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是非观

2024-07-09

树立正确是非观(共18篇)

1.树立正确是非观 篇一

关于错误,很多人对此很敏感,并处处提醒自己少犯错误。

是不是错误越少越好呢?不犯错误最好呢?

答案当然并非如此。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毛泽东说,人不犯错误是猪,犯了错误不改是死猪。又有句话,说犯一次错误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犯错误。

在我们这个团队中,对错误的认识目前还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在此,公司的标准公布如下,以资大家共同参考与遵守:

现象 处理方式

始终不犯错误的 要么是神,我们敬不起,惟有敬而远之

或者就是猪,不干实事滥竽充数的人,唯有淘始终不犯错误的 汰

犯简单低级的错误 批评教育惩罚

犯高级错误 鼓励、表扬

偶尔犯错 错后提个醒

错误不断,一错再错 查清楚原因,责成改正

知错能改并不再犯 表扬

总犯同样的错误 死猪一头,要采取措施

“始终不犯错误”的,要么是神,要么就是什么事都不干的人。神,我们敬不起,惟有敬而远之;什么事都不干的人,因为不干事,所以不出错。

“有时候犯错误”的人,有的犯简单低级的错误,有的是犯高级错误,有的人是偶尔犯错,有的是错误不断,有的知错能改并不再犯,有的却是一错再错而且总犯同样的错误。

我希望我们的每位成员,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要有正确的是非观,要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组织中有人干实事,有人搞形式主义假一套,做表面文章。希望每一位都能正确的识别!

不犯错误的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人;犯错误的,也要区分对待。

公司允许人犯错误,鼓励人犯高级错误,批评、惩罚犯低级错误的,淘汰不犯错误的那种混日子搞形式主义假一套的人。

干实事的人,也许会犯错误,但不要怕。踏踏实实工作的人,永远会受到人的尊敬,价值会得到认可。团队会记住你的努力你的付出,也一定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不干实事滥竽充数的人,混也只能混一时,混不了一世的。

2.树立正确是非观 篇二

关键词:动机,目的,毅力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某种需要引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但可以实现的行为倾向,它是激励或推动人行动已达到一定的目的的内在动因。对于钢琴学习来说,学习动机便是钢琴学习的原动力,要获得钢琴学习的成功,就必须具备这种原动力才行。

所谓钢琴学习动机,就是在某种需要的基础上指向钢琴学习的一种学习意向。这里说的“需要”,包括客观需要和主观需要两个方面。客观需要,如国家的和学校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规定。主观需要,如个人取得成功与进步的欲望,要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和解决某种问题的要求,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得到相应地位或胜任某项工作的愿望,以及为了获得表扬和赞许等等。这些需要只有长远的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属于崇高的理想和抱负的,才能使学习形成正确的持久的动机。正确的学习动机能把钢琴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使你努力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并能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提高学习效果。相反,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钢琴学习动机,就会失去钢琴学习的动力,使学习变成在外界压力下的被迫行为,把学习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甚至会想方设法逃避学习。因此正确的动机对钢琴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树立正确的钢琴学习动机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确立正确的钢琴学习动机应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强调了“志”对事业的重要性。所谓“志”就是理想和抱负,对青少年来说,就是学习目的。一个学生如果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决心。朱熹说:“为学需先立志,志即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也就是说,立志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只有立了志学习才能有目标,努力才能有方向,甚至没有条件也能创造条件去学习。如果不立志,有了好的学习条件也难以学得好。立制而成学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北宋范仲淹,年幼丧父,随母改嫁到朱家,他胸怀大志,酷爱文学,却遭到朱家兄弟的嘲笑,但他毫不在意,更加发奋读书,终于成了北宋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童年家境贫寒只靠祖母讨饭和母亲给人洗衣服糊口。安徒生从小热爱艺术立志为艺术献身,他的奋斗精神感动了一些艺术家,他们捐款供他读书,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拼命学习,博览世界名著终于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世界名人。鲁迅青年时期就立志救国他之所以在日本弃医重从文,就是认为文艺能拯救民众的灵魂,振奋民族精神;马克思青年时期就立志要解放全人类;毛泽东青年时期则立志“改造中国”。他们都是在远大志向的激励下刻苦读书,才为以后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这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究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其次树立正确的钢琴学习动机,还要认清钢琴学习的重要意义。应主动的自觉的去认识它,并以此来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进而变成学习钢琴的动力。再次确立正确的钢琴学习动机,还要正确的对待成绩,正确的对待批评和奖励。批评和奖励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得到奖励要把它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而不能骄傲自满自以为是。没得到奖励要找差距不能埋怨和嫉妒。受到批评不能懊恼要虚心听取意见,努力改进争取好成绩。另外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会变成巨大的学习动力。因此树立正确的钢琴学习动机还要注意培养钢琴学习的兴趣。

最后,学习的知识和好的学习成绩反过来也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学习心理学认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单向的关系,而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正确的钢琴学习动机的确立,除了必要的教育和提高认识之外,还可以通过钢琴学习本身的影响和作用使其不断强化。

参考文献

3.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篇三

“十二五”前两年(2011年和2012年),在国家层面把GDP增速定为在7.5%,2014年的增速是多少,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会明朗。从地方公布的目标看,与2013年GDP增速目标多数超过10%相比,今年过半数地区经济增速低于10%,一些省份下调超过1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地方集体主动调低今年经济增速,这既是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出现较大压力的应对,同时也与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无关系。很长时间以来,“唯GDP”的政绩观,促使了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做大GDP,投资拉动成为地方政府之间政绩竞争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地方债务高企的状况,许多地方还牺牲了环境。“唯GDP”的政绩观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并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障碍。从现实经济基础上看,在经历了持续多年快速增长之后,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全球第二,经济体内生需要适当放缓发展速度,转而注重“质”的提升。如果还是像以往追求“GDP”在简单意义上的数量增长,不仅难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还会加剧环保与资源矛盾,增加宏观经济金融运行风险,为今后的宏观经济治理埋下风险隐患。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要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去年12月,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不再把GDP增长作为地方官员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要求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在政绩考核里面的比重,建立起包括环保、节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在内的综合考评体系。

速度问题是基本经济问题。经济是基础,社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这个GDP不可少。但是那种片面追求GDP,仅以GDP论英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高速增长的做法,最终只能走进死胡同。

4.树立正确入党动机 篇四

在当今社会,每个人的入党动机可能是不一样的。基本观点是学会感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但是,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绝非是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需要思想和行动不断地改进,提升,再改进,再提升的一生努力,永远跟党走,永远做党的标兵。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呢?我觉得,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个人入党的动机是不是正确,往往同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有直接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科学地阐述了上述问题,只要认真学习这些理论,才能对上述问题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事实也证明,一个人对共产主义事业和共产党有了明确、深刻的认识,他的入党动机才会端正。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加强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包括党的思想、宗旨的学习,党的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学习,党员义务和权利的学习。党的十五大后,全党又兴起了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理论的新高潮。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觉悟,对于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起了积极的作用。例如,有些农民入党积极分子,在贯彻党的富民政策之后开始富裕起来。最初他们怀着向党报恩的思想要求入党,通过学习,逐步懂得了不仅要自己富裕,还要帮助周围的群众共同致富,懂得了现在的努力就是为着将来实现共产主义,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这种变化,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朴素的、感性的认识上升到自觉的、理性的高度。这是树立正确入党动机的思想基础。

第二,通过实践锻炼,不断端正入党动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获得。这里最重要的是实践。要求入党的学生仅有入党的迫切愿望还不够,还必须见诸于行动,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例如,通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积极的贡献,来体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实际行动,来体会为共产主义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操;通过学习优秀党员的模范事迹,来增强自己对党的感情,激励自己的行动,等等。一句话,就是通过自己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强化正确的入党动机。

第三,用正确的入党动机克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人的思想活动是比较复杂的。在争取入党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入党动机往往既有正确的成分,也会掺杂一些不正确的东西。只不过有些同志入党动机正确的成分是主要的,不正确的成分是次要的;而有些同志则是相反。这就要求申请入党的同志主动靠拢党的组织,争取党组织对自己的帮助,通过接受党的教育实际锻炼和自我思想改造,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把不正确的动机改正过来。前面讲过,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入党动机,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这里着重剖析其中的三种:第一种是觉得当党员光荣而要求入党。当一名共产党员的确是光荣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共产党员称号之所以光荣,就在于他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也就是说,共产党员的光荣是与责任、奉献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个人要求入党,只是为荣耀,为了脸面好看,而不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做艰苦的工作,那是同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不相称的。第二种是看见别人提出入党申请,自己也跟着申请,并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为什么要入党。这是一种带有盲目性的入党动机。应当肯定,这些同志提出入党申请,也是一种要求进步的表现。但是,一个人要求入党,应该有坚实的思想基础,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懂得工人阶级彻底解放的道理,决心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只是为了入党而入党,即使入了党,一遇风浪就会动摇。这样的人是不具备入党条件的。第三种是为了到党内捞取某种好处而要求入党,这样的动机与党的根本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在党执政的条件下,有些同志入党后担任了领导职务,受到党和人民的重用和提拔。但是,这种提拔和重用,只意味着党员要担负起重大的责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决不意味着党员担任了某种职务,或者有了某种权力,就可以谋取私利。任何以权谋私的行为,都是党和人民所不允许的。我们党历来主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不能动摇的根本原则。因此,怀着到党内捞好处念头的同志,应当自觉克服私心杂念,真正树立起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全心全意地为党和人民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来端正入党动机。

要求入党的同学还应该懂: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有的人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端正入党动机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有的入党时动机是端正的,但后来放松了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革命意志衰退了,甚至蜕化变质了。这些同志由于没有树立好或者未能经常保护正确的入党动机,即使组织上入了党,遇到适当的气候,还会犯错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 这段论述极为深刻。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引以为鉴,不论组织上是否入了党,都应做到首先在思想上真正入党。而且要长期地注意检查自己做党员的动机,克服那些不正确的思想,决不能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

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行动指南,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5.树立正确学习态度[定稿] 篇五

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树立正确学习态度,勇敢面对一切挑战》。

同学们,也许开学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吧,可一转眼,一个学期又即将结束了,真是时间不等到人呢。回想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老实说,肯定有一部分同学坐在教室里是觉得倍受煎熬,老师一布置作业就叫苦连天,抱怨学习负担重,厌学的情绪时有发生。面对两个星期后的期末考试,大家也有不同的心态,同学们摇头者有,谈论者多,而且还会听见考试前的理论“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也难怪,考试就像上“战场”,一场“龙争虎斗”的战争随之拉开帏幕,一听见快要考试,个个脸色苍白,如临大敌,一些平时自以为是的家伙,也开始“平时频烧香,临时抱佛脚”了。考试真的那么可怕吗?

大家也都清楚,现代社会就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学习成绩受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成绩有好有坏,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不思进取,自甘落后,就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最终吃亏的肯定是自己,只要在老师的指导教育下,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铭记“勤学、好问、乐读、善思”的学风,养成“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探讨好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刻苦钻研,做课堂的主人,做时间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就一定能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只要复习好了,在考试时放松心情,不要想着考试的结果,勇敢面对,怀着平常心镇静自若地面对着考试,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6.树立入党正确动机来源 篇六

尊敬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组织:

昨天,在党校食品学院分校的第十五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第一节课上,我听到了张老师的精彩演讲。他老师让我第一次较深刻认识到了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将会是多么光荣的一个件事。

小学时,学习较好的同学先进入了少年先锋队,初中时成为同龄人中首批的共青团员。那时一直觉得共青轩已经是一个相当优秀的集体了。到了高中,才了解到以前所知道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于是,开始了解一睦有关共产党的信息,可是这个时候,我所听到看到地是那么多的腐败,那一个个的罪魁祸首也多数有一个共同点—共产党员。就在这进学校通知想入党的同学可以写入党申请书,那时我犹豫了,虽然学校也做过共产党先进性的教育。但那么多的反例让我无法看清它的本质,在犹豫中,我错过了第一次的入党机会。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直在通过各种方法去了解共产党的本质。直到上了大学,听了董老师的那一次讲座,我才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说白了,就是先进知识分子的集体、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意味着你是一个优秀的人。成为一名就将受到党的约束。教育和监督。要成为一名党员就要努力去提高自己,用一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听完那堂一季度后,我就渴望能加放中国共产党。但我还在害怕,害怕被约束,害怕自己无法合格,各种各样的担忧不断在脑海中浮现。但想了想董老师讲过的那些例子,我决心挑战自己,让党来考验自己,让党来约束自己。于是,我上交了入党申请书,申请加放中国共产党接受党的考验。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有些事情又让我动摇了。看到那么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目的都只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发展。就为了能找一个好一点的工作。为了这个目的,他们一直在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工作,说着自己不想说的话。这让我回想起了那些腐败案件。难道说我也得变成那样的人才能早日加入这个组织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拒绝。如果这是一个不能说真话,不能表现真实自我的组织,那么我拒绝加入,如果这个组织中有很多这样的人,那么我拒绝加入。

在大一最后一个学期期末,我参加了我们学院组织的,下乡支教活动在活动中。我认识了几个大二的学长学姐。他们改变了我对党员的看法。他们中有两名党员,还有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有的形象。感受到了党员的先进性,那时我才认识到,真正的党员中那样人的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有着崇高的理想。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奋斗着。成为这样的一个群体中的一员成了我日思夜想一件事。

昨天,张老师的课更让徘徊中的我下定决心。张老师还决解了一个我想了很久的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为了达到那个人生境界。他让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虽然现在我没有好的答案,但我有了一个新的思考的方向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能有一个更了的答案。

以上是我重新树立入党信心的思想汇报,请党组织予以批评指正。

此致

7.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 篇七

一、错误的翻译观念

学生对翻译及翻译学习的错误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翻译的目的。

很多学生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实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 把翻译学习等同于技巧的学习, 以为掌握翻译技巧就具备了翻译能力。由于存在这种错误认识, 学生片面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字面对等, 常造成死译、硬译, 且把翻译技巧当作公式记忆, 但在练习翻译时发现, 并不是简单套用这种机械转换的公式就能得出准确、通顺的译文。

2. 评价标准。

尽管在传统翻译教材中对翻译标准提供了多种说法, 但“信达雅”及类似的标准占主导地位, 这些说法基本都以“信”或“忠实”为首要准则。这种评价标准在学生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而多数学生对“忠实”的理解就是字面对应。此外, 在语言表达方面,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在翻译时喜欢用大词、难词及复杂的结构以显示自己词汇丰富, 语法掌握得好, 认为使用的大词、难词越多, 句型越复杂, 译文质量就越高。受这种观念的指导, 本来通过常用的词汇、简单的句型就可以将意思表达清楚的情况下, 学生却选择用长句、从句和生僻词汇进行翻译, 结果常常适得其反, 导致译文冗长, 甚至晦涩难懂。

3. 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翻译教学忽视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在学生心目中, 原文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 译者则处于从属地位, 完全是被动的。这种错误的观念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造成学生缺乏质疑精神, 盲目接受原文的全部内容, 很少会考虑到原文也可能存在错误。在错误观念的影响下, 学生把自己当成实施语言转换的机器, 养成了“拿来就翻”的习惯, 还没弄清原文的写作背景、目的、读者及译文的预期功能、目标读者等信息就着手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便敷衍了事, 不做调查研究, 以这样的方式练习翻译, 能力必定难以提高。

4. 外语能力与翻译能力的关系。

很多学生认为懂外语就可以做翻译, 把外语能力与翻译能力划等号。学生以为如果外语能力过关, 再学习一些翻译技巧, 就可以胜任任何翻译工作, 因此有的学生对翻译课不够重视, 有的学生则把翻译学习的过程变成了语言学习的过程, 重心始终停留在语言层面。

二、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

针对上文所述的错误观念,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予以纠正, 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

首先, 让学生清楚翻译的真正目的。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现象, 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真正目的。换句话说, 翻译的目的在于沟通。如果译文的读者看完译文后不知所云, 那意味着沟通失败, 翻译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 教师还应告诉学生, 翻译技巧对译者的帮助是有限的, 仅凭技巧无法做好翻译。其次, 让学生知道评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信达雅”并不是评价翻译的唯一标准, 尤其对非文学翻译而言, “信”或“忠实”往往不再是翻译的首要标准。在非文学翻译实践中, 译者可以根据文本类型、目标读者、译文预期功能、客户的要求来确定翻译策略, 评价译文的标准通常看译文是否在译语情境和文化中实现了其交际功能。此外, 在语言表达上, 教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帮组学生摆脱炫词汇、炫语法的心理, 使学生意识到大词和长句的频繁使用反而会弄巧成拙, 给译文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把简洁作为追求的目标, 在翻译时尽量选取简洁的表达方式, 避免冗长和累赘。再次,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着手翻译前, 先要了解原文的写作背景、目的、对象及译文的目的、读者等信息, 在此基础上确定翻译策略。在阅读原文时要带着批判的眼光, 原文也可能出错, 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 对于出现的错误不应视而不见, 照搬到译文中, 能纠正的要尽量予以纠正。对于原文中不懂的地方, 如涉及文化背景或专业知识的地方不能一带而过, 凭自己的理解翻译, 而要通过调查研究扫除对原文在理解上的障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还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最后, 让学生清楚外语能力不等同于翻译能力。要做好翻译所应具备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包括: (1)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不单是指外语能力, 母语能力也同样重要。也就是说, 扎实的双语功底是做好翻译的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重视母语水平的提高。 (2) 调查能力。实用翻译涉及领域众多, 译者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但不管掌握了多少专业知识, 在翻译中也难免遇到不懂的内容, 这就需要译者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调查, 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在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这个庞大的资源库进行调查, 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 并将查询过程中了解的新知识积累起来, 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判断能力。分析判断的对象小到单词、词组, 大到句群、段落。通过分析原文的语言逻辑、文化背景和文体修辞, 梳理原文句群、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明确整体布局, 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原文传递的信息, 辨明原文的语域、语体, 把握原文总体的修辞特征。无论对于透彻理解原文还是确定译文的表达形式, 分析判断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需让学生意识到分析判断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四、结语

正确的翻译观念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和翻译水平的真正提高, 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如分析判断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正确的翻译观念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然而纠正错误的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反复强化正确的认识, 以期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

参考文献

[1]Nord Christiane (2001)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9.

[3]申连云.中国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的缺失[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1) .

[4]王银泉.非文学翻译:翻译教材建设和翻译教学的思维转向-对国内近年来相关翻译研究的解读[J].外语届, 2009, (2)

8.青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篇八

关键词:月光族 经济发展 消费观 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了“月光族”,过着“富,富不过30天;穷,穷不了一个月”的月月光生活。那究竟什么什么才是月光族?又应该如何对这些青年进行思潮教育呢?

月光族,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指的是将每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的人,所谓花光用光,身体健康。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轻一代,他们与父辈勤俭节约的消费观不同,喜欢追逐新潮,扮靓买靓衫,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想买就买,根本不在乎钱财。“月光”们有知识,有头脑,有能力,花钱不仅表达对物质生活的狂爱,更是他们赚钱的动力。老辈信奉“会赚不如会省”,对他们的行为痛心疾首;而他们的格言是“能花才更能赚”,花光用光自得其乐。

要想正确引导青年的消费,实施对青年的思潮教育,就必须先了解清楚出现“月光族”的原因。

月光族,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词汇。它的出现离不开社会的变化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越来越多的西方思想涌入了国门,充斥着我们的社会。显然,生活在其中的青年必将受到影响。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使我国的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速度,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物价也飞速增长。年轻一代往往是大学刚刚毕业就面临着就业,结婚的问题。从目前来看,虽然很多青年有知识,有头脑,有能力,但在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时候,能找到一份工作已经很不容易,至于工资,更是很不容易高。而这时的年轻人风华正茂,是最需要装扮自己,享受生活的快乐的时候。再加之婚姻的压力,在男女朋友的期间就需要有浪漫的代价,要结婚时更是要有房,有车。这样,青年就不得不将每个月自己的工资全部用来消费,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

再从青年自身的思想来看。

他们接受了许多西方的思想,认为人生在世,应该及时行乐,明天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实用主义思想在广大青年中很受欢迎。他们认为有了钱就应该花,应该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穿的时候就穿,想吃的时候就吃,想喝的时候就喝,没有必要为了明天而折磨现在的自己。因而,他们的消费观也不是很合理,与老一代的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有很大差距。

我们了解了产生月光族的原因之后,就应该对症下药,积极引导青年的消费。我们可以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解决。

一方面,我们要引导青年积极“开源”。要想有更多的金钱的源头,青年自身首先要增强自己的“开源能力”。青年在上学阶段,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一定体现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有些学生学到的知识很死板,不懂得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有些学生仅仅只会书本上的一点点知识,或是说只会老师交给的点滴知识,没有自学的能力;有些学生...这些学生有时候可以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但那并不代表他的知识多。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有丰富知识的人,他也许在考试成绩上来看,很一般,但他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阅读到的课外知识很多,并且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人才。青年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后,就有了“开源”的第一个条件。其次还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这是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具有社会性,在生活或是工作中与人交往那是不可避免的,良好的与他人合作可以大大增强自己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因此,青年要学会与别人相处。总之,要使“艰苦奋斗”的思想深入青年的头脑。

另一方面,我们要引导青年学会“节流”。老人常言:“会赚不如会省”,虽然这句话很多青年人不赞成,但流传下来的古话还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要想不“月光”,学会省也是很重要的。因此,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青年中最容易出现的有互相攀比,从众还有标新立异的心理。对于攀比心理来说,要从小做好对小孩子的教育,教育他们不能和其他的小朋友比吃比穿。而对于从众心理来说,这是大众的共同心理,有时候即使是较为成熟的终老年人,也会随波逐流,跟着别人走,但我们要尽力的克服。要明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别人需要的东西,自己不一定需要,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而标新立异的心理,则更多的体现在现在刚刚走向社会的,或者已经在工作中小有成绩的80,90后,标新立异是他们吸引别人注意,发扬个性的一个表现。但如果过于标新立异,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不仅不能突出自己的个性,还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很怪异。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树立求实的心理。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来决定自己的消费。青年节流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可以制定每个月的生活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来支出;自我控制消費;不要贪图玩乐,等等。要使青年树立“勤俭节约”思想。

总而言之,对于青年的思潮教育,要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求实消费”,“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使这些思想深入人心,避免“月光”,从而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具体方法有:青年与老一代人进行交流学习,让他们互相发现对方思想的优点;青年之间的沟通;使青年认识到“月光”的许多弊端,等等。

当然除了要正确引导青年的消费外,还要有社会的共同发展。社会需要给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社会与青年自身的努力之下,相信可以使青年生活合理有序,同时满足自己适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立思.社会思潮与青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2]黄蓉生.青年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7).

9.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篇九

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学会理财的第一步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那么,怎样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呢?投融贷工作人员总结了以下几点:

1.懂得积少成多

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自己手头上的钱并不宽裕,而投资得有一大笔钱才能开始,他们认为投资一次性至少也得上万的,否则没什么意义。其实这种心理是错误的,财务自由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百万富翁的钱也是从小钱攒起来的。

2.为实现财务自由做准备

有投资者不愿意投资,因为他们不想10年20年才成为富翁,他们更喜欢享受眼前的生活。这种思想的不利之处在于,10年后他们将面临的问题是他们是否比现在过得更好。所以从现在开始,节约下来的每1元钱,都是将来实现财务自由的坚固基石。花10快钱与花20快钱相比也许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时间长了,所产生的贫富差异却十分悬殊。所有,当前的生活条件是由过去所做的投资决定的,不妨从现在开始,为将来实现财务自由做好准备。

3.勇于投资理财

有些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存不下钱来,主要原因是他们花出去的钱,并没有为其带来任何回报。美国对年收入万美元或持有300万美元资产的有钱人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富人会把他们全部收入的30%左右拿去投资或储蓄,这也是他们成为富人的首要原因。因此成功地进行储蓄和投资是极其有必要的。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轻易自满,定期储蓄更是不能贸然停止。

4.咨询第三方理财机构

10.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篇十

在多年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有意或无意实践着有效教学的三大铁律。有效教学“三条铁律”,第一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第二条:“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第三条:“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实践证明,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往往决定教学方法。本课内容有两大块——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这些内容都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是具体的感性的,没有新的抽象的概念和深奥难懂的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直接的消费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熟悉课文,然后让学生充分讨论四种消费心理引发消费观念的利与弊,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及消费行为,体认自己的消费观念是否有误区。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的时候,必须先学后教。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先学”立足于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呈现。“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教师的道德境界和自身知识水平会影响学生道德境界的提升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如在讲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时,引导学生体悟消费不能吃光用尽,做月光族。要正确处理消费和理财的关系,将多余的资金作为生产要素,投到生产中去,创造社会财富和增加收入。如在讲解“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时,引导学生注意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平衡,点拨学生体悟人生的意义,非物质层面的种种欲望的满足而是精神层面的超越和心灵上的海阔天空。如在讲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时,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理解什么是“吃的好”和什么是“吃的健康”。当学生需要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必须先教后学,边教边学,但“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

11.树立和践行正确的利益观 篇十一

一个境界。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利益观,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毛泽东说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从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过“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并且多次强调,检验判断改革政策和工作都要始终坚持和考虑“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江泽民同志指出:“每个干部都要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了干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些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堂堂正正”。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 ”,他要求领导干部要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我们党的几代领导核心的这些论述,深刻地启示我们作为共产党的一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利益问题上,必须与党的性质保持一致,必须时刻记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既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我们共产党员及其领导干部的利益观的根本所在。作为共产党人就应该牢固树立这样的利益观。

四个原则。对于党员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章程》写的非常明确,我们党的领袖们论述得也很深刻和全面。《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写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论述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时,党章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因此,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利益观,必须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把握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的最高利益的原则。我们的党来自于人民,她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如果不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党的最高利益,则意味着对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背叛,对党的性质的背叛。

二是把握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的原则。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说明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凡是与群众利益不一致的 ,必然与党的利益不一致,违背了人民的利益也就违背了党的利益,因此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其他的利益放在后边。

三是把握党员必须把自己放在群众之中,不能游离于群众之外的原则。说明了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存在的根基,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不能生存,更不能发展。

四是把握任何党员都不能凌驾于群众之上的原则。说明了我们党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与此相反的工作方法,如从领导到领导,或从领导到群众的工作方法都是错误的。这些就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利益问题上的规定。

三个自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重要的,他能在思想观念上给我们以指导,能使我们时刻想着正确的利益观。实践正确的利益观,即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正确的利益观,则更加重要,它是实现党的宗旨,实现正确理论指导实践的关键一环。因为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的高度一致性,正常情况下,党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关系是很好处理的。因为党员和党员干部作为个人的时候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不一致,这时处理好党员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就是对领导干部是否树立践行正确的利益观的严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践行正确的利益观,必须在行为上自觉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是自觉处理好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这是践行正确的利益观要处理好的最重要的关系。党员干部作为具体的人,是社会的一个分子,一般而言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整的利益即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有时侯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党员领导干部.践行正确的利益观时,要遵循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这里的个人利益不僅包括党员领导干部的干部的利益,还包括家庭成员和亲属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整体利益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党的利益。因此,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

二是自觉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这一关系比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还复杂了一层。这里的局部利益指的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在处理这一关系时,要遵循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在处理这种关系的困难在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也是人民的利益,有时候赏领导干部就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或迫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人民的压力,会牺牲全局利益保护局部利益。这种扩大了的“个人利益”,往往会使当事的党员领导干部忘记甚至不顾全局利益,用大的人民利益之失换取小得人民的利益之得。因此,牢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使局部利益随时随地服从全局利益,意义更加重大,更能体现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战略眼光。只有谋划好全局才能谋划好局部。这就是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

三是自觉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从理论上讲,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应该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出现二者不一致的情况。这种不一致有时表现为从眼前看见有益的,而从长远看则是不利的;有时表现为从眼前看见无益的,而从长远看见有益的。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最能考验党员领导干部的胆量和见识。面对这种不一致,领导干部一定要遵循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绝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而招致长远的大害,也不能为躲避眼前的小害而放弃长远的大利。只有从长远利益出发,才能找到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正确方法。这就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的道理。

12.IPO新政树立了正确的改革理念 篇十二

点评:《意见》正式版本与此前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 突出市场化发行, 引入券商自主配售机制, 从审批制逐步向注册制靠近, 大方向上继续推进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主要亮点包括:缩短审批时间, 提前招股书披露时间, 延长核准文件有效时间;引入券商自主配售机制, 提高网下配售比例并优先向机构投资者配售。

更让笔者振奋的是此次改革体现的理念上的创新, 可以看出, 此次证监会发布的《意见》突出了发行改革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理念, 证监会只关注信息披露, 只“对发行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内容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 不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作出判断”。这就代表IPO的整个游戏规则全变了:以前公司需要取悦的是证监会, 现在是投资者, 向市场归位不言而喻, 同时表示监管部门放弃了部分部门利益。

证监会在证券市场中的角色定位正在从“家长”向“裁判”转变。证监会监管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行政管制的成分不断减少, 司法治理的成分不断加强。《意见》中发审委的工作重心明显从新股投资价值判断转向对信息披露的监管, 同时扩大了参与新股发行报价的投资者数量, 调整了网上网下配售比例并建立回拨机制, 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将新股发行议价权还给市场。

13.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篇十三

去过西湖的人都知道,哪里有一道风景就是“苏堤春晓”,那是当年苏轼为疏通河道将淤泥堆积而成的,如今它已成为人们纪念苏轼为官政绩的一个见证。自古以来为官一方的人都希望做出政绩取,活得好名声,但“政绩”和“工程”连起来,政绩立刻就变味了,人们很容易把它和一些否定词联系起来,诸如“劳民伤财”“急功近利”“浮华无效”“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等等,因此为官者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既施展自己的才能,又能增强公信力。

陈东运副校长在“官德教育”授课中对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了科学的指引,我个人理解最深的有两方面:一方面要明确创政绩到底是为了谁,只要是为老百姓、为国家、为社会而不为个人捞政治资本就走对路了,另一方面要明白脚踏实地的道理,不要光想着做大事,能为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小事,只要搬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哪怕不起眼,同样也是老不起的政绩。

新提拔的干部都想做一些实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一定要把握“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的政绩观

第二十二期专业技术班邱红玉

14.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篇十四

正确树立一个党员的人生价值观正确树立一个党员的人生价值观要求我们首先树立合乎时代发展的人生价值观。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当下社会不可避免的有一种“金钱即财富”的想法。但实际上财富并不只是权力、地位,金钱,它们只是财富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种而已。也许现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难都让你觉得难过,但这都是你的财富!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从苦难中走来的。在逆境中,我们会经受各种考验与锤炼,百炼成钢,成就我们非凡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苦费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结局而不是过程。只要我们有乐观主义进精神,我们遇到的困难险阻也可看成财富.人是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现实世界、物质世界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理想世界、精神世界则是人生活的动力和价值取向。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反对的是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我们提倡的是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

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在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共 产 党员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树立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树立共 产主义远大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另一方面要抵制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腐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系,抵御一切错误的思想观念。”

以前若看到这么一段话,我会很不以为然,觉得太过于理想化。但是,共 产 党的人用事实证明了他们是可以很好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2008年的雪灾,用生命抗击灾难的是我们伟大的共 产 党员:壮歌一曲憾潜川的抗灾巾帼英雄徐翠萍;弃生命于不顾奋力抢救群众救命粮的杨帆;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抗灾英雄周文山„震撼世人的汶川大地震,舍己救人的也是我们伟大的共产党员: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许许多多党员干部,怀着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的情感,冲破塌方和泥石流的阻隔,冒着飞石和余震危险,徒步数小时甚至十数小时,进入重灾区,而我们的温总理也在最快的时间里奔赴灾区,指示人们奋力救人,“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很简短但却有力的一句话感动了全中国数十亿人民;“有一种倒下,可以托起生命;有一种抉择,为人民点燃希望。灾难突如其来,很多基层党员干部面临生死的抉择。那一瞬间,他们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马前国、龙德强、罗鸿亮、王洪发„一个又一个的基层党员勇往直前感染了无数的人民群众抗击地震,抗击灾难。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的党员用他们的鲜血,用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大爱抢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通过党课的学习以及党员伟大事迹的感动,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不仅要在理论上、思想上有所提高,更应该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党课学习注重效果,看重实际,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学以致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将其灵活的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当中,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共 产 党员。

汇报人:郭微

15.让阅读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篇十五

古人云:“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材, 首先必须把孩子教育成人, 让他们从小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德育过程中, 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 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等, 对于不同的孩子要运用不同的德育方法, 其中让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关键的方法就是阅读。

如何让阅读帮助孩子确立远大的人生思想呢?

家长和老师通过和孩子的共同阅读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不论中外, 大部分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具有主题单一、浅近、具体、明朗、富于教益这一特点。家长和老师在和孩子共同阅读的时候, 可以让孩子很容易地分析作品中的美丑和善恶。如《伊索寓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每篇故事都很浅显, 但是每个故事都蕴含着一个能受用一生的哲理, 所以不论是《狼和小羊》还是《想吃葡萄的狐狸 》, 孩子都可以很容易地分清楚其中的哪些是“好人”, 哪些是“坏人”, 哪些是有意义的事, 哪些是愚蠢的事, 这些鲜明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 都可以作为德育的资源。结合故事说理, 让枯燥的讲道理变成有趣的说故事, 可以消除孩子厌恶听道理的消极心理, 可以和孩子拉近距离, 从而使得德育的效果显著。有时候, 孩子甚至会自己通过这些故事感悟出道理, 这比成人对孩子反复强调的效果要好得多。

家长和老师通过给孩子讲解儿童文学树立典型形象。很多儿童文学中的艺术形象和孩子年龄接近, 年龄特征也就很相似, 通常表现为好奇心强烈, 爱冒险, 有时候会犯点小错误, 等等。孩子们和这些儿童文学接触的时候, 就很容易和这些角色交上朋友。最著名的一个典型角色是木偶皮诺曹。这本是个有很多缺点的男孩子, 和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孩子差不多, 但是通过一次一次冒险, 遭遇, 小木偶最终成为一个诚实、善良、有爱心的好孩子。这个长鼻子木偶不仅长得很有个性, 也很有个性。很多孩子在阅读《木偶奇遇记》时, 有时候会感觉这写的就是自己的故事。而最终伴随木偶的成长, 孩子们的内心也在成长, 在阅读过程中, 善良、诚实、有爱心这些优秀的品质也会渗透于孩子的内心世界。当然, 中国儿童文学中也不乏此类典型形象, 如勇敢、爱冒险、爱幻想的皮皮鲁《皮皮鲁外传》;聪明、善良的鲁西西《鲁西西外传》;调皮、滑稽但很有自己思想的戴小桥《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淘气但懂事的桑桑《草房子》, 等等, 甚至这些儿童文学作家笔下的中国孩子角色和我们的孩子的性格、见识、理想等更接近, 孩子可以更容易接受他们。家长和老师可以让这些艺术形象成为孩子的榜样, 让孩子们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从而提高修养, 和他们一样, 树立远大理想。

孩子可以通过阅读达到自我教育。这里说的教育, 除了知识的传授外, 更多的是情操的陶冶, 美感的教育。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生动幽默, 人物形象生动。通过阅读, 可以陶冶孩子情操, 明白什么是美的,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 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热爱生活, 热爱世界,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是不是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都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呢? 其实不然, 在我们周围, 有一批披着儿童文学作品的外衣, 实质是一些无聊垃圾的读物在腐蚀着孩子的思想。如一些光怪陆离的恐怖小说、鬼怪小说等。有的孩子可 能为其中刺激的情节所吸引, 但是不知这些书籍对于人的成长根本没有任何好处, 甚至可以说有很多害处, 如让孩子的思想消极, 或者产生一些恐怖的情绪, 等等。在平时选择时, 家长和老师尤其要注意, 千万不能让这些书籍腐蚀孩子的思想。有必要的话, 甚至在书到达孩子手里之前, 自己先看看, 看看是不是适合孩子, 同时通过阅读, 和孩子找找共同的话题。

16.树立正确是非观 篇十六

关键词:学习目标取向 掌握取向 表现取向

一、两个心理咨询案例引出的问题

案例1、“我不想考试”——某成绩好学生的苦恼

来访者主述:还有一周就要进行(初三的)摸底考试了,我不想参加考试,因为我既担心自己考不好又担心自己考得好。我和好朋友成绩都不错,在初三前总是我排第二她第三,可现在一般都是她第二,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如果这次考试我考得不好(得第三),我会非常生自己的气,而且觉得同学们会议论我怎么又没她考得好,她肯定会用得意的眼光看我,真受不了她那样!如果我考得好(得第二),我也会很难过,因为我觉得她肯定会生我的气,比她考得好。在考试时,我也会受她影响,忍不住看看她的考试进度什么的。我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哭)。我现在很不想考试,特想一个人在家安安静静的复习。

案例2、“考砸了,不想学了”——某成绩差学生的苦恼

来访者主述:这次英语和语文没有考好,班主任批评了我,并给我爸打电话报告情况。爸爸很生气,要我明天“给他拿出一个东西来”,否则就停止我的课外活动以及特长训练。我根本就不知道爸爸要我拿出什么东西,我也不敢问他。本以为这次能上升几个名次,没想到反而还没有班上的小A(成绩差)考得好。我真的不想学了,什么都不想学了!(哭)

案例1中,由于来访者在学习目标取向上树立的是以取得好的成绩/排名、获得大家认可为目标,因此对于考试的看法就是“考试就是为了获得好的成绩和排名”,而且会特别关注考试之后的分数,同时和朋友间产生不良竞争,内心受到伤害,对于考后即将进行排名犹豫不决,找借口不参加考试。即,来访者以成绩为学习目标取向,在内心与朋友形成不良竞争,考试压力过大。而案例2中,由于来访者和父亲在学习目标取向上树立的是以取得好的成绩/排名为目标,因此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焦虑万分,并伴有不理智行为(“威胁”孩子)。这两个案例表面上毫不相干,但其实质都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学习目标取向。

二、学习目标取向的作用

学习目标取向是指个体对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的知觉。可被分为掌握取向(关注理解和掌握)和表现取向(关注自己的表现和别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学生在学习中一般会以某一种目标取向为主,也有个别学生两种目标取向都弱。

教育实践中,很多学生由于在学习之初过分关注成绩(即以表现取向为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片面追求表现和有用性,忽视了对知识的实际掌握,因此自感“努力学习”但成绩不见起色,便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开始厌学。也有些成绩好的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关注排名得失,感到学习就是为了表现自我,进而容易造成考试焦虑以及由成绩波动带来的严重挫折感。

这些现象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中学生对学习目标取向的普遍偏离。只有以掌握取向为主的学习目标取向才能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才能保证学生的可持续进步,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调整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取向(以掌握取向为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掌握取向的方法技巧

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以及对学生学习目标取向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取向。但是教师如果不鼓励“以取得好成绩”为学习目标,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吗?如果不给学生施加成绩的压力,学生能考取好成绩吗?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可以尝试实践以下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掌握取向”的学习目标取向,学生会慢慢变得爱学习,教师也能以更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各方压力了。

1、注意师生关系和平时沟通

教师的一言一行透露出的教师自身对学习目标取向的观点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目标取向的树立。师生的有效沟通能促使师生关系越融洽,没有好的师生关系是无法达到教育目标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对平等的追求,因而学生会主动调整自我意识,不必产生“时刻证明自己”的高压力,不会认为学习是做给别人看的。教师可以经常问问学生:“考试感觉怎么样?难度如何?”,“语文记得考了什么题目,你觉得是考察你什么能力?”,“通过这次考试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不要太担心分数,老师更关心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此时更易出现的反应是关注获取学习中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学习材料,寻求获得对知识的准确理解;遇到困难寻求帮助;相信努力中将带来收获;喜欢有挑战性、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任务。这样的沟通能促进学生掌握目标的建立。但如果教师关注学生在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强调学生间的排名竞争等,学生则易关注公众形象,注重表现能力,不利于掌握目标的建立。

总之,教师与学生沟通学习问题时,要注意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为主,不要侧重于分数和排名;对学生的情绪反应表现出关心,了解学生对考试的看法,并加以权威性的引导。

2、巧妙引导归因方式

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如果成功归因于运气好、猜中了考试重点,或者失败归因于自己没有能力,容易引导学生错误的学习目标取向。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在成功和失败时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即将进步归因于自己平时的努力和付出,将失败归因于知识系统的掌握不够全面。

在本文开端的第二个心理咨询案例的解决中就使用了此方法。案例2的大致咨询过程:

1)引导来访者理解父亲的心情——父亲很替自己的考试成绩着急;

2)引导来访者分析英语、语文失分的地方——英语的听力和语法失分多,语文的阅读和默写失分多;

3)分析英语听力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认为听力之所以没考好是因为考试时远离广播听不清楚(一方面反应了来访者对英语听力的不熟练,另方面反应了平时没有练习过在普通环境中练习听力)——引导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平时多加强听力练习,安排时间在客厅等不太安静的地方进行听力练习);

4)分析英语语法考察的能力——来访者错误的语法题多为两个选项中选择不准确,来访者认为自己是粗心(实质反应细节的知识没有掌握,平时只注重了大概知识的掌握,只注重做题的数量,没有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和仔细辨析知识点)——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注重对做错题的分析,注重准确掌握知识细节);

5)分析语文阅读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自述对阅读答题思考较肤浅,没能深入(反应了来访者平时的阅读量和质量不高)——建议来访者在阅读课外文章后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观点,看一些评论性文章,也可以与父亲一起探讨文章观点,也可以将本次考试的语文阅读题与父亲一起讨论;

6)分析语文默写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自述由于此次考试通知较晚,没有很多时间背诵古诗词,以前虽然背过但是都忘记了(反应来访者没有掌握记忆的规律,没有进行平时的及时复习)——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按照记忆曲线来拟定背诵时间表);

7)分析父亲为什么以课外活动和特长训练时间来“威胁”来访者——父亲觉得来访者没有能够很好的权衡课外活动等与学习的时间,从而耽误了学习成绩——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将以上方案列出时间表给父亲,安排好学习和活动时间,多与父亲交流。

咨询结果:来访者对自己的学习安排充满期待,很有信心的向咨询师道别。

咨询后的思考:来访者从咨询中认识到自己平时的学习都是按自己假设的考试重点进行,没有全盘规划以及系统性复习知识,没有注重学习的框架性和细节性,因此在复习了所谓的重点后认为自己能取得好的排名,结果大失所望,这也反应出表现取向的危害。而之后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来访者意识到进步的方式方法,对学习充满期待。

如果教师或家长能先将成绩放一旁、耐心与学生探讨错误/失败的原因,也就代表宽容了学生的这一次失败,能平缓学生的情绪,进而帮助学生冷静分析失败,让他通过挫折获得更大的收获和学习的动力,这就是在调整学生的学习目标取向。宽容而不纵容,何乐而不为?

3、有技巧的奖励

在关注学生表现和给予奖励时,教师要强调学生在任务中的质量,使学生朝向“掌握、取得持续进步”的方向,而不是要学生们比赛做得怎么样。学生采取表现取向的根源是为了体现自我价值,因此降低学生的表现取向就要求教师对学生采取有效表扬或其它奖励方式,这也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而教师不恰当的表扬易引发学生间不良竞争,破坏师生关系。

1)应考虑学生投入学习的努力水平,对所有取得进步的学生都进行表扬,不应将认同基于学生的绝对成绩水平。

2)什么时候奖励?奖励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继续提高努力强度,因此应该放在获得成就以前给予奖励的承诺。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观念:如果他投入一定的努力,就有机会获得奖励。学生可以是保持较高的水平获得奖励,也可以是改善令人不满意的表现而获得奖励。

3)奖励什么?在奖励时,要提供信息反馈(即有效的表扬)、鼓励学生欣赏自己的知识提高或能力发展,而不是给一个奖励(例如说一句“你真棒”)就可以了。要让学生认为老师之所以奖励他是因为他取得了重要的有价值的成果(如学会了某些知识),而不是因为他达到了目标本身(如考试进步多少名次)。

4)表扬是常用的奖励之一,如何进行有效表扬呢?

a.表扬要有具体的表扬内容,而不是空洞的或注重形式的表扬。

“作文写得真好,这么整洁”,这种表扬空洞而且没有特别之处,注重于形式;“作文写得真好,尤其是文中还提到了一些你独特的观点和想法,比如……,你觉得呢?……我感觉你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这种具体的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表扬的诚恳以及认识到自己具体在什么方面做得好。因此具体的表扬能真正起到强化期待行为的作用。

b.表扬应该是赞赏性的,不是控制性的。

表扬重要的是作用是作为信息反馈来加强沟通,鼓励学生继续出现教师期待的行为;表扬不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估。有效的表扬是表达对学生努力和成就的赞赏,让学生从教师的赞赏中学会注重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让学生注重自己在取悦教师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或注重为了取悦教师自己应该怎么做。赞赏性的表扬能让学生慢慢学会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教师的支持。

c.表扬应是真诚的。

表扬要简单直接,语气自然不夸张;表扬要用直接的、描述性的句子,而不是过分热情的表达;避免模糊表述,不要让学生将表扬当作是顺从教师得来的,所以要表扬时指出具体成就,认可学生有价值的努力或毅力。例如表扬时应说“好!你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了!我喜欢你这种不轻易放弃的拼劲”(而不是说“很不错”);又例如:“我喜欢你朗读这个古诗,特别是你朗读时的表情和语调变化,很有感情”。还有,引导学生注意自己学习到的新技能或取得的进步,例如:“我注意到你的作文中用到了各种不同的比喻手法,这样读起来我感觉很有趣。”表扬时要注意将言语表扬和非言语赞赏结合,即面部表情、体态与言语的一致性。做一个聪明的表扬者,变换表扬的词语和句子,让人不会觉得乏味。

4、提高学习信心

1)使缺乏学习信心的学生认识到学习需要努力,学习需要花时间,会有困惑和错误,但是坚持和细致的努力最终会使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中的困难通常不是因为学生缺乏能力或不努力,而是他们缺乏对这类任务的经验。如果他们有耐心、坚持,加上教师的帮助,就能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

2)在观察学生的表现和给予信息反馈时,要注重“掌握”,强调学生参与任务中取得持续进步的程度,而不是将学生和其他同学比较;

3)引导学生将失败看成是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标志和机会,而不是在这个领域缺乏能力的证据;

4)在考前向学生们解释强调,考试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提供信息反馈,是看看学生掌握知识怎么样的机会,也是应用学习知识的机会。

5、避免学生间不良竞争

班级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应该有共同的规范和期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而不是竞争,这有助于学生关注自我提高而不是与同学作比较,具体来说:

1)在平时分组活动时,不要按照能力或成绩来分组,不宜采取竞争方式;

2)经常组织学生们成对或组成小团体进行学习,参与知识的社会性构建;

3)不仅仅鼓励关系好或有共同兴趣的学生们进行团体作业,更要鼓励不同兴趣、不同成绩表现的学生组成团体进行学习或完成任务。

五、结束语

17.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篇十七

——读《共产党人的12个幸福观》胡 杰

什么是幸福,幸福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你的生活态度。有人认为能随心所欲就是幸福,有人认为奢侈享福就是幸福,有人认为心想事成就是幸福,甚至把幸福量化为“有房有车有权有钱”。最近看了一本书——《共产党人的12个幸福观》。个人理解的幸福就是持久的、稳定的满足感,是一种主观的认知,是一种体验。其实,世间的事物就看你怎么看。忧和喜只是事物给你带来的两种不同的心情。好运和恶运就像一块铜板的两面,只有不会领悟人生的人,才会极端地把它们对立起来。

古今中外,多少人为了财富抛尽韶华,为了英名付尽青春,为了权力苦熬人生。功名利禄是挡不住的诱惑,一辈子一路狂奔,但是忽略了一路的风景。有句广告词说得很好:“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人生的最大财富是幸福指数,但是很多人没有找到幸福,以为幸福就是有钱有势,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幸福是可以寻找的,可以造就的,可以感知的,幸福的钥匙就在自己手里。如果我们把幸福的目标定在有饭吃,有衣穿,有一个好心态,有一帮好朋友,有可解决温饱的工资收入,天气好出去散散步,有余钱剩米再出去旅旅游。我们会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幸福在哪里?幸福在自己的心里,在主观的感受里,在自己的生活习惯里,在奉献社会的努力当中。我们的社会为每个人追求和实现幸福提供了基本条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共产党人应该树立正确幸福观。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要理性追求幸福,勇于学习、勤奋工作改变现实,扩大幸福的分子,控制自己的欲望,缩小分母,以平常心来淡看庭前花开花落,以求索心来追求知识能力的提升,以感恩心来对待组织、对待工作、对待生活,以平和心来体验平凡的幸福。党员干部要做到廉洁从政,为群众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人民幸福的基础上,不能过分追求物质财富,更不能违法用权,以权谋私。要办好事办实事,为群众谋幸福,从而在这里面享受事业的成功感和群众在我们做工作后能够有所分享的幸福感。

追求幸福,就是追求希望追求未来。党员干部要追求幸福,就要确立科学的人生目的、生活目标和工作目标。把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上;把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建立在忘我的工作中;把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建立在服务群众中。

18.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篇十八

大学生就业是国家极为关注并极力解决的民生问题,但就业归根结底是大学生个人的事情。当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大学生唯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自身发展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大学生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社会中,就业职位的层次分布是呈三角形的,从顶端向下,各职位层次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逐渐下降,数量逐渐增多。“供需矛盾”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职位的分布与就业层次、薪酬水平等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GDP增长将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职位数在600万—900万之间,而每年新增劳动力和需要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新增职位数,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将向社会职位的“三角形”靠近底端的方向移动,大学毕业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已势在必行。

自我分析,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

就业目标是为实现职业目标的一个准备,在现阶段,就业目标要实事求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结合自身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制定一个适中的就业目标显得尤为重要。面向基层就业,牢固树立基层服务意识

基层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自主创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基层还是一种意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性工作做起,都需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工作态度。面向基层就业,是时代的召唤和国家的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必然的选择。

总结

总之,面对越来越难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只有学会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审时度势,脚踏实地,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又到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季,据报道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创历史之最。最近一则新闻读后让人挺心酸的。据报道,北京一名高校女生因毕业后就业不理想,选择了跳楼自尽。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当今大学生们如何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笔者认为关键是理清就业思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具体表现为“一降、二升、三适应”。

一降,即降低就业期望值。在校期间都做了一个完美的“就业梦”,梦想自己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一旦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才发现理想与现实是如此遥远。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降低就业期望值,拓宽就业范围,树立大众化就业观。理想就业不是非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进入国企才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工作岗位。从就业地而言,不一定非扎堆城市不可,也可以考虑乡镇甚至边远地区。从薪酬待遇而言,也不一定非要高薪不可,从低薪就业开始,先赚取经验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升,即提升自身素质。一方面要提升自己就职的能力。要认清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适岗准备;要注意培养求职技巧,求职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涉及到很多细节性问题,如言谈举止、交流沟通等,应在平时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这样在求职时不至于因“小”失“大”,错失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胜任实际工作的能力。现在用人单位都希望录用一些对本单位有用之才,谁的综合能力强,谁能为用人单位带来财富和荣誉,谁就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时刻注意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水平。

三适应,即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必须明白,就业严峻是相对的,机会永远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在校期间,就要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社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在就业岗位尚未落实之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各项竞聘准备;竞聘岗位时,要沉着冷静,从容面对;无论求职成败,都要自信乐观,要有越挫越勇的坚强意志。同时还应随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求,为自己的发展设定长远的目标。

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们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去争取、拼搏、奋斗,闯过就业这个难关,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位置。

2谈谈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简要回答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① 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② 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③ 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④ 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⑤ 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⑥ 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靠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干什么”等问题。

二、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前提下,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

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相当数量的知识,还必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

五、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

六、加强自我修养与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并且把目标进行分解,然后设计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图,并且付诸行动,经过不断努力和调整,直到最后实现我们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赖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多方面的紧密配合与全面推进。

3当前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如何更有针对性的获得就业信息?

第一,通过学校就业主管部门获得信息。第二,通过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获得信息。第三,通过社会各级人才市场获得信息。第四,通过新闻媒体获得信息。第五,通过社会关系网获得信息。第六,通过社会实践(或实习)过程获得信息。第七,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第八,通过各种类型的“人才交流会”、“供需见面会”获得信息。

4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有哪些?

1.有到学校进行招聘的企业;

2.社会上有几家大的后期培训机构如北京联想的北软,也算是个中介

3网上提交简历,要慎重

4大城市会有大型的招聘会

5家中人帮助找工作

6考公务员或应聘村干部

7自己创业

5大学生自主就业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主要优惠政策有哪些?

一.政策条件 作为创业者首先要了解创业现况

大学生自主创业,可谓“火焰与海水”。没有火焰般激情的创业是不可想象的,难免成为被市场经济大海吞没的“牺牲品”。而市场经济不同情弱者,仅靠热情创业也远远不够。创业意味着冒险和付出,也意味着失败和挫折。在经历了最初的创业冲动和付出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冷静,对创业和成功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关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种机遇。从局部来看,全球金融危机可能是中国更快崛起的机会,国家4万亿元的投资可能让我国产业发展比原来更快。既然全球的金融环境不好,国家肯定是要发展有潜力的、有核心能力的新产业,这种新方向的选择,有可能让大学生创业的新兴企业与传统产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给创业者带来了机会。

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了解这些优惠政策,会让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感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加坚定创业的决心,走好创业的第一步。

二.资金条件 进行有效的融资

创业资金是大学生创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它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1.自有资金——一些大学生从低年级便开始打工,个别学生利用自己的专长可以积累一笔创业资金。

2.私人借款——大学生创业在征得家人及亲朋好友的同意后,可以向他们借款进行创业。

3.合作经营——通过寻找合作者形成合伙人或股份合作,筹集创业资金。

4.银行贷款——目前国家鼓励自主创业,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业指导中心也有对创业贷款的担保政策,大学生创业可充分利用这些政策。

5.风险投资——这些年无数的科技、网络精英都通过风险投资开创了事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风险投资将愈来愈多,覆盖面也将愈来愈广。

三.人际关系条件

人际关系条件对创业者来说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人际关系,对创业者顺利完成创业活动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谓的人际关系条件主要是指创业者在自己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的空间内,通过交往而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对创业者从事创业活动有促进和影响的各种有利条件。人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其社会属性主要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个体的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不可能脱离这个社会群体,总要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人发生联系。这样,创业者总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逐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这个网络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同时;作为创业者还要学会充分利用和调动这些有利因素,使其能最大限度地为创业活动提供援助。

四.自身素质条件

创业者的自身素质条件决定了创业者的创业活动性质和经营范围,也决定了创业者最终能否获得成功。创业者自身素质应包括其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当今社会,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首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如从事行业的技能和文化水平;其次是身体素质,创业的初期是艰难的,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很难做好每一件事。同样,非智力因素对创业者来说也很重要,如创业者的性格、人品和心理健康情况等等,都很重要,如创业者意志薄弱、或品质卑劣、心理不健康等,都很难成就大事。

首先应该拥有良好的心态

1.积极主动——对于要创业的大学生,对人对事始终要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这种积极首先应表现在头脑上,既要积极思考,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看法,又要积极提问,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其次是积极主动地行动,实现想法。

2.自信坚持——任何时候都要有信心,美国前总统里根在《成功》杂志上写文章说:“创业者若能抱着无比的信心,就可以缔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在遇到困难时,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坚持前进。

3.自我激励——每个人都有各种情感,要创业就要学会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激励。对大学生创业者,还应进一步学会调整组织情绪,决不能以自我情绪影响或取代组织氛围。

其次应该具备充足的能力

1.学习能力——这是大学生创业者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它不仅指书本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对人和事的感知、领悟、转化、提高的能力。

2.规划能力——大学生创业者在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就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制订出一个可执行的方案。

3.行动能力——无论再好的思想、再完整的方案,都要执行才能看到结果,因此,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执行能力是最关键的能力之一。

4.感知能力——大学生创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商业感知能力,这必须通过大量的思考、分析和实践的积累。因此,大学生日常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了解财经、商业资讯,多分析研究商业案例。

再次了解相应的知识

1.专业知识——在确立目标后,围绕目标方向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积累和准备。

2.企业管理知识——除专业知识外,创业者还要掌握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如企业战略、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组织管理等等,特别还要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

3.创办企业的政策法规——现在本市对大学生创业有了诸多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应在充分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前提下,多利用政策的扶持,更好地走上创业之路。

自主创业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积累,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有成功也有失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自主创业。

找准创业方向,跨越创业障碍,同漫漫取经路一样,创业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艰难困苦要克服,甚至有几只拦路虎在静候我们的到来。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盲目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通病。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创业是一场比尔.盖茨式的“运动”,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有了创意就能开公司,开了公司就会财源滚滚,而对行业缺乏深度审视,对市场缺乏深刻了解。其实,创业需要理智而不是冲动,需要冷静而不是狂热。大学生创业除了要有好的技术、好的心态,千万不能视野狭窄、过于自负,而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并敢于直面挫折和失败。大学生创业既要看到成功,也要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上一篇:湖南省散文学会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最新乔迁新居祝福语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