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动画片解析

2024-09-08

宫崎骏动画片解析(精选11篇)

1.宫崎骏动画片解析 篇一

浅谈美国迪士尼动画与宫崎骏动画的区别

对于我来说,接触西方动画应该是更早一些的,小时候看的《狮子王》、《米老鼠与唐老鸭》这些家喻户晓的动画片,都是出自美国动画迪士尼的作品。而宫崎骏的动画则是在步入中学以后才开始看的,《千与千寻》是我第一部看的吉卜力动画工作室的作品,也被里面奇妙的想象力,细腻的动画制作风格所吸引。可以说两种动画风格截然不同,但都为世界观众所接受喜爱,具有极高的票房收入及大批忠实粉丝。下面就从这些年看过的动画来浅谈一下迪士尼动画与宫崎骏动画的区别。

1、就风格上来看

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划分为迪士尼手绘经典动画(CLASSICS)、迪士尼真人动画(Live Action with Animation)、迪士尼计算机动画(3D Computer Animation)、迪士尼模型动画(Claymation Animation)、迪士尼电影版卡通(Movietoons

Animation)和迪士尼录像带首映(Video Premiere)等类型。同宫崎骏的动画相比,迪士尼动画跨度很大,有以传统动画的表现形式,有用模型动画来制作,也有以全新三维动画来表现。比如历史第一部全长度由电脑技术制作的 3D 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抛开让人们目瞪口呆的动画效果,整个故事诙谐幽默,温馨而带有对生活的启迪,赢得了每一名观众的心灵和感知,《玩具总动员》也因此成为影史经典。在技术的运用上,迪士尼动画更加趋于成熟,随着3D技术被更加熟练的应用和开发,高科技带领小朋友们走进一个更加神奇的世界。卡通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更加生动活泼贴近生活,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对于这个童真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留恋。

宫崎骏创作的影片背景的画风始终是清新浪漫的,总有一种能让人想要回归自然的感觉。尤其是影片中出现的天空背景,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觉,使人不禁生出一种遐想,似乎想要到那背景中去寻找远离城市污浊空气的清新中,去感受自然之美。大片大片的洁白云朵如棉花糖般,柔软而又充满着幸福和甜蜜的回忆,衬托出片中主人公结局的美好。宫崎骏动画带有浓厚的宫崎骏风格,熟悉宫崎骏动画的观众往往一看到人物造型就能辨认出宫崎骏动画。总是带着一丝丝细腻的情感,将东方人的含蓄融入作品中。你总是不会知道在他的作品中世界万物将以怎样的形态展现出来。《千与千寻》中的无面男,安静的时候总给人一丝孤独的感觉,但在汤池里暴饮暴食后,又呈现出让人难以接受的丑陋和肮脏。《哈尔的移动城堡》里,英俊帅气的哈尔在变成大鸟后,满脸的羽毛也会显示出与他性格格格不入的狰狞。但是我们还是更容易被那些美好的画面所吸引,《天空之城》中一望无际的绵延天空,以及《千与千寻》里那深蓝色的海水,浅浅的轨道铺出通往未知地方的通道,列车开过划开的白色痕迹,以及千寻叼着包子凝望远方的镜头,这张图我打印下来贴在墙上,每每看到,都会觉得再纷扰再烦躁的心情,也能随之沉静下来。

2、两者对民族元素的应用

迪士尼似乎更喜欢把外国的民族文化融合进影片中,《狮子王》就以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为场景,非洲土著的音乐造就了影片一种气势恢宏的张力。《阿拉丁》用伊斯兰风情的画面重新演绎了一段《一千零一夜》。童话故事也常常是迪士尼影片的题材,“安徒生童话”的《小美人鱼》“格林童话”的《美女与野兽》主

创人员都在童话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动,将浪漫、音乐、创新和动画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迪士尼动画电影成功的源泉。但是不难看出,虽然迪士尼乐于吸取各国文化的精髓,但是在元素的应用上似乎不像对技术画面那样得心应手。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故事的背景与中国历史偏差颇大。人物性格也与传统的中国人儒家思想有所出入。《花木兰》中,除了对故事叙述与民间流传的版本差别较大外,动画最后花木兰因为感谢皇帝谅解而飞扑上去拥抱皇帝,也是中国人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不能理解的。不知这种对文化理解的偏差,在国外小朋友眼中,是对中国文化有了初步了解和兴趣,还是最终导致对华夏文化理解的偏差和误解呢?

宫崎骏动画片中总以环保、人性为主题,融合神秘的东方风情。日本神话中的妖怪,狸猫等生物都成为他影片中的素材。宫崎峻画了很多的怪物,有人造的机器人,也有丛林里的麒麟神兽,还有愤怒时候眼睛会变成红色、密密在大地上前进、所到之处摧枯拉朽的巨虫荷母。要列出详细的怪物图谱,颇为艰难,单一部《千与千寻》,就几乎是日本民俗神话大展示:其中出现了萝卜神――在电梯里掩护千寻的白胖子,日本关东、东北、中部民间信奉的农神;鸡仔神――泡在池子里的可爱小鸡,日本传说里被吃掉的鸡仔化成的鸡仔神;春日神――走在千寻前面戴了有翅子官帽的面具神仙,在日本春日大社祭经常出现„„对于那些对日本文化颇有兴趣,却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在典籍史册上浪费功夫的人来说,宫崎骏的动画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平台。

3、在人物形象的诠释上

迪士尼中人物,总是带着自己浓厚的“个性”,他们在善良中带着奔放、热情,迪士尼动画带有很强的张力,体现着西方人的奔放,崇尚着自由。迪士尼动画中的主角可以是人物、动物甚至是植物,他们大多线条简单,性格鲜明活泼,传达着对世界真善美的认识,虽然性格相对较为简单单纯,但是却传达着积极向上的信息。不难看出,每个迪士尼动画的主人公,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公主还是贫民,小猪还是小花,都有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不会轻易为困难所击败,而是对生活充满着乐观的态度,他们不乏朋友,热爱世界,永远有一颗感恩的心。这对于乐于看动画的小朋友来说,无疑是一种正面的传达。如《狮子王》中的狮子辛巴,虽然身负杀父之仇,是翻版的哈姆雷特,但是却凭借自己的勇敢坚毅,在朋友的帮助下,最终从叔父手中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宫崎骏笔下的人物是全部采用手绘的方式创造出来的。人物(也包括动物)线条简洁明快,并不复杂,令人看后更觉简约朴实,贴近生活。动画往往以女性为主题进行的,女主人公总是善良、勇敢的女孩,女性总能创造出不可思议的结果。有人把宫崎峻称为女性主义者,他喜欢把主角画成坚强执著的女孩子,且时常背负沉重的命运。其实不仅是那些少女,连同他的作品里其他的女性形象也都大大有别于传统上人们对于日本女人的认知。《风之谷》里野心勃勃的夏可娜,就与《幽灵公主》里的幻姬有异曲同工之处。她们比男性更现实,更有计谋和决断力,更执拗,甚至更冷血。宫崎峻从来不象迪斯尼动画那样设定永恒的善恶对立,所以面对那些冷血的女人,你不能说她们就是错的,因为她们也在为更好的未来努力,只是她们不似娜乌西卡们充满了悲天悯人之心。宫崎骏对人物的刻画更为细致,看完之后,并不只是看了个热闹那样简单,而是会引起观众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加之制作人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引导,从另一个方面也显示了对世界和谐这个思想的诠释。

迪尼斯不会枯竭的灵感源泉,实质上是让创新形成一种用知识固化下来的业务模式,别人看来天才造化般的神奇作品,在迪士尼却成为例行性生产作业流程的结果。在迪士尼动画梦工厂,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创意产生,每年都有新的动画大片推出—这些新作品是如此全面地汲取原有作品的优势与为人称道之处,同时融入了创作者多少天才的创作灵感与智慧。迪士尼作品,始终能给人们以耳目一新、赏心悦目的感觉。

4、其他方面

迪士尼的动画同宫崎骏动画相比,还有许多微小的差别。迪士尼动画音乐明快,且故事内容多为快乐的化身,是小孩的梦,又是成年人的孩提回忆,内容诙谐幽默,能洗去身上的负担。宫崎骏动画音乐多变 有幽灵公主的伤感,也有天空之城的传神,故事也常存在片与片之间有联系的现象,如侧耳倾听,描绘的内容也各有特色 有的反思战争,有的赞美友谊,也有像百变狸猫这样为动物申诉的题材,且大多都有他制作的缘由。

迪尼斯不会枯竭的灵感源泉,实质上是让创新形成一种用知识固化下来的业务模式,别人看来天才造化般的神奇作品,在迪斯尼却成为例行性生产作业流程的结果。在迪斯尼动画梦工厂,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创意产生,每年都有新的动画大片推出—这些新作品是如此全面地汲取原有作品的优势与为人称道之处,同时融入了创作者多少天才的创作灵感与智慧。迪斯尼作品,始终能给人们以耳目一新、赏心悦目的感觉。

宫崎峻常被誉为“动画诗人”,他营造性灵的影像世界,让我们看见被凡俗生活遮蔽的诗意。他的世界里物种纷繁,既有邻家女孩,又有神话传说中的远古神兽,还有隐藏在人们身边的奇妙生灵。老席勒说我们身处的是一个散文化的世界,只有诗人才可以拯救我们深陷物质泥淖的灵魂。宫崎峻自己也说:“我希望能够再次藉着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坠落的灵魂。”于是宫崎峻的电影就好似一条道路,引领我们了无着落的乡愁,返向如今已经陌生的故乡。我们在路上看风景,看那些碧蓝天空下时而安静、时而疯狂的精灵,看宫崎峻创造出的奇妙物种给我们展示大自然的呼吸、欢笑和愤怒,看宇宙中生的不可思议与死的不可思议。

在我看来,迪士尼动画更像做给小孩子的动画,对早期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都有指导意义。而宫崎骏以及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则更偏向于像成年观众用动画的手法来反思这个世界。有一些社会中的现象和现实,在日本动画手法的表现下,或许还不应该过早的让儿童接触。但是相信不管是西方动画还是东方动漫,都是在用梦一样的方式传达着对这个世界的热爱,相信这也是为何我们从小到大却依然喜爱动画的原因吧。

2.宫崎骏动画片解析 篇二

一、角色设定

角色设定是动画电影制作的灵魂。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角色设定有其独特性,从宫崎骏的众多作品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出其动画电影的主人公大多数是女性。如《风之谷》中娜乌西卡,《龙猫》里的小月,小梅两姐妹等都是以少女作为主角。也正因为如此,让其作品更具有温和的特性。

少女和儿童在宫崎骏心中似乎是近乎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他们看似是最柔弱的,但最后往往会以强者的姿态屹立。像《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结局在无数只大王虫的簇拥下慢慢苏醒,仿佛看到了一大片金色的草原,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终于能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她用她最善良的心和最坚强的意志成为了那个拯救人类的预言者——穿着蓝色的长袍,踩着金色的云从天而降,那应该是我见过最美的画面,看到泪流满面。或许在宫崎骏心中纯真质朴才是超越成人最强大的存在。

宫崎骏动画电影人物设定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其动画中的“坏人”往往不是真正意义上坏的存在。如《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中的恶魔之妹希达尔,开始是为了获得永生而协助恶魔,以一个间谍的身份接近霍尔斯,最后却甚至为了救别人,为了帮助霍尔斯而放弃了自己一直苦苦守候的可以得到永生希望的宝石。

二、场景设定

宫崎骏的动画的场景大多是他去欧洲旅行所画,他对欧洲的喜爱是从小建立的。宫崎骏小时候看到自己国家的战争,于是他对远方的欧洲充满了向往,以为那里是没有战争的美好国度,于是这种执拗的偏爱延续至今。漂亮的欧式建筑,哥特式庭院,浪漫的草原都是宫崎骏喜爱表现的。

另外还有一个经常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就是水。日本人是水和沐浴的崇拜者,所以在宫崎骏的大多数作品中有对水和沐浴的描述。水和沐浴在他的作品中不只是洗涤人的身体,还有着净化心灵和灵魂的作用。像《幽灵公主》麒麟所饮生命之水,伤口不仅可以在里面复原,诅咒快要爆发的阿席达尔躺在湖中也恢复了平静,还有《千与千寻》里负责帮各路人物洗涤的油屋,肮脏不堪被大家恐惧嫌弃的河神洗后也恢复本来面貌。

三、音乐

久石让和宫崎骏可以说是天作之合了,就像是磨合了多年的好友,不用说的,只用看到,心就能体会对方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可以说没有久石让,也就没有宫崎骏,是久石让让宫崎骏的电影变得有血有肉。久石让巧妙的将音乐融合到动画的每一个角落里,或欢快,或忧伤,或寂寞,或激情,让观众身临其境的融入动画的氛围之中。

像是《天空之城》的配乐,算的上是流传最广的吧,身边的人们即使不看宫崎骏的动画,一般也都听过这首曲子。旋律悠扬婉转,只是浅浅的哼唱,就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二十多年的合作,精神都以互通了,所以音乐和动画也变得完美。干净,清新,幽美,耐人寻味,宫崎骏的动画是,久石让的音乐亦是。

四、思想内涵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内涵更是其广受好评的主要原因。宫崎骏的作品总是给人很美好的感觉,但实际上他是个极度悲观的人。他热爱自然,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总是可以看到人与自然,生存与死亡等深刻的问题,在及时已经美好到不行的作品中也总要安插那么些孤独的元素。像《龙猫》这部作品就一直在美好的氛围中,但由于母亲生病而一直缺乏父爱的两姐妹也总有那么淡淡的寂寞。《侧耳倾听》也是,纯纯的爱,好听的插曲,挂满吉他的木房子,还有猫爵士的故事,看似美好到不行,可爷爷忧伤的爱情故事,还有月岛雫蹲在走廊上的哭泣,都是很真实的寂寞感。《岁月的童话》里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是在开着的火车上,妙子看着小时候的自己和伙伴们跑来,大家玩闹着,在由于火车开动而不断变化的橙色光影中又渐渐消失了,伴随着那些纯净的笑声。童年就真的那么离去的。这些都没有什么大悲大喜,生死徘徊,但总能挑动观众内心最深处的心弦。

而像是《森林公主》和《风之谷》则是以人与自然的巨大矛盾为基础而展开的故事,或者说成是生存与自然更为恰当。人类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而不断的破坏自然,最后遭到自然的报复,怎样去寻找生存与保护自然间的平衡点,这将是整个人类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风之谷》是所有宫崎骏动画中个人最喜欢的一部。当看到一直以来人们想要烧毁的腐海其实只是为了净化被人类污染的水资源,觉得那是多么的讽刺。而像是《红猪》和《哈尔的移动城堡》则是以反战为题材。

所有宫崎骏的动画都是建立在深刻的思想内涵上的,所以不至于空洞无味。他的动画外在漂亮的人物和优美的场景为少年儿童所喜爱,但内在深刻思想又只有阅世颇丰的成年人才能领会,因此他的动画才可以深受不同年龄层的人们所喜爱。这些都是宫崎骏能称之为宫崎骏的原因。

摘要:宫崎骏动画电影角色一般以少女为主,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坏人;场景设定偏欧式;音乐主要是和久石让的完美搭配;所有作品均包含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电影,思想

注释

1[1]田瑞平.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2[2]钟俏.解读动画大师宫崎骏[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1.

3.宫崎骏的动画特点 篇三

2014 年11 月8 日,在美国洛杉矶,73 岁的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这也是他第二次获得奥斯卡奖项,他称将继续他的动画创作事业。从他再次斩获奥斯卡奖项,我们可以看出宫崎骏不仅仅是日本人心目中国宝级的动画大师,更是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动画大师。

宫崎骏的动画似乎是有魔力的,仿佛在他心中有那么一座魔法城堡,他将他们尽数描绘在纸上,再使他们跃然于银幕之上。他的动画作品均是通过精致的画面,纯粹的人物关系,美好的主角来揭示故事背后深刻的含义,看似简单实则用心良苦,深入浅出地向人们传达出他对这个世界美好的祝愿,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动画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看的,更多的成年人也乐此不疲地观看着。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宫崎骏动画在思想上的的主要特点:

一、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通过宫崎骏的动画我们不难看出他对环保的一份执着,对大自然的一份敬畏之情,以及他的反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保护主义。例如,在《千与千寻》中,千寻和父母迷了路,误闯入了人类不应该进入的灵异小镇,她的父母没有经过允许吃掉了餐厅的食物,遭受惩罚变成了两只猪,这便是故事的开头。我认为可以将千寻和父母误闯入小镇的行为理解为人类对大自然的一种开发与探索,父母在未经店员允许的情况下擅自饮用了店里的食物,不正如同人类未经自然的允许便肆意对自然进行破坏和索取一样吗?宫崎骏想通过千寻父母变成猪的例子来告诫人类对自然应存有一份畏敬之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一味的不问自取,这样迟早有一天人类将自食其果。再例如《天空之城》中,来自天空之城“拉普达”的神秘少女希达躲避着军队和空中海盗的追杀,因为他们都想要依靠希达的飞行石来到传说中的天空之城。传说这儿是天堂,是植物和远古生物的家园,同时这里也拥有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它能令拥有它的人获得称霸世界的力量。影片围绕希达和巴鲁为保护天空之城免遭坏人破坏而付出的努力展开,为了不让坏人的计划得逞,希达和巴鲁同时念起了毁灭一切的咒语,天空之城随之解体,邪恶和助纣为虐的武器系统一同化为大气层的火球坠入海中,巨大飞行石结晶使“拉普达”漂在空中,载着生命之树,上升到天空的极限,最终希达和巴鲁回到了地面。故事的结局看似是美好的,但这却是以毁灭了天空之城为代价而换来的,不敢想象少女希达下了多大决心才能摧毁自己的家园。对于人类与自然来说,由于一部分人的贪心对自然过度的开发与浪费,自然终有一天也会如同天空之城那样毁灭,宫崎骏旨在用这部片子告诫人类切勿因为自己的贪心而给大自然带来毁灭,否则人类也终将承受灭顶之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宫崎骏否定人的活动都以人的利益为中心这一思想,将自然作为人类的中心,将焦点放到了关于人与自然的相处上,反对以牺牲自然资源的条件来换取人类的生存。从他的多部作品中都能看出他对自然乡村田园风光的刻画是细致入微的,他关心如何维持生态平衡,关心人与自然的共存以及相互矛盾的问题,关心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程度等。

二、对于人类生存的思考

宫崎骏是一位爱好和平的人,在他的作品中同样体现出了深深的反战思想,宫崎骏年幼时正值战争期间,亲身经历了战争中人性的堕落,这一切的罪恶令他对战争留下了痛苦的回忆,后来又耳闻目睹了日本国内的政治腐败以及世界上的局部战争,因此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战思想。他最近的作品《起风了》便是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在动荡的年代里青年男女运用有限的生命实现风中残烛般的飘摇爱情。影片也运用大量画面来展现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通过男女主人公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从侧面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他的动画向人们传达出了一种对于和平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于战争的厌弃。

三、对于积极成长的思考

在宫崎骏的动画里,主人公总会经历一些考验和磨难从而获得成长,收获积极的力量。在《千与千寻》里面,千寻为了救出变成猪的父母,在澡堂里工作,从一个什么事情都不会做的娇生惯养的小女孩,逐渐成长,变得越来越坚强能干懂事,在拯救父母的同时,千寻面对各种的困难和危险,她一次次地做出选择,收获成长,最终成功救出父母。在宫崎骏的动画中,人物会通过冒险获得成长,这种蜕变一定是积极的成长,带给观影者正能量的情感,就如同在他的动画中你找不到一个十足的反派角色,即使是再坏的人物在他的动画中也会有好的一面,体现出了人性本善的观念,他塑造的人物都具有多面性,令人物不空洞,显得立体。在发掘人物内心世界的成长过程中,也正是宫崎骏内心对于成长的思考和探索,他始终积极乐观面对生活,面对所有的事情,并将这种积极的力量传达给所有的观影者。

四、对于男女感情的思考

在宫崎骏的动画中,主角大多为女孩,女孩虽然平凡简单,但却是干净、纯粹、活泼、坚定的,这正是他开启的少女动画思潮,也体现出他的一种女权主义,对女性的尊重。在他的动画中男女主人公总是纯真、乐观且善良的,他们的感情是纯纯的、微妙的,这也正是他的动画老少皆宜的原因。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更似友谊,却也令人感觉到一种爱恋的美好,比如《千与千寻》、《天空之城》、《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侧耳倾听》中主人公皆是少男少女,他们一起经历一些困难或考验,形成了深厚的友谊,彼此之间又互相爱恋。他将主人公理想化,美化了人物之间的情感,倡导感情至上的原则。这种单纯美好的感情带给人们对男女关系的重新思考。他的动画中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纯粹的,不添加一丝杂质,把观众拉回到少年时代美好的初恋时光,这是仅属于宫崎骏动画的美好,也是一种治愈人心的情感。

4.宫崎骏动画《红猪》观后感 篇四

前几天和同学一起看了《红猪》。宫崎骏的作品中以男性为主角的并不多,而《红猪》就是其中一部,而它也是一部经常被遗忘的动漫作品。说实话,看完之后,我并不是太懂这部动漫主题到底是什么。因此,我稍稍看了看别人对这部作品的看法。现在,我发觉我稍微理解了一点。

《红猪》开头的时候,亚德里亚海上的空贼挟持了一群小朋友来引出红猪保哥,接着,故事慢慢展开了。开头时我以为那些空贼会是反面角色的,然而整集看完,我只觉得那些空贼们都好单纯可爱。虽然没有钱,可他们仍然活得很开心。

而在电影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红猪说“不会飞的猪是没用的猪”。这句话再结合宫式动漫里必不可少的飞行题材,反映出作者真的是很爱天空及飞行。

实际上,对红猪这个主人公,我仍然不是很懂。有人说《红猪》这部作品是宫崎骏做给自己的动画,有人说他们从里面看出了中年人的酸涩。我觉得可能我还年轻,没有作者那样的经历和阅历,因而对里面反映出的一些太深刻的道理不是特别懂,也因此我想说《红猪》是要让人反复观赏的。

虽然我不太懂主题,但在《红猪》里,我最喜欢的是吉娜。相比其他宫式动漫里朴素的女性形象,我感叹,吉娜真的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并且她也勇敢坚强,非常有主见和才能,她是

所有飞行员心中的女神!她说自己结过三次婚,可她仍然显得那么圣洁美丽,我真的很敬佩她。而且,我想在宫崎骏所处的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应该还不是很高吧,更别说多次结婚的女人了。由此,我觉得也能看出作者对女性的尊重,而这点也是我非常宫崎骏先生和宫式动漫的原因。

5.浅析宫崎骏动画中的色彩运用 篇五

摘要:色彩是提高动画作品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动画作品在用来表达内容上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在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更是表现出了独特的魅力,研究色彩运用手段的同时也应当深入分析宫崎骏这位动画大师是如何通过色彩来体现更深层次的美学价值与人文意义,这对了解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自身的美术鉴赏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色彩运用;美学 一.色彩在宫崎骏动画作品结构中的运用

(一)通过色彩来强化背景的逼真性

所有的动画作品包括宫崎骏的动画作品都属于一种虚拟的艺术,宫崎骏的动画作品需要感染观众,这就需要尽量消除动画背景与观众对事物主观认识上的距离感。而色彩成为塑造背景真实性的必要因素,人们对真实生活与自然的认识取决于人们眼睛能够看到的光和色,色彩是重塑这种光和色的有力工具,宫崎骏不仅运用色彩来强化背景的逼真性,而且能够通过这些与现实人们主观认识接近的色彩来逐步带入更加具有想象力的空间,这也是宫崎骏动画作品既现实又具有很大想象空间与浪漫情节的原因。

宫崎骏的动画影片一直以画风唯美著称,他通过对色彩合理地运用来塑造的故事背景,会在不经意间给观众一些感动与一种久违的感觉。比如《龙猫》主要讲述了在都市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农村,以两个孩子的视角呈现出的富有想象力的世界。其中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田园风光:青蓝的天空中有大片的白云,金黄的阳光透过绿色的树叶照耀在乡间土黄色的小路上,每一个地方都有黄色的小花点缀着,水是透明灵动的 这些景色通过色彩的呈现符合观众对田园风光的认识,贴近观众的生活,而与现实不同的地方则在于动画中所塑造的事物更加纯洁,一尘不染,能够引起观众对田园的遐想与怀念

(二)通过色彩来渲染背景气氛

宫崎骏在动画作品特定的情节下运用很明显的大范围色彩来完成背景气氛的渲染,并以此来达到事件的说明以及主观思想意识的表达,同时这种突出的色彩会占据观众大部分视觉空间,从而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心理变化。《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用色彩来渲染气氛最突出的情节在于战争彻底爆发的晚上,随着马鲁克将窗户打开,画面色彩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黑色的导弹成批地落向地面,而后天空、墙壁、地面全部被红色覆盖,灰烬中都带着燃烧不完全的红色火焰,让观众体会到战争爆发的信号和危险的氛围,当哈尔把苏菲救回屋子后飞向黑红各半的天空,而城镇的景象则用像火烧云一样黑红相间的色彩来完成,体现了战争的波及面之广,结合随后地面上红色的火焰和黑色的浓烟成功地塑造出一片人间地狱的景象,给人一种压抑感以及对战争的厌恶情绪。

(三)用色彩以及色彩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

在宫崎骏动画作品中人物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在他至今为止的作品中,主人公是少女或少男,都具有形象单纯、品德高尚的特点,而在这些主人公的塑造中,色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色彩运用来刻画主人公的情绪变化或表情变化从而表现出赋予主人公的思想,在动画影片中不同的色彩能够代表主人公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千与千寻》中千寻衣着颜色的变化,开篇的千寻身着浅绿色的衣服,在进入油屋后换为了红色,表现出了千寻救出父母的斗志与决心。反面角色汤婆婆塑造的也具有明显的特点: 珠光宝气、紫色眼影,说明此人十分霸气凌人。宫崎骏在其动画作品中通过色彩的合理运用成功地刻画出了一系列经典的动画主人公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二.色彩在宫崎骏动画作品中表现人文思想的运用

(一)通过色彩运用突出反战思想

宫崎骏在动画创作当中赋予动画的主题思想与其生活年代与文化传统具有很大的关系,宫崎骏目睹了战争为日本人民带来的危害与灾难,从主观上形成了反战的思想。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和平的向往主要是通过多色彩的对比来完成的,在战争全面爆发的夜晚,象征邪恶力量的黑色炮弹让世界充满红色的战火,随着黑色的浓烟和如岩浆浇过的红色地面全部呈现出来,人间地狱般的场景让人发自内心地产生对战争的厌恶感。在哈尔的城堡房门的上方有一个四种颜色的转盘,而粉色转盘进入的世界则是与战争截然不同的场景,粉色是一种代表美好的颜色,这种色彩表现出的景象与用黑色红色为主色调表现的战争形成了较大的对比,这种对比能把观众情绪引导向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对,突出了宫崎骏在喜恶之间的取舍及其反战的思想。

(二)通过色彩运用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宫崎骏动画作品中,通过色彩运用来表现美好的自然事物使人们对纯净的自然充满向往,同样通过色彩运用来表现人们破坏自然平衡而引发的灾难来引起人们的反思。这一点在《风之谷》中展现得非常强烈,土地被黄色的沙地代替,树木也大片的呈现灰色,这些令人并不十分愉快的色彩形成了动画大部分的画面,而在娜乌西卡解救人们后,人们开始觉悟并有所行动,地上开始出现绿色的小树,库夏娜带领的那些代表破坏自然的力量的黑色飞机编队也满含惭愧地离开了娜乌西卡所居住的地方。宫崎骏的《风之谷》对色彩的运用与其他作品的区别明显的体现出他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在作品中描述人们开始为此行动的画面也体现了宫崎骏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仍旧保持了乐观与信心。

三.结语 在宫崎骏的动画中观众能明显地体会出宫崎骏的创作风格,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宫崎骏对色彩这一动画因素的合理运用。色彩在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具有塑造画面与表达思想的双重功能,宫崎骏对色彩的运用是提高其动画作品的一种有力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文化,其动画作品不仅带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引发观众的共鸣,同时也能够引导观众对理想社会 人与自然以及生命的思考与反省,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不仅是宫崎骏在创作中运用色彩的手段,还有他通过色彩所表达出的更深层次的人文思想。

参考文献: [1]《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风格》葛欣 [2]《论宫崎骏动画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李颖 [3]《动画大师宫崎骏》杨晓林

[4]《童真世界—关于动画片创作的一些认识》刘娴 [5]《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三期

6.宫崎骏动画片解析 篇六

——浅析宫崎骏的动画电影

文学院

文秘10班

林茜

1021110204 摘要:虽然长久以来,动画片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伴随着其低龄定位的固定印象常常被置于电影学术视角之外,但是,已经有许多动画电影大师打造的动画电影作品让我们看到,动画不仅是“给小孩看的”,它也是电影的艺术形式。在动漫产业大国日本,宫崎骏、押井守和大友克洋这“三大权威”所代表的深刻、人性化、富有哲思并激励感悟的动画电影作品以标杆的位置竖起日本动画电影的发展旗帜。其中,宫崎骏是动画电影制作杰出的大师。

关键词:宫崎骏

动画电影

艺术理念

人文思想

说起动画电影,近年来《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巨大成功掀起了我国动画电影的热潮。同时这也让更多国人产生一种“动画片就是给小孩子看的”认识。其实不然。虽然长久以来,动画片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伴随着其低龄定位的固定印象常常被置于电影学术视角之外,但是,已经有许多动画电影大师打造的动画电影作品让我们看到,动画不仅是“给小孩看的”,它也是电影的艺术。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就是代表。

10年前,宫崎骏以其作品动画长片《幽灵公主》打破动画界为儿童观众制作电视动画短片的时代,红遍亚洲电影院线;10年后,《千与千寻》以动画这一类型片形式史无前例地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项。这足以留给我们许多思考:显然动画片作为电影的特殊类型之一,看似单薄的画面、出自画笔或电脑软件的人物也能超出我们想象地成功承载导演试图传达的思想、成功传递人类特有的感情,动画电影在票房与艺术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并逐渐走出浅薄单纯的刻板印象,在审美与艺术价值上得到了承认。

从初中开始我变成了“动漫迷”,对日本动画有不少的了解。而让我觉得日本动漫与中国动漫最大不同的便是,他们的动漫面向的年龄层与我们的不同。中国的动漫面向几乎以低龄儿童为主,而日本动漫主要面向青少年以及成年人。日本动漫产业市场除了数量繁杂众多的印刷出版物,还包括动画电影、动画电视片和动画音像(录像带、DVD)与周边产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内产品内容无所不包,目前全日本有40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科幻、灵异、侦探、恋爱、格斗、人际关系、伦理批判、个人奋斗等各种题材与内容的动画产品每天在这些公司中生产出来,其中也不乏暴力、血腥、尚武、颓废、色情、肉体刺激等充满负面内容的动画作品。在这样一个庞大芜杂的环境内,靠观众以自身脆弱的感知与判断在消费中来辨别动画产品的良莠实在过于勉强,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宫崎骏、押井守和大友克洋这“三大权威”所代表的这部分深刻、人性化、富有哲思并激励感悟的动画电影作品才得以以标杆的位置竖起日本动画电影的发展旗帜。其中,宫崎骏是闻名世界的杰出动画大师。

宫崎骏(Miyazaki Hayao),知名日本动画导演、动画师及漫画家,1941年1月5日生于东京。他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宫崎在打破手冢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宫崎骏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他执导的电影获得许多不同的国际奖项。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从主题、画面、音乐、对话、思想、感情各方面都有深刻的表现,耐人寻味,他让我们看到了动画电影的艺术魅力。

1、绘画艺术与制作理念

日本动画作品中不乏华丽的作品,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这样的冲击对于宫崎骏动画电影给人的冲击,是极其浅薄的。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里总会有舒缓的蓝天,温和的海风,茂密的森林,绿色生生不息的原野。这些场景没有华丽、虚荣,更多的是朴实和景致的情调。还有那些陈旧的站台、老式火车、巴士车、古老的庭院、布满青苔的红色屋檐,光滑的青石路、烟囱、风车、小街、老房子、钟楼、教堂等等,表达了作为平凡的人内心不平凡的爱和包容。

在迪士尼的动画片全面导入电脑制作,3D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宫崎骏工作室依然坚持纯手工的动画制作,在现代化电影工业中依然使用手工作坊式生产。他曾在他撰写的书中说道“的确,这是个动画技术年代了,一切都可以靠科技来轻松完成,可我就是个不喜欢搭顺风船走路的人。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很简单的地方也一定喜欢取巧,画面的明暗,还是由人来控制的好” ①,并且指出“基本的绘画技术是动画制作者永远不能抛弃的”。

宫崎骏还原了动画电影本身,以最原始的“画”令人耳目一新,也让他在动画界独树一帜。从《天空之城》里的树荫,到《哈尔的移动城堡》里花与草的原野,到《悬崖上的金鱼姬》里变化莫测的海洋,宫崎骏一直以自然地美让我们沉醉。科技升级太快,而人心却没有升级,宫崎骏电影中那些平凡朴素的画面,温暖和谐的色调,美丽纯净的大自然与善良勇敢的人心,能触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动与温馨。

2、配乐艺术与纯美意境

有人说说电影是声音与影像的集合。动漫电影作为一门影视艺术,离不开声画统一的最高境界,作品中的音乐是构成动漫作品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配乐是他电影的另一大亮点,画面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更让他的电影给观众从视觉听觉到心灵融为一体的感受。

熟悉宫崎骏的人想必都清楚一个名字——久石让。有人说,宫崎骏让所有的人延续童年的梦想,而久石让令宫崎骏所有的梦想成真。久石让可以说是宫崎骏动画电影御用的配乐大师,与宫崎骏合作过《天空之城》、《龙猫》、《千与千寻》等多部作品。乐曲《天空之城》更是成为大家熟知的名曲。

久石让为宫崎骏作品作的音乐有明显的古典气息,大段大段的交响乐与美声,不仅不会使作品沉闷苍老,反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恰到好处的让宫崎骏的作品显得深沉而有内涵。《千与千寻》的主题曲《永远同在》便是很好的代表,优雅的女高音。古典的旋律,让我们沉浸在千寻的奇遇中沉浸在这部电影中,思绪万千。

同时,久石让的配乐没有世俗的气息,音符洁净,组合简洁,空灵的配乐给人一种“净化”的感觉,正是这一点完美的契合了宫崎骏的电影,让观众看到的是不惹世俗的纯净与美好。电影《天空之城》中用八音盒奏出主题曲《天空之城》的旋律,配合震撼人心的画面,给人一种天籁的感觉,远离世俗纷扰的纯净无暇的世界,像年幼的孩子清澈的心灵一般。也正是如此,“宫崎骏让所有的人延续童年的梦想,而久石让令宫崎骏所有的梦想成真”,实在是很恰和的一句话。

3、角色塑造艺术与情感艺术

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中看不到天赋异禀的美国式超级英雄,片中的主角都是凡人。其中大多是天真而善良的小女孩,如《风之谷》里的娜乌西卡,《天空之城》里的希达,《龙猫》里的小月和小梅,《魔女宅急便》里的小魔女琪琪、《千与千寻》里的千寻等等。这些角色都具有外表柔弱、胆怯但内心坚强、勇敢,夸张与虚幻并存,离奇又可爱至极。

严格来说他们根本不算英雄,他们只是通过战胜生活与心灵的挫折重新找到自信,帮助了身边的人也帮助了自己。正是因为如此导演在每部影片中并不仅是讲一个故事,而是将故事中每个角色的性格、心理细细铺陈开来,让观众目睹着身边的平凡人与普通孩子如何在成长的荆棘路中发生变化,找到自己的方向。“平民主角”源于社会文化性格对个人英雄的摒弃,给观众带来的是心灵的贴近与更多的自我感触。毫无疑问在观感撼动性冲击与心理抚慰式感触间,宫崎骏所选择的是后者。因此,宫崎骏电影给我们带来的冲击与抚慰是心灵上的,让我们看到最真实又最美的人心与人性。他的电影总会启发我们对自身的思考,大人在看他的电影时与小孩是不同的感受,会向往那一份纯真的童心与童年,会回望,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而这种失去与得到,该不该,或是值不值?

4、主题艺术与人文思想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不止给人以视觉听觉以及情感上的冲击与体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每一部动画片都有严肃的主题,关注环保、生态、人性等社会问题。具有浓厚的人文思想和理想,在每一部动画片都倾注了自己的感情,这是他的一贯的作风,他是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这应该也是他的作品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引起共鸣的原因之一。

从早期的作品《天空之城》中便可以发现这种思想。斯威伏特笔下那个laputa是一个有关于高科技的飞岛,是用来讽刺英国社会的无趣,而宫歧俊笔下的laputa却是龙卷风背后人类的心灵家园——树。还有默默守护的机器人。在laputa上,虽然有着极度发达的科技成就,却也就如此心甘情愿的还原着自然地本质,等着那些拼命发展的人们来发现。给我们一个疑问——科技发展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呢?而人类的本质,最终是要回归自然的。

而后的作品《千与千寻》更是他的这种思想很典型的代表,拿其中一个小片段来说。澡堂的客人之一,刚来之时满身污泥和垃圾,全身散发恶臭,澡堂以为他是腐烂神,命令小千和小玲用最脏的澡盆服侍他。然而在小千的辛苦清洗下,众人从他的身体来拉出许多的垃圾。清洗过后,众人这才发现原来他是河神,只是被人类所制造的垃圾所污染,产生垃圾瘤生病,才会发出剧恶臭味,变得恶心肮脏,被认为具有象征意义,表达了宫崎骏对当今环境污染的忧虑。宫崎骏曾表示说,他年轻时参与清理河道的活动,真的有从河床的淤泥中拉出一辆自行车的经历。宫崎骏新的生态观是一种全新的迥异于传统二元论式的生态观,这种新观点所强调的是 “包容和贯通性”②,是一种更和谐的生态观,其发展动向是朝着一个新的包含万物、普遍联系的自然的推进。宫崎骏站在理性角度对人与自然进行了合理思考,表达了对纯粹自然理论的解构。向那些对人类现代化进程持全盘否定态度的人给予了批判,更是对 “毁灭人类,成全自然”想法的幼稚性与非理性的嘲讽。③

在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影基本的艺术理念、艺术元素、艺术基本能力仍然是不会改变的,惟一改变的是手段和技术。动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其中的一支,用别具一格的手段和技术来表现电影的艺术魅力。作为动画电影大师,宫崎骏的一些独特的、个性的天赋是我们无法模仿的,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人与自然,人与生命、人与感情的思考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

①:(日)清井泛著《宫崎骏的暗号》,云南美术出版社。

7.宫崎骏动画片解析 篇七

一、“宫氏动画”的角色性格特点

在宫崎骏先生导演的动画角色中,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定是“善良”,其次就是“勇敢”。除此之外,还不难发现在主人翁身上时常体现的“美好”、“单纯”、“坚强”等性格品质。

在我们熟悉的动画电影《风之谷》中,著名女主角——娜乌西卡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代表。影片一开始,娜乌西卡对不小心踩到的虫子说“对不起”,她的“善良”就深深的打动着我们。在片子的高潮时,娜乌西卡勇敢的用血肉之躯迎上了失去理智的培吉特人的枪口,并在知道会被河水腐蚀的情况下,也依然义无反顾的拦在王虫的前面,以及她奋不顾身的挡在疯狂的王虫大军的时,无不充分体现出娜乌西卡的“勇敢”与“坚强”的美好品质。这也正是宫崎骏影片中常常出现的一句台词:“爱的力量”的充分体现——真正的“勇敢”是以“爱”为原动力的。虽然,娜乌西卡也曾因父亲被杀而心中充满仇恨,曾因内心的害怕和懊悔而脆弱的失声哭泣。而这正是宫崎骏这位一代大师的过人之处,他没有满足于单调的一味强调主角完美的光辉形象,而是让人物“人性化”,有着丰富的感情和完善的人格,而不是简单的,设计出来的为了拯救世界而生的,没有感情的机器和超人。这也正是我们国产动画片所缺少的。

此外,如《千与千寻》的千寻和小白龙,为了心中所爱,坚强勇敢的与恶势力作斗争,哪怕自己很渺小,很卑微。

还有,在我们喜爱的唯美的动画影片中,《哈尔的移动城堡》的哈尔和苏菲,无不有善良、勇敢的性格,为了自己心中所爱,牺牲了自己的美貌,青春,不停地战斗,让观众们感受到了爱的伟大力量。

二、反面角色的人物塑造

在宫崎骏的电影中,除了这些让人喜不胜收的主角之外,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所谓反面角色也都不同于我们的一贯对反派的理解与记忆。在宫崎骏的作品中,我们并没有发现并严格意义上的十恶不赦的反面角色,恰恰相反,有些“反面角色”甚至是值得我们去理解和尊敬的。

例如,《千与千寻》里的汤婆婆和无脸人,《哈尔的移动城堡》里的荒野女巫等,均不能简单的从表面上判断其好坏。例如,“无脸人”,在汤池里面他阴险暴虐,十恶不赦,生吞活人,在认为被千寻伤害之后歇斯底里的报复。而在被千寻带离了那个充满欲望与诱惑的汤池之后却变得老实,可爱,憨态可掬。无脸人——没有面目,没有声音,亦没有形体,他象征着空虚与寂寞,本无所谓好坏。他只是渴望求证自我的存在价值,渴望着被爱与被关怀的可怜人,最终在千寻的帮助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归宿。他是宫崎骏先生投入了很多关照与思考的角色,其中也蕴含了许多他对社会的思考。

三、宫崎骏的人文主义关怀

有意思的是,在宫氏动画中,不管《千与千寻》中的汤婆婆,《幽灵公主》中的黑帽子大人,还是《风之谷》中的库夏娜等,掌权者一律都是女性角色,这被认为是其“女权主义”思想的体现,也是宫崎骏对日本社会中重男轻女现象的反抗。在日本,这个重男轻女的地方,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更有意思的是,在年龄层次方面,宫氏动画中的主角往往是青少年儿童。为什么“龙猫”只有小月和小梅才可以看见?因为她们有着孩子纯真的眼睛,有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热爱,不像那些成人,被世俗蒙蔽了眼睛。

再如,《千与千寻》中的糊涂父母在被千寻从鬼门关拉回来之后却浑然不知,这是不是宫崎骏先生对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家长们的一点小小的讽刺与提醒呢?

同时,不难在宫崎骏作品里发现,他认为日本的教育体制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大人们总是把一切赌注和压力都压在孩子们的身上,而无视孩子们的天性,过早的将他们带入成人的世界,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需要什么,我们却没有真正关注过。

四、辩证的学习“宫氏动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宫崎骏塑造的人物性格具有“善良”,“勇敢”,“富有人性”等特点。而这些经典动画角色的的成功设计是基于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和个人责任感与使命感所致。推动我国动画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充分研究和挖掘宫崎骏作品中的动画角色性格的创作历程。

8.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叙事结构分析 篇八

一、自然主题影片的叙事结构:“触犯—灾难—救赎”

自然主题电影,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着力探讨的是人与自然如何才能和谐共处。《风之谷》《天空之城》《幽灵公主》三部影片讲述的是三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但隐藏在故事中的核心结构,却是极为相似的。影片情节的发展都是:野心勃勃的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蔑视和破坏自然,人类的恶劣行径即将酿成一场巨大的灾难,主人公用他们无私、善意、勇敢的举动平息了自然的愤怒、挽救了人类。换言之,宫崎骏的自然类主题电影都有着共同的深层结构:“触犯—灾难—救赎”。(见表1)

表1:自然主题影片的叙事结构

“触犯—灾难—救赎”这个结构实际上又可拆分为两个更具体的结构,即:“触犯者—触犯—引发灾难”和“拯救者—救赎—化解灾难”,前者隐含着宫崎骏对现代文明的质疑、对人类命运的担忧,而后者则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对人类未来的希望。此外,在宫崎骏的自然主题类影片中,触犯者(《风之谷》中的培吉特人、多鲁美奇亚人,《天空之城》中的穆斯卡、《幽灵公主》中的黑帽大人)都具有野心勃勃、崇尚武力的性格特征;而拯救者(《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天空之城》中的希达与巴鲁、《幽灵公主》中的阿席达卡)则都有着善良、无私、博爱的性格特征;触犯者伤害自然,带来灾难;而拯救者爱护自然、化解灾难。(见表2)

表2:

通过对这一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人类的野心、贪婪、尚武只会引发灾难;而人类的善良、无私、博爱却能化解灾难;蔑视自然、伤害自然的行为只会引起自然的愤怒,最终将会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而善待自然、爱护自然者却会得到自然的尊重和爱护。因此,宫崎骏自然主题影片中的“触犯—灾难—救赎”的结构,给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敲响了警钟,提醒人类善待自然、爱护自然。

为更清晰、更深入地剖析宫崎骏自然主题影片,下面试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来对《风之谷》与《幽灵公主》这两部作品中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关系进行分析。

“符号矩阵”是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家格雷马斯在分析语言结构关系时所创建的,它源于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中命题与反命题的诠释,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提出了解释文学作品的矩阵模式。[1]格雷马斯受索绪尔与雅各布逊关于语言二元对立的基本结构研究的影响,认为人们所接触的“意义”,产生于“语义素”单位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分两组:实体与实体的对立面、实体与对实体的否定。在此基础上,格雷马斯进一步提出了解释文学作品的矩阵模式,即设立一项为S1,它的对立项是S2,在此之外,还有与S1矛盾但并不一定对立的非S1(用S1 表示),又有与S2的矛盾但并不一定对立的非S2(用S2 表示)。由此组成一个矩形图,它被看成是一切意义的基本细胞。如图1:

图1 格雷马斯符号矩阵[2]

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对《风之谷》和《幽灵公主》进行分析,设人类为S1,与人类相对的自然为S2,那么可以得出如下矩阵:(见图2和图3)

图2 《风之谷》符号矩阵

图3 《幽灵公主》符号矩阵

依据以上两个矩阵,《风之谷》与《幽灵公主》中的动画形象可以分为四类:

(一)S2+(自然、非人)

这一类主要是自然中的动物们,它们代表的是自然的利益,仇恨人类,为了保护自然而不惜攻击人类,《风之谷》中的王虫、《幽灵公主》中的神兽们都属于这一类。在宫崎骏的影片中,这些生灵们对人类的仇恨往往是由人类自身造成的。《风之谷》中的王虫有着蓝色的眼睛,只有当它们被人类激怒时,眼睛才会由蓝变红,才会攻击人类;《幽灵公主》中的猩猩、猪神、犬神族之所以仇恨人类,是因为人类破坏森林、伤害动物。宫崎骏借这类仇恨人类的动物说明,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都是由于人类自身造成的,“人类之所以和动物的关系形同水火,势不两立,其根本的原因是人类在求得生存的过程中深深地伤害了大自然,对动物的生存构成了威胁……无论怎样,在宫崎骏看来,首要的过错是人类,而动物仇恨人类,则是被动的,无奈的,也是应该的”[3]。

《风之谷》中的巨神兵、《幽灵公主中》的邪魔都属于非自然和非人的综合,它们既非人类,也非自然中的动物,他们既破坏自然,也伤害人类。它们的出现,是人类科技发展和崇尚武力的结果。《风之谷》中的巨神兵,是千年之前的人类在科技高度发达时期制造出的一种有终极破坏力量和高度智能的人造生物,它们曾经在“七日之火”中烧光了全世界,使得生灵涂炭,人类文明也被“七日之火”焚于一旦;《幽灵公主》中的邪魔是被人类用铁弹打死的野兽变化而成的,这些野兽中弹后带着对人类的愤恨痛苦地死去,在死后化为邪魔,邪魔所到之处草木皆毁,被邪魔诅咒的人要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宫崎骏通过对这一类非自然非人类、却有着强大破坏力量的东西来警醒世人:武器、高科技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一味地追求科技的发展、藐视自然的力量,只能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三)S1+(人、非自然)

《风之谷》中想要烧光腐海的多鲁美奇亚人、以小王虫为诱饵的倍贝特人,《幽灵公主》中杀死拿各神、射下山兽神头颅的黑帽大人,都属于人和非自然的综合。他们充满欲望,想用武力征服自然,往往只站在人类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在他们眼中,人类是主体,自然是客体,自然应该服务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旦自然阻碍了人类的发展,人类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毁坏任何自然存在物。他们的价值观实际上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是一切价值的尺度,自然及其存在物不具有内在价值而只具有工具价值,因此,人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也应当是人的利益”。[4]这类动画形象在伤害自然的同时,也给人类引来了灾害。

以上三种类型的形象,或是保护自然、伤害人类,或是既破坏自然又伤害人类,或是为人类的利益伤害自然。这显然不是宫崎骏理想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怎样才能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呢?宫崎骏把希望寄托在第四类形象中。

(四)S1+S2(人、自然)

《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和《幽灵公主》中的阿席达卡正是宫崎骏赞同的形象,他们身为人类,善待自然。娜乌西卡珍惜人类生命,不止一次将人从王虫手中救出,先是解救了犹巴,其次是贝吉特少年阿斯贝鲁,再次是多鲁美吉亚国女皇库夏娜,最后用生命平息了王虫的愤怒、拯救了风之谷里所有的人;她也从不伤害动物,总是试着用心去与动物沟通,甚至对体型巨大、令人害怕的王虫,她也总称它们为“乖孩子”。阿席达卡亦是如此,他救过人类的性命,同时也不同意人类砍伐森林、杀死神兽的做法,他总在试图避免人与神兽们的战斗、努力调和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娜乌西卡与阿席达卡是理想的形象,他们把人类看成是生态整体中的一部分,善于从整体的角度来看问题。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如果说后殖民主义的作品和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反对白人中心主义,女权主义作品和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反男性中心主义,那么生态文学、生态电影及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5]从以上对两个矩阵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宫崎骏的电影表现出是一种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以整个生态作为中心、突出生态整体利益的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正是这样一种“生态中心主义”的观念使宫崎骏动画电影与一般的商业性动漫作品相比,多了一份对生态环境的忧虑和关注,多了一份对人类文明的反思和叩问,从而使得宫崎骏的动画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宫崎骏自然主题影片暗含的“触犯—灾难—救赎”的情节结构和“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使影片更好地展示了创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不仅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而且对主题意蕴的展开与揭示更具重要的作用。

二、成长主题影片的叙事结构:“离开—考验—回归”

《龙猫》《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都属于成长主题影片,这类影片关注人的成长,主要强调的是主人公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如同自然主题影片一样,这类影片也有着相对恒定的结构,即“离开—考验—回归”。

(一)离开阶段

在成长主题影片中,主人公往往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独立地生活。《魔女宅急便》中,小魔女琪琪在13岁时就要离开父母,找一个陌生的城市独自修行;《千与千寻》中,10岁的千寻不仅要独自在一个陌生的神魔世界里努力工作,还要承担起拯救父母的责任;《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苏菲被荒野女巫变成了老太婆,不得不离开了自己的帽店,在移动城堡中和哈尔一起生活;《悬崖上的金鱼姬》中,波妞也离开了她的父母和海洋的家,独自来到了人类世界,片中的五岁小男孩宗介则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和波妞两人乘坐着小船,在洪水过后的城市里寻找着理莎。

(二)考验阶段

在宫崎骏成长主题影片中,主人公往往要在父母不在身边时,接受生活的考验,独立地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挫折。《魔女宅急便》中的琪琪为了能在城市生存下来,以送快递谋生。虽然她会飞行,但在送快递的过程中也遇到许多困难:有时是货物在中途遗失,不得不费心思去找回;有时在送快递时遇上暴雨,被淋得浑身湿透。而影片中琪琪遇到最大的困难是:生活中的孤单感、失落感使得她的法力忽然消失了,她失去了飞行的能力、听不懂黑猫的语言,连快递的工作也无法继续下去了。《千与千寻》中的千寻为了能在神魔世界里生存下去而辛勤地工作。她要为污浊不堪、臭气熏天的河神洗澡;她必须独自面对人人害怕的无面人;为了救白龙,她得乘坐电车去陌生的地方找钱婆婆。《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苏菲担当起了拯救哈尔的责任,与哈尔一起出生入死。《悬崖上的金鱼姬》中的宗介必须在接受了波妞父母的考验之后,才能使波妞真正变成小女孩留在人间。然而正是在这些困难与考验之中,故事中的主人公渐渐成长起来,琪琪一步一步克服了内心的自卑,最终她敞开了心扉,拥有了朋友,也获得了这个城市对她的认同。千寻从一个懒散、软弱、娇气、孤僻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勇敢、独立、坚强、真诚的千寻。苏菲最终也学会正视自我,不再自卑。而宗介则在考验中变得更加勇敢、更有责任心。

(三)回归阶段

在经历了离开阶段、考验阶段之后,故事中的主人公最后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世界。琪琪最终又恢复了她的魔法,继续着魔女的修行;千寻最终救出了她的父母,重新回到了人类的世界;苏菲,拯救了哈尔和卡西法,重新恢复了年青的容颜;宗介通过了考验,和波妞一起回到了人类世界。

由此可见,宫崎骏的成长类主题影片中都有着“离开—考验—回归”结构。这一结构能更好地烘托影片的主题,也体现了宫崎骏对成长问题的思索。宫崎骏曾说过:“我想做的东西就是面向孩子们猛然棒喝‘你就要被你父母吞噬掉了’,也就是从双亲那儿独立出来。”[6]在宫崎骏看来,孩子只有离开了父母的保护,才能真正的成长。所以,他总是让影片中的主人公离开父母,独立地去经历一些事情,独立地去思索人生。成长如蛹化蝶,在变成美丽的蝴蝶之前必要经历漫漫黑暗,无论是琪琪还是千寻,她们都在困难中渐渐长大,在挫折不断地认识和完善自我。当考验结束,她们再次回到原来的生活中,这时的她们已经变得成熟。“离开—考验—回归”的结构,也就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心灵历程。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宫崎骏影片虽然故事的内容、时代背景都大相径庭,但两类主题的影片都有着各自恒定的情节结构,其结构往往非常契合影片内容,能更好地烘托主题,突出人物性格,因而能使影片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3.

[2](法)格雷马斯.论意义(上册)[M].吴泓缈,冯学俊,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41.

[3][5]杨晓林.论宫崎骏的生态观和人文困惑[J].电影评介,2006(9):33,34.

[4]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1.

9.宫崎骏动画片解析 篇九

——久石让动画电影音乐赏析

有人说宫崎骏的成功,是因为有了久石让的音乐;就如同周星驰魅力后有石斑瑜的配音一样。其实,很难说是久石让选择了宫崎骏,还是宫崎骏造就了久石让。总之,这两个人的结合不得不说是日本动画电影界一个深远的影响。

我很爱看动漫,特别是宫崎骏的作品,不仅是因为其影片精彩的情节,梦幻瑰丽的画风,还有每部电影中的音乐总能带给我无限的喜悦与感动。

比如宫崎骏和久石让合作的第一部影片《风之谷》,这应该算是让“久石让”这个名字响彻世界的第一声吧。当时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特别喜欢娜乌西卡被解救,包裹在虫王金黄色触须里的这个片段,梦一般迷离。结合着久石让为其配的《娜乌西卡的安魂曲》中由小女孩哼唱的中的《远去的日子》这部分,让我以为这是虫王的声音,大自然的音乐,孩童般可爱,纯洁,善良,更烘托出了人与大自然和谐,战争结束时的那份欢悦,也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我似乎感受到了一轮新日闪耀着升起。娜乌西卡是整部动画的灵魂人物,她的情绪她的想法以及她的情感都是由这些音乐表现出来的。她是希望与勇敢的化身,善于用心去捕捉心灵的歌声,在人类与虫族之间架起心的桥梁,而久石让的音乐却架起了人与人心灵间的桥梁。创造音乐,用音乐去倾诉,用音乐去沟通,这便是久石让的音乐触动人心,震撼人的情绪厉害之处。

久石让创作的另一首曲子《the girl who fell from the sky》以让人落泪的优美曲调和动人心弦的美妙音律闻名世界,《天空之城》这部动漫大片都成为其代名词,它忧伤地流淌在喧闹的手机铃声里,空灵孤清的音乐盒里,浮躁却渴望平静的人们的心里。每一次听到它时,不管是在人流浮动的饰品店拨弄着音乐盒,还是夜晚时分走在稀稀落落人流的小道上听着校园广播,都会觉得它本身即具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凄美。在茫茫人海中,在颠沛旅途中,在夜深人静时,甚至在鼎沸的街市,当耳边响起它清脆的旋律,心是静的,少了纷争与烦躁,只剩下满心的宁静与祥和,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纯洁无瑕。当然还是在看这部动漫时感触最深的,听着这样纯美的音乐,会完全忘了这仅仅只是一部电影。曾一度陶醉在音乐的氛围之中,它的确具有能够撩拨起心中久已尘封的魔力。一个人在深夜听着这样的音乐,似乎回到了那个神话科幻的世界,在那片蔚蓝天空中,慢慢走进了自己的抒情空间。

宫崎骏所有的动画作品中,我还是最喜欢充满奇幻色彩的《千与千寻》,这部片子看了不下5遍。每次观赏每次都似在经历了一次冒险,都似在重新认识自己,找寻自己,询问自己是否迷失了。

千寻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辗转里,见证着身边的一幕幕失落的影像。她与我们都在不断攀爬的人生旅途中被世界所遗忘,丢掉了记忆,丢掉了姓名,忘记了回家的路。

第一次看这部影片的时候,也是第一次认识宫崎骏,那是在初中暑假一次意外地观看电视中,那时候只觉得这部仅仅是关于千寻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神奇经验。第二次观看是在高中了吧,我看到了人类的迷失和大自然的矛盾,那时候似乎很喜欢关于“在追寻中迷失自我,忘记回家的路”这样的题材,感慨颇多,深深地爱上这部动画片,爱上宫崎骏动画。大学里一次又一次在开心或失落或无聊的时候,搬出这部影片来安慰,放松自己。人类在苦苦追寻生存出路的时候,却都无不意外地迷失在歧途,开始在精神流失的过程里丧失希望。要寻找回真正的自我,做最后的救赎,只能寄希望于千寻那样纯洁而无邪的童心。纷争,欺骗,贪婪,懒惰,利用,自私,虚伪„„成人世界里的一切丑陋的侧面,都在孩子那洁净的心灵面前黯然失色。自己有这么多感想不仅仅是动画情节的共鸣吧,其中的背景音乐也很好地带我进入了那个亦忧亦喜的情境,融入,感染。

一部好电影的配乐,必定是与电影的诉求和所要表达的主题相互契合。只有当音乐与电影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承现出共同的主题时,才会长让心里的某个情绪,某个思想产生共振。配乐就是这样可以给电影赋予灵魂,它们总是有这样一股吸引力,能演奏出人们心灵深处的呼唤,释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而久石让不仅仅只与这部宫崎骏的影片配合得相当精致,这可能是因为久石让和他的音乐一样“充满童心,又能阐释哲理”。

《千与千寻》的音乐与画面,就象是一个人完整的一生,辗转来去,一点一点地寻回我们曾经失落的东西。久石让的音乐在淡淡的忧伤中充满关怀,温暖,人性,如春风轻柔地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痕。另外,其音乐元素也十分丰富,对古典音乐的追求更加鲜明,表现手法也非常老练,显示了久石让扎实精致的一贯风格,也展现出久石让以简单琴音捕捉复杂情感的独到功力。优雅而美丽的琴音里不时伴随着剧情坠入调皮、可爱、奇趣、踌躇、犹疑、不安、感伤的思绪而辗转起伏,并无时无刻不与掌握惊险奇异冒险历程的管弦乐交互融合。

《无脸男》这是专门为影片中一个神秘的配角无脸男量身定制的音乐,他是一个非常寂寞、孤独的原始精灵,内心单纯、简单,就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无脸男在得不到小千的友谊,开始大吃大喝甚至吞噬他人的时候,整个音乐也慢慢的给人一种厚重感,直至转变成怪异的狂想曲。最终在千寻的帮助下,无脸男吐光了自己所有的“欲望”,又变回了原来的模样。

随后影片中我最爱的曲子之一《第六站台》一点一点地慢慢响起,优美舒缓,钢琴奏出的忧郁气氛的主题,通过管弦乐队模糊轻盈的渲染,立刻弥漫一片,将人带入遐想梦幻的沉思中。有一些疲倦的、像是要步入黄昏的太阳,映衬在没过铁轨的水面上,远远地驶来一列两节的火车。千寻乘坐的列车在蓝色的大海中驶过,踏上旅程,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千寻望着窗外的景象,陷入了浓浓乡愁之中。车内回响着钢琴变奏曲《海》,有种凄美的孤寂感,音乐将画面的气氛烘托到极致,思念,迷茫,惆怅,充满诗意。当列车慢慢离开沼原,天色变暗,车内灰暗的灯光下,与无面男毫无对话的坐着,千寻望着前方,目光无比坚定,给人明确的真实之感。脑子里回想起锅炉爷爷对小玲所说的“这是爱啊”,才反应过来她的成长,她的勇敢,一系列莫名的难过感伤由然而生。也许为她在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道路上一个人坚强,孤单地成长而感到心疼,同时却又欣慰着。

影片中我最喜欢,让我最感动的一幕是千寻帮白龙想起了他被夺走的名字的时候,两个人喜极而泣,相视而笑,手牵着手飘在空中,飞向来的地方„„每当看到千寻对白龙说:“那条河叫琥珀川„„”,同时伴随着《重新开始》这曲子的时候,我总是呆滞着,脑子一塌糊涂:迷失得太久,终于找会自我的激动;漂流迷路于异乡,终于找到回家的路的开心,难过,感动等等复杂的情绪微妙着,绪绪袭来。一切即将重新开始,一切即将回归。

影片结尾响起的依旧是开头那首《那个夏天》,而在这里,它却换了另一个名字《归日》。突然来到这个世界,虽然这里是一个充满欲望的城镇,里面的人们多是势利小气的,但却不乏心地善良的好人,像白龙,小玲,锅炉爷爷和钱婆婆。在这个夏天发生的故事,充满刺激又伴随温馨,是现实社会所不可能存在的。现在的千寻找回了自己最重要的父母,成功地蜕变,她学会了坚强。同样的曲调说明千寻同样在回忆以前,然而不同的是,现在的她对未来已经不再迷茫。穿过隧道之后他们便完全脱离了那个世界,这个好似一场梦的世界,千寻知道它是真实存在的,正如最后转身的一刹那发光的头绳一样,真实的存在。

10.宫崎骏动画片解析 篇十

宫崎骏的大爱来自对自然以及天地万物的爱无疑。自然界就像是巨大的神灵,包容着人类的娇惯。总是在不知名的地方,自然冥冥之中主宰了一切的命运,权衡着宇宙万物,赐予获夺走生命。于是在宫崎骏的眼里,一切自然的力量都是崇高的,人类只是小小的一类,并不是主宰。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奇异的植物和动物,就好象是我们生命里的一部分。《龙猫》中的小姐妹,坚信着巨大的樟树里住着森林的主人,并且在与它不期而遇的时候,惊喜却不诧异,就像是遇见了一位老朋友一样。因为在她们心中龙猫一直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永远在某个地方与我们不期而遇。其实在宫崎骏的片子里,每个美好的人都是这样,心中相信和包容着一切神秘的力量,就算再艰苦,也无法放弃这些与常人世界不同的希望,那是对美好世界以及宇宙的崇尚。而这些人,所做之事便无异于去爱护宇宙,爱护这个世界,超出国界民族的爱。或者阻止战争,或者维护自然,或者教会人们如何去爱。此大爱也。

《千与千寻》里河神拖着肮脏的身子闯入时候,一场活生生的讽刺已经开始。各路神明都以为腐烂神来临,仓皇逃走。小千寻在为它洗身子的时候,拔出来的全是人类的垃圾。然而宫崎骏总是给人们希望,人类终究会为自己的错误自责,到最后还自然原本清洁的也还是人类自己,于是千寻清洁了肮脏的河神,娜乌西卡拯救了快要灭亡的人类和自然,憎恨人类的幽灵公主最终明白自己也是人类„„虽然是幻想中的世界,可是宫崎骏依然明白什么是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能做的,只有唤醒罪恶的人类,于是才有这么多美好的主人公,代表着人类心灵深处的美好,带着宇宙间的大爱,来拯救我们自己。于是他们才完美的如此让人心碎。

于是我只有在看宫的动画片的时候,才真正能感觉到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大家互相依靠着,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别。就像看《哆啦A梦.绿巨人》的时候,大雄最后明白的,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互相有爱,彼此相爱,彼此依靠,正是因为这种爱,宇宙才能持续下去。人类虽然可恶,但是只要醒悟过来,及时补救,一切错误就都可以原谅。苏菲原谅了施予她魔法的荒野女巫,因为“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这就是“爱”与“美”能化解一切的力量。

宫崎骏片子里更不可少的就是爱情。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而宫的爱情,是典型的日本式纯爱。

举一件事就会明白。在《未来少年柯南》里,有这么一个场景,柯南和他的小女朋友拉娜爬上树上小屋时,拉娜先上去,在她的下方柯南一边探头看着一边向上爬。大冢康生与宫崎骏有了一点小分歧: “宫崎,这个有点麻烦啊。因为拉娜穿着裙子,肯定会被人看到内裤的。让柯南先爬上去吧。” “大冢你太色情了!太色情了!要是拉娜踩空了掉下来怎么办?不论何时都要保护着拉娜,这才是柯南啊。” “嗯,那可以在上面拉她一下什么的„„”

“你可以画画看啊,那样会变得很奇怪,是很难画的动作„„”

“是这样啊,那么,不要让他直直地看着上面,看着旁边向上爬呢„„” “那样也不行。太不自然了,要是拉娜掉下来怎么办!” “嗯,那好吧。”

这样有趣的对话,大冢回忆起来的时候都叹道:“宫崎心中柯南对拉娜的心思,超越了我这个俗人的想象。看着宫崎那充满自信的眼神,我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相当色情的中年大叔。”

宫崎骏的爱情是不掺杂任何成分的爱情。因为总是有人说,日本人的爱情比较变态,像《金鱼姬》里那么小的孩子就有了爱情。还有看其他的片子比如《狼与羊》的时候,有人说这种友情不正常,像是情侣私奔。我想,这样的思想也无异于大冢所说的“中年大叔”。日本人看问题比较纯粹,就想宫崎骏那样,只从单纯的爱情考虑,虽然不像在现实中,可是,试问心底,每个人心中不都装着这样纯洁的爱情么?他只是将这些放大了。小孩子唯一懂得的承诺就是,小男孩可以保护小女孩,如果是爱情,这就够了。看宫的爱情,谁又不会从心底发出对内心深处那些纯洁的无染的爱情的共鸣呢?这就是日式的纯爱,是爱情,却凌驾与爱情之上,成为美好的象征。阿希达卡在明媚的月夜注视着沉睡的珊,让人感动的心碎,米良美的歌声像是从遥远的地方穿透,像月光一样洒在所有人的心里,刺痛了我们心中的的爱情,最后那句“真正懂得真心的,只有幽灵们”,将我们鄙夷粗俗的爱情观清洗的一无是处。爱情,也许就是简单的注视,而幽灵,也许就是撕下现实面纱的我们,就像沐着月光的小木灵,就像生存在人类以外的珊。总之,剥去一切浮华外壳的心灵,哪怕仅仅是一句“我要保护你”,也足以让爱情天长地久。

11.浅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线与色 篇十一

动画自诞生以来,伴随着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早期的二维平面动画发展到今天的三维立体动画 。但是无论是二维平面动画还是三维立体动画,画面在动画电影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画面仍然是动画电影艺术形式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而线条和色彩又是绘画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元素。尤其是二维平面动画,更是强调张力十足的线条和丰富明快的色彩,也正因为如此,二维平面动画对于创作者的绘画功底和造型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

在东西方的造型艺术中,因为各自文化的不同,对于造型艺术的两大重要元素——线条和色彩,也有着迥异的理解。东方造型艺术中的绘画艺术更加强调线的元素,强调线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表现力。而西方造型艺术中的绘画艺术更加注重的是色彩带来的变化莫测的展现力。善长学习和吸收的日本民族,在绘画艺术中传承并兼收了东方线的魅力与西方色彩的特色,并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形成了日本民族绘画艺术的特色。

在日本民族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宫崎骏,他将东方的线条与西方的色彩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描绘了诗一般的画面,以此创造了只属于宫崎骏特色的动画电影世界,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奇异梦幻世界的大门。

一、亦真亦幻的动画背景

绘画之于动画电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绘画而言,宫崎骏不是一位在绘画上的革新画师,他只不过是用古老的技术来表达现代的动画大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他的特色所在。宫崎骏一直坚持手工绘画,这种手工绘画使得他的画面具有一种难以言传、自然天成、亦幻亦真、神奇美妙的境界。他的画面既有东方传统绘画的诗意唯美,也有西方传统绘画的写实逼真。在他的画面中,不仅体现了其出人意表而又合乎规范的高超的绘画能力,而且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

在宫崎骏以西方为背景的众多动画电影中,其背景来源于宫崎骏长期在欧洲写生的积累:《红猪》的故事发生在美丽的意大利亚得里亚海,《魔女宅急便》中的欧洲小镇,来源于瑞典哥特兰岛的维斯比和斯德哥尔摩,《天空之城》则具有英国威尔士煤矿的影子,《哈尔的移动城堡》是欧洲小镇的集结。在他的动画电影中,宫崎骏为我们描绘出如西方油画一般的美丽的风景:“海边的欧洲小镇,拾级而上的古老教堂,陈旧却干净的雕花窗框,布满青苔的红色屋檐,光滑的青石路,洒满树阴的乡问小道,生生不息的绿色原野,洁白的云彩,温和的海风,表达了每一个普通人内心不平儿的爱、包容和智慧。”[2]而在宫崎骏以东方为背景的动画电影中,其背景来源于日本的田园风光,如《龙猫》中的美丽的乡村田野,《幽灵公主》中的广袤神秘的森林。

但是无论是东方的田园风光还是欧洲的美丽的小镇,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画面都具有诗意性和精致性,然而这些如诗的画面都是由细腻流畅的线条描绘,合理的光线运用,和刻意而完美的色彩搭配共同完成的。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讲究西方色彩的科学性,在色彩变换上注重主观性的感受,主要以青、蓝、绿为色彩的基调,运用这三种色彩基调再现了自然和植物的原色。在他的画面中色调单纯却不单一,许多色彩的微差耐得住咀嚼和品味,具有浓郁的诗意的意味。他借鉴了西方油画中逼真写实性的特点,但是色彩上又不采用西方油画中油彩的厚与浓,而是在色彩中调和了水的纯净清澈,赋予色彩滋润感。整个画面看上去轻快、明亮、清新。这样,画面中的景物经过宫崎骏心灵的筛选,变得概括而理想化,使得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画面即具有细致精细的真实地描绘也具有飘逸灵动性的非真实的时空再现,仿佛自然就在我们身边,而似乎我们又如同在梦境中一般,达到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效果。

在这些如诗如画的背景中,宫崎骏却驾奴着操作自如、富于变化、蕴含活力的线条,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人物的特质,并通过柔而不弱、富有韵律感的线传达出难以言传的人物的神韵,每一次笔触的运用都包含着宫崎骏的思想和情感,也是宫崎骏人格、道德、精神力量的体现。这种诗意化的东方线条为他的如诗如画的背景注入了充沛的情感,使得他的画面既具有生活的亲和力又具有自然的灵性。

通过东方的线的流畅、圆润、柔和以及西方绘画中的色彩的明暗、对比、调和,宫崎骏的画面犹如生活一样真实而亲切,又似梦中一样美丽,他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的统一建构在自己的动画王国之中。以《悬崖上的金鱼姬》为例,这部动画电影以水彩画为主,自然色彩是一种生命的记录,宫崎骏以蓝色为基调,把不同时间的大海的不同色彩之间细微的变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色彩的明暗对比中,将海洋的魅力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梦似幻。简单的几笔线条勾勒出主人公波妞,传达出人物纯真、善良、活泼的性格特征。

二、《千与千寻》——东西艺术的完美结合

宫崎骏是个动画诗人,是用画面写诗的人。在宫崎骏的艺术王国中,他熟练的驾驽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线,勾勒人物的形象,他通过线传达出他对人物的主观的意蕴。通过富于变化的色彩,将自然融入到自己的动画电影中,制造了亦真亦幻的动画电影背景。同时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还融入了东西方不同的艺术形式,其中《千与千寻》是宫崎骏动画电影中最富有这种特色的一部动画电影。

在《千与千寻》中,宫崎骏营造了一个古老的东方油屋,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片中的背景正是近现代日本的典型写照——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这是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一面不断地吸收西洋文化,向近代化迈进,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本国最具有传统意义的古典特色,于是便有了《千与千寻》里的东西文化大融合。”[3]

《千与千寻》的画面制作极其精良,他用深厚的绘画功底展现了这个奇异的世界。这是一个融合着东西方建筑艺术的世界:富丽堂皇的主楼,客房的日式门上绘有日本江户时期的浮世绘。以各种花卉和流云为主体,简单几笔勾勒出花卉的外在轮廓,行云流水般的线条传达出花卉的内在神韵:牡丹的雍容华贵、鸢尾花的优美淡雅。流云的造型借鉴了中国敦煌壁画中流云的特质,以线的流畅圆润,表现出云朵的飘逸,配以真实华丽的色彩,颇具装饰画的风采。古老的日式建筑,颇具唐朝风味,画面细腻且层次丰富,以色彩的明暗、对比变化绘制了建筑物体的真实质感,给人以美仑美奂的视觉盛宴。

油屋的主楼底层是东方建筑艺术的展现,但是在油屋的顶楼,则是西方建筑和绘画艺术的再现。每一帧动画都如同一幅油画,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日本民族向西方学习的影子。整个顶楼体现了西方巴洛克艺术的装饰风格,宫崎骏用巴罗克艺术风格展现了汤婆婆住所的富丽堂皇、宏大气势,繁复奢华的特点。同时在画面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俄罗斯风格的茶具、波斯花纹的地毯。这无疑体现了汤婆婆追求物质享乐的本性,颇具有日本在向西方学习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日本人所体现出的享乐主义倾向。

影片的整个画面,不仅在绘画技巧上将东方的线和西方色的和谐的结合在一起,而且将东方与西方各自建筑艺术的特点融于影片中,再现了日本民族绘画融合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特色。

作为一位东方艺术家,作为二维动画的执著追求者,宫崎骏一直坚持着亲自手工绘画。对于宫崎骏来说,在他自己建构的动画王国中,每一帧画都寄予着他为之付出一生的动画事业的深情。宫崎骏一直坚持的手工画法也让这些画面带上了难以言传的艺术魅力。宫崎骏向来提倡以纯手工的二维动画来讲述故事,“的确,一切都可以靠科技来轻松完成,可我就是个不喜欢搭顺风船走路的人……画面,还是出入来控制的好”。[4]对于绘画艺术来说,用手工绘画本身就附带着绘画者的感情,每一条线和每一种色彩都包含着绘画者对于世界的独特理解。

宫崎骏就是这样,在三维动画开始盛行的时代,依旧坚持这手工绘图,因为唯有透过亲笔描绘才能呈现出宫崎骏自己对自然的认识,才能制作出具有意味性的和强烈人文关怀的动画电影。宫崎骏不是一个绘画艺术律条与围栏的僭越者,而是一个尾随拓荒者与其后辛勤工作而有所成者。他是一个艺术领域上的折中主义者,他将东方艺术中线的魅力与西方艺术中色彩的特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构筑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动画电影。

[1]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226.

[2]沈黎晖、尹丽川.宫崎骏的感官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24.

[3]秦刚主编.感受宫崎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56.

【宫崎骏动画片解析】推荐阅读:

宫崎骏经典台词06-08

宫崎骏的转折09-16

上一篇:市场销售经理、代表岗位职责下一篇:电工试题有答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