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人生智慧(11篇)
1.道家人生智慧 篇一
道家哲学智慧与企业柔性管理
从管理学角度,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三层涵义,阐明“无为而治”是一种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的柔性管理.并指出了这种“无为即大为”的柔性管理艺术对现代企业管理所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作 者:葛荣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刊 名: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ZHOU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年,卷(期):4(4)分类号:B223 F270关键词:无为而治 为政以德 企业柔性管理
2.道家人生智慧 篇二
高手过招, 比的往往是内功。内功浅的人, 不论怎样虚张声势, 终归失败;内功深的人, 也许开始不露声色, 一再退让, 但一旦发力, 便势不可挡, 总能取得最后胜利。
《道德经》中有一段话:“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意思是, 治理人事, 侍奉上天, 最重要的是深藏厚蓄。只有深藏厚蓄才能早服于道, 早服于道就是厚积恩德, 厚积恩德则无往而不克, 无往而不克则力量无限, 力量无限就可以治理国家, 有了治理国家的根本, 就可以长治久安。
这段话说明了深藏厚蓄、厚积恩德的重要性。“德”从字型上看, 左边是“双立人”, 是行走之意, 跟道路有关, 右边是“十加目”和“一心”, 表示感觉系统加上一个理性的认识, 即心灵的系统。所有感性认识最终上升到理性认识, 并付之于行动, 这就是“德”。德是干事业的人必须锤炼的内功, 练好“重积德”这个内功, 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重积德, 练内功, 应该寡欲无私。人的心里如果装满了太多的欲望, 就没有美德容身的空间。老子云:“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最大的过失是贪得无厌, 所以懂得满足, 才是永恒的满足。
老子讲“知止不殆”, 学会控制欲望就不会有危险。他还说, 把持而且达到盈满, 不如适可而止。锤打得十分锋利, 不能长久保持锋芒。金玉堆满庭堂屋子, 没有人能守得住。《红楼梦》里有一首《好了歌》, 极为发人深省:“世人都晓神仙好, 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 唯有金银忘不了, 平生只恨聚无多, 及到多时眼闭了……”很多人做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 这就会带来很多问题。不能把金钱、功名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赚钱永远是手段, 企业家责任不仅仅是为企业本身, 而要想到公共利益、社会责任。林则徐有一副对联:“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重积德, 练内功, 应该谦卑处世。生活中常有两类人, 骄傲的人和谦虚的人。骄傲的人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高明、头脑最发达的人, 看不起任何人, 这种人常自以为是, 有一点本领就觉得自己有七十二般武艺。其实这种人也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人, 常在关键时刻不堪一击。谦虚的人则始终以虚心的态度向别人学习, 总是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这种人的眼界开阔, 目标高远, 是能成就大事业的人。
在这方面, 老子主张“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越是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 居于很高的位置, 越要虚怀若谷。他还说, 谦卑的人应该像大地一样, 生长养育万物, 却不自己占有;做出了奉献, 却不自居有功;为万物之长, 却不主宰万物, 这就是最高、最大的德行。江海广大无边, 因为它善于放低自己的位置, 无数的河流才流向它。圣贤的人要想处在人上, 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万民利益之后。
当今社会, 创业的浪潮席卷着每个人的心。而在创业的路上, 有的人事业如日中天, 有的人则屡受挫折。分析不难发现, 成功者不仅仅表现在头脑聪慧, 还表现在聚才用人上。任何人都不能弧立生存, 总要或多或少地借助别人的帮助。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 能否将员工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充分发挥其才能, 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也是衡量其领导艺术高低的客观指标之一。因此, 领导者必须放下架子和员工打成一片, 成为员工的知心人。要深知员工的心理特点, 清楚他们的内心需求;要学会换位思考, 尽力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这样才能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形成强大的团队力量。如果你居高临下、咄咄逼人, 员工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就难以形成。
道家养生的最高境界, 在于“虚”、“静”二字。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至虚极, 守静笃。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意思是, 要达到道的境界, 就要达到虚空的极致, 坚守沉静笃实。万物都在生长发展, 从中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 虽然其变化纷纭, 但都要返还到它们的本原。返回本原叫做静, 静就是生命的回归。生命的回归是一个规律, 认识规律就是聪明智慧。
人刚出生时是极其单纯的, 只有饥饿的感觉, 只知道吃东西。随着不断成长, 不断接触社会, 便有了各种各样的需求和希望。如果这些需求和希望变成了自身无法控制的欲望, 就会遮蔽了我们的双眼, 使我们无法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老子希望人们“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即保持先天的德性, 回归初生婴儿时的状态, 像婴儿一样恬淡虚静, 至真至纯。
然而,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这种状态好是好, 却是难以企及的, 因为人不可能永远长不大, 大了必然有欲望。那么, 如何才能保持心灵的纯洁呢?方法就是老子讲的“涤除玄监”, 即洗净自己的心灵。
3.道家人生智慧 篇三
人生智慧
智慧人生一一读诵巜心经》有感
中国皇家园林
法海禅寺住持
释忠学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能在全市第六届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上,与诸位一起研讨《心经》的经典,谈谈学习《心经》的心得。我的学习感受较为肤浅,拙见是否有当,恳望诸君评说指教!
(图中为忠学师父)
般若系统典籍精华的《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言简意赅,博大精深,揭示了般若思想的精髓。据报载,自三国以来,《心经》已被译出21次,历代为之注疏者有百人以上,流行至今超过80种。在般若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我想,《心经》的千古魅力,就在于它仅仅用了260个字,揭示了究竟解脱的不二法门,对修学佛法来说是必不可缺的根本典籍之一。
佛说,心态好,一切都好!我认为,《心经》的经典思想核心就是贯穿于一个“心”字,体现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觉悟心、慈悲心等各个方面。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心之嗔,千般为恶。读诵《心经》,正是学习佛陀的人格——大慈悲、大智慧、大勇气。记得有位前辈写过这样一首禅诗:“南台静坐一炉香,竟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商量。”诗中的意思清楚地表明,禅者的修行根本不用除妄想,因为他们早已把这个世界看透了,人生烦恼也随之降伏了,世间没有什么东西更能让他们感兴趣,自然也就妄想不生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痛苦或欢乐,不仅仅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对心理状态的自我调整。要时刻与欢乐相伴,就必须做到心胸宽广,豁达开朗。要摆脱逆境的羁绊,就必须学会宽容,善待社会,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心经》咒语的综合含义是: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大众都去啊!愿正觉速疾成就。它最终的结论是:“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清晰明了地提醒已有成就的修行者不要执着“法”而不得正果。人生智慧,智慧人生。应该说,避苦求乐是人性的自然,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能苦会乐是做人的坦然,化苦为乐是智者的超然。从自然和必然到坦然和超然,是人类精神和思想境界的巨大飞跃。一个人有了海阔天空的心境和虚怀若谷的胸怀,就能自信达观地笑对人生的种种苦难与逆境,视世间千种烦恼和万般忧愁如过眼烟云,不为功名利禄所缚,不为荣辱得失所累。就能从苦境或困惑中解脱出来,以宽容大度容纳别人,以豁达开朗对待自己。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觉不知觉,承认不承认。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心随境转,则为凡夫。境随心转,则为圣贤。做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明万物虽空,但缘起因果还在不断延续中,人生的善恶行为都是有果报的。正所谓: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服务人是一种快乐。我始终认为,善良是养心养生的最高级“营养素”,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清规戒律与尘世诱惑,佛与俗的矛盾交错,隐含着对信仰的执着,对真爱的追求。正念、正知,放下、开示,正如常言道:“宽容别人,就是肚量;谦卑自己,就是分量;两者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
倾听是一种智慧,清静是一种心态。理解,是心的认同;感知,是心的相通。从《心经》诠释的要义来看,真正的情感就是用一颗心去温暖另一颗心。因此有人说,最好的情感是随意,却又彼此在意。有缘,不推;无缘,不求。一切随缘,顺其自然。对父母尽孝,对朋友尽义,对事业尽忠,做什么事都问心无愧,就会一辈子活得坦然,活得轻松,活得有模有样,活得有滋有味。人生进退是常事,关键在一个“熬”字,火候到了,滋味自然有了。
人心如碗,难免会磕磕碰碰有裂缝,难免会遭受挫折有缺憾;人心如路,越计较越狭窄,越宽容越宽阔。心若计较,处处都是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晴天。努力过,尽心了,无论结果是否理想都无所谓了。红尘过往,没有人握得住地久天长,面对种种际遇,唯有用心倾听,真心相伴,珍惜当下,格外需要注重心灵的环保。
做人一辈子,人品做底子。佛说,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正所谓,人生两境界:一个知道,一个知足。知道,让人活得明白;知足,让人活得平淡。良心是每个人做人的底线,前辈总是在不断谆谆告诫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做人的良心是始终不该缺失的。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我的理解是,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命,命决定运叫命运,运决定气叫运气,气决定色叫气色,色决定相叫相貌。人生就是这样,倘若有运,不用祈求,祈求终归无用;倘若无运,无需悲伤,悲伤终归无助。幸运只是生命中的偶然,每个人都要坦然面对。得之,亦喜;错之,不悲。懂得包容,才能让心灵有所皈依。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态,它源于对事与物的追求与理解。藕益大师在《十元碍行跋》中写道:“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鞲者。美玉不琢不成器,顽金不锻不致金,钟不击不鸣,刀不磨不利。”意思是说,佛经中多处指出,面临任何挫折,都要保持自心的宁静,犹如坚石、大山,不为风雨所动摇。大乘菩萨行六度中的忍度和精进度,更要求菩萨以无所得的般若智慧为导,忍耐、承受挫折、失败和痛苦,面对挫折厄难毫不动心。《萨迦格言》曰:聪明人即使受到挫折,也会更加机智顽强。可见,爱与善,一直滋养着人类的文明。人生的道路多非平坦,有时难免会遇到难以超越的关隘。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树叶一样,在命运之风的裹挟下,不由自主,四处飘零,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使得人生富有戏剧性,充满魅力。
凡事不必在意形式,过于追求完美。对生活不挑剔,对他人不苛求,对世事不怨恨,心地柔软,心态平和,心灵富足,是修行最大的进步。
人生无常,心态最重要。心若年轻,则岁月不老。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俗话说,百病皆生于气。心态不好,说穿了就是心太小了,气量太小了。在座的各位可以想一想,心态的“态”字,一经拆解分开,就成了“心大一点”。人的心每天能放松一点,想开一点,心态还怎么会不好?!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一个太能算计的的人,通常也是一个事事计较的人,心理很难得到平衡和满足。经云:“善用其心”。一个人来到世上,有什么样的用心,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而安心是安宁的前提,安心为最难。读诵《心经》,就是用人生最初的宁静,向新旧的光阴,向生活的两岸,做深沉的凝望,深刻的思考,深情的流连,盛享人间的温暖清凉。
“般若”是包含了实相、境界、文字、方便、眷属、观照六种智慧的大智慧,不同于脑子转得快的那种智商。般若的智商需要经过人间历练,看透人世得失,对世事通达无碍。为此,我们最好每天能有一段静坐或冥想的时辰,摒弃外界干扰,集中精神,直视自我,分辨今日之得失,反思初心有无迷失,散乱的心才能收回来。这正是《六祖坛经》所解释“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的禅定。
细想一下,当有人在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怀才不遇、天下不公而牢骚满腹,怨声载道时,恰恰正是自身内心蒙上了厚厚的尘埃所致。因为有智慧的人,从来不会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忐忑在旁人的言语中。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起妄缘,无心无为,自由自在,动静自如,冷暖自知,便是禅定修行。按照佛教的教理教义,精进,对于古人来说,就是“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对于今人而言,就是不做、少做无用功。在躁动、喧嚣无止境的现代生活中,我们理应从《心经》的禅心慧语中细细领悟为人处事的真谛,学会自我调节,闯过心理难关,放慢一些匆匆前行的脚步,回归自我,回归自然,回归本色。一颗平常心去淡然,一颗安静心去喜悦,平静守候这个世界。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自身的淡定与从容。淡然于心,自在于世,用心去禅悟人生,与欢乐为伴,持一份豁达,怀一份包容,踏踏实实走好人生每一步。这才是人生智慧,智慧人生的关键所在。
“心中有爱,才能春暖花开;心中有善,才能美丽常态;心中有德,才能涵载万物;心中有道,才能自如去来;心中有慧,才能走出愚昧;心中有志,才能成就人生;心中有诚,才能感化他人;心中有爱,才能超越凡尘。”这就是我受持读诵《心经》最大的感悟与启迪。
佛学修心、修德、修行、修慧、修静,觉悟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曾经聆听我的同乡、星云大师说过:“揣摩、用心,努力把所有的佛法,变成现代的语言,讲来给大家都能听得懂,可以受用。这也是我一生用功最勤的地方。”我要以此作为座右铭,将佛教的基本价值与现代人类的普世价值进行互动与对接,推进人类的和平进步与发展,奋发有为,久久为功。
在本文结束时,我衷心祝福在座各位常常读《心经》,天天好心情!
【责任编辑
胡洲士】
2016年5月5日
4.道家人生智慧 篇四
(二)另一个儿子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以后,有记者到其家乡采访杜鲁门的母亲。记者首先称赞道: “有哈里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是这样。”杜鲁门的母亲赞同道,”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
“他是做什么的呢?”记者问。“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评语:认真地做事,快乐地生活,不论你的成就高低,你都值得母亲骄傲。聪明误
我们经常花许多钱去购买自己不懂得用的东西。摇控电话机怎么用?那个神奇的榨果汁机到底怎么用?还有那个新买的家用摄像机呢? 我认识一对夫妇,买了一台最先进的洗衣机,是洗衣机中的极品。可是换了6个洗衣女工,请过12个技工来示范,又经历了几次”水灾”之后,他们竖起了白旗:”现在我们把它当家具用。”他们是那种遇挫折后认输、服输的人。还有一种是简单派的人,人数最多。这一派的人有自知之明,尽量避免去碰CD机里的机关。要不要自动选曲?他眨眨眼,无动于衷。那个会跳过几段的设备呢?他无意使用。他把所有神秘的按钮都用胶布贴了起来。电脑中的电子邮件好不好肭用来查地址很方便,仅此而已。换句话说,那些用高价买来的东西,用得着的部分只占10%,最多15%。
最后一种人是钻研派。他什么都想了解,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也要达到目的。举个例子,法国南普机场的洗手间装了新式洗手盆,水龙头按钮在哪儿?没有。踏板?也没有。于是,他开始找摄像机,看看自己会不会正被人偷拍,上了捉弄人的电视节目。但找不到摄象机。服输派和简单派的人会摇摇头,走了。钻研派的人不肯走,不借花时间到处摸摸看看,他终于找到了:龙头里装了电眼,由电眼操纵龙头的供水。他得意极了,满脸笑容。
他的确聪明过人。结果,他误了飞机。(文彦译)评语:生活其实很简单,千万不要让一些打着”科学„„先进”旗号的东西给弄复杂了,不要花钱去买那些很先进却很没用的东西。
小象乔治的锁链
小象乔治出生在马戏团中,它的父母也都是马戏团中的老演员。
小象乔治很淘气,总想到处跑动。工作人员在它腿上拴上一条细铁链,另一头系在铁杆上。
小乔治对这根铁链很不习惯,它用力去挣,挣不脱,无奈的它只好在铁链范围内活动。
过了几天,乔治又试着想挣脱铁链,可是还没能成功,它只好闷闷不乐地老实下来。一次又一次,小乔治总也挣不脱这根铁链。慢慢地,它不再去试了,它习惯了链子,再看看父母也是一样嘛,好像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乔治一天夭长大了,以它此时的力气,挣断那根小铁链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可是它从来也想不到这样做。它认为那根链子对它来说,牢不可破,这个强烈的心理暗示早已深深地植入它的记忆中了。
一代又一代,马戏团中的大家们就被一根有形的小铁链和一根无形的大铁链拴着,活动在一个固定的小范围中。
评语:时势不断变化,当初做不到的事今天可能就会轻而易举,当初能办到的事今天可能就难以办到了。无论如何,关键是心中不要存下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
金钱的危险性
在犹太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拥有无数钱财的吝啬鬼去他的拉
第1/6页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比那儿乞求祝福。拉比让他站在窗前,让他看外面的街上,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人们。”
拉比又把一面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我自己。”
拉比解释说,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但镜子上镀了一层银子。单纯的玻璃让我们能看到别人,而镀上银子的玻璃都只能让我们看到自己。
评语:人们的眼睛常被金钱所蒙蔽,只见自己而不见别人,这样的人怎能得到幸福呢?
方向
一个在岸边散步的人不小心掉人了水中,游泳技术不佳的他惊慌失措,一边挣扎一边大喊救命。本来他离岸边只有几米远,但当救援人员把他从水中救起时,他已经离岸边数十米远。后来他解释道:”因为我当时太惊慌,只顾着要挣扎在水面上,完全顾不上辨别方向。”
笔者本人也有一次类似的经历。多年前我在山东蓬莱县做社会调查。一天下午路经一个小水库,发现水库中有一个小男孩正在挣扎,岸边还有几个光溜溜的小孩在哭成。很明显,这群孩子在浅水里玩耍,其中一个不小心滑到了深水中。我边跑边脱衣服,迅速下水游到那个小孩身边。小孩一把抓住我的胳膊死死不放,我的游泳技术本就不怎么样,又急又慌,连着呛了几口水,后来好不容易稳住神,用一只手拉住小孩,转身仰泳,用另一只手拼命划札等游上岸,全身如同散了架一般,半天动弹不得。
等我惊魂稍定后才发现,小孩原来的落水处距岸边也只有数米远,而慌乱中,我拉着他却游到了数十米远的对岸。
评语: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你都要首先检查你的方向是否正确无误。落水者和负重者 拿破仑年轻的时候,一次到郊外打猎,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他快步走到河边一看,见一男子正在水中挣扎。
这河并不宽,拿破仑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再不自己游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那人见求救已无用,反而更添一层危险,便只好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来。
拿破仑当了皇帝后,一天清晨,在花园中散步,迎面被身负重物的士兵挡住去路。这时宫廷女卫士长忙喝令士兵赶快给大皇帝让路,拿破仑却忙阻止说:”夫人,请尊重负重者。”并给负重士兵让开了一条道。
拿破仑拿枪逼迫落水者自救,是想告诉他,自己的生命本应该是自己负责的,唯有负责的生命才是真正有救的生命。”请尊重负重者”,在拿破仑看来,地位的高下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肩头的分量。(王昔平)评语:假如我们正处在一个不利的位置,那么,请丢掉幻想,自己解救自己吧。即使我们最终,没能到达彼岸,但只要我们努力了,只要是负重前行,即使是拿破仑,也会尊重我们的。
求职策略
有一位留学美国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接连碰壁,许多家公司都将这位博士拒之门外。这样高的学历,这样吃香的专业,为什么找不到一份工作呢?万般无奈之下,这位博士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
他收起了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电脑公司录用,做一名最基层的程序录入员。这是一份稍有学历的人就都不愿去干的工作,而这位博士却干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没过多久,上司就发现了他的出众才华:他居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绝非一般录入人员所能比的。这时他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明,老板于是给他调换了一个与本科毕业生对口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在新的岗位上游刃有余,还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这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他才亮出自己的硕士身份,老板又提升了他。
第2/6页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老板也比较注意观察他,发现他还是比硕士有水平,对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非常人可及。就再次找他谈话。这时他才拿出博士学位证明,并叙述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此时老板才恍然大悟,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因为对他的学识,能力和敬业精神了解了。
评语:许多年青人初入社会时,往往把自己的一堆头衔、底牌全部亮出来,夸耀自己,结果或者让别人反感难以与人合作,或者招来很高的期望值而让人失望,稍有失误便不好翻身。
有志不在年高
他静静地埋伏在草丛里,思索着。他研究过小女孩的习惯,知道她会在下午两三点钟从外公的家里出来玩。
为此他深深地痛恨自己。
尽管他的日子过得一塌糊涂,可他从来没有过绑架这种冷酷的念头。
然而此刻他却借着屋外树丛的掩护,躲在草丛中,等待着一个天真无邪、长着红头发的两岁小姑娘进入他的攻击范围。
这是漫长的等待,使他有时间去思考。或许哈伦德从前的日子都过得太匆忙了。他父亲是印第安那州的农民。去世时他才5岁。他14岁时从格林伍德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涯。他在农场干过杂活,干得很不开心。当过电车售票员,也很不开心。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不顺心。一年的服役期满后,他去了阿拉巴马州。开了个铁匠铺,不久就倒闭了。随后他在南方铁路公司当上了机车司炉工。他很喜欢这份工作,以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18岁时娶了媳妇,没想到仅过了几个月时间,在得知太太怀孕的同一天又被解雇了。接着有一天,当他在外面忙着找工作时,太太卖了他们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随后大萧条开始了。哈伦德不会因为老是失败而放弃。别人也是这么说的。他确实努力过了。有一次还是在铁路上工作的时候,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但后来放弃了。他卖过保险,也卖过轮胎。他经营过一条渡船,还开过一家加油站。都失败了。认命吧,哈伦德永远也成功不了。
此刻,他躲在弗吉尼亚州若阿诺克郊外的草丛中,谋划着一次绑架行动。他观察过小女孩的习惯。知道她下午,什么时候会出来玩。可是,这一天,她没出来玩。因此他还是没能突破他;一连串的失败。
后来,他成了考宾一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要不是那条新的公路刚好穿过那家餐馆,他会干得很好。
接着到了退休的年龄。
他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到了晚年还无以为耀的人。幸福鸟,或随便什么鸟,总是在不可企及的地方拍打着翅膀。他一直安分守己——除了那次未遂的绑架。
出于公正,必须说明的是,他只是想从离家出走的太太那儿绑架自己的女儿。不过,母女俩后来回到了他身边。
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都过去了,而他却一无所有。要不是有一天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还不会意识到自己老了。
那天,哈伦德身上的什么东西愤怒了,觉醒了,爆发了。政府很同情他。政府说,轮到你击球时你都没打中,不用再打了,该是放弃、退休的时候了。他们寄给他一张退休金支票,说他”老”了。他说:”呸。”他气坏了。他收下了那105美元的支票,并用它开创了新的事业。
今天,他的事业欣欣向荣。而他,也终于在88岁高龄大获成功。这个到该结束时才开始的人就是哈伦德?山德士。他用他第一笔社会保险金创办的崭新事业正是肯德基家乡鸡。接下来的故事想必您已经知道。([美]保罗?奥兰特)评语:没想到那老头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吧?当你用鸡块果腹的时候,最好也从这老头这儿吸取点精神营养
国王的花园
第3/6页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古代印度有一个国王,他的国家广大而强盛。他得到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就收为王妃,两人相亲相爱,琴瑟和谐。
然而好景不长,天夺人爱,他的宠妃得了绝症,全国最好的医生也束手无策,最终宠妃还是香消玉殒。悲痛欲绝的国王为爱妃举行了盛大的葬礼,用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木材,让最好的工匠为爱妃做了棺椁。为了能日日见到爱妃,国王下令把棺椁停放在王官旁的大殿里。国王一有时间就来此陪伴爱妃,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时日久了,国王觉着这灵殿周围的景色太单调贫乏,不配爱妃的容颜,于是在周围修建花园,从全国各地搜寻来奇花异草。花园建成后,觉着还缺些什么,就又引恒河水来建成一个美仑美奂的人工湖。湖建成后,又修造亭台楼阁,后来又请来一流的雕刻师制作精美的雕塑„„国王总不满意这个园林,一直不断地扩充和完善。一直到国王暮年,还在苦苦思索怎样让这座绝世园林更加完美。有一天,他的目光落在爱妃的棺椁上,觉着它停在这样的园子中根本不协调,就挥了挥手说: “把它搬出去吧!”
评语:组建家庭是为了能与心爱的人在一起,可许多人当家庭中的硬件越来越高级时,感情却愈来愈淡漠,最终把人请了出去,在别的方面也有不少这种不知不觉中舍本求末的例子。
一捧沙
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问母亲一个问题:”妈妈,婚后我该怎样把握爱情呢?”母亲听了女儿的问话,温情地笑了笑,然后从地上捧起一捧沙。
女孩发现那捧沙子在母亲的手里,圆圆满满的,没有一点流失,没有一点撒落。接着母亲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立刻从母亲的指缝间泻落下来。待母亲再把手张开时,原来那捧沙子已所剩无几,其团团圆圆的形状也早已被压得扁扁的,毫无美感可言。女孩望着母亲手中的沙子,领悟地点点头。那位母亲是要告诉她的女儿:爱情无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爱情,反而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失去彼此之间应该保持的宽容和谅解,爱情也会因此而变成毫无美感的形式。(潘台成)评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永远拥有幸福美满的爱情,那么不妨学着用一捧沙的情怀来对待爱情,好好珍惜,好好把握,爱情必定会圆圆满满。
吸烟时可以想上帝
在问起对人生观的看法时,大画家黄永玉引用了表叔沈从文对自己的教导:一是摔倒了赶快爬起来,不要欣赏你砸的那个坑;二是充满了爱去对待一切;三是死死抱住自己的业务,不要放松。如此三点对后辈亦大有裨益。
黄永玉一手写妙文章,一手画佳山水,这岂不是”鱼和熊掌”兼得了?说到这儿,黄永玉给大家讲了个故事——甲乙二信徒都酷爱吸烟,甲问神父:”我祈祷时可以吸烟吗?”神父说:”那怎么行!”乙问神父:”我走路时想上帝,吃饭时想上帝,吸烟时想上帝,可不可以?”神父说:”当然可以。”黄永玉就和那个乙信徒一样,衔着烟斗向我们走来了¨(李韬)评语:许多大人物的经验之谈,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读懂了后则可受益终生。综合测评
假设我们要从以下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全世界,你会选择哪一位呢?先来作一些对比: 候选人A:笃信巫医和占卜家,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 候选人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床读大学时曾经吸食鸦片每晚都要喝一夸脱(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
候选人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保持着素食习惯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
是不是觉得这些信息已经足够帮助你决定最佳人选了呢?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容易的抉择,现在让我们来揭晓答案,看看你选了谁......第4/6页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候选人A是罗斯福,候选人B是丘吉尔,候选人C叫做希特勒。
评语:好人身上有缺点,坏人身上有优点,区分好人坏人的标准是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但有一点要记住:不要简单化,公式化。
羊和狐狸
一只羊被怀疑吃了两只鸡,在兽国法庭被审判,法官是聪明能干的狐狸。
羊自我辩护说:”那天我从早到晚都在睡觉,而且熟悉我的朋友们都可证明:我是个素食主义者,平生从来不吃各种肉食的。”
接着狐狸法官与同仁们经过合议,最后宣判道:”我们认为,羊申辩的理由不足为据,因为隐瞒罪证向来是罪大恶极者的惯用伎俩,况且羊与鸡如此近乎。且鸡肉又是那么鲜美可口,所以凭我的良心来判断,羊是肯定不会放过鸡的。”
羊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羊肉被法院没收,羊皮拿到市场上出售。
评语:培根说:一次不公正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empirenews.page--] 还有一个苹果
一场突然而至的沙暴,让一位独自穿行大漠的旅者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装干粮和水的背包都不见了。翻遍所有的衣袋,他只找到一个泛青的苹果。
“哦,我还有一个苹果。”他惊喜地喊道。他攥着那个苹果,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大漠里寻我着出路。整整一个昼夜过去了,他仍未走出空旷的大漠,饥饿、干渴、疲惫却一起涌上来,望着茫茫无际的沙海,有好几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支撑不住了,可是看一眼手里的苹果,他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又添了些许力量。
顶着炎炎烈日,他又继续艰难地跋涉。已数不清摔了多少跟头了,只是每一次他都挣扎着爬起来,踉跄着一点点地往前挪,他心中不停地默念着:”我还有一个苹果,我还有一个苹果„„”
三天以后,他终于走出了大漠。那个他始终未曾咬过一口的青苹果,已干巴得不成样子。他还宝贝似的擎在手中,久久地凝视着。
在敬佩旅者之余,我不禁惊讶: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苹果,竟然有着如此神奇的力量。
是的,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失败,会身陷某些意料之外的困境。这时,不要轻易地说自己什么都没了。其实只要心头不熄灭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地去找,总会找到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的那”一个苹果”,握紧它,就没有穿不过的风雨、涉不过的险途。(阿健)评语:自己对自己说:我失败了,放弃吧。那么你真的会躺下起不来。如果你说:我还能坚持。那么你果真就会有接着走下去的力量。人可以自己打败自己,也可以自己成全自己。
营销
巴黎的圣马丁大教堂附近,每日游客如织,一个盲人在此乞讨,他的面前摆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一出生就瞎了眼睛”的字样,纸条上边摆着个破帽子,但并没有多少人给他钱。
一天,一位美国游客到此游玩,见此情景就和他的法国朋友打赌,说他有办法让那乞丐的帽子中盛满钱。法国朋友自然乐于打赌,然后这位从事销售工作的美国游客就走上前去,把乞丐的纸条翻过来,在上边重新写了几句话。
说来真怪,自从新句子摆出来后,不一会儿帽子中就装满了钱。纸条上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各位到此欣赏美景,一定很快乐。而我却什么也看不见,因为我一出生就失去了光明。”
评语:这位美国人写的这些话,使盲人与游客之间有了一种联系和交流。推己及人,最易引发人的同情心。
第5/6页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第6/6页
5.《老子》的人生智慧 篇五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子》成书于西周末年的社会动荡时期。世易时移,书中的某些论述虽然已不太适应当今的时代现实,但老子深邃的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永远闪耀着哲学的光芒和人生智慧的丰富内涵,对我们人生有着重要的启示。他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认识论、军事思想、政治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老子的主要观点是“道”。“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说出的道,就不是道。从哲学的意义讲,没有绝对真理,只有相对真理。任何话,都只能是因时因地,适合某些情况,把它放大,就会出现谬误。道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
老子强调“无为”。“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遵从事物的规律办事,不施加外力。做到“无为”,才能“无不为”。“见素抱朴”,保持事物虚静、纯朴、天真的状态,要“ 致虚极守静笃。”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对于充满着选择、诱惑、竞争、痛苦的当今社会来说,老子的思想无疑是一副清醒剂、一副清肠、清心的良药。
孔子对老子给予极高评价。孔子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最近又重读《老子》,感悟到老子的以下人生智慧。
一、获得的智慧 《老子》: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释义:万物开始兴起而不施加外力,万物生长成熟而不据为己有,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不自恃有恩,做成事而不居功自傲。正由于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劳永不磨灭。
启示:对任何事不要总想去占有。拼命想占有,反而会失去。不要想着哪些事是我做的,有恩不思图报,有功劳而不去夸耀,这样反而能长久。
二、说话的智慧 《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释义:话说得越多,越加速失败,不如保持虚静。
启示:话不在多,而在精。别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别人不懂,滔滔不绝,这样给别人夸夸其谈的印象。聪明的人少说多做,反而显得有城府、有涵养,有功劳。所以有时沉默是金。
三、无私的智慧 《老子》: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释义:圣人把自己放在别人的后面,反而能居在人的前面;把生命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的生命。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反而能成全他的私利。
启示:后天下之乐才能乐,谁笑到最后才是最好;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怕死反而不死。孔子也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以无畏、无私的态度处事,就能更好地生存,实现自己的愿望。
四、成就大业的智慧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启示:做大事要学习水的品质:不争一时之长短,专心做事,能忍受各种委屈和责难,古人讲,受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学习、为人处事等方面要有谦卑的精神,心态平和,“虚心平正,待物以正”,心怀善念,对人有爱心,说话诚信,做事富有才干,行动把握时机。不与人争名夺利,就不会犯错误。
五、简朴生活的智慧 《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释义:追求绚丽缤纷的色彩令人眼昏;追求美妙悦耳的音调让人失聪;追求山珍海味让人丧失味觉;追求珍贵难得的财货让人品德败坏。
启示:聪明:是耳聪目明,眼发昏、耳失聪就是不聪明。奢侈豪华的物质生活只能造成生理和精神的伤害。“甜美的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鲁迅说:“生活若是过于讲究,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巴黎高等政治专科学校是世界一流大学,实验室的装修非常简陋,不向我们的实验室这么豪华、宽敞,这里产生了诸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说够用、能用就行。对物质生活的过分追求和享受,是当下人们的一大诟病,他们的精神生活反而贫乏。
六、人生成功的智慧 《老子》: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释义:委屈就能保全,弯曲就能伸直,低洼就能盈满,破旧就会更新,少取反而多得,多求便会迷惑。不自我表现,所以明智;不自以为是,所以彰显;不自我夸耀,所以成功;不自尊自负,所以长久。
启示:过于刚强,就会折断,委屈才能保全,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经常反省自己,矫正自己的过失,才有好的发展方向;为人谦逊,处于低位,才能得到发展,所谓“谦受益”;有限的目标才能达到,过多的追求和选择反而让人迷惑,令人痛苦;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发扬民主,多听意见,决策才能科学正确,固执己见,就会失败;有功劳不是自己吹嘘的,而是要靠别人说、别人承认的,自己的功劳要让别人说才是功劳;骄傲使人固步自封,满招损,不自负才能长久。
七、做人的智慧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释义:认识别人的是有智慧,认识自己的是高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是坚强。知道满足的是富有。勉力行事的是有志向。不失做人的根本的能长久。死而不被人遗忘的是长寿。
启示:认识别人不容易,认识自己更困难,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要经常反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对待别人,这才是明智之人。战胜自己要有坚强的意志,战胜自己比战胜别人更重要。知足者常乐,过分的追求只会令人更痛苦。人要有自强不息之志,同时不能失掉做人的底线。真正的长寿是活在人们心中的人,唯有为社会做出贡献、努力去帮助人的人才能如此。
八、处事的智慧 《老子》:将欲歙(xi)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释义:将要收敛它,必须姑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姑且增强它;将要废弃它,必须姑且兴盛它;将要夺取它,必须姑且给于它。这叫幽微而高明。国家的锐利武器,不能给人看。启示:这段话讲的是事物发展规律的辩证法,是高明的谋略。扩张和收敛是一对矛盾,扩张到一定程度就会转为收敛,所以,想要收敛一个东西,就可先扩张它,到一定时候收敛它就很容易。同理,想要削弱一个东西,就可先增强它;想要废除一个东西,就可先兴盛它;想要得到一样东西,先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圣经上讲,上帝要他灭亡,必先让他疯狂。就是这个道理。收拳是为了出拳更有力;暂时的退却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给人以东西,想要的是达到什么目的、获取更多的东西,行贿者必有其利益的目的。所以要警惕别人的吹捧、送礼、吃请,是不是怀有图谋。
九、认识的智慧 《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释义:上等士人听了“道”,努力去践行它;中等士人听了“道”,好像它似有似无;下等士人听了“道”,对它大笑。不被嘲笑不足以成为“道”。古人立言说:明白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坎坷;崇高的“德”好像低谷;宽广的“德”好像狭隘;刚健的“德”好像懦弱;质朴纯真的好像混浊一样;洁白亮丽的好像垢黑一样;最方正的好像没有边角;最大的器具反而不知全貌;最大的声音反而听不到;最大的物象反而看不见。“道”隐晦而没有名称,只有“道”善于施与且使万物生成。
启示: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由它生成的万物,无不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当事物发展到极致时,所显示出来的形式、现象可能与其常态显现出对立的状态。所以,我们认识事物、辨别真伪,不能只看表象。在现实生活中,不为表象所惑,要静心鉴别分析,得出对事物本原的认识。有时,善人是伪善,君子是伪君子,坏人非坏,有人放荡形骸却是纯朴之人(如济颠)。不能以貌取人,以一时的表现看人,也不能按过去的印象看人。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凡事要多从反面看,反面想,正反对照,得出结论,认识本质。
十、对待名利的智慧 《老子》: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启示:人要正确对待名利和得失。“舍”然后能“得”,故曰舍得。过分地爱惜名声,必然受名受累;过分追求利益,必然导致惨重的失败。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过错莫在于想多得。所以,知足就不会受到伤害,凡事要适可而止,把握度,就不至于遭受危险和灾难。人生在世,不为名利所累,不为过多的欲望所累,才有快意人生、潇洒人生、幸福人生、成功人生。
十一、成就的智慧 《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释义:克服困难,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做大事要从细微的方面着力。轻易许诺,一定缺少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会碰到许多困难。圣人重视困难,所以最终没有困难。启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难的事,一点点从容易处做,总会成功,成功在于锲而不舍,在于充满信心,持之以恒;大事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小事做不好,大事成不了,所以要重视细节。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比如:蝴蝶效应,它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再如“一马失社稷”的故事:英国国王理查三世1485年在波斯沃斯战役中被击败,莎士比亚的名句“马,马,一马失社稷!”使这一战役永载史册。“少了一个铁钉,掉了一个马掌;掉了一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失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匹战役,丢了一个国家。”
为人处事,不能轻易答应别人,答应的事就要做到,不能做轻诺寡信之人。对事情,要宁可想得复杂些,遇到困难就有心理准备。法拉第:做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管理借鉴:做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好环节,重视细节,有时一个细节没做好,可能会影响整个大局,如音响不响、话筒没声、国歌不能放,会影响整个会议。要大事细办,轻事重办,熟事生办,缓事急办,急事稳办,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为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
十二、赠与的智慧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释义:真实的言辞往往不华美,华美的言辞往往虚伪不实。善良的人不喜炫耀,而喜欢炫耀的人往往不善良。有真知的人知识不必广博,看似知识广博的人其实无真知。圣人不积累财富,帮助别人自己反而富有,给于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自然的规律,有利于万物而无害处;圣人的准则是有所奉献而不争名逐利。
启示:真理、真话往往是朴实无华的。品行善良的人往往没有豪言壮语。孔子也说“巧言令色,鲜亦仁”。社会和自然的知识林林总总,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真正有学问的人不可能对各种知识都了解;而对若干知识只是浮光掠影涉猎的,不可能有真知灼见,这样的人往往一事无成。所谓专家,就是专门学问家,长时间做一件事情,持之以恒,才能有大成功。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6.智慧人生语录 篇六
2、好于坏没有绝对的界线,所以不必过于患得患失。
3、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不必过于在乎成与败,只要尽力了,成则为运,败则为命!
4、只要做好了“诚”字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5、凌事而惧,谋事而成!
6、预则立,不预则废!
7、以天和天,以最合乎规律的事去应对规律!
8、“微观”决定“宏观”!
9、成功是心灵和能力的结合!
10、别以为别人可以做到的,你也可以做得到;你需要做的是整合自身资源找到你适合做的!
11、内有坚持;外有顺应;
12、心态决定状态!
13、有用和无用是由你的境界决定的;而境界的大小是由你的经历和悟性决定的;
14、这个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也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1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6、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如果你太在乎你的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哪你会怎么选择呐?
17、尽力做事,尽心做人。
7.经典智慧人生禅语 篇七
2. 声声佛号传祝福,句句咒音达情意;朵朵莲花缀莲台,首首梵呗除烦恼;盏盏心灯照暗夜,把把红炬遣无明;愿你福慧双增,扎西德勒!愿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安康,违缘消灭,顺缘增长,广闻深思,勤修佛法,六时吉祥!
3.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4.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5.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6.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7.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8. 祝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报父母恩咒)。
9.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10. 道生于平和安静,德生于谦和大度,慈生于博爱真诚,善生于感恩包容,福生于快乐满足,喜生于健康成就,愿道德慈善福喜集您一生!
11.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2.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3. 1、愿佛光注照全家,祈如意伴您永远!新年快乐!
14.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经典语录 www.lz13.cn)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8.智慧人生故事 篇八
婚期在即,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劳心劳力。虽然人在课堂上,但心中却琢磨着喜饼婚服之类更现实的事宜。没想到的是还有考试。我抽到的测试题是处理一起因为食物噎住导致窒息的意外事故,我的海姆立克抢救手法姿势错误,被告知必须再接受一次新娘培训。
当我终于被恭喜可以结婚时,我腹诽不已,我是去做太太,又不是当急诊科医生。
本以为结婚了便万事大吉,但当我成为日本太太后,我发现这种我反感的课程竟然是具有系统性延续性和进步性的——每个家庭主妇每3个月都必须接受5个课时的继续教育。比如如何制作地震警示仪、怎样搭配应急食品包、发生混乱时如何尽快逃生、事故发生后如何自我保护、怎么使用灭火器、如何应对电气火灾……
国内的朋友们问我在日本生活得如何,我跟她们倾诉这些让我头大的培训课,她们说我嫁了个胆小如鼠的民族,尽琢磨些地球毁灭式的灾难,实在是杞人忧天。
大阪的市体育中心,修得漂漂亮亮,锃亮的招牌很吸引眼球,煞风景的是,后边缀着一行同样醒目的提示——被炎者老中心——避难中心。金碧辉煌的体育中心字样后缀着这么一溜红色的字体,怎么看怎么觉得影响心情。
市内靠近马路中线的快车道平时跟普通马路没什么区别,但一旦马路中线里埋设的警示灯亮起时,在这条快车道上正常行驶的民用车辆就必须马上驶离,将快车道腾出来。然后,就能看到拉着警笛的消防车救护车疾驰而过。
一年后妈妈从国内来探亲,在厨房洗碗时滑了一跤,当时坐在地上就起不来了。健三郎打了急救电话,我陪着妈妈上了急救车,这才感受到“特权车”的便利——平时我们自己开车需要25分钟的车程,救护车只花了7分钟。我忽然开始觉得这种未雨绸缪的应急机制其实真有它的可取之处。
后来有了女儿,3岁送去幼稚园,我发现日本人的贪生怕死真的是从娃娃在抓起,我也知道了众多公职部门都有一个共同的常设机构——幼教部。
交通警察署会派警员来幼稚园给小孩讲授道路安全课;地铁警务署有专人到幼稚园详解如何安全搭乘地铁;屋政署会教他们在歹徒入室时如何保持安静;医务部会让一帮小孩去学习如何包扎伤口、处理外伤以及人工呼吸急救……
当然,其中占据最大分量的,当属地震灾难教程。
日本人如此重视地震灾害,纯属是被逼的。来了日本这几年,我已经切身感受到了上百次地震了。基本上一个月就能遇到两三次。这还只是有感地震,感受不到的就更数不胜数。
所以,日本人对地震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态度。我们办了30年的贷款买下现居的这套二手城郊两层小楼,在进行交易时,除了原来的房东和屋政署以及中介公司的人员全都到场外,还有一个建筑评估师。他用各种精密仪器测量房屋是否平整,外墙内壁是否结实牢固,最后订出一个房屋的抗震标准。凡是低于抗8级烈度的房屋,不得交易,并勒令限期加固。
已经购买的房屋每年必须接受一次安全检查,下至地基墙角,上至天棚天台。日本人的薪水中会每月扣除一项房屋修缮基金,一旦房子需要维修加固,就可以申请动用。
而家庭主妇得时刻准备一个救生箱。救生箱由政府提供,每家一个,跟小号行李箱差不多大,里面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工具格,从手电筒到挖土的手套再到保暖的雨衣,另一部分则是食物格,这一部分是需要由家庭主妇来填满的。必须装进可以长期保质具有高热量可以以最小的分量填饱肚子的各种食物。像爆米花软面包之类的东西是不行的,最好的选择是各种坚果、肉干肉脯烤鱼片鱿鱼丝、压缩饼干……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这些东西每半年更换一次,换下来的存货只能吃掉。这些应急食物都不算美味,所以,每个日本家庭,每隔半年,就有一家人愁眉不展对付应急食品的场面。
电视台每天在天气预报后,还会有一个地震预报,预测震级、有感还是无感、是否需要做避震工作。若是有感地震,那么入睡前就必须做足功课了——睡前在身边准备好两个空啤酒瓶,瓶口相对地立起来,保持一碰即倒的状态,啤酒瓶周围再摆上几个一碰就会发出巨大声响的空易拉罐。
入睡前把急救包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迷迷糊糊间,如果一旦听到啤酒瓶倒下砸到易拉罐发出的声响,马上一跃而起,左手拉女儿右手开手电筒往门口跑,拎急救包和善后的事宜交给老公就行了。
一般从听到响到我们一家人惊魂未定地站到家门口的街道上,不会超过30秒。可跟左邻右舍比起来,尽管我们家逃难的速度动如脱兔,但邻居们可用另外一个词来形容——中箭的兔子。
不管是女儿的幼教,还是我接受的街区培训,在进行灾难教育时,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体面。日本人怕死,但更怕的是被人认为不体面。哪些行为是不体面呢?遇到突发状况时不懂得让妇女儿童先行、面对需要救助的对象束手旁观、破坏有序的撤离秩序加塞儿、女人不管自己的子女一马当先、男人不管自己的老婆绝尘而去、在避难中心抢占最舒适的地盘……简而言之,但凡是以一己私利为出发点,无视他人的种种行为,都被称为不体面。
日本不体面的典范是一个叫妹齿的设计师,一次地震发生时他正在给员工开会,房子一摇晃,他第一个逃窜而出,颇有日本“范跑跑”的风采。因为跑得太快撞倒了一个孕妇导致流产。结果是大报小报把他批驳得体无完肤,最后他被公司开除出局,而且怎么都找不到工作,只能黯然离开日本。
在日本有这么个对男人极不公平的规定。地震发生时,男人不能比太太率先跑出门,一旦发生此种情况,太太有权提出离婚,并且可在财产分割中获得极大优势。所以,日本男人都说日本有四大恐怖之物——地震、海啸、火灾、太太。
我在日本那些年里,经历了上百次的有感小地震,很欣慰,每一次当我站在街道上时,健三郎都会跟在我的身后,从来没有跑在我的前面过。
可惜我们最终还是离婚了,跟地震无关,离婚后我带着女儿回到了中国。
当日本大地震发生时,我在大连,花了两天时间终于联系上了健三郎,他很安全,接电话的语气也很淡定。
我放心了,但看看新闻,又开始揪心。发生地震的日本没有因为抢购物资发生意外,但在中国,抢盐竟然抢死了人。人家在地震,很淡定;咱们没地震……这实在是非常不体面、也非常丢人的一件事情。
9.人生的智慧随笔 篇九
目光高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远见必犯错误。
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远,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更是境界。
目标牵引成长,过程充盈人生,境界提升形象,一个被眼前美景所吸引的人,难睹山外之山;
一个被蝇头小利所困扰的人,难睹天外之天。这种人,往往在自我陶醉、自我满足、自我放纵中自毁前程。鼠目寸光的人,难成大器。
二、陶襟开阔一些
一个年老的大师对总是抱怨的弟子感到厌倦了。
有一天,他派他的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整日里不快乐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里,然后喝了它。
“味道如何?”大师问。
“咸!”弟子忍不住吐了出来。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抓了一把盐放进附近的湖里,老人说:“再尝尝湖水。”
年轻人捧起一口湖水尝了尝,大师问他:“尝到咸味了吗?”
“没有。”年轻人答道。
大师对弟子说:“生命中的痛苦就像这盐的咸味,我们所能感受和体验到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将它放在多大的容器里。”
其实,大师所说的“容器”也就是指一个人的胸襟。当你感到烦恼,觉得身处困境,对生活有诸多抱怨的时候,不如去开阔你的胸怀。
三、生活淡泊一些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因此有太多的欲望满足不了的痛苦。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的精神中必定不能缺少淡泊,否则,他不是活得太忧郁,就是活得太无聊。
看淡,不是不求进取,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以一颗纯美的灵魂对待生活和人生,正所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我们的心境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淡泊就在其中
四、对名利豁达一些
据说乾隆皇帝当年巡察江南时,看到江面上千帆竞渡,不禁好奇地问左右:“江上熙来攘往者为何?”
陪伴一旁的大学士纪晓岚随口答道:“无非为名、利二字。”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看透人生奥秘。
正确的追名求利,有助于开发人智,推动社会前进;超出社会道德规范和法纪约束,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无疑等于自掘坟墓。
天空如洗,远山如黛,世界是那样明朗,又是那样幽玄,看透,方能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看透,才能大可利国,小可全身。
五、对人生的高度看清楚一些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几岁的孩童,正在堆象棋子玩,小家伙玩得很投入,鼻尖上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每次,当他撂上五六个,棋子后,大人就开始劝阻他:别再往上堆了,不然就要倒了。但他很固执,就是不听,他想堆得更高一些,然而,随着堆起来的棋子的高度的增加,它就会在某一刻突然开始摇晃、摇晃,接着,哗啦一声,整个地倒了下来。
每个人都想远离平庸,出人头地。为了梦想中的人生高度,人们流血流汗地追求,拼死拼活地奋斗。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人生在很多时候只能遗憾地停留在某种高度。
其实,想想棋子哗啦倒地的情形,人们为什么不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笑对曾经的梦想,挥一挥衣袖呢?
六、永远做一个勤奋的人
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都几乎做着同一件事:天刚刚放亮,他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写作。这个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国际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
斯蒂芬・金的经历十分坎坷,他曾经潦倒得连电话费都交不起,电话公司因此而掐断了他的电话线。
后来,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整天稿约不断,常常是一部小说还在他的大脑之中储存着,出版社高额的订金就支付给了他。
如今,他算是世界级的大富翁了。可是,他的每一天,仍然是在勤奋的创作之中度过的。
斯蒂芬・金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勤奋。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的时间是例外的,不写作。
这三天是:生日,圣诞节,美国独立日(国庆节)。勤奋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
10.人生智慧 篇十
⊙善于观心,必能入道,
⊙不要让今日的无知变成明日的后悔。
⊙众生受苦,正是菩萨发心的时候。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凡是从经验妄想去推测分别的皆是无明。
⊙凡是从自性清净心中体悟出来的才是真如本性。
⊙执著有如生命的休止符。
⊙当我们动了个念头要去伤害众生,就已经破坏了我们清净安详的内在。
⊙无量亿劫来皆因我们意识形态的改变而形成了六道的洪流。
⊙六道轮回乃于念头中,一念放不下即是六道轮回。
⊙当你内心起烦恼时,当处,当下就要叫它消灭。
⊙‘法’是一切善行的来源,是一切德行的矿脉。
⊙不分别、不颠倒、不执著即是本性作用。
⊙行蕴皆是苦,涅��是极乐。认得此真理,踏上安详道。
⊙我们要调伏自己心里的起心动念,将其化为功德。
⊙要将执著化为柔软心,才能显出清净的境界。
⊙无明与业识幻化所产生的就是我们现在的世界。
⊙若了知因果,则会欢喜的安住于我们当下的每一分秒。
⊙佛陀说:‘要用一颗宇宙的心,来过你现实的生活’。
⊙调伏了我们的心,就等同调伏了整个世界。
⊙了了见,无所见,知见无见,斯即涅��。
⊙我们要掌握因缘,但是要接受果报。
⊙行住坐卧总是禅,万般计较皆是空。
⊙有智慧之,乃真富贵之人。
⊙不能将一切皆归咎于因缘,人为因素还是很重要的,我们要自转因缘。
⊙时空的架构上,一切现象皆是自己的心所影现,造恶业,则离佛十万八千里,一念清净即如来。
⊙无量的喜悦及感恩,即近佛,
资料
⊙本性自有觉悟,若强迫自己加层执著想去明白觉悟,你所觉悟的即不是本性本自具足的觉性了。
⊙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身心。
⊙无牵无挂、得大自在;依法解脱,是名修行。
⊙摘取‘法’的花朵,让佛法的芳香,息灭你的一切痛苦烦恼。
⊙不要由于别人的是非善恶来影响自己。
⊙有时生命所呈现的是一种无奈,若你懂得透视因缘的生灭,则随时无不解脱自在。
⊙愿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
⊙如来—如如不动来度众生。
⊙我们要以不惜生命的.精神受持真理、求法不懈,并护持正法,让佛陀教化的甘露能普洒一切众生。
⊙我们要常提起正念,于正念中磨炼。就如航海员一样,他方向理论虽然很清楚,但若没有磨炼的经验,也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感恩逆境,人的修行要逆境中才会更进步。
⊙开悟的人并不否认生灭而是当下将这一分生灭,转变为不生不灭的本性。
⊙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我们的本性是真的、永恒的、慈悲喜舍的;而凡夫的心却永远在变化,虚妄不实在,因此我们要从不断地观照中修正我们的心,回复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
⊙觉悟,必须从心下手,修心才能悟;因为‘悟’是一个心部再加上一个吾字,这代表是用我们的心去悟,而非用身体去悟。
⊙众生的思想是瞬息万变的,每天都在增加或减少,改进或懊恼,因此强烈的对抗,恶缘的对立,变成一种的习惯性的错觉,时间一久,这种错觉产生了很强而有力的批判力量,就会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放下’是第一首要的功夫。
⊙忍辱是拥有希望的技术。
⊙人类于诞生的时候哭泣,活著的时候抱怨,死亡的时候绝望。
⊙我们如果能在每一个刹那之间,存有安详的心态;休息的时候,存养智慧与安详,内心充满智慧,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私欲,没有攀缘,离开一切执著,则就能拥有统一和谐的心灵,幸福就已经在你的内心生根。
11.《人生智慧录》 篇十一
[德]叔本华 著,胡百华 译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一、幸福及与幸福有关的因素
(一)幸福及获得幸福
人的幸福的直接来源,在人的内心的感受;外界尽管重要,但也只是间接的。健康是幸福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体健力状的乞丐比恶疾緾身的君王要快乐的多。人生幸福的最首要的因素是我们自身的品质和性格。
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尽力发挥我们个人的品质,让我们从事的事业,能够用上我们的才智,并做到极致。过多的财富对我们的幸福帮助不大。
内心充实是生存的花朵和果实,它让人能掌握自己,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就有福了。
衡量一个人的幸福的依据,不仅是他得到了什么,而且是他希望得到什么。一个人要是对某些东西并不需要,他决不会觉得有所缺失,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快乐。另一些人尽管财富很多,但只要有一件他需要的东西没有得到,而且通过努力也未目的,他也会觉得痛苦。出于人性的弱点,人们一般都过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只要稍假思索就会明白,不管他人意见为何,它本身不是构成我们幸福的要素。
我们对他人的意见,无论是迎合我们或是令我们痛苦的看法,都要认真地考虑,并适度地估计相对的价值,从而尽可能地减轻我们对他人意见的高度敏感性。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就成了他人看法之下的奴隶。
认识了这样简单的道理,将使我们的幸福感大大增加:我们个人生活的实际情况:健康、心情、能力、收入、配偶、孩子、朋友、家庭等等,比之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其重要性何止百倍。
(二)自豪与自负 自豪(骄傲):个人对自身在某方面具有卓越价值的确信。自负:希望别人确信自身的优越。自负的人多话,自豪的人缄默。
自负的人应该明白,他所希望的得到的好感,最好的办法是别说话,让别人去评价。话说多了,不仅难以被确信,反而让人觉得卖弄。
只有对自己卓越的才干和特殊价值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才配称为自豪。
(三)地位与荣誉
地位很重要,只要是社会需要与自己能力相称,越高越好。然而,不适当的地位对幸福没有帮助。荣誉是外界的良心,良心是内在的荣誉。在客观方面是他人对自己价值的意见,在主观方面是我们对他人意见的尊重。
要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就得做二件事:一是每人不论在何处都应该做的事;二是每个人出于自己特殊位置应该而应该去做的事。
1、公民荣誉:这是他人和社会对我们自身的这样的一种确信;我们无保留地尊重他人的权利,永远不会为了一已所需而用不正当或不合法的手段。这种荣誉的根本,在我们有一个永远不可动摇的信念。
荣誉一旦表决就无从恢复,除非其丧失是源于可以原谅的错误。人若失信,以后不管人怎么做,不管他身份如何,他就永远丧失他人的信任。失信的苦果无可挽回的。
2、职位荣誉:充当任何职位的人真正地具有执行有关任务的资格。
3、女性荣誉:少女时候是纯洁,嫁人以后是贞操。
前提:妇女在诸多方面要依赖男人,而男人只有一件事要依靠对方。因此,彼此互赖的安排便建立了——男人承担女子及以后所生子女的一切需要,这是为了整个女性的福趾打算所做的安排。
任何女子打破规则,就视同背叛了整个女性。因为,如果每个妇女都这么做,整个女性的利益可就瓦解了,因此,她被当做失去荣誉的人,带着耻辱给赶出社会。
4、男性荣誉:
这是基于妇女荣誉中的“集体精神”所带来的产物。婚姻对女性是大为有利的,当男人向结婚投降的时候,他得信守合约中的各项条款。这一方面是为条约的遵守不容废弛,另一方也是确保在男性放弃一切之后所得到的好处,那就是对女性有所保障的独立权。人愈是可鄙可笑,愈喜欢说他人的坏话——塞尼卡
西塞罗说:侮辱和漫骂留下的伤痛,就是深明事理的人也觉得难以忍受。真正欣赏自身的价值,会让我们对于他人的侮辱真正漠不关心;如果我们无法不憎恨人家的侮辱,我们可以世故一些,有教养一些,以帮助我们隐藏愤怒。侮辱和贬斥他人,就像输家才是胜利者的一场打斗。哲学是这个世界对付道德和理智上唯一大力士。让我们希望,像医学界能找到方法防治现代生理上的疾病一样,哲学家也能够靠澄清我们的思想,把关于荣誉的疾病清除。
(四)名声及名声的获得
荣誉乃有关每个人在相似的情况下应有的表现,名声所要求的品质则无法期望每个个都拥有。与荣誉相关的品质每个人都有权赋予自己的,与名声相关的品质必得由他人承认。每个人都可以认为自己是有荣誉或操守,然而,够资格具有名声的人很少,只限于已获得异常成就者。
立功的主要条件是伟大的心胸,立言的主要条件是伟大的头脑。功业如烟云,作品可传世。立功要依靠运气,既需要立功者的内在价值,也需要情境所赋予的重要性和光辉。作品完全依赖创作家;只要作品在,其实质和价值将能保持。作品的品格愈高,评定愈困难。作家在有生之年是否能看到自己的名声和曙光,要依赖运气,其作品愈为高尚和重要,其可能性愈少。
一般而言,越是可能持久的名声,其出现的时间会迟些。因为,优秀的作品需要时间发展。某人愈是属于全体人类,他愈是被他的同代人看不上。因为他的作品并不那简单地适合同代人,而是在同代人之后。
哲学著作最难成名的,因为他们要达到的效果是模糊的,而从实用的观点看,它毫无用处。名声躲开追求它的人,却去追求躲开它的人。(奥索留斯)
名声虽然难以获得,一旦获得之后却容易保持。荣誉无需赢取,可就是不能丧失,只要一次不当行为,荣誉就丧失殆尽。这些名声如何获得的呢?
一是把聪明应用于建构新的理论,将若干客观事实形成新的组合。在专门领域里做出成就,在赢得同行专家认同的同时,获得其他专业人士的羡慕。这种名声,在大家愈是比较了解的地方,做出成就愈困难。因为有许许多多的脑子都在为这些问题在忙碌,要提出前人未曾说过的话,可能性很小,甚至是零。
二是在大家不轻易见到而需要经过几许困难和努力才可望获得的选题,提出新的见解的机会就大。然而,尽管不涉及多么高的智慧,但都需要锲而不舍的努力。
三是那有拥有大智慧的人,能独立着手解决所有难题中的难题,他可以朝各个方向发展,避免在小路上迷失,选择艰难的学科,提出新的理论。这是些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他们在人类中不是多数。
二、人生智慧
(一)处已之道:
1、不时把注意转向一生的蓝图;
2、保持现在与未来的适度平衡,珍惜每一天;
3、在有限的条件下促成快乐,在经常反思中吸取经验教训;
4、充分自立,兼容克制,能够享受孤独;
5、三思而行,直面不幸,珍惜所有;
6、生活有序,抓住重点;
7、健康第一,加强锻炼。
(二)处人之道
1、放眼前途,宽容自己;
2、记住: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高度之上;
3、一诚胜百巧;
4、不要指望别人适合自己,你必须适合别人;
5、不要怕说错话,听众会分辨的。
6、不借钱给某人不会丧失一个朋友,借钱倒有可能,我们不会因为举止高傲和粗心疏远朋友,反倒因为非常和蔼而殷勤而使对方变得傲慢,无法忍受,终至分手;蔑视就能获得重视;
7、没有人是有充分的条件自我发展。要能够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
8、一个人把才智和精明表现出来,就能使自己在社会中受欢迎,你要是这么想一定还涉世未深。这就是为什么无知男人和丑陋女人总是广受欢迎的原因。
9、有礼貌是明知的。
10、决不可辩驳任何人的见解,如果你想要你的看法被人接受,用带感情的口吻说出来。
11、钱财被骗,得益良多,可能的话,不对任何人怀有恶意,对人生气地说话,从你的言行显出憎恨,是产生危险、愚蠢、可笑、凡俗的行为;说话无须强调,是明于处世之道者的老条文。
(三)如何对待世途和命运。
1、人有三种力量:智慧、能力、命运。命运在一定意义上是更具有主宰人生的力量。
2、时间决定一切,因此,要时刻向前看,要有忧患意识。
3、对待命运要保持平静。不管命运如何降临我们身上,不可以太高兴,也不可以过分悲伤。一切皆变。悲伤之事后来证明是好事,而欢欣之事后来证明是坏事。尽其所能。甘于忍受必须忍受的事情。
三、人生的不同阶段
伏尔泰:人生各年龄阶段各有不同的情况,未能加以掌握将经历所有不幸。
(一)人生的感觉:人生实际上是“现在”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表现。
儿童的现在:生存本身就感觉到清新的喜悦,世界让他们感到新奇的魅力。所以,儿童的岁月像一首长诗,以个别感性的形象把整个世界的本质。
青年的现在:儿童和青年时代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是未来人生发展的大题目。所以,人生中最早岁月的经验,奠定了我们的世界观。这种基础,既来自外界影响,更来自个体的灵性。儿童和青年对未来的影响:春天的嫩叶,形状差不多,还到了夏天之后,差别就大了。儿童和青年如同树叶,差别不大,而到了中年,差别就大了,而且愈往前走,差别就愈大。青年要勇敢地追求幸福,因为青年让人有永恒的感觉。但是,青年人对现实容易不满。不要以为“世界对人是宽容大量”的。懂得这一点,对青年人大有好处。
青春时代,我们感觉到,我们的生命宛如明媚的早上,人生如诗歌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痛苦和挫折最容易击倒的,就是青年人。
我们要追求幸福,这是前半生的特点,如果对幸福的渴望从未获得满足,我们后半生就会觉得人生价值的失落。但是,幸福总是同痛苦相伴。老年时,我们有把握不幸的能力,而年轻时,我们比较能够顺应困难。
人生如比一幅刺绣,我们前半生所见到的是漂亮的正面,后半生看到的是不太漂亮的反面。反面尽管不太漂亮,但比较地有教育人的作用,而且能看到漂亮刺绣的针线是如何行走的。
(二)人生的感悟。
人的智力,即使是最高级的,也不能让谁在谈话中取得崇高的地位,除非他已年过四十。年纪和经验虽然不能代替才智,却可以胜过才智;年纪和经验能让一个才智最为平庸的人跟年事尚青的聪明人相抗衡。
年轻的人对世事的了解和处世之道早熟,不是好现象。只性的市侩之风最容易感染这种人。相反,那些与人交往时笨拙而且脾气执拗,最初表现为不喑世事的年轻人,有可能形成高贵的性格。
人生如登山,青年在山之边,老年人在山那边,山那边最死亡。
(三)如何使用生命
在身心健全的前提,两种方法,如同油灯,油和灯芯的粗细,油是生命力,灯芯的粗细就是生命的使用的不同方式。
36岁以前,在使用生命力的方式上,就像在银行里存款,最靠本金生出利息过活的人:今天把钱花了,明天还会有,36岁以后,就开始动用本金了。这就要爱惜了。否则,就会越来越穷,因此,在年轻时,也应该学会节省精力。
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特色。有人年轻时可爱,中老年让人生厌。就看你如何经营。年轻时,事物的表象吸引我们;年老时,思索是我们心智的主要特征。因此,青春期是喜爱诗歌的时代,老年偏好哲学。年轻时由外表世界的表象采取行动,年老时用思想决定行动。然而,年轻时只要懂得一点哲学,在人生的一定阶段,可以“举一反三”,了解人生的全过程。所以,年轻人最容易创新。人生40年前好比写出一本书的正文,之后就是写注释了。年青人仍然在邪魔控制下,为他服务,甚至劳役,永无宁日。
老年人祥和愉快,因为长时期在激情的约束下,禁锢之后,他现在可以自由行动了。当然,激情是生命的真正核心。没有了激情,生命就该退场了。只有到了暮年,才能面对欲望和恐惧不让自己烦忧。
人的才智到年老都会减退,而且速度愈来愈快,这诚然是很可悲伤的事;但是,这是必须的,甚至是有所助益的安排,否则死亡会太难忍受,衰老就为我们做了这一准备。因此,活到耄耋之年的最大好处是安乐死——这种死亡非由疾病导致,没有任何痛苦和挣扎。
中国传统文化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不知言,无以知人。――孔子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 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庄子
为天地立心,为生已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道家人生智慧】推荐阅读:
试析道家思想的伦理智慧10-20
道家文化10-26
道家思想的特征07-04
公益岗公共基础知识: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思想10-10
智慧人生舍得09-05
人生智慧格言09-17
富有智慧的人生箴言08-27
论佛教智慧和成功人生10-07
读书——润泽智慧人生(演讲版)10-24
辩证法与人生智慧哲学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