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小结(精选9篇)
1.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小结 篇一
潼南一中学案
2014级历史必修(3)
第4单元小结
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姓名()
班别()
学号()
评价()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知识结构〗
〖技巧示例〗
1815年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解题技巧】本题需要确定1815年的工业展品,实际上是判断选项中哪些成果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哪些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由此来考查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A、B、D三个选项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的混合,这是不符合题意的。
【参考答案】C
〖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
以下一组图片是世界近代以来的四位科学家,回答下列1-5题
①
②
③
④ 1.上列图片中科学家①是
A.17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
B.18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 C.19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
D.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 2.上列图片中科学家④的理论贡献是
A.创立经典力学 B.创立进化论 C.提出相对论 D.提出量子假说 3.上列图片中的科学家按国籍的一致性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2345-/ 5
2.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 篇二
【知识梳理】
一、从“无为”到“有为”(新儒学的背景)
(1) 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2) 但诸侯国的势力日益猛涨,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形势发展需要。
二、董伸舒的新儒学
1. 特点: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 改造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
2. 内容:
(1) 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3) 针对为人处世道德标准, 提出“三纲五常”儒家道德观。
3.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4.根本目的:神化专制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主流地位的确立
(1) 原因: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其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2) 措施:
①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②将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规定为教科书。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③国家兴办太学;地方设立郡县学校,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 结果
①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②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学习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提示:
①地位: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②主题: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新儒学谈论神学。
3.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小结 篇三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先进思想(20-21课)
1.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来实践: A.机器生产 B.议会制度 C.军事技术 D.科技教育 2.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主张这种思想的有
①林则徐 ②李鸿章 ③康有为 ④孙中山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3.“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该材料主要揭示了
A.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民主和科学应成为潮流
C.尊孔思潮和帝制复辟有必然的联系 D.儒家思想是君主立宪制的思想基础 4.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其共同的主题是 A.民主共和 B.民主科学 C.废除君主制 D.实行民主政治
5.近代一思想家提出:“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入 纳王命。”其主张实际上是要求建立
A.君主立宪政体 B.贵族共和制政体 C.民主共和政体 D.君主专制政体 6.下列著作可以反映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其中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中共的哪次会议中
A.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五大 C.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D.八大、十二大、十五大 8.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经济形态决定意识形态 9.“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是戊戌变法时期一些传统的实权派和士人阶层对某人物的评论。与之相对应的选项正确的是
A.洋务派对梁启超 B.顽固派对孙中山 C.洋务派对谭嗣同 D.顽固派对康有为
10.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11.戊戌维新运动期间,中国兴起了第一次学习外国语言的热潮。下述因素中,与当时的外语热无关的是
A.西学的兴起与不断传播 B.外国在华企业机构需要大量翻译、买办人员 C.新式学校的要求 D.科举制的废除解放了读书人的思想
12.1998年对3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他们心目中曾为中国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选择邓小平的占89%,究其原因不包括:
A.文革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恢复高考 B.邓小平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C.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 13.19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中国人在诗文中将西方人称为“夷”。过了二三十年,这些人的诗文再版发行时,“夷”都改为“洋”了。这个变化反映了 A.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平等观 B.中国知识界已经意识到了西方对中国的优势 C.“西学”通过洋务运动已成中国思想界主流 D.中西之间已经实现了相互的尊重与和平共处 14.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的“文学革命”
A.被全社会所认同 B.推动了政治改革 C.取得了彻底胜利 D.取得了重大突破
15.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即避免贫富分化)结合在一起的”。他主要是针对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民主主义思想
16.五四运动后,各种社会思潮仍然澎湃不已,1920年3月开始出现的“俄罗斯热”就是其中一种。当时出现“俄罗斯热”的实质是
A.中国知识界被十月革命引起的广泛兴趣 B.资产阶级在救国道路上日益趋同的认识 C.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来的广泛社会影响 D.全民形成“走俄国革命道路”的共识
17.高二某同学在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时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下列各项中最有助于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是 A.《论十大关系》
B.《新民主主义论》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8.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有
①新三民主义 ②工农武装割据 ③三大改造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9.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20.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主张已经突破张之洞观点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21.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屡见不鲜。浙江镇海县的妇女都知道没有爱情就离婚。与这则新闻所反映的婚姻观变化关联最密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2.以下关于三民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包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 B.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C.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D.反映了彻底的反封建反帝的革命目标
2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24.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政治的民主化
B.救亡图存
C.经济的工业化
D.思想的自由化
25.公民实质上是指具有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国家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在中国,“公民”一词是泊来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政治词汇中,“公民”逐渐取代了“臣民”,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A.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开展 B.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C.民主平等价值观念的普及
D.近代科技的进步 26.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7.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28.胡适原名胡洪驿,后改名为胡适,字适之。促使他改名的作品最可能是 A.《海国图志》
B.《仁学》
C.《孔子改制考》 D.《天演论》 29.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有“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之句,此句体现国人的追求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用民主和科学改造社会 C.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D.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华 30.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中,最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主张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31.在二十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各种思潮纷纷涌现,下列不属于此阶段出现的思潮是 ...
A.实业救国思潮
B.中体西用思潮
C.民主共和思潮
D.社会主义思潮
3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中共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研究主题,他们可以查阅
A.《湘江评论》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联合政府》
D.《论十大关系》 33.毛泽东思想第一次以完备的形式出现在著作中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长征时期
C.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6.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A.阶级分析法
B.“三个代表”理论 C.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D.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看历史
37.有一份面向大学生的调查问卷,问“在你心目中曾为中国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选择邓小平的占89%。大学生们做此选择的依据不包括
.A.文革后邓小平恢复高考的决策
B.邓小平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C.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
D.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材料题:
38、(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3年,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其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文语凡例传》里,就已将汉语中没有字与“She”相对应的困境凸显了出来。
——黄兴涛《“她”字的故事》
【材料二】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同“很”)觉不便。(刘)半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这原是极好。
——周作人《改革》(《新青年》1918年)
【材料三】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伊”字,而拒绝用“她”字,因为女性第三身用“她”,男性第三身用“他”,对象第三身用“牠”,以“人旁”、“女”旁、“牛”旁相比衬,男性是“人”,女性是“女”,对象是“牛”,岂非是含着点女性非“人”的意思吗?
——《本刊拒用“她”字启示》(《妇女共鸣》1935年)
【材料四】五四以后,“他”、“她”和“牠”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的努力。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
——柳湜《拒用“她”字》(《读书生活》1935年)
请回答:(1)“她”字最迟发明于哪一年?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这个字?(6分)(2)民国期间,人们对“她”字的使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的观点是什么?(4分)
(3)“她”字从无到有再到普遍使用,可以折射出近代中国哪些方面的变化?(4分)
39、(2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人在“救亡”心情下要求以西方“真理”来彻底而迅速地改造中国。康有为“上皇帝书”便说:“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这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心态,一直到今天都还不失其代表性。依照这种心理发展下去,革命便成了唯一的“救亡”之道。一旦“革命”登场,政治(包括军事)力量便必然上升到主宰的地位,而文化力量则退居于无足轻重的位置。长期的“革命”最后是许多人相信“政治是决定一切的”。
革命是以政治暴力改变现状,其效果是直接的,真可以说是“立竿见影”。革命可以摧毁旧政治秩序,并建立新政治秩序,但这种变动只是表面的、形式的„„
——引自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
(1)为了救亡,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先后以哪些西方的“真理”来改造中国?(8分)
(2)康有为提出“全变”主张的原因是什么?(2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办法以实现“全变”?(2分)
(3)结合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史实说说材料中的“旧政治秩序”和“新政治秩序”分别指什么?(4分)孙中山为建立“新政治秩序”做出了怎样的努力?(2分)你怎样理解“这种变动只是表面的、形式的”?(2分)
(4)谈谈你对“政治是决定一切的”这一观点的认识。(4分)
选择题:
1-5 BDCDD 6-10 CAADB 11-15 DDBDC 16-20 AABBA 21-25CDDBD 26-30 DBDDC 31-33 DBC 36.D 37.C
38.(11分)(1)1918年。(1分)刘半农。(1分)因为英文当中有“She”字,而中文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字(翻译出现困难)。(1分)
(2)一方认为“她”字的出现是对女性的侮辱;(2分)另一方认为“她”字的出现只是使中国的文字更严谨,并没有侮辱女性的意思。(2分)(3)“她”字的发明原本是为了解决中英翻译的问题,说明近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一个字的存废,引起了社会的激烈辩论,说明近代以来妇女地位的提高;西方民主平等观念进一步传播。(每个论点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得2分,总分不得超过4分。)
39.(1)①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洋务派——中体西用;③康有为——维新思想,君主立宪;④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共和;⑤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⑥马克思主义。(每点1分,只答到技术救国、制度救国、文化救国,每点可得1分。本题最多不超过6分。)
(2)原因:社会危机严重(民族危机,专制统治危机);(2分,如果答到洋务运动失败认识到技术不能救国也可给2分。只写“甲午战改”给1分。)
方案:维新变法运动(2分)(写出“君主立宪”或能准确答出维新变法内容也可相应给分。)(3)旧政治秩序——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2分)
新政治秩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
努力: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2分。如只答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给1分)。理解:围绕“民国有民国之名,无民国之实”分析,民主共和国有名无实,三民主义没有真正落实,封建军阀(北洋军阀)独裁、破坏民主政治;民主共和的影响力有限等(2分。每对任意1点得2分。)
(4)按层次给分; ①仅作出判断给1分;
4.必修三第五单元 篇四
一、选择题:
1. 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A.学习科学技术 B仿行西方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新式教育 2.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3.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4.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 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兵之术” C.“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下列与梁启超 “开民智”不符合的是()A.举办新式学堂 B.创办新式报刊
C.鼓吹民主共和思想 D.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
6.郑观应评价洋务运动时曾说过“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上是指()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进程
7.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8.1860年前后,中国人对外国生活好奇并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的情绪在慢慢地增长,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这一“情绪”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①民族危机加深 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西学东渐不断深入 ④清政府统治腐朽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今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材料中所说的“道”是()A.中国传统思想道德 B.科学技术 C.民本思想和制度 D.自然规律 10.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1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
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12.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袁世凯这样做()A.维护了君主专制政体
B.排斥了西方文明的传播 C.引发了新文化运动
D.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13. 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说:“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分道德为两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A.陈独秀 B.梁启超 C.孙中山 D.毛泽东
14.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15.蔡元培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担任北大校长后,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一主张最重要的影响是()A.活跃了思想,使学术兴盛 B.对旧势力妥协,致使北大旧势力猖獗 C.不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D.保护了进步学术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 16.小说《妖梦》中有一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样的对联最有可能出自()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7. 1919年12月31日深夜,诗人刘大白在他的诗作《红色的新年》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著得、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A.胡适等人提倡文学革命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 C.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工农运动勃然兴起
18.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19.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中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其倡民生,解决贫富不均的核心措施是()A.平均地权 B.节制资本 C.发展实业 D.实行社会救济
★20.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在交谈中,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
A.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 B.马克思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 C.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D.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 21.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阐发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 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22.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2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根本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24.李大钊在其1918年发表的《庶民的胜利》中指出:“„„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在这里,“潮流”指的是()A.向西方学习B.社会主义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反马克思主义运动 2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
26.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共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27.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28.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
是()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9. 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30.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31.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32.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 33.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祖宗之法不足守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托古改制 34.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35.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36.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7.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及时真实地向中国老百姓讲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向世界传递了伟人的声音。下列表述与其精神相一致有()
①“重启中国改革列车”②“南海边的伟大诗篇”③“推进改革开放的‘宣言书’”④“开启国企改革大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8.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9.2012年12月,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A.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建立 C.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40.历史学家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极“左”思潮导致新中国从成立后就陷入绝境从而形成了“路径障碍” B.邓小平模式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按照预设的蓝图施工而成的 C.走出“路径障碍”的标志是抛弃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政治资源
D.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凡谈时务、讲西学者,无分朝野,皆不出“中体西用”之一途„„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
——陈旭麓《论中体西用》
材料二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
——康有为《孟子微》
材料三 《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他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民主、科技、不可知论、实用主义、自由主义、议会制度和个人主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倡导“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2)材料二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其中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
(3)材料三对传统思想的态度与材料一、二有何不同?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近代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
43.(2012·杭州)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选》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三个阶段,请指出是哪三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每个阶段起始时期的核心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人在第二、第三阶段的“觉悟”最终对中国政治面貌所起的革命性变化。
(3)材料二中邓小平所阐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书?
44、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 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那一个人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4分)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 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8分)
(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3分)
第五单元检测题答案
1—5BADCC 6—10BAAAB 11—15BCAAD 16—20DADAB
21—25BBDBC 26—30BABAD 31—35DBDBC 36—40DADAD
41、【答案】(1)直接目的:坚持中体西用;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避免被西方文化同化。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2)思想家及主张:孟子,“民贵君轻”。特点: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3)不同:从维护到完全否定。批判继承(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等。
(4)趋势:从传统儒家思想向民主思想演变。
42、【答案】(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任务:反帝反封建。性质:民主革命。(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43、【答案】(1)学术觉悟(学器物):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科技。
政治觉悟(学制度):维新派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君主立宪。伦理觉悟(学思想):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2)政治觉悟(学制度):结束君主专制,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伦理觉悟(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共成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逐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核心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概念和标准)。原因:“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
44、【考点】本题以史学研究和史学观点为切入点,全面考查了学生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和论证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答案】(1)科举制度(2分);“究天理”(2分)(2)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3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2分)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3分)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2分)(3)代议制度建立;(2分)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3分)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更多国家。(3分)(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5.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小结 篇五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
概述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的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民主政治的初建时期,形成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①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文革时期:曲折发展时期,民主和法制遭践踏
(三)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政治重建、发展和不断完善时期,趋于制度化、法律化(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
①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②正式形成:1954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职能转变:不再代行 全国人大职权,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③195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提出八字方针(长、互)④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⑤1982提出十六字方针(长、互、肝、荣)
2.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a.背景: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需筹建新中国(任务)b.时、地、人:1949.9 北平,代表具有广泛性 c.内容 ①通过《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原因?它规定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规定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能够代表人民暂行人大职能,它所通过的《共同纲领》也就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副)主席、任命总理外交部长 ③规定首都、国旗、代国歌、纪年 d.意义:完成筹建新中国的各项工作,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背景 ①《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②新中国成立后,各地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产生和经济建设的开展,召开全国人大的时机成熟 b.标志: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c.内容(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 ①规定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现原则: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意义: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法律保障(2)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d.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e.意义 ①政治: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经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调动人民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原因: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b.目的:为解决民族自治问题,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c.过程 ①初步形成:1949政协《共同纲领》的规定 ②正式确立:《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发展:5个省级自治区(内、新、宁、广、西)d.意义(1)政治 ①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利于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统一(2)经济:利于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5.对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a为民族区域自治,b为特别行政区)
(1)社会制度:a社会主义制度,b资本主义制度(2)实施群体:a少数民族聚居区,b港澳台同胞
(3)主要作用: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b祖国和平统一(4)享有权力:a有一定自治权,b有高度自治权
6.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探索历程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资政新篇》:以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等 ②维新派:申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革命派:倒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④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②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最高、最低)③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 ④193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⑤抗战时期: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 ⑥1945中共七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国家 ⑦1945《双十协定》:避免内战,保证自由、民主权利 ⑧1946重庆政协会议: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⑨1949人民政协会议《共同纲领》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联系拓展:必二经济史、必三文化史:1966--1976及1978后国际形势、中国外交、经济建设和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 1.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a.背景原因 ①根本: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②毛泽东错误估计形势,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危险,且个人崇拜严重 ③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并助长毛的错误b.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c.教训 ①克服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②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新时期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a.背景 ①文革的深刻教训 ②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 ③平反冤假错案,为开展法制建设奠定政治基础 b.措施:加强全面立法工作 c.意义: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3.新时期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完善政协制度:1982“十六”字方针 ③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④建立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的提出:首先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
a.背景:两岸长期分裂,统一愿望迫切,中国政府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提出切实可行、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方针 b.过程 ①1979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1981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即“叶九条”,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方针 ③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是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c.内涵: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大陆实行社’制度,是主体;港澳台实行资’制度,是补充,不会动摇我国的社’性质 d.意义 ①政治: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唯一可行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经济:利于促进我国社’现代化建设;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繁荣稳定 ③文化: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港、澳回归
(1)香港回归 a.问题由来 ①1842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②1860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③1898趁列强瓜分中国之狂潮,强租新界99年 b.问题解决 ①1982,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方案解决香港问题,双方开始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②1984年12月,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③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回归意义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是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为澳、台问题的解决提供成功范例 ③创造了以和平方式成功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
(2)澳门回归 ①1987.4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②1999.12.20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港、澳回归的原因 ①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②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③法律依据:中英、中葡《联合声明》④群众基础:港澳同胞心系祖国,渴望回归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a.原因 ①统一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 ②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③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b.表现 ①七九停火:1979《告台湾同胞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停火 ②倡议三通:通邮、通商、通航 ③八七探亲:1987台湾当局允许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打破两岸长期隔绝状态 ④九二共识:1992年l0月,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⑤1995年后李登辉等台独势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两岸关系陷入困难,但两岸经贸往来仍在不断加强 ⑥和平之旅:2005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胡锦涛接见,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两岸关系新发展
4.(1)历史上台湾与大陆曾经历哪三次分离哪两次回归?由此可见台湾问题是怎么出现的?答:①1624荷兰侵占台湾;1661—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1895甲午战败签《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抗战胜利,台湾回归 ③1949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台湾,与大陆人为分离(内因:中国内战遗留的产物;外因:美国干预中国内政的结果)。(2)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有何本质不同?答: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港澳问题是殖民历史遗留问题。
6.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卷 篇六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1.“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民俗节日,就是考察传统文化的特点。③④说法不合题意。答案:A 2.2013年2月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执法督察工作已结束,考古人员新发现水下文化遗产12处。我国之所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A.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是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载体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知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选D;文化遗产不是民族精神的火炬,A不选;B指的是庆祝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载体,C错误。
答案:D 3.自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至今的400多年间,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了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同时,中国也翻译出版了大量国外书籍。这说明()①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②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渐趋融合 ③不同民族文化有差异,但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③④
解析:②④不为材料所反映。答案:C 4.2012年12月,在中德对话论坛上,论坛中方主席徐匡迪表示,中德对话论坛是两国非官方高级别论坛。论坛成立七年来,议题涵盖了中德关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为促进中德关系的深入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①中德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色彩 ②中德文化差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中德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能促进中德文化的繁荣发展 ④中德文化交流是中德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相关知识。本题为逆向选择题。②说法错误;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④错误,故选D。
答案:D 5.作为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的重要视觉艺术展览项目,“心灵的景象——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展”在澳大利亚拉开帷幕,渲染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从6月份开始的主题为“感受中国”的“中国文化年”,是迄今在澳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中国文化宣传活动。下列关于中澳文化交流的观点中正确的是()①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②要充分吸收澳大利亚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要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推陈出新 ④要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在文化交流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同时,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①②④符合题目要求;③强调的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B 6.无论是公元2世纪东传的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融合,还是起始于西汉“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无不证明中华民族始终在吸纳异质文化,同时也在感染异质文化,从而造就了几千年的多样文化共生并存、相辅相成的融合态势。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交流导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②
C.②③④
B.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体现了①;“中华民族始终在吸纳异质文化,同时也在感染异质文化”,体现了③④;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②说法错误。
答案:D 7.目前,中国进口的国外电视剧中,来自东盟国家的作品约占1/3,每年有大量东盟国家的演艺人员来华参与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制作,东盟各国也成为中国电视作品的重要市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华文媒体也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这充分说明()A.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B.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唯一手段
D.中国与东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传播等知识,要求考生正确理解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的特点和作用。
电视等媒体在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A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C、D说法太绝对,排除。
答案:B 8.2012年9月27日,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2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儒学研究专家参加。这一盛会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了解中国架起一座桥梁。开展这一盛会有利于()①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 ②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③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进而实现统一 ④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借鉴、交流与融合
A.①③
C.①②
B.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世界儒学大会进行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融合,②④可选;“主流文化”表述错误,①不选;③中“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表述错误,排除。
答案:D 9.2013年3月24日上午,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的癸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来自海内外24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炎黄子孙,共同祭拜人文始祖。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祭拜黄帝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对祖国先进文化的认同和坚守 B.海内外炎黄子孙每年祭拜黄帝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2013年祭拜黄帝的主题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D.2013年祭拜黄帝的主题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普世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含义和特征。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故B正确;传统文化并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先进文化,排除A;传统文化可以与时俱进,但不能说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C错误;D说法错误。
答案:B 10.2012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举行了第二届中华龙民俗文化节。本届文化节推出了中华龙民俗文化收藏展、“聚惠龙城”乐购活动等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节期间,人们深刻体会到了与龙相关的民俗文化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上的中国结。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源头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文化节期间人们通过相关民俗活动对与龙相关的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体会,①②④符合题意,当选;实践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源头,③错误。
答案:C 11.对于传统艺术或者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A.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B.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 C.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D.文化具有继承性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与运用能力。“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是指全盘吸收,“„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体现了继承和发展的统一,B符合题意;A、C、D均没有正确体现题意。
答案:B 12.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现代绘画大师。他继承了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者融之。”这表明()①文化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实现传承 ③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④文化创新能增加传统文化的价值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③
解析:由题干中徐悲鸿的绘画主张可知①②正确;③说法过于绝对;④的说法与题干无关。
答案:A 13.中国孔子基金会策划组织、梁国典主编的《儒家文化大众读本》丛书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努力发掘儒家文化中富有时代价值的内涵,使之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精神财富。这说明()①承袭传统文化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 ②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文化继承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④当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
A.①②
C.①③④
B.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材料强调,要努力发掘儒家文化中富有时代价值的内涵,进而推动现代文化的发展,故②③④符合题意;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坚持批判地继承,故①说法错误。
答案:D 14.影像的数字化使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精神产品的传播也越来越迅捷。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让文字、视频、音乐可以在瞬间传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这说明()A.新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科技进步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科技、教育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作用日渐趋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材料表明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对文化传播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均不选。
答案:C 15.齐白石的一位朋友曾给他写信说:“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这一观点启示我们()①艺术创作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艺术创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要充分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文化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①④
解析:“游历”体现了社会实践对作诗作文、作画刻印的重要性,“游历中求进境”体现了艺术创作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①④正确;②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D 16.2013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这是因为()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文化创新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题目要求回答文化创新的原因,①不是原因;②③④符合题目要求,故选D。答案:D 17.2013年6月4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广西调研时强调,要进一步树立开放意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出去,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应该()①立足自身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②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③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交流中实现自身文化的发展 ④尊重世界文化的共性,抛弃中华文化的个性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④错误,要想让中华文化“走出去”,首先应该保持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个性,因为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个性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失去个性,也就失去了文化的吸引力。
答案:A 18.下图说明()
A.对传统文化要加以改造和剔除 B.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创造新文化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化创新的认识。A错误,对落后文化要加以改造和剔除;B不选,图中的信息没有体现优秀文化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D不选,选C。
答案:C 19.中国古老的扬琴与印度的桑图尔、塔布拉鼓相遇,会合奏出怎样的美妙旋律?当地时间2012年4月4日,在印度“文化大都”加尔各答,中印两国多位古典乐器演奏家齐聚一场名为“当东方与东方相遇”的音乐会,为当地民众奉上了一场神奇的视听盛宴。材料表明()①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依赖外来文化 ②外来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
C.①②③
B.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中印两国优秀传统文化相遇演奏出美好的乐章,体现了③④;①犯了“民族虚无主义”错误,故不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故②表述错误。
答案:B 20.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材料表明()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异域文化日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 ④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材料强调,文化交流既要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又不能丧失本民族的文化血脉,故②④可选;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基,故③说法错误。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40分)2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初,舞台剧《牡丹亭》在美国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上演,年轻的中国演员把东方的忠诚、爱情、坚贞、梦想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在美。作品创作遵循舞剧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在尊重汤显祖作品原意的基础上大胆改编。作品创作尊重各国文化习惯,挖掘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将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通过西方古典芭蕾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成功融合。
“舞剧《牡丹亭》通过挖掘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成功走向了世界。”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解析:从文化多样性来看,可用共性与个性的知识分析;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用交流的意义及“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观点进行分析。同时,要特别抓住设问中的“共通”二字,它强调了共性而忽视了个性,这样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答案:(1)文化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2分)该舞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挖掘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这是它成功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2分)题中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2分)(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2分)该舞剧保持了民族特色,这是它赢得世界市场的重要原因。(2分)(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分)该舞剧借鉴西方古典芭蕾艺术演绎东方文化,既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又丰富和发展了世界舞剧艺术。(2分)综上所述,题中的观点是不全面的。(1分)22.(12分)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社、“大锅饭”,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平均”的文化基因。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企盼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天对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什么文化形式?简述这种形式的作用。(3分)(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9分)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形式以及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材料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损有余而补不足”“无处不均匀”等均属于理论观点,故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联系教材知识可回答出传统思想的作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主要从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1分)中国的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2分)(2)①对待传统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对追求社会公平的观念要继续保持和发扬。(4分)②对待传统思想,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对传统公平思想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3分)③对待传统思想,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分)23.(13分)近年来,河北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吹响了号角。为了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某班同学开展了合作探究活动并收集到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改革开放时代,是呼唤创新的时代。文化创新是我国当前特别重视的一种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材料二 河北省以文化创新为主题,狠抓文化发展“五个一”工作,实施名人、名品、名栏目工程,推出了一批体现民族特色、中国气派、河北风韵的文化精品。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是河北省近年来文化精品生产数量最多、影响最大、回报最高的一年,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假如你是该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请参与研究。
(1)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6分)(2)河北梆子作为河北省的地方戏是河北省进行文化创新,创建文化大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为河北地方戏的创新提几条建议。(7分)解析:本题以近年来河北省进行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为背景,考查理解和运用知识以及探究践行的能力。第(1)问可以结合教材知识,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和文化创新对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解答。第(2)问着重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答案组织较简单。但是回答时要注意与材料进行结合,不要只回答出理论而脱离了背景材料。
7.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学案答案 篇七
一、1、重点字词:
阜盛fù:(人家)兴盛;阜,多。厮:小厮,未成年男仆。/ 厮认,互相认识。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屏住呼吸,不敢说话。嬷嬷mïmo:旧读mā,年老妇女。
纳罕hǎn:感到奇怪。绾wǎn着:把长条物盘绕成结。轩xuān峻:高大貌。
匙箸chízhù:匙子筷子。/ 匙,钥匙。憨hān顽:天真顽皮;憨,朴实天真。
懵měnɡ懂:糊涂,不明事理。纨袴wánkù:纨绔,富家子穿细绸裤,借指富家子。
潦倒:颓丧;这里指不约束检点行为。嗔chēn视:怒时瞪眼看。草莽:杂草;这里指没有才学。
姣jiāo花:美丽的花。颦pín:皱眉。杜撰zhuàn:虚构、编造的。忖度cǔnduï:推测。
劳什子:北方方言,东西、物件。盥ɡuàn沐:洗浴。翠幄Wî 仪yí门 敕Chì造
便biàn宜 惫bâi懒 放诞dàn 伺cì候 作揖yī 嫡dí亲 狡黠xiá 内帏wãi 两靥yâ
宫绦(tāo)两腋(yâ)贾赦(shâ)錾银(zàn)戏谑(xuâ)驯骡(xùn)罥烟(juàn)
1、重点字词
钝dùn响 寒暄xuān 朱拓tà 乞丐qǐ gài 不更gēng事 谬miù种 俨yǎn然 雪褥rù
尘芥jiâ 形骸hái 颊jiá 贺家墺ào 嚎háo 荸荠bíqí 絮絮xù 驯xùn熟 桌帏wãi 讪讪shàn 敛liǎn 怔怔zhēng zhēng 咀嚼jǔ juã 渣滓zhā zǐ 瞥piē 监(jiàn)生 陈抟(tuán)
新正(zhēng)捺(nà)上
草窠(kē)拗niù不过 蹙cù缩 诡guǐ秘 门槛kǎn 窈yǎo陷 惴惴zhuì zhuì 牲醴shēng lǐ 蹒跚pán shān 间jiàn或:副词。有时候;偶尔。
瓦楞wǎlãng:瓦陇,亦作瓦垄。即屋顶上用瓦铺成的凸凹相间的行列。悚sǒng然:害怕的样子。
踌蹰:chïu chú也作“踌躇”,①犹豫,迟疑不决:踌躇地呆坐了很久。②徘徊不进:踌躇不前。③研究,反覆思量:颇费踌躇|踌躇多日。④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脸踌躇的神情。⑤心情沉郁:望西都,意踌躇。
瑟瑟:sâ象声词。形容颤抖:瑟瑟发抖|形容轻微的声音:秋风瑟瑟。
沸反盈yíng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嚣杂乱。絮絮:xù xù 1.语繁不断貌。2.连绵不绝貌。歆享xīn xiǎng:神灵享受供物。
呜咽wūyâ: 1.低声哭泣。亦指悲泣声。2.形容低沉凄切的声音。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小松树底下|步履蹒跚。也作盘跚。
1、重点字词:
鲸(jīng)鲨 脊鳍(qí)攮(nǎng)刺
海鳐(yáo)黏(nián)液 蹂躏(lìn)攥(zuàn)住
榫(sǔn)头 舵(duî)把
堤(dī)顶 残骸(hái)嗜(shì)杀 文学常识: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2、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年写成小说集《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写成小说集《呐喊》,为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说和《藤野先生》《范爱农》《野草》等著名散文。《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从一个启蒙知识分子“我”的视角,以倒叙的手法,追述了底层妇女祥林嫂悲剧的一生,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3、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太阳也升起了》《有的和没有的》《丧钟为谁而鸣》《渡河入林》,特写《西班牙的土地》等。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则不重在描述故事,而重在表现哲理,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故事和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桑地亚哥只是一个命运乖戾的渔夫,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他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象征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而 “大海”“鲨鱼”象征着神秘的命运与不可知的世界。写鲨鱼之凶猛和残暴主要为了烘托桑地亚哥的刚毅、顽强。
一、1.D(A.攒珠髻..cuán 宫绦.tāo B.伶俐líng 上蹿下跳cuān C.不屑一顾xiâ)2.C曲改为屈
3.A、(B.“画眉之墨”后面的句号要放到单后引号前面。C、婆婆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D.“他说”后面的冒号改逗号)
4.B.(A.成分残缺 改为“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C.主语残缺 改为“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D.关联词语语序不当 改为“尽管那些鱼游得那么快”)
5.B(海明威的“冰山”风格还体现在他的作品结构上。海明威反对传统的史诗式的小说结构,他也从不写恢宏的长篇巨著,他的小说往往只是截取故事的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以集中反映重大的主题或历史事件,至于故事的经过和历史背景,则当作“冰山”的八分之七隐匿在洋面之下,但他又要让读者强烈地感到它的存在。)
6、B(改为“无声无息”)
7、D(《墙上的斑点》的作者是伍尔夫)
9.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4分)【答案】董师傅领小翠游湖。
【解析】本题的设置过于简单,考查的意义不大。本来小说的情节就简单,再加上题目已经给出了小说的中心事件。但可能有不少考生被题目唬住了,反而简单的题目繁做,因答案不简明而丢分。
10.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7分)
【答案】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解析】本题只要求概括,不要求结合原文分析。难度较低。只是对“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的概括,学生难以准确表述。
11.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6分)
(1)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反映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或“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解析】本题是对情节发展中特定场景描写作用的理解,规则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的作用解答。但题目这样表述就让考生有点糊涂了。如果换成“小说第三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我想绝大多数考生都会做。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解析】本题是对作品局部描写技法的赏析。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很明显,只是估计很多考生没有分条陈述。
12.这篇小说意蕴丰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说出两点即可)【答案】①因关心、帮助别人而快乐。如:董师傅领小翠游湖;送小翠回家。
②因生活知足、心态平和而快乐。如:家里平安;日子平静;钱足够用;小翠对雕花窗户不作评价,董师傅也不在意。
③因有生活情趣,善于发现美而快乐。如:董师傅看夕阳西下,看月上柳梢;向小翠介绍如何看塔影。
④因工作上得心应手,有成就而快乐。如:董师傅在校园许多地方都有业绩;特地向小翠介绍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解析】由于只要打出两点就能得满分,所以难度就大为降低了。估计命题人也觉得不那么容易作答。
(2)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
【答案】示例一: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向董师傅那样,脚踏实地,后到本分,心态平和,有立足于世的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示例二: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从小翠身上,我们意识到,面对新环境要学会适应、学会生存。
示例三: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说明生态环境总在不停地变化。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态环境怎样改变,不变的应该是人的自然与本真;我们应在喧闹的环境中寻找一块心灵的绿洲,避免浮躁。
示例四:在熙攘的校园中,董师傅热心帮助小翠的情景启示我们:和谐的氛围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营造、去呵护。
8.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小结 篇八
1.《蜀》用夸张手法写山势的高险,枯松倒挂的句子 是。
2.《蜀》说明在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国家的句子 是。3.《蜀》化用张载“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表达对国事的忧虑的句子是。4.《蜀道难》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5.《蜀道难》中表达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诗句是。
6.《蜀道难》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定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
4.《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1.运用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
2.《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3.《咏怀古迹》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诗人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
4.《咏怀古迹》凝练地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1.《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3.《登高》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4.《登高》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1.《琵琶行》中诗人以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两种音乐意境的句子是。
2.《琵琶行》中乐曲激越雄壮,把琵琶女的情感潮流推向高潮的句子是。3.《琵琶行》中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的句子是。
4.《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结束后,诗人以水面四周环境的安静来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句是。
5.《琵琶行》以来表现乐声沉重,以来表现乐声轻细,以表现乐声流畅,以 表现乐声冷涩。
6.《琵琶行》中诗人贬居地荒僻,借用杜鹃形象来表现环境凄清的句子是?。7.《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凄凉气氛的句子是。8.《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1.《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描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
2.《锦瑟》中曲折表达往事不堪回首,内心惆怅苦痛的两句是。必修三第二单元默写检测
3.《锦瑟》借两个古人典故,表达对美好感情的追怀又生出凄凉悲慨的句子是。4.《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追忆的句子是。5.《马嵬》用对比手法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句子是。6.《马嵬》中直接表现唐玄宗逃难途中落魄境地的句子是。
《蜀》
1、扪参历井仰胁息,2、问君西游何时还。
3、但见悲鸟号古木。
4、飞湍瀑流。
《琵》
1、夜深忽梦少年事。
2、,初为《霓裳》后《六幺》。涯。
4、其间旦暮闻何物。
5、座中。
同是天必修三第二单元默写检测
【参考答案】
一、《蜀道难》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2.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3.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5.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6.噫吁嚱,危乎高哉!
二、《杜甫诗三首》
(一)《秋兴八首(其一)》
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2.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4.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二)《咏怀古迹(其三)》
1.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2.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3.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4.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三)《登高》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必修三第二单元默写检测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琵琶行》
1.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5.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咽泉流冰下难
6.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7.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8.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四、《李商隐诗两首》
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5.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6.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9.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小结 篇九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1916年他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普朗克量子论的诞生;爱因斯坦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
(2)理解16世纪末17世纪初物理学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历史条件;相对论和量子论诞生的原因、意义;
(3)思考“日心说”与“地心说”相比的进步性;探究经典力学体系的特点、影响;归纳量子论的发展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学真理需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2)科学理论在不断完善、创新;(3)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
【教学方法】
1.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学习,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关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具体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方面,适当介绍一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优秀品德、名言名句等,引导学生感悟他们的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为理想而献身的高贵品质等,陶冶自己的性情,提升自己的情操。另一方面,要学生有全球的眼光,关注人类的发展,自觉传承科技文化。
【教学内容】
1.经典力学的奠基者——伽利略:
(1)背景: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类进入到科学实验时代。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和人的思想的解放,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认为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地观察和实验。他将科学实验与数学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并强调追究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
(2)伽利略对物理学重大贡献及意义。在160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实验中发现:物体下落时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而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这就是著名的落体定律。他还通过实验证实了匀速运动定律和匀加速运动定律。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有天然运动和受迫运动。他认为物体的受迫运动是推动者加于被推动者的,推动者一旦停止推动,运动就会立即停止。
伽利略的研究表明,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观念的重大变革,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3)伽利略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及影响。
中世纪流行的天文学观点是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它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央,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行。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并写成《天体运行论》。他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行并能自转的一颗普通行星而已。这就揭穿了所谓“上帝赋予地球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哥白尼学说的传播和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自创了用以观察天体的第一架望远镜,从望远镜里他发现月球表面有高山深谷,并不是以前人们所说的月球表面是光滑的;木星有四颗卫星,很相似于行星绕着太阳转,他看到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还观察到哥白尼曾推论的金星有盈亏现象。1632年,伽利略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他的这些发现和观点,摧毁了教会的信条从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2.经典力学的建立:
(1)经典力学建立的背景及概况。
17~18世纪,近代自然科学中突出发展起来的是经典力学,又称牛顿力学。在经典力学的建立中,曾有许多科学家为之付出心血,牛顿则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故经典力学又称牛顿力学。[来源:学科网] 在经典力学领域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的发现,这些成就构成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内容。
(2)经典力学建立的标志。
经典力学建立的标志是牛顿确立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大定律。牛顿在数学、光学等领域均有重大贡献,最重要的是在力学方面。他在力学方面的贡献之一是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说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引力存在。这个引力与彼此吸引的物体的质量体积成正比,而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此前一个半世纪的科学发明并用精确的数学术语把它们连结起来了。此外,牛顿还确立了著名的运动三定律,即惯性定律、比例定律(即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作用和反作用相等定律。运动三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1687年,他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该书中他首先给力学的基本要领如质量、动量、惯性、力及向心力下了定义,对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光的微粒的一切物体在真空中或在有阻力的介质中的运动,全部应用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给予了说明,把自然界中的一切力学现象都囊括在他的力学体系之中。《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的成熟。
牛顿力学在科学史上的意义表现在它把天上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把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视为宇宙间一切力学运动有普遍规律,从力学的角度证明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实现了人类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综合。
(3)经典力学的显著特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数学化,这种数学化的根源是自然内在的数学关系。自然的数学结构是近代科学的先驱们深信不疑的真理。
(4)经典力学的影响。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后,光学、电磁学等与力学的进一步统一,大大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3.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1)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物理学界连续发生了三个重大事件,这就是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这三大发现以实验事实使得原子不可分、不变化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动摇。物理学家们曾认为的似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从根本上出现了动摇,这就是所谓的“物理学危机”。经典物理学所研究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三大发现所揭示的却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这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已经深入了一个层次。物理学的“危机”没有吓倒 2 大多数物理学家,他们继续向前探索,于是产生了以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建立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物理学从此开辟了新的天地。
(2)相对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过去的物理学都以牛顿的理论为基础,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两者是没有任何直接联系的。似乎宇宙间存在着一个永远走动着的大钟,在任何情况下,它的速率永远都是相同的,世界上的一切运动在时间上都以它为度量标准。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指出了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还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是被考虑的主要问题。广义相对论指出: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使人类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现象的认识。广义相对论又被认为是一种引力理论。
(3)相对论提出的历史意义。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4.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量子论诞生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使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但大量的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通常的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量子论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2)量子论的诞生、发展和量子力学。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物质的辐射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能量单位即能量量子的整数位跳跃式地变化的量子假说。这个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在普朗克之后,英国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论用于原子结构的研究,证实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在不同轨道上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当电子从外层轨道跳到内层轨道时就放出相应波长的电磁波。玻尔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等创立了物理波理论,指出电子和一切物质粒子都像光一样,既具有连续的波动性质,又具有不连续的粒子性质。经过这些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到1925年左右量子力学最终建立。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
(3)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影响。
在量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确立是物理学革命的高潮,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带动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理论也都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形成原子核物理学,指导制造原子弹、氢弹和建立核电站。量子力学还为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
1. 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2. 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热点试题】
1.你认为伽利略能够确定加速运动定律的关键途径是什么?你有何启示?为什么16世纪中期以后科学会出现新时期?
2.牛顿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包括哪些? 3.爱因斯坦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哪些?
【课堂小结】
文艺复兴以来,由于人的思想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重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欧洲的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众多领域,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多划时代的成果。
在学习本单元过程中要突出了解这一时期科学家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同时也要关注这些科学巨匠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与能力:(1)识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掌握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并认识其根源,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世界的能力;
(2)理解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领域发生的重大转折,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原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宗教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和时代背景去分析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观点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联系生物所学内容去归纳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2)通过学生预习、课堂展示本课主要内容,促进同学的互相学习。教师给予必要的补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学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努力赢得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学习理解生物学的巨大进步,了解进化论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
【教学方法】
1.由于本课内容较为枯燥的特点,可对教材内容多进行些提问。指导学生阅读,要多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学会学习;
2.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根据教材的内容、搜集的数据、资料、图片和影视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个更直观、全面的了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教会的禁锢:
(1)神创说内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神创造的。
世界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区、生产活动、生活习俗都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各种文化都毫无例外地留下了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这些神话虽然说法不一,并带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但都认为世界的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神创造的,这就是神创说。
(2)欧洲基督教上帝创世说的影响:
①基督教会在欧洲成为精神支柱,被视为天经地义;
②基督教会打击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为了进行血液循环的研究,违反教会不许解剖人体的禁令,被教会以异端罪判处死刑;17世纪,布鲁诺被罗马教皇处死。
2.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生物进化论思想诞生的条件和原因(背景):
①思想基础: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人文主义思潮对基督教神学的冲击,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②物质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思想和视野更加开放:一方面从17世纪后期开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英美法德等国建立,打击了封建势力和教会力量;另一方面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后扩展到其他欧美国家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③理论基础: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时发现了细胞;1838年,德意志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植物细胞学说;1839年德意志动物学家施旺把这一学说从植物学扩展到动物学,并进而建立起统一的细胞学说;19世纪50年代,德国医生德马克等人把细 5 胞学说和胚胎学结合起来研究,发现了细胞分裂,进一步完善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确立与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过渡:正是在对细胞学说研究的基础上,一批生物学家逐渐认识到生物界中不同物种之间不仅存在联系,而且物种是可变的。拉马克提出生物进化论。
(2)拉马克——进化论的的倡导者和先驱: ①生平简介:拉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1744-1829)是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提出了高等动物是由低等动物演变而来的。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
②主要成就:首先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其次肯定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著名的进化原则。前者指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不用会退化,比如长颈鹿的长脖子就是它经常吃高处的树叶的结果。后者指后天获得的新性状有可能遗传下去,如脖子长的长颈鹿,其后代的脖子一般也长。并认为这两者既是变异产生的原因,又是适应形成的过程。
③意义: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3.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者:
(1)创立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在达尔文的自传中,他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2)理论观点:
①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②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③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核心的进化论,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凡能较好地适应环境和发生变异的个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那些有利的变异,经过世代的传递,逐步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从而形成生物新种。
(3)对欧洲学术界的影响: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比如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命世界,使人们不再把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和人之间的区别看作是绝对和神圣的。
(4)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进化论思想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如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1853—1921年)译述了赫胥黎的部分著作,名曰《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号召人们救亡图存,“与天争胜”,对当时思想界有很大影响。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教学重点】
1.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2.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热点试题】
1.为什么神创论能够成为生物起源的共识,并且长期流行?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之所以能在19世纪中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试比较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拉马克的进化观。4.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课堂小结】
19世纪生物进化论的诞生是人类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取得的重大突破。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打破了上帝7天造就世上万物和人类的神话,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思想促进了亚洲等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
(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3)了解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2)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教学方法】
1.本课的文字和资料比较丰富,建议老师在教学时适当补充,增加学生对近代以来这三个时期科技成就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科学技术进步的意义奠定基础;
2.在教学中,老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使学生了解这些科技成就取得的背景及对世界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内容】
1.“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①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②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③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2)瓦特改良蒸汽机: ①改良经过:
单动式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联动式蒸汽机:18世纪80年代,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蒸汽机的改进: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②主要用途:除用作提水外,还可以带动车床、织布机等,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自此以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河流的限制;②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伴随着城市化,近代意识形成,如竞争意识、时间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变革意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变化;
③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如美国人富尔顿于1807年发明“萨凡纳”号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等。瓦特蒸汽机应用于运输业中,8 导致蒸汽轮船和机车出现,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变化,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④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2.电气革命的出现:
(1)背景:
①蒸汽动力不能完全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②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
a.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造出避雷针。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18世纪以前,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富兰克林经过反复思考,认为雷电可能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他在1752年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为了防止雷电的危害,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
b.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电池。
c.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1831年,法拉第经过7年反复试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制造电机提供了基本原理,他又制造了一台利用磁力产生电流的机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此,打开电能宝库的大门。
(2)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完善和改进。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②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③使用电力新发明的涌现: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及电话、电车、电影和无线电报的出现,说明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爱迪生(1847—1931),美国发明家。于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镇。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3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赚钱购买化学药品和设备,他12岁时就开始工作。他卖过报纸、蔬菜和水果,出版过周刊《先驱报》,担任过报务员,开过公司,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1000多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爱迪生被世人称为“天才”,但是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其中重要的发明有留声机和电灯等,特别是电灯的发明。1878年,爱迪生开始对电灯的研制感兴趣。研制电灯的关键是找灯丝材料,据说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和6000种植物纤维,但还是没有成功。1879年10月21日,他用棉线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地抽成真空,当电灯通上电流时,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而且持续了45个小时。爱迪生并未满足,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实验,用竹子纤维在碳化后可以做灯丝,灯寿命长达1200小时。为了给电灯提供电力,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建成了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电力系统。他的直流发电机功率达到600多千瓦,为几千用户提供照明用电。
(3)电气革命的影响:
①电力成为一种新的能源,工业获得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
②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③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并产生了垄断组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④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更加繁荣而且日益重要。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电灯给城市带来万家灯火,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便捷,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少了人们的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3.信息技术的发展:
(1)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
①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研制:1946年,美国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②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a.原因: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处于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促使美国加紧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b.诞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c.发展: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即WWW。
WWW是World Wide Web(全球信息网)的缩写,也可以简称为Web,有人译作“万维网”“环球网”“web网”“3w网”。最初是由欧洲核物理研究中心(Cern)提出来的。其创建者伯纳斯•李,在他1991年8月6日创建的第一个网址中解释了万维网的工作原理等内容。他也因此被《时代》杂志评价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100位人物之一。
WWW(World Wide Web),是一张附着在Internet上的覆盖全球的信息“蜘蛛网”,镶嵌着无数以超文本形式存在的信息,其中有璀璨的明珠,当然也有腐臭的垃圾。WWW是当前Internet上最受欢迎、最为流行、最新的信息检索服务系统。它把Internet上现有资源统统连接起来,使用户能在Internet上已经建立了WWW服务器的所有站点提供超文本媒体资源文档。这是因为,WWW能把各种类型的信息(静止图像、文本声音和音像)无义无缝的集成起来。WWW不仅提供了图形界面的快速信息查找,还可以通过同样的图形界面(GUI)与Internet的其他服务器对接。WWW诞生于Internet之中,后来成为Internet的一部分,而今天,WWW几乎成了Internet的代名词。通过它,加入其中的每个人能够在瞬间抵达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将一根电话线插入你的PC(它可能是你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加上一部移动电话),此时全球的信息就在你的指尖!WWW极大简化了网上信息的发布和用户访问。
(2)互联网的功用:
①功用:提供文件传输、电子信箱、聊天等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标志着信息化社会的出现。
一般认为,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为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为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而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体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
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丰富多彩。例如,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
②特点: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
(3)互联网的影响:
①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②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③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 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⑤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影响着经济的安全;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如各种宣扬色情、凶杀、暴力等信息垃圾污染青少年心灵;使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脱离现实生活;使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耗费时间,荒废学业;当青少年无钱上网,去偷抢盗等,走上犯罪道路
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造成了世界更加动荡不安。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利用网络,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造成世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互联网在给社会带来巨大效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青少年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让网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影响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封闭国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出现;
②客观上瓦解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冲击着中国封建思想文化,诱导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洋务企业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深层次的影响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2)第二次影响
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在经济,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在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加紧侵略中国边疆及邻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3)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封锁,当时国内政治经济上的“左”倾错误的干扰,致使中国一度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②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内国际背景下,中国科学家在太阳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国门,积极引进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教学重点】
1.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热点试题】
1.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是什么? 2.“蒸汽时代”到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有哪些? 3.为什么电力会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4.比较“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发明的异同。
5.你觉得应该怎样评价蒸汽机和电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6.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课堂小结】
【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小结】推荐阅读: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7《启蒙运动》教学设计(共1课时)11-16
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小结11-13
历史必修三第三课教案09-11
历史必修三第二、四、八复习学案12-15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教学简案10-18
必修三第二单元导学案12-07
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资料(必修Ⅲ)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06-17
2015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学案9 新人教版必修11-25
2024年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教版必修1)08-06
高一历史必修一提纲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