到自己真正适合的职业方向,你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或疑惑是什么?

专业技术,实践经验

3.对于你自己的目标职位和企业,你认为自己目前具备的胜任度是(B)

A.0~10B.10~60C.60~80D.80~100E.不知道

4.你认为现在自身条件距离自己目标职位要求,你最欠缺什么?最想得到的帮助是什么?

对目标职位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该职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以及自己哪些方面需

要提高,哪些方面保持,哪些劣势····)

5.你清楚自己目标职位对应届毕业生的录用筛选要求吗(B)

A.清楚:(是什么)B.不清楚

6.你打算根据什么原则选择自己的毕业就业方向(D)

A.待遇高低B.自己兴趣C.热门程度D.其他:个人发展前景

7.现在学校提供的职业规划课程对你的帮助程度是(C)

A.非常好B.比较有用C.一般D.没什么用E.没上过这种课程

F.其他:

8.现在学校提供的职业规划课程,你认为有什么问题(可多选)(A B C)

A.过于理论B.不具有针对性C.形式大过于内容D.形式过于单一

E.其他:

填表人姓名:李旺旺填表人手机号:***填表日期:14.04.09

9.在毕业前,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明确你的职业定位、顺利获得你的目标职位?(A C)

A.有专业的职业导师帮我进行自我分析,明确我的个人特质,锁定我的目标职位探索范围

B.在我的目标职位探索过程中,进行真实职位体验

C.在职位体验过程中,有在职专业人士的针对性指导

D.知晓目标岗位的面试要求,具备面试通过的条件,掌握通过面试方法和技巧

10.你觉得在什么阶段去有意识地探索自己的职业定位比较合适?(B)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其他:

11.如果有职业胜任力构建的专业指导,你希望的指导频率和周期?

A.每周次,持续指导3个月以内B.每周次,持续指导半年以内

15.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篇十五

一、正确地认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后并没有立刻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在学校教育领域尚是一项全新的工程, 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都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才逐渐得到高校的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体通过对自我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并对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合理的安排。对大学生而言, 合理有效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改变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就业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双向选择”成了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模式。由于受传统择业观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就业观念滞后, 不能从实际出发, 对于职业的选择失之于简单或片面, 过度强调自身价值的追求而忽视社会需要,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如果就业观念不转变,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 我认为从思想认识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是关键, 学生应通过正确认识自我和分析就业形势, 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并清晰定位, 把市场需求和自己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 充分认识自我, 做到“人职匹配”。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就是个体的自我探索, 做好自我探索的关键环节是运用科学的测评手段来了解个体的个性特征、气质、兴趣、价值观、能力等, 在此基础上对学生适宜发展的方向和职业选择作出指导。同时, 任何一种职业对从业者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 学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职业的基本要求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 尽可能做到“人职匹配”。

(三) 挖掘自身潜能, 提高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能否在将来的竞争过程中脱颖而出, 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客观地识别, 并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才干和优势, 把自己内在潜能挖掘出来, 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实践经验、人脉关系、能力水平等综合素质凝聚成核心竞争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让每个大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潜能, 并去发掘它、培养它, 把它塑造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大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同时, 可以发掘个人潜能, 使其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全面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现实环境评估, 运用科学的方法, 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 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 提高综合素质, 提升核心竞争力, 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的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办学的特殊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独立学院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 又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较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较差, 缺乏自我约束;个性张扬, 自信心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 就业期望值高, 等等。以上这些特点虽不是影响职业规划的主导因素, 但仍会对独立学院学生有效地开展职业规划产生一定程度的制约。

(一) 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 重视程度不够, 规划意识较差。

职业规划在中国起步较晚, 加之现有的教育体制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很难接受到职业规划教育, 因此, 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认识程度不够, 没有职业规划的意识, 即使在高校接受了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 学生也只是满足于成绩的获取, 并没有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起来, 更不用说落实于行动。

2. 理论与实践脱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的特殊性决定了该课程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 独立学院学生职业规划课开设的时间相对较晚, 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 借鉴其他学校模式的较多, 校本研究开发得较少, 没有形成具有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而且在教学时数的分配上不能满足该课程的要求, 教学大纲的要求理论学习多, 实践应用少;在授课的过程中侧重于理论的讲授, 实践指导少;从整个教学效果上分析, 学生理论掌握得较多, 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学生很少进行社会实践和市场调研, 缺乏对社会和职业素质要求的认识和了解。

3. 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不健全。

目前, 独立学院还没有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教学单位, 简单地挂靠于就业指导部分或者其它部门, 并没有设立类似于职业规划指导中心这样的专门机构来研究大学生职业规划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的开设情况很少进行督查, 更谈不上针对不同的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而且, 学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投入有限, 没有引进先进的职业测评软件或者学生自我探索的科学平台, 仅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 这种比较落后和传统的方式严重地影响到职业规划教育的效果, 制约着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

4. 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 对从事职业规划教育方面的教师要求很高, 到目前为至, 独立学院具有职业规划师资格的人员很少, 从事这一学科教学的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 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学校也对这部分人的培训也不是十分的重视, 加之这些人平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工作, 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这种专业人才的匮乏使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 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

1. 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模式主要以政府为主导, 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 这种变化没有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加之, 学生在大学之前并没有接受这种观念更新, 对职业的选择和定位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大学生就业分配制, 追求职业的稳定、高薪、舒适、留在大城市是很多学生就业的首选, 其实在西部和基层都需要大学生, 但很多大学生宁可选择暂时性不就业也不选择西部和基层。在这种就业观念的影响下, 学生进行职业定位时要求都比较高, 不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或者进行了职业规划但没有落实, 从而影响到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效果。

2. 就业形势认识不清。

高校招生数量的逐年扩大, 使毕业生人数猛增, 经济增长带来的岗位需求和毕业生人数之间的比例失调。同时, 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和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使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进行引导, 但理论上的讲述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就业压力的冲击, 低年级的学生认为就业与自己的距离尚远, 不屑于重视, 毕业虽然认识到就业的严峻性, 但为时以晚, 无从着手。还有, 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对社会和职业环境的了解也是造成对就业形势盲目乐观的重要因素。当然, 学校的课程设置、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实训教学也是教育者需要去思考的问题。主观因素的存在都会影响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从而在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能高度地重视并且积极地行动起来。

3. 职业规划的意识不强。

现有的教育体制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规划教育等方面引导较少, 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以升学为主, 这种目标导向决定了学生还是以“高考”为主线而忽略了自我的探索, 甚至于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时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作出选择, 进入大学后虽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但没有系统性、全方位地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学生重视程度也不够, 最终使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精髓,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 不能深入地自己探索和剖析, 在最后就业过程中不能正确地分析自我, 对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劣势和不足认识不清, 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

4.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也深知大学生就业困难, 开设职业生涯课有助于大学生就业, 但对于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和监控没有完整的体系;而且没有专门的机构去分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工作, 即使有也只停留在事务性的工作上, 没有真正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辅导;还有, 学校不愿花太多的经费用于对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的建设, 这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开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一) 构建合理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1. 提高思想认识, 建立全方位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系统的教育活动, 应建立起全方位培养、全员性指导的校园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把大学生规划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去, 建立起以学生成长与成才为根本,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为目标的“立体式”职业规划模式, 把大学生职业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 针对不同时期开展相应的职业规划教育。同时, 运用先进的职业测评手段为学生自我探索提供时段全程、人员专家化、手段现代化、职能多样化的“多维一体”就业指导模式。

2. 开展调研活动, 构建适合于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合理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 以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等为出发点,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认真分析、科学判断, 合理设计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体系。

3. 加强交流与学习, 运用先进的模式和成功的经验来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目前, 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范课开进了课堂, 但都是在探索过程中, 还没有形成适合于具有本校特色的模式, 独立学院也不例外。为此, 通过各种形式来加强校际的交流与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和交流借鉴兄弟院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模式, 并结合自身特色来构建适合于本校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这样, 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

4. 运用科学的职业测评体系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 探索自我是有效进行规划的前提, 决定着职业规划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同时, 对个体以后职业的选择和职业的满意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认识自我要以科学、客观、标准的系统测评为基础, 因此, 高校要引入职业测评体系, 使大学生通过职业测评来了解自己在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 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依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来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目标, 为以后职业的选择创造条件。

5.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从事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工作人员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 要实现职业规划教育的专业化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因此, 要加大现在人员的技能培训, 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同时, 要通过各种管道来引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当然, 也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的形式让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人员去参加各种高规格的学术活动来增强学术视野, 开阔眼界, 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反思。

1. 职业规划教育要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当中, 从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2. 急需构建本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体系和模式。

3. 认真审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4. 加大对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督查力度并纳入到高校教学评估的体系当中。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中国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M].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8.

[2]楼仁功, 赵启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2.

[3]沈之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6.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篇十六

关键词:理工科;文科学生;就业思想;就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036-01

一 问题的提出

四川理工学院是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四川轻化工学院与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现有研究生、本科、专科学生27000人,现有人文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政治学院、体育部7个文科院部,共计文科学生9975人,2012届文科毕业生2598人。学校的文科学生就业工作做好成了就业重要工作之一,故分析其就业困难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是无法逃避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尽管当前学校文科学生就业困难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包括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 但文科学生自身的就业预期、就业心理、就业认知、就业能力的缺陷和不足则是导致部分文科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 因此开展学的文科学生的就业思想状况调查和分析势在必行、不容懈怠。

二 研究方法

为全面、深入了解四川理工学院的文科学生的就业思想状况, 我们在广泛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编制了文科学生就业思想调查问卷,分为老师问卷和学生问卷。调查样本主要来自学校27000多名本、专科生和文科院(部)的教师48名。学生调查问卷包括就业预期、就业心理、就业认知、就业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 共设计38道题。老师问卷设计了12道有关文科学生就业思想动态的问答题。我们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于2011 年10月10日至11月15日对四川理工学院进行了学生的问卷调查。2011年11月20日至12月25日对文科院(部)的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学工办老师、党总支书记、专业教师进行了老师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600 份,回收有效问卷568 份, 有效回收率为94.67%。在有效样本中, 男生占68.72% , 女生占31.28%。一年级学生占18.91% , 二年级学生占23.17%, 三年级学生占28.96%, 四年级学生占28.96%。

三 数据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情况, 及时收集、整理调查资料,通过统计和分析, 我们认为多数四川理工学院的文科学生高度关注当前就业形势和自身就业问题, 他们的总体就业心态良好,自我认识准确, 就业态度积极。

1.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较高。

调查显示,57.69%的文科学生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自己所学专业,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对以后的就业和工作帮助很大或比较有帮助, 可见多数文科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评价较高,仅有少数学生评价较低。受调查文科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表现出一定的期待, 认为应增加社会实践课, 适当增加选修课, 多开实用性强的课程等, 由此可见, 当前文科学生对实用性强的课程比较重视, 这与学生就业有一定关系。

2.就业期望还需进一步调整。

调查显示,60. 81% 的学生在择业时最看重的方面是能发挥专长或有发展机会, 但部分学生注重职业的稳定性、收入水平及其他。学生对于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单位选择最多的是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科研设计部门等, 这既与学生的就业意识有关, 也与目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有关。89.29% 的学生希望毕业后到地州以上城市就业, 仅有少数学生表示愿意到县级及以下单位就业, 这表明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 不愿意到基层一线就业, 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明显欠缺。

3.就业态度积极正面。

调查显示,45.85%的文科学生表示不够适应或不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 54.15%的文科学生表示完全适应或比较适应。这反映出文科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适应性不够, 教育引导力度还需加大。文科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有: 劳动力供给过大、总体就业形势不好及毕业生自身能力不够等。学生对就业难原因的认识不一, 但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和就业期望值过高则是主因。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64.11%的学生持积极态度, 但仍需关注少数文科学生的不良就业态度。

四 结果讨论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 我们了解了四川理工学院的文科学生就业思想的基本情况, 明确了文科学生关于就业问题的一些基本认识, 现对调查情况进行结果讨论和分析, 从宏观角度把握当前四川理工学院的文科学生的就业思想,进而为更好地开展四川理工学院的文科学生就业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调查显示,部分文科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仍存在一些消极因素, 需要高校高度关注, 这主要表现在:专业思想相对淡薄, 成才意识较弱, 不重视专业学习在就业中的特殊作用; 不了解或认识不清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就业认知和就业思维欠缺; 自我定位不合实际, 择业观念趋于功利化, 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不能正确对待当前就业形势, 就业信心不足, 面对就业问题出现心理焦虑症状; 学生综合素质相对不足, 对当前总体就业环境无所适从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和体制变迁层面的因素, 也有学生自身层面的因素, 因此高校要高度关注并认真分析, 全方位开展教育引导工作。

五 建议与对策

结合本次学校的调查结果, 我们认为要深化四川理工学院的文科学生就业教育工作, 学校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培养四川理工学院文科学生的就业意识和思维。

文科学生就业教育应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 要帮助文科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帮助学生明确接受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身成才, 进而为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对文科学生开展针对性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自入校开始就树立就业意识。要发挥专业教师、学生工作队伍的作用, 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专业学习与就业的关系, 尽早树立学习为就业职业服务的观念。要引导文科学生关心、关注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使文科学生及早做好就业的思想准备。

2.提升四川理工学院文科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引导四川理工学院的文科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就业技能, 这是四川理工学院的文科学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而核心则是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要求在四川理工学院的学生中广泛开展成才教育, 激发文科学生的成才动机。要加强四川理工学院的文科学生的职业素质意识, 引导文科学生自觉锻炼和提升自身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要避免陷入为就业而学习的误区, 树立终生学习的习惯。要积极鼓励四川理工学院的文科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树立四川理工学院文科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念。

结合当前就业形势, 着力加强文科学生的择业观教育, 这在文科学生就业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就业期望值过高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文科学生的顺利就业。这要求高校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事业与金钱、奉献与回报的关系。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要求文科学生树立二次就业的观念, 抛弃一个职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文科学生树立就业大众化的观念, 消除天之骄子的优越感, 正确认识自我, 找准职业定位, 调整就业期望值。当前就业环境要求文科学生树立竞争意识, 鼓励文科毕业生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政策, 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投入到就业市场中进行就业竞争。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班队课教案下一篇:php基础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