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创新实验室方案(8篇)
1.STEAM创新实验室方案 篇一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方案
—物体沉浮的规律
平常心
【实验目标】
1、让学生知道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让学生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器材】
同体积不同质量的铁(39g)、塑料(4 g)、木头(3.5 g);同质量不同体积的铁块(18 g)、塑料(18 g)、木块(18 g);水;水槽一个。
【实验原理】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沉与浮”单元中的第二课,原课题是《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了使学生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大小有关,我设计了这个实验活动:“物体的沉浮规律。”学生在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学习中,知道了有的物体在水里上浮,有的下沉;还知道了,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但是,根据经验,学生仍然会认为物体的沉浮会与它们的轻重和体积有关。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帮助学生梳理清楚其中的关系呢?于是,我设计了用不同材料的物体,通过变量控制来探索其中的秘密,即
1提供一组同体积不同质量的物体和一组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物体。探究出影响沉浮的因素,得到有关物体沉浮的规律。即不同材料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易沉,轻的易浮;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易沉,体积大的易浮。学生对物体沉浮的有关认识经历了“发现——否定——在否定——在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
【实验创新点】
1、向学生提供自备材料,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物体的沉浮与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2、引导学生运用变量控制的研究方法,理解质量与体积对沉浮的影响。学生对物体质量、体积与沉浮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科学概念有了更深入的发展。
3、实验器材,易找易寻、易操作,还可重复使用,而且实验效果明显。
【实验步骤】
1、把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木头、塑料、铁按轻重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2、按轻重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4、把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木块、塑料块、铁块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按体积大小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6、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单】
2.中学化学实验课创新教学方案研究 篇二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实验课创新;创新教学
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化学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实验课的创新,有利于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关键在于把教材知识融合于实验,通过实验的演示和验证,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1.实验教学观念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把实验课看成是理论课的补充,认为实验课是辅助性教学。在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中,他们侧重于知识;在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中,他们侧重于思维能力培养。在实验课上,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维持纪律,要求学生正襟危坐。可是,正是这种束缚扼杀了学生的尝试欲望,使得学生服从意识有余,创新思想不足。
2.教学方式机械、僵化导致了教学方式的偏差
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或照着黑板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结束后,教师提出有关实验结果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既没时间也没机会思考或询问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求实求真品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3.实验教学安排、管理不合理
由于学生多,教师只能走马观花地指导实验,经常是学生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该下课了。一次实验课下来,教师累得够呛,学生还没学到什么,实验效率很低。
二、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改革
1.转变观念,建立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重点的实验教学目标
转变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实验环境,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大胆提问、大胆设想、大胆选择、大胆创新,使其不拘泥于一种实验方法或步骤,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自由、兴趣自由和思想自由。
2.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寻找解决困境的突破口
必须改革、完善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1)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课的管理、实验计划的制订,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了解和对实验作用的理解,使学生变“要我做实验”为“我要做实验”。同时,在系列参与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也得到发展。(2)不应只重实验结果,更应看重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手脑的结合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也得到态度、意识能力的培养,即获得综合性、协调性的发展。首先,时间上应确保这一环节顺利完成,同时应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法或实验材料。(3)教师应从监管者变为引导者。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实验,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惑,而不是监督者。要放手给学生自由,让学生在实验中互相帮助、讨论,甚至争论。(4)采用各种激励措施,让每位学生都进行实验操作,改变做不做实验都一样、做不好还不如不做的怪现象,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动手实验的快乐。
3.合理安排实验课
创造条件,变实验课大班上课为小班实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参与实验,也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指导更多的学生。
4.扭转实验的学术化倾向
化学实验侧重于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未来社会公民,过分侧重于学科训练的实验,不仅功能过于单一,而且未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诱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5.拓展实验的功能
从体现和落实培养科学素质这一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总目标来看,非常有必要从化学实验技能训练问题、验证性实验问题、结果与过程的关系问题对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重新进行审视。
6.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要将“面向全体学生的化学、面向公民的化学”这一理念落实到化学课程与教学中,整个课程与教学就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化学实验尤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使学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这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并培养能力、发展优良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而在素质教育中,实验教学是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化学教学改革适应时代的要求,核心是参与化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素质教育,重在实验过程中培养能力。因此,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应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原则,而不是只注重实验的结果,同时要研究分析学生的实验心理,使教学结构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
参考文献:
[1]胡玉娇,郭敬社.探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化学教育,2006(5).
[2]杨仁柱,朱福华.用微型实验探究部分中学化学演示实验[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贾晓丽.关于中学化学探究实验的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
[4]吕宏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品质的理论与实践[J].化学教学,2006(4).
[5]李德前,赵红.指导学生改进化学实验装置[J].化学教学,2006(5).
3.STEAM创新实验室方案 篇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有人曾说过“没有实验的一堂物理课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其心理认知水平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他们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通过实验可以加强直观教学,刺激学生的感观使思维活跃起来,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论,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求知兴趣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达到“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三大能力要求。这三大能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2、教材改革给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旧教材比较,在实验教学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教材的实验更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的内容。注重科学探究,注重知识的渗透,注重科学的理念;三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我们在实验教学方式的探究中,要注重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动脑动手,克服以往实验教学中看实验多,做实验少的问题;注重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已有条件,因地制宜地作好各种实验。
3、解决初中物理疑难实验的需要。
初中物理教材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疑难实验,困扰着教师其原因可能一是实验本身的难度较高;二是实验器材不足,实验仪器的灵敏度不够;三是环境气候的影响以及及操作者的实验技能等因素所致,使实验效果不佳或实验不成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对实验的可信度。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究来解决这一难题。
4、开展自制初中物理教具满足教材实验的需要。
原来的实验教学设备装备有一部分能适应现行实验教学的需要,有一部分经过改进后才能继续使用。所以,我们只有解决教具制作问题,发动教师和学生,人人做教具,个个做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的需要。
为使学生在实验中形成较强的观察、思维、分析、操作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整合知识内容及应用,为此,我们拟定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建造空中楼阁,那是对创新的一个歪曲,容易误入唯心主义的泥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实验教学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这些器材学生熟悉,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总之,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做实验是学习、研究事物内在联系,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整合现有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可以利用的物理教学资源,尽可能地在教学中发挥出最大效益。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提高本学科教师的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操作、教具制作、实验创新等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较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对实验的改进,自制教具,以达到动脑动手之目的。
2.通过实验研究整合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3.通过实验研究,使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全校选2个班分别进行实验教学方法研究,其中,初二年级选1个班作实验班,选1个班作对比班;对实验对象进行有规则的测试,并作好记载。
2、研究方法
以实验对比法为主,实验法和实验总结为辅。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提倡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改进设计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不仅是解决新课程实验设备不足的权宜之计,而且还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体验到科学的真实性,体会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1、补充演示实验的数量
教材已列出大量演示实验,但仍有的章、节还没有演示实验或数量还不够。有和没有演示实验,教学的效果有很大区别,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加入演示实验很有必要。
2、改进演示实验的效果
现行教材有很多精彩的演示实验,教师教学时,由于种种原因,教材给出的一部分演实验效果要么不明显、可见度不够,需要我们大胆地改进,重新设计。例如:从实验形式上可以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改成学生随堂小实验或学生课后小实验等;从实验设计上可以本着实验操作简单化、实验材料生活化、实验制作低成本化等原则来改进。
3、撰写实验教学的典型案例与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收集自己或他人的一些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改进和提高实验教学的设计,同时完成改进实验材料的汇编,为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和积累素材,实现资源共享。
4、查阅相关的资料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掌握物理实验改进的最新信息,并及时通过仿制或改制的手段充实学校实验室中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
八、研究过程(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3.12~2014.3)
主要是论证实验的可行性。确定实验班级。
2、实施阶段(2014.3~2014.11)
根据实验目标,每学期定计划。年末小结,按实验进度对实验的有关资料,数据进行检测,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控。
3、总结阶段(2014.11~2014.12)
主要是测试实验效果,数据分析统计,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和工作报告,课题结题。
九、成果表现形式
1、收集选题资料,开展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2、(1)查阅实验教学的相关资料,建立研究档案,进行资料的摘抄、汇总、分析;
(2)进行教具、学具的自制和改制;
4.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方案 篇四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方案
为激发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倡导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 见》(教高[2007]1号)和山西省《关于高等教育强校工程的推进意见》(晋政办发[2008]14号)的有关精神,学院决定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造精神”为核心,以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重点,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为手段,积极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兴趣,使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初步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为原则,使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导师指 导下完成实验过程;能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学院每年立项资助20~30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三、主要内容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指本科学生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方面的工作。项目研究范围包括:
1.学生自主设计、有一定创新型和应用性的科研项目 2.教学计划以外的能够自主完成的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 3.学生课外科研训练优秀项目的深化研究课题 4.本科学生学科竞赛引伸的研究课题
5.结合学院有关重大研究项目或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紧密的课题 6.社会调查及其他有研究与探索价值的课题
四、申报评审 1.申报条件
(1)申请者为我院二、三年级全日制本科生。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2)申请者以团队形式申报,团队人数3-5人。学科交叉和年级交叉的小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立项。申请人不得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项目结题前,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新项目;
(3)申请者必须由所在系部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具有讲师(硕士以上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扎实基础和较强的指导学生研究的能力。一般应主持过院级或院级以上教研或科研课题。能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审查项目申请表、任务书,加强过程指导,审查原始数据、科研日志和实验报告,督促学生按期结题;
(4)立项申请只对团队,需填写《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申请书》(一式三份),由各相关系部对申请项目内容的真实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及经费支出预算等内容进行初评,初评合格的项目报送教务处。
2.评审办法
教务处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各系部推荐的申请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技术可行性进行评审,分书面评审和答辩评审两部分。
(1)书面评审
① 项目要体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或研究方法创新,实施手段以实验为主; ② 项目负责人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有工作热情和持之以恒、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团队成员结构合理;
③ 选题科学、内容新颖,具有挑战性和前景价值,有助于增强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④ 项目方案条理清晰,实验设计合理,方法可行,实验条件能满足要求; ⑤ 预期目标明确。以知识拓新、技术创新为主的项目要有可视化的实验过程和数据,以研究方法创新为主的项目有量化的对比结果;
⑥ 项目实施过程确实可以使学生得到创新能力的训练。(2)答辩评审
学院组织专家对通过书面评审的项目进行答辩评审,项目申请者陈述项目前期准备、项目的创新点、项目实施方案、预期成果、经费预算、项目组成员分工等,回答专家提出的有关的问题。重点评审选题是否科学、内容是否新颖,方案是否条理清晰,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可行,项目团队成员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3)项目评定
项目书面评审成绩占总成绩的50%,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最后成绩为两部分成绩之和,由高到低确定最终名单,经学院批准后发文公布。
五、管理办法
1.经申请批准立项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时间为1年。并择优推荐申报为省级或国家级项目。
2.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执行情况、进展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经费开支情况,存在的问题等,项目负责人需填写《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中期检查表》报送教务处。
3.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在项目实施期间,如果出现两门以上(含两门)的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则终止对其资助,并不能取得相应的项目学分。
4.创新性实验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填写《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结题表》,撰写总结报告,并提供必需材料(包括论文、设计成果及相关支撑材料等),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结题答辩验收,通过验收的项目予以结题并颁发证书。参加项目的每名学生在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可获得4个创新学分。对取得显著成果的学生学院给予奖励。
5.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经费资助额度为500-2000元/项。项目经费分两次拨付,项目批准后先拨付经费的80%,项目通过中期检查后拨付其余的20%。立项项目经费专款专用,项目负责人要合理编制经费预算,经费主要用于购买必要的实验耗材、药品、图书资料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相关调研开支等,经费使用按任务书中的预算严格执行。指导教师不得使用学生研究经费,但应积极引导学生用好经费。经费开支项目的报销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经指导教师审核,到教务处办理审批手续。6.创新性实验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公开发表时要注明 “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资助,项目形成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学院所有。
六、其他
1.各系部应为立项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参与训练的学生优先使用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等。
2.立项项目执行中有弄虚作假、经费使用不当或无故延期的,学院将取消已立项项目,视情节轻重收回部分或全部资助经费,取消项目负责人申请项目资格。
3.本实施方案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5.STEAM平台如何下载游戏 篇五
2、在steam平台商店中,根据个人需要选择游戏,有很多游戏类型选择
3、选中需要下载的游戏,下载游戏教程
(1)如果游戏是免费(Free to Play)会查看到开始游戏
(2)点击开始游戏,出现下载游戏框中有下载游戏的信息,点击下一步
(3)根据个人需要选择是否需要创建快捷方式等,点击下一步
(4)确认完下载信息后,点击完成
(5)steam平台开始下载游戏,在库中查看到正在下载的游戏
4、购买游戏教程
(1)选择需要购买的游戏,查看到游戏价格等信息
(2)点击添加至购物车,进入游戏购买页面
(3)选择游戏是为自己购买或者作为礼物购买,这里选择为自己购买
(4)选择支付方式,勾选同意条约,点击继续
(5)勾选我同意条款,点击跳转至支付宝(注:跳转到支付宝有点慢,需要耐心等待)(6)跳转到支付宝,填写支付宝信息,完成支付
(7)在游戏中会查看到商店交易,等待steam处理事件
6.STEAM创新实验室方案 篇六
美国STEAM课进中国 或成教育发展新方向
STEAM教育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被誉为美国的“素质教育”。“STEAM”是5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s(数学)。它由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劳动力、创新力而提出的“STEM”教育战略衍生而来,旨在打破学科领域边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011年,美国维吉尼亚科技大学学者Yakman第一次在研究综合教育时提出将“A”(艺术)纳入进来,这个“A”,广义上包括美术、音乐、社会、语言等人文艺术。“STEAM”逐渐发展为包容性更强的跨学科综合素质教育。
近两年,STEAM教育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关注。2015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谈到未来5年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时,提出学校要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2015年10月,上海接连举办了两场与“STEAM教育”有关的活动。目前,全国已有600余所中学引入了STEAM教育课程。
“STEAM教育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的科技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余胜泉告诉记者,“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素养,才能在现代社会很好地生存。另一方面,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已从规模扩张阶段,过渡到追求质量的现代化教育阶段,过去以讲测考练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创新发展的要求,因此引入STEAM教育也是整个社会发展转型的现实需要。”他认为,STEAM教育是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打破学科界限 STEAM课程很“好玩”
STEAM教育理念强调打破常规的学科界限玩“跨界”。例如,技术和工程结合、艺术和数学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建立跨学科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国内一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意无意地率先走到了STEAM教育潮流中去。在教学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这样的课程很受欢迎。STEAM教育研究协作组成员、北京景山学校物理和信息技术课教师吴俊杰就是STEAM课程开发与实践方面的先行者。吴俊杰的朋友圈很“好玩”,发布最多的是他学生的作品:通过齿轮向千家万户传送电力的太阳能发电板;用3D打印机制作、喷漆的钢铁侠头盔;能自如地前进后退下楼梯的线控四驱小车……还有创造过程中的种种“技术突破”:有的同学在动手过程中发现了固定导线的新方法—用胶枪在导线外部做胶膜;有的同学觉得之前做的三轮小车看起来不“高档”,又自己画了四驱车设计细节图……
“我上的STEAM课程很‘综合’,会用到电路知识、机器人知识、编程知识等等,还要加入点艺术审美思维。”吴俊杰介绍,STEAM课程是景山学校六、七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课堂不是在桌椅整齐的教室,而是在充满木板、锉刀、画笔、电线、电路板、芯片、3D打印机的“工作坊”。吴俊杰开设的STEAM课程结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点像打游戏通关。例如,学生们会从最简单的认识元器件开始,学习接灯泡、用马达电流控制小车等最基础的电流控制知识,接着会接触光线传感器、碰撞传感器,这些都学会了,就进入Arduino编程。之后,再回到最初的小车、小灯设计上来,学生们就可以从简单的电路控制灯亮、启动,升级为由传感器、程序进行控制。这些基本知识都掌握了,就可以在家实践,自己创造更多有趣的东西。
“这就像写作文,老师在学校教会学生2000个汉字,学生就可以运用汉字自由创作。至于能不能当作家,就看你的天赋、才华和想象力有多大。”吴俊杰说。
在创造中认知自我 未来选择不再盲目
“STEAM课程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学生们真的很喜欢。现在我只要画一张电路图,他们就能‘玩’一节课。”谈到课程效果,吴俊杰爽朗地笑了。
吴俊杰在朋友圈中“晒”过一篇初一学生写的作文,文章记录了他们充分开动脑筋、装饰一个普通纸盒的过程和乐趣:“通过所学的知识,我将LED灯安放在盒子外面,不论昼夜,它都是件美丽的作品,甚至是件艺术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让每个人都成为一名创客,每个人都打开对学习的乐趣之门。”
“在STEAM课程中,情感融入是第一位的,要让学生爱上自己的作品。”吴俊杰说。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很多人在高考报志愿时都会遇到专业选择的困惑。很多数学、物理好的孩子进入大学后才发现,理科和工科是完全不同的,当初的选择并不适合自己。吴俊杰告诉记者,STEAM课程的核心是“选择”问题,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从情感上的喜欢,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点,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今后更适合学什么。
他举例说:“对欧姆定律等物理学理论感兴趣的,该去报考物理系;对电子电路等操作方法感兴趣的,可以去读电子信息工程或者机电一体化;对算法很痴迷的,可以报考计算机系。通过实际体验,让学生提前明确自己的兴趣点,找到心中对某种东西的莫名热爱,这种热爱就是你应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STEAM尚属初级阶段 泡沫化苗头需警惕
作为“新兴事物”,STEAM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和实践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余胜泉认为,从理论到实践,STEAM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在理论研究方面,目前我国对STEAM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大都停留在引介层面。而从实践上看,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学科背景很单一,不能胜任强调“跨学科”的STEAM课程设计与讲授。而且,现有的STEAM教学案例也比较单一,都停留在3D打印、机器人、编程、开源硬件等“高大上”的领域,缺少易操作、易推广,不使用炫酷的科技产品,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接地气”的案例。
目前国内的STEAM教育发展“有点偏离焦点”,开始出现“泡沫化苗头”。余胜泉不无担忧地说:“STEAM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跨学科融合,是通过知识的情景化,让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过分关注技术的炫酷、制作高科技的成果,而缺乏科学的教育设计、基础性学科知识的融合注入,学生在搭积木式的完成作品之后,根本不了解作品背后的知识,这样的STEAM教育就是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秀场’。”
北京师范大学创客教育实验室团队成员王辞晓表示,目前国内的STEAM教学设计模式并不健全。除了引进国外成型的体系,自产内容还在“拼包”阶段,已有的课程比较零散、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系统性的教育知识图谱,难以指导中国孩子在STEAM五大学科领域实现综合性发展。
谈到中国STEAM教育的未来发展,余胜泉表示,STEAM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合作,学校要加强对教师跨学科素养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加强STEAM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前瞻性研究,政府要制定朝跨学科综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引导STEAM教育的推广和实践。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7.STEAM创新实验室方案 篇七
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广东站展示了540名机器人舞蹈演员首次成为春晚的新成员。在节目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我国在制造业局部科技含量上的尖端性,这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的新经济坚实基础之一。国家人才的想象力、发明力、建设力发展是需要全社会共同解决的首要问题,教育行业的责任重于泰山。
一、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2001年颁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课程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侧重方面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大部分课程都开始实施探究式学习模式。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是地方三级课程。
二、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新课程的改革下,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势在必行,但在农村学校校本校本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存在以下不容忽视却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新课改方案没有把学习内容和要求降下,课程编制专家存在本位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充实了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要求,教师课业压力大,教师不得不以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偏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活动。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理解不足,由于教师没有系统性地学习课程,没有专家指导,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过于神秘,且缺少观摩学习经验,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理解尚处于朦胧阶段,开发可谓是无处下手。缺乏校内、校外的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良好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农村学校现有的设施、基本的教学设备都不能满足,更不用说筹划资金来开发校本课程,成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面临最大的困难。
三、什么是steam课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为继续保持经济领域全球领导地位,深刻注重对人才的吸收和培养。因此,他们首次地提出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科集成战略[5],为保持国家可持续竞争力,必须全力培养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成为美国发展的中坚力量。
STEAM的课堂常常是解决基于生活中产生的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上,学生围绕一个现实问题,展开研究,期间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因素进行交流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操作能力、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创立、验证和修正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小组成员交流研究成果。在此过程中提高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低耗能,高效能的教学活动模式
笔者借鉴steam课程在实践中总结出了3种低耗能,高效能的教学活动模式,即在较低的活动经费、有限的活动器材条件下,根据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兼顾立德树人的探究式教学。现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旨在抛砖引玉。
1.整合学科教学共同任务的辐射式教学法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注重三维教学目标。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提倡利于学生发展的多样化学习模式。因此,每个科目都有加入了一些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笔者发现,在部分科目教材中存在以同一个活动学习不同知识概念、技能学习任务。
2.以体育竞技游戏为“锚”的抛锚式教学法
布鲁克斯博士和戈尔兹坦博士,在《挫折教育让孩子受益一生》书中提出拥有高指数的AQ(Adversity Quotient逆境商数),比IQ(智商)、EQ(情商)更能决定孩子的健康与成功,这也是教师在儿童人格养成教育中的核心职责。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愉悦又紧张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因而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能享受胜利带来的荣耀的只是少部分人,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大部分人正在承受着失败带来的不甘和无奈。当学生正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安慰学生和让他们勇敢承受失败的同时,更需要让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五、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是在分科的领域中建设纽带来提供学生认识世界的机遇,把分散的知识通过课程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消除了各学科的学习屏障,学生的学习将迎来新的契机。
8.STEAM创新实验室方案 篇八
2、点击左上角打开steam设置,下载界面中点击steam库文件夹,接着点击添加库文件夹。
3、之后你可以就可以添加一个steam库文件夹,添加成功后你的steam库就会被识别,你在里面解压的游戏也会被steam识别然后自动安装。
【STEAM创新实验室方案】推荐阅读:
小学创新实验室工作站06-09
土工创新实验报告12-09
创新性实验设计报告07-23
电解实验的改进创新论文10-17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的创新改进07-24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07-13
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创新能力08-25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17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交流会策划11-05
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的实施策略教育学论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