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调查报告(精选8篇)
1.农村贫困调查报告 篇一
本文作者:陈希文 杨四维 好范文原创投稿
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关心农民疾苦,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在大力建设新农村的今天,让广大农民能够在物质和精神上双丰收。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当前一项严峻、迫切和现实的课题。故浙江师范大学彩虹实践队的同学们,在浙江,云南,广西,西藏各省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
【关键词】:外出务工;新农村;政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很多大城市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在城市建设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建筑工地、各类市场中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农民工。为了减少贫富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也为了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增加农民劳务工资收入具有重大意义。有关数据显示,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务工的潜在空间巨大。因此,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性收入就成为现实选择。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努力建设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能够安居乐业,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看着好多好多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的国家政策,我们不禁再想,这些政策在地方到底有没有被落实,有没有切实地市农民受益,有没有它们的不足。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爱国主义彩虹实践队在浙江,云南,广西进行了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被调查对象是当地的农民,小组发放问卷600份,经筛选整理回收有效问卷500份。以下是本小组根据此次问卷整理出的内容。
一、外出务工人员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国家和党的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农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它们不在在自己的乡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大胆的迈进了繁华的城市,在钢筋混凝土中追寻自己的梦想。在500份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分之34的人们外出打工养家,而且这其中的一大部分人都是年轻人,这说明他们靠天吃饭的思想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祖国的未来,去开拓自己的明天。另外还有近百分之21的农民通过个体经营的方式找了谋生的手段。剩下的百分之45的农民靠务农和其他办法养活自己。是什么刺激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外出务工呢?我们看下面一组数据:
外出务工人员月收入
外出务工人员月收入 500以下 500—1000 1000—1500 1500以上
人数 73 127 151 149
百分比 14.60% 25.40% 30.20% 29.80%
从表中可以发现,农民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资一般是保持在一千元左右,平均年收入可以在7000元以上,年结余也可以达到5000元左右。对比靠家里为数不多的土地赚钱的话,确实要强很多。关键的是他们建设了城市,对国家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自己开阔了眼界,这对以后自己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的。
根据调查,农民不再满足于吃住行等一些生活的所需,在教育、医疗方面也开始重视起来。所占的比例加在一起达到了百分之37,教育和娱乐比例占了百分之38左右,完全达到了小康生活的其中一个标准。我们看到了农民兄弟们即将拉开崭新生活序幕的新篇章。
二、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成果表现在方方面面,我们知道,新农建设的新具体这些方面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我们从中选取了三个角度进行调查。
(一)农村娱乐方式的调查
图表 1农村娱乐方式
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看电视和棋牌占了很大一部分,现阶段,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农民渴望接触大山乡村外面的世界,家电下乡给了广大农村兄弟更多的福利和优惠,使得他们与外面的世界更好的联系起来。
(二)住房情况调查
现在农村的自建房仍然占了农民住房的绝大
2.农村贫困调查报告 篇二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解脱出来,纷纷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出现了“农村空心化”现象,贫困地区尤其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加之城市打工群体的生活压力,使许多学龄小孩脱离父母留在农村老家成为“留守学生”。但随着在外打工收入的增加和新一代年轻父母对下一代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出现了一个伴随农村人口向县城转移,由爷爷婆婆带领在县城学习生活的新的“留守学生”群体。这个新群体与旧的本土“留守学生”除具有“脱离父母监管”的共性外,学习生活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学习条件变好了、与城市小孩共同学习、接受新鲜事物多了等。这些环境的改变引发了新的“留守学生”问题。为促使这一新型“留守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很有必要专门针对这一新的“留守学生”群体开展调查研究。
2 调查目的
以进县城农村留守学生的生存状况及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透过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折射出本地区县城中留守学生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
3 调查样本及方法
3.1 调查样本
四川省平昌县江口第二小学全体留守小学生。
四川省平昌县系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平昌县江口第二小学位于县城江口镇,2012年(下学期)在校学生总数4321人,其中“留守学生”1838人,占到学生总数43%,不论是总数还是比重,在平昌县城小学中属于接受“留守学生”最多的学校。他们的人口自然资料和生活学习现状,具有“贫困地区县城留守学生”的代表性。
3.2 调查方法
对2012年9月——2012年10月在校的1838名“留守学生”,进行了访谈及抽样问卷调查。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为了全面掌握这种新型离土离乡到县城学习的“留守学生”教育、生活及心理状况,分别从进入县城居住情况、监护人状况、生活状况、父母在身边时间、与父母的感情状况、性格和行为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
4.1 农村“留守学生”进县城居住情况
“留守学生”在县城居住状况,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父母的经济实力。是寄人篱下、居无定所还是自有房会对学生身心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买房进城学习的“留守学生”占到调查样本总数的72%(见表1),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学生居住稳定。但另一方面,这部分留守学生其父母的收入大部分用于买房,有些甚至是借款买房,对学生的生活支出已经捉襟见肘,一个月的生活费大多数都在200元至300元之间(见表2)。这部分学生的管理应加强心理和情感教育,特别需要防范的是与城市学生攀比炫富的心态与不能保障的经济收入之间的矛盾。
另外,还有不可忽视的近30%的学生居无定所(见表1),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不稳定生活条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都是应该关注的重点。
4.2 县城“留守学生”监护人的情况
“留守学生”监护人是幼年学生成长中对其身心健康成长重要影响人物,甚至比老师的角色重要。对这些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和教育的孩子,监护不仅体现在生活上的照顾,更重要是心理上的关爱。缺乏父母关爱的儿童,出现的性情孤僻、逆反心强、厌学逃学等现象,明显地多余在父母监护下成长的儿童。因此,考察县城“留守学生”监护人主体及年龄和文化结构,能较好衡量学生身心成长环境。
“留守学生”父母外出表现为两种情况,单亲外出或双亲都外出。只有父亲或母亲单亲外出的占到34%,父母都外出占到66%(见表3)。
虽说有34%的父母在家,但调查发现,进城“留守学生”的监护权基本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比例占到99.3%(见表4),没有外出的父母都在家务农,并不能到县城陪伴小孩上学。
被委托监护人年龄普遍偏大,60~75岁这个年龄层占到84%。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具有“进城不离地”特点,这部分监护人有的还要回农村老家干农活增加收入或维持自己的生活,这种情况在60~70岁这个年龄层表现突出,占到66%的份额。被委托监护人文化低,最高的是高中文化,且仅占3.6%,绝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见表5、6。
总之,调查反映出,监护人文化偏低、年纪大、时间不能完全保证,隔辈爷爷奶奶是监护主题,具有隔辈稳定近亲的监护特点,同时也会出现隔辈溺爱的教育倾向。
4.3“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交流情况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基本都在一年以上(见表7),对小孩成长的关心和亲情培养,主要通过交流这个途径。通过父母回家次数、打电话次数两个指标,反映父母与“留守学生”的交流情况。
父母外出每年至少回家一次的占到45.3%,两年以上才回家的占到54.7%,见表8。说明父母与小孩一年当中面对面交流时间极少。
打电话是父母与留守小孩的主要交流方式,有50%的家长每半月与小孩通一次电话,但也有10%的家长半年以上才与小孩通一次电话交流,见表9。
可见,“留守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即始父母一方外出,孩子得到的爱也是不完整的,有的外出时间长,回家次数少,由于工作忙和孩子打电话的时间都少,他们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心理健康堪忧,只有32%的“留守儿童”对父母表现出十分思念的愿望,见表10。
4.4“留守学生”的性格和行为情况
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往往以物质弥补歉疚的感情。子女缺乏亲情关爱,内心空虚,有的对家长有埋怨情绪,还有的留守学生为了宣泄烦恼,还容易走上极端。我们从性格表现、行为特性和学习状况三个方面反映“留守学生”的身心结果。
调查表明只有16%的学生表现出活泼开朗的性格,善于交流流通,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很多的“留守学生”表现出了性格内向胆小、孤辟、任性、说谎、不接受教育、上网入迷等性格特性,对孩子健康的性格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见表11、12。
由于“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没有在身边,缺少关爱,年龄较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导至被动接受教育,学习没有信心,学习状况不佳,中差成绩学生占到60%以上,见表13。
5 调查结论与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贫困地区的农民工,在发达地区挣了一些钱回到家乡,在县城买房安了家,把孩子安排到县城学校读书,老人接来当监护人,自己又出去务工,成为贫困地区城市化的一种发展模式,这就造成了一个特殊的县城里“留守学生”群体。关爱这部分留守学生,关系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保障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的高度,明确责任,强化举措,切实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使其健康成长。
5.1 留守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
(1)从调查中可以看出99%的孩子都想念父母,但“留守学生”的父母回家探望子女的频率很低,他们有的很少与父母保持联系,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任性,有的还出现怨恨情绪。
(2)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差。大多数留守学生自我控制力不强,在家不听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从管理,更有甚者还有的留守学生小偷小摸,聚众斗殴。
5.2 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1)由于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刚进城买了房,经济还十分拮据,他们有些基本生活还都得不到保障。
(2)留守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佳,因为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而他们的年龄又比较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导致被动地接受学校教育,这一系列问题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压力大,自己临时监护人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一些孩子表示由于家庭条件差,很多同学看不起,形成了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们疏导,就有可能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5.3 应对策略
(1)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学校布局,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调整县城超大学校和超大班的现象,从学校层面拥有足够的资源让留守学生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以此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同时,要结合县城留守学生日益增多的现状,将学校如何转变办学理念,教师如何提高综合素质当作一件重要的工作长期抓下去。
(2)加强对留守学生监护人的相关培训。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团委、妇联、居委会和学校要充分利用成人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等阵地,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加强对孩子家长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
(3)把城里这部分“留守学生”纳入和农村学生一样的政府“营养补助”的范畴,解决这部分孩子的午餐问题,保证他们在身体上健康成长。
(4)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要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狠抓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彻底根治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用先进的文化占领阵地,为孩子提供健康有益的成长环境。
(5)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一些留守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要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让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为学生打开“心结”。加强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留守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实学生生活,让留守学生在欢乐、和睦、关爱、幸福、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6)加强与留守学生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学校要向留守学生及其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要借助其它形式的亲情联络方式让孩子跟家长保持联系,家长也可以随时通过电话,让知道孩子在校的情况;要通过书信与家长定期联系,通过下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和孩子学习状况,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学生,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每学期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留守学生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
(7)要让更多的机构、更多的人都来关心这一群体。要教育他们主动与父母保持联系,增强与监护人的感情,有事多求帮助,不要自己承担。
摘要:随着农村劳务输出收入的增加和对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出现了离开出生地的农村,脱离父母监管,由爷爷、婆婆带领在县城学习生活的新型“留守学生”。这群与城市学生共同生活学习的“留守学生”在贫困地区日益增多,出现了新的教育问题。调查报告通过真实的数据揭示了他们的教育、生活及心理状况,并针对性提出了解决对策。
3.农村贫困调查报告 篇三
一、 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为有条件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河北省内本科高校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在本次调查中随机的从在校贫困生中抽取农村贫困大学生80名,共发出调查问卷80份,收回调查问卷8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73份,有效率达到91%。
二、 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从河北省内高校的贫困生中随机抽取了80名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发出问卷8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数73份,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在这73人当中男生为26人,占总人数的34.25%,女生为47人,占总人数的64.38%;在年级的分布上,大一的为19人,占总人数的26.03%,大二为53人,占总人数的72.6%,大四为1人,占1.37%;家庭总收入在当地农村属于较高水平的占2.74%,属于一般水平的占73.97%,属于较贫困的占10.96%,属于贫困的占12.33%。
(二)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月消费情况
调查对象的的月消费额的分布情况,200元以下的占16.44%,200—300元之间的占35.62%,300—500元之间的占42.47%,500元以上的占5.48%,这些数据说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月消费额普遍较低,大部分在200元到500元之间,更有16.44%尚不足200元,月消费额300元以下的占52.06%,月消费额在500元以下的占94.53%。
调查对象期望月消费额的分布情况,期望月消费额在400元以下的有26人,占总人数的35.62%,期望月消费额在400—600元之间的有36人,占总人数的49.32%,期望月消费额在600—800元之间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9.59%,还有4人期望得到800元以上的月消费额,占总人数的5.48%。
(三)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来源情况
学费的来源中父母收入占78.08%,助学贷款仅占9.59%,校内勤工助学占6.85%;生活费来源中父母收入占72.60%,助学贷款为0%,校内勤工助学占12.33%,校外兼职占4.11%。
三、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中发现的问题
(一)农村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拮据,影响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正常进行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月消费的主要项目上伙食费占了84.94%,学习费用仅占17.81%,服装、通讯费等其它费用占15.0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依靠父母微薄的收入解决吃饭问题,对于日常生活用品和其它一些消费品,他们不敢奢求。
(二)现阶段各高校建立的奖、贷、勤、补、减为一体的助困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就学难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贫困大学生普遍月消费水平比较低,仅仅能解决吃饭问题。
(三)农村贫困生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的机会少,成本高、风险大
面对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大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都希望能在校内勤工俭学或在校外兼职解决一部分问题。对于校内勤工俭学,根据我们的调查,43.84%的贫困生偶尔参加校内勤工俭学, 34.25%的人是有就参加,没有就不参加,从不参加的占到13.7%,这说明在高校中勤工俭学的机会很少,这必然促使他们选择在校外兼职,校外兼职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家教或者促销等,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收入比较低,还要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即使是这样兼职的机会也不多,并且校外兼职的风险比较大,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没有必要的劳动保障。
四、完善农村贫困大学生就学的建议
(一)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
第一,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多元化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在助学贷款的种类上,尝试建立新型种类的助学贷款,例如建立担保性低利息的商业贷款和一般的商业贷款等助学贷款种类。
第二,建立合理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当前在我国必须建立合理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相应的风险也应在国家、金融机构、学校、大学生四位主体之间合理分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理应出面给贫困生贷款做担保,承担主要拖欠风险。金融机构尽管是经办政策性贷款,但同时也有收益,应当承担相应风险。对高校而言,国家助学贷款解决了学生的学费问题,同样也是受益者,一旦学生违约,学校应当承担一定的损失。而作为借款人的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是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笔信用记录,还本付息是天经地义的。
第三,建立专门的助学贷款征信系统,加强学生的还贷管理。在我国信用制度不发达,个人征信系统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可以先尝试建立大学生助学贷款信用系统,信用查询系统有利于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动态监管、对贷款的回收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以政府组织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加快立法步伐,贫困大学生社会保障应该有相关法律的支持。我国对高校贫困生的支持应该有严格的法律规范,使其规范化、有序化。国家应尽快制定支持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专门法律,明确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等在支持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使得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支持有法可依。
第二,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优惠政策。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应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而政府应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力度。例如设立政府基金工程,由政府从其它经费中拨款资助贫困生就学和就业,也可以由政府规定高校将学费的一定比例留存用于资助贫困生。政府应该吸引慈善组织和民间团体利用本身社会支持的优势,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专项课题,项目编号:06020241)的阶段性成果)
4.贫困边远山区农村洞溪发展调查 篇四
张立群
我所调查的洞溪是一个非常偏僻、贫穷落后的山区农村,地处湘西北中部,在崇山峻岭之间,现属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七甲坪镇管辖。该地区原为独立的建制乡洞溪乡,2005年合乡并镇政策实施后,洞溪乡建制撤除,归由七家坪镇管辖,七甲坪镇现在洞溪设有办事处,具体处理洞溪11个行政村的日常事务。长期以来,洞溪山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发展非常缓慢,处于“没发展、难发展、不发展”的境地,一直被贫穷落后所困扰。目前,洞溪年人均纯收入1480元,低于沅陵县年人均1940元的水平,远远低于怀化市年人均2677元、湖南省年人均纯收入4512元的水平。人均收入决定了洞溪山村农民的生存现状,少数农民甚至“缺衣穿、少饭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洞溪山村更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环境里。因此,洞溪山村贫困落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到底在哪里?这是我调查的目的所在。
目前,贫困的洞溪山村在发展上是“主导型发展苍白无力、辅导型发展传统软弱、自身型发展倍加艰难”。
在主导型方面:党的基层组织、政府组织领导地方发展苍白无力。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向我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都很好,给我们免了农业税,种粮都有补贴了,这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感谢党的好政策呀!但是,有些政策一到基层就变样了,我们看不到基层政府到底在为老百姓做些什么!”一位务农青年向我说:“在电视里经常看到其他地方发展得轰轰烈烈,我们这里却是安安静静。”当我问及这些年来洞溪变化最大的是什么时,他说:“这些年,幸亏有中央和省里的好政策,给我们修了水泥路,这是我们这最大的变化。”在与老百姓的交流中,感觉到洞溪山村的农民对党的基层组织和政府的不满。经常听到老百姓议论,“基层的干部有的是在糊日子,有的一门心思削尖脑袋往县城钻,哪还有心思想着我们这里的发展?!”
为更深入地了解洞溪主导型发展的困难,我对洞溪党的基层组织和政府组织专门进行了调查。党的基层组织方面,目前,洞溪有13个基层组织,11个行政村党支部、1个七甲坪镇洞溪办事处党总支和1个七甲坪镇洞溪九校党支部,党员共342人。调查中,我发现党的基层组织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村班子带领老百姓致富发展的能力不强。一位已退下来的村支书说,“这些年我们这都没看见发展过新党员了。现在农村政策好了些,但是村里的干部却差了,没看见他们为老百姓办过什么事。”在洞溪山村,由于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特别是一些文化较高、能力较强、有点经济头脑的年青人纷纷外出务工,村干部没有合适人选,培养了的年青党员干部也大量外出,使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造成了班子结构不合理。少数村班子内部不协调。少数干部政治素质较差,在班子换届或工作中搞宗族势力,内部闹派性,互相对立拆台,领导班子形不成凝聚力,领导能力很差。二是村干部、基层党员自身素质不高,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精神。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没有有效的应对和解决方式,不能很好的引导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在工作中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不安心农村基层工作。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有的基层干部是拖一天算一天,思想上产生动
摇;有的犹豫观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则抱着熬满15年算了的态度;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三是基层党员、村委会干部工作能力很弱,工作方法落后。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采取“家长式”的管理手段,知识、经验、管理搞老一套,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少数有能力的干部“也只富到自己没富到他人”。
党的基层政府方面,目前,洞溪由七甲坪镇政府管辖,镇政府在洞溪设有办事处。调查中,老百姓普遍认为,洞溪办事处形同虚设,“几位留下来的干部是在混日子,拿着国家的工资在那里养家糊口,根本没有心思带领洞溪人民脱贫致富谋发展”。因此,洞溪的老百姓根本不信任他们。作为镇党委和政府的干部们,也是牢骚满腹,全镇财政捉襟见肘,税源枯竭。一些当初想干些事的干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设定的目标成为不了现实,常此以来,干部们也没了激情。关于发展的思路、发展的举措、发展的成果,都停留在了文件纸上、墙壁口号上。有关系、有能力的干部大多都想尽千方百计调走。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处于“瘫痪”状态,一位干部说:“我们这里的发展不知从何谈起?”
在辅导型层面:各种外界的帮扶力量传统软弱。
主要是:洞溪作为贫困边远山区,外界对其帮扶的力度不大。根据调查,洞溪现辖11个行政村,国家和省级扶贫点没有,只有沅陵县政府部门有过扶贫帮困活动。洞溪现有3个行政村为沅陵县部门扶贫对象。洞溪贫困村谭坪村村支部书记张立兵告诉我,“谭坪村为县级贫困村,县里明确了一个局具体帮扶我们,每年局里的领导都来谭坪看望我们一次,并根据我们的情况给一两万元的扶贫金。”当我问及这点钱能为谭坪村做点什么时,张书记说:“能够帮助解决点部分问题,比如除少数太边远的村民外,全村大部分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这要感谢上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但是我们谭坪村要真正实现脱贫致富,这还远远不够。”张书记的话透露出一丝隐忧。这种情况在其他两个扶贫村也同样存在。上级党委、政府部门对洞溪扶贫帮困的力度不大,而且方法简单,扶贫帮困方式老一套:“给村里点钱,每年下来一次体察一下民情,吃了餐饭就走了,没有根本上改变山村的发展。”而在其他的8个行政村调查时,老百姓对谭坪村等能得到上级部门的帮扶表示了羡慕。洞溪红岩咀村的一位50岁的农民告诉我,“不是上级帮扶对象的村根本就没人过问,虽然上级部门给的钱不是很多,但还是解决了一些问题,你看谭坪村的人至少喝上好水,我们这里都是自己搞的。”在洞溪红岩咀村,我发现一种可怕现象,这些年,村里患癌症的人逐年增多。我统计了一下,红岩咀村近年来死去的人中,99%的是死于癌症。虽然患癌症与个人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关,但周边环境的恶化尤其是安全用水问题,已严重危及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老百姓对此根本无能为力。
在自身型层面:山村内部经济发展缓慢。
作为发展的主体,山区农民素质不高,乱发展、不发展的现象突出,想发展的也难以得到发展,发展难上加难。在洞溪调查,每家农户包括其他各类人员,都是想发展的,都盼望着自己富裕。在此方面,几个突出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难发展的问题。在洞溪,活跃着这样一类想发展的年轻人士,他们大多在外务过工,有着干事创业的强烈愿望,想依托山区资源开创自己的美好前景,目前他们在洞溪艰难地创业着,但处于难发展的境地。今年刚30出头的返乡创
业青年张立兵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曾在广东一家国有大型企业担任过部门经理,在外积累了资金和经验后,2007年回到家乡洞溪开始创业。2008年,他依法注册成立了第一家林竹木加工专业合作社,依托洞溪丰富的森林资源,成立了林竹木加工厂,形成经济林木种植、采伐、加工、销售一条链,把山上的林木变成了聚宝盆。他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不仅有效利用了洞溪的山地优势,种植经济林木,而且还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的发展。此外,他还创新发展的模式,通过与当地农户签订出卖山上松林的合同,自己筹资25万元,修通了一条通往村组的公路,实现了不少山里人家几十年来的心愿,受到老百姓的普遍赞誉,成为洞溪发展的一个亮点。但是,返乡创业的张立兵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张立兵告诉我,目前他有三难,“一是争取扶助资金和银行贷款难;二是无序竞争难;三是公共服务难。”这些成为了优秀返乡创业青年的发展瓶颈。
二是乱发展的问题。洞溪作为传统的边远山区,除没有发展的传统农业生产外,森林是其重要的资源。自去年以来,洞溪的森林资源砍伐严重,有的老百姓说:“这样砍下去,山上有点价值的林木会净光。”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据统计,目前在洞溪从事林木买卖的有20多家,都是非法无牌经营,每家都是以最低价买老百姓的松林,请人砍伐,然后用车直接销往黑市,赚取暴利。而今在洞溪,四处能碰到买老百姓松林的人。很多老百姓告诉我,“这些人只知道赚钱,而且都有些背景”,他们不仅坑了老百姓,而且根本不管林木砍后的再种植,留下的是一片片荒山野岭。这种无序发展模式与张立兵的持续发展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也给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设置了障碍和困难。真正损害的是老百姓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三是不发展的问题。洞溪老百姓目前还有一件最伤心的事。2007年,各村每家每户都上交了300元的农网改造费,但3年时间快过去了,农网改造还不见结果。老百姓说要退钱了,洞溪的农网改造已进行不下去。据调查,目前,洞溪电价为每度1.3元,有些边远山村每度1.5元,电价远远高于城镇每度0.58元的水平,老百姓是苦不堪言。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洞溪用电被私人承包,这种供电公共产品的私有化,直接导致少数人垄断了供电服务,产生了既得利益个体。如果农网改造成功,电价将接近城镇水平,对老百姓是件大好事,但对利益个体是巨大损失。因此,为了保住对洞溪供电的垄断地位,利益个体便千方百计阻碍农网改造,而且还纠集黑势力围打镇供电所负责人。听老百姓说,利益个体“有着深厚的背景,没人敢动他”。在洞溪,这种供电私有化的模式已严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成为老百姓“挥不去的疼”。
一段时间的调查,使我加深了对洞溪山村的认识,如今洞溪的现状,既令人担心,又让人揪心。贫困、边远、山区、“三不管”等等关键词是洞溪山村的真实“外衣”。内质的原始、封闭,既使洞溪落后的面貌展露在天日里,又将潜在的内部贫乏裸露无疑,造成了如今洞溪山村发展上太多太多的问题。
洞溪的状况在目前的湖南贫困边远山村中,只是一个暴露其真实面容的标本。主导层面的领导、管理不力,辅助层面的帮扶、支持不够,自身层面的贫乏、混乱落后,造成了贫困边远山村如今的现状。为尽力改变该贫困山区农村的现状,特提几点建议。一是上级领导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二是要组成专门的领导小组,联合公安、教育、交管、工商、税务、扶贫等部门,开展一次联合执法行动。坚
决打击黑恶势力,尤其是对那些“乱发展”的违法分子,要保持高压态势,给老百姓以发展的信心,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发展环境。三是以目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组成督察指导组,对洞溪的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点进行督察、指导,使洞溪的党员、干部思想得以转变、认识得以提高,发挥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洞溪的党员、干部有干事创业的新气象,有为民服务的真本事,有破解发展难题、推动贫困边远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实在在举措,真正解决洞溪山村“难发展、乱发展、不发展”的问题,在老百姓当中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四是越是贫困的地区,越是要加强管理,越是要加强投入,越是要加强帮扶。不能忽视或弱化,更不能让其边缘化。五是积极树立带头的返乡创业典型,鼓励想发展、能发展、取得发展实绩的优秀人物。
5.农村贫困调查报告 篇五
-----宜君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村贫困地区移民搬迁工程是国家在新时期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人口基本生存条件和发展问题所采取的一项扶贫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县已按计划成功搬迁了878户4199人,投入资金4200余万元,涉及8个乡镇的26个村57个村民小组152个自然村,共建成移民安臵新村26个,为加快我县扶贫开发进程,改善农村面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推进,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县也实施了一批小规模的移民搬迁工程,使搬迁贫困群众由过去居住分散的石板房、土窑等住进开窗透风、瓦屋面且规划整体的砖木结构住房。为进一步妥善做好“十二五”时期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避免一哄而起,按照国家、省、市发改部门要求,我县对农村贫困地区实施的移民搬迁工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现就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宜君县地处陕西省中部、属子午岭桥山山系,东西长51.9公里,南北宽50.3公里,总土地面积1531平方公里,东隔洛河与洛川相望,南靠白水县和印台区,西、北面和黄 陵县毗邻。全县辖6镇3乡,17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10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8.92万人,总耕地面积45.2万亩,农业人均5.1亩,粮食平均亩产175公斤。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50元,贫困户人均收入960元。全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群众生活贫困,属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扶贫攻坚以来,在国家及省、市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积极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几年来,已成功搬迁贫困人口1124户5087人。但我县扶贫搬迁的任务还很艰巨,搬迁后的脱贫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截止目前,全县还有农村贫困地区人口4899户19537人,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138个行政村,在贫困地区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在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山区沟谷中,交通不便,不具备脱贫致富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二、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生存条件和生产生活状况 根据调查统计,全县需要扶贫搬迁的农村贫困地区人口还有2685户9665人,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138个行政村、341个村民小组、601个自然村。
一是立地条件差、环境恶劣地区的1840户6594人。涉及云梦乡、哭泉乡、太安镇、城关镇、棋盘镇一部分群众,这些贫困群众大多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沙石化程度高 的地带,大部分属于山区,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加之多年的自然灾害,使本来已贫困的群众雪上加霜;基础设施条件差,交通极为不便,有的地方群众用水、用电还没有彻底解决,教育、文化、医疗设施落后,并且对其进行改善投入成本高;耕地条件差,全部为坡耕地,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人口密度小,居住比较分散,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人均耕地5.8亩,且均为山坡耕地,人均有粮食22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850元,人均住房面积8.7平方米,住房多为土木结构房和土窑。
二是居住分散且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735户2645人。涉及彭镇、太安镇、五里镇、棋盘棋、云梦乡一部分群众,这些群众大多居住在我县东西部山区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带,大多数地质灾害隐患是因切坡建房、修路、采矿等不规范人为活动引发的,特别是每年进入汛期(6月1日至9月30日),强降雨诱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这部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对全县9个乡镇隐患险点排查,我县有16个村存在36处安全隐患,涉及536户村民,受威胁群众1930人。这些农村贫困地区群众人均耕地3.2亩,且均为窄川台地和山坡地,人均有粮食26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920元,人均住房面积7.6平方米,住房多为土木结构房和石板房。
三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必需进行搬迁的110户426人。涉及太安镇、彭镇一部分贫困群众,2004年3月,省政府批复我县设立太安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25872公顷,覆盖了我县太安镇、彭镇10个村、26个村民小组、33个自然村,这部分群众因长期居住在自然森林中,养成了滥砍乱伐的生活习惯,直接威胁着太安自然保护区树木,为切实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县政府决定对这部分群众实施易地搬迁,目前急需搬迁的包括太安镇马场村的龙门沟组和马王庙组。这2个组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群众用水困难,对其进行改善势必破坏自然保护区现状,群众人均耕地3.6亩,且均处于自然保护区内,人均有粮食301公斤,人均年纯收入950元,人均住房面积9.8平方米,住房多为土木结构房砖混结构。
三、可供安置地的水、土资源状况。
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以工代赈的全新工作领域,是我县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群众彻底摆脱贫困的重要措施,也是改善农村和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必要途径。把生活在农村贫困地区群众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地方搬出来,安臵到立地条件好,易于良好发展的生存空间,最终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 目标,安臵接收地的选择优为重要。无论是在以住实施的工程中还是今后要开展的工作中,我们选择的安臵地均为立地条件较好、整体超过温饱线的村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或经过短期建设可以达到较好水平。教育、医疗条件较好,符合迁入地的基本要求,这些都为贫困户的搬迁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县地广人稀,水、土资源丰厚,年平均降雨量709毫米,平均径流深52毫米,产流总量7808万立方米,基岩裂缝局部坳褶或向斜构造往往为形成承压水的有利地段,接收安臵地的水利条件良好,无论是采取重力引水、小高抽还是天然集雨方式的人畜饮水方式都可解决搬迁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饮水问题。全县土地较为宽广,人均26.94亩,农业人均7.55亩,农、林、牧和其它用地比例大致是3:3:3:1,垦殖指数28.02%,坡耕地虽然多,但52.4%的坡度平缓,宜于改造提高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接收安臵地人均耕地均在2.5亩以上,搬迁每户划庄基266㎡,剩余耕地仍能保证搬迁户人均占有基本农田2亩以上。
四、“十二五”时期我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承担着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帮助群众增收及脱贫致富和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可 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国家在新时期探索实施的一项重要扶贫措施,由于政策扶持力度大,扶贫效果明显,一开始在我县试点就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支持,在项目实施方面面临许多利条件,为全县扶贫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建设,全县贫困乡镇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为今后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1、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对1110户居住在边远、阴湿、灾害频繁、自然条件极差,一方水土难养一方的地方的4000名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完善安臵地的基础设施,实行开发式扶贫,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解决温饱问题,为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步伐。
2、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建设的原则; 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的原则; 三是坚持整体搬迁、有地安臵的原则;
四是坚持量力而行,不增加贫困户经济负担的原则; 五是坚持因地制宜、集中安臵的原则;
六是坚持依据规划、按标准划分宅基地的原则; 七是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上原则的同时,还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选择地理位臵、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经济环境都较理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好,具有一定开发潜力的地方为扶贫搬迁接收安臵地,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搬迁对象和搬迁安臵模式 ①搬迁对象
“十二五”期间,我县搬迁对象主要是东南部山区的云梦乡、太安镇、棋盘镇等5个乡镇的贫困群众,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或地质灾害威胁,部分村组基础条件差,群众生活困难,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亟需搬迁,共规划搬迁安臵移民1110户4000人,其中规划易地扶贫搬迁880户3174人,防灾避灾搬迁120户400人,生态移民搬迁110户426人(规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110户426人)。
②搬迁主式
根据实际情况,我县易地搬迁工程主要以实行整村、整组迁出为主。
③安臵方式
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安臵主要依托经济条件和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心村和小城镇,采取集中建点安臵或插花安臵两种方式。
4、总体目标、建设任务及内容 ①总体目标
对我县东南部山区农村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搬迁群众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经过二到三年的农业种植和产业开发,搬迁户经济收入有明显提高,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安臵区内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实现“搬出来,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
②搬迁任务
“十二五”期间共规划搬迁安臵移民1110户4000人,其中规划易地扶贫搬迁880户3174人,防灾避灾搬迁120户400人,生态移民搬迁110户426人(规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110户426人)。其中云梦乡260户950人,棋盘镇150户540人,太安镇110户426人,五里镇120户430人,彭镇170户620人,哭泉乡205户740人,城关镇95户294人。分年度搬迁任务是: 2011年拟规划搬迁安臵群众184户799人,2012年拟规划搬迁安臵群众801人,2013年拟规划搬迁安臵群众800人,2014年拟规划搬迁安臵群众800人,2015年拟规划搬迁安臵群众800人。
③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十二”五期间,共规划搬迁安臵群众1110户4000人,新建设移民安臵22处,主要实施内容是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发,共实施项目7类,规划建设砖木结构住房72000平方米;新修村内主巷道16.3公里,新修排水渠31.5公里;平整建房场地27.5万平方米,共移动土方16.5万立方米;架设0.4千伏低压线路21公里;建成供水工程22处,铺设供水管道11公里,建水窖426眼,配套水泵426套;新修基本农田750亩。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根据需要建设的内容,按照国家有关概(预)算标准,全县“十二五”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总投资132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资金555万元,整合中央相关投资166万元,省级政府专项资金110万元,市县政府专项资金55万元,搬迁群众自筹440万元。(详见附表)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1、集中搬迁项目整体效益不明显
搬迁不彻底,搬迁户出现了迁出地与迁入地两头居住的现象。集中搬迁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无法对迁出地与迁入地土地进行重新分配,导致群众搬迁的意愿不强烈;项目整合力度不大,整合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实施后的后续扶持和管理不到位。
2、目标瞄准存在偏离
目标瞄准偏离是我国扶贫工作中一个痼疾,并且这种偏离具有多层次性:首先是无法识别。由于缺乏统一的全国贫 困人口简单易操作的识别方法和贫困人口识别的监督机制,在贫困群体识别中就存在了偏离,仍然有很多贫困人口被排除在外,也有很多非贫困人口被纳入到扶贫范围。其次是富挤贫。在移民搬迁的扶贫项目中发现了目标瞄准偏离的问题,并且这种偏离的主要形式是非贫困农户排挤贫困农户,从而受益于扶贫资源。其三是无力享受。受益最大的这些农户往往是贫困村中收入水平处于中等或较高的那部分群体,那些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中受益都非常有限。很多贫困人口因为这种参与项目的门槛过高而被排斥在项目之外。这是因为搬迁项目都需要农户自己配套大部分资金,配套资金的比例常常超过项目总成本的大半,从而超过了绝对贫困人口的承受能力,客观上形成弃穷扶富。
3、土地制约相当严重,集中安臵困难很大。
省上要求集中易地安臵点必须达到规模以上,而我县大多数乡(镇)没有预留公共土地,集中安臵用地只能通过土地臵换或购买来实现,由于搬迁农户大多居住在山梁或沟壑地带,土地贫瘠,要与川塬地带的良田进行臵换难以实现,给集中搬迁造成很大难度,尤其是跨乡、村臵换非常困难。除积将国有土地进行无偿划拨用于宅基地建设外,其它方式受土地制约相当严重。由于无法解决土地臵换问题,已经搬迁入住的群众只能依靠原有的土地,使群众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居。长期以来,人们深受“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土地再多,群众总是舍不得,干部不敢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连片进行农村新型的规划和建设,致使农村居民房屋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不配套,土地严重浪费,安全隐患很多。
多年来,受村、组、乡镇的区划限制及《土地承包法》和现行户籍、社会保障等管理体制约束,农村居民建房只能在本组范围内择点修建,零星散乱,难以形成功能配套的农村新型社区。彻底打破和解决这一区划阻隔和体制难题,必须在土地承包权,林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选择适宜位臵规划上规模的新型农村,并鼓励支持周边村、组、乡镇的农村军民自愿进入居住创业,对移居的外组、外村、外乡镇居民享受与本地居民除土地承包以外的同样待遇,从而使这次移民搬迁不仅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成为农村管理构架的一次大调整、体制机制的一次大改革、产业发展的一次大提升。
资金短缺是移民搬迁安臵的关键问题,主要多措并举、方法得当、缺钱的问题就会有效解决。一是整合交通、水力、电力、电讯、扶贫、计划、财政、科技、农业、教体、卫生、社会捐助,以及部门、企业帮扶等资金,完成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配套项目。二是整合农村易地移民搬迁、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敬老院建设等资金,对新型社区农民建房实行补助。三是争取上级灾后重建、移民搬迁、西部开发和产业发 展等专项资金扶持,培育和发展种植、养殖、加工、旅游等产业,使移民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四是利用好省市财政专项扶持基金,对完成基础设施和社区配套且规模较大的农村新型社区实行以奖代补,同时对农村居民建房贷款实行三年财政贴息补助。
6.XX市农村贫困人口状况调研报告 篇六
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的福利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贫困现象却依然存在,进一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深入了解我市农村贫困人口情况及存在问题,市政协法制委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民政局、统计局、扶贫办,在王世英副主席的带领下,赴定边、靖边、吴堡、xx县等几个县区,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及政府扶贫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个,省级贫困县1个,其中7个县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吕梁山片区,另外定边、靖边被列入省级白于山区片区县。陕西省的扶贫开发标准提高到2500元后,全市有贫困人口万人,经过两年的扶持,截止XX年底,全市仍有贫困人口万人。据调查数据统计,XX年我市农业总产值只有亿元,仅占全市总产值的%,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2381元,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32%左右,贫困群体主要集中在生产条件较差的农村常住人口中,贫困人口收入构成中转移性收入约占63%,家庭经营性收入约占23%。收入低而不稳,极易返贫,此外,诸如孩子上学、婚嫁,大灾、大病等情况,返贫问题非常突出。
XX年-XX年,全市扶贫开发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亿元,较上一个五年财政扶贫资金累计投入亿元增长7倍多。其中:市级财政扶贫资金亿元,较上一个五年市级财政扶贫资金累计投入亿元,增长近9倍。XX年以来,启动实施大规模移民搬迁工程。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移民搬迁共投入省市财政扶贫资金亿元。实施搬迁项目84个,搬迁24881户、101977人。全市共投放扶贫贴息小额到户贷款亿元,扶持贫困户万户;投放项目贷款亿元,扶持企业37个;建立村级互助协会260个,扶持农户万户;实施产业项目扶持企业 181个。全市完成贫困人口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万人次,实施“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万人。XX年开始实施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两年共资助3377人。近五年来,实现了万人脱贫,农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收入也有了一定增长,由XX年底的780 元增加到XX年底的2381元。
二、导致农村贫困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市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贫困问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困扰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一)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我市水资源匮乏,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十年九旱;水利设施老化,人畜饮水困难,尤其是白于山区腹地,无地表水利用或地表水流量小,水质苦碱不能饮用,地下水埋藏深,开采利用难度大,无法利用。群众靠打窖收集雨雪水饮用,受干旱气候影响,经常是窖空无水,群众只有买水或饮用苦碱水,人畜饮水很困难。扩大生产发展用水更是极度困难。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过多,交通设施建设滞后,县乡公路等级低,农电供应不足,制约着农村发展生产。因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平较差,抗灾能力低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和丘陵沟壑区。这三大区域是全市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集中、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
(二)因病致贫现象突出。一是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年完善,各级政府配套资金不断增加,但是目前还存在补偿水平较低的问题,不能完全解决部分大病患者的就诊费用。目前全市除xx县住院封顶线每人每年在30 万元外,其他县区仅为3 万元/户。二是政府虽然对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加大,农村医院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基本健全,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专业卫生人才短缺的问题。部分患病群众必须到医疗条件较好的省级医院或者北京才能得到较好的治疗,但按照新农合规定,报销的比例反而有所降低。xx县王家渠村村民李利顺因患病花费20多万元,报销不足6万元,就是因为相当一部分花费是在省上或北京的医院治疗时产生的。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健康观念逐渐增强,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但是部分病人一味追求名院、名科、名医,小病也往大医院跑。以前挂号时挂普通门诊,现在要挂专家门诊;以前到医院看了病就走,现在还要求提供特需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就医环境,“小病大治、小病大养”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四是遗传疾病导致部分群众几代贫困。如xx县王渠则镇闫米洼村俞子付,本人肢体残疾,妻子蒋士兰也是身有残疾。儿媳智力残疾,孙子先天智障及唇腭裂,现年7岁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一家人生活极度困难。xx县姬塬镇孙崾岘村村民孙德志,妻子先天性哑巴,其所生的三个孩子均不能讲话,全家只能靠种家里和租来的60多亩地维持生活。
(三)高校学费普遍较高,家中有的大学生的农村家庭负担较重。一是高校每生每学年的学费和住宿费在6000 元左右,三类本科院校及艺术类、软件开发专业的学费更高。一个农民家庭供一名大学生有一定的困难,供两名以上大学生就十分困难;二是大学生生活成本高。由于物价上涨的原因,供一个四年制大学生至少得花费6 万元左右,沿海地区的高校和部分热门专业毕业生的花费甚至超过10 万元;三是大学生就业难,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好多家庭希望学生一毕业马上就业,以便摆脱沉重的经济负担,然而多数学生毕业后依然要靠父母资助来维持生计。
(四)扶贫帮困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近XX年来,我市在中、省的支持下,集中财力针对农村贫困状况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项目和社会救助,提高了贫困乡村发展的潜力,使全市贫困人口逐年下降,但与此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一是资金投入分散,使用效益不高。资金投入与效益产出不对称,扶贫资金分散在多个部门,既增加了管理运行成本,又降低了农业投入的使用效率;二是一些扶贫项目由于设计上的原因或者在基层出现了政策走形,形成投资浪费。如移民搬迁,在很多乡村出现了沟底搬至山上、沟里迁至路边等意义不大的“整村移民”,没有达到“搬出来、稳得住、能致富”的目的。部分村民为了贪图享受移民搬迁款项,却使自己增加了自筹资金的沉重负担。县政府一些部门和乡镇,出于某些特殊的目的,为一两户村民修柏油路或架设电网,造成极大的浪费。
(五)部分群众思想意识落后,发展经济的主动性较低。贫困村的村干部群众经济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存在“以粮为本”的观念,仍然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耕作方式,发展支柱产业、致富奔小康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只等着国家的补助,缺乏依靠科技、依靠支柱产业大幅提升收入的市场经济意识,安于现状,小富即安,重眼前轻长远。
(六)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当前贫困群体主要集中在生产条件较差的农村常住人口中,外出务工人员收入相对较高。而这部分低收入群体由于农产品生产数量和商品化率较低,农产品价格增长空间有限,需要投入的农资和人工的成本在逐年上涨,致使农业增收空间较小。而非农业农民收入与农业农民收入差距随着社会工资的上涨,逐年呈拉大趋势。
三、对策与建议
(一)切实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放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精神,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扭转重工业、轻农业,重财政收入、轻农民增收的倾向,用抓工业的理念谋划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把工业经济中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经营理念,移植和导入农业领域。通过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抓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营,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走出一条统筹城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道路,推动榆林城乡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大和整合财政投入,为发展农村经济解决贫困问题提供资金支持。首先,要加强财政投入。坚持落实好中央关于“三个高于”、“三个加强”、“三个主要用于”的财政支农政策。逐步建立起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其次,要探索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方式。以县为主统筹安排进行整合。就是以县委县政府组成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以县城经济发展的重点为龙头,对来自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进行整合,项目的实施,由各部门、各单位负责,财政部门负责协调和资金的监督管理、报账拨款,切实做到资金的有效使用。
(三)加大移民搬迁力度。移民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移民搬迁的目的不仅是解决居住安全问题,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变二元结构和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政府有关部门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是进一步完善规划,从市到县都要统筹考虑移民搬迁与城镇体系规划,做到协调统一;二是重点解决好集中安置率较低的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落实集中安置率80%以上和每个集中安置点必须在30户以上的硬指标;三是建设资金要优先用于群众住房建设,除必须的基础设施外,其他要按规划逐年建设,市县配套资金要确保足额到位;四是要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在全市和各县范围内统筹考虑安置点的布局和选址,把移民搬迁工作更好地向前推进。
(四)完善社保体系,建立健全与扶贫政策相衔接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扶贫则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保障措施。要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的,不能忽视社会保障的扶贫功能。应根据农村新的贫困特征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调整扶贫战略,致力于完善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是政府要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上发挥投资主体的作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二是科学划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合理选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对象,逐步将低收入家庭纳入救助范围,实施预防和应急救助相结合的分类救助策略;三是加大教育和医疗救助的力度,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中病、残、老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农村贫困;四是建立以县为单位的三级救助实施系统,并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监控和评估体系。
(五)强化教育意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就“三农”问题而言,政府的扶持引导是外因,农民的创业发展能力是内因,千百万农民群众才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的主体。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着力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懂科学、有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一代新型农民,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六)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要认真落实中央“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要求,以工业化提升农业,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富裕农民。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要采取工程、生物、科技等强力措施,全方位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同时,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即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原料生产基地,再由基地联结和带动农户。xx县寇家塬镇慕家塬村办有多家红枣加工企业,其中党支部书记经营着一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年用工量80余人,从事最基础工作的农民每月可有1500元的收入,村民既能照顾家里,也可不出村子即获得较为可观的收入。因此,大力扶植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本地优势农产品进行各个层次加工,是一种提升村民收入的有效方式。二是要跳出“三农”抓增收,广辟农业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和非农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工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继续实施 “百万农民大培训工程”和“人人技能工程”,综合运用农民工培训补贴、“阳光工程”补贴、“扶贫雨露计划”等政策,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培训水平。继续实施“百万农民大转移”工程,促进劳务输出由劳力型向技能型、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要进一步扩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规模和范围,加大补贴力度。
7.农村贫困调查报告 篇七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变量差异
一、方法
(一) 调查对象。一般认为, 空巢指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至配偶一方死亡这一时期。进入此阶段, 空巢家庭也即形成。虽不是每个家庭都经历此过程, 但是如今农村已经或将要进入这个队伍的老年人口正在增长, 而且增长的速度可能还比较快。在农村现实生活中, 存在着许多并不严格地符合上述定义的空巢家庭[1], 包括没有子女“离巢”行为发生的无子嗣的独居老人或老年夫妇;子女另立门户、与老年父母分居却生活在同村或同镇等。因此, 调查的总体就是此类具有“空巢”共性的生活在贫困地区农村的所有老年家庭的老人。
(二) 资料收集方法与样本。本调查采用多段抽样、偶遇抽样和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随机抽样, 在河南浚县、山西大同市、湖北襄樊市 (枣阳、老河口) 和江西瑞昌市等四地总计12个乡镇, 对当地长期独居或长期只有夫妇两位一起生活的60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 (某种程度上讲, 如果长期带了未成年的孙子女一起生活的也在此范围内) 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34个问题构成, 主要询问了老人的经济状况、居住状况、身体状况、精神慰籍状况、与外界联系状况以及老人基本社会特征方面的问题。被调查老人的抽取及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均由武汉理工大学15名本科生分成4个小组, 于2007年7月深入实地进行调查。 (其中少部分为老人自己填写, 多部分为调查员询问代写, 所有问卷当场回收) 实际发放问卷850份, 回收有效问卷830份, 有效回收率97.6%。实际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见表1。
(三) 资料整理与分析。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 然后输入计算机内, 由笔者利用SPSS (1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描述统计和双变量交互分类统计。
注:本文的年龄按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分段法分段, 即表中所示的三段。
二、结果与分析
(一) 空巢老人的总体状况。在现代社会中, 人们一般把生活状况分为吃、穿、住、用、行等五大类别。本次调查结合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 主要对老人的经济生活状况、居住状况、身体状况、精神慰藉状况、外部信息获取状况与整体生活评价等六种情况进行了了解。调查结果显示, 接受调查的830位空巢老人中, 平均年龄为69.5岁, 97.3%为农村户口。平均每人每月经济收入约为227元, 其中约有85%的空巢老人收入是靠自己 (或老伴) 的劳动所得或子女供给;平均每人住房面积约67平方米, 其中每100位空巢老人家中有超过85位拥有照明灯、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电风扇等五种电器的一种或几种;约有79.2%的空巢老人住的是砖房, 20.8%的老人住的是草房、土房或其他类, 而超过一半的住房是十六年以上的老房;有近67%的老人仍然从事着农业生产劳动 (包括饲养家禽牲畜) ;约73%的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类慢性疾病;在休闲方面, 大约95%的老人能够找到诸如串门聊天、看电视之类的方式, 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与外界联系方面, 21%的老人“从来没有听到过外面发生的事情”;约85%的老人认为自己的整体生活不算差 (至少是一般等级) 。这就是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客观情况。下面再看看空巢老人在其中五个方面的自我评价 (见表2) 。
表2的结果表明, 总体上, 空巢老人对自己的五个方面评价中, “一般及其以上”的评价较突出是整体状况, 其次是居住和精神生活状况, 最后是身体和经济生活状况。这一结果从量的分布上显示了老人对五项自身状况的评价程度。它表明,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绝大部分整体生活过得不错 (一般来说, 人的主观评价与其客观情况一致。客观情况好, 其评价就高, 反之则低) , 而在经济收支和身体方面呈现较弱态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农村保障的两大“软肋”——不健全的养老保障机制和发展畸形的医疗保障制度。
(二) 空巢老人自身生活状况的性别差异。一是性别不仅是人的基本生理特征, 同时也是人的基本社会特征之一。不同性别的个体, 其对社会事物的感知能力及认知态度不会一样。对于目前这些贫困地区的农村男女性空巢老人来说, 他们在对自身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及客观情况是否具有一些不同特点呢?实际显示, 在认为有无必要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和是否仍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方面, 男性和女性空巢老人的确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是:男性空巢老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意愿以及自身劳动能力明显超过女性空巢老人。这一点可以从他们自己认为有必要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比例 (男61.7%、女47.2%) 和自己仍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比例 (男72.6%、女59.9%) 明显大于女性空巢老人上看出来。而相比之下, 女性空巢老人在自身生存的形式上, 则较多地表现出对社会的客观依赖性和对外界事物的主观冷漠化。检验表明, 这一差异在样本和总体中都存在。调查结果还表明, 男女性空巢老人在上述两种情况的实际行为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据统计, 男性空巢老人平均每人每2.5天看一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或听到一次关于《新闻联播》所播放的重大新闻, 短于女性空巢老人的2.8天。调查中还发现, 79.8%的女性空巢老人很少关注国内或国际的大事。她们平时所接触的顶多是偶尔听说一件村子里的“家常事”, 在她们看来所有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都没有必要去管它”。这一点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和补充了上述特点。不过, 在身体、居住、精神生活、整体四项状况满意度以及孤独感的频率、希望子女关心自己的意愿表达方面, 男女性空巢老人之间的百分比相差不大 (统计检验表明, 样本百分比中所存在的某些差别在总体中并不存在) , 或者说, 他们在这几方面的情况趋于一致。但从对精神生活方式编码分类中了解到的情况看, 两者所选择的具体休闲方式还是有一定差别的。男性空巢老人多选择看电视、听收音机以及一般家庭闲活, 女性空巢老人多选择串门聊天、放牛、哄小孩等。这说明两者在缓解精神压力的行为方式上存在户内与户外的差别。二是在经济生活满意度、日常空闲时间的多少以及希望子女外出意愿上, 两者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 (1) 男性空巢老人比女性更多地表现对经济生活的“比较满意”, 而女性空巢老人的“不太满意”比例则比男性高一些; (2) 男性空巢老人的日常空闲时间在半天以内的比例高于女性; (3) 女性空巢老人更多地不希望子女外出 (统计检验表明, 调查样本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差别在总体中依然存在) 。男女性空巢老人在上述几方面的差异, 比较突出地反映了他们在社会认知态度以及客观实际行为方面所具有的性别角色特点, 也为老年工作者、子女、家庭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帮助与关爱, 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三) 空巢老人自身生活状况的年龄阶段差异。社会学中有关社会化的理论指出, 年龄因素在社会化过程中占有某种特殊的地位。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 其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形式、结果互不一样。空巢时期作为家庭发展以及个人继续社会化的最后阶段, 对空巢老人的客观感知能力和主观认知态度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起居饮食、精神生活、劳动能力、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 在描述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时, 也有必要对年龄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解和分析。调查表明, 低龄、中龄、高龄空巢老人在自身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及客观情况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月平均收入方面, 处在贫困线以下 (月平均收入0~58元) 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迅速提高, 而一般收入水平 (月平均收入151~300元) 和较高收入水平 (月平均收入450元) 两类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并且高龄空巢老人在三个年龄组中更显示出贫困差距过大甚至断层的特点。 (2) 在身体状况评价中, 觉得“很好”、“比较好”、“一般”三类的比例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而在“比较差”、“很差”两类比例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这说明空巢老人的身体素质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经Pearson相关性、显著性 (双侧) 分析, 身体状况与年龄存在显著相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卡方检验表明其不具备统计显著性, 因而它是样本的抽样误差所致, 能否推断总体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3) 整体生活的满意度方面, 存在“不满意” (包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 的比例与年龄正相关, 高龄空巢老人则又表现出更多的“不满意”。 (4) 在日常空闲时间的多少上, “≥大半天”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同时高龄空巢老人较之其他年龄段的空巢老人则更显得空闲, 或者说无事可做。 (5) 孤独感方面, 整体上看“存在孤独感” (“很少”及其以上) 的比例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单就“经常”一类看, 不仅具有整体的共性, 而且比例上升得更加显著, 这说明高龄空巢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独。 (6) 在遇到自己干不了的重活或者生病时, 三个年龄组的空巢老人都主要依靠离自己较近但不同住的子女,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依靠的比例迅速提高。另一方面, “找不到人”的情况也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多;而选择“老伴”这一类上, 中龄空巢老人较其他两组更加突出。这反映了一个现象:这些空巢老人对“分家”的子女有很强的依赖性, 中龄空巢老人的第二选择是配偶;但是高龄老人就没有如此幸运, 如果他们的邻里不给予帮助的话, 就“找不到人”了。 (7) 在希望子女外出的意愿表达上, “希望”的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 反之则上升。这表明, 年龄较大的空巢老人更多地希望子女能够在身边陪伴自己、照顾自己, 正如实际调查中老人们所言“哪怕是能天天看到他们 (指外出子女) 也好”。 (8) 在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观意愿方面, “不必要”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迅速上升, 同时也体现了高龄空巢老人对外界事物的淡漠态度。 (9) 从事农业生活劳动方面, 选择“是”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 是否从事农业生产与身体状况的相关系数不大 (为0.066) , 因此上述表现不能说明高龄空巢老人很少从事农业生产是由于身体素质下降而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 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高龄空巢老人仍在从事着农业生产劳动。上述九个方面的差异不同程度地揭示出我国贫困地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空巢老人自身状况的特点。统计检验表明, 这些差异 (除身体状况一项外) 不光反映出样本的情况, 同时也反映出总体中的情况。至于样本中三者在经济生活和居住状况满意度以及希望子女经常问候自己的意愿表达几方面所存在的细小差别, 经卡方检验表明其在总体中并不存在。
(四) 空巢老人自身生活状况的经济收入差异。如果说年龄变量是人的原始生态因素的话, 那么经济收入变量则是人的社会习得因素。从这一点上来讲, 空巢老人自身状况的经济收入差异更能反映其与社会进行互动的能力, 因为其社会互动的结果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并且可以进行相互比较的实物——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钱。调查结果表明, 贫困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多项自身状况存在经济收入差异。从整体上看, 结果显示出一个极为明显的特点:在经济生活、身体健康、精神生活、居住和整体生活等五项状况的自我评价方面, “比较满意 (比较好) ”和“很满意 (很好) ”的比例都随月平均收入的增加而升高, 反之则下降。除经济生活满意度的比例变化梯度较大外, 其余几项变化幅度都较均匀。上述五个方面均与经济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 经济收入高则评价高, 经济收入低则评价低。另外在孤独感方面, “经常”的比例随经济收入的增加而降低, “很少”和“没有”的比例都随经济收入的增加而上升;而在“有时”一类中差别不大, 都占到各收入段的三分之一左右。这表明孤独感与经济收入存在负相关关系, 经济收入低的空巢老人更易显得生活无助和孤独 (即孤独感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 经济生活满意度与孤独感两方面都因经济收入的巨大差距而表现出更大的跨度变化。统计检验表明这些差别在总体中依然存在。另外, “希望子女外出”和“希望子女经常问候自己”在各自的收入分段中占有较大比例 (分别超过了50%和80%) , 不过两者在经济收入变量的影响下差别不大 (检验表明其不具备统计显著性) 。在对待外界信息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方面, 这一变量差异较大, 其中认为“有些必要”和“很有必要”了解外界信息的比例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而上升;仍然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空巢老人处于“中间收入” (不等于“中等收入”。本文的月平均收入分段按每人每天2元即约等于国内贫困线水平及其以下、2元~10元、10元以上的计算标准进行划分) 的比例最高。低收入的空巢老人更多地是关心自己的生计和发展, 对外界保持较为淡漠的态度;同时那些刚刚越过贫困线的空巢老人仍然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他们看来, “自己如果不做下去, 就没有吃的”。
(五) 农村空巢老人自身生活状况的文化程度差异。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改变生活。受到不同程度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 的人, 其价值观、思维逻辑和角度、行为习惯、生活状况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今的空巢老人接受教育的青年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其个人当时的社会化过程则又更具多样性和特殊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 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否如其当时的社会化过程一样同具多样性与特殊性, 还是另有其共性, 值得社会去探索与深思。调查显示, 不同文化程度的空巢老人在经济生活、身体健康、居住、精神生活以及整体生活等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而在希望子女外出及问候自己的意愿表达两方面差异不大 (统计检验表明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 (1) 月平均收入上, 表现突出的是“450元以上”的较高收入段, 其比例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迅速上升, 不过在“小学及其以下”中, 较多的空巢老人月平均收入都在300元以下。这表明, 在较高收入段的空巢老人群体中, 文化程度越高, 收入就越高;文化程度低的空巢老人普遍收入不高。 (2) 经济生活和居住不满意的比例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下降, 而在精神生活和整体生活感到满意的比例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说明文化程度越高, 其对自身的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居住状况和整体生活越满意。 (3) 孤独感方面, 文化程度较低的空巢老人易“经常”感到孤独;文化程度较高的绝大部分空巢老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而文化程度较低的空巢老人在此方面的比例相对低一些。 (4) 在对待外界信息上, 约二分之一的较低文化程度的空巢老人认为不必要了解;超过80%的“初中”程度的空巢老人认为有必要, 而“高中及其以上”程度的紧次之。统计检验表明, 上述四大方面差异同时反映样本和总体情况。
四、主要结论
通过对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实地调查, 现得到以下一些关于其自身生活状况的主要结论: (1)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绝大部分整体生活不错, 但在经济收支和身体方面存在较弱态势; (2) 男性空巢老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意愿以及自身劳动能力明显超过女性, 而女性空巢老人更容易表现出对经济生活的不满意; (3) 空巢老人的收入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孤独感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 年龄较大的空巢老人更多地希望子女能够在身边陪伴自己; (4) 五项自身状况自我评价与经济收入正相关, 即经济收入高则评价高, 反之则评价也低;别外低收入的空巢老人更多地只关心自己的生计和发展, 对外界持较为淡漠的态度; (5) 文化程度越高, 经济生活、居住、精神生活和整体状况等四项评价越高, 文化程度较低的空巢老人群体普遍收入不高。
参考文献
8.“新农村运动”惠及城市贫困 篇八
“新农村运动如果开展得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农村运动能够缓解城市贫困问题”
中央新“一号”文件的推出,表明统筹解决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已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心。那么,正在逐步推进的新农村运动,将会以何种方式影响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为此,本刊专访了长期关注困难群体工作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
中国新闻周刊:您对当今城市贫困人群的定义、数量怎样判断?他们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高尚全:对城市贫困人群的界定,取决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及该地的贫困线。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有大量的农民工长期在城市中工作,另一方面有大量的农民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土地,有的转变成了城镇户口。因此,我认为,恰当的界定方法应该是把在城镇工作的农村户口和居住在农村但是持有城镇户口的人都考虑进来,这也是国际通行的统计口径。
按照以上口径,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不仅包括拥有城市户口的贫困人口,如下岗职工,还包括持有农村户口但长期在城市中生活的人群,如农民工和失地农民。
城市贫困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政策变革的因素,资源枯竭的因素,以及不可预料的其他因素,造成了城市贫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大体上,城市贫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伴随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下岗所形成的城市贫困;二是农村贫困向沿海发达城市的转移:三是资源枯竭形成贫困。这就需要我们抓住导致城市贫困的根本原因,探究和寻找有效解决的正确方案。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城市贫困人口的问题,国外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
高尚全:国外经验表明,应对城市贫困人口的方法,一方面要提供社会救助,比如,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政府通过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失业救助、分发食品券等方法度过了难关;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就业机会。
中国新闻周刊:在目前的政绩指标下,如何让各级政府从“唯GDP论英雄”转向重视提供就业机会等公共产品的政策取向?
高尚全:这需要建立中央政府的“有条件援助”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形成和公共服务意识的增强。城市贫困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但是没有工作机会造成的。这一方面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财政和社会保障的负担。因此转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政策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一个关键。
中国的一个特殊问题是,要注重解决农村贫困向城市贫困的转移问题。农村贫困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城市贫困的来源之一。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贫困人口,地方城市政府应该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沿海发达城市应把这一部分人口统一纳入城市管理之中,积极探索外来人口贫困问题的解决办法。
此外还应从源头抓起,加强农村劳动力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减缓农村贫困的转移程度。
中国新闻周刊:不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验表明,靠发展“三产”来解决城市就业和贫困问题鲜有进辰,那么如何另辟途径来提升这些城市的追血功能呢?
高尚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贫困问题在国外也不少。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跟城市的产业转型和相关扶持政策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我国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个特点就是产业单一,包括就业在内的整个城市的方方面面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一旦资源面临枯竭,城市运转就面临危机。因此,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替代产业成为资源依赖型城市的重要任务。需要修订《资源法》,允许部分资源收入地方与中央共享,地方分享部分应全部用于城市发展持续产业,实现经济转型。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正在推进的“新农村运动”能缓解城市贫困问题吗?
高尚全:“新农村运动”的着眼点在农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一号文件”)中提出的很多措施,都将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距。新农村运动如果开展得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农村运动能够缓解城市贫困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您如何看待贫困人口的代际转移问题?
【农村贫困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了解资助农村贫困小学生调研报告12-01
农村家庭贫困证明书08-30
农村贫困证明申请书范文12-03
农村大学生贫困申请书09-23
农村贫困生补助申请书理由01-08
深度贫困村调查问卷07-14
关于贫困报告范文3000字10-10
贫困山区社会实践报告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