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人物分析

2024-08-12

《西游记》人物分析(共12篇)

1.《西游记》人物分析 篇一

《西游记》人物分析

沽源县第五小学

冯国英

1.如来佛祖: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色彩。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为钱财所迷,可他竟然默许手下人阿傩、伽叶二尊者向唐僧索取贿赂,唐僧无钱财,就传了他一些无字经书,后来唐僧发现是无字经书,孙悟空状告如来。唐僧把唐王李世民给他的化斋紫金钵盂给了二尊者,才传了他有字真经。他象征封建皇帝,孙悟空不听他话,就把猴子压在五行山下,一压就是五百年,他的二徒弟金蝉子(唐僧)不听他话,就把他贬下界,让他从小拜佛,长大后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再向他求取真经。牛魔王不听他话,就把牛魔王治于死地。封建皇帝的皇宫内院的人,那个不是穿得绫罗绸缎,吃的山珍海味,享尽荣华富贵。这不正是西方的极乐世界吗?封建皇帝也不正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吗?”

2.玉皇大帝:他昏聩无能,统治的天宫腐败堕落,任其手下虎作非为。尤其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精和他的仙童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下界作怪,残害生灵。而把个贤才孙悟空却让他去当不入流的马夫。他不也象征着封建州府(现在省级最高官员)的官员吗?任用一些溜须拍马不说真话的所为的“贤才”,让人们怨声载道。凤仙郡君王得罪他,却让全城百姓一块受牵连,真乃是非不分,庸才也。二郎是他的亲外甥,只因玉帝的妹妹玉华仙子(二郎母亲)与凡人相爱,丢了他皇家的脸,就从不重用,这样的小人当皇帝,他手下的官员能学好吗?和人间一样的腐败。

3.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只因他不安心听如来讲经,故被如来贬下界,让他终身拜佛。他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仪,迂腐顽固,是非不分。孙悟空对他忠心耿耿,可有一点所为的“错”(打死妖怪或坏人),就念紧箍咒,把所有的错都推在孙悟空身上。比如三打白骨精,被他念咒贬走。路上打死几个要唐僧命的草寇,他让把草寇埋了,并写祭文: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随后反来复去念了几十遍紧箍咒,把行者逐退。而八戒轻吃懒坐,且又不忠心,只要一有错就袒护他,对行者太不公平。在现实生活中的唐僧还少吗?对默默无闻工作的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干什么都好像是应该的,对溜须拍马耍眼前花的小人,反倒信任有佳,悲哉!叹哉!唐僧取经后被如来封为“旃(zhán同‘毡’)檀功德佛”。

4.孙悟空:他原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一个石猴。他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可现实不如他愿,让他当一个马夫。他对现实生活强烈不满。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他天不怕地不怕,对如来、玉帝从不下跪。在取经路上用一条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不管他的主子是谁,都一视同仁,照打不退。他恩怨分明,宽宏大量,对师父的救命之恩时刻牢记。对师父不明是非的埋怨和八戒对他有一点小错就唆使师父往死里整他,他从不记恨在心。他在《西游记》和现实社会中都代表一种正义的力量,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大英雄。他做唐僧的徙弟是因为唐僧让他获得了自由,一路上忠心耿耿,正应一句古语:受人滴水之恩,须得涌泉想报。取经后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

5.猪八戒:他本是天上掌管天河的天蓬元帅,只因酒后戏弄嫦娥,被玉帝贬下界,错投猪胎,在福陵山云栈洞为妖作怪。后经观音菩萨点化,作了唐僧的徙弟,他轻吃懒坐,有时也比较吃苦(如拱稀柿衕),对敌斗争不彻底不坚定,嫉妒心强,贪吃好色。在现实生活中,他是一个模范丈夫,但又爱情不专一,见一个爱一个,为色可放弃一切的人。在黑势力面前也不示弱,敢打敢干。拱稀柿衕(同)首功一件。黎山老母、普贤文殊等四圣显化八戒色心不改。做神仙时因色被贬下凡间,到了凡间还是一颗全真的色心,看来上辈子是什么人,下辈子投胎还是什么人,正应了那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取得真经后被如来封为“净坛使者菩萨”。

6.沙僧:他本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琉璃盏,玉帝打他八百杖,贬下界来,又教每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胸胁百余下方罢,在流沙河作怪,后经观音菩萨点化做了唐僧的徙弟。他在《西游记》中出力最少,主要是守在师父身边,看守行李、马匹,当师父师兄之间产生矛盾时,他很有眼色地进行调解,得到师父和师兄的好评。但也在除魔中与师兄一道杀敌,永往直前。在现实社会中,他是一个又得领导信任,又得同事信任,两头都得好的人物。同时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兢兢业业,始终如一。他做唐僧的徙弟只是为了再成仙,不受每七日飞剑穿心之苦,并非情愿。取经后被如来封为“金身罗汉菩萨”。

7.白龙马:他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他父亲上告天庭,玉帝要斩,被观音菩萨救下,后做了唐僧的脚力。一路上默默无闻地驮着唐僧行走。在宝象国唐僧被妖怪变作老虎,他现原形去救师父,说明他忠心耿耿,对自己的工作忠心不二。在现实生活中又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物。取经后在化龙池还原成龙,被如来封为“八部天龙”。

8.二郎杨戬:二郎非常有能力,可就是得不到重用,玉帝把他流放到灌江口(今四川省灌江口)居住。二郎是玉帝的亲外甥,因为玉帝的妹妹玉华仙子(二郎母亲)思凡下界喜欢上了人间的杨天佑生下二郎杨戬和黎山圣母杨婵,而黎山圣母“继承母业”又思凡下界爱上了凡人刘彦昌生下了沉香。这件事丢了玉帝的脸,所以不认也不想重用二郎,就如人间皇帝的妹妹或女儿爱上了一个普通百姓,皇帝能高兴吗?这只能是玉帝和皇帝的耻辱。9.取经路上的国王

这些国王除了暴君就是色君。如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为色而情愿让位的西梁女儿国国王。他们那个为百姓着想,只为自己快乐。这也不象征着封建社会的地方政府(市、县长官)吗?不管百姓死活,只是收刮民财,讨好上司,截留赈灾钱款等(泾河龙王克扣雨数),搞什么所为的政绩工程。与妖魔鬼怪勾结,残害生灵,瞒上欺下,不得人心。

10.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

这些妖怪吃人肉、喝人血,正如屈原诗歌中不劳而获的大老鼠吗?他们无忧无虑,来无影去无踪。正是现实社会中的黑势力,每个老大手下都有一些小混混(小妖),与官府勾结,强买强卖,就连警察对他们也无奈,前手抓进去后手放出来。作者把这些妖怪刻化的淋漓尽致。没有太大来历的妖怪都被剿灭,而有来历的妖怪保全了性命得道成仙。如狮驼岭的大魔王青毛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二魔王黄牙老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三魔王大鹏鸟是如来的舅舅。还有莲花洞内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都是太上老君看炉的童子。他们害人无数,结果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放出来成了仙,伴随主子左右,这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官相护,官匪一家的社会现实。

2.《西游记》人物分析 篇二

关键词:名字意义,心里关联,文化含意引

一、取经五众名字含义

1、孙悟空

《西游记》中的人物大都不止一个名字,以孙悟空为例,最开始时是石猴,后有孙悟空、美猴王、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等,又如《西游记》中妖怪出场,中有小妖介绍:我家大王姓甚名谁字号等等。孙悟空的一生经历了从无名到有名,从有名到有号,从有号到多号的过程。孙悟空一出场即为天生天养,无名无姓,仅以石猴称之,作者称孙悟空为那猴,等到猴子称王才有了美猴王的称号。孙悟空出海寻长生不死之法,拜在菩提祖师门下,才是真正的有名有姓,被赐名孙悟空。孙悟空的猢狲称号也是在这时才有的。自此,孙悟空成为了有名——悟空,有姓——孙,有号——美猴王,的猴子。第二次天庭招安后,玉帝承认他齐天大圣的名号,大圣才算是孙悟空一个固定的对外名号。

孙悟空不光是一只猴子,也反映出作者的一种对于人生的态度。孙悟空代表的是人性跳脱的一面,经常被作者称为“心猿”。猿猴是最跳脱的生物,与心性最为相合,所以用心猿来形容孙悟空。文章中也多次以心猿作为章节回目来体现悟空的心动历程,如: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等,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宗教上对于心的修炼层次,分别是放心——定心——修心。而被镇压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正是一个磨炼心性的定心过程,西天取经的一路也是对孙悟空性格的磨炼的修心过程。直到最后,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的成正果,得到斗战胜佛的尊称,由自封齐天大圣到被封斗战胜佛。从猴到佛,体现出的是对人格、人性的一种磨炼。

孙悟空的原身就是一枚石头,见风化为石猴正是从心所欲,变为心灵本初的模样,西天取经的一路就是对这枚石头打磨的过程。初始的孙悟空行事可以说只凭本心,他打上天宫号称“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从他安心做弼马温看蟠桃园就可以看出,在孙悟空说这句话时并没有常人的钩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心思。他只是个随性的人。真可谓是心中无一物的空,但是并不是空就可以,还要悟。心中放空没有法度就成了无法无天。

此外,孙悟空还经常被称为“弼马温”,弼马温是天庭一个养马的小官,但是,孙悟空养的并非凡马,而是天马。有一句成语叫做“天马行空”,常指思维的不同寻常的跳跃,还指不切实际的想法。天马也就是意马,孙悟空管马就是一个约束自身心性的过程,但是他没管好马,而是翻出天庭,也表现出他对自我心性的一个放逐。与之后管理白龙马有异曲同工之妙。

2、猪八戒

猪八戒这个角色曾在天宫做过官,常自报家门“我乃是天蓬元帅”。猪悟能名字是由观音菩萨起的。佛家都有很多忌讳,其中有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唐僧因这八戒,给他起的别名是“八戒”。猪八戒代表的是人性中的懒惰的一面,所以他虽名为八戒,但是经常不守规矩,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等回目中,猪八戒经常犯色、贪等戒律。猪八戒本来是由人修炼成仙,后来被玉帝封为天蓬元帅。直到犯了天条贬下界来,投成猪胎。猪本身就是懒惰的代表,猪八戒的身上又有很多代表贪欲和懒惰的毛病,真是最好的对应。

对于八戒来说,取经一路也是对他心性的磨炼,而他也确实得到成长。猪八戒是人性中欲望的代表,取经一路对他的磨炼就是消除欲望。欲望的最直接表现就是贪。包括贪吃、贪色等。可是取经后期八戒心中懒惰的一部分已经被消磨掉了,他也得到了成长。最后被奉为净坛使者。

3、沙僧

沙僧,本是卷帘大将,犯了天条贬下界来。观音才给他取了沙悟净的名字,后来唐僧又给他取了“和尚”的名字,一同西天取经。取经后的成正果为金身罗汉。在《西游记》中,沙僧的表现是最少的,也不常说话,一直充当挑夫的角色,但是沙僧是取经队伍中的不可缺少的调和的角色。唐僧和孙悟空有矛盾的时候,猪八戒大多是煽风点火的,沙僧却总是在中间说好话,孙悟空和猪八戒有矛盾的时候,沙僧也是和事佬。反倒是一路上降魔除怪并未怎么见沙僧出手,一旦有妖怪出现,悟空八戒上前厮打,沙僧总是做看行李马匹,照料师傅。偶尔有水下的妖怪出现,他才显露身手。沙僧代表的是人性中愚钝的一面,所以他总是木讷的,看似可有可无。更像是一个替补队员,悟空八戒人手不够的时候凑数用的,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沙僧的一面,只有不断精进修行,才能摒除人性中懦弱的一部分。取经后期,沙僧也积极进取,成为取经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4、师徒关联

唐僧的三个徒弟的大名都不是唐僧起的,但这三个名字又和唐僧的名字有关联。唐僧又名唐三藏。佛教中三藏分为:经藏、律藏、论藏,西天如来也说:“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而在佛教中,空、能、净是精进的三种境界,《西游记》中多次出现“心经”,阿难迦叶给他们的经卷也是无字真经,第二次才拿到有字的经卷,返程途中又有第八十一难,经卷损毁,三藏懊悔道:“是我们怠慢了,不曾看顾得!”行者笑道:“不在此!不在此!盖天地不全,这经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岂人力所能与耶!”可见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这些经卷既是无上的宝藏也是师徒一行一路艰险才得到,对于师徒一行来说,最大的收获反倒是一路的磨炼,取到的是“心经”。也因此,空、能、净三种境界是作者想表达的修行的圆满境界。

同时,《西游记》也用五行对应师徒五人。原文中明确的有金公,木母,刀圭。二十二回,木吒收服沙僧曾有一首诗“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炼已立基为妙用,辨明邪正见原因。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沦。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以此看来,孙悟空对应金,猪八戒对应木,沙和尚对应土,唐僧对应火,小白龙对应水。从五行相克上来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也正对应师徒关系。同时五行又与五脏相关联。心属火,在古代人眼中,心是支配身体的中枢,也是思想产生的地方。唐僧的火属性对应心,是取经队伍中的核心和首脑。但是《西游记》中多次提到心猿,以此看来属金的孙悟空也代表心,从这一点上看来,孙悟空是唐僧的心,二位一体。也就是原文中的“心猿归正,六贼无踪”。所以五行对应也是师徒五人的一个特征。

二、其他

《西游记》明着写了师徒一行西天取经,但是整部书看更像是一部修心历程。例如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孙悟空初初拜唐僧为师,就碰上六个剪径毛贼,但这六个蟊贼的名字却有很深的意蕴,“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这六个人名就是宗教上所说的六贼。这六贼本是道家用语,是人的与生俱来的六种情绪,也正是由于这种情绪阻碍了人的修行,这些都是能够在心中产生心魔的根源,孙悟空说:“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说明这六贼的主人是唐僧,所以出手打死了六贼,等于是为唐僧扫除修行上的障碍。但结果却是唐僧并未醒悟,反倒埋怨了悟空一通。佛家讲究明心见性,直指本心。对于初始的唐僧而言,他的心被六贼蒙蔽,没有办法像孙悟空一样用“火眼金睛”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在黄风怪一难中才需要定风珠定住心神。而之后五庄观人参果,白骨精都是真人与假人的区分,唐僧仅凭肉眼分辨,没有看到本质,才会不辨真伪。唐僧一行西去的一路就是斩除六根也就是六贼的过程。

此外,第六十二回唐僧师徒一行行至祭赛国,当地僧人丢失了佛宝舍利被国王囚禁。而偷宝的妖怪留下两个看守名叫:奔波儿灞、灞波儿奔。从字面上来看。灞字,应该指的是灞水或者是灞上,离长安不远,应该是暗指大唐,波应该是指波浪,随波逐流之意,大概意思是指跑到了大唐,又从大唐回来了,这里也暗指的是唐僧境界。奔波儿灞,灞波儿奔迷迷糊糊的,自己也不知道咋回事,只是受人之命,正如唐僧的心灵境界又一次跌落到离他修行的时候不远的地方,可是他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唐僧扫塔的时候可以看到他境界的跌落。金光寺共有十三层。唐僧曾发下誓愿,遇塔扫塔。但是实际上唐僧只扫了十层塔,剩下的三层塔是由悟空代劳的。十三层层宝塔被灰尘蒙蔽了。根据时间推断,金光寺被灰尘蒙蔽应在三年前也就是师徒四人过了鲤鱼怪,遇到青牛精的时候。在那一关时,八戒偷了青牛的衣服,唐僧身为师父这种行为已经玷污了他的心境。唐僧此前种种都显示他心境不稳,六根不净。所以奔波儿灞,灞波儿奔一个被砍了耳朵,一个被削了下唇。而牛魔王弃正妻于不顾而爱上了玉面狐狸,就是不务正业,受色相所诱惑。所以这几关是从青牛怪起到牛魔王终,都是心境修为的缺陷。之后的九头虫,九头虫9头18只眼被咬掉头,也就是从源头戒了心中邪念。心中邪念干净了,自然蒙蔽在心中的尘埃也就没有了,所以舍利可以重放光明。奔波儿灞,灞波儿奔虽只是两个小妖但是对于唐僧的心境表现是有特殊意义的。

《西游记》在第九回之前有一个附录,讲述了唐僧父辈的事情。首先看唐僧父亲陈光蕊。他本名陈萼,光蕊是他的表字。萼是托在花下部的绿色的小片。陈者,东也;阳气发生之地;光蕊者,英华达外之象。殷温娇又叫满堂娇,娇和蕊都是花朵初生之时的样子。表面上看光蕊是受害者,是正的一面,刘洪李彪是黑暗的恶的一面,但实际上是这样吗?附录中没写刘洪在任的作为,但从后文中可以的乌鸡国中可以看出来,国王被道士谋害,道士代替国王管理国家,这一部分与光蕊遭灾,刘洪上任如出一辙,结果是,道士把国家治理的比国王还好。以常理揣度,十八年为官若是不好早就开除了。乌鸡国中的最后孙悟空质疑菩萨纵容坐骑害了后宫妃嫔的清白,菩萨只说一句:他是个骟了的狮子。而附录中,殷温娇又叫满堂娇所生的孩子是谁?殷温娇的孩子可能是陈光蕊的,也可能是刘洪的,原文只说只因身怀有孕,未知男女,万不得已,权且勉强相从。至于孩子究竟是谁的,没说,那么是怎么认定江流儿是陈光蕊的孩子呢?全凭殷温娇的血书和记号。还有张氏的与我儿一般模样。那么假设刘洪和陈光蕊长相相似呢?这就到了真假的问题上。

刘洪与陈光蕊的真假难辨在于,刘洪穿上光蕊的衣服,拿了他的文书就变成了陈光蕊,娶了他的妻子,也就是窃取了陈光蕊的成果。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协助者,就是李彪。彪为虎彡,有成语叫如虎添翼,李彪就是刘洪的翅膀。《西游记》第一回说:“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寅为虎,生人兽禽为彡,李彪所代表的为寅时出生的人兽禽。整个《西游记》表面上看是唐僧一行西天取经,但是实际上看来是下层和上层的对抗,那些妖怪未必就不如神仙,或者有些妖怪比神仙还要强,但却因为出身、资历等种种原因屈居人下。《西游记》中妖怪除个别的,大都实力强横,悟空几次三番请救兵才能降住他们。那些从上界私逃的妖,包括像猪八戒和沙僧这样由人修行成仙在被贬的,可以看出并不是天生天养的神仙。对于《西游记》中的世界,人兽禽可以说是最底层的,仙佛就是上层。有很多妖怪其实并不是非要吃唐僧的,是唐僧自己跑到人家的地盘上,有些妖怪已经放了唐僧还是要被杀、被抓!而李彪、刘洪两人代表的下层,反而杀了代表统治阶级的陈光蕊,这也是下层人对上层的对抗。结论

3.《西游记》在泰国传播态势分析 篇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于世界各地,很早就被作为近邻的泰国接受,在这个国度盛行并产生深远影响。早期中国古代小说多半是通过口传形式或戏剧戏曲方式传入泰国,1802年泰译本中国古代小说产生后,中国古代小说在泰国的传播达到了一个峰值。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古代小说典籍大致在明朝前期始传入泰国。此时正值泰国阿瑜陀耶王朝或称大城王朝时期(1350—1767),当时朝廷内部处于混乱状态。

研究《西游记》在泰国的大众传播,纪伊国屋书店是不得不说的场所。泰国曼谷纪伊国屋书店(Kinokuniya)占地2000平方米,店内藏书15万册,是日本最大的书店——纪伊国屋书店海外连锁店之一,也是泰国最大最好的泰英中日书籍中心。泰国纪伊国屋书店业务于1992年开始在曼谷伊势丹营业。当时该书店主要为了满足当地的日本人社区阅读需要而设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以文化巨匠的姿态在泰国曼谷中心暹罗广场Siam Paragon驻扎,并以精致的服务与优惠的价格给予顾客贵族式的购书享受。纪伊国屋书店因此声名鹊起,就连在泰国国家图书馆和著名大学很难找到的中文书籍,在这里都唾手可得,并且这里的图书版本大都很新。此外,该店设有KINO NAVI触控式电子图书检索系统。读者查询书籍时,系统可显示目前店内是否尚有存货及其所在位置,除显示于屏幕上,同时也可打印该书情报及位置图。

纪伊国屋书店与其他藏书机构或者书店相比,这里关于《西游记》的书籍更为全面,呈现语种多、版本多、更新快的特点。先进的电子设备管理使得有关的数据得以完好统计。泰国的官方语言为泰语,虽然英语、中文、日语在泰国也为较常用语言,但能达到阅读水平的人数有限。而泰国纪伊国屋书店泰英中日语种版本的《西游记》销售量的持续上涨,足以说明《西游记》小说对日益国际化的泰国产生的文化影响。《西游记》的相关书籍能在纪伊国屋书店上架,并拥有了相当广泛的读者群,一方面,源于此类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名著书籍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也少不了日本纪伊国屋书店在推动中国文学在泰国传播和交流上做出的巨大贡献。这都为研究中国文学在国外传播的情况,从数据和实例上给予了补充完善。根据笔者进行实地的调查及统计,可以得出一些或许有用的借鉴信息。

一、中文书籍多为台湾出版

在纪伊国屋书店《西游记》相关书籍近200本(套),其中直接为大陆出版的仅有5本。大陆出版《西游记》主要情况如下:

从上表中看国内直接在纪伊国屋书店出售《西游记》的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类

阅读对象主要为青少年读者或者泰国学习现代汉语的学生。面对枯燥的语言学习,具有魔幻喜剧性的《西游记》故事很容易被现代学习汉语的学生或者老师挑选为教材教辅。例:2010年广西民族大学赴泰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刘思施在呵叻府素卡娜莉小学任教期间就拿手机连接到电视,给学生看《西游记》,让学生学习“动物”“和尚”“庙宇”这些与《西游记》故事相关的词汇,刘老师有时候还会组织召开《西游记》小小故事会,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而2012年南邦噶拉娅尼学校中文专业的学生们把中国经典作品《西游记》加以改编,融入了许多中国现代元素,将之搬上了舞台。话剧表演截取《三打白骨精》的经典片段,讲述了唐僧师徒在往西天取经的路上与妖精“白骨精”斗智斗勇的故事。

2.经典读物

此类书籍主要为《西游记》全篇的出版,阅读对象也主要为能用中文简体字阅读的华人或者泰国人。泰国的主要种族是泰人,华人则占总人口的14%,他们控制了泰国大部分的商业活动,不过随着泰国人与华人通婚日益普遍,当地华人大多已融入泰国社会并使用泰文姓氏,泰国历任总理多有华裔后代。但由于没有完全的汉语言环境,能够达到高级汉语水平并能阅读原著的读者数量毕竟有限。

台湾目前是泰国第三大投资地区、第七大进口地区、第八大贸易伙伴地区、第四大贸易逆差地区、第十大观光客来源地区,显而易见台湾地区与泰国在经贸方面的交流相当频繁。在与泰国高校的中文教师交流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不少中文教师都有台湾留学经历,甚至泰国还有小学生专门到台湾交流学习汉语的项目。中文书籍较之大陆出口的中文图书,价格上更与国际图书接轨一些,这使得图书销售商更加倾向于引进非大陆出版的中文图书。此外,台湾中文书籍的出版一直把目标市场集中在海外华人华侨身上,并且台湾地区与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外出版界贸易往来的时间较早,在海外有着广泛的销售网点。

有意思的是,在泰国销售的一些《西游记》书籍明明由中国大陆的出版公司出版,但在泰国书店书架上的同版本却是标注的由台湾出版社出版(由台湾出版公司代理出版)。例如《大唐西游记》,此书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推出的第一部手绘纪录片,最早在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科学教育频道播出。该栏目自2001年7月开播以来,已成为中央电视台著名品牌栏目之一,广受海内外观众喜爱。该书于2008年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首次在大陆出版。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出版企业申请进出口经营权有严格的审批和限制,只有中国国际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及少数位于发达沿海城市的图书企业可以从事实物图书对外贸易。介于现在的国情,大陆输出《西游记》等文化产品到泰国,仍然主要依靠代理机构或者做中文图书生意的港澳台同胞。

二、中文版《西游记》多为繁体字

泰国中文读物的读者主要为台商、新一代中国移民的华侨、老华侨以及受过汉语教育的泰人。泰国华人占泰国总人口不小的比例,华语是泰国华侨圈的通用语,泰国华语书面语一直沿用繁体,一般都用繁体字印刷,手写也习惯于繁体。目前,简化字也已开始在华语出版物上使用,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从大陆去的华语教师编写的教材,一是一些泰国华语报纸原封不动地刊登中国大陆的简化字文章,在同一份华语报纸上,往往既可以看到繁体字,又可以看到简化字。泰国华语文字排版仍以竖排为多,横排也不少,在同一个报纸版面里,既有竖排文章,也有横排文章的现象十分常见。由此可见,在泰国《西游记》书籍在市场上的销售主要还是针对老一代华侨华裔以及部分台商。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不断上升的国际影响力,泰国汉语热升温,由大陆赴泰的汉语志愿者逐年增多,泰国年青一代学习中文的比例逐渐提升。但由于泰国是自由贸易区,和中国大陆、香港以及台湾地区都有贸易往来,因此必须让学生同时接受繁体字和简化字两种字体的学习。

nlc202309020509

三、《西游记》网上销售占主力

尽管从纪伊国屋书店的在线销售系统可以轻松搜出200余本关于《西游记》的中文书籍,但是在纪伊国屋书店的实体书店(Siam Paragon)能找到的《西游记》书籍仅有7本(套)。根据笔者对泰国曼谷纪伊国屋书店(Siam Paragon)关于《西游记》书籍的采购记录以及在纪伊国屋书店电子图书检索系统和互联网的搜索,我们发现纪伊国屋书店的网上销售系统可以从不同地区的书库中为读者调集货物。只要读者在某书店能搜到《西游记》书籍并且在显示有货的情况下,读者都可以从该书店购买。利用先进的科技与图书管理系统,使得《西游记》在泰国社会更容易流传与推广。当然与此同时,不断更新的科技也对老一代华侨和读者利用互联网便捷获取中文经典形成了阻力。

四、泰国在售《西游记》中英版对照

根据搜索对比泰国纪伊国屋书店所售的中英文版《西游记》,笔者发现中文版《西游记》的存储量是英文版本的近四倍。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口统计显示海外华人最多的社区中,泰国的华裔人口仅次于印尼(767万),全球排名第二(706万)。作为泰国第二大民族的华族,经典书籍《西游记》的中文版占绝大多数也并不稀奇。而在58部英文版本《西游记》的销售中,中国直接出版的只占有两本,分别为外文出版社的《Journey to the West》与上海出版社出版的双语《The Little Monkey King’s Journey》。其他英文版《西游记》主要由美国出版社出版印刷(40余本)。

泰国是世界旅游的一个标志性地区,一向被誉为“亚洲最具异国风情的国家”,这个仅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即使全球经济放缓,赴泰国旅游所受影响也不大,泰国2012年1月至5月期间共有8,871,930旅客到访,比2011年同比增长7.27%。在排名前二十的访问国家中,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就占到了8个(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美国、菲律宾、香港),共计7,727,655人次(2012年)。这一部分游客在一定程度上也构成了泰国英语读物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在泰国长期居住的外籍人口除日本和中国外,英语语系国家人数也占据绝对优势(英国人、印度人、菲律宾人、美国人),总人数为30778人,与日本籍、中国籍在泰国总人数31541人相当。面对这一庞大的英语读者,纪伊国屋书店在销售上不可避免地要加重英文书籍的销售,作为老少皆宜且带有佛教神秘色彩的《西游记》的英文版,也成为各大书店不可缺少的一本上架经典。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本文为天津理工大学育苗项目《〈西游记〉在泰国的传播》,项目编号:lgym201238)

4.<西游记>人物介绍 篇四

<西游记>人物介绍

唐僧

面色白净,长相清秀,因为是如来的亲戚,故长得和如来有点象,典型的小白脸长相。除了长的帅一点,有一身吃一块就能长生不老的肉之外是在看不出他有什么别的优点,如果有的话,也就是他那锲而不舍的精神了,这一点很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学习。虽然头脑糊涂,但是却总能辨清哪边是西边;虽然历经风雨,但是却总能保持白皙的面容和完美的体型,有如来和观音罩着就是不一样。

孙悟空

长相马马虎虎,在猴子里面算是帅哥,经常被人说是雷公嘴的和尚,大家怎么跟雷公那么熟?某一天忽然不知道被谁从石头里面弄了出来;然后在一次跳远游戏中当了大王;接着被菩提老祖看中而学了一身好武功;玩了几次个性之后被一个上面写着几个毛笔字的纸条压了5;跟着唐僧做了一路的义工;然后被封了一个什么斗战胜佛进了机关单位……悟空的一生可真是荒诞无比的一生啊!

猪八戒

天庭里面最帅最英俊最潇洒的天蓬元帅就是他,嫦娥美眉觊觎他的潇洒想占有他,他不从,于是被嫦娥冤枉,正好碰上嫉妒他已久的玉帝,于是被废了轻功从天上扔了下来。不想却掉进了猪圈里面,将一头待产的猪妈妈吓的早产,从此他亦猪亦人,亦人亦猪,这就决定了他复杂的性格和坎坷的人生:他也想用他的真心和温柔去泡妞,可是他长的实在太难看了;他也想吃少一点,多干一点,可是他总是饿总是犯困……

沙僧

敦厚、实在从长相上一看就知道是我们大西北的汉子。本来是替玉皇大帝卷窗帘、门帘、珠帘、眼帘等一切帘状物的卷帘大将,就因为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破杯子,就被从机关开除并且从天上扔了下来,掉进了流沙河。好在他会游泳,终于保住了一命。在取经五人组里面他充当的角色基本上属于菲律宾女佣类型,地位及其低下,连白龙马都欺负他――明明自己会找草吃,还非要让沙僧去喂他吃。

白龙马

一匹膘肥体壮的马。龙王最帅最疼爱的儿子,可以说是很有前途的。可是他放着好好的龙王三太子不做,却要上来吃了唐僧的那匹糟马。怎么龙也会吃肉吗?本来,吃了唐僧的马,陪他一匹马就成了,可是观音插手了这件事情,把他变成了一匹马,从此被唐僧骑,偶尔还要被猪八戒骑。从一条龙到一匹马,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啊,可是我们的白龙马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毫无怨言的一路驮唐僧上西天,这种可贵的精神很值得年轻同志们学习。

观音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很爱干净的女人,这一点从她手上随时都托着的里面装慢了水的瓶子上就可以看得出来,瓶子虽小,但是的水可以让她时刻保持脸部的清洁。从她对那个水瓶子的喜爱也可以断定,她应该是水瓶座的女生。她祖籍哪里,芳龄几何,没有人知道,只知道她活了好久好久,所以世间的一切她都看透了,无论谁被她看,总有一种被老妈看的感觉。

如来佛

大脑袋,大耳朵,大嘴巴,大眼睛……一个什么都大的男人,位子也坐的很大。西天的头头,拥有神、人、魔界的无上法力,所有的所有在他眼里只不过是一粒尘埃,不!连尘埃都不是,因为“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事实上这样的日子过得久了也很无聊,天天坐在台子上看着下面那帮子面目狰狞的罗汉们不疯也得神经衰弱,于是他把压箱子底的东西说成是无价之宝的佛经,让唐僧不远万里的走着来取,借此为平淡的生活增加乐趣。

玉皇大帝

小鼻子,小眼睛,小胡子的一个小心翼翼的男人。既没什么法力也没什么管理能力,前者从孙悟空冲上天来他钻到桌子低下就能看得出来,后者从唐僧在路上碰到那么多天上下去的坐骑和宠物即可一目了然。似乎他除了组织茶话会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用处了,可是为什么他能做到老大的位子呢?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泡到了王母,这也是为什么他那么惧内的原因吧!

菩提老祖

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头。隐居山林拥有高超武艺,这一点从他是孙悟空的师父就可以看的出来。照理说他应该拥有预知前世今生的本领的,可是为什么还传授了孙悟空一身的绝学,任凭他去大闹天宫呢?据说是这样子的,其实从孙悟空出来那一刻如来佛就想要玩这个游戏了,于是让安排菩提老祖传授了孙悟空武艺并告诉菩提老祖一切由他来背着。等孙悟空闹完之后菩提老祖却到处都找不到如来的人影了,于是乎他终究成了一个悲剧的角色。

女儿国国王

西游记里面对唐僧最具杀伤力的女人,差那么一点点,只差那么一点点唐僧就要住下来了。即便她是个国王,她也是个国王女人,她也会孤独也会冷,心仪的人伤她的心的时候她也会有令人心碎的眼神。论样貌有样貌,论身材有身材,并且还温柔善良外加有权有势,实在是让我辈中人垂涎欲滴之女子,可惜却让唐僧伤了她的心,留下她一个人在风中哭泣。唉,什么世道啊!

高小姐

应该算是老猪真正意义上的初恋情人。如果没有老猪相救的话,她可能会在财主家过着凄凄惨惨的日子,英雄救美,以身相许,天经地义,可是她竟然在新婚大喜那天残忍的毁婚,原因只是老猪展现出了他的本来面目。多么浅薄而且薄情寡义的女子啊。如果没有孙悟空来搅局,过个三年五年的生个一男半女之后,她不从也得从了,老猪的.日子就美满喽……

白骨精

一个骨感美女,擅长打理自己的外貌。也算是一路的妖精里面最有职业精神的一位了,三次变身三次被悟空闷棍,而且每次都变的那么敬业死的那么惨烈,真是做戏做到了极至。以至于唐僧残忍的将悟空赶回了花果山。她的目标是吃唐僧肉,想想一个弱女子凄惶的住在深山老林里面,即便长生不老又有什么用?

红孩儿

一个肚子里面装满火的未成年男孩。牛魔王怎么能生出那么可人的小孩儿呢?看了他妈才知道这小孩长的随他妈。红孩儿的身上具有中华小孩应该具有的传统美德,吃唐僧肉首先想到长辈,要不是他这么懂事儿的话,唐僧早就进了他的肚子了。不过孩子终归是个孩子,看到一个纸糊的莲花座位都要好奇的上去坐一下,一坐不要紧,剩下的时光就伺候着观音姐姐吧!

铁扇公主

除了一把扇子(还只是把铁扇子),她什么都没有了,老公红杏出墙了,孩子被观音带去当佣人了,父母都没有在戏里面出现……女人的忍辱负重和对家庭的重视在她身上体现到了及至的完美:为了抢回老牛和那个狐狸精拼命,为了孩子她和孙悟空打架(本来她对唐僧肉和唐僧的美貌都不感冒的)。她在乎的只是老公和孩子,难道她错了吗?却受孙悟空那么大的糟践。爱护女性,从我坐起。

老狮王魔头

妖怪中的代表,妖怪们的楷模,妖怪里面的高手高手高高手。他道行高深却从不显摆;他长的难看却从来不出来吓人;他对唐僧肉也不感兴趣,因为他深深的知道一个七旬老翁就那样颤颤巍巍的一世又一世的长生下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他睿智,他持重,他老成,他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妖怪,成为了一个妖怪中的妖怪。

附录:西游记之十大杰出青年

1、孙悟空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飞行员的杰出代表,孙悟空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最终练成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飞行技术,创造出脚一离地便能飞出十万八千里的基尼斯世界纪录,为国人争得了不少的荣誉。

2、蜘蛛精 蜘蛛精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站―西游网的缔造者和首席执行官,她最大限度地丰富了像猪八戒这样超级网虫的业余文化生活,使人们从封建文明一跃步入了网络文明。

3、唐僧 连续数年当选由各国资深女记者评选的“世界最具魅力男士”。尤其受到诸如女儿国国王、琵琶精、玉兔精等成功女士的青睐。

4、铁扇公主 由于其家传宝扇不仅帮助唐僧师徒扑灭了“火焰山森林大火”,而且为当地老百姓解决了高温酷热的生活问题,因此无可争议地获得了“诺贝尔消防奖”。

5、猪八戒 凭借在好莱坞巨片《高老庄》中的精彩演出,猪八戒令人信服地打败众多著名演员,荣膺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开了中国获此殊荣的先河。

6、哪吒 哪吒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向人们展示了汽车的雏形,其脚踩风火轮便最好的佐证。后人正是从中受到巨大的启发,才研制出了现在的汽车。

7、观音菩萨 作为佛学院的高级讲师,观音以其高超的教学方法,将冥顽不灵的孙悟空、猪八戒、红孩儿等差生调教得服服帖帖,成了全国教师竟相学习的榜样。

8、顺风耳 顺风耳作为一名不起眼的小卒,不自甘平庸,不怨天尤人,而是一直默默地潜新研究声波原理,为后人发明电话提供了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9、镇元子 镇元子是一个年轻有为、经验丰富的农业学家,其栽种的人参果树味道甜美、营养丰富、驱病强身等诸多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也为大家指出了一条种果树奔小康金光大道。

5.西游记人物如何面对…… 篇五

现在,不少人都有了手机,连西游记里的人物也不例外。

手机丢失后孙悟空如何面对:

“老孙手机去哪儿了?”在公交车上,孙先生掏掏口袋,准备给他师父打电话去吃饭,发现手机不见了,大喊一声:“手机给俺放下!”吓得公交车上的人放下手机,谁受得了他那180分贝的大嗓门呀!孙悟空乘机捡了一个比自己还好的TCL手机,心想:俺这次还捡了大便宜了。

手机丢失后唐僧如何面对:

唐僧在公交车上发现受机被人偷了,而此时小偷还没下车,于是他口中念念有词地说到:“我说车上的.各位施主啊,咱们为人呢都要讲一个‘信’字,凡事不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别人受伤害呀!现在手机又不贵,几百元一个。你说你去买个小灵通吧,399元一个,还含有300元话费,又是新的,多好呀……”还没等唐僧说完,那个小偷已经跪在他面前痛哭起来:“还给你,谢谢你的那番话,我真是太感谢你了。”“没事,不谢。”唐僧“嘿嘿”地笑起来,手机总算是物归原主了。

手机丢失后沙僧如何面对:

一天,沙僧丢失了手机,别人叫他去报案,他却镇定自若:“没事,这好办。”于是他发表了一篇文章〔如今的沙僧已是一位作家了〕,居然上了报,得了20xx元奖金,“真划得来。”沙僧自言自语。

手机丢失后猪八戒如何面对:

6.西游记人物读后感 篇六

唐僧:

又名唐三藏,玄奘,而且他还是金蝉子的转世。唐僧之所以要来西天取经,是奉唐太宗之命去西天取得真经,带回来为东土百姓造福的。在途中,因为是出家人,他先解救了孙悟空,又相继点化了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于是这四个徒弟,一路上都尽力保送唐僧,只是有时唐僧总是黑白颠倒,不分是非,明明是妖怪孙悟空都说了还不相信,总是说要“慈悲为怀”,真是太固执了!

孙悟空:

又名孙行者,徒弟中的大师兄。人们都经常说:“你干嘛呀,猴急猴急的。”孙悟空本身就是猴子,自然也是毛毛躁躁的,从来不想后果,特别容易冲动;但四个徒弟里,武功也属他最厉害,七十二变,火眼金睛,钢筋铁骨,本领高强着呢;不过,虽说有点毛毛躁躁,但一般猴子还带个特点――鬼点子特多,还是与众不同的鬼点子:比如在女儿国,因为女儿国没男人,所以女王见唐僧来了就一定要他做皇帝,还好孙悟空鬼点子多,让唐僧假装同意,并说让徒弟去取真经,换好通关文碟,最后借机找个理由出去,自己用定身法定住他们,就可以脱身了。你说他的鬼点子是不是很有趣?

猪八戒:

又名猪悟能,呆子,徒弟中的二师兄。在西游记中,我最不喜欢猪八戒,好吃懒做,做事都帮倒忙。但猪八戒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对师傅很忠诚,而且很憨,也很可爱,有点小孩的味道。但在三打白骨精这一回里,白骨精因为变了样,迷惑唐僧,但后来孙悟空发现并打了她一棒,但妖怪逃走了,只留下尸体,让师傅不开心,可猪八戒还添油加醋,说是孙悟空自己变的,这样一共三次。看完三次,我真恨不得冲进书里,骂猪八戒一顿,想必你也有同感吧!

沙和尚:

又名沙僧,沙悟净,徒弟中的三师兄。他是徒弟中最稳重的了,所以他经常在许多事件中充当“和事佬”的角色 。沙和尚也是最能吃苦的人,西天取经一路上那么多时间,那么多行李,都归他一人挑,而且任劳任怨,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优秀干部”。总之,我心目中沙和尚的代名词有这么几个:沉稳,忠诚,和事佬,任劳任怨。

白龙马:

虽说白龙马也是一个徒弟,但他好像早被我们忽视了,我们潜意识里他就是一匹坐骑,而不是唐僧的徒弟,但确实,他在西游记里出现得很少,但还是在仅有的一次出场中表现得很好:那一次正好“白骨精**”后孙悟空回花果山去了,结果唐僧又正巧遇见一个很厉害的妖怪,因为没了孙悟空,沙僧、白龙马和猪八戒去救师傅,连沙僧和白龙马也被捉了。那一次白龙马也使出了全力,虽然只有一次,但我也看出了白龙马的忠诚和那种意志,都看得出他在无声地向大家说明:我也是唐僧的徒弟!()

7.《西游记》人物分析 篇七

吴承恩, 淮安府山阳县人。他出生在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里。其曾祖父及祖父都曾当过官, 不过到他父亲时, 家境十分贫寒, 只能靠经商博些小利勉强维持家计。幼年时期的吴承恩勤奋好学, 从小就有着过目成诵的本领, 少年时的他就由于才华横溢而在当地颇受赏识, 并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然而命运却是同他开了很大一个玩笑, 直到年近四十才补上“岁贡生”出任长兴县丞。但因为官场的黑暗腐朽, 他不想苟同便愤然辞官, 后流落街头靠卖文维持生计贫老而终。

才高八斗却报国无门, 不与他人同流合污, 以至于生活几经困顿。如此的经历, 将作者对于黑暗官场及封建社会制度现状的认知大大加深, 由此也将其内心的愤懑之情融于其作品中。与此同时, 作者的人才意识也被展现出来, 期待能够有人来改变当前现状, 创造出一个新的环境。而在对孙悟空的构造中, 将作者此种人才意识表露无疑。

孙悟空当属是《西游记》中形象构造最为成功的。在作者吴承恩的笔下, 他是一个骨子里散发着叛逆精神的英雄。唐僧西天取经之路可谓是重重阻挠, 如此就必须有一个本领高强、神通广大、能够降服一路妖魔鬼怪的人物, 在一旁尽心辅佐才行。于是在这种情形之下, 孙悟空出场了。

《西游记》中第十四回, 对于英雄人物孙悟空出场的描写, 可谓是非比寻常, 惊天动地。把压在两界山下的孙悟空脱救, 正是作者别出心裁的安排, 将作者反对压制人才、期待英雄, 即求贤若渴的人才意识呈现出来。

此种期待英雄的人才意识, 也是作者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而产生的。孔子主张的任人唯贤, 不准压抑贤良, 正好与吴承恩所奉行的儒家正统思想, 即振“儒风”, 施“德治”, 行“王道”不谋而合。

二、猪八戒——人尽其才的人才意识

形象刻画最为成功的除了孙悟空, 就当数猪八戒了。愚蠢、好色、懒惰、贪吃, 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布满缺点的人物。不过作者在对其形象刻画时, 并不单单举其缺点, 也对其优点进行一定呈现。虽然在西天取经之路上, 他不止一次的打退堂鼓, 不过值得一提, 最终还是修成正果。取经路途中, 他不但是“挑担有功”, 并且在面对妖魔鬼怪时, 也挥动着九齿耙屡次将其打退。而猪八戒形象的构造, 也正是将作者对于善于发现人的才能, 从而达到最合理地使用, 以使人尽其才的人才意识所表露。

《西游记》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中。此对于猪八戒的描写可谓是完全无愚蠢、懒惰之相。他尽职地看管行李及白龙马。不过在发现虎怪在被孙悟空打得落荒而逃后, 马上“丢了马, 举起耙, 刺斜着头一筑”, “九个窟窿鲜血冒, 一头脑髓尽流干”。可以发现, 此时的猪八戒分明就是孙悟空的好帮手, 两人齐心协力一同消灭妖怪。在此后情节的描写中, 也说明了假若没有猪八戒的协作, 孙悟空即便是有通天作为, 却仍是难保唐僧完成取经修成正果。

猪八戒有着太多的缺点, 不过也有十分鲜明的优点。作者正是想表露对于人才优点的发掘, 使其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即人尽其才的人才意识。

三、沙僧的形象——埋头苦干人物的褒扬

尽管沙僧在《西游记》中出场的次数不多, 却也是西天取经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人物。是他, 一路拉着白龙马, 不仅是孙悟空的助手, 也是降妖除魔的高手。取经一路尽心尽力, 对师父忠心耿耿, 一路上任劳任怨, 埋头苦干。

《西游记》第三十回中在对宝象国公主的搭救过程中, 大喊“今日已此被缚, 就将此性命与师父报了恩罢”。此可以看出沙僧哪怕是将自身性命所牺牲, 也要将师父保全。如此一个知恩图报、纯朴的人物形象屹立于我们面前, 令人肃然起敬。埋头苦干人物不平庸, 这也是作者所要褒扬的。

四、结语

8.《西游记》人物分析 篇八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 及物性系统 《西游记》

一、引言

《西游记》由明朝作家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神话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不仅在国内流传甚广,而且也被译为多种语言,传播海外。英译本中比较著名的有: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的译本《圣僧天国之行》(A Mission to Heaven)和翻译家卫利(Arthur David Waley)的译本《猴》(Monkey:Folk Novel of China)和余国藩教授的译本《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前两个都是节译本,本文采用的是余国藩教授的译本,该译本是《西游记》的第一本英文全译本。相较而言,余国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比前两者更加深入,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原著的改动幅度也不大,尽可能的保留了其中的文化特色,因此余译本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好评,这也是本文选取此译本的重要原因。本文将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指导,通过对这一译本中及物性过程进行宏观分析,进而探究影响及物性系统选择的深层动因。

二、理论背景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总是被用来实现一定的功能,而语境(context)决定功能的选择,同时这一选择又由特定的语言结构来体现。它将语言的基本功能抽象概括为三种: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经验功能用来表达各种经历的内容,逻辑功能用来对这些内容进行语言结构上的编码安排。

经验意义的选择要靠及物性系统来体现(realization)。韩礼德(M.A.K.Halliday)在《功能语法导论》(2014)一书中指出,可以根据及物性系统(the system of transitivity)将人们在客观世界的经验和自身内心的体验划分为一系列言辞(figure),这些言辞由不同的过程(process)、与过程直接相关的参与者(participants)和一些可省略的、非直接相关的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s)实现。语境、意义和及物性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韩礼德还将所有的过程分为三种常见类型,即: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和三种边缘类型,即:行为过程(behavioural process)、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例句见表1:

首先将及物性分析应用到文学作品中的当属韩礼德,他在研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继承者》时发现,作者对于原始部落的刻画多选用不及物动词,而且句子中只出现一个参与者。他认为,句法的特殊性说明原始人的活动充满局限性,对外界的事物毫无影响力(1971:330-368)。张德禄教授在《语言的功能与文体》(2005)中提到:“由于文学语篇中决定语篇内容的情景是由作者创造出来的,所以语篇的整体意义就成为衡量文学作品中突出形式是否与表达作品的文体相关的唯一标准。”因此,《继承者》中及物性选择的特殊模式也是由作品的整体意义决定的。继韩礼德之后,及物性分析模式也被国内外学者逐渐应用到文学评论中(如潘章仙,2003:19-23;申丹,2006:4-10)

但是利用此模式对文学作品译作的研究多集中于诗歌方面(黄国文,2002:1-11;李发根,2004:26-30),对于《西游记》译本中及物性系统的分析几乎没有。因此,本文选取了译本中的其中两章进行及物性分析。这两章中“车迟国斗法”的故事不但喜剧元素较多,还是佛道相争的一个经典写照。宗教冲突不仅是贯穿全作的主题,同时也是当时社会儒、释、佛三教并峙的反映。同时,文中描述的国王因误信小人谗言而进行的尚道灭佛之举也达到了针砭时政的目的。这一深层主题也同样影响了译者对及物性系统的选择。

三、《西游记》译本的及物性分析

(一)数据分析

本文选取的这两章中,除去零句(minor clause),共有2015个小句,及物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表2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小句都是物质过程小句,其次是言语过程小句、关系过程小句和心理过程小句,而存在过程小句和行为过程小句所占比例较小。物质过程多表达动态的意义,较常出现在叙事型语篇当中,而存在过程、关系过程多用来表述静态意义,多出现在描述型语篇当中。文本中出现的物质过程小句占总句数的51.66%,存在过程小句和关系过程小句只占18.27%,这说明该语篇以叙事为主。同时,心理过程小句和言语过程小句占总句数的27.89%,这意味着角色的所言所说,所感所想也占有较长的篇幅,这有利于情感的输出,易于打动读者。而且通过更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语篇中出现的言语过程小句中有77.12%的小句都为直接引语,这一特点使得叙述更加有真实感,有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举例说明

《西游记》译本中这两章的整体意义可描述为:(1)通过讲孙悟空和妖怪之间三次斗法的故事给读者带来愉悦和享受;(2)做人要明辨是非;(3)以故事喻现实,讽刺当下社会风气。下面将举例阐释语篇的意义如何影响及物性系统的选择。

1.“车迟国斗法”这一故事充满浓厚的喜剧色彩。篇首处,孙悟空等人闯入三清观,假扮成“三清”圣像戏耍三个妖道,而三妖却不知实情,对着神像三跪九叩祈求金丹圣水:

物质过程小句(1)中的“bow (俯下)”和心理过程小句(2)中的“worship (仰慕)”以及小句中使用的三个表方式的环境成分“in fear and trembling(诚惶诚恐)”“in submission(归顺)”“with complete sincerity, respect and devotion(寸敬虔归),将三个妖道毕恭毕敬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但是孙悟空三兄弟却将自己的便溺之物盛于三妖呈上的器皿之中,方便完还一本正经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

以三个妖道和孙悟空三兄弟主导的过程之间的对比具有极强的幽默效果,让读者不禁捧腹大笑。而兄弟三人对妖怪的戏弄也成了之后冲突的引线。

2.在景物的描写中,译者多采用物质过程小句而非存在过程小句和关系过程小句。如在孙悟空与虎力大仙比求雨这一情节中出现的:

选用物质过程小句要比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动作性更强,同时,译者还选用了“crash”“roar”“patter”“splash”这些极具声效的词汇来营造出一种气势恢宏的场面,也给读者带来了一场视觉上和听觉上的体验。

3.在唐僧进宫换文西行之时,三个妖道也来到皇宫,国王一听国师到来,急忙下座迎接:

(6)

除了一个言语过程之外,整个小句复合体(clause complex)中接连出现了五个物质过程,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让国王的卑微慌张形象跃然纸上。按常理来讲,作为一国之王,实在没必要在几个道士面前如此屈尊。现实与常理的背离极具讽刺意味。而且这种讽刺意味贯穿了整个语篇,在后来孙悟空与虎力比砍头,鹿力比开膛剖肚,羊力比滚油锅中,三妖皆死并现出原形,而国王却拍案大哭,荒谬至极。讽刺意味在语篇的结尾处达到高潮。车迟国国王是非莫辩,轻信妖道谗言,实际上也是对明代当时社会尊道灭佛的体现。

四、结语

系统功能学派的及物性系统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而学界利用及物性分析模式对文学作品译作的研究多数集中在诗歌方面,通常是对诗歌译作的对比分析。余国藩教授翻译的《西游记》英译本不管在翻译领域还是文学领域都具有极重要的地位,但是利用及物性分析模式对这一译本的研究却很少见。本文选取了比较有典型意义的两章进行及物性系统分析,通过对译者选用的及物性过程类型进行数量统计并分析后发现,译者所做出的这些微妙选择都是由语篇的深层意义驱使。所以,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的时候,译者必须要考虑到原作的这些深层主题,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译文质量,同时也能让目标语言使用者感受到作品的艺术内涵。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Matthiessen,Christian M.I. M..Hallidays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Routledge,2014.

[2]Halliday,M.A.K..Linguistic Function and Literary Style:An Enquiry into the Language of William Golding”s The Inheritors[J].Literary Style:A Symposium,1971:330-368.

[3]潘章仙.及物性分析在描写文体特征时的表现力[J].山东外语教学,2003,(4):19-23.

[4]申丹.及物性系统与深层象征意义——休斯《在路上》的文体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4-10.

[5]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1-11.

[7]李发根.及物性过程理论与英汉语义功能等效翻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26-30.

9.西游记人物读后感作文 篇九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西游记》,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里描绘着心底善良、信念执着、一心要取得真经的唐僧;能言善辩、法力高强、勇敢无畏的孙悟空;贪吃贪睡、见识短浅贪图女色的猪八戒;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和尚。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有《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等。

《西游记》真是一本有趣的书,它教会我很多东西,带给我很多乐趣,我特别喜欢它!

10.西游记中的人物[范文模版] 篇十

〈西游记〉中贯穿作品始终的四大典型人物就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对他们四人的性格形容呢,就是皮猴·憨猪·严师·忠僧。这,也是我们经常评论的话题。

(一)顽皮机智的孙悟空

花果山是孙悟空的诞生之地。美丽的山水、飘香的花果养育了聪明机智富有灵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的英雄气概。在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前,确是一个天真浪漫、调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屡屡“战功”: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阎王爷的“生死簿”;大闹天宫,高喊玉帝为“玉帝老儿”;回归花果山,高挂的旗号是“齐天大圣”„„这个时期的孙悟空正如林语堂老先生所说的那样:“他代表了人类精神中最顽皮的部分”。但是从五行山下出来以后的悟空,虽说是顽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让他头晕目眩的紧箍咒使得他归顺、听话了。孙悟空的超级本领在这时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驾师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其实这也是悟空聪明机智的一面,如果不听话,就要上“紧箍”,甚至被赶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驾师父西天取经的任务。林语堂说这代表“不甘约束的人类精神与神圣的规范之间的冲突”。孙悟空———美猴王,聪明勇敢的化身,我们心中崇高的形象。

(二)功利憨厚的猪八戒

提起《西游记》中猪八戒,人们总是将他与“好吃懒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不好听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确,猪八戒也干过“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在“猪八戒吃西瓜”这一情节中他的这一特点表现得最为突出。你看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总是在一次次地原谅自己的贪婪(先后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后掉进自己设置的陷阱里。(在一个个西瓜皮上摔跟斗)但在为师父西去取经的曲折道路上,虽然没有悟空神通广大的超常本领,却也立下了不少战功。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无底洞、大战盘丝洞中,真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帮手。猪八戒,是吴老先生笔下的一个戏剧性人物,虽然有着许多的缺点,而我们一点儿也不觉得他的丑陋和厌恶。相反地,在他的这些缺点背后,透露出来的憨厚老实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他是一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猪八戒,让我们觉得可亲又可爱。

(三)严格执着的唐僧

唐僧取经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不顾禁令,前去天竺国取经,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回真经,影响深远,为我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西游记》小说中,作者把唐僧这一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地刻画,成为多少人为之学习的楷模。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

大徒弟尽管机智不凡,本领高强,但在连伤“良家三人性命”后,师父也不能顾及情面,而将他逐回老家;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唐僧,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四)忠心耿耿的沙和尚

沙和尚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一个忠诚卫士,也是让师父操心最少的一个徒儿。肩挑千里重担,没有半句怨言。师兄闹矛盾时,他从中调停和解;师父遇难时,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尽管平时少言寡语,但在保护师父的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无比。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1.茶叶西游记 篇十一

1772年,斯德哥尔摩老城区斯塔丹岛一座刚竣工不久的皇宫里,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头戴皇冠,手握权杖,愁眉苦脸地坐在龙椅上发呆。一位大臣刚刚向他呈报说:从遥远东方传过来一种神奇的树叶,正在宫外引起轩然大波,人们担心饮了这些东西会被毒死。为了一辨真伪,古斯塔夫三世叫人把一对被判死刑的孪生兄弟押进了皇宫,命令他们:“你俩一个每天饮茶,一个每天饮咖啡,既可免去死罪。”六十年后,兄弟俩中饮咖啡者因病过世,再过了十多年,饮茶者无疾而终。

这段故事,是我们今天在西方能找到的关于东方茶最富喜剧性色彩的细节之一。事实上,从十六世纪西方接触茶算起,在三个多世纪中,茶叶一直被西方人疑为有毒之物。1664年,东印度公司向英王进贡茶叶后,追求时髦的贵族妇女纷纷仿照王室试饮起来,可她们一直担心茶叶有毒,于是饮茶之后必须要喝白兰地排毒。

茶叶是上帝

2006年初,BBC网站对12项所谓“英国的国家象征”进行了投票。其中,“茶”以35.03%的得票率高居榜首。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而言,在二十世纪以前西人所寻求的中国商品中,唯有茶叶在中西贸易中长期居于支配地位。茶叶为西方贸易商带来了巨额利润,以至历史学家普里查德(Earl H. Pritchard)认为:“茶叶是上帝,在它面前其他东西都可以牺牲。”

虽然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就开始种植茶树,但直到十六世纪中叶它才为西方人所知。1559年,威尼斯商人拉莫修在其出版的《航海记》中首次提到了茶叶。1606年,荷兰人首次从万丹将茶叶输往欧洲。但在此后一百余年间,茶叶并未成为输往欧洲的重要商品。1704年英船“根特”号在广州购买470 担茶叶,价值14000两白银,只占其船货价值的11%, 而所载丝绸则价值80000两。1715年,英船“达特莫斯”号前往广州,所携资本52069镑,仅5000镑用于茶叶投资。

1716年,茶叶开始成为中英贸易的重要商品,两艘英船从广州携回3000担茶叶,价值 35085镑,占总货值的80%。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后,北欧的茶叶消费迅速增长,茶叶贸易成为所有欧洲东方贸易公司最重要、盈利最大的项目,当时活跃在广州的法国商人罗伯特•康斯登(Robert Constant)说:“茶叶是驱使我们前往中国的主要动力,其他的商品只是为了点缀商品种类。”

相对于欧洲其它地区,在品茗的历史中,沙皇俄国则幸运得多。1638年,一名叫斯特拉科夫的大使受命前往蒙古拜见可汗,并带去珍贵的貂皮作为晋见礼。可汗收下礼物,向沙皇回赠了200包中国茶叶。当时沙皇使者对茶叶一无所知,不愿接受,后经劝说才勉强接受。他将茶叶带回了圣彼得堡,沙皇命仆人沏茶请近臣们品尝,意外的是,众人一致认为入口有奇香。从此,俄罗斯人开始了其漫长的饮茶史。

最早的西进之路

十八世纪,英国对茶叶等奢侈品征收重税,引发了大规模的茶叶走私。走私茶叶利润巨大,以致不少水手铤而走险。一位名叫罗伯特•特罗特曼的走私犯,就因武装走私茶叶被打入了死牢。

两个多世纪后,历史学家仍常常在徘徊于他的墓前,他们并非想梳理这个走私犯的人生历史,只是想抄下他墓碑上的铭文,上面留有特罗特曼在世界上最后一句话:“一点儿茶叶,我偷的不多。上帝啊,我的血流得冤枉。一边是茶叶,一边是人血。想想,就因这杀死了一个无辜的兄弟!”

四川邛崃县平乐镇一片小桥流水的秀丽风景,清风掠过隐隐如吹箫奏笛之声,古石桥在两岸青山碧水绿树、青瓦民居的映衬下明媚亮丽,朦胧古镇沉醉在一幅乡村的田园诗画中。在这宁静的风光背后,被时光遗忘的事实却是:这里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据历史记载,早在汉代时期,四川的商人就赶着马帮,驮着成都一带出产的丝绸、蜀布、邛竹杖等物资,越过川西平原,攀援崎岖山道,经过西昌,渡过金沙江进入云南,再进入缅甸,并抵达印度等南亚和西亚地区。这条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也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陆路交通线,也是我国西南与南亚诸国、西亚、西欧、非洲交通线中最短的一条。汉代以来,通过这条古道,中国的邛杖、丝绸、茶叶、瓷器远销缅甸、印度、罗马和阿拉伯国家。

我们今天也无法从任何史籍中找到中国茶叶通过这条古道最早传入西方的实证。同时,有部分历史学家们认为是北方丝绸之路在公元850年前后最早从中国输入了茶叶。但仍有不少学者相信南方丝绸之路,才是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的始发站。

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内地农业地区和边疆游牧业地区之间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

茶马古道有两个出发点,一是云南普洱,一是四川成都,两条路线在今西藏东部的洛隆宗汇合。古道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海拔最高、地势最险、路程最长的古商贸通道,也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它是与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海上之道、西域之道、南方丝绸之路相并列的又一条国际通道。数百年前,中国内地的茶叶,由此道经西藏的亚东等边境口岸进入尼泊尔和印度等国,再由海路传入欧洲。

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是我们现今发现的中国茶叶传入西方最早、最著名的两条国际通道。英国历史学者公认是水手最早把茶叶带入了英国,能和此重任合拍的运输线路,大多源于英属殖民地印度的港口,而印度正是两条古道陆路的终点。

盗窃者成功

好几个世纪中,欧洲人爱喝茶,却没有人见过一棵真正的茶树,因为中国不允许欧洲商人进入内地。所以,这种东方古国的神秘植物引起了西方人的极大好奇。1560年,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克鲁兹乔装打扮混入一群商人队伍中,花了四年时间来往于中国贸易口岸和内地,才搞清了茶的来龙去脉。回国后,他把自己几年所见所闻写入了《中国茶饮录》,这是欧洲第一本介绍中国茶的专著。

从克鲁兹开始,不少西方探险家垂涎三尺,打起了中国茶的主意。1848年,为了获得品种优良的茶树,同时寻找中国的茶农茶工和栽培工具,帮助英国政府在其南亚殖民地大范围建立茶树种植园,掠夺中国政府通过全球茶叶贸易获取的巨大利润,东印度公司派苏格兰最成功的植物盗窃犯福琼来到中国。

这年8月的一天,在印度自己的寓所,福琼坐在了一把印式的椅子上,窗外,骄阳似火。他穿上中国清代的衣服,让向导为他剃一个中国清代的头式。向导使用剃头刀显然与他对道路熟悉的程度有天壤之别,他拿着锋利刀片的手颤颤抖抖,笨拙生硬的手法,数次刮破了福琼的头皮,鲜血与福琼因疼痛难忍而流出的眼泪混在了一起。

福琼在自己第二本书《茶国之行》中详述了这次冒险经历。在一家小旅店的花园内,他发现了一株从未曾发现的植物。他刚想爬墙进去,突然醒悟到自己早已是一身中国人的打扮。干是,他们一行从容不迫地走进客栈,在一张桌边坐下,点了酒菜。吃完饭,福琼又慢条斯理点上中国烟斗,对店主说:“这些树真漂亮,我从海边来,在那里看不到这些树,给我一些种子吧。”善良的店主满足了他的请求。这一回盗窃,福琼从衢州和浙江其它地区采集了茶树种子,他还从宁波、舟山等地采到了大量茶树标本。最后他将23892株小茶树和大约17000粒茶种到了印度,并带回了八名中国茶工。

1848年福琼的中国之行无疑是世界茶史上重大的分水岭。不久,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和锡金,茶园陆续涌现。到十九世纪下半叶,茶叶成了印度最主要的出口商品。1854至1929年的75年间,英国的茶叶进口上升了837%,在这一惊人数字的背后,相对应的是茶叶原生地中国国际茶叶贸易量的急剧滑坡与衰落。

福琼的中国之行还为西方品茗者和植物学家解开了一个迷团:长期以来,他们一直相信茶树有绿茶树和红茶树之分,而福琼却告诉西方人,绿茶和红茶的区别,只在于制茶工艺的不同。他这一观点起初受到了公众和专家的嘲笑,他请印度去的制茶专家在英国亲自验证后才得到了认可。

茶叶改变了世界

1776年,英国通过国会法令向美国殖民地征收税,每磅茶叶征收3便士的税收,用来维持驻扎在殖民地的军队和政府官员的开支。由于在美国唯一合法进口和购买的茶叶都来自英国东印度公司,因此人们没有办法逃避这种新赋税。

在法令通过的两年内,大多数美国港口拒绝任何征税商品上岸,并且当英国从伦敦运送几船茶叶到美国时,美国民众群情激奋,在纽约和费城示威游行,要求英国运茶船返回英国。而在查尔斯顿,海关官员扣押了茶叶。在波士顿,发生了几个星期的大规模骚乱,厌恶被别人称为土著人的一群美国人登上了“达特茅斯号”船,叫喊着“波士顿港口今晚将成为一个茶壶”。接下来的3个小时,他们把340箱茶叶扔入水中。这以后英国政府关闭了波士顿港口,派遣军队到美国。这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凭借茶叶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植物,一个新兴的国家呼之欲出。

在亚欧大陆,当18世纪20年代以后欧洲各东方贸易公司竞相从事对华贸易时,他们均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来支付购买茶叶的费用。欧洲产品在中国几乎找不到销售市场。十八世纪的中国经济建立在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发达的手工业和国内市场使中国在经济上高度自给自足。一百多年以后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人赫德在其书中曾写道:“中国有世界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经济上高度自给自足和相对较低的购买力使欧洲产品的中国市场非常狭小,唯一例外的是中国对白银的需求。大规模的中西贸易由此找到的支点:西人用白银交换中国的茶叶。178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财库尚有二十余万两白银的盈余,翌年,反而出现了二十二万两的赤字。为了弥补东西方茶叶贸易巨大的逆差,东印度公司专门成立鸦片事务局,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贩卖鸦片。不久后,令中华民族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爆发了。

12.《老残游记》的叙事分析 篇十二

《老残游记》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 又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备受世人赞誉, 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该部小说广受读者欢迎, 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在文章深层结构中, 破坏性这一特征孕育在其中, 这是同时期其他小说所不及的。《老残游记》作于晚清时期, 小说致力描写清末社会的腐败现象, 目的是为了“揭发伏藏, 显其弊恶, 而于时政, 严加纠弹。”该小说多种叙事模式的使用深受读者好评, 例如文中采用限知叙事模式, 即叙述者模拟事件的主体同时向读者展示小说的具体内容, 让读者通过人物的对话, 讲故事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 这种叙事视角的优点是具备了强烈的真实感, 它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且能够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发展进行深刻的表现, 对人物丰富复杂的思绪和激烈的内心冲击进行详情介绍, 表现出了它对某些艺术特性的有效把握。另外, 《老残游记》是近代中国小说中较早采用多种叙事模式的小说, 这一叙事模式多次在该片小说中使用。

1、全知型的零聚焦叙事模式

《老残游记》的叙事视角独具风格。

老残凝了一凝神, 就到人瑞屋里坐下。翠环把洋烛也点着了。老残揭开墨盒, 拔出笔来, 铺好了纸, 拈笔便写。那知墨盒子已冻得像块石头, 笔也冻得像个枣核子, 半笔也写不下去。翠环把墨盒子捧到火盆上供, 老残将笔拿在手里, 向着火盆一头零聚焦叙事模式在文中普遍使用, 即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在这种传统的全知叙述中, 叙述者将自己完全的置身于故事之外, 可随意改变叙述描写内容和叙述形式。叙述者对主人公外貌衣着, 特别是内心活动和生活环境以及旁人对他的评价介绍的非常具体。例如, 第十六回六千金买得凌迟醉一封书驱走丧门星中有这样的描述, 采用了全视角的叙事模式, 把事情的发展做了清楚的介绍:烘, 一头想。半霎功夫, 墨盒里冒白气, 下半边已烊了, 老残蘸墨就写, 写两行, 烘一烘, 不过半个多时辰, 信已写好, 加了个封皮, 打算问人瑞, 信已写妥, 交给谁送去?对翠环道:“你请黄老爷进来。”

翠环把房门帘一揭, “格格”的笑个不止, 低低喊道:“铁老, 你来瞧!”老残望外一看, 原来黄人瑞在南首, 双手抱着烟枪, 头歪在枕头上, 口里拖三四寸长一条口涎, 腿上却盖了一条狼皮褥子;再看那边, 翠花睡在虎皮毯上, 两只脚都缩在衣服里头, 两只手超在袖子里、头却不在枕头上, 半个脸缩在衣服大襟里, 半个脸靠着袖子, 两个人都睡得实沉沉的了。

老残看了说:“这可要不得, 快点喊他们起来!”老残就去拍人瑞, 说:“醒醒罢, 这样要受病的!”人瑞惊觉, 懵里懵懂的, 睁开眼说道:“呵, 呵!信写好了吗?”老残说:“写好了。”人瑞挣扎着坐起。只见口边那条涎水, 由袖子上滚到烟盘里, 跌成几段, 原来久已化作一条冰了!老残拍人瑞的时候, 翠环却到翠花身边, 先向他衣服摸着两只脚, 用力往外一扯。翠花惊醒, 连喊:“谁, 谁, 谁?”连忙揉揉眼睛, 叫道:“可冻死我了!”

在这个事件的叙述过程中, 通过视角的转换, 清楚的展现了老残、翠环、人瑞等人的心理过程与实际行动, 让读者能够通过视角的转换全面了解整个事件的经过, 而不是只从一个角度去看事件, 这样的叙事模式能够让读者了解清楚复杂的事实经过, 更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讲述的故事。

2、内视角叙述模式

内视角是指在故事中用主人公视角来叙事, 即故事的叙述者本身就是故事中的人物。叙述者的观察位置处于故事之内。这种视角可以用来细致刻画人物的言行, 心理变化,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同程度的主观, 偏见的色彩。外视角是说叙述者与故事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即观察位置在故事之外, 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来叙事。正是基于叙述者没有被卷进故事当中, 所以整个叙事往往比较冷静, 客观, 可靠。单一视角是叙述者从其中某一个人的视角叙述事件, 不存在叙述视角发生转移。

3、多元视角叙述模式

多元视角叙事模式是指若干角色和叙述者的视角在动态中进行组合, 或者众多人物在故事中对其进行的观察, 当对叙述故事的主体进行描述是, 通过大家的多角度分析和叙述, 能够把事情和人物描写的更加的全面和具体。在《老残游记》中, 有这样描述;

一路上, 残耳闻了不少玉贤的办案“政绩”。如于家屯的财主于朝栋家被一伙强盗抢了一次, 他到官报了案, 两个强盗伙计居然被官府抓住了, 其余的人全跑了。从此, 这伙强盗与于家结了仇, 总想伺机报复。一次这伙强盗又抢了人, 放了火, 然后逃之夭夭。曹州知府玉贤闻讯, 立即派人追踪, 追到于朝栋家附近, 强盗没了踪影, 就闯进于家搜查, 竟搜出一包被抢失主的衣物。玉贤由此断定于家与强盗一伙, 就将于朝栋父子三人关进站笼。他们怎样喊屈、别人怎样为他们求情, 都无济于事。结果只三四天父子三人就全站死了。于朝栋的二儿媳妇非常气愤, 就在府衙门口自尽了。一桩冤案, 屈死四人。知府手下办案的人都愤愤不平, 下决心抓住这伙强盗替于家报仇。最后这伙强盗是抓住了, 但是专门给予家移赃的三个案犯却被玉大人给放了!

这段描述中, 视角从老残转换到了于家屯的财主, 又转变为抢到、曹州知府、于朝栋家, 作者以事情发展为线速, 根据事情的进度, 随时转换叙事的视角, 让处于冲突的人成为我们的眼睛, 通过不断变换分析和叙述的角度, 保证了读者一直处于事情发展的关键中, 充分的了解故事的发展进程。

4、结论

刘鹗的《老残游记》文如其题, 是主人翁所视、所思、所言、所行的第三人称的游记, 作为游记, 文章的叙述看似漫不经心, 又会花力气去记录一些貌属枝节或有始无终的事情, 类似于现代的博客与日志, 而不似任何型态的传统中国小说。作者的描述更像是一个把故事呈现给受众的能动过程。为了向读者展示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与世事, 表达对官僚政治的批判与对文化心态的反思, 他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录下来, 必须要讲求一定的叙述策略。

以上就是我阅读分析《老残游记》, 综合借鉴一些近代中国小说和众多文学评论, 结合自己的观点, 对《老残游记》的叙事角度做的一个小的分析。

摘要:《老残游记》不仅是研究旧社会腐败显现的典范之作, 在叙事策略上也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就叙事策略而讲, 《老残游记》在总体的零聚焦全知型叙事视角的模式之下, 综合运用了视点变换、视角越界、视角模式转移等形式, 从而多角度、详细的揭示了主人公这一复杂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老残游记》,叙事分析

参考文献

[1]刘轶男.论《老残游记》的小品风格.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骨干网络学习培训的心得体会下一篇:企业管理问题十大“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