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六单元测试题(精选13篇)
1.二年级第六单元测试题 篇一
关于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请你口算下面各题。(20分)
78= 60-5= 73= 58=
17= 84= 48+6= 29=
94= 42-6= 59= 32+7=
69+30= 59-25= 74-4= 7+67=
二、请你仔细填空。(每空格1分,共28分)
1、补充完整。
7( )=42 9( )=63 ( )5=35
七( )五十六 三( )二十一 ()九 十八
2、在○里填上或=。
66○49 77○14 71○7+1
3、78=( ),可以表示求( )的( )倍是( )。
4、计算56和65时,都可以用 这句口诀来求积。
5、39=(),读作。
6、( )里面最大能填几?
7( ) 45( ) ( )28 60 )9
7、在○里填上+ 、-或。
7○7=14 8○8=64 8○4=4 30○6=24
8、写出4道积是24的乘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你列竖式计算。(22+23=10分)
23+58= 67-19=
44-27+16= 60-49+28=
2.二年级第六单元测试题 篇二
小嘎子通过暗道, 直奔韩家祠堂后面而去。东墙根插着十几个苇子, 好像一排大屏风。他熟练地把第三个苇子轻轻挪开, 一侧身就从缝儿里钻了进去。他又把苇子原封摆好, 猫着腰往前摸, 摸进一个窟窿。他悄没声地来到老钟养伤的地方, 只见老钟在削一件什么东西。
小嘎子近前细看, 原来老钟叔 削的是一 支木头手 枪。枪筒是用子弹壳改成的, 衬着柄儿上的鱼鳞纹, 像真手枪一样。小嘎子乐得一把抢过来。 老钟叔说:“慢, 我这枪要给一个勇敢、聪明、坚决抗日的英雄! ”小嘎子眼珠骨碌一转, 说道:“我就是! ”老钟微笑着说:“好, 就送给你吧。可你要当得起一个小英雄啊! ”小嘎子把纯刚大伯的话告诉了老钟叔, 然后把枪往腰里一插, 搂住老钟说: “老钟叔, 这回可以带我去当侦察员啦。”老钟笑笑说:“有支木头手枪就能当侦察员, 没这么简单哪! ”
老钟霍地站起来说:“罗金保是 个机智勇 敢的侦察 员, 有回路上给两个汉奸拦住, 他一下挡开两把刺刀, 掏出盒子枪, “砰砰”两下, 两个汉奸就完蛋啦。”小嘎子正听得出神, “啪! 啪! ”村外真的响了两枪, 接着就是马蹄声, 吆喝声…… 老钟拿起 盒子枪、手榴弹, 小声说:“这回, 敌人来得可不善啊! ”
敌人突然包围了“鬼不灵”。“嗵! 嗵! 嗵! ”有人在砸韩家祠堂的大门。老钟打开小门, 想跳到西院去, 却见老奶奶房上正有两个鬼子四处张望。老钟急忙把小门顶 个结实, 回头看见小嘎子有点儿慌张, 就轻声说:“沉住气 , 我叫你怎 么样就怎 么样! ”
“哐啷”一声 , 大门给砸开了, “嗵嗵”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老钟拿起一把镰刀, 比试着问:“小嘎子, 他们进来, 你敢不敢拿这个剜 (wā) 他们?”小嘎子接过镰刀说:“敢!”
刚准备好, 门外忽然一声大吼 : “里头的 八路 , 出来! ”小嘎子脸色发白, 脚动了动要往后抽。老钟把头一点, 他赶紧站稳了。外面两个伪军原是乱吓唬壮胆的, 见里面没有动静, 又用刺刀乱戳。“嚓”的一道白光, 一把刺刀伸了进来, 险些戳在老钟的头顶上。小嘎子打了个寒噤, 急看老钟, 只见他大气不出, 不慌不乱, 就像正待捕鼠的猫儿似的蹲着。小嘎子胆子不觉一壮, 便也鼓着劲等待。伪军闹腾了一阵, 见屋里全无动静, 一个说:“到底有没有人? 你上窗户去看看。”另一个说:“有什么好看的, 里头给你一家伙! 万一是个地道口 , 还说不定 有地雷呢! ”两个家伙溜走了。
3.二年级第六单元测试题 篇三
[关键词]单元 整合 备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64
语文教学要真正还学生“轻负高效”的学习面貌,教师就要整体把握内容,获得阅读感受,迁移学习方法,拓展课外阅读,从而寻觅出一条省时高效,深受学生喜欢的学习路径,培植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与能力。
一、聚焦核心内容
人教版语文二下第六单元的课文,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感人肺腑,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确定这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学段目标
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突出强调了以识字、写字、朗读为教学要义,侧重考查学生能否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低年级课文教学无须太多理解,教师要把力气花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朗读以及适当的积累运用上,要创设各种机会,设计有趣、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有效朗读、规范书写、积累词句,并能在课内有效运用。
因此,有了课程阶段性目标的指引,就可以将语文课程的“是什么”转化成语文教材的“教什么”,从而确立起以识字、写字、朗读、积累为核心内容的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价值体系。
2.单元导语
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有学段意识,更要有指向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共性。而“单元导语”就好似一个瞄准器,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体现了编者意图,是教与学的出发点、着力点。第六单元是一组关于写人叙事的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人物的品质。单元导语在主题上立意鲜明:“从古到今,有许多品质优秀的人。有的人十分谦虚,有的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的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导语提供的信息与课文内容前后呼应,导语的指向也奠定了学习的基调:抓住“人物的优秀品质”,推敲人物的言行与内心活动。其实质就是让教材心理化,让教材更具可教性。因而,单元导语是不可忽略的备课要素。
3.文本特质
核心内容的确定要考虑学段目标、单元主题的统领,实施顶层设计,但同时要兼顾每一个文本的特质。这就好比木工制作家具时,虽“胸有成型”,但用料、美工、做法,仍需细细考究、独具匠心。一个文本有其独特的价值内涵,它的意义是在某个领域中被确定的,关键就要看教者能否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抽丝剥茧,摄取精魂。如《画家和牧童》一课,故事在塑造戴嵩这个人物时用了这样的语言进行生动的刻画:“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足见戴嵩声名远扬。再看:“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表现了戴嵩轻车熟路、深谙绘画之道,画技不凡;还有:“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画活了,画活了……”这样形象直观、立体化的语言,凸显了戴嵩画技的高超,是开启儿童理解与想象最好的媒介。好的故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折,赫赫有名的画家居然也会有出错的地方,当牧童公开指出戴嵩的错误时,大画家虚心接受的态度为故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基于文本特质的个性化的言语结构,其对比、冲突的情节铺展深入文本内核,也使得戴嵩的形象跃然纸上、深入人心。
仔细研读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都有这样意想不到的情节变化和精彩的语言描写。如《我为你骄傲》,围绕事情发展的顺序组织文脉,两张便条的构思还原了故事蕴涵的人性之美,“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很不自在”等“言语秘妙”的发现强化了儿童的内心体验,实现了现实中的我与文中的“我”的精神相遇,自然形成了对言语所蕴涵的语用意义的理解。故事,正因为有了有趣的情节才有了耐人寻味的意义。故事的核心价值在于情节和语言。
二、整合教材资源
从资源入手,领悟编者情感,是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设计有效教学的依据。本单元围绕“人物品质”,分别在导语、插图、泡泡语、课后练习以及小资料中体现了编者的价值取向。如每篇课文的“泡泡语”就是很好的对话素材。像“大画家戴嵩多虚心哪!牧童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也很了不起。”这样的对话指向人物的客观评价,体现了文本的精神主旨。“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些学习提示提纲挈领,叩击着文本的关键点,直面文本的核心内容,完全可以拎出一条统整全文主线的关键问题,从而引发认知冲突,展开言语交际。而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均围绕“朗读”或“默读”这一训练目标展开,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整合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因而,这个单元的设计落脚点为:利用“泡泡语”设置问题情境,展开对话过程,确立读、悟、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联动学生个体、语言实践与人文思想的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识字、朗读与表达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三、优化教学设计
1.情境解词:言语积累结构化
情境解词即根据词语构造规律或者几个词语间的内在联系,融合文本具体语境,借助情境化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记忆,由此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结,扩展记忆容量,促进学生的词汇积累,构建形象灵动的词语教学。
第一组词:纷纷夸赞 称赞 赞扬(选自《画家和牧童》
(1)同样是夸赞的意思,课文连续用了几个近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2)三个词语意思相近,但有一点不同,谁知道?
(3)“纷纷夸赞”表示很多人夸戴嵩,“纷纷”表示多的意思。那如果表示不停地夸奖别人,可以用AABC的词语形式说吗?
(4)齐读:连连称赞 啧啧称赞 频频称赞……
第二组词:走走停停(选自《三个儿子》
(1)你们来读,老师来演。这桶水到底沉不沉?看你们怎么读。
(2)沉吗?你从哪儿看出很沉?(学生自由交流,聚焦“走走停停”)
(3)怎么看出走走停停就是表示水很沉呢?(联系课文内容)除了关注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再看词语的结构,有什么发现吗?
(4)哦,两个叠词相加强调了水很沉很重,妈妈拎得很辛苦。我们再来想几组AABB形式的词。
(在学生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园地六”中六组同样形式的词语,指导学生读中积累)
低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对词语的理解要设法从字面的抽象解释转化成具象的演绎,让机械孤立的语词扎根文本、触及内心。如艺术化、表演式、联想式的解词方式,都试图从词语本身抽取其特点、本质或者基本的东西,联结组块,产生聚合,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积累,促进学生言语的发展。
当然,本单元识字模块也可采用情境化手段,通过课题、图片、游戏、语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并通过排列组合等游戏进一步强化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依据特点区分形近字、同音字,掌握辨析方法,提高汉字使用的正确率。
2.情境对话:言语理解立体化
案例:《三个儿子》
(1)小朋友读书真认真!那么,在课文中你看到了几个儿子?用手势告诉我!
(2)答案是一个儿子的同学,和课文中的老爷爷想到一块儿去了。看,老爷爷也是这么说的——
(出示:“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这样说,妈妈可不同意啦,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再去书中找一找,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说的?
(4)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贴关键词:A既聪明又有力气 B好嗓子 C没什么特别
(5)孩子聪明又有力气,嗓子好听,最高兴的当然是妈妈了,想想妈妈会怎么夸自己的孩子呢?(引导学生加上提示语入情入境地读)可是第三个妈妈却没什么可说,想想她此时的心情,也来加个提示语读一读。
(6)这不是三个儿子吗?明明是三个呀,你们怎么说只有一个呢?是和老爷爷一样眼花啦,糊涂啦?(不是)是被第一个儿子迷住了?(不是)是被第二个儿子的歌声陶醉了?(不是)难道是他?什么特点都没有的,是他?(是)为什么?
至此,教师由“泡泡语”延伸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在感悟“三个儿子”和“一个儿子”的矛盾与统一后,再以“议儿子”“赏儿子”“悟儿子”的大写意、叠加式的结构组织教学,顺势把情感体验引入朗读实践中,以期达到语言、表情、心理三位一体的朗读效果。在最后一个环节的“悟儿子”中,结合第8自然段的表演读,再铺设一个情境对话的玄机:“哎哟,好辛苦啊,三位妈妈,此时你心里在想什么?你看,他来了——”出示第三个儿子的做法。“明白了,明白了,你们看到的一个儿子原来就是他!此时,这位妈妈还会像你们所说的是垂头丧气地说吗?是失望地说吗?那你就在这位妈妈面前,用上提示语夸夸他的儿子吧!”自然而宽松的因势发展,集中而完整的训练主线,形成了简约而丰盈的课堂效果,为学生的言语理解提供了立体化的场景。
同样,本单元另几篇课文都可以构建情境对话的言语实践板块。如《我为你骄傲》可聚焦两张便条的内容来引发故事冲突:一张被水打湿了的便条上到底写了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给小男孩写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吗?《画家和牧童》可围绕故事结局“一个著名的画家却向一个牧童拱手致谢”来设置问题悬念,引发认知冲突,激起话语诉求。《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可创编故事结尾:当售货员阿姨再次见到小男孩时……话题的建构要不断策划“唤醒、满足与转化”学生内心需要的语文活动,这样才会扎实活泼地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语言。
3.语境推衍:言语表达整体化
语文课重在学习语言表达。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要达到规范妥帖,教材就是最好的例子。
案例:《画家和牧童》
(1)戴嵩的画技真是高超,你看,商人在称赞,教书先生在赞扬,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
(2)随机点拨:这位商人,你为什么要连说两个“画得太像啦”?(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
(3)你觉得怎样的画才是“绝妙之作”呀?(板书:绝妙之作)
(4)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夸赞他呢?别急,我们先去词语“加油站”加加油。出示其他词语——“上乘之作,神来之笔,活灵活现,出神入化,栩栩如生”,请小朋友用上这些词语夸一夸戴嵩的画,大家可以自己夸,也可以学学课文里的样子夸。
(同桌练习——指名夸——全体起立夸)
(5)看的人都在夸,这就是——(板书:纷纷夸赞)这么多人称赞他的画,可见他的画画得太好了。难怪说——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
这一个夸赞的场景从侧面烘托了戴嵩画技的卓越。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继续推衍的语境,让学生经历当下文本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怀,成功地“破译”由形式和内容组合成的语境信息,逐渐丰满对人物的认识并积累内化为有效的语言,实现言语表达训练的整体优化。
4.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试题 篇四
(1)15×3=(2)42÷7=(3)9×5=(4)28÷4=(5)12×3=
(6)35÷7(7)19×2=(8)18×3=(9)21+32=(10)19+17=
(11)28+9=(12)36+5=(13)28+3=(14)16+30=(15)28-6=
(16)13×3+20=(17)45÷9+37=(18)100-9×3=(19)80+5×4=(20)30-36÷4=
二、计算
(1)9×8+12(2)20+24×2(3)72÷8+30
(4)56-8×3(5)21+6×3(6)15-40÷5
三、脱式计算
(1)63-40+25(2)35+4×8(3)27+81÷9
(4)6×8-24(5)36÷6×4(6)49÷7+63
四、在〇填上>、<或=
(1)5×4+5〇5×4-5
(2)6+7×2〇7+7×2
(3)5×2×3〇5×(2×3)
(4)42÷6+7〇42÷7+6
(5)40-8×5〇40-8×4
(6)30-49÷7〇20-49÷7
五、列式计算
(1)7与8的积是多少?
(2)42除以6得多少?
(3)45与32的和是多少?
(4)78比36大多少?
六、应用题
(1)菜站上午进10筐西红柿,下午进12筐西红柿,一共运进多少筐西红柿?卖出11筐后,还剩多少筐?
(2)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
(3)百货商店有40台洗衣机,卖了18台,又运来20台,还有多少台?
(4)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43人,全年级有10人体育没达标,达标的有多少人?
(5)学校有8个篮球,又买来20个,现在有篮球多少个?
5.二年级第六单元测试题 篇五
案)
二十九 《礼记》一则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食(fú)自强(qiǎng)教学相长(zhǎng).(yáo)弗...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鱼、肉之类的熟食).(2)不知其旨也(味美).(3)虽有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4)教然后知困(困惑,疑难).(5)然后能自反也(反省).(6)然后能自强也(勉力).(7)教学相长(互相促进)..3.更好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A.虽/有嘉肴 B.不知其/旨也 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然后/能自反也(解析:不知/其旨也。)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好到极点的道理,不学习,就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
5.写出出自选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6.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
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
在诵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时,同学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有的同学认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对一个人成功的决定作用,是“封建糟粕”,《弟子规》中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我们没必要学习这些所谓的“国学”。
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你怎样说服他? 示例:“国学”是当时特定社会、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必然会有一些糟粕或过时的东西,但同样有着许多精华,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汲取中华文化精髓。
7.我去所在的班级准备举行一次以“教学相长”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下面几幅图中,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投影仪的底图的是哪一幅?为什么? 示例:最适合的是第③幅,该图虽无“教学相长”字样,但其内容却是师生互动,真实地体现了“教学相长”的主题,并且图中的人物面容亲切,气氛融洽,极具亲和力。
8.(鄂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活动形式二:______________ 活动形式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举行读书报告会;举行“我爱读书”征文比赛;办一期介绍名著的黑板报等(活动形式设计合理即可)(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所占比例 调查年份 调查内容 不喜欢阅读 喜欢 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用手机、电脑阅读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42% 20% 38% 32% 23% 45% 20% 24% 56% 示例:这所中学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或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喜欢网络阅读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
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示例: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
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
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有称呼、表述得体,意思对即可)02 课内精读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9.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虽/ 有 至 道,弗 学,不 知 其 善 也。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品尝,不知道它的味美。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不足,这样以后才能从自身找原因;知道了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己努力向上。
11.请用四字句概括文中所说的教与学的关系,并谈谈你对这四字原则的理解。
教学相长。
即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老师经过教学能够发现需要完善的地方。
12.本文的重点是论述“教”与“学”的关系,为什么要从“嘉肴”讲起? 文章从大家熟悉的“嘉肴”谈起,运用类比,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13.本文观点鲜明,理由充足,请你结合短文内容说说其结构思路。
作者先采用比喻从反面证明“学”的重要性,再理论阐述教学相长,以强调“师生都要学习”,最后引用名言证明教学相长的道理。
14.从这篇文章里,你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具有怎样的特点? 非常重视实践。
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03 拓展阅读 古之教者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
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⑨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⑩11此大学之道也。
记曰:“蛾子时术之。
”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礼》)【注释】①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
②塾:闾中的学校。
③党:五百户为党。
④庠(xiáng):设在党中的学校。
⑤术(suì):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
⑥序:设在遂中的学校。
⑦国:京城。
⑧学:大学。
⑨小成:小有成就。
⑩记:记言记得事的书。
11蛾子:小蚂蚁。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比年入学(每年).(2)其此之谓乎(大概).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使远处的人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理。
(2)记曰:“蛾子时术之。
” 古书上说:“小蚂蚁经常学习(衔土堆成堆)。
” 17.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学习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18.从本文可以看出儒家教育的缺点是什么? 交学问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凡是与政治无关的都算不得学问。
【参考译文】古时教学,闾中有塾,党中有庠,遂中有序,京城有大学。
每年有新生入学,隔一年有一次考试。
入学第一年考查断句的能力,辨别志向所趋;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于学业,是否乐于合群切磋;第五年考查是否敬爱师长;第七年考查对学问的见解,和对朋友的选择。
如果考查合格,就叫做“小成”。
第九年考察知识畅达,触类旁通,能遇事不惑,不违背师训,这就叫做“大成”。
像这样,就能够教化民众,改变风俗,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使远处的人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理。
古书上说:“小蚂蚁经常学习衔土堆成堆。
6.语文六年级第六单元测试题 篇六
二、形近字组词。
惹( ) 痰( ) 臀( ) 掺( )
若( ) 炎( ) 殿( ) 渗( )
三、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 )头丧气 ( )精( )神
胸有( )竹 ( )盔( )甲
目( )口呆 ( )居( )业
调兵( )将 风( )雨( )
斩钉( )铁 ( )高( )下
四、给下面的词语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俊俏( ) 全神贯注( )
端详( ) 转眼间( )
五、搭配下列词语。
六、给下列各句中加红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成直线的 ②跟地面垂直 ③挺直 ④公正的 ⑤直爽 ⑥不断地 ⑦直接,不转折 ⑧一直
1.大猴子惹得大家直笑。( )
2.高速公路又平又直。( )
3.那人直奔牛圈。( )
4.在陡直的山道上,一个挑山工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 )
5.刘胡兰理直气壮地对敌人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
6.他心直口快,把我心中的不解之谜说了出来。( )
7.她好不容易才直起腰来。( )
8.他早晨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
七、修改病句。
1.学期一开始,我就订好了学习计划和决心。
2.只要是对人民有益的工作,才应该去做。
八、翻译下列句子。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至之市而忘操之。
3.可矣,守而勿失也。
九、阅读。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画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的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绘画呢?接着他对眼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瞎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学弹琴?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避开一切喧闹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了音乐家,饮誉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个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原文已用‖线分成四段,请概括各段大意。
2.用_______画出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参考答案:
一、宝鼎、铭文、精湛、寓言、矛盾、郑人买履、昌盛
二、惹人发笑、假若;吐痰、炎热;臀部、宝殿;掺假、渗透
三、垂头丧气、聚精会神、胸有成竹、丢盔弃甲、目瞪口呆、安居乐业、调兵遣将、风调雨顺、斩钉截铁、居高临下
四、俊俏(美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端祥(观察);转眼间(一瞬间)
五、
六、l.⑥ 2.① 3.⑦ 4.② 5.④ 6.⑤ 7.③ 8.⑧
七、1.学期一开始,我就订好了学习计划。2.只要是对人民有益的工作,就应该去做。
八、1.用你的矛穿你的盾,会怎么样呢?2.等到了集市上却忘了拿量好的尺码。3.可以了,你要记着所以射中的道理,不要违背它。
7.二年级第六单元测试题 篇七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人间真情”。整个单元以主题统整语文材料, 将悟读、演读、诵读相穿插, 融品味、想象、表达于一体, 把读与写、学与玩、说与做有机融合, 活化各项训练, 增强感悟效果, 进而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美好情感,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单元目标
综合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利用课后“用钢笔描红”及练习的“写好钢笔字”和“学写毛笔字”进行书写指导与训练, 练好写字基本功;学会利用插图, 联系上下文, 借助字词典等方法体会“针锋相对、唇枪舌剑、负荆请罪、巍然屹立、天经地义”等词语的意思, 不断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相关段落, 不断提高默读速度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阅读剧本, 排演小话剧;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段、勤于搜集资料等方法, 感悟廉颇知错就改, 蔺相如顾全大局, 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品质, 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 懂得爱人就是爱己;尝试向父母表达真挚的谢意, 懂得报答, 学会感恩;习作叙事清楚, 结构完整, 练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展现人物心灵, 表现人物品质;弄清采访的基本注意点以及具体要求, 在实践中学习采访。
要点提示
本单元可安排13课时, 课时安排及要点提示如下:
1.《负荆请罪》3课时。要点提示:学会阅读剧本, 在品味人物对话中感受人物品质是教学重难点。
2.《船长》3课时。要点提示:感悟船长品质, 透过外表体会内心是教学重难点。
3.《爱之链》2课时。要点提示:紧扣“链”字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 学习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方法是教学重难点。
4.“习作2”2课时。要点提示: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 表达真情实感是习作重难点。课堂中引导学生抓细节、有条理地叙述。
5.“练习2”3课时。要点提示:“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和“口语交际”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建议
备课时, 要注意本单元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单元作为一个整体, 通盘规划和设计, 充分发挥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协同作用。
1.《负荆请罪》备课时要以“负荆请罪”为红线, 串联第一幕内容整体设计, 做到“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首先, 鼓励学生根据课题探知内容:什么叫“负荆请罪”?谁负荆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负荆请罪?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其次, 引导学生回忆 (以前学过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 剧本的一般特点和阅读要求, 激发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 入情入境地读好人物对话。边读边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情, 引领学生体悟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品质, 并带着感受品读文本, 在文与意的交融中体会蔺相如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 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第三, 帮助学生排演小话剧, 进一步体悟人物的内心活动、性格品质, 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促进语言的内化。最后, 以课堂为起点, 激发学生课后走进《史记》故事, 了解更多历史人物和事件。
2.《船长》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比较《负荆请罪》与《爱之链》, 本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想象。首先, 图文结合, 精读场面, 走进人物, 帮助学生理清船长组织自救这条明线。其次, 通过对“可怕、一窝蜂、像疯了似的、炉子被海水淹了、机器停了、20分钟、动作再快点、轮船沉没了”语句的品析, 披文入情, 理清客轮被撞后情况越来越危急、心情越来越紧张这条暗线, 并通过朗读把万分危急之情表达出来。这样, 明与暗交织, 文与意交融, 水到渠成地凸显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最后, 让学生思考哈尔威船长可以逃生吗?启发学生结合课文的重点语句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 体会哈尔威船长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神圣的使命感。也可站在船长或乘客的角度, 进行写话训练, 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展开心灵对话,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船长崇高的境界、伟大的人格。
3.《爱之链》是“人间真情”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感受爱、品味爱、升华爱是本课教学的主线, 因此, 应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情感心理需求出发组织教学活动。首先,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此基础上, 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合作研读、讨论、品析。其次, 紧扣“链”字, 让学生感受老妇人暗暗资助孕妇时涌动的暖流, 感知爱的传递, 感受爱的扩散, 感悟爱的哲理: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人人都应该给予别人帮助。最后, 结合课后习题4,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 展开想象, 唤醒学生立体的深层的爱, 进一步体会“爱之链”的含义。
4.“习作2”是极具人文性的一次真爱表达。首先, 营造爱的氛围。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让爱的芬芳浸染每个学生的心灵。其次, 生成爱的共鸣。图文结合, 朗读《雪人》, 感受作者对小雪人深深的眷恋之情。补充阅读刘丙钧的《妈妈的爱》, 进一步感受身边的父母之爱。第三, 唤醒爱的记忆。围绕“爸爸 (妈妈) 所做的一件什么事也使我特别受感动”这个话题, 想一想, 并把最感动的事讲给最信赖的伙伴听。回想昨晚直接或间接向父母表达感谢时父母的神态、语言、动作等, 选择一个细节进行片断素描, 现场交流、评议。最后, 完整地抒写爱的心声。
5.“练习2”的教学与上述教学内容不可分开, 是有机的整合。安排了以下内容:
●语文与生活
选择答案时, 要将词语放入句子进行朗读, 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语细微的差别, 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建议老师先扮演主持人“王小丫”, 鼓励学生说明选择的理由, 充分亮出自己的思辨过程。最后, 引导学生学习“开心辞典”等节目形式, 组织游戏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诵读与感悟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 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 感悟人生的价值, 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注意激发学生联系相关阅读、生活经验等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适时概括引领。
●口语交际
8.二年级第六单元测试题 篇八
【单元概述】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列强先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殖民主义道路,他们通过殖民掠夺、种族灭绝和奴隶贸易等手段,迅速积聚起巨额财富,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也带来了亚非拉地区的贫困与落后,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印度的章西女王和拉丁美洲的玻利瓦尔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课标要求】
1.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2.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知识结构】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能力提升】
1.资本积累的血腥本质。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而这些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进行疯狂的海外扩张和掠夺。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对亚非拉地区的人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这些罪行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殖民掠夺、种族灭绝和“三角贸易”。马克思曾经这样描述资本原始积累:“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印度爆发反英大起义的根本原因。
印度反英大起义发生在1857-1859年,在这个时间段里发生这样大规模的起义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各个行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棉纺织业发展更为迅猛。一方面,棉纺织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棉花作为原料,英国本土不盛产棉花,印度却是一个产棉大国。英国可以利用宗主国地位,从印度进口大量的廉价棉花。但印度本国也以棉纺织业的发达著称于世,因此不愿意把大量棉花运往英国,这就是一个矛盾。另一方面,英国棉纺织商品急需寻找市场,于是英国人就把眼光瞄准了地广人多的印度。英国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严重冲击了印度本土的棉纺织业,使印度大量的棉纺织工人失业。这样,英国和印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引发了波澜壮阔的印度反英大起义。
3.辩证地看待殖民扩张。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持续了近500年。对于这种殖民扩张,传统的看法就是“一边倒”,认为这种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阻碍了当地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比如,殖民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瓦解了殖民地的旧式经济,用强制的方式使世界日益融为一个整体,在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当然,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美化殖民扩张。
【典例解析】
例1 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些黑色货物”将会被贩卖到( )
A.欧洲 B.非洲 C.美洲 D.亚洲
解析:根据“中段航程”、“横渡大西洋”、“黑色货物”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确定这位史学家所描述的事件就是三角贸易。三角贸易分为三段航程:首先,从欧洲出发,来到非洲;其次,把黑人奴隶从非洲运往美洲;最后,卖掉黑人后把金银或工业原料从美洲运往欧洲。因此,中段航程应该是到达美洲。
参考答案:c
例2在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过程中,下列选项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掠夺殖民地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B.扩大海外贸易的规模
C.加强对本国人民的剥削
D.地处大西洋航道的中心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能准确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英国在18世纪后半期成为了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通过对印度和其他殖民地的掠夺,英国获取了巨额财富,为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的发展准备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这些有利条件,使得英国最终成为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参考答案:A
【模拟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开启了近代殖民主义狂潮”的两个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是( )
A.英国和法国 B.英国和西班牙
C.葡萄牙和西班牙 D.英国和葡萄牙
2.1700年,美国的黑人只有2.7万人,到了1820年则达到177.2万人。黑人在美国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自然增长
C.战争中难民的流亡 D.“三角贸易”
3.下列对“三角贸易”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
①使英国许多城市兴盛起来②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使非洲得到开发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三角贸易”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三角贸易”为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A.准备了雄厚的资金 B.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c.准备了充足的劳动力 D.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5.“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描述的是( )
A.英國垄断了黑奴贸易 B.英国成为了海上霸主
c.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D.西班牙对拉丁美洲的掠夺
6.下列有关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英国进行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B.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9.七年级(下)第六单元试题 篇九
第六单元
班级姓名评价____________
一、综合学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悲chuàng()沟hè()chuàng()然xián()熟
qiú()劲剽()悍阔绰()庇荫()...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妄下断语满目疮痍慷慨以赴妒忌
B.石破天惊耀目刺眼迥然不同羁绊
C.畏罪潜逃苍苍莽莽一尘不染愰惚
D.眼花缭乱豪迈犷野秩序井然观瞻
A.鸟的花冠,鸟的羽毛,鸟的翅膀与它们个性迥异的叫声相得益彰,成为大自然天造....的杰作。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B.有经验的羚羊的跳跃能力要比年轻的羚羊的跳跃能力略胜一筹。....
D.王刚同学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李梅做的好事比他有过之无不及。.....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只猫的结局,特别是第二只猫的失踪,使我家不再养猫了。
B.《斑羚飞渡》中的猎人们将羊群逼上绝路是一种极不应该的行为。
C.斑羚的这种舍弃个体生命来挽救种群的本能是在长期的生存进化中养成的。
D.《华南虎》的作者由于有过被束缚自由的惨痛经历,才对笼中虎的悲愤心灵更加理
解。
5.阅读下面《童年》的读后感,回答问题。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作者一段辛酸的童年往事。读了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这部小说使人在黑暗中看到
了光明,在邪恶中看到了善良,在冷酷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在悲剧氛围中感受到了
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童年》是一曲感人肺腑的悲歌,更是一首不屈者的赞歌。
⑪画线句子是一个病句,请把修改意见写在下面。C.他的挑战欲极强,越是进退维谷的境界,他越是兴奋不已。....
⑫三部曲中的其他两部是《》和《》。
6.默写。
①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②赵翼《论诗》一诗中表达了今人会胜过古人的两句是:。
③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④在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猫、斑羚、华南虎、马和狼,写出含“猫、虎、马、羊”的成语各一个:。⑤写出关于“马”的连续两句诗句:。
二、自主阅读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12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一狼洞其中()..
③屠自后断其股()④止增笑耳()..
⑤缀行甚远()⑥一狼仍从()..
⑦屠大窘()⑧恐前后受其敌()..
⑨顾野有麦场()⑩弛担持刀()..
8.请在下面各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动词(限一个字),概括前四段的大意。
①_____狼②_____狼③_____狼④_____狼
9.下面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屠自后断/其股B.恐前/后受其敌
C.其一/犬坐于前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0.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比较多,请写出两个。、1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③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12.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二)阅读下列语段《斑羚飞渡》,完成13—19题。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
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3.“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的含义是什么?
14.文中多次写到“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15.选文再次写到彩虹作用是什么?
16.你是如何理解结尾“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的?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7—20题。
32个未接电话
①去年12月的一天,天气非常寒冷,似乎要下雪。
②我和同班同学小华留在学校补课,直到下午3点半才离开学校。我们一路小跑着来到车站,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辆公共汽车开走了。还好,没多久,又来了一辆,我们想都没想就跳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这时,天色渐暗了,街道两旁亮起了路灯。令人惊喜的是,下雪了!我们住的城市几乎从不下雪……我们兴奋地望着窗外。在柔和的灯光下,雪花在空中轻轻飞舞,把整个城市装点得格外宁静、祥和。如果雪一直下到明天,这个城市将会变得一片银白,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想着,想着,不知过了多久,我觉得大约该下车了。定睛一看,糟了!怎么这么陌生?原来我们搭错车了!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找手机,想联系妈妈。可是翻遍了书包也没有找到,一定是早上落在家里了。更令人沮丧的是,我还不记得爸爸妈妈新换的手机号码。四下张望,尽是陌生的面孔,我有些害怕了。我和小华决定不下车,跟着车返回到上车的地方。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上车时的车站。更糟糕的是,由于下雪,我们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停运了!小华忙给家里打电话,可是她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这么晚了,我还没到家,爸爸妈妈一定很着急!我自己也急得想哭。我们俩孤零零地站在车站,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害怕,我们不停地哆嗦……
③我是一个15岁的女孩,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是那种看见客人来了就想往房间里躲的孩子。从小我就很听爸爸妈妈的话,他们也很疼爱我。爸爸妈妈在塔沃拉地区开了一家服装公司,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要到半夜才回家。因为不放心我和弟弟,所以放学后让我们直接去公司,在那里吃饭、做作业。
④去年,我上了当地一所著名的高中。学校功课很多,考试也很难。不过,为了妈妈,再难我也愿意。学校离公司很远,还好,学校附近就是车站,开往各地的公共汽车很多。平常我总是中午1点钟放学,两点钟就可以乘公共汽车到达公司……
⑤大雪还在下,这时我们已丝毫没有了欣赏雪景的心情,只是呆呆地站着。终于,小华的手机响了,是她的一个朋友打来的,问小华是否和我在一起,还说我妈妈很担心我,问我们为什么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挂断电话后不久,弟弟打来了电话,他一个劲儿地责怪我:怎么在外面呆了这么久,妈妈急得都哭了,说再不回来就要报警了。我告
诉他,我们搭错了车。晚上7点左右,终于盼来了叔叔,他先把小华送回家,然后带我回家。
⑥一到家,我马上去拿手机,手机上的来电显示让我震惊:32个未接电话!20条信息!在我没有回来的这几个小时里,妈妈居然给我打了32个电话,发了20条信息!顿时,强烈的自责让我无地自容。我哭了,我无法想象这几个小时妈妈是怎么度过的!
⑦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对不起妈妈。第二天一大早,我见到了一脸疲惫的妈妈,我流着眼泪向妈妈道歉。妈妈慈爱地说:“你长大了,以后出门一定要记得带手机。”
⑧通过这件事,我想了很多。是的,我已经长大了。也许,我要改掉的不是忘带手机的毛病,也不是记不住父母的电话号码,而是要学会应付突发事件。妈妈,请您放心吧!以后,我一定会变得坚强起来!
(原文荣获第十三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一等奖,作者为余义君,有删改)
17.选文为什么用“32个未接电话”为标题?
18.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1)从叙述顺序来说,选文的第③④语段属于什么顺序?主要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文中有关 “我”和小华被叔叔送回家这一情节只用了一句话来叙述?
19.请运用选文的相关内容,在文中的“我”和妈妈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简要分析其性格特征。
20.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和生活体验,说说选文对你的启示(至少说3个方面)。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参考答案
一、综合性学习(27分)
1.(4分)略2.(4分)C3.(4分)C4.(4分)A
5.(5分)(1)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或 读了这本书 我深受感动(2)《在人间》 《我的大学》 6.(6分)①略 ②略 ③略 ④略 ⑤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二、自主阅读(51分)
7.(5分)略
8.(4分)遇 惧 御 杀
9.(5分)C
10.(4分)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心狗肺、鬼哭狼嚎等。11.(9分)略12.(6分)言之有理即可。
13.(4分)这是一座必死的斑羚用生命组成的新生的桥。
14.(4分)通过“我”的感受来揭示和升华文章的中心意思,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15.(4分)为了渲染烘托斑羚飞渡的感人的精神。
16.(6分)镰刀头羊为种群的存续感到欣慰,为老斑羚的牺牲精神感到自豪,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它用生命给这次飞渡添上了悲壮的一笔。那灿烂的彩虹正象征了镰刀头羊的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三、拓展迁移(22分)
17.(4分)因为“32个未接电话”最能表达妈妈对孩子的担心和关爱;最令“我”自责和感动。
18.(6分)(1)插叙,补充说明家庭情况和事情的来龙去脉。(2)因为从全文的主题表达来说,意义不大。
19.(6分)示例: “我”:“为了妈妈再难我也愿意”可见其懂事;“想都没想就跳上车”“忘带手机”“记不住父母的电话号码”等可见其马虎,“流着眼泪向妈妈道歉”“决心学会应付突发事件”“变得坚强起来”等可见其知错能改、勇于自我反省;妈妈:“很担心‘我’”“急得都哭了”“慈爱地教育并未责怪‘我’”等表现妈妈的慈爱和宽容。
10.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篇十
1.选选看。
一枚(méimù) 图稿(gāogǎo) 捐献(juānjiān) 提供(gōnggòng)
二、填空题
2.看拼音,写词语。
zǒngtǒng yìchù wèiwèn dǐcháng zhèngmíng bìmiǎ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一填。
一( )邮票 一( )印刷机 一( )军官
一( )运动 一( )邮册 一( )巡回车
4.形近字组词。
枚( )避( )抵( )稿( )
牧( )僻( )低( )搞( )
5.将下列画线的词语换一个说法。
1.罗斯福总统的工作非常繁忙( )。
2.集邮者得到的最大益处( )是什么呢?
3.为了避免引起误解( ),罗斯福给设计者提了一个建议。
4.美国开展了一个捐献( )邮票慰问伤员的活动。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脉()情号()大()恍()大()
骨()同()春()花()平安()()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1、()他今天有病了,()仍坚持来上学。
2、人们()要把搭石排好,()要踏实。
3、()父母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跟他们顶嘴。
4、卡罗纳心想:()母亲在的话,()一定会来接自己了。
罗斯福还很关心美国邮票的印制,从内容到设计,他时常要亲自过问。他经手过问过的邮票有二百多套。1933年,美国决定根据一张宣传画设计一种宣传邮票。当邮票图稿送给罗斯福看的时候,他发现图中有一个人画得很像他。为了避免引起误解,罗斯福建议设计者给画面上的人物添了一点胡子。这么一改,就跟总统完全是两个人了。
罗斯福在谈到他集邮的体会时说:“集邮者得到的益处是这样的多,以至于很难讲清楚这种业余爱好的最大益处是什么。但不论怎么样,集邮所提供的欢乐,证明我们的爱好是可取的,我们得到的足以抵偿我们付出的代价。”
1.照样子,写句子。
集邮者得到的益处是这样的多,以至于很难讲清楚这种业余爱好的最大益处是什么。
……以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斯福为什么说集邮这种爱好是可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罗斯福给画中人加胡子这件事说明了
A.罗斯福办事很认真。
B.罗斯福不图虚名。
11.第六单元自测题 篇十一
1.阅读下面的语段, 给加点字注音, 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分)
朱自清的散文贮 () 满着一种诗意。它构思zhěn () 密、布局精巧, 叙事散文·感情委婉细nì () 、诚挚、真切, 借景抒情散文善于运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 重视以形传神。
2.默写 (4分)
(1) 散入珠帘湿罗幕, 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千里。
(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作者从想象的角度虚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 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两项。 () (4分) ···
A.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 趁机要挟, 宋江怒杀之, 被发配沧州, 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被判成死罪, 在江州刑场被武松救下后, 上梁山落草。
B.鲁智深原名鲁达, 因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 三拳将其打死, 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 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了佛门清规, 醉打山门, 毁坏金身, 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 高俅派人捉拿, 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
C.《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著名作家凡尔纳的代表作品, 故事主要讲述了美国人鲁滨逊在去美洲的航海途中遇到风暴, 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 在荒岛上独立生活了20多年。
D.鲁滨逊出身于商人家庭, 一直渴望航海冒险。他瞒着父亲出海, 第一次航行就遇到了大风浪。死里逃生后, 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 赚了一笔钱。第三次出海不幸被摩尔人俘获, 当了奴隶。后来, 他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船到巴西后, 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 做了庄园主。
4.下面的语段有好几处毛病, 请用规定的符号加以修改。 (不超过3处) (3分)
《我是歌手》唤醒了大家的记忆, 成名歌手为排名较劲, 甚至不少大腕也蠢蠢欲动。七名歌手在镜头前的首度“真人秀”, 被剪辑得饶有意味。不知对手是谁的茫然、忐忑等待、开口唱歌前的紧张, 都是观众们此前在晚会和娱乐节目中难以看到的。“浓浓的怀旧风”也是感动观众的一大法宝。短短三周内, 这档节目便大受追捧。
5.以下图片拍自某火车站, 图片右下角是交管部门的告示牌, 上面写着:“亲:不要停在我的誙上, 我的誙会很痛!”你认为效果会怎样?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随着《非诚勿扰》的走红, 据统计, 仅2012年一年, 新推出的电视相亲节目就达10个以上。各类相亲节目形式大多雷同, 抄袭之风盛行, 掺入了太多的功利色彩, 因而饱受诟病。请结合下列材料, 谈谈你对电视相亲类节目的看法。 (4分)
材料一:这些电视相亲节目正是利用了电视媒介传播广泛的特点, 把真实和伪真实结合在一起, 让观众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从而牢牢吸引观众。从娱乐的角度看, 适度的刺激和诱惑是合理的, 而且能够增加趣味性和新鲜性。对于普通群众而言, 娱乐性才是他们真正关注的东西。
材料二:这些相亲节目把年轻人拜金、自私、造作、享乐的爱情观、价值观一次次放大。节目中满是作秀的痕迹, 节目组人员事先埋好“非主流价值”的地雷, 等着大家去踩。而嘉宾之间的互相谩骂、羞辱, 似乎成了节目最大的看点。高收视率的背后也带来了观众和网民的负面评价和对商业化操作的质疑。对此, 作为职能审查部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材料三:这是一个容易被克隆的时代, (相亲节目多) 无可厚非。现在, 节目的问题不是形式而是内容, 我怕的就是鱼龙混杂。我是从研究的角度去看。我希望在节目中看到高质量的、有文化内涵的内容, 而不是出位的言论。节目的尺度一定要把握好。 (至于相亲节目的生命力, ) 内容好, 可以一直做下去;为博眼球, 那肯定短暂。 (赵忠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精品屋 (38分)
(一) 阅读《囚绿记》选段, 回答7~9题。 (11分)
(1) ……右。窗是圆的, 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 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 留下一个大孔隙, 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 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 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 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 我瞥见这绿影, 感觉到一种喜悦, 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 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
(2)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 两个月, 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 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 绿是自然的颜色。
(3)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 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 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 渐渐变青, 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 嫩芽, 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 巴不得它长得快, 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 我爱它淅沥的声音, 婆娑的摆舞。
(4)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 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 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 让绿色和我更接近, 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 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 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5)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 依旧攀缘, 依旧舒放, 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 超过了任何的喜悦……
(6) 可是在每天早晨, 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 一茎卷须, 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 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 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 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7)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 变成柔绿, 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 变成娇弱, 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 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 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 无亲热, 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7.哪些地方可以读出作者对绿的喜爱?请简要概括。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一方面说“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 另一方面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 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心情?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第 (1) 段中, “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 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 我瞥见这绿影, 感觉到一种喜悦, 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 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这是从侧面反衬“我”爱绿之深。
B.第 (4) 段第一句“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是个过渡句,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 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作者喜欢绿的原因。
D.“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 变成柔绿, 变成嫩黄”, 细腻地描写了常青藤颜色的变化, 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对常青藤绿色渐消的心急和怜爱。
(二) 阅读下文, 回答10~13题。 (13分)
笑的价值 (节选)
[英国]吴尔夫
有一些事物, 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 笑, 便是其中之一。因为, 笑尽管没有言辞, 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 躺卧在炉前的地毯上, 因痛哭而呜咽, 或因欢乐而吠叫, 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 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然而, 设若它放声大笑呢?设如, 当你走进房间, 它不是用摇尾吐舌来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 而是发出一串格格的笑声———咧着大嘴笑———笑得浑身直哆嗦, 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 你的反应必是惊惧和恐怖, 如同听到禽兽口吐人言一般。高于我们人类的存在物发出笑声, 我们也同样无法设想。笑声, 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男人和女人的。
笑因何而起, 我们几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 也难以说清。幽默是顶峰, 只有最罕见的才智才能登上塔尖, 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而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 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它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 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笑, 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 而人, 既不会是完美的英雄, 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了笑, 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 失去现实感。
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 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身外之物, 都不过是一种浮面的积累, 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那把割肉的利刃。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 这已是惯见的事, 而且我相信, 妇女对人的性格的裁夺, 就是到了末日审判那天也不致被否决。可见, 妇女和儿童, 是喜剧精神的主要执行官。这是因为, 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 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窒息, 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有的清晰轮廓。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恶的赘疣, 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 世俗因袭的正统, 枯燥乏味的虚套, 最害怕不过的就是笑的闪光, 它犹如闪电, 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来, 露出了光秃秃的骨骸。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性, 那些自惭虚伪不实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 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 妇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们之所以危险, 是因为她们会嘲笑, 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那个孩子, 当长辈们都朝着国王的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膜拜时, 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
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 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喜庆;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信念, 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 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
真的, 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 也没有什么比笑更难能可贵的了。
(选自《吴尔夫经典散文选》, 杨静远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 本刊有改动)
10.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倒数第二段画线的句子, 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是什么? (3分)
12.为什么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 妇女们常常遭人白眼相待?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 (2分)
A.第一段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法, 具体论证了笑“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 很有说服力。
B.作者认为, “幽默”和“喜剧”不是一回事。前者需要顶尖的智慧, 后者则十分普遍。
C.文中加点的“顶礼膜拜”的意思是, 长辈们对国王的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由衷地崇拜, 非常赞赏。
D.文章先论述了笑只属于人, 再阐述笑的起因以及怎样才能嘲笑一个人, 最后指出笑难能可贵。
(三) 阅读下文, 回答14~17题。 (14分)
阳光最多的地方
洛水
那堵墙, 是阳光最多的地方。就像一湾被截流的河, 时光暗涌, 波光粼粼。
墙很老了。爷爷靠过, 早已老去;父母靠着靠着, 也老了。人老后, 身体会出毛病, 墙也是。墙基是土夯的, 中间的青砖、红砖, 是时光的补丁和创膏贴。与老人一样, 墙的腰挺不直了, 斜拄着一根“拐杖”, 背着寒风, 颤巍巍地晒着太阳。
阳光不老, 但一个人会老, 两个人会一起老。爷爷这样老去, 父母也这样老着。阳光不锈, 那些靠在墙上晒暖的老人, 如同暗礁, 闭着眼, 在往事里沉浮;那些挤在墙角取暖的孩子, 则像不安分的游鱼, 在阳光里游着游着, 就下落不明。
我也是一条鱼, 所以每次回家, 我都会打量那堵墙, 到那里坐坐。
那里依然是阳光最多的地方。少了我, 也不曾寂寞。又一茬的孩子挤在墙角, 把阳光挤得汗流满面。老人是安静的, 闭着眼, 任阳光在皱纹里流淌。【甲】偶尔, 有孩子挤倒在身上, 他们睁开眼, 对孩子粲然一笑, 时光沿着皱纹, 哗哗流淌。
父母都在, 我就安心了。【乙】阳光里, 父亲闭眼晒暖, 母亲缝补衣服, 他们断断续续说着话, 打捞些明灭的往事。我知道, 很多都与我相关, 但我早已忘记。那些笑声、叹息、怅然和希望, 都融在阳光里, 被母亲缝进衣服, 穿在身上。这样, 无论我在或不在, 他们都不孤单。
乡人很幸运, 他们还有堵墙可依靠、晒暖。在城里, 看到那些喊冷的老人和孩子, 我就会想起家乡的那堵墙, 想起一个词的故事:负暄。
“昔者宋国有田夫, 常衣缊黂, 仅以过冬。暨春东作, 自曝于日, 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 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 人莫知者;以献吾君, 将有重赏。’”负暄, 就是晒暖。喜欢这个词和这个故事。那个田夫, 像我的乡亲, 有点笨, 有点穷, 但还好, 他们还有充裕的阳光和淳朴的心灵。那个君, 就像城里人, 聪明, 富有, 什么都不缺, 除了一堵晒暖的墙、一颗安宁的心。
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太阳, 我来到世上。”我不是诗人, 没有宁静的心, 所以我还在城乡间疲于奔走。每次回家, 我都会想起这句诗, 想起那堵墙, 想起那个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想起父母, 然后对自己说:为了看看太阳, 我回到家乡。
我挨父母坐下。看见我, 母亲笑笑, 父亲点点头, 又闭上眼。阳光静好, 渗透了所有的语言, 哪怕一句话, 也是多余。我像父亲一样, 闭上眼, 谛听阳光。阳光穿过衣服, 沿着发肤, 顺着血脉, 流淌, 膨胀, 生长……
我似乎什么都听到了, 睁开眼, 又什么都没听见。那一刻, 我终于读懂了但丁的话:“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 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
父亲睁开眼, 和我相视一笑。的确, 这里是阳光最多的地方, 也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选自《颍州晚报》, 2013年10月18日, 本刊有删改)
14.通读全文, 简要概括“阳光最多的地方”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3分)
15.文章语言清新鲜活、耐人寻味, 遣词造句颇具匠心、表现力强。联系上下文, 从[甲][乙]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做一些赏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仔细研读全文, 面对阳光与生命, 作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文章开篇直接点题, 并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那堵墙的特征, 总领全文。
B.引用“为了看看太阳, 我来到世上”是为了表明巴尔蒙特在作者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
C.文中引用但丁的“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 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是为了表达“我”用心传播、尽情歌唱那“阳光最多的地方”。
D.文章结尾部分“父亲睁开眼, 和我相视一笑”一句可以省略, 这样更简洁有味。
三、文笔展示台 (40分)
18.请以“留住”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 (1) 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 不得抄袭; (2) 除诗歌、戏剧外, 文体不限。
12.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十二
二年级的同学对识字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自主识字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识字的愿望更强。他们充满好奇心,爱玩爱动,对雪有一种向往留恋之情;同时,他们富于想象,容易进入虚拟的情境;但是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还很低,对课文蕴含的“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领悟会有困难;对话语的情感揣测能力不够,读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需要具体指导。
【设计理念】:
1、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以及猜字谜活动,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学习的乐趣。
2、用多种活动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大胆质疑,并带着问题去读书,并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3、低段教学首要目标还是识字写字,把识字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采用独立识字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降低了识字难度,增强了识字的兴趣。
4、对重点句段进行简单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语言美。
【教学目标】:
1、会认“省、店”等十个字,会写“指、接”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会认“省、店”等十个字,会写“指、接”两个字。
2、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揭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谜语,看一看,能猜出来吗?(出示谜语)
生:读,猜(雪)。
师:真棒!一下就猜出来了,喜欢雪吗?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吧!
(师板书,生书空。)
师:下雪了,多好玩啊!你们是怎么玩的?(同学回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名字就叫做《看雪》。(补充课题)快来读一读吧!
初读、识字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和新词,可要留心哦!(生读)
师:听到你们的读书声,老师也禁不住想读一读了,愿意给老师个机会吗?在老师读的时候,你们可要注意听哦,仔细听一下你画出的字词老师是怎么读的。
师:看到大家学的这么认真,这些词语宝宝迫不及待的想出来和大家打招呼了(出示词语),快来认一认它们吧!(生认读)
师:这些生字从词语里边跳了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他们的?(注意翘舌音的字和前后鼻音的字,相机指导书写“讲”和“接”)
师:这些字宝宝很想和你们做游戏,愿意带它们一起玩吗?
(做猜字游戏。游戏1、老师说:“我们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你知道我们是谁吗?”“我们是翘舌音的字,把我们找出来吧!”
……游戏2、指名站起来转过身,师指一个字他来猜,如猜错大家一起说:“错错错,不是x”,如猜对,一起说:“对对对,就是x”。
师:生字宝宝们玩累了,回到了它们各自的家里,再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词语)
再读理解
师:刚才大家的问题非常好,请你再把课文读一读,能不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掉?(生读)
师:出示问题“1、谁想看雪?2、在哪里看雪?3、看到了怎样的雪?”指名说一说。
师;知道台湾在哪吗?在地图里找一找(课件展示中国地图),介绍台湾省。
师:刚才的问题你是在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1、2)?读一读吧!
师:北京的雪是怎样的?(生说,课件展示)
师:雪景真美啊!你们的读书声仿佛把老师带进了一片冰雪的世界,老师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堆雪人、打雪仗的热闹场景,请你们再读一读这一段,注意最后一句感叹号的语气。师:“地上铺着雪毯和树上披着银装”该怎么理解?(“地上铺着雪毯”是一个比喻句,把雪比作毯子。我们还可以把雪比作什么呢?“树上披着银装”先把雪比作一件银色的衣服,一个“披”字又把树当作人来写。)
师:北京的冬天这么美,这么热闹,真想让台湾的小朋友现在就过来感受一下。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儿歌吗?(出示儿歌)就把它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束语吧!
作业
认读生字、新词。
如果台湾小朋友来到我们这里,你会怎样给他们介绍我们这的美景?
13.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英语试题 篇十三
2. 卷I答在自行准备的答题卡上;答卷Ⅱ时, 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卷I (选择题, 共70分)
听力部分 (1×20分)
Ⅰ.听句子, 选出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
1. A. pull B. push C. watch
2. A. 8654905 B. 8654095 C. 6854905
3. A. sit down B. look down C. come down
4. A. I was better. B. I was sick. C. I was full.
5. A. The teacher needs help
B. The teacher is in the office.
C. Someone is taking the books to the office.
Ⅱ.听句子, 选出该句的最佳答语。
6. A. All right. B. Me, too. `C. You’re welcome.
7. A. A little, please! B. Tea, please. C. Yes, please.
8. A. That’s true. B. Let’s go. C. Oh, have fun!
9. A. It’s interesting. B. It’s delicious. C. It’s boring.
10. A. It’s sunny. B. I’ll take it. C. I hope so.
Ⅲ .听对话及问题, 选择正确答案。
11. A. A red skirt. B. A white shirt. C. A white skirt.
12. A. To a zoo. B. To a lake. C. To a mountain.
13. A. It’s summer. B. It’s autumn. C. It’s winter.
Ⅳ. 听短文、对话和问题, 选择正确答案。
16. What is Mrs. Li doing when it begins to rain?
A. Talking with others. B. Working in the fi elds. C. Shopping with her friends.
17. How do people feel when they see Mrs. Li?
A. Happy. B. Surprised. C. Nervous.
18. How do animals and men get their food?
A. By drinking water. B. By enjoying air and sunlight. C. By eating plants and other animals.
19. What do the fl owering plants have?
A. Roots, stems, leaves and fruits.
B. Roots, stems, leaves and fl owers.
C. Roots, stems, leaves, fl owers and fruits.
20. How many non-fl owering plants can you see around us?
A. Few. B. No one. C. A lot.
笔试部分 (50分)
V.单项选择 (1×20分)
21. Would you like _________ water?
A. a B. an C. any D. some
22. Mary, keep away from the fi re, _________ you will get burnt.
A. or B. so C. but D. and
23. There are _________ apples in the basket.
A. little B. a little C. much D. a few
24. Can you see the boy _________ on the grass?
A. lied B. lies C. lying D. to lie
25. How does this weather make him _________?
A. feels B. feel C. feeling D. to feel
26. _________ is diffi cult to climb the tall tree.
A. It B. This C. That D. One
27.–My daughter ate a lot of ice cream.
–Yes, _________.
A. so did she B. so she did C. so she was D. so was she
28. Thank you for _________ the show.
A. join B. joins C. to join D. joining
29. Neither he nor I _________ wrong.
A. be B. is C. am D. are
30. Sometimes Kate _________ skating in winter.
A. go B. goes C. going D. gone
31. He has been in China _________ two years.
A. since B. for C. at D. to
32. _________ sleep too late. It’s bad for your health.
A. Do B. Don’t C. Not D. Please not
33. _________ people visited China 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A. Million B. Millions C. Millions of D. Million of
34. It is not a good place for an animal _________.
A. lives in B. live in C. to live D. to live in
35. When somebody is in _________, you should help him.
A. danger B. dangerous C. safe D. safety
36. –_________ did you stay there?
–We stayed there for about fi ve years.
A. How much B. How often C. How long D. How far
37. The sun _________ when we got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A. rise B. rose C. was rising D. is rising
38. –_________ we meet at the park at 7 o’clock?
–OK! See you later!
A. Can B. Shall C. Must D. Do
39. The children _________ the farm tomorrow, aren’t they?
A. visited B. will visit C. would visit D. are going to visit
40. If you __________, you’ll improve yourself soon.
A. study hard B. will study hard C. don’t study hard D. won’t study hard
Ⅵ.完形填空 (1×10分)
41. A. worse B. worst C. better D. best
42. A. on B. at C. in D. from
43. A. a little of B. a few of C. many D. much
44. A. make B. made C. makes D. making
45. A. slow B. slowly C. quick D. quickly
46. A. move B. moves C. moved D. moving
47. A. faster B. higher C. fast D. high
48. A. call B. called C. calling D. calls
49. A. in the front of B. in the middle of C. at the back of D. on the top of
50. A. Another `B. Other C. The others D. The other
Ⅶ.阅读理解 (2×10分)
A
The sun is always shinning. But it can only shine on one side of the earth at a time. When the sun is shinning on one side of the earth, it is night on the other side.
At night, you can see the stars. The stars are in the sky all day. But the light from the sun is so bright that you can’t see them in daytime. When nights come, there is no light, and the stars are bright enough to see. The stars look very small. But some of them are even bigger than the sun. They look small because they are so far away from you. Big things look much smaller when they are far away. The sun is closer to the earth than other stars, so it looks bigger.
51. When it is night, the sun ____________.
A. doesn’t shine B. shines for a short time
C. disappears ( 消失 ) D. shine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earth
52. We can’t see the stars in the sky in daytime because ___________.
A. there are no stars there
B. the stars are much smaller than the sun
C. the bright light from the sun makes them not seen
D. the stars come out only at night
53. The stars look small because they ____________.
A. are far away B. are small C. have no light D. are in the sky
54. Small things may look ____________ when they are closer.
A. bigger B. small C. near D. far away
55. The sun looks bigger than other stars because ____________.
A. it’s bigger B. it’s far away in the sky
C. it gives much bright light D. it’s closer to the earth than other stars
B
People’s likes and dislikes are different, so they have different ambitions. Now let’s look at the following characters’ likes, dislikes and ambitions.
56. What does Jim want to be?
A. A worker or a teacher. B. A model or an accountant.
C. A salesman or a detective. D. A doctor or a social worker.
57. Who doesn’t enjoy working in the same place?
A. Larry. B. Anita. C. Jill. D. Maria.
58. Who wants to be a teacher or a nurse?
A. Anita. B. Jill. C. Maria. D. Jim.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Jim likes working nights and weekends. B. Jill doesn’t like being in noisy places.
C. Maria enjoys wearing different clothes everyday. D. Anita really likes doing things with her parents.
60.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stand”mean in the passage?
A. 忍受B. 站立C. 理解D. 想象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英语听力部分
考生注意:该试卷听力部分共有四道大题。请你听完录音后将所选答案的对应标号填入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 (停顿5秒……)
现在是听力试音时间。 (停顿5秒……)
W: How do you do?
M: How do you do?
W: What’s your name?
M: My name is Tom.
W: How old are you?
M: I’m 13 years old.
试音到此结束。 (停顿2秒……) 听力测试现在正式开始。
第一题 : 听句子 , 选出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 . 下面你将听到五个句子 , 每个句子读两遍。请你听完句子的第二遍朗读后, 从各小题所给出的A、B、C三个选项中, 选出包含所听信息的选项。 (每句重复间隔2秒, 每题间隔6秒)
No.1. Let’s push the chair under the desk.
No.2.We can meet on the Internet. My QQ number is 8654905.
No.3. It’s dangerous in the tree. Please come down.
No.4. I went to the doctor and he gave me some medicine.
No.5. Well, I really need someone to take these books to my offi ce.
第二题:听句子, 选出该句的最佳答语。下面你将听到五个句子 , 每个句子读两遍。请你听完句子的第二遍朗读后, 从各小题所给出的A、B、C三个选项中, 选出该句的最佳答语。 (每句重复间隔2秒, 每题间隔6秒)
No.6. Thanks for helping me.
No.7. Which do you prefer, tea or coffee?
No.8. It’s a nice day. I’m going out with Allen this afternoon.
No.9. Why do you like science?
No.10.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第三题:听对话及问题, 选择正确答案。下面你将听到五组对话和问题 , 每组对话和问题读两遍。请你听完对话和问题的第二遍朗读后, 从各小题所给出的A、B、C三个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 (每组重复间隔2秒, 每题间隔10秒)
No.11. M: What should I get my sister for her birthday?
W: You can get her a skirt.
M: What a good idea! I could give her a white one.
Q: What will the man give his sister for her birthday?
No.12. M: What fi ne weather! Let’s go somewhere today!
W: Good idea. But where shall we go? The zoo?
M: No. I don’t want to go there. How about boating on the lake?
W: OK. Don’t forget to take your cap and sunglasses.
Q: Where will they go?
No.13. M: What about going out and making a snowman with me, Jenny?
W: Why not? I’d love to. When? Right now? I can’t wait.
Q: What season do you think it is now?
No.14. W: Bill, look at that cup with three legs. It’s strange.
M: Yes, it’s very beautiful. Let me take a picture of it.
W: No. Look at that sign. I don’t think it is allowed here.
M: OK, I won’t.
Q: Which sign did they see?
No.15. M: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W: Yes, please.
M: What would you like, bread or hamburgers?
W: Neither. I only want sandwiches.
Q: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eat?
第四题:听短文, 选择正确答案。下面你将听到两篇短文和五个问题, 短文和问题读两遍。请你听完短文和问题的第二遍朗读后, 根据其意思, 从各小题所给出的A、B、C三个选项中, 找出正确答案。 (每组重复间隔2秒, 每题间隔12秒)
下面请听第一篇短文并回答第16—17题。
Mrs. Li is growing vegetables in the fi elds. Soon it begins to rain. Mrs. Li stops working and wants to go back home. Just then she sees her son Xiaohan running to her with something. It is her raincoat! But Xiaohan forgot to bring his own raincoat. They have to go home in one raincoat. Some people are surprised when they see Mrs. Li and four feet. When Xiaohan comes out of the raincoat and says “hello”, they all laugh.
Question No.16. What is Mrs. Li doing when it begins to rain?
Question No.17. How do people feel when they see Mrs. Li?
下面请听第二篇短文并回答第18—20题。
Animals and men get their food by eating plants and other animals. Plants can make food from air, water and sunlight. There are two main kinds of plants: flowering plants and non-flowering plants. Flowering plants have roots, stems, leaves, fl owers and fruits. Almost all the trees around us are fl owering plants. So we can see few non-fl owering plants around us.
Question No. 18. How do animals and men get their food?
Question No. 19. What do the fl owering plants have?
Question No. 20. How many non-fl owering plants can you see around us?
【二年级第六单元测试题】推荐阅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07-05
二年级第六单元测试卷06-21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07-08
二年级语文二单元测试12-10
六年级科学二单元测试10-09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六单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11-17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的教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