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散文有感(精选20篇)
1.读散文有感 篇一
读舒婷散文有感
汉语言文学 2009101201 姚伟鸿
舒婷,一般人提到这个名字都会想起她的诗,如:《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等等脍炙人口的朦胧诗派经典名篇。但很少人研究过舒婷的散文。散文在朦胧诗人舒婷的后期的著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已结集出版的《心烟》、《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到《柏林:一片不发光的羽毛》,字数已达60万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相当突出的。
第一,散文中诗化的语言
舒婷的散文诗化语言倾向较为明显。有很浓郁的诗的韵味,华丽而清新,简洁而空灵,明快而带有诗的律动,让人总忍不住有想朗诵的冲动。
如同《鞋趣》中对海滩的描写:“礁石连亘。浪花神出没,摩擦期间,立时锋利雪亮起来。尖峭凶险的兀石上,一支钓鱼竿静静悬着。沙滩像少女的肌肤一样洁白无瑕。”舒婷将诗歌的魅力用到散文里面,使一段平平常常的海滩,在她的笔下,却仿佛有了生命,不禁让人神往之。又如同《抬头是你低头是你》中对三角梅的描写:“70年代在日光岩见到的三角梅颇具野性,未经雕琢不被扭曲。门廊,石缝,墙根和路旁,爬高跃低,繁花如晕染腮,如钗斜簪,如织锦如挂瀑,如歌如诉如痴如醉,极其动心动情。”这一段中的后面一句,如果加上停顿划句,便又是一首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的诗歌了。其中那些词语“如晕染腮,如钗斜簪,如织锦如挂瀑,如歌如诉如痴如醉”便将诗人对三角梅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诗化了的语言使舒婷的散文作品具有了内涵意象化、结构空灵化、语句诗质化的特点。
舒婷散文的语言,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隽永典雅。
如同《家园里的至爱亲朋》中描写茑萝的句子:“唉,北方的汉子,叫我如何向你说茑萝?一道星霜月痕?一阵轻微的战栗?18岁女儿梦中爬满的晕红的星状小花?茑萝的心事吹弹得破。”浅浅淡淡的几句话,几个词语,便描绘出那一种奇妙的韵味,那一种独特的感觉,北方的汉子要是看到这几句隽永典雅的句子,也会在脑海里想象得到江南烟雨中那温婉女子的满帘幽梦。
舒婷的散文语言的隽永典雅,光她的散文标题便见端倪,如《心烟》、《行走的风情》、《人生自在浅谈写》《一茎一叶总关情》《抬头是你低头是你》等等,生动传神如画,含蓄优美如诗。
这就是舒婷的诗化的隽永典雅的语言,以简单,平凡,极少的文字让读者生出无限的想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技巧,而是用了平淡却又含蓄蕴藉的话语,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得如许含蓄隽永而又淋漓尽致,让我们在这种情感的真挚、风格的淳朴、意境的深远里回味无穷。
第二,散文中生命的意象
舒婷的散文,具有个人化的特点。选材,从个人的生活出发;布局,重个人的思绪流动;抒情、有个人的性格特点。
选材,几乎都是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历描写了鼓浪屿这座岛屿在舒婷一生中的变迁。舒婷在自选文集《真水无香》的第一页便写下了:“我的生命之源——鼓浪屿。”这不仅是在讲述她生活在鼓浪屿的这几十年,更是在讲述鼓浪屿给与她生命的激情,文学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整一本《真水无香》几乎全部文章都是在写鼓浪屿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所以鼓浪屿是舒婷散文中最重要的一个意象——家的意象。
可以说,没有鼓浪屿,就没有舒婷,便没有舒婷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便没有舒婷那么多令人神往的散文。
舒婷的散文中还描写了许许多多的生命,如《猫有九条命》中的那些流浪猫,如《鱼在天上飞》的那些鱼,如三角梅,古榕,木棉,凤凰树,凌霄花等等。这些生命在舒婷的的一生中或多或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是舒婷生活的一部分,是舒婷进行文学创作的生活源泉。
流浪猫代表着生命的尊严,三角梅代表着生命的倔强与顽强。《家园里的至爱亲朋》里面那些玫瑰、芍药、双背刺、风雨花、金银花、仙人掌不仅是舒婷生活中的乐趣更分别代表着永远的玫瑰永远父亲、父亲的芍药、老祖母的双背刺、外婆的风雨花、老师的金银花、丈夫的仙人掌。这些花儿的意象已经不仅仅是代表生命,更代表着舒婷的家的温暖记忆。
在这些意象中,舒婷她的出身,她的故里亲朋,她的足迹,她的所爱所恨所思所梦,都被她像抽丝剥茧般巨细无遗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这些意象中,舒婷她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苦难的体悟,对爱的细腻感受,对“家”这一意象的领悟都被她那像潺潺流水一样的诗化语言徐徐道来。
2.读散文有感 篇二
孤独, 一般来讲, 人们都不喜欢这个字眼。因为人们认为性格孤僻, 不合群, 讨人厌, 难以接近等等都与孤独相伴。
其实, 每一个人都是孤儿, 孤独是一种人生境界。
一、人人都是孤儿
对于这样一个命题, 周国平的解释可以说深受佛教哲学思想的影响。佛教的重要典籍《心经》里说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佛家认为虚空生妙有, 正如杯子是空的才能盛满水。万事万物由四大 (地水火风) 构成, 而四大皆空,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只不过是因缘和合而生, 因缘消散而灭, 没有什么一定的, 必然的规律。正所谓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2]
散文《孤独》里有一句话:“孤独是人的宿命, 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 从无中来, 又要回到无中去,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这个解释正是佛家所讲的因缘和合而生, 因缘消散而灭的转述。散文《人人都是孤儿》也有一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茫茫宇宙间极其偶然的产物, 造化只是借了同样是偶然产物的我们父母的身躯把我们从虚无中产生了出来。”这句话也同样深受佛教虚空生妙有思想的影响。
二、孤独与爱
基于人人都是孤儿这样一个前提假设, 散文《人人都是孤儿》接着论述如果我们想到与我们一起暂时居住在这颗星球上的任何人, 包括我们的亲人, 都是宇宙中的孤儿, 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大悲悯, 由此而生出一种博大的爱心。爱心最深厚的基础是在观世音菩萨大悲悯之中, 在认识到人人都是孤儿的现状之中。
由此, 我们引入下一个话题, 孤独与爱。
散文《孤独》里说:“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 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 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孤独源于爱, 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孤独使我们懂得在残酷的现实中要爱自己, 同时, 也让我们能从心底真正理解别人的爱, 真正理解爱的真谛。
散文《孤独》里还有一句话, 说的是孤独之于爱的另外一个价值。“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 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 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正所谓距离产生美, 每一个人都需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而独立人格的保持少不了孤独的成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孤独是保持爱生生不息, 万古长青的必要。
三、孤独与内心整合
内心的整合只有靠自己才能做到, 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代劳。散文《爱与孤独》中有一句话“至于精神上的幸福, 这只能靠你自己, 永远如此。”这就是说内心的整合只有靠自己, 正如佛教禅宗所认为的那样, 直指人心, 见性即佛靠的是自己内心的顿悟, 悟是禅宗十分看重和强调的。
为什么说孤独对于整合人们的内心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呢?
散文《孤独》中说:“独处就是我消化世界。”无论什么哲学, 都是在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改造世界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 也包括改造主观世界, 内心的精神世界就是主观世界。人们面对客观世界, 怎样基于它来改进我们的内心, 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在这个环节中, 需要孤独, 需要独处, 需要独立的人格, 只有这样, 才能获得一些真知灼见, 才能丰富我们的内心。
孤独能够使人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 所谓整合, 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惟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 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 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四、孤独与创造力
散文《孤独的价值》中说“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 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独处的时候往往能有效地抵御外界的各种干扰, 能够潜心于学问, 从而也就容易激发独处者的创造力。
在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过程中, 孤独的经验都起了关键作用。释迦牟尼的成佛, 不但是在出家以后, 而且是在离开林中的那些苦行者以后, 他是独自在雅那河畔的菩提树下连日冥思, 而后豁然彻悟的。耶稣也是在旷野度过了四十天, 然后才向人宣示救世的消息。穆罕默德在每年的斋月期间, 都要到希拉山的洞窟里隐居。这些都说明闭关, 独处, 孤独对于三大宗教的创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是孤独激发了创立者的创造力。
五、人与心的和谐
和谐包括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心的和谐。要做到人与心的和谐, 孤独有其独特的价值。
散文《孤独》中有一句话“学会孤独, 学会与自己交谈, 听自己说话, 就这样去学会深刻。”学会孤独, 能够耐得住寂寞, 静得下心来, 与自己交谈, 倾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正所谓静以修身。这样才能实现人与心的和谐。
散文《爱与孤独》中说“一颗灵魂发现、欣赏、享受自己所拥有的财富, 这是孤独的快乐。如果这财富也被另一颗灵魂发现了, 便有了沟通的快乐。所以, 前提灵魂的富有。”
有了孤独的快乐和沟通的快乐, 我们的身心便是愉悦的, 人与心便是和谐的。而孤独是灵魂富有的基础, 孤独之于我们内心世界, 精神世界, 情感世界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综上所述, 孤独源于爱, 无爱的人不会孤独。孤独对于整合人们的内心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孤独能够使人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要做到人与心的和谐, 孤独有其独特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尔涛:《论哲学散文对生命与人生真谛的探究——周国平哲学散文的艺术特色》, 《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2期第209页.
[2]、佛光星云编著:《佛教义理》,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年版第53页.
3.读散文有感 篇三
三棱坡位于广西百色市西林县那佐苗族乡西南面,海拔1473米,因主峰呈三棱形而得名。作者的家乡垌硝就在三棱坡脚下,是个山清水秀的壮族小山村。作者以“三棱坡”给他的文集命名,可以看出他对故乡的拳拳赤子之心和浓浓乡情。作者在文中提到,西林人把三棱坡形象地比喻成“三棱坡大学”,这所“大学”培养了家乡人吃苦耐劳的性格,开启了西林人的求知欲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由此可见,三棱坡对作者的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作者最后将文集名定为《三棱坡之恋》,更是表明了他对这片热土以及这片热土上人情风物的热爱。
《三棱坡之恋》分为“故土情缘”“我的故事”“寻访民俗”“局町研究”“奇闻异事”“人物风采”6个章节,作者用精美的插图,细腻、流畅的笔调,娓娓道来一则则趣味横生、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故土情缘”收录了《盆歪湖的故事》《走进蝴蝶沟》等18篇文章,诉说着作者浓浓的故土情缘。美丽的盆歪湖、圣洁的驮娘江、神奇的蝴蝶沟、富饶的拖盆河、似雪的桐花、多情的冬雨﹑巴淋﹑冷水米和落日,构成了一系列鲜活感人的情景故事,最终化为一抹淡淡的乡愁……
“我的故事”收录了9篇文章,讲述着作者自己生活的小故事,浓缩了作者成长历程中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比如:《酒桌称谓趣事》告诫读者长辈不能轻易充当,在社交场合,自封长辈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同时也会失去认识新的知心朋友的机会;《情系高原》一文则讲述了一个十元钱让作者感动一生的故事,体现了一种陌生人间互帮互助的温情.......
“尋访民俗”承载了作者多年来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成果。《欢乐的拖盆“进过”节》描述了“进过”节期间男女老少以“AA”制形式聚餐,尽情吃喝玩乐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在《桂西民族婚俗趣谈》中出现了许多新颖有趣的词。
“句町研究”为读者打开了句町故园的一扇窗,展列着句町大地上的奇闻异事与人物风采,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探究了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绚丽多姿而又鲜为人知的句町文化。让读者获益颇多:在物化了的当下,生活在驮娘江流域的壮族同胞,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传承着浓郁璀璨的文化“基因”。如:保留着母系遗风的“欧贵”婚俗、神话中的“娅王”,独特的婚丧嫁娶、风俗禁忌,神圣的图腾信仰,都让局外人惊叹。
“奇闻异事”一章收录作者搜集的西林民间故事6篇,玄妙诡异的故事情节将激起读者的奇思妙想;“人物风采”一章收录了11篇人物通讯,作者通过用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传递着孝道与善良、刚毅与坚守,弘扬了老一辈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激情与虔诚,映照着一组鲜活的人物群像,发人深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故乡的山水会在每个人的童年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多多少少地对个人的成长产生系列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心中的“三棱坡”。虽知异乡暖,难舍故土情,但无论时间如何变换,“三棱坡”总能温暖无数游子的心。
责任编辑:段先鹤
4.读散文有感 篇四
说不长,是因为在帝国兴衰、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在星辰的运转中,区区几十年太不值一提了。说不短,是因为和只有数十年甚至更短寿命的动物们比,几十年又是那样的漫长。
在这样一个不长不短的人生中,我们会无可避免地思考、直面一个问题:人只有一个人生。那么,纠结的问题来了,面对这一个人生,我们是悲观地看成虚无,还是乐观地完全看成所有,还是以平常心去面对?
如果我们悲观地看作虚无,也就是将整个人生看作零,那就会毫无希望。捷克作家昆德拉笔下的主人公常说:“只活一次等于未尝活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活过,直接将一次人生和虚无、零画上了等号。这种想法也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而且只有一次机会,确实挺煎熬的,每天都要想着会不会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但要是天天这么折磨自己,那不是天天不快乐吗?天天伤心,那倒不如不活。
换个角度想一想,既然人只有一个几十年的人生,为何天天要愁眉苦脸呢?为何不将每一天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呢?人,要活在现实,活在当下,不要每天担心明天的事,谁会知道明天发生什么呢?所以要把握现在,将每天都过得充分、开心,这不就足够了吗?所以我们要执著于当下的每一天,而不是虚无的未来,更不必沉湎于过去。
大诗人苏东坡也有属于自己的那份执著。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童心,始终用孩子纯净天真的眼光看向世间万象。可是,这又是一把双刃剑,童心让他的诗词风格独树一帜,也将他推入了万丈深渊——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但,就在这样薄凉的世界里,他旷达乐观随缘自适,执著却不固执,获得了无上的快乐,这何尝不是一种超然脱俗?
5.作文:读冰心散文有感 篇五
暑期中我有一读书计划,那就是看《冰心散文》。
在电脑上我初步了解了一下散文的结构是“形散神聚”。所以,我就不由自主地翻开了《冰心散文》,大概就想体 会一下那种“形散神聚”的散文滋味吧!冰心奶奶在《寄小读者》中是一本书信体散文集,共写了二十九篇给小读者的信,全文围绕“爱的哲学”诉说了冰心奶奶的 所见所闻。在这二十九封信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通讯二。这封信主要讲述了冰心奶奶看见一只小鼠在吃地上的饼屑,便用手中的书将它盖上,结果被小狗虎儿吃 了。对此,冰心奶奶后悔不已,每当她看到有鼠子出来,她总觉得忧愧,最终流下了悔恨的眼泪。因为她觉得一个微弱的小生命一瞬间在她不经意的举足下失去了宝 贵的生命。从信中可以看出冰心奶奶她那时的心是多么温软细腻,多么善良。
在别人眼中那是一件针眼大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冰心奶奶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她要 忏悔,以一个大姐姐纯洁无暇的童真来告诫小读者们要珍惜生命,保护大自然。从信的字里行间中,我体会出那只正在吃饼屑的小鼠是多么的可爱、坦然,我仿佛要 忍不住静静地将它捧在手心,细细地去观赏,去疼爱……冰心奶奶曾说过:“心是冷的,泪是热的;心,凝固了世界;泪,温暖了世界。”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需要被爱。没有爱,人与人之间将会冷漠,生活将变得无滋无味。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感谢朋友,感谢给与我们爱的所有 人。名师点评:小作者的这篇作文,采用的是“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
6.读朱自清散文有感 篇六
读《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清茶是淡香的,咖啡是苦涩的,美酒是辛辣的,它们虽然味道同,但都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朱自清散文集》中的文章,有的似清茶,有的像咖啡,有的是一杯淳淳的美酒.朱自清生于1898年,名字华,号秋实,后改名为自清.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开拓者和创业者之一.为中国现代文学作了许多创新的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朱自清的散文不同于俞平伯的缜密,也不同于冰心的飘逸,更不同于周伯人的隽永.他用自己“真挚清幽”的特性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背影》、《匆匆》、《荷塘月色》、《春》这几篇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背影》这篇散文通过描写父亲送儿子远行的一幕,表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匆匆》讲述了时间流逝之快,并且时间不能倒流.告诉我们: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未发行的债务,只有今天才是黄金.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住今天;而《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中,作者用月光衬托荷花,描写了夜晚中荷塘的美景.而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春》.在文中,朱自清先生把春比喻为一个刚刚睡醒的孩子,欣欣然张开了眼,遍地的野花仿佛是天上的星星眨着眼.风,不再像冬天那样寒冷,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万物.在温暖的春风中,孩子们高兴得放着风筝.在春天,春雨是寻常的,它滋润着世间的万物.在《春》这篇文章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是呀,春天代表着绿色,寓意着复苏,象征着希望.我们只有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到秋天才会有累累硕果.而我们小学六年级不正是我们人生的春天吗?我了我们秋天的收获,我们现在难道不应该付出汗水和努力吗?
7.读《昆虫记》有感 篇七
一、法布尔与《昆虫记》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Jean-HenriCasimirFabre, 1823-1915) 出生在法国南部圣莱昂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困, 法布尔四岁时被父母寄养在邻近的祖父母家中。乡间的牛羊、禽类, 以及花鸟虫草成为了法布尔童年时期最好的玩伴, 使他对大自然的一切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渴望探索自然界所蕴含的真理。
七岁时, 法布尔重新回到父母身边, 开始接受教育。通过自己的努力, 他考上了沃克吕兹师范学校的公费生, 毕业后, 在一所小学里当教员。任教之余, 他潜心研究昆虫, 根据自己的直接观察, 撰写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由于教师的薪资待遇很低, 法布尔一生都未摆脱经济拮据的困境, 直到五十多岁时, 他才依靠辛苦攒下的稿费, 在普罗旺斯买下一处坐落在荒地上的旧宅。法布尔将这片荒地命名为“阿尔玛斯” (“阿尔玛斯”是音译, 中文又译作“荒石园”, 取其荒芜与一毛不拔之意) , 至此他终于实现了“拥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观察昆虫”的愿望。法布尔把“阿尔玛斯”当成自己的家和昆虫实验场, 在那里专心致志地思考、观察、实验和写作。1910年, 当《昆虫记》的第十卷问世时, 他已经是一位耄耋老人。
《昆虫记》的法文题目是《Souvenirsentomologiques》, 直译的话, 可以译为《昆虫学回忆录》。周作人最早把这本书译作《昆虫记》, 而后一直被译界沿用至今。法布尔之前的昆虫学家只做昆虫的搜集与分类工作, 他们手持放大镜, 解剖昆虫尸体, 仔细地查看昆虫的触角、大颚、翅膀和足, 却不思考这些器官在昆虫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他们对昆虫的判断力、本能和生活习性甚少研究。专家们根据昆虫的外形给其命名, 把身体构造相同的昆虫归入同一种类。法布尔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 发现这种做法并不合理, 因此, 他给《昆虫记》取了一个副标题《Etude surl’instinctetlesmoeurs des insectes》 (《对昆虫本能及习性的研究》) , 并提出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活生生的昆虫, “研究它们在活着时的活动, 它们的本能和习性, 它们的才能和感情”, 根据昆虫“工人”所从事的职业来给其命名。法布尔的研究以直接观察为依据, 就像他自己说的:“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 我要观察、触摸, 而且不是一次, 是两三次, 甚至没完没了, 直到我的疑心在如山的铁证下归顺听从为止”。他本着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来观察昆虫的劳作, 以富有情感的笔调来描写昆虫的生活, 使得《昆虫记》自问世以来就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二、《昆虫记》中的趣事儿
虽然法布尔开始动笔写作《昆虫记》时, 已经年过百半, 但他仍像一个好奇心满溢的孩童一样, 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 根据问题进行观察和实验。“我习惯在每个答案后跟着提一个新问题, 直到碰到不可知之墙为止”。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正是凭着对昆虫所怀有的浓厚兴趣, 法布尔才把大半辈子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昆虫上, 就像他自己所说:“在昆虫学大量的领域内需要天真。没有大量这种资质———在讲求实际者眼中的奇思怪想, 谁还会去关心小小的虫子呢?”。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手持放大镜, 观察昆虫的出生、蜕变、筑巢、觅食、求偶、繁殖, 以孩童般的视角, 真实而质朴的笔调记录下昆虫的本能和习性, 展现给读者一幅幅栩栩如生, 生趣盎然的画面。在他的笔下, 小小的昆虫们无一不是身怀技艺的行家里手:长腹蜂是挥舞瓦刀的“泥瓦工”, 黑蛛蜂是技艺高超的“制陶工”, 土蜂是下针精确无误的“麻醉师”, 切叶蜂是名副其实的“裁剪工”, 黄斑蜂是技艺惊人的“鞣毡大师”, 而蜾蠃则是“挖掘工”、“采脂工”和“粉刷工”。下面请看“演唱者”蟋蟀放声高歌的场景:
“园子里夜间歌唱的蟋蟀非常多。每一簇开着红花的岩蔷薇都有自己的合唱队员;每一束薰衣草上都有自己的演唱者。那些枝繁叶茂的野草莓树, 那些笃蓐香都变成了一个个合唱团。所有这些小生物在灌木丛间用它们清脆动人的声音互问互答;或者不如说, 每个歌手不管别人唱什么坎蒂列那 (译者注:中世纪时的一种叙事抒情歌曲) , 独自在庆祝自己的欢乐。
在天上, 就在我头顶上, 天鹅星座在银河中划上它那大大的十字架;在下面, 就在我的四周, 蟋蟀的交响乐在抑扬起伏。这歌唱自己欢乐的小不点儿令我忘记了群星璀璨的场面。这些天上的眼睛平静而冷漠地瞧着我们, 我们对于这些星星是一无所知的。”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 《昆虫记》除了是一部严谨的昆虫学作品, 还是一部优美的散文巨著, 它实现了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理性思考和感性表述的合二为一。它不像其他科学类作品那般内容晦涩难懂, 用词枯燥无味, 读来反而给人一种妙趣横生, 仿佛与虫儿面对面交流的感觉。纵观洋洋洒洒的十卷本《昆虫记》, 其语言朴素而纯真, 文风流畅优美, 隽永风趣, 深入浅出, 使得这部著作不愧有“昆虫的史诗”之称。
除了将昆虫纤毫毕现的形态特征展现在读者面前, 法布尔对虫儿心理、情感的揣摩与刻画也可谓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他本人也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譬如, 毛刺泥蜂在攻击毛虫得手之后, 用跗节跺脚, 梳理翅膀, 不时地把大颚和前额贴在地面上, 用后足将身体撑得高高地, 仿佛要翻筋斗似的。法布尔认为这些动作是毛刺泥蜂表达心中喜悦的一种方式, 就好比当人类沉浸在成功所带来的欢乐中时, 会做出搓手的动作一样。有时候, 法布尔也会从人类的伦理道德视角来解读昆虫的行为, 正是虫儿身上所带有的这种人性化特征才使得该书与众不同, 引人入胜。下面, 我们来看一段关于天牛成虫与幼虫的描写。
“成虫和幼虫的职责完全悖离了常规:幼虫正值身强体壮, 拥有强健的挖掘工具, 承担起繁重的工作;而成虫却享受幸福的时光, 不懂技艺, 不工作, 只是游手好闲。孩子本应躺在他的保护人———母亲怀抱中过天堂般的生活;而这儿的孩子———幼虫, 却成了母亲的保护人。
被法布尔喻为“爬行的小肠”的天牛幼虫只有味觉和触觉这两种非常迟钝的感觉, 但它竟然可以清楚地预知未来。它为成虫挖出一条通往树皮层的通道, 后者只要钻透薄薄的木质层或树皮层就可以获得自由。法布尔用略带人性的笔触来描绘昆虫世界的日常生活, 使得整套丛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 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 读来令人深受感动。
在《昆虫记》中, 法布尔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昆虫的捕食过程, 在他看来, “捕猎性昆虫传记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介绍昆虫的捕猎方法”。为了弄清楚某种昆虫的捕猎技巧, 他有时会跑到野外环境中去观察, 有时会想尽一切办法捉住需要的昆虫, 再把昆虫放到人为布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他不但亲自出马捕捉昆虫, 而且还从自己微薄的薪水中抽出一部分来召集孩子们帮忙, 有时甚至要向家人求助。当我们读到书中有关捕食性昆虫与猎物搏斗的场景描写时, 就会觉得法布尔的所有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昆虫仿佛被置于聚光灯下, 交战双方的动作之传神, 场面之生动, 交锋之激烈, 一切都展现得那么淋漓尽致, 且看:
“当敌人靠近时, 它便立起身体, 模仿舞蛛的样子做出防御姿势。滑稽蛛蜂对它的威吓不屑一顾, 在滑稽的外表的掩护下, 它猛地冲向彩带圆网蛛, 动作非常敏捷。它们闪电般交战了一回合, 彩带圆网蛛被打翻仰躺在地。蛛蜂在上, 它与圆网蛛腹贴着腹、头顶着头;它用足控制住彩带圆网蛛的足;用上颚咬住对方的头胸部;它用力蜷起腹部, 向下方伸过去;它拔出螫针;接下来便……”
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 当我们读到此处, 不禁要为法布尔传神的描写而大声喝彩, 透过文字仿佛能看到捕食性昆虫与猎物正在上演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战。然而, 这种战斗场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凶残与血腥, 相反, 更多地显示出生命力的蓬勃。
如果不是法布尔对渺小生命所怀有的尊重与热爱, 不是他的悉心观察和详细描述, 也许虫儿的这些故事还不为人所知呢。法布尔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 让我们领略到昆虫那妙不可言的灵性。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捧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每一种昆虫, 他就像是一个为儿孙讲述故事的老人, 把昆虫世界的趣事儿向读者娓娓道来, 令人回味无穷。
摘要:《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撰写的一部关于昆虫本能与习性的著作, 全书充满了各种妙趣横生的昆虫故事。作者以其敏锐的目光来观察昆虫, 以朴实而略带人性的笔触来描写昆虫, 把读者们带进了一个趣味无穷, 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
关键词:《昆虫记》,法布尔,昆虫,故事
参考文献
[1]石蔷.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法布尔[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8:43.
[2]法布尔.昆虫记 (卷七) [M].姜洁等译.花城出版社, 2001:165.
[3]法布尔.昆虫记 (卷四) [M].姜洁等译.花城出版社, 2001.
8.读《凡.高传》有感 篇八
文森特·凡·高出生在荷兰布拉邦特的格鲁特尊德特。一生中并未获得如同他死后出名的任何荣耀和金钱,在凡·高活着的时候,他是一无所有的,然而死了以后,他却成为了影响世界的非常重要的伟大人物。
在凡·高的作品中,你无法看见其他超现实主义的油画中那种一毫一丝的细致,但是他所表达的心情和思想并不会因为这而有丝毫的减损。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运用对比色来表现,在他的数幅自画像中我们也不难看见他各个时期的心情。
在《有蓝绿色漩涡背景的自画像》这幅画中,“凡·高把这幅自画像看做是自己神智正常的标志,同时暗示自己要恢复信心。”和后来的《献给高更的自画像》一样,脸上没有笑容,前者的目光坚定,然而背景中的绿色漩涡也表明了画家郁闷的心情:在这样的世界中,怎样才可以不被淹没?后者的目光更为犀利,也显得忧郁,在孔雀绿的背景下,画家的脸极为清晰的展现在面前。两幅画像都可以表现出凡·高当时的内心状态,而那副更为著名的割掉了右耳朵用白色纱布包扎后的自画像,凡·高看起来更为消瘦,不见他标志性的红色毛发。
凡·高最为众人所知的画作大概就是向日葵系列了。给人印象深刻的是画中单单用黄色橙色红色和绿色表现出的那种欣欣向荣的植物。凡·高画了包括复制品在内的大约十二幅《向日葵》,画中的向日葵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令人震撼的美。十二幅《向日葵》中每一幅都是特别的,无论是何种形态的向日葵都表现出了画家对生命的感悟,表现出了凡·高对生活的激情和信心。于是在凡·高死后,他沉睡的地方尽是金色耀眼的向日葵。他们独一无二,花朵是独一无二的,画家更是独一无二。在未来的世界里,注定不会再出现一个如此疯狂激情的画家。那同时也是凡·高自己比较得意的作品。
《露天咖啡馆》是被众人所爱的另一幅画,在夜空中,你看不见任何的黑色来表现夜,整幅画呈现出比白天更加丰富的色彩,这幅画作于凡·高成熟时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对比色更为明烈,露天咖啡馆在夜空下绽放着动人的金色,透露出它的繁华,也表现出凡·高有些不知所措的心情。
《丝柏》中,深绿色的丝柏和后面天空形似漩涡一般的云朵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他的《有蓝绿色漩涡背景的自画像》,确实,我相信凡·高此时的心情也是复杂和矛盾的。不仅是天空,连丝柏和下面的草丛都有卷曲纠缠的感觉。当时的凡·高多次发病,他对未来有些恐惧和绝望。丝柏经常出现在凡·高的作品之中,不是很阴郁,但是却可以感受到他的绝望。
在圣雷米精神病院,他与其他病人一样被关在医院里不准外出,他只能从窗口看外面瞬息万变的风景。当时的凡·高为疾病所折磨而心力交瘁,色彩更为平和,不像《向日葵》中的热烈,也不像《丝柏》中的绝望。
《星月夜》中你可以看见天空中奇特的星体和月亮在天空中发出神奇的光彩,也展现出了画家内心丰富的想象,对星空的渴望和对自然的赞美,对于这些美好的事物的体现变成了画布上精彩的夜空。你无法想象画家内心中的夜空竟是这样的完美动人。但是画布前面的黑色丝柏也透出一丝不安。
凡·高的弟弟提奥给他许多支持,金钱上还有精神上的,于是凡·高的天赋得以体现,也留给我们如此众多的杰作。可惜一个人的光与热有时候虽然在生前发光发热,却无法在茫茫宇宙中被人所察觉。一个人的一生也许颇不得志,但是至少要为自己而活,做一个不会后悔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梦想执着的追求,不论如何,不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应该执着的追寻,任何的失败都不能阻挡我们追寻的路,我们将为了自己的梦想如同向日葵一样从不绝望。我们也怀着对未来丰富的想象和希望,世界也许并不是那样完美,但是我们的心中自然有和凡·高内心对夜空一样的幻想。这种力量,将支持着我们,直到追到我们的爱。
死后的凡·高安睡的地方种满了向日葵,那些朝着太阳热烈的绽放的花朵,也是凡·高一生的写照。对太阳那样疯狂的追随和狂热的喜爱,正如凡·高对自己心中那片天地的忠诚,并通过他的作品体现。他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他的价值,将会在茫茫时间的洗涤中越发清晰的体现出来。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而要做一个如同莲花一般坚定的人。
9.读毕淑敏散文有感 篇九
(一):心若幽兰远
宫淑琴
心若幽兰远,我很喜欢这句话
在这部散文集的自序里,毕淑敏通篇写的是兰花。开头便写道:“在中华文化中,什么是天下第一香?是兰花香。”“古人赞‘兰之香,盏一国’。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居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其香也淡,其姿也雅,给人以高洁、清丽的美好形象,被喻为花中君子。”
作者倡导向兰花学习,要有一点精神,“希望每个女子的精神世界,都是遍植兰花,香氛悠远。”“望你在心灵深处,埋下兰花的种子,终于有一天,你的心灵的香气,会旷日持久地飘荡和远播。”
以上几段文字让人心生兰韵,似乎闻到了兰花淡淡的幽香,悠远绵长。
我们何尝不去做一个心若幽兰,香气四溢的女子呢!
兰之香气,不是胭脂粉黛,不是穿金戴银,不是妩媚艳丽。兰之香气是与生俱来的高雅,是心灵深处的豁达,是散发书香的气质。
高雅,是内在气质的一种外在表现,言谈举止有较高的风雅度和令人欣赏的情趣和风格。在这些优良的表现中,最能打动人的是微笑。一个微笑,足以震撼一个人的心灵。这微笑犹如兰花的花蕊散发的香气,沁人心扉;这微笑,能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亲切感;这微笑,能抚慰人的心灵,传递信任和温暖;这微笑,能化解纠结化干戈为玉帛。淡淡的微笑,是女子高雅的极致。只要我们以发自内心的微笑面对生活,我们的生活便会充满阳光和芬芳。豁达,是一种品格和美德,是大度和宽容,是乐观与豪爽,是开朗与洒脱,是人生中最高境界之一。
豁达,更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和自信的气度。作为一名女子,面对社会和生活,必须学会坚韧和自信,相信自己的力量,才能具有开阔的胸怀;相信自己的力量,才能包容这个世界;相信自己的力量,才会稳健前行。正如毕淑敏写的那样“爱慕自己,你就是夏日里的香气。”
气质,泛指一个人的姿态、相貌、衣着、性情、行为等结合起来的整体表现,源自内心深处的修养。它体现在一个人适宜的服饰,儒雅的言行,智慧的头脑,慈善的心灵。这里最重要的是内心世界的纯正和洁净。正如毕淑敏在《内心的洁净》一文,写了关于参加时装发布会的体会,她不追求时尚的华服和知名的品牌,而在意衣着的整洁和高雅。她写到:“华贵表达着你的财富,而洁净证明着你的品质,衣服只是外在包装,内在的精神洁净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觉得,一个女人的气质来自于自身的经历、阅历和历练。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才会高雅、聪慧、淡定、从容,散发着浓郁的书香。这样的女人才是兰心蕙质,馥郁芬芳,美丽清芬。
毕淑敏在《柔和的力量》一文中说道:“女人需要美丽。美丽,是女人最初也是最终的魅力。”“美丽的女人是和谐的…柔和的…持久的。”美丽的女人拥有善良、智慧、坚韧、果敢、顽强。所以,我们应该做一个有香气的女子,心若幽兰,必芳香持久。
读毕淑敏散文有感
(二)苏桂萍
“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这就是毕淑敏的文字,神闲气定,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她的冷静与善意。她擅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一连串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更能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和思考。她的散文是澄清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她的素材全部取于平常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修饰,但却总能触及人的心弦,让人有所感悟。让疲惫、烦躁的心总能得到找到一处最宁静最温馨的港湾。总会在心灵最阴霾时刻寻到风雨过后的阳光。
毕淑敏被誉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她教给我们爱,同时教给我们理性,面对残酷的世界阴暗面与不可理喻的社会黑暗角,我们应当怎么样的调整自我的心理,正确的看待,走向光明与灿烂。累了、倦了、厌了,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找到合理的途径,给心灵放个假。我们都是可以的,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可行的。毕淑敏教给我勇敢,赋予我理性。我就其中的两篇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毕淑敏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同样是一位慈祥而又可爱的母亲。在《混入北图》这篇文章中,毕淑敏的母爱与她对儿子的教导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那时,北京图书馆是最大的图书馆,哪里有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图书,但那里却有规定:只对成年人开放。不知是不是遗传了毕淑敏,她的儿子从酷爱看书,对文学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当他长到十几岁已经是个小伙子的时候,毕淑敏在他苦苦的要求下,不得不带儿子“混入”北图,满足孩子博览群书的愿望。
本文主要讲述了毕淑敏到儿子进入北图的过程和看书的过程。其中详写的是进入的过程。在过程中,运用了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母子二人害怕被识破的心情,但儿子也急切想去看书的复杂心情。在好不容易进去后,儿子恨不得把全馆的书都看一遍,所以,他直到闭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所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在毕淑敏的这篇文章中,充分的体现了儿子对读书的渴望,甚至把博览群书为理想。的确,在我们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很宝贵的,我们在学习上,不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多多去闯闯,在丰富的经历和阅历下,就能够让你体会到世界是包罗万象的。在青春时,何不去拓展自己的领域,为梦想努力,像毕淑敏的儿子一样,有志气:“长大一定要光明正大的从正门走进北图,因为那是贵宾的通道!”
《附耳细说》中引用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韩国的相国,微服私访路过一片农田,在休息时,看见一农夫驾着两头牛耕地,随问农夫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一言不发,待将牛牵到一旁吃草时,走过来附在相国的耳边轻声说:“边上那头更好些。”相国很奇怪,问,你那么小的声音干吗?农夫回答:我若大声回答,牛虽然不说话,但它们还是会从我的手势声音中看到我在评价它们,评价低的牛虽然不够优秀,但也尽力了,它知道会难过的。
读到此处,我心揪然,一个农夫对待一个不会说话但是任劳任怨的牛,是那样的爱护和尊重,极力的维护着它们的自尊。牛何其有幸,遇到这样一个仁慈恻隐、深明大义、体贴入微的主人。古人常用“对牛弹琴”的话来耻笑一个人的笨拙和愚蠢,但是,农夫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牛再笨,也有感情,也有尊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去诋毁它和轻视它。
推及到人,推及到己,遇到这样的处事之际,我没能够心平气和的也来个“附耳细说”,做的不够好。面对非常顽固的学生违规行为,我总会情不自禁的提高嗓音。多了几分怒气,少了几分理解和宽容。面对学生一次考试中觉得自己反复强调的问题,一些学生仍然出现的时候,总是少了份耐心多了几分愤慨,那时的言词总会显得有些犀利,无形中总是伤害到学生。伤害了学生那已经因成绩不理想而自责苦闷的心,我没有做到农夫般怜惜学生那道柔弱的尊严。
人的心是脆弱的、是柔软的,不象钢铁一般的坚硬耐火抗烈,正因为人心是柔软,所以人才有别于其他事物会感动、善良、仁爱和多情,也正因为如此,人更容易受到伤害。我们要学会正视别人的所有优点和缺点,不鄙薄、不鄙视、不夸张,切合实际,用爱去感知着一切。多学会“附耳细说”,尊重一切。
10.读汪曾祺散文有感 篇十
在一次作业中,曾遇到一篇阅读,是汪老先生写的,开头大意是:谷子是从狗尾巴草演变来的,葡萄是从爬墙虎植物演变来的,汪老从中得到启示,继续往下推论,得出了有意思的结论。
看完这篇阅读我大呼过瘾,但立刻又渴 起来,便买来了《汪曾祺散文集》,书皮是淡雅的紫色,正如汪老在书中描绘的生活小事,带着一种清甜,微苦散文生活气息,全书杂而不乱,贯彻着一种童趣而又不显幼稚的清新。令我最喜欢的一则《关于葡萄》那一章,从葡萄的来历写到了葡萄的种植和贮藏,让我感受真切。如果不是细致观察和亲身经历是无法让读者酣畅淋漓的。鲁迅也是我最敬佩和喜欢的作家,论感情汪老的文章没有鲁迅那样的强烈,也没有鲁迅那样犀利的笔锋,但仍可给我满足之感。这应是汪老的过人之处,就像一位淡雅的茶客,用不深不浅的语言给人莫深的感受。
在发达的今天,许多遗失的童年梦幻,又被汪老的文章勾了回来。读汪老的文章充斥着木铅笔的木香,而不像现在许多作家的金属味。这种感觉能给人许多启示,能给人一种力量已在这种名利和欲望的世界里独守一份随遇而安。
11.读《示儿》有感 篇十一
爱国诗人陆游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热切盼望着收复失地。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告诫自己的儿子:“我本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到来时,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的父亲。”
读完这首诗,其他爱国诗词又在耳畔响起,深深地震撼着我: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欣喜;岳飞的《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林升的《题临安邸》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焦虑……
想着这些爱国诗词,我的脑海中又闪现出一个个光辉的人物形象:苏武牧羊十九载不辱使命,郑成功带领军民浴血奋战收复台湾,王二小将日寇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这些诗词、人物激励着我们,现在我们要努力学习真本领,将来保卫我们的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12.读《慈母情深》有感 篇十二
你一定读过不少书吧!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苏教六下“习作3”)
以前,我总认为妈妈就是妈妈,为子女付出是理所当然,谈不上什么“伟大”。可自从我读了《慈母情深》后,才知道自己错了,原来母爱是那么无私与伟大!
《慈母情深》讲的是一个儿子想买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然后他去了妈妈的工厂,找妈妈要钱。在要钱的过程中,他目睹了母亲的不易,顿时觉醒,于是将要来的钱给妈妈买了水果罐头。后来,妈妈得知儿子没有买书,而是为自己买了罐头,就数落了儿子一顿,最终还是再次给了儿子买书的钱。
在读这篇文章时,我几次热泪盈眶,既为母亲的慈爱和不易而感动,又为儿子的觉醒和回报而高兴。同时,我不由回想起妈妈的辛苦。有一次,我在写英语家庭作业时,妈妈发现我的字写得不好看,就嘱咐我认真写。我听她说了两三遍,心里烦极了,写得更快更马虎了,写完后便一把把作业塞进书包。谁知妈妈竟走过来,把我的作业从书包里拿出来,指着写得不规范的内容,告诉我应该怎样写,最后竟将我的作业重新工整地抄了一遍,为我做示范。妈妈还对我说:“从现在起,如果你再不能把字写好,妈妈就每天都为你写一份范本,直到你能自觉坚持把字写好为止。”我听了非常感动,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我再不能让妈妈为我操心了。”于是,我自觉地把作业工整地重写了一遍,从此再不敢马虎。
小说和生活都告诉我,世界上最柔软的是母亲的心,永远不会拒绝你的是母亲的怀抱,从不要求回报的是母亲的付出——母爱是无私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母亲。我们要像《慈母情深》中的儿子一样,感悟母爱,回报母爱。因为,现在觉悟还不太迟。(指导教师刘爱玲、刘斌)
教师点评
13.读徐志摩散文有感 篇十三
徐志摩为我们留下了《巴黎的鳞爪》、《秋》、《落叶》、《自剖》、《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多部散文集。从印度洋上的秋思到北戴河的冥想,从泰山日出到巴黎的鳞爪,他的思绪跋山涉水,他的情感云游四海,阅读他的散文,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灼灼逼人的青春热浪,他用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执著地追寻着浪漫主义的脚步。朱光潜曾经把欧洲18 世纪末到19 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主观性、自我性、自然性,朱光潜强调,主观性是浪漫主义最突出的而且也是最本质的特征。但是,如果只强调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性,那多少有些片面,浪漫主义还有其他一些特征。
徐志摩的一生无拘无束,想做诗便做诗,想写散文便写散文,想恋爱便爱得无所顾忌,想云游便海内外四处漂泊。他在《翡冷翠的一夜》中,以一个弱女子的口吻写出了自己的幸福与痛苦、哀怨与感激,其中交织着执著、依恋、挚爱、无奈、自怜等种种情感,情思缠绵,层层深入,这种复杂的思绪正是诗人当时客居异地( 佛罗伦萨) 的孤寂、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以及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痛苦等情感的`真实反映。徐志摩作为一匹就使打破了头也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野马,驰骋在自己的理想与激情构建的散文世界里,他不仅要狂奔,而且还要自由地飞! 《在想飞》一文中,他热切地呼唤: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 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诗句体现的正是浪漫主义推崇的表现个人的主观情感,追求个性解放、自我扩张和自由发展人生理想。徐志摩曾经在《青年运动》中说:为这新的洁净的灵魂与肉体造一个新的洁净的生活) 我们要求一个-完全的再生。他说这话的目的,就是要让个体生命在感知外界事物的时候,在想象欲望的驱动下,由一种感觉虚构成能表现自己思想的实物。徐志摩的这种超越的意识反映在散文创作中,就是他超常的想象力,他运用虚构的意象来表达他自己的某种情感或理想,创造出虚幻的艺术形象在徐志摩笔下,月光宛如一个婀娜多姿的女子,拟人手法为全文营造出朦胧而又美妙的意境。
在巴黎的鳞爪中,徐志摩这样描绘春风:不拘束你,不责备你,不督饬你,不窘你,不恼你,不揉你。它搂着你,,它那招逗的指尖却永远在你的记忆里晃着,多轻盈的步履,罗袜的丝光随时可以沾上你记忆的颜色! 将巴黎的春风当作温柔的女子来描写,惟妙惟肖,不仅写出了风的特色,而且写出了自己对巴黎的一往情深。在海滩上种花中,徐志摩用海滩上的/沙漠象征松散、缺乏生命力的中国社会,用小孩不停地往沙里栽花象征播下的几颗真、善、美的种子,用小孩左手提着水壶,一滴一滴地往花上浇水象征自己忐忑不安的复杂心情。在他的散文中,弥漫着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神秘气息,他整段、整篇地运用比喻、拟人、变形等表现手法,使散文呈现出一种唯美的浪漫气质。
14.读《红楼梦》有感散文 篇十四
有一个节日里,我与朋友喝了大半天的酒。不过,我状态好,喝晕了没有出现断篇儿的事,另外几个人都喝迷糊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喝迷糊的人说出来的话有时都是真话、大实话,有些话是平时不会说出来,对看不惯的人和事,也会借着酒劲“骂”出来,俗言“酒醉心里明”。
这让我想起《红楼梦》中那经典的一幕——焦大醉骂。焦大骂出来的事,都是真事实事,也是贾府中见不得天日的丑事。研究《红楼梦》的人,对焦大所骂之事有不同的解读,但事实一定清楚。仔细一想,借酒浇愁的焦大,反而是贾府里惟一清醒的人。他也是贾府里惟一敢痛骂主子的奴才。鲁迅先生把焦大称作“贾府的屈原”,一对比就什么也知晓了。
焦大在《红楼梦》里是无数个小人物中的一个,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他年轻时曾经跟随太爷宁国公贾演一起去打战,还曾经救过贾演,按理说这样对贾家有大恩的人应该得到贾家的尊重和好处,但焦大的境况却完全相反,同是贾家的奴才,焦大和赖大那可是天差地别。焦大自恃是贾府的老功臣,依仗酒醉而破口痛骂主子。鲁迅把焦大的痛骂主人与屈原的谏君拿来对比,认为性质类似。鲁迅指出: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假使他能作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鲁迅果然是读懂焦大这个人物的文学家。
到了第一百零五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焦大在第一时间跑到荣国府来报信,不料这边也查抄着呢。便号天蹈地的哭道:“我天天劝,这些不长进的爷们,倒拿我当作冤家!连爷还不知道焦大跟着太爷受的苦!今朝弄到这个田地!珍大爷蓉哥儿都叫什么王爷拿了去了,里头女主儿们都被什么府里衙役抢得披头散发?在一处空房里,那些不成材料的狗男女却象猪狗似的拦起来了......他们还要把我拴起来。我活了八九十岁,只有跟着太爷捆人的,那里倒叫人捆起来!......我如今也不要命了,和那些人拚了罢!”不论人们怎样评说《红楼梦》中的.后四十回,但我认为,这一回中的焦大应该是符合曹公意的。看这一段,想起他的骂,那真的就是一种劝,劝而不听才骂。这跟屈原的劝谏不被采纳则怒、则发牢骚,还真像是一回事儿。为了贾府,他要和别人拼命。如果没有爱,又哪来的劝,哪来的这种拼命精神呢?如果焦大不爱贾府,屈原不爱楚国,他们还会那么气愤?那么伤心难过么?
但是,不管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集体的当权者,都不喜欢单位有乌鸦嘴,有揭当权者隐私的人存在。类似屈原、焦大等都是不受欢迎的人,他们属于一个单位多事多嘴多舌之人,不识时务,这不能不说是人性的悲哀。
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反观焦大,也是贾府中最清醒之人。可他们的结局呢?
话又说回来,屈原再清醒楚国还是灭亡了;焦大再清醒贾府还是被抄了。真正的原因谁又能说得清呢。
活在这个世上“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对于个人是一种最好的生存状态。
15.读《文学解读学导论》有感 篇十五
总之, 由于“三个层次”所司的内容不同, 它们在课堂中的呈现和状态也不会相同, 但这并不是说“三个层次”各不相关, 课堂要由几个呆板的模块组成, 所以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还应注意这样几点:
1. 尽管本文有“三个层次”, 但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却不能机械地将课堂分为与此相应的独立的三个环节, 它们不是互不关联的彼此孤立环节,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所以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将“三个层次“割裂开来, 但不割裂并非混沌而无重点, 而是各个环节相互联系, 有所侧重但绝非取代。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本文的解读不能在语体、语象层浅尝辄止, 而应深刻挖掘本文内在的语义表现体系。当然深层的解读并不是要求教师像原来那样生搬硬套, 非得把所有的本文中的意象都整出个象征意义来, 而是在基本理解表层意思的基础上, 学生能对本文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较深层的理解。这一环节, 教师不要强求学生理解到老师或者教学参考书的层次, 只要学生能理解到他自己的一个本文理解水平即可。
3. 小学语文教学要有目的性,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一环节有每一环节的侧重点, 但环节并不是绝对的, 所以在兼顾整体中要突出重点。即“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 我们的教学要实事求是, 具体文本具体分析, 切不可所有本文都按一个套路模式来, 如果这样, 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将成为“一滩死水”, 毫无活力, 也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 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要在此基础上灵活多变, 不断创新, 才能永保青春活力。
4. 旧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本文的意义是既定的, 是直接从历史中来, 而在现代语文教学中, 我们在建构“三个层次”的基础上, 关注历史重构, 但它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参照和补充。
16.读《剖尸》有感 篇十六
大多数人在还没踏进医学院的门槛之前,都是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作者也不例外,她知道自己怕死人、怕尸体,然而她却不肯轻易放弃成为医生的梦想,这一点令我十分佩服。
踏进法医这个充满神秘及刺激的行业,整天看着一具具待解剖的尸体,再加上寂然无声的房间里不是弥漫着强烈的福尔马林的气味,就是难闻的血腥味。在这种环境下难免会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幻影,就如作者在书中令人毛发倒竖的描写:“那些恐怖电影中从坟墓跳出来的僵尸,苍白的脸孔中流出一滴滴献血,伸出那丑陋无比的双手……”我读着读着,浑身不禁唰地布满了鸡皮疙瘩。
初次踏入太平间的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每一个细枝末节。在作者的刀下,她拼凑出死亡的最初面貌。我在看书的时候,不时会被其中的细节给惊吓到,僵硬的脸庞、泛黄的皮肤、紧闭的眼睛、如蜡烛的尸体……读这个故事的时候确实令人毛骨悚然,而我们是否想过,这或许是最不血腥的,却是让医生最为心酸的人生经历。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哪怕只经历一次生死,就已经惊心动魄,足够写成一本长篇小说。然而医生这个职业,却每天活在死人的世界里,用双手剖开一具具千奇百怪的尸体。久而久之,身上散发的不再是清香扑鼻的香水味,而是浓烈的福尔马林的味道。
我们也许有这种体会,当全世界的人都回避腐臭的尸体时,医生却没有回避。像作者这样的医生仍然在尽职地做着别人不想做的事,就因为这样,医生们在我心中就像伟大的国民英雄。因为只有他们才会有如此宽广的胸怀;只有他们才会不顾一切地剖开尸体;只有他们才有足够的胆量承担做医生的职责,实在可称为天下第一英雄。
这短文不仅纪念千千万万死去的亡魂,也让我体会到了医生的伟大精神,真是一部法医的传奇啊!我崇拜作者,这些她亲身经历而令人触动的案子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让我领悟到凡事都需要勇气及胆量。
勇敢并非不害怕,而是心怀恐惧仍不顾一切地面对困难。我一定会勇于跨越障碍,也会时时刻刻想起曾鼓舞我的《剖尸》。
17.读张小娴散文有感(推荐) 篇十七
文/七目
“男人这样的生物,仔细一看,原来是伤痕累累的”。透彻的观察力,平实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一一这就是张小娴。
读张小娴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本来是茶余饭后的无聊之举,却不知拿起就放不下了,短小却深刻的文章,令人忍俊不禁,却又回味良久。
这个世界是男女共存的,女人写男人,各有触角和观点,张小娴笔下的男人不是那帮形形色色的,而是一些男人骨子里共有的东西。“他有时像流着两行鼻涕的小孩子,你很想爱抚他;有时他又像流着两条口水的野兽,你很想掴他两巴掌”; “邪恶和无辜的表情,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男人的脸上,你不知道应该恨他还是原谅他”。这番话想必不少男人就是嘴上死撑着不承认,心里也不得不叫声好。
有男有女就逃不了爱情,张小娴笔下的爱情独具一格的。“好的爱情,最狭窄的时刻也不过是在床上的时候,是最挤逼的了。坏的爱情,最广阔的时候也只有在床上的时候,那已经是最大的空间”;“无情的最高境界正是有情,若非有情,无法做出无情的事。有情的最高境界正是无情,只有对一个人无情,你才会背弃他,爱上另一个人”。仿佛如天界之上的神灵,用慧眼看穿了人世间的种种。
而对待感情的冷静张小娴的表现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有一个男人沉迷地爱你,你应该尽量享受这份爱,但是不要期望他能够爱你到永远”“不要问天长地久还是曾经拥有?凡是美好的东西总是以不同形式天长地久,功德圆满”。这妥贴到心灵深处的言语,让读者在面对失败的爱情时有一种特殊的欣慰。
连生活的无奈在张小娴眼里也是与众不同的,“人海茫茫,往往当你鼓起勇气再打电话给对方时,听到的已是一种陌生的声音。比人长久的,竟是一个号码”;“每个人都有不可挽回的旧梦,重寻旧梦的代价往往是我们付不起的,当你付得起,又无法重温”。
但张小娴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她不单单是一个冷眼看世态的女人,她同样是个温情的小女人。“美好的东西,往往在意料之外”“幸福就是重复”“人世间的幸福,总会令人好看一点”。很直白的话,却温暖得如寒冷
冬日的一抹阳光。
有人曾告诉我:张小娴把男人写到骨子里,确实如此,其实不仅是写男人,对生活、对人有着强烈的爱恨交织的张小娴,用女人特有的视角和犀利的笔风,在平凡现实中感受深藏在骨予里的内蕴。
附:张小娴经典语录
对于承诺,男人非常慷慨。男人一生向女人所许下的承诺,多不胜数,几乎连他自己忘了。男人知道,女人的爱情,离不开承诺,没有承诺,就是没有将来。男人若不向她许下承诺,女人难免想到这个男人只求片刻欢愉。
无法厮守终生的爱情,不过是人在长途旅程中,来去匆匆的转机站,无论停留多久,始终要离去坐另一班机。
婚姻从来不能用来挽救一段破碎的爱情,破碎的爱情只能得到破碎的婚姻。
忘记是很痛苦的,从前是,今天也是。不过,以前的痛苦是因为记不起,今天的痛苦,却是怕自己无法忘记。
两个人最初走在一起的时候,对方为自己做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们也会很感动。后来,他要做很多的事情,我们才会感动。再后来,他要付出更多更多,我们才肯感动,人是多么贪婪的动物?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18.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篇十八
淄博实验中学高三12班刘佩蕊最近读了林清玄先生的“菩提系列”作品,深深地被林先生清新淡雅的文风,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他对人生和世界的参悟所吸引。我庆幸我能在茫茫天地间与林清玄先生的文字邂逅。林先生的文章,犹如一道道山泉,带着它的淙淙流水声缓缓地走到我们心中,让我们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总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和一点“禅”的味道。读他的散文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总能给人深深的启迪。喜欢在安静的夜晚,借着柔和的灯光,手捧一杯香茗,静静地品味林先生的文字。这种感觉是那样的美妙,与心灵对话,与大师对话,获益匪浅。读林先生的文字,真的是对心灵的洗礼。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中,这些文字把读者的心灯点燃,使命途多舛、意志消沉、心浮气躁的人们重新充满希望和信心,如拨云见日把读者的心底照亮。林先生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长在人心中的一株树,虽然孤独,但忠实地为我们守住了天上皎洁的月,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来,慢慢地述说,绝少雕饰,犹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写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这些是文章,初读自是清新异常,再品更是心开意解。他的文字每每读后都会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林清玄的文字是平易近人的,这也许与他深谙佛理不无关系,林清玄用他清雅真挚的文字普宁众生的心灵。他说不动的山,也说流动的云,他说不变的芒草,也说无常的芒花,他说欢愉的短暂,也说忧伤的恒久,无论是在山顶,还是在红尘,林清玄总让自己灵光闪动,笔耕不辍,做一个徜徉于文字海洋的修行者。读了林先生《心的菩提》中《生命的化妆》一文后,感触颇深。是啊,最好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们不需要用语言、行动来伪装自己、粉饰自己,最美的自己就是真实的自己露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虽然生的化妆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我们要从内在里改革。是的一个人就算是再美丽,却没有气质和内在美,那不是真正的美;一个人用太多的语言、行动来粉饰自己,会适得其反,让人觉得虚伪。现在也不再是那个以貌取人的年代了,如果你有才华、气质和内在美,无论你是美丽还是丑陋,都会有人赏识你,不会“怀才不遇”的。生命就是表里如一,诚实无欺、心智纯正、灵魂纯净。不必花时间去思考别人眼中的自己,别人心中的自己。我要我的自我,无须粉饰,更不需要华丽的伪装。生命是一方待琢的玉,圣洁的雕刀,会把一切瑕疵雕落。生命是一块冲浪的帆板,奋力拼搏,才不会被海水吞没。美丽,无所不在。丑陋,也无所不在。爱,无所不在。恨,也无所不在。因为,心念无所不在。合拢心中的菩提,望着高楼外的月朗星稀。让他幻化流萤,成为夜间的风景,变做风,穿透我思想的愚懵。化成水,滋润我心壤中一片碧翠。林清玄,感悟他,感悟的是无比纯净的生活。
19.读教育旧刊有感 篇十九
近日翻阅1922—1923年的《中华教育界》,对照眼下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突然有一种历史轮回的感觉。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教育部门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口号一提出,许多研究者就在强调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现在,读了几本《中华教育界》,我颇有感触,感觉以上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还是流于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应该在于把一个只知吃、喝、住、穿的动物培养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大写的人,在于通过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回溯历史,早在1906年的清朝末期,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帝师”的旧派人物王国维所著《教育之宗旨》一文,首次提出“美育”一词,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明确提出教育之宗旨为培养“完全之人物”,为中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创建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作为变法先驱的梁启超十分关注教育问题,提出“国民教育”的思想。他在《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中指出,国家应实行“国民教育”,使教育成为国民教育的工具,“是为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使之结成团体,以自立竟存于优胜劣败之场地也”。这种“特色的国民”按他的要求,要具有公德、国家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毅力、尚武等品质,以代替封建教育下所造成的国民品格上的缺点:“爱国心之薄弱,独立性之柔脆,公共心之缺乏和自治力之欠缺”。总之,他认为,“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一向洞察国民之劣根性的鲁迅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几千年来的封建教育只不过是统治者用来奴化百姓的工具,是“吃人”的教育,所以他极其重视造就新的战士,重视儿童教育,大声疾呼“救救孩子”,要把新的一代培养成“狮虎式的国民”,那么中国才有希望。1919年,时任国民党教育总长的蔡元培明确提出教育的宗旨应为“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由此看来,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以人为本”,真是一个让人欣喜而又痛苦的话题。多年以来,我们在大肆挥霍那些一次性餐具、茶具的时候,却很少有人想过,我们的生命不也是一次性的吗,教育为什么没有体现出对这一次性生命的深切关怀?教育规律的依据是人的健康成长规律,以人为本,提高生命的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性,是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肯定,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这才是最根本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然而,20多年前,素质教育的篝火在中国大地上点燃,但是直到今天,“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依然是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教育思想极为活跃,杜威、蒙台梭利等西方先进的教育家的思想被中国的教育家所接受。伴随着先进的教育思想,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也传入中国,“设计教学”、“道尔顿制”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张自由、自动、自发、合作、互助、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老师不用自己的思想去牵引孩子反而阻碍其个性的发展,这些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教学如出一辙。读到这些,我不禁哑然失笑。
但是,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并没有使旧中国的教育实际如教育家所愿,原因当然很多,其中蔡元培先生于1922年3月发表《教育独立议》是不容忽视的,他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理应保持其独立性和稳定性,然而当文明处于不文明的脚板下,文化落在无文化的掌心里,是教育的灾难,更是国家的灾难。教育应该是人民的,而不是哪一个政党的,教育应该是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培养有个性、生动活泼的人,而不能把某一集团的利益强加在儿童身上,批量制造国家机器所需要的零件。
这样想着,突然觉得新课程改革有更深远的意义。
20.读《论语》有感 篇二十
透过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一直强调孝和礼,那么何为孝,何为礼?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孝,如何有礼?
在春秋时期,社会十分注重孝,问孝者也很多,而孔子对前来问孝者的回答也各不相同,面对子游的询问,孔子的回答是:“不敬,何以别乎?”从这句话中足以见得要从心底去尽孝才算孝。而面对子夏的询问时,孔子则回答:“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从这句话中,我们更可以看出,对于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给,更重要的是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否则同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孝是诸礼之本,在今天的社会也是如此,而今,不乏一些虐待老人,空巢老人的现象。中国是礼仪之邦,是泱泱大国,却连最基本的孝道都无法诠释,因此我们更应该向孔子说过的“事父母,能竭其力”那样,竭尽自己的全力去尽孝,对待父母和颜悦色,才能将“孝”字完整的诠释。
无礼不成方圆,上到君臣之礼,大夫之礼,下到师生之礼父子之礼,在论语中都有提及。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又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在春秋时期,“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也指礼节、仪式。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注重礼节,按照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不做无礼无道德的事,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社会才会和谐。
礼、忠、孝、信、义,都是蕴含着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文化。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