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研究生工作总结

2024-07-03

大学研究生工作总结(精选7篇)

1.大学研究生工作总结 篇一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包分配, 国内对于大学生需求较大, 大学生作为稀缺人才资源就业自然不成问题。然而, 近几年由于各大高校的连年扩招, 大学生规模有了数量级的变化, 随着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长。高等教育在学人口拉动内需, 又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广泛化。从而, 研究大学生择业意向, 为大学生能实现自己的择业目的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非常多, 但具体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其是择业意愿问题的研究就非常之少。就社会工作这样一门新兴的特殊学科及其专业人才正是现阶段转型社会所急需的。然而自专业设立以来,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不容乐观。

因此, 研究江苏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男大学生择业特点, 就业地域, 就业月期望值和行业等, 不仅可以丰富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择业的研究, 而且能让大学生清醒认识到自身目前的状况, 以便对未来就业有更好的规划,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

1、文献综述

(1) 国内大学生择业意向现状

以前国内关于大学生择业问题的研究较少, 一直到九十年代关于大学生就业出现问题时有关大学生择业的研究才开始兴起。

对大学生自身就业前景态度的研究。赵玮在《我国大学生择业意向研究评述》中谈到:就他们的择业观和态度, 高校学生都知道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 但大多数人却很看好他们的就业前景。也有研究认为, 大学生对就业前景心态平稳, 但不能盲目乐观, 因为在调查中认为自己“一般”的大学生就业前景, 选择“乐观”和“不乐观”是少, 所以大学学生可以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冷静, 客观的评价, 职业心态的平衡, 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

大学生就业地域的选择。浏览了很多文献资料, 大部分地区的调查数据都显示就业地区 (除了自己家乡) 首选东部沿海城市, 其次是内陆大城市及中小城市, 而选择西部及基层就业人数寥寥无几。

大学生就业月期望值:周庄的《我校在校生择业意向的调查分析》里通过对五千人调查问卷分析出:薪酬待遇是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第一因素, 不同的人对收入的期望值却不同。

大学生就业行业的选择:郑洁在《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中写到:大学生的择业情况分析如下:第一, 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公务员工资福利稳定, 所以很热门, 成为大学生首先考虑的行业。第二, 外资企业和三资企业有很多的实践发展自己的机会, 资金和管理比较到位, 也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第三, 目前大多数国营企业, 不少没有走出经营不善的困局, 效益也不高, 管理模式的僵化, 吸引人才困难;不能再像以前那像是铁饭碗, 大学生选择的并不多。第四, 私人企业、乡镇企业规模都小, 发展空间不大, 所以选这二类企业的大学生较少。

(2) 国外大学生就业

国外对大学生择业意愿的研究起步比较早, 他们以在校生就业后的预期收入作为大学生择业的重要问题。贝茨发表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在校生收入预期》, 多米尼斯和曼斯基对部分地区学生的就业后的预期收入进行的合作研究, 以及欧盟在1999~2001年间对高校学生就业后的预期收入进行的调查研究都是这方面的代表。这些研究分析的框架是建立在制度健全的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的, 而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很不完善, 况且由于民族的, 历史的, 文化的背景及政治价值观的影响, 国内外大学生择业与观念与行为存在着很大差异。

然而就现有研究中, 国内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内容很少, 甚至处于空白, 对一般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和意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本文将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对社会工作男大学生的择业意向进行调查研究, 为当前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有效的对策。

2、核心概念

(1)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遵循专业伦理规范, 坚持“助人自助”宗旨, 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 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 整合社会资源, 协调社会关系, 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 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2) 择业意向

择业意向是给人选择职业的自主意向, 代表着一个人的求职方向。每个人的择业意向的不同, 主要是由于每个人选择职业的考虑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 大多人的择业意向出发点有这样几个个人爱好兴趣:为出发点的;自己所学的专业或是擅长为出发点的、以获取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的、以发展潜能为出发点的。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基本资料,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首先, 通过学校图书馆和数据库, 对有关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择业的文献进行阅读摘录。然后, 利用设计有关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最后, 用所得文献资料, 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从而为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择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研究对象:江苏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到大四的100位男大学生。本问卷共发放100份, 实际回收100份, 有效96份, 有效率为96%。研究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 资料如下:

从研究对象的年级分布情况, 本研究对象中大一男大学生战21.9%, 大二男大学生占25%, 大三年大学生占26%, 大四男大学生占27.1%。各个年级人数相差不大, 所采集的数据更具有公平性。

(1) 多数社会工作男大学生毕业后不会继续深造。调查数据显示, 只有19.8%的男大学生会继续深造, 而就业和创业的分别占了65.6%和14.6%。研究对象表示, 由于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不看好, 认为继续深造根本没有必要, 反而浪费了积累工作经验时间, 所以他们毕业后绝大部分选择了就业或者创业。

(2) 多数社会工作男大学生对本专业就业形势不看好。33.3%的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认为就业十分严峻, 很难找到适合工作, 30.2的学生则认为有点严峻, 和其他专业差很多, 21.9%认为和其他专业差不多, 而只有14.6%的学生认为容易就业。这些数据表明, 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对自身专业信心严重不足, 认为将来自己的就业形势很严峻。

综上所述, 只有极少数社会工作男大学生毕业后愿意继续深造或者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方面的工作, 他们对本专业就业前景很担忧, 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也没有进行严格的规划, 对本专业严重缺乏信心, 这些都表明了他们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不高。

2、社会工作男大学生择业观念多元化

(1) 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选择择业方向广泛。数据显示, 其中14.6%学生毕业想朝政府部门工作, 18.8%学生希望到事业单位工作, 12.5%则愿意选择国企, 21.8%的学生选择外企, 选私企则占32.3%。由于社会制度的变化, 人们与社会上各职业的观念也发生了剧烈变化, 以前热门的国企工作已经不是那么吃香, 更多的人选择机会比较多, 待遇更加好的外企或者私企。

(2) 社会工作男大学生并不要求专业和工作对口。15.6%的学生选择“专业对口, 但不强求”, 33.4%的学生认为“专业不重要, 有工作就行”, 42.7%的学生认为“关键是发挥自己才能”, 仅仅只有8.3%的学生“非本专业不干”。这些数据表明, 社会工作男大学生对自身就业情况还是非常理智的, 认识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并不一味的强求专业对口, 明白发挥自己才能, 更多地体现自己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综上所述, 社工专业男大学生对将来从事的工作并不强调专业对口, 对不能选择到本专业类型的工作也普遍保持理解, 大多数能接受将来从事不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 现代大学生能清醒认识到当前社会就业情况并不像以前大学生就业包分配, 更重视自己经后的发展, 这也充分表明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的多元化。

3、社会社会工作学生择业薪酬期望过高

数据显示, 3.1%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选择月工资1000以内, 21.9%的学生选择1000~3000, 而66.7%的学生选择了3000~5000, 5000以上则占8.3%。大学生对社会的期望值往往与现实存在很大差距, 这就要求他们进入社会后根据实际情况给自己恰当地定位, 不要盲目, 眼高于顶。调查结果表明, 大多数大学生不愿意降低自己的工资期望。大部分社工专业男大学生希望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 只有极少部分在1000元以下。现今社会大环境下, 经济发展过快物价上涨, 人民币贬值, 这也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就业后的薪酬期望普遍很高。

4、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择业地域普遍选择沿海发达地区

调查研究表明, 49.0%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选择沿海开放城市就业他们主要是考虑到这些地区更有利于发展自己。而西部城市, 内陆以及农村小城镇则总共只占27%。24.0%学生则选择在家乡工作, 他们觉得在家乡自己比较熟悉, 能利用更多的人脉资源, 发展比较容易。更多大学生认为在经济发达地区自己的发展机会更多, 更加能得到锻炼, 体现自己价值, 所以绝大部分同学选择沿海开放城市就业。

四、择业意向的主要问题

1、职业规划不明确

调查表明, 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并没有收到学校良好的就业指导工作, 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受到的指导不太完善, 甚至很不完善。以及前文提到的社工专业男大学生对本专业就业认同度不高都表明了, 现在社工专业的男大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规划没有具体的目标, 对自己没有清醒认识与计划。在这种情况下, 大现自己价值为社会作贡献。

2、择业标准选择差异大

多数大学生把“发挥自己才能”作为择业标准, 表面看上去似乎说明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这个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是以最大化的实现人生价值为择业目标为前提, 并没有被物质所迷惑。其实不然, 再深究下, 为何他们要以“发挥自己才能”作为主要标准, 是因为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他们坦率的说道:充分发挥自己才能, 其他的也是应有之义了, 还可以名利双收。由此可见, 在社会拜金主义大环境影响下, 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过于注重自我价值与物质利益, 社会责任感过于弱化。这种把自身价值与物质利益混为一谈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 我们应该重视并解决这一现象。

3、择业地区选择不平衡

当今国内经济正飞速发展, 中国大部分地区甚至是一年一个变化, 但是各地域发展不平衡也是社会的一大问题。而很多社工专业男大学生都选择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作为今后工作地区, 这样地区发展将更不平衡, 富的地方越富, 穷的地方越穷。长此以往, 贫富差距加剧社会矛盾, 更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加紧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让他们能均衡的选择就业地区, 为社会和谐平稳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五、总结和建议

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就业不仅仅是个人问题, 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因此, 在社会不断发展, 竞争不断激烈, 压力不断增加的当前, 社会工作专业的男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也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与支持。本文综合数据材料以及相关文献综述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方面

由于社会工作这一职业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要目标, 求得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市场对其的推动力较小, 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因此, 政府应推动社会工作向职业化的发展, 建立社会工作职业体系和社会工作人员岗位编制;政府应将部分职能分离, 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和机构执行, 使政府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脱离, 更专注于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培养;各种社会工作机构是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力量和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就业的主要渠道, 因此政府应下放权力, 鼓励各种社会工作机构和组织的发展, 以推动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国家和政府应通过政策和法规的制定, 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成长环境, 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加大宣传力度, 增加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和大众认知度。通过以上的措施, 相信一定能够建立一个比较明晰的社会工作职业体系, 增加社会工作相关机构的数量和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

2、学校方面

调查发现, 部分社会工作毕业生太过追求职业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没有清晰的职业定位。因而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社会工作学生的职业指导, 开设职业指导课程,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情况, 较早地设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学校应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力度, 编写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专业教材, 建立更加专业的、有更多实务能力的师资队伍, 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活动;学校应多举行有针对性的专场人才招聘会, 按照行业、岗位、地区等标准合理组织和安排专场招聘会, 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取与自己条件和能力相匹配的并且是自己所需的就业信息, 以促进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摘要:现今, 关于大学生择业问题的研究有很多, 但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择业问题研究却较少。而本文通过对江苏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男大学生的调查, 了解他们择业时的特点, 包括就业行业、就业地域、薪酬待遇等方面意愿, 发现他们的择业问题, 为改善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提供数据服务与合理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择业意向,择业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王路江, 马俊杰, 王志诚, 唐钧, 著.测量愿望——大学生职业选择实证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弛, 主编.大学生就业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研究 篇二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探索;方法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和研究势在必行。

一、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面小,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象仅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对招聘单位很少指导,其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率。2、就业时间短,往往是院系指定几个辅导员给学生上几节就业指导课,而课下很难有时间和学生沟通。3、就业指导单一,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都是简单介绍就业趋势介绍一个专业上一届学生就业情况,讲一下简历如何制作等。从而使学生只是掌握了表层技巧,而很难拥有核心的就业能力。

二、针对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指导就业

(一)、培养学生树立目标意识

现阶段的大学生由于受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普通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主要表现:缺乏自我认识,不清楚自己特长、爱好。没有自己能独当一面的核心竞争力,不清楚自己的不足,结果使很多大学生择业时不明白自己能胜任哪些工作,不确定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导致没有底气去应聘专业对口工作。由于大多数学生平时在校期间学习不认真,随大流,导致择业消极等待。对此要培养学生树立目标,制定属于就业计划。让他们在一个个目标实现过程中找到自信,找到就业信心。

(二)、指导学生做好未来职业生涯规划,铺平择业之路

1、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树立正确择业观

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应届毕业生自身具有超强优越感,对于找工作过于自信,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眼光低,不能触及大公司,对于薪金要求也很低,这两种心态严重阻碍了学生就业择业。【1】针对这种情况,从大一开始培养学生正确择业观,大二时组织学生到各大招聘会去感受招聘氛围,让学生有危机意识,而后将这种危机意识转化成学习动力。就业指导老师更应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客观的、辩证的看待大学生就业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解自己,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在就业大军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不仅仅局限在自己本专业,要有跨行业多元化多渠道就业观,更要鼓励有想法,有能力的学生去自主创业。

2、引导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开拓就业渠道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了28万人次。在经济增速放缓,外企裁员的大环境下,不断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学生“就业”更难,但是“就业难“并不是难在岗位的缺乏,而是难在毕业生对就业市场不够了解,对未来方向社会需求的认知不够即自我缺乏了解产生迷茫。【2】此时就业指导教师应及时向学生传达国家就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指导学生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广泛利用媒体同学、亲友、劳务市场、来收集就业信息,以开拓学生就业渠道。

3、引导学生掌握就业技能,保证顺利就业

求职择业是一种方法,更是一门艺术,就业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例如应聘时着装要干净、整洁、大方。另外,应聘时不要一味的穿西服戴领带,应聘建筑类岗位应穿夹克,女生应聘时应尽量素颜。总之,着装要有自己的个性,更要适合岗位要求。

(三)、加强市场竞争就业观念

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产生的,加强市场竞争就业观念对竞争就业有个心理准备,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就业,学生要充分认识到竞争就业是社会的必然,找不到工作也很正常,并不代表自己没能力,在竞争中培养自己竞争意识,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珍惜机会、把握机会。另外,毕业生还要积极参加学校在社会中招聘活动,为找工作积累经验。

三、加强学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

(一)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普及

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教育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专业教育体系比较完善,但是就业指导工作相对落后,而且往往是在学生大三时面临要找工作时才给学生就业指导,这不免有些“欲速则不达”。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同时,要提高专业老师就业指导工作能力,将指导工作放在教育教学环节当中,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各个院系为主导,通过学校领导,教师参与,学生配合,家长支持,从而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普及化。在全校营造人人服务学生就业的氛围。

同时,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教育部【2002118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随着我国逐年增长的高校毕业生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指导在整个大学教育工作中起着关建作用,高校就业指导将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建了一个平台。从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范围要走出校门,到人才市场上了解企业,为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探索就业指导的新方法,新指导,最大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营造就业氛围,提供就业平台

学校要在校园主要街道,教室,餐厅,学生公寓等学生密集场所张贴与就业有关的信息,如:企业招聘广告、图片、口号等。学校还应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平台等宣传就业政策,使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就业,每一个学生都熟悉就业,以此引发毕业生对就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三)、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学校在专业招生时,可预先和企业合作,通过企业下订单,建立高校和用人单位“一体化”关系,通过这一关系,可以把毕业生就业与用人单位队伍建设结合,达到双方共同培养学生,共同发展,从而达到共赢。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适当时间学校可邀请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给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做就业指导。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熟悉工作,从而达到提前“就业”。

(四)、密切与校友联系,开拓就业渠道

疏通就业渠道是提高毕业生高校就业率的基础,作为学校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和指导老师,要及时对相关专业毕业生制定相应计划,如把毕业生专业,课程设置等情况,毕业生学习家庭情况信息及时发给各校友,提早广泛宣传,同时到各省市校友总会,了解各校友所在公司需要人才情况,来推销人才,结合网络报纸等宣传学校办学历史,人才设置,邀请校友所在单位到學校举办招聘会,提高学生就业率。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学校教育中举足轻重,在确保学校教育质量,确保培养目标,确保学校学科建设基础上,加大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研究,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学生力度,提高指导水平,对加速社会经济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夏鲁惠.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2009,(1)

[2]班曼,谢亚勃.《北京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心态和就业能力分析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2)

基金项目

1、吉林省社科规划办项目: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研究 项目编号: 120140115

3.大学研究生工作总结 篇三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工作通知

各学院(中心、所):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部署,我校2011“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工作正式启动。依据上级机关相关政策要求及《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方案》(校研字[2009]36号),现将具体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选派计划及资助内容1、2011我校选派名额为33人,推荐申报时可按1:1.2的比例进行申报,即可上报40人。其中,攻读博士学位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应按1:1的比例推荐,但录取审批时按指导性计划名额执行。

2、重点选派领域为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信息等关键领域及生命、空间、海洋、纳米、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和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详见附件3《国家留学基金优先资助学科、专业领域》)。

3、留学院校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留学人员应派往教育、科技发达国家的知名院校、研究所、实验室。

4、鼓励依托双方导师或已有校际交流与科研交流渠道开展对外联系。申请者也可利用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现有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合作项目开展对外申请,具体内容应参考留学基金委网站公布的各合作项目简章。

5、资助内容:

①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往返国际旅费和在外期间的生活费,资助标准按国家规定执行。

② 对于前往世界国外一流高校,一流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者,如其学科专业确为国家急需且难以获得外方学费资助,特别是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专业,可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学费资助。

③ 拟赴英国留学的国家公派研究生可按规定申请1000英镑以内的Bench Fee。

④ 申请教育部/留学基金委与国外有关教育/科研机构合作项目有特殊规定的,按相应规定执行。

二、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无违法违纪记录,具有学成回国为祖国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申请人均应来自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

3.我校全日制统招脱产在读学生(委托培养和定向生除外)。

4.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达到校内免试直升研究生水平;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外语水平符合国外院校的语言要求。

5.身心健康。

6.对选拔条件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按具体项目规定执行。

7.本项目选派范围不包括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已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尚未执行人员以及正在境外学习、工作的人员。

三、申请类别及要求

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时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或在读硕士研究生、在读博士一年级研究生。申请时需提交国外院校的入学通知书、免学费或获得学费资助证明、雅思、托福考试成绩单或外方院校或导师出具的外语合格证明、就读学校学籍证明;入学时间原则上为申请当年。

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学费资助者,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各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各项学习成绩优秀,核心课程应在优良以上;拟留学单位应为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国外导师应有极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系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

2.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申请时应为我校全日制在读博士研究生;需提交国外院校正式邀请信、双方导师共同制定的研修计划、就读学校学籍证明、WSK或雅思、托福考试成绩单和可能发生的与学习相关费用说明;入学时间为申请当年。申请人如无法在规定毕业时间内完成留学计划,需推选单位单独出具同意推迟答辩、毕业的书面证明。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留学期限一般为36-48个月,具体以留学目的国及院校学制为准;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留学期限为6-24个月。

四、选派工作程序与时间安排

2011年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项目分两次选拔,每次选拔程序与进度分别如下。提请大家注意的是,由于时间紧凑,务请按时完成各段时间的相应内容,逾期不再受理。

第一批选拔工作(选拔类别为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1.初选报名:2011年2月20日之前,向所在学院提交①《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公派出国留学申请表》;②邀请信(联合培养申请者须有)或入学通知书复印件(攻读博士学位申请者须有)。所有材料均需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申请表》见附件4。

2.报名汇总:2011年2月24日之前,学院对报名出国的学生进行初步遴选(请按攻读学位和联合培养分别给出推荐排序),并将推荐学生的《申请表》(纸质版和电子版)统一送报校公派留学生选派与管理办公室(研究生院培养处教研科)。

3.校内评审:2011年3月5日之前,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评选,确定申报候选人并在研究生院网上予以公示。

4.正式申报:2011年3月16日之前,申报候选人登录留学基金委网上报名系统(http://apply.csc.edu.cn),填报相关信息并自行向研究生院提交正式书面申请材料。

5.提交材料:截至2011年3月17日,整理书面申请材料上报到留学基金委。

6.等候录取:2011年4月,留学基金委组织评审,确定拟录取人员名单并呈报教育部审批;2011年5月,公布获得资助(录取)人员名单。

7.派出留学:2011年7月起,被录取人员陆续派出。

第二批选拔工作(视第一批选拔情况确定,主要选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1.初选报名:2011年5月10日之前,向所在学院提交《申报表》、入学通知书复印件(所有材料均需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

2.报名汇总:2011年5月14日之前,学院对报名出国学生进行初步遴选(给出推荐排序),并将推荐学生的《报名表》(纸质版和电子版)统一送报研究生院。

3.校内评审:2011年5月20日之前,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评选,确定申报候选人并研究生院网上予以公示。

4.正式申报:2011年5月25日之前,申报候选人登录留学基金委网上报名系统(http://apply.csc.edu.cn),填报相关信息并自行向研究生院提交正式书面申请材料。

5.提交材料:截至2011年5月31日,整理书面申请材料上报到留学基金委。

6.等候录取:2011年6月上旬,留学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确定拟录取人员名单并呈报教育部审批;2011年6月底前,公布获得资助(录取)人员名单。

7.派出留学:2011年7月起,被录取人员陆续派出。

五、申报候选人应提交的书面申请材料(各项申请材料的具体要求详见附件5)

以下书面申请材料,只需要已通过学校评选所确定的申报候选人提交。所有材料均须统一用A4纸张准备,一式两份;攻博且需申请学费资助的人员提交一式三份。所有材料按顺序用夹子夹好,不用装订,不用曲别针。

1.留学基金委统一格式的封面;

2.申请表主表(留学基金委出国留学申请表,网上申报后打印);

3.单位推荐意见表(网上申报后打印出空白表,由申请者所在院系负责学

生工作的老师填写300字以内的意见,加盖院系公章。申请人须将推荐意见的文字录入电脑,发送到邮箱shiwg@whut.edu.cn);

4.校内专家评审意见表(攻读博士学位生若申请学费资助需提交,详见附

件6);

5.两封专家推荐信(攻读博士学位生若申请学费资助需提交,校内外专家

各1份);

6.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纸上);

7.邀请信/入学通知复印件(非英语文本邀请信请提供中文翻译件,参考格

式见附件7);

8.免学费证明/收取费用明细表(在入学通知中说明免学费也可);

9.成绩单复印件(从本科至最高学习阶段的所有成绩单,并按此次序叠放);

10.最高学历与学位证书复印件(按学历→学位顺序叠放);

11.在读证明;

12.推迟毕业证明(申请联合培养博士者如无法在规定毕业时间内完成留学

计划,须出具);

13.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14.英文学习计划(双方导师认可签字,对于攻读博士学位申请者若暂无外

方导师只需国内导师签字认可;参考格式见附件8);

15.主要科研成果清单及摘要页复印件(参考格式见附件9);

16.详细的国内外导师介绍(导师本人撰写并签字);

17.获奖证书复印件(最近5年内所获最高级别奖项,至多3项)。

六、其他说明

1、有关本项目的通知及其他有关材料,可参见校研究生院主页http://public.whut.edu.cn/gd/access/index.asp。

2、国家留学基金委网站:。

3、如有疑问、建议,可与校公派留学生选派与管理办公室(研究生院培养处教研科)联系,联系人:史卫国(办公地点:研究生院105室;Email:shiwg@whut.edu.cn;电话:87855613;传真:87863980)

请各学院积极利用已有的国际合作渠道,发动教授、本科生辅导员,指导和帮助有志于出国留学的同学积极与国外导师联系,尽早获得出国留学的邀请信或入学通知书。各学院应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选派计划和标准,积极组织和落实选拔、审核、派出、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国家公派留学项目资源,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武汉理工大学

公派留学生选派与管理办公室

2010年10月25日

附件:

1、《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拔简章2011》

2、《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方案》

3、《国家留学基金优先资助学科、专业领域》

4、《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公派出国留学申请表》

5、《2011年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候选人应提交申请材料及具体要求》

6、申请学费资助人员校内专家评审意见表

7、邀请信(参考格式)

8、学习计划(参考格式)

4.大学研究生工作总结 篇四

在过去的一学期中,青岛大学研究生会在学校党委、团委及校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研究生同学的支持和帮助下,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我们秉承“传承、创新、发展”的理念,坚持以爱国成才引导同学,以切实行动代表同学,以全心全意服务同学,以丰富活动发展同学,在学术、文体、实践、对外交往、内部建设工作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扎实有效地推进了研究生会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打开了我校研究生工作的新局面,为我校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各方面建设做出较大贡献。现将本年度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成员素质培养,促进交流合作,树立研究生会良好形象 1 注重全体成员素质培养,明确研究生会整体发展和干部学生个人发展的目标

本学期,研究生会继续实行主席负责、分工协作的主席团工作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能和目标责任。我们完善了研究生会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了研究生会干部培训工作,通过量化考核强化执行力,并通过座谈会、全体大会等形式向研究生会成员阐述工作方针,灌输责任意识。通过举办研究生会干部学生交流会,召开研究生会新学期全体大会等形式,明确了研究生会整体发展和干部学生个人发展的目标方向,即一要进一步树立为青岛大学广大研究生服务的理念,建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切切实实为研究生发展作贡献;二要进一步

弘扬文化科技育人精神,开展、创新丰富的文化、学术活动;三要加强组织团结,树立全局观念,提升研究生会的凝聚力、号召力;四要加强学习,关注时政,提高干部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促进交流合作,发挥桥梁作用,构建全校研究生组织的工作协作网络

为促进校内各研究生组织的交流合作,我们举办了青岛大学校研究生会与各学院研究生会的工作交流会,医学院、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国际商学院、经济学院、外语学院、音乐学院、师范学院等7个学院研究生会的学生干部出席了活动。会间,各研究生组织分别介绍了工作开展情况,并就工作和活动开展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交换了意见。此次交流研讨了新形势下提高研究生会工作水平,创新研究生会工作方法的方针策略,探讨了研究生会在进行自我管理和活动组织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了校研究生会和各学院研究生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起各方信息互通的平台,构建了全校研究生组织的工作协作网络,为各研究生组织的深层次合作和科学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二期研究生会会刊的出版。

研究生会刊作为宣传研究生会形象的重要手段,于2011年6月底如期跟大家见面。会刊编辑部将带领责编团、美编团、文编团和记者团等,在充分调研、准备的基础上,吸取第一期会刊创办的经验教训,经过内容的调整、板式的更改以及纸张的变化,再次为同学们奉

献了一期视觉的盛宴,更为同学们提供了解研究生会各项工作的新渠道,加强了研究生会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

二、丰富学术生活,积累科研经验,营造浓厚学术科研氛围

为加强我校研究生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针对我校研究生活动的特点,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策划一系列活动。1 “浮山学人”精品活动

“浮山学人”是由研究生会精心打造的品牌学术讲坛活动,我们竭力邀请不同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以“治学与人生”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致力于为青岛大学广大学子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以激发思想火花,加深学术氛围。

第十四期浮山学人系列讲座之“英才齐聚,共飨文化盛宴“在青岛大学图书馆报告厅精彩开讲。本次讲座的主题是”核辐射与辐射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主讲人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马超。青岛电视台第五套《健康生活》栏目组对活动进行了报道。马主任从核辐射射线的种类入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同学们讲解了核辐射的相关性联系,特别就碘-131,铯-134和铯-137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周期和医学价值进行了对比,指出核辐射可防可用不可怕,消除了公众对神秘核元素的恐惧,并对如何预防生活中的核辐射提出了几点中肯的建议。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马博士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同时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必过于惧怕核辐射。讲座结束后,《健康生活》栏目主持人就核辐射相关问

题对马主任进行了专访,同时就浮山学人讲座的主题及举办意义等问题随机采访了现场听众。青岛大学第三届研究生“英语文化节”与第七届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研究生在新形势下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贯彻我校研究生英语教育工作方针,把英语学习更好地融入到研究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我们举办了青岛大学第三届研究生“英语文化节”系列活动。“英语文化节”期间,我们精心筹办了第七届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赛,来自各个学院的研究生们经过初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产生了冠亚季军,选手们标准流利的发音、快速的应变能力和现场感染力赢得了观众的喝彩和老师的鼓励,也展现了自我风采。青岛大学研究生“英语文化节”已经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不断开创着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3“日本之殇——共同的灾难”青岛大学第三期研究生沙龙

为加强研究生在各领域的思想交流,引导研究生用全球化视角,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我们举办了青岛大学研究生沙龙活动,组织各专业研究生齐集一堂,就某一时政热点或社会话题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与讨论,培养研究生的全局观念、科学精神、学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本学期我们以“日本之殇——共同的灾难”的主题为话题,组织了热烈的沙龙讨论会。主持人首先对在2011

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0级特大地震的概况、原因以及大震引起的次生灾害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加强了大家对日本地震的感性认识。同学们就本次地震的各方反应、中日关系以及 “日本之灾”所引发的经济、政治、社会影响等问题自由发言、积极讨论,并呼吁广大青年学生正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沙龙活动在大家的精彩辩论中圆满结束。本次沙龙活动对此次日本地震之影响进行了多角度讨论,唤起了大家对自然灾害和防灾自救的关注,同时对于我们当代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有着积极作用。

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环境育人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坚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以高质量、高品位的活动吸引同学参加,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活跃了校园文化气氛,促进了当代研究生素质的全面提高。2010年“可多牛杯”青岛大学研究生春季篮球联赛

为进一步弘扬体育健身精神、展现我校研究生的风采、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团结协作意识、实现研究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举办了历时近一个月的研究生春季篮球联赛。在校研究生、博士生积极相应号召,以学院为单位组队参赛,经过小组单循环制初赛、复赛、淘汰复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了冠亚季军,医学院摘得桂冠,法学院位居亚军,医学院二队和自动化一队并列季军。本次篮球联赛充分调动了研究生的运动热情,是一场集公平竞争、团结协

作、激情互动为一体的圆满赛事。2 青岛市红歌进校园合唱展演在我校举行

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青岛市音乐家协会、青岛市合唱学会以及青岛音乐体育广播承办,青岛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青岛大学研究生团总支协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青岛市红歌进校园合唱展演”在我校举行,合唱展演在一曲悠扬悦耳的《唱支山歌给党听》中徐徐拉开帷幕,岛城老战士合唱团的演唱者们将赤诚的爱国爱党之情以精湛的演唱技巧展现给在座听众,赢得阵阵掌声;最终,展演在全场合唱的一曲经典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圆满落下帷幕。现场听众在回味绕耳余音的同时亦重温了革命年代的硝烟战火,深感于共产党人顽强不屈、铁骨铮铮的英雄气概和军民水乳交融的深情厚谊。本次展演使得在座青岛大学研究生纷纷感言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加强了研究生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和谐社会而再接再厉的信念。3 青岛大学2011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在学校党委、团委及校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处的协调组织下,青岛大学2011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如期顺利举行。学校有关部门领导、院士;2011年博士、硕士毕业研究生和在职攻读获得硕士学位者及其导师;毕业研究生的亲友等参加了此次典礼。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代表由主席台就座领导拨穗、授位,典礼的举行表彰了先进,彰显了荣誉,抒发了激情,为所有毕业生的人生之旅开启了崭新的篇章。研究生会承担了筹办此次典礼的大部分工作,顺利完成了名单统计、座位安排、会场布置、安全秩序引导等工作,为毕业生呈现了一个蕴含情感,富有寓意,昂扬斗志的圆满的毕

业典礼。六月份是高年级研究生毕业离校的时节,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主题策划组织了毕业生经验交流会、毕业生送别会、给毕业生的一封信等活动,让离校的研究生深切感受到母校老师和同学的不舍与期望,也借此机会给仍在校就读的研究生以激励和鞭策。

五、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 组织并参与“挑战杯“系列竞赛,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

研究生会配合学校工作,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组织并参与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的复赛和决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挑战杯“打造了日趋成熟的研究生创新性学术科技文化平台,重点依托对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的指导,为我校研究生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科技创新氛围,在各级学术科技竞赛活动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我校研究生同学的优秀作品。”挑战杯“活动培养了创新思维,提高表达、交流、协作和组织等综合素质,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举办首届“幸福中国 阳光青岛“青岛大学研究生大型社会调研与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加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与社会接轨,研究生会在暑期举办首届“幸福中国 阳光青岛“大型社会调研与实践活动。活动经过宣传动员阶段,立项评审阶段,作品选拔阶段,报名组队及公示阶段,组

建了50多支调研与实践队伍,他们将在暑期分别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展开实践与调研活动。在活动中,加强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发挥了研究生在推动科技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加强交流合作,树立我校研究生会的良好形象

我校研究生与美国阿肯色中央州立大学高校管理专业研究生代表团进行交流。

“走出去,请进来”,主动与中外院校研究生交流是我们在这一年中迈出的一大步。交流活动增进了两所高校研究生之间的彼此了解,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也为大家提供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为加强国际化学生管理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交流,我们邀请友好学校美国阿肯色中央州立大学高校管理专业研究生代表团访问我校。我校研究生会部分研究生骨干与该代表团教师及研究生成员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就中美两国教育体制差异、学生管理制度以及学生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交流。本次活动加深了美国高校代表团师生对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认识和了解,增进了两所高校之间的友谊,对加强中美研究生的交流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增强了我校研究生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树立了我校研究生会的良好形象。

研究生会在这一年中取得的成绩与荣誉,离不开校党委、团委、研究生工作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团结协作与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广大研究生同学的热情支持与充分信任。在此,我们对给予研究生会关心、帮助研会成长的所有人表示由衷的感谢。在今后的工作中,研究生会全体成员将继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一个以学术科研为龙头,以社会实践和服务为亮点,以各种文体活动为补充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工作新格局。

青岛大学研究生团总支

5.大学研究生工作总结 篇五

西南大学2009-2010学研究生

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名单

一、优秀研究生会(共8个)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文学院

外国语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植物保护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

二、优秀研究生(共582名)1.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共38名)

赵丽涛 魏江慧 徐 驰 陈 军 李莎莎 李昌圣 张 淼 任 政 高 峰 何红连 张晓渝 冯 辉 骆玉平陈尊念 严春蓉 杜建雨 李天兵 李亚美 许人冰 郭子巍 孙广密 李 伟 王艳茹 刘成波 王 珍 仲晓蕾 赵华飞 罗芳芳 司树鹏 庞仁松 郑小波 王春丽 郭晓林 王新刚 廖小明 孟献丽 崔 健习蓉晖 2.法学院(共16名)

周 游 罗一耘 崔 灿 陈志凤 董昱晶 鄢椤峦 侯颖颖 陈星月 韩 琨 韩井峰 龙冠中 赵 珂 张倍铭 熊 帆 熊正妩 魏晓伟

3.经济管理学院(共28名)

干 婷 李小清 范婷兰 李倩蓉 钟 杨 姜 松 李盼盼 冯永文 许利平刘钰佳 唐玲玲 姚 领 程正敏 董文杰 吴 鸣 高 栋 张 丽 杨 丽 瞿国蓉 张 夏 李 政 伍 颖 刘 杰 兰明英 鲜 韬 周 振 魏 勇 许秀川4.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共9名)宁德强 吴芳芳 李 林杨 夏 彭 译 郭娴静5.教育学院(共34名)

谢丽娜 叶 波 杨艳梅鲜 红 任四海 安 远林克松 姚亚飞 杨晋夫杜 田 王声平陈文怡赵国金 李 星 谢德新丁淑婧 冉亚辉 郭平杨公安 李本东 杨茂庆6.心理学院(共34名)

吕杰妤 杨文静 王一竹刘 雷 位东涛 路 晖陈庆飞 刘培朵 刘 霞胡中华 李 鸥 汪 宇毕翠华 叶攀琴 张洁尉王一峰 张众良 黄 好曹碧华 张 妍 龙长权7.体育学院(共9名)

冯建蓉曾 薇刘其晴姜 健姜风华黎聚才孙宏愿樊亚峤马金晶王建峰罗扬眉邬 鑫陈雪飞鞠恩霞李 鹏张爱莲兰 剑 潘妤妤 段飞艳 杨兴国 陶根苗 吴 迪 李传英 张栎文 蔡雪丽 蒋 军 刘 璐 陈 晶 张 烨

陈 丽 徐小利 曾凡波 张 波 李桂林 么广会 宁丽娟 韦华丽 李致君 8.文学院(共38名)

吴晓菲 周 波 王晓声 李金凤 朱文华 袁琤琤 陈永万 冯 陶 郑昌平刘春成 唐彬杰 李园媛 周国庆 胡 建 安 岚 陆正取 何小丽 龚晓萌梅振铎 崔 铮 李 伟付 骁 崔永升 谭世松周 蒈 钟诗华 王丽芳牟琼芳 杨玙嘉 赵天一9.新闻传媒学院(共10名)

刘成文 胡 杨 邓开锋温慧舒 丁 达 罗 静10.外国语学院(共33名)

卜丽霞 汪 燕 任斐英王 卉 钱春云 钟 杰程巧玲 梁 萍 郑加明杜 姝 胡艳秋 宋欣蓝康 方 李 娜 马运馨冯 丹 蒋明思 田力羽赵辉辉 马春丽 王 江11.音乐学院(共5名)

王 玺 张 昊 李金玲12.美术学院(共8名)

唐 瑶 黄 烨 龙 莉吴玉兰 赵宏婧 姚灏娟

谭 悦 李小菊 荆仙玉 董晓霞 马 雪 蒲子涵 欧亚丽 郭 君 吴 欣 邹 理 黄钰涵 杨 陇 李 静 尹婷婷 吴 玮 黄水平何建朝 许丹丹 肖春芳 任 菲 杨钰垚 吴 毅 时亚辉 李 塽 段春涛 郑 灿 张思勉 李 珣

13.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共14名)

赵 伟 苏永霞 常 进 陈 娜 王一意 程彩萍 刘二艳 邹帮平张 洁 王 娜 刘志伟 何梦琳 何 娟 杜芝明 14.数学与统计学院(共15名)

李 麟 杨霞宏 曹伦凤 周 乐 周 玲 刘 玲 孟 雪 张婷婷 冯丽娟 杨 波 张阳阳 和郁欣 郭 筱 李立莉 朱黎生 15.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共10名)陈平郑远平韩 瑞 周婷婷 吴光华 谢佳乐 唐忠敏 潘中举 姬娟霞 胡小芳 16.化学化工学院(共27名)

张玉勇 廖玉红 袁亚利 杨园园 陈佩丽 王 艳 宋中举 王庆鹏 赵希娟 常娟娟 刘 冰 刘 建 袁世蓉 郑林玲 李翠侠 张 艳 李晶晶 唐光霞 王宪龙 文芹梅 曹丽娟 吴 柳 杨 阳 张怀志 李华冲 王 燚 甄淑君

17.地理科学学院(共26名)

郝秀东 刘 文 周 婧 王 刚 汪智军 张怡然 何 静 王平文 枫 尹春晶 李广东 闫 梅 赵玉国 曹 敏 唐 伟 叶 茂 武美香 李晓庆 倪 静 王 磊 刁丽琼 谭 伟 张月娥 戴国富 韩晓丽 蒲俊兵

1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2名)

贾晓芳 李坊平

19.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共19名)

杜小杰 王 赛 李秀娟 李坤仑 卢 艳 曾 磊 杨亚玲 卫小慧 晏萍丽 杨伟歌 逯泉呈 段伦倩 杨 宁 姚海燕 严阿仁 吴志盛 潘古兵 徐 旭 赵安平20.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共12名)

田晓庆 申 敏 刘 伟 刘晓兰 赵永敢 高才华 钱论文 方立魁 21.植物保护学院(共9名)

张国娜 朱新军 武改霞 王保军 师 超 袁明龙 22.动物科技学院(共11名)

罗艳梅 刘丽琼 吴永霞 叶 芬 何 钦 张崇英 赵 从

23.药学院(共11名)

魏 伟 詹 蕾 刘 颖 刘家兰 吕泉福 晋亚楠 张继芬

24.教育管理学院(共3名)高倩倩 张 娜 陈福祥 25.工程技术学院(共5名)

高 岩 梁 晶 邱振宇

杨续蕊 闫 楠 王 洁 夹福先 陈忠琼 王朝明 李翠芳 吴芳洲 祝冠宇 游小庆 徐芳芳 李 竹 倪 莉 谢 畅 刘 颖 刘 芳 王静娜

26.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共10名)

吴鼎鼎 王 辉 马 前 张栋科 谭亲毅 王小宁 李 涯 李 戬 井祥贵 权 迎 27.食品科学学院(共18名)

李燕利 李 红 刘 学 郑 琳 陈科伟 李银聪 宋会歌 熊 越 张 璇 韩鹏飞 孙 逸 张淑蓉 王 俏 邹忠义 28.园艺园林学院(共26名)

靖 丽 舒玉芳 章黎黎 刘 颖 胡 芹 刘冰霜 张 弛 李 晔 刘超怡 姚珍珍 王先磊 潘羽丰 赵旭阳 韦献果 李翠萍 马 婧

29.资源环境学院(共24名)

陈正发 王 娟 陈 琛 张宇燕 王怀玉 余 泺 刘江国 李梦婕 唐其文 翟世涛 张军科 刘丽琼 鲁春阳 徐 畅 江 滔 30.生命科学学院(共19名)

陈 恬 王倩倩 黄 静 贾之春 唐元会 彭 丽 周叶欣 魏莹莹 王 茜 孙晓灿 曾令清 张春平31.生物技术学院(共2名)

令 博赵 华许俊强张雯雯孙晓荣赵建波易鼎杰田 伟袁俊吉王小雪于佳音郭澎涛毕继才邓冬富赵 娜龙泉鑫罗 杨 李 立 马小焕 刘彦辰 潘 辉 王军政 戴木兰 马 云 黄利玲 邱 勤 宋晓梅 李 武 任 爽 杨 立

周 林 金筱耘

32.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共10名)

黄小凤 张 艳 唐 林 乔 梁 贾立丽 伍 杰 张 赛 许红恩 曹 存 梁九波 33.教育科学研究所(共23名)

王永明 刘 洪 王鑫强 杜晓琳 张 良 邹 荣 姚晓琳 李 曦 龚 玲 欧俊瑛 李 警 杨 可 李宁宁 陈 良 张 姝 34.高等教育研究所(共2名)华 英 吴 尚

35.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共11名)

周宗旭 尚磊明 蒋 艳 杨 帆 郭洪义 顾 盼 毛志刚

36.中国新诗研究所(共7名)

高圣华 蒋 睿 王 波 邓卫望 李胜勇 37.生物技术中心(共2名)唐桂容 王艳军 38.纺织服装学院(共1名)琚红梅

39.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共1名)唐恒钧

王红柳陈晶晶连文达刘秀峰郭中滨张新云申红梅毛文娟 宋雪芹 李 雯 马 成 孙惠惠 曾小鹏 田依白

三、优秀研究生干部(共280名)1.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共16名)

崔晓亮 贾义文 李文峰 滕永直 李家富 李年鑫 李继富 张 曼 何秋容 刘小菊 王 兰 刘 钰 杜 艳 何 明 周 博 姜桂飞

2.法学院(共8名)

张周飞 董昊灵 万 建 陈 如 刘 华 向春宇 3.经济管理学院(共13名)

廖 红 聂芮子 高传宝 卢 飞 刘张勇 于东澍 张丽莎 李红霖 田庆刚 4.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共5名)

雷 屿 雷佶东 何定军 5.教育学院(共26名)

张 寅 许瀚月 陈远远 文 欣 覃学健 潘 梅 彭茂辉 敖 翔 张媛媛 李 斌 崔 璨 程孝平孙 卫 刘 瑶 陈 蓓 罗 琴

6.心理学院(共12名)

普 彬 陈 展 苏艳华 刘 喆 晏双平王辽兵 陈 飞 赵 静

高仁波修孟源邱文俊季 琳卢晓燕牟 晖许传军汪 娟许守琼王 慧杨晶晶杨思敏 江 坚 舒 姝 虞 涛 敖妮娜 张 艳 陈 玥 顾 静 王开香 张苹平刘军军

7.体育学院(共4名)

先小平牟 柳 肖 端 苏 涛 8.文学院(共19名)

付 优 姚秀锋 丁 钟 毛湛玉 韩 笑 曾艳萍 朱以竹 蒋 勇 赵纯亚 付 爽 李 宁 廖 洁 顾玉武 王姝一 龚 露 李婷婷 隋文娟 李 丹 蔡雨齐 9.新闻传媒学院(共5名)

李 梁 钟勋田 杜 鹃 杨 晶 刘旺生 10.外国语学院(共15名)

何宇洪 吕 慰 张 贺 朱禹丞 何 健 刘姗姗 唐 燕 王明远 易良慧 焦姗姗 陈晶晶 徐春兰 吕 露 赵孝谦 万 普 11.音乐学院(共3名)

沈 霜 何 玉 杨稀雯 12.美术学院(共4名)

鲁君辉 何春柳 经 刚 王 林 13.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共7名)

李 军 章 旋 靳鹏飞 洪秋冰 范 梦 易 宇 李菁叶

14.数学与统计学院(共7名)

蒋 琴 魏 杰 朱 鑫 王艳辉 鲜朝霞 肖涵敏 王 霞

15.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共5名)

王 彪 张 璐 曹 璐 陈小梅 陈美任 16.化学化工学院(共12名)

徐 肖 李 俊 韩 勇 罗云飞 王 慧 赵恒新 张 鹰 秦婷婷 陈 婧 高 梅 于 洁 胡中凯

17.地理科学学院(共12名)

白 莹 王 巨 叶忠杰 尚永敏 陈 凤 施俊庄 岳巧丽 宋 江

1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1名)卢 娟

19.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共9名)张 艳 吴 松 革兆娥 张桂榕 蒲 雷 吕云山 20.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共6名)

郭 爽 张玉启 谢景梅 彭一波

21.植物保护学院(共3名)阮 涛 吴贵怡 丁天波 22.动物科技学院(共6名)

左 敬 许莉佳 王 伟 苏 展

23.药学院(共5名)

李 冰 汤 琳 王 磊

邵发仙谭 波岳佳丽魏莎莎张瑞熙徐 强陈 新洪斌城 曹新光 康 丽 孟玉山 赵二虎 王丽英

24.教育管理学院(共1名)赖 瑜

25.工程技术学院(共2名)曾庆欣 刘 婷

26.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共5名)

向晓琼 洪亚丽 徐用高 刘 学27.食品科学学院(共9名)

陈海桂 刘 嘉 彭见林 鲜 瑶朱 晨 王 玲 皮晓娟 向晨茜28.园艺园林学院(共12名)

程春振 吴 頔 周 游 王向东常青华 张永艳 孙路路 袁 瑛刘 娟 蒋学宽

29.资源环境学院(共11名)

王永敏 张馨蔚 韩文友 张 霞韩晓飞 蔡兴华 赵 蕾 毕春伟姚 磊

30.生命科学学院(共9名)

李 顺 苏 茉 梁建荣 赵亚特周光林 马园园 魏 晋 王晓珍31.生物技术学院(共2名)侯春春 周 婵

32.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共4名)韩 琦 高颖慧 陈 洁 陈全梅

旦智多杰

袁先群 卞德锡 陈仁玉 韩 郭 温

33.教育科学研究所(共11名)

高淳海 谢德光 刘 洋 李 江 史玲玲 张中科 庞小佳 王振华 吴 晗 智德慧 刘孟卓

34.高等教育研究所(共2名)王雪梅 张 峰

35.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共4名)

杨 帆 冀 娜 王 翌 孙亚东36.中国新诗研究所(共4名)

乔军豫 周 婷 朱茂瑜 林少雄37.生物技术中心(共1名)何晓英

四、优秀社会工作先进个人(共700名)1.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共40名)

唐丽沙 姚元军 彭小蓉 廖 嘉林珊珊 胡勤涌 何冬玲 苗存龙王 亮 喻春花 孙丽丽 李东东汪明松 罗春梅 郭小翠 杨 炯岳光辉 刘 琼 石慧颖 杜和军李世辉 秦 晶 黄远卓 罗新祥韩冬梅 殷昱伟 陈子飞 冯 雪虎 宁 何 裕 姜 丽 宋 珊2.法学院(共19名)

许莹竹 刘 洋 张永利 罗明东刘健良 肖 春 薛 琳 樊振华

刘晨辉 许克松 赵营营 周思华 黄晓敏 崔晓芳 舒 杨 芮秀珍 邹 鑫 欧阳铭怡

李迎波 唐雪瑜 金 晶 鲁 幽 黎冬梅 纪吉昌 孙宗民 贺盛涛 宋昊明 3.经济管理学院(共31名)

彭君辉 蔡妙恬 李玉坤 曹晶晶 吴家舟 王梦娇 姬丽玲 穆晓雪 张学鹏 娄鹏飞 季 斐 周 敏 易攻城 李 盈 蒲春花 王 乐 曹学明 朱 静 韩晓亮 高扬志 李 岚 江 源 李 岩 吴自广 阚丽涛

4.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共11名)李艳春 金 菁 闫文鑫 曾 燕 龙小伟 唐小晴 娄 霞

5.教育学院(共92名)

杨晶晶 梁 娜 张璐琳 张笑岩 刘 杰 闫慧娟 刘 婧 刘桂宏 卢 玲 胡梦琼 刘 佳 李 静 冯 丽 江 波 刘小强 王法敏 程 洁 游佳忆 任 娟 何绣伶 朱 瑞 季 莹 韩彦肖 李 静 张 涛 郁少娇 毋靖雨 母松灵 张晓娜 张洋波 李文文 杨迎霞 曾子芸 蒋晨晓 吕晓瑞 李秀勤 柏 杨 王 辉 胡 锦

郭其路 张 琴 苏振媛 段文杰 杨 睿 楚海莲 彭飞霞 付民杰 肖 磊 王 婷 邵静静 蒲 郑 向 月 程荣旺 王莹莹 唐荷花 陈 锴 黎文静 张朝雷 张振兴 王黎黎 戴 悦 贾凤翔 彭 敏 范元涛 赵国栋 刘艳磊 王伯宝 郑婉秋 宋晓林 杨梦琪 曾 亮 蔡一村 李艳艳 杨 明 侯得娟

任登峰 姚 丽 罗文萍 吴乐乐 崔源琳 龚 雪 刘宏根 菅永霞 郭乐祥 张 莉 郭依林 张剑锋 孙 超 李永梅 谭群芳 向宏伟 姚平康涛霞 张 萍 惠艳艳 邓廷云 高 攀 梁文文 邱宏伟 邓琳琳 李沛婷 杨力春 6.心理学院(共30名)

周跚跚 李 欢 张春雨郭 歌 康洁立 贠煦燕李 丹 陈 攀 张小培吴 钰 陈 啸 周 顺张静秋 曾 灿 王水静敖玲敏 郭 婧 谭尹秋7.体育学院(共11名)

陈玉容 王 娟 罗秀军蔡冠蓝 杨宗友 朱家明宋 鹏

8.文学院(共45名)

刘雪苗 袁载莲 孟义国邓淑贞 袁天芬 孙 俊苏 丹 张洪良 杨忠辉苏 倩 姚 磊 蔡海荣汪永华 李蓉若 康克南王锐红 罗 红 李小静余 旭 王小红 刘兆永徐婷婷 罗成雁 王晶晶张夏凡 何永芳 郝春花9.新闻传媒学院(共12名)

易 婷程 利王亚坤张 婷申雨凡朱海雪周维臻刘 贇韦 俊赵晟兰陈 瑾奉 柳王 尉孙东平姜 婷龙学家陆 菡赵 晓 蔡 頠 李小琴 熊 林 程 苏 李 诺 贺艳松 张 微 孔 杰 张海艳 夏光辉 高云兰 白 雪 王 优 黄楠竹 许刚亮 江 雪

刘 贺 张 超 陈 寅 张 喆 皇甫亮 崔文苑 段永利 王 沧 邬聪媛 唐永勇 陈 玥 龙 泉 10.外国语学院(共37名)

郭琴艳 赵静宜 刘小欣 郑茗月 吴怀琴 吴建映 何冰兰 王 璐 邱 丰 杨华华 马 洁 张 栓 陈 芳 贺 娟 周 莉 张顺芳 王校英 朱 静 罗华东 陈朝媛 邝计嘉 先 妮 西 洁 刘 月 万玲玲 蒲 璞 阿支伟布莫 11.音乐学院(共7名)

颜 芬 唐 萱 董珊惠 程柯楠 刘瑾瑾 12.美术学院(共10名)

林 婧 耿德法 廖慧玲 魏菲菲 曹 焜 刘艳锋 13.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共18名)杨 希 高利华 黄 妍 胡小京 吕颖超 万黎明 张 冲 曹 翀 陈俊梁 陈宝峰 于 芹 郝小玮 14.数学与统计学院(共16名)

李国平湛小钧 熊 芳 魏美春 车 杰 周 丽 夏巧珍 艾万军 申 虹

尹 娜郭换换唐 霜纪 倩兰菊先锂 洋张怀玲刘丽萍吴宏郡田保利陈 旭刘改平陈瑞芳陈 强刘洪霞 齐丹枫 郑 淳 贺黎明 吴 倩 蔡 悦 宋英娟 郑 亮 江成志 高青松 李 鹏 杨 峰 洪雪娇 王 超

邢凯慧

15.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共11名)丁 灵 肖 影 向 晖 蒋 雪 张慧玲 王艳丽平鑫鑫 陈兴华 陈飞飞 傅 俊 陈 红

16.化学化工学院(共29名)

马 俊 骆 霏 陈国栋 孙佃振 贾紫永 高丽霞 王 瑞 李文龙 刘彬瑶 刘利芹 易文娇 张 坤 邓理丹 欧攀胜 郭雨蒙 徐 静 田 娅 高 慧 17.地理科学学院(共31名)

张天文 戴佩淇 王晓阳 袁 维 陈光银 于 淼 胡大超 程永玲 蒋梦倩 张宜梅 杜 军 陈昀暄 秦伟山 张 硕 黎 翔 徐星娜 李虹颖 冯晓红 万 欣

1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3名)潘 婧 李 杰 姜爱民 19.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共21名)齐镗泉 周 欢 付玲玲 吴 斐 张 琳 张燕芳 李贞海 韦 伟 李 靖 李学孺 杨 玲 杨 佳

戴 彦 付建平李向亮 黄伟涛 蔡鹏英 李华春 杨荀荀 王正祥 杨 军 陈尹亓 彭景涛 张凌华 何 双 文金书 席亚卿 曹爱英 刘志坚 范小青 李 阳 陈 奔 刘 坪 苟鹏飞 王妮娜 高红丽 付 允 曾 璐 邱述兰 何 鸿 余 霞 李 卫 明 洁

吕艳飞

20.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共14名)

李 丽 曹 廷 李美荣 唐彦强 王 磊 吴志刚 王 峰 傅 鹰 孙夫军 林 刚 王欣娜 陈 艳 刘 娟 陆俊杏 21.植物保护学院(共7名)

涂锡茂 王晓娜 王振国 李 颜 杜根平王娜娜

22.动物科技学院(共13名)

王兴菊 张翠平雷曙光 唐 伟 唐 华 张国升 靳 涛 赵艳琼 张 超 彭开琴 鲍新宇 23.药学院(共12名)

蒲 东 李金玲 许 晋 李盼盼 李 涛 刘 莉 冯子杰 王小翠 周如梅 薛莉君 24.教育管理学院(共3名)罗 鑫 曹慧芳 乔 洋 25.工程技术学院(共6名)

王小龙 卢利利 彭 贞 孙世军 肖帅飞

26.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共12名)

翟冬园 张 婷 车 博 李新坚 王攀攀 聂吉凤 袁文敬 甘 宇 潘 磊 史玉丁

傅仕敏 张 丽 黄 燕 马 强 石红玉 李维高 杨泽军 孙 萍

27.食品科学学院(共21名)

姚艳玲 崔继来 彭 珍 吴 振 李慧勤 王海燕 李 莉 王晓磊 门 奇 卢明玥 常亚丽 邹程焓 高瑞萍 宁 娜 顾 楠 孔德义 刘丽丹 秦 刚 杨 柳 崔鑫霞 何迎春

28.园艺园林学院(共29名)

周 玲 邓菊庆 牛四文 职倩倩 尤淑芬 孙晶晶 黄德芬 于晓虎 马 鑫 程群科 胡雨晴 汤 玲 周 航 冯 辉 王 亮 方 琼 杨丽丽 杨 明 29.资源环境学院(共25名)

祁 燕 程永毅 云 梅 王 琦 吴鹏飞 黄 巍 李佳佳 王洋清 黄海波 王惠先 张 旭 肖 琳 彭思利 谢亚巍 邢 睿 30.生命科学学院(共16名)

石 萍 安 婷 杜庆林 滕铁山 张化金 樊祥宇 赵文婷 龚明艳 施美芬 田家伟

31.生物技术学院(共2名)刘 阳 伍 春

32.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共9名)

叶 娇张 群王 喆孙文婷李小乐王大铭李让恩周明厚张宇亭张莹莹宋 丽郑 斐杜长雷由永飞董 力 梁 朋 杨 艳 刘 祥 曹 敏 刘 冰 唐 寅 蒋小丽 钟振兴 宋 伟 贺君丽 高 伟 何 泽

张利平唐 辉 蒋 礼 贾 凌 黄茂华 邓远洪 陈璐诗 胡永刚 孟 勐 33.教育科学研究所(共31名)

雷昌雄 马建苓 钟兴泉 张宇鑫 李小红 李丹萍 赵 方 李 聆 张佳佳 张 倩 张树连 那明明 伍思翰 喻庆明 李 杰 邱 倩 张翠翠 赵琴琴王建梅 杨浩强 苗小军关幼萌 吴永超 马漪莎苏 文

34.高等教育研究所(共3名)金 莉 周海华 鲜维葭35.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共11名)朱灵芝 李婷玉 李 佳王 粲 周玉芳 王玉洁李 霞

36.中国新诗研究所(共8名)

郭灵巧 李 鑫 曹军英伍丽洁 祁宏超 王瑞媛37.生物技术中心(共3名)刘莉吉 王桂江 陈佐友38.纺织服装学院(共1名)李晓琴

6.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篇六

各高校的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是一项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社会公益事业, 对每个参与其中的大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志愿者活动的公益无偿性, 也引导着大学生建立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增长知识和见闻同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

1、志愿者行动的激励机制亟待改进

目前, 志愿者管理组织缺乏管理上的人性化和对志愿者的激励机制。许多大学生参加志愿者组织后, 在参与志愿工作和服务的具体安排、操作和决策等方面缺乏表现自我的机会。很多服务根本没有给予志愿者表达要求的机会, 志愿者只能听任调遣, 缺乏人性化和起码的反应机制, 更是剥夺了志愿者自我性格的表现。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 对于个人以后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服务态度和意愿必将带来负面的影响, 甚至对志愿者活动产生消极怠工的错误思想。经调研发现, 我国现如今的志愿者激励机制建设相对于许多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不尽人意的地方更是不在少数。最明显的就是激励的形式过于单一, 进行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的评比总是占据主潮流, 难以起到实际激励作用。

2、志愿者行动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

蓬勃发展的志愿者活动, 不可避免地存在社会上急功近利等不正之风的影响现象, 也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等问题。部分学生组织发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部分志愿者过于迫切追求眼前成果, 忽视长效职能, 反而适得其反, 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或影响效益小。反观之,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默默奉献而鲜为人知的志愿项目参与人数却相对少, 致使项目开展困难。同时, 社会上也充斥着大量社会公益性形式效应大, 落实情况小, 所谓“雷声大而雨点小”等情况。

3、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保障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经费保障机制。高校团组织对志愿者活动经费的筹措, 普遍通过行政拨款, 其经费来源多为共青团工作经费或通过团组织向上级争取经费, 却忽视了利用大学生志愿者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应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支持, 从而通过社会力量募集资金, 导致资金来源单一, 使得大学生志愿者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二是缺乏必要的权益保障。从高校的情况看, 学校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培训和项目评估不足, 很少为志愿者提供人身、医疗保险缺乏预防、处理风险和事故的能力, 一旦志愿者在服务中出现意外伤亡, 连法律也难以提供有效保护。一则因为志愿者参加活动是自愿的, 其身份难以界定;二则法律对此并无明文规定。因此,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保障, 在宏观上没有相关法律, 在微观上没有相应政策。这将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管理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二、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加强思想教育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 应当建立管理主体多元化、组织成员普遍参与的服务体系。因此,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体系的建构应该在团中央统一领导的基础上, 弱化行政管理的色彩, 赋予参与者一些自治的权力, 增强志愿者的主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组织上,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归属于各级团组织, 受到一定程度的引导, 呈现一种金字塔形状的服务体系。同时, 赋予各级志愿者组织自治的权力, 在活动的组织和经费的募集上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 团组织在其中起监督和保障的作用, 呈现一种平行的权力划分机制。

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培训及实际工作中, 高校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重要性, 要把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放在整体教学体系中来加强认识, 要加强宣传, 让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增强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识, 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懂得依靠团队力量更好的完成任务。再次, 在本质上明确志愿者活动性质和理念, 并深入贯穿到大学生生活中去。当代各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也应作为当前高校的重要课题, 把知识和品德的培养放在平行的位置上, 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自发自愿地融人到自愿者服务工作中去。

2、建立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激励制度, 定期考评与交流,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如前文所述, 很多高校的管理者没有准确定位志愿者服务, 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中只是盲目地开展活动, 因而导致许多大学生在参与了一段时间的志愿者活动之后便缺乏激情与动力。大学生热情度的降低, 进而导致志愿者队伍缺乏长久的稳定性, 人员结构和人才搭配环节也相应出现不合理状况。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是志愿者工作的一个“致命伤”, 激励制度关系到志愿者行动未来是止步不前还是蓬勃发展, 因此, 建立健全志愿者活动的鼓励和激励机制尤为重要, 在具体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 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为激励机制铺垫好良好平台。对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并富有成效的志愿者给予必要的激励和鼓励, 考评应以个人和团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科学全面系统的考核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水平, 考评内容应放在志愿者服务的组织策划、团队合作及影响效益等方面。同时, 防止出现背离建立激励机制的初衷, 引发“逆淘汰”现象的发生;第二, 充分发挥校园氛围, 积极开展志愿者团体内部及跨校团队间的交流与学习, 从中发现志愿者行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推动志愿者行动的蓬勃发展。

3、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培训机制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参与主体具有高学历、专业性等特点, 应该为社会提供更长效的服务。而大学生志愿者因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少, 相关社会经验不够, 对服务对象缺乏了解, 以及缺乏服务技巧, 常常得不得社会的认可。因此, 应当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 使志愿者熟悉组织的使命与目标, 提高专业知识技能;通过配备职业导师为志愿者提供指导,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对志愿者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辅导, 完善其知识结构。这样可以激发志愿者潜能, 使他们具备执行任务所必备的技巧与知识, 从而提升服务能力, 激发服务动机与士气, 增强服务效果。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 分析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掌握其发展规律, 构建一个符合其发展的长效机制, 有助于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管理工作, 使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创新机制作,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海洲.努力把青年志愿者事业做大做好[N].中国青年报, 2001-2-24.

[2]北京志愿者协会.走进志愿服务[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6.

7.大学研究生工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舆情;信息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群体,他们在完成自身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在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件,对于校园中所发生的相关事情也投入极大关注。大学生舆情因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表现出与普通舆情较大的差异性。

一、大学生舆情的含义

大学生舆情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在校园环境中、在特定时期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所表现出的观点、态度和意见。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舆情的主体,他们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他们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又缺乏很强的信息辨别能力,所以大学生舆情有着大众舆情的共性,同时也有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二、高校大学生舆情的主要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想文化也进行着激烈的碰撞,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影响也明显增强,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显增多,大学生舆情也表现出新的特征。

1.大学生舆情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大学生舆情在内容上是多样和复杂的,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寻求宣泄,如国家形势、金融动荡、求职就业、生活状况、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使大学生舆情更加复杂多样,带来的新挑战更多。

2.大学生舆情在传播上具有信息化的特点

新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信息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这就使大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需要的信息并做出判断,以信息形式获取和传播舆情已经成了主要的形式。

3.大学生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严重

舆情大都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展,关系国计民生和生产生活实际,使得舆情的影响不断扩大,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实践和生活影响不断加深,广泛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在逐渐改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

三、大学生舆情工作的对策

大学生舆情的出现给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重视大学生舆情工作,通过建立由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参与的大学生舆情应对策略,从三个层面共同努力做好大学生舆情工作。

1.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舆情的科学管理

(1)增强大学生舆情的工作意识。做好大学生舆情工作,学校层面首先要提高对大学生舆情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的舆情工作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舆情工作能力,从基层做起,积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不同舆情信息在大学生中的影响程度,尤其要重视大学生身边发生的事项,因为这些事项里面可能蕴含着重要的舆情信息,这就要求舆情工作人员能够在纷杂的事务中抓住主要信息,能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2)加强大学生舆情的宣传力度。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校园网、校园论坛、学校刊物等,积极报道和评论最近发生的事项,尤其是大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和话题,在对话题的报道宣传中,除了主流媒体的官方观点之外,也要敢于求同存异,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但是在进行宣传和报道之前,必须由专门的舆情部门把关,对这些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和筛选,高校要不断创新舆情宣传方式,以增强高校的舆论渗透能力。

(3)注重大學生舆情的正确引导。高校要积极加强对大学生舆情的引导,青年学生在舆情的传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个作用不仅表现在舆情产生的时候,更表现在舆情发生之后。做好舆情的引导必须要从大学生的真实需求开始分析,通过调研,掌握大学生舆情的根本原因,了解舆情信息的来源,就能够更好地处理和对待舆情信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和行动对这类舆情进行管理,也有助于对关注此类舆情的大学生进行引导。

(4)建立大学生舆情的报告制度。大学生是大学生舆情事件最直接的参与者,他们掌握的信息也是最前沿、最可靠的。高校可以建立舆情信息报告制度,组建由大学生为主体的舆情信息员,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干部和党员等骨干分子的积极作用,明确舆情信息员的责任与义务,认真落实舆情报告制度,当发现舆情事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学校舆情主管部门汇报,使高校及时、快速地掌握舆情信息,更好地解决和处置舆情事件。

(5)构建大学生舆情的分级管理。积极构建校院两级舆情工作体制,学校层面设立由校院两级人员构成的专门机构,统筹校内各个部门的舆情工作,包括常设机构的专门人员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员,包括主管校领导、安保部、维稳处、网络管理中心、信息化中心、学生工作部、心理学咨询中心、学院主管领导、辅导员、思政教师和学生骨干。专门机构要设置舆情发言人,统一发布校内外舆情的最新信息,接待校内外的新闻媒体;在学院层面,也要建立由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骨干组成的院级舆情工作小组,协助校级专门机构完成高校的舆情工作。

(6)建立大学生舆情的反馈制度。传统观念认为,舆情事件是引发舆情的直接原因,但是在总结发生过的舆情事件后,可以发现舆情事件只是舆情发生的导火索。高校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但是舆情事件的发生很容易打破校园的平静,同时也会打破大学生的心理平衡,可能引发大学生群体的情绪波动。在这些舆情事件中,大学生不只是指向事件本身,还可能代表着更深刻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也可能代表高校内部的政策、制度和规定。高等学校要积极应对,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大学生的舆情反馈制度,关注大学生的合理需求,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大学生舆情的内部管理机制。

2.加强处理大学生舆情的能力

(1)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识别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备运用信息的能力,包括可以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信息以及如何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大学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努力适应高校为大学生设计的舆情宣传方式和内容,不仅要积极接受正面的信息,还要努力提高信息免疫力,注意分辨负面信息。

(2)发挥学生干部在舆情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作为新时期的学生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高校学生干部与其他学生长期生活和学习在一起,与其他大学生具有相近的年龄和生活习性,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比较接近,也可能形成相近的生活态度和处事原则,他们的态度和观点在学生中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可以通过日常的工作,向身边的大学生传达青年的责任意识,当出现不良舆论或舆情事件时,首先要及时向校院两级机构汇报并进行理性的思维判断,用清晰的语言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及时地引导。

高校和大学生都要行动起来,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大学生舆情,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加强对大学生舆情的合理干预和管理,加强对舆情信息的正确引导,稳定社会和校园环境,帮助青年大学生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马众,杨菁,等.浅析大学生舆情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世界家苑,2013,(06).

[2]陈延童,张丽玉.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03).

[3]杨丽英,庞丽媛.舆情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9,(08).

[4]吴勇,王玉良.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J].学术论坛,2009,(07).

上一篇: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三下一篇:汽车公司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