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共18篇)(共18篇)
1.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 篇一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景德镇陶瓷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11自动化二班 15栋623电话*** 张林生 201110320207)
摘要:本文是通过对郑州市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涉及空巢老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空巢老人的基本特征;以及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等内容。并根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对社区及政府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郑州市;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
在本调查的200名空巢老人中男女分别有100人,各占50%,年龄在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的分别有80人,89人,31人,各占被调查人数的40%,44.5%,15.5%。在文化程度方面,按性别比较(如表一所示):小学及以下的男女分别有18人、57人,占总数的9%、28.5%;初中的分别有34人、22人,占总数的17%、11%;高中或中专的分别有23人、13人,占总数的11.5%、6.5%;大专及以上的分别有25人、8人,分别占总数的12.5%、4%。在婚姻方面,未结过婚的有1人,占0.5%;初婚有配偶的有145人,占72.5%;再婚有配偶的有6人,占3%;离婚未再婚的有2人,占1%;丧偶的有43人,占21.5%;其他婚姻形式的有3人,占1.5%。工作状况方面(如表二所示),正式退休后有继续工作经历的有20人,占10%;正式退休后没有继续工作经历的有106人,占53%;尚未退休,仍在工作的有15人,占7.5%;没有工作的有57人,占28.5%;其他的有2人,占1%。子女方面,有6个老人没有子女,占3%;其余194个老人均有子女,子女个数从1个到5个以上不等,平均子女个数为3.85个。其中与子女生活在一个城市的老人占7.8%;子女在本省其他城市的占25.6%;子女居住在外省和国外的分别占30.5%,36%
根据本次调查显示,郑州市有49.8%的空巢老人靠退休金或养老金生活。空巢老人的其他经济来源有子女供养,占27.8%;亲友资助0.8%;抚恤金占2.1%;工资收入占12.4%;社会救济2.9%;其他经济来源的占4.1%。其中,这里的其他经济来源有:新城区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遗产收入,以及配偶的退休金或工资收入。值得一提的是,在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中,工资收入也是他们的经济来源之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已退休或之前就没有工作的老人中,即仍有工资收入的12.4%老人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帮别人带孩挣收入,他们表示别人聘用他们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有经验且比较喜欢孩子,而且大多数都是经过熟人介绍,他们的收入大多都在500-1000元之间,虽然说收入并不算很高但对老人而言也是一部分可观的收入,同时也可以弥补子女不在身边的空虚与寂寞。由此可见,空巢老人的工作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给他们带来精神享受,是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现状的重要途径。其中享有退休金的空巢老人有139人,其中,退休金额为501-1500元的最多,有47人(23.5%);其次为1501-2500元的1
有44人(22%);2501元以上的有32人(16%)。其中调查的老人中有退休金额高达3500以上的,不过也仅是绝少数。此外,仍有16人(8%)的退休金不足500元,在目前物价上涨,医疗费用惊人的背景下,这部分老人在子女没在身边的情况下生活是比较紧张的。另外,在调查空巢老人的经济支出哪项比例最大是中,有126个老人回答是生活必须品支出,占绝大多数(63%);其次是保健品及医疗支出,有54人(27%)。由此可见,在郑州这座中等发达的城市老人的生活仍以追求温饱问题为主,可见郑州我省的省会,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还如此只为解决温饱问题,那就我省而言,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品质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次就是解决看病问题,因为在这27%的老人中有老人表示,医疗费用已成为他们沉重的生活负担,生病没钱治也成为空巢老人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经调查,如表四所示:被调查的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中绝大多数(132人,66%)的老人身体状况回答很好或较好,其次是一般的有52人(26%),较差的15人(7.5%),非常差的仅有1人(0.5%)。由此可见,郑州市的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但相对身体状况比较好的老人而言,仍有一部分老人表示患有肠胃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大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老人,除了平时多锻炼身体外,保健品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精神生活对与老人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对空巢老人尤其重要,直接关系着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所以说精神生活及精神慰藉是研究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重要方面。空巢老人精神状况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人生的态度,调查显示,在197位调查老人中有122位老人(61%)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只有2位(1%)的老人表示对生活并不乐观,比较消极;剩下的73位老人(36.5%)表示生活态度一般。由此可见,郑州市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还挺不错。研究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其中空巢老人的家庭联系,尤其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调查显示,在198位有子女的空巢老人中,有173位老人(87.4%)表示他们与子女的关系很好或较好,关系一般的有20位老人(10%),关系不好或说不清好坏的只有5人,占2.5%,可见郑州市空巢老人与子女的关系总体而言是比较好的。另外,子女是否经常来看望也对老人的精神状况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据调查显示有81.5%的老人的子女经常来探望他们,仅有17.7%的老人子女不经常来探望,原因大多是因为子女居住在外地或国外,但每逢节日还是会回来的。此外闲暇生活也是研究空巢老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就闲暇活动场所而言,郑州市空巢老人最爱去的是广场或公园(35,2%),其次是小区空地(30.7%),在家(23%),社区老年活动中心(7.2%),其他活动场所(3.35),老年大学(0.6%)(见表五)。关于郑州市空巢老人闲暇活动场所,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分析,它与近几年来郑州市的社区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近几年来郑州市政府为了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方面做了许多事实,就这次调查所去的调查地点而言,我们大多数去的都是社区附近的小广场及公园,这些小公园内有大量的娱乐和健身设施,它们为老人健身娱乐提供了很好的场所。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部分的老人喜
欢呆在家里,他们不经常出去,对这部分空巢老人,社区及家人应重点关注。
以上分析显示,郑州市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总体而言还不错,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空巢老人生病没钱治问题,社区服务不能很好满足(如社区精神生活贫乏等)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加强社区空巢老人精神文化建设。以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为出发点,加强社区文体设施的建设,使社区现有设施和场所得到充分利用:社区应经常开展老人喜爱的文体活动,使空巢老人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促进彼此的了解,以减缓他们的孤独与寂寞;另外就是对独居的空巢老人,社区与政府应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对他们进行探望,了解他们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能够及时解决。2,政府应多为老人提供就业机会。为老人提供就业机会,一方面可以为其提供经济来源,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其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如对喜欢孩子的老人提供照看孩子的工作,可以让他们在照看孩子的同时为他们自己带来快乐,缓解孤独与寂寞。3,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对老年人而言,医疗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但在郑州市这个人口密集的城市,“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政府应对这一方面应加强努力。另外,对社区而言,对老年人提供的医疗服务更应该是全方位的,如对老人出行不便这个问题,应定期在社区内聘请医疗服务队,使老人能够在家门口就能够解决看病问题,减轻他们的不便。此外,还应在社区内加强对疾病防治的宣传,提供医疗咨询,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每个老人都掌握一定的医疗防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参考文献1,2,3,4,5,6,7,唐政.李枫.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健康需求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教育》,2009年10月 3,王玲凤.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压力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1月4日 李爱芹.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实证研究——以徐州为个案[J].《社会工作》,2007年03月赵芳.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月李德明.城市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心理状况的比较[J].《中国老年杂志》,2006年03月张传辉.赵丽.陈朝军.影响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效果的因素分析[J].《学理论》,2009年1年3日陈建兰.城市空巢老人养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徐州为个案[J].《社会学期刊》,2009年06月
2.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 篇二
影片中的「老人Z」这个名称其实是「老人与Z」的合体, 「Z」是一家商业生化计算机公司的硬件产物, 为剧中所谓的「第六世代计算机」, 它比拥有A.I.人工智能的「第五世代计算机」等级还要高, 原因即是不仅拥有基本的A.I.人工智能, 同时还可以自我学习而进化。但由于这家商业生化计算机公司会设计制造出这种计算机, 并不因为该公司拥有造福人群的伟大情操, 商业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军事用途上, 所以背着厚生省暗自将这种新世代计算机改装成专门照顾无自我能力的老人病床, 藉此测试计算机的自我进化功能。
而剧中的主角「老人」则是由漂亮、俏丽的女护士晴子所担任的志工负责照顾一般日常生活起居, 由于老人被选中担任人工智能病床的首位使用者, 晴子受不了高智慧科技病床万事俱备却缺乏人性的冰冷科技, 于是会同医院中一群「黑客老人」, 利用「老人」相当思念却已过世的老伴模拟声音, 欲唤醒「老人」, 结果却成为「Z」这个「第六世代计算机」开始自我进化的觉醒因子……
《老人Z》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畅快的娱乐节奏, 那种在科技中所显露出的让人不安恐惧感, 于电影里阐述的相当精准。早在九零年代初期, 大友克洋就对未来社会所可能演变产生的环境做出预言, 特别是像日本这样高度向往与积极开发新科技的国家, 在以为人类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往往忘记了「人性」这项软件规划里难以教导与设定的关键, 而最可怕的, 这也是科学家所汲汲营所追求的硬件自我思考的最终目标, 未来当计算机真的能够高度自主觉醒之后, 人类将要自行去承担这项科技所带来的各种难以预料副作用。影片中,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20年后的今天, 日本社会早已是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的年龄比例呈倒金字塔形增长。少子高龄化是现在日本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少生、不生、啃老一族, 在日本年轻一代并中不少见。并且日本是当今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平均每5人当中就有1位老人。这大体上是由于人口平均年龄来决定的, 根据平均年龄来推算老龄化社会的进程。日本国民平均寿命男80岁、女86岁, 都是世界最高的;其老龄化进度也远远快于其他国家, 早在1970年, 日本就进入老龄化社会 (65岁以上人口比例占总人口7%) , 1994年便步入超老龄化社会 (65岁以上人口比例占总人口14%) 行列。也正是由于日本是长寿之国, 所以老龄化相对明显。与战前“人生50年”相比, 人均年龄几乎翻了一倍。
现在的日本在经济, 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在飞速发展。而且在医疗、饮食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视, 医疗方面对于老年人都有最大的照顾, 这也是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之一。日本的科技飞速的发展, 电子产品的更新, 医疗器械的完备, 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机器, 用机器来代替人工。人们的生活也日渐方便, 更多的科技是为人类的高质量生活而服务。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人情变得淡薄, 走亲访友, 仅仅是通过电话或是网络来完成。
近年来, 中国人对于日本的看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日语, 许多高校也增加了日语这一门课程, 对于日本的风俗习惯等有很大的兴趣。认为日本是礼仪之邦, 学习日本的文化, 想要去日本留学, 相对于国内, 认为日本的环境好, 生活氛围也好。在日本的家庭一旦孩子长大成人便要离开父母的身边独立生活, 非常的锻炼孩子。但是, 相较于中国就少了一些人情味, 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无论是邻里还是家庭, 都很融洽, 逢年过节大家聚到一起热热闹闹。但在日本, 由于生活节奏较快, 人们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 父母与孩子之间, 也许只是几句问候。邻里之间不过点头之交, 真正的日本社会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我们也只不过是从书本上或是电视上看到日本好的一面, 真正在日本生活过的人会认为, 日本真的很缺乏人情味。也许是文化的不同, 不论是在日本生活再长的时间, 也不会融于日本的社会, 我们始终是外人。漫步于繁华的城市街头, 那是年轻人的天下, 而步行于田间郊外, 则是老年人的天地。日本由于老龄化的原因, 年轻人涌向城市, 农业则多由老年人承担, 而且不少日本人辛劳一生, 晚年都向往田园生活, 远离城市的喧嚣。
伴随则老龄化现象, 日本社会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在日本, 老年人“孤独死”的情况非常严重。2009年日本政府统计, 每4个高龄人中, 就有一个因无人在身边照顾和陪伴而“默默离开人世”。日本全国60岁以上人群中, 超过四成的老人担心自己将来将会“孤独死去”, 超过七成老人对未来的生活感到不安。尤以东京等大城市更为突出。随着日本老龄化的日益加剧, 越来越多的老人独自生活, 他们临死时甚至没有一个亲人在场, 只能孤独的死去, 尤为悲凉。而且, 日本目前65岁以上的老龄人犯罪一直在增加。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并不是为温饱, 很多人都是物质生活很富裕, 但是精神上空虚, 偷窃只不过是为了排遣心中郁闷。日本东京都警视厅曾对数名老年人盗窃者实施一项调查, 结果显示, 回答“孤独”的老年人占23.9%;“没有生活目标”的占8.3%;其他“没有朋友, 朋友少”的5成, 还有其他原因等等。老年人通过盗窃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甚至借此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重视吗?
现在, 老龄化不仅仅是日本的社会问题, 也是全世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孩子原来越少, 一对夫妇可能要供养4位老人,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过劳死, 各种老年疾病的年轻化也同样是大的问题。所以说, 老龄化现象伴随着引发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 值得人类共同思考的重大问题。但是, 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 现在的老龄化伴随着人口膨胀, 50年后的今天也许世界人口会大量的减少。日本社会预计在几十年后, 日本人口将会减少一半, 同样, 世界人口也会剧减。
对于已是老龄化的现在, 我们应该面对现实, 努力的解决问题。人均在岗时间的延长, 社会福利的保障, 面对老年人所展开的活动, 增加老年人的活动积极性, 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注, 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社会的负担, 同样可以营造一个和谐社会。不要逃避, 勇敢的直面问题。正确看待老龄化问题, 努力寻求出路。
摘要:现在, 老龄化不仅仅是日本的社会问题, 也是全世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老龄化现象伴随着引发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 值得人类共同思考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日本,老龄化,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双月;日本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D];河北大学;2001年
[2]、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3.农村孤寡老人自杀现象调查 篇三
来自G乡的案例 G乡是一个离大悟县城比较近的乡镇,地处丘陵山区,现代化的农耕机械在很多地方都难以运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搬到城里,许多年老力衰的老人仍滞留在农村,特别是孤独无依的孤寡老人,这种现象显得尤为突出。虽然国家对农村孤寡老人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尽量解决孤寡老人的温饱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孤寡老人的生活依然很艰难。虽然已到迟暮之年,但他们依旧需要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一旦受到病魔的困扰,就会让原本贫困的孤老濒临绝望,最终很多农村孤寡老人在生活物质贫乏和精神空虚的双重痛苦之中选择了自杀。
程真豹,61岁,年轻的时候由于有病重的母亲,治病欠下不少债务,导致家庭贫困,无钱结婚。他只有几个嫡亲的侄子,但没有跟侄子一起生活,一直是自己一个人单住。他是一个很慈祥的老人,对自己的几个侄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也会为人处世,乡里之间的关系也处的很融洽,别人对他评价都很好。老年不幸患上“肠根阻”这种疾病,痛苦不堪。一开始侄子还把他送到县医院治疗,久治不愈后,侄子们也不甚其烦,甚至都不来看他。在医院治疗无果后,老人执意要回家,回家后的当天晚上就喝农药去世了。
丁清和,70岁,无儿无女,他家里离城关镇比较近,一个人孤苦伶仃,由于身上长恶疮。小地方治疗了很久都没治好,亲戚们商量送他去武汉观察治疗,在协和医院住了一个星期,也不见明显的好转。而且一天开销一两千,亲戚们的经济压力也很大,对老人的态度也就逐渐冷淡了,老人心里也很明白,知道治不好就不愿意再给亲戚们增添经济负担,坚持要回家。于是大伙儿就把他接回家了,回家后就自缢去世了。
自杀因素分析
孝道沦丧 农村孤寡老人他们无配偶、无子女、丧子女,都使他们没有安全感,精神上十分孤单,没有寄托。而且在农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在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无子女或丧子女老人的内心还是很悲痛的。他们性格都比较自闭,不善交流,随着年纪大了,劳动能力下降,视力、听力越来越不好,在交流中存在障碍,所涉及的圈子越来越小,长久积累下来,他们越来越容易被人忽视。其次,由于社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今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年轻人价值观念扭曲,道德水准下降,道德嬗变,孝道不存。最后,病痛所帶来的后果让老人绝望。老人年纪大了生病在所难免,据调查显示,很多孤寡老人都是由于病魔给他们下了最后一道死亡通知书,从而采取自杀的方式终结自己的生命。
制度缺失 农村孤寡老人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与制度缺失,权利维护不到位息息相关。另外,养老院本身保障不足也是一重大原因。
经济压力 农村孤寡老人他们住的地方一般很小,屋子大部分都是土坯屋。一般是因为无儿无女一个人,把房子分给了自己的兄弟,其他兄弟又把房子分给了自己的儿子,所以自己所拥有的房子也就越来越小了,最后老人只能蜷缩在那间又破又小的屋子里。孤老们的兄弟、侄子,由于经济负担也比较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照顾他们。而老人们自己又没有经济能力,所以他们生活举步维艰,没有人照顾,自己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摘自《成长》
4.关于扶起摔倒老人的社会调查问卷 篇四
1、当你看见有人在街上乞讨你会给予帮助吗?()(单)
A、会B、不会C、视情况而定
2、哪种类型的人更容易得到你的帮助?()(多)
A、老人B、小孩C、残疾人士D、自称经济困难的大学生E、卖艺人士F、其他
3、为什么不愿意去帮助?()(多)
A、可能是诈骗集团B、认为其能自食其力C、认为其所述不真实
D、就是不愿意帮助,没有理由E、其他
4、如果你遇到老人摔倒,你会出手相助吗?()(单)
A、会毫不犹豫的出手相助B、先确定旁边有没有人作证,再决定是否帮助
C、先询问情况,再决定是否要出手帮助D、坚决不做这类傻事
E、直接拨打120F、询问并通知其家人G、利用手机留下证据
5、如果你选择了帮忙,那么是因为()?(单)
A、传统美德B、为自己赢得好名声C、随便呗,遇到就帮忙
D、为了事后报酬E、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做贡献
6、假如有老人在你面前摔倒,那么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得到你的帮助呢?()(单)
A、老人穿的很体面,看起来很有钱B、周围有陌生人
C、老人看起来很面善,不会讹人D、周围有朋友或熟人
7、你对扶起摔倒老人却被其敲诈这类事情的看法?()(单)
A、现在好人难做啊B、只是个例,大部分是真正需要帮助的C、只能算倒霉了E、按常理分析应该是他撞倒老人的8、如果你当了一回“雷锋”,却被栽赃了,你会怎么办?()(单)
A、拨打110,请求协调解决B、诉诸法律渠道C、自认倒霉
D、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争取消除误会E、坚决否认F、其他途径解决
9、如果你被敲诈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还会选择帮助别人吗?()(单)
A、会B、不会C、视情况而定
10、你对目前道德水平的看法?()(单)
A、非常好B、还可以C、一般D、较差E、很差
11、如果你的朋友或亲戚撞到老人后逃跑,你会不会举报?()(单)
A、不会,因为他(她)是我的亲人或朋友,只要我不说就没人知道
B、会,因为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帮他(她)
C、不会,但会叫朋友去自首
12、你认为有哪些有效途径来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多)
A、学校要注重学校道德教育B、大力发展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了,道德水平自认会提高
C、个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D、社会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13、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你觉得怎样才能减少这种敲诈手段?()(多)
A、从身边做起,决不能容忍身边的朋友做这种违法违德的事情
B、加强宣传,提高公民意识,提高辨别能力
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懒得去理会
5.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 篇五
寒假个人社会实践报告
姓
名: 学 号:班 级: 电 话: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
2013.02.06 — 02.15
守望心灵,党的光辉温暖孤寡老人的心房
摘 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关心和救助这一社会弱势群体, 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与温暖, 既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自十八大召开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各地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十八大的指导思想,切实改善了民生,孤寡老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改善,基本实现了老有所依。
关键词:十八大
民生
孤寡老人
老有所依
一 引言
“老有所养”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问题却在很多地方没有实现。在当今社会的底层有着这样一群老人,他们已过花甲之年但因种种原因而未婚配,更没有子女,孤身一人居住,而他们中大部分身患残疾,他们被称为孤寡老人。他们有的曾为共和国的建立挥洒过热血,有的曾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青春。如今他们老了,他们不能再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了,甚至不能养活自己了。他们只能游走在社会的最底层,靠捡拾垃圾等最卑微的方式残喘。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国家该站出来为他们说句话啦。2012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盛大召开。十八大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受到十八大思想的指导,各地政府积极行动,切实改善民生,孤寡老人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普通的农村乡镇的孤寡老人问题的处理来体味一下十八大以来民生问题的改善,来感受一下党的光辉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温暖。进一步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并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发现当前的不足,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制度。呼吁人们关注孤寡老人的生活。
二 国内现状
伴着“十八大”春风,孤寡老人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与爱护,近年来,各地政府积极组织机关干部、知名企业家、青少年学生等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帮扶活动及志愿活动,了解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及时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不断改进他们的生活条件,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舒坦的晚年环境。
三 研究方法
(一)访谈法
访谈,就是研究性访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对本村村委进行了访谈,了解了过去村中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还对镇养老院进行了访谈,了解了现在养老院的状况。
(二)个案调查法
个案调查法是从某一社会领域中选择一两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种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所选调查对象的现状和历史。此次社会实践我具体调查了本村的两个孤寡老人,通过具体了解他们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来对比发现十八大以后他们生活水平的变化。显现党为人民群众带来的福利。
四 研究对象
普遍认为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所以本次调查中所选对象均为六十岁以上的无配偶子女且身体不便的老人,符合孤寡老人的定义,且他们都是十八大以来民生改善的受益者。
五 调查过程
(一)走访本村村委会,了解本村孤寡老人的状况
据本村村主任介绍,本村共有村民621人,60周岁以上的老人96人,其中孤寡老人7人。过去这7人的生活主要是村财政补贴,但作为贫困县的一个普通农村村委财政收入有限,他们只能靠捡拾垃圾来实现温饱,他们所住的也只是破旧的土房,夏天漏雨冬天透风都是常有的事。有的连土房都没有的就只能住在村里建的狭小的房子里,生活水平很低。曾经为了我们及这个社会辛辛苦苦地付出一辈子的农村老人,却要在晚年承受这般痛苦,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
十八大以后地方政府积极改善民生,加大地方养老院的建设、维护投入,改善了地方养老院的状况,本村的孤寡老人都由地方财政承担住进了镇养老院,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老有所养。
(二)走访当地敬老院,了解敬老院的状况
根据白芬子敬老院院长王嘉陵的介绍,过去政府对民生的投入不足,民政部门无力在各个乡镇都建造高标准的敬老院。此敬老院是由废弃的面粉厂改建而成,房屋破旧,缺乏所需的各种老年人健身器材。过去此敬老院只有四名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在此居住的老人也只有十几名,而且是自费的,使很多老人因无力承担费用而不能入住。
十八大以后,政府对民生的投入明显增加,敬老院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拨款,并且当地企业也在政府的号召下积极支持民生建设,对原本破旧的房屋进行了修缮:外墙粉刷了涂料、室内铺了防滑地板砖、内墙粉刷了乳胶漆、安装了铝合金门窗并配有纱窗、窗帘;每个房间配备了床、床头柜、衣橱、脸盆架、暖水瓶、蚊帐、被褥等生活用品;并配备供暖和降温设备;院内增加了配套设置:厨房、餐厅、医务室、洗浴室、活动室、室外健身活动场所等;实现动力电、自来水、硬化路、电话、有线电视“五通”,院内道路硬化,绿化面积达到60%以上;配齐了院长、服务员、炊事员、卫生员、会计、出纳员、保管员等管理服务人员;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对于孤寡老人入住所需费用也全部由政府承担。现整个敬老院有床位86张,专业护理人员4名,其他工作人员五名,并配有血压计、血糖计等基础医疗设施。现有入住老人73人,多为孤寡老人,大大改善了辖区内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但因院内居住的多为身有残疾的孤寡老人,所需护理费用较高,院内财政一直比较紧张,所以现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慷慨捐助,缓解敬老院的财政紧张问题。下图为院内居住的孤寡老人。
六 结语
他们曾为国家的建设奉献过青春,如今中国的腾飞有他们的一份助力。如今他们老啦,他们已经没有力气再来推动中国的发展了,甚至他们没有力气来拖动他们疲惫的身体。他们
不应该被忘记,党和国家也没有忘记他们。所有的中华儿女也不应该忘记他们。让我们一起关爱身边的孤寡老人。
附件一
实践调查单位签章
安丘市兴安街道后相戈村
安丘市兴安街道白芬子敬老院
年 月年 月 日
日
附件二
关爱孤寡老人倡议书
当落日的余辉洒在身上的时候,你是否会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了?或许大家会以为这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般的感慨,这是因为我们正处在人生美好的青春年华,根本无法了解与体会已近暮年的孤独与悲凉.老人们,尤其是那些失去亲人,生活又贫困的孤寡老人,他们没有子女承欢膝下,瞻养尽孝,没有老伴陪伴左右,共享天伦;风烛残年的他们,有的甚至还受着疾病的折磨和贫穷的困扰,身心俱疲。他们为社会奉献过,理应得到社会的回报,我倡议:
一、弘扬尊老美德,营造良好氛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关爱空巢老人是时代的呼唤、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倡议弘扬传统美德,关爱孤寡老人,营造全民尊重和关爱孤寡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生活上更加富足。
二、温暖孤寡老人,奉献爱心。呼吁大家为精神寂寞、特别是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提供心理抚慰志愿服务。特殊的节日特殊的情怀,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看望慰问空巢老人。条件允许的可以对老人情况记录存档,在他们生日之际,赠送贺卡或小礼物,给他们一份不一样的感动,还可以采取电话问候、上门慰问、为老人读报、陪老人聊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三、关爱孤寡老人,促进社会和谐。呼吁广大学生和各界爱心人士以结对帮扶活动为载体,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联系帮扶孤寡老人,开展上门走访,主动关心、照顾结对对象,为孤寡老人提供健康保健、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法律援助、文体活动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推动形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和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叶不足以密林,一鸟不足以繁音,关爱孤寡老人需要每个人的力量。当我们享受着阳光雨露,也许那些老人正忍受寒冷不能入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多关爱一下这些曾经为我们今天的幸福奉献出青春的老人们吧!
山东大学(威海)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6.社会实践报告 看望孤寡老人 篇六
实践内容:我利用假期的时间调查走访并看望了山东省兖州市养老院以及兖州市周围县镇的孤寡空巢老人。
实践目的:调查孤寡和空巢老人社会生活情况,帮助孤寡和空巢老人的生活,来呼吁更多的人帮助弱者。
在刚开始不久的大学生活中,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然天气严寒,寒风呼啸,但是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就是自己的子女不在身边而自己单独生活的老人。空巢老人辛辛苦苦拉扯大几个孩子,用尽了自己一生的力量。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忙碌地工作,以至于无暇照顾自己的父母。但对于身居农村的空巢老人,他们有的儿女在身边或离自己很近,当然也有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却仍然得不到他们应有的呵护,甚至他(她)的儿女们希望他(她)早日去逝。可见,空巢老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我们真的应该关注一些空巢和孤寡老人的生活,以减少他(她)们一些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让他(她)们心理和精神上都能得到一些慰藉,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开心幸福。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因而我们应该多帮助这些老人。我们很多大学生一到大学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或者义工协会,但每次活动明额有限,我们很难得到一次历练的机会,我们为什么不放开视野观望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做好事处处可以做,只要我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我们历练的机会很多,就像谈到空巢和孤寡老人,他(她)们如果可以得到你的帮助,他(她)会非常的感动。
2月初,我到了我家临近的大庙村。这个时候新年的气息已经慢慢变淡,一些老人的子女已经忙着离开家去城市里打工了,所以,又是一大批孤寡空巢老人被留在了村子里。我了解到村子里有一户姓郭的人家,老伴儿在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女儿出嫁到很远的县城,儿子和儿媳妇在南方打工很少回家,只有临近春
节才能在家里住几天。郭奶奶没有稳定的收入,只能领取补助和在平日里捡一些废瓶子等破烂来维持生活,所以生活非常清苦。我去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了,所以我决定帮郭奶奶做一顿午饭。她储备的都是一些很普通的蔬菜,数量不多,甚至有的菜叶子都已经腐烂掉了,可是郭奶奶还是舍不得扔掉。郭奶奶说她很少买新鲜蔬菜,除了过年,别的时候都是在菜市场挑一些别人挑剩下的蔬菜,这样也便宜一点。油盐酱醋剩的也不多了,郭奶奶说她平常做饭的时候调料也用不多。米袋子的米即将见了底,总而言之厨房里就是简简陋陋的,我看了以后很心酸。我用我平时省下来的零花钱去商店给郭奶奶买了点东西,虽然价钱不高,却能让郭奶奶吃上几顿好的,我心里也就舒服一点了。吃着饭的时候,郭奶奶很感慨地告诉我,平常总是她一个人在家里吃饭,老伴儿去世得早,平日里也没有一个人能陪她说说话。只有春节的时候,儿子儿媳妇才带着孙子回家来看看,可是呆不了几天就要忙着回去。一年到头坐在小院子里,心里面却是满满的对家人的思念,她非常希望孩子们能经常回来,回家里看看她陪着她。郭奶奶对我的到来感到非常开心,她说这是她近段时间来吃的最香的一顿饭了。
临近傍晚,我依依不舍得与郭奶奶告别,她亲切地拉着我的手感谢我。我觉得我做的并不多,却让老奶奶如此的开心。在这里希望我身边的同龄人也多多为老人做一些事情,让他们能够开开心心地生活。
三天以后,我又和我的朋友一起来到了兖州市养老院,去看望生活在那里的老人们。养老院共有共有老人二十余人,由于他们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而且身边没有儿女照顾,所以普遍存在着孤独,悲观的心理问题。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就变得热闹起来。我们先给老人的住所清除灰尘,打扫了卫生,洗衣做饭,平且还给王爷爷买了一件新衣服。完后,我们就和老人坐在一起并同老人聊起了家常。话题从日常生活的照料到健康心态的调整再到新旧社会的变化,多种多样,我们与老人都聊得十分开心,从中我也学习到了不少历史故事。其中,还聊到了《红灯记》、《天仙配》、《梁祝》和《太阳红》等经典戏剧,老人们都乐在其中。
此次来到兖州市养老院看望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人们的慈祥、质朴及平易近人更是令我难忘。我觉得自己和老人之间虽没有进一步更详细的了解,但彼此之间却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思念。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对空巢和孤寡老人这些相对于我们的弱势群体有了更多 的了解,他们需要社会对他们的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他们曾经都为社会做出过贡献,都有年轻辉煌的时候,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不应该受到社会的排挤,也应该有自己的地位,更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这回走访老人,让我也看到了老人们的活力,虽然年岁已高,但却活力依旧。他们都乐观开朗,没有子女在身边的照顾,却能交到更多老年朋友,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们并不因为自己年纪的原因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他们照样像年轻时候一样生活、学习,他们自己在心中也坚信自己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收获很所多,我也会继续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的人们,也呼吁大家一起来关心他们,让他们生活地更开心。
如今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时间,让我们的生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总之,空巢和孤寡老人的生活条件不仅需要社会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儿女,子孙们的帮助。那就让我们一起携手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让辛苦的老一辈人们能够更好地安享晚年。
活动总结和体会:这一次参加社会实践,让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这几天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还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
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期待下一次更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文土112-2
7.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 篇七
1 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访谈、座谈调查为辅, 并结合这次调研的目的和对象, 选择周口市辖县中六个乡镇、六个自然行政村的不同群体, 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及原因
根据调查内容, 选择十四岁及以下未成年人, 农村留守成年人, 乡、村、组干部和教师等不同群体为调查对象, 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问卷调查。随意抽查180人, 其中14岁以下未成年人60人, 现在监护人60人, 乡、村、组干部和教师60人。调查活动时间为2016年1月~2016年2月, 共发放问卷180份, 回收180份, 调查问卷100%回收。调查结果见表1、图1。
从表1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180人中认为留守儿童中学习表现成绩优秀的不足4%, 成绩中等的约16%, 中等以下约占到了80%!访谈中有的老师和乡、村、组干部反映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是非常差的, 而且有部分13、14岁的孩子逃课现象增多, 对这个问题被调查不同群体的认同度比较高。我们在跟踪调查中发现, 远离父母留守农村的孩子80%以上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临时监护, 接近20%的孩子临时跟随亲戚生活。外出打工的父母们每年回家一两次, 有的几年才回家一次, 有将近一半的留守孩子与父母的通话、通信频率不足每月一次。而农村留守老人文化素养又普遍较低, 不善于和孩子沟通, 没有能力监督辅导孩子的学习, 生活中对孩子又过于溺爱, 更没有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能力;跟亲戚临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更是觉得心理无依, 寄人篱下, 亲戚大多忙于生计或不敢放手管孩子, 这对孩子成长的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从调查表1和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孩子已经出现了心理和情感问题, 但是, 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却发现不了或不愿意承认。孩子在心理上或情感上出现了问题而得不到关爱和及时的疏导, 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极易产生心理失衡, 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甚至出现暴力倾向、触犯法律, 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分析表1中的调查数据结合访谈中了解的情况, 我们发现:远离父母生活的农村孩子, 人身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跟随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或者是亲戚生活, 而这些临时监护人的防范意识普遍缺乏, 农村儿童自身防范意识弱, 自我保护能力也差, 很容易遭受意外伤害, 甚至被不法分子盯上, 成为他们实施犯罪的对象。据公安部门统计, 在被拐卖的儿童中, 第一位是流动儿童, 第二位就是农村留守儿童。另外一个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是:农村留守女童被性侵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受到性侵犯的女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抚慰和帮助, 享受不到亲人的关爱和温暖, 对她的身心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非常容易酿成严重后果。
2.2 留守老人生存现状和成因
访谈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现在农村社会化养老程度极低, 养儿防老的观念依然很强, 农村的老年人对儿子和儿媳的依靠比较强, 一旦儿子儿媳外出打工, 老两口一般只有互相照顾, 独自生活的同时还要耕种自己和儿子一家的土地, 非常辛苦。表2是笔者在走访过程中选择的120位留守老人问卷调查表, 发出120份, 回收120份。
数据显示留守老人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 大多数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 老人和子女联系主要靠电话。多子女家庭的老人和子女联系频率比孩子少的家庭高, 有的留守老人家庭和子女平常几乎不联系。访谈发现这种情况一部分是因为子女们自己的负担重, 压力大, 没有能力顾及老人, 一部分则是因为子女本身就不孝顺, 责任意识淡薄, 留守老人们生活上得不到子女的照顾, 精神和心理上也得不到子女的抚慰, 自身文化程度又普遍较低, 所以精神生活也非常单调, 心理上也感觉非常孤独。再则, 农村留守老人几乎都是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们的收入是通过种植农作物, 再拿到市场上卖所得, 收入低且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 老人们一方面生活节俭惯了, 另一方面也是经济拮据, 平常有个小病小灾的就扛着, 大病只要不躺倒也硬撑着, 或到诊所买点药吃, 给身心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超过七成的留守老人还要承担抚养教育孙辈的责任, 这就使得老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困苦, 精神和经济压力更大。尤其是失偶留守老人的生活无依无靠。总之, 物资清贫, 心理无依, 精神无助, 缺乏保障是大部分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
3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及老人问题的对策建议
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显示, 现在生活在农村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孩子, 尤其是远离子女的老人和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 他们的生活都比较艰难, 身心两方面都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和煎熬, 已经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及老人的生存状况, 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3.1 解决留守儿童生存问题的建议
(1) 各级政府协调各方资本力量, 同时大力开展对青年农民的技能培训, 大力发展县乡经济, 增加本地农村青壮年在家门口就近就业的机会, 并鼓励农村青壮年家庭创业, 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 (2) 加大城乡医保并轨工作力度, 使这项惠民政策尽快惠及广大农民,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还应该制定合理政策, 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待遇, 改善生活条件, 以便他们带子女共同生活, 并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进城后的上学和就医问题。 (3) 各级政府提供经费支持, 并协调民资力量, 合理设置农村寄宿学校, 加大和完善寄宿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政策建立机制, 使得学校和教师在对孩子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可以及时介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3.2 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生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1) 如上所述, 如果农村青壮年可以就近就业, 就可以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居家养老的生活条件, 使老人们和孩子的亲情沟通更为方便, 使得老人心有慰籍。 (2) 农村留守老人大部分体弱多病, 而且多为老年慢性病, 按照现行县、乡农村医保规定, 医疗费用还是很大负担很重, 建议政府对留守农村的贫困老人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逐步减免费用, 直至政府全部承担, 以解决老人就医问题, 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改善生存状况。 (3) 逐步完善农村养老制度, 大力发展农村养老福利事业。由各级政府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阶层力量, 扩大农村低保范围, 从制度上、经济上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基本生活水平。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 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多措并举, 以使得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4) 由各级政府主导, 协调社会各方力量, 在农村建立养老院、托老所的同时开办一些老年学校, 定期举行文化活动,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也可以引导志愿者群体进入养老服务, 社会各界都给予农村留守老人更多的关爱, 使他们精神上心理上得到安慰, 让他们老有所养, 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
本次调研虽然时间比较短, 但调研内容较丰富, 针对性比较强, 对我们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尽管调查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存在着诸多问题, 但社会发展到今天, 我们也切身体会到了我国农村巨大变迁和国家、社会为农村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更感受到政府对农村留守人口的关心、关怀和关爱, 体现了社会的正能量。笔者也相信我们党和政府有能力解决好农村留守人员的问题, 使得老有所依, 幼有所长。
参考文献
[1]段成荣, 吕利丹, 郭静, 王宗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人口学刊, 2013.35 (3) :37-49.
[2]王静敏, 安佳.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基于吉林省调查数据.调研世界, 2015.9:38-40.
[3]陆锦怡.农村留守老人现状研究.才智, 2014.33:365-367.
[4]冯强.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家庭的几点思考.商业经济, 2016.479 (7) :31-32.
8.老人生活 细节最大 篇八
耳背眼花不用慌
无线闪震门铃
产品特点:这种门铃是特别为耳背、眼神不好的老人准备的,尤其是这类独居老人,他们可能感觉不到有人敲门,很容易误事儿或让家人担心。与普通门铃不同的是,无线闪震门铃不仅可以发出响声,还有闪光装置,耳背的老人看到闪光器闪烁就知道是有人按门铃了。此外,门铃的无线振动器可以随身携带,老人在家中任何位置都能立刻收到信号。
参考价格:200元左右
便携式电子助视器
产品特点:眼花是很多上年纪人的最大困扰,而有了它,立刻让你看不见的变看见,看不清的变看清。这就是便携式电子助视器,它可以随身携带,随用随取。自由调节放大倍数2-32倍,大屏显示,操作简单,特别适合老年人和低视力人群使用。
参考价格:500元左右
浦科通PTV1电子听书机
产品特点:这款听书机有大字显示屏,适合视力不好的老年人使用,操作又十分简单,即使是盲障人士也能轻松掌握。它支持text、word、DAISY2.02和3.0图书文件及MP3等多种文件格式,还支持多语言朗读(北京话、广东话、英语,另可选择男音或女音),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听书机自带收音机,支持存储卡,可插U盘,还有录音、闹钟、语音计算器、语音报时等多种功能。
参考价格:800元左右
官方网址:http://www.plextalk.com/cn/
雅器S900助听器手机
产品特点:佩戴普通助听器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时,助听器常会发出尖利刺耳的声音,而这款助听器手机内置助听芯片,将声音直接转化为听障人士需要的频率,避免产生“啸叫”,同时配合大字显示、大按键,方便老人使用。平时它可以起到与普通助听器相同的作用,而打电话、听广播的同时也有助听功能,使用起来更便捷。
参考价格:1499元
官方网址:http://www.arcci.com.cn/
行动不便有它帮
床上靠背护理架
产品特点:专业的护理床可以随意调节角度,便于护理行动不便甚至不能自理的老人,但护理床价格很高,不适合普通家庭使用。简易的床上靠背护理架就实惠多了,需要时支在床上,不用了就收起来,也可以调节角度,更便于外出携带。
参考价格:150元左右
可移动床边桌
产品特点:行动不便的老人不方便下床,很多活动都要在床上进行,比如吃饭、看书。这时,如果有一个可移动的床边桌就方便多了,需要时就推到床边,相当于一个操作台,高度、角度都可以随意调节,平时也可以用在任何需要的地方,非常实用。
参考价格:300元左右
壁挂折叠椅
产品特点:老年人腿脚不便,洗澡时更容易摔倒,因此,有老人的家中最好在浴室安装墙壁折叠椅,老人洗澡时可以稳稳地坐着,安全省事,平时折叠起来一点也不碍事儿。这种折叠椅安装方便,还可以装在门厅当换鞋凳使用。
参考价格:300元左右
移动坐便椅
产品特点:很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无法自己洗澡,甚至连上厕所都不能自理,移动坐便椅就是帮忙解决这些问题的,它的材质不怕水,可以让老人坐在上面淋浴。另外,这个椅子还有坐便器的功能,把坐垫掀开就是个简易马桶,老人坐在这个有扶手、有靠背的马桶上不会摔倒。
参考价格:300元左右
便携购物椅
产品特点:老人出门买东西第一怕路远,腿脚累,第二怕东西沉,拎不动。常见的购物车解决了第二个问题,但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还是有负担。这款便携购物椅既可以装东西,又可以随时停下来当椅子坐,让老年人出行不再犯难。
参考价格:300元左右
本刊记者 程 璐
(备注:本专题所有产品价格均为参考价。)
9.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篇九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据全国老龄委统计和信息工作座谈会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我国有2340多万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全国城市空巢家庭已达到49、7%,个别老城区的 “空巢老人”家庭已达到80%以上。据了解,我市空巢老人在常住老人中的比例也不小。近日,本报记者带着一份关注走访了部分“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
精神空虚大于物质匮乏
很多空巢老人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也许不缺吃不缺穿,但是每天都觉得无所事事,要么在家静静守着空荡荡的房子,要么在养老院里等待吃饭的时间。
在西江南路居委,已独居生活了的黄伯昌老人跟其他空巢老人一样,无法与儿女共享天伦之乐,只有闲时与社区工作人员开开玩笑逗逗乐,才是他一天最开心的事情。
住在清宁坊的梁秀霞说,自己今年七十七岁了,退休也已二十七年了,本来可观的退休金足以支撑日常的生活,但是儿子下岗,儿媳妇又身患重病,昂贵的治疗费用致使家里生计困难,后来儿子不得不外出打工,二十年来自己独自生活。平常打扫自己门前的街道和摘晒鸡蛋花是唯一的乐趣。随后,记者走进梁秀霞的家,粗糙的水泥地,破旧的瓦片屋顶,窄小的客厅里摆放着掉了漆的破旧的桌椅,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只有瓶瓶罐罐摆放得整整齐齐。
城西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梁秀霞这样的空巢老人,很少跟周围的老人聊天,即使城区有亲戚也很少走动,因为他们一个人生活惯了,没有什么事,不愿意去麻烦“别人”。
生活依靠
热心乡邻及时相帮
由于没有电话,梁秀霞基本上联系不了自己的儿子,“有什么特别的事,只能去邻居家里‘借打’。”梁秀霞说,附近的街坊人都很友善,平常有什么事情,也是邻里互相帮助。
邻里的帮助也许是空巢老人解决一些困难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了。城西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我们的上班时间,许多事情居委会可以帮老人家解决,但是晚上或者周末就很难了,而且老人的病痛发作大多在夜晚,邻里间及时的帮助是最有效的办法。”
而对于黄伯昌老人来说,邻居都是些上班族,所以他只能求助于乡里,倔强好强的他说:“认识的一个乡里住得离我家不近,偶尔他会问我要不要帮忙,有没有困难,但真是有困难了打电话过去,等他赶过来,恐怕也不及了。”
问卷调查
过半空巢老人孤独感强烈
现代生活节奏较快,许多子女忙于工作,对家中老人的关心不够,老年人很容易感到孤独,不良情绪找不到宣泄渠道。“作为子女的我们即使再忙,也应该抽空看望父母,多聊天,多交流感情,尽孝要及时。”市老龄办工作人员说道。
在记者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我市的“空巢老人”中,58、6%的老人感到孤独或非常孤独,精神缺乏慰籍;在与子女的交流方面,子女偶尔探望或者很少探望的为37%;在人际交流与健身娱乐参与方面,很少参加或者不参加的达50、6%。由于与子女来往交流不多以及对外互动活动参与率不高,超过半数的“空巢老人”感到孤独,精神生活缺乏慰籍。在入户走访几位“三无”空巢老人时了解到,端州区政府雇请专人每天为其提供免费上门搞卫生、买菜等服务。但是,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目前仅限于“三无”老人,绝大部分有此需求的困难“空巢老人”未能享受该项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未能全面铺开。
外地游子
儿女不在家,健康是牵挂
“高中时候的愿望,就是尽自己的能力考一个远一点的大学,越远越好。结果就在这个地方扎根了,结果远离父母了”,20来到肇庆学院念书的陈女士,如今已经是孩子的妈了,来自山东的她乡音未改,却已经离开家乡年了,每逢佳节,陈女士总会在电话里给父母道一声节日快乐,因为现在也有了固定的工作,只能是过年的时候回家看望二老,陈女士的孩子已经5岁了,可每次见到外公外婆仍感到很陌生。
“我不在家了,爸妈菜都少吃了几个,炒一次菜要吃上一天”,的哥李永生是河南人,来肇庆工作有3年了,他说自己是家中独子,父母对他的牵挂特别强烈,经常打电话要他回家,“现在父母还能自己照顾自己,我出来想多赚点钱。”李永生说他每个月都会寄钱回去给父母,让他们生病了也能够放心去看病,因为不能陪在老人身边,老人健康是他工作时最大的牵挂。
龙应台这么比喻:“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挡风遮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记者接触过许多在肇庆定居的外地人,他们其实是很关心家中老人近况的,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父母与游子们的距离也许是一条河、一座山、一条路,身在外地的他们,也许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常伴父母左右,可只要听到父母在家乡过得健康平安,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
机制探索
健全制度是“老有所养”的根本
高龄老年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以及老人空巢化的进一步凸显,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市老龄委副主任、市民政局jú长黄学武在<2019肇庆市老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情况汇报>中提到,如今全市总人口422万人中,60岁以上的常住老年人口就有 50、5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2、9%;到2019年末,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58万人,约占常住总人口的13、8%;8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6、5 万人,占常住老年人口的13、8%,空巢家庭老人已经超过30%。
在市第十一次党x会上,把“老龄事业”列入了“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明确提出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要求。2019年,全市共投入老龄工作经费104万元。全市城乡贫困老人共有1200多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2019年全市已把年人均收入低于2200元的农村家庭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全市城乡人均月低保标准273元、226元;人均月补差173元、108元,能够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全市各级共投入老年福利事业建设资金1500多万元,全市现有老年活动中心(站、室)151个、门球场48个、敬老院110间、星光老年之家 118间、光荣院6间、老年公寓1间,新成立的市安老康复中心,设置床位有100张,对缓解城区养老床位紧缺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位从事民政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认为,建立健全关注空巢老人的制度,是实现“老有所养”的根本所在。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许多老人总是说“很怕生病,怕自己走不动路,到那时一边怕远在外地的孩子担心,一边怕自己不能再两地跑”。虽衣食无忧,但亲情的别离让他们的生活总徘徊在一句古话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诗句在空巢老人的生活中不是形容爱情,而是作为现在生活最真实的写照。不管儿孙身在何地,总让老人们牵肠挂肚。其实每一位空巢老人都是这样,心里非常渴望儿孙陪伴左右,思念的煎熬是无法言语的,在外的游子们常回家看看吧。面对这些曾经为儿女奔波辛苦的老人,我总是在想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如果我们今天不做好养老工作,那明天我们自己又如何养老呢?
10.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篇十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明年将达到250万人,占全市的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子女照顾不周,生活不易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
“人老了还能有什么盼头呀,瞎过呗!”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凉心态。据报道,今年年初,在山东济南,一周内有三位空巢老人自杀;福州的一位空巢老人因为太想儿女,屡次轻生,在今年重阳节时跳楼自杀。
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多个地方对城乡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调查显示:心情暗淡、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与人相处,得过且过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杀。
上海老龄办、宁波老龄办入户调查显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与人交流、老有所乐、老有所用。南京鼓楼区对空巢老人的活动需求调查显示:希望子女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成为众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托;多组织老年公益活动、创办老年活动室则成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诉求。
北京、厦门、延吉等多个地区关于“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超过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据福建省城乡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显示:54.64%的老人表示,因为无人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
空巢老人面对病痛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疾病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以省农村空巢老人为对象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就医方便的仅占40.7%;面对疾病,有55.6%的受访老人选择“简单治疗”,16.2%的老人会选择“间歇性治疗”,仅21.8%的老人采用“正规治疗”,另有6.4%会“放弃治疗”。上海市老龄办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行调研时发现,超过90%的空巢老人选择需要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常规体检、定时上门护理、应急救助等等。
二、政策保障不足,社会帮助缺位
我国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养”和“医”的问题。我国城乡养老保障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养”的保障主要包括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据统计,城市中约有10%左右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农村老年人中约有80%以上没有任何养老金,许多农民根本不知道养老保险为何物。“医”的保障包括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生活医疗保障。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老年人医疗保障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没有享受任何医疗保障的空巢老人仍有半数以上。老人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难题仍待缓解。
11.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 篇十一
日前,有报道称云南人张光泽看着父母年龄日渐增大,借来20万元让父母尽情在北京游玩了6天,还花10多万元买了辆车,想带父母去周游各地。他这一做法引起各方争议。
有人认为,尽孝的方式多种多样,不是仅仅用钱才能表达对父母的爱心,多陪伴一会儿老人,多照顾一下老人,多和老人谈心交流等都是尽孝的方式。相反,借钱尽孝有点不可思议,20万元尽一次孝更是夸张,张光泽的做法有作秀之嫌。
笔者却觉得张光泽向自己的朋友借钱,给父母花10元尽孝、还是花20万、100万元,那是自己的私事。张光泽家的父母有愿望坐一坐从来没有坐过的飞机,想转一转北京城,只有孝子才能知道老人深藏内心深处的愿望并努力去实现它。张光泽也许太张扬了一些,但是也是为了让自己父母高兴,初衷是好的。诚然,现代社会作秀太多,但对于如此之作秀,我们也要为之鼓掌喝彩。当然,笔者不鼓励大家超越自己经济条件去尽孝,但也不至于对这一事情横加非难。如今,我们常见到儿女成群却无人赡养的老人,相比之下,张光泽将孝心付诸于行动是多么难能可贵。试问,天下有几个人敢作这个秀,愿意把钱花在父母身上呢?
主动约上孩子去旅游
如今,对年事已高的我们来说,出去旅游似乎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舍不得花钱去旅行,当时很多人曾想过等孩子们都有出息的时候,或许孩子们会带着我们出去走走,去看看山山水水,感受一番世间的美好。但是,对于很多老年朋友让孩子旅游时带上自己似乎很难开口。
当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谈论出游计划时,我们也出神地望着,一脸的向往。可是当孩子郑重地邀请我们一起旅游,很多老年朋友却不假思索地推辞了——因为做父母的不想“拖累”孩子。诚然,和老年人出去游玩,要增添不少麻烦,很多“危险”的地方去不了,很多“刺激”的东西玩不好。而且做父母的一路上唠唠叨叨可能会惹孩子心烦,但这些麻烦是否是阻碍我们和孩子一起旅游的障碍呢?
我们作为老年人是否要这么“被动”、“消极”地等待孩子“带我们”、“送我们”去旅游呢?为什么我们不能主动邀请孩子去旅游呢?在北欧的一些国家,父母约孩子出门是件阖家欢喜的事,即使80岁的老父母打电话给60岁的孩子,也能相约出游。我有一个朋友年逾八旬,去年点名要回四川祖籍旅游,约上儿子、孙女、外孙同行,不但满足了自己回乡观光的愿望,更增加了一家人的凝聚力。
不要说孩子们没有时间,不要说我们没有金钱,全家旅游是一次难得的亲情交流,老年朋友们,约上你的孩子一起去旅行吧。
带父母旅游感受父母另一面
小时候,是父母温暖的大手牵着我们的小手;现在父母老了,白发苍苍,步履蹒跚,而我们的手已经变得厚实有力,该是我们牵他们颤抖的长满老年斑的手的时候了。这是我陪父母旅游的最大感受。
孩子放暑假期间,单位安排我休假。我和爱人商量,还是和远在内陆地区的年迈父母一起到海滨旅游度假,共享家庭团聚的幸福时光。虽然平时逢年过节时常见面,但此行还是令我深深感到,父母真的变老了,有些本来容易做的事情现在不容易了,有些本能的反应变得迟缓了、麻木了。通过和他们在一起的短暂时光,我惭愧地发现,过去对他们了解和理解得太少了。如果说人生是一部书,他们已是部长篇小说了。我们做儿女的,看到的不过是这部小说的封面,至多也只是知道题目,真正对内容的了解并不多,更别说读懂他们了。他们的许多故事我也是第一次听到,如今,故地重游,他们有感而发,我也心潮澎湃。
12.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 篇十二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 独居老人社会支持问题研究较少, 积极开展相关研究, 及时了解独居老人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的支持水平, 有针对性的为老人提供援助和支持, 有利于促进独居老人社会支持水平的提升, 进一步提高老人的身心健康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选择160名80岁及以上的独居老人作为调查对象, 一共发放问卷160份, 收回有效问卷145份, 有效回收率为90.6%。
调查工具有一般资料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 (3) 量表包括客观社会支持, 评分记作S1, 主观社会支持, 评分记作S2, 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评分记作S3, 总分记作SS。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 调查数据采用SPSS分析处理, 主要是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145份有效问卷中, 男性79人, 占54.48%, 女性66人, 占45.52%。从文化程度来看, 文盲、半文盲71人, 占48.97%, 小学29人, 占20%, 初中23人, 占15.86%, 高中10人, 占6.9%, 中专7人, 占4.83%, 大学专科5人, 占3.45%, 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0人。有宗教信仰29人, 占20%, 无宗教信仰116人, 占80%。
2.2 曲靖市麒麟区高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2.2.1 总体状况
145名曲靖市麒麟区高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得分为13~52 (29.10±7.845) 分, 总体水平低于中国人正常值34.56±3.74分, 也低于老年人群社会支持总分37.72±7.48分。 (2)
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差异比较, 结果显示, 主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总分, 男性的得分略微高于女性, 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女性略微高于男性, 在客观社会支持维度上, 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P<0.05) , 但总体上并无显著差异 (P>0.05) 。不同年龄段的独居老人, 在客观社会支持维度、主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四个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P>0.05) 。不同文化程度的独居老人, 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总体得分无显著差异 (P>0.05) 。
2.2.2 不同月经济收入、有无照料人员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差异比较
社会支持总分随着月经济收入的增加而显著增高, 表明社会支持总体水平也随着升高, 结果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 。其中, 在客观社会支持维度上同样具有极显著差异 (P<0.01) 。
有照料人员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显著高于无照料人员的独居老人 (P<0.01) , 其中, 在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上同样具有极显著差异 (P<0.01) 。
3 讨论
从以上分析的五个因素来看, 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等方面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无显著差异, 但在不同月经济收入和有无照料人员方面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具有显著差异。麒麟区高龄独居老人总体社会支持水平低,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
3.1 加大对独居老人的经济支持力度
调查结果表明, 27.59%的独居老人没有任何收入来源, 月经济收入高的独居老人, 社会支持水平也高。对于有固定月经济收入的独居老人应该保证其定期分发并增加收入发放的额度。对于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独居老人, 政府应加大对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的力度, 对于特别困难的群体还应酌情提高生活补贴的数额。
3.2 增加对独居老人的照料次数
调查结果表明, 有照料人员的独居老人, 社会支持力度也大。对此, 社区应该经常利用节假日到独居老人家中探望老人, 积极主动与老人交流、畅谈, 对于孤寡病残者, 还应增加探访的次数, 在社区与社区之间还应大力提倡独居老人之间的互助精神。此外, 还应该借助法律手段确保独居老人的被照料和被赡养权落到实处, 对于没有子女照料的独居老人, 社区应该承担照料老人的义务和责任。
3.3 完善麒麟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体系
麒麟区高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水平低, 应加快建立以家庭支持为核心, 社区援助为基础, 国家和政府的政策为保障的社会支持体系, 以提高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力度。
3.4 加快麒麟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进一步加快麒麟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不断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 是提高独居老人社会支持水平的关键所在。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针对独居老人的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独居老人的养老保障体系才能不断得到完善和落实。
摘要:了解麒麟区高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状况。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 数据采用SPSS分析处理。社会支持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社会支持随月收入的增加而显著增高 (P<0.01) , 有照料人员的老人社会支持显著高于无照料人员的老人 (P<0.01) 。麒麟区高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水平总体低, 完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体系, 提高独居老人社会支持水平, 将有利于促进独居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麒麟区,独居老人,社会支持
注释
11 马静等.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3B) :23-5.
22 李建新.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 2007, 31 (03) :50-60.
33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4, 4 (02) :98-100.
13.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 篇十三
陈津津
251200922015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越来越多的涌向城市,不论是生活艰辛的农民工还是成功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能在城市里立足的白领们,他们都还没能力将自己的父母带来跟自己生活,那么那些独自留在农村的老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农村不像城市有养老院及健全的基本生活设施,子女也没有能力给父母每个月寄生活费,老人们到底有没有过上安养天年,即所谓养儿防老的日子呢?他们的物质生活怎么样?长期儿女不在家,只有孤零零的两个老伴过日子,他们得精神生活又如何?带着这些强烈的疑问,我们决定去农村体验一下农村留守老人们的生活。我们选择在龙岩市长汀县宣城乡畲心村得一个独守老人家体验三天生活,跟他们一起吃饭,劳动,聊天,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去回答心中的疑问。
25号中午十点我们到达了受访老人们的家,只有两个老人在家,几个孩子都在外地打工,孙子们也跟着爸爸妈妈在外地上学。接到我们的爷爷像大多数的农村老人一样,虽然话不多但给我们的感觉是十分亲切和蔼,把我们接进家里后,爷爷就忙着做饭。爷爷告诉我们因为他身体不好所以家里的家务事就由他包办,而奶奶就包揽了家外的一切农活。爷爷把我们安排在客厅看电视,自己就开始忙起来,淘米煮饭,洗菜烧火。虽然还沉浸在初到一个地方的喜悦中,但看着爷爷蹒跚而忙碌的身影,我就觉的心理一阵阵难过,一年中的那么多日子,家里就他一个人忙外忙出,先不说累不累,就是那份孤独感该用什么去祛除呢?过了一会儿奶奶到家了,奶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瘦。不过奶奶很爱笑,根本就不像刚刚干了一天的重体力活归来,乐呵呵地招呼我们吃饭,饭桌上我们跟爷爷奶奶们聊天。感觉到我们的到来给家里带来了热闹,老人家也很快乐,我们就尽量跟爷爷奶奶多接触。晚上一起看电视,聊天,帮着干点能干的活。第二天,爷爷奶奶依旧照着他们原有的步调生活,我们开始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帮着爷爷扫地,择菜,烧火,喂鸡。。跟着奶奶去干活的地方,那儿正在盖房子,都是我们干不了的重体力活,我们还去拔草给兔子吃,去菜地。。观察着,体验着,思考着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
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老人们在那么大年纪的时候还要干着很重的活。我们得知老人家里吃的水稻都是奶奶一个人种的,而收获一季水稻需要经历犁田、插秧、除草、施肥、收割、从田里挑回来、晒干。如此重的活,一个年龄接近70的老人家!当然还有砍柴火,种菜,以及村里人盖房子的帮工。。而爷爷则要把家里的一切内务干好。他们已经老了,本应该是享福的年纪,可是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还得一直工作着。很多人会说老人们自己爱干,叫他们不要干他们也不会听,其实不是的,他们不舍得孩子们受苦,在孩子们没过上好生活的时候,他们是不肯让自己享福的,他们要为孩子操一辈子的心。这就是中国的老人!我深深地感到我们要努力强大自己,让国家强大起来,富起来,让我们的老人安心的在老年过上好生活。
老人们身体也不怎么好,但是他们又不会好好爱自己,他们不舍得给自己花钱。吃的都是自己家种的青菜,生病了能忍的就尽量的忍。但是当孩子们回家时,他们就会用自己好不容易转来的钱给他们买东西吃。这是一种怎样伟大的爱!
但我也相信老人们辛苦工作,努力节省,他们都是快乐的。但是更严重的一点是他们很孤独。孩子们常年在外,只有两个人在家里,偌大的家只有老伴陪着。爷爷奶奶告诉我们,每当春节结束,他们都要难过很长时间,本来热热闹闹的家里,突然变得冷清,又只有两个人了,又要再等一年。他们还告诉我们,当孩子们打电话来他们是多么开心,不要寄很多钱,不要经常回家,一个电话就够了。那么又有多少人做到经常往家里打电话呢?我们是真的有那么忙吗?我们是真的缺那几块电话费吗?是的我们都不差那几块钱,不差那几分钟。但我们只是忘了,或者觉得一个电话没什么。但是对于老人,一个电话就够了,一句问候他们都要开心很久很久,是值得他们向所有邻居炫耀的 事。所以,请所有在外的孩子们经常打电话给家里的爸妈,他们要的真的不多。
14.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报告 篇十四
一、实践目的
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人的数量也在不停的上升中,而且越来越多的老人都是独居的行驶在生活着,就我们村里里就有好十几户的独居老人。为了表达我们对老人的关爱,也是为了去慰问一下他们,能够在我们有空的假期时间里,尽可能的多陪陪他们,让他们的家也能热闹点,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那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了吧。
二、实践过程
我们一共只有4、5个人,首先收集一下村子里关于独居老人的资料,具体地址是在哪个地方,然后我们由近及远的一个个去拜访,我们去拜访的同时,也想着不能空手去,所以几个人都将自己平常的零花钱拿出去去买点东西,在父母知道我们的事情后,也是大为支持我们的做法,都纷纷赞助了我们一些,我们就去准备了一些东西要送给那些独居的老人。
我还记得我们去第一家的时候,那位爷爷还没有反应过来,我们就两个人自觉地把东西搬到他的家里,其他的人都留下来陪着爷爷,认真的向他解释我们的来意,因为年纪很大了,爷爷的耳朵不是很能听得见,我们就耐心的将话一个字一个字的告诉爷爷,让他能够明白我们的用意。他知道我们的来意之后,我们都看到他的眼角湿了,我们心里真的也酸酸楚楚的。之后我们陪了他很远,逗得他笑呵呵的。
之后我们也在半个月里,走了十几家独居老人的家里,送上我们的关爱和祝福,看到他们高兴的眼神,我觉得我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自己都很高兴。
三、实践感想
15.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 篇十五
一、调查研究设计
(一) 概念界定
1、孤寡老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1999年颁发的第271号令———《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中规定, 城市孤寡老人的概念解释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虽有法定赡养人、扶养人但其无赡养、扶养、抚养能力的城市居民。而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观念和解释, 孤寡老人的概念包括:无配偶、无子女、无人照顾、年龄超过60周岁, 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如果孤寡老人还符合没有收入的条件, 在城市即称为“三无人员”。
本调查研究以对两位长年居住在北京市某福利院内的孤寡老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现状为描述主题, 研究从四个维度展开, 包括生活物资来源状况、社会支持网络、精神生活、心理状况。
生活物资来源是指孤寡老人生活资料 (衣、食、住、行等) 来源, 社会支持网络状况是指孤寡老人目前所接受的社会福利、保障或保险状况, 精神生活和心理状况主要通过孤寡老人的自我反馈, 了解其精神消费、心理及情绪现状。
二、调研成果分析
本文将由对两位孤寡老人生命历程的质性研究出发, 展开本次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
(一) 个案一
基本情况:FENG, 男, 1935年生人, 家有一哥、一姐, 父亲为工厂普通工人。母亲无工作, 家庭经济情况较差。1950年就读初中, 彼时其哥哥、姐姐都已辍学, 1952年的秋天, FENG17岁时, 一天下午FENG在操场上跑步, 时值上课, 大多数同学在教室里学习, FENG在跑步时, 突然中风抽搐, 倒在跑道上, 因操场上无人经过, 跌倒的FENG直到近三个小时后才被发现并通知家长, 送往医院时, 已错过了最佳诊疗时期, 从此FENG左半身偏瘫, 左手全部丧失行动能力。
刚刚变成一个残疾人士时FENG非常难以接受现实, 但面对经济情况每况愈下的家庭, FENG自愿选择了离开家庭, 并希望通过自谋职业为家庭做出贡献, 但由于FENG的身体状况和他工作经验的缺失, 家人在1954年把FENG送到了某福利院, 从此FENG开始了他在该福利院中的人生, 截至2011年, FENG已经在该福利院度过了近50个年头。
访谈总结:在与FENG访谈的过程中, FENG回忆道, 初入该福利院时时, 其中“休养人员”年龄差别较大, 有很多孩子、中青年人和部分老人, 当时, 为了让休养人员生活的更加充实, 除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质外, 更鼓励他们参与院舍建设、管理、维护, 并为他们组织兴趣小组等等文体活动。
关于家庭, FENG认为像他这样的人没有资格和权利去结婚、生育, 因此他终生没有组织家庭。
在被问及现在的生活情况时, FENG表示出很大的无奈感, 由于福利院运行方式的转变, 为了降低成本, 越来越多的活动被取消, 老人间的互动越来越少, 原本活跃的气氛和较为丰富的生活几乎消失殆尽, 目前FENG每天的生活过程中只有吃饭、睡觉、在房间里散步、看电视, 这一单一循环, 成了FENG的全部生活。“这样也挺好的”FENG对作者说, “已经这个岁数了, 我没有任何要求。”
当笔者向FENG提问是否知道自己每月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额是多少时, FENG表示不知情, 亦不愿过多的询问相关内容, 在FENG的眼里, 这个小小的院落, 便是他的家庭, 无论现在的境遇如何, 他总能得到生存所必需的物资, 至于精神方面的需求, FENG在笔者回访时再三强调, 他经常拿自己和社会上那些无家可归、风餐露宿的孤寡老人相比, “我们本质上是一样的, 但我比他们强多了。”
(二) 个案二
基本情况:LIU, 男, 1950年生人, 28岁进入福利院, 截至目前, 已在该福利院中生活了三十余年, 患有严重的风湿, 并因此导致了严重得行动障碍。
相对于FENG, LIU的生命历程相对简单得多, 笔者初见患有严重风湿的LIU时, 只看见他的锁骨以上身体部分, 其余部分全部被多层厚重的棉被所覆盖, 由于风湿, LIU已经二十年没有移动过地方, 他的那张小床成了他生命所需要的全部空间, 一应饮食需要都需要护工喂食, 而所有排便都有插管进行代替, LIU的生存状态让人震惊的同时, 也不得不为生命的奇迹感动。
年轻时的LIU曾经做过某工厂的技术工人, 在患有严重的风湿后, 家庭的贫困不得不让他离开家庭, 接受社会的救助, 目前, LIU的家人中, 在世的直系亲属只剩下一个姐姐, 现在居住在天津, 每年回来福利院看望LIU一两次, 并为他擦洗身体、陪他聊天。“血浓于水”LIU在提到家庭时, 无奈却感动的眼泪让他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访谈总结:在入院的三十余年中, 时间对于LIU来多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他并不能参加群体活动, 他所能参与的全部精神娱乐项目便是看电视并与护工、志愿者聊天, LIU很爱看电视, 但由于太长时间不参加社会生活, 许多电视内容如新闻、连续剧等LIU都无法理解, 在被问及是否知道自己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是多少时, LIU反复说“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我只要活着, 就好。”
三、基于质性研究的讨论与结论
第一, 收容机构内孤寡老人对于低保制度存在认知缺失, 福利院中的孤寡老人在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方面存在严重的知情缺失, 院方可以造成的隐瞒引发了信息的不对称, 使得院内孤寡老人一方面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 却对自己正在享受的国家政策毫不知情。
第二, 收容机构内孤寡老人缺乏精神生活及心理照料, 相对于波涛汹涌的现实社会, 收容救助机构里总是显得风平浪静, 极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 然而, 就目前某福利院的发展现状而言, 在对于院舍内老人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极其缺乏, 为避免风险、造成开支而缩减院舍活动和老人间互动的方法, 正体现了对孤寡老人本身的不尊重和精神健康的漠视。
第三, 受改革开放等社会变迁和政策变化的影响, 针对孤寡老人的收容救助机构面临难以维系的困难局面。改革开放后, 我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迁, 在经济方面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造成了多项原本与市场相悖的政策内容在变革期出现了尴尬的存在局面。
四、对于孤寡老人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思考
“最低生活保障”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 这种公共产品一方面作为保障性政策对救助对象具有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亦可能由于政策原因造成社群生命历程的转变, 在实施对孤寡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过程中, 有如下几点应该特别重视:
(一) 结合社会现实情况, 改变政策制定的思路
由于长时间脱离现实社会, 功能障碍社群极易出现社会价值和存在感降低的现象, 并由此产生脱离社会、远离人群的消极生活态度, 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反社会倾向, 因此, 在运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中, 应注重制定困难社区发展性政策, 而非仅仅局限于救急和收容以保障基本生活, 在给与救助的同时, 也应致力于消除社会排斥对于困难社群功能性能力的剥夺, 并以此来拓展困难社群的能力, 提升自信, 开发社群潜力。
(二) 加大对于福利机构的建设力度, 走科学化、规范化道路, 注重绩效评估
在建立这样的机构的同时, 更要注意应用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对孤寡老人的身心进行全方位的照管, 而非仅仅关注他们的生理指标。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 注重老人们的心理卫生, 以完善的孤寡老人、院方、社会三方组成的评估系统, 将是保障对孤寡老人照管质量的重要保障。
(三) 加大对孤寡老人的法制保护
法治方面, 有一些法规如对于孤寡老人的生活补贴和最低生活保证金必须以硬性发放规定为政策手段, 让孤寡老人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自身权益得到的保护。
在日本,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具有非常健全的法制保障措施, 并依据《生活保护法》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这为其厚生省在制定与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过程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依据。
反观目前中国大陆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却存在极大的随意性, 不少地区、社区以不同的标准下发不同数额的低保金额, 不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社群无法获知其应获得真正低保金额的准确数值、低保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等, 广泛而顽强地存在于低保政策的实施环境中, 低保政策的法制化路程, 依然任重道远。
(四) 扩大对于低保资格审查的透明性和科学性, 加大鼓励自身脱贫的力度
最低生活保障享受对象的资格认证需要更加透明和专业的机构进行, 坚决禁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存在, 对于不同困难社群的政策方式要有一定的区别对待, 鼓励那些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 从事简单的社会劳动, 并逐渐向自身脱贫的方向发展, 而不是一味地给予基本生活保障, 救助其一时的困难, 这样低水平的救助往往造成社会困难社群性惰性的形成, 最终不利于困难社群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环境的良性循环。
(五) 加大对孤寡老人的精神生活的关注
对于孤寡老人群体的关注, 不应该仅仅放在对其生活物质需求饿的层次方面, 也需要将目光投向对其精神生活和心理状况的关注。无论是在政府公办养老机构, 还是在民营养老院, 或是在有孤寡老人居住的社区, 对于孤寡老人生活提供帮助的同时, 更应注重帮助其建立自信与能力, 鼓励孤寡老人间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 为其寻找精神寄托和归属感, 让他们体验到幸福感, 将推动整个社会对于孤寡老人的关照和帮扶水平, 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翠绒, 刘亦民.公平底线:农村孤寡老人最低生活保障研究——以湖南两县的实证调查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6) .
[2]、赵猛.国家救助孤寡老人政策研究[J].财经研究, 2004 (2) .
[3]、黄天柱.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权利救济[J].浙江社会科学, 2002 (2) .
16.乐观生活的百岁老人 篇十六
老太太最爱“玩”与“笑”
青翠的竹林,雨打细竹,一切显得静谧而安详。黄顺香坐在屋外,她看起来很瘦小,灰白相间的头发在后面绾成一个发髻,尽管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她的皮肤却很有光泽。“我今年104岁,生在清朝。不过刚出世第二年就改朝换代了。”老人乐呵呵地介绍说,自己育有二男二女,有四个孙子,三个玄孙。
老人的锻炼方式很独特,她喜欢用手抓着树枝打秋千。其他晨练的老人都说,万一摔了咋办?可是老太太仍坚持把动作做完。打完秋千,再找一个水泥台在上面压腿。待这些动作做完后,她便找一处安静的地方,站在那里用头带动上身往下伏,然后用手撑住后腰再往后仰。一位正在旁边打太极拳的老人走过来说:“老太太做的这两个动作打通了任督二脉,对身体非常有益。”
黄顺香老人平易近人的性格,让她交了许多朋友。黄顺香老人的性格十分开朗,遇事不钻牛角尖。丈夫去世后,她的情绪一度十分低落,不愿和别人多说话,独自一人坐屋里发呆。这样儿女们十分担心她会因此一蹶不振。但她对儿女们说:“两个人总不能一起走吧,他先走了,我就好好活着。”生性乐观的老人,很快从老伴儿去世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黄顺香老人还是一个热心人,邻居有事都喜欢找她帮忙。老人的针线活儿做得特别好,谁家有点缝缝补补的都来找她,她都会热情地答应下来,从不推托。
爱吃青菜水果从不挑食
老人从来不挑食,如果说有啥偏爱的,青菜和水果是她每天都要吃的,稀饭也是她每天必喝的。老人从来不要求给她开小灶,做什么她吃什么。虽然没有牙了,但是她尤其爱啃猪蹄和鸡爪,她说越硬越有嚼头。
老人很爱干净,房间打理得十分整洁。在房间的角落里,有黄酒、白酒和各种饼干。老人的床头,还放着一罐杨梅酒、一罐酒浸枣和一瓶老白干。
最怕给别人添麻烦
黄顺香老人最怕的事情就是麻烦别人。一次,吃饭的时候老人坐在椅子上,两眼紧闭,任凭别人怎么叫她,一句话也不说。托老院工作人员立刻叫来医生为老人检查身体,发现是因为一口痰憋在了嗓子里没有喘上来气。大约过了20分钟,黄顺香卡在嗓子里的痰出来了,她示意让工作人员扶着她到厕所吐痰,工作人员执意让她吐地上,她说什么也不肯,固执地走到厕所把痰吐了出来,然后说:“我把痰吐地上,你们还得打扫,还得忙半天,我走几步路不算啥!”
17.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 篇十七
养老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新津县空巢老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问题。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我县对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调查,了解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及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为社区开展空巢老人关爱服务提供背景资料和依据;另一方面了解社会不同群体对于空巢现象的观念和态度,探讨让空巢老人生活更幸福的出路 。
一、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一)在生活来源和医疗保障方面
空巢老人大都年轻时候在某企业上班,退休之后享有退休金,其生活来源63.2%来自退休金(只有剩下的极少部分是来自子女负担和自己的积蓄),大致在1000-3000元左右,但退休老干部或者公务员的退休金一般都较高,在-4000元左右,部分较贫困的空巢老人享有国家的200-400元不等的低保金。而在医疗费用问题的解决上,有56.1%是来自医保,但每个月的医保费用只有90元;29.8%是单位或者街道社区部分报销;极少部分是由子女负担的。空巢老人们普遍觉得医疗费用高,生不起大病。
(二)在生活开支和经济压力方面
空巢老人们生活开支总体处于中、低等水平,除了害怕生病,大部分空巢老人不觉得有什么经济压力。但部分空巢老人们经济压力相对较大。
(三)在生活照顾与子女关系方面
1、在生活照顾方面。因调查的绝大部分是中低龄空巢老人,其生活自理能力较好,调查中87.9%的空巢老人能自己照顾自己。且因被调查的空巢老人有62.1%配偶健在,故在其生病的时候,有39.7%的空巢老人是由老伴照顾,36.2%的是由子女照顾,另有8.6%的是由医疗护理人员照顾。在此基础上,数据显示,78.6%的老人不愿意住在养老机构,其原因主要有:主观方面来讲,受传统养老模范影响,入住机构养老的观念没有改变,怕别人说,没有自由,且照顾和伙食也有所欠缺;客观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养老机构花销太大,经济上无法负担,有的是因为子女不同意。剩下的21.4%的老人愿意住在养老机构,大都认为住在那里的都是老人,可以聊天做伴,且这部分老人认为养老机构的伙食比自己现在的状况要好。
2、在与子女关系方面。空巢老人们的子女一般是生活在本地的,只有极少数的生活在外地或者国外。数据还显示,造成空巢老人与子女分开住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同子女相处方面,52.7%的空巢老人是因为与子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造成冲突而与子女分开居住,同样的47.3%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学习工作忙,压力大无暇照顾老人。二是综合各方面原因,37.9%的空巢老人是因为自己希望独立生活,还有26.5%的空巢老人是因为子女住房条件紧张等约束而与子女分开居住,而19.2%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在外地求学或工作需要在异地就业就职,只有9.1%的空巢老人是因为子女婚嫁在异地成家而与子女分开去住,剩下的7.3%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具备所需物资条件,但赡养老人观念淡薄所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大部分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只有极少数老人是因为自己的主观原因想自己独立生活而与子女分开居住的。从调查中我们还得知,空巢老人们的子女很少与其联系的比率占37.9%,而空巢老人们经常主动和子女联系的比率占44.8%。这说明很多空巢老人迫切希望与子女保持更多的联系,尽管大部分空巢老人理解并习惯了子女不在身边。
(四)在社区服务设施与其休闲娱乐方面
1、在社区服务设施上。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硬件设施方面,社区针对老人们的休闲娱乐设施很少,老人们提到的休闲活动场所主要是公园、广场之类的,但离老人们生活的社区有一定的距离,身体好且喜欢运动的老人们会去走走,绝大部分的老人们觉得太远了不想去。另外,城市社区都没有安装类似求救门铃、求助遥控器之类的针对空巢老人在紧急情况下呼叫帮助的系统;而在软件设施方面,是依靠社区或社会志愿者给空巢老人提供服务。大学生为空巢老人提供的志愿服务较多,但大部分老人对大学生的服务感到不习惯。问到其原因,空巢老人们表示,因为自己的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不需要大学生提供服务,且大学生提供的服务一般都是打扫清洁之类的。除此之外,还有些老人希望过安静的生活不希望被别人打扰。
2、在空巢老人的休闲娱乐上。73.2%的空巢老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是聊天串门,有60.7%的会在闲暇时间看看电视和报纸书籍,同时,50%的会选择打太极,散步之类的放松方式,还有33.9%的空巢老人喜欢聚在一起打牌,只有极少数的约为1.8%的空巢老人会选择出远门旅游。
二、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整体上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达到66%,处于中等水平。有约42.4%的老人估计今后的生活无法预料或变坏,34.5%的老人有时感到孤独,7.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59.4%的老人感到生活无目的,老人们的总的幸福满意度为69.4%。其中,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幸福满意度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且受教育程度高的空巢老人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幸福满意度明显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空巢老人。
(一)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
1、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空巢老人的整体生活状况处于能基本上满足需要的水平,因生活困难而产生的悲观、焦虑、无望等心理问题较少,但这种因为生活得不到保障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实还是存在于一部分空巢老人身上。
2、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间接影响其生活状况,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会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从我们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空巢老人在与我们的交谈中表现得很积极、乐观、豁达。谈到子女不在身边,都表示很理解;在谈到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上,都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了;而谈到未来生活的变化时,都持较乐观的态度;最大的愿望是一直淡然、平静而从容地生活着。但这部分的空巢老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二)预计未来空巢发展趋势
18.关于关爱灾区孤寡老人的实践报告 篇十八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了解社会、锻炼毅力,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对于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敬老院公益劳动的基本情况
实践的目的:一是给老人们送去快乐和温暖,通过到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了解大学生是否有爱心和责任心,是否能够很好的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否能够更好的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此来提升自己的道德能力,并对敬老院的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二是通过走入社会,使我们大学生认识社会、增长社会经验;三是培养我们的爱心、热心和善心。
实践参加者:曾伟 刘佳 刘旭 杨育彬 谢少博 何俊儒 王肖 张娜 蒋利华
杨世凤 卫雪娇 任玉琴
实践主题:关爱灾区孤寡老人。
实践时间:2011年7月7日—2011年7月17日。
实践方式:通过去敬老院告活动,慰问老人。
实践对象: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敬老院的老人们。
实践主要过程:在敬老院做义工,为老人做清洁、做饭,陪老人聊天。
(一)调查材料综诉
我们为这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从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到一次又一次的联系敬老院负责人,我们付出了很多,经过不怕麻烦的重复再重复,我们制定了完善的活动计划,熟悉了路线,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1年7月7日早上7点我们在学校正门集合完毕,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转车,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敬老院,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安排好住宿之后,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又向同学们介绍了敬老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他相关注意事项,从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有40余名老年人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敬老院安享晚年,其中大部分都是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孤寡老人,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为了给老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特地让老人们自己在敬老院里种菜,还有养了几头猪还养了几百只鸡,即让老人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让生活不失乐趣。
在敬老院的第一天,我们为养老院的老人们带去了水果,在院长的安排下,有的同学对餐厅、院落、窗户等进行了认真、彻底地打扫;有的同学与老人们亲切、热情地聊天,给老人们送上一份温馨和幸福;还有的同学搀扶老人下床走路„„个个都很认真的学着、干着,老人们对我们赞不绝口。虽然辛苦,但是我们感到无比光荣;第二天我们挨个看望了老人们,给每个老人的寝室都做了一次大扫除,为老人们重新铺床,为老人们晾衣服,晾被子,让他们睡的更加舒服,给老人们送去了温暖;第三天,敬老院的院长特地送我们去参观了北川老县城,给我们讲地震的情景,看着整个县城的废墟,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充满了悲伤、感动以及感慨;第四天,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又特地领我们去参观了北川新县城,在此我们感受到了另外一种气息,到处充满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的过上了新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北川人民的自强不息,感受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强大力量;第四天晚上,我们为老人们表演了一系列节目,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在老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二)思考
小时候,父母牵着我们的手,教我们走路,教我们系鞋带,教我们说话,从不厌烦,从不要求什么回报,他们只是一心的希望我们好。怎么当他们老了,我们却厌烦他们的抱怨,厌烦他们的迟钝了呢?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正如古代先贤所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对待自己长辈一样,善待天下所有的老人,尊老爱幼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从小都是被爷爷奶奶宠着长大的,很少会想到去关心老人们。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的加剧,老人越来越多,而子女陪老人们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于是有更多的老人来到养老院。但是老人们最需要的还是亲人的关爱。我们的活动虽然不能从根本上给老人们心理上的安慰,但从活动的反响上也起到了给老人关爱,陪老人解闷,给老人带来欢乐的作用。同时在与老人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耐心和爱心也都得到了提高。
(三)体会
这次社区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加了同学们的爱心,并且通过这次的活动我深刻的理解了雷锋精神的伟大意义,大家都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把雷锋精神继续传扬下去。
这是我第一次和这么多老人近距离的接触,尽我最大的能力把快乐与温暖送给了他们,我真的很高兴;作为该活动的一员,活动这么成功,这么有意义,我真的很欣慰。
我从中学到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首先,关心照顾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理应继承并发扬这种美德。
其次,公益劳动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有益的无偿的劳动,是不计报酬、不谋私利,为了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劳动。参加公益劳动,对于培养我们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自觉自愿为公共利益而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以及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物等思想品德,都有重要的作用。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
此次敬老院义务劳动作为一次公益劳动,我们毫不嫌脏,踏实、认真地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并且没有发生打闹情况。这体现了我们尊重公益劳动、热爱公益劳动的态度,体现了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的良好素质。
我们大学生将来要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在竞争激烈的年代,单位中的每个成员,若想把工作做好,想获得成功,首先就要想方设法尽快融入一个团队,了解并熟悉这个团队的文化和规章制度,接受并认同这个团队的价值观念,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职责。
从现在起,我要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树立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懂得通过团队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只有这样我才能在工作上做出最优秀的成绩,为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整个实践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我会吸取经验教训,争取下次实践更加成功!
署名:曾伟
【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关爱灾区孤寡老人的实践报告07-18
关于孤寡老人问题访谈记录08-18
走近孤寡老人08-21
中秋慰问孤寡老人12-21
重阳节孤寡老人09-06
“关爱孤寡老人”策划书10-20
关爱孤寡老人活动简报12-04
帮助孤寡老人感想与心得09-06
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关注孤寡老人)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