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英语医学听力(精选18篇)
1.学术英语医学听力 篇一
那么,托福听力讲座的学术话题类词汇如何补充呢?小编认为根据不同考生当前的备考水平,大家需要采取不同的提升方式。
1. 基础水平托福考生
对基础水平的托福考生来说,听力中陌生的词汇能够造成的干扰还是比较大的,可能这类考生本身听听力时就已经有点捉襟见肘磕磕绊绊,再被一些完全没听到过的词汇妨碍一下,原本能听懂的内容都会突然听不明白在讲什么。
既然本身听力水平还不太高,基础也相对要差一下,那么小编的建议就是先不要做太多的听力练习,把学习重心放回词汇上,以提升词汇量为主。大家可以找一些整理过的托福听力背景词汇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相对集中的背景词汇知识的记忆和补充。
2. 高分水平托福考生
而对于另一些托福听力已经具备高分水准的考生,补充学术话题词汇就需要采用另一种方式了。因为这些同学本身水平已经较高,实际上即使遇到一些不认识没听过的学术词汇,仍然是有办法在看不懂或者说不用看懂的情况下保证做题正确率的。那么这些同学补充词汇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理解听力内容,提升答题效率而非正确率。
因此这类同学完全可以采取一边做题一边补充词汇的学习方式,在进行日常听力练习的过程中,假如发现听力素材里有自己听不出来的词汇,可以在听完做完题目之后,把听力的文本资料找来,对其中的陌生学术话题词汇直接当场记忆一下即可。这种做法的重点仍然是在做题练习,而补充词汇的目的也可以以查遗补缺的形式来完成,可谓一举两得。
2.学术英语医学听力 篇二
在E时代, 电子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影响和改变着学习者的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也经历了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混合式学习到泛在学习。泛在学习模式指的是任何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环境都可以进行学习。泛在学习将学习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融入日常生活, 学习者不必拘泥于课堂学习时间, 还可以选择全天候无拘束的学习。
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 我校的医学生进入了专业英语即医学英语的学习, 但由于课时有限, 目前我校的医学英语课程主要以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为主, 课堂上专门的听力训练几乎没有, 这样两至三年的听力学习中断无论对于医学生的考研还是就业都是不利的。
如何减少医学生的听力学习磨损, 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呢?本论文从医学英语听力学习的实际出发,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理论、二语习得策略等理论基础上, 结合泛在学习的优势与特点, 构建了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
2研究内容
(1) 研究内容
(1) 在分析传统的听力学习模式的基础上,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理论、二语习得策略作为理论基础, 提出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 构建具体操作流程。
(2) 利用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进行行动研究, 收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等数据。
(3)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分析行动研究的效果, 总结学习者在听力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要遵循的原则。
(2)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在阅读国内外关于医学英语听力学习和泛在学习研究的文献之后, 形成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的基本印象。
(2) 问卷调查:在行动研究之后, 对学习者的听力学习情况进行调查, 了解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的应用成效。
(3) 访谈:在行动研究结束后从实验班选择一些学生代表举行座谈会, 记载并整理谈话主要内容, 以期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困惑, 搜集他们的建议, 为以后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活动做准备。
(3) 研究工具
本研究将进行实验前测和前测调查问卷、访谈、后测调查问卷和实验后测。在行动研究开始之前对实验班组和对照组的学生们均作听力测试和问卷调查, 以确定两个组的差异性并了解他们听力学习的策略使用情况, 问卷的内容涉及到学生对泛在学习的了解情况;在行动研究结束之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均作听力测试和问卷调查, 分析数据对比的结果来检验实验假设, 总结行动研究的成效。
3研究过程
(1) 研究目标
本研究结合了二语习得策略、自主学习和泛在学习, 对我校实验组的学生 (药护2013级麻醉班) 和对照组的学生展开对比研究,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 对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这一研究假设进行修改和改善。
(2) 研究计划
(3) 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教学设计
听力学习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将所听材料进行播放, 适当讲述听力理解的重难点, 使学生输入一定数量的语言信息。泛在学习模式下,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网络输入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视听学习信息, 并能自主地选择学习进度和学习地点, 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也大大提升。在本研究中, 实验组的同学采用的是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 其流程图如下:
在该模式的学习中, 学生以我校的自主学习中心为主要学习平台, 综合了策略培训、泛在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 每一种学习方式都包括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评价等, 学习结束后还会对所有的学习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以检验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的学习效果, 为以后的学习提供经验总结和策略支持。
开始行动研究之前, 教师会向实验组的学生说明这种听力学习的方式:教师讲授与泛在学习相结合, 这两种学习方式的表现和成绩都被纳入评价范围;并向他们介绍二语习得的策略和泛在学习的定义、特点和学习流程, 让学生对这种学习模式有更深入的理解。
4研究过程
因为专业英语课程中几乎没有专门的听力技能训练, 部分学生可能对额外的听力学习不太情愿, 教师会跟这些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告诉他们持续的听力学习能够减少听力技能的磨损, 而且对阅读、写作的技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他们能够主动自愿地参与到这种学习模式之后, 教师方能开始这种实验。研究时间为:2015年9月5日~2016年1月8日。
行动之前, 教师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听力能力均进行了检测, 测试工具为2014年12月CET-6的听力部分, 结果如下:
研究的第一阶段 (四周) , 笔者向实验组的学生讲解了二语习得的常用策略:元认知、认知和社会情感策略, 每一种策略都依照“ (1) 策略展示 (介绍策略的主要内容) ; (2) 列举实例 (示范策略具体如何操作) ; (3) 实际练习 (将策略应用的具体的听力练习中, 按照控制练习——半控制练习——自由练习, 一种策略到多种策略的综合使用的顺序循序渐进) ; (4) 评价效果 (评价策略使用情况和培训的效果) ”的流程进行培训。
研究的第二阶段 (四周) , 笔者一方面着重培养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他们自己制定学习规划、互相监督学习进度;另一方面, 给他们介绍常用的听力策略:听前预测、听时做记录、听后推断等。通过“考察+计划+监管+自主+合作+坚持”这六个步骤的训练, 学生为适应下一步的泛在学习模式做好准备。
研究的第三阶段 (八周) , 实验组的学生开始在下面的网站上进行听力练习, 每周至少听十个小时。医学英语听力学习网站 (http://www.audiomedica.com/) , 栏目有:公共卫生、肿瘤学、心血管疾病、全科医学等。斯坦福大学的医学英语广播节目 (http://medworld.stanford.edu/radio/) , 每周一期, 内容涉及急诊背后的故事、我眼中的疾病、管理式医疗、基因前沿、医疗援助工作等等。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听力练习的时间、方式 (电脑或手机均可) 和进度, 但每周都必须将所学内容进行“计划——实施——小结”, 并做好学习记录。
在这轮行动研究即将结束之时, 教师又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所有同学均进行听力能力的检测, 测试工具是2015年6月CET-6的听力部分, 结果如下:
2016年1月8日, 笔者从实验组中选取了六个学生对他们进行访谈 (按照成绩优秀、一般、较差各选择两名) , 主要了解他们对于这种学习模式的感受、听力能力的提高幅度等。从访谈结果来看, 大多数学习者对于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的热情较高, 基本能适应这种学习环境;部分学习者对于泛在学习模式的学习流程不太熟悉;少数学习者不能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合理的计划和自觉进行听力练习。一些学习者还是习惯于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选择学习材料, 主动学习的能力还有待培养;还有一些学习者无法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5研究结论
经过行动研究, 学习者基本能够运用二语习得策略进行自主性的听力泛在学习, 其听力理解水平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实验组的学习者的听力学习策略能够较好掌握, 且能熟练运用于听力测试中。网络上丰富的视听材料学生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 医院真实或者模拟的全英环境, 增加了学生的接收信息量, 他们将所接收到的大量语言信息进行整理和再加工, 能够做到高效的自主学习, 听力技能大大提高的同时, 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了进步。实验组的学生们纷纷表示, 实验结束后还会继续这种听力学习。
由于时间和知识的局限, 本研究尚存在以下的局限: (1) 样本容量较小, 研究时间不长, 笔者的教学任务较多, 只能针对实验组进行策略培训。 (2) 泛在学习需要长期的坚持, 如果学生在课后不将所学的策略主动地运用到听力练习中, 实验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鉴于上面的不足, 笔者在今后的研究方向是:
(1) 改进培养策略, 更进一步地研究英语学习标准, 在实践中探索更有效的学习策略, 让研究成果为更多的师生谋利。
(2) 优化资源利用, 充分挖掘网络上更多的医学英语听力学习资源, 并尝试进行口语练习, 促进听说的相辅相成。
(3) 丰富文化知识。任何语言技能的学习, 都离不开文化背景。要提升听力理解能力, 除了具备策略知识之外, 还应了解一些社会文化知识和语用知识。
摘要:笔者从医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实践出发, 结合自主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模式的特点, 构建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与量规评价等方法进行行动研究, 并对医学英语听力泛在学习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医学英语,泛在学习,行动研究
参考文献
[1]Cohen, A.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England: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998.
[2]K.Georgouli, I.Paraskakis.A Web Based Tutoring System for Compilers[A].Proceedings of 14th Annu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for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EIE) [C].Gdansk, Poland, 2003.
[3]Laurillard, D.Rethinking University Teaching:A Framework for the Effective u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M].Rutledge, London, 1993.
[4]Learning System[C].Proc.of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2002:15-22.
[5]Weber, G., Brusilovsky, P.ELM-ART:An adaptive Versatile System for Web-based instru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IED, 2001 (12) :351-384.
3.学术英语医学听力 篇三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 英语教学 课程体系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10-01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代表着学科的发展水平,不但代表一个国家科研创新的方向和科技水平发展的高度,也体现了一个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随着科研、学术国际化交流的不断增多,对于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英语不仅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生硬的进行教学,而是作为一种学术交流的语言载体,承担着医学博士研究生对外学术能力培养的基础。2014年,《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更好的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和科学发展能力。在此契机下,我校结合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发展特点和对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适时对博士研究生英语课进行课程体系创新改革。现将我校博士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学习中产生的问题
1.博士生主动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动机不单纯。医学学制本身较其他学科长,由于受到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医学生普遍存在先就业后深造的情况,在博士培养阶段,绝大部分博士生已参加工作。这部分同学由于临床工作忙碌,并未做到真正的脱产,在集中半年的基础授课时间,不能完全参与正常的学习,且由于博士年龄层次分布较大。在这样的学习动机下,英语教学本身存在工作障碍,同时也不是培养博士英语学习能力的初衷。
2.高校英语教学资源有限,课程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非英语专业高校中,英语专业教学师资紧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校亦是如此。在对博士生授学位需发表SCI文章的刚性条件的制约下,这种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都逐渐成为博士生课程对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桎梏。
二、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建设改革情况
医学博士有其独特的培养特点和培养目标,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培养越来越注重的是能力培养,特别是学术能力的培养,在配合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将博士课程进行精准改革建设,将英语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博士学术能力的语言载体和培养基础。
1.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方案。我校自2012年起,对博士申请学位发表文章的要求进行进一步改革,近几年更是加强出口建设,“紧进紧处”,对发表文章的级别和影响因子进一步提高。博士入学后,最关心的是申请学位时发表的文章,处理绝大部分取决于博士的科研实验外,英语写作能力也是易于被杂志接收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政策的变化,英语教学及时更换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在原来小班授课的理念基础上,根据博士学科专业及人数构建小班分班结构,分为外科学、内科学并妇产科学、其他临床学科和基础学科四类小班,内容上除以前开设的五类内容外,结合博士需大量阅读外文文献和书写英文科技论文的要求,增加了科技论文书写技巧及内容构架解析的教学内容。
在教材部分,不在拘泥于某一种或一类的教材,而是根据不同小班的构成,精选医学相关领域的学术报道、研究进展、实验设计等,使得博士生接触到的英语教学都是与自身研究领域密不可分的前沿内容,不但增加了博士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强化了英语阅读、分析、翻译和书写的综合能力。另外,我校外语部特别建立研究生教研室,有教研室教师专门负责所带小班博士的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指导,这也将大大提高博士学术成果汇报能力及论文发表的数量,同时也对博士生今后在英语写作上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2.按需学习,灵活掌握教学方法。博士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相对较好,特别是有些学生已经在硕士或之前的学历阶段,通过了全国CET6级、GRE或托福考试,这部分同学在全国统一的博士英语考试中脱颖而出。对于这部分英语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我校拟试行研究生免修政策,在博士入学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中,如这部分学生可提供相应资格英语考试成绩证明,并取得外语部研究生教研室的认可,可申请英语课程的免修。另一方面,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老师灌输性讲课方式逐渐淘汰,转而改为师生互动思辨型,小组讨论交流型和团体模拟国际会议型授课方式和灵活开放的考核方式。在促进博士团体合作完成工作的基础上,激发博士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博士使用婴儿口语交流和发言的自信心,进而培养其敢于想、敢于说、敢于讲的应用能力。
3.开发资源,增加教师知识储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扩大教师资源,引进更高层次英语教学人才,增加授课教师知识更新的储备量,针对博士生特点,充分了解博士生的心理、学习和培养不同层面的需求,做好授课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同时,培养任课教师的思辨能力,能够及时对博士生的教学工作作出日常的反思和总结,并积极及时的作出教学调整,有策略的对不同类型和学科专业需求的博士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换。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态度也直接影响学生对上课的兴趣。在对教师教学培训的过程中,加强教师养成客观、严谨、系统、认真、耐心的教学态度,主动增加对每个博士学习需求和生活工作的了解,和博士进行畅快的沟通交流,不但是提高教师授课效果的巨大助力,也让博士生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学习困难,增加博士生主动学习兴趣的绝佳途径[1]。
4.改革观念,发挥导师主导地位。研究生入学后,会集中进行为期半年的面授基础课学习,为后面进入科室进行实验研究做基础。研究生进入科室后实行导师负责制,科研学习和生活道德等事宜均由导师负责。然而对于医学博士,外语学习是个贯穿始终的事情。对于博士生导师,由于科研事务和日常管理事务繁忙,对于博士的指导仅限于科研等方面,英语学习和指导相对较弱,有些导师甚至并不关注这方面,导致科研实验做完后,在最后的学位论文书写和英文的学术论文书写时,学生会出现各种英文论文书写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我校在每年的导师培训中增加此项内容的培训宣讲,将传统的导师只进行科学实验相关指导的观念进行逐步改进,让导师慢慢理解对博士生科研期间进行英语指导的重要性,接受和改变固有的观念,积极发挥出导师对博士生英语阅读、交流和书写指导的主导作用。近几年,我校博士生发表SCI收录的期刊论文数量和质量越发的高,这固然与整个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点对点辅导英文文章书写有一定关系,但是与导师在整个科研进展过程中的指导更是密不可分。
目前,我校博士生英语教学还在不断改进和变化中,在以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目标下,坚持人性化和个性化定制教学方案的教学原则,发展灵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不定期对在校博士生做师生访谈和调研问卷反馈,积极发挥研究生学院与外语教研室联合教学工作优势,将外语教学做为培养博士生学术能力的辅助学术研究,集中对涉及到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做出相应对策,既是我们不断进展的工作重点,也是我们要不断探索改进的目标重点。
参考文献:
[1]闫伟静,韩喜华.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教师因素[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74-75.
作者简介:
4.医学学术会议通知 篇四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通知,通知的功能多,种类多,写法彼此有较大的区别。为了让您在写通知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学学术会议通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学学术会议通知1各会员单位及相关医疗机构:
随着无创呼吸机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目前各基层医院已在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为了提高本地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无创通气的临床应用与操作技能,加强本地区无创通气学术交流与合作,xxx医学会决定举办“无创通气专题学术会议”,会议将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成都军营总医院知名专家就无创通气的临床应用和技能操作进行专题讲座。现将会议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到及会议时间
20xx年8月11日 14:00—14:30报到 20xx年8月11日 14:30——18:00 培训会
二、报到及参会地点
xxx第一人民医院第一住院大楼二楼 多功能厅 三、参会人员
各级医疗机构从事呼吸、急诊、ICU、内外科等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同时也邀请周边市州同仁参会 四、会议内容
(1)《无创通气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成都军营总医院呼吸内科 主任 肖贞良 教授
(2)《无创通气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护士长
吴小玲 副教授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
xxx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二科主任 阳永珍 主任医师
五、会议费用
以上会议,参会人员免收会务费,交通费、住宿及差旅费回原 单位按规定报销。
六、其他
学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II类学分叁分
联系人:xxx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二科 石宗民:1868xx
xxx第一人民医院发展部: 0832—21xxx
xxx医学会
20xx年7月26日
医学学术会议通知2各有关单位:
重庆市医师协会拟定于20xx年4月6—8日在重庆市召开眼科医师分会第四次年会暨20xx年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新进展国际会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一)学术交流;
(二)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
(三)眼科医师分会全体委员会议;
(四)文艺演出、文体活动。
二、会议时间
报到时间:20xx年4月6日14:00—xx:00时;
会议时间:20xx年4月7—8日。
三、会议地点
重庆世纪金源大酒店(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建新北路二支路1号)。
四、参会人员
全国各级医院从事眼科专业的医务人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全体委员。
五、参会注册
(一)报名注册方式
1、在线报名注册
登录大会网站,点击“个人代表注册”,在线填写个人信息并在线缴纳注册费完成注册。在线未预定住房的参会代表,不保证会议住房。
2、现场报名注册
现场可缴纳现金或刷卡完成注册。
(二)注册费用
注册费400元/人。
(三)注册说明
交通及住宿费自理,回单位报销。
六、其他事项
(一)成功注册参加会议者授予重庆市级Ⅰ类继续教育学分陆分(凭身份证现场授予)。
(二)联系人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
医学学术会议通知3为了促进学会学术交流活动健康开展,确保学术活动的合规合法,提高学会工作效率,根据学会章程,制定本办法。
一、学术活动发起方应认真审核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和活动议程,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违反国家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方针和相关规定。
三、学术活动应遵循四川省药学会章程的相关规定,满足学术活动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原则,在学会业务范围内开展合理合规的学术交流活动。
四、四川省药学会的学术活动由学会秘书处统一负责管理。学会秘书处需严格学术活动的审核管理,及时办理学术活动申请方的申请,认真做好每次学术活动的归档立卷工作及学术活动的.挂网宣传工作。
1、学术活动申请方一般应为四川省药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省药学会理事单位或各市州药学会。学术活动申请方也可以是申请以四川省药学会名义组织或参与组织学术活动的其它发起单位。
2、学术活动申请方应提前一周填写并向学会秘书处提交有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其他学术活动申请方负责人签字的申请表(见附件)。
3、学术活动申请方应至少提前一周向学会秘书处提交活动通知文稿供学会秘书长审核。活动通知文稿的内容应包括并不限于: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及活动议程等。
4、学术活动申请方应在提交活动申请表与活动通知的同时,提交活动经费预算及经费来源。学术活动申请方应承担经费使用的合规合法责任。
六、学术活动结束后,学术活动申请方应对活动进行总结,在学术活动结束一周内,向学会秘书处提交学术活动简报及相关报道图片。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施行。
本办法由学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医学学术会议通知4各有关单位:
由x省医学会、x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主办的x6年医学遗传学学术年会将于10月28日至29日在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临床遗传学研究进展”,届时将邀请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热忱欢迎广大同仁参加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将授予省级I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x6年10月28日 下 午 报 到
x6年10月29日 全 天 学术会议
二、会议地点:
唐城宾馆(x市含光路南段229号,电话:)
三、参会人员:
x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以及相关专业医务人员。
四、费用:
会务费x元/人。所有参会代表食宿由会议统一安排,住宿标准260元/间/天。交通、住宿费用自理,回单位报销。
五、联系方式:
1.学术联系人: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会务联系人:
x省医学会
Email:
5.医学学术会议致辞 篇五
值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首届学术年会召开之际,谨致以热烈祝贺!
自20__年成立以来,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作为中国第一个省级可持续发展教育的NGO组织,在组织广大校长教师和其他会员学习宣传_、引导青少年和公众积极参与促进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公益行动,提高广大公民文明道德素质方面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尤其在近一年来,协会全面参与了《__市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的研究编制工作,主持研究编写__市地方教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组织专家深入区县指导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建设,筹备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等,产生了引导、推动全市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良好效果。
_要求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知识与相关实践能力的建设者。为此,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势在必行。按照联合国十年(20__-20__)计划的要求,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重点是进行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教育。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将会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内容,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此次学术年会将主题确定为“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提高教育质量”,这是十分必要的。我相信,通过听取主题报告并开展学术与经验交流,广大协会会员和全市教育工作者一定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更加扎扎实实地推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创造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鲜明的崭新经验!
6.召开医学学术年会的通知 篇六
xx省医学会、xx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将于8月15日-16日在xx召开xxx年生殖医学学术年会。本次年会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朱桂金教授以及多名省内生殖医学领域著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欢迎广大同仁积极参加。参会代表将授予省级I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xxx年8月14日 下午 报到
xxx年8月15日 全天 学术会议
xxx年8月16日 上午 学术会议
xxx年8月16日 13:00 会议结束
二、会议地点:
联系地址:xx新世界大酒店(xx市xx区xx号,电话:xxxxxxxxxxxxx)
乘车路线:火车站可乘103(7站)或703(7站)到洒金桥站,步行约80米到xx新世界大酒店(西南方向)
三、参会人员:
xx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全体委员、生殖医学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等。
四、联系方式;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7.学术英语医学听力 篇七
系统医学是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综合研究和认识复杂的人体及其疾病, 并把传统和现代医学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集成整合起来的一门全新的现代医学体系。系统医学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发展而诞生的。《系统医学》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 由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主办的专业性医疗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 0-1 3 6 9/R, 月刊, 1 2 8页, 国际大16开本印刷。办干II宗首:报道国内外系统医学发展动态, 推广系统医学研究成果, 交流全球系统医学硏究经验, 推进我国系统医学学科研究, 服务广大医药卫生工作人员, 助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主要栏目:论著、综述、前沿瞭望、专家论坛、实验研究、域外研究报道等。读者对象:全国医药卫生科研院所、医药卫生院校、医疗机构、医药卫生监管部门、社团组织和医药相关单位的科硏、临床、医护、教育、管理、经营人员, 与系统医学相关联的化学、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等领域的相关人员。本刊长期面向国内外医学、工科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系统医学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医疗卫生管理者、以及系统医学领域的医疗卫生企业从业者征集学术论文。来稿要求:1.来稿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谨、图表规范。每篇论文在5 0 0 0以上。2.稿件须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一律不退, 请作者自留底稿。3.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 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自收稿之曰起1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 作者可自行处4.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来稿是否获得科学基金资助, 或属国和部门、省区市的何种重大课题及科技攻关项目等, 并写明项目全称、编号等有关信息。撰写要求:Jk1.论文题目应紧扣主题, 用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 避免使用大而空的题目, 有助于选定关键词避免使用非标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以中文不超过20个字, 外文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2.摘要摘要一般为150-300字, 应能够体现文章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主要内容。以报道性文摘形式为宜, 第三人称叙述, 不列图、表, 不引用文献, 不加评论和解释。一般不分段。英文文摘要应使用现在时态叙述, 尽量使用被动语态, 能够反映出论文的实质成果,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3.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实词, 关键词应紧扣文章主题, 按其重要性顺序排列。4.图表论文插图应清晰, 简单明了, 结构合理, 绘制正规。插图一律放于正文出现处 (另提供插图相应的原稿, 图片采用或JPEG格式, 分辨率不小于300dpi) ;表格采用三线表, 插图、表格应有标题, 图表标题应有英文对照;5.符号文中外文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 正、斜体, 上下角标的位置要规范。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物理量名称、函数符用斜体。6.参考文献格式采用顺序编号制, 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I喷序依次排列。序号、作者、题名、出处、年份、期数、页码要素全, 书写方式遵循《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地址:北京市100025信箱72分箱邮编:100086网址www.xtyx.org电话:010-82618265收件人系统医学编辑部投稿信箱:xitongyixue@126.com
8.学术英语医学听力 篇八
记者:王博士,您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系完成博士课题,后在美国从事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研究,能概括谈谈国外生物医学学术期刊文献出版的概况及特点吗?
王博士:生物医学科技期刊是期刊出版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本人主要从事肿瘤相关领域研究,同时有相应的文章在国内外出版,对该领域发展有独特的意义,我认为,肿瘤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期刊文献出版实体多为书刊兼营,协同发展。
具体来说,国外生物医学学术期刊文献出版有如下特点,首先,开放获取(OA)逐渐成为一种商业模式,而研究基金组织是开放获取的主要推动者,比如,美国国立研究院(NIH),英国政府项目等。其次,组团销售继续发展,目前多数大出版社的内容通过组团访问,因为组团访问意味着更多研究者访问,2001年,美国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RL)的图书馆有13682本期刊,而到2011年,已经增加到68375本。最后,以数字出版为主导的在线出版模式成为主流,使得期刊文献出版市场进一步全球化发展。
记者: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国外生物医学学术期刊文献出版的机构特点吗?
王博士:从机构层面来看,在国外生物医学学术期刊文献出版领域,发文量最大的6家研究机构中,有四家来自美国。在该出版领域,许多中外科学家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有幸身为其中一员,我特别指出,自1983年起,Nature创办了一系列子刊,成为单刊出版的集团化的实例;而在1880年创刊的Science,于1900年起,由美国科学促进会提供经费,通过理事会管理,施行产业化模式运作,即学协会出版机构的规模化经营;此外,也有一些学协会之间通过合作成立联合出版机构或寻求商业性出版机构支持来出版自己的期刊。
记者:当今世界数字化信息迅猛发展,您能具体介绍一下数字时代对国外生物医学学术期刊文献出版的影响吗?
王博士:首先,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生物医学学术期刊文献出版中的定位和作用是大势所趋,整个学术界和此领域的主要挑战是怎样利用新的交互式媒介,并同时保护学术媒介的完整性。研究肿瘤及其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通过非传统渠道如机构知识库NCBI等和个人网站等进行发布,例如,我在国际英文核心期刊杂志上先后了发表对临床癌症诊断的文章,这些文献为临床新的标志物寻找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对人类健康有重大意义。在数字化迅猛发展的当今,这些文章在NCBI和Google上都可以查到,并可免费搜索到引用情况,从而进一步查到同类相关文献。
其次,数字化出版快速发展,全球数字出版逐渐成为主流,目前国际大型出版商尤其是学术出版商纷纷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期刊、电子书数据库和数字营销平台。例如糖蛋白年会在其电子数据库收录了我的关于糖蛋白与眼睛早期发育的会议文章摘要。
记者:您能结合国外生物医学学术期刊文献出版概况和特点,谈谈其对国内的借鉴意义吗?
王博士:与国际的同类期刊相比,我国生物医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还存在很大差距。据我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权威的统计分析显示,我国生物医学类期刊中,只有26种影响因子大于1,《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为中国影响因子最高的生物医学类期刊,影响因子仅为2.924,但是美国的《Science》等杂志的影响因子高达30左右,目前研究肿瘤,肝癌及其标志物的相关文献出版影响因子国内外相差相对较大。
结合国外的出版发展,就我国传统生物医学科技出版社来说,首先必须关注国际生物医学科技期刊的发展变化,尽快建立成熟的数字资源聚合平台,促进数字出版能力建设。同时,呼吁政府管理部门从国家战略资源建设的角度支持、推动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动科技信息资源的聚集。
9.医学学术交流会筹备方案 篇九
目录
■ 会议名称
■ 会议目标和指导思想
■ 会议主题、议题和议程
■ 会议的对象、规格和规模
■ 会议时间、地点
■ 主办、协办单位
■ 会议的举行方式、配套活动
■ 会议接待、后勤保障措施和技术手段
■ 会议的宣传方式
■ 会议的经费预算及筹资渠道和方式
■ 其他说明事项
一、会议名称
第一届江苏省心血管病学术交流会
二、会议目标和指导思想
会议目标:为了更好的了解心血管疾病,针对心血管疾病做出更好的救治和
防护,使更多心血管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为广大临床心血管医生搭建一个交流
学术、传播信息、展示成果的良好平台,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心血管病学科研及临
床工作的发展。
指导思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到以身作则,把交流会中所得的感悟、经
验落实到现实工作中,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快捷价廉的医疗服务。
三、会议主题、议题和议程
主题:让心血管更健康、加强心血管疾病治疗
议题:(1)目前心血管疾病的现状
(2)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趋势
(3)国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交流心血管病防治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新
成就,介绍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4)对心血管领域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经验交流
(5)讨论针对心血管疾病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6)各个专家临床经验的交流
议程: 会议一共四天。6月1日上午到,住入酒店,6月1日下午2:00集结后进行开题报告,讲明主题
晚上18:30—20:30举行主题晚会
6月2日上午将议题的第(1)、(2)、(3)点纳入议程
6月2日下午进行议题的第(4)、(5)点交流
6月3日上午进行议题的第(6)点
6月3日下午组织观光游玩
6月4日上午进行总结,结束会议
四、会议的对象、规格和规模
会议对象:正式人员: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
院士、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院士、常州市医学会院士。
列席人员:江苏省各个市级医院的心血管治疗专家各1名,大概一共50
名。
特邀人员: 来自美国的心血管专家1名。
五、会议的时间、地点
时间:2011年6月1日~2011年6月4日
地点:常州阳光国际大酒店
六、会议的主办、协办单位
此次会议是江苏省医学会以及常州市医学会联合主办,常州市第一、第二、第三人命医院等医院协办。
七、会议的举行方式、配套活动
会议形式:包括专题讲座、议题探讨及临床经验交流等内容。
配套活动:(1)主题晚会,在初次见面后通过主题晚会,主题晚会是以西式餐点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彼此间可以进行相互认识、交流,为之后
会议更顺利和谐的开展打下基础,也可以借此先放松一下大家的身心。
(2)观光游玩,在会议临近结束时组织大家到常州奥体中心和春秋淹
城进行观光游玩,缓解大家几日来的疲劳,为会议做出一个完美的句号。
八、会议接待、后勤保障措施
会议接待:对于会议的正式人员和特邀人员(除本地的人员)可以派专车专人到
车站接待,然后直接驱车到会议现场。
对于列席人员和旁听可以在在酒店门口安排接待人员,凭受邀卡让接
待人员引导进入酒店大厅会议室门口进行签到,再由签到处的接待人
员发放此次会议的相关证件。
后勤保障措施:在会场安排保安人员,确保参加人员的安全以及秩序,每个进入
会议室的人员都必须持有相关证件,防止不法人员混入。
九、会议的宣传方式
此次会议的宣传方式是以发送新闻稿件的方式,由于是医学交流会,不需要
太过宣扬,而又需让公众媒体知晓,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
十、会议经费预算及筹资渠道和方式
经费预算:
1、新闻稿发布费用:1000元
2、会议室使用费:2000元*3天=6000元
3、住宿费:4间*300元/间=1200元(高档)
25间*160元/间=4000元(两人间、中档)
一共(1200+4000)*4=20800元
4、餐饮费:(1)主题晚会:2500元
(2)日常餐饮(午餐+晚餐)
(午餐)500元/桌*6桌*3顿=9000元
(晚餐)800元/桌*6桌*2顿=9600元
一共9000+9600=18600元
5、飞机费:只提供特邀人员的飞机往返费用
7000元*1人*2=14000元
6、观光旅游费:
55人*70元/人=3850元
8、资料费用:200元
9、签到板及签到笔:300元
10、矿泉水:5箱*20元=100元
10、证件制作费用:200元
11、纪念品:名片盒120个*55人=6600元
总计:71650元
筹资渠道和方式:
1、主办及协办单位赞助
2、与会人员每个人缴纳
十一、其他说明事项
1、请与会人员按时参加
2、请与会人员出示邀请卡
3、请事先通知酒店做好会议场所布置
小组成员:
10.医学学术交流会策划书 篇十
6号教学楼地下室
2、活动目的:
让研一同学增加学习目的性,为他们提供好的经验,引导新同学规划好自己的研究生生涯。
3、参加人员:
研一全体成员、研二成绩较优异的同学
4、活动步骤:
(1)当日晚上6:30活动安排人员做准备工作,例如准备好瓜子水果等物品;
(2)7:00全体成员在教室集合,交流会开始;
(3)主持人王旋发表开场白,介绍被邀请的嘉宾以及介绍活动的流程;
(4)研二的李娟同学介绍关于研究生期间的课程设置、课程选课以及研究生期间的考证方面的内容;
(5)研二的耿茜茜同学介绍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论文发表方面的经验
(6)研二的卢建勋同学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准备工作方面的经验;
(7)研二的毕文婷同学考取注册会计师方面的经验;
(8)研二的王厚霞同学介绍代课、兼职以及如何平衡兼职、学习以及生活方面的经验;
(9)研一的同学进行自由提问,被邀请的嘉宾进行回答;
(11)活动人员向被邀嘉宾发放纪念品;
(12)全体人员合影;
(13)活动人员清扫活动现场。
5、经费预算:
100元
中性笔:1.9×6=11.4
矿泉水:6×1=6
瓜子:7×4=28
11.学术英语医学听力 篇十一
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艺术嗓音医学对于艺术家、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面对在座的艺术嗓音医学专家,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发自内心地说:“嗓子对于演员来说太重要了,你们是我们的保护神,我们离不开你们!”歌唱家温可铮与冯葆富先生有过很深的交往,经常一起探讨科学发声方法。温先生今年已经77岁,仍然能够每年开音乐会,还准备今年12月在北京音乐厅举办音乐会。他的切身感受是:“艺术不能脱离科学,科学不能脱离艺术,艺术必须科学化。”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台词教研组的封锡钧教授通过亲身经历感叹道:“冯葆富先生对话剧演员的台词训练、话剧演员的嗓音保护以及台词教材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通过与会专家、冯老生前同事、学生的介绍,大家了解到冯老对我国艺术嗓音医学的卓越贡献,包括他在该领域创造的几个第一:1951年在国家级专科杂志《中华耳鼻咽喉科》发表了我国第一篇艺术嗓音医学论文《发声生理和歌喉保健问题》;1964年参加了在北京天坛医院成立的由语言学家周殿福、声乐教师沈湘、耳鼻喉科医生翟凤魁组建的我国第一支专业嗓音矫治队伍;与齐忠政、刘运墀合著了我国第一部艺术嗓音医学专著——《歌唱医学基础》,1981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填补了我国艺术嗓音医学基础理论的空白;1987年与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一起在中央音乐学院开创了艺术嗓音医学专业,共同招收并培养了我国第一位艺术嗓音医学硕士研究生,为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艺术嗓音医学属于耳鼻喉科医学与声乐歌唱学相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冯葆富等老一辈知识分子开创了该学科,用其毕生心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和科学财富。
12.学术英语医学听力 篇十二
《系统医学》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 由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主办的专业性医疗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 0-1 3 6 9/R, 国际刊号:ISSN 2096-1782, 月刊, 128页, 国际大16开本印刷。
办刊宗旨:报道国内外系统医学发展动态, 推广系统医学硏究成果, 交流全球系统医学研究经验, 推进我国系统医学学科研究, 服务广大医药卫生工作人员, 助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主要栏目:论著、综述、前沿瞭望、专家论坛、实验研究、域外研究报道等。
读者对象:全国医药卫生科研院所、医药卫生院校、医疗机构、医药卫生监管部门、社团组织和医药相关单位的科硏、临床、医护、教育、管理、经营人员, 与系统医学相关联的化学、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等领域的相关人员。
本刊长期面向国内外医学、工科高等院校和硏究机构中系统医学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医疗卫生管理者、以及系统医学领域的医疗卫生企业从业者征集学术论文。
来稿要求:1.来稿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谨、图表规范。每篇论文在5〇〇〇字以上。
2.稿件须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一律不退, 请作者自留底稿。
3.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 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自收稿之日起1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 作者可自行处理。
4.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来稿是否获得科学基金资助, 或属国家和部门、省区市的何种重大课题及科技攻关项目等, 并写明项目全称、编号等有关信息。
撰写要求:
1.论文题目应紧扣主题, 用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 避免使用大而空的题目, 有助于选定关键词, 避免使用非标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以中文不超过20个字, 外文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
2.摘要摘要一般为150-300字, 应能够体现文章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主要内容。以报道性文摘形为宜, 以第三人称叙述, 不列图、表, 不引用文献, 不加评论和解释。一般不分段。英文文摘要应使用现在时态叙述, 尽量使用被动语态, 能够反映出论文的实质成果,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3.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实词, 关键词应紧扣文章主题, 按其重要性JR序排列。
4.图表论文插图应清晰, 简单明了, 结构合理, 绘制正规。插图一律放于正文出现处 (另提供插图相应的原稿, 图片采用TIFF或JPEG格式, 分辨率不小于3 0 0 dpi) ;表格采用三线表, 插图、表格应有标题, 图表标题应有英文对照;
5.符号文中外文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 正、斜体, 上下角标的位置要规范。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物理量名称函数符号用斜体。
6.参考文献格式采用顺序编号制, 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序号、作者、题名、出处、年份、期数、页码要素齐全, 书写方式遵循《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地址:北京市100025信箱72分箱邮编:100086 M址:www.xtyx.org
电话:010-82618265收件人:系统跋学编辑部投稿伯筘:xitongyixue@126.com
13.超声医学学术会闭幕词 篇十三
超声新技术临床应用学术会闭幕词【1】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大家好,由四川麦迪逊公司和重庆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的“超声新技术临床应用学术会”今天上午圆满地结束了。
这次会议有幸邀请到远道而来的国内知名超声医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的姜玉新教授、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的谢红宁副教授以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的李晶副教授来到山城,他们分别对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及介入诊断治疗、胎儿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以及乳腺癌的二维超声和血流显像特征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大家获益匪浅。
四川省老一代的超声专家、建筑医院张平主任就三维超声临床应用的系列探讨展示出三维超声广阔的应用前景及重庆医科大学王志刚教授就超声造影剂的治疗领域进行了前瞻性的报告,使人耳目一新。
麦迪逊公司还介绍了公司发展的多项超声新技术,使到会的代表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得了很大的收获,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是一次成功的会议,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这里要特别感谢四川麦迪逊公司提供了这样高档次的学术环境,感谢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成渝两地及贵州省超声界的新老朋友们欢聚在美丽的山城共叙友情,其乐无比。
14.医学会神经外科学术年会院长致辞 篇十四
在2006年××*医学会神经外科学术年会上的讲话(院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你们好!
今天全市医疗神经外科学界的专家、精英都欢聚到这里参加2006年××*医学会神经科学术年会,作为东道主,请允许我代表我院全体员工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在座的有不少是关心和指导我成长的老师,作为医生我深知做一个外科医生的艰难与辛苦,作为管理者,我更知道外科对一个医院发展的至关重要性。无论是从业务收入上还是从历次的重大抢救事实中无不印证了这一点,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使我们的工作得到市、县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也正是由于各位老师长期以来对我院关心和支持,才使我们海安人民医院在人们的心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神经外科年会正是促进外科发展的例会,我真诚地希望这次会议能开出真正体现我们××*神经外科学术进展的水平,使我们所有医院都能从中得益,更希望我院的神经外科医生都能借此机会学习上级医院和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发展壮大我们自己,还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
最后衷心地祝各位专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们争取以最热忱的服务让各位与会愉快!但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在接待工作中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原谅。
15.学术英语医学听力 篇十五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 (试行) 》的通知,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2007年以来采用新的计分体制和新的题型, 计分方式在经过加权、等值、常模转换等数据处理后, 计分满分为710分, 各单项分之和等于总分, 不设及格线, 取消证书, 改发成绩报告单。对总分在220 分以上的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 总分在220 分以下者 (包括缺考者和作弊违纪者) , 其单项分和总分均计为0分, 不发成绩报告单。在考试题型和方式上, 增加新题型, 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分值比例, 增加快速阅读理解测试, 增加非选择性试题的题量和分值比例, 使考试更侧重于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以使学生所学英语由哑巴式英语转变为交际型英语。四、六级考试由四部分构成: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综合测试和写作测试。听力理解部分的比例提高到35%, 其中听力对话占15%, 听力短文占20%。听力对话部分包括短对话和长对话的听力理解, 听力短文部分包括短文听写和选择题型的短文理解, 听力题材选用对话、讲座、广播电视节目等更具真实性的材料。
2 非重点医学院医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由于非重点医学院学生的生源与重点医学院生源在高考录取的分数上有一定差距, 所以非重点医学院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 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边远地区和农村的学生, 由于中学教学条件所限, 学的几乎是哑巴英语, 即使阅读能力稍好, 听、说能力几乎为零, 在四、六级考试增加听力题量和比例的条件下, 想要顺利通过考试变得更为困难。所以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不积极, 缺乏兴趣和动力, 还有的甚至完全放弃;也有的屡战屡败, 最后束手无策只能心灰意冷。此外, 因为医学院校的生源是理工类学生, 加之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对薄弱, 很多学生存在偏科的现象, 在英语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的角色, 课堂上勉强能跟上教师所讲的内容, 课下也只满足于教科书, 从不主动学习、钻研所学的知识。这种情况就造成了一般医学院校的四级及格率不高 (以成都医学院为例2008年12月四级通过率为49%, 2009年12月则不到40%) , 六级及格率则更低 (成都医学院20%) 的情况。对于这些学生来说, 在大一阶段, 由于听力训练多集中于词汇和句子结构, 问题还不是那么凸现, 而到了大二, 随着所听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加大, 学生在听的时候挣扎着理解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 但在听完之后, 发现仍然无法理解大意:或是听清楚了所说的每一个字却仍不明白说话人的意图, 或是听了后句忘了前句。凡此种种, 除学生的心理因素外, 综合的语言能力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
3 提高非重点医学院校学生听力的策略
针对四、六级题型和内容的改革及非重点医学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要想提高四、六级及格率和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医学生的听力能力势在必行。当然, 对于部分英语基础薄弱的医学生来说, 听力的提高不是一个简单的就“听”练“听”的过程, 它涉及到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心理素质、听力理解自身的特点、听力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本文将从听力理解的特点、克服学生心理障碍两个方面入手, 讨论如何有效提高非重点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听力。
3.1 听力理解的特征
听力理解是大脑对语音信号进行加工、处理以获取信息的过程, 而外语的听力能力形成过程与母语的听力能力形成过程是不同的。母语的习得是儿童在母语环境中通过大量潜移默化的试错性学习习得的, 儿童的语言能力是与其认知结构同步发展的;而外语作为第二语言, 是在母语的思维方式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 而且多数人的外语习得主要是通过书本和课堂, 缺乏类似母语习得的自然语境, 因此外语语言能力受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从外语听力能力的发展来看, 相对于母语而言, 不仅要对词汇、语法、语音等语言知识有一定基础, 还必须克服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 才能提高单位时间内大脑对语音信息处理的效率。首先, 从语言知识上说, 听、说、读、写不是互相独立、互不相关的技能, 都是建立在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之上的, 听力能力的提高, 当然离不开对语音知识的准确把握, 其实更重要的是对语法、词汇等知识的把握, 因为听力理解仍然是对语法、词汇所编码的意义的一种解码行为, 与阅读不同之处在于所编码的意义是以语音为载体而非书面文字。如果语法、词汇知识不过关, 无论是通过读或者听来获取信息, 都是无能为力的。当然, 重视以语法、词汇为基础的语言功底的提高并不等于传统的哑巴式英语, 还要加强对词、句在语音上的感知, 这样思维速度才能跟上语音的速度。其次, 由于外语习得受母语的思维影响, 学生在进行听力输入时都习惯“英汉”的思维转换过程而非“英英”的思维, 通常是把听到的英文翻译为汉语进行理解, 而这样的做法同样会使思维速度滞后于语音速度, 造成学生因反应速度缓慢而导致听力理解的效果不理想, 这种情形在基础较差的学生中更为突出。此外, 听力理解过程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推测和判断能力。由于所听的语音材料中会出现连读、省音、语音弱化、口音等多种音变现象, 听者不可能逐字逐句的听得清清楚楚, 话语的理解通常要根据语法、搭配等语言知识和生活中的常识做出推测和判断。当然, 缺乏外国文化和背景知识的积累也会造成推测和判断的障碍, 学生们经常会出现每个独立的单词都懂, 但却不知整个句子所云或对整个句子的理解恰恰相反。所以, 必须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熟悉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 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英式英语、美式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的发音差异, 来提高听力水平。所以, 听力理解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语音信息的过程, 它需要大脑对以语音为载体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运用思维和平时积累的知识主动的解码信息, 是一个积极的复杂过程。
3.2 如何克服听力中的心理障碍
了解和把握听力的特征与规律是提高听力的基础, 可对于许多学生, 尤其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 不仅其语言知识和能力制约了听力能力的发展, 其心理因素也成为听力能力提高的障碍。对于非重点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讲, 一般来说男生的英语普遍不如女生, 对英语, 尤其是听力, 存在害怕、紧张的心理, 更有甚者干脆放弃听力, 在四、六级考试时把听力的时间花在阅读、写作和综合测试上, 认为只要提高非听力题的正确率同样有希望通过。这种孤注一掷的做法在四、六级题型改革前还有可能成功, 在如今的考试中则希望渺茫。对于这种听力中出现的紧张、焦虑的心理因素,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长期以来在听力上屡遭挫折, 对自己在听力上的能力已失去信心;有的是迫于四级成绩与学位证挂钩的压力, 随着身边同学通过的越来越多, 毕业前考试的机会也一次次减少, 考试也越来越紧张;有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 对在听力上有所突破寄予很高期望, 过分看重结果而造成紧张情绪。学生考试时的紧张和焦虑, 不是考前鼓励鼓励, 叫他们放松就能解决的, 而应该通过平日的训练和引导才能逐渐培养出一个良好的心态。首先, 二语非母语, 听力课是听力学习的主阵地, 教师应该在听力课上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 提高听力课的教学效果。听力课上, 教师不能机械的播放听音材料和讲解答案, 更不能轻易批评学生的错误, 那样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教师应该多鼓励、引导, 有耐心, 这样才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听力过程。在课上, 教师必须与学生沟通, 及时掌握他们听音的正确率, 对于普遍性的错误要给予及时纠正, 但必须注意方式方法。沟通还有助于增加教师的亲和力, 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好感进而对教师所教的课产生亲切感。否则, 如果缺乏师生交流, 教师过于严肃, 师生间会产生距离感, 易导致学生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其次, 为了缓解学生考试时的紧张和焦虑, 减少部分学生对听力的排斥感, 听力课上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听力应试训练。此种做法不仅使学生对听力题型有所熟悉, 也可以锻炼学生对听力考试的心理适应性。所以,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对学生做出公正的评价, 既不能因期望过高责怪学生, 也不能无视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而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应试训练的结果, 教师最好是既肯定他们的进步, 也指出他们的不足。听力课是二语听力学习的主要方法, 对于听力教学效果的提高, 首要的是营造一种课上的轻松、愉快气氛, 并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 消除和弱化学生紧张、焦虑等心理障碍, 这是听力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前提条件。
4 结语
作为第二语言习得, 英语学习对中国学生来说有它的特殊性, 而英语听力更有其难点, 长久以来师生都想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办法, 但二语听力自身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英语听力提高绝非一个简单和迅速的过程, 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在把握听力规律的基础上,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既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又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确实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摘要:英语听力在新的四、六级考试中对非重点医学院的医学生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本文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听力过程的实质入手, 探讨了如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以有效提高听力能力。
关键词:非重点医学院医学生,听力,心理因素
参考文献
[1]朗红琴.听力教学中文化差异概念的构建及文化导入[J].中国成人教育, 2003 (9) :72-73.
[2]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和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王守元, 苗兴伟.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 2003 (4) :1-5.
16.学术英语医学听力 篇十六
We are delighted to invite you to attend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nalysis of unintended events in hospitals”, December 10, 2012 in Shihezi University, Xinjiang, China.Since the early nineties, many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ith reported incidence rates ranging from 3 to 17% of all hospital admissions.A quarter to half of the adverse events was considered preventable.These studies have increased the sense of urgency to tak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patient safety in hospitals.Improvements can only be achieved if the interventions tackle the dominant under lying causes.When examining causal factors, not only adverse events but also other unintended events are informative.The theme of the meeting is “Analysis of
unintended events in hospitals”.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causes of unintended events, there are a number of analysis tools, brought together under the umbrella term Root Cause Analysis.One common tool is causal tree analysis.Causal trees are the basis for the PRISMA
(Prevention and Recovery Information System for
17.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 篇十七
一、合作项目
1.为挂名协办企业代表提供开幕式或闭幕式10分钟发言。
2.会议宾馆门前或宴会厅悬挂祝贺布标。
3.会议优秀论文及专题报告奖1项冠名。
4.会议论文摘要集刊登企业及相关产品宣传资料(宣传资料印刷成本费由企业承担)。
5.企业派1名代表免费参会(会议提供食宿费)。
6.本次会议将向资助企业颁发资助证书。
二、资助经费额度及相应项目
1.资助3万元人民币的企业可获得合作项目1~6的推介宣传商机。
2.资助1.5万元人民币的企业可获得合作项目3~6的推介宣传商机。
3.资助5000元的企业可获得合作项目4的推介宣传商机。
欢迎广大医药企业参会,加盟到发展我国航空医学、载人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的跨世纪的辉煌事业的行列,科技学术界与企业界携手并进,共创新的奇迹。
联系人:xxx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范文】相关文章:
1.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
2.最新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范文
3.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范文
4.医学学术会议通知范文
5.医学学术会议总结范文
6.医学学术会议总结
7.医学学术会议简报
8.最新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
18.学术英语医学听力 篇十八
《世界复合医学》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中英文对照学术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273/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S-994X。季刊, 国际大16开本印刷。主要刊登医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原创性论文和综述性文章。目前已被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办刊宗旨:面向医务工作者和医疗科研人员, 报道国内外复合医学工程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方法以及临床新进展, 开展学术交流, 推动科硏成果的临床转化与应用, 促进我国复合医学发展。
主要栏目:论著、热点综述、精准医疗、移动健康、智慧医疗、老龄与康复医学、肿瘤治疗技术、认知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生物医学机器人、复合医学基础技术、医学教育、病例交流等。
读者对象:国内外科研院所, 医学院校师生, 国内外复合医学、生物医药、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方向的师生, 全国相关医学研究、医疗卫生人员和相关医疗设备厂商等。
征稿范围:杂志将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报道国内外复合医学领域领先的科技成果与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发现、新创造以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发表反映复合医学领域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 征稿范围和选题包括但不限于:1.物医学机器人和生物机械;2.动健康;3.OCT与可穿戴设备4.生物医学影像处理;5.生物医学电子学与光学;6.康复医学;7.认知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8.生物信息技术;9.生物医学检测;10.医用材料;11.医用纳米技术;12.生物医学传感与仿生控制;13.定向能技术及其医学应用;14.体外诊断与试剂 (IVD ) 。
来稿要求:
1.稿件内容应与本刊学术硏究方向相符。论点新颖, 论据充分, 结论可靠, 条理分明, 数据准确。
2.本刊是中英对照期刊, 来稿请附英文稿件。中文要求5000字符以上。
3 . 所有稿件请以WORD文档格式 (*.D〇C) 保存后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传来, 并注明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编、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E- mail及手机和联系电话。编辑部以电子邮件收到日期为收稿日期。
4 . 作者非同一单位请以上标形式注明序号, 作者单位按序号顺序注明单位名称, 城市及邮编;请注明作者 (第一作者或通信联系人) 简介, 包括职称, 研究方向, E-mail等;来稿是否获得科学基金资助, 或属国家和部门、省区市的何种重大课题及科技攻关项目等, 并写明项目全称、编号等有关信息;
5 . 摘要一般为150-300字, 摘要应说明论文的研究目标, 主要采用的方法, 得到的结果以及结论等;关键词一般为3-5个;自行查询填写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志码;
6 . 论文插图应清晰, 简单明了, 结构合理, 绘制正规。插图一律放于正文出现处 (另提供插图相应的原稿, 图片采用TIFF或JPEG格式, 分辨率不小于300dpi) ; 表格采用三线表, 插图、表格应有标题, 图表标题应有英文对照;
7 . 来稿请勿一稿多投, 不涉及保密问题, 署名无争议, 稿件文责自负;但本刊保留对来稿的删改权, 重大修改当与作者协商。
8.稿件采用与否恕不退稿, 请自留电子文档。稿件收到60日内未见刊用通知, 作者可自行处理。
通讯地址:北京市9609信箱邮谝:100086网址:www.fhyx.org
【学术英语医学听力】推荐阅读:
学术英语综合翻译09-22
学术英语翻译10-04
博士英语的学术不端行为文章10-31
医学学术活动筹备08-06
医学学术会致辞09-24
医学学术会议学习小结12-27
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01-22
医学类学术会议发言稿08-24
医学会神经外科学术年会院长致辞11-04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页码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