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双赢

2024-10-22

师生双赢(精选8篇)

1.师生双赢 篇一

作文互评互改 师生互利双赢

我是一名在农村小学执教多年的语文老师,发现写作文一直是每个学生最头疼的事,而批改学生的作文则是每个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作文批改费时费神。学生的作文水平良莠不齐,偶尔遇到几篇写的不错的,批改时的心情还不错,可是一旦改到写作水平较差的作文,那真是一种折磨。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小班化学校,班额在30人左右。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我校的教学实际,我发现有一些做法不仅可以减轻老师的“痛苦”,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师生互利双赢。

一、实施过程

(一)跟着范文学着改

每篇习作都有它的着重训练点,教师在评改前投影出示一篇较好的例文或者自己的下水文,让学生自由诵读,再次强调训练点,让学生明确此次习作训练的目标。

1.内容方面。让学生看看选材是否符合此次的要求,是否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同时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结构方面。除了内容方面的示范性,例文在结构上的示范性也要突出,比如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是否点明中心,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是否自然。

这样,让学生批改时有据可依,学生就能改得明明白白,轻轻松松,为接下来的互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同桌合作初步改

1.改问题。学生的作文中常会出现以下基本问题,如,标点符号缺失或者运用错误、错别字乱用、语句不通等。这些问题在同桌互改时,学生是有能力改出其中的大多数的。

2.评优点。学生的作文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以上问题,但是也必然会出现很多优点。如好词佳句,或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闪光点,学生在同桌互改时也能发现。所以,也要让他们做出相应的圈画,或写上几句眉批。

如果以上这些方面都由教师一一批改,一篇作文的批改时间最起码十分钟,一个班以30人算起,那仅批改作文就要300分钟,合计5个小时!所以,让学生和同桌先互改,改出基本问题和优点,既能提醒学生不要犯类似错误,又能让他们向伙伴学习,获得激励,提高他们的基本修改能力,同时能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当然,同桌的搭配要在小组中做到以“优”带“差”,即作文水平高的带作文水平低的,这样才能改下去。如果是“双优”组合,就有点资源浪费,而“差差”组合,会导致互改停滞不前。

(三)小组合作深入改

同桌互改后,一篇习作只是经历了两个人的“审查”,那么接下来就要放在小组中接受小组同学的“审查”。“真金不怕火炼”,好文大家来评!

1.细看书写、评态度。首先让小组内的同学看一看书写是否工整、页面是否整洁,评一评书写时的态度是否认真。

2.听读习作、说意见。每篇习作由之前初改的学生来读,其他的同学听、看,然后给出自己的意见。

3.整理意见、写下来。听完后,选小组中书写较好的同学执笔把大家的意见整理后写在被批改的习作上,可以成为最后的总评。在这个过程中,组长要让每一个组员都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哪怕只有一点。

4.综合评定、给等第。最后一步由组长组织组员根据该习作的书写、内容等给出等第。

(四)教师审核表扬改

学生在小组中改完了习作,那么老师是不是就没事了呢?当然不是!学生互改完习作以后,教师要逐一过目,审核是否有遗漏,同时要选出小组中写得最好的习作以及改得最认真最好的习作。在接下来的作文评讲课上,针对以上情况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得到了同学的精心批改,会很有成就感。而不会改的学生,在互改作文的过程中习作的态度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习作的水平也会渐渐得到提高。

二、注意事项

1.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他们在作文互改的过程中,偶尔会忘了任务,忍不住开小差,教师要走到学生的互改小组中去,随时在课堂上给予关注,引导。

2.学生毕竟不是老师,他们在作文互改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语言表达上的、书写上的偏差,教师要给予更多鼓励,而非打击。

3.一个班级的作文,不可能在一节课内高效地互改完,教师要给足时间,一般安排两节课改完,比较合适。

4.一个班级的作文,不可能学生互改完成后就万事大吉,教师一定要仔细审核,坚持评讲鼓励。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作文互改,起步时,教师和学生可能都会感到有些难。但只要开个好头,一步一步地坚持下去,等学生慢慢走上了习作互改的正轨,我们就会发现,之前的练习都是必要的。到那时,学生会改,会写,老师也就教得轻松,改得自在,真正实现作文互评互改,师生互利双赢!

编辑 王团兰

2.师生双赢 篇二

一、三本财经院校会计教学现状

目前, 大多数财经类三本院校在会计理论讲授课程方面依旧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白板+白板笔”是主要的教学手段, 该教学模式虽有“集约化成本优势”特点, 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即以教师活动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信息、没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笔者根据讲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体会, 针对传统会计教学模式设计一些问题, 对本学期11级注会、11级财投、11级会计、11会审、10级会计等4个专业方向9个班级535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 本问卷选取样本范围较大, 覆盖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问卷结果来看, 情况反映基本属实,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传统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根据该分析结果创建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会计教学模式, 达到“师生双赢“的目的, 是该问卷调查的意义所在。调查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一)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难度较大

表1分析结果显示, 学生愿主动参与课堂的人数占比仅为21%;课堂上不善于发言, 因知识点没掌握而不发言的学生比例为40%, 其他原因占60%;考试减压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大幅提高, 比例为53%;厌烦传统教学模式的比例很高, 约占89%;厌烦老师强迫学习的比例为59%。由此分析可知, 三本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思想负担较大, 分析其具体原因, 主要有以下方面:

(1) 三本院校学生特点。三本院校的学生一直受高考失利的阴影困扰, 学习上的挫败感让他们对学习没有自信, 原本就受挫的情绪, 再加上大学仍然沿用与高中相似的“填鸭式”的理论讲授模式, 势必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上面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也可以看出,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较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是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之一, 学生没有课下主动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上课时拿上“整洁”的课本听老师讲课算是不错的学生, 以这样消极的学习态度想把会计理论专业学好、学精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会计理论是一个系统、抽象、逻辑性较强、难度递进的一门学科, 如果不主动的投入兴趣和时间去钻研, 想把理论功底打牢非常困难;另外, 学生对学习没有章法, 不会学, 投入与成绩不成正比, 更是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甚至影响他们参与其他活动的热情或产生自卑感。

(2) 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除了学生自身特点外, 还有一个客观方面的原因就是会计本身专业性强、逻辑性强、课程难度逐级递进、应用性强等特点, 如何分配课时比例以及如何协调理论与实验课的衔接, 都是财经类三本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课时比例不合理。一些基础性会计专业课时设置比例不够, 如, 中级财务会计课时一般安排在一个学期, 由于课程内容多, 课时紧, 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尽量赶进度, 进度与教学效果很难兼顾。因此, 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只能是“囫囵吞枣”, 更谈不上对专业课内容进行系统归纳、形成知识体系。由于知识的不连贯或不消化,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也会慢慢缩减。二是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时间不协调。在本科教学过程中, 开设的专业课较为系统, 如,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会计信息系统》等, 这些课程仍以理论讲授居多, 实践环节较少, 即便安排手工实验和电算化操作课程, 也是安排在不同的学期, 在学生把理论忘掉的学期安排实践课程, 必然导致实践效果不会很好。

(二) 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师生双败”的隐患

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下, 老师一贯采取“填鸭式”的理论讲授, 考试模式基本沿用“一张卷子定成绩”, 通常每学期的成绩比重分配为:平时作业10%, 期中考试20%, 期末考试70%, 在该教学模式、考试模式、学校对教师的评教考核办法下, 专业教师的“严管、严教、严考”无疑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从表1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也可以看出, 学生很可能会对教师的评价差, 师生间呈现出一种对立状态, 而学校又对师生采取惩处方式,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 会出现“负和博弈”, 也即双方的收获都小于付出 (见图1) 。

财经类三本院校具有“创建成本低、经济见效快、发展速度快”的显著特征, 但如果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和社会需要的财经类人才, 正如图1传统教学模式下, 师生两败俱伤的情况出现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教师不敢管、学生放任不学”, 如此下去, 学生分为两极, 即“高分低能”或“低分低能”, 这些学生若再没有“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和“较好的自学能力及综合素质”, 走出校门就是对学校声誉的一种负面影响;对学校长远发展和在众多财经类院校中立足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二、三本财经院校会计教学的改进

综合当前财经类三本院校教学效果凸显的问题, 针对性地对师生双赢的会计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对于提高三本院校会计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学生方面

一是采取学习成绩综合评定方法。本着为学生减压的原则, 改革考试制度, 减轻学生考试负担, 成绩重在平时而非期中、期末考试, 打破一张卷子定成绩的现象, 避免一些学生平时不学, 考前突击或考试作弊而侥幸过关的情况发生。学习成绩评定应加大课堂比重, 注重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发言频率、案例分析情况、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讨论小组的团队协调性等方面, 由专业任课教师据学生表现而定, 平时作业成绩建议包含在课堂综合表现中, 不再单独作为一项进行统计。二是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本财经类院校对学生要明确培养目标, 即面向市场、培养复合型、综合性财经类人才。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 又不乏创新性、批判性思维的综合性人才, 对此学生一方面要具备专业知识结构, 另一方面应具备“交际能力、创造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等综合素质。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 建议辅导员在新生入校时就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成绩不是评定“三好学生”的唯一标准, 大学不同于高中, 在大学要求学生综合发展;另外, 学校也相应地组织一些活动, 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 激发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激情。

(二) 学校转变观念、摆正服务师生的位置

学校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可以借鉴管理学中领导权变理论, 高校教师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员工, 相对来说高校教师是一知识层次、综合修养较高的群体, “教书育人, 爱岗敬业”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通常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有种自豪感和幸福感, 会主动投入自己的热情。基于三本院校青年教师居多, 学校应该提供青年教师施展才华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 尊重人才、服务人才而非一味的严管, 管理学中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也正说明了老师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还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本院校如何在竞争中生存与长远发展, 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是关键。没有好的师资队伍、没有和谐的师资团队, 对于一个自负盈亏的三本院校来讲, 只能是急功近利, 很难有长足的发展。对此, 建议学校做好以下方面:保障老师的经济利益;体现人文关怀, 尊重人才;摈弃管制观念、提倡服务理念;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不断改善和更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给予青年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的机会和引导、教育学生的权利;考核制度合理化, 对教师的考核重在教学效果和科研水平, 而非单一的以评教成绩为标准。

(三) 构建师生双赢的会计教学模式

如何构建师生双赢的会计教学模式,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出符合财经类三本院校培养目标的财经人才,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但大多处于理论阶段, 笔者立足三本院校实情, 构建出目前可以实施的一种师生双赢的会计教学模式, 具体思路如图2所示。

一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由表1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可知, 厌烦传统教学模式的比例为89%;厌烦老师强迫学习的比例为59%;这表明,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否则在学生厌烦的情绪下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如何创新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喜好,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比例仅为21%;在进而调查不愿参与课堂的原因中, 因知识点不会所占比例为40%, 其他原因的比例为60%;虽说学生主动参与进课堂的学习效果会很好, 但学生不愿参与则是老师设计新的会计教学模式的障碍, 对此要做好青春期学生的思想工作, 让其摈弃思想上的顾虑, 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去引导他们的行为。可以借鉴博弈模型, 引导学生必须要参与其中。博弈模型给人们的启示是:选择优先战略。可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两个层次, 即第一群体:学习好又愿意主动参与课堂的学生群体;第二群体:学习一般或较差但又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 该群体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期中、期末考试均会依靠第一群体学生, “等待或搭便车”是其最优策略。如何改变这种“不劳而获”的搭便车现象, 激发学生自身的主动性, 采用成绩综合评定的策略是必须的, 学生成绩重在平时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 由专业课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予以汇总和评价, 设置“奖惩机制拒绝搭便车”, 具体改进方案为: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频率给予及时的汇总并记录, 占学期最终成绩的70%, 对考试时第二群体考试作弊或第一群体故意传递答案的, 均给与严重处分, 但该处分暂不计入学生档案, 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专业课学习或其他活动的参与度而给予抵消, 这便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或活动的积极性。另外, 合理有效的奖惩机制可防止考试作弊行为, 考试时如果作弊, 除作弊双方均给予处分外, 试卷本身判为零分还要倒扣20分 (倒扣分也适用于无故不参与考试) , 这样可能会导致期末总成绩不及格。具体博弈矩阵的报酬分析见表2、表3。

由以上博弈矩阵中的分数分析可知, 学生在课堂及考试中的最优策略 (纳什均衡) , 即为 (主动, 主动) 、 (不作弊, 不作弊) 。

二是尝试多样化教学模式。大学不应该是高中模式的延伸, 如果能采取区别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进而改变学生对会计专业课不感兴趣的现象。在教学模式方面, 建议尝试以下方式。 (1) “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的形式, 按照课程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找一些案例, 待理论讲解完毕, 可以进入讨论环节, 也可以分组讨论, 各组派出代表发言即可, 逐步的有一些性格开朗、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去带领其他学生尝试着发言, 即可以用“二八定律”去引导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 还可以强化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2) “情景教学”即模拟实物场景, 就采购材料而言, 可设置“采购员、采购单位会计、出纳等人员”, 从采购员如何预借采购款到采购归来的报销等环节, 既增加实务处理常识又增加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专业学习兴趣。 (3) “任务学习法”则是根据本节所讲会计理论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或引入某些科研项目, 让学生课下先查找相关资料, 然后在课堂上分享其研究成果或思想, 这种方法重在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 最后老师点评, 不会占用太多课堂时间, 但可以让学生去涉及到课本外的知识, 起到开阔视野、锻炼思维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4) “模拟试讲”主要是针对每章讲解完毕后, 可以尝试着让一些学生根据老师的每节内容讲解和归纳的基础上, 对本章做一个全面的知识归纳并尝试着讲出来, 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

三是引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根据三本院校学生学习无章法、无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自律性差等特点, 要求老师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 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巧学, 要让学生达到学有所获, 用成绩逐步构建其专业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进而逐渐打开学生学习受挫的心结。对此建议课堂板书知识系统化, 打破单纯在黑板上把课本上的标题罗列下来的习惯, 尝试板书时以知识框架的形式把本章的内容逐步归纳在一起, 便于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总体把握, 也便于知识要点的记忆。一章讲完了, 整体的知识框架也就建立起来了, 这也解决了学生面对浩瀚的文字不知如何把握重难点的问题。

四是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财经类三本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市场、具有创新和批判思维的动手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这一目标要求在注重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 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 (1) 理论基础要打牢。一些重要的基础理论课 (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 , 课时安排要尽量多一些, 若在一个学期开设的话, 建议对其分配的课时相应的多一些, 专业理论知识是实训的基础, 而且要配置本校的专任老师讲授, 切忌让兼职老师合班上大课。 (2) 专业理论与实训要衔接。根据三本院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较强”的特点, 合理规划某学期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时间安排, 可以作为某学期的专门实验课, 也可以和理论课放在同一学期 (安排为实验周) 。笔者建议安排在理论讲授的期末作为实验周比较合适, 理论与实训的衔接较为紧密, 既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又增加了实践动手能力。此外, 如果学校有条件的话, 可以安排校外实习基地, 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参考文献

3.“三用”错题,实现师生双赢 篇三

一、“一用”错题:变错题为教学预设的依据点

在众多的教学资源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错题资源很少加以利用,导致预设不充分,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课内外作业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在教学预设中,教师应利用学生有价值的错题资源,将题目的易错点有意识地设计到教学中并加以放大,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使其成为教学预设的有效依据。

1.为学习素材选取提供依据

学习素材的选择不仅影响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对数学抽象与应用过程的理解,还直接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因此,教师在选择学习素材时不妨利用学生的错题,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有效的数学活动机会,帮助他们牢固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一个数除以小数”一课的教学预设中,笔者收集了这样的错题资源:学生将0.416÷0.13错算成416÷13,认为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划去即可。分析错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受“将小数变成整数,使计算简便”思想的误导,造成算法理解上的片面性,误认为只要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成整数来计算即可;二是由于例题(被除数与除数小数部分位数相同)的特殊性,导致学生在计算小数位数不一致时出错。对此,教师除了让学生明确“小数除法应根据哪个数来确定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这一问题外,还可将例题改变为“一条1.65米长的彩带,将它剪成每段0.3米,可以剪多少段”。通过对“被除数与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相除”这一教学素材的处理,不仅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关注被除数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快速地获取正确的算法,而且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2.为教学目标定位提供依据

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出发点与教学行为的归宿,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而利用学生的错题资源进行教学,将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定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例如,在“长方体体积”学习中,经常发现学生在算出某个长方体体积后,会将体积单位错写成长度单位。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除了粗心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套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计算时只关注数据计算的结果,忽略了计算结果的本质已发生变化,不再是简单的一维空间这一数学事实。因此,对长方体体积教学目标的定位,不能仅仅停留于对体积公式的推导与应用上,还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让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的同时发展空间想象,重视对空间观念的培养与落实,进一步完善该课时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3.为教学难点确立提供依据

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在理解时常常是勉强知其然,很难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打开学生理解上的“闸门”,使其成为难点的突破口,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的内涵。例如,教学“平均数”一课,有这样一道习题(出示女生套圈统计图):小林套中l9个,晶晶套中15个,敏敏套中13个,小云套中20个,小芳套中18个,她们平均每人套中( )个。”有个别学生出现了“平均每人套中22个”和“平均每人套中l2个”这样的错误结果,反映出学生对平均数意义尤其是平均数范围的理解不够。因此,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应考虑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是有范围的、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上述错题,通过质疑、辨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得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应在大数与小数之间”的结论,深刻理解平均数范围的合理性。

二、“二用”错题:变错题为课堂教学的闪光点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这段话启示我们:当出现错题时,我们不能仅仅经历简单的纠错、改错活动,还需辩证地审视它,尝试挖掘蕴含其中的价值,将它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

1.使错题成为学生新知学习的切入点

在新知学习中,尤其是概念课,教学切入点的选择与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作为新知的切入点也不失为一种良策,能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从另一种方式进行再思考,从而合理地建构新知。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前,笔者收集了学生在“描出图形中其中一个角”这一练习中出现的一些错题(如下图):有只描了一个“●”(即顶点)的,有用直尺画出两条边的,还有描出一个“角”的。产生以上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新知引入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对角的原有认知与数学中的角之间的差距,导致新授过后学生对角的感知还是比较粗浅的。另外,还可能是由于学生缺乏正确描角的经验和平时的不良作业习惯所致。根据以上分析,教师在新知引入时不妨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为避免以往从实物图片中引入角造成对角本质属性感知的干扰,可直接让学生指认平面图形(三角形)中的角,充分暴露学生对角的原有认识,找到新知切入的突破口;另一方面,遵循学生的认知起点,借助课件隐去原先的三角形,依次出现角的顶点、两条边,让学生自主完善角的正确表象,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中一个完整的角必须具备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线,为后面认识角的组成埋下伏笔。通过多数学生对角的错误指认这一资源,找到前概念与正确概念之间的最佳切合点,在师生交流互动中逐渐把前概念中错误的、片面的、模糊的意识剔除,从而建立正确的角的概念。

2.使错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点endprint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而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错题资源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如果将错题作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点,让学生自己亲历实践过程,这样的新知建构才是深刻而有意义的。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新授教学后,少数学生在选择有效数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总会出现错选成“邻边相乘”这一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导致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不深刻;另一方面是学生受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负迁移影响以及个人学习习惯上的问题,导致出现错选数据的现象。因此,这一错误启发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方法,真正感悟“底×高”的算理。我们不妨安排以下三个层次,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首先根据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猜想,为学生提供学具,使其通过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发现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多媒体显示剪拼转化的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面积用“底×高”计算的算理;最后通过选择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先利用推导得出的公式口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通过剪、拼及转化来验证推导出的公式正确与否,从而提升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进一步理解与内化。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错题资源,将它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点,让学生经历猜测、操作、合作等探索发现的过程,并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自主地抹去头脑中那些错误的猜想,促进新知的建构,实现自我发展。

3.使错题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长点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想法有时看起来非常幼稚,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如果教师稍加挖掘,或许能在这些“幼稚”“错误”的背后创造新的发展的契机。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把错误作为学生智力发展的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地纠正错误,给学生的创新思维创建良好的发展空间。例如,教学“化简比”一课,有位学生在化简3/8∶3/11时直接写出答案8∶11,显然答案是错误的。教师面对错题,适时调控课堂教学,让学生将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并问板演的学生:“你这样做是怎样想的?”通过该生的回答,其他学生自主尝试发现3/8∶3/11化成最简整数比不是8∶11,而是11∶8。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得出同分子分数化简比的巧妙方法——只要将分母调换位置即可。这一巧妙方法的得出源于那道“错题”,源于那位出“错”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而教师所做的无非是捕捉到这一“错误”资源后,以辨错、改错为起点,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找到了分子相同的两数比化简的巧妙方法,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保护了那位出错学生的自尊心。

三、“三用”错题 :变错题为练习设计的开发点

有效的练习设计离不开选材的优劣,“拿来主义”和“题海战术”只会抑制学生的思维与兴趣。那么,要获得好的练习选材,巧用数学错题资源是其中的一个有效途径。不妨利用原先的错题资源,将错题作为教师在课堂练习设计时的开发点,并充分挖掘其合理因素,使练习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将错题开发置于专项练习中

在数学练习设计中,教师往往忽视对专项练习的设计。其实,专项练习是针对学生所学新知中的难点或学生答题的易错点进行训练的。因此,教师应认真设计和组织专项练习,让学生通过新技能的专项训练,尽快牢固掌握新知识。例如,在学习“除法竖式”后,常有学生在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商的定位上出现错误,这也是除法笔算起始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师即使结合具体的情境将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在教学中都落实到位了,但是在实际答题时学生还是会出错。所以,在新授教学之后,教师有必要利用这一错题设计如下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竖式的格式,尽可能避免类似的错误出现。

2.将错题开发置于基础练习中

基础练习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为检测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设计的,其作用是不可小看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直接选用书本的一些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根本未考虑基础练习设计与应用的功能,导致学生的练习效果下降,错误百出。当然,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出现的错题,充分重视基础练习的作用,将错题资源在基础练习中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开发,相信学生出现错误率的情况会大为改善。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在面积公式运用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一知识点不理解,导致在相应的变式练习或解决问题中出错。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妨将这一错题作为基础练习的开发点,在新授过后设计如下图的练习。通过自主选择、互动互辩,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加深了对“等底等高”的认识,而且进一步理解了三角形面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等积变形”的数学思想。

3. 将错题开发置于综合练习中

在学生的错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常常有一类错题是因新旧知识的相互干扰和学生的思维定式所致。因此,在练习设计时,我们可以利用错题设计综合性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辨别、分析及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解决连除问题”教学中,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解决问题时不假思索地选择“连除”来解决,导致出错。为避免学生套用模式解决问题,教师可从培养学生解读数学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设计一些综合性强的练习(如下图)。通过错题资源的利用,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练习的目标与针对性,促使我们重视练习的设计,积极做到以学定练,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实践证明,通过变错题为教学预设的依据点、变错题为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变错题为练习设计的开发点,确实有效地改进了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因此,面对错题,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合理利用,既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实现师生双赢。

(责编 杜 华)endprint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而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错题资源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如果将错题作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点,让学生自己亲历实践过程,这样的新知建构才是深刻而有意义的。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新授教学后,少数学生在选择有效数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总会出现错选成“邻边相乘”这一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导致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不深刻;另一方面是学生受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负迁移影响以及个人学习习惯上的问题,导致出现错选数据的现象。因此,这一错误启发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方法,真正感悟“底×高”的算理。我们不妨安排以下三个层次,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首先根据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猜想,为学生提供学具,使其通过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发现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多媒体显示剪拼转化的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面积用“底×高”计算的算理;最后通过选择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先利用推导得出的公式口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通过剪、拼及转化来验证推导出的公式正确与否,从而提升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进一步理解与内化。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错题资源,将它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点,让学生经历猜测、操作、合作等探索发现的过程,并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自主地抹去头脑中那些错误的猜想,促进新知的建构,实现自我发展。

3.使错题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长点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想法有时看起来非常幼稚,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如果教师稍加挖掘,或许能在这些“幼稚”“错误”的背后创造新的发展的契机。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把错误作为学生智力发展的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地纠正错误,给学生的创新思维创建良好的发展空间。例如,教学“化简比”一课,有位学生在化简3/8∶3/11时直接写出答案8∶11,显然答案是错误的。教师面对错题,适时调控课堂教学,让学生将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并问板演的学生:“你这样做是怎样想的?”通过该生的回答,其他学生自主尝试发现3/8∶3/11化成最简整数比不是8∶11,而是11∶8。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得出同分子分数化简比的巧妙方法——只要将分母调换位置即可。这一巧妙方法的得出源于那道“错题”,源于那位出“错”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而教师所做的无非是捕捉到这一“错误”资源后,以辨错、改错为起点,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找到了分子相同的两数比化简的巧妙方法,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保护了那位出错学生的自尊心。

三、“三用”错题 :变错题为练习设计的开发点

有效的练习设计离不开选材的优劣,“拿来主义”和“题海战术”只会抑制学生的思维与兴趣。那么,要获得好的练习选材,巧用数学错题资源是其中的一个有效途径。不妨利用原先的错题资源,将错题作为教师在课堂练习设计时的开发点,并充分挖掘其合理因素,使练习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将错题开发置于专项练习中

在数学练习设计中,教师往往忽视对专项练习的设计。其实,专项练习是针对学生所学新知中的难点或学生答题的易错点进行训练的。因此,教师应认真设计和组织专项练习,让学生通过新技能的专项训练,尽快牢固掌握新知识。例如,在学习“除法竖式”后,常有学生在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商的定位上出现错误,这也是除法笔算起始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师即使结合具体的情境将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在教学中都落实到位了,但是在实际答题时学生还是会出错。所以,在新授教学之后,教师有必要利用这一错题设计如下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竖式的格式,尽可能避免类似的错误出现。

2.将错题开发置于基础练习中

基础练习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为检测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设计的,其作用是不可小看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直接选用书本的一些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根本未考虑基础练习设计与应用的功能,导致学生的练习效果下降,错误百出。当然,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出现的错题,充分重视基础练习的作用,将错题资源在基础练习中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开发,相信学生出现错误率的情况会大为改善。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在面积公式运用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一知识点不理解,导致在相应的变式练习或解决问题中出错。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妨将这一错题作为基础练习的开发点,在新授过后设计如下图的练习。通过自主选择、互动互辩,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加深了对“等底等高”的认识,而且进一步理解了三角形面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等积变形”的数学思想。

3. 将错题开发置于综合练习中

在学生的错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常常有一类错题是因新旧知识的相互干扰和学生的思维定式所致。因此,在练习设计时,我们可以利用错题设计综合性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辨别、分析及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解决连除问题”教学中,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解决问题时不假思索地选择“连除”来解决,导致出错。为避免学生套用模式解决问题,教师可从培养学生解读数学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设计一些综合性强的练习(如下图)。通过错题资源的利用,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练习的目标与针对性,促使我们重视练习的设计,积极做到以学定练,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实践证明,通过变错题为教学预设的依据点、变错题为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变错题为练习设计的开发点,确实有效地改进了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因此,面对错题,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合理利用,既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实现师生双赢。

(责编 杜 华)endprint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而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错题资源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如果将错题作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点,让学生自己亲历实践过程,这样的新知建构才是深刻而有意义的。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新授教学后,少数学生在选择有效数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总会出现错选成“邻边相乘”这一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导致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不深刻;另一方面是学生受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负迁移影响以及个人学习习惯上的问题,导致出现错选数据的现象。因此,这一错误启发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方法,真正感悟“底×高”的算理。我们不妨安排以下三个层次,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首先根据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猜想,为学生提供学具,使其通过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发现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多媒体显示剪拼转化的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面积用“底×高”计算的算理;最后通过选择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先利用推导得出的公式口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通过剪、拼及转化来验证推导出的公式正确与否,从而提升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进一步理解与内化。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错题资源,将它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点,让学生经历猜测、操作、合作等探索发现的过程,并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自主地抹去头脑中那些错误的猜想,促进新知的建构,实现自我发展。

3.使错题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长点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想法有时看起来非常幼稚,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如果教师稍加挖掘,或许能在这些“幼稚”“错误”的背后创造新的发展的契机。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把错误作为学生智力发展的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地纠正错误,给学生的创新思维创建良好的发展空间。例如,教学“化简比”一课,有位学生在化简3/8∶3/11时直接写出答案8∶11,显然答案是错误的。教师面对错题,适时调控课堂教学,让学生将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并问板演的学生:“你这样做是怎样想的?”通过该生的回答,其他学生自主尝试发现3/8∶3/11化成最简整数比不是8∶11,而是11∶8。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得出同分子分数化简比的巧妙方法——只要将分母调换位置即可。这一巧妙方法的得出源于那道“错题”,源于那位出“错”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而教师所做的无非是捕捉到这一“错误”资源后,以辨错、改错为起点,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找到了分子相同的两数比化简的巧妙方法,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保护了那位出错学生的自尊心。

三、“三用”错题 :变错题为练习设计的开发点

有效的练习设计离不开选材的优劣,“拿来主义”和“题海战术”只会抑制学生的思维与兴趣。那么,要获得好的练习选材,巧用数学错题资源是其中的一个有效途径。不妨利用原先的错题资源,将错题作为教师在课堂练习设计时的开发点,并充分挖掘其合理因素,使练习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将错题开发置于专项练习中

在数学练习设计中,教师往往忽视对专项练习的设计。其实,专项练习是针对学生所学新知中的难点或学生答题的易错点进行训练的。因此,教师应认真设计和组织专项练习,让学生通过新技能的专项训练,尽快牢固掌握新知识。例如,在学习“除法竖式”后,常有学生在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商的定位上出现错误,这也是除法笔算起始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师即使结合具体的情境将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在教学中都落实到位了,但是在实际答题时学生还是会出错。所以,在新授教学之后,教师有必要利用这一错题设计如下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竖式的格式,尽可能避免类似的错误出现。

2.将错题开发置于基础练习中

基础练习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为检测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设计的,其作用是不可小看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直接选用书本的一些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根本未考虑基础练习设计与应用的功能,导致学生的练习效果下降,错误百出。当然,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出现的错题,充分重视基础练习的作用,将错题资源在基础练习中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开发,相信学生出现错误率的情况会大为改善。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在面积公式运用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一知识点不理解,导致在相应的变式练习或解决问题中出错。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妨将这一错题作为基础练习的开发点,在新授过后设计如下图的练习。通过自主选择、互动互辩,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加深了对“等底等高”的认识,而且进一步理解了三角形面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等积变形”的数学思想。

3. 将错题开发置于综合练习中

在学生的错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常常有一类错题是因新旧知识的相互干扰和学生的思维定式所致。因此,在练习设计时,我们可以利用错题设计综合性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辨别、分析及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解决连除问题”教学中,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解决问题时不假思索地选择“连除”来解决,导致出错。为避免学生套用模式解决问题,教师可从培养学生解读数学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设计一些综合性强的练习(如下图)。通过错题资源的利用,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练习的目标与针对性,促使我们重视练习的设计,积极做到以学定练,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实践证明,通过变错题为教学预设的依据点、变错题为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变错题为练习设计的开发点,确实有效地改进了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因此,面对错题,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合理利用,既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实现师生双赢。

4.合作带来双赢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与合作的社会;了解竞争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知道竞争的规则和竞争的目的;理解平等竞争与合作共享的意义。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克服忌妒心理的方法,培养敢于竞争的勇气和能力;初步形成愿意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有竞争意识,排除畏惧竞争的心理,享受竞争成功的乐趣,正确对待竞争失败的挫折,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具有竞争的规则意识;具有合作意识,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享受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和作用。教学难点:竞争和合作的作用。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军事竞争、体育竞争等等,可以说竞争无处不在;当今世界也是一个协同合作的世界,经济合作、科技合作、国际间的合作、区域之间的合作,也是无处不有。竞争与合作是我们每一个人面临的共同课题,我们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提高自己的竞争与合作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今天我们学习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二)学习新课:

一、竞争? 合作?

(一)、平等竞争

提问: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充满竞争,竞争的领域日益扩展,竞争的程度日趋激烈。学校生活中的竞争你感受到了吗?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竞争的存在对我们个人有什么影响? 学生结合实际回答,教师总结:学校的竞争主要是学习的竞争,当然还有体育、纪律、品德、卫生等方面。竞争对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教师可根据教材第42 页的内容讲解,并过渡到下个环节,略。)

活动:克服嫉妒心理(见 42页材料)

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妒忌的危害,消除妒忌的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要求:认真阅读材料,思考教材中的问题,分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为克服妒忌心理献计献策,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在竞争过程中,有的人生怕别人超过自己,当别人超过自己时,不但不为别人高兴,反而心生妒意,恨不得把别人拖下来,有时还使用不光彩的手段,如恶意中伤别人。这种可怕的心态就是忌妒心理.。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了解了这种心理的危害,也找到了克服妒忌心理的一些方法,我希望大家要克服妒忌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下面我们看一看“相关连接”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设问过渡:我们怎样正确地对待竞争哪?让我们来看看我国的乒乓球名将刘国梁与孔令辉是怎样对待竞争的。

活动:怎样对待竞争(材料见 页)

目的: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对待竞争。

要求:阅读刘国梁与孔令辉的故事,讨论竞争的目的是什么?刘国梁与孔令辉的怎样对待竞争的?他们怎样做到既不伤和气,又能达到竞争目的的? 刘国梁与孔令辉的故事给我们了什么启发?

教师小结:面对竞争我们须要有良好的心态,我们更要遵守竞争的规则。竞争是基于一定规则进行的,规则对每一个竞争者一视同仁,这就是公平。任何一种竞争都应该是公平竞争,竞争者不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更不能违背道德和法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竞争的目的,竞争才能长期进行下去,实现双赢。

(二)、合作共享

我们都知道,一根筷子我们很容易折断它,而一把筷子就很难折断了。这就是团结的力量,这就是合作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许多方面我们都需要与他人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精诚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可以说 合作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土壤。教师讲述“汤姆的种子”故事(具体内容见书本93页),学生思考:(1)、汤姆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2)、他这样做给他带来怎样的结果?

(3)、结合材料,谈谈合作的重要性?说一说你熟悉的合作共享的事例。

教师小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人们彼此合作,合作的成果大家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合作可以使我们增添面对困难的勇气,去战胜困难,达到我们共同的目的,取得更大的成绩。教师讲述P94相关连接蚂蚁的故事,学生思考:(1)、为什么蚂蚁会的成功脱险?(2)、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课堂小结: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合作精神,没有奉献精神,就没有大批蚂蚁的得。小小的蚂蚁都知道的道理,何况我们人类。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特别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辉煌都是人类合作共享的结果。社会需要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而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支持和帮助,更容易获得成功。

(四)巩固练习:自主练习与检测作业本

(五)布置作业:自主练习与检测作业本 竞争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良好的竞争意识与不良的竞争意识

竞争的规则

合作共享 合作是共享的基础

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合作!竞争!在合作中竞争 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

尊重竞争对手

如何与同学竞争与合作

在竞争中合作 “双赢”原则

学会欣赏别人

形成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草原上的野鹿和狮子 自然界的竞争 竞争中合作

人类社会 竞争竞争合作求双赢 合作中竞

一.竞争?合作? 1.平等竞争

活动一:

★学校生活中,竞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学习上、学科竞赛上、个人素质比赛上、体育活动中……竞争无所不在。★竞争的存在对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影响?

答:合理的竞争对我们的进步有促进作用,给我们目标,给我们压力和动力,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我们的效率,发现自身局限,提高自身水平,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生活的乐趣。不合理的竞争则会成为我们的健康成长的障碍。(1)竞争无处不在(2)竞争的积极作用

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促进作用。①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②提高自己的水平; ③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3)竞争的消极作用 ①产生自卑感;

②引起过分紧张和焦虑;

③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活动二:

★你嫉妒过别人吗?如果有,请谈谈当时的心理感受。★当有人嫉妒你时,你该怎么办?

★你对克服嫉妒心理有什么高招?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提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结论——忌妒心理是竞争的副产品。做一个合格的竞争者,就要消除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相关链接)

(4)良好的竞争意识与不良的竞争意识 活动三:

当遇到下列情形时,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你有一本极好的数学复习用书,同学向你借这本书。

答:借给这个同学。因为互相帮助是快乐之本,互相保护才能共同进步。★期中考试前,学习非常紧张,有同学经常让你解答问题。

答:帮助这个同学。因为帮助他人是快乐之本,互相保护才能共同进步。★班干部要改选,一些同学跃跃欲试,你也想参加班干部竞选。答:参加竞选。因为有竞争,我们才能够进步得更快。(5)竞争的规则是公平

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活动四:

刘国梁和孔令辉,既是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又是情同手足的合作伙伴。他们师出同门,同时披上国字号战袍。在那个鲜花遍开的五月,“六载朝思暮想,一夜春华秋实”,喜捧斯韦思林杯(男子团体冠军杯)的激动荡涤着年轻的梦想,两个要好的朋友又一起打进男子单打决赛。可是,当男子单打冠军杯真的摆在面前时,这对好朋友突然意识到结局的残酷:自己的胜利就意味着好友的失败。可贵的是,在赛场上,他们完全展示出自己的智慧和才艺。刘国梁以奇取胜,孔令辉稳中带凶,激烈的比赛战至决胜局。最终,左右开弓的孔令辉成为男单新科状元。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我们看到的是异常平静的孔令辉,还有他脸上那 甚至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刘国梁的脸上曾掠过一丝失望,但毕竟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夺得了冠军,他的祝贺是发自心底的。这场比赛让两个好朋友懂得了怎样面对竞争与合作。在后来的比赛中,他们又携手夺得男子双打冠军。

★刘国梁和孔令辉是怎样对待竞争的?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他们正确地对待了竞争,在竞争中没有互相忌妒,而是在合理的竞争中共同努力,给自己压力和动力,激发潜能,提高效率,发现自身局限,提高自身水平,最终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竞争,在合理的竞争中不断进步。★比赛必然伤和气吗? 答:不是。

★怎样才能做到既不伤和气,又打到比赛目的?

答:双方都能够正确看待竞争与输赢,本着公平的原则参与竞争。(6)竞争的目的

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合作共享 活动五:

美国俄亥俄州,每年都要举行南瓜大赛,汤姆的成绩相当优异,连年获首奖或优胜奖。得奖后,汤姆毫不吝惜地将种子分送给邻居。一个邻居不解地问:“你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培育良种,为什么把种子送给我们?难道你不怕我们的南瓜超过你的?”汤姆则回答:“我把种子送给大家,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原来,各家瓜地相连,汤姆把自己的优良品种分给邻居,可以防止蜜蜂在传授花粉的过程中,将劣种花粉传播到自己的优良品种上,避免优良品种的退化。★汤姆帮助竞争对手的结果是什么? 答:实现多赢(大家都获得好处)。★结合吃力,谈谈合作的重要性。

答:在社会生活中,谁都不能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因为个人的力量必竟是有限的。我们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1)合作是共享的基础

合作的成果属于大家,由大家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2)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

合作有分工,要求各方承担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活动六:

一根小木棍代表一个人的力量,一把木棍代表集体的力量。请同学折一根小木棍,然后再让他折一把木棍。★为什么一根木棍容易折断,而一把木棍就折不断?

答:一根木棍势单力薄,容易折断,一把木棍“人多力量大”,就折不断。★从实验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团结合作力量大。

★你品尝过成功合作的喜悦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提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3)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合作能集聚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作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相关链接:863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二.合作!竞争!1.在合作中竞争 活动一:

设立在北京的微软公司(中国总部)和汉王科技公司只有一墙之隔。它们在软件领域,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它们的人机智能交互技术产品,在同一个市场中竞争。这两家公司在竞争的同时又有合作,微软的产品中有汉王的技术,汉王也在竞争与合作中得到发展。结合上述实例,谈谈你对“合作与竞争”关系的礼解。

答:合作与竞争,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我们在合作中要竞争,在竞争中要合作。(1)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相互依存(2)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 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活动二:

明志中学八年级5班是先进集体。这个班具有良好的班风,有一股永不服输的豪气。在与兄弟班的竞赛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班上同学各有自己的目标,大家在学习中开展竞赛,你追我赶,各显神通,互相帮助,成绩都很优秀。

★八年级5班的同学在合作中竞争的成功经验,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我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才能达到充分的合作和合理的竞争。竞争和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使我们每个人过快的进步。

★我们在创建优秀班集体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

答: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在竞争中合作,取长补短,携手共进。(3)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

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合作的过程是互帮互学、互相提高的过程。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活动三:

在我们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与同学相比,我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 同学乐于助人,与他相比,我的优势

我的不足

我如何与他竞争

★ 同学棋艺高超,与他相比,我的优势

我的不足

我如何与他竞争

★ 同学热爱学习,与他相比,我的优势

我的不足

我如何与他竞争

★ 同学善于交往,与他相比,我的优势

我的不足

我如何与他竞争

提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5(4)在合作中竞争的理念

竞争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2.在竞争中合作 活动四:

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大玻璃瓶内装入几个纸做的圆锥体,每个圆锥体都系在一根细线上,被试者可以通过细线,把圆锥体拉出瓶外,但瓶口较小,每次只能拉出一个。瓶子接有水管,可放水入瓶。实验时,由若干个被试者各持一线,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圆锥体拉出来。如果时间过长,玻璃瓶中的水逐渐上升把圆锥体浸湿,便算失败。在这种情境下,如果大家互不相让,谁也达不到目的。★请你为实验中取得成功出主意。

答:在开始前,先商量好拉绳的顺序,动作较慢的同学先拉,比赛开始,严格按照实现安排的顺序以次将圆锥体拉出瓶子。

★这个实验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答:大家不讲规矩、秩序地乱拉,结果是谁也拉不出来,这就是恶性的竞争,两败俱伤的结果;而事先的商量、安排顺序,就是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合理的竞争,是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1)“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2)“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原则

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3)如何在竞争中合作?

①处理好自己与与他人的关系

学会欣赏他人;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换位思考。②团队精神

含义: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核心: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对的利益。活动五:

某省的少先队代表大会上,省少先队理事会主席、副主席的选举竞争非常激烈。各地推荐的候选人都只想当选不想落选,可1O个候选人中只能有7人当选。当投票结果公布后,3个落选的女队员哇哇大哭起来。一些当上理事会副主席的队员,居然也一脸的不快,脸上分明写着:我为什么不是主席?辅导员老师深切地感到,少先队理事会的当务之急是让学生学会合作。★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答:同学们明显缺乏合作中的团队精神,在竞选中,将个人得失放在了集体利益之上,所以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在这样的指导思想指导下,不可能构建起一个强大有力的集体。★如何处理好主角与配角的关系?

5.上下交流,互动双赢 篇五

8月3日上午,南宁市选派211名年轻干部开展“上下互派”干部挂职锻炼活动。去年以来,全市选拔的一批年轻干部到市直机关、乡镇、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经过一年时间的锻炼,挂职干部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增长了才干,达到锻炼提高的目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8月4日)

选拔优秀干部上下交流任职工作,这一举措深得民心,符合民意,是实现年轻干部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对于市直“沉下去”还是县企“选上来”的年轻干部而言,这一举措都使他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增长了才干,切切实实达到了锻炼提高的目的。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上下交流这种有益尝试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带来的是双赢的实效。对于那些“沉下去”的年轻干部而言,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发了他们到基层一线接受锻炼的原动力,特别是对于那些从校园走向机关大门的年轻干部而言,单一的背景使得他们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如果能够利用此次向下挂职锻炼的机会更进一步完善自我,丰富自身基层工作经验,那必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激发更大的潜力,作出更突出的实绩。对于那些“选上来“的干部而言,更大的舞台给他们提供了无限的施展空间,到市直机关工作,可以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接触到更多的问题和困难,提升自身的政策水平和执政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本职工作,为民谋利,造福百姓。

6.商务谈判双赢 篇六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务谈判中的“双赢”理念渐渐被人们所推崇。当双方都树立了“双赢”的理念时,对谈判的顺利进行和双方利益达到最大化都有促进作用。因此,研究谈判中如何实现“双赢”有着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通过理论阐述和案例来分析商务谈判中的障碍、关系、原则以实现“双赢”的成因

【关键词】

商务谈判 双赢 障碍 关系 原则 途径 利益

【引言】

谈判有两种基本方法,“零和谈判”和“双赢谈判”。“零和谈判”就是有输有赢的谈判,一方所得就是另一方所失。“双赢谈判”就是通过谈判找到一种双方都赢的方案。本文即将展开介绍的就是“双赢谈判”。

商务谈判是经济贸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的显著特点是商业性和对抗性。商务谈判过程的本质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博弈过程。谈判中各方充分利用谈论技巧、策略,在追求自身最佳得益的前提下,获取最有利的交易条件。但谈判的结果并不是“你赢我输”或“你输我赢”,谈判双方首先要树立“双赢”的概念。应该承认,商务谈判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而关键是我们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果谈判能够达到以“双赢”为结局,让谈判双方有一种更快乐和更安全的感觉,就达到商务谈判的目的。因此,面对谈判双方的利益冲突,谈判者应重视并设法找出双方实质利益之所在,在此基础上应用一些双方都认可的方法寻求最大利益的实现

商务谈判中的“双赢”是把谈判当作一个合作的过程,视谈判对手如伙伴,与对方共同寻找满足双方利益的方案。实现双赢的前提是双方都要树立“双赢”这个概念,并为此共同努力。然而在很多的谈判中,双方往往过于坚持自己的利益,使谈判难以实现真正的双赢,这样对双方以后的长远合作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有时甚至导致谈判破裂。

1双赢谈判中的障碍

商务谈判是为了就不同的要求和想法进行磋商,最终达成协议,使交易成功。现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双赢的谈判,这种谈判方式不仅能够节约双方的时间,提高谈判的效率,而且对双方长期的友好合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很多的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者依 然会过分追逐己方利益,以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样使得双赢的谈判难以实现。在许多谈判中,导致谈判难以实现双赢主要有以下四个障碍。

1.1盲目坚守自己的立场

商务谈判中,立场是谈判一方向另一方公开提出的,利益是谈判者一般不明确提出来的,但却是谈判者真正要追逐的目标。例如,在货物运输谈判中,买方要求的“不要分批装船和转船”以及卖方坚持的“转船”,就是谈判双方的立场,而买方“担心货物破损而遭受损失”以及卖方“担心由于不能及时发货而发生占港费和其他费用”,是双方各自追求的实质利益。

很多谈判者往往错误地认为谈判只是在双方的立场之间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看到对方坚持立场,也盲目不愿意放弃自己既有的立场,在立场问题上与对方讨价还价,找不到满足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1.2过分关注一次性交易所得利益

谈判者如果想和对方建立长期的业务关系,一般会比较重视与对方的第一次合作。会尽量采取互惠式的谈判方式,使双方的利益达到均衡。然而,现在进出口贸易的竞争越来越大,客户往往有更多的选择。比如一个客户和这个企业已经有过几次合作,一旦它找到别的企业能够提供更优惠的条件,它便很容易去和另一个企业合作。在这样的形势下,谈判双方都不会刻意地去维护与对方的关系,在交易中都尽力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

1.3误认为一方所得即另一方所失

在商务谈判时,谈判者往往首先考虑各自的利益,他们认为利益是一定的,别人多拿了,自己就会少拿了。因此,双方就在分割利益上下功夫,而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寻找使双方利润空间扩大达到共赢的方案上面。其实,双方可以通过各自的努力使成本降低,扩大双方的共同利益。

1.4谈判对手的问题始终该由他们自己解决。

很多谈判者可能认为在谈判中对方遇到的问题理所应当由对方去想办法解决,而且把谈判当作一种竞争,不是你赢就是我赢。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得不到有效的沟通,对实现共赢加大了难度。

2谈判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2.1 表面立场和实质利益的关系

在商务谈判中,立场是谈判一方向另一方公开提出的,看起来非常值得对方尊重和理解的交易原则。它通常是具体的、明确的。可以肯定地说立场是谈判的基础,没有立场就没有见解和观点,谈判也就不能进行。而利益是隐藏在立场背后的真正要求。在处理立场和利益的关系时很多谈判者都有思维惯性,认为立场是不能放弃的,放弃或改变立场就意味着妥协和让步,意味着软弱,甚至会觉得很丢“面子”,尤其对国内的很多谈判者而言,丢面子就意味着失尊严,是不能容忍的。基于这种认识,很多谈判者总是固执己见,盲目坚守自己的立场,其实,坚持立场和坚守利益不同,虽然坚持立场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利益,但实际结果却并非如此。同时一些谈判者又不注重与对方的沟通,看不到对方立场背后的真正利益,在立场问题上与对方讨价还价,找不到满足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在商务谈判中,谈判者真正的目标应是满足双方追求的实质利益。从表面上来看,谈判有着不同的主题和内容,但实际上所有的谈判者都是带着“利益目的”来参加谈判的。谈判者对立场的正确态度是:承认双方立场的差异性,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只要对利益无损,必要妥协是正常的。每一种利益都有多种满足的方式和要求,不能轻率地固守某一种鲜明的立场。有经验的谈判者经常在己方立场转换的同时也敦促对方进行立场的改变,以达到谈判的理想结果。

2.2 物质利益和软利益的关系

谈判中的利益是一个很广泛的集合体,它既包括物质性的利益即有形价值物体的“硬利益”,也包括非物质性利益即无形价值如关系、印象、影响等因素的“软利益”。一般而言,商务谈判者对双方合作时间的长短的预期,会决定其在谈判时对两种利益的关注程度:如果谈判者认为双方合作时间是有限的,也许只会发生一次交易,双方都不会刻意地维系与对方的关系,比如你要买一台汽车,我想你一定会用尽各种办法来压低其售价,你不会考虑是否会与销售商的关系搞僵,因为车辆的售后服务和维修与销售商无关,所以没有必要和他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如果谈判者认为, 本次谈判对现实影响范围大,影响时间长则软利益是必须考虑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在谈判时,物质利益和软利益同样重要。面对利益,谈判者应抛弃“独占一个大饼”的传统谈判思想,双方之所以谈判,就是因为都不能独得利益,都需要与对方分享,虽然因为谈判双方的实力、技巧等各不相同,最后的谈判结果很难完全均等,但谈判的前提应该是双赢的。这样才能为长远合作奠定基础。如果每次谈判都“孤注一掷”,只盯眼前利益不顾关系,谈判就会因缺乏诚意而失去对方的配合,不但物质利益不能得到,软利益也会丧失殆尽。

在商务谈判过程中,谈判双方确有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对抗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合作关系,是为了合作才有的暂时对抗。所以在谈判中,为促进双方的合作关系,谈判者首先要树立“双赢”的谈判理念,无论谈判者采用什么谈判原则、谈判方法和谈判手段,都要使谈判的结局对双方都有利,让双方都有“赢”的感觉。

在处理物质利益和软利益的关系时要有理性的心态,首先软利益是关键,因为它会影响双方今后的再次合作,关系到双方的长远利益,因此,这次谈判对未来关系产生动力或是阻力,就变得非常重要。有时,维护持久关系比一次谈判结果还重要。即使今后合作的可能性不大,也不要在这次谈判中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因为这会在业界树立不良的口碑,进而影响与其他经济主体的合作。尤其是中国文化重视人际关系,鼓励和谐,经常将谈判作为实现双方相互信任,从而建立和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工具。在谈判过程中,关系好,利益才能协调好。利益可能消失,关系则涉及长久。其次在企业为开拓市场进行谈判时,企业为了求得在市场占一席之地,可能会奉行“先市场,后利润”的经营理念,在谈判时,牺牲现实的物质利益,以求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求得与对方可持续合作的机会。但无论如何,不能在谈判中过分退让,这样一是使企业蒙受损失,同时又使对方认为自己“软弱可欺”,从而在未来的谈判中变本加厉,使本方无法从交易中获得应得利益,从而失去合作的意义。

2.3舍与得的关系

谈判本身是理智的取舍过程,没有“舍”,就没有“得”。在谈判中,只有“舍”才能有“得”,先“舍”才能够得到更多。所以,谈判中必要的一个条件是首先付出,然后才能够得到更多需要,“舍”也是谈判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谈判者应明白谈判是一个交换过程,那种为达成交易,盲目舍弃利益的做法的不可取的,在舍弃利益时要让对方知道自己做出让步是不容易的,而且在做出让步的同时,也需要对方付出相应的代价或者做出相应的让步,以获得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这样的谈判才是成功的,才是双赢的。

要处理好舍和得的关系,谈判方式非常重要,若是采取纵向谈判方式,谈判议题互不交叉,不同的议题分开进行讨论,这样往往会出现单方让步的局面。因为这种谈判容易使双方产生对某一问题的纠缠,容易争执不下,经过一番较量以后,要么谈判破裂,要么一方委曲求全,作出单方让步,签定不均衡协议,为以后合作留下阴霾,影响谈判双赢目标的实现。采取横向谈判方式,可以将谈判议题横向铺开,同时加以讨论,这样双方很容易在各个不同的议题上进行利益交换,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在谈判中,价格通常是双方利益分割的焦点,但除价格外,还有许多同样涉及利益的交易条款,如付款方式、付款期限、交货期限、交货方式、风险保证等等,这些议题也和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在谈判时要做到,诸多议题并重,互为交换条件。如在价格问题上双方相持不下,可以考虑在价格问题上让步的同时,尽量争取从其他条款上与对方交换,争取互惠互利。常用的对策有:一是可明确告诉对方,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做出的让步,是与我们公司的政策相矛盾的,我们回去在公司领导面前也不好交差,因此贵方也应考虑在其他方面(如付款方式等)预以回报,以便我们对公司方面有所交待。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在情理之中,对方通常很难拒绝。这样谈判双方以舍换得,最终有舍有得。二是当双方同时要求对方让步时,可以把双方的让步直接联系起来进行,双方同时做出让步,以满足彼此的要求。这样,双方都做出了姿态,显示了诚意。这种让步方式虽然在使用时交易色彩浓厚,但和谈判的原则并不相悖。使用得当,也有利于达成圆满的协议。

商务谈判过程中要把握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当谈判双方各执己见时,谈判往往容易出现僵局。但无论双方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争论多么激烈,也无论讨价还价多么苛刻,始终都要将人的问题与实质利益区分开来,绝不能话不投机,恶言相向,甚至对号入座,进行人身攻击。可以从认识、情绪和沟通三个方面来处理问题。

(1)正确地提出看法。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共同讨论彼此的见解和看法;不要用自己的担心推断对方的意图;不要因为自己的问题责怪对方;找寻让对方吃惊的一些化解冲突的机会;在协议达成时,一定要给对方留面子,尊重对方的人格。

(2)保持适当的情绪,建立融洽的谈判气氛。尤其是在激烈的争执中,人们往往认为事关重大而有受到威胁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会产生愤怒。所以,当双方认识出现偏差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针锋相对,否则只会导致激烈的争吵。双方应达成共识,增强彼此的信心,化解分歧,尽可能达到“双赢”。

(3)增进沟通。由于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同、语义困难、误解及沟通过程中的噪音的干扰,都可能造成人们出现沟通障碍。有时候双方意见出现分歧未必一定是由于利益冲突,因此,要明白发生分歧的原因出在哪一个环节,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解决双方之间意见的不一致的问题。

3.4客观标准

在谈判过程中,客观标准的使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独立于双方意志以外的东西为基础,即以客观标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样可以不伤和气地快速取得谈判成果。标准的选择必须是公正、公平、合法和可行的。在一个公平的机制下进行谈判,才能使双方信服和共同遵守。例如:公平的客观标准有:市场价值、科学的计算、行业标准、成本、有效性、对等原则、相互原则等;公平的利益分割方法:如大宗商品贸易由期货市场定价进行基差交易;又如运用轮换法、抽签法、掷币法、仲裁法等。

3.5互利互惠

互利互惠是谈判的基础。在商务交往中,谈判应根据双方的需要和要求,按照公平合理的价格,互通有无,使谈判的所有参与者各取所需、各偿所愿,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3.6平等协商

“双赢”的结果建立在平等协商、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谈判的任何一方仗势压人、以大欺小,都无法达成“双赢”。

4实现“双赢”的途径

4.1 树立“双赢”的理念,与对方进行有效的沟通

“双赢”理念是指参与谈判的任何一方都必须抱着合作的诚意参与谈判,谈判目的在于寻找使谈判双方均有所获的方案。在进行谈判之前,谈判者应当获取对方尽可能多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在谈判过程中,谈判双方就彼此的利益需求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当双方都达成“双赢”的理念时,谈判就不会很盲目,双方可以根据彼此利益的侧重点寻找出共赢的方案,共同解决影响双方利润的因素,使双方的利益都能达到最大化。

4.2替对方着想

在谈判者提出交易条件时,也得为对方考虑。假如某种商品包装不同销路也不一样时,卖方可以主动给买方提供销路好的包装。如果成本相差不大,卖方可以不提高价格,如果成本较高,卖方可以向买方做出解释,提出加价要求。这样买方也会更容易接受,而且对卖方也会产生好感。

4.3适当地让步

谈判中的利益冲突是很常见的,解决冲突的方法之一就是让步。在做出让步时,既可以让对方有满足感,同时对双方的长远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当然,让步也是要讲究技巧的,不做无谓的让步,而且要让对方感觉自己做出的让步已经是很艰难了。而且,让步是有底线的,如果己方利益很少,那么这个谈判或许就没多大意义了,实现共赢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4.4进行利益交换,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在商务谈判中,价格往往是双方争论的焦点。当双方在价格上不肯让步时,很容易导致僵局。这时可以引入新的谈判条件,如付款方式、付款期限、交货期限、交货方式、风险保证等等。当买方坚持不肯提高价格时,卖方可以让买方采用远期付款的形式,尽早交货。这些条件对买方来说也有很大的利益,因此买方会更容易接受卖方的价格。

5结语

在谈判时,要使自己获得收益,必须使对方也要获得收益,双方共同努力把“蛋糕”做大,只要总体利益扩大,利益的分割就变得比较容易。

分析证明,双赢谈判归根结底是由谈判者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谈判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谈判结果。谈判者仅从观念上接受“双赢”理念是不够的,而要善于在谈判过程中处理各种关系,把“双赢”理念落到实处,才能达到双方的互惠互利。

6参考文献:

[01]白远.国际商务谈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2]潘肖珏.谢承志.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03]邱革加.杨国俊.双赢—现代商务英语谈判.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04]贯越.底牌.京华出版社出品,2006.[05]王英华.李萱.集团经济研究.论商务谈判中的双赢原则,2006,(14).[06]汪华林.商务谈判“双赢”成因浅析.经济问题探索,2006,(07).[07]贺继红.兼顾利益关系,实现谈判双赢[J].对外经贸实务,2006(4).[08]林逸仙.商务谈判[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1)

7.双赢——家访随记 篇七

“哪有时间教育他呀,我们基本不管。昊宇,来, 给老师倒茶。”昊宇妈妈语气中透着无奈。

昊宇脖子上挂着钥匙,很熟练地泡茶,又给我和他妈妈端过茶杯,之后就规规矩矩地坐在对面的沙发上。不一会儿,昊宇爸爸回来了,客气地点头问好, 放下提包安静地斜靠在沙发上听我们说话。

昊宇妈妈问了问昊宇今天的活动,孩子一一作了介绍:这一天,他写了三个小时作业(含爸爸妈妈给留的课外作业),上网一小时,中午自己炒的豆苗, 下午洗了两件衣服,还到图书馆看了两个小时的书。

“我们没时间管他,从小就拿他当大人看,什么事都是自己计划自己完成,要评合格家长,我们都不合格……”昊宇妈妈性子直爽,语气中透着自责,但也分明透露出对孩子的赞许。

“昊宇,老师来家访,你把你的学习情况跟老师汇报汇报吧。”昊宇爸爸打断了妻子的话,微笑着把话语权转给了儿子。

我替昊宇捏了一把汗。回顾以往的整个家访过程,在家的孩子无一不是该玩什么就玩什么,或者靠在妈妈身上听我们说话,能给我端杯茶的已经是至好的了。昊宇能分析好自己的学习情况吗?

昊宇略作沉思,然后逐学科说起了自己的兴趣高低,收获大小,竟然压根儿没提考试成绩如何。这和其他的家长、孩子又是一大不同!我惊讶于孩子的理性,想必这样的分析他已经作过多次,对自己的学习早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

“老师,我很想写好字,可就是写不好,您能指导指导我吗?”昊宇把问题抛给了我。

我也略一沉思。说实话,仅仅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很容易,但真正让学生得到帮助,几句又大又空的话是低效的。并且,我还有一层思考在,来家访之前,我听以前的家访老师反映,说昊宇的爸爸妈妈都是高学历高能力的人,对孩子的老师有些挑剔,家长会从来不参加,家访也推说忙,只是电话交流几句,老师们感觉他们有不信任老师能力的倾向。这可以理解, 学识水平和教育思想不亚于老师甚至超过老师的家长大多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这会儿,孩子提的问题成了我赢得家长信任的一个契机。我虽然不教语文(现在改教品德与社会学科),指导写字的任务按理说不归于我,但我还是坚持做了。

我决定从兴趣入手,让昊宇喜欢上汉字,然后转向用心观察字帖,慢慢改善自己的字。

我把昊宇叫到跟前,把他的名字写在纸上,然后跟他讲了每个字造字时的字形、本义以及演变后的字形和引申义等。他非常聪明,一下子就领悟到我在告诉他汉字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汉字文化值得传承。接着,我让他观察我写的这几个字,让他细看结构特点、笔画特点并作总结。他说的当然很肤浅,我就从字的结构匀称、呼应、疏密等多个角度指导他发现字形之美,然后我又从“永字八法”的角度讲了古人对汉字笔画的研究与归纳,再回到这几个字让他发现笔画之美。他非常惊讶,说,原来写字有这么多门道。我说,以前你看不到妙处,是因为你不懂,现在你懂了,也就能够从每个字中发现一些值得总结的规律了。我让他把自己的名字写下来,他想了想,很谨慎地下笔,结构基本达到了平稳匀称,笔画也有了些轻重变化,写完之后,他自己感到很满意,左右端详了半天,还拿给爸爸妈妈看。我知道,他开始喜欢写字了。

我请他拿出字帖,指导他看帖,从笔画的起落、 穿插、连带等方面让他想象名家写字时的用心。我又看了他平时的作业,让他自己发现问题,试着对照再写几个,他看到了变化,显得兴味盎然。

昊宇的爸爸妈妈一直很少插话,更多的时间是看我和昊宇交流。不过,在观察昊宇姓氏的时候,他爸爸向昊宇介绍了他们姓氏的渊源、家谱中有贡献的人物等,并且流露出对下一代人的期望,昊宇听得入神,一会儿景仰,一会儿激动,还连连地点头。

…………

告别的时候,昊宇妈妈亲热地挎着我的胳膊送到了小区门口,邀请我以后常来。我也小有兴奋,感觉自己侥幸通过了一次考验: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有了增加,兴趣有了提高,呈现出了好苗头;家长对老师加深了了解,信任度增加。在这次家访中,我还发现了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那就是把孩子当成家里平等的一员,让孩子像大人一样思考和做事。这既是对我的启示,也可以引起更多家长的思考。

8.师生同台讲课 实现培优补差双赢 篇八

下面谈谈培优补差的几个具体办法:

一、备课要细、讲课要活、抓住课堂大方向、任由学生自由飞翔

教师备课一定要仔细,对知识的挖掘要到位,数学课要提升到数学思想方法和整个知识体系上。整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精心设计,设计到每句话该如何去说,如何板书等。但讲课时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抓住课堂的学习目标能解决这个大方向就行,任由学生自由发挥,畅谈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自己做应该独立完成的事情。

二、优劣学生同台讲课,打造高效课堂

发给学生两个人一块小黑板,课前老师布置讲解任务,每组一道至两道小题,先写在小黑板上,上课时再给学生几分钟的准备时间,两人一组到前面展示,教学效果很好。优秀学生想表达对难题的公关和对他人的帮助,学困生想极力证明自己能行,他们会自觉利用课余时间查资料、求助同学、请教老师,这样一个主动学习的热闹场面就形成了。刚开始时,优秀学生担任讲解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中发现优秀学生让学困生讲解,学困生承担指导作用,像个老师一样在点拨,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课前学困生主动去探究知识,查找资料、优秀学生想办法把知识再进一步拓展,出现了主动学习的好局面。

学生愿意讲课,教师要教给学生讲课的方法。讲解是一种能力,想讲好一道题,只会书本知识还很不够,还要具备演讲的经验,要能讲解出重点内容,让学生讲,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讲解的方法。教师把讲课要求放宽些,学生要采用百花齐放的讲解方式。学生讲解时,不要求都按照老师的设想去讲解,而成为教师的代言人。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讲解,只要知识没讲错、能把该表达的说出来就可以,因而讲解的方法应该是百花齐放。学生是很爱展现自己,他们会用独特的方式表现自己。用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同时也打造了高效课堂。

三、课堂评价要及时,评价中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分配讲解任务时,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差的,都要按照同一个标准分配任务,不能让学生感觉到因人而安排习题,当哪个小组有困难时,教师可以帮助指导。评价时教师要公平,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但批评的语气要委婉。一次语文课上某一名同学回答错了很多题,我说:“你是在给同学出改错题吧。”及时消除了学生尴尬的局面,同时由于他的回答错误,也促进其他同学的对问题的思考。

四、教师是学生思维活动的研究员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琢磨学生的讲解是否达到要求,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点评要有根据,找到学生思维上的问题,针对知识去点评,不能有挫伤学生积极性的语言。

五、老师要不断纠正学生的学习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造就未来。学生要养成书写规范、思路清晰、坚决完成任务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存在问题,不要让学生养成坏习惯。

六、学生可以自由提问和自由回答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举手,经老师同意后才可以讲解,如果由于教师大意,或者举手学生很多的原因,连续几次没有让某个同学回答问题,这样会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了消极念头,不再举手回答问题了,形成默默无闻的学习习惯,思维懒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课时可以让学生们谁想回答就站起来说,说完就坐下,这样学生课堂上思维紧跟老师的引领,尖子生和学困生都有发展自己见解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氛围也变得活跃起来。只有同台讲解、随意提问和回答才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七、目标贯穿整节课堂,有开头更要有总结,切忌虎头蛇尾

学习目标是课堂的准绳,学生按照目标去学习,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老师学生的每个行动都向着同一个目标迈进。课堂开始时出示学习目标,结束时总结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切忌虎头蛇尾。

上一篇:记一次秋游作文下一篇:一个护士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