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赏析(11篇)
1.长江之歌赏析 篇一
1.教学目标
应明确、集中,不宜要求过高。
为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写为:
①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每一个字读正确,每一句话读连贯,并注意音量的变化。
②体会作者赞美长江、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这样,看似起点低,但严格要求可打下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思想教育体现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之中。
2.重点要突出,难点要把握。
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和把握恰当的音量,这三者之中,重点应是把句子读连贯,难点是把握恰当的音量。因为音量的把握与领会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和难点,应设置训练的阶梯、必要的`反复,以便于师生操作。
3.以训练为中心,删除繁琐的讲解。
整堂课应以朗读训练为中心,读的时间应占整堂课的时间,教师的讲解只是适当点拨。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应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逐步提高。至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应尽量精简,水到渠成,画龙点晴。其他如段意的概括、写作特点的分析等等,则一概删除。
4.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充分运用教材配套的音带。
有些教师本身的普通话不够好,朗读水平也不高,那么在教学中更应充分发挥学生中朗读基础好的学生的作用,充分运用教材配套的音带,以及其他辅助手段。这样既可提高朗读训练的质量,又可弥补教师自身的弱点。朗读训练应采取多种方式,领读、齐读、范读、听录音等等。
【教学主要步骤】
一、读准字音
1.教师朗读,进行语言示范。第一遍,学生看课文及汉语拼音;第二遍,学生轻声跟读。
2.着重读准下列几组字。
(1)从走采族赞(平舌音)
(2)山春汁长尘纯(翘舌音)
(3)奔亲新(前鼻音)
(4)丰惊情声清(后鼻音)
(5)乳女恋(区分声母r、n、l)
(6)哺育磅礴荡涤(生词)
(7)(你)的(荡涤)着(轻声)
3.选几名读得比较好的学生领读。
二、把句子读连贯
1.请几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朗读,纠正朗读时拖音等不良习惯。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连贯: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要适当的间隔;有间隔,但不要把这种间隔过分突出,要用较自然的语调把句子连起来。
3.指导学生读好逗号、分号、句号之后以及两节之间的停顿。
三、把握恰当的音量
1.明确关于朗读音量的要求:个别朗读,要让教室里每个同学都听得清楚,听得舒服。
2.指导学生做好朗读的姿态和心理上的准备:上身、喉头、口腔要放松,呼吸自然,克服腼腆心理,把注意力集中到课文上来。
例句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音量处理中等偏低音量,并稍带委婉舒缓。
较强的音量,并渐渐高昂有力。
理由赞美长江像母亲一样养育中华儿女,满怀感激之情。
表现长江特有的宽广雄奇的地理态势和磅礴有力的气势。
3.指导学生朗读。(不同的同子应根据内容的需要,朗读时,其音量也应变化)。
四、简析课文内容的重点
第一节第一层,从空间角度表现长江气概;
第二节第一层,从时间角度表现长江气概;
第一节第二层,讴歌自古以来长江的功绩;
第二节第二层,讴歌在新的时代长江的功绩。
五、示范朗读
1.选出读得最好的学生示范朗读;
2.全班进行有领诵、齐诵的表演朗诵。
六、放影片《话说长江》片首录像,演唱《长江之歌》
2.长江之歌赏析 篇二
《长江之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江山如此多娇”, 本课是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该歌词意境博大深邃, 主题鲜明, 气势磅礴, 节奏感强, 极富感染力, 读来琅琅上口, 充满激情。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 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 他们对长江的了解大多仅限于电视, 对长江的巨大作用了解不深。如果只从字面上介绍, 学生很难理解作者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但如果利用多媒体, 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图片来了解长江, 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参与组织教学, 将会为学生认识长江提供形象的支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领悟作者情感, 品味作者用词以及反复这一修辞手法给歌词带来的气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 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精神;通过拓展阅读和写作, 表达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 体悟语境之美以及语言之精髓;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激发民族自豪感;明白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1. 歌曲导入, 引出主题
上课伊始, 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录播系统, 播放纪录片《话说长江》。然后又精心选取了一个《长江之歌》视频MTV, 将长江的惊涛骇浪以及奔腾的气势展现在学生面前。随后, 我展示了有关长江的地理知识, 看后让学生结合课前的资料说说长江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教师相机介绍作者胡宏伟创作这首诗歌的经过。
设计意图:通过大气磅礴的歌曲《长江之歌》, 伴着长江的影像导入, 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 拉近学生与长江的距离,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朗读感知做铺垫。
2. 反复朗读, 体会感情
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长江之歌》的朗读音频, 让学生仔细聆听, 反复体会诗歌的情感。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诵, 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录播功能, 播放学生朗读的录音录像, 引导大家评析 (评价标准:发音是否正确, 节奏是否合理, 情感是否真挚豪迈) 。
设计意图:诗歌是凝练的语言、情感, 只有通过感情朗读来品味、感悟。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使学生在朗读中品味、体悟, 实现以读促悟。
3. 品读探究, 突破难点
请学生找出最能体现诗人赞颂之情的诗句, 齐读并体会“反复”这一修辞的作用;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赞美长江、为什么会依恋长江;引导学生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展开讨论, 从长江的历史悠久、贡献巨大等方面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眷恋、热爱之情。我还用交互电子白板的录播系统, 录播学生的发言, 保存生成性资源。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围绕“反复”这一修辞手法, 抓住作者为什么要“赞美长江”、“依恋长江”这一问题展开对话与交流,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辅助以感情朗读, 促进学生情感不断升华。
4. 拓展升华, 深化主题
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古今歌颂长江的诗句, 然后利用多媒体出示她枯水、断流、干旱、洪水、水污染等触目惊心的画面, 并提出问题:我们应该为长江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的诗文和观看有关长江受污染的画面, 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并产生思考, 在思考中达到教育学生保护长江的教学目的。
5. 创新作业, 延伸情感
学完此课, 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最喜欢的方式像作者一样写首小诗来赞美长江, 学唱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曲并进行录制, 同时上传到自己的个人电子相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拓展读写中体会写作方法的微妙之处, 通过学唱有关长江的歌曲, 拓宽知识面, 积累语言材料, 增加对长江的热爱。
●教学反思
本节课, 我借助网络平台, 精心设计了“诗歌阅读教学五部曲”, 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反思如下。
1.多媒体铺路, 明白诗歌表达的意境
本节课, 我运用饱含激情的诗意语言描绘意境, 用多媒体展示关于长江气势磅礴的图片, 播放《长江之歌》的音乐, 通过组织全体学生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等, 诱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与作者心灵相通, 产生情感的共鸣。
2.多感官调动, 掌握诗歌学习的方法
通过看视频, 说一说对长江的了解, 听一听录音中的诗歌诵读, 读一读诗歌, 想一想作者表达的情感, 写一写赞美长江的小诗, 唱一唱赞美长江的歌曲, 有条不紊地进行过程与方法的积累,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
3.以读为根本, 保证阅读课堂充满语文味
读懂诗意是语文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 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读书实践, 采取“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以读促思”的教学策略, 使网络环境下的课堂充满语文味。
3.长江之歌赏析 篇三
【关键词】《长江之歌》 即兴伴奏 和弦
《长江之歌》是我国脍炙人口的一首歌曲,它旋律纯朴,节奏简炼,是歌曲宝库中的一首精品。我们可以利用学生们熟悉而爱唱的这首歌曲来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通过这首歌曲的即兴伴奏将使学生学到不少的知识。
首先通过本曲使学生体会到:利用伴奏织体的不同,来造成乐段间的对比。
本曲曲式是带再现的单三加一尾声,即ABA(前后A仅有两拍子不同)。B段与前后的A段是对比段,那么,我们在即兴伴奏中的伴奏织体及弹奏方法(包括旋律的弹奏)都应有所改变。关于前后的A段,从再现的角度讲,伴奏形式可以相同;从“再现中应求得变化,以丰富乐曲”的角度讲,前后A可用不同的伴奏方式,尽管伴奏方式不同,但因唱的旋律相同,故再现的印象不会丢掉。
那么,A、B到底该如何对比?以及在前后的A中如何求得变化?
对于A段,因为旋律及歌词听起来很有气势,我们可以运用远距离低音加柱式和弦这种伴奏织体。低音可用八度,和弦注意连接要正确。那么另一个A段可以仍用这种型式伴奏,但为了尽量使简单的乐曲变得丰富起来,我们可换换伴奏织体。为了体现再现,后一个A段选用刚才这种带旋律的伴奏手法,前一个A段可用不带旋律的伴奏。不带旋律的伴奏中,左手弹八段低音,右手弹柱式和弦,并且把右手的和弦变为转位效果稍微好一些, 为了表现“滚滚流水,从雪山走来”的风采,“涛涛江水向东海奔去”的气概,我们把转位和弦的四分音符变为八分音符,一直转位上去,这样的演奏效果,既有“凉涛”的气概,更有春天般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另外,“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句用上行的转位和弦,并弹出渐强,表现出从远而来的气势,“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句用下行的转位和弦,再弹出渐弱,表现出滚滚而去的情势。这样,我们就把前后A段设计好了伴奏织体。
B段是段抒情、柔和的乐段,为了体现对比,在伴奏织体上有所改变,A用了柱式和弦伴奏,B则用分解式或琶音式皆可,这里可用带旋律的伴奏,也可用不带旋律的伴奏。带旋律的伴奏可以用右手弹旋律(注意在长音处加一个副旋律),也可左手弹旋律,若左手弹旋律,右手用下行的四音一组的短琶音,这样,节奏很清晰。这段要注意细微处的刻画,比如,右手八度的运用,左手推向高潮处反向音阶的运用等。这吻合了歌词及旋律进行的要求,使音乐很有层次地推向高潮。
A、B两段除了伴奏织体的区别,演奏方法也要跟得上,该明亮则明亮,该柔和则柔和。当然,从音乐的情绪很激动的角度讲,前后A段完全可以用琵音这种伴奏织体,那么B该换一种伴奏织体。
刚才我们讲了不同的伴奏织体,使相同的音乐有了变化,那么在相同的音乐、相同的伴奏织体中如何求得变化呢?我们可利用和弦的变化来丰富音乐,如歌曲的三、四小节,用IV-V的进行,而八、九小节则可换用V/V-V的进行。尾声中,第一个“啊”若用I,第二个“啊”可用Ⅲ或Ⅴ或bⅢ。这些地方旋律相同,通过伴奏和弦的变化,音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另外,关键的地方也要注意和弦的选择,对音乐的发展会起很大的作用。如中段的倒数第二小节,这是从B抒情段推向高潮的一小节,左手用C-D-bE-E-F的八度进行,在E的地方实际是重属的运用。用重属的目的,一是要DD→D的强烈进行感,二是左手通过重属和弦构成了与右手的反向音阶。这样,使得音乐推向了高潮。在这样的一个关键之处如此精心地设计,使得音乐非常紧凑,音乐真正流动了起来。
其次,因为这首歌曲的结尾音是一自由延长音,故我们可以利用这一音,把补充终止给学生讲透些,比如可用V(7) -I作为补充终止,也可用IV-I或b3IV-I作为补充终止,也可用Ⅱ2-I作为补充终止,也可用Ⅵ-I,而用bⅥ-I会有很大的色彩感,把这些补充终止多举些应用的实例,使学生有从感性→理性→感性的认识,这也是学习音乐的本质方法。
总之,在一首歌曲中,通过我们的精心挖掘会学到许多伴奏的知识,通过各种伴奏织体在一首歌曲中的尝试后的不同效果,和弦的多种选择后的不同效果,多种演奏法运用后的不同效果……还可感受到许多不同的音乐情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透彻,才能使学生们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真正会自己独立分析歌曲,独立编配歌曲。
参考书目:
[1]《和声学》该丘斯 著
[2]《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 于苏贤
作者简介:
4.《长江之歌》说课稿 篇四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音乐鉴赏《长江之歌》,这是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里的欣赏曲目,一、说教材
教学目的:
1.听赏《长江之歌》,探究音乐的各形式要素在这首作品中发挥的艺术功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2、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学唱《长江之歌》
教学难点:
1、《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分析、探究音乐的形式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的特点。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由王世光作曲,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歌词采用拟人的手法,将长江比作为一位伟人,这样的比喻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不难理解的,它不止是在歌颂长江,更是献给祖**亲的颂歌。
二、说教法
本单元以鉴赏活动为主,结合聆听音乐作品的分析认识活动,学习探究音乐要素的内涵及其所发挥的艺术作用,引导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鼓励学生自主性得探究性地参与学习,采用比较法,练习法,启发联想,分段教学法。
三、说学法
要鼓励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得参与学习,许多文字内容,学生有能力自学。怎样欣赏音乐的相关知识,可在学生认识实践活动中加以提高,在前后对比中认识,在学习名人格言和本课导言中认识。并大胆的演唱歌曲,从中感受和体验下歌颂祖国的爱国豪情。
四.教学程序
1、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聆听一段音乐片段《龙的传人》(老师演唱),你们知道歌曲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对了,这首歌曲主要是在赞美咱们的母亲河“长江与黄河”。)!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去感受另外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页《长江之歌》。
2、教学过程
(1)(初听)首先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去聆听这首《长江之歌》吧。(提示:听完以后,请你们谈谈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介绍《长江之歌》背景:《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是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歌曲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热情地歌颂了长江的雄浑、壮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让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中关于作品的介绍).(3)让学生诵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在歌词的第一句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加以必要的补充)。(打开投影仪,放下银幕,打出“万里长江图”投影片)。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流经九省二市,最后流到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4)作品欣赏
①.完整的欣赏歌曲,感受作品的情绪特点。
②.学唱歌曲的第一乐段,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③.复听歌曲,听前提出问题
A.歌曲的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
B.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
(5)知识点:
讲解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的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中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6)作品分析:
① 此曲典型的音乐创作手法采用了音乐素材的重复与对比,作曲家为了统一作品风格,加深主题印象,常常使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对比变化给人一种新鲜感,通过段落,句法,节奏的平衡和变化。
② 此曲为大调式,单三部曲式。A+B+A`+尾声的结构
A段是对长江丰采的描绘,B段是对长江力量的阐述,细腻、柔和,力度;波澜壮阔(高潮)具有推动力。A`段是对长江的歌颂和赞美,除第二句末略有不同之外,基本上是A段的重复。尾声运用歌曲开头的动机“3 4 5”发展而成。是对长江依恋与赞颂之歌的进一步抒发。
(7)学唱歌曲,本课的重点。曲中长音有二拍、三拍、四拍,要求划拍视唱,严格唱准各音符时值。根据结构分段练习。
(8)接下来我们完整的聆听全曲(提示:在听的过程中,用“亲切、热情地”声音演唱主要声部,感受歌词的大意。鼓励同学大胆的演唱)。
3、课堂小结:
在九八年的夏天,我们经历了一场战斗。“敌人”就是长江。这其中有一部分自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人为造成的伤害,滥砍乱伐,随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让人们尝尽了恶果,同学们!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今年恰逢建党90周年大庆,全国各地都在唱红歌,我也编排了这首《长江之歌》的大合唱,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借次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我的说课完了,由于时间仓促,有不足的地方请评委老师指出,并加以改进,谢谢!
5.长江之歌教案 篇五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人母亲的情怀。
引读。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教后随笔:
在完成练习册“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创作性习题时,开始都觉得很有难度。于是我采用了逐步推进法,先想一句,想到了之后再为上一句配下一句。这样把整个一节诗的内容分作两大块,“你从——,你向——”为一块,“你用——,你用——”为一块。这样降低了难度,学生觉得容易了,思维就放开了。并且组织他们好好地读了几遍练习册上提供的关于长江的资料,从中找到灵感,好的句子也就涌现了:如“你从雪山走来,青藏高原是你顶天立地的脊梁;你向东海奔去,潺潺流水是你永恒的歌唱”;
6.《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篇六
一、反思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全诗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直抒胸臆的诗句,让学生在自由读的过程中质疑:“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分别找出表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以及“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诗句进行品读。在品读诗歌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伟大精神。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在我的带领和引导下,基本上能理解诗歌,能体会长江的精神。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适时地进行说话训练、仿写训练,如用“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描绘长江奔腾前进的情景,让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如让学生仿说诗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长江的伟大精神。但是这一环节在学生有点“冷场”的时候,我就显得有点及于求成,引导学生的语言过于着迹,教学机智还是有点欠缺。
二、反思朗读的指导
由于这节课是诗歌的教学,因此朗读方面是尤为重要的。于是我采用的指导方法是抓重点词语。如抓住“走来”与“奔去”指导学生读时语气要有缓、急、高、低之分,又如抓形容词和动词指导学生读时要注意重、轻之分。在整节课的朗读指导,我最为满意的是引读的那一部分,我用引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赞美长江时可以有不同的情感。如我引导说:“我满怀激情的赞美长江”时,学生读得激情满怀。当我引导说:“我深情地赞美长江”时,同学们又显得深情款款。但是,在读的形式上还是过于单调,忽视了个别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
7.《长江之歌》阅读答案 篇七
1.歌词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江?
2.试比较这首诗与《黄河颂》有哪些相同之处?
3.“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一句话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臂膀”指______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
1.从从长江的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资源丰富来赞美长江
2.第一,都是表达一种爱国情怀;第二,都是对水的赞美;第三,都是通过对中国摇篮的赞美来表达中国人民的伟大坚强;第四,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第五,能够反映出并赞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3.比喻
附:《长江之歌》歌词: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长江之歌歌谱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8.长江之歌朗诵稿 篇八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长江,你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你有天赐的神圣、美丽;但是,我们一代又一代无知的索取,却让你身心疲惫,满目沧桑……
爱我的人啊,谁愿长江变成第二条黄河 青山变成烧焦的赤壁
谁愿生命在荒原上散步,衰老来得太快,青春过早地消逝 爱我的人啊,你可曾看见森林的危机,泥土的流失 前辈们留给我们的绿荫还有多少
你可曾听见祖先,在怒拍黄泉的石壁 锯齿已锯倒多少重青山 乱斧解剖了多少林海的肢体 我会无辜的死在乱斧下 我的头颅也会横遭割据 一把野火会把我的青春烧尽 你可曾听到我沉痛的呼吁 如果荒谬的行为继续存在 那乱斧将会劈出这千古悲剧 爱我的人,保卫我吧,以百年大计的名义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绿化大地 绿化大地
植出绿色的长城万里 在辽阔的国土上巍巍崛起 让你的青春在绿叶中长存 让凌云壮志之歌和奋飞的羽翼 一代一代从绿荫中升起
让凌云壮志之歌和奋飞的羽翼 一代一代从绿荫中升起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音乐: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9.《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篇九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生字字音,自觉积累诗歌中的词语。
2、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重点难点:
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流程:
(一)聊长江外形的特点,抒胸中赞颂情感。
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你们知道吗?(长江、黄河),众所周知,我们母亲河是——黄河。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所以长江、黄河都是我们的母亲河。特别是长江,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我们感到更为亲切。
还记得《我们爱你啊,中国》里怎么形容长江的吗?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那长江多有气势啊!《望天门山》的第一句就显示了高尚的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的气势。引读:天门中断——楚江山,碧水东流至此回。长江奔流而下,一流就是几千里,你们联想到什么四字词语?(一泻千里),但长江并不是笔直而下的。古人说:每过十里地,九曲十八个连环,因此就形成了一个成语——九曲连环。有谁理解这个词语呢?长江之水浩浩荡荡而来,并不是波平浪静的,而是——波涛——汹涌,真是气势——磅礴。
这样的长江叫人们如何不去赞美它!现在同学们理解了“歌”的意思?仅仅是唱歌?不!是指用唱歌、朗诵等形式来赞颂。请一起把课题读好(《长江之歌》),大家读得真好,下面就让这首颂歌在我们耳边响起吧!一同来感受人们对长江的热爱与依恋。
听了这首歌,身为炎黄子孙,你不禁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我为长江而自豪,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作者也为长江而自豪,他想赞颂长江什么呢?作者期待我们用心灵去跟他产生共鸣,首先,你需要能字字读准,句句读顺,读完这首诗。请自由朗读。(2)考考你读没读好这些字的字音,出示:
哺乳 荡涤
尘埃
灌溉
气概
春潮。
本课有两个左窄右宽的字要我们写好,是哪两个字呢?(涤、溉)。请注意“溉”字中“既”写在田字格什么位置?笔画较多的字怎样才能聚集在中间?(写紧凑一些),看到“既”你还想到什么字?(概 慨)。灌溉与什么有关呢?(水),所以偏旁是三点水。
(3)全诗有几节(两节),喜欢第一节的学生读(指名),学生评议;哪些同学喜欢第二节?再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到这里,你发现作者共几次赞颂长江的?(两次),体现在何处?请汇报。因此课文可以分为几大部分?(两大部分),男女分读,用横线画出中心句,并圈出关键词,这不但是一、二部分的中心句,也是全文的中心句。作者想赞颂长江是——“无穷的源泉”;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中心句反复出现,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提示:想一想抒情有哪几种?(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究竟是哪种啊?原来是直接抒发强烈感情啊!但是,是不是诗歌仅写上这一句就好了,抒情要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叙述事实)(告诉我们为什么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因为长江值得依恋)。
(三)布置作业:请带着自豪、赞美的感情背诵全诗!
(四)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颂歌
波澜壮阔
一泻千里
九曲连环 波涛汹涌
气势磅礴
“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表达的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自豪的的赞美之情。
2、理解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更好地把握中心句,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中心句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者胡宏伟把我们带到长江边,你的面前就是波澜壮阔的长江,你感受到了什么?(它的一泻千里、九曲连环、波涛汹涌,气势磅礴、气势磅礴、雄浑气魄„„)我们难忘作者对长江的赞美,请将作者反复赞美的那一句一起来一遍: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二)解析第一部分: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指名朗读。
(3)出示第1小节第1句(你从雪山走来„..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从”作为第一节开头,介绍了长江的发源地。哪些同学查过资料知道的?还记得《我们爱你啊,中国》吗?一起将开头两句背一下: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这个句子,告诉了我们两个方位一东——一西。东海在我国的最东边,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帕米尔高原在西边,挨着祖国最西边的唐古拉山。第一小节第一句告诉了我们长江有什么特点?(源远流长),它从祖国的最西边奔来,又向哪儿奔去去?(祖国的最东边),所以说源泉是无穷的。
大家请看,春潮是你的丰采,“丰”可以写成“春风”的“风”吗?不能。为什么(因为“丰”显示长江很长),有一些词语提示我们语气要变化。先柔和,再豪迈一些找到了吗?“走来奔去”怎么理解的。“奔去”显示长江奔腾,气势磅礴,与“惊涛”呼应。
(4)继续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指名朗读后出示第1小节第2句(你用甘甜的乳汁„„挽起高山大海),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长江给拟人化了,你是怎么理解的?(要点: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而长江哺育了中华民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并且只有母亲用坚实的臂膀拉起儿女,抱在——怀里,长江母亲拉的是——高山大海,高山大海是长江的孩子。谁用动作示范一下,因为“挽起”让孩子不再分开,而是紧紧——相连,永不——分离)。
母亲的恩情真是无以为报啊!我们要用怎样的语气和感情来读好这句话呢?(很深情)(4)男女比赛对读(各读一部分),读出赞美、依恋之情!
(三)解析第二部分
(1)长江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你可以用第一部分的学法来提问题学习第二部分吗?(同前所述)。长江跨越了遥远的古代,奔向未来,不是从空间,而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它的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江这一特性,不但让我们感受到它的(),而是仿佛看到了巨浪(),永不()。自由读一读,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填一填。正因为,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时间之长,所以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这里母亲的情怀又将长江给拟人化了,你是怎么理解的?(母亲不仅哺育儿女,还推动儿女成长,可见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阔),多么——博大。
(3)所以作者又一次抒发了赞美与依恋之情,引读。
(四)布置作业: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赞颂了长江,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怎么 “保护我们的家园”?
(五)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
古老悠久
胸怀
宽阔
10.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篇十
读这一曲长江赞歌,能否让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以此激发学生对长江的赞美和热爱,对祖国的赞美与热爱,无疑是本文教学的的关键一环。
长江,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也许显得陌生。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讴歌长江,是因为源于对长江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课前让学生对长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课前我特意安排学生收看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激发学生对长江的兴趣。课前我播放了《长江之歌》的歌曲,在歌唱家殷秀梅深情的歌声中,学生对全诗的情感基调有了初步的基调。在教学时,我把训练感情朗读作为教学的重点。我引导学生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展开讨论,从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贡献巨大等方面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眷恋、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比较“走”与“奔”,体会前者表达了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后者反映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抓住全诗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直抒胸臆的诗句,让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同时又具有‘母亲的情怀’呢?”使学生体会到长江的源远流长、磅礴壮观,以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伟大精神。学生理解到位,对朗读很有帮助。最后,我通过让学生想象诗句所展现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体悟,不断提高语感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11.长江之歌练习题 篇十一
学习目标:
1、感情朗读、背诵课文并默写。
2、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自学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rǔ zhī
wǎn jiù
dàng dí chãn’āi
qìgài
guàn gài chūn cháo qíng huá()()()()()()()()
二、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风彩cǎi 哺bǔ 育 荡涤dí B.磅礴bó 黄霑zhān 泱yāng 泱 C.彷páng徨 淌tāng泪 惆chóu 怅 D.依念liàn 思恋liàn 悠yōu 悠
三、辨字组词
溉()彩()劈()薄()条()乳()概()采()臂()礴()涤()貌()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的时代()的力量()的气概()的乳汁()的丰采()的臂膀()的国土()的清流()的情怀()的未来()的长江()的源泉
五、填入关联词。
1、()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赞美长江。
2、()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1、全文一共有()个小节,它们之间是()关系,这是《话说长江》(栏目)的主题歌曲,作为词来讲,它十分讲究韵律,读一读这首词,押的韵是(),押韵的字是()。全诗赞颂了(),表达了()。
2、你从()走来,春潮是你的();你向()奔去,惊涛是你的()。你用(),哺育();你用()挽起()。我们(),你是();我们(),你有母亲的()。
3、文中的“你”指(),文章采用第()人称来写的。长江之歌中“风
采”指()“,乳汁”指()“,母亲的情怀”指()。找出文中的反义词()—()()—()
4、《长江之歌》一文中反复出现的、表达作者对长江母亲强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的句子是:。
5、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六、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赞美太湖的诗词,以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七、有同学这样续写,请朗读后评价。
你从梦中走来,汹涌萦绕在梦中;你向现实奔去,波涛打开新世纪。
你用宽广的胸怀,环抱着祖国儿女;你用宽大的手掌,托起祖国的发展。你从贫穷走来,自信是你的丰采; 你向繁荣奔去,探索是你的气概。你用丰富的物产,哺育大江南北; 你用宏伟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课外延伸。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七月,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你最理想的是骑马去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在后面,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像秋天般的凉爽。()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向雪峰投下云彩,就像在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见底的小溪流西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夺目。马走在花丛中,显得格外(),人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你最心爱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1、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3、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耸立─()酷热─()
4、在文中找词语:ABCC: AABB :
5、用“ ”划出一个比喻句,用“ ”划出中心句。
6、把最后一句改成陈述句。
7、同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情境相似的一句话:
2、三亚落日
学习目标:
1、感情朗读、背诵课文并默写。了解三亚落日的过程和特点,感6.第三小节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如“ ”,“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的“ ”和“ ”。“笑颜”指的是 天和海变化的原因是
受作者对三亚美丽风光的无比喜爱之情。自学检测:
一、读拼音写词语
xùn sâ
yáng yì
miã guī
yù xiâ yín mî
chìzhū dān tïng shōu liǎn
()()()()()()yìzhǎn dēng long jiàn chū liàng diǎn sāo jiǎo bǎn
bǎo zhàn bǐ mî
yáo yâ()()()()()
二、划出不正确的拼音。
树冠(guan guan)似乎(shi shi)玫瑰(gui gui)涨(zhang zhang)溢 玉屑(xie xiao xue)银末 悄(qiao qiao)然无声 兴(xing xing)许
三、填字成词。
美妙()()玉()银()赤朱()()毫无倦()()大无朋()()无声 水波不()()为一体
四、课内阅读,完成填空。
1、第二小节小节写什么?
2、第二小节生动形像地写出了海天之()、椰树的()、鸥之()、沙之()。最后一句“玉屑银末”写了沙的()、“金灿灿、亮闪闪”写出沙的()、“软软地暖暖”写了()“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写出了人们()
3、第三小节重点写了太阳的()、()
4.写出第三小节中的近义词:依旧()夺目()
感染()写出第四小节中的近义词:收敛()兴许()涨溢()似乎()
5.摘抄文中的词语。XX般的:
XX的: XX地:
ABB式: AABB式:
7、摘抄第四小节中的比喻句与拟人句。
比喻句
拟人句
8、第四小节中作者分别把落日比作 和,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三亚落日的优美情景。选段中“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 和 的情感。
9、第四小节中第 句是 句,写出了大海由原来的 色变成了,原因是
10、写出太阳的变化。()-()-()-()-()
11、第六小节朗读的基调是(激昂、轻缓),读出作者()的感情。
12、“担心”“生怕”是一组近义词,摘抄含有这两个词的句子,并说说这两个词在句中所表达的感情。
句子:
“担心”所表达的感情: 句子:
“生怕”所表达的感情:
13、课文把太阳分别比喻成()、()、()。选择课文的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
14、课文结尾“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语言简洁,情感强烈。请你也写一句
话赞美三亚的落日。
15、你知道三亚除了落日有特点外,还有什么东西最具特色吗?介绍一下吧!
3、烟台的海
读课文
恬静、凝重、播种、种苗、惬意、湛蓝、前赴后继、锲而不舍、蔚为壮观、锲而不舍
2.写出近义词:凝重()恬静()惬意()平添()3.理解下列词语:前赴后继、锲而不舍、蔚为壮观、锲而不舍 5.根据要求摘录下列语句,想想一年四季的大海都有什么特点? 冬天的海浪: 春天的海水: 夏天的海面: 秋天的海水: 例句: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夏晚的夜空),是(),是(),是()。(),是(),是(),是()。
2.课文以“()—()—()”的顺序描述了烟台的海冬天(),春天(),夏天(),秋天(),以及烟台的海给人们带来的(),表现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3.请积累文中描写人的语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冬天的游客: 春天的渔民: 夏天的游人: 秋天的渔家: 这样写的好处: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者读音。
2、读了画线的句子,你分别想到 和 这两个成语。
3、“……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从句中“数百斤重”、“十几米远”我体会到,“竟”应读出 的语气。这个片段中“前赴后继”一词充分表现了,一个“掀”字让你感受到。
4、根据语境,理解“寒流”一词的意思。
①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
“寒流”是指。②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小华的心中立刻涌起一阵寒流。
“寒流”是指。
5、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人,那么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夏日烟台的海宛如,冬天烟台的海仿佛是。
6、片段中作者把小山似的涌浪比作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你还可以将小似的涌浪比作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将下列句子写完整。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像 像 ……
7、这段话写出冬日烟台的海 的特点,作者采用了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 比作 和 ,写出了海浪的气势盛大;还采用具体数字,用 和,写出 ;另外,作者还用许多词语生动反映海浪汹涌,请你作一分析:。
8、请你为烟台的海设计一句广告语:
1、摘抄中的比喻句
2、这段话抓住了、写夏日烟台海的特点,、、、等词语可感受到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3、品读描写日出的句子,你认为作者写日出的目的是。烟台的海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分别是_____, _____, _____, _____.烟台海的景观最独特之处是__________,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烟台的海,是_____,是一道__________,是一座__________。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_____的活剧。”这句话中,“活剧”是指__________
【长江之歌赏析】推荐阅读:
长江之歌免费课件07-12
长江之歌优秀教案07-09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设计12-30
《长江之歌》第二课时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1-03
长江航运问题07-13
长江话题作文08-17
长江岸线管理11-16
描写长江的诗06-19
长江大学吧09-26
带有长江的诗句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