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课程表》教学设计(共10篇)
1.《创建课程表》教学设计 篇一
创建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以高职《秘书实务》课程为例
郭珊珊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7)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加强对精品课程和建设力度,能够带动专业课程和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职学院课程建设和进程。本文以高职文秘专业《秘书实务》课程为例,从教育教学观念和转变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方案等方面深入地探讨了应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创建精品课程的可行性。
[关键词]:精品课程 建设规划 高职文秘 教学改革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在各高校受到普遍的重视。2003年4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全国高等学校开始启动精品课程建设,使课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的内涵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教育部从当年开始启动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高等学校非常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水平的教学工作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必须抓住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众所周知,影响教学质量的三个核心要素是教师、学生和课程。课程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任务之一,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院也积极开展了精品课程的创建工作。实践表明,精品课程的建设对我院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本文将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对文秘专业的课程建设作进一步的探讨,以期推进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精品课程的内涵和定位。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由此可见,精品课程是一个体系,其内涵应包括:(1)课程选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妁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21世纪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
(2)教材配备:系列化、立体化。(3)教师水准: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兼备。(4)[作者简介]郭珊珊(1974—),女,广西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文理系讲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语言文字、秘书学。
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和特色教学方法,形成讲授、质疑、讨论、作业有机联系的教学模式。针对传统教学中的弊病,要特别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增加课堂演示实验或开设培养实际能力的综合性探索性实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媒体和网络(远程)教学,让学生在网络中学习到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增加学习的渠道。要有后续课程建设规划,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5)教学成效:学生学习兴趣日增,教学效果好,并具有辐射效应。
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院校的“宽口径,厚基础”不同,基础理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专业技能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同时.更要突出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精品课程的定位应体现为“职业性、技术的应用性和示范性”,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在优质课程的基础上,建设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适用性强的教学内容优秀的教材、针对性和应用性强的实验和实训环节、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高水平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使学生真正接受高质量的精品教育,使教师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提高教学和学术水平。因此,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精品课程的建设应是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高职高专特色,有一定的受益面,已初步形成自己课程风格,在专门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课程。
二、当前高职文秘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改革的方向
目前全国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及高职院校设置了文秘专业,尽管培养的秘书人员层次不一,但其所设置的课程及使用的教材大同小异。大专、本科,甚至中专.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上无明显差异。在课程体系中,还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分化、轻综合等“四重四轻”的问题,造成毕业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需要大量的素质高、专业技能过硬、适应性强的秘书人才;另一方面,有不少文秘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却“销路”不畅,甚至毕业即失业。这种现象说明,目前文秘专业的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作为高职教育的文秘专业.就要从文秘职业特点出发.而不是单纯从党政部门行政职位的角度来确定培养目标。要真正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文秘专业主要是为现代各类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培养秘书的。因此,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现代企事业单位实际需要设定培养目标.开设相应课程,并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就业,并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成为广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秘书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体
现一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以往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往往只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知识轻其他知识,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重视不够.实践课在总教学时数中所占比重不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掌握职业技能较少。有的学生在校理论考试成绩较好,但一到各种实际岗位上就无所适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常常因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公关活动能力、办公自动化操作技能、应变能力等不过关而遭淘汰。
为此,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新课程体系,把本专业的骨干课程按精品课程的要求加以建设,通过精品课程的创建从而推动文秘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市场需求相统一。
三、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创建精品课程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核心能力培养,选定本专业的骨干课程。文秘专业的课程改革应从如何培养和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出发,总的选定原则是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21世纪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本门课程的建设对相关课程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我们不妨先从《秘书实务》这一课程入手,突出对学生文书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公共关系等方面技能的培养。
(二)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按照教育部(教高[2003]1号)文件的精神,学校要在课程建设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被确定为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课程组要根据课程特点,明确具体建设目标,制定详细的建设计划并认真实施。这就要求文秘专业的课程组要在制定规划时要体现先进性与实用性,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
(三)建设高水准的师资队伍。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课程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态度认真的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文秘专业教研室正应积极建设一支“双师型”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秘书实务》的主讲教师已获得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达到“双师型”要求。我院文秘专业课程负责人和课程主讲人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已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梯队,虽然我们的教师大都直接从高校毕业,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为提高文秘教师的实践能力,增加本专业的双师比例,系部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我们的教师也积极参与实习基地的建设,在工作中熟悉职业环境,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新方法,提高传道授业技能。同时,还要广泛吸收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秘书工作人员、同行专家到我院担任兼职教师,进行秘书实务有关内容的教学与指导,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同时,还应按学院要求全面推行“老带新”制度,以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力度。
(四)完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成果。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形成完整体系,突出产学结合特色,能很好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并尽可能考虑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接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必须系统,完整,指导思想把握准确,能充分体现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成果。例如,《秘书实务》课程,就应围绕企事业单位秘书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文书档案管理和办公自动化技能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确立课程内容的新体系,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目标明确,基本教学内容与选择教学内容规划清楚;实践教学内容具体,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将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主要内容上纳入大纲中,充分体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要求。
(五)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为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在教学中把讲授的重点由单纯讲知识本身转向同时讲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精品课程还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同时还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在《秘书实务》这类文秘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要推行以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改革,以案例教学为主,增加课堂讨论、模拟训练等灵活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发表观点、亲身体验的机会,努力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情感,增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教师队伍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制作课件的技能,与有关专业教师合作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能对所提供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六)加强教材建设。精品课程要采用高水平的统编教材,教材要系列化。高职教育,教材要充分体现教学的针对性。一般要有主修教材、辅修教材、实验教材和实训教材,特别是“立体化”的多媒体教材。教材是是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改革的集中体现,要反映最新的职业动态和教育科研成果,要体现教学改革的特色。因此,要创建《秘书实务》这类精品课程,老师们还应尽量与从事此项工作的专家共同编写精品课程的教材、参考资料,加强实训、多媒体等教材的配套建设,使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更强。
(七)加强实践环节建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创造必要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院系应建立诸如办公自动化、文书档案实训室,对学生进行办公室业务的实训、人际沟通情景训练,也可进行会务、接待、公关工作的情景模拟训练;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开设社会实践课,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途径,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接触文秘实践的环节,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学到实用的、必须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
(八)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和内容。
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和内容也是课程建设和一个方面,课程和考核与方法应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结果。考核和内容以了解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并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在考核上均有两个成绩:理论教学成绩和实践教学成绩。
总之,对于我院来说,精品课程建设还刚刚起步,存在问题在所难免,相信在以后的运用过程中会不断完善。开展创建工作,不仅对我院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为教师自身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机遇。我们将在精品课程创建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提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海春.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3月第1期.[2]吕鸿.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12月第6期.[3]宋世全.肖乐明.新形势下精品课程建设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2.《创建课程表》教学设计 篇二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现代企业的需求和个人的发展为出发点。
2.通过毕业学生的调查反映,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用不上,而在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却没有在学校学到,导致其走上岗位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或自我学习才能适应。
3.毕业生岗前培训的时间越长,费用就越大,既不能反映职业教育的特点,反而表现出职业教育的弊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一直沿用传统学科体系,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却忽视了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与当前企业的需求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必须加以改进。
创建岗位课程的模式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以及专业课程教学中,常常存在培养方案设计不合理,课程设计不能结合企业的需求,课间衔接不好,部分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结构层次不清、内容体系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专业学习及课程教学效果不佳,不能体现岗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本文从企业岗位的要求出发,结合岗位性系列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及岗位专业课程教学设计,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
所谓的岗位课程模式是指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工作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经过企业岗位需求调研,依据企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构建岗位系列课程的知识技能体系。所谓岗位课程,也称岗位系列课程,是指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的多门有联系的课程。笔者认为岗位课程模式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围绕企业岗位的需求开设岗位性系列课程;第二,在专业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的设计,只有通过这样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设计,才能增强学生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减少企业的岗前培训,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优化实践课程教学,推动实践教学的进程,真正实现创建岗位课程的意义。
创建岗位性课程,推动实践教学的应用
1.校企联合,共研“岗位课程”目标任务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应用性、技能性和实践性的学习,也决定了课程改革应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校企联合,共研“岗位课程”目标任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共识,“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改革成为目前较为适宜的方法。“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改革,首先应明确毕业生在企业专门岗位上做什么和怎么做,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学校组成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共研“岗位课程”目标任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应根据就业岗位来设计,即设计“岗位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课程教学团队,根据学生专业所涉岗位,共同深入细致研讨该岗位的目标任务,进而形成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点,最终构建“岗位课程”目标、任务、知识和能力体系。
2.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岗位系列课程的构建——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
近年来,我们不断学习和改革,探索出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岗位系列课程的构建,为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发展及会计电算化专业岗位人才的培养制定了可行的方案。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由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职业素质与能力课程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课程均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职业能力必修课21门,实践教学课时超过50%(如表1所示)。
3.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岗位课程的教学设计——以会计岗前综合实训课程为例
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教学,不仅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求建立岗位性课程,同时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岗位技能的培养。我院会计综合实训包括校内会计手工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和学生顶岗实习三部分内容。
校内会计手工实训:通过校内会计手工实训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独立完成某企业某会计期间完整的会计核算工作。包括: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总账与明细账,月末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程序,使学生对企业会计核算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校内会计电算化实训: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并运用会计软件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为毕业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实习资料源于工业企业的仿真业务,以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要求学生熟练运用会计软件处理总账、应收应付款、固定资产、工资、报表、存货、成本等业务。
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安排学生顶岗实训,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使学生真实地接触并进行会计实务操作,将理论中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应用。
建设岗位系列课程的保障机制
1.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方案,营造“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
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课程改革方案,不仅在校内设计“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同时必须营造“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
在校内,要按企业环境和专业课程岗位的操作流程,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充分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强调实训项目的实践应用性和实际操作的规范性,提高校内实训过程的岗位针对性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内建立了会计手工实训室、会计岗位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财务综合实训室和ERP实训中心,不仅为本专业课程的校内学习和综合实训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也为岗位性课程的学习提供了物质保障。
在校外,要根据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类型和专业课程所涉及工作岗位的内容建立实训基地。“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合作型”和“顶岗实习型”两种类型。前者是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而建立,要求学校与企业要紧密合作,教学环节中要有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企业人士或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进行。后者是为完成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而建立,要求校企双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企业也有用人需求,二者是互赢的关系。
2.加强“双职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双职双师、结构合理”,其核心就是建设“双职双师”型教学团队。“双职”是指专任教师既在学校任职又在企业兼职,兼职教师既在企业任职又在学校兼职。“双师”是指专任教师既有教师职称又有专业职业资格和能力,兼职教师既是企业岗位实习指导教师,又是学校项目实训学习教师。教育部曾提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中,理论教学的课时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是1:1,专兼职“双职双师”教学团队的目标比例同样是1:1,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2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5%,研究生学历教师40%,双师素质教师60%。来自行业企业的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兼职教师占10%,这样一支教学团队为我们开展岗位性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创建岗位课程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需求,可以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同时通过创建岗位课程模式,也是企业对就业人员顺利上岗的要求,同时也能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实现学生顺利就业,达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目标。
摘要:本文以高职院校岗位课程的创建为目标,提出创建岗位课程的模式意义,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进一步探讨创建岗位性课程,推动实践教学的应用,提出岗位系列课程的构建和岗位课程能力的需求,以及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设计,另外提出了岗位系列课程的建设保障机制,为高职院校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岗位课程实践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施颖.会计岗位群构建模块式会计课程体系[J].现代企业,2009.1:67.
[2]龚丽娜.高职会计岗位教学模式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经济,2011,6:104-105.
[3]黄崇本.基于“平台+岗位”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创建课程表》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 精品课程 计算机基础 教学网站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教育改革在不断的深入,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课程教学之中,传统教学模式正在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网络课程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活力,在现代教育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的开发,顺应了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趋势,对精品课程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1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开发的背景
高校教育改革已经在我国全面的展开,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要求,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已经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在发展进步,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大,必须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率,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计算机基础课程也具有一些辅助教学的模式,比如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将课件或者习题等教学资源传输给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的作用,但是效率太低,并且数量有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现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存在很大的漏洞,知识量有限,当学生集中在网上对学习资源进行下载时,会使网站系统的压力加大,系统崩溃的现象经常产生,影响了学生的使用。因此,必须加强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的开发,创建精品课程,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便利。
2计算机基础教学精品课程网站开发的作用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公共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VB语言、C语言等课程,对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教学网站进行开发,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辅助手段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突破了传统教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建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精品网站,教师可以在网上对学生的试卷进行评审,符合课程网络化学习平台建设的需要。建立精品课程网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轻松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可以通过功能模块的设置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行积极的引导,提高学生在学习之中的探究性,增强学生在学习之中的相互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可以将不同种类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综合利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
3教学网站开发的技术应用
精品课程的网站开发需要用到诸多的计算机技术,通常会采用B/S结构,也就是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对网站进行开发和设计。B/S结构是应用比较广泛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服务器可以对浏览器提出的请求进行分析和处理,再将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反馈到浏览器上,系统操作比较简单快捷,所以受到众多网站开发者的青睐。精品课程网站开发中应用了很多计算机技术,下面对这些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3.1 HTML语言
HTML语言可以对Web文档的编程进行创建,通过HTML语言能够确定Web文档信息的显示形式和内容。HTML语言创建的文档之中也可以包含其他的文档,或者形成具有图片、文字、声音等的超文本。
3.2动态数据对象
动态数据对象是微软推出的应用程序接口,能够实现对关系数据库或者非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访问。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可以通过OLE DB对数据库之中的数据进行访问和相应的操作,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支持Web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
3.3动态服务器网页
动态服务器网页是微软公司研发和推出的服务器端的脚本语言运行环境,其中包含了不同脚本的程序代码,并通过这些程序代码创设了网页。当浏览器使用动态服务器网页技术来编写网页时,服务器就会产生相应的代码传达到浏览器之上,这样用户就可以在浏览器上看到动态的网页。
3.4 Dream weaver
Dream weaver是专业的网站设计和网站管理软件,可以对网页进行可视化的设计与编辑,同时支持多脚本语言的编写。通过Dream weaver可以将动画、图片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为网站提供更加强大的功能,并且在编辑和使用上十分简单快捷。
4精品网站体系结构的设计
通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开发工具的选择,将网站建设所需要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的搜集和整理,为整个网站的建设服务。
4.1网站的数据库体系结构的建立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之中需要建立数据库体系,数据库系统之中包括用户表、班级表、成绩表、课程表和文件表等,其中存储了各种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的数据。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网站的这些基表之中,需要建立一定的关联,班级表与课程表和成绩表之间可以通过外关键字建立关系,形成一定的联系,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查询。班级表与课程表之间的关系是一对多,成绩表与课程表之间的关系是多对一。学生和教师在利用网站时可能会对多个数据表进行查询,为了方便操作,在数据库的系统结构之中设计了一个“视图”工具,可以将多个表进行整合处理。
4.2网站的系统结构设计
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的使用,需要对网站的系统进行访问,才能得到系统提供的相应服务。在对网站进行登陆时,需要利用用户的帐号和密码,经过系统的验证之后才能进入到系统的主页之中进行相应的操作,并完成对用户身份的追踪。网站系统将用户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教师,一类是学生,不同的用户其主页形式也存在差异,并且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
教学网站在不同的用户主页之中设置了不同的功能模块,教师模块具有的功能是文件管理、教务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以及进入学生首页的功能。教师可以通过文件管理功能将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站之中,进行资源共享,也可以通过该功能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审核与发布。学生模块所具有的功能与教师模块存在差异,包括查看信息的功能、常用工具下载功能、网络课堂功能、在线课堂功能,同时还具有学生论坛,学生可以就学习上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5结束语
为了创建精品课程,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开发进行了探讨。传统的教学辅助模式在辅助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站开发的重要作用以及网站开发的设计与实现。建立精品课程网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率,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清芳.基于ASP.NET的网页设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1.
[2] 王利江,刘东升,张丽萍.“计算机公共基础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1,22(03):84-87.
[3] 李永琴.基于过程管理的实验教学网站开发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4] 朱全银.信号与系统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网站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02(15):92-94.
[5] 邵雪.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青岛理工大学,2012.
[6] 林筑英,师蕾,林宏伟,张琦.基于交互学习的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教育,2010,21(07):20-25.
4.《创建课程表》教学设计 篇四
一、积极开发校本课程,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发展指明方向
20(?)年起,我校定位“经典诵读”,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启动实施“2231”读书工程:即小学六年级每人会背200首古诗词,完成200万字的阅读量,写300篇读书笔记,每天保证1小时的读书时间。按照“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校为主、辐射家庭”的思路和“注重兴趣、养成习惯、鼓励创新、持之以恒”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努力打造“学校有书香气,老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的书香校园,全面构建学习型校园。2,编写科学的校本教材,使课程开发走上正轨
2009年我校着手开展教材编写、印发工作,全校以领导班子为核心,组织语文骨干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历时三年,几易其稿终于由简易的目录式教材发展为科学紧凑、体系严明的课本教材。目前我校一、二年级以《弟子规》、《三字经》为主,三四年级以名言警句和唐诗为主,并新增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冰心等人的散文和浅显的古文,五六年级以《千字文》为主,经典诵读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内呈现出渐进性和延续性的特点。3,保证充足教学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完成
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内容必须有充足的课时才能保证大量的诵读内容得以完成,因此每周三的第一节课被定为学校经典诵读课,并安排领导亲自巡课,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改进。做到有教学进度计划,有每课时的教学设计,有教学研讨课和备课组研究活动,确保诵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4,完善多重评价机制,教学质量量化测评
如果仅凭学生能背多少首古诗词作为测评的唯一指标难免偏离了经典诵读的教学宗旨。我们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记住经典,而是让孩子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因此我们完善了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以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抽查和活动检阅相联系、以阶段评价和学评价相结合,积极完善评价模式,使得教学质量得以量化,以便更好地推进读经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1,完善图书借阅,让书籍随手可及
学校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全天向学生开放,2011年,我校一次性购买两万余元图书完善图书馆藏书,更换一批破损、残旧书籍,并增添当下热门书刊以供全校师生借阅。2012年开始,各班通过献两本,读百本“的活动建设图书角,班级选举专人做好借阅登记工作,并定期组织同学自己动手修补图书,培养了学生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2,围绕“书香“主题,建设学校环境
学校无论是在校园大环境还是班级小环境,都努力探索着能与孩子对话的环境创设方法,注重营造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处处皆经典,无处不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校园的墙壁、橱窗、画廊、教室、办公室都以经典文化主题装饰,教学楼的每一个台阶都张贴着醒目的《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名句,时刻提醒学生做人求学之道。在班级布置方面,各班按照不同的版块在室内墙壁张贴伟人画像、名人名言等,带领学生在每日的学习中追溯伟人的足迹,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读书学习1,阅读教育经典,汲取先进经验
一线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我校每年都开展一系列的教师读书培训工作,从口才、朗诵、鉴赏和创作全方位提升教师素养和文学底蕴。2011年,我校邀请淮安市诗词协会专家对全体老师进行诗词创作培训,各位老师在培训后纷纷投稿;2012年初,全校老师按学科分类同读一本书,许多年轻教师都结合自身教学工作针对《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教育名著中的前沿教育思想展开读后反思交流,促进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2012年9月起,学校还组织24位老师举行“读书沙龙”活动,利用每周四放学后的时间大家集体交流研讨,老师们将共读书目的心得体会写成发言稿在交流时发言。2,学习经典文化,传播经典篇章
我校先后多次发放《论语》、《唐诗三百首》等经典诵读的材料组织全体老师研究学习,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对老师进行专门的讲解和辅导,并且进行经典诵读的培训与考核。集中学习时由专人辅导,辅导人员把这些经典中的重点、难点对老师们进行讲解与提醒,并且把一些典型的具有教育意义或对人有启发的故事声情并茂地讲出来,使所有老师都爱上经典、传
播经典。
3,完善教学模式,摸索理论研究
由于经典诵读是新兴课程,缺少前人的经验总结和借鉴材料,我校只能在实践中摸索教学规律,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上,我们以青年教师为主要发展力量,主要领导亲自听课、磨课、评课,共同研究经典诵读课的课型,每学期都举办两次“经典诗文诵读和教学”研讨会,在研讨中积极探索经典诵读教学模式。其中卢志鹏老师的《?》课、刘芬芬老师的《千字文》等公开课获得好评,学校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理论方面,我校积极申报、研究与经典诵读相关课题,目前正以《经典诵读与学生道德培养的研究》为专题,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努力营造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诵读只是学习经典的一种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如果我们仅停留在诵读层面,最终会走入“读死书,死读书”的误区,为了增加学生的诵读兴趣,内化经典诗词中的文化精髓,自2008年,学校坚持每学期都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主题活动,如:经典诗词吟唱比赛,“读书改变了我”征文比赛,“享受读书之乐趣,品经典之茗香”演讲比赛,国旗下好书推荐,讲故事比赛,“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读书的乐趣”手抄报比赛,学生个人图书展、“捐赠一本书,感念母校情”捐书活动等等,把鼓励青少年读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养成热爱读书、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把“读书”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用竞赛的方式呈现,使得学生的读书热情空前高涨,希望通过学校搭建的舞台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学校已连续三年对外举行经典诵读特色展示活动。期间,学校老师、学生同台献艺,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古筝、二胡演奏,学生大型诗词吟诵、诗词联唱、诗词综合性学习等表演,激越的情感,流淌的音韵,令在场的人怦然心动,惊叹在这里出现了经典诵读的“神话”: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率性纯真、抑扬顿挫的诵读美文。生命在诗意中升华,教育在升华中变得美丽。淮安电视台、《淮海晚报》都作了专题报道
5.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创建的活动策划 篇五
“双十”活动建设标准(注:这十个方面既是十个重点问题,也是示范学校建设标准。)
1、在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与学分制管理方面有成型做法。
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重大特色之一,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一大亮点。申报学校要率先落实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并积极探索实行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重建、教师与学生管理体系及评价机制创新、师资合理配备、学分制管理等。
2、在学科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探索方面有成型做法。
让不同类型、不同起点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申报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差异、不同发展需求组成不同层次的班级,重点在学科(也可部分学科)教学领域实施分层次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要求等各方面体现出差异;也可在同一班级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状况、兴趣爱好实行班内的分层次教学,加强分层考试、分层作业、分层任务、不同目标要求的分层次教学策略研究。
3、在课程资源整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有成型做法。
在办学行为规范之后,最大限度地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校本课程加以开发、实施,不仅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特色,也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综合发展需要,也是落实新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申报学校要在如何挖掘、整合教育资源,如何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工作机制上有比较成熟的做法。
4、在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管理方面有成型做法。
学生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团活动是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科教学的延伸拓展与深化提升。申报学校要研究规范办学行为后,根据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相对增加的实际,如何科学安排与管理学生课外活动内容;如何根据学科教学需要,通过学科社团活动,实现学科教学的延伸拓展与深化提升。
5、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中有成型做法。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的另一个亮点。申报学校要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际,设计课内外教学内容,实现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
6、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及学习方法指导方面有成型做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新形势下确保学生学习高效益和教育教学高质量的重要教学管理策略。申报学校要在新形势下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应该采取哪些培养形式,应该采取怎样的工作推动机制与管理机制,实现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针对学生实际,应该如何实施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等。如何让学生能够有计划地科学安排自习时间,使自己的学科学习延伸、拓展、深化;如何让学生的闲暇生活过得更充实、幸福、有价值;如何引导学生对生活有规划,对成长有追求,对人生有感悟,从而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自我选择、自主发展等意识的形成,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从自由走向自主,从自主走向自觉。
7、在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方面有成型做法。
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逐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申报学校要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性、阶段性监测内容、方式及评价机制;如何采取学生选课、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档案,逐步完善与新课程要求及素质教育核心理念相适应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8、在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成型做法。
申报学校要根据规范与创新相结合、导向与激励相结合、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适合本校实际、与新课程要求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师工作评价机制与评价办法。通过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奖惩性评价,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模式,引导教师立足岗位,自我培养,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9、在先学后教原则指导下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流程,探索高效课堂方面有成型做法。
申报学校要以课堂为核心,主要针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的课堂结构的构建,课堂的前后延伸及预习学案、课时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制使用,作业布置,课后辅导,考试检测等有效教学策略展开研究。重点研究探索具有普遍性的优质高效教学流程,凝练升华课堂教学理念,形成个性鲜明、独具特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10、在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讨方面有成型做法。
6.《创建课程表》教学设计 篇六
楚州中学2011-2012学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创建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创办特色学校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我校背倚“华中分局旧址”,怀拥楚州古城墙,为充分挖掘其教育内涵,按照区教育局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校委会进行讨论研究,并通过外出学习和请相关专家领导点拨等活动,最终我们确定了以“红色德育”的创建特色。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更新德育观念,深化德育改革,加强德育创新,形成德育特色,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武龙宝 副组长:金步兵
组
员:郭家忠 毛一平王绍官 沈成云 刘雪野 陈国强
刘从洲 徐小兵 白小林 朱互爱 张
瑞 戴小虎
三、工作目标
1、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切实转变育人理念,以提高班主任业务素质为突破,以师德规范为核心,加强班主任红色德育工作培训,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和激励机制,造就一支“讲奉献、素质优、业务精”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2、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进一步突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阶段性,认真达成分年级德育目标,初步尝试红色德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运用,积极探索和构建“分层次、抓基础、重建设”的德育工作管理、考核、评估机制,不断提高红色德育效能。
3、加强对红色德育的研究和指导,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总结和提炼红色德育特色,树立一批在创新方法、提高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班级和先进班主任。
4、以校内“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为平台,打造红色德育基地,开展红色德育系列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把学校构建成健康、和谐、向上的乐园。
5、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红色德育新亮点,努力创建特色学校。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1)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空间,精心设计,突出红色德育主题。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处场所,都能发挥育人和熏陶功能,努力创建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红色德育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2)净化校园环境,时时保持整洁并有良好的秩序环境;地面无纸屑杂物和烟蒂痰迹,无球印脚印,无乱涂乱刻乱贴;自行车和其他类型车辆及物品停放、堆放规范整齐。做到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每一个师生的心灵。
(3)搞好班级文化环境建设,各班教室张贴物统一标准,形成红色德育特色的育人环境,办好班级黑板报、党史学习角等。
(4)利用校园广播,传播红色经典,陶冶师生情操。
(5)做好社团建设活动,积极组建红色德育团体,动员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一)、营造红色德育氛围
1、成立党史学习宣讲站(广播站,团委)大力宣传新四军革命先辈英雄事迹。
2、编印《青春杂志》和《青春校报》。(文学社,团委)
3、设置党史学习角。(各班级张贴党史材料)
4、定期组织师生观看红色影视作品,积极培养师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开发红色德育课程
1、开发与红色德育相关的课程
2、编制校本教材
3、组织专业教师培训
(三)、开展红色德育活动
1、学习华中分局革命精神的国旗下讲话系列活动
2、开设《“铁军精神”指引我成长》主题班会
3、定期组织师生参观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
4、创建“新四军班”
5、评选学习“新四军”、“周恩来”的校园之星
6、组织开展红色征文竞赛
7、组织革命传统知识竞答
8、组织红色诗歌朗诵比赛
9、组织红色板报评比
(四)、加强红色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班主任红色德育培训
2、组织召开师德论坛
3、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
以红色德育基地为体验实践平台,组织和引导学生投身到实践中去。通过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自身价值的真实感悟。
楚州中学2011-2012学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创建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创办特色学校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我校背倚“华中分局旧址”,怀拥楚州古城墙,为充分挖掘其教育内涵,按照区教育局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校委会进行讨论研究,并通过外出学习和请相关专家领导点拨等活动,最终我们确定了以“红色德育”的创建特色。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更新德育观念,深化德育改革,加强德育创新,形成德育特色,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武龙宝 副组长:金步兵
组
员:郭家忠 毛一平王绍官 沈成云 刘雪野 陈国强
刘从洲 徐小兵 白小林 朱互爱 张
瑞 戴小虎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积极营造红色德育氛围
1、校广播站成立了党史学习宣讲站,大力宣传新四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2、团委组织编印的《青春杂志》和《青春校报》设立红色专题版块。
3、各班级设置了党史学习角,张贴党史学习材料。
4、举办了红色电影进校园活动,组织师生观看红色影视作品,积极培养广大养师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开发红色德育课程
1、联系校内外专家和教师准备开发与红色德育相关的课程。
2、组织各学科专业老师研发红色德育相关校本教材。
3、邀请专家学者对我校老师进行德育工作培训。
(三)、开展红色德育活动
1、利用升旗仪式,进行了红色德育系列的国旗下讲话活动
2、组织各班召开了《“铁军精神”指引我成长》主题班会。
3、分批次组织师生参观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
4、筹备并创建了“新四军班”。
5、每月评选出学习“新四军”、“周恩来”的校园之星。
6、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红色征文竞赛和革命传统知识竞答比赛活动。
7、成功举办了红色诗歌朗诵比赛活动。
8、组织红色板报评比活动。
(四)、加强红色德育队伍建设
通过对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水平,加强班主任红色德育德能力。另外,还举办了师德论坛,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提升教师得科研能力,增强教师间的交流,分享心得体会和各种资源。为了更好的完成德育工作,学校还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参与到我校的红色德育工作中来,让家长成为德育队伍的一份子。
(五)、加强课程基地制度建设
制定了《楚州中学创建红色德育课程基地活动方案》,把创建工作总体规划、学科教育渗透、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宣传活动等工作,具体落实到各部门,明确分工和职责。基地建设本着统筹规划、多渠道融资、全方位辐射的思路,充分调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分实施,分阶段推进,以保障课程基地如期完成。
通过一年的努力,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从学校实际出发,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将工作落在实处,使红色德育课程基地的创建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结合我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科研意识,为创建红色德育课程基地而努力。
楚州中学2012-2013学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创建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创办特色学校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我校背倚“华中分局旧址”,怀拥楚州古城墙,为充分挖掘其教育内涵,按照区教育局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校委会进行讨论研究,并通过外出学习和请相关专家领导点拨等活动,最终我们确定了以“红色德育”的创建特色。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更新德育观念,深化德育改革,加强德育创新,形成德育特色,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武龙宝 副组长:金步兵
组 员:郭家忠 毛一平王绍官 沈成云 刘雪野 陈国强
刘从洲 徐小兵 白小林 朱互爱 张 瑞 戴小虎
三、工作目标
2012年9月,正式全面启动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创建工作,逐步实施各项具体工作内容。(一)狠抓基础建设,完善德育工作保障机制。
只有狠抓基础建设,才能给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红色德育工作要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德育队伍、课程、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基础建设。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进一步健全以校长室、政教处、班主任为主线的德育网络,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处处皆育人”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责任意识。
(1)树立一种责任:德育工作是全校教职工共有的大事,也是育人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都应参与其中,充分体现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树立一种观念:树立德育是为全体学生提供服务的观念,为学生的生活、学习、生理、心理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挖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潜力,帮助学生解决差异和矛盾,帮助学生自主认识、实现自我成长。
(3)形成一种合力:树立德育教育无小事,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形成教育的合力,让学校的每一个教育活动都能体现德育教育的育人功效。(4)抓好一条主线:
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班主任的辛勤劳动。班主任素质的提高是德育成功的基础,因此,学校将通过班主任的聘任、培训、考核、评优等途径,提高全校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
2、加强红色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红色德育课程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参观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祭祭革命烈士墓等,组织学生调查了解新四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成就,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
3、加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要努力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
(1)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空间,精心设计,突出红色德育主题,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处场所,都能发挥育人和熏陶功能,努力创建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
(2)搞好班级文化环境建设:各班教室张贴物既有统一标准,又充分张扬个性,形成有个性、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育人环境,办好班级黑板报、红领巾角等阵地;在班级环境建设中体现学生全员参与的主体意识。
(3)继续利用校园广播,同时利用校报《青春》和校刊《青春杂志》传播红色经典,陶冶师生情操。
4、加强德育制度建设。
不断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健全德育工作的激励制度。继续完善“三好学生”、“文明标兵”、“校园之星”等评选制度,建立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周恩来班、新四军班等评比表彰制度,调动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二)通过德育活动,努力提高红色德育工作实效
1、开展各种主题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本学期继续抓好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继续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开展红色电影进校园活动、传唱革命歌曲、开设红色德育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法制教育
各班继续严格做好教育防范工作,深入学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继续杜绝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主要活动有:法制主题黑板报、请校外辅导员作法制讲座、广播站和播放有关资料、召开法纪教育大会等。
2、开展社会实践和德育基地活动
(1)分年级在相应的德育基地进行活动,做到有专人负责、活动目的明确、活动效果良好。
(2)结合环保教育,学校将开展“环保宣传”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有趣的活动中有效地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为了使德育工作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每周星期一班会课作为红色德育时间,宣讲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促进良好校风校貌的进一步形成。
3、加强班主任培训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所以我校一直把这项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本学期,除了利用政治学习机会加强理论学习之外,我们将组织班主任分年段进行中队活动观摩交流,并开展中队活动设计比赛、德育论文比赛、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和特色班级的评选活动,全面提升我校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质,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优质高效.
四、具体工作安排
1.红色德育熏陶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形象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通过“走进红色历史”报告会、“游红色旧地”、“读红色经典”等培训活动,在教师中营造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风气,培育教师忠诚奉献、勤劳吃苦、团结友善、光明磊落的精神,挖掘、传承和弘扬红色校园精神,提高教师的师德师能,让教师既能教书,更会育人。让教师充分利用校本和区域资源,深挖学科教材与德育内容的结合点,巧妙地把红色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师德建设,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2.红色氛围营造
针对确立的红色教育主题,我们将重新设计校园文化,将校园里、走廊中、教室内全部以红色人物的事迹介绍、新四军革命活动布展等为主题,做全面的展示,营造浓厚的红色教育氛围。
3.系列活动感染
(1)创建特设班级。在每个年级创设“周恩来班”、“ 新四军班”。通过瞻仰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召开周恩来事迹报告会,举行周恩来故事、新四军故事比赛等活动,学习恩来精神、新四军精神,感悟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促进学生成才。
(2)听革命故事。学校邀请老干部、老革命军人到学校为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回忆当年的腥风血雨,诉说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一个个动人的革命故事,浸染学生的心灵。
(3)看红色影片。学校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优势,让学生军训期间班会时间观看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红色影片;或者让教师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家观看红色电视或电影。
(4)唱红色歌曲。学校利用音乐课、举行校园红歌会,教唱红色歌曲。
(5)读红色书籍。学校为学生提供反映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书、小说、诗歌、回忆录等书籍让学生阅读,从而刚感受革命先辈的集体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6)祭革命烈士墓。每年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让学生献上最诚挚的敬礼,并擦拭墓碑,清除墓碑周围的杂草,激发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理想信念。
(7)开发红色校本教材。积极组织教师深入开展红色德育的校本教学研究,在充分挖掘华中分局革命精神并赋予其时代新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发《华中分局在淮安》、《华中分局在淮安革命历程》等多本红色校本教材。以上系列活动,我们将力争通过班会课引导、学科课堂中渗透、常规管理中深化、课程学习中强化、日常生活中内化、校园文化中熏陶等途径来完成。
楚州中学2012-2013学“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建设总结
一、指导思想
创办特色学校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我校背倚“华中分局旧址”,怀拥楚州古城墙,为充分挖掘其教育内涵,按照区教育局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校委会进行讨论研究,并通过外出学习和请相关专家领导点拨等活动,最终我们确定了以“红色德育”的创建特色。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更新德育观念,深化德育改革,加强德育创新,形成德育特色,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武龙宝 副组长:金步兵
组 员:郭家忠 毛一平王绍官 沈成云 刘雪野 陈国强
刘从洲 徐小兵 白小林 朱互爱 张 瑞 戴小虎
三、“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建设具体措施
1、加强了德育队伍建设。
进一步健全以校长室、政教处、班主任为主线的德育网络,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处处皆育人”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责任意识。以树立一种责任、树立一种观念、形成一种合力、抓好一条主线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2、加强了红色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红色德育场馆的作用,组织学生参观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祭祭革命烈士墓等,组织学生调查了解新四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成就,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
3、加强了红色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要努力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
4、加强德育制度建设。
不断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健全德育工作的激励制度。继续完善“三好学生”、“文明标兵”、“校园之星”等评选制度,建立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周恩来班、新四军班等评比表彰制度,调动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1.红色德育熏陶
2.红色氛围营造 3.系列活动感染
本,学校以创建红色德育课程基地为工作重点,结合有意义的节日,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寓于丰富的活动之中。通过开展创设“周恩来班”、和“ 新四军班”、听革命故事、看红色影片、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祭革命烈士墓等一系列活动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我校还积极开发红色校本教材,深入开展红色德育的校本教学研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力争通过班会课引导、学科课堂中渗透、常规管理中深化、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楚州中学2013-2014学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创建计划
一、创建“红色德育”特色的指导思想
创办特色学校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我校背倚“华中分局旧址”,怀拥楚州古城墙,为充分挖掘其教育内涵,按照区教育局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校委会进行讨论研究,并通过外出学习和请相关专家领导点拨等活动,最终我们确定了以“红色德育”的创建特色。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更新德育观念,深化德育改革,加强德育创新,形成德育特色,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武龙宝 副组长:金步兵
组 员:郭家忠 毛一平王绍官 沈成云 刘雪野 陈国强
刘从洲 徐小兵 白小林 朱互爱 张 瑞 戴小虎
三、工作目标
1.组建楚州中学特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由学校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
2.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出阶段目标、工作重点和活动规范。
3.建立相关课题研究组,负责对上述内容中涉及项目进行总结、指导、宣传,推动特色教育健康发展。
4.筹划、聘请校外专家,对特色教育进程进行监控,适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定期帮助培训部分教师,提高特色教育教学质量。
5.挑选师德好、本领强、教学实绩好的教师构成班主任队伍。并制订班主任工作规范。6.以学科为单位继续开展培养特长生行动,根据个性教育法之精神,各组建立以教研组长为首的培训领导小组,推动全体教师按计划展开培训。
7.继续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对做出积极贡献的教师寄予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奖励。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一)、营造红色德育氛围
1、成立党史学习宣讲站(广播站,团委)大力宣传新四军革命先辈英雄事迹。
2、编印《青春杂志》和《青春校报》。(文学社,团委)
3、设置党史学习角(各班级张贴党史材料)
4、定期组织师生观看红色影视作品,积极培养师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构建红色德育网络平台
学校网站创建“红色教育”版块,介绍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成立和发展的历程、革命先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过程中取得的功勋以及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怀等。
(三)、开发红色德育课程 学校拟开设以下校本课程:
1、《开国第一将——粟裕》
2、《淮海战役》
3、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
(1)与历史学科相关的课程: 《华中分局在淮安革命历程》
《民主建设的楷模——苏皖解放区》
《苏中七战七捷》
《光辉的历程,永恒的纪念》——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
(2)与政治学科相关的课程
《传统文化的继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四)、开展红色德育活动
1、学习华中分局革命精神的国旗下讲话系列活动
2、开设《“华中分局革命精神”指引我成长》主题班会
3、定期组织师生参观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
4、创建“新四军班”
5、评选学习“新四军”、“周恩来”的校园之星
6、组织开展红色征文竞赛
7、组织革命传统知识竞答
8、组织红色诗歌朗诵比赛
9、组织红色板报评比
(五)、新建德育基地活动场所
1、新建红色教育多功能报告厅
2、国防教育展览厅
通过创建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努力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师生的心灵,蕴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之中,促进教师师德提升,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富有我校特色的红色德育体系。
楚州中学2013-2014学“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建设总结
一、创建“红色德育”特色的指导思想
创办特色学校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我校背倚“华中分局旧址”,怀拥楚州古城墙,为充分挖掘其教育内涵,按照区教育局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校委会进行讨论研究,并通过外出学习和请相关专家领导点拨等活动,最终我们确定了以“红色德育”的创建特色。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更新德育观念,深化德育改革,加强德育创新,形成德育特色,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武龙宝 副组长:金步兵
组 员:郭家忠 毛一平王绍官 沈成云 刘雪野 陈国强
刘从洲 徐小兵 白小林 朱互爱 张 瑞 戴小虎
三、创建“红色德育”特色的具体措施
1.组建楚州中学特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由学校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
2.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出阶段目标、工作重点和活动规范。
3.建立相关课题研究组,负责对上述内容中涉及项目进行总结、指导、宣传,推动特色教育健康发展。
4.筹划、聘请校外专家,对特色教育进程进行监控,适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定期帮助培训部分教师,提高特色教育教学质量。
5.挑选师德好、本领强、教学实绩好的教师构成班主任队伍。并制订班主任工作规范。6.以学科为单位继续开展培养特长生行动,根据个性教育法之精神,各组建立以教研组长为首的培训领导小组,推动全体教师按计划展开培训。
7.继续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对做出积极贡献的教师寄予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奖励。
四、建设活动安排:
2010年10月24日,在华中分局旧址基础上建起的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正式建成开馆。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到解放战争爆发这一历史转折时期,我党、我军在华中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一处重要的革命旧址与实物见证,也是我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依据《楚州中学“红色德育”特色创建规划》,我校主动聘请校内外专家成立研究团队,围绕“关爱”主题,从华中分局革命史实中挖掘德育内涵;重视学科教学与红色德育结合,组织教师开发红色校本教材;科学制定《楚州中学创建“红色德育”课程基地活动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德育成效显著。
第一,挖掘德育内涵。我校“红色德育”研究团队精心搜集、研究史料,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华中分局革命史实中的革命精神,并结合当下时代背景,赋予其新内涵。如从中国共产党为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挖掘共产党人的“大爱”精神,教育学生要以赤子之心、忧世之情及博爱之忱对国家、社会、民族负责和奉献;从粟裕将军“三让贤三不怕”(“两让司令一让元帅”、“不怕死、不怕苦、不怕痛”)所体现的高风亮节中,挖掘革命先辈的谦逊低调、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育学生要谦虚做事、低调做人,在困难面前不怕吃苦、不怕挫折,始终坚持必胜的信念;从优待日本战俘故事中,挖掘我军的人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学会肯定个体价值,尊重人格尊严,并推广至保护他人作为社会平等一员时应该享有的一切基本人权;从华中分局领导的“苏中七战七捷”和“鹅钱乡土改”中,挖掘我党我军的改革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高中生。
第二,开发校本教材。近几年来,我校共承担了2个国家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11个市级课题和24个区级课题的研究任务,开发和实施了内容覆盖培育乡土情怀、提高学科知识运用能力、解决学科教学难点、强化体育美育教学等在内的68套校本教材,已经锻造出一支研究性与实践性兼备的优秀教师队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红色德育”特色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后,我校积极组织教师深入开展红色德育的校本教学研究,在充分挖掘华中分局革命精神并赋予其时代新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成功开发出《华中分局在淮安》、《华中分局在淮安革命历程》等多本红色校本教材,并获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同时,我校进一步强化广大教师的红色德育意识,要求教师在文化学科教学中,也能紧抓教材与红色德育的结合点,能主动、积极、巧妙地将革命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
第三,注重活动实践。依据《楚州中学创建“红色德育”课程基地活动方案》,我校扎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开展“读红色书籍、看红色影片、唱红色歌曲”活动,在班级设置“党史学习角”,组织开展以“从华中分局革命精神谈爱国主义”的国旗下讲话,利用校报、校刊、网站、广播站等德育阵地转载新四军英雄事迹,组织开展华中分局革命精神主题班会和主题板报评比,组织革命传统知识竞答和红色征文比赛,邀请粟裕大将秘书鞠开、革命老前辈戴清、退休教干余鸿儒等来校开设革命精神教育专题讲座等。同时,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支持,我校进一步整合德育资源,自主设计、精心打造了包含“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网上纪念馆()”子网站在内的“红色德育()”电子网络平台,助推红色德育阵地建设。我校自主设计的“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网上纪念馆”子网站,分为“分局简介”、“新闻动态”、“史海钩沉”、“本馆简介”、“展览介绍”、“伟人生平”、“学术研究”、“敬献鲜花”等八个版块。“展览介绍”版块介绍了华中分局中楼的四个展厅、东楼陈列室和北楼生活区旧址,详细展示了当年华中军民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过程中的大量实物和照片;“伟人生平”版块则系统介绍了华中分局的领导人——包括书记、副书记、常委、委员、组织部长等在内的26位伟人的生平事迹。“红色德育”电子网络平台的搭建,为我校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便捷的互动渠道,获得社会积极评价。
7.以艺术特色课程创建特色学校 篇七
关键词:特色办学,特色教育,兴校之路
在新课改形势下,经济落后、师资短缺的乡村小学,将如何适应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如何摆脱生源不足、设备短缺、面临并校窘境?这是每一位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最头痛的事。我校坚持特色教育,为学校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主线。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以特色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艺术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艺术教育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通过艺术教育成果提高学校在社会的声誉和影响力,以此达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之路。
一、拓宽了学校的发展空间
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只有从传统办学思想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才能使学校教育工作紧跟时代潮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经过反复的论证,最终我们决定采用特色办学。经过不懈努力,艺术教育特色课程在我校开展得有声有色,“文化教育同根并蒂”的办学理念已结出了累累硕果。
几年前的漂洋小学教室低矮潮湿,主墙开裂,教学设备简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学校已到了濒临撤并的边缘。为了挽救学校,全校教师分析原因,献计献策。最终,确定了以“特色兴校、特色兴师”促学校教育教学全面发展的战略。
为了改变教学设施陈旧落后的状况,我们大力宣传学校办学理念、特色和发展规划,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办学。利用引进资金修建了2 100m2的现代化教学楼,修建了供学生开展文化活动的六室一厅(图书室、微机室、舞蹈室、美术室、电教室、排练室、演出厅)和学生宿舍食堂。同时,学校还加强了绿化、美化工作,修建花坛,种植树木,班班有花盆,把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有机结合,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悦的心境,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教学效率得到提高。特色课程的设置,使我们在短短的几年间走出了困境,发展成为农村九年制学校。
几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怀指导下,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2000年被中央教科所授予“书法艺术教育师资的培养与培训研究实验学校”,1998年被吉林省教育委员会授予“吉林省艺术教育特色校”,1999年被吉林市教育局授予“吉林市小学素质教育示范校”,被吉林市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吉林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授予“吉林市音乐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吉林市艺术教育科研工作示范学校”,连续多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2000年学校成为国家级儿童文化园,2006年加入吉林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
二、调整了课程设置
坚持特色办学,改变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条件。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首推民族器乐教学,把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力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丰富的知识、科学的头脑、健康的身心、文明的行为、艺术的修养,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因此,我们在市、区教科所、进修学校等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开设了以民族器乐教学为主的艺术教育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的开发,关键在于管理。学校从一开始就成立了以校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专职教师组成的艺术特色教育领导组,拟定特色课程的开发计划,制定长远目标。坚持常抓不懈,建立了考核、培训、奖惩等制度,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岗位制度齐全、学生管理制度完善,形成了齐抓共管互相监督的良好机制。
遵照课改理念,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大胆调整课时计划。一至六年全部开设艺术课,以民族器乐教学为主要内容,以此带动美术等其他学科,并通过“三定”、“二课”、“一全”的措施,保证艺术教育实践。“三定”是制定音乐教育教学计划、制定音乐教学制度、制定对艺术教育中有贡献人员的奖励机制,保证艺术教育宗旨的落实;“二课”是以音乐课堂教学为学习音乐知识的基础,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演练基地,开展艺术教育;“一全”是全校每一位教师至少会一种器乐演奏。课前教师为学生演奏优美乐曲,并通过唱歌、打节奏、律动等形式带领学生进入一种和谐的境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间和午休时间播放学生喜爱的音乐,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进入各科学习。学校以音乐教学、各种音乐活动为重点,全员参与艺术教育,在完成国家教学计划的前提下,由单一的竖笛口琴教学向综合器乐教学转向,从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向各种高难乐器演奏转向。专任教师要学会多种乐器演奏,能演唱,能指导。全校学生都要学会演奏1~2种乐器。拓宽课外活动领域,组建声乐组、舞蹈组、器乐组、书法组、绘画组和“新蕾艺术团”。除了在专门的艺术课上让学生受到艺术教育外,还把艺术教育贯穿在各个学科的教育中,每一学科我们都提倡教师能运用某些教学规律,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艺术氛围,使学生在审美享受中接受知识。语文课让学生通过诗词、文学名著的诵读体会语言艺术;美术课让学生领会艺术创作中所蕴含的美;体育课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体会形体艺术。
三、促进点面结合,形成塔式发展
点面结合是指在艺术特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以音乐课与第二课堂活动构成音乐教育整体,以音乐课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审美情趣为“点”,以第二课堂实践操作为“面”,形成“点”打基础,“面”上深入,互为服务、互为促进的施教形式。实践证明,学生在音乐课中学到的有关乐理知识,凭着他们浓厚的兴趣,都能自觉地在第二课堂中加以体会、演练并熟练地掌握,大大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
塔式发展是指我们的音乐教育宝塔式结构,即基础型(塔基)、发展型(塔身)、综合特长型(塔顶)。以班为单位的统一器乐都是普及式的基础型,如口琴、手风琴、竖笛。由学校在基础型中选拔而组建的各活动组是发展型,如声乐组、京剧组、舞蹈组、器乐组。从发展型的各组中选拔出优秀人才而组建的“新蕾艺术团”是综合特长型。基础型、发展型、综合特长型三型的关系和人才流向是:基础型→发展型→综合特长型。
为完善塔式结构构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选拔人才进入上一层次时,我们制定标准严格把关,在培养方法上坚持因材施教,采用教、导、陪三字方针。“教”是教师教会学生演奏各种乐器和演唱;“导”是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对某些乐器的演奏达到精的程度;“陪”是教师甘当陪练,达到学生成才目的。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并积淀成一种文化,成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四、打造了适应特色教育的教师队伍
特色教育教学工作要由具备特色教学技能的教师来完成,学校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定了教师培养计划,由校长亲自主抓此项工作。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更新理念,提高能力,开阔视野。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培养了一支适应我校、适应农村中小学教学的师资队伍,多名教师获各级各类殊荣。刘义教师荣获1999年陈香梅教育基金首届优秀教师奖,董志和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师德先进工作者,王薇、于文顺在吉林省首届艺术教育科研课评选中荣获艺术教育科研教学奖,董思非、王薇在吉林省第二届艺术教育科研课中荣获“艺术教育科研实验教学二等奖”,王亚杰参加昌邑区第五届育才杯教学大赛获二等奖,魏丹、郭秀丽老师在区“希望之光”教育科研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师,安志胜、殷广洲老师在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研究课题实验中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
五、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学校以特色课程的研发为出发点,以艺术教育为载体,文化教育同根并蒂,把艺术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实现了艺术教育与各学科的无痕整合。艺术教育具有益智、辅德、健体的特点,推广艺术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知识性、趣味性,还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推动了素质教育进程。
学习乐器的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有益于左右脑协调开发,提高了学生智能水平,学校教学水平从过去的倒数第一,一跃进入全镇的前三名。音乐教育开启了学生们的智慧,以前学校很多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随着音乐水平的提高,他们学习兴趣也浓厚起来,学生多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我校三年前的初中毕业生迟顺利同学今年以优异的成绩一举考入北京大学,已从我校毕业的艺术特长生韩笑同学现在深圳歌舞团工作,张天宇在省歌舞团工作,张继国同学在大庆歌舞团工作。
特色课程的“特”字体现在个性化学习上,所有特色课程具有同一个共性,即师生共同成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选择,我乐学”,教师由“让我教”变为“我选择,我乐教”。我们在开展艺术特色课程时绝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普通课程的补充,而是力争促进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宽艺术教育领域。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展示能力、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我们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艺术教育的开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少年儿童增添了理想的羽翼,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六、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利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带动学生,学生带动家长,不但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精神风貌,学校以特有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熏陶了学生,熏陶了家长,家长纷纷放下麻将,学习乐器,辅导孩子。如今琴声取代了麻将声,有很多原本打算让孩子弃学打工的家长也把孩子重新送回了学校。学校也从原来的学生数不足百人,发展到今天的近六百人,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乡村父老的认可,为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普九成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8.新课程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提高效率 策略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新课标强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中一直所追求的。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呢?
一、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做数学和用数学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验数学。例如学习《角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两根小棒组成一个图形,引入角的概念,再让学生观察教室中哪些地方有角,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身边哪些东西有角。比如:钟面两根指针未重合就形成一个角,红领巾有角等。对于学生的每一个发现都应给予肯定。情境的创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这样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经历,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从而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当然老师们也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这些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而定。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高效课堂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课堂结构的改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在这种理念下,传统的数学教材也作了相应的改变,由“例题+习题”模式转变为“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模式。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利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数学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情境导入,是一堂好课妙趣横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变的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2.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创新兴趣: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而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安排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这样动手操作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让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可能与谁的体积有关?有什么关系?学生大胆猜测后,教师引导:“你们能不能利用手中的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水、沙子)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呢?问题一提出,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验证的活动中去。这样教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外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加强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更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培养团队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三机一幕进入了寻常教室。现代化教学手段最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分钟的内容在三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可以省出大量学生实践的时间;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这么多的好处,但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不少教师因为有了自带的电脑光盘而忽视了板书,有了课件的演示,而忽略了教师的当堂示范。从而变成了学生在向电脑学习,电脑在给学生上课,而教师只是一个讲解员。如此一来,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多媒体走进教室的目的相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在黑板上演示清楚的决不要用多媒体,比如在计算教学中,竖式计算的过程,在平面图形教学中图形的绘制,一定要教师板书演示,而不能让学生跟着电脑中的过程学,因为在实际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在电脑中是反映不出来的。对于板书演算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来完成。只有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合理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1.2创建新集体教学设计 篇九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对心目中的班集体的想象,生成班级的共同目标,引导学生明白创建优秀班集体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产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激发学生为班集体贡献自己所能的积极性,初步形成共建良好班集体的愿望。
【教学重点】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教学难点】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反映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名言警句;
2、让学生写出在新的集体里,我能为集体做点什么贡献。【教学方法】活动、讨论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一,个性展示: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搜集的反映“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名言警句。如: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2)众人拾柴火焰高;
(3)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通过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引发学生思考集体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也自然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创建新集体
引:大家都讲得很好。的确,一个人离开了集体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后果可想而知。今天,我们进入了初中,不但走进了新学校,认识了新同学,也将生活在一个全新的班集体中。在这里,如果我们没有共同的理想,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级就像一盘散沙,不可能成为一个我们为之自豪的集体。那么,你心目中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
一、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活动二,小组讨论:“让我们先看看心目中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过程:
1、用三个词描绘你最喜欢的班级,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如:团结、互助、宽容等。
2、教师总结(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解决班集体建设目标的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得出结论,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深入阐释)【思考】我是集体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我能为我的集体做点什么?
二、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活动三,自我发挥:“看看我有哪些才智能为集体的建设弹奏出美妙的‘音符’”
活动过程:
1、让学生在课本上写上自己的特长或自己的性格特征。
2、让学生谈谈怎样将自己的特长或性格与班集体的建设联系起来。
3、教师总结(通过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特长和才智,尽快在集体中寻找到最适合的位置,为集体的建设作出贡献;初步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引:同学们都讲得很好,现在由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叫《地狱与天堂》。(本故事也课由知道的学生演绎,教师归纳):
故事大意:有一个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究竟有什么区别,于是他找到了上帝,请求他带自己去看看。上帝欣然答应了。他们首先来到了地狱,看到的是这样一副景象:一群饥饿不堪的人们正拿着一把长勺拼命往自己嘴巴里送东西,但是那把长勺实在太长了,比他们自己的手臂还要长,所以他们无法弯曲自己的手臂把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去。有的人的手臂甚至弯曲得变形了,但是还是没有吃到任何食物。地狱果然是一副活生生的惨象。他们又来到了天堂,那个人被自己眼前所看到的惊呆了——天堂里的人们也是拿着一把同样长的长勺,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吃到了食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每个人把获取的食物都舀给了坐在他对面的那个人吃,每个人都这样做,所以每个人也都吃到了食物。
设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略)
三、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引:《地狱与天堂》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一个集体中,人与人之间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奏出集体最美的乐章,促进每个人的不断成长。活动四,阅读回答:教材P8“先后走出三位院士的一个班级” 活动过程:
1、学生阅读,分组讨论材料提出的几个问题;
2、各组回答自己的答案,教师评价并归纳
3、在此基础上,请部分学生与大家一起分享小学时所在优秀班集体的体验。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班集体的建设不仅需要个人发挥自己所长,而且相互之间的协作也是很重要的,从而自觉为创建新集体而努力。)
(播放粤语儿歌《一支竹仔》,升华主题,结束本课)
附歌词:一支竹仔会易折弯,几支竹一扎断折难。心坚似毅勇敢,团结方可有力量。嘿,大众合作不分散,千斤一担亦当闲。齐共同力无猜忌,一切都好顺利。好!花虽好要有蝶满枝,月虽皎洁有未满时。孤掌莫恃依,团结方可干大事。
10.创建新集体及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篇十
第二课时创建新集体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探讨如何创建优秀的班集体?回顾小学班集体的特点,展示对新班集体的渴望,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能力目标:通过探讨创建优秀班集体的过程,培养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全方位展示自己,积极融入到新集体中,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学会关心他人,热爱集体,在互帮互助中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与好朋友一起健康成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反思总结班集体的过程中,积极、乐观的憧憬新的班集体。明白创建优秀的班集体是每个同学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形成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新集体的渴望
难点:在新集体中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
三.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讨论学习法、案例教学法
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堂前奏:带着新奇,带着梦想,我们跨进了新环境,认识了新同学,结交了新朋友,是否五十几个同学坐在这个教室就形成了一个集体呢?——不是。原来我们同学都
来自不同的旧集体,现在新的集体还没有形成,还需要我们从无到有的去创建。如何来创建优秀的班集体呢?→导入课题:创建新集体
引导学生回顾在学校看到的优秀班集体的照片,激发他们对优秀集体的向往。
活动一:说一说我心目中的优秀班集体是什么样的?从下列几个方面来描绘:
1、同学关系2、师生关系3、学习风气4、班级氛围5、班干部队伍6、班规7、个人的奉献(用一些词来描绘,并且说明理由)
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是学风优良、班风积极向上、人人努力、顽强拼搏、目标明确、纪律严明、是非分明、团结和谐的班集体。因为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我们才能明确方向、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请你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特点在建立班集体的重要性方面进行排序→同学们所想就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有了这样的目标我们才有团结奋斗的不懈
动力!
3、良好的班集体为什麽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班集体之中,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大家各想各的,各做各的,我们的班集体就会像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就只成为一个松散的班集体。而当我们有了一个科学的共同的奋斗目标之后,我们就有了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大家才能朝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努力奋斗。
设置情景:周二同学们去科技楼上信息技术课,体育委员整好了队,一路上,小明一边走一边去踢路边的石子,还不时回过头去拣东西,在队伍中凸出来,特别引人注目,而且影响到其他同学的行进,导致队伍很不整齐,体育委员对其进行劝阻,他还不听,导致班级被扣了量化分。(1)如何评价小明的行为?(2)如果人人都象小明所想的话,
我们班能够形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吗?
——小明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形象,而且损害了班级的荣誉。如果人人都象小明的话,每个同学都没有共同的期望,各想各的,各做各的,整个班级就是一盘散沙,不可能形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因此,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首先要有共同的目标。一个新的优秀的班集体光靠班主任老师、班委干部的努力够不够,还需要在座的每个同学的努力。班级是我家,发展靠大家,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特长和优点,可以为班级做哪些事?
活动二:班级管理板块竞拍(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激发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服务意识,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设置下列管理板块:鼓励每组开展竞争,看哪一组拿到的竞标多?1、班级环保小卫士2、班级纪律监督员3、班级小会计4、班级知心姐姐5、班级学习智多星6、班级通讯员
通过一番激烈的竞拍活动,我们发现很多同学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谁都无法替代,班委的职位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闪光点来为班级做点滴的事。一滴水只有汇进大海,才能够显示其价值,我们每个同学只有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班级才能够使我们的班级成为年级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班级的优秀在于成员的优秀,创建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各尽所能,发挥所长,从而奉献集体!
从唱军歌说起
军歌要唱的响,该高则高,该低则低,劲要往一处使,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够把歌唱好。→唱军歌《团结就是力量》体会歌词含义,正是因为团结,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帝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消亡,向着太阳,
向着胜利,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国家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的团结,班级的成功同样需要班级成员的团结协作,相互配合,互帮互助!
闻名世界的指挥家卡拉扬说:“我只强调三个音,来使我的乐队变成团队。首先强调‘起音’,起音不齐,乐曲就乱;第二个是个人的‘专业音’,不管是吹喇叭的还是打鼓的,要表现出自己在专业上是最好的、最高段的音;第三个音是‘团队音’,当你打出自己的专业音之后,还要考虑到整体,是不是会成为干扰别人的音。
(1)把我们把班级比作一支乐队,那么我们班级的“起音”是什么?
(2)把我们班级比作一支乐队,那么我们班级的“专业音”是什么?
(3)把我们班级比作一支乐队,那么我们班级的“团队音”是什么?
归纳:指挥家卡拉扬通过强调三个音,使自己的乐队变成团队给我们创建优秀班集体有何启示?(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共同的集体目标 每个人的才能 同心协力、团结奋斗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班级人与人的团结协作,即使每个人都能奏出最美妙的音符,人们听到的,也只能是杂乱无章的噪音。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班级乐章,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把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良好的班集体?
1)科学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大家团结奋斗前进的不懈动力
2)每位成员必须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这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条件。
3)需要我们每位成员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互助前行。
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什麽样的班集体才是良好的班集体,也明白了我们每个同学该怎样做才能把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让我们大家都积极地行动起来,与我们的老师一起行动,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把我们的班集体创建成为一个我们每位同学都为之而自豪的班集体!
学习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与测评
一、单项选择
1.李晓刚升入初中,他认为在新的班集体里,如果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会显得掉价,别人看不起。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 )
A.交朋友不需要主动
B.真诚和热情不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友情
C.只要学习好,不主动也会有朋友
D.主动的交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2.升入中学后,学校召开运动会,班干部请全班同学出主意,如何使班集体获得团体总分的好成绩。你认为以下建议中,不正确的是( )
A.树立共同的目标
B.各尽其能,发挥每个人所长,奉献集体
C.团结协作,互相配合
D.只要每个运动员都是最优秀的,班集体就能获得好成绩
二、是非判断
1.在班集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是学习的尖子,我们的班集体就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
2.只有班级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才能获得双赢的结果,即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班集体的优秀。( )
三、材料分析
一天中午,初一(5)班几个同学对如何创建优秀班集体各自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张宏说,创建优秀班集体是班干部的事,我又不是班干部,这事与我无关;陈晓彬说,只要我自己学习好,班集体好不好没关系;谭利说,你们说的不对,班集体中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创建优秀班集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你认为谁的说法对?请说明理由。
部分参考答案
一、1.D 2.D
二、1.× 2.√
三、(1)谭利的说法是正确的。
(2)因为,优秀班集体的创建需要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第一,团结协作是条件。班
干部要认真负责,管理好班集体各方面的工作,还要身体力行,做同学的榜样。每位同
学要服从管理,还要出谋划策。第二,定出明确目标是动力。有了共同的目标,集体的
成员就有了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第三,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是关键。班级
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建设时,班集体才
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第四,还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只要自己学习好,
班集体好不好没关系的想法,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其实自己的学习好不好与集体有关系。
自己学习好既有自身(内因)的努力,也有外界(外因)的帮助和影响。
布置作业:
1·班徽设计——请你结合自己班级的特点,设计出具有个性色彩的班徽图案,并配
上简洁的文字说明。
2、课外探究
教后记:
板书设计
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创建新集体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互助前行
创建良好的班集体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大家一起了解了我们的学校,认识了我们班的新同学。不知道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互相讨论过没有,我们大家都希望生活学习在一个什麽样的班集体之中啊?是希望生活在一个优秀良好的班集体中呢?还是希望生活在一个散乱差的班集体中啊?(明知故问)那末,什麽样的班集体才是良好的班集体呢?我们应该怎麽做才能把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为一个优秀的、良好的班集体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讨论和学习的问题。
1、什麽样的班集体才是良好的班集体?(你心目中的好班集体应该是什麽样子的?)为什麽?
(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进行归纳)
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是目标明确、纪律严明、是非分明、团结和谐的班集体。因为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我们才能明确方向、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怎样才能把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良好的班集体?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1)科学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良好的班集体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大家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2)建立良好的班集体要求我们班集体的每位成员必须各尽其力、各尽所能,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集体建设争光添彩,多做贡献。
3)建立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我们每个班集体成员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2、良好的班集体为什麽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班集体之中,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大家各想各的,各做各的,我们的班集体就会像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就只成为一个松散的班集体。而当我们有了一个科学的共同的奋斗目标之后,我们就有了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大家才能朝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努力奋斗。
3、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为什麽需要每位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彩虹的美丽在于它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独特个性。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谁都无法代替的。当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机体的建设时,我们的班集体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显出彩虹般的迷人的色彩。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为自己的班集体做贡献,我们的班集体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学习也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4、你能够为我们的班集体作些什麽?
(由学生自己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5、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为什麽需要班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没有班集体中每个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团结协作,无论我们有多大的本领和能耐,我们都很难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很好的生活学习。只有我们大家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我们才能在这里更好的生活和学习,不断地成长。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什麽样的班集体才是良好的班集体,也明白了我们每个同学该怎样做才能把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让我们大家都积极地行动起来,与我们的老师一起行动,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把我们的班集体创建成为一个我们每位同学都为之而自豪的班集体!
主题探究:我们班的班徽,我们班的座右铭
请你把我们的希望、我们的追求都设计成为一颗能代表我们的班风班貌和集体精神班徽,凝聚成为能鞭策我们大家前进、奋斗、和成长的座右铭!
预习作业:
1、初中的学习和小学相比较,有哪些不同?
2、我们应该怎样管理好自己的学习?
3、造成部分同学感到学习时间不够的原因有哪些?
4、怎样科学的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创建新集体》教学设计
【新课程内容标准】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教学理念】
【《创建课程表》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创建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06-25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创建06-11
信息技术《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08-12
创建新集体的教学设计06-29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标准08-19
创建区级教学示范学校汇报材料07-30
创建良好班集体教学总结09-23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创建09-22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07-10
设计课程设计小结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