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

2024-06-25

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共13篇)

1.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 篇一

老王

教学目标:

1、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2、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内容:

本文写的是作者与车夫老王交往的故事。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他的眼睛又不好,生活更是凄凉艰难。但是他心好,老实厚道,关心人。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极其淳朴的好人。作者在文章里含蓄地提出了要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学习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特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作者介绍

2、生字词

二、整体感悟

1、文中介绍了老王哪些艰难的生活境况?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通过这些叙述与描写,你认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1)介绍老王的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

用心爱心专心 1

2)记叙了老王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表示感谢。

3)老王是一个孤苦伶仃但又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的人。

2、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具体表现在: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关心老王的生活。

3、本文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老王的不幸深表同情,为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和自己无力真正改善老王的境遇而感到“愧 ”。

4、这篇课文叙述的事情较多,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开头三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按逻辑顺序编排,一是职业,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安排,回忆与老王的交往。

三、重点岩读

指名朗读“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 ”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

知恩图报、心地善良

2、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收了钱?你是怎样理解的?

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

3、对课文结尾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 ”

四、为什么作者一家能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那么关心、爱护?要有怎样的精神才能做到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主要是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运与不幸的差别,甚至差别很大。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现在,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有人道主义精神,要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作者一家几是对不幸者老王怀有一颗爱心,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2.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 篇二

一、解释模糊

《阿房宫赋》中的经典名句“族秦者, 秦也, 非天下也”, “族”译为灭族, 从大方向上是对的, 但给学生翻译句子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灭族秦国是不合适的, 意译为灭掉秦国倒是可以的。“族”在这里不仅是名词作动词, 准确地说是使动用法, 使秦国灭族的是秦王自己, 不是天下的百姓。同上, 《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 此处把鄙当作动词来处理也是模糊的, 因为整个句子理解为越过邻国把远处的国家当成它的疆界, 所以“鄙”字是意动用法。诸如此类, 新教材在处理时可以更严谨些, 如能进一步明确它们的用法, 会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轻松不少, 因为平时练习中意动、使动、为动等都被视为不同的用法。

二、自相矛盾

《师说》中“吾师道也”, 文下的注释是“以道为师, 即学道”。从严格意义和解题技巧上, 这应该是两种不同的用法, 前者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者解释为学习, 是动词。从语境来讲, 课文要说的意思是不管比我年长的人还是年少的人, 只要他有学识, 他都是我的老师。显而易见, 知识渊博的人才是我的老师, 怎么能把道理当作老师呢?所以, 我认为应该删掉前者用法, 保留后者。“师”, 即学习, “吾师道也”, 也就是我学习道理。又如《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且尔言过矣”, 对“过”的注释是错, 犯错。“错, 犯错”, 这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性吗?“错”是形容词, “犯错”则是动词, 而在文中应该理解成况且你的话是错误的, 应毫不犹豫地去掉犯错这个解释。同样的情况在《报任安书》中也有“视徒隶则心惕息”, 文本右边把它理解为看见狱卒就惶恐不敢喘气, 而下面对“惕息”的注释却是因恐惧而喘息。学生就提出疑问, 那到底是不喘气还是喘气呢?虽然都是强调恐惧的程度, 但这两种解释不能不说是有天渊之别的。诸如此类的自相矛盾, 虽无大碍, 但却是原则性的错误, 难免会削弱教材在学生心中神圣的地位和影响。

三、前后重复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其隙也, 则施施而行”, 对“其”的注释是公务之暇, 把它替代进句子中就是公务之暇的间隙。一目了然, 意思是不流畅的, 暇和隙是前后重复的, 个人觉得“其”就解释为公务, “隙”解释为闲暇。

四、落实不准

《指南录》后序里有个句子“以资政殿学士行”, “以”后带身份的, 我们一向处理为凭……的身份, 可是它解释为用。再如《五人墓碑记》“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这个函字一直解释成用木匣子装, 但它翻译成用棺材收殓。虽可能为表尊敬之意, 但小小的头颅用大大的棺材, 实在不符合常情。在我们教授课文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 总是会很模棱两可地先肯定这个, 后又承认那个。最后只能说, 两种理解皆可打上特殊符号, 这些都会给学生一些不好的误导。

五、用法不当

《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 此处的幸是非常典型的实词。课文给予的意思是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这个义项也很常见, 比如“始皇帝幸梁山宫”, 但此处是指阿房宫的嫔妃望穿秋水时心中的想法。我想她们希望的不只是皇帝过来陪她们谈天说地、喝茶听曲, 她们每个人想尽办法都想得到的是皇帝的宠幸, 因此, “幸”在这里应该明确地解释为宠幸。最近学的《渔父》中, 也有一个句子令大家都很头疼,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其中的“汶汶”翻译为玷辱, 所以对这个“之”就有了“的, 取独”两种理解。许多人在那里争论不休, 但我还是觉得前后两个句子形式相对, 用法相同不是最好的处理吗?因而以前把“汶汶”解释成污浊, “之”同前, 定语后置的标志是最准确的用法。还有《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 把“阙”注音为“jué”, 注义为侵损。而在古汉语字典中注音为“jué”的解释为挖掘, 典型的例句是《郑伯克段于鄢》中的“若阙地及泉, 隧而相见, 其谁曰不然?”而读“quē”的时候才解释为侵损, 因此此处应读“quē”。学课内文言文的目的是在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及掌握各种用法的基础上向课外文言文段落延伸拓展, 如果记忆的是错误的用法, 那么不仅会影响对本篇文章的正确理解, 更会大大削弱鉴赏课外文言作品的能力。

当然, 也有一些修改, 个人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如《陈情表》中的“不矜名节”的“矜”字, 以前解释为夸耀, 现在修改成顾惜, 顾惜自己的名节就要比夸耀名节更合情合理。《劝学》中的“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兴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其中的“焉”, 以前前两个理解成兼词, 后一个是语气助词, 而现在下文翻译为圣心的心境由此具备, 显然第三个焉也调整为兼词了, 从排比句的统一形式出发, 这样修改更加合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不再一一列举。

3.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 篇三

一、“错字”、“误音”

(1)《教科书》必修一91页《像山那样思考》有这样一句:“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过度的兴奋竟使我们无法描准。当我们的来复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句中的“描准”当为“瞄准”。“描”有二义:①照底样画(多指用薄纸蒙在底样上画),如“描图”;②在原来颜色淡或需要改正的地方重复地涂抹,如“描红”。“瞄”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或注意看。联系文段的意思,是集中注意力去看,对准,故当用“瞄准”。

(2)《教科书》必修二145页《林黛玉进贾府》有这样一句:“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

句中的“蜼”字课下注音为“wèi”,查《现代汉语词典》当为“wěi”。

原人教版语文(必修四)45页,“蜼”的注音为“wěi”,是正确的。

(3)《教科书》必修一76页《江南的冬景》有这样一句:“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对于句中的“槎桠”,课下注解⑥注曰:[桠杈(yāchà)]形容树枝歧出。

查《现代汉语词典》“桠杈”可写作“丫杈”。可见不能等同“槎桠”。再查“槎”,意为“木筏或同茬”。而“茬”有“茎或根”的意思。所以课文应注:⑥[槎桠(cháyā)]形容树枝歧出。

二、“错注”、“误译”

(1)《教科书》必修一77页《江南的冬景》有这样一句:“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吧?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课下注解②注曰[“暮雨潇潇江上村”]语出五代诗人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诗。

编者将诗人李涉当成“五代”时诗人非常可笑,因为作者郁达夫在文中已指出是“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难道是郁达夫记错了?随便查查《全唐书》、《新唐书》就有确论:李涉是“唐朝诗人”,非“五代诗人”。

(2)《教科书》必修四64页《锦瑟》课下注解13注曰:[五十弦]传说上古时代的瑟有五十根弦。《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天帝让素女弹奏五十弦瑟,其音悲不可禁,于是分其瑟为二十五弦。

“锦瑟”语出《汉书·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於是塞南越,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查《辞源》(缩印,944页):“泰帝,指传说中的古帝名,即太昊伏羲氏,有的书上作‘大帝。”故课本注解的“天帝”应当作“泰帝”或“大帝”。

(3)《教参》必修二109页《阿房宫赋》,译文中有“蜀山秃顶,阿房矗起”和“妃嫔媵嫱,公主帝女,出了六国的宫殿,拉上辇车,来到了秦国”两句。

前一句中“秃顶”一词不雅;后一句中“帝女”不准确,战国时诸侯国还不能称为“帝”。“拉上辇车”,误译成这些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去拉辇车,应译为“乘辇车”。这两句可分别译作:

“蜀地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和“六国王侯的宫妃,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4)《教参》必修三62页《指南录后序》,译文中有这样一段:“离开京口,带着匕首以防意外,几次想要自杀;经过元军兵舰停泊的地方十多里,被巡逻船只搜寻,几乎投江喂鱼而死;真州守将把我逐出城门外,彷徨无路,几乎死掉……靠了一条小船渡过惊涛骇浪,实在是没有办法,对于死本已置之度外了!”

“几自刭死”为什么翻作“几次想要自杀”?其实这个“几”与后面的“几从鱼腹死”、“几彷徨死”、“几落贼手死”、“几为巡徼所陵泊死”、“几陷死”等的“几”都是“几乎”的意思。

三、断错“句”、分错“行”

(1)《教科书》必修三106页《鸿门宴》中有这样一句:“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这一句中“何辞为”后面的句号应为问号,表反诘语气,应当更正过来。查《史记》1959年标点本、1963年标点本、1982年标点本皆为“何辞为?”

(2)《教参》必修三62页《指南录后序》,有这样一段译文:“我要向国君请罪,国君不答应;我要向母亲请罪,母亲不答应;我只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了。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仍要做个凶恶鬼去杀贼,这才是合乎义理的行为;依靠上天的神灵、祖宗的福泽,修整武备……这也是合乎义理的行为。”

译文中“母亲不答应”后面的分号应为句号。另外,“我只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了”后面的句号应为逗号,这样才能理清本段的层次关系。因此此段译文应标点为:“我要向国君请罪,国君不答应;我要向母亲请罪,母亲不答应。我只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了,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仍要做个凶恶鬼去杀贼,这才是合乎义理的行为;依靠上天的神灵、祖宗的福泽,修整武备……这也是合乎义理的行为。”

(3)《教参》必修三《指南录后序》有以下几处分错行:

①37-38页,专题内容解析:“全文共8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叙述出使元营的经过及逃亡路上的种种磨难,抒发九死一生的感慨。……第二部分(第6-8段),说明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从当时社会的君臣父子伦理来阐述自己报国的心志。”

“第一部分(第1-4段)”应当改为“第一部分(第1-5段)”,其中第5段,痛定思痛,借回顾九死一生的经历,抒发精忠报国的激情。

②54页,参考答案:“第4段痛定思痛,扣住一个‘死字概括九死一生的经历,表现出生之不易”和“第6段‘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从当时社会的君臣父子伦理角度阐述报国之志,论述为臣者为子者的人生选择”。

上述“第4段”对应的课本是“第5段”;“第6段”对应的课本是“第7段”,应当依照课本更改。

③62页,《指南录后序》有这样的译文:“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正如古人所说:‘将有所作为啊!到了京口,得到机会逃奔到真州……最后到达永嘉。”

“译文”将第3段和第4段合在一起。“到了京口”这一段,应另起一段,才能对应课本的第4段。

四、原作“病句”,当校改

《教参》必修三57页《指南录后序》的相关资料及简介,选取了严迪昌《文天祥〈指南录〉》(南通《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2期)的文章。其中“《指南录》有十一首《纪事》七绝,惊顽立懦地表现了‘英雄未肯死前休,风起云涌不自由。杀我混同江外去,岂无曹翰守幽州的视死如归和坚信抗敌事业后来有人的气概”这句是一病句,因为“惊顽立懦”不能修饰动词。

查考“惊顽立懦”的意思。《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这里的“顽”当指顽夫,即贪婪的人;“懦”当指懦夫,即贪生怕死的人。另外“惊”和“立”有使动用法。故“惊顽立懦”意思是“使贪婪的人惊醒,使贪生怕死的人立定志向”,不能作状语来修饰谓语。可修改为:“《指南录》有十一首《纪事》七绝,惊顽立懦。这些诗表现了‘英雄未肯死前休,风起云涌不自由。杀我混同江外去,岂无曹翰守幽州的视死如归和坚信抗敌事业后来有人的气概。”

4.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2、过程和方法

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等特点

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

训练朗读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

媒体设计:

1、放录音

2、制作多媒体课件,重点在诗的意象理解上作一点适当的画面把诗意转换为画意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打出课题《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二、导入

电脑显示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同学们畅谈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导出“朦胧诗”。

三、关于“朦胧诗”及代表人物

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的诗人以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他们大胆开拓诗歌的艺术领域,用非传统的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他们强调诗人主观的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他们的一些诗作选择奇特的形象,打破了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式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人们读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晰易懂。这种诗被称作“朦胧诗”,并在诗歌界引起争论。朦胧诗的产生,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也是外来诗歌影响的结果。

代表人物:北岛(《回答》、《红帆船》、札记》)、舒婷、顾城(诗集《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梁小斌、江河(诗集《从这里开始》、代表作《纪念碑》、《祖国呵,祖国》,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杨炼(诗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礼魂》)等。舒婷(1951------),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泉州人。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1967年初中毕业后去福建插队,1972年回城当工人。1979年7月发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因为成诗在1976年“四五运动”之后的动荡年代,因此这首诗具有着沉重的

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1981年入福建文联工作。出版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等。表现自我,以自我的内心世界为直接的表现对象,是舒婷诗歌的显著特征。其诗具有浓郁的情味和优美的意境。她善于以深情的语言造成浓郁的感情氛围,以情动人。

四、明确学习目标(电脑显示)

1、鉴赏诗人新颖丰富的意象

2、理解诗人复杂热烈的情感

3、训练朗读能力

五、诵读感知

诗歌是抒情的载体,诵读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最佳方式,作者抒发了何种感情,是通过何种方式抒情的,他的痛苦从何而来,他的希望存于何方,都需要我们通过诵读加以体会。

1、配乐朗诵,电脑显示全诗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3、配乐齐读

六、课文分析

1、具体研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节: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其余同学思考:在第一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分别是什么?

同学回答,教师明确:在第一节中,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五个意象。(电脑显示)

问: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

明确:这些意象唤起人们对往事的痛苦回忆,说明祖国长期以来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

问: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一节中的几个意象制成MTV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现在,看谁的脑海中绽放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谁具备这种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学生畅所欲言)

问:作者用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深沉而悲痛、悲哀。

问:应该怎么读?

明确:沉重、缓慢、低沉。尤其“祖国啊”三字,是其感情的凝聚点,因此我们应以有声的诵读传达出这种无声的情感。

第二节:

问:本诗节所表现的感情是单一的吗?

明确:不是。本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

问:哪一句写希望?“是‘飞天’袖件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飞天”指什么?(电脑显示图片)

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暗喻。

本体是什么?希望。

结合喻体特点,给“希望”加个定语。

明确:“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但尚未落到地面。这希望太渺茫,但毕竟有了希望。所以比喻人民心中渺茫、难以落实而又从未消失的对幸福未来的希望。

问:联系上下节,说说本节在全诗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明确:本节为全诗情感结构上的转折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下的诗句开始出现亮色和激情。

问:怎么读?

明确: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忧民的情绪转化为深深的悲怆,情绪强化深切。

第三节:

问:第三节的感情色彩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第三节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与上一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问:联系时代背景,找出诗人感情变化的原因。

明确:本诗写于1979年,当时“四人帮”被粉碎。古老的中国从迷梦中苏醒,从苦难中奋起。共产党领导下的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伟大斗争,正在逐步实现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希望和理想。诗人为此兴奋不已,感情由低沉叹息转向亢奋热烈。

问:诗人用哪些意象表达了这种感情?

明确: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电脑显示图片)

联系背景,谈对“神话的蛛网”的理解。神话是美好的,但也是不现实的。这让人想起十年**期间,“地大物博”的自夸,“赶英超美”的豪言,以及“英明伟大”的颂词,这些虚幻的豪气和对人的神话,让整个民族愚昧而狂热地高高漂浮在空中,因而“挣脱”就越显得艰难而又令人欣喜。谈对“古莲的胚芽”的理解。雪被下古莲的胚芽,历经磨难,吐发新绿。这正是从“神话的蛛网”中挣脱出来的祖**亲的写照。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充满希望。

问:如果不用这些意象,可用哪些代替?(学生各抒己见)

问:怎么读?

明确:读出欣喜之情,“祖国啊”三个字要读得高亢、热情洋溢、激情喷薄。(学生齐读本段)

第四节:

问:第四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不同?

明确:第四节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问:本节写了哪些内容?用自己的理解加以概括。

明确:在本节诗中,诗人再次强调了“我”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我”是祖国机体的一部分,“小我”与“大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自由”,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读得坚定有力、不容质疑、给人高亢激昂的感觉。(齐读)

2、说说对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3、小结: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正的好诗,应该是心底的歌。舒婷的诗,无论是赞颂祖国,咏叹大海,还是抒写友谊与爱情,都是在向读者倾吐一腔真情。而且,她善于将自己的主观感情巧妙地转移到客观物象上,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有机融合,不仅塑造了一个饱经风霜、从贫困走向新生的伟大母亲的形象,包括诗人在内的充满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的中华儿女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全诗感情由悲哀、低沉转向欣喜、高昂,在感情的逐层推进中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眷眷深情,也充分展现了诗人那种委婉幽深、柔美隽永的抒情个性。

4、齐声诵读全诗,把感受推向高潮。

七、欣赏品位

贯穿诗歌始终,反复出现的词语和句子,如同音乐的主旋律一样,抓住它,便可领会诗歌的要旨。

问:每一节后反复出现的“祖国啊”,有何作用?

明确:使全诗如同赤子面对母亲的倾诉吟唱,又自然调节了全诗的节奏与感情。前两节是对祖国贫穷落后的深情叹惋,后两节“祖国啊”是对祖国崛起振兴的激情赞美。

八、扩展阅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洋溢着深沉而真挚的祖国之爱,表达的是热爱祖国这个古老的话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爱国诗人,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构成了中国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诗魂,例如: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郭沫若《炉中煤》、艾青《我爱这土地》、闻一多《祈祷》《发现》《一句话》、蒋光慈《哀中国》(电脑显示)

九、结语:

5.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 篇五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4、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3、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前面我们学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他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见过他的书法作品吗?在我们课本的封面。所以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我们今天又来学习他的流传千古的佳作——《赤壁赋》

二.作者背景及文体简介:(见课件)

三.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找出文中押韵的韵脚,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订正见课件)

四.朗读课文,疏通字词,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见课件)。

五.整体感知: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

1.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作者力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积极向上.2.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六.学习第一段(先诵读,再思考,有所理解后再读,力争课内背诵。后面的段落同)思考:(1)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明确: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仿佛觉得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

(2)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七.学习第二段

思考:(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明确:1.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明确: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转折过渡

八.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九.学习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明确: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2.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不取)禄禄官位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明确: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表现了作者平静超然的心态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还是积极的。

十.学习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1)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十一.梳理文章结构(见课件)

十二。讨论:文中吹洞箫的客人是谁?

明确:1.古代“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2.见教材152页《〈赤壁赋〉中吹箫人》 3.客人的话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主客问答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内心苦闷迷惘又不甘消沉落寞的矛盾思想。“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十三。作业:(1)整理文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明确其意义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一世之雄 一叶扁舟 沧海一粟 逝者如斯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 东方既白

《赤壁赋》名句长短交错,短句变化较多。大部分短语为四字两个节奏。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是熟悉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古籍文章加深印象,为背诵全赋打下坚实基础。(2)根据文赋对仗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 ;,羽化而登仙。B.其声呜呜然,。。C.哀吾生之须臾。,抱明月而长终。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 篇六

2.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秋水》。先来看几幅对联

架上南华秋水篇,屏间北苑春山画。

人在南华秋水,家居北苑春山。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庄子》又名《南华经》,此处“南华秋水”即指《庄子》中的《秋水》篇。明清时期的张岱、宋时的李塗更是直抒胸臆,来表达对庄子《秋水》篇的仰慕和叹佩:

南华秋水意,千古有人钦。

——明清·张岱

不读庄子秋水篇,见识终不宏阔。

——宋·李塗

从以上可以看出庄子的《秋水》篇对文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秋水》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使这些文人纷纷为之倾倒呢?也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从中懂得一二。

二、简介作者:

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译文: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年寿最长的彭祖却是短命的。

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

译文:死生都一样,可与不可无差别。

之所以着重介绍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是因为“相对主义”贯穿于我们即将学习的《秋水》中。

三、朗读课文并正音(略)

四、研习课文:

1.河伯的心理前后有何变化?找出关键句。

明确:欣然自喜——望洋向若而叹

①河伯因何而“喜”?(请一生朗读相关内容,师点评指导)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时:名词—状语,按时令;

川:河流;

河:河伯,黄河之神;

泾流:直流的水波;

辩:通“辨”,分辨,辨别

②河伯因何而“叹”?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2.河伯面对海神若,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请一生朗读,师点评指导)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闻道百:定语后置,“闻百道”;

莫己若:宾语前置,“莫若己”;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谓我也”;

此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 己”的狂妄自大。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且夫:句首助词,表更进一步议论;可译为:“而且”、“况且”、“再说”;

少:轻视,看不起;

闻:见识,见闻;

此句批评自己见识的狭隘。

这句话经常有人做出相反的阐释,现特补充本科《秋水》(节选)剩余部分中海神若的话,以便于大家理解: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译文:伯夷辞让它(指天下)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骄傲与自满,不就像你先前的洋洋自得吗?

③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也矣。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非……则:表假设,不……就……;

殆:危险;

见……于:表被动;

大方之家:见识广博、修养极高的人

此句“殆”字阐明骄傲自满的危害性。

3.本文对我们有何启示?

(1)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见而固步自封;

(2)谦受益,满招损;

(3)知耻而近乎勇;

(4)承认自己渺小是超越局限,走向伟大的开始;

五、探讨:《秋水》的哲学思想。

在这节课的开始,我们说过,庄子的《秋水》篇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根据我们刚才所学,似乎并未见出其特别奇异之处。其实“人不能骄傲自满”并非庄子本文所要表达的人生态度;要想真正明白庄子的表达意图,得联系《秋水》全文。为此,给大家补充了相关内容。

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何少何多,是谓谢施。

译文:用道的观点来看,无所谓贵贱,贵贱是相互转化的……无所谓多少,多少是相互转换的。

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译文:万物原本是齐一的,谁为短谁为长呢?

教师总结:从海神的话中我们可以明白,《秋水》全文所宣扬的还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任其自然。

庄子的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对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语言特点:

《庄子》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玮奇诡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7.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 篇七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注意问题

“读写结合”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 也是符合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教学原则之一。然而, 根据对高中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方法和现状及学生对此的反映进行的调查现实,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并没有完全掌握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要领。高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读写结合与作文教学体系

高中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专题内容和写作实践内容虽然统一, 但读写结合的结合点却依每篇文章的不同而定的, 并且在同一专题中, 不仅文体会有所不同, 甚至现代文和文言文也是共存的, 这就使得我们每次的读写结合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阅读教学中的写作练习是课文的局部, 课文是一个专题的局部。每个专题又分阅读课文和写作实践两部分, 这两部分又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 一定要注意在这一过程中的整合。但即使是这样, 写作的体系依然难以形成。如必修四的四个写作实践分别是:“让说理更让人信服”、“要有描写意识”、“文学短评的写作”、“演讲稿, 写给听众”, 再加上因课文而生成的写作要求, 常常会使得学生无所适从, 到最后还是不能领悟写作要领。事实上, 真正有效的写作训练不应该是盲目无序的。写作训练也应该有其内在的规律, 只有顺应了规律, 循序渐进,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据观察和调查, 目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使用读写结合的方法, 大多数是以分析文章写作技巧为主, 通过模仿、迁移, 实现写作训练的目的。这样, 一节课下来往往是为写作目的讲的多, 而为阅读目的讲的少, 结果是阅读讲得不到位, 写作要领也是浅尝辄止, 阅读和写作两败俱伤, 整节课收效甚微。这是当前读写结合方法使用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

虽然阅读和写作是密切联系、互为影响的。从一定意义上说,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写作对阅读有促进作用。但是, 在语文教学中, 不能忽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区别。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把文章的要点、主旨从作品中提炼出来, 写作教学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把思想情感用已有的知识表达出来。可见, 阅读的重点在理解, 写作重点在运用,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各有自己的教学重点。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的文章并不是写作材料的仓库, 尤其不是写作方法的程式。”[1]因此,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使用读写结合的原则, 要注意把握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 在此基础上巧妙地找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 合理展开写作训练, 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注意二者联系的同时, 尊重二者认知过程, 训练方法, 能力形成过程的差异, 确立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和写作训练的从属地位, 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有效地改变以往课堂上干瘪的写作技巧分析, 提高写作训练的效率。

二、读写结合与课外语文学习活动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活动体验”,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文本, 设置灵活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沟通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 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这种活动体验,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设置情境体验外, 还应该安排适当的课外活动, 使活动体验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体验持续发展。

在课外活动中的读写体验, 不是要求学生完成传统意义上的读写作业, 而是为学生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自己去经历和感悟。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解, 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图式”, 然后通过设置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 调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对生活的感悟, 再引导他们回归课本, 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这种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获得的感悟, 其效果要比教师直接告知更加深刻。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向青春举杯”, 必修二的“和平的祈祷”、“慢慢走, 欣赏啊”, 必修三的“寻觅文言津梁”, 必修四的“走进语言现场”, 都是专门设置“活动体验”的专题, 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文本的内容, 创设良好的情境, 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与活动中去体验。如“向青春举杯”中“体悟人生”版块中的《十八岁和其他》, 可是设置课外活动体验,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1) 想想你对父母有哪些不满; (2) 你对父母了解多少; (3) 为父母做一件事; (4) 给父母写一封信; (5) 请父母给你写一封信; (6) 按照顺序完成活动之后, 在课堂上交流心得体会, 并写一篇文章。这次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有些学生在再谈到自己的感想时, 曾哽咽落泪。这种体验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意义, 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充分挖掘读写结合和课外活动的关系。

三、读写结合与学生思想实际

在今天这个文化多元化, 新旧价值观念嬗变的时代, 书本上宣扬的真、善、美与社会现实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方面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积极地去面对, 而另一方面却受极端个人主义、缺乏责任感、功利性等价值取向的影响, 表现出畏惧或彷徨不知所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最大亮点就是浓郁的人文气息, 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课文内容, 对学生的成长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涉世未深的年轻学生需要在一个正确思想的引导下建康前行, 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要重视在读写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例如, 必修三专题二中的第二板块《五人墓碑记》的讲授过程中, 在引导学生了解五义士“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的精神后, 可以引导学生对社会上一些道德缺失的事件进行分析, 使学生体会正义和邪恶带来的社会影响。2011年11月13日, 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 引发社会对道德、人性的广泛思考, 对学生思想也产生了很大促动。教师课前搜集了关于“小悦悦事件”的大量资料, 运用阅读课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对照五义士的正义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引导学生去这样思考:“小悦悦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遇到这样的事情, 我们该怎么做?……然后由学生自由讨论。这样的问题, 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时, 也匡正了学生的价值观, 达到了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在教师提问和学生发表议论时, 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观点、理解, 记录在教材页面的边白处或者练习本上, 或者作为课后作业写一篇较为完整的练笔。这样就实现了读写结合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目的, 培养了学生对事对物要有自己的观点, 并且体现出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在很多高中生一写到作文总是围绕着亲情、友情、学习这三面来写, 思想单薄。有一个学生, 她说初中三年来她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亲情和友情类的, 除此之外没写过别的内容, 难得有一点生活感悟也因觉得没有深度而放弃。而江苏历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都体现了作文要联系生活、要联系社会的大语文教学观。这样的文章需要学生有丰富的人生感悟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越深刻, 文章就越容易精彩、突出。事实上, 在整个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 我们江苏省宜兴中学语文备课组, 在教学中一直努力贯彻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这一要求, 遇到好文章, 我们从来不吝惜安排时间带着学生品味和鉴赏, 同时我们坚持以课外资料的形式加以补充, 让学生不断地学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的看法, 让他们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独立看问题的意识, 同时担当起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让他们不仅以一个学生, 更以一个社会的人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从而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来。

另外, 限于教材的容量, 有些好的篇章, 已经为人们所认可, 但是教材中却没有配置评论性写作的样本。如:《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在马克思墓前讲话》、《〈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我有一个梦想》等文章, 都是经典名篇, 而且思想深邃, 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实际,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评论, 在评论过程中, 不仅教授学生写评论文的方法, 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 教师应该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充分重视这一点。

四、读写结合与合作学习

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方面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另一方面也要养成合作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2]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 引入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带动学生参与讨论, 让学生自己得出写作的内容或方法, 使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无论是阅读课文内容的编排, 还是写作训练的安排, 还是每个专题的阅读和写作的设计, 都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设计、安排的, 有其系统性和结构特点, 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阅读和写作的要求, 根据学生自己的经验,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读写的结合点, 实现学生与老师、同学、文本内容之间的经验共享。“当概念融合在各种背景之中并以各种方式来表达时, 才最容易掌握。”[3]在合作学习中, 经验共享不仅意味着对学生个体经验的珍视, 而且可以使书本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知识系统中。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阅读课程中设置了大量“谈谈感想”、“谈谈体会”、“评价某人的思想”的练习题, 这种设置虽然给写作练习提供了契机, 但是其目的主要是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每个主题下的各个版块的文体也不尽相同, 往往在最后“写作实践”时, 使学生摸不着头脑。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不尽包括师生的交流, 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 使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形成自己对写作主题和写作思路的认识。只有在合作和交流的学习中, 学生才能摆脱权威或固定模式的束缚, 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读写结合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对写作训练的评价和反馈不仅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的基本手段, 而且是激励和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读写结合训练完成之后, 教师要及时评价, 不仅需要教师及时点评学生的作文, 更要组织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批改, 相互评价。写作评价所采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方式为教师采用面批方式, 与学生当面交流, 共同探讨作文优劣。也可开展自我评论两分钟的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 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由一名代表把点评结果讲给大家听, 促使他们更好地去反思自己的写作。也可开展“佳作欣赏”活动。教师要在把握学生认识水平的情况下, 根据教学进度, 评价学生的写作情况, 并且从中找出问题。教师还要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袋, 收集学生的作文及训练作文过程中使用的材料, 以便记录学生的发展情况, 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也为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规划提供依据。

总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还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如能重点注意以上问题, 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至善, 叶至美, 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15卷) 语文教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97.

[2]刘志军主编.教育心理学[M].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9:283.

8.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 篇八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教材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本文主要研究了“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文言文练习编制情况。文言文的学习难度较大,是语文教材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其练习设计与语文教学效果息息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文言文练习与教育部的《新课程标准》相符和,其较为注重在教学与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综合能力,能够将传统的知识陈述转变为策略指导,但其仍然存在某些不足。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中存在的不足

(一)强调人文性弱化工具

文言文的练习设计需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协调统一,因此在练习设计上需要加强学生的诵读力度,使其进行知识积累,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对作品语言的品味,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提出具体的问题,进而实现文言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但“苏教版”文言文练习设计中虽然有语言内容的品味题目,但数量太少。比如,在?廉颇蔺相如传?中有如下题目: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惧生。

有人理解句中“今”的意思为“现今”的意思,有人理解为“如果、假设”的意思,你认为怎样理解较为恰当?

《廉颇蔺相如传》这一课类似于这种练习的有很多,但其他课文中却很少或者甚至没有,这样其他课文就缺少品味语言文字的练习了,这是笔者认为其练习设计中语言文字品味编纂中的不足。

(二)缺乏助练情境

助练情境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练习的完成。“苏教版”中部分练习编纂得很成功,比如让学生根据《鸿门宴》课文内容编写剧本,但有具体的练习题目却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情境,这样使得题目的难度过大,与高中学生的能力不符。

(三)练习形式太过单调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材的体例应该多样化,但“苏教版”的练习题目多是思考、理解和表达类题目,缺少客观性,而题目的主要表现方式都是文字,缺乏图画、表格等形式,而字体形式多为简单、统一的字体和颜色,缺乏活泼生动的符号。且“苏教版”的练习题都在课后。不像人教版的教材将问题放在课文左边或者右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了有利条件。

二、优化“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文言文练习的内容

好的教材是教师通过教材能够明白教学内容和可用资料,学生能够指导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步骤,所以文言文练习也要达到这两个标准。在进行练习设计时应该充分体现出课标的要求,将练习程度和学生需掌握的内容进行充分说明。练习题应该做到表述简单明了,要求与目的一目了然,必须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注重学生对知识的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培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能够做到对问题和知识举一反三,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增加助练情境

助练情境是指设计一些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练习,帮助学生进行思考的具体情境。苏教版对重点文言课文都会要求学生背诵,但却缺少相应辅助教学情境的设定。比如,在要求学生背诵《赤壁赋》一文时,可以设定以下要求:在背诵时读出节奏,注意语气,注意不同虚词在表达时的不同作用,充分表现出词语和句式的感情色彩,读懂课文的文脉、意蕴等。这样学生在背诵时就可以根据以上要求对课文进行深刻体会,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作者的真实情感。

(三)练习形式需要多样化

虽然苏教版教材的外观以及整体风格与传统教材相比有了较多改变,但其文言文练习形式上还有所缺失。首先要增加练习的形式,确保在预习、当堂学习、课后练习阶段都有所涉及,同时还需要设计能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练习。比如在学习《项脊轩志》时,有如下练习题:作者写道:“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试分析作者或喜或悲的原因,他是怎样表达这些感情的。这个题目较为简单,答案都在课文中,因此将这个题目放在预习中,就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整体脉络和人物感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练习形式的增加上多借鉴国外教材或者国内其他优秀教材,比如利用不同的表示区分练习难度,用一群孩子在一起学习的图案表示合作型练习题等。

(四)增加内容趣味性

苏教版较为注重诵读,但语言表达缺乏趣味性,因此在设计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将背诵活动展现为有趣的活动。比如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古诗描述,将自己所理解的内容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过程就会增加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进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趣味背诵。

教师在使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对教材的文言文练习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若教材的练习题无法满足学生练习要求,教师可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对练习题进行补充,确保学生充分掌握课文知识。

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的实际应用意义

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得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具有以下实际应用意义:其练习题型较为开放,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能够帮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团队协作的学习习惯;苏教版的练习题型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其比较注重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并且能够将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综上所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对教师和学生的指导性较强,利用性高。

参考文献:

[1]章湖君.“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钱秋菊.苏教版必修教材文言基础知识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3.

9.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朱自清,感受这位爱国知识分子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2.通过审美活动体验,能够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3.品味语言,感受意境,能够概括提炼出鉴赏意境美的基本方法。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个性化阅读鉴赏,能够初步实现对作品的多元、创新阅读。

二、教学方法

1.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讨论相结合。2.涵泳法、美读法为主兼用探究法对相关问题教学探讨。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能够捕捉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句,梳理出散文情感脉络,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2.涵泳揣摩,通过对1、2、3、6、7、8等段落关键词句的咀嚼进一步把我作者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作者与作品

1.你读过作者的哪些作品?能够说说内容吗?你喜欢他的作品吗?试作简要分析评价。(主要是让学生谈谈对作品的主观感受,可以据作者作品的整体而言,也可以就作者的某一篇作品)

2.谈谈你所知道的朱自清。(不求完整,一鳞一爪皆可)

3.教师视学生发言情况作补充。(现代作家。号秋实,字佩弦,笔名余捷、柏香、知白。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转入本科哲学系。“五四”后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和新潮社,并开始新诗创作。先后任教于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六师范,上海中国公学,浙江上虞春晖中学等。1922年与俞平伯等创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诗》月刊,发表长诗《毁灭》,之后参加过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致力于散文创造和古典文学研究。其间创作散文名篇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春》等。散文笔致简约,朴素,亲切,娓娓动人,享有盛誉,被誉为“美文”“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31年赴伦敦学习并漫游欧洲数

用心

爱心

专心

国。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1938年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被选为理事。1945年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民主运动。1946年李公仆、闻一多被害,受到很大震动。清华大学复校后继续任教。他坚定站在民主革命一边,反对内战,直到临终前还嘱咐家属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给的美国面粉。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民族气概”。作品有诗集《血潮》(与俞平伯等合集)、《踪迹》(诗与散文合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散文集)以及评论集《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尺度》《论雅俗共赏》等,解放后,出版过《朱自清选集》、《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朱自清序跋书评集)

(二)自主阅读,涵泳揣摩,整体把握。1.轻声阅读,初步感受。

2.涵泳揣摩,把握脉络。(要求动笔,动手,动口。能够找出表现作者情感及其变化的词句,能够揣摩一些关键词句的潜台词,能够作适当的标注与点评)

(三)交流阅读收获,揣摩关键词句,理清情感脉络。1.互相交流阅读成果,彼此表述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2.关键词句的筛选,揣摩潜台词,把握情感脉络。(此项内容已经要求在阅读时做了准备并且同学之间已经做了初步交流,因此,这里可以集体梳理一下)

关键词句:(在理出这些词句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句进行揣摩,能够说出隐含在表面下面的情感,充分挖掘其潜台词,从而把我作者情感及其变化)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来了。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一想,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用心

爱心

专心

3.品味1、2、3、6、7、8、9段的语言,进一步把握作者情感及变化。心里颇不宁静(第一段:孤寂的氛围、淡淡的哀愁)

路、树、月(第二段:幽僻、寂寞、蓊蓊郁郁的、月光淡淡的)

独处,到了另一世界里(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六段: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蝉声、蛙声)可惜我们现在早已经无福消受了(第7、8段:热闹、风流、嬉游、有趣)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第九段:到底、惦着江南、猛抬头)心里颇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着江南

(四)诵读体验,交流感受。1.选择自己喜欢地方的诵读体验。

2.听朗诵录音,进一步感受,并能够与同伴交流新的感受。

三、课后

1.品味4、5、6段语言,鉴赏意境美,能够作适当点评,并有旁批。2.《采莲赋》《西洲曲》欣赏。3.鉴赏意境美的体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涵泳美读,鉴赏文本的意境美,能够概括提炼鉴赏意境美的一般方法;通过个性化鉴赏,能够初步实现对作品的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二、教学过程(重点鉴赏4、5、6段和《采莲赋》《西洲曲》)

(一)涵泳品读第四段,鉴赏月光下荷塘宁静之美。

1.自由朗诵,概括表述这一段的意境,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诵。

2.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段的意境,并能够根据文本作简要分析,同时提示朗诵时注意点,能够根据提示和理解朗诵。

(表述的语言能够概括意境特点,能够入境并分析出意境所传达出的感情;能够从具体的语言入手进行分析;尊重多元解读,但对明显错误要及时讨论或纠正)

3.注意点: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清雅幽僻、宁静迷蒙的画面;画面与心境;写景的层次等。

(二)涵泳品读第五段,鉴赏荷塘上月色迷蒙之美。

用心

爱心

专心

1.涵泳朗读,动手用文字写出意境及其传达出的感情。

2.组内交流,并且推荐人员班级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讨论。鼓励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3.美读。学生朗读,并且说明朗读的注意点。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时注意事项。4.注意点:写月光重在写月光投影,使月光有了实感质感;静态动写,“泻”“浮”“洗”“笼”等动词的精妙所在;作者为何喜爱这淡淡迷离、朦胧苍茫的月色,说“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此段通感的妙处何在等。

(三)涵泳品读第六段,鉴赏荷塘四周幽远朦胧之美。第五段可以从略,但描写的层次要分析。作者的情感要琢摸。

(四)概括鉴赏意境美的一般方法。

1.让学生自己概括,根据自己在本文的鉴赏过程中的体会来总结。允许争议,可以讨论,不必求全。

2.教师可以帮助进行语言概括,使表述更准确。

3.几个角度:品味语言、语境的修辞妙处、表现手法、再现画面与入境、意境与作者情感等。

(五)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再听听4、5、6段的朗诵录音。

(六)鉴赏《采莲赋》《西洲曲》

可以选择《采莲赋》让学生将刚刚总结的鉴赏散文意境美的方法移植到诗词歌赋的鉴赏上来,明白文学作品的鉴赏是相通的。可以先品味此赋的细节描写之妙,再揣摩用词之精当,然后再鉴赏意境之美妙以及传达出来的感情,最后进一步理解作者引用此赋的真正目的等。

三、结束小结。

用心

爱心

10.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 篇十

铝的性质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铝的性质的实验探究,掌握铝与氧化物、酸、碱溶液的反应,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了解铝制品的相关使用知识,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铝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铝的钝化。

三、设计思路:

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所以本节内容的设计紧紧抓住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首先根据常见的铝制品和铝在高科技上的应用归纳出铝的物质性质,再利用铝制品和铁制品的腐蚀程度不同、铝锅能否经常用金属清洁球或煤渣擦亮、铝桶能否放酸液等生活问题创设情境,通过“设置疑问-实验探究-理性认识的过程”使学生清晰的掌握铝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设计 【设置情境】(ppt2)

(图1)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导热性好、易于成形、价格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轻工建材等部门,是轻合金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合金。

(图2)这是一架播音747飞机, 铝合金是飞机的主要用材,用量占70%~80%,其中仅铝合金铆钉一项就有40~150万个,用铝约22吨,据预测,2010年全球航空航天铝材的消费量可达6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5%。(图3)这是一款新型轿车,在广告中的卖点是“宽敞的空间”和“全铝合金引擎”。1991-1999年铝及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翻了一番,预计到2005年还将再翻一番。预计2005年美国汽车用铝及铝合金将超过130kg/辆,西欧将达到119kg/辆。【提问】请大家思考下日常生活中铝还有什么应用?(ppt3)主要利用了铝的哪些物理性质? 【板书】

一、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ppt4)飞机制造----铝的密度小 用作导线----良好的导电性 铝制炊具----良好的导热性 用作包装----良好的延展性 【提问】我们知道铝是地壳里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但是它在自然界中是以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存在的?说明了铝的性质如何?(ppt5)【过渡】铝的性质很活泼。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铝比铁活泼,我们来看看现实中铝和铁制品的使用情况。请同学分别来展示你们的调查记录:

【学生活动】先将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活动情况作简要表述,然后将记录内容投影出来。(投影内容)(ppt6)观察对象

现象

初步结论

铁门铁窗

锈迹斑斑,锈蚀严重,表皮脱落,裸露出来的内层铁也被腐蚀了

铁在空气中生锈腐蚀

铝制门窗

表面平整光滑,无生锈腐蚀现象

铝制品没有发生生锈腐蚀

【设疑一】这个与金属活动顺序不符。铝怎么不像铁那样容易被空气腐蚀?铝难道不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你们能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确认铝有没有被氧气氧化吗?(ppt7)【学生活动】互相讨论,设计方案。教师评价,确定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用砂纸打磨铝条表面,观察表面颜色变化,然后将铝条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设问】1.为何铝条在打磨前后颜色会有变化?在打磨后铝表面是什么物质呢? 2.放置后铝片表面颜色变化说明铝的活泼性如何?

【追问】铁在空气中被氧化表面生成Fe2O3而生锈腐蚀,且生锈后内部的铁被腐蚀的程度和速度都会越来越严重,那么,Al在空气中同样也被氧化表面生成了Al2O3,Al为何没有继续被氧化而一直腐蚀下去,越来越严重呢?两者好像有点矛盾啊。

【强调】因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Al2O3,Al2O3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牢固覆盖在金属铝的表面上,使内部的铝与氧气隔绝,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从而防止了铝进一步被氧化。【板书】二.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4Al+3O2====2Al2O3 【追问】

(1)以上两种金属铁和铝在空气中的不同腐蚀情况,是否说明Al的金属活动性比不上铁呢?

(2)家中的铝锅能否经常用金属清洁球或煤渣擦亮呢?

【设疑二】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都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那么铝的性质是否与它们相似呢?请大家设计实验来探究下。(ppt8)【学生实验】完成下列实验,并将实验现象与结论填入表中。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分别与6mol/L的盐酸、6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铝反应的物质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师生归纳】上述实验说明了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板书】

2.与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3.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 3H2↑ 【追问】铝桶能否盛放稀盐酸、稀硫酸?

【设疑三】铝桶能否盛放浓硝酸、浓硫酸?(ppt9)【学生实验】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分别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提问】实验现象与铝与盐酸反应一样吗? 与铝反应的物质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浓硫酸

无气泡产生

钝化

浓硝酸

无气泡产生

钝化

【强调】没气泡不代表没反应,它们也发生了反应。只不过在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浓硫酸时,会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但加热时,铝与浓硝酸和浓硫酸都进一步发生反应。【板书】 Al+H2SO4(钝化)【提问】浓硝酸、浓硫酸可用什么材料的容器储存运输? 【设疑四】煮好的菜能否放铝锅中过夜?

【强调】不能。铝制品表面虽然有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但若遇长时间遇酸、碱及氯化钠溶液都会发生反应而被腐蚀。因为氯化铝、铝都能与酸或碱溶液反应,所以,铝制品不宜用于盛放酸、碱溶液,不宜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也不能用具有强酸性或强碱性的洗涤剂来洗涤。

【过渡】铝还能和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例如焊接钢轨时,人们常将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点燃,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置换出的铁以熔融态形式流出,让熔融的铁流入铁轨的裂逢,冷却后就将铁轨牢牢地焊接在一起了。【播放】铝热反应视频。(ppt10)

【提问】1.什么叫铝热反应?(ppt11)2.什么是铝热剂?

3.写出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铁轨的化学方程式? 【投影】资料(ppt12)铝与人体健康

铝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有资料报道:铝盐可能导致人的记忆力丧失。澳大利亚一个私营研究团体说:广泛使用铝盐净化水可能导致脑损伤,造成严重的记忆力丧失,这是早老性痴呆症特有的症状。研究人员对老鼠的实验表明,混在饮水中的微量铝进入老鼠的脑中并在那里逐渐积累,给它们喝一杯经铝盐处理过的水后,它们脑中的含铝量就达到可测量的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每天的摄铝量不应超过每千克体重1mg,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每天摄取的铝量绝不会超过这个量,但是,经常喝铝盐净化过的水,吃含铝盐的食物,如油条、粉丝、凉粉、油饼、易位罐装的软饮料等,或是经常食用铝制炊具炒出的饭莱,都会使人的摄铝量增加,从而影响脑细胞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迟钝。

【讲述】物质都有两面性,铝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的危害与其贡献相比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只要人们切实注意,不要过量摄入,都不会对我们造成危害;扬长避短,它对人类社会将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巩固练习】(ppt13)

1.两份等质量的铝粉,一份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另一份投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则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1:1_____。2.不宜用铝热法冶炼的金属是(A)

A.镁

B.铁

C.铬

D.钨 【结束语】

铝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金属,它的性质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氧化铝、氢氧化铝一样,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我们平时在使用铝制品时要考虑到铝性质的特殊性,这样才能延长铝制品的使用寿命。【作业】

11.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 篇十一

站在语文教师的立场上来看, 据我了解, 比较普遍的现象是, 更多的教师 (当然, 我也不能例外) 可能还是比较喜欢那些有一点深度的课文, 因为“有东西可讲”, 可供选择的方向较多, 回旋的余地较大;而对于那些相对浅显甚至“一看便知”“一读便懂”的课文, 很多教师感觉“没什么可讲”, 不知道该讲些什么才是, 可能觉得缺少讲的必要和价值, 即使有时硬着头皮去讲, 也自感颇为“乏味”, 于是有的便在课堂上一带而过, 有的甚至完全放手, 任由学生自主阅读。

的确, 有时在面对那些内容相对浅显、似乎“没什么可讲”的课文时, 我们确实处于讲还是不讲、详讲还是略讲的两难境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第二模块是“和平的祈祷”, 表现的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这一模块共收录了四篇课文, 其中就有具有世界影响的《安妮日记》 (节选) 。不久之前, 应邀去某市担任评选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委, 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所选的教学内容就是这一模块中的《安妮日记》 (节选) 。于是, 在连续听了7位教师所展示的课堂教学之后, 我

筅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崔国明

有了一点感想, 也促使自己去思考、去反思:当我们面对那些似乎“没什么东西可讲”的课文时, 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我想, 我们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应该是“选点突破”, 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 从理论上来说, 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可能都需要有一个“支点”, 这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的“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也只有找到某一个适合而巧妙的“支点”, 才能撬动起整篇课文, 也才能带动整个课堂教学。在面对那些内容相对浅显的课文时, “支点”的选择可能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不能“精选点, 巧突破”, 那么, 在梳理文本内容时, 势必会流于面面俱到, 重点不清、难易不分的形式, 甚至还有可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沦为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和概括。

听到了这样的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为9则日记标上序号, 然后逐一浏览, 要求学生概括每一则日记所写的内容, 并找出每一则日记中值得品味的句子。课堂教学的流程显得异常呆板、波澜不惊, 陷入了一种“阅读———概括”“再阅读———再概括”的机械刻板的模式之中, 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即使是“品味句子”, 也依然没有摆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的怪圈。缺少了“突破点”的选择, 教学的内容必然流于泛化, 这样的语文课堂怎么能不“面目可憎”?

“点”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抓手”, “选点突破”体现出的是教师的匠心。再者, 不选好这个“点”, 课文内容就不可能有“一纲”在手;没有“一纲”在手, 那课堂教学又何以能“纲举目张”呢?当然, 任何一篇课文可供教学选择的“点”绝非唯一, 但不管作何种选择, 都要力求“准”而且“巧”。此为所想之一。

其二, 面对一个13岁的小女孩在上一个世纪40年代所写的、表现“二战”时期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安妮日记》的节选部分, 我们该从中挖掘些什么内容来提供给现在已经16岁的高中生学习并以此组织我们的教学呢?我想, 这其中关键的可能还有一个“切入底线”的问题。面对类似的内容相对浅显、似乎“没什么可讲”的课文时, 如果我们的切入层次过低, 那么课堂教学可能就是在浪费时间, 重复劳动, 去嚼“已经嚼过的馍”。

如果抛开教材编写梯度的问题, 那么, 从年龄特征上来讲, 《安妮日记》似乎更适合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去学习, 但既然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那我们又该如何来处理呢?文章所描绘的“二战”的灾难也远离学生的生活,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面对呢?我想, 这就需要教师兼顾“课文”与“学情”, 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为课堂教学划出一条“底线”, 并沿着这条“底线”适当地“向上运动”;而低于这条“底线”的教学可能就是低效的, 甚至还有可能是无效的。

但是, 有教师却能独具慧眼。有位教师在处理文本、组织教学时, 抓住了安妮的思想有一种“与一个13岁小女孩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 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层面, 从“痛苦害怕”和“快乐期待”两个方面去解读安妮那一颗“血色天空下的童心”。窃以为, 这个“底线”抓得非常巧妙, 一“点”带两“线”, 抛开了许多本无须多费时间和精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基本能理清的纷繁的内容, 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思路显得非常顺畅。

其三, 当我们面对“没什么可讲”的一些课文时, 即使用传统的、像对待有一点深度的文章一样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可能也需要变一个角度, 换一种思维, 适当地去“经营”, 着力于“构思”, 力图通过“匠心”和“视角”给人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尽管我们反对一味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包装”, 但实事求是地说, 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应该有适度的“包装”的。契合教学内容的适度“包装”, 也是有可能使人“眼睛为之一亮”的, 而这对营造教学的氛围、吸引学生的目光、获取教学的效益无疑是有一定帮助的。

就如这次所听到的《安妮日记》的教学, 有一位教师就是以鲁迅先生的名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课堂结构之“纲”来构思课堂、组织并实施教学:从文中看, 战争的悲剧性表现在哪里?假如你就是安妮笔下虚拟的倾诉对象“吉蒂”, 你从安妮身上看到了哪些“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战争是一场悲剧, 它也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那么, 从节选部分的内容来看, 到底要毁灭给谁看?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 这三个方面其实依然是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以及安妮对战争的思考”而设, 与其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并无明显的差别, 但我想, 如果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整个课堂教学, 那就应该是“巧”。

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 各有巧妙不同。但是在这里, 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 面对同样的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以及安妮对战争的思考”教学内容, 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教学思路来组织教学, 那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巧合的是, 这次听到了另一位教师执教的《安妮日记》, 就是如此来操作的:安妮笔下描写了战争带给人们怎样的灾难?安妮对战争又有哪些思考?这些思考寄予了她怎样的人生理想?

有比较才能区分高下。从这里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 一位教师善经营、巧构思, 所以整个课堂结构显得新颖别致, 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而从课堂教学的气氛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 教学的效果非常明显;尽管另一位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比较顺畅, 也抓住了文本的核心内容, 但由于没有用心经营, 而是“常规出牌”, 所以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反应来看, 教学的效益可能要稍逊一筹。或许, 不能不说这就是“包装”的功效。

12.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 篇十二

教版必修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学习方式:文本研习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见书下注释

二、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三、研习文章

1、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小说显示了以下信息:

战争惨烈:城市成了一片火海;运送伤兵的汽车上有的人已经死了;这所战地医院是所学校;“我”受了重伤;“我”在迷糊中看到了学校的环境布置。

此时的“我”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头疼,胳膊疼,腿疼,我的心脏也发狂似地乱跳”,因为注射了麻醉药,受了重伤的我并不知道自己的伤情。他从战场上被抬到这儿,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在这一部分,突出描写学校过道的陈设:墙上的一幅幅画像,人种脸谱,复制的凯撒等人的胸像,多哥的大幅风景画……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知道这是一所学校,可是美术教室成了什么样呢?“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十七岁的学生却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这种荒悖的结果正是作者想要展示的。

第二部分:(“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在美术教室里,“我”开始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努力地回忆自己所见到的一切。“我”在学校里生活了八年,而上战场才三个月。根据我听到的叫喊,根据我看到的画像和胸像,我判断出自己是在故乡的一所文科中学。

炮声轰鸣,大火在吞噬城市:“透过遮光窗帷,我看见了熊熊大火。黑色的窗帷外,夜空里红光和黑烟交织,就像添上新煤的炉子。我看见了:是的,城市在燃烧。”——在这样的时刻,“我”在想些什么呢?“我”的精神状态如何呢?

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是“令人惬意”、“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他甚至还有点“壮烈”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然而,伤疼使他回到现实。这个年轻的伤兵不知道自己的伤势,疼痛让他大喊大叫。人物幼稚单纯的性格在这里展现出来。

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想搞清的是两个问题:到底受了什么伤;现在是不是在自己的母校。他的回忆始终显得没有什么把握,这是因为他的伤重,发高烧,思维混乱,而环境昏乱错杂,他这样的小人物的生命简直无足轻重,没有人来关心他的苦痛。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我”被抬进木板后的手术室,在看到十字架印痕时,短短的一秒钟内,“我突然回忆起了这一切”,因为这是无可替代的印象。而更让“我”震撼、“惊骇万状”的,是看到了黑板上自己留下的笔迹!(“我认出了我的笔迹,这比照镜子还要清晰,还要令人不安,我不用再怀疑了,这是我自己的手迹!”)一切无可置疑,我就是在自己的学校就是在自己学习的教室,而黑板上留着三个月前,自己用七种字体写下的同一句话!

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以此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自己现在就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令他“惊骇万状”的事还没有完结,又一个悬念结束了:上了手术台,在打开包扎之后,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

也就是说,四肢仅存一肢,一个八年级学生的战争结束了,一个八年级学生的英雄梦完结了。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再也不能摆出潇洒的模样,他“猛地仰面躺下”、“失声呼叫”,等待他的是对死亡与残废见惯不怪的医生的冷漠,高潮出现的同时,也就是结局。同时,“我”也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

“我”真正地回到母校了。

2、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

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3、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明确: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P56-57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4、《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

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5、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四、小结

1、在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已临时 3 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在这个伤兵身上,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整个被战争败坏了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在当时的德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品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意深刻。

2、这篇小说的构思巧妙,作品的主题是反战,作品的视角独特: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伯尔善于用内心独白和回忆来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不是回到了母校,自己到底伤在何处,小说自始至终,都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无尽的痛苦和困惑也感染了读者。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人物形象。虽然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五、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明确:《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明确: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明确: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六、作业:

1、《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有许多描写画面感很强,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选择你认为比较能把握的一些内容,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分镜头,和同学交流。

明确:如《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回乡面对成了弹坑的故居,向儿子告别,认凡尼亚为儿子,关于“皮大衣”的对话等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汽车到达伤兵医院,走廊的布置,消防队员喂水,黑板上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字样等等。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想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曾有人批判《一个人的遭遇》,认为其“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明确:《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与世无争,就想过太平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孤身一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13.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 篇十三

杜 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王昭君、杜甫,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根据提示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整合、梳理信息,归纳答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整合信息,自主与合作探究问题并归纳答案。

三、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人内心情感,站在历史高度认识问题。

四、教学设想:

常规教学中,既然教师也是借助各种参考资料而“搬运”他人的解读,那么当然也可以由学生直接获取资料,自主探究并整合信息,进而主动获取知识。或许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根本上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循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进入一个又一个“陷阱”。这节课教师提供素材,充任组织者的角色,学生整合已有信息做研究者,根据老师提示和指导来完成学习。力求通过这种形式的探索,由传统的“学生接受感悟”教学模式向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探索”模式转变。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请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形容什么的?(四大美女)其中“落雁”是谁?(王昭君)是啊,尽管柔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当一位饱含忧郁的诗人将她融入自己创作的诗歌中,那苍凉悲壮的意境,那感人至深的情绪,却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2.教学流程:

(1)自主探究:结合文本信息,归纳杜甫与王昭君的生平有哪些相似点?试着说说杜甫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素材提供: 关于杜甫

唐玄宗天宝五年,杜甫(-770)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后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自云安(今四川云阳)到达夔州(今四川奉节东),一住两年。这是他创作中的一个繁荣时期,两年内写出了430多首诗,占全诗集中的七分之二,而且有不少长篇。从总体看,不少论者都认为在思想内容上比过去的作品略见逊色,其实,其中也有不少作品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上都堪称传世之作,《咏怀古迹》(共五首)即是一例。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官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关于王昭君 昭君选秀入长安

用心

爱心

专心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孙休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昭君出塞

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些破绽。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昭君青冢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昭君及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文献资料

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宁胡阏氏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

《后汉书·南匈奴传》

元帝后宫既多,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画工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帝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西京杂记》

对于女子“爱升,则天下不足容其高,欢坠,则几无所逃其命”,对于文人“君爱其才则居庙堂之高,君恶其能则处江湖之远”,于是文人们从郎才需要君王赏识和女貌需要男人赏识之间发现了相似点;从壮志难酬怀才被黜和佳人迟暮美人见弃之间发现了相似点,白居易被皇帝疏远时,写下了“妾颜未改君心改”痛沉“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王安石在皇帝对他“眷顾稍衰”之时也写了一首《君难托》,抒发自己的悲凄之情。„„另一个解释依据,那就是《易经》的阴阳观念。表现在人际关系上,是男为阳,女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君为阳,臣为阴,这种由阴阳衍生而来的人伦秩序是固定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按照既有排列组合,男女之序,夫妻之序,君臣之序都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但是一旦变更这种排列组合既有的人伦秩序,便体现出相对性和互移性。一个男子作为丈夫,相对妻子来说,他

用心

爱心

专心

是阳,当他作为人臣,相对君来说,他是阴。

《花容月貌:男性视野中的女性 ——我国古代文化性别歧视一瞥》

【明确】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创作意图: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2)合作学习:

1.诵读诗歌,初步感悟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2.鉴赏诗歌,小组自选一联,结合书下注释,根据对应问题思考,自由交流并推举精妙鉴赏发言。思路提示:

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问题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却着眼于写景,杜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巧妙传神?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问题2】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样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问题1】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问题2】颔联对仗很工整,请具体解释是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

用心

爱心

专心

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问题1】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问题2】“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夜月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问题1】尾联的点睛之笔是什么?从尾联可以看出王昭君对元帝持什么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一怨:远嫁朔漠,故乡千里 二怨:死葬胡沙,魂魄空归 三怨:元帝昏庸,终身遗恨

结语“怨恨”二字,乃一诗归宿处.“一去”,怨恨之始也,“独留”,怨恨所结也.“画图识面”,生前失宠之‘怨恨’可知;“环佩归魂”,死后无依之‘怨恨’何极!—清·蒲起龙

【问题2】从尾联看本诗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通过咏怀昭君的身世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用心

爱心

专心

(3)自主探究:结合历代文人的评价来认识“昭君出塞”的史实,纵观历史,试着发表自己的看法? 素材提供:

明 妃 曲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王安石 欧阳修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王昭君 昭君词 题名妃出塞图 李白 白居易 黄幼藻

汉家秦地月,汉使却回凭寄语,天外边风扑面沙,流影照明妃。黄金何日赎蛾眉? 举头何处是中华? 一上玉关道,君王若问妾颜色,早知身被丹青误,天涯去不归。莫道不如宫里时!但嫁巫山百姓家。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昭君曲 王昭君 燕支长寒雪作花,明•莫止 唐•张仲素

蛾眉憔悴没胡沙。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生乏黄金枉图画,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死留青冢使人嗟。

隋·侯夫人“毛君真可戮,不肯画昭君。” 唐·戎昱“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南唐·李中“谁贡和亲策,千秋污简编。” 金圣叹“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翦伯赞“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即兴练笔:

“昭君,我想对你说„„” 美文欣赏:

04高考作文: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

昭君行

呆呆地坐在车中,望着窗外缓缓退后的一棵棵白杨,不知远处的草原此时是一幅什么景象。我的身后,是夕阳下的古道,古道那头的宫城,离我越来越远,我,还能回来吗?

马蹄声声,我心悠悠。回首望去,我第一次发现那夕阳下的宫殿竟那么美,可是现在,我已不属于那座宫殿,那里的一切快乐与幸福也不再属于我了。那里的一殿一宇都那么的宏伟,那里的一花一木都那么的妩媚,那里的一歌一曲都那么的悦耳„„我曾和姐妹们乘着一

用心

爱心

专心

叶扁舟在太液池如镜的湖面上临风赏月,弹琴唱歌。那时的我,多么的快乐!而现在却只有怀中的琵琶伴我走向那蛮荒的漠北,长安城中的快乐的歌舞中再也不会有我的身影了!

泪,从我的眼眶溢出。

呆呆地望着车窗外,那古道边的蒿草在风中不住地弯腰,它们也在为我难过。天边飞来两只小鸟,在我的车边落下又飞去,叽叽喳喳似在说着什么,它们在对我说么?

马蹄声声,我心悠悠。那鸟儿一定在安慰我,望着薄暮中的宫殿,我竟发现它有些衰败,有些龌龊。我清楚地记得,在宫中,我的每一夜都独自在冰冷的玉枕上度过,每一日都在猜忌与妒忌中度过,锦衣玉食,丝竹管弦之后,我面对的是毛延寿们的贪婪和盘剥,姐妹们孤独的泪水。我曾希望皇帝可以垂青于我,但我又怎能向毛延寿弯腰低头!

也许在广阔无边的草原上,我可以不再以青灯为伴,不再与孤独为伍,不再面对伪善,不再独忍忧伤。在那里,辽阔的天地可以任我驰骋,淳朴的民风可以给我慰藉。我有豪爽的单于丈夫,还会有可爱的儿女,天伦之乐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远处,似乎传来了牧人粗犷的牧歌。

我笑了,是由心底涌出的喜悦。

天边的晚霞一片绚烂,长安城早已没有了踪影。风,拂过我的脸颊,这风是从北边吹来的,它带来草原对我的呼唤。我笑了,那是快乐的笑,幸福的笑,因为我懂得了,忧伤能变为快乐。苦难也能变为幸福——全看你怎么想!

回归文本,诵读,背诵《咏怀古迹》。

3.课后作业:完成小作文“昭君,我想对你说„„”

附:板书设计 咏怀古迹 杜甫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用心

爱心

上一篇:初中想象作文下一篇:重阳节的敬老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