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共12篇)(共12篇)
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篇一
1.找春天
教学目标: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 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教学重、难点:
认记生字,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教学安排:
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一、画面引入。
播放早春的课件,学生说说早春的特点。
师: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 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3. 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4. 口头扩词,看谁最能干。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 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
2. 读第三自然段,能读出什么?
3. 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4. 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四、朗读练习。
可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
五、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师生一起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一、复习巩固。
1. 同桌抽读生字卡。
2. 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 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3. 背诵课文。4. 个别抽背。
三、指导写字。
1. 认读生字。2. 扩词练习。
3. 重点指导“溪、摇、躲、躲”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4. 学生练习。
四、同桌合作学习,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五、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六、实践活动。
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到野外实地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自己发现的春天,可以从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眼进行观察。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挂图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字音
1、自己读读两首古诗。
2、指名读古诗,读后评议。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掌握字音。重点字音:
荣
宿
篱
疏
4、再读古诗,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2、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随机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组赛读
注意鼓励有个性的朗读。
4、教师范读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5、学生美读(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6、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
7、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8、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9、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四、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3、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第二课时
一、复习背诵两首古诗
二、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字。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
如,离——篱
味——未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
烧
荣;平舌音:菜
宿
。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仔细观察。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沟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沟的拐弯处要圆润。
4、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笋芽儿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学习重难点:目标1、2。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自己学习生字。
2、教师准备笋芽儿生长的影片或挂图,一段轻音乐,以及生字卡。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读课题:“笋芽儿”是什么样儿的?
2、播放影片片段或出示挂图观察,然后学生练习口头描述笋芽儿的样子。
3、引入课文学习,知道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自己识字的情况:
1、播放影片或出示挂图学生观察,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己读课文,碰到难记的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2)学生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可以从图画认识“笋”;
动作认识理解“揉一揉、扭动、向上钻、爱抚”; 读书上带有生字的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3)学生自己小声读一遍课文。
4、练习写字:
(1)连词书写,不能写成AABB式;(2)指导带有口字旁的几个字的写法;(3)指名书写“唤”,师生共同评价修改:(4)学生练习书写;(5)抄写要求积累的词语;
三、深入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情感;
1、再次播放影片或出示挂图观察,了解笋芽儿生长过程;
2、学生分组学习交流,有感情朗读课文:
(1)分学习小组读课文,然后讨论: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2)讨论后推选同学在全班交流;(撒娇——钻出地面——长成健壮的竹子)
(3)交流:你们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引导体会笋芽儿生长过程的美: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明亮而美丽的世界„„)一边体会一边练习朗读。(4)有感情朗读课文:
(1、2自然段应柔和、轻声,3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最后两个自然段应读得响亮、自豪、欣喜。)指名读,评价; 小组间竞赛读;
3、深入感悟:
(1)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2)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哪些关心和爱护?
四、拓展运用练习:(选择使用)
1、摘抄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或句子,熟读成诵,然后交流;
2、学生仿照例子,按课文内容编写儿歌: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春风笑盈盈,笑盈盈,小鸟说:“我要给您唱歌!我要给您跳舞!”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爱好和习惯。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 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头饰、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 春天来了,人们都忙着栽花种草,看,可爱的小鹿也不例外,它也栽了一丛玫瑰呢!2. 板书课题,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 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3. 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如:(1)利用图画或实物帮助识字。
(2)利用汉字的特点识字。如表示动作的字“瘸、拐”等。
(3)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正音。如,“玫瑰”的“瑰”单字读第一声,在“玫瑰”一词中读轻声;“骨”多音字,在“花骨朵”里读一声;“莺”是后鼻音。
(4)在组词中识字。
(5)在创设情景中识字。如,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表示“惋惜”呢?“惋惜”两个字都有竖心旁,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整体感知。围绕课后“泡泡”里的“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感知。
2.结合上下文对比朗读感悟下面的句子,说说鹿弟弟这样说的原因。(1)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也没看着。”
(2)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3.展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如,第三、四自然段读得稍慢,在句中体会“惋惜”的意思,读出遗憾的心情。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高兴、欣慰的语气,表现小鹿因为给人带来花香、带来美好生活而感到欣慰的情感。
4.分角色小组朗读,进一步讨论“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呢?”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
5.在表演中引导学生感悟。
(1)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要演的角色,研究他们的表情和语言,然后在组内分角色试一试。(2)指名表演,加深理解。
指导演小鹿
要创造性地表演小鹿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没见到玫瑰花的情景。提示学生可将作者的叙述性语言转化为人物的独白,在表演中揣摩小鹿的心理。
要细心揣摩小鹿玫瑰花的心情。提示学生可以将小鹿的心理活动用语言表演出来。
表演小鹿听到了黄莺和微风的述说后高兴的样子,体会他心情的变化。
指导演鹿弟弟
鹿弟弟心情有什么变化?(由“惋惜”到“也高兴地笑了”)玫瑰花开的时候,虽然小鹿自己没有看到,但是花儿给大家带来了美丽和快乐。因此,他感到高兴,觉得这玫瑰花没有白栽。
指导演黄莺和微风
表演黄莺和微风说的话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赞美)体会黄莺和微风欣赏到玫瑰花时的快乐。
四.实践活动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查查有关资料,再替黄莺和微风写几句台词。然后可按自己编的内容,进行分角色对话或表演。
第二课时
一.诊测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指导写字
1.认读“我会写”中的12个生字,读准字音。
2.扩词练习,看谁组得多。
3.想办法记忆字形。
4.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式的书写指导。如,烧——浇,躲——躺,由——抽,射——谢,歌——哥,别——拐,青、争——静。
(2)结合上学期学过的“游、倒、啊”等字,再次强调这类字的书写要点:三个部分要尽量写得瘦长。
(3)“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骨”字上边中间是横折,下边的“月”字变撇为竖;“渐”字中的“车”下面要变横为提,比顺为先竖后提。5.学生书写,老师行间指导。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嫩绿
浓密
惋惜
终于
渐渐地
静静地
2.完成课后“我会读”的练习。
(1)展示读词语和句子。
(2)仿照例句,进行扩展练习。
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篇二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是围绕“多彩的春天”这个主题进行教学的。我在教学这一单元时, 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 向孩子们展示一幅幅春天的美丽图画, 让孩子们欣赏。在展示的过程中, 孩子们被春天那五彩缤纷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自然而然地活跃了起来。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 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我想, 能不能让我们的课堂也充满情趣, 让我们的教学也变成一种游戏呢?记得在教学《柳树醒了》和《春雨的色彩》这两篇课文时, 我采用了课堂表演的教学方法。当时孩子们非常踊跃, 被请到台上来的孩子, 利用一些适当的动作和语言进行表演, 比如在表演《柳树醒了》这首儿歌时, 扮演春雷的孩子, 一边用手做着动作, 一边还用嘴发出“轰隆隆, 轰隆隆”的声音;而扮演柳树的孩子开始是闭着眼睛的, 后来经过春雷的呼唤, 才伸了一个懒腰, 将眼睛睁开, 孩子们表演得那么认真、那么可爱。我在让孩子们表演时, 不仅是要表演课文里面有的角色, 还让他们表演课文里没有的角色, 比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这篇课文时, 我让孩子既可以表演课文里的角色, 也可以表演课文以外的角色, 于是,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 参与表演。有些孩子扮演的是课文里有的角色——小燕子、麻雀、小黄莺, 他们按照课文内容进行表演;有些孩子扮演的是课文以外的角色——猫头鹰、小鸽子、布谷鸟、啄木鸟, 他们有的说春雨是黑色的, 有的说春雨是紫色的, 有的说春雨是白色的, 有的说春雨是无色的, 并且也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就这样, 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明白了, 春雨本身是无色的, 但它滋润着万物, 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 我还注重培养孩子们动手和动口的实践能力, 让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 去学唱关于春天的歌曲;利用周末的时间, 和爸妈一起到公园、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同时还通过细心的观察, 用笔去画一画春天的图画。孩子们准备了之后, 就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发现, 以及自己唱会了的歌曲、画的图画, 表现得比较出色的孩子, 就让他们走到讲台上来展示, 这样一来, 孩子们对春天的认识和体会就加深了一步。
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目标课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11
语文教学历来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但现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隔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呢?
“写和读密切相关。它们各自的过程并非孤立地发生发展,而是互相作用、互相转移的。”我们的教材虽然把阅读和写作分开,但它们实际是紧密连结的,有着共同的过程。“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以学习阅读为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阅读教材来指导学生写作。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为例,笔者在学期初就思考着如何构架课文阅读教学和单元写作目标之间的联系,在备课过程中心中始终牵挂着单元写作目标这个“纲”,在具体的教学中适时调整自己阅读教学的步骤及相关内容。以下便是笔者践行读写结合,将单元写作指导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的几个方法。
一、水到渠成,课后归纳总结写作方法
当写作目标与该单元课文的教学目标有一致之处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文阅读教学结束后来个“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地将其作为写作方法传授给学生。
比如,第一单元的写作目标——记叙的线索。它包括以下内容:
1.记叙文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2.记叙的线索可以是人物、事件、一个具体的事物、情感的发展变化等。
3.写作时可以设计明、暗两条线索。
4.记叙的线索应该隐含在文章中,与文章内容吻合。
其中第三点提到记叙线索可以设计明、暗两条线索,这也是该单元第一课《藤野先生》的一个重要的写作特点。《藤野先生》的叙事线索有两条,一条是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另一条是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已经讲解清楚了,那么在总结课文内容时,就可把它作为写作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等进入单元写作训练时,学生对这一方法也就驾轻就熟了。
二、移花接木,将单元写作目标渗透到阅读教学中
有些单元写作目标可能不是课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但它与课文内容又有一定内在的联系。这时需要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给予“植入”,也就是将写作训练目标部分迁移到课文阅读教学中。
如第六单元的写作目标——学写游记。具体要求是:
1.写游记要写清楚游览的经过,以游踪为线索。
2.在写景时,可以移步换景,也可以定点观察。
3.游记要注意详略得当,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
4.还可以适当介绍与游览地相关的知识。
该单元的四篇文言文以游记为主,但很难说以上四点是它们阅读教学的重点。毕竟又是文言文,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很容易忽略其写作方法的指导,那么就可能错失很好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的良机。
因为有了单元写作目标这个“纲”,所以笔者从一开始备课的时候,就在寻找它与阅读教学之间的契合点,最后发现完全可行。就单元写作目标的第一点而言,要写清楚游览的经过,以游踪为线索。柳宗元写《小石潭记》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的:“从小丘西行……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潭中鱼……潭西南而望……坐潭上……”其中既有移步换景也有定点观察。教师可以边讲授课文内容,边补充说明这便是游记的写法之一——交代清楚游览的经过。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单元写作目标也迎刃而解了。
再举写作目标的第三点来讲,游记要注意详略得当,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可以举《满井游记》为例,课文对满井初春的景色进行了细致描写,尤其是山光水色,最后作者用一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画龙点睛地表明了自己對初春景色的喜爱。如果仅仅依据教参的要求,只要解释清楚这议论语句的内在含义即可。但如果教师能把其作为游记的写法之一传授给学生,这既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又部分完成了单元写作目标,何乐而不为呢?
可见,只要教师心中有写作教学这根弦,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将单元写作目标这朵“花”移植到课文阅读教学这棵“树”上,那么植根于课文阅读教学的写作指导必将“盛放”。
三、深入挖掘、提炼、归纳和总结
教材编者在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里都附上了“写作导引”,它一方面简要介绍单元写作的要求,另一方面还结合具体的课文篇章加以举例分析。这样理论和实践结合,学生的确容易理解和体会。但仔细研究:“写作导引”里所举的课文实例是有限的,有些甚至是“过时”的。那么,是否可以引用单元课文内容来作为写作指导的实例呢?回答是肯定的。
以第四单元为例,其写作目标是: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具体要求为两方面:其一,写记叙文时,往往要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加入适当的描写。描写能让文章更加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还可以突出重点和中心。其二,在记叙文中适当加入抒情,能使作者的情感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为了说明描写的作用,教材以冯骥才的《泥人张》(第四单元)为例,即作者通过对“海张五”的外貌、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目中无人的恶霸形象。对于抒情的作用,编者以朱自清的《背影》(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文中几句简短的抒情,道出了作者的追悔、思念,及内心的五味杂陈……
如果教师仅是把这两个案例和学生交流或解读一遍,学生对写作要求的理解很难说是深刻的。其实,我们阅读教学的课文资源既丰富又鲜活。
就这个单元而言,教师可以举的课文实例是不少的。《云南的歌会》中作者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分别侧重于人物、环境和场面的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欣赏和赞美,其中对人物(年轻女子)的描写是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
还有《端午的鸭蛋》中的“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句,一个简单的动作细节描写就把吃鸭蛋的动感和快感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语言诙谐幽默,流露出对家乡由衷的热爱和自豪。而《春酒》中描写和抒情的语句更是俯拾皆是。结尾“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可见,这些记叙类文章中描写和抒情的手法都运用得十分巧妙。教师可采用串讲的方式,将其写法加以提炼、归纳,经整合后传授给学生。比如,以《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春酒》中有关描写的语段为例,告诉学生记叙文中描写所起到的作用,也可以举《端午的鸭蛋》《春酒》等中有关抒情的语段,和学生阐述记叙文中抒情的意义所在。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写作技法的认识,而且也是对文本的又一次解读,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我们的语文教材在与时俱进,无论是作为阅读教学的课文篇目,还是单元写作设计都在改变,日趋完善。而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也必然是一种趋势。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笔者先摸透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再将单元写作目标分散、渗透到单元课文阅读教学中,或是根据单元写作目标的要求,对单元课文的相关写法做提炼和整合。这样的过程算是读写结合的一个有益尝试吧。
[参考文献]
[1]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M].苏州: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2]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篇四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阿根廷乐曲,马林巴合奏,是一首双主题变奏曲。
引子部分,沙锤模仿车轮行进的节奏,由慢渐快、由弱渐强。接着在密集的鼓点节奏衬托下,汽笛长鸣,仿佛一列火车缓缓驶出了站台。
接着出现了欢快的第一主题。打击乐器沙锤以密集的节奏衬托,主题旋律在较高的音区进行,表现了欢快的情绪,仿佛火车驶出站台、行进在广阔的原野上。
乐曲第二主题转入中低音区,并在每个乐句的结尾运用长音,节奏相比第一主题舒展,旋律比较抒情。
在第二主题之后,是两个主题的变奏,分别采用了加花、转调等几种变奏方法。曲式结构为:ABA1A2BA3A4BA5.乐曲最后,欢快的旋律、火车行进的节奏与汽笛声融合在一起,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歌。
这首乐曲以欢快的旋律、跳跃的节奏,在乐曲进行中不时加进模仿火车的汽笛声和用沙锤模仿车轮行进的节奏,音乐形象非常鲜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火车咔咔咔》,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引导学生安静聆听音乐,初步培养音乐听赏礼仪。
2.记忆乐曲第一主题,听辨第一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并能在教师指导下,为第一主题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3.了解马林巴,并熟悉它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在感受乐曲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为第一主题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沙锤、响板、小图片(演唱、搭火车和器乐图片)、PPT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阿根廷风景课件,包含马林巴)
一、导入部分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视频是南美洲一个美丽的国家——阿根廷。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阿根廷去看一看,请听什么向我们开来了?(播放引子部分)
二、学习乐曲
1.初听乐曲
师:它是什么呢?(火车)小火车向我们奔驰而来,请同学们坐上小火车,我们一起完整聆听音乐,听听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播放全曲,师带生律动)
师:刚才我们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师:那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做几个简单的动作,边做边再次感受火车欢快地奔驰在阿根廷土地上的情景吧!(再次播放全曲,师带生做动作)
师:老师有个小问题,刚刚我们做了那么多动作,哪个动作出现的次数最多呢?你可以做出来。
师:对了,这个动作出现的次数最多,那老师告诉你,刚刚伴随这个动作出现的音乐,出现了很多遍,它就是乐曲的主题音乐,一起说什么音乐?(主题音乐)这是乐曲的第一主题音乐,它刻画了一列鲜明的小火车的形象。
2.聆听第一主题音乐
(1)聆听情绪
师:那我们现在什么动作也不做,安安静静的再来听听第一主题音乐它描绘的是一列怎样的小火车呢?一会儿你给老师形容一下。(播放第一主题)
(2)儿歌(师示范要高位置,读出强弱)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这个主题音乐它的旋律生动形象,节奏也非常明快。老师就用这个主题音乐中的节奏编了一首小儿歌,你们能打着拍子按节奏读出来吗?试试。这是几拍子的?二四拍节拍怎么打?
儿歌:
火车
跑得
快
0,火车
跑得
快
0,风景
多美
丽
0,心情
多快
乐0。
师:你能用短促轻巧的声音,用高位置轻声地再读一次吗?一二一,走。
(3)歌曲
师:真不错,老师再给这首小儿歌加上旋律,它们加在一起就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老师想把它送给你们,请你们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唱的!(慢速)
儿歌:
2\4
|
0
|
|
0
|
|
0
|
|
0
|
火车
跑得
快,火车
跑得
快,风景
多美
丽,心情
多快
乐。
|
0
|
|
0
|
|
0
|
|
0
|
火车
跑得
快,火车
跑得
快,风景多美
丽,心情
多快
乐。
师:好听吗?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首好听的歌曲它的旋律就是我们刚才听的乐曲的第一主题旋律?你们想试试吗?四个预备拍。
师:好,这一句,(柯尔文手势:上行)我们来唱一唱它的歌谱7
|
0
|它是一个上行的旋律;我们再来看看第二行的最后一小句,(柯尔文手势:下行)5
|
0
|它是一个下行的音阶。这两句一句是上行的,一句是下行的,我们要把它们唱准确。好,我们把这首歌曲连起来再唱一遍,注意在上行旋律和下行音阶这两句我们在演唱的时候加上柯尔文手势来帮助我们演唱。准备,四个预备拍,走。(结合柯尔文手势演唱)(解决不足,情绪——对比法)
师:再来一次,加快速度了!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那老师现在就把第一主题音乐放出来,请同学们用歌声把欢快的小火车呈现出来!注意老师的提示(师播放第一主题音乐)
(4)演奏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老师想给你们一个小奖励,请把座位下的小乐器轻轻地请出来,你们手中分别拿着不同的小乐器,你拿的这是什么?(沙锤)你能演奏出它的声音吗?沙锤怎样能演奏出嚓
嚓的声音呢?
师:好的,沙锤要演奏的短促一些,试试,嚓
嚓
(生跟节奏演奏沙锤)
师:太好了,那你们拿的是什么乐器?(响板)那我们要怎样演奏它?试试,咔
咔
咔
咔
师:真棒!老师这有一张小图片,你们能看得懂吗?这里面有几种小乐器?分别是?你能根据这张图片把它们演奏出来吗?我们先请拿响板的同学演奏试试,一二一走(生)我们再请拿沙锤的同学试试,一二一走(生)响板响板来演奏,一二一走(生)沙锤沙锤来演奏,一二一走(生)响板沙锤一起来,一二一齐(生合奏)再来一次,响板沙锤来合奏(生合奏)(师用lu接第一主题旋律)诶,老师刚才哼的是什么呀?你们能为第一主题音乐伴奏吗?注意听!
(5)第一主题音乐出现几次?
师:好,你们配合的越来越好了!请同学们把小乐器轻轻地放回去。我们刚才用了演唱和演奏的方式来表现第一主题音乐,老师相信你们对第一主题音乐已经很熟悉了,现在老师要把这首乐曲完整地放出来,我们一起来听听第一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请你边数边在第一主题音乐出现时跟着轻声唱一唱。(师画旋律线条)
(6)再次聆听。
师:第一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都一样吗?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师添画旋律线)
师:作曲家在原有的主题旋律上采用了加花和转调的手法,使火车的形象更加地生动,仿佛火车经过了田野、山川、河流、山洞等等不同的风景,使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聆听第二主题音乐
师:那你们有没有听到和第一主题不一样的旋律呢?它在乐曲中也出现了多次。它就是乐曲的第二主题音乐,它刻画的是乘客坐在火车上的心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乘客坐在火车上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安静地感受感受。(播放第二主题)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完整聆听乐曲,请在听到第二主题音乐时用开心的心情跟着画旋律线条,边听边数数第二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播放全曲,生第二主题画旋律线)
4.引子、尾声,乐曲结构
师:真棒!诶,这六处是第一主题,这三处是第二主题,那剩下开头和结尾的部分分别是乐曲的什么部分呢?开头这一部分在乐曲的最开始,我们叫它为乐曲的引子部分,叫什么?(板书)那结尾的这部分我们叫乐曲的尾声,叫什么?(板书)我们可以看看,这首乐曲的结构是怎样的?(ABA1A2BA3A4BA5.)
5.介绍乐曲。
师:这么好听的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有没有同学知道?它是由我们平时很少见的一样乐器叫作——马林巴演奏的。(马林巴图片)马林巴是南美洲民族乐器,是木琴的一种,演奏者手持双槌敲击,音色清脆。我们今天的这首乐曲就是通过马林巴清脆的音色来表现一列奔驰的小火车的形象,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做《火车咔咔咔》(板书),它是一首阿根廷乐曲。
三、表现乐曲。
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合作表现这首好听的阿根廷乐曲《火车咔咔咔》,请中间这组同学来当演奏组,为这两处转调的第一主题音乐伴奏,请旁边两组同学为演唱组,为剩下的四处第一主题音乐用演唱的方式把欢快的小火车呈现出来。剩下的第二主题和引子、尾声部分请跟着老师画旋律线条,让我们再次感受这首欢快的阿根廷乐曲《火车咔咔咔》吧!
四、小结
5.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篇五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语文园地六”选了三组成语,这些成语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联系。
让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动脑的道理。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43个生字,会写56个字。(2)、有感情的朗读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4)、懂得“做事情谦虚诚实,还要关心别人”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1)、以采用多种形式认识生字的教学,如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利用生字卡片,学生相互交流认字经验以共同提高。
(2)、成语要在朗读中感悟,朗读成语时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
(3)、让学生形成搜集成语的习惯,并把自己搜集到的成语和同学互相交流以共同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动脑的道理。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激发、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和愿望,把自己要说的话有条理地连起来并写出来。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读中入境,读中生情,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情感。
2、学法:学生要图文对照,反复诵读,自主探究。进入不同的角色,使故事重现,实现学生与文本最近距离的对话。
五、课时分配
第21课:画家和牧童 2课时 第22课:我为你骄傲 2课时 写字课 1课时 第23课:三个儿子 2课时 第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2课时 语文园地六 4课时 写字课 1课时 单元检测六 2课时
21、画家和牧童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三、授课类型:新授课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插图。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对着著名的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这胆量令人佩服。这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齐学习21课《画家和牧童》。
2.出示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的大些,“牧童”写的小些)
3.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4.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已小声读课文。要求不指读,不读错字,不加字添字,边读边想,把使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
(2)小组中展示,同桌或小组中互相读读,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情况。
(3)小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
(1)出字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一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
戴嵩---牧童
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
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
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
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5)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的。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人们的评价。
如果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用对话的速度,天真质朴的语气读牧童说的话。
(6)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容表现出来。
(7)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2)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三、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快来告诉老师和同学吧!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同学们不但课文读的好,表演的好,而且对课文内容理解得也很好,真了不起!能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老师听听吗?
(2)同学们,从大家流利的读课文中老师知道你们把文中的生字都认不下了,还有不认识的吗?这节课咱们就想办法解决。
二、生字教学
(1)各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找出来划住,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学会它们(生字全部学会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在组里帮助其他同学认字;也可以查字典;问老师;等等)
(2)小组内同学们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可以认卡片;也可以自编谜语,自编游戏。)
(3)出示要求会认得生字词
戴上、价钱、购买、浓墨、涂抹、和蔼、批评 翘起来、驱赶、苍蝇、惭愧、拱手
(自由读读,不认识的看看书或问问同学;一起读一读。)(4)小黑板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兄 呆 商 抹 挤 拱 决 价 钱 购 批 评
学生在书上描红,并练习书写。
同学们,你们能帮这些生字找些朋友吗?(指名说)
三、拓展延伸
用你最喜欢的字组个词,再说一句话。(小组内进行)说说你有更好的办法很快的学会这些生字吗?(指名说)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
四、布置作业:课外收集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等。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画家 牧童 绘画技艺高超 敢于发表意见 虚心求教 不畏惧权威
教学反思:
22、我为你骄傲
一、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知道老奶奶为什么写“我为你骄傲”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三、授课类型:新授课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趣。
1、出示课题,质疑问难。理解“骄傲”的意思。
2、书写“骄傲”。生在田字格中写一遍“骄傲”,师巡视。
3、你们字写得真好,老师也为你们骄傲。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如:课题中“我”是谁?“你”又是谁?“我”为什么会为 “你”骄傲?
二、识记生字。
1、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带拼音)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些词?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3、(出示生字不带拼音)如果只剩下生字,你还认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一会儿再介绍给大家。
4、生汇报识字方法,重点是难记的字。识字游戏:(1)、说偏旁猜字。(2)、开火车扩词。
三、初读课文。
1、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小组推荐组员读。
2、学生自主评价朗读情况,正音。
3、你读懂了些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在生活中你砸破了别人的窗户,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5、下堂课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男孩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四、书写指导:重点指导“璃、滑、碎” 五,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板书:我为你骄傲
二、感情朗读,想象感悟。
1、感悟“我”的心里变化。(1)默读课文,划出有关描写“我”心情的变化。(2)感悟有关句子。
2、课文中的老奶奶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1)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
(2)汇报讨论的结果。在慈爱又善良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孩子纯真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孩子骄傲的美好品质——诚信、孩子的诚信。
(3)说说读到这里最让你感动是什么?(4)你想对老奶奶,“我”说些什么话?
三、扩展延伸
1、你觉得“我”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弥补这次过失?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做错了事,应当怎么办?
四、实践活动: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跟老奶奶写信?写一写。
五、布置作业:写一写,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做错了事,应当怎么办?
板书设计:
我为你骄傲 老奶奶 “我”(慈爱、宽容)(诚实、有责任心)轻松→不自在→担心、害怕→开心
(心理变化)
教学反思:
写字课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嗓、桶、拎、甸、既”五个字。
2、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3、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且学会审美。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教学,巩固正确“双姿”,唤起学生写字的热情。难点:注意字的结构的写法。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欣赏引趣
二、复习双姿,做好准备
三、指导写字,掌握技巧
1、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嗓、桶、”两个字。
2、注意字的结构的写法。
3、同桌交换,互评。
4、互评互改。
23、三个儿子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内容,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难点: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授课类型:新授课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是怎么表扬的?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二、出示课题,学习生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用字典识字。给生字组词。
三、探究新知
(一)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
1、这个故事主要讲谁?
2、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是哪个儿子?
(二)朗读交流,体味阅读乐趣
(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请你找出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去读读,读出妈妈们的语气来。
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说一说。
(2)分组练习: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呀?
(3)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夸夸自己的儿子,生齐读、个人读。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骄傲)一点?
(4)(另一个妈妈的话):另一个妈妈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交流读,评价,提高。(5)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为什么呀?你想这个妈妈在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6)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去读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四、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朗读交流,体味阅读乐趣。
(1)、这时候,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2)、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小朋友和你的同桌准备一下,来扮演最后一个妈妈和老爷爷,读读这两句话,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来?
(3)、师生共同探究:奇怪了,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呀?
(4)、理解句子“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二、小结:读读、议议。
你认为我们要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说说你是怎么帮助父母亲做事的?通过讨论让大家懂得只有关心妈妈、懂事明理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并要懂得关心父母、关心他人。
三、拓展思维、深化总结:
1、谈谈自己平时在家为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伟大而无私的爱,我们也要尽我们的能力给他们最大的快乐。倡议:每天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2、颂读《游子吟》、《三字经》
四、布置作业:完成本课配套练习内容。板书设计:
妈妈比儿子
三个儿子 儿子对妈妈(孝敬父母)
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反思: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难点:欣赏课文的内容,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三、授课类型:新授课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 1.预习出题。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生字。首先通过读课文,勾生字、画生词、读生字的句子来熟悉生字,再通过和熟字比较字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记忆生字,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份有关字词方面的试题。如:
(1)读准字音方面,可以出给生字选择读音、判断对错或把音节补充完整的题目。
(2)认字方面,可以出词语连线搭配的题。阿姨
看玩具汽车 闪着
妈妈的手 妈妈
售货 抢着
说 小兵
买药 拉着
光芒(3)根据字形,可以出猜字谜的题目。
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他们,鼓励他们,肯定他们。
2.交换做题。
出好题后,分成小组交换做题 3.互评互改。
做完后,互相批改,再作出评价。
二、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当你们面对自已想要的玩具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男孩是如何做的。
二、读中感悟
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合作学习。
1.初读感悟。分小组自由默读或朗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互说感受,体会情感。
2.听读感悟。学生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3.质疑讨论。小组互相质疑,把最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写下来。再通过读解决问题。
(1)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你的理由。(2)售货员阿姨是个怎样的人?(3)说说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药品 礼物 柜台 玩具
富裕 专心 目不转睛 兴奋的光芒 2.你家有什么玩具?你能写出他们的名称吗?
四、布置作业: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写几句自己的打算。
板书设计: 喜欢
↓ 看看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 乖、懂事
不买 ↓ 不要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
(2)、学习相同偏旁部首的、意义相近的新词。(3)、区别形近词并组词。
(4)、读现代诗《一个石头小姑娘》。(5)、进行口语交际。(6)、展示才艺。
2、过程与方法
(1)、在比较、辨别中学习新字、复习旧的字。(2)、通过交际,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2)培养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叠词,在组合中学习新词。
2、难点:进行口语交际。
三、授课类型:新授课
四、教学课时:4课时
五、教学准备: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体会词语朗读时的节奏。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2、说出发现。全班交流后归纳:这些词语不仅重叠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
3、照样子说词语。大大小小(大小)多多少少()高高低低()长长短短()深深浅浅()粗粗细细()
4、拓展。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5、选择三个词语补充在书上。
二、日积月累
(一)1、读读认认
(一)(1)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小组汇报。(3)游戏巩固生字。(4)扩词游戏。
2、我会填
(一)①、审题。说说题意。②、说说每组词有什么不同点。③、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④、拓展练习
三:布置作业:认读新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二)1、读读认认
(二)(1)、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小组汇报。(3)、游戏巩固生字。(4)、扩词游戏。
2、我会填
(二)①、审题。说说题意。②、说说每组词有什么不同点。③、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④、拓展练习
3、我会读(1)自读诗歌。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3)全班交流感悟诗歌。(4)朗读诗歌。
二、布置作业:书写形近字,读诗三遍。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再现情境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2)小组讨论:他该怎么做?为什么?(3)集体交流。教师小结学生的做法。
二、提出建议
(1)按不同意见分成两组,相对而座。分别给两队取名 为正方、反方。
(2)选出一名陈述自己观点的陈述人。在陈述人说明观点后,各方展开辩论,充分说明自己观点正确的理由,对方错 误的理由。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三、小小辩论会(1)陈述观点。(2)自由辩论。(3)教师仲裁、小结。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时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读读学习小伙伴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感悟“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3、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做得不够。
4、你想为集体做些什么?
5、教师小结。
二、展示“六一小报” 展示“六一小报”
1、小组交流。如:小报的名称、内容、小组是如何分工、怎样收集的资料等等。
2、“推销小报”比赛。
假如自己是推销员,如何把自己的小报推向市场或读者。(1)先自由准备
(2)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位最佳推销员。(3)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布置作业:粘贴学生的小报作品。
写字课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哄、喝、提、题、岩”五个字。
2、培养学生正确的“双姿”(坐姿、执姿)。
3、点燃学生的写字兴趣。
4、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且学会审美。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教学,巩固正确“双姿”,唤起学生写字的热情。难点:横折钩、竖折钩的写法。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欣赏引趣
二、复习双姿,做好准备
三、指导写字,掌握技巧
1、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 “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
2、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
四、创作练习,巩固兴趣
6.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37个生字,会写由45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的课文,默读课文。
3、进行课后习题、形近字组词、近反义词、多音字的练习。
4、对本单元“日积月累”里的内容进行掌握。区分并运用日积月累里的近义词。
5、回忆园地里口语交际的要求,提示加强巩固,收集气象谚语。
6、读几篇平时写的好的日记,让学生记忆别人的好词好句,讲解写话方法及要求。
7、指导一篇阅读训练。教学重点:
1、认识37个生字,会写由45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的课文,默读课文。
3、进行课后习题、形近字组词、近反义词、多音字的练习。
4、对本单元“日积月累”里的内容进行掌握。区分并运用日积月累里的近义词。
5、回忆园地里口语交际的要求,提示加强巩固,收集气象谚语。
6、读几篇平时写的好的日记,让学生记忆别人的好词好句,讲解写话方法及要求。
7、指导一篇阅读训练。教学难点:
1、读几篇平时写的好地日记,让学生记忆别人的好词好句,讲解写话方法及要求。
2、指导一篇阅读训练。教学时间:5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课文:
今天,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回忆课文内容。
1、《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庐山瀑布)时写的,整首诗尽情地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李白又被人们称为(诗仙).2、《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周围美丽的春色。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提到了
(四)种颜色,分别是(黄)、(翠)、(白)、(青)。杜甫又被人们称为(诗圣).3、《雷雨》这一课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写作顺序写的。(1)一条彩虹挂在天空。(从“挂”字可以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十分美丽。)
(2)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从“垂”字可以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3)蜘蛛又坐在网上结网了。(从“坐”字可以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4)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从“压”字可以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猛。)
4、最大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因为这里指的不是真正的书,而是指像书一样能记载历史变迁的岩石。)
5、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1)太阳(2)北极星(3)大树的枝叶(4)沟渠里的积雪
二、背诵:
1、背诵两首古诗。
2、背诵20课。
3、复习语文园地四中“读读背背” 节气歌及二十四节气。
4、照样子,写一写: 一()不():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
一丝不苟
一毛不拔
一尘不染
一成不变 越()越():越来越亮
越来越响
越下越大
表示颜色的ABB的词:黑沉沉 黑洞洞 黑蒙蒙 白花花 白茫茫
绿油油
红艳艳 红彤彤
红扑扑 黄灿灿 黄澄澄 蓝晶晶 蓝盈盈
5、背诵86页“我知道”。
有些动物和植物,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被埋起来,死后就不会(腐烂)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了(化石)。人们根据找到的化石,可以知道(古代动植物)的情况。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的骨架是在(云南省)出土的。
三、听写:
垂下来
乱摆
黑沉沉
压下来 逃走 彩虹
越来越亮 一阵风 蜘蛛
蝉鸣
一册书
岩石
宝藏
趴在脚印
刨根问底
埋藏
陆地 铁矿 地质 厚度 忠实
向导
一盏灯 积雪
稀稠
指南针
碰面
慌张 默写两首古诗。
四、好词积累
1、好词积累:
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
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刨根问底
野外 沟渠 向导 忠实 指点 分辨
辨别 永远 高挂
天然 大自然 北极星 指南针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打开(窗户)
辨别(方向)
寻找(宝藏)
栽种(玫瑰)
茂密的(枝叶)
满天的(乌云)清新的(空气)壮观的(景象)(厚厚)的书
(忠实)的向导(奇怪)地问
(认真)地问
(高兴)地说
(挂在)天空
3、扩词练习:
别(特别
分别
别处
性别)指(指挥
手指
指南针
指导)方(方向
地方
千方百计
方法)石(石油
石头
岩石
金石)地(地方
土地
地图
目的地)
宝石——石头
化石——石英
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
大地——地球
土地——地图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多音字
行(xíng行人
háng 银行)
压(yā 压力
yà压根儿)藏(cáng躲藏
zàng宝藏)
埋(mái 埋没
mán埋怨)
二、形近字组词含(包含)逃(逃走)蜘(蜘蛛)刨(刨土)印(脚印)材(木材)今(今天)跳(跳高)知(知道)抱(拥抱)迎(欢迎)财(财产)
拦(阻拦)蚪(蝌蚪)猴(猴子)伴(伙伴)膀(翅膀)慢(缓慢)租(房租)栏(栏杆)抖(抖动)喉(喉咙)拌(搅拌)榜(榜样)馒(馒头)祖(祖国)
三、近义词
遥看——远看
渐渐——慢慢
清新——新鲜
奇怪——好奇
用处——用途
鸣——叫
泊——停
要是——假如
慌张——惊慌
准确——精确
黑沉沉——黑压压
四、反义词
清新——污浊
高兴——难过
透明——模糊
慌张——沉着 准确——误差
忠实——虚假
稠——稀
五、我会背 课外积累的气象谚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濛濛。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六、我会读
1、这书上有字。
2、这书上有字?
3、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4、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七、造句:
1、„„也„„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2、川流不息: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3、越„„越„„,越„„越„„: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风越刮越大,雨也越下越大了。
我懂的道理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懂事了。
八、回忆园地里口语交际,继而,指导学生写话练习。
1、请同学们再次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读几篇当时写的好的《我喜欢的小动物》的日记。
3、继而,指导学生学生写话练习。
4、让学生记忆别人的好词好句,讲解写话方法及要求。
九、指导一篇阅读训练。(根据时间调整)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作阅读题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吧?谁来向大家说说经验之谈。
生:认真审题、仔细做题、完整答题。
六、先让学生读两遍短文。
七、再看习题的要求,然后再读短文,从文中找出答案。
八、老师讲解答题要求,答题技巧。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指导。
十、课外背诵及课外识字
1、同桌检查课外背诵《鹿柴》《春夜喜雨》。
2、同桌进行课外识字的认读。
十一、小结
十二、布置作业:
1、家长督促认读课外识字。
2、听写本单元易错的词语。
第三、四课时
试卷测试
教学目标:检测学生复习效果。
第五课时 试卷讲评
教学目标: 讲评试卷。巩固知识点。教学过程:
一、下发试卷,小结考试情况。
二、讲题。
三、订正试卷。
7.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篇七
一、略读课文的课程功能
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略读原是用来训练阅读的优良习惯, 必须脚踏实地, 毫不苟且, 才有效益。”从叶老的话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略读课文的课程功能。
1. 精读“主体”的“补充”
“补充”什么呢?简言之, 补充精读课文“主体”的不足。如:人教版六 (下) 第二单元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然而,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的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地区、民族独具特色, 衣食住行各不相同。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反映的是“节日风俗”, 我们知道除了北京的节日风俗, 还有其他地区的节日风俗;除了“节日风俗”, 还有其他的民风民俗。故除了《北京的春节》外, 教材中还编写了略读课文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各具特色的民居》;反映维吾尔人豪气、豁达、乐观的《和田的维吾尔》。这样, 在文化、民居、人物等方面进行补充, 尽可能全方位地反映“中华民风民俗”。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2. 精读“准备”的“应用”
“应用”主要指应用精读中学得的阅读方法和获取的知识经验, 进行独立的阅读实践。人教版六 (下) 第二单元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 在阅读知识与能力方面, 有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以时间为经线, 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作为全文结构, 其写作特点是表达顺序清楚明白。二是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 情趣盎然, 学生喜闻乐见, 有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有的部分则一笔带过, 其写作特点是详略得当。三是文章有较多的场景描写, 有较强的画面感, 其写作特点是用词准确, 生动形象。以上三个写作特点应在精读课文中习得, 在后面三篇略读课文中加以应用, 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依据是什么?下面我们以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习作表达”为例进行探讨:一是依据单元导语。本单元的导语第二自然段指出:“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 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它提示了语文学习的重点, 明确了读写训练点。由此, 我们在单元导语中可以看出, 本单元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 准确用词, 生动表达, 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二是依据精读课文。为了达到单元导语中提出的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依据课文的特点及课后思考题, 可将教学目标定为:“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及详写、略写的好处。”由此, 后面三篇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基本可定为:“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但是, 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各篇课文的表达特点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现列表如下:
所以, 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可依据单元导语、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以及略读课文的特点来确定。就教学目标达成过程的性质而言, 精读课文侧重于“学会”, 略读课文侧重于“会学”。
三、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教参中指出:“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的提示, 独立阅读、思考、交流, 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 可以是内容的, 也可以是写法的,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 可不必多作要求。”在以上思想的引导下, 略读课文大体上可作如下设计:
1.“提示”引路, 简化课堂结构
人教版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 有一段流畅的文字, 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 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 更好地发挥了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如《和田的维吾尔》前的连接语:“提起维吾尔族, 我们眼前便会浮现出他们载歌载舞的情景。其实, 除了能歌善舞, 维吾尔族还有许多饶有兴趣的风俗, 读读下面这篇课文, 想一想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 然后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以上连接语中, “还有许多饶有兴趣的风俗”, 在主题内容上进行过渡, 让学生想一想有哪些饶有兴趣的风俗呢?接着提示:“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在文章的内容方面再次进行引导, 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概括特点;“然后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交流”什么, 怎么“交流”, 是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学生可以交流读后的体会, 也可以交流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作特点。这样情感上铺垫, 能力上迁移, 使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连接语, 带着问题阅读文章, 既能事半功倍, 提高阅读效率, 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 抓住关键, 精读课文重点
虽然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 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 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 效率就低下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 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 更集中。因此, 我们需要反复斟酌, 寻找准确的着力点, 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如《藏戏》一文, 一是要整体感知课文, 明确课文是按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 以“总—分—总”结构安排的:先是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接下来详细写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继承和发展。二是可抓住两个方面进行重点教学。其一, 表现主要内容的重点句子。如:“那时候, 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 数不清的牛皮船, 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急流中, 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 被咆哮的江水吞噬。”课文中的这段话, 作者用精练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 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 间接歌颂了唐东杰布的高尚品质, 说明他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 也说明艺术源于生活, 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产生。让学生重点理解这段话, 对感悟后面藏戏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可以作为重点句子加以处理。其二, 体现表达形式的重点句子。对六年级学生来说, 除了阅读文章、理解内容外, 更重要的是学习表达, 特别是略读课文, 此项任务显得更为重要。表达的顺序、表达的方法、语言的风格等等都可以作为重点句子来教学。如:文中“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本句话看似平平常常, 但在全文布局谋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总结藏戏的三大特点, 接着用“还是”转折, 介绍了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因为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 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教学时, 在理解内容与表达形式两个方面抓住重点词句, 以点带面, 层层推进, 提高效率, 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
3. 课外拓展, 增大课堂容量
8.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篇八
(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邓、坛”
等
个生字,会写“邓、植”等8
个字,会写“爷爷、植树”等12
个词语。
2.朗读课文。默读第3
自然段,能借助插图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3.积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等词语。教学重点
默读第3
自然段,能借助图片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教学难点
积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等词语。
教学课时
课时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邓小平爷爷曾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
年,坚持100
年,坚持1000
年,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邓小平爷爷是如何植树的。
相关介绍二
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
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三
初读课文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学生初读: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3.检查初读情况。
(1)会读生字。
练
邓(dèng)
坛(tán)
龄(líng)
格(gé)
握(wò)
致(zhì)
勃(bó)
挖(wā)
选(xuǎn)
茁(zhuó)
移(yí)
挥(huī)
填(tián)
扶(fú)
(2)会写生字,并组词。
练
邓(姓邓)
植(植树)
格(格外)
引(吸引)
注(注意)
满(满意)
休(休息)
息(气息)
(3)积累词语。
练
爷爷
植树
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
公园
格外
引人注目
汗珠
休息
树苗
小心
笔直
四
品读释疑
1.想一想邓小平爷爷是如何植树的。
预设:邓小平爷爷亲自植树,而且很认真。
2.找出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句子。
预设: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兴致勃勃”写出了邓小平爷爷虽然83岁高龄,但是植树的情绪高涨。“满是汗珠”说明邓小平爷爷挖树坑很用力,很认真。“不肯休息”
体现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兴致很高,做事执着。)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是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挖、挑选、移、挥锹、填、站、看、走、扶正”等一系列动作描写,体现了邓小平爷爷植树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精心、小心、仔细”等词语体现了邓小平爷爷植树时认真的态度。)
3.默读第3
自然段。借助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预设:邓爷爷首先挖好树坑,接着精心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然后小心地移入树坑,再挥锹填土,最后把树苗扶正。
4.从第4
自然段中你能体会到邓小平爷爷怎样的心情?
预设:我能体会到邓小平爷爷高兴喜悦的心情。
5.为什么说这棵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预设:“美丽的风景”
一是因为树长得茂盛、漂亮;
二是因为这棵树是邓小平爷爷种的,他用实际行动给我们树立了绿化环境的好榜样。6.你从中体会到邓小平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我从中体会到邓小平爷爷是一个做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人。
写法探究五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作用有: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运用环境描写要注意: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本文中的环境描写“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写出了当时的天气情况,烘托出当时热烈的气氛和人们愉快、激动的心情。
六
课文主旨
本文介绍了1987
年4
月5
日,83
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的经过以及柏树茁壮成长,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表现了邓小平爷爷做事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七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经过。让我们体会到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另外,从邓小平爷爷的行动中,我们领会到了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
八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运用环境描写,写一写校园的景色。
成功之处: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说出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体会作者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本次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圈画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相关的环境描写、动作描写体会邓小平爷爷做事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引人注目——83
岁高龄
兴致勃勃——不肯休息
精心挑选移入树坑——挥锹填
土——扶正树苗
板书
邓小平爷爷植树
美丽的风景
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交流,朗读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读好关键词句,读出作者的情感。同时,本文有很多优美的词语,如“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教师应注意提示学生交流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做好积累,也可以进行一些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1
9.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篇九
本文试就本单元所选两篇精读教材做一简析并对本单元的教学建议谈几点体会。
一、教材简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及《凡卡》是两篇传统教材。前者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后者则为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所作, 两篇作品都是反映外国少年儿童悲惨命运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安徒生, 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生于丹麦中部小城奥登赛的一个穷苦鞋匠家, 11岁父亲去世, 靠母亲帮人洗衣服度日。由于童年的不幸和悲惨的遭遇, 他的童话爱憎分明, 闪烁着民主思想的锋芒, 流露出人道主义的精神。《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一个卖火柴的穷女孩在圣诞节之夜冻死街头的故事, 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
课文《凡卡》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 整个社会处在一个动荡、崩溃的时期。《凡卡》写于1886年, 当时的俄国人民在沙皇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下, 过着苦难的生活, 不少农民破产, 在饥饿和死亡的威胁下, 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契诃夫的父亲开杂货店, 店里有两个学徒, 契诃夫的父亲经常虐待他们。契诃夫从小熟悉学徒的生活, 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 所以《凡卡》写得真实而深刻。
二、教学建议
(一) 把握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 除完成相应的知识目标外, 应在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的同时, 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 培养学生有意识地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体会编者意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有这样一段话:“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关注人类, 关注自然, 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是说语文教材要承担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责任, 要有意识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 拓宽学生的视野, 吸收全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初步感受多元文化。而教材编选的外国文学作品, 就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这是编排意图之一;其次, 入选的两篇精读作品, 都是描写西方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编者选入这些作品的目的, 是让在幸福中生活的中国儿童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同龄人的生活状况, 从而懂得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对社会主义祖国产生自豪感, 激发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再次, 本单元的教材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 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 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 编排方式与其它精读课文相同。后面的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宾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 则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设计, 即“梗概+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 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 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和赏析。这样的编排, 意在激发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教给学生读整本书的方法, 这在教学中应很好地注意。
(三) 了解相关知识
1.关于《卖火柴的小女孩》及《凡卡》。
这两部作品均属于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 对于这类课文的教学需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时代特征和创作纲领来把握。众所周知,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为欧洲十九世纪的主要文艺思潮, 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尖锐化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这个特定的时代为作家提供了相应的题材, 并要求作家去表现一定的主题, 这就必然形成这一时期作家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的共同特征:一方面, 作家着力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无情批判其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的本性, 勇于探索资本主义社会罪恶根源;另一方面, 在思想上, 这些作家极力主张“自由、平等、博爱”, 主张靠道德的感化和自我完善挽救社会、改良社会, 提倡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掌握了上述特征, 对教好相关教材是大有裨益的。
2.关于《鲁滨孙漂流记》及《汤姆·索亚历险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 是一部流传很广, 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小说主人公鲁滨孙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小说的题材来自于笛福的经历及苏格兰水手的叙述。1683年, 笛福曾被海盗俘虏过, 有了这次经历, 再加上一名曾经在海上遇难的苏格兰水手的叙述提供了写作的题材。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科克在海上叛变, 被抛到智利的海外荒岛, 度过了5年, 最后得救。笛福受这一事件的启发, 写成了《鲁滨逊漂流记》一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发表于1876年。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 富于幻想和冒险, 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 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说是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 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及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小说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的敏锐观察, 以其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而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 被誉为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四) 选择恰当教法
1.关于两篇精读课文
(1) 抓主线, 以简驭繁。
头绪纷繁是这两篇课文的一个主要特点, 教学时, 可采取抓主线, 弃枝叶, 以简驭繁的教学方法。如《凡卡》一文, 凡卡晚上给爷爷写信是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信中所叙述的学徒生活中的悲惨遭遇却是一条主线。其间又穿插爷爷为富人打更守夜、雪夜山村景色和雪天与爷爷上山砍圣诞树的回忆。多线交叉发展, 令人难以把握主次。教学时, 应根据教学目标, 突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 然后, 再让学生讨论:凡卡寄出的信, 爷爷能收到吗?这说明了什么?再与文章最后一节——凡卡晚上做了一个好梦进行对比, 来体会文章的中心, 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抓主线, 弃枝叶, 以简驭繁的教学, 学生既学得轻松, 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 抓朗读, 内化感知。
这两篇文章含有悲剧色彩, 写得生动、细腻, 感情表达深切动人, 读来催人泪下, 教学时可用以读激情, 内化感知的方法进行。
2.关于两篇略读课文
10.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篇十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春天在哪里》《笋芽儿》《有趣的作业》《古诗两首》和语文百花园一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由诗歌《春天在哪里》、童话故事《笋芽》、故事《有趣的作业》和古诗词《小池》、《咏柳》及一个《语文百花园》构成。每一篇课文都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动人与勃勃的生机。春天的足迹悄悄来到,踏出春天的色彩、奏出春天的声音、唤来春天的风、春天的雨、春天的人、春天的物、迷人的景象、醉人的风光„„学生在这一组精心编排的浓浓春意中怎会不生起对春天的感叹,怎能不激起对大自然的眷恋?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都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照顾到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轻松地掌握知识、激发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还将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1.认字写字:能够认识汉字36个,会写27个。能够读准字音,运用所学过的识字、写字方法和有关知识掌握会写字的字形,了解字意。进一步了解同音字的特点并练习区分同音字。学习“厂、里”两个偏旁部首,注意独体字做偏旁时的笔画变化。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春天在哪里》、《古诗两首》(《小池》、《咏柳》)。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初步尝试通过比较品味语言。感受文中词语使用的准确、生动、形象。
4.学习“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话写话。进一步学习观察图画,有顺序地、完整地把图上的景物说清楚,并初步学习把内容说具体。
5.积累关于“笑”的词语、增强积累的意识,学习积累的方法。丰富语言。
6.在教材创设的综合实践的时空中,多方面感受春天、了解家乡、用多种方式赞美家乡。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1.认字写字:能够认识汉字36个,会写27个。能够读准字音,运用所学过的识字、写字方法和有关知识掌握会写字的字形,了解字意。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春天在哪里》、《古诗两首》(《小池》、《咏柳》)。
教学难点;
学习“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话写话。进一步学习观察图画,有顺序地、完整地把图上的景物说清楚,并初步学习把内容说具体。
2感受春天、了解家乡、用多种方式赞美家乡。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教学思路
进入本单元学习的学生对于春天并不陌生,课文中描写的春天的景物和事情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情感。在阅读课文中他们对春天的了解会更加深入,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自然界的好奇之心也会得到增强。
对于本单元的课文,学生会有比较浓厚的朗读情趣。特别是《春天在哪里》、《笋芽》、《有趣的作业》,充满了童真童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分角色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展示将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
识字写字方面,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因此他们更喜欢独立学习、合作学习。但是一些难点需要老师点拨、强化。如“换”的右下不是“央”撇不能出头;“探”右上容易写成宝盖头;“柳”容易丢撇;“野”易加撇;“暖”左边易写成“目”,右边易写成“爱”;“醒”的“酉”里边容易丢横;“敲”右边易写成“支”。另外,有些同音字、形近字,学生容易混淆。如:“换、唤”;“敲、悄”等。
1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篇十一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第5课 教材分析: 这是继四年级上册《白鹅》后,孩子们第二次接触到丰子恺的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秉承了丰子恺先生一贯的风格: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教学这篇课文,重在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是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并能学习用这样的方法写作。
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依据这一目的,紧扣文前“阅读提示”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安排了“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课文,感悟写法,迁移运用——总结提升,领悟道理”等教学环节,重在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关注语感,引导学生紧扣语言,体会情感,上出“语文味”,让情感体会更自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附庸”等词语,并能积累表示手的动作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相配合,力量更大的道理。
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并试着在写作中应用。
教学重难点:
品味作者的语言特点,体会表达效果。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语言特点,在写作中也能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事物,因为我们的司空见惯,所以很容易“熟视无睹”,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正是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却很少去细细观察的一样宝贝——手(指着黑板上事先画好21·世纪*教育网 的手指图案)
1.你能说出带“手”字的成语吗?
2.你们知道的还真多,老师禁不住要向你们竖起大拇指。(老师手势演示)如果把大拇指方向朝下,或者伸出小指,则表示——(小瞧人);伸出食指,另一手插腰,则表示——(指责人);伸出中指、无名指、小指则表示——(表示ok,真不错!)„„
3.看来,在生活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根手指,都能让我们相互交流。关于手指,著名作家、漫画家丰子恺观察得比我们更细致,他还为此写下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出示课件2:手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文,为帮助我们学习课文,这篇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中为我们提出了一些学习建议。请大家读一读“阅读提示”,想一想:“阅读提示”中提出了哪些学习建议? 2.学习建议(出示课件3:阅读提示)
(1)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2)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3)和同学交流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3.请同学们带着第一个问题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文章读通顺,并把对第一个问题的思考标注标注在文中插图上。
4.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字词:
第一组:填写合适的词(单击课件4:第一组词语)
()算盘()螺丝()药末()脂粉()钢琴()胡琴()纽扣()算盘()戒指()鼻涕
第二组:(继续单击课件4:第二组词语)爱憎
强弱 美丑()()
第三组:(继续单击课件4:第三组词语)相貌堂皇 姿态窈窕
接触秽物
搔痒 附庸
渺小 养尊处优
薄弱
第一组反馈时重在积累动词,并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还能试着说几个。
第二组反馈时注意纠正“爱憎”的读音。比较习惯念第四声,而正确的应该念第一声。并能积累这样反义词组成的词语。
第三组反馈是重在读准读音,大致了解“秽物、窈窕”等词语的意思。
(2)反馈“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出示课件5:自读思考的问题)大拇指:不美,最肯吃苦 食指:不窈窕,工作复杂
中指:相貌堂皇,养尊处优
无名、小指:秀丽可爱,能力薄弱
(学生全部说完后,出示课件6:每个手指大致的特点)
三、品读课文,感悟写法,迁移运用
1.过渡: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每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请你再细细地读一读课文2-4自然段,你觉得哪根手指写得特别有意思,想想有意思在什么地方?并写写旁注。(按第六页上返回键,回到课件3:指示第二个问题)
2.交流感悟(出示课件7,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点击相应的手指链接。)
(1)预设一:学生觉得大拇指很有意思。(单击“大拇指”三个字,进入课件8)①姿态不美:(点击“算不上美”,进入课件9:写姿态的话)
课件出示: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从哪几个方面写形状特点?(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你觉得大拇指的形象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憨厚、老实„„)体会作者的风趣。把这种感觉读出来。②最肯吃苦(点击“最肯吃苦”,进入课件10)课件出示: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肯吃苦?(作者举的例子中)联系生活,想想,你的大拇指还有什么作用?
(师说总起句,请几个学生说大拇指其他作用,连成排比句)——(在这个训练中,体会作者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来写大拇指的肯吃苦,并能练说排比句,从说到写,为最后的仿写作铺垫。)
C.此时,大拇指在你的心目中,除了是憨憨的、老实的,你还想用什么词语来夸奖他?(任劳任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D.进行感情朗读,升华认识。(交流完“不美”或“吃苦”后,点击返回键,回课件8:描写大拇指的话)(排比句部分语速可以稍快)
E.教师小结:丰子恺先生举了很多例子,用上排比句的修辞手法铺陈了大拇指所干的种种费力的事,使大拇指给我们读者留下了踏实肯干的“老黄牛”形象。(大拇指部分交流完后,点击右下返回键,回到课件7,继续下一根手指的交流)
预设二:学生觉得食指很有意思。(单击“食指”,进入课件11)课件出示:(描写食指的那段话)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在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
①生谈有意思的地方。(食指身处险境却机敏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特点)②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小结写法)③指导朗读。
(食指和大拇指运用的写作手法相似,如果学生先说到食指,那么食指这部分重点交流,大拇指这部分的教学可简单些,视学生的回答而定。(交流完食指,点击返回键,回到课件7)
预设三:学生觉得中指的“养尊处优”很有意思。(点击“中指”,出示课件12)课件出示: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①从字面上理解养尊处优的意思: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②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
中指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良好环境之中。即文中提到的有“两个保镖”,做事因为身体工出工不出力。因此中指是——幸福的、优越的、高傲的„„这就叫做“养尊处优”。
③体会运用比喻的手法幽默诙谐的语言感受中指的养尊处优。④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其特点。
预设:学生觉得“无名指和小指”很有意思。(点击“无名指”,出示课件13)
①抓住重点词“附庸”来理解无名指和小指的特点。你从哪些描写当中感受到无名指和小指“附庸”的地位。
自己能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重点词“掏掏”“抹抹”“无过于”“只是”“而已”(单击变红)。
其他事情都要在别人的扶持下才能完成。②指导朗读前半部分。③感受设问句: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出示课件14,兰花指图片)
课件出示兰花指图片,感受贴切的比喻“最优美的两瓣”。
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小结:
是啊,这五根手指的确是各有不同的姿态,各有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返回到课件7,单击出示8个字)4.小练笔:
(1)谈话过渡: 我们看,在作者的笔下,五指的神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而这一切,都源于作者运用了多种表达方法。
(2)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丰子恺先生的写法。我们可以选择以下两个话题中的一个,恰当运用今天学到的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点击8个字,出示课件15:练笔要求)课件出示话题:
①请同学想想你的五根手指为你做了哪些事?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写(可以为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伸冤“哦)
②从五官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官”,模仿课文的写法来写一写。练笔交流,适时点评。
四、总结提升,领悟道理。
1.那么作者从这五根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手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出示课件16:写出道理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生读此句,谁能用上关联词语把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两句话连起来说说。(出示课件17:两个句子)能否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抓住人各有所长,团结合作,发扬优点,才能把事情做好。)(相机板书一些关键词;比如团结、合作等)
师小结:其实,在一个集体中,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不仅要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还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团结协作,这样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五、阅读链接,升华主题
1.感谢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出示课件18:小诗)配乐诗朗诵:《手》
感谢丰子恺先生为我们带来的风趣幽默的文章,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这位作者(相机推荐学生阅读丰子恺先生的其他优秀作品。)(出示课件19:作者简介)
六、板书设计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团结协作力量大!
教学反思:
1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篇十二
1. 会认“恨”“漠”等九个字, 会写“丑”“永”等八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 陶冶美的情操, 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初步感受对子的韵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了解“冷漠、热诚、真诚、虚假、索取、雪中送炭”等词的大概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对子的韵律美, 感受词语的情感色彩。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激起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 上课前, 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我说一个字, 你们说出和它意思相反的字。
师:上。
生:下。
师:热。
生:冷。
……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6》里, 也藏了好多意思相反的字和词语呢!快快读一读吧。
(评析:此环节, 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用游戏方法导入, 意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新词
1. 自由读文, 要求放声读3遍以上。
2.圈出文中生字新词。
3.学习生字新词。
(1) 课件出示:
丑恨贫冷虚假冷漠饥寒索取
美爱富暖真诚热忱温饱奉献
雪中送炭助人为乐
(2) 读准字音, 可采用指名读、去拼音读、教师领读、小老师带读、全班齐读等方法。
(3) 识记生字:
(1) 换偏旁记字。
示例:“很”去掉双人旁, 换成竖心旁变成“恨”
(2) 加偏旁记字。
示例:山加灰组成“炭”, 分加贝组成“贫”。
(3) 形象记字。
示例:漠, 长期没有水的地方会形成沙漠。
饥, 只吃了几粒米饭, 自然感到饥饿。
富, 一个人住一间大房子, 还有许多田地。
贫, 家里穷的只剩一分钱了。
(4) 联系生活记字。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 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如:沙漠、煤炭、索道……
(5) 词中记字。让学生用生字组词, 看谁组得多, 看谁记得快。
(4) 了解词义:
示例1:雪中送炭
师:在一个寒冷的冬天, 突然又下起了鹅毛大雪, 你最需要什么?
生:棉被、衣服、火、空调……
师:如果此时, 别人给你送来一盆烧得旺旺的炭火, 你会觉得怎么样?
生:真暖和, 我会感谢他。
师:是啊, 在寒冷的冬天, 在我们最需要温暖的时候, 别人送来一盆炭火;或者说在我们困难的时候, 别人给了我们帮助和支持, 这就叫——
生:雪中送炭。
示例2:助人为乐
师: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帮助过别人吗?说说你是怎样帮助别人的。 (学生交流)
师:别人得到了你的帮助一定很开心吧!你帮助了别人你开心吗? (学生交流)
师:是啊, 帮助了别人, 自己还很开心, 这就叫做——
生:助人为乐
……
(5) 发现识字规律:
师:让我们再读课件中的词语。老师请男同学读第一行的词语, 女同学读第二行的词语, 老师读第三行的词语。边读边想象, 你发现了什么?
(生读词语, 师指名回答发现的规律)
生:我发现了第一行和第二行的词语意思都相反。
师:让我们再读这些反义词, 认真想想, 第一行和第二行、第三行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行表示批评、讨厌等, 第二、三行表示赞扬、喜欢等)
师:让我们带着不同的情感, 再读这些词语。
师: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反义词可多了, 谁能说说看。
生:上下、前后、左右……
(6) 积累运用:
师: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们是不是真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了。
课件出示示
(1) 我们对待朋友要真诚, 不能 () 。
(2) 我们现在生活富了, 不再 () 了。
(3) 夏天热, 冬天 () 。
(4) 外表丑没有关系, 关键是心灵要 () 。
(5) 爱和 () 是一对反义词。
(6) 对待敌人要冷漠, 对待朋友要 () 。
(7) 今天美术课, 我忘记带水彩笔了, 同桌小明借给了我, 这真是 () 啊!
(8) 别人有困难我们要帮助别人, 做一个 () 好学生。
通过同桌讨论, 探究, 指名学生完成填空。
(评析:字词教学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是重中之重。本板块, 教师采用多种形式, 不断复现生字和词语, 意在体现生字识记的坡度, 在反复与生字见面的过程中, 识记生字, 了解字词意思, 积累词语, 习得方法, 融语言的迁移与运用为一体, 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立体推进, 可谓一石多鸟。)
三、再读文, 感受对子的韵律美
1. 自由读文。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边读边想, 今天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 启发学生发现对子的规律。
师: (齐读课文后) 今天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生:这篇课文共有8个“对”字;
生:每个“对”字的前面和后面的一个词是反义词。
师:是啊, 对子又叫对联,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今天我们课文中的对联都是反对。请同桌之间一个说对子的上半句, 一个接下半句。
3. 以课文为例, 同桌互相练习对对子。
4. 师生合作读课文, 读出对子的韵律美、对仗美。
5.用本学期所学的字词练习对对子。
师:同学们, 本学期我们也学了很多意思相反的词语, 来练习一下, 老师说上半句, 你们接下半句。
师:“硬”对—— (生:软) ;“浅”——对 (生:深) ;“容易”——对 (生:困难) ……
(评析:课标说:“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在与文本反复对话中发现了课文内在的规律, 尝试着运用, 可具体感受祖国语言的艺术与博大精深, 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品读课文, 感受语言的情感
1.读文, 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 你们一定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白了词语的主要意思。你最喜欢哪些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2.汇报交流。
3.课件出示。
美爱富暖真诚热忱温饱奉献雪中送炭助人为乐
师:听了你们的发言, 老师感到大家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爱, 同时也非常愿意去爱护别人, 关心他人。让我们带着爱的情感再读这些词语。
师:让我们把对词语的感觉放在课文中, 齐读《识字6》。
4.播放视频《爱的奉献》。
五、总结升华, 拓展延伸
1.师板书: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屏示搜集的简单对子, 共同欣赏。
六、指导书写, 表现汉字的美
1.课件出示:饥饱温暖
2.引导学生发现书写的规律和要点。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四个字, 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师:我们来看“饥、饱”这两个字 (写的时候重点放在“食”字旁的书写上) 。写好“食”字旁应注意两点:一是横沟的横不能长;二是竖提的起笔处应该离横钩远一点。
师:写“暖”字的时候注意, 右边不是“爱”字。
3.学生描红、仿写。
4. 交流反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教案09-27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计划10-2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12-24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07-15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09-2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2-13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案11-13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单元试卷09-19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