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玄机诗歌内容(2篇)
1.鱼玄机诗歌内容 篇一
一、鱼玄机的悲剧一生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鲁迅先生的话套在鱼玄机崎岖不平的人生之上, 再合称不过。鱼玄机这一悲剧人物作为“有价值的东西”的载体, 无论是在生存、爱情还是在人生追求等诸多方面都很是经历了一番坎坷。笔者仅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剖析。
1、生存不易
鱼玄机此人约生于唐武宗会昌四年 (公元844年) 长安城郊的一个贫寒人家, 父亲是一名落拓的士人, 母亲亦仅是一名普通女性。在等级制度极其森严的封建王朝, 鱼家显然处于金字塔底端的被统治阶层, 且雪上加霜的是, 鱼玄机年幼丧父, 在男权社会当中, 一对孤儿寡母的生存则更令人堪忧。尔后, 迫于生计, 其母不得不以为妓院洗衣为生。也便是在此时, 鱼玄机以才名得遇温庭筠。
此时的温飞卿已颇负盛名, 见此女灵秀, 自是不厌点拨, 又见她家境贫寒, 也不时接济一二。天长日久, 鱼玄机豆蔻年华, 自是对他由敬生爱, 感情微妙。若就势做了温夫人倒还好, 无奈二人只有诗学的缘, 无姻缘的份。温庭筠最终牵了她和李亿的红线。李亿于大中十二年进士及第, 是当时有名的青年才俊, 前途不可限量。温庭筠为自己一手教导出来的女子选了李亿, 除了赏其学识与逑美知心外, 多半也是看好其日后的发展前景。十四岁娇龄, 鱼玄机得嫁李亿, 二人志趣相投, 不失良配。然李亿早有妻室, 且这妻是长安中的名门望族裴氏之女, 相较之下, 鱼玄机不过贫家女郎, 李亿休妻娶玄机的可能性全无。于是, 李亿娶其为外宅妇, 在长安置办了宅子金屋藏娇。这一时段的鱼玄机生活和乐, 吃穿用度自有李亿帮衬, 精神方面也极为闲适, 吟诗作对, 鞠杖击球都自有李亿作陪。但好景不长, “夫人妒, 不能容” (辛文房《唐才子传》) , 李亿的正室裴夫人对其存在极为不满。鱼玄机渴望“毕竟入门应始了, 愿君争取最前筹” (《打毬作》) , 但裴夫人不许其入门为妾, 李亿只好让玄机以探亲为由回江陵暂住, 只是不曾想, 这个“暂”却是成了“永”。鱼玄机在江陵苦候三年, 最终只得个李亿携妻共赴外任的消息。至此, 鱼玄机由地位卑贱的外宅妇更是成了名副其实的弃妇。一方面她在精神上接连遭受打击, 另一方面又没了李亿在物质生活上的供给, 生活于她极为不如意。至于其后鱼玄机入道, 有《唐广典·户部尚书》卷三载:“凡道士给田三十亩, 女冠二十亩, 僧尼亦如之。”二十亩田地, 免除了赋税徭役, 对于当时的鱼玄机而言解决生存问题是足够了。故而笔者认为, 玄机入道除因情所伤这一原因外, 生活所迫亦是重要原因之一。
2、爱情不幸
纵观鱼玄机的爱情经历,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嫁给李亿和进入道观为分界点。十四岁之前, 鱼玄机与其母虽居于陋巷, 然身心皆是自由的。白居易曾用“百千家似围棋局, 十二街如种菜畦” (《登观音台望城》) 来形容唐朝长安城的结构布局。鱼玄机长于陋巷, 熟悉各式巷子, 自小便随性不受约束, 因此其人其诗皆有一种灵动与自由蕴含其中。这种灵动与自由在结识温庭筠后, 在其诗中则表现得更为明显。譬如《早秋》一诗:
嫩菊含新彩, 远山闲夕烟。凉风惊绿树, 清韵入朱弦。
思妇机中锦, 征人塞外天。雁飞鱼在水, 书信若为传。
诗歌作于宣宗大中九年, 约是结识温庭筠的一年后, 此时温庭筠因搅扰场屋被贬僻地做小县尉, 鱼玄机以此诗表明关切与相思。诗中一“含”一“闲”, 一“惊”一“入”, 将早秋的清凉之景勾勒似真实可见, 触手可摸, 尾联又期以“雁”“鱼”代为传信, 女儿家的灵动俏皮跃然纸上。
鱼玄机人生中的第一个阶段里, 温庭筠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亦师亦友亦知己, 二者之间的情感透着一丝懵懂与朦胧, 然无论二者之间存在暧昧是否属实, 不可否认的是, 温庭筠说和李亿与鱼玄机二人都必然是出于一番好意, 可其间接性成为了鱼玄机婚姻悲剧的导火索却也同样是不争的事实。
大中十二年, 鱼玄机嫁于李亿, 单从二人的外貌与才学看来, 这似乎是一桩不错的姻缘。然而, 李亿有妻室, 且其妻还是裴氏一族之女。封建等级制度的约束再加上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 导致鱼玄机在这场情感的追逐战中成为了最大的输家。做了外宅妇不算, 最终亦难逃被休弃的命运。这一阶段的鱼玄机虽然同李亿经历了一段极为短暂的幸福婚姻, 然而更多的则是求而不得的伤感与失意。李亿抛弃他后, 她曾多次寄书, 盼他归来, 如“虽恨独行冬尽日, 终期相见月圆时。别君何物堪持赠, 泪落晴光一首诗。” (《春情寄子安》) , 又如“烟里歌声隐隐, 渡头月色沈沈。含情咫尺千里, 况听家家远砧。” (《隔汉江寄子安》) 。观此间诗, 虽于修辞遣句, 意境创构上皆有了更深的造诣, 然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对李亿归来的企盼, 总归是少了之前的那一股外放的自由与灵脱。
鱼玄机二十二岁在咸宜观出家, 概是不再对李亿归来有所期盼。正如她在《赠邻女》中所言:“自能窥宋玉, 何必恨王昌?”可以说, 玄机入道从某一方面来讲却也是她为追求自由, 渴望获得新的爱情而选择的一条出路。然而, 这条出路却又再次让她遍体鳞伤, 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鱼玄机在咸宜观竖起“诗文候教”的旗帜, 开始积极与各类的名流文士交往频繁。譬如受李亿影响而得以结识的举子左名扬, 侍御史李郢, 富商李近仁, 求而不得的裴澄, 以及乐师陈韪等等。在那些或因了才或因了貌而靠近的诸多风流人士之中, 好聚好散者有之, 例如李近仁;不欢而散者亦有之, 例如裴澄, 陈韪。据传, 鱼玄机最终是因疑虑自己的侍婢绿翘与陈韪有染, 故而杀死绿翘并为之入狱。又因对裴澄不假颜色而最终被处死。显然, 鱼玄机追求的良人未能得遇, 她以自身的悲惨际遇印证了她的那句“易求无价宝, 难得有情郎” (《赠邻女》) , 读之, 让人为之唏嘘。
3、人生追求不得
文人多傲骨, 鱼玄机虽为一介女子, 但其才貌出众, 使得其自身亦有着不同于其他闺中女儿的胸襟与志向。如《卖残牡丹》一诗:
临风兴叹落花频, 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 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 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 王孙方恨买无因。
诗歌的首联和颔联意在说明牡丹花开, 却由于价高无人来买, 由于香甚蜂蝶难亲, 此处玄机以牡丹自比, 颇有些曲高和寡之感;而后两联却暴露了玄机自身的自主意识, 同时也流露出孤傲不平之感。又如《游崇祯观南楼睹新及弟题名处》一诗:
云峰满目放春晴, 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 举头空羡榜中名。
此诗中玄机所要抒发的情感则更为直接, 前两句描述实景, 后两句则立即抒情, 遗憾自己空有满腹才华, 却由于性别所限, 只有羡慕他人金榜题名风光无限的份。鱼玄机的心气与志向越是高, 却越能突出其郁郁不得的无奈与遗憾, 再联想她生活的困顿与爱情的曲折, 鱼玄机的一生较之普通妇女则更添凄婉。那么, 是什么造成了她如此凄惨痛苦的悲剧人生呢?
二、不幸原因
1、外部原因
从她被休弃一事可窥见一点——门第差距。自古以来, 便有“门当户对”这一说法。所谓的“门”“户”, 便是指的封建社会森严的门第等级划分制度。同其他朝代比较而言, 唐代对于女性的约束已有放松, 但门第婚姻制度问题却未曾真正意义上的被解决过, 甚至到了改革开放后的今天, 仍旧有不少人以采取家族联姻的方式来笼络和联合一些具有共同利益的政治经济伙伴。反观玄机, 所谓的文采斐然并不能为夫加带来政治又或是经济上的任何利益, 即便嫁于李亿, 也不过只能充当其婚姻生活中的附属品, 甚至会对李亿与其代表了权势与地位的夫人之间造成矛盾。故而李亿不是以七出之条的好妒一条休妻, 而是从此与玄机划清界限, 直接造成了玄机的悲惨境遇。
再者, 观唐朝整个道教的传播极为盛行。唐朝王室自称为太上老君后裔, 唐玄宗亦加封老子尊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道教同佛教不同, 佛教主张来世, 而道教主张的是现世的满足。葛兆光先生曾对道教予以分析:“道教既不禁欲, 又能长生, 既能得人间富贵, 还能成仙得道;既快活, 又高雅, 真是妙不可言!当人们在俗世中如有不如意, 也可以到道教中来, 即可享享清福, 做做神仙梦, 又可以借此为‘终南捷径’”这无疑为人们追求欲望提供了一个名正言顺地借口。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之下, 在这样造成的“半娼式”的道观之中, 即使鱼玄机最初入观的动机不是为了放荡寻乐, 也终究会受到影响, 盲目追求自由与放纵过了头, 为了缓解痛苦而肆意沉迷欲望, 最终收获的也只能是痛苦。
2、自身原因
由于鱼玄机自身有其才貌上的优势, 故而比一般的封建统治下的女子多了一份进取意识与自立意识, 这虽然使她在思想上先于其他女性觉醒了对于欲望与自由的追求精神, 然而却也为她带来极深刻的痛苦与无力感。
首先, 鱼玄机的外宅妇的身份使她原本不高的身份地位更为卑贱。唐朝虽然较为开放, 但封建制度却仍旧对女子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唐律疏议》中的《户婚》篇载:“诸以妻为妾, 以婢为妻这, 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 以婢为妾者, 徒一年半, 各还正之。”妾尚且如此, 更遑论说比妾更为卑微的外宅妇了。
其次, 在鱼玄机的婚姻生活当中, 鱼玄机自身的经济生活是得不到独立的。倒不是玄机自身不愿, 相反, 玄机渴望自立, 渴望凭借自己的才学有所作为, 然受限于封建统治, 她的一切都只能依赖于丈夫, 后来又只能依赖于入道而予以缓解。这一点在她的诗《和人》当中有所体现。当然, 同她命运相仿的大有人在。鱼玄机的不幸恰恰反映了唐朝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中诸多姬妾的共同命运。
鲁迅曾经在《呐喊》中提出了“铁屋子理论”, 而笔者认为, 鱼玄机则正是作为那一小部分“较为清醒者”而存在着。她有对于女性在社会当中地位的不同认识, 却也只是“较为”清醒。当这种个人的清醒与长久存在于封建社会的腐朽制度与黑暗相碰撞时, 最终的下场只能是自身的毁灭。
参考文献
[1]皇甫枚.三水小牍[M].北京:中华书局, 1958:32.
[2]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八[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107.
[3]彭志宪, 张燚, 著.鱼玄机诗编年译注[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4.
[4]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5]罗石, 周加胜.鱼玄机悲剧命运探因[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7, 24 (4) :56-58.
[6]张丽丽, 马小会, 范伟.鱼玄机得悲情人生与思想意识[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15 (1) :57-60.
[7]张雪梅.女性文学视野下的鱼玄机诗歌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2010.
2.鱼玄机:梦为蝴蝶也寻花 篇二
唐朝咸通九年(868),长安咸宜观女道士鱼玄机杀死婢女绿翘一案,惹得京城上上下下议论不休。与鱼玄机差不多同时代的皇甫枚在其《三水小牍》里曾经详细叙述:
这年正月的一天,邻院女友邀请鱼玄机去做客,她临走时叮嘱绿翘:“你不要出门,如果有客人来,就告诉他我去了哪里。”鱼玄机玩到晚上才回来,绿翘迎上来开门道:“某某客人来过,听说您不在,没有下马就走了。”这位客人素来跟鱼玄机很亲昵,关系非同一般,她不由得多心了:他为何没有循迹来找自己,真是当即就离开了吗?她怀疑绿翘跟那人有私情。
到了晚上,鱼玄机张灯锁门,将绿翘叫到自己卧室来审讯。绿翘说:“我伺候您已经数年,一直都很注意约束、督察自己,不要因为类似的过失而惹您生气。今天这位客人来叩门后,我只是隔着门扉通报,说您不在。客人听罢没有说话,策马而去。说到情爱,我早就没有把它放在胸襟了,请您不要怀疑我。”绿翘这番表白,竟让鱼玄机更添怒火,她扒了绿翘的衣服,奋力拷打上百下。绿翘仍然否定有私情,她被打得奄奄一息,请求喝一杯水,随即以水代酒,浇地立誓:“您想追求三清长生之道,却忘不了宽衣解带的枕席之欢,竟然如此猜忌,厚污行得端、立得正之人。我今天必定会死于你的毒手了,若是没有上天,我就无处诉冤,如果有,谁能抑制我的灵魂?我绝不会轻易销蚀于幽冥之中,纵容你的淫佚!”说罢,气绝而亡。
鱼玄机这才惶恐起来,挖开后院,赶紧将绿翘埋掉,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别人问起绿翘,则说,春雨停后,天放晴,她就逃走了。
有一天,一位客人在鱼玄机房里宴饮,中途去后院方便,埋骨处有青蝇数十密聚于地,驱之复来。他有些奇怪,仔细审视,见地面隐约有血痕,且散发出腥味。客人离开后,悄悄告诉了仆人。仆人又跟自己的哥哥提起。他哥哥是官府的小卒,曾经找鱼玄机借钱未遂,一直怀恨在心,他立刻到咸宜观门外窥伺,也听见有人在议论绿翘的失踪。他叫来同伴闯入后院,挖土掘地,真相大白。鱼玄机被押往京兆府,替她求情的官员络绎不绝,京兆尹温璋还将此案上报唐懿宗,鱼玄机在这年秋天被杀。
鱼玄机(约844—868)字幼微、蕙兰,长安平民家的女子。咸通初年,她成为补阙(谏官)李亿的侍妾。李亿字子安,是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状元,他们有过短暂的欢好,他曾携她回老家山西,那段逍遥美满的旅程,她记得很牢——“王屋山前是旧游”,“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晋水壶关在梦中”。但好景不长,因为“夫人妒不能容”,也因李亿对她情淡爱衰,鱼玄机被遣散到了长安亲仁里的咸宜观。中唐以后,咸宜女冠观是士大夫阶层的妇女入道比较集中的地方。
唐代道教昌盛,女子入道为一时风尚,还有不少公主住进专为她们建造的道观。女道士中,有人清修静养,超凡脱俗;有人不拘法度,眷恋红尘;有人家贫无依,但求温饱安稳;还有向往豪门的弄潮儿,恣意放纵的寻欢者,也有被公子哥儿狎玩的“半娼”。女道士在当时给人的印象,因此比较含混、暧昧,一些端方老成之士对其中“风流不检”者不免摇头侧目。
然而,很多男性文人与女道士乐意结交,颇能投缘。道观给他们提供了自由往来的空间,有姿色、才华的女道士,既能谈玄论道,更富女性魅力,文人与之诗词酬答,眉目往还,实在惬意。所以,唐代一些诗人笔下的女道士,有时候简直就是可圈可点的妙人儿:有姣美之姿,以歌舞娱人,流连诗酒,善解风情。她们跟清修寂养的出家人,哪能相提并论?
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说鱼玄机“性聪慧,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说她“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到了咸宜观后,她那些“风月赏玩”的佳句,往往风靡士林。那时节,长安城好些道观女郎都生得清俊齐楚,装扮得光艳夺目,也擅长吟咏,但鱼玄机仍然以容貌、才情,胜人一筹,一群风流士绅与她过从甚密。
然而,纵然蜂围蝶绕,看似有被追捧、被喝彩的闹热,却拭擦不去遭轻慢、亵玩的底色。据皇甫枚讲述,鱼玄机以“蕙兰弱质,不能自持,复为豪侠所调,乃从游处焉”。道观既非出尘之所,在那样的“生态环境”里,纤柔、孤零之辈难以洁身自好。如果本身有些羡慕虚荣、富贵,最终成为豪侠玩物的几率就更添幾分。鱼玄机因此随波逐流,沾染风尘。那些载酒登门的殷勤之徒,争相修饰以求狎之客,总会跟她弹琴赋诗,也不时杂以轻薄调笑。
鱼玄机写给丈夫李亿的几首诗,最是饱蘸痴情,也非常凄凉。《江陵愁望寄子安》尤其为后人传诵——枫叶掩映江桥,遮挡着她眺望归帆的视线,无休无止的相思,像江水长流,无法阻断:“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寄子安》写离别的满腹悲郁,“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别愁无计消除,柔情似水,但佳期渺茫,她有了来日不祥的预感,充满聚散难定、人世无常的漂浮感。《隔江汉寄子安》里,依旧空怀期盼,“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春情寄子安》写李亿走后她的关切、思念,远山雪峰、足畔溪涧,都令她想起他的风姿清韵。曾经的海誓山盟还历历在目,所以她坚信重新“比翼连襟”、双飞同栖不会太久,渴盼能再聚于月圆时分。《情书寄李子安》诉说她翘首盼望,却得不到丈夫书信的焦灼、失落。《闺怨》写被弃的凄凉:自己相思仍浓,对方却音书久绝。唯有独立斜晖,悲泣不已。
无论鱼玄机对李亿多么一往情深,哪怕她以匍匐的姿态泣泪哀求,他终究将她遗弃。《赠邻女》一作《寄李亿员外》,如果题目是前者,写的就是鱼玄机对邻里女子的同病相怜与劝慰;若是后者呢,就有点梦醒、痛定后的决绝意味了:既然“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那么,“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宋玉、王昌都是美男子,后者也代指情郎,既然千方百计都攥不住,只好撒手另谋出路了。
二、夜夜灯前欲白头
鱼玄机成为弃妇时才十六七岁。她怦然心动的所谓宋玉,那些美男才郎,倒也不乏其人,但情路却有说不尽的坎坷。她现存的五十首诗里,有好几首跟著名诗人温庭筠(飞卿)、御史李郢、刘尚书、李近仁员外等人的酬答之作。《寄飞卿》里,她嗔着温庭筠不寄信给自己,感慨在西风渐起、竹席生凉的时节,拿什么慰藉秋愁呢。《冬夜寄温飞卿》则向他诉苦,自己在愁风四绕、满庭落叶中清冷无依:“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nlc202309032352
她写给侍御史李郢的《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里,更是有十分倾心,七分无奈。他是宣宗大中十年进士,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说他“出有山水之兴,入有琴书之娱”,很是雅致。鱼玄机对他心驰神往,却又求之不得;另一首写给李郢的诗,无奈、幽怨地叹息,他们虽然住在同一条巷子,却难得往来了,“迹登霄汉上,无路接烟波”。她清楚,双方的身份有云泥之隔,行迹渐远,理所应当。
《迎李近仁员外》写迎候情人的喜不自禁:昨夜的灯花,今晨的喜鹊,在鱼玄机眼里无一不是吉兆。这位李郎不知是何方神圣,反正是让她神魂颠倒的潘安,像得了凤凰似地捧着,人影子还未至,她先要虔诚地焚香祝祷。见他一面,机会难得,却是欢喜不尽,了无怨艾,“不羡牵牛织女家”,多么柔顺懂事,又多么卑微。
人来人往,风月无边,难求真心爱怜她的“有心郎”,就无法抵御空茫。《和人》直接吐露自己的孤寂落魄:“茫茫九陌无知己,暮去朝来典绣衣。”柳青梅绽正芳菲,鱼玄机期待的多情公子,空留些诗句惹人怀想,让她半掩门扉,整日期盼。《送别》二首里,她依依不舍的“仙郎”,纵有春宵几度的惬意,还是干脆利落地离去,而且重逢难期,空余“鸳鸯一只失群飞”。另一次,孤旅客途中尤感萧索。她拿着对方的诗一遍遍诵读,昼夜不歇,又想放入香匣小心收藏,又想握在手上时刻细看……总之,千般万般珍惜着(《和友人次韵》);《感怀寄人》不知所寄何人,“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自己早该明白,有了肌肤之亲,不见得能永结同心。空有悠长情思,唯有寄恨朱弦。随后也心存希冀,“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鱼玄机的传情达意,浓烈、主动,不遮掩不羞怯,都是奔放热辣地迎上去的姿态。但大多数时候,则是“多情却被无情恼”,黯然收场。虽然门前常有达官显贵造访,却依旧飘蓬飞絮般没着没落,所以非常灰心:“自叹多情是足愁,况当风月满庭秋。洞房偏与更声近,夜夜灯前欲白头。”
情感充沛、饱满之人,最难耐寂寞,环境越安静,心里越发蠢蠢欲动。《夏日山居》是鱼玄机难得的静心之作,没有缭乱的愁绪和躁动,只安心享受山居的清幽——闲对花丛竹径,晾衣尝酒;或听凭轻风,吹拂画舫。《导怀》则既有“闲散身无事,风光独自游”的逍遥,又有顾影自怜的孤凄,也能对月弄琴,映水自赏,相伴竹石。但时时只身单影,不免要借酒浇愁。她给自己励志,“燕雀徒为贵,金银志不求”。曾经或者有时候,她是不乏清高的。
然而,《暮春即事》很能体现鱼玄机的渴慕与困境:那个最本色的她是耐不得孤寂的,对红尘扰攘,世间华贵,有许多欣羡向往。她的心飞得很高,无奈受性别、身份、命运羁绊,身心却沉在泥里土里。不远处就是绮罗飘香、歌舞喧阗的画栋雕梁、高楼邃阁,繁华热闹尽属别人,反观自身,“深巷穷门少侣俦,阮郎唯有梦中留”。鼓乐声扰人春梦,醒来难以成眠,只剩愁思满腹。
情感总是受挫,不时燃起的火苗火星总会被失望浇得凉透。她的《卖残牡丹》忍不住以牡丹自喻,“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她觉得自己就像那凋残萎靡的花魁,本该生在皇家宫苑的,却不幸流落凡间,因曲高和寡,只能染上尘灰。
鱼玄机去世时也才二十三四岁,她寄身道观那几年,花开正艳,说来,正是谈情说爱和谈婚论嫁的最佳时段。从诗里能够看出,她的情感能量很足,让她动念动心、向往沉溺甚至主动去表白、追求的对象还真不算少。可惜,忙来忙去一场空,可堪托付终身的“有心郎”终究难得。绮年玉貌就这么眼睁睁地消耗、磨损了。她经常写自己的长夜辗转,孤枕难眠。“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诗中频繁见到思妇的寂寥、“悲秋客”的怅惘。无论以女人还是文人心态,总是意难平。她被孤凄、焦虑、绝望,日日啃啮,怎么睡得着?
鱼玄机最致命的痛其实是身为女人。她那首《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就难掩愤懑:“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崇真观在长安朱雀街东新昌坊,新科及第的进士榜上有名,便在南楼高高张贴。这是朝野瞩目的盛事,长安人争相前往观看。鱼玄机看得又羡又气,心绪难平:唐代科举以诗取士,她枉自写得锦绣诗篇,也备受文人推崇,哪里就输给男人?却与功名无缘。她的诗在当时和后世都为人盛赞,明代钟惺甚至夸她为“才媛中之诗圣”。就因身为女子,只能空懷怅恨。
乍一看鱼玄机痛殴绿翘致死的情节,会觉得这个女人的乖戾、狠毒,令人发指。当我们梳理了她的经历、尤其是她丧魂失魄的情史后,可以稍稍明白,她不可思议的猜忌,源于情感不断失意后的极度缺乏安全感。婢女绿翘同样明慧美貌,她服侍鱼玄机数年,能够察觉后者的日益褊狭、焦灼。而男人们投向绿翘的哪怕一星半点有兴趣的眼光,都令鱼玄机对她渐生防范、嫉妒。绿翘对鱼玄机的容易泛酸、小心眼儿,已经心知肚明,被后者责问时才会忙不迭地表白:自己既无意于儿女情长,平日里更是小心翼翼,善自收敛,谨守分寸,生怕触及鱼玄机的忌讳。
鱼玄机也是文弱女子,一双握笔弹琴的手,竟能挟雷霆闪电之怒,将绿翘毒打致死,既显露了她性格的暴烈,更看得出,这么多年来,她那些行迹亲昵的腻友或者情人,并没能让她收获两心相许的安详和随之而来的自信、笃定。她处心积虑想捕捉、把握的情爱也好,归宿也罢,尽皆虚无缥缈。
从状元的宠妾,沦为身份暧昧的女冠,命运的转折,缘于李亿的绝情和嫡妻的妒忌。再浓稠甜蜜的爱意,终究变得稀薄寡淡,不堪品咂。被男人遗弃的痛楚,早就在心里堆得满坑满谷;此后鱼玄机在情感荒凉、处境难堪的泥淖里奋力挣脱,无奈,唯一可以搭手、攀援的却只有男人,可他们偏偏不堪攀援。她这根藤蔓弯弯绕绕,总也缠不稳树干。在两性关系中累积的挫折、伤痕,让鱼玄机的心理更强烈地倾斜、失衡。这个心高气傲、才思葱茏的女子,那几年真是尝尽煎熬,也难免心浮气躁、毛焦火辣。
鱼玄机起初拷打绿翘时,并无致她于死地之念。但淤积已久的怨怼、戾气与陡然喷发的怒火、妒火,交织冲撞,使得事态失控,覆水难收。人生的失意、伤惨,许多人都曾经领略过,多数人无非是想方设法去消化与排遣、承受或改变。鱼玄机却属于偏激、狂暴的那一类,只能向旁人尤其是弱者施虐、施暴,任由自己被恶劣情绪裹挟,遂将罪与恶推到极致。
无论我们怎样同情她的不幸遭遇,赞叹其过人才华,绿翘留下的那抹骇人的血痕,使“鱼玄机”三个字染上了不洁、不祥的浓郁腥气。
【鱼玄机诗歌内容】推荐阅读:
英语面试中的大玄机11-20
高考诗歌思想内容07-01
全省中小学诗歌竞赛活动内容要求及试题09-24
整理诗歌欣赏诗歌06-15
诗歌春思,细雨如丝诗歌06-12
诗歌鉴赏知识梳理(诗歌鉴赏技巧)07-12
优秀诗歌:我的诗歌与生活12-20
关于感恩的诗歌:感恩父母的诗歌09-09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形象教案12-27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专题复习_教案范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