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手位脚位练习教学(共2篇)(共2篇)
1.芭蕾舞手位脚位练习教学 篇一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少儿形体舞蹈——芭蕾手位
授课老师:马佳丽 班级:13舞蹈学1班 学号:*** 针对年龄:小学一年级
一、教学目的:
少儿形体训练根据少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引导孩子们参加体型的锻炼,使体态更加灵活优美,使孩子们得到美的体验。从抓住孩子们的兴趣出发,激发儿童对形体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计划:
1.脚的基本形态及基本位置 2.手的基本形态及基本位置 3.芭蕾手位练习
三、教学重点:
1.培养孩子对音乐和形体课的兴趣,有锻炼形体的意识,并培养孩子对美的认识。2.让孩子在音乐中找感觉、节奏和情绪。
3.启发调动少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发展创造性。
四、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站姿
教学目标:学习脚的基本形态,从而了解形体课上的基本站立姿势。
教学关键:注意站立的姿势以及舞蹈的预备姿势,学会在表演时的基本脚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表演习惯。教学过程:
学习八字步:两脚跟靠紧,两脚尖分别为2点、8点,垂心在两脚上,眼看1点。第二部分:手型
教学目标:学习手的基本形态,从而了解形体课上的基本手位。
教学关键:注意站立的姿势以及舞蹈的预备姿势,学会在表演时的基本手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表演习惯。教学过程:
兰花掌:这是女生常用手型,四指伸直,略微分开,中指用力往下压,拇指向中指靠拢,保持约一指的空隙,不要紧贴,食指伸开微微向上翘起。
虎口掌:这是男生常用手型,四指伸直,略微分开,虎口张开,大拇指内侧向手心靠拢使掌心形成一个自然沟,手臂的力量要贯穿至五个指尖。第三部分:芭蕾手位练习
教学目标:通过基础的芭蕾手位练习,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学习基本的韵律组合。教学关键:注意站立的姿势以及舞蹈的预备姿势,学会在表演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表演习惯。教学过程:
学习芭蕾手位:教师讲解一位至七位的手位,学生通过学习能将任意一手位摆出来。
一年级的学生在做芭蕾手位时可以不要求脚上的动作配合,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会脚位的变化,要求眼随手动。熟练后可跟音乐练习。
五、课后反思
2.古典舞手位教学设计 篇二
教授班级:幼师专业一年级学生
主讲人:李建梅
一、大纲分析
幼师专业舞蹈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教会学生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和脚位,对学生进行身体的基本姿态训练,发展和舞蹈相关的素质的和表现力,所以中国古典舞中的手位组合是学生必需掌握的一个内容。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幼师《舞蹈》全一册第二十三页的内容,是中国古典舞训练内容之一。中国古典舞是以训练人的气息、韵律和肢体表现力为训练目的,讲究的是身体韵律,内在气息以及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对培养学生的乐感、舞感和动作表现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是幼师专业学习舞蹈的重要内容。而手位组合是学习中国古典舞的最基本训练,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手位和手位之间的常用变化,以及身体的一些基本动律,做到灵活运用,自主运用才能为经后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和手的基本动作,我们只要在基本手位上由双手配合运用手的基本动作就形成了手位组合。但幼师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没有接受基本的舞蹈训练,虽然有几个学生的艺术天份稍好一些,但总的来说,呈现出来的舞蹈素质较差。
四、目标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水平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古典舞手位组合,较准确熟练的运用古典舞的风格特点,提高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舞蹈时,动作、感情体验与表达的和谐一致的能力,逐步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优美感。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体会、运用中国古典舞手臂的“圆”,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动手先动腕、眼随手动等风格特点,提高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让音乐与感情的融合、与动作的配合,化成整个肌体的动力抒发在流动的形体线条之中。
六、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采用视觉图像法、语言启发法、拍摄自纠法、小组合作竞赛法等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在欣赏中接受知识,直观感受动作的要领,解决动作规范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练习,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特别强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学习领悟慢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以帮助和肯定。
七、课前准备
教学用具:舞蹈碟片《飞天》,音像资料《集合音乐》、《最炫民族风》、《梁祝》,摄像机
八、教学设计思路
采用一看二学三练四竞赛的方式教学。
1、组织教学:随着集合音乐的响起,学生主动踏步集合并随着音乐完成站队集合的动作。师生问好之后,让学生喊出舞蹈课的口号,秀出自己![设计意图]使学生时刻提醒自己:让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
2、基本功练习:热身运动(音乐:凤凰传奇最炫民族风)
[设计意图]基本功练习是舞蹈课程中的必需品,塑选一个优美的舞蹈形象来自扎实的基本功,在这节课中是新课前的热身运动,主要让学生的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的活动,即为后面学习舞蹈打下基础,又减少受伤的可能性,运用节奏感强有动感的音乐,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欣赏古典舞《飞天》为学习组合做准备。
师:中国古典舞是中国舞蹈中的精髓,它将舞蹈、绘画和音乐融为一体,它恬淡、雅致,高远的意境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典舞《飞天》。欣赏结束后,教师概说舞蹈《飞天》:这是2008年春晚上的一个是舞蹈节目,它描述的是七仙女在宇宙中翩翩起舞,在月宫中摇摆身姿,表现了她们自由、快乐的情感,那么同学们你能根据这个舞蹈说一说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征吗?(请学生讨论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中国古典舞风格特征:
臂的“圆”、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动手先动腕、眼随手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直观印象在头脑里产生一个美的概念,激发她们内在的爱美之心,初步引起她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欣赏古典舞请学生回答讲解古典舞的风格特征,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只有理解了才能实践。
师: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的戏曲,所以其风格特点在于一个“圆”,在某 种程度上和我国的 另一种国粹“太极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古典舞中任何动作变化都离不开圆”“平圆”“立圆”“8字圆”而正个这个圆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韵律所在——眼随手走,欲左先右,动手先动腕、柔中有刚的舞蹈风格,所以同学们在学习其本舞步和其本动作变化时,至始至终都要贯切这个“圆”字,只有掌握了圆的规律,才能把握好,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教师讲解古典舞的其本常识和风格特征,加深学生对古典舞的理解。
4、学生跟教师学习组合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中国古典舞最基本组合——手位组合,老师合着音乐《梁祝》示范一遍。(如下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初步的印象,选取音乐《梁祝》是因为:我认为在舞蹈课堂上特别是中国古典舞课堂,音乐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是否能很快的进入舞蹈状态,是否能准确的把握舞蹈的韵律起关键的作用。对于初学者来说,选取旋律优美、熟悉的音乐是激发她们学习古典舞兴趣的第一步。师:这个舞蹈美吗?好,我们现在把组合的动作分解开来学习: a.双山膀b.顺风旗c.双托掌 d.托按掌 e.山膀按掌 f.斜托掌g.冲掌(师边教授动作边讲解名称,强调手臂的“圆”、动手要先动腕、先要手腕拎起、以腕带动手、眼随手动、手停眼止,欲沉先提,通过手臂松弛的感觉到有力的控制,表现出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规律)。[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手位组合是古典舞最基本但又是最常用的元素之一,基础打不好就容易出歪份儿、错份儿,就影响了古典舞的韵律特征。所以在学习组合时将动作分解开做,直到每个动作学生掌握了以后,才可以串联合音乐。师:同学们很棒,动作到位,古典舞的韵律体现出来了,现在老师喊节奏把动作串联起来做,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练习,注意体现古典舞的风格特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舞蹈的连贯性,进一步熟悉手臂的基本姿态。同学跟教师一起合着音乐《梁祝》练习
师:同学们学习很努力,现在我们把动作合着音乐来表演,在配乐之前,请同学们先来听一听这首音乐的名字叫什么?表现的情感是什么?听完一遍后,请同学们相互讨论。
师:对,音乐是大家很熟悉的《梁祝》。《梁祝》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的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请同学们在舞蹈时要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教师与学生一起练习,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表现古典舞的风格特征)[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难点, 通过学生对音乐《梁祝》的理解让学生初步体会音乐与情感的融合、与动作的配合,根据音乐给出来的感觉来表现动作。
5、分小组练习、纠正动作
师:同学们表现不错,现在我们按寝室分小组练习五分钟。同学们要互相学习指导纠正,等下我们来进行小组竞赛,表现好的那组将会得到老师的一颗星,老师用摄像机把你们学习的过程拍摄下来,刻录出来下节课播放给同学们看。[设计意图]分小组学习,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人际关系。
二、即让学生有练习的机会,又有观察其他同学动作的机会,素质好的学生可以指导素质差的学生。用摄影机记录她们的练习过程是为了让学生尽早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改进,也督促了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6、展示、评比
(1)各小组分别进行展示,小组互评。(2)鼓励个别同学表演,大胆展现自己。
[设计意图]采用竞赛的方法展示,因为在开学时我就说了把一个班的同学按寝室分小组展示,哪个小组奖励的五角星多,那么就在期末考试成绩上加十分。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责任感,谁不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呢!
7、布置作业
练习古典舞手位组合,注意古典舞的风格特征。观看一个古典舞说出这个古典舞表现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古典舞的风格特征。为理解音乐与感情的融合、与动作的配合,根据音乐给出来的感觉来表现动作,让化成整个肌体的动力抒发在流动的形体线条之中。
8、提问、小结本课
(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2)师生共同小结。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而且她们大多来自农村,没有经过舞蹈基本功训练,虽然有几个学生艺术天份稍好一些,但总的来说舞蹈素质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教材灵活处理,因材、因人施教,精品欣赏,培养了学生的爱美之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组合动作分解教学,并且一个一个的进行纠正、辅导,并让学生记忆动作的空间位置把古典舞的风格特征运用到舞蹈中来,减轻了学生学习舞蹈的难度。然后把学生分小组训练,以帮带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小组竞赛,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摄像机拍摄同学们的练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力,也督促了同学们的学习,同学们课后对我说:“老师您用摄像机对着我们,我们想不认真都不行呀。”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同学们的协调性、柔韧性较差,手的动作表现好了,头的位置又不对了,头的位置对了,手的动作又没表现好,针对学生这一情况,我觉得还是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和自学成品舞蹈,虽然在基本功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因为有一大部分学生吃不了苦,怕痛,但如果我严格要求学生,并经常鼓励学生的话,学生还是听我的,毕竟同学们是来学习知识的。
【芭蕾舞手位脚位练习教学】推荐阅读:
芭蕾舞基本功练习入门技巧10-24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11-21
跳芭蕾舞作文06-28
芭蕾舞入门基础训练01-23
芭蕾舞软开如何学习08-07
《芭蕾舞娃娃》小班美术教案09-13
我的第一次芭蕾舞作文07-25
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内容01-18
冰上芭蕾散文08-20
春天芭蕾节目串词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