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

2024-07-31

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10篇)

1.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 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141014115 张宏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点,目前,虽然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得出许多不同的结论,但本质上是相同的。我们认为中国文化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典型的伦理型特征。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伦理道德,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表现形态中,传统伦理思想处于中心地位,起着支配作用。

2.强调知行统一,知识与道德统一。中国古代哲学体系,其核心就是伦理道德学说,其宇宙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人治先于法治,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3.以惩恶扬善为宗旨,强调教化作用。中国文化十分强调“惩恶扬善”和教化作用。如中国古代文学历来就强调“文以载道”,十分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提倡美与善相结合。中国古代文化,无论文学艺术,还是史学、教育都以“惩恶扬善”的教化为目的,渗透了伦理道德观念。

4.强调“忠、孝”,充满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特别重视宣传“忠”、“孝”观念。由于中国文化的强烈的人文精神,才有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才有数千年辉煌昌盛的文明。但是以孝亲、忠君为核心的封建伦理意识,也是残害人民的精神枷锁,也严重地阻碍了历史车轮的前进。

5.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构成中国文化一个重要特征。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与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有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这种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发展至今的一种文化类型。中国传统文化表出非凡的包容会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总是能以非凡的包容和会通精神来丰富和完善自己。正是这种包容会通精神,使得中国文化具有了非凡的融合力。

6.突出的地域性和多样性。中国文化因地理环境多样性而呈现丰富的多样性。中中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政治水准也参差不齐。因此,中国文化自其发生期,即因环境的多样性而呈现丰富的多元状态。这些文化因地域不同而各有特色。由于人文地理之异,以至于文化思潮也庞杂多歧:在一定历史时期,不仅各地区学术研究有自己传统的研究领域,反映出文化思潮的连续性和地区间的相对独立性,而且在同一领域中,由于地区间的差别而形成不同的派别。这些派别均因地域得名,反映了地域性的文化分野。中国文化由于在地理位置特殊的半封闭环境中孕育和发展,而具有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人文内涵。

2.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 篇二

在满足了定居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后,人们对建筑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是人类精神需求的产物。中国古建装饰纹样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形成了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图案形式。秦代及两汉时期人们将神仙、灵兽等纳入建筑纹样的题材,福禄寿图案也开始成型。汉代后期,中国传统吉祥图已初步形成体系真正具有审美文化蕴意及其形式美表现特征的古建纹样。宗教作为特殊的文化现象,与人们的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前生、今世的轮回概念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与佛相关的事物成为寄托信念的新载体,由此在中国古建装饰纹样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形式,如火焰、飞天、佛教人物故事等较唯美的新符号。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互动,莲花、忍冬、石榴、缠枝纹等植物纹样也频频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装饰纹样的艺术语言。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文化,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适应封建统治的要求,转向社会上层阶级。这种以神仙方术见长的宗教再次拓宽了中国古建装饰纹样中的题材,灵兽、八仙、羽化登仙等驱邪避灾、求神灵保佑的图像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空前活跃,卷草纹及以牡丹为主要内容象征平安、长命的植物纹样开始出现。宋元时期,寓意功名利禄的吉祥纹样非常多见。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迅猛,园林建筑较快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提升,各种寓意美好的装饰纹样纷纷爬上梁柱、屋檐。

二、中国古建装饰纹样的分类

中国古建装饰纹样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视角可以呈现不同的分类,文中主要以社会上较为普遍的分类方法,即根据纹样载体和纹样形式来进行分类。

1、依据纹样载体可分为砖雕、木雕和石雕

砖雕是指运用浮雕、镂雕、圆雕等不同的形式,在素砖上雕刻出各种纹样装饰,是中国古建重要的装饰手法之一。其装饰纹样丰富,常见的有:祈盼子孙繁衍的、生活幸福的,有祈愿长寿安康、家庭和睦的,还有象征品格高尚的等等。木雕是以各种纹样符号与文字符号结合来表达心愿,构成精美且内涵丰富的木雕装饰。工匠们常以神话传授、良禽异兽、寓意美好的植物纹、受人尊敬的人物等作为题材、采用象征、谐音、寓意的手法,刻画木雕装饰。石雕则多以庭院石桌石凳、长廊石刻、门前石兽为主。长廊石柱,庭院桌凳形体上没有繁缛细节,雕纹简洁、流畅。石兽昂首挺胸造型高大厚重、轮廓矫健有力,表现出不凡的气势与震慑力。

2、依据纹样形式可分为具象纹样和抽象纹样

具象纹样中很大一部分是由现实或神话中大家熟知的具体形象加以夸张、变形或抽象化而创造的,其造型形式简单朴素,容易使观者联想到生活的原型。包括动物纹、神兽纹、花卉果木纹、人物神祗纹。其中,花卉果木纹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变化也最为丰富。人物神祗类纹如秦汉时期的神仙云气、功臣烈女纹样,人们借此歌功颂德或者寄托美好愿望,在各朝代的建筑装饰中也很常见。

抽象图案是一种以几何线形为主的装饰纹样。主要有方胜纹、万字纹、龟背纹、回纹、冰裂纹、旗格纹、双巨纹、连线纹、连珠纹等等。它是积淀了图腾、宗教、皇权、礼制、祈福文化等社会审美情感的自然形式。韵律、对称、均衡、连续、间隔、重叠、单独、粗细、疏密、反复、错综、统一等形式规律,被工匠们自觉地掌握和轻松地表现出来。

三、中国古建装饰纹样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建装饰纹样承载了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既是建筑语言的浓缩,又是中国文化精髓的沉淀。其艺术形制多样、雕刻纹饰丰富,是中国历史与民俗的表现集中,也是建筑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手法,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同的纹样形式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审美情绪的变化和视觉感受方式的波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寓意是在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得以强化、凝练的,它因物喻意、物吉图祥、情景相融、主题鲜明,形成了浓郁的民族色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不断积累的结果造就了中国古建装饰纹样的吉祥性观念,其中“福、禄、寿、喜、财、吉”是吉祥性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彼此关联而又各具特色的祥瑞主题。

1、“福”是建筑装饰纹样中永恒不变的主题,这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向往,期盼安定、福气、幸福。古建纹样中祈福纳吉的最典型图案就是蝙蝠,两只蝙蝠或两个手持蝙蝠的筒子常组成双福之意。另有福从天降图案,蝙蝠口中衔着仙桃,伴祥云而来。恭王府园林建筑上苏式彩画包袱中的“五福捧寿”,在中国蝙蝠纹图案中堪称经典,这里的“五福”归纳了中国古人所能想象到的人生全部的幸福,包括长命百岁、荣华富贵、健康安宁、功德圆满、人老善终。

2、“禄”表达了古人对于高官厚禄的祈望:平升级、三星高照等多出现在梁柱牛角窗花门廊之上。图案多由梅花鹿,支戟、笙、蟠桃等组合而成。通过谐音法形成的谐音类吉祥图案在中国传统建筑纹样图案中占有较大比例。将奇花异草、珍禽瑞兽等吉祥之物构成一组具有特定含义的吉祥纹样,是中国传统古建吉祥图案的主流之一。

3、古建装饰纹样另一文化特性就是对“寿”即对健康的祈望。俗语五福“寿”为先,“寿”是生命力的象征,人们将“寿”的崇拜和敬仰注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希望长命百岁的建筑装饰纹样也很多,如:麻姑献寿、春景长寿、齐眉祝寿、龟鹤延年、枸杞延年等。

4、古建装饰纹样的文化特色之“喜”代表欢喜、快乐,多指婚姻,以表达喜庆之事和繁衍之情。中国人素有喜字情节,使得人们用它代表整个人生的吉祥与快乐,古建窗花纹样喜字图符有囍和禧两种尤为普遍,表达节庆万事如意、一切顺心、婚嫁吉祥如意等,图案有欢天喜地、报喜图、双喜同心等,表示喜庆吉祥、新婚百年好合幸福美满之意。

5、“财”,招财纳福。这类图案多有玉兰花、海棠牡丹、蔓草等植物纹样,还有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动物形象,多出现于门窗梁栋之上。另有花中之王——牡丹,它象征富贵,常与“蝙蝠”、“寿”等同时出现组成主题图案,表达对繁荣富贵生活的追求。

6、“吉”有镇妖避邪之意,是人们驱邪消灾的一种信仰与愿望。装饰纹样如竹报安然、富贵安然、四季安然等。一般由四季花卉、苹果、竹子、鹌鹑来作为素材表现。

纹样作为文化的符号,是文化的物化形态,在美化建筑物的同时也传达和表述了一定的文化信息和社会属性,承载了丰富的道德内涵、民众生活智慧,以及特殊的形象思维方式。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始终精彩纷呈,它寄托着美好的寓意,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以特有的民族语言和装饰风格给我们带来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精神上的极大寄托。

四、总结

中国古建装饰纹样种类繁多,载体丰富,文化特征鲜明,其中“福、禄、寿、喜、财、吉”是古建装饰纹样吉祥性文化的表现,在体现了建筑文化内涵的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化特色。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在简约之风充斥现代建筑的今天,我们生活中的林林总总都在朝着一个范式前进,我们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与方向。中国古建装饰纹样的微妙细节、审美造诣、伦理范式都是值得我们后人去探讨和学习的,它在满足了人们心里需求的同时,还赋予了建筑自身的语言形式,成为吉祥文化与传统建筑的完美结合,我们应将眼光放长远,给予它更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中国传统建筑色彩[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3.探讨中国油画的本土文化特征 篇三

当代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价值

早在油画传入中国之初,国人就开始对这一西方画种进行中式民族化和本土化的革新,几经发展,在当代中国油画的创作中,不仅注重中国绘画笔触的表现力,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随着现代电子信息的快速发展,艺术家们认识到,只有对西方艺术的活力元素进行创新性运用,尊重本土的民族传统,对本土文化的独特价值重新认识,才能造就油画艺术的民族性、本土性和多样性。

在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影响下,当代中国油画作家进行本土化油画的创作过程中,其内心根深蒂固的中国油画艺术审美情结使得他们广泛地从民间艺术、剪纸、年画等本土文化中吸收灵感加入油画的中式化创作。油画创作亦需要具有时代特色的创造激情,油画作家们立足于本土生活,全方位感知时代生活,获得深入的时代生活体验,以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风采和强烈的时代价值的优秀油画作品。

中国油画“本土化”的文化内涵

油画漂洋过海传入中国已达百年之久,历经几代艺术家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人们最初关注“油画民族化”问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自那时起开始意识到这一引入画种应该具有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于是便有了一系列“油画民族化”的探索,有些画家借鉴了中国画的某些特征元素融入到油画,还有一些将注意力投放到了民族服饰上。所以我认为中国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的油画应包括情感文化、地域特色和形式风格三个因素。

1.情感文化

艺术家的创作目的是通过表达真实的感情来彰显某种精神,因此,在艺术的本质特征里就包含了这一特征。不同民族的艺术家所欲表达的情感必然会有所差别,正是这种差别使得不同民族的艺术作品具有了不同的特征。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社会制度的差异造成了个民族所独有的民族心理,这种民族心理的不同造就了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们得情感活动上的差异,这是艺术具有民族特征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艺术家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去细心观察、切身体会、不断思考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且要把表达真情实感、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作为自己的艺术理想。艺术家要有独立的人格,树立自己的艺术理想,我们的艺术行为都要为理想服务,我们就有可以实现中国油画的“民族化”理想。

民族风格不是在刻意追求某种特征,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中国画在用色、造型、笔墨等各方面都具有其独特中国韵味的风格。油画进入中国,进过艺术家们创新性创作,自然而然形成特色的本土化特征。艺术家们立足现实积累情感,并且真诚地表达积累的真情实感。判断艺术作品是否具有民族本土特性的关键在于该作品是否表达了本民族的真情实感。

2.地域特色

广袤的国土决定了我国多民族、多区域的特点,这也为中国油画民族精神的融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油画创作中融汇民族精神并不是将其简单叠加,要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必须要把绘画技法、内容、形式等方面让两者自然而然地糅合。

艺术的民族特色总是离不开其所在的地域特色,因为不同民族的艺术家的情感思想都受他所生所长的特定环境所影响,所以油画艺术作品的民族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油画创作要体现自身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当今真正油画家所追求的目标正是通过民族精神的注入来彰显中国油画的独特魅力。油画和民族精神的融合不仅仅是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要深入到精神文化层面上的融合,把民族精神的精髓融合到油画作品当中,从而更好地的表达伟大的民族精神。

3.风格特征

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要想被大众所感知,就必须借助具体的艺术形式将其表达出来,同样,艺术作品的民族性也必须借助具有民族风格的形式展现出来。不同民族的艺术家在表达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特有感情时就会形成带有自身民族风格特征的艺术形式,因此风格特征也是民族性的因素之一。

油画作为中国引入画种,画家要借鉴西方油画的绘画技巧,深入领会西方油画的文化内涵,在吸取油画精髓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形成自己体系的绘画风格。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东西方的绘画风格也有很大区别:中国的写意和西方的写实这看似相互对立这两大艺术体系,实际上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内在联系,追本溯源,通过写意与写实这两种艺术语言可以更鲜明的阐述人的精神世界和达到审美的目的。因此,艺术家应该合理取舍、有的放矢,吸收外国油画的有益成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独有的艺术品质,形成具有与时俱进的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风格。

中国油画要想寻求新的发展,就更加需要与外国油画相互借鉴。洪凌,当代风景油画家,他创造性地把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创造性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为中国油画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艺术表达道路。油画家洪凌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风格迥异的画种在艺术语言上沟通和交流的可能性。

结语

中国当代油画的民族化要坚守本土文化之根本,同时吸纳世界广大民族文化之精华,以突显中华民族之精神。当代油画作家应坚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讴歌美善”的创作理念,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加入西方绘画的养分,辛勤耕耘,培植出具有民族精神内涵的中国油画,让中国油画在世界艺坛上大放异彩!

4.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 篇四

题目(中文)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审美特征——以唐朝代的文化特征为例

系别: 经济系

专业: 金融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0801010248

摘要:盛唐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的步步走高相适应下,审美文化也日趋繁盛,在崇尚进取、自由的盛唐精神影响下,一种蓬勃向上、雍容典雅的审美思潮被蕴育产生。而这种审美思潮一经与各种文化思想结合,产生出多元、丰富、兼收并蓄的盛唐美学思想。

关键词:唐朝;审美文化;传统文化

Abstract:Tang period, in the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religious ayu adapt to go tall, aesthetic cultur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sperous, advocating enterprising, freedo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ang spirit, a vigorous and graceful and elegant aesthetic thoughts produced by aggregates yukon.And this kind of aesthetic trend with various cultural thoughts as to create multiple, with rich, inclusive of tang aesthetic thought.Key words: Tang dynasty;Aesthetic 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审美特征

——以唐朝文化特征为例

一、盛唐的音乐

在唐朝初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乐,没有战乱之苦,这也是音乐能在此时期得到飞速发展的重要条件。经过“贞观之治”至“开元盛世”,唐朝文化发展是无法比拟的。出现了一大批重要的,并对后世有影响的文人墨客,他们的创作不但对中国的文化,也对音乐的发展打下的深厚的基础。

唐朝的音乐,无论是宫廷的、还是民间的,都非常时兴配乐演唱,而配的诗就是当时盛行的唐诗。唐代

是一个诗词盛产的朝代,出现一大批对当时,对现在都有影响的文人,并且他们的著作流芳百世。在原始社会中,诗、歌、舞是三者相结合的,到了唐代,虽然彼此分工的现象增多,诗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但诗人与音乐家的合作还是一定程

度上保存下去的。著名的诗人的大作,也都被人们广泛的歌唱。例如:刘禹锡的《竹枝》,王维的《阳关三叠》等。这些

诗歌的流传,不仅有文学上的作用,而且,由于它广泛在民间、宫廷的流传,也一定程度上地融合了民间与宫廷音乐。

唐朝音乐机构也是相当的庞大。它以分工之精细、规模之宏大、艺术之高超,列历代

之冠。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为太常寺。太常寺分为八署,其中掌管音乐的为“大乐署”和“鼓吹署”。大乐署主管雅

乐、燕乐,对音乐艺人的培训。每年大乐署都要进行考核,每满十年进行大的考核;根据成绩的好坏,决定职位的升降。

在此学习音乐的“乐声人”,要学习十五年,要会奏难的曲调五十曲以上,能够演出,才算毕业。可以看出,当时政府对

音乐的要求已是何等的高。鼓吹署管理仪仗中间的鼓吹音乐和一部分宫廷礼仪活动。

“盛唐之音”的形成,综合了多方面的历史条件,及历代对音乐所积累的经验。唐代的音乐能够在全国上下 的流行,也是音乐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并且整个社会达到了繁荣、鼎盛的时期,所促成的。这一切发展的结果,必然 会产生“盛唐之音”这一历史的盛况。

二、盛唐的舞蹈

五千年文化史孕育形成了中国舞蹈从感官娱乐到高度专业和分类详尽的艺术形式。中国社会发展的大潮和文化发展的大融合必然造就出盛唐舞蹈的巅峰艺术形式,盛唐舞蹈的桂冠就是中国文化的桂冠。唐时期中华民族大融合发展到空前的程度,西域文化、西域民间舞蹈与中原舞蹈的结合,使得舞蹈在唐时期的发展具有了社会和文化的基础。

盛唐是我国舞蹈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伎乐舞蹈的全盛时期。当时,能歌能舞的乐伎遍及社会各阶层,有宫伎、营伎、官伎、家伎,蓄伎之风盛行。唐代舞蹈,也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称“健舞”,文舞又称“软舞”,两种风格截然不同;前者威武激越,后者飘然若仙。胡舞大多属于前者,而传统的汉族舞蹈,则基本属于后者。两种不同的舞蹈,决定了两种不同的服饰。

唐代伎乐以其惊人的创造力在当时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致在唐代各种文艺作品——诗歌、传奇、绘画、雕刻„„中留下了许多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形象,至今为人们所欣赏和神往。唐代舞蹈之所以能登上古代舞蹈艺术的顶峰,直接的原因是唐代舞蹈是以纯粹人体形式为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段,舞蹈以独立的表演艺术登上了艺术舞台。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舞蹈在唐代发展最为完善。唐代的舞蹈分类,以动作技巧和风格特征来划分,表明了舞蹈动作技巧体系的完善。唐代舞蹈编导,包括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大型群舞等,表明编导水平的成熟。

因此,唐舞的发展是大唐帝国借助其强大、开放包容、繁荣粗犷、气势恢宏的文化基础,将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发展推到了顶峰。唐代舞蹈文化灿烂辉煌,达到了艺术巅峰。唐代继承隋代的设置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宫廷各种乐舞机构,使唐代舞蹈成为吸收异域优秀文化和传播东方文明精华的博大载体。

三、盛唐的书画

唐代的美术,在六朝美术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数量众多的画家的努力,创造了形象更为完美,主题更为明确,反映现实生活更为有力的艺术。唐代美术中,宗教美术与密切现实生活结合,杰出的美术作品具体地反映了唐代的现实生活。例如菩萨像肉体丰满健康,而表情平静甚至是淡漠的。描写贵族,特别是贵族妇女的绘画着重其寂寞无聊贫乏空虚的生活。某些陶俑富有倾向性地发掘了一些人物的可厌的社会本质。这些都是唐代美术的现实主义的重要成就。

唐代社会各方面的蓬勃发展及激烈的变化,需要并且可能发展人们更多的才能与力量。杰出的美术家有高度的创造性,强烈的创作热情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例如他们创造了极端繁华欢乐的净土和极端悲惨恐怖的地狱;创造了维摩与文殊紧张的争辩的场面,也创造了劳度差和舍利佛的激烈斗法的你死我活的景象;还创造了园林中高人逸士的闲适,深宫里贵族仕女的寂寥,创造了无数生活的形象和庄严的与优美的典型。这些意境和形象是美术史上重要成就。唐代美术中,艺术技巧有巨大的进步。人物的各种面型和表情的类型的创造,姿势动态表现更丰富自由。发掘并开始表现了自然事物:山水和花鸟的美的特点。唐以后的绘画善于选择生活中一部分富有诗意及戏剧性的场面,不是平板的描写生活,在构图上,远近透视和比例大小的趋于正确,在表现一定的内容及思想方面也更有力,人物关系不复是平列或接近平列的形式,也不复是以大小来分别主次,而是处理得更自然真实而且富于艺术效果。道具和环境在表达题材内容时也逐渐起了较大的作用。艺术技巧在盛唐以后完全脱离了幼稚的状态。唐代的代表性美术,主要是盛唐的美术,形象丰腴而又典丽,结构豪华而又紧凑,色彩绚丽而又调和,总之正如盛唐所代表的唐代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人们的创造力量的雄厚优裕,风格雄浑而又优美,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最杰出的古典艺术之一。

四、结束语

唐朝比以前任何朝代又增加了新的审美因素和色彩,唐代审美趣味由前期的重再现、客观,重神形转移到后期的重表现主观、意韵、阴柔之美,体现了魏晋六朝审美意识的沉淀。唐代前期转向后期的历史过程中,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和举国上下兴颂佛法这一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5.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 篇五

——阮桂源

摘要:在中国,饮食是一种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的发展之中,才得以逐渐积淀而成。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固然有其文化的特征与性质,本文尝试从美学的角度,来浅析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思想及其审美特征。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内涵着重的表现在“品”、“味”两字,其美学思想始终围绕着对“品”与“味”的追求,从而创造和极大的丰富着饮食文化本身的领域。其审美特征也主要表现在对“品”与“味”极致追求上。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 美学思想 美学思维 审美特征 品味

正文: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饮食是作为中国民生的重要组成,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时每刻,因而在中国历史的漫长进展之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今天中国博大而又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融合体,包含着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蕴含着人们不同的哲学思维、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所选取的不同饮食行为,真正体现出中国人民的巨大创造能力和聪明才智。

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固然也有其文化的特征与性质,本文尝试从美学的角度,来浅析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思维及其审美特征。然而由于饮食文化本身的博大精深,要真正全面的阐述好本文的论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总而言之,以我的认识层面和知识水平,我认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内涵着重的表现在“品”、“味”两字,其美学思维始终围绕着对“品”与“味”的追求,从而创造和极大的丰富着饮食文化本身的领域。其审美特征也主要的表现在对“品”与“味”的极致追求上。

谈到美学思想,应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是美学思想的具体内容,二是对具体内容怎样进行思维。因而饮食文化的美学思想可表述为以下:人们对于饮食审美思维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是怎样思维的。而审美特征,指就是人们饮食审美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

我们知道,中国人历来是讲求“品味”的,“品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析为尝试滋味和仔细体会,玩味的意思。关于“品味”的由来在此无从考证,但把“品味”拆开来就是“品”和“味”;“品”是一种行为,“味”是“品”的对象,“品”与“味”反映的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这似乎不是一种巧合,与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思想或许有着很大的关系。

所谓的“品”既指一种高水平的饮食行为(高雅行为),体现出行为的水平。如“品茶”中的“品”,仔细体会,细细玩味的意思。又可简单的理解为一种享受,“品”即享受,是一种对于外界感官刺激的美好体会,因为备受人们追求。另外“品”还可以理解为广义的解析,即对美好食物的追求的行为,为认真体味、领会的意思。这些恰好就是中国人在饮食上所思维的。人们长时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怎样认真的来体味领会好饮和食呢?这样就形成了一股力量,促使人们按照他们的哲学思维方式、人生观来往美而好的饮食行为发展,开创出“品”的行为水平,积淀出中国的饮食文化。

与“品”对应着的是“味”。“味”产生于饮食,本身就含有“美”的意思,同样也是人们饮食美学思维的重要内容。那么人们是怎样对“味”进行思维的呢?如果是日常的味,有好味与不好的味之分,人们想的自然是要好味的,舍弃不好味的,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根据地域性的差异和人们的习惯,人们又对本地(或家乡)风味又特别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浓厚的乡土之情和分明的生存环境状况,具体可反映在不同菜系风味特点上;第三,中国人的“味”,反映出明显的哲学思维和人生观念。中国人讲求“调味”,任何一种物料都有阴阳两性,调阴阳以达其味性,这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维之一,追求味“淡”则与“淡泊名利”的人生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后,“味”与“和”也是紧密联系着的,“和”是融和,和睦之意,既指菜式的制作上,也指人生道理的领悟上,反映出人生的大道理,一局餐宴,在美味的饭菜基础上,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气氛更加融洽、和睦。

“品”与“味”的结合,那就是一个很美的“品味”,也即中国人对于饮食的美学思想。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品”与“味”后就发现,人们对于饮食,他们的审美特征具有很大程度的共性。主要是表现在对“品”和“味”的极致追求上,中国人民对此两字的关注和追求都胜过其它任何国家的人民,人们似乎对美而好的“品”、“味”都乐此不彼,津津乐道。每当谈起吃,人们总是那样的开心,总会畅所欲谈。因此可简单的概括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享受“品”,追求“味”。

参考文献

[1] 赵荣光,谢定源 《饮食文化概论》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2] 陈诏 《饮食趣谈》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3]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 《中华文化通志 饮食志.第9典:宗教与民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6.吉林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特点 篇六

《介绍我家乡吉林的文化特征

及文化性格》

论文目录

(一)(二)

(三)(四)

(五)(六)参考文献---------------------------页 民风淳朴,团结一心----------页 多民族相融合-------------------页 豪爽热情的东北味------------页 闲适自足的吉林人------------页 家乡简介------------------------页

介绍我家乡吉林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性格

我的家乡是吉林省吉林市,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吉林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女孩儿。因为对北国江城深深的热爱,所以很高兴能写这样一篇介绍吉林文化特征的文章。

(一)家乡简介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境内居住汉、满、蒙、回、朝鲜等35个民族。吉林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原名“吉林乌拉”,古代满人居住地。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东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墙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称。

吉林是中国北方著名山水城市。城东“左青龙”,城西“右白虎”,城南“前朱雀”,城北“后玄武”,松花江似玉带,松花湖若明珠,正如清朝皇帝所咏“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吉林的冬季天下独秀,神奇造化的冰雪景观更令人心驰神往,吉林雾淞与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和桂林山水并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还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14至19世纪,吉林是东北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末、民国及解放初期,吉林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吉林市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现有满族人口26万多人,约占全市人口的6%,至今在吉林市仍有许多建筑带有满清特色,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传统民族色彩。

(二)闲适自足的吉林人

吉林市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更是全国少有的不缺水的城市之一。所以衣食不愁的吉林人生活自在随性,注重精神享受,自娱自乐也乐在其中。在吉林,不管遇到多大节日,男女老少都喜欢自发地组织到街上扭秧歌。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吉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那红红火火的场面也正是吉林人们欢颂对生活的热爱。

再说起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比起其他大城市,吉林的年味儿可以说是浓多了。古老的过年传统习俗被一辈一辈的老人完完整整的保留了下来,节前大家忙着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旗、窗花和福字 ;除夕夜全家换上新装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接祖宗”回来后,由长及幼依次向老祖宗叩首,求个来年平安。吃年夜饭时,长辈们坐上桌,晚辈坐一桌,不能乱了次序,家家桌上都少不了排骨、鸡、鱼这几个东北菜,一年难得团聚一家人喝酒谈天,然后一起看春晚。跨年的这一天里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谓之“守岁”,大人围成一桌打打麻将,孩子们自寻欢乐。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 “压兜钱”。最后,全家吃一顿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据说吃到这个饺子的人来年事事顺利。

(三)豪爽热情的东北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人注定是粗放豪爽大气的。吉林东有莽莽林海,西有辽阔草原,冬有狂风暴雪,地有高山大河,又加之开发较晚,空间广阔,养成了吉林人豪爽耿直,仗义直性的性格。吉林人吃的是大饼子,大葱蘸大酱,过的是大山大河,说话大嗓门,睡的是大炕,做起事来大手大脚。鬼子来了,吉林人不低头,杨靖宇战死不投降,魏拯民饿死不下山。老蒋来了,吉林人不后退,就是不让敌人过松花江。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一直把红旗插到五指山天涯海角。抗美援朝,吉林省出的志愿军烈士,在全国各省排第三,仅次于山东、四川,而吉林省人口仅居全国第21位!不肯低头的英雄主义,是吉林文化的骄傲。出生和成长在东北大地上的关东儿女,对东北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无比深厚的地域情结,吉林人们豁达豪放,刚毅勇敢,嫉恶如仇,喜欢打抱不平,不怕死,情义看得比命重,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优秀儿女中的一支。

(四)多民族相融合在漫长的历史中,各民族在吉林这片富饶美丽的黑土地上共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成就了吉林文化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形成了吉林具有魅力的地域特色。吉林民族文化特色的鲜明性,主要表现在各地域、各种民族文化都以自己突出的特色形成代表性文化。吉林有35个民族,5个代表性民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和回族文化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展示,朝鲜族农乐舞和长白山满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发展。至今在吉林市仍有许多建筑带有满清特色,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传统满族色彩。因为靠近延边,所以吉林也有着明显的朝鲜族风情,许多朝族人世世代代在吉林生活着,所以朝族风味的小吃一点也不少见,种种的这些都增加了吉林的民族特色。

吉林大地多民族交汇,多样式文明合流,作为主要居民的汉族又来自祖国各地。吉林人口的绝大多数来自移民人口。大量外来人口的移入使得人们不得不习惯于同各种不同的人群交往,大批离乡背井的人涌入陌生的土地,使人们无法原封不动地移植故里的文化,不得不接受、学习各种不同的文化。大量的人口要向满族学习渔猎,向蒙古族学习放牧,向朝鲜族学习种植水稻,向汉族农民学习种玉米,向城市里的工人学做工。久而久之,养成了吉林文化的不排外,不欺生,热情好客,乐善好施,善于交往的传统。

(五)民风淳朴,团结一心

吉林的经济水平并不算发达,而且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城市。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家乡有着宽厚质朴的民风。在吉林,民间文化土壤深厚,特色鲜明。由于长期处于生产方式不够先进的状况,人与人之间只有靠互助才能更好地谋生;待到抛家闯关的汉族人涌入,一方面,得到原居民热情接纳很快消除了孤单感,旧的家族观念淡化,新结下的乡情日浓;另一方面,带来了儒家“仁义”、“忠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吉林地域文化形成的这一历史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特点就是宽厚质朴、团结互助。

总听老一辈人讲过去的时候,采参、伐木的人在山里搭建小木屋或窝棚,离开时不仅不拆除,还要把粮米油盐留下来,以便后来人进屋就可以做饭、住宿;猎人、渔人有所捕获时,要是路人遇到也要分给一些“战利品”;路上遇到有人车翻了,要竭尽全力相帮,否则会被人耻笑。这些规俗的共同特点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相依相济,宽厚待人,并成为他们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浓厚的乡土文化深入人心,植根于吉林这片沃土。而这样淳朴的民风也是自古形成的,“前行柳条边外者,率不裹粮。遇人居,直入其室。主者则尽其所有享。或日暮,让南炕宿客,而自卧西北炕。马则煮豆麦莝草饲之,客去,不受一钱。乡民平素往来均系口头契约,恒数世不爽,贫民到处游食无拒者,盖是时俗固厚”。谦厚待人,勤俭守信,义重宗法,即已形成民风,它便成为民间的普遍价值观念和传之久远的习俗,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吉林宽宏大度、厚重质朴、扶危济困、知恩图报、豪爽仗义的品格。

当我去回顾自己家乡吉林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性格时更深刻的感觉到,比起物质层面的追求,更值得我去珍视的是吉林文化所蕴涵的精神财富。吉林各民族人民以其自己的生存方式、风俗习惯、情感样式、信念理想所创造的文化,反映了世代先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既有刻骨地悲怆,也有铭心地壮丽,凝结在其中的自强不息、坚韧刚健、宽厚质朴的人文精神沉

浸在民族的血脉中,传承在吉林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中,成为一种传统融入现代生活,是吉林文化持久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吉林人,我会加倍珍惜。

(六)参考文献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

7.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 篇七

一、中国户外流行音乐节兴起的社会原因

当代中国户外音乐节的发展, 与中国摇滚乐及其发展历程有着较多的渊源。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让中国社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 三洋录音机、“板砖”式单放机、盒式录音磁带等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 人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受着与此前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也为中国大陆摇滚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很快, “七合板”、“不倒翁”等中国摇滚乐队相继出现。但是, 这些乐队大多以娱乐为目的, 主要的创作和表演方式体现为“模仿”和“扒带子”。然而, 正是这种对于舶来音乐的复制与翻唱, 为80年代的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1986年, 崔健、“黑豹”乐队、“ADO”乐队、“唐朝”乐队、“呼吸”乐队、“面孔”乐队等都是中国大陆摇滚乐早期的“主力军”。

20世纪90年代初, 中国大陆的摇滚现场演出开始逐渐丰富起来。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人们不再满足于独自欣赏收音机、磁带、唱片中的音乐作品, 而是逐渐开始利用闲暇, 结伴而行, 去观看各种音乐现场演出。当观看音乐演出成了一种广为人知的新的消费模式时, 中国大陆的摇滚乐演出也就比原来更多地走向了大众化和公开化。

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 频繁举行的各种规模不等、形式各异的音乐演出为中国摇滚乐坛的新老“主力军”提供了更为独立、更加充裕的展示平台, 逐年增多的观众、乐迷, 也体现出中国大陆摇滚乐受众群体的不断壮大和摇滚乐市场的持续拓展, 这些音乐演出也成了摇滚乐手与乐迷的一次次狂欢。此时, 中国很多摇滚音乐人心中开始有了一个“伍德斯托克”——办一场户外音乐节是许多摇滚音乐人的梦想。然而, 要想真正地举办一次大型户外演出, 还有政策、场地、乐队、观众等多方面的要求。

2000年, 北京迷笛音乐学校终于满足了所有条件:其校园成了第一届“迷笛音乐节”的场地, 而该校培养出的大量乐队均参与演出, 成了舞台上的主力军。音乐节的观众包括该校的学生、媒体人以及各领域的艺术家和文艺青年。这次音乐节的宣传通稿这样写道:“本次演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寻找……音乐行业的前途, 以‘音乐节’的形式来打破人们的传统观念, 推广扩大摇滚乐市场, 培养新一代的音乐消费者……我们希望在平等宽容、友好团结的原则上, 能够达成这次音乐上的合作, 并通过这次的合作, 让中国摇滚乐行业走上更符合新世纪人民生活文化的新轨道上来……” (1)

中国摇滚乐催生出了迷笛音乐节, 迷笛音乐节也为中国摇滚乐的发展开拓出了新的空间。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音乐行业分工的专业化, 促成了“嚎叫”、“麒麟童”、“山水”、“摩登天空”等众多唱片公司的陆续成立。这些唱片公司不仅像20世纪90年代前期台湾的滚石、香港的宝丽金等公司那样签约大量的乐队与艺人、发行专辑、举办各种演唱会, 还拓展了属于自己的业务, 如创办有声音乐杂志、代理发行音乐专辑版权、拍摄并制作各种音乐录音带、代理艺人的演出事务及管理经纪人等。这为国内乐队及艺人的音乐创作、专辑发行、演出筹备、广告宣传等提供了一个更为立体化、多维度的发展平台, 有效地帮助他们走向大众。“摩登天空音乐节”和“草莓音乐节”也是得益于这样的唱片公司的发展。

近几年中国户外流行音乐节 (包括纯摇滚的和不全是摇滚的) 能够迅猛增加, 还得益于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有关部门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改革开放后,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的文化体制也经历着变革。从1991年国务院在批转的《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经济”概念, 到1992年“文化产业”一词的出现, 再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全面部署, 是我国文化产业一个逐渐全面进入“快车道”的过程。 (2)

起初, 中国摇滚演出市场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越来越多的音乐演出准备举办, 有关部门制定并颁布了与演出相关的管理条例。2005年7月, 国务院出台新修订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随后又根据该条例在各种具体演出中的实施情况制定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这一细则在营业性演出的经营主体、演出的管理、演出证的审批等方面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3)

2010年, 北京市文化局根据市内各类露天音乐节演出活动明显增多、活动规模较大、社会关注程度较高的状况, 为做好演出市场管理工作, 确保各项演出活动安全、文明、有序、稳定进行, 出台了《北京市文化局关于加强对露天音乐节演出行政许可和监管工作的通知》, 对露天音乐节演出在行政许可、现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并建立了与相关部门沟通的联动机制,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市区两级文化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对此类活动的监管。同年12月, 北京市正式出台《北京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 着重强调并进一步落实了大型活动“谁承办, 谁负责”的原则。这使得政府各监管部门在面对各项大型活动的管理工作时, 任务清晰, 职责明确, 协同配合机制更加完善, 大型活动的服务保障运转也更加高效。 (4)

另一方面, 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也为户外音乐节的举办带来了更多时间上的可能。1995年3月, 我国开始正式实行双休日工时制。1999年, 为拉动内需并促进消费, 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 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黄金周”自此走进中国百姓的生活。假期的集中和延长, 使得以文化、旅游、服务为首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们更愿意在户外娱乐活动中享受假期时光, 参加户外音乐节自然也成了一种时尚。

二、户外流行音乐节的特征分析

笔者经过对中国户外流行音乐节的观察和分析, 将户外流行音乐节的特征归纳为空间开阔的场地构成、风格多元的现场表演、平等自由的文化参与、即时互动的音乐传播方式、正面积极的价值倡导等五个方面。下面对这五大特征做一详细阐述。

(一) 空间开阔的场地构成

在漫长的人类音乐文化历史中, 音乐表演空间为适应不同的音乐表演需求而具有了多种多样的形态, 比如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音乐舞台、戏剧舞台及中国的古戏台, 又比如街头行进乐队的即时表演通道、世界各地的广场音乐文化活动区域、中国民间的风俗音乐活动区域等等。 (1) 莉迪亚·戈尔认为, 古典音乐为忠实原作的理想而建造的音乐厅有助于改变听众的预期, 也会影响到音乐会的风格, 促进其程序的变革。 (2) 这说明音乐表演的环境对音乐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区别于演唱会、音乐厅等封闭的、被分割的、高度等级化的演出空间, 户外音乐节的演出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就是户外场地的开阔。不管是城市公园、海滨沙滩, 还是茫茫雪山下、美丽湖水边, 都可以作为户外音乐演出的场所。演出中, 所有的参与者与户外的泥土、雨水、青草、阳光亲近接触, 在自然中享受音乐, 建立绿色自然与美好音乐的通感。

当然, 在户外自然环境里, 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场地搭建。目前, 国内的户外音乐节场地大多包括三个舞台, 此外还包括休息区、露营区和“跳蚤市场”等相关区域。其中, 主舞台一般选在较空旷的场地, 长度大于100米, 宽度大于50米, 可以面向1万至3万名听众。 (3) 舞台多为临时搭建, 考虑到舞台要承受各种乐器、设备及演出人员的重量, 舞台的材料多为钢板与钢筋。舞台四周通常也会悬挂大型的扩音设备, 将台上演出的音响效果尽可能地扩充、放大至现场的每一个角落。

(二) 风格多元的现场表演

户外音乐节的各个舞台一般都互不干涉, 各自进行风格各异的演出。较小型的舞台一般不具备华美的灯光、音响, 其歌手与乐手也往往以较朴素的着装、最自然的状态, 将其自由、快乐的音乐态度传递给观众。而规模较大的主舞台上通常会有所不同:星夜笼罩的露天广场隐喻了酒神的精神, 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人声鼎沸的现场气氛、光彩艳丽的演员服装、五彩绚烂的灯光设计、烈焰四射的舞台特技, 还有震撼全场的视频画面, 给人们带来的是视觉的盛宴。在多感官的娱乐场景下, “观众除了和舞台上的表演者交流之外, 也相互交流并且自我交流、身心交流, ……是一种‘无中心自我’的状态”。 (4)

(三) 平等自由的文化参与

中世纪以后的欧洲社会, 是将音乐的审美体验和听觉感受作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典型。钢琴和小提琴、交响乐和歌剧这种更加倾向于当时的贵族阶层感情、精神和心智的音乐文化, 在那里发展到了顶峰。那种音乐舞台是不属于大众的。在当下的音乐生活中, 流行音乐不断汲取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元素, 并以“音乐生活化”为特征, 更多地关注人的感受、关注当下生活, 即时反映当代人的生存状态, 注重音乐价值与生活功能的关联, 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受众群体, 但演唱会通常较高的定价又让学生和大部分工薪阶层难以承受。一般来说, 演唱会的票价是依据座位与舞台的距离而分为数个等级的, 其中内场靠近舞台区域的票价大都要上千元。而户外流行音乐节的出现, 为广大流行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更低的观演门槛, 其门票一般实行统一价格, 每个日场的平均票价大约仅在一百元至两百元, 观众入场后可以随意选择观看演出的位置:在草地、沙滩等自然环境空间里, 观众可以选择站着、坐着、躺着等任意姿势观看演出, 而不是被拘束在一张座椅上;在众多乐队、歌手的表演中, 观众可以按照兴趣自由选择和改换自己所观看的舞台;同时, 观众还可以在跳蚤市场、创意市集中挑选二手CD、T恤等商品。在户外音乐节上, 社会阶层、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等区别身份的标志看起来荡然无存, 任何人在这里都能找到更多的平等、自由的感觉。

(四) 即时互动的音乐传播方式

古往今来的音乐传播活动无外乎由两类传播形态所支撑, 一类是音乐的自然传播形态, 一类是音乐的技术传播形态。所谓音乐的自然传播形态, 即传受双方之间除了空气介质之外, 没有任何智力媒介, 亦即最原始也最自然的音乐传播形态。户外流行音乐节最主要的内容便是音乐现场表演, 尽管一部分声音信号可能经过扩声设备等, 但其音乐传播显然更偏向自然形态。在现场表演中, 音乐作品一次次被赋予鲜活的生命力。作为一种即时传播形式, 户外演出也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它满足了表演者与观赏者处于同一时空“面对面”进行音乐表达、交流与反馈的需要。相较古典音乐会、流行音乐演唱会等形式, 户外摇滚音乐节的现场观众与歌迷体现出的热情往往更为强烈。由于观众区没有固定座椅, 大部分观众都希望能在离舞台更近的地方观看, 于是越靠近舞台的位置, 人群就越密集、兴奋。在这里, 观众不受音乐厅规范的制约, 可以用欢呼、尖叫、歌唱、口哨等声音符号去制造气氛。“节奏的律动、音响的震荡和体能的消耗融合在了一起, 表演者和观众共同用身体叙事的方式在实现生命的燃烧。” (1)

(五) 正面积极的价值倡导

世界著名户外流行音乐节的主题多与倡导和平、环保等与全球性公益相关的内容, 例如蒙特里国际流行音乐节的“博爱”、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的“回归自然”、富士摇滚音乐节的“自然与音乐共存”等。在现场释放激情与希冀的同时, 这些主题也弘扬了一种正面的青年价值理念, 富于艺术气质和人文关怀。中国的户外音乐节显然也有同样的做法, 例如每一年的迷笛音乐节都致力于用音乐节的主题和口号启迪、鼓舞中国年轻人的梦想和行动。

2011年的迷笛音乐节与主流音乐媒体《音乐周刊》合作, 号召观众开展“绿色场地运动”。在音乐节现场, 观众可以在“万人板”上签名, 并将现场照片以及关于环保的感言发送到微博上, 还能以到绿色场地进行互动的方式来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环保。这使得音乐节的环保工作走出了“只是说说而已”的阶段。除此之外, 一些音乐节宣扬的价值理念直接反映在了它们的名字上, 如“低碳生活, 户外你我”焦庄大型户外音乐节、爱与和平音乐节、和平天空大河音乐节、大爱音乐节等。户外流行音乐节在传播丰富的音乐作品的同时, 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念输出。

三、户外摇滚音乐节的文化特征解析

“中国摇滚乐队的……绝大多数歌手和乐手对摇滚精神的独立坚持, 对前卫文艺的‘乌托邦理想’怀有的献身情结, (让) 他们得以通过作品走上了一个高度。” (2) 摇滚乐的亚文化属性虽然使其受众群的发展规模有着一定的局限, 但是其文化特质也受到了很多青年人的喜爱。户外流行音乐节中的摇滚音乐节, 为摇滚乐的生存带来生机, 也为摇滚乐迷们带来了一场场精神盛宴。

(一) 中国摇滚乐的生存现状与社会功能

中国摇滚乐队的集结、解散、重组, 在时间的循环链上, 枯荣不定, 在主流文化艺术的认同方面始终相对缺乏。除去个别乐队与经济运作机制成为互利共同体, 能满足成员的衣食之外, 大多数乐队和乐手很少能感受到主流的“文化艺术体温”。 (3) 然而, 中国摇滚乐的存在价值特别是其社会功能并没有因此而泯灭。

中国摇滚乐的生存现状中国摇滚乐发展至今的二十多年间, 快速再现了西方近五十年里大部分的摇滚品种, 例如流行金属有“黑豹”、激进金属有“唐朝”、鞭笞金属有“超载”、死亡金属有“战斧”等, 这些乐队取得了中国摇滚乐开头五年里的第一批成果。此后, “脑浊”、“诱导社”攻占了朋克, 窦唯、“木马”攻占了后朋克, 骅梓攻占了合成波普, 金武林、沉睡攻占了艺术摇滚……中国摇滚乐手接着进一步拿下的音乐风格还有邋遢摇滚、英式摇滚、流行电子、布鲁斯、嘻哈乐、说唱金属、吉他大师、工业噪音、先锋电子、视觉系、幻觉舞曲、实验民谣、前卫音乐、噪音摇滚、黑暗浪潮、后摇滚等。但其间不容更改的事实是:中国摇滚仍然不是主流音乐。

不过, 音乐节的增多, 改善了摇滚音乐人的生活状况, 为摇滚乐提供了一个更易持续的发展空间, 而且“真刀真枪”的现场演出也在带动着流行音乐的进步。演出是摇滚乐的生命, 乐手们在一场场演出中锻炼技艺, 同时依靠演出的劳务费用支持着日常生活和排练等方面的开销。

而与摇滚乐队自己举办巡演相比, 参加音乐节不用考虑场租、灯光音响设备租赁、票务销售和媒体宣传等一系列问题。举办巡演, 乐队亏钱是常有的事, 而参加音乐节不但没有演出成本, 差旅可以报销, 还有固定的演出劳务。因此, 户外音乐节“井喷”的这几年, 赶场参加音乐节成了中国很多摇滚乐队最常做的事。虽然这对摇滚乐队改善经济状况会有显著的帮助, 但是赶场演出太过频繁也会妨害乐手的表演状态, 并直接造成音乐节演出水准的下降。

摇滚乐的社会功能摇滚乐经常被描述为一种反对传统、反对主流文化、反对商业霸权的音乐。尽管有人说批判功能是摇滚最主要的社会功能, 而且摇滚乐最初也是以抗争的姿态出现在西方社会之中并迅速与西方国家的社会运动相结合的, 但它后来又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获得了主流社会的承认和包容, 最终完全融入市场化和商品化的体制之中。

或许可以说, 宣泄功能是当前摇滚乐的一大社会功能。摇滚乐本身具有“节奏的”、“动力的”、“运动的”、“大音量的”、“忘我的”、“呼喊与回应的”、“狂欢式的”、“心灵沟通的”的特质, 以其抑制不住的活力和创造性, 打造出一种集体参与性的、仪式化的、平等性的表演环境。在这样的表演环境之中, 人们从平日重复琐碎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伴随着长时间的呐喊, 以及激烈的碰撞、摇摆与跳跃, 可将压力与不快暂时宣泄一空。 (1)

凝聚功能是摇滚乐的另一重要社会功能。无论是摇滚歌手的个人巡演还是大型户外音乐节, 总能吸引很多歌迷前来观看。在这种汇聚中, 成千上万的“同道中人”同唱一首歌的场景并不罕见。人们在音乐中获取力量, 在欢笑声中结下友谊, 不分职业和社会地位, 好似同胞手足般亲切, 这大概也是摇滚演出独具魅力的一种能量。

(二) 摇滚音乐节的亚文化属性

纵观西方音乐史, 恐怕从来没有哪种音乐形式像摇滚乐这样:其产生和发展与历史联系得相当紧密, 乃至让音乐本身成了历史进程的一部分, 进而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摇滚乐唱片、摇滚服饰、摇滚演唱会、摇滚音乐节的符号化和市场化, 也表明摇滚乐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在文化研究领域中, 存在着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两种概念, (2) 其中, 亚文化大多是青年人的文化。从功能上说, “亚文化是人们企图解决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矛盾时产生的, 这些矛盾是人们共同经历的, 并能导致一个集体认同形式。从单个人会获得不是由阶级、教育和财富造成的个体认同”。 (3) 青少年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 是和社会结构相关的与成人世界交流的阻隔。这种阻隔来自社会文化环境的迅速转变, 当现有的社会结构对其成长带来压力时, 青少年就会寻求疏导的途径。这种疏导和宣泄具体体现为他们在生理及心理上都具有追求个性、求新、求奇、求异的特征, 不喜欢枯燥、乏味、单调的生活, 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与尝试欲。他们向往生活与精神的自由, 渴求冲破成人世界赋予的枷锁。青少年对于社会主体文化及成年文化既具有反抗性、冲突性, 也具有接受性和继承性。因此, 当处于一般社会状态中时, 他们并不会表现得过分“自我”和突出, 而是希望能在社会中获取一种身份认同。摇滚乐恰恰能满足青少年的身份认同需求。我国台湾的作家、摇滚乐评论人张铁志认为, 摇滚音乐节把摇滚文化中的一切元素——音乐、艺术、社会实践和生活方式浓缩在了特定的时刻与场所。 (4)

从音乐特性来说, 摇滚乐和其他风格的音乐一样, 同样具有基本的要素, 但其各个要素呈现出来的张力和情绪化, 又使其显得相当独特。摇滚乐本身的艺术特征和摇滚乐受众的特点, 共同构筑了摇滚音乐节的亚文化表达空间。

四、对户外摇滚音乐节狂欢化的解读

在西方, 音乐会之所以能演变成音乐节, 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西方人具有的聚会的传统——从单纯欣赏音乐到体验短暂的群体欢愉, 这个变化过程比较自然。但在中国, 情况有所不同, 因为中国对开放性的群体聚会存在相应的管理, 而且, 这种管理在某种意义上看, 也是必要的。

在西方, 摇滚乐表演现场往往试图打破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顾虑, 展示人们平时被社会遮蔽的一面, 在这里,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暂时抛在一边,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类似于狂欢节式的关系。人们对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所怀有的情结, 也正是出于它的理想主义色彩。 (5) 我们可以用苏联学者巴赫金的理论来解读这一现象。“狂欢化”是贯穿巴赫金理论体系的概念之一, 巴赫金在《妥斯陀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和《弗郎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中,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集中、系统的论述。“狂欢”与“官方严肃文化”不同, (1) 它以自己独特的自由欢乐氛围来获得全民性, 来消除参与者之间的等级界限。狂欢仿佛一个“乌托邦”, 它包括万象, 使千姿百态的生命在此集中展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狂欢场域。对于中世纪的欧洲人而言, 狂欢场域是非官方的民间文化在一段特殊的时间——节日和集市内的展现。人们一连数日在广场和街头举行娱乐活动, 戏仿严肃仪式 (例如奖励竞技优胜者、移交领地权、册封骑士等仪式) , 举行欢聚逗乐的酒宴, 观看小丑、巨人、侏儒、残疾人、马戏表演, 举行假面狂欢派对。而对于山里的农民来说, 进城赶集的集市就是他们的狂欢场域, 他们可以暂时摆脱日复一日的孤独感, 融入摩肩接踵的人群, 看到琳琅满目的货物, 享受车水马龙的繁华, 体验与山谷里的冷寂截然相反的热闹生活。 (2)

对于生活压力较大的人而言, 生活恰恰缺少闲适的阳光和天空, 缺少让他们得以释放情绪的空间, 缺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户外摇滚音乐节的出现, 很大程度上提供了这个平台。这种音乐节作为狂欢文化的当代版本, 大量地保留了狂欢的价值和意义。在音乐节的狂欢场域中, 人们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还可以陶醉地投入自己喜欢的音乐。“融入”人群的过程, 是为了得到“解脱”, 即从不可逾越的规矩、竞争、责任里暂时解脱;这个过程也是为了“逃离”, 即从等级、差距、过往经验里暂时逃离;这个过程还是为了“超越”, 即从因经年累月而显得单调的情绪尘垢中超越出来。伴随着舞台上充满激情的奏唱和露天灯光音响的震撼, 观众区会进入一种相对安全的“混乱”状态, 这种状态只有在不同乐队之间换场休息时才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传统的安静演奏形式要求观众达到某种冥想的状态, 而户外摇滚音乐节要求听众在高度兴奋中以某种方式和乐手一起“完成作品”, 并且在这个强大的“力场”中补充生活的动力。

结语

户外流行音乐节具有悠久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它以户外开阔的自然空间为环境背景, 以多元的音乐风格和文化理念为支撑, 以流行音乐歌手、乐队现场演绎的独特魅力为具体呈现, 从西方流行开来, 传向许多国家。中国户外流行音乐节由以摇滚乐为主的迷笛音乐节起步,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达到了目前全国各地年均举办四十多场的“井喷”状况。这些音乐节为各种风格的歌手、乐队提供了表演平台, 为受众提供了平等、自由的参与体验, 这些都非常有利于中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和传播, 也有助于全民音乐素养的提升。

当然, 户外流行音乐节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 尚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要想使其发展快速、健康, 至少应该注意以下诸方面:

借助政府部门的支持, 改善当下的城市音乐环境, 建立健康的音乐演出消费习惯;汲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创新形式, 打造品牌;整合业内资源, 组建专业策划运营团队;开展良性的商业运作, 让文化与商业相结合, 创意与市场相结合, 以结束半数以上的音乐节亏损的现状。

我国户外流行音乐节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广阔, 有多种融合的可能, 它将扮演的角色或许不单是音乐爱好者的聚会, 更可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休闲方式, 是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自然的人欢聚高歌的节日。这些可能性值得我们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传播链上的音乐表演空间与文化创意》, 载《艺术百家》2010年第2期。

[2]曾遂今《音乐作品存在方式、音乐表演空间与舞台——音乐传播媒介的广义解读》, 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3]宋瑾著《国外后现代音乐》,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4]孟繁华著《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张铁志著《声音与愤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高宣扬著《流行文化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夏忠宪著《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梅兰著《巴赫金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 篇八

关键词: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历史分期;主要特征

回望中国音乐的历史长河,早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先民活动中就存在着早期形态的音乐审美意识。突出的例证是两千多年前的《乐记》《吕氏春秋》《声无哀乐论》等音乐美学名篇的出现。相传由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撰的《乐记》中论及音乐的本源、特征、美感、社会功能以及乐与礼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古乐与新声的关系等;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吕氏春秋》留下了有关音乐起源、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社会政治等的关系等记载。魏晋名士嵇康所著的《声无哀乐论》也是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美学论著,其中涉及音乐的本质、功能、审美感受等,和儒家所提倡的音乐美学思想共同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中音乐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百家争鸣时期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等音乐美学思想多元并存的局面;汉代出现了《淮南子》、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到魏晋、隋唐、宋代、明代直至清代,都出现了各自朝代立场鲜明的音乐审美意识及相关音乐美学言论。可以说,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古典音乐美学思想一样,派别林立,异常丰富。为了进一步理清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的历程,本文从初步萌生期、多元并存期以及交融发展期三个时段对其基本特征加以分析,以求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一、上古至春秋的初步萌生期

上古至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社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过渡期,原本处于至高无上的神明地位已经明显降低,相应的人的主体地位(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地位)得到上升,而且以“阴阳”“五行”观念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观也已形成。社会的变革促进了音乐实践的发展,也促使音乐审美经验的逐步提升,出现了虢文公、史伯等人思考音乐的记载,虽然他们并没有留下成篇的完整乐论,但已经提出了“和”“同”“中”“淫”“音”“心”“樂”“礼”“哀”“乐”“平和”“新声”“德音”等的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范畴,阴阳五行音乐思想、礼乐思想与“平和”审美观的萌芽状态就此形成。这些萌芽时期产生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说正是后世各家学派音乐美学思想的源头所在,对整个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秦汉至隋唐的多元并存期

秦汉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的一次大发展时期,知识分子的队伍空前壮大,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先后出现了儒家、墨家、法家、道家、阴阳家、杂家等流派。各大思想流派相互进行学术切磋,互相辩难,在辩难过程中又相互有所交融,音乐的审美范畴得以延伸,如“美”“善”“雅乐”“郑声”“今乐”“古乐”“大音”“五音”“欲”“道”等,如孔子提出了“尽善尽美”、老子提出“大音希声”等审美准则。其中,发展最为系统并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儒家的礼乐思想和道家的自然乐论。

汉初出现了以道家音乐美学思想为基础,融合各家思想的新道家,主要代表为刘安的《淮南子》。汉武帝后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促进了儒家学派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以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为基础,融合了各家学派思想的《乐记》。当然,汉代发展起来,并对后世也产生一定影响的思想论著还有《论衡》《太平经》《韩诗外传》《琴操》等。但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儒家一门学说大发展的一个阶段,此时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开始出现多元交融的现象。

魏晋至隋唐时期,音乐美学思想极度活跃,许多在社会生活中遭遇挫折的文人志士都转入在精神领域上的宣泄,各门艺术及其审美思想则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同样,由于在社会生活中遭受深重苦痛的人民大众同样选择在精神上摆脱苦难,于是由外国流入的佛教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儒、道、释(佛教)三教鼎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儒家、道家思想产生了正面的撞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音乐美学论著《声无哀乐论》。

三、宋元明清的交融发展期

宋元明清,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由盛转衰,宫廷音乐独霸一方的格局被打破,各类民间音乐竞相发展,产生了各种新的音乐表演形式,如戏曲、说唱音乐等。在音乐审美思想上,最重要的代表则是道学先驱周敦颐的“淡和说”,以儒学为主的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以道学为主的李贽提出以“童心说”为基础的主情思潮等。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在这个时期依然在相互斗争,但在对峙的同时也在进一步融合。

从整个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分期及其特征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有关音乐美学的思想,经过时间的冲刷和洗礼,各家学术思想都在与儒道并存的过程中被儒道两家所吸收、融合,成就了我国最主要的两大音乐美学思想流派,却失去了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作为集各家之长的儒、道两大主要音乐美学思想的衍进,应该说是双方长期的互相论战、相互交融和相互发展的历史过程。

(指导教师:杨和平)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9.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 篇九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在书法的发展中吸收了许多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的经验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因此,中国的书法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我国现代书法家沈尹默曾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汉字的构成古人总结归纳为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以及假借,即我们常说的“六书”。书法当然也要基于这些要素,在书写的过程中按照汉字的基本构成才能把书法最原始的精髓表达出来,不能为了看起来更美观而避重就轻或者忽略掉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审美。书法艺术的美我认为除了是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形体和动态的美在书法家头脑中的反映之外,还表达了书法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而这种思想感情也是源于现实生活。简单来说,书法的美必须源于内心,融于自然。而线条的书写和字形的结构是书法艺术造型的两大基本要素,也是构成书法艺术美的两大基本要素。

首先是书法的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汉字书法的基本元素,是书法的基础、灵魂,是书法赖以延续生命的重要媒介,也是书法家表情达意,精神、气质和学养得以流露的媒介。也就是说一幅书法作品首先呈现出来的就是它的线条,我们欣赏的时候也是首先看这个字的线条是否流畅,是否曲直适宜,强弱是否得当。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等都会影响线条的形状,就像音乐的旋律一样。线条的美首先体现在力度上,即强调用笔的力度——笔力的审美概念。东汉书法家蔡邕说过:“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肌肤就是线条美的形式感觉。一般而言,下笔有力,线条就美,就有丰富的肌肤内涵。“在技巧之力中仍然有明和暗的对比关系:线条头尾顿挫转折者是谓„明‟,线条中截平稳运动的貌不惊人的力是谓„暗‟”。这段话指出了线条力度美的真正所在。还有一个能体现线条美的就是节奏,线条在构成过程中笔的运动特征——松紧、轻重、快慢,就是线条节奏的具体内容。记得上课的时候老师一边唱歌一边给我们示范写字让我们感受到书法线条用笔强调轻重徐疾,抑扬顿挫,就像音乐的旋律一样能给人以节奏感,所以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我们从书法作品的节奏感里可发现一种活力,每位书法家生命的活力都体现了线条节奏感的审美价值。如:空间节奏、用笔起伏节奏、空白节奏、方向节奏等。

其次是书法字形的结构,就像前面所说的“六书”是构成汉字的基本方法,虽然早已不是原始的象形文字了,但由“象形”发展而来的汉字形体,却仍具有造型的意义,形象的艺术。所谓结构的美,也就是字形的结构如何能反映出现实中各种事物形体结构美的问题。汉字形体基本呈方块形,但具体到每个字又有繁简、大小、俯仰、重叠、疏密、长短、奇正、向背等造型意义的结构特征。一个字不论有多少笔画,偏旁部首多么复杂都均衡而巧妙地组合在方块里,整体表现出既平衡和谐又灵活多变的审美特征。在中国书法里没有孤立的线条和结构。一切都是有机的结合,一切也都是互为因果的存在着。更甚而,在研究线条美时也不应忽略精神、情感的价值所在。它们是互相区别而又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个字的造型。都离不开这两个基本要素,而且这两个要素又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任何一个字形的结构,处处都要考虑到线条的粗细、方圆、曲直、刚柔等。

最后就是书法是的章法以及气韵,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幅与幅之间的结构问题,是古人所谓的“章法”的问题,气韵则是指书法表达的意境,是一种贯穿全幅的气质与精神。成功的章法布局集中体现了虚实结合的美学原则,体势承接,虚实相成,错落有致是书法章法美的体现,它们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三种联络方式。有了这样的章法,一幅书法就会具有混成一体的风情和活泼旺盛的生命力,也就是说,既有秩序感,又有节奏感,还有飞动感。书法的气韵美即整个书法审美标准的灵魂,也是打动欣赏者的内在机制,人的感情丰富,个性迥异,所形成的书法作品的神韵、风格也千差万别。成功的书法艺术,应该是每个字的线条和结构是美的,同时全幅又组成为一个整体,集中体现出某一种美的意境。韩愈曾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书法不但可以抒情,也能移情,还能交流情感,书法的极致就是和人的精神相通。

综上所述,书法的审美包括了“神”和“形”两方面。也可以说是“虚”和“实”的结合,“实”的方面是有形的。它包括线条、结构、章法等内容;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结合起来便是一种和谐美,都是可见的形体美。“虚”的方面是无形的,它包含的神采、韵趣、诗情都是无形之物,要通过有形的用笔,结构与章法加以表现。“实”、“虚”两方面互相依存,相互为用,共同表现出书法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几千年来,书法犹如一颗明珠,始终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成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书法的审美当然不能只从书法本身去欣赏,最好也要结合其他艺术比如音乐,美术,诗文等进行赏析。

09级对外泰语

黄菁

10.《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 篇十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

兴义市同源中学高二年级编写人:孙章虎审核:语文组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把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结构方面的特征。

2.激发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及民族忧患感。

3.培养鉴赏我国建筑艺术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把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结构方面的特征。

2.激发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及民族忧患感。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批注学习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 1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学习过程】

一、课文导入

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19日,记者在文成公主庙采访时看见,紧贴岩壁而建的寺院,外观没有明显损坏的痕迹。寺院中香火旺盛,佛堂内点满了酥油灯。附近来朝拜的村民络绎不绝。只有佛堂大门上的一幅壁画有一条裂痕。文成公主庙建于公元710年,已有1300年历史。

在2008 年5 月12 日震后,报恩寺广场成了平武县城居民的临时避难所。这座占地2.7 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落建于1460 年(明天顺四年),历经1536 年、1618 年、1657 年、1786 年以及1976 年的数次大地震,在此次汶川地震的影响下,木构造脱榫,墙体开裂,但没倒塌,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些古建筑为何在遭受地震后却能依然屹立不倒,它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对于本文,你读懂了吗?

(二)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帷幕()屋脊()接榫()穹窿()()哺育()......

埋怨()埋葬()翘起()翘首以盼()....

点缀()辍学()厦门()高楼大厦()....

角色()凤毛麟角()门槛()直栏横槛()....

(三)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湘房()厢江()繁褥()被缛()汉阕()

上阙()轮郭()城廓()渐榛化境()

(四)文章题目包含了哪些信息?

(五)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时代建筑的特征,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六)本文结构上有何特征?请概括说明。

三、再读课文,并对课文进行批注,问题探究

在称赞中国建筑的坚固性中有句俗语“地陷墙塌屋不倒”,而中国的建筑之所以会如此的坚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结构的稳固性。

(1)中国房子是靠什么材料承重的?这种材料是怎样搭建成房子的基本构架的?

(2)什么是斗拱?它的作用是什么?

(3)举折、举架是怎样构成的,它作用是什么?

四、讨论学习,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3.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归纳小结】

【课堂反思】

【当堂检测】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级:8.0级 汶川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2011年 3月11日日本地震震级:9.0级地震,最强烈海啸,最高达10米,福岛核电站爆炸。日本9.0级地震是汶川地震的30倍,致8928死12664失踪 死亡人数或超1.8万(2011-3-22前)

从中日地震死亡人数的比较中,利用本课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拓展延伸】

一、建筑典范

天津蓟县独乐寺:经历28次地震不倒,在保存至今的众多古代木结构建筑中,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和山西应县木塔在抗震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盘山脚下,始建于唐代,寺内的观音阁和山门重建于辽代。自重建以后千余年来,独乐寺曾经历了28次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蓟县城内房屋倒塌不少,观音阁及山门的木柱略有摇摆,观音

像胸部的铁条被拉断,但整个大木构架安然无恙独乐寺观音阁之所以在多次强震中屹立不倒,主要是斗拱起了作用,观音阁的斗拱设计十分巧妙,在没有一颗钉子固定的情况下,通过七层木块的相互交织,达到了相互连接固定的作用,这样在地震出现时能及时减缓外部的压力,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

二、文革中的梁思成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原本已经在学术研究领域举步维艰的梁思成一下子被抛进命运的深渊,不仅学术生命戛然而止,而且人生之路也在无限的困惑和痛苦中走到了尽头。

善良的梁思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精心培养、视为儿女的学生们居然一夜之间变成了凶神恶煞般的革命小将,并在“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声浪中,将斗争的矛头指向自己的师长们。“文革”开始不久,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造反派们就贴出攻击梁思成的大字报--《梁思成是彭真死党,是混进党内的大右派》。在极度压抑的政治氛围中,梁思成被勒令一遍又一遍“交待”自己的“罪行”。但由于没有按照造反派的意思去歪曲事实,他无论怎样一丝不苟地写材料,也不会被通过,只能一步一步加重“罪行”。7月的一天,已年逾六旬的梁思成被造反派们从建筑系馆推了出来,胸前挂着一块巨大的黑牌子,上面用白字写着“反动学术权威梁思成”,“梁思成”三个字还打了一个大大的叉。梁思成踉踉跄跄地站在大门口,剧烈的疼痛几乎使他直不起腰。自从1923年的车祸之后,他的腰一度要靠穿“钢背心”来支撑。其实,疼痛的又何止是身体呢?望着面前人头攒动的观看者,听着他们发出的刺耳的哄笑,梁思成眼前恍惚了。这批斗与其说是肉体上的折磨,不如说是精神上的侮辱,是对这位正直学者一生坚持的高尚人格的粗暴践踏。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梁思成只要出门就必须挂上那块黑牌子,他在曾经熟悉但眼前陌生的清华校园中吃力地蹒跚而行。工作干不了,工资停发了,住

上一篇:中考满分作文怎样炼出来下一篇:阅读班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