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意象大搜索

2024-06-17

中国诗歌意象大搜索(精选5篇)

1.中国诗歌意象大搜索 篇一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

台湾诗人余光中有着深深的中国的情结,他的《等你,在雨中》这样写到“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火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中国是泱泱诗国,“黄昏、细雨、蛙鸣、蝉声、红莲”这些带着浓重古典风味的意象是余光中对中国文化的记忆,是他苦苦守候的诗魂,是他对大陆母亲永世的乡愁,古典诗歌意象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私语,秘语,心语。

今天,我们试图对古典诗歌里常出现的黄昏、月亮、红莲、柳、落花、雨、梧桐、玉、芭蕉、梅、杜鹃等意象作深情的阐释,让冷清空旷的古典殿堂,回响着追溯人类古老的记忆和情感的悲风,让我们畅游民族精神的悠悠天地,接近心灵和智慧,让夜雪山深明烛秋音,黄昏细雨娓娓道出强烈的美感与悲怆,让我们用中国人的心灵,中国人的耳朵去感悟倾听从河洲水湄就唱响的心音。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那是我们的先民的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历经500年岁月的淘洗,洗尽了铅华,洗尽了岁月的风沙,它拥有诗的清雅,有经的深邃,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起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出的歌。《诗经》开辟庄严的现实主义一脉,“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代文人没有不被其照耀,濡染的。

战国时代在美丽的南中国,在楚文化的蕴育中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二部诗集,它就是风华绝代,惊采绝艳的,神秘浪漫的《楚辞》。《诗经》和《楚辞》双峰对峙,二水分流,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风骚”一脉,于是中国诗歌走过汉魏,走过唐宋,走过元明清,从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到最后一位古典浪漫主义诗人龚自珍,中国古典诗歌百转千回,摇曳生姿,灿烂氤氲,有着千年的美丽,千年的忧伤,千年的沧桑,千年的雄奇。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感情,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讲究“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讲究“含蓄凝练”,“朦胧蕴藉”,“风流婉约”,“妩媚宛转”,讲究“言有尽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

因此,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内蕴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那么什么是诗歌的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中就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说法,诗的意象手法的实际运用,则应该还在意象理论形成前,相传舜禅位给禹时,与群臣一起高唱《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就是一首纯意象诗,也是用途最早的意象诗,它娴熟地运用着意象,以祥云灿烂,延绵不绝,日月光辉,永驻人间,象征国运昌盛,教化广运而久长,以寄讴歌与祝福之意。

而我们从古诗文中所见的典型意象,都是经过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在继承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及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意象,在诗人的眼里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风霜雨露都浸透着人的情感,都能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给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

三、第一、五千年明月

月亮最早的意象是什么?

1、月亮是个传统的诗歌意象,大诗人李白醉中抱“明月”而随逝水,这个传说隐喻了月亮和诗歌理想的生死不渝。月亮又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崇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温馨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的世界的失意与忧伤。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给月亮一个女性化的象征意象,月亮代表的是母系社会理想。

2.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

3. 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

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把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征物。这不正标志着在人们意识的深层,月亮总是母系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征,因而每当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之时,月亮便成为家园的精神的寄托了,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这样又引发了亘古一月两地相思和思乡的主题。

4、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

5.月亮的永恒和盈虚的循环变化,让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

面之间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亮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和雄浑高古的审美境界。

6.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为一种飘逸的风范。

7.女人似水如月,月的婉约正是女性美的象征。

附:咏月名句

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3.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4.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

5.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

6.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7.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

8.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

9.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

10.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第二、流水落花春去也——花意象

诗歌是人的思想与情感的浓缩,自然界中的事物经由人的思考而成为诗歌意象,必然打上人类情感的烙印,花在一个春天完成从盛开到凋落的生命周期,提示着四季循环,暗示着年光流逝,这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给诗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诗歌中对落花的感慨,可以归结为对美丽凋零的哀伤,花木凋零,美人迟暮。

花开又落,春来春去,引发了多少年华消逝的感慨,引发了多少光阴似水的人生感叹,青春难再,生命难再,岁月难再。李商隐也曾写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一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转瞬间,穆王不再,天人阻隔,生死阻隔,转瞬间生命蒸发般的消逝,这是一曲人生苦短的挽歌,早在先秦典籍《左传》里就有:“春,女悲”之说。

附:

1.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诗经》

2.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

3.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张若虚)

4.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

5.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红楼梦》)

6.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付与断井颓垣(《牡丹亭》)

第三、雨过黄昏花易落——黄昏意象

日暮黄昏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自然景观,是由光明到黑暗,昼夜交替的一个特定时空,出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黄昏已不再是简单的一段时间和相关景色的再现,而是积淀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凝结着诸般特定情感与生命意识的原型意象。

“伤心感物”本来就是中国文艺一种悠久的传统,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对时间的咏叹从来就是中国诗人最喜表达的主题之一,千百年来,人们感受黄昏,描写黄昏,在黄昏时的各种景物身上融合了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深奥底蕴的观照和领悟,记下了人生的欢乐和痛苦,黄昏,早已被情感化,心灵化了,这感伤的时刻伴随着感伤的季节,打造了中国古典诗词最动情的时间亮点。

附:

a)日之夕矣,牛羊下来(《诗经》)

b)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c)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

第四、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意象

北宋的林和靖为梅所动,一生未娶,以“梅妻鹤子”自诩,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十四个字清绝出世,艳冠古今,咏梅的无人出其右。

盛唐也有一女子,名叫江采萍,她爱梅,也爱得痴绝,她就是唐玄宗的梅妃,她出身福建,在入大明宫后,在宫前遍植梅花,建赏梅亭,作梅花赋,后来……梅妃失宠,牡丹一般香艳的杨玉环三千宠爱集一身,梅妃入冷宫后又化作梅树下一抔艳骨。

宋朝人爱梅,蔚然成风,中原故国的沦丧,江南一隅的苟安,使得南宋文化人,对顶风傲雪、孤傲白洁的梅花有着难舍难分的宿命般的爱,陆游走在沈园里慨叹“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一生留下了一百三十七首咏梅诗,梅是南宋人的难以拆解的心结。

《红楼梦》中的妙玉的栊翠庵庭中红梅怒放更象征了妙玉的超绝出世。

在古典诗词里,①梅是报春的使者,②贞洁的君子,③诗人自咏的寄托,④思乡怀人的信物。

附:

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2.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3. 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辛弃疾)

4.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5.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陈亮)

6.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

超尘绝俗冰清玉洁的梅花,古代的文人学士引之为知己,志士仁人比之以自况。当今之世,滚滚红尘,让我们心怀梅的傲骨,体含梅的幽香,梅花,从古至今仍然傲立在天地之间,惊喜那依旧朝拜它的眼睛,咏梅的杰出词章仍然洋溢着它不灭的芬芳,薰香中国诗歌的史册,在众生的心头,在华夏山水之间传扬。

第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意象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其原因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的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中的《采薇》是最早的咏柳诗,“依依”尽杨柳之貌,简直是精准传神到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地步,以依依的杨柳来象征离时恋恋不舍,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

从此“柳”的丰姿就摇曳在唐诗宋词里,多情妩媚,百转千回,而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

附: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2.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

3.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5.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

6.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

第六、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杜鹃意象

杜鹃究竟蕴涵了怎样的意义呢?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春夏季节,暮春时刻,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悲伤之情顿生。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鸣,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也因此蒙上了神话色彩,寄托了诗人伤感和无尽的哀怨,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当作一种悲鸟,当作悲愁的象征物了。

例:

1.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李白)

2.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葬花辞》)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

4.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王昌龄)

6.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

第七、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草意象

疯长的野草也成了诗人无尽的离恨的象征。伤时感物本来就是中国文艺一种悠久的传统。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于是暮春的草长成了愁的象征,天涯中有几多离思。

例:

1.昔盛今衰的见证:

彼黍离离,彼麦之苗。(诗经)

2.最多情的草: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

3.绵绵无绝的离情: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

4. 最迷离的情愫:

试问闲情都有几许,一川烟草,满成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5. 最无奈的离情: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

第八:却话巴山夜雨时——雨意象

从仓颉造字时,雨已有了人的泪,于是苦雨凄风中,构成了中国诗歌中凄美伤情的一幕,雨绵绵密密,淅淅沥沥,弥漫了夜空,与羁旅之愁交织出唐之情,宋之韵。

例:《诗经》的雨: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

唐朝的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宋时的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蒋捷)

第九:千古文人侠客梦——剑意象

千古文人侠客梦,千古文人英雄梦,“投笔从戎”,“一书一剑走江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数不胜数的成语再现着这种心境。

屈原的自画像是“带长铗之陆离兮”,司马迁是侠之大者,在煌煌巨制《史记》中他大书游侠情怀,李白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曹植用“白马少马”状写自己深深埋藏得英雄梦,金庸金大侠更是用一支生花妙笔为天下文人代言,剑是侠气的灵魂。

例: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余光中)

小结: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作者 李叔同,中年皈依佛门,号弘一)

古典的意象仍生长在当代人的心里,那么鲜活,那么深情。弘一大师李书同用最经典的传统意象状写了横绝百代的离别。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扶柳、笛声、夕阳,蓦然回首那古老的意象,深情的符号早以深深的镌刻在我们的灵魂的底片。无须想起,因为从未忘记。古老的意象早已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这就是我们的母语,曾经“天雨粟,夜鬼哭”的母语,历五千年风雨而不衰的母语,最后,让我们千百次的说,“大陆是我的母亲,纵使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这片后土。”

2.中国诗歌意象大搜索 篇二

一、梅花——高洁孤傲的象征

梅花,迎寒早开,美丽脱俗。梅之美,在于它高洁、孤傲、坚忍不拔、卓尔玉立的形象。它的品格,是中国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它的气质,是中国诗人高洁脱俗的写照。如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以梅花的冷艳幽香、卓尔玉立自比。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梅花的劲节自比。

二、杨柳——惜别怀远的象征

据《三辅黄图·桥》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由于“柳”“留”二字谐音,古以此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如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以“宫墙柳”喻唐婉,抒发了两人离别后再难相见,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诗中的“柳色新”衬离愁别绪之重。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少妇因见杨柳而想起当初与丈夫分别时折柳送别的情景,怅想丈夫久去未归,而自己却青春渐逝,顿生悔意。

三、菊花——傲然不屈,恬然自处的象征

菊花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欺霜傲雪,艳于百花凋零之后,不与群芳争列,在诗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菊象征自己高尚纯洁的品行。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的远离尘俗,洁身自傲的情怀。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四、青松——刚正节操的象征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青松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因此常常看作是刚正节操的象征。如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此句激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五、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在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的冷雨打在梧桐上,凄苦之情可想而知。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时借黄昏时雨打梧桐之景,表达女主人公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

六、竹子——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

竹子,它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挺拔,所以在古典诗歌中,是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诗人借竹言志,托竹寓情,表达哲理。如苏轼《绿竹筠》:“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表达了文人士大夫的清高脱俗。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艰难,蒸蒸日上的个性。

七、寒蝉——清高悲凉的象征

古人以为蝉靠饮露为生,故把蝉视为“高洁”之虫。秋蝉命折旦夕,一番秋雨后,蝉声若断若续,因此蝉又成为悲凉的代名词。如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诗闻蝉声起兴,借秋蝉自喻,表达自己在狱中浓浓的思乡之情。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借凄苦的蝉声来渲染离别时的愁绪。

八、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

古神话中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杜鹃的叫声凄惨,因此古诗中杜鹃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借杜鹃哀鸣之声烘托朋友迁谪远地而产生的凄苦之情。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发出凄厉的叫声,使人不禁思念亲人,伤心欲绝。

九、其他意象

1. 以“燕子”“莲花”喻爱情,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2. 以“鸿雁”写乡愁,如“夜闻归雁生乡里,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

3. 以“笛声”写思乡,如“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5. 以“梅子成熟”喻少女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春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6. 以“骏马”喻志向,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7. 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8. 以“杨花”写离情,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3.中国诗歌意象大搜索 篇三

关键词:古典诗歌 意象 文化审美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语言艺术,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已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从文化的视角去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文化蕴涵,关注古诗词中文化的作用,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国古典诗歌。

一.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中的文化审美心理

在中国古代诗学中,意象一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范畴,孔子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可见意象艺术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与基础,简单地说,“意”是诗人的思想感情,“象”指客观的景或物,意象即寄托诗人主观情感和审美思想的客观物象,也就是说,只有意与象的完美融合才为意象。

意象的大量运用,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总要反映一定的生活内容,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感受、情绪、情感和精神,并且这些情绪、情感、精神大多是通过客观的物象,也可以说是景来传达的。瑟瑟秋风浸透悲凉之感,依依杨柳牵动惜别之情,月映大川萌动思念之心,登高望远引出生命之忧,江海河流涌动哲理之思……凭借秋风杨柳月亮的意象,今人得见古人之心,今人得享古人之意。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意象所传达的这种心灵信息的交流是建立在民族心灵相通、共同的物质生活和共同的文化生活的基础上的,因此,我国古典诗歌意象中民族文化传统必然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是时间上的传承与延续。也就是说,我国诗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有着特定意义的典型意象,如杨柳、月亮、松、梅、竹、菊等等,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传达出一种活的心理、精神力量,不但为古人所吟咏,同时也为今人所传唱,甚至还会为后人所高歌。另一方面是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和价值观念。夏丏尊先生在其《鸟与文学》序中说,一盆芬芳的蔷薇与一枝枯瘦的梅花在中国与西洋趣味的不同,蔷薇在西洋原是有长久的文学背景的,在中国究不能与梅花并列;如果把梅花放在西洋的文人面前,其感兴也当然不及蔷薇。并且说,“民族各以其常见的事物为对象,发为歌咏或编成传说,经过多人的歌咏和普遍的传说以后,那事物就在民族的血脉中,遗下某种情调,呈出一种特有的观感。这些情调与观感,足以长久地作为酵素,来温暖润泽民族的心。”在我国古典诗歌中一些传统的特定意象,通常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他民族所不能翻译共喻的。

二.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教学应该把握的几点

基于以上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文化审美心理的分析,对于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教学,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承传与创新相结合

文化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任何民族的文化生生不息,不断承传又不断发展,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历史的延续性,又具有时代性和历史的进步性。从发展的过程来看,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和自我更新的过程。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中蕴涵的民族文化同样如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这也就决定了从文化的视角看,承传与创新应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教学的方向。众所周知,教育对文化发挥着选择、承传、发展和创新的功能,古典诗歌意象中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古代诗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思维结晶,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情感、心灵意识、审美价值等,古典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汲取这些文化的精华,认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受到熏陶、浸染,从而完成对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并使之在新的时代里发扬光大,在创造性的转化中古为今用,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生活,服务于当今的社会。

2.审美与教化相结合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一项突出的任务,初高中教材中增加的大量文言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着我们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意象中的民族传统文化渗透了各种美的因素和人文精神,如自然山水、自然现象的壮丽秀美,人的社会实践的本质力量,人内心的情感、品格等。雎鸠是美好的鸟儿,《诗经》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此来抒写美好的爱情;“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乐府诗中用孔雀起兴,代表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李白《静夜思》月意象那浓浓的思乡之情,令人回肠荡气。蝉栖于高枝,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而其所喻之人品,则有“清”、“廉”、“信”、“俭”之德,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的高洁清灵之气扑面而来。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登高”极易引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种揪心痛苦惋惜的短暂的生命意识令人悲感无限……这些美的要素和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已深入人心,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它们犹如一扇扇窗户,展示着人类精神的奇妙天地。因此,毫无疑问地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要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积极因素,让情感之美、哲理之美、人格之美、思想之美放射出无穷的魅力,让学生在熏陶、感染中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发展健康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3.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从文化的视角把握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教学,首先是由诗歌意象的特点决定的。“心镜万象生”,意象是注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通过以象显意,在自身的知觉范围内显示大于自身、超越自身的指向更为深邃、内在的精神境界,达到感性形式和理性内容的高度统一。它既给人以具体的美感,同时又启迪着人们去作深沉的理性思考和探求。因此,对古典诗歌意象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既离不开感性的把握,也离不开理性的探求。其次,由文化的濡染与熏陶决定的。著名的文化学家皮尔森说过:“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习得、积累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文化学上称之为濡染或濡化。濡染或濡化是一个由外而内逐渐内化的过程,它最终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渗透。从文化视角来看,古典诗歌意象的教学应该就是这种文化的濡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获得心灵的顿悟,文化的智慧,达到感性与理性的融合统一。如陶渊明诗歌中“秋菊有佳色,挹露掇其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菊”意象,如果我们让学生在深秋去看看迎风怒放、枝枝娇艳、朵朵超凡的遍布野外的菊花,再想想“菊”意象中的东篱老人,学生浮躁的心灵能不得到净化?又如张若虚“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中的“江、月”意象,如果让我们的学生在月明之夜,遥望天际那一轮清辉玉盘,学生自然会在无限的时空中与千年以前的祖先心灵呼应遇和,从而引发对人生的深沉思考,获得一种面对现实和未来的自信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水意象 篇四

一、爱情的阻隔物

水始终在人类文化心理中扮演着可爱又可恨的角色。人的生活离不开水,古人选择住处更愿择水而居,水边也是青年男女相会的地方。但是水又会给人带来灾难,它还给古人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这首诗把男女相恋的艰难追求放入河水阻隔意象中进行描写,再以秋天的凄凉加以衬托,就创造出一个扑朔迷离、凄清感伤的艺术境界,在那秋水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画面里,蕴含着无穷无尽、难以言传的中国文化情韵。《迢迢牵牛星》则描述了另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与织女为天河所阻,望眼欲穿,虽有七月七日鹊桥相会,但“忍顾鹊桥归路”。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有情人不能相依相守,古往今来,不知曾经打动过多少读者。水不仅装点了客观环境,而且也使相恋的人阻隔重重,尝尽相思之苦。

二、万物依附的母体

崇拜自然之物,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之一。诗人寄情山水,讴歌自然之美,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和社会理想,创造出独特的审美艺术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在他的《观沧海》中写出了大海的宏伟浩大: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掀起层层巨浪,而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仿佛是万物依附的母体一般。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话桓凯旋时所作,这种波澜壮阔的气势,艺术地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借助水来写雄浑阔大的意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潮起潮落,江海一色,海天相接,明月似乎是从海潮中涌出。张照的《观海》“乾坤浮一气,今古浸双丸。”大海似把天地一切融为一体,日月映于大海之中,有如双丸浸在水中。杜甫在他的《登岳阳楼》诗中则更胜一筹。“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广袤数千里的吴、楚大地在此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薄!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壮丽。从这气象万千的画面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胸有丘壑、心存天下的博大胸襟。

三、剪不断的愁绪

流水与愁绪有着相似的状态,恰如李白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所描述的。流水不停,愁绪难理,用有形的流水表达无限的思绪,既增加可感性和表现力,又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骆宾王的《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歌颂了荆轲刺秦王的悲壮牺牲精神,表现了对爱国壮士的深情缅怀和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鱼玄机的《江陵愁望有寄》“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晏殊的《清平乐》“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长流不息的江河水啊,你奔流而下,有谁知道这离别的愁绪呢?严仁的《鹧鸪天》“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温庭筠《忆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你看那悠悠江水,恰似绵绵的离情别绪。李清照的《一剪梅》更是把这无奈的相思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借助水的意象不仅可以抒发相思之苦,而且可以表达思乡之情。秦观的《望海潮》“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柳永的《八声甘州》“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都表现了游子滞留他乡,看到滔滔不息的江河水,盼望着万里归程的复杂心情。从古至今,英雄无用武之地是忧愤之愁;思念而不得见是相思之愁;漂泊异乡而不能团聚是思乡之愁……这纷繁复杂的愁绪是内心的,不易触摸的,而运用“水”的意象,就外化为读者可以感知的了。

四、流逝不返的时光

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少用抽象的时间词去表现时间的变化,往往是用具体的视觉意象来表现的。江河水长流,时光不停留,往往能够产生启迪、联想的作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看到奔流不惜的江水,容易多愁善感的文人们总有一种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被贬离开繁华的京城,被迫栖身他乡异地,虽然担任那里的地方官,但是看见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想到自己已到暮年,壮志未酬,蹉跎岁月,也同样发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慨叹。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在《将进酒》中发出这样的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慨叹。诗人感慨流水不回头,青春不在来,治国安邦的政治理想还没有实现,自己已经不在年轻,面对无奈的现实社会,只能留下无尽的伤感。南唐后主李煜旦夕间由万人称颂的君王变成阶下囚,物是人非,繁华逝去成一梦,如流水落花逝去,已成永别!《浪淘沙》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叹惋;《虞美人》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感叹,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的春江水啊,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恋和对未来命运的茫然。

五、跳动不止的音符

5.中国诗歌意象大搜索 篇五

意象主义是发生在1909年至1917年间 , 反对浪漫主义和后浪漫主义诗风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意象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找到了灵感源泉 , 敏锐地把握了中国古诗的画意 :直接呈现当前画面。意象主义同样注重意象的直接呈现,强调诗歌要展现足以打动读者的意象。通过借鉴中国古诗的表现手法,意象主义诗人成功地将中国古诗中的艺术因子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 从而改革了传统英美诗歌 ,开出了意象主义的硕果[1]。

2. “点染法”:意象主义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吸纳与借鉴

“点染”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技法,即“画的主体用点笔或清晰的线条勾出,背景用染笔出之,点缀景物与着色晕染,谓之点染”[2]唐诗宋词中“点染”手法的运用是对绘画技法的借鉴吸收,“点”即点明情感道理 ,使读者了然于胸 ;“染”即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道理。

中国古典诗歌的“点染”艺术,符合意象主义诗人的诗学主张,成为他们学习的典范,许多意象主义诗人因此创作出意象生动、语言凝练而意味深远的诗歌。值得注意的是,意象主义诗歌虽然借鉴了中国古诗“点染”的表现手法,但由于文化的异质性和意象主义诗人的创新 , 两者在审美效果上呈现出明显差异。

3. “点染”法在中国古典诗歌和意象主义诗歌中的审美表现

“点染”法在唐诗宋词中的运用有一定规律,点与染之间的关系亦灵活多变,包括先点后染,先染后点,开头一点、通篇皆染,通篇皆染、篇末一点,点少染多,染少点多等。

3.1 先点后染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点出异土生活孤独凄然的主旨。一个“独”字凝聚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 ;两个“异”字道出了作客他乡的感受,漂泊如一叶浮萍。佳节是团聚的日子,充满对家乡的美好记忆,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十分自然了。后两句着力渲染“少一人”的缺憾。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都佩戴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诗人不在其中。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兄弟共度佳节,自己独在异乡的处境也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思乡之情呼之欲出。

希尔达·杜利特尔的《山神》:“翻腾吧 , 大海一 / 卷起一排排尖耸的松柏 / 让你那汹涌的松柏猛烈地拍打 / 我们的山石。/ 把你的绿色扔向我们。”

诗歌开篇点题,很形象地把森林和波涛汹涌的大海联系到一起。宽广森林中,一排排尖耸入云的松尖幻化成一望无际、咆哮汹涌的大海,林浪和波浪重叠,呈现出一幅美丽壮观的山景图。形象的动词“卷起”、“拍打”、“覆盖”合力渲染具有活力的绿色景观。诗人捕捉到了群山林海的神韵,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松涛之中。

3.2 先染后点

宋代李清照的词《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上片用烘托的手法描写暮春,开篇一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便展现出一幅衰败的春日景象。风吹花落,百花盛开的景象已荡然无存,烘托了一种悲凉气氛。一片萧条景象又好似眼前艰难处境,幸福生活一去不返,所以才日晚“倦梳头”。一个“晚”字一个“倦”字,表达了词人内心极度苦闷和百无聊赖。三四句进一步抒写内心悲苦和缘由 :春光依旧,但丈夫已故去,自己流离失所,国事今非昔比,睹物思人,悲痛断肠。一个“休”字,道出心中的万般无奈。下片对上片进一步抒发,虽然已是晚春,但双溪春光尚好,词人打算“泛轻舟”以遣心中苦闷。但人未成行,心绪又转 :“只恐”双溪舟小,载不动那么多愁绪。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将愁绪推到高潮,夸张地形容“愁”用小船都载不动,悲愁之至,感人肺腑。

希尔达·杜利特尔的《海伦》:“那洁白的脸上沉静的眼睛/ 她伫立之处 / 橄榄色的柔和的光彩 / 还有那双洁白的手 / 整个希腊都痛斥 / 她微笑时倦怠的脸 / 而当她的面颊变得更加倦怠,更加苍白 / 就会更加恨她 / 想起曾经的快乐 / 和曾经的不幸 / 希腊毫无感情地看着 / 这个神的女儿,她是为爱而生的 / 看着她冰冷的美丽的脚 / 看着她那最纤细的脚踝 /他们会真的爱她 / 但只有当她躺在 / 松柏环绕的墓地化为白骨时( 高晶译 )

海伦是希腊神话里最美的女人,但是为了她,希腊与特洛伊陷入十年战乱,似乎是她的美丽造成了灾难。所以人们有理由痛斥她,她永远也得不到希腊人的原谅。人们冷酷地看着海伦,直到她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直到她死去后才尽情爱她。整首诗处处烘托海伦的美,极力渲染希腊人的恨。但在诗人眼中,海伦就是美与爱的象征,故而在结尾处,诗人以象征坚贞的松柏来反衬所谓战争祸水的海伦的无罪。

3.3 开头一点、通篇皆染

王维的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中。”

诗人别出心裁,以静写动,所写的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景物,却通过写动,更加凸显了春涧的幽静。桂花花瓣细小,但微小的“花落”细节竟被感觉出来,一方面说明诗人内心闲静,另一方面也因这夜晚的静谧和山谷的空寂。在这春山中,万物都陶醉在夜的宁静里,因此,当月亮升起,银辉洒满空谷的时候,山鸟竟惊觉起来。鸟惊,一是因为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寂静,故而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 ;同时也因月光太明亮,使幽谷在月出前后瞬间发生景象的变化,使山鸟对月出感到新鲜。动的景物反能取得静的效果,同时也给人以逼真传神的感觉。

威廉·卡洛斯· 威廉斯的《寡妇春怨》:

“我的庭院是哀愁/那儿初生的嫩草/依旧灼灼欲燃,像往常一般/可是今年却以/冷冷的火焰包围我。/我跟丈夫共度了/三十五年。/今天李树一片白/满树累累的花朵 /累累的花朵,曾压低樱桃树枝/而今替不少灌木丛染色/一些染黄,一些染红/可是我心中的悲伤/比繁花更强烈/因为虽说它们/一度是我的喜悦/今天我向它们注目/转头却将它们忘记。/今天儿子告诉我/在远方郁郁林木边缘/青草地上他看见/一棵棵白花树。/我觉得非常想/去那里/陷入花深处/沉人树旁的沼泽里。”

诗歌开篇便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为寡妇的小院定下“哀愁”的基调,接着通篇以自然景物来对比反衬寡妇的心情。开头“初生的嫩草”和“白”、“黄”、“红”等颜色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色,然而在寡妇看来,这景色是清冷悲伤的,反衬出她内心的孤苦。萋萋芳草盖满庭院,却无法覆盖寡妇心头的忧伤,鲜亮草色如同火焰,激起了她对往日生活的回忆。在诗歌中间,寡妇再次抒发了心中积聚的满腔悲哀,尽管春色满园,但是春天浓艳的色彩远不如她对亡夫的思念强烈,远不能抚平她心中的创伤。结尾部分的两个排比句深切表达出寡妇愿化作尘土和春泥,与丈夫同生共死的强烈愿望。

3.4 通篇皆染、篇末一点

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诗中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夕阳,景物看似孤立 , 没有必然联系 , 却共同渲染了一幅萧瑟景象,让人倍感凄凉,更因篇末“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而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景物看似彼此无关,游子的情绪却是连贯的 , 统帅和贯穿了一切景物 , 使它们都带上了此时此地的特定情绪。不事张扬 , 不强加任何观念的描写 , 原滋原味 , 更能引人入胜【3】。

艾略特的诗《序曲》(I) :

冬天的黄昏降临 / 伴随着路边的牛排味 , / 六点钟。/ 燃尽了的烟头的一天。/ 此刻 , 突然而来的阵雨覆盖 / 围绕脚下败叶的 / 肮脏碎屑 / 和空地上的碎报纸 ; / 阵雨扑打着 / 破碎的窗帘和烟囱的顶端 , / 街道角落旁 / 一匹孤独的马 , 喘气、顿蹄。/ 这时 , 街灯点亮了。

这首诗罗列了黄昏余光下的种种景物 :牛排味、阵雨、败叶、碎屑、破窗帘、孤马、街灯。作品未加任何渲染评价 ,只是顺次呈现一系列孤立景象 , 但在结尾点亮的街灯的映衬下,扑面而来的种种景象都给人一种压抑颓丧感,反映出现代城市生活的无聊和丑恶。

点与染的结合可以营造出优美的意境,抒发强烈的情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增强诗歌的艺术张力,呈现诗歌的含蓄美、朦胧美。

4. 结语

英美意象主义诗人推崇中国古典诗歌 , 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诗“点染”的表现技巧 , 但是他们并未一味模仿 , 而是创新和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意象主义表现手法。

摘要:本文对比赏析了“点染”法在中国古典诗歌和意象主义诗歌中的表现形式并得出结论 :意象主义诗人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诗“点染”的表现技巧,但并未一味模仿,而是吸纳和创新了这一手法,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意象主义表现手法。

上一篇:县工商局机关考勤制度下一篇:幼儿园教师岗位竞聘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