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15篇)
1.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篇一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1、查原因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2、明关系
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儿子与父亲之间是一种不正当的关系,作为他的同学给他写信,要劝导、教育他懂得孝敬父母。这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的矛盾关系,不要在‚花销紧‛要节约方面大做文章。
3、抓关键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其人自护所短‛便是关键句,这一关键句意在告诉人们‚自护所短‛是要不得的,因此可以较容易地得出结论:不可自护所短。若抓不住这一关键句而赞颂北人不同凡响的壮举就偏题了
4、辨是非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徒趋之若骛。他们提出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好事之徒‛,‚趋之若骛‛,贬斥之情溢于言表,显然对想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要有独特的美(从断臂维纳斯的角度);②要顺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从好事者的角度)。如不顾材料中的倾向性而提炼‚攻关不怕难‛,‚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5、求异同
[1]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2]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臵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1)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6、寻互补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 1
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审题立意强化练习:
【同步训练】
1、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毋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写了三个人物,先要弄清他们的关系,安泰和盖姬是母子关系,安泰和赫拉克勒斯是敌人,一向无敌的英雄安泰被赫拉克勒斯弄到空中扼死。究其原因,是安泰离开了力量之源—大地母亲。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立意:
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有了力量之源,可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
从母亲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力,对安泰的悲剧她有责任。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他能打败安泰的关键在于他掌握了对手的致命弱点,所以只有知己知被,才能百战不殆。
【同步训练】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
(二)拿破仑说:‚不想当众帅的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请你联系时代的特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约800字议论文。
先找出两则材料的同和异,谈的都是理想和自我价值的问题,但看法迥异。对马玉祥的话,应抓住关键的一句,‚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理想的确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照样能干出成绩来,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正确理解‚兵的份量‛的具体内涵。而对拿破仑的话我们要作具体分析,不宜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想当元帅的兵是有目标有理想的,但要明确为谁而当、为什么要当元帅这些问题,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审题时还应注意‚联系时代特点‛这句话,也就是要立足于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青年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来思考这一问题,同时还应联系自身的实际来确立人生的目标。
可立意为:
人生既要有拿破仑那种雄心壮志,也需要马玉祥那样甘于从平凡做起的精神,因为任何雄心壮志的实现,都离不开脚踏实地地苦干。
【同步训练】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裁缝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使自己摆脱了失误不利的局面,变废为宝,走向成功。在理解题意的时候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来准确把握立意的关键。‚不小心‛‚废品‛‚为了挽回损失‛等词可以帮助我们明确‚金边凤尾裙‛的发明并不是主观创新和时尚潮流的产物,而是一种‚挽回损失‛,灵活地变‚废‛为宝的作品。‚凭借其高超的技艺‛‚精心‛‚取名为‘金边凤尾裙’‛等词句告诉我们裁缝能够变废为宝的主要原因是他主观上并不放弃,甚至非常用心,加上技艺高超,创意无限。
因此,从立意上看,我们认为以下几种立意属于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切合题意,内容项在一档打分。
(一)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
(三)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其中
(一)(二)两点可同时采用,也可从任意一个或几个角度立意。
以下几种立意属于较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二档打分。
(一)做人不能被失误打倒。
(二)要战胜困难才能成功。
(三)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这几类立意只是抓住了材料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理解裁缝成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内容只评为二类。
以下立意属于对材料的理解存在一点偏差,应判基本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三档打分。
(一)创新塑造成功。
(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其它立意则属于偏离材料,应判离题,内容项在四档打分。如‚潮流往往是偶然的创作‛‚我们不应盲目追求潮流‛等。
【同步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母亲再三告诫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爱因斯坦总是不以为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有一天,父亲给爱因斯坦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父亲说:‚昨天,我和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烟囱内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钻出烟囱,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父亲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根据材料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主体材料:一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小时候,他以别人为镜子,心安理得地混迹于一群顽皮的孩子中;后来,他以自己为镜子,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由此可知,人应该以自己为镜子,审视和映照自己,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超越自我。议论提示:爱因斯坦父亲郑重地说出的那一段话是审题的关键。
审要求:‚人生的镜子‛是一个具有比喻意义的话题,要抓住本义进行议论或记叙。立意:人应该以自己为镜子,审视和映照自己,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超越自我。
【同步训练】、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文革‛中,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而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在‚文革‛初期便自杀了。隐身在音乐的象牙之塔中,当风暴袭来,她心目中神圣美好的东西被践踏时,她选择了死亡来抗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意分析】: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文革‛,一位老音乐家在‚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平反回来,‚他没有憔悴衰老,他笑……‛;而另一位音乐家则是因‚心目中神圣美好的东西被践踏时,她选择了死亡来抗争‛。很显然材料内容的范围是两位音乐家对待同一事物(‚文革‛)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坦然面对苦中作乐,一是为维护理想尊严等以死抗争。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侧面中的某一角度去展开也可从整体上去做辨证分析。
也就是说可以就如何对待人生(生活)中的逆境挫折等展开论述,也可以就心态对人生的影响进行评说,也可以讲在逆境中我们要乐观面对但也要追求理想等等,但是分析时应有度,不能片面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
【同步训练】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便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趴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中的故事出自希腊的《伊索寓言》,故事告诉人们: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不过,作为题意材料作文的素材,这道作文题又是很具开放性的,考生对材料理解的每一个侧面、每一个角度都可以看作一个话题,都可以构思作文,因而能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议。如果从公山羊的角度写,可以总结教训,谈‚三思而后行‛,谈‚主见与轻信‛,甚至可以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从狐狸的角度写,可以获得启示,谈‚困境中求生存‛,谈‚急中生智‛,谈‚借的智慧‛;如果结合狐狸与公山羊来写,可以运用对比手法,谈谈‚聪明与糊涂‛或‚合作‛问题,等等。
由于材料中提到‚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的事,考生很可能大谈‚诚信‛问题,然后搬出2001年高考的优秀作文来,走进宿构的误区,陷入抄袭的泥淖,以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篇二
新材料作文, 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 指的是只给出材料, 不规定话题, 不限文体,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 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 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 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那么, 审准题旨、巧妙立意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简单介绍几种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1. 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 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 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 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 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 盖达尔旅行时, 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 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 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 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 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 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 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 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 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 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 (1) 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 (2) 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 不能徒有虚名。
2. 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 有些材料作文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中,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 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 也赞美大海, 我身体里毫无痛苦, 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 有一只螃蟹经过, 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 你是健康的。然而, 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 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 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 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是密不可分的。
3. 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 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 如果审题时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 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 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 一边是花蒂, 一边是果把, 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 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 苹果已被切开, 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 喊到:“爸爸快看, 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 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呢?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得到的。可引申得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4. 辨明关系法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 (如学与问) 、主次关系 (如奉献与索取) 、取舍关系 (如自卑与自强) 和条件关系 (如继承与创新) 等。准确辨明这些关系, 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材料】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 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 于是, 鹿没有了天敌, 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 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 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 鹿又奋力奔跑了, 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分析】从材料中看, 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狼和鹿共处, 相克相生, 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 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 人类亦如此, 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 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 生活太安逸、舒适, 于是体态愚笨, 后来又因为有了狼的介入, 鹿为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 终于又恢复了生机, 据此可立意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 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 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 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 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 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 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 不久前上海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 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 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 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 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 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 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 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 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主要叙述的对象是小猫, 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 如青少年, 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 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 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 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 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6. 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 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 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 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 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 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 每年的樱花时节, 游人如织, 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 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 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相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 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相。”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 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 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相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 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 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相的中国青年, 批评他们忘记历史, 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 二是中国青年, 三是韩国青年, 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个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 假如从反面立意, 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 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 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 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义虽然新, 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而“反弹琵琶”, 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7. 多角度立意法
所给材料中有多个人或物, 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行为, 从不同的人或物的角度考虑, 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 立意时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力争使文章立意新颖深刻。
【材料】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 它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 就把头缩进硬壳里, 很多天敌都拿它无可奈何。小巧、柔弱和笨拙的萤火虫如何对付它呢?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 那东西细得像头发, 但很尖利。当萤火虫捉蜗牛时, 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 而蜗牛根本不把萤火虫放在眼里, 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 很舒服。萤火虫的敲打, 其实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 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 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 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 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分析】材料中谈到了两种小动物:萤火虫和蜗牛。从蜗牛的角度可以立意为:贪图安逸享乐必酿成苦果, 越是看似不堪一击的对手, 越是不可掉以轻心。从萤火虫的角度可以立意为:某些短处, 有时恰是成功的利器。
值得注意的是,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 不能脱离或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 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 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上面谈的几种方法也不要孤立运用, 而要相互联系、综合使用。
3.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浅谈 篇三
那么,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以下方法谨供参考。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我们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四.分析关系法
[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至一两句问候语也没有。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大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
4.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篇四
新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从而引导考生把审题的注意力从关注话题本身,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因此,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一步。
一、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二、作文命题的三种主要类型: 1.现实材料(含生活事实)
2.理论材料或哲理性材料(阐述道理)3.寓言材料(寓理于事)
三、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1、高度的开放性:“四自”:自主确定角度,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2、严格的限制性:“三不”: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思路:
(一)压缩事件(或材料),从“写什么”入手审题。
材料1(哲理诗):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角度)。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分析: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写什么”露珠
枫叶-------红红地闪烁
荷花------泪滴似的透明
立意:① 相同对象(人/事/物)在不同位置(背景/环境)会有不同的形象(角色/价值)② 位置与形象(角色/价值)
(二)从“为什么”入手,追本溯源——分析材料
透明的露珠因为折射不同颜色而产生不同形象;因为不同的位置产生的不同的色彩;
立意:③ 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观察/认识
④ 学会选择(美丑/优劣/善恶)⑤ 环境与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从其结果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怎么办”。
立意:⑥ 正面立意:适应环境
反面立意:坚守自我;不因环境(际遇)而失去自我 ⑦用人要用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
⑧提供人才成长的土壤,营造和谐的社会。具体试题例如: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 3
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中心事件:乌鸦学老鹰捕羊,被牧羊人捉获。事件:乌鸦模仿老鹰俯冲姿势,却因为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结果被牧羊人捕获,1、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了自己叫什么的鸟。” 情感倾向是批评、否定,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立意:乌鸦之所以被捉,是因为它缺乏自知,不自量力,盲目模仿,做事没有脚踏实地。因此,1、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脚踏实地,不能盲目效仿
他人,亦步亦趋。
2、缺乏自知,盲目模仿,只能使自己陷于困境。
2、牧羊人的孩子 “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乌鸦: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情感倾向是肯定、欣赏。可以得出立意:勇敢与挑战困难的心值得肯定。
所以本文最佳立意:既要有敢于挑战自我的决心与勇气,也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他人必须先审视自身的条件,不可邯郸学步失去自我。
(四)抓住材料中不同对象的感情倾向审题 例如:有一名英国登山者因为极度缺氧倒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这是一条登山者常走的登顶之路,几十个登山者从他身边走过,都不愿意耽误自己的登程。几个小时后,这个34岁的登山者就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传开之后,有人感到震惊说,以前只有经验最丰富的才能攀登到那么高的地方,不管认识不认识,除非会危及营救者的生命,濒临死亡的攀登者是不会不营救就被遗弃的。但也有人说:
不管是公众还是登山者都要明白,人总是要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压力,要不,人们还以为这是花钱逛公园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一)故事梗概:登山者们不愿耽搁行程,放弃救助一位濒死的登山者。
材料观点:(1)有人震惊,认为不应遗弃这位登山者。(2)有人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压力任务,他们不救助无可非议;况且人总是要死的,登山不是逛公园,应知道其危险。
(二)根据关键词选择角度立意: 同意(1)应该救助 ——“为什么”
立意过程A:先分析——条件:处于困境、险境,遭遇挫折、失败;应取态度:人类需要相互关爱、援助;
结论:人应该要有悲悯情怀,当他人处于困境、遭遇不幸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引申:珍爱他人生命;要有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精神。)
立意过程B:材料中的现象反映现实人们道德的滑落,人心的冷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如利益追逐、土地争夺、宗教冲突等等,探讨怎样改变这种局面。
同意(2)不必救助 ——方法:抓关键词 立意过程:先分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压力任务;应取态度:可以舍弃局部的、个别的利益,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以局部的牺牲换取更重要、全局的胜利;权衡利弊得失,如果不可为而为,损失更严重。
结论:权衡轻重,比较得失,要勇于做出顾全大局、舍弃个体的决断。(缺氧登山者的角度: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压力任务,不要祈望身处困境时一定能得到援手,更不要苛责他人;做事要预想后果,量力而行,对自己负责。)同意(3)救助与实现自我
立意观点:即救助生命也不耽误自己的任务,取中间道路。
(五)从辨明关系入手。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
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也是依存关系。据此可立意为: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此立意即可。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1、在浩瀚的撒哈拉沙漠腹地有一个小村庄比赛尔,它紧贴在一块仅有1.5平方千米的绿洲旁,为艰苦的生活条件所迫,村民们曾多次试图离开那里,但无论向哪个方向走,却一次次有走回原地。原来,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凭感觉前行,常常会走出大小不一的圆圈,从起点再回到起点。1926年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肯?莱文来到这里,他教会比赛尔人认识了北斗星。他们沿着北斗星指引的方向,只用了三天就走出了大漠。
请选择一个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角度提示】
2、有一家人生活很贫困,一位富有的女士很想帮助他们。一天,这家人的邻居去找那位女
士,劝她不要管他们,因为他们是在装穷。这个邻居说:“这家的孩子天天都能吃上美味的食物。”
当天中午,富有的女士去拜访那家人。她刚要叫门就听到屋里有人说话,一个小女孩说:“今天你要吃酱肉吗?”另一个女孩答道:“不,今天我想吃烤鸡。”听完这番话,女士敲了一下门,然后走了进去。她看到两个小女孩坐在桌前,而桌子上只有几片薄薄的干面包,两个冰凉的土豆和一罐水。那位女士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家人说,他们把这点可怜的食物想象成各种各样的美食,一个小女孩说:“当您把面包当作水果饼时、面包就会变得非常可口。”“如果把面包当成冰淇淋的话,它会更加美味。”另一个小女孩说。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角度提示】
3、一阵海啸过后,沙滩上出现了许多鱼。它们的心被无奈与痛苦充斥。有的鱼,选择自暴自弃,一动也不动,在寂寞的等待中结束了生命;
有的鱼,不停地跳跃,想回到碧蓝的大海中,但没过多久,它们就累死了;有的鱼,它们知道回去已不可能,但努力呼吸适应没有水的新环境,在呼吸中他们长出了肺,鳍也变成了四肢,于是,它们开始了新的生活,也许,陆地上的生活比海洋里的生活更美好。
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信息,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角度提示】
4、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乡镇给失业家庭各发放1000元补助,一个宣布为“救济金”,一个宣布为“保险金”。前一个乡镇的失业家庭觉得太少,充满了抱怨,并期待安排工作;后一个乡镇的失业家庭觉得没有后顾之忧,开始努力去争取工作。同样是1000元,效果确实如此不同。材料中两种不同的表述和产生的不同结果蕴涵着什么道理?你对此又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角度提示】
5、(1)袁隆平一行三人组成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组,乘飞机到达洛杉矶。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已经打着牌子在机场迎候。初次见面,威尔其闹了个以貌取人的笑话。袁隆平笑道:“威尔其先
生,您认错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刚果布’,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意思。”“您真了不起,袁先生。一认清您,我就想象出您的伟大发明是怎样取得的了。”威尔其敬佩地说。
5.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篇五
一、什么是新材料作文
我们现在所说的新材料作文是指xx年之后新出现的一种材料作文形式,它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称之为新材料作文或命意作文。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因此,也有人把它叫做后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新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从而引导考生把审题的注意力从关注话题本身,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因此,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一步。从这一点来讲,我认为把它称之为命意作文或供料题意作文是合乎情理的。他给出材料,就是规定了作文的范围和含意。审题就是要解读出材料中所蕴含的“意”,这是准确立意的前提。
二、供料题意作文与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区别
供料题意作文的要求与近几年话题作文的试题要求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提出“话题”。过去的话题作文以“话题”为范围,现在的作文以“材料”为范围。没有了话题,就不存在有时话题与材料不一致的地方,考生就能把审题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材料上。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所以试题要求一开始就提出“全面理解材料”。其实,无论是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理解”都是进入审题构思的首要条件,在供料作文审题时特别加上了“全面”二字,就是强调对这个材料所涉及的范围有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材料即范围,材料所画出的范围,也许是材料的内容范围,也许是材料的含意范围,无论哪种材料范围,它都将作为衡量考生作文符合不符合题意的最后界限。所以,在试题要求中,特地提出“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的要求。考生的作文在材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之内就符合题意,在材料范围(内容或含意)之外就偏离题意。
供材料题意作文,与过去的材料作文不一样,过去的材料作文往往是要求解读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写一篇议论文。如果是没有解读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就着材料的非主要观点写一篇议论文,也仍然算是偏离题意。全面理解材料,依据材料范围作文,并非是为了面面俱到、千篇 一律。相反,试题加大开放性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应试作文有更多的多样性和更多的个性。所以,试题要求紧接着就提出“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考生“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三、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1、高度的开放性:“四自”——自主确定角度,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2、严格的限制性:“三不”——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作文命题的三种主要类型
1.现实材料(含生活事实)
2.理论材料或哲理性材料(阐述道理)
3.寓言材料(寓理于事)
五、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三性”为审题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
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给材料作文,是命题者在命题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材料或条件,要求作文者按材料内容提炼论点,自己拟题或按命题作文。这些材料,从数量上看,有的是单一型,即材料只叙述一个正面的或反面的事实,它包含的观点一般只有一个;有的是综合型,即材料叙述的是几个正面的或反面的,甚至正反两方面都有的事实,它们包含的观点可能只有一个,也可能一个事实就是一个观点。从内容上看,有的是同类材料,即综合型中只有一个观点;有的是异类材料,即综合型中有几个观点。从形式上看,有的给文章(包括故事、诗歌、童话、寓言),有的给人物实际或事情片断,有的`给画面,有的给条件。这些材料,一般都有命题者的特殊要求。所以,审题时一定要吃透材料的精神实质,明确特殊的要求,避免偏离所给材料和特殊要求。
六、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思路:
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3、从作者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如: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也是依存关系。据此可立意为: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此立意即可。总之,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不能另搞一套。上面的几中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每则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构思作文。当然,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寻找最佳角度的问题。如果给的是一则材料,要学会同中求异;如果给的是多则材料,那就要做到异中求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欲“识庐山真面目”,定要深入“此山中”。
七、作文审题立意一例
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付出等待:小学生等待上中学,中学生等待上大学;等待集合,等待排队,等待通知,等待早请示晚汇报,等待废话连篇的报告结束,等待典礼开始,等待误点的航班,等待好友的来信……等待中寄寓着希望,希望依偎着等待。
以“等待”为话题,展开联想与想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记叙议论,可描写抒情,可写真人真事,也可编述故事,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讨论分析审题立意:
1、从等待的主客体对象来看,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等待,可以是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等待,也可以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等待。作文时我们可以写“我”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等待,可以写友人之间的相互等待,可以写恋人、夫妻之间的等待,可以写师生之间的等待,可以写群众与干部之间的等待,可以写贤臣对明君的等待,可以写对手乃至敌手之间的等待,同时也可以是个体或群体对某件事情的等待,事情可大可小,可以是身边事,也可以是天下事。作文时我们可以写等待下课,等待放假,等待中考、高考录取通知书,等待元旦联欢晚会,等待高考,等待申奥,等待入世,等待中国男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等待巴以双方的和平,等待阿富汗战火的平息。
2、从等待的时间来看,可长可短,短至几秒,长至千年。赛场上,运动员由各就各位到发令枪响,等待的时间可谓短矣;中国入世,十五年艰辛谈判,可谓征途漫漫。由嫦娥奔月到阿姆斯特朗登月,人类的历史跨越了千年,可谓“千年等一回”。
3、从等待的距离来看,可以是近在咫尺,虽近在咫尺,有时却也如隔着万水千山,“等你等到我心痛”;可以是远在天涯,虽远在天涯,有时却也可瞬息即至,等来一个意外的惊喜。
4、从等待者所处的环境来看,可以是顺境,也可以是逆境;可以是太平盛世,也可以是烽火岁月。
5、从等待者的态度来看,可以是主动积极的,有目的的,在等待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抓住机遇,大显身手,一鸣惊人;可以是被动消极的、盲目的,在等待中虚度韶光,磨平了棱角,挫失了锐气,丧失了良机,最终一事无成。
6、从等待时的心情来看,可以是自由的,自信的,乐观的,浪漫的,憧憬的,悠闲的,快乐的,美丽的;可以是压抑的,犹豫的,悲观的,无聊的,绝望的,焦急的,忧郁的,灰色的。
7、从等待的结果看,可能是香瓜,抑或是苦果;可能是笑颜,抑或是泪水;可能是团圆,抑或是分离;可能是希望,抑或是无奈;可能是荣华富贵,锦绣前程,无限良机,抑或是“水中月,镜中花”,竹篮打水一场空。
6.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六
其实这样的誓师大会并不新鲜,几乎每年新闻中都能看到,而且遍发于全国各地。但衡水的高中(包括衡水中学、衡水二中)仍是其中的佼佼者。奇就奇在,他们每年的誓师标语都花样百出,比如今年既看到“自古燕赵多壮士,而今二中多雄才”这样历久弥新的,又有“全力以赴去高考,这个feel倍儿爽”这样紧跟时代的。
整齐的方阵、富有鼓动性的标语、极具穿透力的宣誓声音,如果站在操场上的这几千个人不是学生的话,这样的场面,我想,也就是大战在即的军队里可能出现吧。对于这些学生而言,高考又何尝不是一场战争呢。
当然,誓师大会上的师生可能有些也并不情愿,而是被“绑架”进入了“战斗模式”。
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封闭式管理,让衡水的高中俨然成为一座座“大学生加工厂”。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的高考,衡水二中交出的答卷是:本一上线2999人,全省第二;本二上线4309人,全省第一;衡水中学则以104名学子考入北大清华刷新历史纪录。
然而,成就这些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的“衡水模式”一直有争议,有人批评其违背现代教育规律,牺牲了学生的自由和个性。军事化管理也好,洗脑式传销也罢,在高考制度面前,衡水成为了赢家,衡水的中学也成为了全国很多地方中学争相效仿的对象。
7.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篇七
新材料作文也称后话题作文或者题意作文,是一种命题人给出材料但不给话题,学生在材料范围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类型的作文命题形式。就其形式而言,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可分为叙述类材料作文、评论性材料作文、语言或名言型材料作文、寓言故事以及漫画材料作文等几大类型。但无论哪种形式,审题立意是关键。“意”是一篇文章的中心与灵魂,是作文的生命所在,在审题立意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分析与推敲,能够准确、全面地提炼材料的中心,推敲出材料想要讨论的话题,并以此为基础,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而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与意念。因此,在当前新材料作文背景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准确审题立意,是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则从叙述类材料作文形式的审题立意教学入手,分析叙述类材料审题立意教学实践的主要教学策略。
二、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思考
相较于话题作文而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具有更大的难度,学生在审题立意过程中,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片面理解、只看表层、不求本质等,对材料的内涵无法深入把握,不能辩证地思考问题,往往出现错误立意,使写作偏离主题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与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因此,在叙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注重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针对作文材料对学生实施梯级式训练与指导。即在教学中,从简单的阅读材料着手,引导学生在材料中提炼关键词或主题句,了解材料表达思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发散性思维,运用多向辐射的方法,做到审题立意准确,进而使学生学会联系实际,多角度进行审题立意。在教学实践中,可从如下方面实施审题立意教学。
1.提取关键词或主题句
在高中语文的叙述型材料作文中,许多材料中的关键词或者核心句都可能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审题立意过程中,因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提炼关键词进行思考,从而对材料实施更为稳妥的把握。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积极运用案例式教学的方式,选取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对这种审题方法实施全面讲解。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选用一则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如记者采访巴西足球名将贝利的材料,问起贝利在球坛初露锋芒、崭露头角一直到成为世界球王等阶段,对于记者同样的提问“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时,均给出相同答案:“下一个。”老师在应用这则材料时可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指导训练,可引导学生在审题时抓住题眼——“下一个”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贝利这一回答的用意,即要保持不断奋斗拼搏的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中心进行立意,如“永无止境的追求”“永不满足的拼搏”等。
学生在课堂中学会这一审题立意方法之后,可引导学生积极在课后搜集相应的材料进行训练,在训练中,首先老师应对学生搜集的材料、选取的例子给予评价,要以正面评价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能够熟练掌握“提取关键词”的审题立意方法。
但在运用提取关键词法进行审题立意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材料,整体感知材料深意,切忌只截取材料片段或者个别词句,从而忽视了材料内容中的前因后果,造成断章取义,最终导致作文离题。例如,老师给出一则材料:有一天,有几个人来到一座荒芜的花园中,他们见到原本美丽的花园如此荒芜,便决定讨论出对花园进行改造的方法,他们互相辩论着,提出了各种方法,从早上一直辩论到下午,甚至互相谩骂、扭打起来,花园还是一样荒芜着。对于这种叙述类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可提炼的角度很多,若单一运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就容易偏离题意,如在提炼材料主旨时,就容易提取出“雄辩”“退让”“和谐”“分清主次”等,使写作轨道偏离。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审题立意方法,寻找突破口。如,引导学生运用提取关键词、关键句的方法的同时,结合“以果溯因”的方法,以找出最佳立意,如“行动胜于空谈”或“求同存异”等,避免走入审题立意误区。
2. 发挥发散性思维,实施多向辐射审题立意
在高中语文的部分材料作文中,经常出现许多的事件或者人物,在此类材料中,学生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中心,因此在作文过程中常常出现立意偏离材料主题、写作脱离材料的现象。对于此类材料,在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实施多向辐射立意,既可从甲事物出发,也可从两者的关系出发进行立意;既可从事物的正面实施审题立意,也可着眼于事物的对立面实施立意。需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实施审题立意训练的过程中,均应以材料为中心,围绕材料从不同侧面开展训练,切忌凭空胡乱联想,导致写作脱离材料。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出如下材料:有位擅长织麻鞋、其妻擅长织白绢的鲁国人,在他们即将移居越国之际,有人对他们说他们可能会贫穷了,说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然而麻鞋却是穿在脚上的,而且越国人的头发均是披着的,用白绢做帽子也是毫无意义,即这对夫妇的特长在越国无用武之地。老师在给出材料以后,可顺着材料的指向引导学生考虑材料揭示的问题——做事要结合实际;也可将材料中的问题倒过来,实施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对材料中夫妇提出问题的人进行大胆质疑——做人应敢于冒险与尝试;还可引导学生将材料中的已知内容与自己所知的其他信息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找出其中相同的地方,如现实生活中办企业等情况,应结合效益与动机,学会扬长避短等;另外还可引导学生在所给材料的内容的基础上,对其展开合理的联想,实施适当引申与推理,得出延伸立意——亏本买卖不能做等观点,以此培养学生联系材料,发挥发散性思维,进行多向辐射立意,为作文增光添彩。
3.联系实际审题,多角度立意
新材料作文通常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全面理解,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可选择从不同的角度与侧面进行立意构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指导学生联系材料,结合生活实际,突破思维定式,实施多角度立意。老师在平时讲课文的过程中,将每一篇课文当做学生审题立意训练的素材,在学生理解与感悟了课文主旨的基础上,老师可结合其他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立意的训练。如学完《我的五样》或《十八岁和其他》之后,学生对课文的主旨(“人活着必须要有意义”或者“什么是真正的爱”)已有大致的认识,此时老师可联系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对课文主旨进行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探讨在实际生活中怎样才能变得有价值、有意义等,培养学生能够多角度立意,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等。
8.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八
生:老师,我的作文又跑题了。每次看到新材料作文后,我确实是按照您平时讲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找准一个角度切入写的呀!
师: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新材料作文虽然可以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感悟、理解,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但前提要求是“全面理解材料”,“欲识庐山真面目,峰岭皆在此山中”啊!
【考纲概述】
新材料作文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高度的开放性,可以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二是严格的限制性,不能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提供材料,但不提供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因此,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最关键的一步。
梦想还需真才学
郭英森怀揣着对科学的梦想及深深的科学情结却惨遭无情嘲讽,无疑因为他对科学研究还缺乏了解。其实,每一个怀揣着梦想的人都值得被肯定和尊重,但是我们更需要对梦想有所深入了解,有“真材实料。”
一棵大树,它每天梦想着能够成为一棵参天大树,眺望远方,可是它却不知道自己的树干中心已被掏空。一株百合,它期待远离深山幽谷,于是它积累营养,吸收阳光以助于自己更加美丽,待到花儿开放之际,蜂鸟都来拜访它,将它的种子播撒到远方。
梦想如舟,才学如帆,只有能迎风扬帆的舟才能成功到达理想彼岸。有梦想却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为基础,是难以成就大业的。邰丽华,一位不完整的普通人,一直以来为了舞蹈的梦想,她努力克服身体上的缺陷,勤奋刻苦地练习舞蹈,使得自己有真正的才能,终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家,创作出了令人赞不绝口的舞蹈“千手观音”,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本就没有能轻易走过的人,而邰丽华却是在一步步艰辛之中走过的。倘若她只是空有理想,对舞蹈只是浅学辄止,那她又怎么会成为一名中外闻名的舞蹈家呢?因此,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才学修养。
梦想从来不只是口头说说的,还需要付出汗水与热泪,甚至要付出热血的。
梦想是成功的大门,只有真才实学,才能获得正确的钥匙,打开大门。为梦想而奋斗的人是值得被肯定的,反之,有梦想却只愿作口头巨人的人将受到人们的鄙视。著名的主持人兼舞蹈家金星从小就开始练舞,为了能登上舞台,他曾强忍了剧痛练习柔韧度。历尽艰辛,终于在一步步攀爬中登上了人生的巅峰,同时还因为自己洒脱的性情,受到许多人仰慕。正困为他能够忍受苦难,收获真才实学,他才能获得如此成功。敢问,哪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人没有真功夫、真本领呢?
陈欧曾说:“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诚然,梦想的成功是基于困难与质疑之上的,如果你有真本事、真才学,那别人还会嘲笑你,看轻你吗?
追逐梦想的人们,请你们牢记,有梦想还需有才学。
[范文解析]
本文所依材料的基本内容为:下岗工人郭英森在参加职场招聘类节目“非你莫属”时,因引用“引力波”被现场嘉宾嘲讽,网友们对评委和嘉宾的严苛评论极为不满,人民网发微博“请你尊重别人的梦想”,微博女王姚晨则称郭先生为“一个了不起的工人”,郭先生因执着于自己的研究而被称为“诺贝尔哥”。这样具有深度“科学情结”但又对真正的科学研究缺乏基本了解,独自构建自己理论体系的人士,被称为“民间科学家”,也有人称他们为“妄想科学家”,不过是从科普书上拾起几个科学名词,就梦想构筑自己的科学大厦。
材料对待“民间科学家”大致有两方面的观点:一方面是支持和肯定;另一方面是反对和批评。这就导致作文的立意存在两个切入点,从支持肯定的角度切入,可以谈对于他们对科学的执著与信仰精神,我们应该认同,给予尊重和理解,不管他的理论有多悖谬,有多荒唐,都不应该嘲笑与讽刺,起码要有最基本的礼节尊重;从反对批评的角度切入,可以谈无论是科学专家还是“民间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接纳他人意见,修正自己的错误,完善自己的理论。“梦想必须扎根于现实”,“梦想不是空想” 。
本文作者审题后,确立了“梦想还需真才学”的观点,这一立意不仅切合题意,而且把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巧妙融合。“梦想”这个词是作者整体把握材料后得到的一个写作范围,整个材料谈论的是“民间科学家”的“梦想”;“还需真才学”是作者根据材料后半部分的叙述找到的一个切入角度,这种“范围+角度”的观点,显然是切合题意的立意。
[类文生成]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注意以下四个原则。
多向性原则 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如上述示例,从网友、人民网、姚晨对郭英森的力挺,可以提炼出对“民间科学家”支持和肯定的角度,从节目嘉宾对他的嘲讽和后面文字叙述中流露出的不屑可以提炼出对“民间科学家”反对和批评的角度,甚至还可以从正反态度对比中提炼出立意:对于“民间科学家”的怪人,需要专家仔细倾听,耐心沟通,引领他们把握正确研究方向的角度。
整体性原则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只看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如上述示例,不管是谈“尊重他人的梦想”还是谈“梦想必须扎根现实”,都必须是在“对待民间科学家的科学情结的态度”这个范围之内。
筛选性原则 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选择其中一个点切入,不能模棱两可,脚踏两只船。筛选时不仅要服从材料的整体,而且要注意命题人的情感倾向性。
如上述示例的材料,虽可以从多个方面去写,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命题人在后面文字叙述中用到的“妄想”、“不过”等词语,这些词语带有命题人强烈的情感,暗示着反对的态度。一般而言,如果采用第二个角度切入,立意会更符合要求。
创新性原则 即立意要有独到新颖之处,要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的见解,避开大众化,选取新视角,开拓新思维,发表新见解。但创新不可脱离原材料的内涵,观点要能自圆其说,否则,立意就偏离题意了。如上述范文的立意就是自成一家,既新颖又切合题意。
[有感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根据材料内容选准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同高考作文。
9.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 篇九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主要描写了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
(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
乌鸦的行为: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行为:对乌鸦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说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的行为:也是对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鸟。
(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它的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
(4)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
因为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它却盲目(机械)地模仿、照搬,这是造成它被抓住的本质原因。
(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
牧羊人:否定。否定的是乌鸦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模仿的行为。
孩子:肯定。肯定的是乌鸦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
(1)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
(2)要有自知之明
(3)摆正自己的位置
(4)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
10.新材料作文之审题立意 篇十
学习目标:
学习新材料作文的审材立意的方法,学会多角度立意,确定最佳立意。
自主学习:
1.何谓“新材料作文”?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2005年高考开始出现、此后颇受欢迎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它只提供文字
材料或漫画,不给具体的话题,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围绕材料中心或从某个侧面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2.新材料作文的类型
故事型:包括梗概故事和片断故事、寓言故事、漫画
论说型:包括名言警句、哲理语段、议论片段
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诗歌型:哲理小诗、抒情短诗等
材料还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
思考:根据概念和类型说说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合作探究:
材料一:半个多世纪前,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罗素曾经给他的学生出过“1+1=?”这样一道题。题目
写在黑板上,济济一堂的高材生竟面面相觑,没有一人作答。罗素见状,轻轻巧巧地在等号后面写上了2,并且说:“1+1=2,这是真理,面对真理,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
我的立意:我的审题方法:材料二:有人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
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我的立意:我的审题方法:材料三:一根纤细的火柴被主人划着了,火苗欢舞着,异常兴奋。远处的风,一口气吹灭了燃烧的火
苗。熄灭的火柴被主人扔在地下,火柴抬头对着风说:“风婆婆,你怎么吹灭了我呀?”风回答说:“孩子,我是爱你的,我是不忍心看着你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了啊。”火柴听后,望着风,叹息不已。
我的立意:我的审题方法:学以致用:
晏子是齐国的国相。一次外出,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见她的丈夫头顶着巨大的车伞,鞭打着
四匹马,十分得意。车夫回到家,她的妻子要求离去。丈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做齐国的国相,扬名诸侯。今天我看他外出,志虑深沉,面无喜色。而你身高八尺,给人做车夫,却趾高气扬,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去。”从那以后,她的丈夫一改故态。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照实回答,晏子举荐他做了大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最佳立意。
11.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篇十一
关键词:新材料作文 立意 切入角度
新材料作文的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能够给考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性与情景性,而又不会失之宽泛,在具有特定环境规定下的考生作文,才具有更大的真实性与检测性。这种情景,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过“宽”的弊端。这种作文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审读材料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1、从分析原因入手
变化和发展变化和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2006年全国卷((乙卷)的作文材料是一则寓言: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可爱呢?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2、从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例如: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3、从辨明关系入手
读材料时,如果善于分析材料中诸事物的关系,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据。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如: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也是依存关系据此,我们可立意为: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此立意即可
4、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情感倾向,此时,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例如: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①要有独特的美(从断臂的维纳斯的角度)②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从好事者的角度)。
5、从材料的互补关系入手
有些多项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例如、①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12.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法 篇十二
无论“标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存在审题立意的问题,而且是第一重要的问题;弄得不好,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导致作文得低分甚至零分!
下面侧重讲一讲“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一、涵泳法。潜下心去,仔细研读材料,全面领会材料的含意。
单个材料找“焦点”。在细读材料,总体把握材料大意的基础上,找出中心句或关键词,再据此确定立意。
多则材料找“交集”。先细读材料,领会每则材料的含意;然后综观每则材料,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据此立意。
【例题一】(2009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中的横线为笔者所加,后同)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审题立意】这则材料的焦点(中心句)是“我的心依着你”“我的情牵着你”“绿叶对根的情意”。要特别注意的是“绿叶”与“根”喻意,否则,就不切合题意了。绿叶对根的情意可以延伸到游子对故土的思念、晚辈对长辈的牵挂等。
【例题二】(2010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街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反哺”。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角色转换之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审题立意】这道作文题虽然标题已确定,但前面的材料却限制了作文的写作角度。这则材料的中心句是第二段的起句和结句:“人类社会也存在这类似的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由此可知,“角色转换之间”只能写“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角色的转换,而且要针对当今社会上“文化反哺”这种现象来作文。需要注意的是,“角色转换之间”与“角色转换”并不等同,既不能专注于“角色”,也不可纠缠于“转换”,重点是“之间”,即角色转换的过程。命题的亮点和写作的“出彩点”落在“之间”,二字。如何理解和把握“之间”,便是审题细粗准偏优劣高低深浅之关键。
【例题三】(2013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注:菲尔丁应是英国作家。为给考生呈现考场真题原貌,未直接修改原文字。特此说明。]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首先,要分别理清三句话所传达的意思。其中,丰子恺的话表明,孩子看世界的眼光比较单纯,不像成人那么复杂,他们看到的都是客观真实的世界;英国作家的话表明,当今的年轻人的心灵“提前硬化”,没有朝气与活力,过早成人化;美国作家的话表明,“孩体时代”充满着活力和创造力。综合三句话的意思,找出交集(共同点),不难发现,本次考题若围绕童真、纯真立意,都是合乎题意的;如果围绕“青春”立意,就偏题了。
【例题四】(2015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审题立意】不难看出,这两则材料的中心句均为各自的末句,关键词均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人品”,它们的交集就是“作品与人品”即“文品与人品”。准确的立意应为人品与文品有必然的关系或者无必然的关系。
二、揣摸法。一般来讲,命题者的意图是能够从字里行间揣摸出来的。审题时要注意命题者在材料中流露的情感倾向或态度。
【例题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是我们”,地底下的声音回答,“是深深地埋在黑土中的———树根。”
【审题立意】该题若从树根的角度立意,可为“要有奉献精神”;若从树叶角度立意,可为“知恩图报”;若站在二者之间立意,可为“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哪一种立意最佳呢?再读材料,从“树叶……高谈阔论,极力夸耀自己”,对树根“吵吵嚷嚷,大发脾气”,树根“从地底下发出温和的声音”这些叙述中不难看出,命题者的意图是针对现实生活中“一旦功成名就,就忘乎所以”的现象的,故而第二种立意“最佳”。
三、观照法。命题一般是贴近现实生活的,因而可以用观照现实生活的方法,来审视材料的寓意和指向。
【例题六】(198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
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
【审题立意】材料的第二段已明确告诉考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用上述现象作比喻,发表自己的见解”。
审题时要弄清两个关键点:“上述现象”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现象”;“现实生活中”有哪“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与之相似。
由第一段可知,“上述现象”指的是一棵棵树形成森林,森林改变气候;而森林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即适宜的温度湿度等。当年“现实生活中”与之相似的“有意义话题”是“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1977年5月提出的口号,到1986年,已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若用“观照法”,就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这一“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当年有不少考生却写成谈“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之类的文章了。
“树木、森林、气候”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如若这般写来,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前者略后者详,就既合题意又有高度了。
四、追问法。
反复阅读材料,对“初始立意”进行追问,如果“初始立意”错误或欠妥,可不断否定,完善,直至“最佳”。
【例题七】(1983年高考作文题)
(一)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向没有看过这幅画的人介绍画面内容,字数在300字以内。不要写成诗歌或抒情散文。
(二)根据上面这幅漫画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在800字以内。不要写成诗歌或抒情散文。
【审题立意】下面是当年几位考生的作文标题,你认为那几种立意最切合漫画的寓意?
前7位考生的立意为“恒心、毅力、坚持”;最后一位考生的立意为“专一”。究竟哪种立意最切合漫画的寓意呢?这就需要用“追问法”了。
这位“挖井人”没有挖出水来,是因为他没有“恒心”,没有“毅力”,没有“坚持”吗?都不是。他挖了五个地方均不见水,还要“换个地方再挖”,看来他是不挖出水来决不罢休。你能说他没有恒心,没有毅力,没有坚持吗?显然不能。他的根本问题是不专一。如果他专注于一个地方,不停地挖下去,挖到海平面以下,还挖不出水来?
用“追问法”可知,后两位考生的立意才是最佳立意。
五、求异法。
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文章吸引不了读者,自然也就入不了阅卷老师的法眼。因此,在审题立意时,不妨来点标新立异,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更有价值的见解。
运用此法,要特别注意的是:要言之有理,与时代主流合拍,有积极意义;不要弄巧成拙。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审题立意】这个故事流传了几千年,人们总是嘲笑那位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这“滥竽充数”还成了成语,被解作“指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这是站在南郭先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出的观点。这个观点其实价值并不大,只是给人们一则笑料,告诫人们要有真才实学罢了。
如果跳出众人一贯的思维模式,换个角度,站在齐宣王的角度想问题,就会得出全新的见解。齐宣王作为一国之君,一个假乐师在他面前一番胡吹海侃之后,就被不加考察地编入乐队,而且在他眼皮底下混了那么长时间,至死不觉。这说明什么?对一个假乐师尚且如此草率昏聩,对手下那么多官吏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对官吏了解甚少,又怎么管理这些官吏呢?连官吏都管理不好,又怎么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呢?这种站在齐宣王的角度所立之意———用人失察,误国误家,较之站在南郭先生的角度所立之意———为人须有真本事,意义要大得多,写出来的文章不仅有新意,而且更有价值。
13.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切入点 篇十三
1、从分析原因入手。
2、从材料的关键词句入手。
3、从辨明关系入手。
4、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
5、从材料的分歧点入手。
6、从材料的互补关系入手。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1.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刺猬大哭;开洗染店,又把乌鸦的黑色羽毛染白了,乌鸦很生气;开饮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狐狸砸了它的店牌。思考:绵羊经商为什么失败?
(1)、没有经验;(2)、没有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3)、没有注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4)、没有按实际需要、客观规律办事;(5)、只是从自己的主观想象出发,没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6)、不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7)、没有认真学习;(8)、不懂得“吃一堑长一智”,没能够从挫折失败中吸取教训;
2、螃蟹的责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题意分析: 这是一道带寓言性质的多角度命意作文题,对学生而言难度稍大,但通过这道题目的训练,希望学生能够明白这种带寓言性质的题目的思考方向。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另外由于题目中要求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如果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14.高二作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篇十四
一、审题立意的重要性。文章符合题意,关键在行文前的审题立意。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思想。审题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不好,关键是审题。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所以,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
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炼出符合命题意图的明确的论点。很多考生提炼不出明确的论点,因而议论往往失去中心;有些考生论点虽明确,却不能紧扣所给材料,不符合命题意图,也就是说,不是最佳立意。这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文章的质量。
二、训练目的:一材和多材的审题立意三、一材审题立意的方法点拨
1、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2、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
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3、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着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分析】赞美的力量
4、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5、分析关系法
【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6、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
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分析】这则材料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它是“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哑口无言”是贬义词,暗示了命题者对面包师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做人要诚信,如果心怀不轨,居心叵测,自己也必将被背叛和欺骗。
7、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大会名誉主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奖“。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
【分析】这则材料,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法进行立意。(1)从主席欠身为陈省身教授调整麦克风的细节出发立意--我们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非常尊重知识和科学,对科学家更是充满无限敬意。(2)从获奖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任重道远,我国还需要再次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3)从三位获奖者全是36岁的角度立意--我国在科学领域也要”年轻化“。
这样提炼出多个立意后,学生应该择优进行写作。
【材料】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分析】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
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8、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材料】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求教。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们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难。但是,我们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年轻人照着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出警告。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讯后纷纷出逃,但没有发现什么危险。于是,它们又飞回了原地。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终于,有几只以为受骗的大雁向雁奴发动了攻击。如此再三,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是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长者提醒道。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芦苇地。雁奴
虽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经懒得再管了。年轻人举起了枪……
【分析】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年轻人、长者、雁奴和雁群。审题时,学生可以舍弃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从雁奴和雁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
(1)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
(2)从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呢?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对忠诚的真正考验。
四、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半个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默罕默德说的。
15.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篇十五
所谓新材料作文, 是2005年高考开始出现、此后颇受欢迎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它只提供文字材料或漫画, 不给具体的话题, 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 围绕材料中心或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自引话题, 自定立意, 自定文体, 构思作文。
这种作文模式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 考生自由度更大, 但有时材料主旨的隐藏性和丰富性增加了审题难度, 而考生的审题立意直接决定了作文成绩的高低。
下面就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提出一点意见。对于新材料作文, 考生必须首先学会准确而全面地理解材料, 在此基础上掌握抓住主旨、确定立意的方法, 能从多个角度立意, 并从中选择切合题意的立意。
一、全面解读材料
考生面对一个材料或几个材料, 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材料中主要的人和物; (2) 材料中的主要事件 (起因、经过、结果) ; (3) 材料中蕴含的话题、主旨; (4) 材料的思想、感情倾向。
例1.一根纤细的火柴被主人划着了, 火苗欢舞着, 异常兴奋。远处的风, 一口气吹灭了燃烧的火苗。熄灭的火柴被主人扔在地下, 火柴抬头对着风说:“风婆婆, 你怎么吹灭了我呀?”风回答说:“孩子, 我是爱你的, 我是不忍心看着你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了啊。”火柴听后, 望着风, 叹息不已。
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话题,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对于以上材料, 我们不妨作如下分析: (1) 材料中的主要人物:火柴和风。 (2) 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起因是风吹灭了燃烧的火柴;经过是两个人的对话, 即火柴不解而风解释说不忍心看着火柴生命很快完结;结果是火柴失落叹息。 (3) 材料中蕴含的话题、主旨:由火柴燃烧可引出生命价值的话题, 由风以爱的借口吹灭火柴可引出溺爱是害的旨意。 (4) 材料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倾向:对火柴是肯定赞扬的, 对风是否定批判的。
有了上述分析, 我们就不难选出切合题意的立意了: (1) 批评风婆婆对火柴的爱是溺爱, 是不理智的爱。 (2) 歌颂火柴要在短暂的生命中, 把自己的生命化为光与热奉献于人类的献身精神。 (3) 批评风婆婆不懂火柴生命存在的价值。 (4) 爱他, 就让他燃烧。
二、准确立意
在全面分析和理解材料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借鉴以下方法准确立意:
1. 找准角度, 挖掘深意。
一个材料可能涉及许多不同的人、事、物, 那么, 这不同的人、事、物往往就成为我们审题立意的不同角度。善于从多个角度立意往往能不落窠臼, 达到新颖、深刻的效果。
例2.请看图片《手有五指》, 展开联想, 自定角度, 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文体自选 (除诗歌外) , 不少于800字。
分析: (1) 整只手五指可以并拢握拳, 由此可立意:团结起来力量大。 (2) 五指间各有长短, 可以想到分工合作。 (3) 一个手指工作的时候, 其他的就会避让:由此可想到个人与集体, 大局为重, 避让、谦让风格。
2. 抓住关键, 明确主旨。
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 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例3. (2007全国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 捐赠300万元, 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 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 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 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 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 不要责怪他们, 我已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 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 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 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都捐出来, 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 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上面的第一则材料, 关键语句不难确定: (1) “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 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立意:不知感恩、冷漠无情是丧失道义、价值观扭曲的表现。如可用标题“学会感恩”“做有健康人格的人”等。 (2) “丛飞说, 不要责怪他们, 我已不再需要医疗了”。由此可立意:伟大的爱心并不企求回报, 博大的胸襟源于助人的无私。如可用标题“永远是爱的阳光”、“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等。
第二则材料的关键语句为:“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学会帮助别人。’”据此可以这样立意:懂得感恩、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如可用标题“传递爱心, 温暖人生”、“人, 需要互相支撑”等。
3. 辨明关系, 分析因果。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 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 从原因切入立意,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4.2008年全国卷II的作文命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 有很多母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 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 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旅客发现了它, 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 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小幼龟是个“侦查兵”, 一旦遇到危险, 它便缩回去, 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 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 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 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上述材料, 主要人物是海龟和游客。成群幼龟的结果是全部被老鹰吃掉, 究其原因, 是小龟 (侦察兵) 在游客护送下顺利进入大海, 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从客观原因角度立意, 可以是“错误信息贻害无穷”;从主观原因角度立意, 可以是“经验主义害死人”。
从旅客角度分析:旅客不懂大自然的规律, 凭主观感情办事, 看似帮小龟, 实则害小龟。究其原因, 可以得出以下立意:切忌好心做了坏事;要尊重客观规律。
4. 由此及彼, 虚实转化。
对偏重故事的寓意性材料, 立意时要由此及彼、由喻体到本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 写出这类材料在思想精神层面的象征意义。
例5.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 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 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 弟子们都来了, 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 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 必须种上庄稼。
对这则材料, 我们这样分析:“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 是相对而言的。材料中要“无草”, 则要“有庄稼”, 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 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 庄稼喻真善美。由此可立意:去除心灵的杂草;让爱驻我心等。
以上所介绍的几种方法不是孤立运用, 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当然, 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过程中, 不仅要注意从多个角度立意的问题, 还要注意寻找最佳角度的问题。如果给的是一则材料, 要学会同中求异;如果给的是多则材料, 那就要做到异中求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欲“识庐山真面目”, 定要深入“此山中”。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推荐阅读:
2019材料作文审题立意07-06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08-02
新材料作文的步骤与方法07-04
新材料作文的拟题学案12-26
初三新材料期末作文题目08-19
高考新材料作文指导12-21
世界新材料发展的趋势07-19
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07-22
叙事体材料作文审题09-01
高二材料作文审题讲述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