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

2024-10-25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精选8篇)

1.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 篇一

高考文言文高频字词总结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狷介

耿:光明。

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谲:欺诈,玩弄手段。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多:称赞。

嘉:赞美。

与:赞许。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夷:东部少数民族。

戎:西部少数民族。

狄:北部少数民族。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稔:庄稼成熟。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

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

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

荒:荒年,收成不好。

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

给:足,丰足。

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

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w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2.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 篇二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hè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做官)婺州参军事。徙(调动官职)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认为„有才)之,表(上表推荐)于朝,迁(晋升或调动官职)杨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豪放不受约束),数(shuo屡次多次)犯法,交通(①空间上的彼此通达②交往交游③暗中勾结④情感上的沟通交流⑤两种对立因素相互作用)贵戚,吏莫(没有谁)敢绳(约束制裁),凑按(追究查办)治,杖杀之,远近称伏(佩服,信服)。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见识深远)文详(文识周详),吾恨(遗憾)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wǔ违逆抵触)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统治者的确立或即位),徙(调动官职)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建造)金仙等观,凑谏(用言语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以为:“方农月兴功(兴建工程),虽赀(通“资”钱财)出公主,然高直(价值,价钱)售(买)庸(通“佣”受雇佣,出卖劳动力),则农人舍耕取顾(“雇”酬),趋(追逐追求)末(工商业)弃本(农业),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执意坚持)争,以(认为)“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败坏损害)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顾念,考虑),况圣世必无死乎(固定句式)?”朝廷为减费万计。出(出仕,出任)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认为)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正当)旱不可兴工(动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官名,主管建造宫室,城郭的官员)。诏复(恢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正定名分)。’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堪,值得)尊,列于昭穆(古代宗庙或墓地的排列次序),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指坐北朝南之位,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理政是皆南向坐,因此称居帝王之位或其他尊位为南面。),且(况且)别立寝庙(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停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先例,成法,旧日的典章制度),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交替,轮换)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还是)毋辞!”寻徙(调任)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正赶上)洛阳主簿王钧以(因为)赇(qiú贿赂)抵死(冒死,触犯死罪),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侵吞牟利,侵夺),《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边防)修举(兴复,恢复),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登门)治。卒,年六十五。

3.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 篇三

第一组:以、其、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书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文宪集·李疑传》,有删改)1.与“安能以室庐自随哉”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答案 B 解析 文中的“以”作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B项与之相同。A项,介词,表示方式、凭借或手段,可译为“用”“拿”“凭借”“依靠”“按照”等。C项,介词,可译为“依照”“根据”。D项,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2.与“传其事以劝焉”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B.作《师说》以贻之 .C.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答案 B 解析 文中的“以”为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来”“用来”“以便”,B项与之相同。A项,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C项,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D项,连词,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3.与“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答案 A 解析 文中的“其”为代词,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们)”“他(们)的”,A项与之相同。B项,第一人称,译为“我”“我(自己)的”。C项,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些、那 里”。D项,指示代词,可译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4.与“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吾其还也 .D.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 ..答案 B 解析 文中的“其”为代词,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们)”“他(们)的”,B项与之相同。A项,语气副词,加强揣测语气,译为“或许”“大概”“可能”。C项,语气副词,表示希望、商量、劝勉的语气,可译为“还是”。D项,连词,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5.与“吾宁舍之而受祸”的“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答案 C 解析 文中的“而”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C项与之相同。A项,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B项,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D项,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6.与“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的“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答案 D 解析 文中的“而”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D项与之相同。A项,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B项,连词,表示因果关系。C项,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第二组:为、因、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鬐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节选自《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7.与“为后母所苦”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古人所以重刑施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答案 B 解析 文中的“为”用作介词,表示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B项与之相同。A项,判断词,是。C项,介词,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D项,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8.与“吾为尔新其襦”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答案 D 解析 文中的“为”用作介词,引进对象,可译为“替”“给”,D项与之相同。A项,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B项,动词,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认为”等义,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判断。C项,引进方位或方向,可以翻译为“向”“对”。

9.与“因诈女曰”的“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蒙故业,因遗策 .B.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 .C.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答案 B 解析 文中的“因”为副词,于是、就,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沿袭、继承。C项,“由于”“因为”“因此”。D项,用作介词,通过,经由。

10.与“因斫杀之”的“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B.不如因而厚遇之 .C.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答案 B 解析 文中的“因”用作介词,趁机,趁此,B项与之相同。A项,介词,依靠、凭借。C项,介词,依照、根据。D项,动词,借助。

11.与“遂潜养于盆水”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B.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C.乃设九宾礼于庭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答案 C 解析 文中的“于”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从”“到”,C项与之相同。A项,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等。B项,在„„方面,从„„中。D项,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放在动词之后,可译为“被”。

12.与“后令汲于他泉”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业精于勤,荒于嬉 .答案 B 解析 文中的“于”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从”“到”,B项与之相同。A项,比。C项,见„„于„„,表示被动。D项,介词,由于。

第三组:何、之、若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8题。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有删改)13.与“二子何故不对”的“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大王来何操 .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徐公何能及君也 .答案 B 解析 文中的“何”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B项与之相同。A项,代词,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C项,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D项,用作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怎么”。

14.与“敢问何谓其本”的“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答案 B 解析 文中的“何”为代词,可译为“什么”“哪”,B项与之相同。A项,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C项,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D项,通“呵”,呵斥,谴责。

15.与“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的“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 B 解析 文中的“之”为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B项与之相同。A项,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助词,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D项,助词,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16.与“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的“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答案 D 解析 文中的“之”为指示代词,这,D项与之相同。A项,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B项,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动词,到„„去。

17.与“若济大水有舟楫也”的“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望仆不相师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D.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答案 A 解析 文中的“若”,像、好像,A项与之相同。B项,用作代词,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C项,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D项,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

18.与“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的“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为莫己若者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C.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D.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答案 C 解析 文中的“若”为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们”,C项与之相同。A项,及、比得上。B项,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D项,至,至于。

第四组:所、则、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1题。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节选自《郑思肖集》,有删改)19.与“恣其所行”的“所”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某所,而母立于兹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 B 解析 文中的“所”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B项与之相同。A项,与“为”合用,表示被动。C项,名词,处所、地方。D项,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可译为“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

20.与“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的“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答案 A 解析 文中的“则”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A项与之相同。B项,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C项,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D项,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21.与“虽死且有谋”的“且”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 C 解析 文中的“且”表让步关系,尚且,还,C项与之相同。A项,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况且。B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姑且”“暂且”。D项,将,将要。

第五组:焉、与、乃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4题。

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

(节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22.与“唯父昶异焉”的“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犹且从师而问焉 .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答案 B 解析 文中的“焉”相当于“之”,B项与之相同。A项,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C项,哪里、怎么。D项,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23.与“今日当与汝言”的“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失其所与,不知 .

C.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D.吾孰与徐公美 .答案 C 解析 文中的“与”为介词,和、跟、同,C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结交、亲附。B项,动词,结交、亲附。D项,与“孰”一起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更„„”。

4.文言文人物传记高频词总结 篇四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13)太史:记史,管文收。(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狷介 耿:光明。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谲:欺诈,玩弄手段。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多:称赞。嘉:赞美。与:赞许。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夷:东部少数民族。戎:西部少数民族。狄:北部少数民族。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稔:庄稼成熟。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荒:荒年,收成不好。

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给:足,丰足。

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

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宇:屋檐。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

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忤:违反,抵触。牾:逆。

24、表揭发的:劾、讦、揭、擿

劾:揭发罪状。

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25、表害怕的:畏、惧、惮、慑、骇、患

26、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诅:诅咒。

27、表暗中的:阴、间、密

28、表诬陷的:中、谮、诬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29、表朝见的:朝、觐

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30、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

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祚:福;帝王。践祚:即位。

3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折:驳斥,使对方屈服。诘:责备,追问。诉:告状;诽谤。

3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让:责备,责怪 尤:罪过,过错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戾: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讲情理。诟:①耻辱②骂 忿:愤怒,怨恨。恚:恨、怒。

3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族:灭族。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赭衣:赭,红褐色。“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39、表监狱的:囹圄、狱

4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41、表告别的: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

44、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45、表行动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

遁: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指悄悄地遛走,不知去向。

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延。

46、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5.听事:办公的地方。6.逆旅:旅馆。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五、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六、表示时间的词

高考文言文的第四题,也就是目前试卷格局(除上海卷)的第十四题——“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

七、其他常用词语

(1)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2)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3)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4)逸:马脱了缰绳,放纵。(5)禁:皇帝居住的地方。(6)对:回答或对话。(7)如:到,往。

(8)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9)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10)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言语不真实。(11)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12)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13)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14)孤:幼年失去父亲。

(15)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16)狱:官司,案件,监牢。(17)白:告诉。(18)与:赞扬。(19)多:赞扬。

(20)遽:急速,就,恐惧。

(21)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22)给:食用丰足。

(23)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24)按:追究,考察,调查。(25)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26)令:美好,县令。(27)执:捉拿。(28)延:延请。(29)省:减免。

(30)谢:道歉,推辞,告诉。

(31)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32)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33)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34)赧:因羞愧而脸红。(35)竟:结束,完。

(36)坐:因„„而犯罪,因为。(37)寻:不久。

(38)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39)造:造访。

5.赵普文言文词语翻译 篇五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6.高考数学高频公式 篇六

二、[转化思想]切线长l=√(d²-r²)d表示圆外一点到圆心得距离,r为圆半径,而d最小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三、对于y²=2px,过焦点的互相垂直的两弦AB、CD,它们的和最小为8p。定理的证明:对于y²=2px,设过焦点的弦倾斜角为A.那么弦长可表示为2p/〔(sinA)²〕,所以与之垂直的弦长为2p/[(cosA)²],所以求和再据三角知识可知。(题目的意思就是弦AB过焦点,CD过焦点,且AB垂直于CD)

四、关于一个重要绝对值不等式的介绍:∣|a|-|b|∣≤∣a±b∣≤∣a∣+∣b∣

五、关于解决证明含ln的不等式的一种思路:举例说明:证明1+1/2+1/3+…+1/n>ln(n+1)把左边看成是1/n求和,右边看成是Sn。

解:令an=1/n,令Sn=ln(n+1),则bn=ln(n+1)-lnn,那么只需证an>bn即可,根据定积分知识画出y=1/x的图。an=1×1/n=矩形面积>曲线下面积=bn。当然前面要证明1>ln2。

注:仅供有能力的童鞋参考!!另外对于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就是把左边、右边看成是数列求和,证面积大小即可。说明:前提是含ln。

六、简洁公式:向量a在向量b上的射影是:〔向量a×向量b的数量积〕/[向量b的模]。记忆方法:在哪投影除以哪个的模

七、说明一个易错点:若f(x+a)[a任意]为奇函数,那么得到的结论是f(x+a)=-f(-x+a)〔等式右边不是-f(-x-a)〕,同理如果f(x+a)为偶函数,可得f(x+a)=f(-x+a)牢记!

八、离心率公式:e=sinA/(sinM+sinN)注:P为椭圆上一点,其中A为角F1PF2,两腰角为M,N

7.高考英语高频词汇 篇七

continuousa继续的,连续(不断)的

continuala不断地,频繁的

explodev爆炸;爆发;激增

exploitv剥削;利用,开采

explorev勘探

explosionn爆炸;爆发;激增

explosivea爆炸的;极易引起争论的

remotea遥远的,偏僻的

removaln除去,消除

rendervt使得,致使

rendervt呈递,归还,着色,汇报,致使,放弃,表演,实施vi给予补偿n交纳,粉刷,打底

precautionn预防,防备,警惕

idlea懒散的,无所事事的.

identifyvt认出,鉴定

identifyn身份;个性,特性

povertyn贫穷

resistanta(to)抵抗的,抗的,耐的

resolvevt解决;决定,决意

barreln桶

bargainn便宜货vi讨价还价

subsequenta随后的,后来的

virtuen美德,优点

virtuala实际上的,事实上的

orientvt使适应,(to,toward)使朝向n东方

portionn一部分

targetn目标,靶子vt瞄准

portablea手提式的

declinev拒绝,谢绝;下降

illusionn错觉

likelihoodn可能,可能性

stripen条纹

emphasizevt强调,着重

emotionn情感,感情

emotionala感情的,情绪(上)的

awfula极坏的,威严的,可怕的

awkwarda笨拙的,棘手的

cluen线索,提示

collisionn碰撞,冲突

devicen装置,设备

devisevt发明,策划,想出

高频词组

give out①分发 ②用尽

go over①复习②仔细考虑

hang up①挂起 ②挂断(电话)

hold on①等一等 ②别挂电话 ③紧紧抓住 ④坚持

keep up坚持,继续

leave out①省去 ②遗漏

live up to①符合 ②履行(诺言)

live with①与……住在一起 ②容忍

look for寻找

look into调查

look through快速查看,浏览

look up查找,查阅

look up from从……抬起头

look up to尊敬,钦佩

make the best of充分利用

make up①编造 ②组成,构成 ③化妆

make up for弥补,补偿

pay back偿还

pay for①支付 ②为……付出代价

pay off①还清债务 ②取得成功

pick up①拾起 ②搭载 ③获得 ④学会

put away把……收起来

put down①记下,写下 ②放下

put in①安装 ②把……写进

put up①张贴 ②在某地投宿 ③举起 ④建造

put up with容忍,忍受

rule out排除

run away from逃避,回避

run out (of)用完,耗尽

see to①照顾 ②处理

set about着手做

set aside①把……搁到一边 ②留出,省出(钱或时间) ③驳回 ④暂不考虑

set off①出发,动身 ②使爆炸 ③引起(突然行动)

set out①出发 ②开始着手

speed up(使)加快速度

take apart拆开,拆卸

take on①呈现 ②开始雇用

take over接任,接管

take up①开始从事 ②占据 ③采纳

turn down①关小,调低 ②拒绝

turn out①结果是,证明是 ②出席,参加

turn over①把……翻过来 ②翻阅

wear out磨损,穿破

8.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4 篇八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4

40加①加上;放上:加彘肩上(鸿)②增加,益处:万钟于我何加焉(孟)③更加:则其至又加少矣(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

41遇①待遇:斯固百世之遇也(五)②相遇:遇汝从嫂丧来葬(祭)③接触: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42记①传记: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五)②记忆:不记语从何起(祭)③记载:余是以记之(石)临川王某记(游)43明①明亮:至莫夜月明(石)明月半墙(项)②照亮:火尚足以明也(游)③证明、阐明:明道德之广崇(屈)明死生之大(五)④清楚、明白:谗谄之蔽明也(屈)⑤视力:明足以察秋毫之末(齐)

44称①赞颂:上称帝喾(屈)②声称:使者妄称以应之耳(祭)③相称,符合:奏对称旨(谭)45号①称:时号为军机四卿(谭)②号召:乃号令于三军曰(勾)③号叫:令人长号不自禁(项)八月秋高风怒号(茅)46著①著作: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谭)②附着:皆著于本(论)③穿:内所著披袄中(记)著我旧时裳(《木兰辞》)47变①变故,突发事件:若变起(谭)亡何,国变(柳)②变化,改变:已为墙,凡再变矣(项)颜色不少变(五)48位官位、地位:位在廉颇之右(廉)位卑则足羞(师)49首①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俯首系颈(过)②告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谭)③元首:帝王: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谏)

50任①责任,担子: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孟子〉二章》)②信任:王甚任之(屈)③任凭,无拘束: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

51别①离别:醉不成欢惨将别(琵)②另外:抑别有疾而至斯乎(祭)③区别:而大小毛角,则无别羊焉(柳)

52草①花草: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六)②草稿:文方成草(左)③草率:然汝亦太草草(柳)53良①优良:②意似良(促)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施从良人之所之(齐人有一妻一妾)

54有①与“无”相对:齐人有一妻一妾(齐)②通“又”:邹忌修八尺有余(邹)55归①返回: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②归还:完璧归赵③旧称女子出嫁:吾妻来归(项)④归向:民归之,由水之就下(孟)

56实①与“虚”相对: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梦)②果实:如“华实”之“华”,盖音谬也(游)③实际: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六)④实在,确实: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

57虚①与“实”相对:有苗时采,则虚而浮(梦)②空虚:成顾蟋蟀笼虚(促)③谦虚: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

58长①与“短”相对: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令人长号不自禁(项)②长处,优点:一技之长(成语)③生长: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④长官:尔翁长铨(记)⑤年纪大的:孰与君少长(鸿)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59定①安定、平定:天下已定(过)②规定:而奉行者即为定例(促)③决定、确定: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愚)

60守①太守,郡一级长官: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②守卫、守护: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勾)

61类①种类: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②像: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俨然类画(促)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62理①道理:理固宜然(六)②治理:称为政理(张)63怪①奇异的:怪石乱卧(促)②奇怪: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

64上①上面,从上面:得双石于潭上(石)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项)②特称皇帝:上大嘉悦(促)③献上: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④向上: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瞋目视项王,头发

上指(鸿)⑤上等: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

65法①法令、制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②方法:其法,用胶泥刻字„„(《活板》)③效法:犹若不可得而法(察)66成①完成: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黄)谁为我临朝成此大节者(梅)②成功: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③形成: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登)④长大: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⑤达成协议:遂使之行成于吴(勾)

67持①扶持: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季)②拿:持一象笏至(项)③掌握:悖乱不可以持国(察)68宜①应当,应该: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理固宜然(六)②适宜,合适: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69病①疾病,生病: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②弄成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病)70动①行动,进行: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促)②感动,打动:感天动地窦娥冤(窦)③动不动:动以朝廷为辞(赤)71反①与“正”相对:日影反照(项)②反叛、谋反: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③通“返”,回来: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

72投①抛掷: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滕)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五)②投靠:而欲投吴巨(赤)

73书①书信:女遂于襦间解书(柳)②写信: 吾书与汝曰(祭)③书写书法:凭几学书(项)④字体: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 《汉书?艺文志》⑤书籍:积书满架(项)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⑥《尚书》:《书》曰: “ 满招损,谦受益。”⑦ 《书经》:素不闻诗书之训

(五)⑧ 文书: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

74请①请求: 请往谓项伯(鸿)臣请入,与之同命(鸿)②谦辞: 臣请为王言乐(庄)王好战,请以战喻(寡)

75对①回答: 孟子对曰(寡)暴未有以对也(庄)②对着:对酒当歌《短歌行》③对付:以一对十

76幸①幸而:故幸来告良(鸿)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②宠爱: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③宠信:君幸于赵王(廉)④幸运,有幸: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滕)庶刘侥幸,卒保余年(陈)⑤希望: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祭)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柳)⑥驾临,特指皇帝到某处去:吾君方幸玄珠阁(柳)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77许①答应、允许:许之,夜缒而出。(烛)②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高可二黍许(《核舟记》)78负①倚仗、凭借:秦贪,负其强(廉)负势竟上(与)②承担,承负:宁许以负秦曲(廉)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③背弃:决负约不偿城(廉)④辜负: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柳)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⑤背: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⑥败:胜负之数(六)79立①即刻、马上: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鸿)②站立: 立于君左(柳)遍国中无与立谈者(齐)③直立:大石侧立千尺(石)④设立,建立:内立法度(过)⑤ 登上帝位或诸侯的位置:燕王,吾所立(伶)⑥竖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80交①交情:为刎颈之交(廉)②交往,交流: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③相交、交互;叶叶相交通(孔)81设①安设,设置: 帘外设香几(促)朝济而夕设版焉(烛)②假如,如果:设百岁后,是属宁有可信乎

82引①延请:引毅以进(柳)②牵引、拽: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察)③避开,退却,后退:语竟,引别东去(柳)④延长,伸长: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⑤取过来: 引壶觞以自酌(兰)⑥ 序: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

83恐①恐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触)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季)②害怕:舟人大恐(石)84毕①完毕,结束: 寿毕,请以剑舞(鸿)②都,全: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85卒①步兵:旦日飨士卒(鸿)率疲敝之卒(过)②死: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③终于: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五)买五人之?而函之,卒与尸合(五)④通“猝”:成仓卒莫知所救(促)卒然问曰: ‘ 天下恶乎定?(齐)

86士①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②读书人:予本非文人画士(病)③有才能的人:尊贤而重士(过)以致天下之士(过)④士兵:旦日飨士卒(鸿)87将 ①将领:所以遣将守关者(鸿)②带领: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③将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季氏将伐颛臾(季)④扶,持:挈妇将雏⑤且,又:将信将疑⑥愿,请:将子无怒(氓)

88抚 ①安抚: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②巡抚:献诸抚军(促)③担任巡抚:以大中丞抚吴者(五)④抚摩: 抚孤松而盘桓(归)

89走 ①快跑,逃跑:持剑盾步走(鸿)弃甲曳兵而走(寡)②趋向: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90事 ①事情: 樊哙曰: “ 今日之事何如? ”(鸿)②事故,变故: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过)③奉事,为 „„ 服务: 吾得兄事之(鸿)以地事秦(六)④职务,官位:敢以烦执事(烛)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

91礼 ①礼仪: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齐)②礼貌,以礼相待: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钱塘亦尽礼相接(柳)

92计 ① 算帐,计算:牛羊蹄?各千计(促)②盘算、谋划: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③计谋,策略: 谁为大王此计者?(鸿)

93难 ①困难: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②灾难(n à n):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③反驳:所谓交相问难(问)94愿 ①愿望,心愿: 富贵非吾愿(归)②乐意:臣愿奉璧往使(廉)③希望: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触)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

95案 ①几案: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成妻纳钱案上(促)②察看:召有司案图(通“按”)(廉)96方 ①方圆:今齐地方千里(邹)②正当,正在: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游)③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④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夫虽无四方之忧(勾)⑤ 方 与“圆”相对: 多平方,少圆(登)

97修 ①长,高: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庞然修伟(促)巨身修尾(促)②研究,学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③修建:室坏不修(项)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 记》)④整治:修守战之具(过)98朝 ①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邹)②上朝;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项)③朝见:皆朝于齐(邹)④早晨:朝服衣冠(邹)春江花朝秋月夜(琵)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99私 ①私下,偷偷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鸿)从道旁私语(柳)②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③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五)欲苟顺私情(陈)

100蔽 ①遮盖,遮掩: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旌旗蔽空(赤)②蒙蔽:王之蔽甚矣(邹)③概括:一言以蔽之

101面 ①脸:老妇必唾其面(触)②当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③面向,面对着:面北为平远堂旧址(虎)④方面:泰山正南面有三谷(登)

102庭 ①院子:垣墙周庭(项)门庭若市(邹)②通“廷”:拜送书于庭(廉)103语 ①说话,谈论:越人语天姥(梦游)从道旁私语(柳)②告诉:不可不语(鸿)③俗语,谚语:野语有之,曰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 者(秋)④ 言论,话: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104名 ①名字,名称: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五)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②命名,得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而此独以钟名(石)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梦)③ 有名的,著名的:隳名城,杀豪杰(过)家君作宰,路出名区(滕)④ 识其本名,说明白: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⑤ 名誉: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⑥声名,名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

105曰 ①说: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师)②叫作,称作:曰师曰弟子云者(师)曰颜佩韦、杨念如„„(五人)106文 ①文字:其文漫灭(游)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记》)②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未尝不临文嗟悼(兰)③纹: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④ 掩饰:文过饰非⑤ 文教礼乐: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⑥ 与“武”相对:文武并用,垂拱而制

107进 ①前进:其进愈难(游)②进献:群臣进谏(邹)相如前进缶(廉)③出来做官: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

108奇 ①奇异,罕见:其见愈奇(游)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六)以 „„ 为奇: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促)②单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③命运不好:以为李广老,数奇(李将军列传)

109好 ①美好:好鸟相鸣(与)②喜爱: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110出 ①与“入”相对:有怠而欲出者(游)②产生、发生:莫知计所出(指)③出现、显露: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蜀山兀,阿房出(阿)④ 超出,超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遍试之,无出其右者(促)⑤ 发出: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五)⑥ 拿出,交纳: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促)

111极 ① 尽: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② 尽头,极点: 彼苍者天,曷其有极!(祭)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③ 最,非常: 状极俊健(促)④ 标准:士也罔极(氓)

112观 ①看,观赏: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②观察:古人之观于天地(游)③宫廷建筑:大王见臣列观(廉)④景象:非常之观(游)岳阳楼之观(《岳阳楼记》)113求 ①寻找,寻求: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然后乃求谋臣(勾)②请求,乞求:今急而求子(烛)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③要求,需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④探求,探究: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予尝求古人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114险 ①地势不平坦:险以远,则至者少(游)②险要,险阻: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也(赤)③坎坷: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

115云 ①说: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兰)②语气词: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世皆谓之天门云(登)③如此,这样:曰师曰弟子云者(师)④云:纤歌凝而白云遏 不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坠青云之志(滕)像云那样,名词作状语:天下云集响应(过)116鼓 ①击鼓:填然鼓之(寡)②振动:微风鼓浪(石)③鼓(乐器):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庄)④弹奏: 今王鼓乐于此(庄)⑤古代夜间计时: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117是 ①正确(与“非”相对):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问)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②这,这样:当是时(鸿)所在皆是也(石)118爱①爱,爱护:宽厚而爱人(过)②吝惜:三国各爱其地(六)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③疼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

119使①使者: 以祈请使诣北(指)②出使:使北营,留北关外(指)③派遣:使人遗赵王书(廉)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寺僧使小童持斧(石)今吾使健中祭汝.(祭)④使唤,使用。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⑤让,使得。动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⑥假使,假如。连词。使六国各爱其人(《阿房宫赋》)

120盛①与“衰”相对:其意气之盛(伶)②盛大: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③盛放:盛以锦囊(伶)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荆)121困①困窘,困难:天下诸侯已困矣(过)②被困,围住:数十伶人困之(伶)③疲倦:牛困人饥日已高(《卖炭翁》)122微①不显露,暗暗:微行入古寺(左)②小,轻微: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滕)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③深奥,含蓄:其文约,其辞微(屈)④如果没有:微斯人(《岳阳楼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⑤衰微: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祭)⑥地位低下,卑贱: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陈)

123君①君主: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王(齐)②对对方尊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③做官的人,道德高尚的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124适①适合: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蕖》)②女子出嫁:始适还家门(孔)③恰好: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愚)④到,往: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

125穷①穷尽:欲穷千里目(《登鹳雀楼》)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逍)②不得志:穷则独善其身(《孟子》)③处境困难,困窘: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④穷尽: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

126乱①无秩序,与“治”相对:悖乱不可以治国(察)②乐章的尾声:乱曰(涉)③叛乱: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伶)大阉之乱

(五)④混乱: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以乱易整,不武。(烛)

127遣①派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②送走:遣去慎莫留(孔)③贬谪:128作①兴起,发起:有圣人作(五)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②劳动:昼夜勤作息(孔)③开始④创作: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滕)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⑤建造,兴建: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

129相①宰相、国相: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祭)②容貌:儿已薄禄相(孔)③辅助或辅助的人: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季)无物以相之(游)④互相:黄泉下相见(孔)遂相腾击(促)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过)⑤动作偏指一方:不得便相许(孔)登即相许和(孔)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130取①拿,与“舍”相对:舍生而取义者也(鱼)②取出:青取之于蓝(劝)③选择:须取无茎时采(采)④通“娶”:终老不复取(孔)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勾)⑤攻下,夺取: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131结①打结:结发同枕席(孔)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②结交:愿结友(廉)132岁①年:不终岁(促)穰岁之秋(五)②年龄:成有子九岁(促)③年成:人死,则曰: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非我也,岁也。(寡)

133令①命令,法令:令初下(邹)②县令: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促)③时令:群葩当令时(芙)④使,让: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项)

134报①回复,报告:求人可使报秦者(廉)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②报答,报复: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③上报:遂为猾报充里正役(促)135靡①没有、无:靡计不施(促)②倒下,后退: 虫尽靡(促)③浪费:靡之者甚多(论)136内①接纳,接受:距关,毋内诸侯(鸿)②放入,放在:成妻纳钱案上(促)③里面,内部: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

137转①转动:转侧床头(促)②迁职:再转复为太史令(张)③转向: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138伏①趴:有虫伏棘根(促)②伏天:天时有愆伏(采)③下对上敬词:伏惟启阿母(孔)④埋伏: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

139复①还、又: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寓形宇内复几时(归)②恢复:成子精神复旧(促)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虎)③重复: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④夹层:复道行空(阿)140气①自然界冷热阴阳等现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②气体:吾令人望其气(鸿)③气息:则气断声吞(促)④人的精神状态:神气痴木(促)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141木①树:斩木为兵(过)②木材:木直中绳(劝)③呆:但儿神气痴木(促)142冠①帽子:朝服衣冠,窥镜(邹)怒发上冲冠(廉)②戴帽子:楚人沐猴而冠(《项羽本纪》)③古礼,男满二十岁行冠礼: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滕)④位居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153奏①演奏;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滕)②进献:相如奉璧奏秦王(廉)③向国君进言或上书:先生有所陈奏(谭)154当①面对(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②处在某地或某时:当是时(鸿)有大石当中流(石)③判罪:犯法当死(柳)④相当: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屈)⑤应当: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六)⑥dàng 当作:安步当车

155畏①害怕,恐惧: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谏)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②敬畏:朝中皆畏宁南(柳)156业①事业;操童子业(促)②学业: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送)③职业: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

157乘①乘坐: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勾)②趁着:因利乘便(过)③古代战车:shèng超乘者三百乘(殽)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④代“四”:shèng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⑤辆:shèng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158轻①与“重”相对:轻重固何如哉

(五)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齐桓)②轻视:北亦未敢遽轻吾国(指)③轻佻:秦师轻而无礼(殽)④轻易: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159谋①商议,谋划: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竖子不足与谋(鸿)②图谋: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③计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谏)

160脱①脱身: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鸿)百计营谋不能脱(促)②疏漏:入险而脱(殽)③脱落: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祭)④(虚词)倘若,或许:脱获回耗,虽死必谢(柳)

161及①赶上:及诸河,已在舟中矣(殽)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勾)②到: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③趁着:及时相遣归(孔)162市①市井:谤讥于市朝(邹)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阿)②市场:东市买骏马(《木兰辞》)③作买卖:将市于周(殽)④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辞》)163具①准备: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成妻具资诣问。②完全,详尽: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③器械:修守战之具(过)船粮战具俱办(赤)164奉①两手捧着: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②进献,送给:天奉我也(殽)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③供给: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④接受: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赤)奉事循公姥(孔)⑤侍奉: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滕)

165子①儿子或女儿:成有子九岁(促)②对人尊称: 孔子师郯子„„(师)166右①地位尊贵:位在廉颇之右(廉)又多豪右(张)②上:无出其右者(促)③车卫:莱驹为右(殽)167孤①幼年丧父:幼而无父曰孤(《孟子》)愍臣孤弱,躬亲抚养(陈)②孤独: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辞》)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六)③侯王谦称:孤当与孟德决之(赤)孤之过也(殽)168辱①耻辱: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逍)②侮辱,受辱:女侄不幸,为顽童所辱。(柳)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殽)以予故,咸以愚辱焉(愚)③可耻:其辱人贱行(五人)169治①治理: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五)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齐)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②安定,太平: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治)③处置: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不敢复有株治

(五)④训练,整治: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赤)

170视①看:拾视之(促)视为止(庖)②比较: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③看待: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171试①尝试、试验: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又试之鸡(促)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齐)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②考试: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左)172高①与“低”相对:登高而招(劝)劳苦而功高如此(鸿)②抬高:而高其直(促)③高尚: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孟尝高洁(滕)

173居①居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项)②处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③积蓄,贮存:昂其值,居为奇货(促)④过了,经过: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⑤停留:半山居雾若带然。(登)

174世①世代:两世一身,形单影只(陈)韩氏两世,惟此而已(祭)②时代,朝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③天下,世间: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愚)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

175敌①敌人,敌对:秦人开关延敌(过)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勾)②匹敌:势亦足以相敌(治)③抵抗: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齐桓)

176辟①躲避:文王所辟风雨也(殽)②征召:连辟公府不就(张)③开辟:前辟四窗(项)④邪僻: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齐桓)

177府①储物之所: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②官府:君既为府吏(孔)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178约①捆缚,套: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触)②盟约,订约:约从离衡(过)怀王与诸将约曰(鸿)契丹,与吾约为兄弟(伶)③简要:其文约(屈)④节俭:以约失之者鲜矣(训)179流①水流动:两川溶溶,流人宫墙(阿)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②河流: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谏)③一类人:安能屈豪杰之流(五人)④流放:虽放流(屈)180遗 ①丢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②遗漏、忽略:小学而大遗(师)③留下:始访其遗踪(石)④送、给:先以书遗操(赤)留待作遗施(孔)⑤死人遗留下来的:不闻先王之遗言⑥ 抛弃: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

181得 ①得到,秦城恐不可得(廉)可以得富贵也(谭)②收获:往往有得(游)③ 适宜,得当,引申为正确:此言得之

(六)④ 能够,可以: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六)⑤ 得意:洋洋自得⑥ 必须,应当: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

182谓 ①对„„说:因笑谓迈曰(石)②叫做,称为: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伶)③认为: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

183至 ①到达、到:亦不能至也(游)时雨既至(勾)②极、最: 至微至陋(陈)184察 ①细看:徐而察之(石)②考察:子是之不察(《卖柑者言》)察邻国之政(寡)③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④ 看清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185乐 ①高兴、快乐: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与百姓同乐(庄)②音乐:今王鼓乐于此(庄)③喜欢,乐意: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186异 ①和“同”相对:迨诸父异爨(项)②奇特,与众不同:成述其异(促)③奇怪,惊奇: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

187生 ①生长: 生石罅,皆平顶(登)②与“死”相对,生存:生亦我所欲也(孟)③与“熟”相对:则与一生彘肩(鸿)④读书人: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滕)⑤ 出生,诞生:生丈夫,二壶酒(勾)生乎吾前⑥ 通“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⑦ 产生,发生:爽籁发而清风生

188可 ①适合: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②约计:虎丘去城可七八里(虎)③可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

189备 ①完备,齐全:前人之述备矣(岳)备极护爱(促)圣心备焉(劝)②防备、准备: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190秋 ①秋天: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秋毫不敢有所近(鸿)②年,时候: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191能 ①才能:细疏其能(促)②擅长:非能水也(劝)③能够:吾不能早用子(烛)④有能力的人:简能而任之(谏)⑤和睦:素不相能

192兼 同时进行或具有: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193去 ①离开:沛公已去(鸿)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项)②距离: 比去,以手阖门(项)去今之墓而葬焉

(五)③除掉,去掉:去死肌(《捕蛇者说》)194师 ①军队:九国之师(过)②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③学习:不耻相师(师)④从师: 於其身也,则耻师焉(师)⑤ 以 „„ 为师:吾从而师之

195传 ①传记: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黄)②注释经义的文字: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③驿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廉)④ 传送、传递:传之美人(廉)⑤ 传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⑥ 流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⑦流传的文字: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196道 ①道路:有碑仆道(游)②道理,规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③学说、思想,主张:于是废先王之道(过)④说:何可胜道也哉(游)⑤方法:此其为餍足之道也(齐人)

197受 ①接受:项王则受璧(鸿)②遭受: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病)③授予,给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198惑 ①迷惑: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柳)②疑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199弱 ①与“强”相对: 天下非小弱也(过)②使 „„ 弱,削弱:会盟而谋弱秦(过)③年少(二十岁):等终军之弱冠(滕)

200终 ①完结,终了:惜其用武之不终也(六)②始终: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③终于,终归:终继五国迁灭(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④ 死: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伶)⑤尽,全:颜子 “ 终日不违如愚”(愚)

201与 ①给予:则与斗卮酒(鸿)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②结交,亲附;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失其所与,不知(烛)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③参加:蹇叔之子与师(崤)④ 和,跟,同:秦伯说,与郑人盟(烛)⑤句末语气词:无乃尔是过与?

202速 ①迅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不速去(左)②招致:始速祸焉(六)203败 ①与“胜”相对:战败而亡(六)②把对方打败:是故败吴于囿(勾)③毁坏,败坏: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④ 衰落、凋残:霜中败叶(芙)⑤残破:于败堵丛草处(促)204服 ①衣服:莫不靓妆丽服(虎)美其服,饱其食(勾)②敬佩,信服: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恭而不心服(谏)③穿:朝服衣冠,窥镜(邹)④ 使 „„ 服:服之而已

205非 ①不是:非兵不利,战不善(六)②责怪,非难: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③不对,错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④ 没: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过)⑤不: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过)

206会 ①相会,会见: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②盟会,宴会: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③正好,恰逢;会征促织(促)会其怒,不敢献(鸿)

207营 ①经营: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韩魏之经营(阿)②谋求:百计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营谋不能脱(促)208望①远看:吾令人望其气(鸿)登高而望(劝)②名望:卿为清望官(训)都督阎公之雅望(藤)③盼望:日夜望将军至(鸿)④夏历每月十五: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前赤壁赋》)⑤希望: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

209节①节操: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守节情不移(孔)②时节、季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好雨知时节(《春夜喜雨》)③节约: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训)④动物骨骼连接处: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⑤控制,限制:饮酒濡首而不知节也(易)

上一篇:《搭配》--教学反思下一篇:北京故宫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