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立项报告(共8篇)(共8篇)
1.科技成果立项报告 篇一
太原市科技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软科学研究
课题立项申请书的编制指南
太原市科技计划由下列计划和专项构成:
一、技术创新计划;
二、应用推广计划;
三、平台建设计划;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五、科技兴市专项。
凡申请列入市科技计划和专项的项目,均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凡申请市软科学研究课题的项目,均应编制立项申请书。
一、太原市科技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一)封面(见下页)
编号:
太原市科技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所属领域: 申请单位: 协作单位: 起止时间:
太 原 市 科 学 技 术 局 填报时间:二00 年 月
(二)太原市科技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一、总论
1.申请项目的概述。应包括项目主要内容、创新点、技术水平,项目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限200字以内)。
2.简述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目前的进展情况。
3.项目计划目标(此栏目各项指标是项目立项后,签订合同的主要内容,也是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
(1)总体目标:包括项目执行期间(从项目起始时间到计划完成时间)计划投资额;项目完成时达到的阶段(中试或批量生产)、实现的年生产能力(或阶段成果)、企业资产规模、企业人员总数和因项目实施而新增就业人数等。
(2)经济目标:(此目标不是指企业指标,也不是指本项目达到的生产能力,而是指本项目在执行期内可实际累计实现的指标。)包括项目计划完成时累计实现的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缴税总额、净利润、创汇额等。
(3)技术、质量指标:包括项目计划完成时达到的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需用定量的数据描述)、执行的质量标准、通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认证及企业通过的质量认证体系等。
二、申报企业情况 1.申报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名称、通讯地址、注册时间、注册资金、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2.企业人员及开发能力论述
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所学专业及主要工作业绩。
企业人员基本情况,包括企业人员总数、大专以上人员数;主要管理人员数、文化水平。
新产品开发能力情况,包括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比例;科研开发队伍情况。
三.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创新性论述
(1)详细说明本项目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内容;论述项目创新点,包括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产品性能及使用效果的显著变化等。
(2)详细描述项目的技术来源、合作单位情况;说明项目知识产权的归属情况。
(3)简述本项目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并就本项目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现行指标进行比较。
2.项目的成熟性和可靠性论述
详细说明项目目前进展情况、技术成熟程度、有关部门对本项目技术成果的技术鉴定(或验收)情况;本项目产品的技术检测、分析化验的情况;本项目在小试、中试或生产条件下进行试验或小批量试生产的情况,包括项目质量的稳定性、成品率;本项目产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的考核情况等(可提供用户使用报告)。
四、项目主要研究方案和工艺路线
五、项目实施方案及分阶段计划进度安排
企业应根据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对项目技术方案、生产方案及营销方案等方面情况进行论述。说明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进度目标,阶段工作内容及经费投入。
六、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主要说明:项目总投资、已完成投资、新增投资。.分项说明资金来源及主要用途。估算本项目在执行期内的计划新增投资。
新增投资:包括企业自有、银行贷款、申请市科技三项费及其他资金。
根据项目计划新增投资情况,编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包括厂房、机器、设备等)和流动资金估算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其他费用)。
2.资金使用计划 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二、太原市软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编制提纲
编号:
太原市软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 所属领域: 申请单位: 协作单位: 起止时间:
太 原 市 科 学 技 术 局 填报时间:二00 年 月
(二)太原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编制提纲
一、立项的背景和依据 主要说明:
1、项目的研究目的;
2、项目的科学价值和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对国家或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作用。
二、现有研究基础、特色和优势 主要说明:
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经取得的研究工作成就;
2、项目的创新点及在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
三、研究方案与预期目标 主要说明:
1、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项目的创新之处;
2、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3、预期研究成果及提交形式。
四、主要研究人员和单位简况及具备的条件 主要说明:
1、研究人员情况:需说明姓名、工作单位、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学历、学位、技术职称及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或论文等;
2、简述单位法人及近几年来研究业绩。
五、经费预算 主要说明:项目资金来源及用途。
2.科技成果立项报告 篇二
关键词:立项查新,科技查新,科技管理,优化对策
1 科技立项查新与科技管理工作的内涵
1.1 科技立项查新的内涵
科技查新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立项查新和成果鉴定查新两种。立项查新指对准备列入国家、省、部委等组织实施的科技计划的科研选题进行查新咨询, 以了解本课题的原有历史基础、现状、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研究的水平。
1.2 科技管理的内涵
科技管理是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管辖、控制与治理, 是科技活动过程中, 所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功能的统称。科学技术管理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它包括科研开发管理、科技人才管理、科技信息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科技立法与管理 (知识产权、专利制度、技术合同等) 等诸多方面。
2 科技立项查新对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的作用
在科研立项中, 立项查新可以有效地避免科研中的重复浪费、节约科研经费、缩短科研周期, 为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客观评价的科学依据, 为审批科技项目的主管部门做出决策服务, 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3 科技立项查新服务于科技计划立项及管理工作的发展及不足
3.1 科技立项查新工作的发展
科技计划立项查新是科技查新工作的一部分, 2004年以前, 由于缺乏大范围政策支持以及受数据库资源等客观条件制约, 立项查新工作呈现出开展的少、晚、不均衡等状况, 远不如科技成果鉴定及申报奖励的查新开展的有声色。这除了立项查新对信息资源的要求较高、对用户成本的考虑之外, 主要还应归因于科技查新工作较强的政策性及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内在需求的程度。
伴随科技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 科技计划管理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上世纪末, 国家科技部陆续对其管理的一些计划项目 (如国家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 上报材料中要求附带科技查新报告, 各省也围绕这些变化陆续开展为科技评估的服务工作或科技计划的立项查新工作。
山东省科技厅于2004年1月发布了“山东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试行意见”, 要求项目申报前, 必须到国家或省科技管理部门委托的科技查新机构进行立项查新, 查新报告已成为项目申请材料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此, 山东省科技立项查新工作全面开展。
经过近7年的科技立项查新工作, 山东省科技立项查新工作取得了飞速发展, 仅2009年, 全省22家具有立项查新资质的科技查新机构完成7大类项目的立项查新课题超过7000项。目前全省的计划项目立项查新与以往的零星分散的立项查新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的立项查新具有强制性, 体现出其很强的政策性。科技立项查新工作已被纳入了科技管理的范围, 成为科技计划立项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2 科技立项查新服务于科技计划立项及管理工作的不足
通过山东省软科学课题《科技计划立项查新对我省科研立项及科技计划管理的效果评估研究》的调查结果, 结合近几年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 发现当今山东省科技立项查新服务于科技管理工作方面仍有诸多不足之处。
1) 在对项目能否立项的关键因素 (新颖性、创造性、先进性、项目特性、单位基础、查新结论等) 的调查中, 科技管理部门与项目评审专家均将“项目的创造性”和“项目特性”排在前列, 远远高于其他因素, 这就说明, 目前的立项查新报告仅对新颖性作出评价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客户决策需求的, 科技立项查新改革迫在眉睫。
2) 项目申报期集中, 造成短时间内大量课题积压, 查新人员工作严重超量, 查新质量难以保证。
3) 查新报告仅上传结论, 难以满足评审专家的决策需求。在不了解申请人委托的查新点、查新人员的检索策略与检出的对比文献的情况下, 仅调阅区区几百字至上千字的查新结论, 很难理解查新人员的思路。加之查新点是从项目拟研究内容中提炼出的, 与申报材料的创新点可能一致, 也可能不完全一致, 而查新人员只针对提炼出的查新点进行查证, 很容易使评审专家感觉查偏了。
4 立项查新服务于科技计划立项及管理的优化对策
4.1 构建评审专家意见反馈机制及各关系方沟通的长效机制
要将评审结果及时反馈。评审结束一定时间内 (如1个月内) , 一对一反馈给申请人项目的评审结果及所有的专家意见。每年在评审后收集一次各方意见。管理部门可委托中介机构 (如情报所) 对各方意见归纳分析, 提出改进的建议, 通过网络 (固定) 平台向各方发布。发布内容还应该包括:申报指南, 特别突出重点支持的领域类目;每年评审工作的统计 (申报总量、立项数量、各领域申报及立项数量等) 、重大项目评审公示等。如有特殊情况, 建议管理部门组织召开由评审专家代表、查新机构代表以及申请人代表各方参与的小型座谈会。
4.2 及时调整查新流程, 完善查新规范
查新委托与查新在时间上拉开距离, 各计划申报时间错开。先提交申请材料, 初筛后集中委托查新, 查新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查新;各计划申报时间错开, 全年相对均衡分布。查新规范要以专业化查新为目标加以完善, 根据本单位资源状况与人员结构, 合理确定受理范围, 制定与完善查新咨询专家制度。
4.3 增加上传内容
建议两种方式:一是将报告进行适当简化后上传全部内容, 简化的目的是节省服务器空间, 简化的内容是数据库列表, 可将常用数据库作一数据库代码与名称对照表挂到评审平台或发给评审专家, 上传时只提供数据库代码即可, 即上传的内容包括, 查新项目名称、委托查新内容 (技术要点与查新点) 、数据库代码、检索策略、相关文献 (密切相关文献提供原文或原文链接) 、查新结论;二是重点提供检索过程记录, 即查新项目名称、委托查新内容 (技术要点与查新点) 、数据库代码、检索策略与相关文献 (每个策略下紧跟对应的检出文献) 。上传委托查新内容 (技术要点与查新点) 的好处是, 可使评审专家了解申报项目材料中提供的创新点与委托查新的查新点有多大差别;上传检索策略与相关文献, 可使专家从根本上判断查新报告的可用成度, 如果策略与文献可采信, 那么项目的新颖性程度也顺势判断得出。
4.4 建立全省统一查新受理平台, 加强资源共享, 保障查新质量
通过全省统一查新受理平台, 按机构专业优势合理分配查新委托。综合性查新机构应根据资源状况、人员专业结构, 逐步实现专业对口查新, 做到独立自主, 不受或少受委托人左右或误导。必要时也可以完成背对背查新 (前提是由主管部门统一委托查新) 。
加强资源共享, 最大限度地调动查新力量, 保障查新质量。综合性查新机构人员专业背景存在多面性, 为保证对口查新的质量, 应能获取相应专业的更好的数据库资源。借助全省统一文献平台建设, 尽快实现查新的资源共享。
5 查新服务拓展的思考
科技查新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较多的因素, 其中科技查新人员的业务水平、查新人员的业务诉求、查新工作量、查新课题完成期限、查新课题要求完成的程度等是作为科技查新部门内部的可控因素, 科技查新服务的拓展离不开现实的工作基础, 如何在目前的人员情况、业务能力、课题数量情况下, 最佳地发挥出科技查新的作用, 本研究提出以下思考。
5.1 开发高端查新服务
在目前大量新颖性查新的基础上, 针对特定的目标 (目前可以考虑针对重大科技专项的查新) , 开发具有创造性、先进性描述的查新报告, 以满足高端用户 (主要指政府管理部门) 的需求, 同时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
5.2 科技查新与情报研究相结合
目前的针对立项科技查新是属于事后服务性的, 即项目是由客户自己提出的, 各个不同项目之间或同一类项目之间, 水平参差不齐, 差距较大。而情报研究则是具有前瞻性的, 如将科技查新与情报研究结合, 就可以事先为科技管理部门确定项目的指南及相对的项目评价标准, 财政性的科技投入由企业的自由申报转向政府的事先控制, 科技查新实现情报研究的价值。
5.3 建立查新产业联盟
目前全省有22家受托为政府提供立项查新服务的机构, 除去山东省情报所、青岛所等几个大所以外, 大部分查新机构存在着人员少、技术弱等方面的问题, 如以省情报所牵头, 向上与中国科技信息所、上海情报所等先进单位的联合及合作, 向下通过查新联盟的内部渠道将部分工作转移至各查询机构, 通过“上合下引”整体提升山东省科技查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房江琪.浅议科技查新在科研立项工作中的作用[J].西藏科技, 2006 (3) :59-60.
3.科技成果立项报告 篇三
邢新会委员认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立项指南制定过程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建设势在必行。”他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和完善科技立项指南的制定。
第一,从国家层面,把立项指南的制定列为高水平科技立项的重要环节来抓。把科技立项指南的制定过程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从国家层面出台《科技立项指南制定规范》,为科技项目指南的出台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二,建立具有中立性和权威性的科技立项指南制定专家委员会。从已退休的高水平知名专家、国外知名华人专家、人大政协里的专家学者中挑选中立、公正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履行科技立项指南的制定、评审立项、中期检查、项目验收等任务。科技管理部门主要的职能放在管理规则的制定上,为专家委员会服务。在项目指南制定过程中,广泛汇聚社会、产业、科研人员的需求和建议,进行科学的论证,从根本上保证项目指南制定过程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第三,建立科技立项指南制定过程的社会监督体系。对于拟确定的科技立项项目指南,在进行项目立项申请前,应及时、有计划地向科技工作者、行业协会、社会媒体公布相关信息,并接受政协和人大相关专委会及委员代表的监督,建立实时的社会监督体系及修正完善制度,保证科技立项指南的前沿性和必要性。
邢新会委员最后指出,国家科技立项指南制定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有效整合全社会科技资源,发挥广大科技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该举措的成功实施必将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沿着科学的轨道又好又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 篇四
工 作 简 报
第二期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团委 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 主办 2007年5月1日
编者按 我校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工作第二阶段从2006年12月中旬的立项作品评审结果的公布到2007年4月下旬科技作品立项中期检查工作完成,历时近5个月。在这近5个月中,学校各界领导重视,各院(系)积极配合,我校科技立项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科技立项中期检查工作圆满结束。现将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第二阶段工作进行梳理与总结,刊出“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工作简报”第二期,用于交流、汇报在这一阶段全校大学生科技立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各院(系)的工作的亮点,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科技立项工作的开展。
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中期检查工作小结
1.4月17日,各院(系)院(系)自查工作全面展开。4月29日,中期检查答辩结 果在网上公布。
2.中期检查共分为院(系)自查和学校抽查两个环节。院(系)自查阶段,共有10 件立项作品进展超前,92件立项作品进展顺利,11件立项作品进展迟缓。
3.学校抽查阶段,最终确定8件立项作品参加中期检查答辩,7件作品全部顺利通过 答辩检查,有1件作品没有通过答辩检查。
4.我校首批科技立项活动立项总金额为106200元,第一批领款金额为53100元(第 一批按立项总金额的50%领取),实际支出金额为39982.9元。 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工作回顾
1.3月20日,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发布立项项目中期检查通知,公布立项中期检查 工作具体流程,通知立项项目负责人认真极准备中期检查事宜。
2.4月上旬,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印发“科技作品立项调研问卷”,开展科技作品立 项调研活动,调研结果将在下期工作简报中公布。
3.4月中旬,各院(系)陆续开始展开院(系)自查工作。其形式多种多样,信息工 程学院、商学院等院(系)以项目组填写科技立项中期检查进度报表和院(系)填写学院科技立项中期检查报表的形式组织中期检查,数学系采取全程跟踪的形式督促同学认真完成研究,海洋学院则通过现场答辩的形式展开中期检查工作。
4.4月23日,随着最后一个院(系)将该院《项目中期进度报告表》、《大学生科技 作品立项中期检查情况院(系)统计表》送到校团委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12个院(系)的院(系)自查工作圆满结束。
5.4月24日—26日,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对各学院所提交的统计表以及进度报表情 况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总结,归纳各院(系)在自查过程中发现的工作亮点、项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反馈过来的建议。
6.4月27日下午,以“承浩然之气,扬创新风帆”为主题的第十四期林海文化论坛 顺利举办。在此次论坛结束前,科研处闫涛蔚处长、威海知识产权局马良悦局长现场抽取了参加科技立项中期检查学校抽查的8件作品。
7.4月28日上午10:00,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王松老师主持召开了我校首批科技立 项中期检查答辩工作会议。会上,王松向各项目组成员详细介绍了答辩检查的具体事宜,包括答辩流程以及评分标准等内容。
8.4月28日下午,我校首批科技立项中期检查答辩检查的8件作品分别在 B区203 教室与数学系会议室举行,9位学校专家评审委员对8件作品进行了评判,校党委副书记刘玉殿,团委书记杨玉、副书记于振涛,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王松参与了答辩会。
9.4月29日,答辩检查的结果在校团委网站上公布,其中7件作品顺利通过检查,有一件作品没有通过答辩检查,限其在2周内修改完善作品,并向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复查申请。
各院(系)中期检查工作亮点
信息工程学院在中期检查时,经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采取书写自查报告以及填写自查表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院自查。发挥各指导老师在自查过程当中的作用,由指导老师认真阅读立项团队的自查报告并且书写意见;为了引起各指导老师重视,学院领导专门在全院政治学习的大会上强调了中期检查的重要性,并要求指导老师认真书写意见;在全部作品汇总完毕后,由分管院长进行审批;为了规范经费的使用,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制作了专门的发票清单,在收集项目使用经费的发票时,让每个团队在发票清单上写清楚花费时间、经手人和金额,并经由指导老师过目;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使用创新实验室,信息工程学院指派专门老师作为值班人员,帮助在创新实验室做项目的同学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在活动过程当中,有不少毕业班保研的同学,在实验过程当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做到了“传帮带”,为低年级同学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在过程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同学热心于“科技活动”的参与,也有不少同学作为“科技活动”的带头人,带动了同宿舍和同班级的同学参加科技立项活动。
法学院在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以及团总支的组织协调下,经院学术委员会专家商议,学院采用立项者书写自查报告以及填写自查表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并对每一件作品进行书面答辩会。通过书面答辩会,学院专家对每一位立项者提出问题,在有限时间内立项者进行书面答辩,起到了较好的检查效果。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利用院教师例会的机会,对立项者的指导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期望,要求指导教师严格把关,对立项者进行深入认真检查。严格立项经费管理。对每一张票据,每一笔花销都需要经过立项负责人、指导教师、团总支负责人三级严格审查,并要求相关负责人在票据上签字确认。许多立项者在项目研究前期及中期检查阶段注重多年级间的交流与合作,许多高年级有研究经验的学生向低年级传授经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中期检查阶段,法学院注重宣传报道,扩大影响力,对周边同学起到了很好的模范效果,增加了同学们关注、参与科技立项活动的积极性。
商学院的立项作品中期检查工作,经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采取书写自查报告以及填写自查表格相结合,同时综合多项指标有目的抽取部分项目进行专项答辩的方式进行学院自查。在发挥各指导老师在自查过程当中作用的同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检查;为了规范经费的使用,商学院团总支要求各团队对经费使用进行详细注明,并由指导老师签字过目,最后由主管部门统一制作发票报账单,使用统一范式。一方面统一规格,便于报账;另一方面节省科技立项团队精力,使其将主要精力用于项目的研究和完成工作。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使用实验室资源,商学院团总支积极与实验室管理部门协调沟通,申请了实验室资源为各团队进行专项辅导并满足各团队在必要时的需求。此外,商学院团总支起草了开放实验室的草案,在吸取同学们反馈意见同时兼顾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更好的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行了论证和探讨,并即将付诸实施。
在中期检查过程中,根据立项团队提出的针对数据分析所存在的困难,商学院积极组织相关的经验交流及培训指导会议。在五一之前,学院组织了针对SPSS软件的系列培训,邀请了专业老师对团队所遇到的关于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问题答疑解惑。此外,根据同学们所反馈的信息,拟在五月上旬开展针对论文撰写方面的技能培训,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科技立项作品的完善工作。
毕业班保研的同学,在研究过程当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很好的起到了指导传授的作用,为低年级同学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在科技立项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热心的参与 “科技活动”的同学,也有不少同学作为“科技活动”的带头人,带动了同宿舍和同班级的同学参加科技立项活动。
学院结合科技立项工作的开展情况,配合校团委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关于科技立项工作的问卷调查,为今后进一步推进科技立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海洋学院4月30日下午在学院楼415举行了学生科技立项作品中期检查答辩会,会议由海洋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梁振林教授主持,学术委员会的全体老师出席了答辩会,对该院14件立项作品的项目落实、进展情况以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指导。14项作品全部通过检查。答辩会上,各个项目的负责同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说明等多种方式对各自项目的设计思路、应用范围以及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方面向评委作了详尽的阐述,并且汇报了立项进展情况。整场答辩会评委的精彩提问和同学的睿智回答贯穿全场,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热爱科学、勤于实践、勇于创造的探索精神。
在检查过程中,该院老师体会到,通过参加科技立项活动,学生的科研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获得立项的团队中,有5名学生的7篇论文已经获得发表,并有多篇论文正在投稿、审稿中。论文发表情况如下:
1、于涛的《白毒鹅膏菌漆酶部分酶学性质研究》发表于《石河子大学学报》;《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发表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白毒鹅膏菌漆酶动力学性质研究》发表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王黎、刘洋的《酵母表达人源化糖蛋白研究进展》发表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3、秦兆宇的《中国对虾肝胰腺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发表于医学工程研究》;
4、陈阳的《青岛十大山头大肠杆菌含量分析》发表于《创新与发展》;《空气微生物学的国内研究进展》发表于《疾病控制杂志》;
在检查中部分项目未能按期进行的主要原因有:
1、经费不足,限制实验深入进行;部分团队经费的超支部分由学院或导师垫付;
2、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实验失败,耽误进程;
3、对实验中可能产生的情况预期不足,致使原有计划无法实现;
4、某些实验材料及仪器较难购买,耽误进程;
5、部分实验受季节影响较大,未能按期完成; 6、05级学生课程很紧,没有足够的课余时间进行实验;
7、个别团队因前段时间的风暴潮,影响了原材料的采集。
韩国学院立项作品数量不多,所以指导老师对其作品进度的关注程度更高,指导力度相对来讲也更大。但是假期期间,学生离校,有的立项小组成员还远在国外,一些具体的指导是难以实现的,于是指导老师更注重放假前的进度计划工作,要求立项负责人按时将初步作品以及中期自查表格一并上交;在规范经费使用方面,该院团总支老师专门召开了立项小组负责人会议,针对经费的使用方向、开具发票和上交发票的注意事项等问题作了详细讲解;
指导老师的指导目的,不止于帮助同学们完成作品,还在于通过指导提高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注重对其特定能力的培养。比如,某立项小组要完成调查报告,需要借助SPSS分析系统,而该系统软件的使用需要小组成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计算机知识。指导老师针对该情况,专门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掌握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可以独立地、按时地完成预定工作计划;立项活动过程中,一些有意参与科技立项活动但其作品未能通过学校审核的同学,并未放弃自己立项题目的研究,他们有的仍然坚持将作品完成,有的主动与获得立项资格的同学联系,向他们请教经验,在整个学院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学院团总支老师在平日的主题团日活动、表彰活动以及学生会例会等场合,向同学们介绍科技立项活动的进展情况,并鼓励其合理利用学院实验室的资源,为今后的立项活动做好准备。
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系的10项科技作品中大部分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或者超前计划实施下一步工作,进展顺利。科技制作类作品基本已经完成原理图的绘制、元器件的采购、器件本身结构的设计,开始实物的制作步骤。自然科学类论文也已经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准备,基础程序的安装、调试,开始步入实际计算模拟阶段。社会调查类论文已经完成了初期的调研、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工作,调查论文已经初步成型。
一、在科技立项作品完成的过程中,该系团总支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积极提供完善的硬件支持,使创新团队能够利用系实验室的各项仪器设备完成项目。该系专门拿出一个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实验室,使科技立项团队有固定的场所完成作品,并且提供了各种常用的实验,同时该系所有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都对团队开放,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完成本团队的作品。
2、与各科技立项团队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工作的进度,了解他们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有了困难及时解决。该系团总支多次组织科技立项团队负责人工作交流会,来了解各科技立项团队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3、制定合理的学生机构负责大学生科技立项工作,该系组织了由团总支老师到系学生会科技实践部和班级组织委员负责的制度,使这项工作有一个完善的网络来实施。
二、中期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由于部分团队同学知识储备不足,在科技制作类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理论知识不足,完成硬件和软件的开发比较吃力。
2、有些团队由于编制计划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考虑预算花销,或者对有些设备、元器件的采购花费无法预计,所以有一个团队花费超预算。经与系负责人商讨,该系对于能够按时完成的项目可以考虑给与部分资助。
3、高年级的尤其是2004级的同学,由于已经初步打算考研,所以放在科技立项作品上的精力有限,这也影响了有些作品的质量。
4、指导教师因为工作、家庭的原因,有时不能很好的对团队的工作进行指导,我们也在鼓励团队的同学积极的和指导老师联系,从指导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
应用数学系2004级肖志勇同学的《洪水的数学预测模型》作为该系的首个科技立项课题,立项之后,应用数学系团总支协调系领导、指导教师和实验室老师,为科技立项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应用数学系团总支在开展立项工作中采取了“全程跟踪,集中指导”的办法。系领导、指导教师和负责科技实践工作的老师全天候的关注立项课题的进展情况,跟踪指导,及时排忧解难;不定期的组织指导老师和学生进行集中讨论和指导。
在立项进展过程和中期检查过程中,应用数学系着重抓好了以下工作:
1、为了引起各指导老师重视,系领导多次在全系教职工大会上强调了大学生科技立项和中期检查的重要性,并要求指导老师认真书写意见;
2、在中期检查时,经系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采取学术委员会和指导老师集体检查的形式进行院(系)自查。
3、严格规范经费的使用,并经由指导老师过目;
4、指派专门老师和同学作为值班人员,帮助在数学建模实验室做项目的同学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
通过该系领导和老师们的工作,肖志勇同学的《洪水的数学预测模型》通过了系学术委员会的的检查,正在案预定进度顺利进行。
近期工作安排
1.下发“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第二届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工作的通知”,启动第二届大 学生科研作品立项活动。
2.完善结题检查实施办法,认真准备6月中旬的科技立项结题检查工作。3.组织理工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4.研究制定《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成果评奖实施办法》。
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项目结题检查方案
一、工作时间
1、经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我校首届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项目结题时间为2007年6月18日、19日(周一、周二)。各立项项目必须在此时间内完成。
2、承担项目的学生于6月14日前将结题报告及成果提交至所在院(系),各院(系)将材料汇总后于6月18日、19日送至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
二、作品成果提交形式
1、提交《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项目结题报告书》一式四份(见附件3)。
2、成果材料以论文或报告形式体现的需用标准A4打印件形式提交(5号楷体,1.5倍行距,双面打印),封面有统一的格式(见附件4)。
3、若成果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或获得奖励或获得专利,须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一份,并交验原件;若成果为实物,须提交实物照片;成果以视频短片、图片形式体现的请以光盘的形式提交;其它成果形式自行提交。
4、若有社会有关单位的鉴定意见、专家鉴定意见,请一并提交。
三、作品评奖
1、各院(系)在提交本单位材料时,需同时提交一份参加学校评奖推荐名单与《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结题检查情况院(系)统计表》(见附件5),推荐名额原则上不超过院(系)立项作品数量的50%。(推荐名额见附件1,推荐排序表见附件2),推荐的次序将作为评奖的参考之一。
2、评奖时间初定6月下旬,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学校将为获奖项目颁发证书。
四、结题标准
结题标准分为四类,由高到低分别为A类(优秀)、B类(良好)、C类(及格)和D类(不及格)。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评为A类结题:立项作品成果以论文形式在核心期刊发表,尚未发表但是获得核心期刊约稿通知,获得专利,获得专利申请号,立项作品获得“挑战杯”省级赛区参赛资格,院(系)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的属于A类结题的作品;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评为B类结题:立项作品成果获得发表或得到约稿通知(在一般刊物、报纸),立项作品获得“挑战杯”校级决赛资格,院(系)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的属于B类结题的作品;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评为C类结题:立项作品能够顺利按照计划完成并且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立项项目已经完成了一篇专业论文, 院(系)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的属于C类结题的作品;
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评为D类结题:立项作品没有能够按照研究计划完成, 院(系)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的属于D类结题的作品。
五、几点说明
1、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进行专利的申请、市场推介转化,这在立项项目的评奖环节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提供虚假成果(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或因个人主观原因严重违反合同内容者,将给以严肃处理。
3、除经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同意延期的少数立项项目外,其余未能按期结题者,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请各院(系)领导和指导教师重视本项工作,为参加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项目研究的学生提供帮助和便利条件。学校对项目完成情况较好的院(系),在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中将给予数额倾斜;对项目完成情况较差的院(系),将酌情削减该院的立项项目和经费。
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工作的改进意见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运行,和了解学生对此项活动的反应以及广泛查阅其他高校的经验,拟对我校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提出以下改进意见,供各位老师讨论、参考。
一、关于立项作品申报
1.将“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正式更名为“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
2.加大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宣传力度以及深度,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3.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时间调整为:申报阶段为每年5月中旬——7月上旬,中期检 查为每年的寒假结束前2个月,结题检查为每年4月份。
4.科研立项项目从经费资助程度上分全额资助项目,部分资助项目与自筹资金项目。5.科研立项项目从立项的层次上可以分为院系项目与学校项目。
6.学校科研立项经费直接划拨到各院系,由院系负责立项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各院系 划分额度有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小组与学校专家评委会员会研究决定。
7.院系科研立项指标由院系固定指标与学校灵活指标2部分组成。校专家评审委员会 讨论决定各院系划分指标数额。院系固定指标直接分配到院系,由院系组织发动评选出立项作品,报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审核。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组织学校专家评审团对立项作品进行整体评判,确定最终立项作品。
8.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与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同时举行,一个科研项目只允 许获得一项资助。
9.所有校级项目以及院系推荐的优秀结题项目都可参与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研作品 立项评奖活动,在评奖过程中,每件作品享有同等的获奖权利。
10.每一个立项作品团队(个人作品除外)必须要有一名大一的同学参与。11.大一同学不能作为立项作品的负责人(第一作者)。
二、关于立项经费的使用管理
1.经费审批与使用管理将更加严格,强调科研导师在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监督作 用。
2.批准立项经费比申报经费有减少,需要和项目负责人协商是否继续进行项目的研 究,课题研究内容一旦确定,不允许改变。
3.院系对项目科研立项经费的使用需进行严格的检查,学校对科研立项经费的使用情 况进行不定期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将严肃处理。
4.设立院(系)级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体系,鼓励院(系)拿出相应经费支持院(系)落选立项申请。
5.关于追加研究经费的规定。原则上不追加,特殊情况需要追加的,需报请学校大学 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批准。追加研究经费的项目不超过立项作品总数的5%;追加经费额度不超过该项目原立项经费的20%。
三、关于其他改进意见
1.充分发动各院系积极参与学生科技作品立项,各院系由专门负责教学的副院长自动 成为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组成员。
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鼓励学生进行专利发明活动。3.广泛征集大学生科研立项研究题目,充分发动院系专业老师拟定大学生科研立项题 目库。
4.项目在申请时应该认真、周密,将困难有所预见,项目能否正常中期检查以及结题,可以作为考评指导教师工作的一个方面。
5.立项课题组成员与指导教师建立沟通交流制度,填写《课题组与指导老师课题交流 工作日志》,该日志将是研究课题的一部分。
6.规定师生每月至少交流二次,记录交流时间、地点、内容、解决的问题等,进一步 规范并约束学生课题研究工作,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7.各组领取后要在日志上详细记录本项目组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在其后的经费开支表 中详细记录项目经费的开支。项目运行完毕后研究日志要交回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并作为衡量项目开展情况的重要依据。
8.中期检查采取院系检查与学校检查结合的方式进行,院系检查对于进行不利的作 品,第一次可以警告并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改进,在规定的时间内仍然不能达到院系检查标准的,撤销其立项资格并作相应处理。该项目团对成员(个人)在一年内不再给与立项资格。
学子访谈
于涛:我的科技创新之路
初涉挑战杯
刚入大学时,高考没考好,郁闷了一个学期。渐渐觉得大学生活不能这么过。我就在网上检索了一下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的条件。当时,我检索到报考研究生的一份自我介绍书,其中有一项就是问报考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过什么大型的实验,发表过什么文章。我一看,挺灰心的。心想,发表文章!太遥远了吧!这怎么可能啊!
大二时,对大学里的许多活动也了解了许多。我知道挑战杯活动是科技实践类的。能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于是,我就找到了带我们生化课程的朱启忠教授。和朱老师说了一下我的想法,朱老师很支持我。让我做大米蛋白的提取实验,这时,我认识了后来对我帮助很大的董学卫师哥。这样我就参加了2005年的挑战杯创业大赛。在活动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后来我们团队做得的也不错。心里也有个想法-----要自己带头做一届挑战杯活动。
有一天,我刚考完试。董学卫师哥就把我喊到他宿舍。说有一个大实验,挺好的,让我来做,还可以用来参加挑战杯活动。我一听,就答应下来。师哥顺便把相关的参考材料给了我。我手里拿着材料,回宿舍路上,心里特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晚上,我高兴的甚至连觉都没睡着。
走进实验室
实验刚开始时还行,一进实验室,挺新鲜的。当时我们一般是上午上山采集菌种,下午消毒接种培养基。晚上查阅材料。当时,虽然每天很累,特别是上山时,一是累,二是山上有很多蚊子,穿上厚衣服,打上驱蚊液,都不管用。每次上山都被叮一身的包。但是,看着一株接着一株的真菌被培养出来,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有种充实感、成就感。
我们成功分离出真菌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要实现液体培养。然而问题就出现,我们实现液体培养后,9种真菌,检测不到漆酶的存在。或者是有,却活性很低。做到这里时,心里凉了一大半,我们分析的原因有三:一是分离不成功,这9种菌不是真菌,而是杂菌。二是这9种真菌不产漆酶。三是检测方法出了问题。如果是第一种的话,那是最惨的。相当于我们前期作的大量工作都白费了。虽然,脑子挺清醒的,也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但是面对这种可能前功尽弃的境况,加上作实验本来就很累。心里挺郁闷的。结果随后的几天里一直提不起精神来。
有时真不想做下去了。但转念一想,自己本来就想在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如果这些困难都克服不了,将来还怎么做大型实验。于是,我就坚持地往下做,当时是在暑假里,那几天又老下雨,加之心情不好,实验不顺利。过得简直就像是在人间地狱似的。痛苦!
后来,又请教了一下几个考研的师哥,终于证明是检测出了问题,底物的配臵方法不对。结果导致底物灵敏性不够。导致酶活检测较低。到这时候,心里才算长舒了一口气。有种失而复得的感觉。后来经过查阅相关的材料终于解决了问题。
再后来,接着往下做,整个实验做下去,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然后一个个的又被解决。心情也一起一落的。现在想起来,当时的心理素质真是太差了。同时也有了些新的认识,做大实验,不只是对个人实验技能与实验思维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心理承受能力和毅力的考验。
做试验,肯定会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学过的实验技能,做科技立项巩固了知识,加深了理解,锻炼了技能,这都是次要的。想问题,看问题的角度与深度变了,也就是说开窍了,才是重要的。我自己认为。
经过这一活动之后,我终于明白理论课是干什么用的,实验课是干什么用的。自己原来有一个认识:理论课还要听老师讲吗?自己看看,理解理解,一背,不就完事了吗?其实不然,好的老师,会在课堂上给你灌输一种实验设计的思想,一种试验的精神。这是背不出来的,而常规的实验课是锻炼自己的实验技能。有了理论(设计实验的思路)与实验技能不就可以自己做大试验了吗?有了这种认识之后,自己再上理论课,再做本科实验,那种效果是完全不一样,是事半功倍的。在做科技立项的大型实验时,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使自己受挫,往往需要查阅相关的材料或以前学过的东西。因此,在平常上专业课时,潜意识的,就会比没做活动之前,听课更专心,而且不自觉地就知道应当注意那些点,换句话说,就是比以前更能抓住课堂知识的精髓。这一点我是有亲身感受的。而且对新的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感谢老师
在外界对大学生评价,往往将大学生与创新联系到一起,说大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我不否认这一点。但同时我认为大学生在很多时候做事情往往犯纸上谈兵的错误。看事情过于肤浅。创新有余,务实不足。
通过这次大学生科技立项活动,我学到的东西中有一点就做事要脚踏实地,看问题要深入。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下在做这次科技立项活动中自己的一个经历。
我们的前期实验作出来后,要申请科技立项,需要找一位第二指导老师,因此我们就找到了陈冠军副校长,陈冠军校长同时是我们海洋学院的院长。陈校长主要从事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微生物生理生化及酶学研究。如天然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趋磁细菌与磁小体的研究;聚乳酸降解微生物与聚乳酸降解酶的研究等。可以看出陈校长的研究领域和我们研究的东西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但是在和陈校长的交谈中,我们却一点都没有感觉到障碍,陈校长所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很切中要害,都是我们在研究中所遇到的难点,或影响我们试验成功与否的关键点。但是这些点,说实话,我们在开始做的时候是不知道的,只是在我们遇到问题,犯了错误,试验失败之后,反思原因的时候才领会到,发现的。换句话说,陈校长在看问题的时候,是站在一定高度的,即使某一问题自己没有研究过,也能预测个八九不离十。设想与实际相差无几。而我们则不然,设想与实际往往相差十万八千里。往往纸上谈兵,一潭水根本就不知道深浅,想的东西有很多时候往往脱离实际。经过这次科技立项活动,自己亲手做了些东西之后,才对科研有了较为确切了理解,这是我的一大收获。现在自己再看科技文献,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种提高的感受得很清楚的,真真切切的。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切合实际。更实用。这是我在指导老师身上学到的很重要的一点。
就像学电脑一样,在课堂上讲再多的东西,也没多大用,实际上机一操作,全都会了,明白了。作完这次科技立项活动之后,自己对原来学到的很多书本上东西,或者是对科研的介绍,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有了较为清晰的概念。收获很大!
团队精神
记得高中是为了迎接高考语文作文考试,老师经常让写关于“团队精神”、“双赢”这种主题的文章,自己也歌颂过很多篇,其实没有多大用。直到现在,当自己与别的同学组成一个团队一起做课题的时候才真真正正的体会到这两个词的分量。通过做科技立项的项目我才学会如何去与人合作,如何在合作中处理利益与矛盾,明白只有别人的利益得到实现时,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保全。逐渐的学会妥协,让步,顾全大局。我认为这些东西都只能在实践的磕磕碰碰中学会,在这一过程中一定会失去很多很现实的利益,但我们往往在其他方面得到更多。
收获的快乐
付出汗水,终会有所收获。等到暑假结束的时候,整个实验终于算是作完了。然后我们就写成成了两篇论文。论文算是写出来了,但心里还是惴惴不安的,也不知道做得是好是坏。等到暑假一结束,朱教授回到学校。看了我们的论文后,评价说挺好的。后来又找到陈冠军校长,陈校长问了我们许多相关的问题,评价说:“本科生能做到这个成度还真不错。”虽然陈校长的话很简单,但对我们的鼓励却挺大的。心里更坚定了一个想法——一定要将实验再深入的做下去。一想到实验,心里又有点郁闷,接着向下做的话相关的药品没有,需要自己买,但是一点半点的钱又不够,这时我们得知了大学生科技立项活动,可以资助理科生1000-2000元,听到这消息后,心里挺高兴的。当即我们就决定要申请立项。我们很快就联系上了负责科技立项的王松老师,王松老师也很支持我们,给了我们许多帮助。后来也就顺利地参加了立项。受到了1700元的资助,然后我们顺利进行了实验。在这里我真的很感谢学校能够开展像大学生科技立项这样的活动。
暑假结束后,我们在学期里主要忙于申请科技立项,同时准备在寒假里的实验,还有就是投稿,后来时间过得挺快的,到学期末的时候,两篇论文就被学术杂志收录了。其时距离我检索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申请还不到两年,说心里话,很多事情,其实是我们不敢想,不敢做,只要我们大胆的去尝试,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做成的。
几点体会
其实我还有个体会就是,老师与同学之间往往有种隔阂,我们同学很想参加实践,多做些实验,但却不敢主动去找老师,其实老师也很喜欢与同学们接触,让我们大学生作一些课题研究,我在做立项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实验室的老师,不论是借药品,借用实验仪器啊。老师都是很帮忙的。而且很耐心。老师与同学之间,缺乏的是一种主动。主动一点,肯定会有所收获。
(备注:作者系海洋学院2004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学生)
报:有关校领导,团省委学校部
送:机关各部处室,各院(系)分管领导 发:各院(系)团总支
5.大学生科技立项申请书 篇五
项目类型:
科技发明制作
申 请 者:
张 乐平
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申请日期:
2009-6-8
共青团成都理工大学委员会 制 二○○九 年 六 月 八 日
表一
姓 申 请 者 学 学 名 院 历 张乐平性别 男 学号 01030206 专 业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地球科学学院 (b)a.专科;b.本科;c.硕士;d.博士
地理信息系统 15882411966
联系电话
申 请 项 目
申报课题 性 学 质 科
土地利用现状实时变更系统研究 (b)a、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b、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c、科技发明制作 地理信息系统 项目组成员人数 博士生 硕士生 本科生 5 专科生 合计 5
项 目 组 构 成
指导教师 (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者) 姓 名 职 称 赵银兵 讲师
研 究 项 目 主 要 内 容 及 意 义 摘 要
内容: 内容: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基础,结合用地审批的流程,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实施实时动 态管理,形成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统计表、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流量表及土地权利人统计表。为管理 部门用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实现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动态监测提供服务,为提高土地的利用 效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加强耕地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意义: (1)保存大量的地形测量、航测或卫星遥感的数据; (2)将地形测量等数据矢量化,形成 意义: 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库; (3)实现各类数据的动态对接,便于实施动态管理; (4)有条件时配于数 码像片,形成三维立体地图。
摘要:(1)借助浙江省桐乡市国土资源局已经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获取数据库包含的各 摘要 项内容; (2)获取浙江省桐乡市土地信息与勘测中心 2007 年 11 月 1 日至 年 10 月 31 日间 所有测绘的矢量数据; (3)获取浙江省桐乡市 2007 年 11 月 1 日至 2008 年 10 月 31 日间农用地 转用审批资料; (4)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软件; (5)形成 2008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年度土地利 用现状变更成果。
预 期 研 究 成 果
(1)2009 年 6 月- 8 月 获取浙江省桐乡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局部) ; (2)2009 年 6 月-10 月 获取浙江省桐乡市土地信息与勘测中心年度测绘成果; (3)2009 年 7 月-9 月 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软件; (4)2009 年 10 月- 11 月 形成 2008 年浙江省桐乡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 (5) 年 1 月 完成相关报告撰写
表二 一、项目的科学依据和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学术思想、立论根据、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 参考文献。 )
应用前景: 1. 应用前景: 随着 3S 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参与政府部门的管理日趋频繁。特别是大型数据库的出现,解 决了计算机内存与管理信息数据量之间的矛盾, 同时, 勘测仪器和手段的更新为各类数据的矢量化提 供了保证, 为地理信息系统服务政府管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课程变得越来 越重要,服务范围越来越广。通过建立地理信息系统, 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更新信息内容,可以方便地 查找所需资料,为提高工作效能提供更便利的环境,为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供支撑。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 GIS 工程管理、数据库、软件工程思想等 。 2. 立论根据:(1)浙江省桐乡市国土资源局已经建立了全境 1: 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使我们开 立论根据: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系统有了现实可能性; (2)浙江省桐乡市土地信息与勘测中心积累了大量的土地勘 测数据和当地农用地转用审批的资料,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3) 我们所学的专业是地理信息系统, 兼备了遥感、数据库及 GIS 知识,有能力也有信心开发该系统; (4)采用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既 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技术人员的补充和维护。 特色及创新 及创新: 3. 特色及创新: (1)该系统有很强的实用性,便于实验人员管理和教师安排实习课程; (2)该系统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综合性、层次结构和目的性,数据处理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一 个供不同专业学习使用的数据体系; (3)利于实验资料的共享资源共享,师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运用于其他的政府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国土资源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1014-2007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报批稿 马秀麟 郏示德.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开发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及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3 苗雪兰 刘瑞新 宋会群.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3
二、采取的方法(包括研究工作总体安排和进度,所采用的方法,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 法)
步骤: 1.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获取与熟悉(2009 年 6 月—2009 年 8 月): 问题:受专业知识限制,课题组售人员对数据库结构的理解问题。 解决方法:请教老师,与各专业人员进行沟通。 2. 勘测数据及其他数据的获取(2009 年 6 月—2009 年 10 月) : 问题:对数据的形成及转移变化过程的理解问题 解决方法:请教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员 3. 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软件。 问题:忽略了一些未知的错误,使得评估不合理。解决方法:针对系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不 断改善系统。
三、预期的费用(包括实验材料费、租赁费、机时费、交通费及其它费用)及来源。
1、机时费:300 元/人*3 人=900(元) 2、资料打印费:80(元) 3、不可预料费:900 元*10%=90(元) 共计 500+330+80+91=1070(元)
表三 四、项目组指导教师意见(主要针对本项目意义、创新性以及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等签署意见) 该项目对增强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收集专业学习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具 有重要的意义。土地利用现状实时变更系统对于土地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更新和 决策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数据标准化处理和信息集成方面具有创新性,项目依托桐 乡市国土局,将社会实践调查与科技立项有机结合起来,项目设置的研究方案切实可行。 建议立项予以资助。
签名:赵银兵 2009 年 6 月 8 日 五、申请者所在学院审查意见(主要针对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素质与水平等签署意见)
(分团委盖章)
六、校团委聘请专家组意见(对项目可行性、先进性、科学性、前景性等签署意见)
年 七、校团委审批意见
6.科技成果立项报告 篇六
2015立项课题结题名单与研究成果评审结果
(共计156个)
一等奖(34个)
1.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研究
课题编号:SJHZDKT201505—06 行政主持人:金瑞国(商洛市山阳县十里铺中心学校,校长)学术主持人:张晓涛(商洛市山阳县十里铺中心学校,一级教师)研究人员:樊文安 石小华 田瑞丽 李惠 李慧儒 杨丽丽
郭红丽
2.科研型、学术型教师培养研究
课题编号:SJHZDKT201505—07 行政主持人:朱寿安(安康市汉滨区教研室,主任)学术主持人:陈朝林(安康市汉滨区教研室,高级教师)研究人员:陈光艳 李娜 邱俊 张绪凤 胡镕 朱雪梅 陈政
王亚莉
3.校园安全工作应急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02—05 行政主持人:郑元波(汉中市城固县龙王庙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许红玲(汉中市城固县龙王庙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纪东 汤魏 陈白莉 苏会 4.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关爱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04—22 行政主持人:屈 博(商洛市山阳县城关镇南庵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方凤珍(商洛市山阳县城关镇南庵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高梅芳 李俊煜 朱家芳 冯艳丽 范淑玲 任华 5.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04—23 行政主持人:赵华勇(商洛市山阳县天竺山镇中心学校,校长)学术主持人:唐开朗(商洛市山阳县天竺山镇中心学校,二级教师)研究成员:韩学军 张小利 田建强 陈晓敏 梅进福 吴绪美
潘益军 李佳
6.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5-15 行政主持人:刘二龙(铜川市耀州区关庄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李雪玲(铜川市耀州区关庄中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侯国靖 关利利 薛昆鹏 杨婷 齐琨 袁艳青 7.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5-22 行政主持人:瞿晓泉(汉中市铺镇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杨茂强(汉中市铺镇中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张海红 汪兴山 陈四海 王宇飞 陈星 8.乡镇中心教研组建设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21—05 行政主持人:朱寿安(安康市汉滨区教研室,主任)学术主持人:张 彬(安康市汉滨区教研室,高级教师)
研究人员:李玉恒 袁仙 王琪 张德海 陈益平李天峰 程坤
罗军琦
9.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性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4—05 行政主持人:宋健(铜川市金谟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张军(铜川市金谟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人员:马璐 闫庄 靳晓娟 何巧燕 种云凌 田景强 郭小静 10.小学课堂教学法中处理突发事件的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5—07 行政主持人:陈红英(汉中市城固县饶家营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马忆蓉(汉中市城固县饶家营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陈红英 徐瑞玲 舒一杰 肖淑娟 赵静 赵娜 11.铜川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51 行政主持人:王军生(铜川矿务局第一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陈明瑛(铜川矿务局第一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程炜 千爱菊 管昊
12.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56 行政主持人:彭文柱(汉中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袁晓明(汉中师范附属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人员:陈红 张骏琳 房玲 姚敏 马娟 王文娟 苟新楠 徐雅芝 13.开发与使用化学错题集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60—17 行政主持人:屈强(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史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一级教师)参研人员:卢红刚 杨贝贝 杨乐永 张芳 郭丹 闫宏伟 14.小学课堂有效导学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76 行政主持人:张孝琼(安康市旬阳县白柳镇中心学校,校长)学术主持人:刘 姗(安康市旬阳县白柳镇中心学校,二级教师)研究成员:胡才花 刘宝琴 刘志实 陈莉 郭贵荣 赵科芳 15.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语文素养探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86—09 行政主持人:胡文忠(铜川市宜君县第一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张小红(铜川市宜君县第一中学,一级教师)
研究人员:胡文忠 蔡军霞 陶金凤 童英 赵小凤 乔永芹 陈林宏
马玉萍 唐慧玲
16.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09 行政主持人:章小轩(汉中市城固县徐家堡初级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方 波(汉中市城固县徐家堡初级中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范永茂 李巍 杨春侠 黄彦文 徐敏 徐向东 王新华 17.幼儿园伙食营养搭配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22—01 行政主持人:冯亚琴(延安市宝塔区家贝乐幼儿园,园长)学术主持人:慕晓燕(延安市宝塔区家贝乐幼儿园,一级教师)研究成员: 刘彩红 谷慧慧 马延娥 延贝贝 薛娟娟 18.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34—09 行政主持人:谢志斌(商洛市山阳县第二幼儿园,办公室主任)学术主持人:王 妙(商洛市山阳县第二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成员:王玲 王淑珍 王丹 黄丽萍 詹淑荣 曹菊艳 陈宁 19.角色游戏中教师适当介入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36—07 行政主持人:何福荣(商洛市山阳县城关镇城东幼儿园副园长)学术主持人:张 敏(商洛市山阳县城关镇城东幼儿园一级教师)研究成员:郭红莉 葛伟 周丹 王蓉 徐慧芳 李明英 王道琴 20.小学生与人相处意识与行为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68—05 行政主持人:张红安(汉中市青年路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田 丽(汉中市青年路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夏清源 胡小华 李映宇 2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77—08 行政主持人:党全明(铜川市耀州区教研室,主任)学术主持人:杨巧莹(铜川市耀州区教研室,一级教师)研究成员:焦倩茹 梁民侠 席永玲 杨娟 22.提高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82-04 行政主持人:黄春梅(汉中市西乡县城北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程艳菊(汉中市西乡县教学研究室,一级教师)研究成员:黄春梅 路富艳 李文强 李荣吉 姚小凡 陈天喜 23.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中运用的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95 行政主持人:王明科(汉中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赵 娟(汉中师范附属小学,一级教师)参研人员:罗璋 王明科 贾华 王伟 宫正军 杨懿红 24.作文评语与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研究
课题编号: SJHYBKT2015218—05 行政主持人:陈长海(汉中市城固县高田寺初中,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刘若挺(汉中市城固县高田寺初中,一级教师)研究成员: 谢振儒 李海龙 25.作文评语与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研究
课题编号: SJHYBKT2015218—08 行政主持人:郑 杰(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初中,校长)学术主持人:丁礼红(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初中,高级教师)研究成员:李青 陈传波 张玉敏 王风会 李增雪 李海丽
谢兴彪 石会 26.开展小实验优化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36 学术主持人:陈敏(铜川市第三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屈雪雅 李元元 潘丽 王国兵 27.初中英语早读有效性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41 行政主持人:党全明(铜川市耀州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任)学术主持人:张 立(铜川市耀州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曹粉绒 张娜 张媛媛 党莉娜 刘新 郎亮亮 28.丰富初中学生课外生活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51—01 行政主持人:吴 蔚(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三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全贤梅(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三中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吴蔚 周有霞 李燕 邓淑琴 舒娜 孟祥会 王勇 29.高中地理综合分析题教学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92—03 行政主持人:余建新(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陈 丹(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要成员:周佣霞 张茜 王亨通 周建峰 万金焕 王甜 30.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能力培养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95 行政主持人:王军生(铜川矿务局第一中学,教学校长)学术主持人:刘根成(铜川矿务局第一中学,一级教师)主要成员:李国良 常亮 王婷 谢永亮 31.儿童个性发展与家庭因素相关性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323-01 行政主持人:崔永宏(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柳林希望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王 娟(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柳林希望小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李 珍 雷瑞 王保卫 丁丽娟 32.家校教育合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325 行政主持人:张晓艳(铜川市印台区城关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钟爱英(铜川市印台区城关小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贾军叶 张粉莲 钟秋利 李华 33.挖掘家庭教育资源,构建学习型家庭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326 行政主持人:宋 健(铜川市金谟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刘改妮(铜川市金谟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杨艳芬 左娟婷 刘娜 田景强 李爱兰 34.农村家庭教育策略与方法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327 行政主持人:张树平(铜川市宜君县教研室,主任)学术主持人:康俊成(铜川市宜君县教研室,一级教师)
研究人员: 马亚军 张继军 杨琼 李巧莲 王慧妮 陈育德 贾群会
二等奖(52个)
35.规范教师行为加强师德建设研究
课题编号:SJHZDKT201504—04 行政主持人:周高俊(安康市旬阳县城关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杨居台(安康市旬阳县城关小学,高级教师)研究人员:刘媛 唐莉 黄桂丽 刘静 周佩 36.德育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课题编号:SJHZDKT201506—05 行政主持人:薛耀荣(铜川市耀州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杨彦军(铜川市耀州中学,高级教师)
主要成员:寇鹏飞 左万斌 张昭龙 刘军伟 袁远 任宏国 刘露 贺星 37.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SJHZDKT201511—02 行政主持人:崔永宏(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柳林希望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杜宏伟(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柳林希望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何丹婷 胡竹凤 司杰 吴媛歧
38.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SJHZDKT201511—05 行政主持人:张正民(商洛市山阳县城关街道办九一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王 锋(商洛市山阳县城关街道办九一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石小宏 张力 程秀金 马莉娜 吴彩云 白建民 39.校园安全工作应急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02—04 行政主持人:岳 君(铜川市红旗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和增强(铜川市红旗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张莉 李伟 颜爱妮 朱兴华 郭巧玲 40.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关爱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04—03 行政主持人:段张民(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中心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王云朝(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任海燕 翟辉 魏菊宁 翟静 李梅 41.加强农村托管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04-04 行政主持人:文 刚(铜川市新区景丰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张艳丽(铜川市新区景丰小学,一级教师)
课题组成员:文刚 齐梦华 张阿丽 焦晓鹏 李雅娥 胡娟利 文菲颖 4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04-11 行政主持人:方 敏(汉中市南郑县高台镇中心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郑海德(汉中市南郑县高台镇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 邓涛 杨永 邓勇 张小燕 王小兵 张梅梅 张培成 43.初中寄宿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07 行政主持人:魏宝平(铜川阳光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李阿妮(铜川阳光中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王虹 杨莉 杨战虎 赵新鹏 司海娜 44.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5—17 行政主持人:魏群学(铜川市红旗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潘 宁(铜川市红旗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乔信 付新娟 张丽 喻晓兰 谈静 45.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5—20 行政主持人:宋 健(铜川市金谟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解东丽(铜川市金谟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朱琳 付霞 焦春婧 王磊 宋玉红 46.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5-23 行政主持人:章小轩(汉中市城固县徐家堡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张志奎(汉中市城固县徐家堡中学,中学一级)研究人员:徐向东 演朝刚 罗爱 陈新华 赵镓臻 张琪 黄彦文 47.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5-31 行政主持人:黄国坤(安康市宁陕县城关初中,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梁志伟(安康市宁陕县城关初中,二级教师)研究人员:牛莉 刘峰 张佛 喻明清 48.班主任和学科任课教师的关系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9-06 行政主持人:杨含平(商洛市山阳县十里铺镇初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杨含平(商洛市山阳县十里铺镇初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王书涛 刘娅玲 薛亚婷 吴堃 李祖杰 郭航舰 49.小学数学情境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36-20 行政主持人:宋 健(铜川市金谟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李竹娟(铜川市金谟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袁旭 薛焕丽 权冬妮 50.学科情景式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36-22 行政主持人:吴建峰(铜川阳光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王建超(铜川阳光中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贾超艳 李蓓 李宁 孙和平樊阳 51.初中学科情境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36-26 行政主持人:曹安康(安康市宁陕县城关初中,校长)学术主持人:李 宏(安康市宁陕县城关初中,高级教师)研究人员:王小琴 黄志芳 张玉芳 陈玲 曹邦余 闫娟 52.学科情景式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 SJHYBKT2015036—28 行政主持人:白涛(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张桂萍(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白涛 章骥 谢宝丽 张满 李建红 刘勇 叶宇 53.课堂教学中处理突(偶)发事件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5—06 行政主持人:白建忠(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姚 岚(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一级教师)
研究人员:郝英娥 白强 郭晓莉 贾延平刘赛莉 薛小琴 拓文静 54.课堂教学中处理突发事件的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5—13 行政主持人:李盈昌(商洛市山阳县两岭九年制学校,校长)学术主持人:何元武(商洛市山阳县两岭九年制学校,二级教师)研究人员:李盈昌 程涛 孙富山 蔡妍 张艺涵 55.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正向评价、激励学生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6—17 行政主持人:文 刚(铜川市新区鱼池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陈海峰(铜川市新区鱼池中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赵贵妮 李锋 李伟 米都齐 郭冰 陈耀荣 56.小学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与评价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6—22 行政主持人:朱善华(商洛市商南县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学术主持人:王 磊(商洛市商南县青山镇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张孝慧 吴宏波 张金来 汤吉军 郭天瑞 张晓华 李方明 57.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7-11 行政主持人:马天斌(商洛市商南县赵川希望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曾 丽(商洛市商南县赵川希望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成员:程丹 党金芳 周娜 张涛 郝祥金 58.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52 行政主持人:宋 健(铜川市金谟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林晓辉(铜川市金谟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 赵聪明 李华 候雯雯 59.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初中语文课堂实效性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58 行政主持人:薛清顺(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三初级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张建民(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三初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 冯爱铭 彭水平周卫明 毛加明 张博 贾本利 曹小锋 60.开发和使用错题集的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60—15 行政主持人:杨小利(铜川市红旗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吴 侠(铜川市红旗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于蓉 郗婉莹 张媛 谈静 张恒丽 61.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和使用《易错题集》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60-22 行政主持人:刘广敏(安康市旬阳县神河镇中心学校,校长)学术主持人:李自侠(安康市旬阳县神河镇中心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成员:向云 鲁延丽 崔显梅 陈昌凤 肖维 焦令 严涛 包本义 62.开发与使用高中物理错题集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60—23 行政主持人:郭有志(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裴宝军(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参研人员:王卫卫 蒋春丽 陈志峰 姜冉 熊晓慧 张英 63.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63—10 行政主持人:张雪玲(铜川市宜君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李 丹(铜川市宜君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李文娟 赵冬玲 肖小燕 罗朋娟 库金玲 武芳 64.普通高中英语高效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63—11 行政主持人:张延明(铜川市宜君县高级中学,教学处副主任)学术主持人:苟亚琴(铜川市宜君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张延明 李娟 虎小成 王芸萍 张晓彬 张茜 65.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63—18 行政主持人:刘长源(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二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雷淑媛(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二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成员: 赵艳娜 南福霞 闫娜 刘燕 鲁书红 柯尊菊 闫淑芳
游淑兰 朱淑桂
66.英语教学培养阅读能力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93—24 行政主持人:屈 怡(商洛市山阳县十里街道办事处初级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陈丰武(山阳县十里街道办事处初级中学,二级教师)课题组成员:李彩丽 王文学 王丽 67.英语写作教学与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97—18 行政主持人:程福山(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三初级中学,教导主任)学术主持人:罗 岚(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三初级中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程福山 崔雪玲 张粉娟 李娜 李宏涛 孙青 陈学宏 68.看图讲述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21—07 行政主持人:刘丹霞(商洛市丹凤县幼儿园,园长)学术主持人:傅慧莉(商洛市丹凤县幼儿园,一级教师)研究成员:徐敏 李艳 许毅丹 陈晶 刘敏 69.幼儿园饮食卫生安全管理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22—03 行政主持人:肖李芳(商洛市山阳县两岭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学术主持人:肖李芳(商洛市山阳县两岭镇中心幼儿园,二级教师)
研究成员:樊艳 杨潇 童淑珍 席艳玲 70.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运用有效性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33—03 行政主持人:肖 静(商洛市山阳县第二幼儿园,园长)
学术主持人:石 晶(商洛市山阳县第二幼儿园,二级教师)
研究成员:韩文苗 黄粉芳 冯梅 陈霞红 白凤珍 王发琴
陈莉莎 艾小艳
71.幼儿园室内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34—05 行政主持人:高 红(铜川市王益区第一幼儿园,园长)学术主持人:高 红(铜川市王益区第一幼儿园,高级教师)研究成员:彭月娟 李婧 刘诗瑶 杜琳 任文娟 梁晨 72.运用童话故事表演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37—04 行政主持人:冯亚琴(延安市宝塔区家贝乐幼儿园,园长)
学术主持人:刘彩红(延安市宝塔区家贝乐幼儿园,一级教师)
研究成员:谢锦颖 李晋玲 李艳 张巧燕 刘蜓娗 73.幼儿绘画和语言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58 行政主持人:万锁民(商洛市山阳县第二幼儿园,书记)学术主持人:陈淑芳(商洛市山阳县第二幼儿园,教师)
研究成员:肖静 陈小宁 吴淑丽 何萍 黄静 陈魏 阮国红 王文菊 74.小学生与人相处意识与行为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68—04 行政主持人:许美清(汉中市中山街小学,副书记)学术主持人:王晓玲(汉中市中山街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方蓉 周娜 赵丽霞 张立 潘雪融 肖洁 75.幼儿园亲子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92—10 行政主持人:李永锋(商洛市山阳县第二幼儿园,副园长)学术主持人:王恒平(商洛市山阳县第二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成员:万锁民 蔡永强 吴忠娥 陈嘉慧 王玲 王祥芳
阮仕珍 赵萍
76.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学生识谱兴趣与有效方法的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99—03 行政主持人:郝舒茵(汉中市略阳县东关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赵 瑛(汉中市略阳县东关小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李丽娜 王嘉菡
77.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丰富课外生活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09—02 行政主持人:王天喜(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三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徐成旺(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三中学,一级教师)主要成员:韩瀚 陈新会 刘志鹏 冯旺才 张果 陈莉莉 李夏梦 78.作文评语与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研究
课题编号: SJHYBKT2015218—07 行政主持人:陈显锋(安康市汉滨区坝河九年制学校,校长)学术主持人:王观印(安康市汉滨区坝河九年制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成员:魏宏波 吴忠森 罗长城 赵军 汪婷 唐娇 陈善宁 79.初中数学应用题解答指导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27—05 行政主持人:赵 炜(商洛市丹凤县西河初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曹冬冬(商洛市丹凤县西河初级中学,一级教师)参研人员:赵丹勇 张冬冬 孙抗劳 贺中平
80.商洛市商州区城乡初中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调查与解决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47—01 行政主持人:王 鹏(商洛市商州区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彭永红(商洛市商州区中学,中学高级)课题组成员:张 良 孙萌 张尹飞 闵宏运 赵妮 胡嘉栋 81.农村初中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调查与解决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47—02 行政主持人:吕学义(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三初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丁希奇(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三初级中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成昊 陈琳 张祥 毛建军 邓付升 汪志琴 彭文荣 82.思想政治课中时事资源与教材内容整合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59—04 行政主持人:余建新(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李艳玉(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要成员:丁涛 苏典枝 张娟 孟雪辉 李芳 杨谰 83.高中学校开展化学实践活动课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85 行政主持人:郭有志(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张建华(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
参研人员:叶自启 程大海 李芳 周惠芳 陈亮 杨品武 陈改玲 84.高中地理综合分析题教学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92 行政主持人:成双印(铜川市耀州中学,党委书记)学术主持人:卫宝红(铜川市耀州中学,二级教师)
主要成员:薛耀荣 刘振全 王立平蔺静 冯建楼 张斌鹏 胡怡婷 85.高中生物学科学生审题失误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315—09 行政主持人:雷文军(商洛市丹凤中学,教研主任)学术主持人:刘 江(商洛市丹凤中学,一级教师)参研人员:赵宏 丑星 田珊珊 李涛 86.儿童个性发展与家庭因素相关性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323—02 行政主持人:李志迎(商洛市丹凤县商铺大峪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王宝军(商洛市丹凤县商铺大峪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王义军 巩黎元 周胜利 彭建康 周小鹏
三等奖(70个)
87.德育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课题编号:SJHZDKT201506—08 行政主持人:贺发才(商洛市山阳县城区三中,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张增存(商洛市山阳县城区三中,二级教师)主要成员:郑小燕 雷东 李明虎 李启章 逯陇刚 黄鑫 吴小宝 88.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SJHZDKT201511—06 行政主持人:李改河(商洛市山阳县银花镇初级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陈安菊(商洛市山阳县银花镇初级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成员:吕作良 朱茂根 叶瑞 89.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关爱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04-02 行政主持人:王斌(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雷家坡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张峰(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雷家坡小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梁艳平杨华 温航正 王格侠 吴锋 90.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5—16 行政主持人:裴淑娟(铜川市耀州区庙湾中心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赵 莉(铜川市耀州区庙湾中心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刘晓娟 吴泽华 史亚红 贾忭云 91.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
课题编号: SJHYBKT2015015-18 行政主持人:赵武武(铜川市第三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岳仲良(铜川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组成员:石慧丽 徐林 赵晓荣 赵建岗 张敏荣 姜小丽
李超蚺 范韦侠 92.初中生实施班级自主化管理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5—19 行政主持人:孟黎军(铜川市宜君县第一中学,教育处副主任)学术主持人:张小侠(铜川市宜君县第一中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 黄元理 刘晓娟 白文娟 张烨 高玉霞 93.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5-21 行政主持人:魏宝平(铜川阳光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刘鹏涛(铜川阳光中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李翠 李雪艳 方旦玲 张静 肖萍 张自建 94.小学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5-26 行政主持人:尚冬梅(汉中市略阳县黑河镇黑河坝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郭 敏(汉中市略阳县黑河镇黑河坝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唐秀梅 唐桂华 唐桂丽 何强 晏志明 郭玲 何丹凤
王少琴 胡华永 95.小学高段班级学生自主化管理探究
课题编号: SJHYBKT2015015-30 行政主持人:邓 敏(安康市宁陕县宁陕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柯尊萍(安康市宁陕县宁陕小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雷仕瑛、赵静 胡兆萍 谢细珍 叶存华 匡伟 96.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5—32 行政主持人:孙鹏程(商洛市丹凤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长助理)学术主持人:周丹丰(商洛市丹凤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一级教师)研究成员:董黎娜 刘洋 彭媛 吴元朝 张玄东 刘朝阳 陈英 97.班级管理的智慧与技巧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6 行政主持人:范海强(汉中市城固县上元观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张 兰(汉中市城固县上元观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舒展 韩小明 张艳 王华英 刘敏 98.家校教育合作促进优秀班级建设
课题编号: SJHYBKT2015017-04 行政主持人:刘杰(铜川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刘玲(铜川市第五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组成员:霍淑玉 冯瑞芳 段雪莉 王芳玲 王海绒 王小丽 黄博
樊立 王娟 薛峰 王小丽
99.城乡结合处小学的家校教育合作对促进优秀班级建设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7-05 行政主持人:张瑞红(铜川市印台区频阳逸夫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张晓花(铜川市印台区频阳逸夫小学,一级教师)
课题组成员:高静 康璐 王洁聆 石建玲 王慧 冯振英 赵广德 李睿 100.家校教育合作促进优秀班级建设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7—08 行政主持人:张崇锋(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刘长军(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张粉绒 李玉娥 刘亚军 张琳 叶建超 彭丹超
周丹宁 雷蕾
101.班主任和学科任课教师的关系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9-02 行政主持人:薛应刚(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孙文刚(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中学一级)研究人员:马鲁敏 杨鑫 王彩彩 贺静 韩文娟 呼丽芳 郭强 102.班主任和学科任课教师的关系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9-03 行政主持人:谷定学(汉中市南郑县高台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潘钦军(汉中市南郑县高台中学,高级教师)研究人员:李军 程建国 向安邦 刘子仁 张汉东 赵勇 黄莉
周彬 徐军 103.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4—07 行政主持人:熊明勇(商洛市商南县城关第六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高 丽(商洛市商南县城关第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成员:刘瑞玲 熊明勇 徐明有 李合芳 张玲 田艳妮
赵箐箐 汪海珍
104.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4—08 行政主持人:梅继国(商洛市山阳县漫川中学,教研主任)学术主持人:王 魁(商洛市山阳县漫川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成员:李宗红 王涛 杨兆君 林小娥 王波 汪洋 105.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4—09 行政主持人:茹显稳(商洛市山阳县漫川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景阳春(商洛市山阳县漫川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潘粉 全贤锋 冯道梅 关李娟 蒋云 黄鹏 106.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4—10 行政主持人:喻贵宏(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三中学,工会主席)学术主持人:张志文(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三中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隋秀菊 魏萍 李云波 陆新旺 马燕平吴鹏 汪娟 107.课题教学中及时反馈、正向评价、激励学生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6—16 行政主持人:杨 梅(铜川市新区平新明德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傅雅丽(铜川市新区平新明德小学,高级教师)研究人员: 齐梦华 冯娇娇 刘娜 李海利 徐辉 蔡军锋 108.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正向评价和激励学生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6-18 行政主持人:吴建锋(铜川阳光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程 琪(铜川阳光中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李飞 安巧云 左阿妮 任娟 109.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正向评价、激励学生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6—21 行政主持人:周超(商洛市丹凤县寺坪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彭书青(商洛市丹凤县寺坪镇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彭永 彭双记 何文超 吕秀秀 曹佩 刘敏 110.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正向评价、激励学生的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6—24 行政主持人:余建新(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田秀玲(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中学一级)
课题组成员:陈明秀 徐唐清 黄雪琴 张慧琴 刘莉 马红玉 王燕 111.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正向评价、激励学生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46—25 行政主持人:陈明涛(商洛市山阳县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校长)学术主持人:龚太杰(商洛市山阳县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二级教师)研究成员:刘渊 张凇 王维 胡仁焕 管婷 陈丽 1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度深度融合研究
课题编号: SJHYBKT2015047-07 行政主持人:姜宏安(安康市平利县洛河镇中心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洪 刚(安康寺平利县洛河镇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 蔡泉 周昌山 詹远来 杨国新 魏涛 詹世英 113.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53 行政主持人:刘 红(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常艳玲(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贺海波 王芳 杜爱华 赵延军 114.网络资源环境下教研组集体备课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59-04 行政主持人:王清一(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庙湾中心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孙景云(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庙湾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 范会同 杨艳妮 梁建勋 王祖贵 115.开发与使用错题集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60—24 行政主持人:叶鹏程(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纪检组长)学术主持人:刘长宝(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参研人员:程信国 刘秋玲 陈明 陈宗贵 张瑜 姚俊 张文婷 116.开发应用高中历史错题集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60—25 行政主持人:余建新(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邱昌宏(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要成员:黄云 杨联合 张成周 张军志 张军建 陈乐 师莹 117.开发与使用错题集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60—26 行政主持人:余建新(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李 霞(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参研人员:冯兴 郑青梅 岳建民 朱红霞 胡发建 王亚莉 118.新课程下的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63—08 行政主持人:杨永乐(铜川市耀州区永安路南街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雷粉娟(铜川市耀州区永安路南街小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张婷 李芳 张银侠 119.小学高效课堂模式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63—12 行政主持人:李阿静(铜川新区文家明德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郭转玲(铜川新区文家明德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人员:李阿静 刘杜娟 刘艳 宋莹君 陈娟妮 郭英歌 文盈 120.“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研究
课题编号: SJHYBKT2015078 行政主持人:张满明(铜川市印台区教研室,中教室主任)学术主持人:于鹏利(铜川市印台区教研室,中高)课题组成员:李曼 程红 刘金娥 汪辉 路燕丽 杨敏洁
周宏强 崔涛 121.学生在课外生活中获取语文素养探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86—08 行政主持人:井静敏(铜川市印台区频阳逸夫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付艳风(铜川市印台区频阳逸夫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付会绒 康璐 王莹 李风云 杨艳利 王洁聆 张建宏 122.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获取语文素养研究
课题编号: SJHYBKT2015086—21 行政主持人:虞 博(商洛市山阳县高坝店镇初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吴万锋(商洛市山阳县高坝店镇初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程锋
虞博
任守斌
刘博
史榜云
王静
李杰
刘智民
123.作文批语与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87 行政主持人:王喜良(商洛市丹凤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书记)学术主持人:李 辉(商洛市丹凤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一级教师)研究成员:周丹丰 刘福阳 巩莉霞 雷敏红 张莉 124.地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90—02
行政主持人:余建新(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副校长)
学术主持人:朱格文(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
主要成员: 李晓玲 张新宇 范德全 汪恒林 何运男 李奇 125.英语教学培养阅读能力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093—21 行政主持人:石学忠(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黄成玲(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
课题组成员:焦远龙 杜志青 李莉 方海红 雷艳玲 冀玉娟 126.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04—01 行政主持人:张瑞红(铜川市印台区频阳逸夫小学,德育副校长)学术主持人:郭峰丽(铜川市印台区频阳逸夫小学,中小学一级)课题组成员:张瑞红 郗金定 郭瑞 王维 肖红秋 孙爱玲 127.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的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08—03 行政主持人:吴汉平(汉中师范附属小学,安保主任)学术主持人:杨 志(汉中师范附属小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吴汉平王大勇 宁玲 王斌 128.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08—08 行政主持人:董世英(商洛市山阳县漫川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江长发(商洛市山阳县漫川中学,二级教师)课题组成员:武世昭 姜巍 徐晓峰 李龙 杨培锋 汪亚勇 129.看图讲述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21—05 行政主持人:李明军(安康市宁陕县第二幼儿园,园长)学术主持人:谢厚春(安康市宁陕县第二幼儿园,一级教师)研究成员:张彩萍 饶丰婷 曾平刘春芳 梁卫荣 胡晓娟
王红梅 张宝慧
130.开展户外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30 行政主持人:赵会萍(商洛市山阳县十里街中心幼儿园,园长)
学术主持人:黄彦筱(商洛市山阳县十里街中心幼儿园,一级教师)
研究成员:毛浓娥 金彦平冯莉 陈静 赵婷 131.幼儿园室内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34—04 行政主持人:程江涛(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学术主持人:姚粉利(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中心幼儿园,一级教师)研究成员:陈洁 赵宝文
132.角色游戏中教师适当介入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36—06 行政主持人:霍海燕(商洛市柞水县幼儿园,园长)学术主持人:黄旭红(商洛市柞水县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成员:吴雅萍 齐丽 高丹 夏琼 冯琴 曹佩佩 133.运用童话故事表演促进幼儿健康情感发展的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37—07 行政主持人:王 芹(商洛市山阳县第二幼儿园,工会主席)学术主持人:刘爱珍(商洛市山阳县第二幼儿园,二级教师)
研究成员:彭晓婷 蔡云云 王玲 吴玮莉 石雪妮 李培培 杨勇 134.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57 行政主持人:刘亚迪(商洛市商南县赵川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学术主持人:刘亚迪(商洛市商南县赵川镇中心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成员:张晓 王燕 赵倩 135.小学生童话原创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69—03 行政主持人:高 龙(铜川市印台区方泉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谢爱敏(铜川市印台区方泉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朱晓竟 张丽娜 刘桔红 136.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72 行政主持人:杨永乐(铜川市耀州区南街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杨永乐(铜川市耀州区南街小学,高级教师)研究人员:张红侠 张宁娟 李婷 李雪玲 137.习字教学与德育教育关系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74 行政主持人:彭丹江(商洛市丹凤县铁峪铺镇中心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梁林山(商洛市丹凤县铁峪铺镇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陈保君 杨金转 杨培林 梁坤 王建博 彭家海 李丹玲
李海剑 冀明珠
138.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79 行政主持人:杨永乐(铜川市耀州区南街小学,校长)学术主持人:宋敏宁(铜川市耀州区南街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张耀婷 王花 高田 郑红艳 常丽华 李花妮 139.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193 行政主持人:裴淑娟(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庙湾中心小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曹 卫(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庙湾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雷军军 史乐乐 刘晓娟 王康 140.农村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13 行政主持人:雷晓虎(铜川市宜君县第二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胡倩香(铜川市宜君县第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人员:梁成海 刘红斌 陈开福
141.指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提高读写能力的研究
课题编号: SJHYBKT2015221 行政主持人:王涛(安康市汉滨区双龙初级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陈新(安康市汉滨区双龙初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陈明生 雷春华 艾云 汪伟 叶强俊 142.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23—05 行政主持人:陈显锋(安康市汉滨区坝河九年制学校,校长)学术主持人:汪 杰(安康市汉滨区坝河九年制学校,一级教师)参研人员:崔晓惠 陈学文 贺清 周文婷 14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24-02 行政主持人:杨小平(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初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杨高峰(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初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姚亚飞 王苏青 赵保文
144.利用错题资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26 行政主持人:曹安康(安康市宁陕县城关初级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柳朝新(安康市宁陕县城关初级中学,高级教师)参研人员:何方 李宁静 张黎 吕家凤 闫娟 周康琼
陈衍琴 朱彩霞
145.初中数学应用题解答指导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27—04 行政主持人:陈善桥(安康市汉滨区坝河九年制学校,副校长)学术主持人:陈显锋(安康市汉滨区坝河九年制学校,一级教师)参研人员:李景荣 赵尹源 崔显勇 李文杰 146.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38—04 行政主持人:陈显锋(安康市汉滨区坝河九年制学校,校长)学术主持人:余武安(安康市汉滨区坝河九年制学校,一级教师)参研人员:成英丽 李君 张远斌 147.美术教育促进初中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49 行政主持人:仰启林(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三初级中学,教导主任)学术主持人:吴永锋(商洛市山阳县城区第三初级中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阮莲化 陈玉月 冯思军 徐靖 高霞 姚朝森 布艳 148.高中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55-03 行政主持人:张正显(汉中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赵克东(汉中中学,中学高级)研究人员:蔡彩 刘晓宁 王鑫 陈彦青 查万龙 149.高中生价值取向与精神信仰关系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56 行政主持人:李惠琴(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副校长)
学术主持人:贺小强(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一级教师)主要成员:乔迁 王丽娟 白杰 高为民 贺亮 高亮 150.德育中加强诚信教育的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258
行政主持人:郭有志(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朋立文(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主要成员:李录山 徐唐清 刘秋玲 石龙胜 田书发 刘珍
贾明宏 陈金晨
151.校本教材《趣味语文》的开发研究
课题编号: SJHYBKT2015269 行政主持人:杨景朝(铜川市印台区鸭口高级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杨景朝(铜川市印台区鸭口高级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成员:吴辉 王高峻 刘宝娴 152.示范高中体育校本研修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309 行政主持人:余建新(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雷 震(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组成员:李志国 汪涛 胡育鹏 范俊贵 贺伟栋 赵楠 魏峰153.学生审题失误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15315—11 行政主持人:余建新(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刘 峰(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参研人员:余敏 刘虎 程萍 汤金萍 王飞 韩梅 石龙胜 154.学生审题失误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315-12 行政主持人:余建新(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学术主持人:王育生(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黄翠娥 权英男 周锋 刘方廷 朱素芳 雷星
李涛 戴苗 吴玉洁
155.学生审题失误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315—13 行政主持人:白 涛(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校长)学术主持人:章颜丽(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成员:白涛 杨金禄 刘胜利 赵元丰 彭永祥董辉 朱烨榕 156.智能手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影响研究
课题编号:SJHYBKT2015329—03 行政主持人:叶鹏程(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纪检组长)学术主持人:王新栋(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成员:曹立忠 赵尚军 黄凌宇 熊明江 祝保全 韩硉
7.科技查新在科研立项中的意义 篇七
1 科研立项查新工作的现状
1.1 科研立项查新项目较少
目前,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科技查新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总的来说, 科技查新可以分为科研立项查新、科技成果查新等。所谓的科研立项查新是指对于准备列入国家、省、部委等相关组织所实施的科研计划的科研选题所提供的查新咨询服务。其主要目的是详细而全面的了解本课题的原有的历史基础、研究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关于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补充、进一步研究或者是还未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等。由此可见, 立项查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查新工作, 但是由于科研立项查新的工作性质, 导致科研立项查新项目较少, 出现了重视成果查新, 忽视立项查新的现状。一方面, 科研立项查新是科学研究的前期工作, 它不像成果查新那样直接会对研究的成果有所影响, 因而对科研立项查新的项目比较少。另一方面, 相关科管部门对科研立项查新没有明确的规定, 并且执行的不严格, 导致科研人员对科研立项查新这道程序不重视, 进行科研查新的项目比较少。
1.2 对科研立项查新重视程度不够
医学的科研立项查新工作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 关系着医学界相关科研人才的使用、资源的有效利用等等, 也是有效的提高医学技查新水平的重要水平。但是, 目前我国医学界对于科研立项查新的重视程度不高。这样会严重影响科研立项查新在科技查新中的重要地位, 并且也不利于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 忽视科研立项查新会影响到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重点, 导致研究方向出现一定的偏离, 甚至会导致出现重复的研究课题。其次, 忽视科研立项查新会致使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因为科研课题的确立和研究,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 可能会出现对同一个研究课题的重复劳动, 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事实上, 对科研立项查新的重视程度不足, 会影响到科技查新工作的效益, 并且还会大大影响到申请的课题的中标几率, 难以给科研人员提供明确的客观的文献信息, 更不能为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以及可行性方面的建议。
1.3 相关科研立项查新方向不明确
科研立项查新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科研人员在要求查新时对所要查新的内容、查新的课题方向等不够明确, 在提供查新建议时也没有明确的方向, 导致在查新中可能出现信息漏洞、查新方向与科研方向不合拍等现象。主要原因还在于查新机构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就医学查新来说, 由于相关科研人员在进行选题时也付出了许多心血和劳动, 考虑到他们选题的不容易, 再出现重复选题的情况时, 如何剖解决这一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比如, 查新人员根据查新结果已经明确了此课题已有相关的同类文献报道, 但是并没有明确规定是否与其协商改变研究方向或者是另选研究课题等。加强对科研立项查新的管理规范, 明确相关的规定, 是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措施。
2 提高科技查新在科研立项查新的相关方案及其重要意义
2.1 科技查新具有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科研周期, 提高科研效率的作用
科研立项查新可以规避课题出现重复的风险, 提高申请课题的中标率, 为该课题的研究新颖性和可行性方向提高必要的客观事实依据;成果查新则直接影响到科研项目的研究结果, 其对于科技查新的作用更加明显。因而, 就科技查新的分类和性质来看, 科技查新本身就具有降低科学研究周期, 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的人力、物力, 提高科研成果的研究效率, 从而避免重复研究的浪费现象的重要作用。就医学研究而言, 医学的科研立项查新, 可以有效地避免科研中的重复研究, 进而降低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的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从而达到强化医学科际查新工作的职能。除此之外, 科技查新也对于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着积极的作用。
2.2 提高科技查新在科研立项查新中的重要意义的相关方案
在降低科研立项查新的重复率中, 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及对管理制度的进一步改革。首先, 科研部门在进行科研立项查新时, 要把科研立项查新作为科技查新的重要步骤, 只有把科研立项查新成为科技查新的必要程序, 才能够有效提高科研人员对于科研立项查新的重视程度。比如, 在医学科研立项查新中, 对于科研人员将要研究为课题, 必须要按照规定进行立项查新, 确定该课题的新颖性以及可行性, 只有将科技查新作为科研立项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科研立项查新才会重上一个新的台阶。其次, 科研部门规范相关管理制度, 确保在申请课题以及科研成果申报之时, 必须要出具科技查新的证明, 标明查新机构。其中科技查新报告包括科研立项查新报告以及成果查新报告, 而且出具该报告的查新单位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资格, 只有经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 才能保证科际查新在科研立项查新中的重要地位。再次, 重视科技查新的质量也是提高科技查新在科研立项查新中的重要作用的关键因素。科技查新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信息服务工作, 在进行查新过程中, 需要相关专家、查新人员具备高素质的工作技能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综合运用分析、综合等查新手段, 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明确并且客观的事实依据, 避免出现因为查新工作的漏洞导致科研成果出现重复、课题出现同类文献或者是相似文献, 避免在明确课题重复之后没有及时与科研人员进行沟通, 提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比如, 就某一个医学课题, 查新人员要为科研人员提供一系列的查新信息, 包括该课题的历史研究情况、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并且包括国内外对该课题的认知情况, 研究水平等。由于医学上现有的悬而未决的问题比较多, 并且关系到人类的健康问题, 与生命质量息息相关, 因而更要重视对科技查新工作的普及和关注。只有使医学科研人员明确该研究课题研究的现有技术水平、治疗该疾病的最先进的仪器以及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水平, 研究方向, 甚至是往某一个方向研究的可能性, 会极大影响着医学科研人员的研究效率, 大大缩短该课题的研究周期, 借鉴现有的研究水平甚至是改进相关的医疗设备, 到达医学科技创新的目的, 为患者造福。
3 总结
总之, 科技查新在科研立项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针对科研立项中存在的科技查新问题, 有目的的提高科研人员的立项查新意识, 规范相关的管理制度, 提高查新人员的工作素质会有效提高科技查新的水平, 发挥科技查新在科研立项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奕.科技查新工作及查新过程中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J].现代情报, 2007年06期
8.科技成果立项报告 篇八
关键词:离子束相互作用 微纳米结构 碳纳米管 硅纳米线 稀磁半导体 阻变存储器
Phase Transfomation Mechanism in Micro-and Nano-Dimension Induced by ion Beam Itereactions
Pan Fe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Abstract:Study intereactions among nantube, nanline, and nano- thin films, with energitic ion beams, espeialy based on carbon nanotube and Si nanlines. Uncover the pahs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s during ions bombardment processes. Demonstrating novel phenomena,principal and properties.Obtain novel Si and carbon based nano materials and devices. Explore techniques to novel nano-manufacturing, materials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Establish the related theoritical models.
Key Words:Ion beam intereaction; Micro-& nano- structure; Carbon nanotube; Si nanoline; Diluted magnetic semiconductor; Resistive switching memory
【科技成果立项报告】推荐阅读:
科技成果(项目)鉴定研制工作报告大纲07-12
科技成果评价管理12-14
如何进行科技成果鉴定09-06
科技成果管理制度10-10
如何申请科技成果鉴定?11-21
科技成果信息管理系统08-23
科技成果奖励申请书10-21
科技成果鉴定所须提交资料01-3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06-19
科技创新成果展策划书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